核心教育理念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2: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核心教育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核心教育理念

篇1

一、核心能力理论阐述

在如今的高职教育发展改革进程中,高职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是教育模式的中心内容,各不相同的高职教育模式必然体现课程模式之差异。高职教育模式是不是能够切实有效地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是不是能够贯彻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方针,而且又能符合高职教育之特点,完全取决于其是不是具有正确的课程教育模式。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资助的中加高中后职业教育项目第一次把能力本位教育引入我国。其后,能力本位高职思想成为了学术界的共识。同时,核心能力理论在商业领域的极大成功更是让全球职教界高度关注,英、美、德、澳等国均提出要将培养人才的核心能力作为本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护理高职教育中核心能力分析

具体到护理教育领域,全球多个国家对护士职业的核心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实施了相应研究。其中,美国对于护士职业的核心能力研究最为深入,在美国的护理职业教育领域中早就用到了核心能力理念,并以此培养与评价护士。近些年来美国科罗拉多护理学院的Loring教授对护理核心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护理核心能力主要应当包括八个不同方面的能力:一是评估与干预能力,二是交流能力,三是评判思维能力,四是人际交往能力,五是管理能力,六是领导才能,七是教育能力,八是知识综合能力。国内外进行的研究成果发现,护士核心能力理念的研究,为护理教育以及课程改革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虽然全球各国对于护士职业核心能力界定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也有一些是各国共同认可的能力,比如,解决具体问题之能力,和他人交流合作之能力,应用与处理各类信息之能力,规划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应用技术能力等。笔者运用调查问卷对131名高职护理专业的管理者进行了调查,得出了护理高职毕业生应当具备的最为重要的能力,主要有:健康促进方面的能力,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直接护理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病人管理能力等。而护理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主要可以运用文献查阅、专家访谈、专家咨询等不同的方法加以界定。我国护理教育研究者白玫等全而总结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应当具有的各项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了批判思维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观察能力,评价能力,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创造力,学习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临床应用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等。护理高职生作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对象,对其核心能力加以界定十分必要和重要。此外,研究者李淑花等人运用专家咨询的方法,得出结论,认为护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主要应包含科研能力,专业知识技能,评判思维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专业潜在发展能力等。吴霞兰通过研究,提出高职护理人才核心能力之培养,主要可以从建立良好的竞争意识,打造创新能力,培养科研能力,改进信息素质能力等四个不同方面实施。

三、护理高职教育中核心能力教育理念带来的几点启示

1.核心能力课程开发的启示。依据高职教育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之内涵,应当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课程。核心能力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是把所界定的核心能力翻译成为高职生们学习的目标,也就是课程目标。这一课程目标作为指导所有课程编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准则。我国护理教育研究者朱海利等提出要把护理学这一学科划分为一级学科,其培养的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主要导向的,应当围绕临床培养高职生的科研、教学及管理等能力,设计富有个性化的课程,并且强化国际间合作,申请相关的重要课题,成立相应的导师组,不断加快建设临床护理专家队伍的步伐,从而健全完善护理高职教育及其用人机制。高职护理教育课程的设置可划分成基础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以及选修课程,加上若干与论文有关的课程。基础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主要是在学习者入学后第一年完成,基础必修课程一般包含了护理理论、护理专业角色以及护理论文写作等,而选修课则可安排心理学、循证医学等内容。专业必修课应当结合高职生的教学计划,各项具体知识可以在实践场景中学习,比如,临床实习需要掌握的相应知识等。各学科的完成形式可依据不同要求分别划分为考核、论文、演讲以及答辩等。护理专业课程的教材可采用多种不同形式相互结合的方式,应当在参考教材的前提下增加相应的护理专业文献资料阅读,从而弥补当前高职护理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理论滞后之不足。高职学生可以在导师的认真指导下,依据其自身所选课题分不同的阶段完成论文写作。

2.教育教学方法的启示。积极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实施核心能力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完全可以通过实施合作学习、互动教学、情境模拟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等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取代传统意义上的授课方式。在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整个过程中,研究者Tai尝试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模式,对高职生们的核心能力加以培养。该模式主要是分为两个阶段加以实施。第一阶段是成立发展委员会,通过日常讨论、文献回顾以及实证研究等实施,主要内容涵盖了考试准备、情境模拟、考核结果评价等。第二阶段则运用团体辅导等方式完成该模型的练习,从而检验其信度以及效度。美国科罗拉多护理学院的研究者Lenburg则设计了能力效果与绩效评价模型,其建立的护理课程模式倡导运用各类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主要有合作学习法、互动学习法、情境模拟教学法以及案例教学等。这些教育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依据以下步骤开展。一是要明确教学目标。要依据培养类型和培养目标确定教学的目标。二是要明确教学计划。要依据护理高职人才的培养方案,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具体状况,师生共同制定详尽的教学计划。三是要认真实施好教学计划。四是要对教学效果实施调查研究。

3.评价方法的启示。系统化、可操作的评价方法,是实施有效评价的关键内容。研究者Lenburg的能力效果以及绩效评价模型所设计的组织架构尽管较为简单,但却具备了全而性与综合性。这一模型要求教学者和其他开发计划负责人对于五个基本问题实施具有实际合作性的全而分析:现实实践中最为基本的能力是什么;其表现力是什么;如何定义这些能力;学习以上能力最具成效的途径是什么;证明学习者已经达到了所要求能力的有效方式是什么,等等。我国护理教育研究者樊落对护士职业核心能力的评价方法加以总结。假如依据评价主体进行分类可划分成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依据评价形式进行分类可划分为笔试、口试、观察法、360度考核法以及客观结构化临床测试等。评价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应当作为护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能力的重中之重。作为护理专业高职生,首先要掌握护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并通过理论考核、临床能力考核、提交课题报告等多种形式综合考察其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当然,通过以上形式还可更好地巩固其自身所学专业知识,让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化,增强学习效果。二是临床技能。主要包括了临床工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素质等。应分别采用平时考核、阶段考核等方式进行,主要可采用笔试、临床实践操作等两种考核形式。三是科研能力。科研能力作为高职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护理专业高职生必须具备的条件,尤其要抓好毕业论文环节的考核评价。

