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专业的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2: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计算机专业的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计算机专业的论文

篇1

1.1计算机基础教学也不可避免的成为应试教育的一部分

由于部分高校将计算机水平与学生毕业证捆绑在一起,因此,学生要想顺利取得毕业证,必须参加并通过学校规定的相应计算机水平考试。因此,为取得比较高的通过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的会迎合考试要求,比如传授一些重点知识点或者是搞题海战术,让学生反复练习题库习题。

1.2在进入高校之前,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有相关文件要求中学阶段就要普及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教育,但由于地理位置、家庭条件和个人兴趣等因素,学生在入校之前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在实验课上就能明显看出这一差距,有的学生能迅速做完作业并根据需要提出新问题,有的学生不但对计算机知识知之甚少,而且学习兴趣亦不足,在实验课过程中拷贝其他同学作业,消磨上课时间,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吃力而且明显缺乏动力。

1.3减少课时也会影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

自从缩减课时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时大大减少,有的课程甚至被取消。课时的压缩使得教师不得不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把大纲内容讲完,现在学生在一堂课的时间内要接受比之前更多的内容,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在实验课操作过程中,学生由于接受内容太多,来不及吸收消化,不能熟练应用前面所讲操作。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改进。

2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进措施

2.1强调计算机基础知识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重要性由于硬件条件所限,目前大多数计算机课程仍然采用理论与实验相分离的教学模式,即理论课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法,实验课是在机房中进行,理论课与实验课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开来,不利于学生能够迅速将课堂所学用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只重视本专业课程,而忽视计算机基础课,认为计算机课只要考试过关即可,从思想上就不重视计算机课,而且计算机基础课老师往往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对医药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这也需要计算机基础课老师加强学校特色专业方面的了解,将计算机课程中的内容与学生的本专业结合起来讲解,例如介绍一些计算机辅助诊断方面的例子等,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学生出现“计算机课与本专业关系不大”的想法。

2.2改革教学方法

若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教师与学生互相配合才可,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因素都跟关键,在在此两者之中,学生因素更是占主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一系列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下面简单列举几种方法。

(1)案例教学。例如在介绍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时,举例介绍某医院部分病人信息错误,经检查,有一字段应该为long型数据,却定义为short型。

(2)互动教学。互动式教学能够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并给予引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目前我校网络教学平台已经使用多年,并已有多门课程分别荣获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充分利用课下时间查看老师授课视频,跟老师线上互动,或者进行模拟练习等。

2.3改革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计算机课程实践性比较强,因此其考核方式不能照搬其他理论课常见的填空、选择、简答等笔试形式。在考核过程中,成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平时成绩,一部分是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上课过程中的互动情况、实验课过程中的操作情况、以及其他师生之间的问题交流情况。期末成绩可根据具体课程,采用教师出题或者学生自选题两种方式,不拘一格,既客观又灵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3结语

篇2

关键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

1 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成为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党的十六大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了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等战略思想。随着这一精神的贯彻落实,各级政府扶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无限的商机。

“十五”期间,各级各类信息化人才五年共增加2000万人,其中软件人员增加300万人,计算机人才需要每年增加100万。在我国总共664所本科学校中,有505所学校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4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校人数接近理工科在校生总数的1/3。这一方面反映出高等教育对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响应,另一方面也说明计算机专业建设数量大、任务重。然而,高校在扩招的同时,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

国家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要,必然与国家信息化的目标、进程密切相关。计算机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计算机人才的层次结构、就业去向、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求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计算机人才培养应当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结构相匹配,也应当是金字塔结构,这样才能提高金字塔各个层次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需求,降低企业的再培养成本。

2.高校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企业对素质的认识与高校通行的素质教育在内涵上有较大的差距。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心的素质之一。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3.在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亟待大幅度提高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并不小,但由于学生不了解其作用,许多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致使相当多的在校学生不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有效地培养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全方位地加强高校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4.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难以与计算机发展同步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内容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同步,教学模式还不够丰富,必须进行大力度的改革。

截至到2004年12月,全国IT职位需求数达到72302个,比2004年1月份增长了17336个。需求职位以研发工程师、产品工程师、软件设计开发工程师、结构设计工程师、系统分析员、Java开发工程师等技术岗位为主。赴日软件工程师以及小语种IT工程师在本地就业机会也很多。然而,面对如此多的就业机会,一方面是大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位,另一方面却是IT企业难以找到满意的IT人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与IT企业结合不紧密。

针对以上问题,计算机教育界一直在开展研究工作,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其中层次化培养模式得到广泛认同。即根据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将计算机人才大致分为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从事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其中第一类以培养优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为目标,着眼于他们未来成为教授和学者;第二类注重培养工程实践型人才,着眼于他们未来成为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第三类以培养专业技术熟练的、优秀的软硬件生产、开发、经营、维护工程师以及专业技术管理工程师为目标。