篇2

关键词 STEM理念;教育装备;互联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1-0014-02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教育信息化的趋势越发凸显,“互联网+教育”将催生新的教育生态,驱动中国教育进入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伟大变革中。有关研究表明,现代产业发展中对劳动力的需求中有超过75%的职业岗位与STEM素养相关,这就要求学校教育根据社会和企业的要求积极实施STEM教育,从而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 STEM理念概述

STEM是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s这4个英文词开头字母的组合,翻译为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教育。2011年,该词由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学者Georgette Yakman首次提出,之后迅速在教育界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STEM理念的研究中。2015年11月,我国教育部的《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正式提出要“探索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将STEM教育列入下一个五年规划中。

STEM教育的过程不仅是把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进行简单叠加,而是特别强调将本来分散的4门学科自然地组合形成新的整体,主张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设计和实践,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实践的能力。比如在做一个项目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观察实验、修改方案并做出决定。从本质上来说,STEM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不被单一学科知识体系所束缚,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跨学科融合,鼓励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

3 融合STEM理念的教育装备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由传统惯性的自然思维方式转变到开放的、系统性、挑战型的思维方式,学校的教育模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单科型学习方式,课堂上多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这就导致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各学科知识割裂,不能有效建立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难以实际运用,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而且传统的评估方式比较单一,很难对过程性学习成果M行跟踪,形成完整有效的评估体系。

新时期就业市场需要人才具有包括创新能力、领导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内的的生活与职业技能,以及媒体素养、信息处理能力和科学技能。然而事实上,教师和学生远远没有为今天的技术变革和教育创新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育装备实践工作中引入和融合STEM理念,打破壁垒,以开放、共享、创新的模式,为学生创建一个从教室学习到职业生涯的广阔课堂,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学有所长。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先天特长和后天兴趣发展,选择合适的教育装备因“材”施教,符合我国坚持以能力为重的教育发展战略和国际人才竞争力发展的方向。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人格发展得到关注,学生的培养模式更显著体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完全融合,因材施教;更先进的课堂,有效实现与课程特征相契合的课程效果,让集体教学环境下的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兼具跨学科人文与科学综合素养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4 融合STEM教育理念的教育装备实践策略

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实现博物馆与学校的互动 如何使社会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正成为学校和博物馆等面对的共同课题。从目前情况来看,场馆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资源开发还不够系统,而学校对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也缺乏准备。将博物馆融入学校教学中正是STEM理念贯彻实施的典型例子,欧美教育界就博物馆与学校教学的整合进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学校教学要结合具体学校的实际,借鉴欧美等国的成功经验,将博物馆拓展为校外课堂,加强与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交流,把课堂搬进博物馆;博物馆要配合学校的教学目标,制订参观方案,推出“环境保护”“动植物生态”等浅显易懂、娱乐性强的展览与活动。学校要组织社会实践,安排学生进入博物馆参观学习,在参观前,教师会引导学生思考各种问题,让他们在参观过程中答疑解惑。

关注个体发展,创建数字实验室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装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发凸显,装备成为教书育人的必要条件。为此学校要不断加大教育装备投入,为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为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微课、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实践提供技术支撑。学校要结合实际探索创新装备配备,按照标准建设实验教学和音体美装备与场所,建设综合实验室、特色实验室、学科功能教室、教育创客空间等教育环境,对现有教室进行多功能技术改造,以适应学生学习需求,探索建设智慧校园,根据教学活动需求加快配备多媒体教学和终端设备,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实现STEM教育理念与教学课程融合 创新是课程的核心,学生只有具有创新理念,才能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用这种创新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不能狭隘地把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画等号,如很多学校配备3D打印机,但如果学生没有创新的想法,打印机也只是一个工具。当前在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及课程相脱节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此要将STEM教育的理念与现行教学课程进行深度融合,推动装备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服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推行实验室、专用教室全天向学生开放,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管理制度,更多启发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STEM教育理念与教育装备的融合离不开教师的支持,只有教师能够正确理解STEM理念,具有熟练的操作教育装备的技能,才能将STEM教育理念与教育装备融合在一起。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培养工作,制订系统化的培训计划,对相关专业教师、实验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定期进行装备应用与管理培训,特别是加强教师的装备通用技能与专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教师应用水平;积极开展装备应用与学科教学教研活动,推动实验管理、实验教学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5 结语

当前的教与学方式正面临重大而深刻的转型,越来越需要教育实现为个体的量身订制。在科技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面对企业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强烈渴求,教育工作者要以强大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多种教室功能为支撑,通过教育装备的深入应用,为学生创设一个智慧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个体进行自我导向型学习,从而引领学生健康发展、教师教学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方军,陈华.“博贝”领你游淄博:STEM理念下的信息技术地方特色校本课程教学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3):23.

[2]沈香.浅议如何实现STEM教育与小学科学的融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4).

篇3

关 键 词区域德育;家校共育;新教育;校本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3-00-03

随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深入推进,家校合作之于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意义早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识。身处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城市,栖霞区拥有素质较高的家长群体,他们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因此,家校合作一直是栖霞教育的重点工作内容。如何创新家校合作方式,适应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需要,成为栖霞教育人着力探索的问题。自2012年起,栖霞区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其倡导家校合作共建,实现家庭、学校教育协调发展等理念,为栖霞家校合作创新打开了新的思路。基于这一背景,栖霞区教育局转变行政方式,以“新教育行动”推进区域家校合作的创新发展。

一、理念先行,以课题研究开启区域创新序幕

新教育追求“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认为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1]这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必然将家长纳入其中。因此,新教育倡导家校合作共建,让父母更多地参与学校生活,引领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2015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这为栖霞区家校共育进一步作出了明确指引。

为落实新教育理念及指导意的要求,栖霞区教育局以科研开启区域家校协同发展的序幕,切实加强对行政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将新教育理念渗透其中。

区教育局提倡以科研推动家校共育,鼓励区内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思考家校合作遇到的问题,组织专题研究,不断提升家校共育的研究品质。如南京市迈皋桥幼儿园开展的南京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动物园课程中幼儿适宜性发展的支持策略研究”,八卦洲中桥小学开展的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家校社共建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丁家庄初中开展的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家校互动新探索――均衡视域下家长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等。

为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区教育局牵头成立了专家指导团,邀请海门新教育研究中心许新海、吴勇、许卫国,国家督学成尚荣等专家,不定期开设专题讲座,为栖霞区基于家校合作共育的新教育实验专题研究提供指导。同时,区教育局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各校家校合作共育专题研究和实践顺利推进,促进各校聚焦研究,聚力实践。研究经费通过项目评比的形式专款专用,确保经费落实发放。

二、课程统领,以校本研发促进家长深度参与

朱永新教授曾说,如果把教室比作河道的话,课程则是水流。两者相得益彰时,才会有教育的精彩涌现。[2]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着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着生命的卓越性。当前,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大领域,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也成为学校品牌创建的主要抓手。多年来,栖霞区一直鼓励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立足本校实际,自主开发校本课程,以此带动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在新教育理念指引下,区域校本课程建设和学校发展产生了新的活力。

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中,区内各幼儿园和学校积极挖掘家长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研发校本课程,引领家长深度参与学校教育,实现亲子共同成长。

南京市金箔锻制技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栖霞区正是世界最大的金箔生产中心。龙潭中心小学立足这一文化资源,尝试开发“金箔文化”校本课程,希望借此让学生了解家乡,传承文明。金箔工艺的传承源远流长,其技艺复杂多样,正是诸多“身怀绝技”家长的积极支持和参与,才使课程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迈皋桥中心小学在“尚美小公民”课程实施过程中,孩子们对儿童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了兴趣。一位在区食品药品监督所工作的家长主动来到学校,为孩子做知识讲座;在卫岗牛奶厂工作的另一位家长则邀请孩子们参观牛奶的生产流程;还有家长主动联系了诸如蜜雪儿蛋糕店、肯德基等负责人,领着孩子们走进后厨,了解食品的制作过程、供货渠道和标准等。

家长的主体参与,拓展了课程场域,丰富了课程内容,推动了校本课程向“深水区”发展。

三、活动促进,以行动创新深化家校共育内涵

邀请家长参与课程建设的一系列举措,让栖霞教育获得了家长的认可,极大促进了家长深度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和主动性。区教育局鼓励学校和家委会积极合作,基于“新教育十大行动”,创新开展系列家校合作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家长深度浸入学校教育生活。

区教育局将传统的行知活动分为“社区行知”“校园行知”“民俗行知”等板块。社区行知活动,由学校组织学生走近社区,开展行知活动。如走近“农家书屋”,品味书香浸润的童年;走进社区老人家庭,体味“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温情。校园行知活动,请父母、社区走进校园。“民俗行知”则是系列行知文化活动,组织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非遗产文化、传统手工艺等。丰富多彩的“行知行动”激发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主体自觉。

例如,家长组建了“新父母志愿者联盟”,家长志愿者轮流担当校园“安全员”,每天在上学、放学时段维持秩序。学校则邀请家长志愿者担任活动“导航员”,参与班级活动,和老师、学生一起定方案、排节目、布置环境、做道具、摄影等;还有家长应邀担当课堂“助教员”,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如今,区内各学校“每月一事”主题月活动已成为栖霞家长高度关注的大事。7岁入学仪式、10岁成长仪式、14岁青春仪式、18岁成人仪式,在学生成长的重要节点,学校都会举办主题活动,让家长见证孩子的成长。

南京一中马群分校“每月一事”主题活动贯穿学生的初中生活。初一“入校礼”,以“走进一中,追寻梦想”为主题,强化学生升入初中后身份、行为、思想的转化;初二“青春礼”,以“原色青春 精彩启程”为主题,关注学生步入青春期之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给予正确的引导;初三“志学礼”,以“志于未来,学在今朝”为主题,与中考动员相结合,让学生明确“自信”“责任”与“担当”,为孩子今后的人生补充正能量。学校邀请家长积极参加活动,通过开展相关讲座,帮助家长把握孩子成长的重要节点,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与孩子一起成长。

由此,师生、父母携手,行知在社区家庭,建立友好关系,孕育公民素养;行知在栖霞名胜,了解家乡巨变,涵养家乡情结;行知在大学校园,感受人文底蕴,种下梦想火种。学校、家庭和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孩子一起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四、平台创新,以数码社区整合区域德育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支持。“新教育十大行动”之“建设数码社区”,倡导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霞区教育局整合行政部门网络资源和各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资源,携手互联网学习平台“沪江网”,构建CCTALK数码社区,为家校共育提供多元化服务。

区教育局和教师发展中心通过加强网站建设,推动全区各校通过了数字化校园评估考核,建立起立体化家校互动合作网络体系,制定了以校园网平台为核心的短信通知平台家校联系制度、家委会制度、各种形式的家访制度等。依托数字化校园平台,各学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家校合作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富有创意的做法和案例。