事实上,我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早就从社会功能、智能结构等方面对人才类型进行研究,认为社会人才可分为四种类型: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这四类人才中,学术型人才要求基础理论深厚,有较好的学术修养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工程型人才要求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技术型人才也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更强调在实践中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强调岗位操作能力。地方本科院校从事理论研究的基础相对薄弱,学术型人才不应作为主要培养类型,而技术型和技能性人才更适合高职高专等院校。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工程型人才培养为主。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角度看,工程型人才的特征主要是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原理演变为软件或硬件产品的设计、项目规划或决策。强化实践能力,注重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与企业沟通的能力是这类人才培养的最佳手段。大力培养工程型人才符合地方院校特色,也符合因材施教的要求。

2 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工程型人才的特征要求,本文从地方高校的角度,以苏州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重点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备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设立了数据库综合实验和硬件综合实验等五个大型综合实验;制定了二年级到企业进行认知实习、三年级到企业进行暑期实习、四年级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实习的企业实习计划;开设了日语等小语种选修课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公选课,包括聘请企业高级主管开设企业文化讲座、IT项目管理选修课等。本节仅从强化实践环节这一侧面介绍我们在工程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探索。

1.教学模式概述

苏州大学与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昆山软件园毗邻,周边IT企业众多,其中苏州工业园区55%的企业为IT企业。苏州工业园区下属的国际科技园现有企业240多家,80%为IT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和IC设计。苏州大学在多年教学中,结合地方特色,总结出了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法,在注重计算机专业人才基本理论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采取“理论―实践―理论”循环教学模式,既注重理论教学中各门课程的相互衔接,同时将理论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论文设计看成一个整体,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仅学到某门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某种具体的开发手段,更能全面掌握整个课程体系和开发过程。实践教学中,我们建立了新的实验教学模式,设计了从“单元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开放实验室―实习基地―毕业设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设计能力。同时,我们与企业密切联系,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新模式。

2.主动适应IT企业需求,定制企业需求的培养方案

随着IT技术的迅速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市的IT企业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其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跟踪IT企业的发展,分析其人才需求状况,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重要参考价值。针对目前许多高校培养的本科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这一现状,苏州大学与苏州市各相关企业联合成立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苏州大学IT专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的指导与支持。同时,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企业还不定期地给计算机专业学生举行技术讲座及前沿知识讲座,并与教师进行座谈,共同商讨有关教学内容更新的问题。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不仅为学生、教师打开了了解市场的窗口,同时也为企业和学校架起了人才需求的桥梁,从而实现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定制化培养。

3.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设计能力

在专业实验教学模式上,改变原有实验课中传统实验多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的实验少、验证性实验多而创新实验少、实验手段上采用传统测试技术多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少的状况,建立了新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这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把有原来固定的实验时间安排改变成灵活的实验时间安排,把原来封闭的实验项目改变成支持自主设计的实验项目,把原来的成批实验方式改变为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的实验方式。针对专业特点,可分设计算机硬件基础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工程实验室、计算机多媒体基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以培养学生专长。

4.建立创新实验室,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实验室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经。目前,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紫金电子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建立了苏州大学摩托罗拉单片机实验室、江苏省嵌入式软件技术中心苏州大学分中心等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实验室,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同时,学院成立了自己的开放实验室,主要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习成绩优异且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学生提供了进行创新性实验的条件,并制定了完善的开放实验室条例,规定了其运行机制及运行模式。

如进入开放实验室的学生必须结成科研小组,采用自主选题、指导教师指定课题或企业提供课题等方式,经开放实验室评审委员会评定后才能进入开放实验室。科研小组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并提交课题总结报告或论文。由于开放实验室必须以课题小组形式申报课题,开放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开发能力。因此,开放实验室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激情,为其成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5.建设加强实习基地,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提高实践能力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有与企业直接沟通的机会。因此,应积极引导教师主动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主战场,把专业建设深深根植于生产实践之中。在实践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们已在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的摩托罗拉、AMD、罗技、旺宏等世界知名IT企业建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与实习基地,并与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昆山成立了苏州大学中创软件工程学院实习基地。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使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明显增强。

我们将企业实习划分成三个阶段。一是认知实习,时间一般为一周,主要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各企业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当前流行的开发工具和软硬件平台。二是暑期社会实践,时间为50天,主要让学生利用暑假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的一些小型项目或一些模块的开发,甚至是文档的整理工作,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到底能如何运用,并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一些实际项目开发的能力。三是毕业实习,时间为一学期,主要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较为完整的项目开发,目的是让学生毕业后具备独立胜任项目开发与设计的能力。