以家校论坛为例,除了常规的通知、作业公告、信息共享之外,更有“小故事、大道理”系列主题,与家长沟通和分享教育理念。每学期,区内各学校都会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举行新父母论坛,共同讨论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论坛内容都会及时上传至网站,与家长分享。2016年南京栖霞・台湾彰化海峡两岸“行知教育论坛”在晓庄师范学院附小隆重召开,栖霞区以“家校共舞,助力儿童核心素养发展”为主题,阐释了栖霞教育共同体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成立一年来的所行所思,并从公益目标、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活动内容、社会效应等层面,简述了公益讲师团今后的运行思路。这一内容上传至沪江网后,引起了师生家长的极大反响。

为了更好地整合互联网资源服务家长,区教育局经过努力,实现全区入驻“沪江在线”网络课堂。各学校根据教学实际,制定“千人培优”等特色课程和家长课程,将学习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只要借助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无论孩子和父母在哪里,都可根据需要,在线预约课程,自由授课。许多家长只要有时间便会陪着孩子一起在线听课、上课,对学校教学有了进一步了解,满意度不断提升。

如今,区内学校各班均建立了微信群,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各类通知、反馈班级情况。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则及时向家长和社会介绍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情况。目前,学校正在开发基于微信平台的APP,通过手机实现家校论坛的功能,让父母实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掌握家庭教育新理念。

“新教育”理念下推进家校合作的行动探索,极大提升了栖霞区家校共育的品质,也让栖霞教育人对于如何更好地传承行知思想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期待。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构筑更加美好的教育生活。

篇4

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特征和价值带有鲜明个人色彩的看法,是人们确立处理事物原则的心理基础。转变人们的教育观念,应切实注意三个基本问题:

一是判断标准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有可能丢掉传统观念中的优秀特质,而不恰当地吸纳现代社会中的糟粕。笔者认为,关键性的判断标准就是教育运行与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是转变观念的方法问题。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通过社会文化的反复浸润与个人反复地尝试和体验逐渐形成的。教育观念的形成与转变也不可能脱离这一规律。它既依赖于改革的时代以及整个社会文化观念的变迁与发展,也依赖于人们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发自内心的真切体验。因此,引导人们了解改革开放年代国内外改革的信息,鼓励和支持教师投身教育改革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改革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这是从根本上转变人们教育观念的唯一出路。

三是改革中核心教育观念的定位问题。笔者认为,重点转变哪些教育观念,既要看其在整个教育观念体系中是否起到统领和中坚的作用,又应针对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与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严重对立的方面。否则,教育观念的转变就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为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进一步确立以下核心教育观念。

一、坚定确立寻求多元逻辑体系的教育新观念

逻辑思维能力是构成人的思维能力的最重要的品质,而人的这种思维品质只有经过长期地训练和个人不断地反思及体悟才能逐渐形成。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寻求恰当而清晰的逻辑主线,是我们始终必须坚持的基本教育观念和原则。

笔者认为,传统教学的弊端并不在于过分重视逻辑的力量,而在于它把教学中的逻辑仅仅定位在学科逻辑体系。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学科逻辑外,还存在事物或活动发生、发展的逻辑,学生认识事物的心理逻辑等,而后两种逻辑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过程,也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不管是寻求哪一种逻辑,强调教学过程的逻辑性,都应是判断教学过程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当前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

一是视野狭窄,仍然固守系统的学科逻辑体系,不重视其他逻辑体系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不利于创建一个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的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从教育学的观点看,学科逻辑体系有一个弱点,这就是它较有利于学生掌握规范的知识体系,但不利于课改所期望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重教育目标的实现。因为许多方法、情感、态度、道德和价值观教育目标难以在概念和知识体系中实现,只能在学生切实参与的真实性情境中才能实现。

二是不加分析地一概否定传统教学模式,仅仅强调事实、生活和经验的作用,否定学科逻辑和知识体系在学生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必须承认,学科知识体系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对相关领域知识的系统总结和概括,它不仅包含着巨大的信息量,而且以其鲜明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正因为如此,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虽然长期受到人们的批评,但以其传递知识的有效性和对人们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巨大影响力,仍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应当说在坚持逻辑体系的前提下,寻求逻辑体系的多元化,是未来教育、教学改革重要的发展方向。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逻辑主线,这是一个有待探讨的复杂问题。在笔者看来,三种逻辑有共同的地方,但也存在不小的差异。

首先,人的认识事物的逻辑是与人的生命发育过程密切相连,它受制于人的生理发育过程。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证实,人的思维方式经历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科尔伯格也曾指出,不同年龄人在道德判断上使用不同的逻辑方式。

其次,事物发生发展的逻辑遵循了自然的逻辑。它有综合性特征,并始终按照自己的逻辑轨迹行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最后,学科逻辑是按成人的思维方式以相关概念、原理为材料,以一定的逻辑体系构建的,其目的是试图深刻地剖析事物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人的认识事物的逻辑、事物发生发展的逻辑和学科逻辑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路线、顺序和节奏展开的。区别在于:前两种逻辑是一种客观的实然存在,不论人们怎样看待它,它都会按照自己特有发生和发展的路线、顺序和节奏行进,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学科逻辑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用来表达事物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的由语言和数据构成的体系,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和局限性。这种主观性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可能对也可能错;其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可能周全也可能不周全;其三,人们表达对事物认识结果的方式和顺序,可能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可能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因而那种认为只要依据了学科逻辑就可以解决所有的认识和教育问题并把它作为教学中唯一逻辑体系的观念是错误的,是导致在教育和教学中忽视学生生活经历和实践经验以及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心理规律的观念基础。

上述分析给我们这样一种启示:虽然我们不能否认学科逻辑体系的价值,因为它毕竟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条件下被自然和社会历史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是前人认识成果的结晶。但我们决不能把它看成是绝对正确和唯一可以信赖的逻辑体系,至少在一些领域如道德和道德教育领域,现有的学科体系并不那么令人信服。当前我国教育教学的要问题仍然是过于迷信学科逻辑体系,而忽视甚至放弃人的认识事物的逻辑和事物发生发展的逻辑,而后两种逻辑对事物的发生发展和人们的认识更具有本质性的制约和影响意义。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事物发生发展的逻辑或称自然的逻辑具有终极的力量,它既是学科逻辑探究的目标,也是判断其是否正确的标准。很显然,没有逻辑体系的教学过程一定是糟糕的,但仅有学科逻辑体系的教学过程也存在种种弊端。理想的教学过程应当是教师在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逻辑方式的基础上,或者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逻辑线索,或者按照学科逻辑体系帮助学生展开认识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过程。这应当是一个逻辑体系明确同时依据学生和教学内容不同而富于变化的多元逻辑体系的展开过程。

二、坚定确立改革目标与各地现实教育资源相一致的改革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在考虑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我国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世界教育特别是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全局和长远的观点看,确立这些改革目标是必要和恰当的。但也应看到,我国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基础和水平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为不同地区对人才有不同的预期,而且表现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供的整体教育资源和技术条件是不同的。

配比关系分析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想目标的达成对教育资源和相关教育技术有较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一般情况看,我国许多地方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技术条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支撑力量相当薄弱。

一是教师资源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由一套先进完整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以及相应的熬育教学技术所构成,它的实施和发展依托于一大批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教师。这些教师不仅应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较深厚的学科造诣以及较高的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科修养,还应有处理复杂教育教学问题 ( 如学生发展水平和发展倾向的评估鉴别与个性化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班级管理与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心理与行为不良学生的矫正问题、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问题、校本课程开发及高水平的教学设计问题、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恰当地处置生成性教学资源及突发事件的问题、教学及学生发展水平的评估问题、各类活动的设计与恰当调控问题以及协调学校、社会、家庭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等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巧和专业能力。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多数地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还较低,无法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较高要求,这就使先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在许多地区和许多学校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是评价技术问题。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人们就对评价技术给予很高的期望,这种期望来源于人们对现有教育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直观而简单的逻辑分析。既然教育中许多问题直接来源于中考和高考,那么彻底改革以中考和高考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制度,似乎就可以带动基础教育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但善良的人们忘记了我国现行评价制度和方法的改革,必须满足两种条件并依赖一种技术。这两种条件是: 1) 决定谁来享受主要由国家税收支撑的高一级教育资源的考试或评估必须是公平的,否则就违反了公用财政资源使用的基本原则; 2) 用来考试或评估的成本必须是现实社会经济条件所能承受的。

同样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能够提供的相关条件和技术手段都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首先,以使用公用财政资源为基础的高中和高等学校在录取学生时,必须坚持公正的原则,这就要求考试内容和相应技术必须满足公正原则的要求。从目前我国所掌握的考试技术看,人们还没有找到能在较短时间里准确地评估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的成熟的技术和方法。

其次,在人情文化日益严重、权力寻租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性遏制的情况下,任何缺少明确标准而依赖人的主观判断的考试方法和技术,都容易成为人情和权力寻租的借口,从而损害国家教育的公正形象和国家考试的公信力。教育毕竟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在使用新的考试或评估办法时,必须仔细权衡改革的整体代价。

评价技术资源的匮乏,使期望以评价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很难在短时间里取得成功。长期负责我国高考工作的资深人士杨学为指出, “ 从理论上说,考试能考各种能力,而高考所能考的能力十分有限 ” ; “ 我国高考由于竞争激烈,若没有大纲或命题超纲,可能使学生负担更重,不可取,但若拘泥于大纲,则可能使考生的能力得不到训练,本应是训练的能力却被异化成死的知识,学生的头脑充满了这种死知识 ---- 这是学习负担重、创新精神差、能力低的重要原因 ” ; “ 随着中学教学水平的提高,考生水平的提高,试卷的绝对难度必然是 ‘ 水涨船高 ' ,这促使学生不断努力,从而不断提高考生的知识水平,但同时会使考生始终处于紧张之中,冲击德、体,迫使一些学校采取不正确的方法去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加重了考生的负担 ” ; “ 自科举至高考,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上述 ‘ 弊端 ' 是选拔性考试的必然结果,是解决不了的 ‘ 绝症 ' ,是解不开的死结 ' ,不要把克服 ‘ 弊端 ' 作为高考改革的目标,不是说 ‘ 弊端 ' 是解决不了,而是说考试解决不了 ” 。这进一步说明,改革的目标是理想的,但通达理想目标的道路和举措必须依据现有的资源和技术条件。因而,只有坚定确立改革目标与各地现实教育资源相一致的改革观念,才能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效、有序扎实地进行。

三、坚定确立实现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人的社会化两种功能的基本观念

世界教育改革似乎始终在关注人的发展和关注人的社会化之间左右摇摆,而它们各自依赖的理论基础 ---- 人本主义和社会本位主义又在长达上千年的争论中难分伯仲。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发展是人类个体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而帮助尽可能多的个体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又是理想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另一方面,人是在社会文化的滋养下实现发展的,健康地完成符合主流社会要求的社会化过程既是年轻一代融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社会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期望。因此,过分关注单一目标的教育改革由于违背教育的基本功能和年轻一代成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都难以成为长期而稳定的主流教育方式。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世界教育改革正是沿着辨证地处理人的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之间的关系的基本路线行进的。

由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许多学校及家长、教师无视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客观规律,长期盲目地加大学生课业负担,致使学生身心不堪负重的情况下提出的。因此,在改革的初期,强调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凸显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倡导教学的趣味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是必须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一味强调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学生,而忽视按照公民的标准帮助学生健康地实现社会化过程,也是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普遍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学校忽视道德教育;教师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专业化水平很低;学生道德发展的水平、社会交往和社会生活的能力普遍低于社会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和期望。

笔者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实现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方面发生了严重失调,单一强调实现一种功能的改革思路并不能全面解决我国基础教育的问题,反而会使人们对改革的目标和路线发生怀疑。因此,应当坚定确立实现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人的社会化的两种功能的基本观念,并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努力寻找能同时较好地实现教育的两种功能的改革路线和策略。

要实现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至少不能忽视以下两个原理:其一,人的社会化是逐步发展的过程,是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人自主选择、决定和权力不断增长的过程。现在有一种盲目的倾向,即在人本主义的旗帜下,不分学生的年龄特征,夸张性地强调学生具有与成人一样的权利,而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化是一个学生能力、权利和责任,即社会化水平逐渐增长的过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成人教育 ( 成就人的教育 ) 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前提。正因为如此,学校、教师和家长帮助年龄较低的学生选择学习和社会化发展的方向和基本路线是必须的,也是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当然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成人代替学生进行选择,而是帮助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自主的选择。

篇5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提高 小学语文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2-015-02

前言

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顺应时展,充分认识到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并且成为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和优先考虑最为基本的问题之一,兴趣是一个人学习过程中最好的教师,因此,快乐教学和愉悦教学是教师们一直在不断深入探讨以及研究的话题。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中传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那么,小学生一定会积极主动地学好语文知识,并且在情不自禁中取得好成绩,优化导语设计、实施情景教学以及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等等措施都能够从本质上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性。

一、传统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

传统教育属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选拔和鉴别人才的唯一方式。它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它的教材偏难,教育的对象主要面向极少数“英才”学生,是教师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不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师用一种模式教学,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学生,结果是阻碍甚至扼杀了部分青少年的成长。巴西教育学家弗莱雷把旧式教育统称为“银行储蓄式教育”, 在这种教育中,知识被认为是那些视自己为有见识的人赐予一无所知的人的礼物。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教师输出,学生接受;教师一切皆知,学生一无所知;教师施以训导,学生服从训导;教师作出行动,学生幻想行动。“银行储蓄式教育”阻碍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造性的培养。它否定了教育和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批判的过程。

二、新课程理念与倡导的教学模式

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新教材的深刻内涵。从教学理念看,新课程倡导这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人,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贯彻“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从新教材内容来看,它改变了以往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模式上,新课程要求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实现由接受性学习到体验性学习的转变。

三、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

1、树立让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展,主动发展的目标观新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自由的发展。

(1)科学建构,让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灵发展规律,正确处理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之间的关系,对教学目标科学定位和设计,让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2)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多种层次的课堂学习目标,从阅读、理解问答、练习、合作、评价等方面确定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以便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3)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发展。设计具有弹性的教学目标,留给学生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鼓励下发现问题,探究事物,参与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去理解课文,活化自己的生命体验。

2、情感陶冶,精神拓展的内容观

情感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教学中有机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指导学生朗读、复述或排演课本剧,有助于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在体验作品蕴含的情景中感悟人生。

3、灵活多样,即兴创造,回归生活的过程观我们强调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和生成性,使教学的全过程充满人文关怀和生命情趣。

(1)灵活多样,使教学开端多彩多姿。教学导入可以从故事、诗词、猜谜、活动情境导入,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形成和创造力发展。

(2)即兴创造,使教学活动异彩纷呈。教师实施预设的教案时,鼓励学生即兴创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开放性地吸纳知识,完善认知结构,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3)回归生活,使教学空间超越课堂。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作文竞赛、书法比赛、辩论赛等语文主题活动,还有说相声、演小品、演课本剧等语文说唱表演活动,再有优秀习作、手抄报、简报等语文作品展评活动。

4、适度表扬,充分肯定,科学评价的评价观

(1)适度表扬,让每一个学生都认为自己能行。科学、适度的表扬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唤醒他们对成功的本能追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认为自己能行,在追求成功、超越自我中发现人生的意义。

(2)科学激励,让每一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为贯彻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观,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结合本科教学实际,探索出了“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激情导入、初读感悟、研究探究、质疑问难、拓展迁移、反思总结。

第一步通过与当堂教学相关内容的连接,借助于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前期阅读经验巧设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解决字词等基础知识,并关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感悟。让学生简单阐述自己喜欢或不喜欢该文章的理由,然后将学生顺势引入探究的阅读期待之中。第三步,通过学生自主研读、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研讨文章,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深入学习的体会并发现问题。第四步,根据上一环节学生的收获和发现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点,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品读感悟。第五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相关知识连接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迁移和深化,实现大语文学习的目的。第六步,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自主反思和评议,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目标的最终达成。上述几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有机统一体,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贯穿始终。

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一直都在面临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追求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品质,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解放自身思想,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小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自身所学习到的语文知识来解决自身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小学生就会真切的感受到学习语文所具有的乐趣,小学语文学习才能够真正成为小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顺应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伴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改革,来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袁春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03)

[2]咸洪群,王婉莹.科学认定教学目标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8(08)

篇6

1激发学生情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只有在学生愿意学的情况下,才能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活动,只有在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的情况下,教学效果才能显著提高.总之,要使学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如在教学《软件安装与删除》中,课前要求同学们回家在家长卸载QQ软件后,让同学安装前先观察计算机安装的软件,安装后此计算机又有什么变化,通过活动细心的同学发现了安装这个软件附带安装了部分自己暂不需要的软件,然后教师再一步一步讲解安装软件的基本要点,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高了,特别是那些自以为自己很好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同学认识到自己的差距,也觉得教材的知识不是那么简单,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分组学习,协作互助,共同进步

开学初摸清所教班级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的程度,针对城市边缘学生家庭情况的实际,大体上把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每两人一组,基础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组长在先完成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后,再帮助本组另一个同学完成计算机的操作,并且要求组长根据下节的知识内容布置组员的预习作业,这样通过手把手,同学与同学结对子的方法,使基础较差同学的操作、信息技术知识得到提高,也激发了基础较好同学的学习兴趣,在共同学习中提出问题,共同进步.

3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是重要的,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却更是千百倍的重要.思想应当在脑子里产生出来,而教师仅仅只应起一个助产婆的作用”教师先提出学习的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的练习.

这样教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下,设计好每节课的主题任务,制定出探究课的主题任务提纲,对学生进行引导后,出示提纲要求,让学生根据提高要求进行“先学”,然后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学生自行讨论结果,教师加以引导,这样养成了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当然“先学后教”是一种教育理念,不能每堂课用,要融会贯通,实事求是.

4作业评价机制

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在网络平台开设网上主题任务探究课堂,明确主题任务,对学生浏览课堂学习材料的次数与反馈,参与讨论,在线测试,提交电子作业等,教师可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能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

篇7

关键词:生物与环境教学;教学理念;实效性

生物与环境教学成效的提高,首要因素表现在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师要注重结合教学要求以及学生认知实际,审视回顾自身教学工作,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为此,要想在生物与环境教学中实现教学理念的更新,就要对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明确,并全面改进导入方式,同时还要注重教学空间的拓展,保证生物与环境教学能够获得全新的教学理念的支持,为生物与环境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使生物与环境教学取得实效,满足生物与环境教学的实际需要。

一、在生物与环境教学中,应明确教学目标

结合生物与环境教学实际,在教学开展中,明确的教学目标既是指导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措施,对生物与环境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研究教学大纲,提出教学总体目标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应对教学大纲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并根据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合理设定总体教学目标,保证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2.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制订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

在总体教学目标之下,还要根据教学需要对总体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其中制订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推动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关键。

3.对教学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提高教学针对性

为了提高教学目标的指导性,在教学目标执行过程中,应对教学目标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效果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调整,提高教学针对性。

二、在生物与环境教学中,应改进导入方式

在生物与环境教学中,课堂导入是重要的教学手段。而课堂导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也成了关系到生物与环境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结合当前生物与环境教学需要,改进导入方式是创新教学理念的关键,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前后联系导入

在生物与环境教学过程中,在课堂导入时,应对之前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做到复习原有内容的同时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提高导入的实效性。

2.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联系生活导入

考虑到生物与环境教学的特殊性,在课堂导入过程中,应对教学内容的特点有所把握,并做到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导入,提高课堂导入的整体效果。

3.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需要,提高导入的合理性

在课堂导入过程中,导入方式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而确定,只有提高导入的合理性,才能发挥课堂导入的作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在生物与环境教学中,应注重教学空间的拓展

在生物与环境教学理念创新过程中,注重教学空间的拓展十分重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开展生物兴趣小组活动

教师可以将学有余力或是对生物学习具有强烈欲望的学生组织起来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促进学生的差异性发展。

2.举行知识技能竞赛活动

在一段教学内容结束之后,教师要结合学校整体工作安排,相机进行一些知识竞赛或是实验技能操作竞赛等,以比赛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营造浓厚的教学竞争氛围。

3.走进社会开展实践活动

生物与环境教学内容具有广阔的实践空间,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些实践的机会,培养实践运用能力。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并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才能保证生物与环境教学取得积极效果。结合当前生物与环境教学实际,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并做到立足生物与环境教学实际,全面更新教学理念,才能提高生物与环境教学效果,为此,要想在生物与环境教学中实现教学理念的更新,就要对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明确,并全面改进导入方式,同时还要注重教学空间的拓展,保证生物与环境教学能够获得全新的教学理念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史国民,龚大洁.生物与环境教学整合初探[J].中小学电教:下,2014(08).

[2]伏正.关于在生物与环境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尝试[J].教师,2014(22).

[3]李艳杰.生物与环境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青春岁月,2014(16).

[4]乔青祝.浅议生物与环境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06).

篇8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新课改教育理念;契合

初中课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主战场,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已不能融合在一起,采用更多样的教学方法成为今后的一大趋势。我国人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地区,其数学课程的改革会直接影响整个数学教育课程的改革,只有将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相契合,才能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一、实现初中数学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相契合的重要意义

1.两者的契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一旦脱离教育理念,就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只有根据正确的教育理念授课才能有效提升教学的完善性,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两者的契合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扩展

新课改理念的实施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有效扩展了教学手段。初中数学与新课改教育理念的相契合可以有效扩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

3.二者的契合有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只有将全新的教学理念应用于农村数学教学当中,才能满足教学需求,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农村数学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相契合的对策

1.编写教材要立于农村实际

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材通常更适合城市学生,有的教材内容对于农村学生来讲相对陌生,课程当中所蕴含的城市文化气息较浓,很难体现乡村文化。新课改之后的教材当中能够反映农村实际生活以及能够联系农村中学实际的问题材料过少,却充斥着很多和农村生活有很大距离的背景内容。所以,应该试着为农村学生新编一套专用的初中数学教材,其内容设置方面要尽量兼顾农村初中生的生活经历、认知水平以及社会阅历等方面。例如,可以多设置水源利用、农田面积以及种子发芽率等具有农村特色的背景。

2.改革教法要适应学生发展

现阶段,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数学教育只注重技能或者知识的传授,又看重教师对整个教学的控制,使得整个数学课堂成为教师的战场,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对学生的经验要求以及掌握的知识背景要求都较低,这就使得学生在面对实际生活情境的时候,不能从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导致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不具备应有的灵活性、创新性以及综合性。因此,新课改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应适应新课改变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发展。

3.培训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

很多农村初中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教师整体素质较低,很多数学教师对数学的理解存在偏差;数学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很少,能够接受培训的级别也太低;很多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较为落后,过分看重经验而轻视理论。因此,要通过多途径来加强数学教师的培训,要重视理论性内容的培训,倡导教师能学习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培训途径主要是立足于县级的培训,同时结合更高级别的培训以及校本教研为辅的不同培训方式。此外,要倡导农村数学教师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服务于每个初中生,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充分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

4.改善硬件以提供课改条件

农村初中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其教学设施尚不能同数学新课改的要求相适应。新课改注重多方法相结合,对辅助工具的要求较高。其内容存在一定的创造性、开放性以及挑战性,并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政府要明确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在公共财政中所占据的地位,要有效优化投入结构,着重投入基础教育,并建立一系列有效而又稳定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最终保证农村教育设施的更新,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农村教育环境。

5.营造氛围以构建和谐课改

新课改要面向农村,数学教材的编写也要重视农村,要注意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针对农村改革过程当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制订出科学的方法。同时,在新课程改革过程当中,要充分重视家长所起到的作用,要鼓励学生家长参与到数学的课程改革当中来。总之,要努力营造一个学校同社会、家长共同合作的和谐氛围,从而有效促进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现阶段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非常快,而随着新课改在我国农村的推进,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因此,促进农村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是所有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一大挑战。为了促进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要做到农村初中数学与新课改教育理念的相契合,改进教学策略,为我国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传统的教学与新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传统教学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材又是知识的载体,因而教材就是中心,讲解、传授知识点是传统教学的弊病,而在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新课程明确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终身会学习的能力。新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位置给出了新的含义与传统教学观完全不同,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变化了,从被动独立学习转向了主动合作学习。作为教师要明白,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是在活跃的探究与学习过程中获取的,而不是依赖教师,教师在学生学习的活动中应以引导、点拨为主。这样学生的智慧才是真正意义上智慧,对学生今后各方面知识的学习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终身受益。

因此,教师创造性的用好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要进行有效、合理的教学重组和整合,设计出生动活泼的、轻松幽默的课来,有效地激活教材的知识,形成富有独特教师个性的教材内容。用通俗易懂的学科语言把问题表达清楚。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自主学习。如果总是对学生不放心、不放手,那么学生活跃的探究、合作学习能力不仅得不到培养,学生知识的获取也只能是被动的。

下面我就“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的原因谈谈自己的想法:

1、课程与教材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论认为,课程规定的内容教师无权更动。这种条条框框的教学内容显然遏制了教师创造性利用教材的能力。传统的教学论认为课程等同于教材,课程是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没有必要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是依据课程搞好教学,事实上这样很难搞好教学。

而新课程理念认为,把课程等同于教材的观点是不恰当的,课程不只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更是让教师和学生去体验、享受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一个过程,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课程是泛指,学生、教师也应是课程的一部分。因此,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教材仅仅是课程的一部分。例如,在研究那些因素影响动能大小的问题时,教师没有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而是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加以改编。首先,让学生在感性上根据生活经验认识动能与那些因素有关,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带着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得出结论。从感性――猜想――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使学生在认识不断提升的过程中理解物理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人有不同的认识。动态的、生长性的课程,是有教师和学生经验共同参与的课程,不再是教材那些知识,而是从开放的角度让学生体验过程,教授方法,培养能力,由此可以说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

2、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学生课上学习的内容远远大于教材,教材是规定死的,但教学内容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外的也可以是课内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任何方面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例如,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内容等等。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因为教科书仅仅是众多教学媒体的一种。更何况,今天的教学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网络系统支撑的庞大的知识世界,为师生提供了无可限量的资源。如,在上例中教师没有把教学内容仅仅停留讲解知识内容上而是在感受――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不同的感受中逐渐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达到培养能力,促进发展的目的。又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设想:如果让小车沿着光滑平面一直运动下去,小车会怎么样呢?学生从已有知识基础的实际出发,加以思维扩展,从而认识到理想实验的方法是物理学的一种思维方式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能够提供大量可借鉴的思维形式。另外,在进行惯性现象教学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局限于书本的惯性现象,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惯性解释生活现象,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有了课程资源意识,教学内容就远远地大于教材。

3、教材不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适应的

篇10

人类进入21世纪后,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信息化特征明显。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更加注重开发人类自身的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21世纪对中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对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是教育产业的“产品”,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普通高中教育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层次基础教育,肩负着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良好的高中毕业生的重任。英语也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为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应符合这一要求。

从教学内容来看,新教材一改过去单纯说教,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组织教学内容,使得教材更加接近生活,接近教学,接近学生,增强了英语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促进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同时,根据个人志向、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修习选修课程,适应了社会变化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教学方法来看,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老师从课堂的主讲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帮助学生自主地完成学科研究性课题和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评价标准也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更加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更加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有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地去发现、感悟,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才能把学生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营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中进行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切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生活的愉悦,得到精神满足及能力的发展。

二、从课堂活动入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活动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学生学习过程中,要使教学的内容更易于学生掌握,最好的方式是通过他们自己参与教学过程获得。而课堂活动则是最好的实施办法。高中新课程计划在实施中强调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诸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强调加强对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组织,大量增加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等课堂学习活动,并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必修课,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格和能力。

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必须优化教学过程,从课堂活动入手,加强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知识,提高认识事物能力,发挥创造才能的舞台。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当然,课堂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素质、纪律观念、教学条件等原因,活动操作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课堂混乱,冷场,答非所问,时间不够用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精心准备、合理组织,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

三、从改善师生关系如手,创造宽松的教学气氛

在传统观念下,教师的角色是高高在上的严师,所谓“严师出高徒”,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只要求学生尊重老师,所谓师道尊严,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割裂了师生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学生只有被动的服从,缺乏必要的沟通。

而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有些逆反心理强的学生甚至暗中和老师对抗,严重影响教学工作。新课程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即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实施者、探索者。

教学是一种过程,是一种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机会,而不仅仅是教师教给学生东西。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都是教学的结果。因此,教师要转变以往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

这就要求我们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双向互动的师生关系。这是发挥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自觉、主动地活动,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使教师的教在对学生的学的诱发、组织、辅导、调节、反馈等方面而发挥作用,而不只见传授现成的知识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