在实习基地建设中,应注重学生管理与质量监控。以毕业设计为例,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毕业设计的规章制度,如毕业设计计划、毕业设计选题原则与类型、毕业设计的步骤、校外毕业设计试行办法等条例,并发放企业严格执行。对于安排毕业实习生多的企业,我们还专门安排指导教师长驻企业,从而确保了毕业设计和论文的质量。

3 结束语

强化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近几年来,我院学生多次在江苏省程序设计及网页设计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也始终在98%以上,人才就业面也非常广。目前,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我们在扩大实习基地范围的同时,更加注重实习基地的内涵建设,如开展“多模式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IT人才”这一课题研究,希望通过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IT企业联盟等松耦型校企合作模式和共建创新实验中心、实习基地等紧密型校企合作模式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性质和规模的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既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目的,也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得到实惠,从而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本文获得“2005年全国青年教师计算机教育优秀论文评比”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二等奖)

参考文献

1.陈建军.IT业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良性互动.通信信息报,2004,6

2.李晓明.陈平等.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计算机教育,2004,8:11~18

3.马殿富等.明确定位,培养高质量人才.计算机教育,2004,8:44~50

篇3

关键词:美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2009年11月,作为国家示范教学实验中心建设工作的一部分,国内高校计算机教学单位组团,对美国中部几所大学的计算机教育情况进行了考察。本文对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和伊利诺伊理工学院(IIT)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和美国大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指导方针进行介绍和探讨。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UIUC)成立于1867年,学科专业设置齐全,共有近200个专业,最好的学科是工程和商科,还有农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航空学院、工程学院、通信学院、兽医学院、艺术学院、劳资关

系学院、企业管理学院、社会研究学院、人类学院、化学和化工学院、人文和家庭研究学院、应用科学生命学院、哲学和理学院等20多所学院[1]。

UIUC的计算机科学系创建于1972年,经历30多年的发展,一直雄居全美前5名,仅次于Stanford、Berkeley、MIT和CMU[1]。UIUC的计算机科学(CS,Computer Science)课程体系规划基本成形于1986年,并在此后的20多年间不断完善。目前有57位教员(Faculty)[2],承担着全部本科教学和科研工作。CS本科课程设置特点为广、深结合,理论、实践结合。课程覆盖计算机理论、设计和应用等领域[3]。

伊利诺伊理工学院(IIT)始创于1890年,坐落于芝加哥,是一所同时重视科学和工程学的学府,是美国知名的三大理工院校之一,下设7个学院和1个研究中心,即阿默工程学院(Armour College of Engineering)、芝加哥肯特法学院(Chicago-Kent College of Law)、建筑学院、文理学院、设计学院、心理学院、斯图尔特商学院(Stuart School of Business)和职业发展中心[4]。IIT的CS系目前有16位教员,承担着计算机本科教学和科研工作。

1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的特点

分类的计算机基础课是美国大学基础教学的主要特色,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基础课分别面向计算机专业、理工科专业和非理工专业。其中,根据美国本科教育的特点,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有非常显著的针对性。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设计也很耐人寻味。

美国的计算机基础课一般有两门,在UIUC分别是CS100 Freshman Orientation(新生指导,1学分)和CS 125 Intro to 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导论,4学分) [5]。在IIT分别是CS100 Introduction to Professions (职业生涯介绍,2学分)和CS201- Accelerated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简明计算机科学导论,4学分)[6]。

面向新生开设的CS100类课程不仅课时较少,内容也比较简单,在国内高校中较为少见。例如,IIT的CS100课程“作为一种(从事计算机)科学和工程职业介绍,阐述应用(计算机)工程和科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跨学科和国际化解决问题并需要评估计算、金融和社会制约因素下的解决方案[7]。”学习目标定位在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科学基本概念,包括计算历史、二进制计算/逻辑/程序转换、算法、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等;展示使用伪代码解决基本问题,如排序和递归;与计算机科学职业生涯有关的职业操守(ACM Ethics Code);利用图书馆资源研究和撰写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论文;创建并进行计算机科学理论的教学演示或计算机科学技术销售演示[7]。”

这类课程在美国大学是非常有意义的。许多选择计算机为职业方向的本科新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和职业生涯并没有真正了解,而这门课程就可以帮助这些学生了解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然后再作决定。不少学生学完这门课后,发现现实与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就可以尽快转到其他专业。另一种情况则相反,一些没有专业方向的本科生(美国大学允许大学生没有专业方向,但需要辅修若干小专业)在选修了这门课程后,可能将计算机作为自己的主修或辅修专业。

UIUC的CS125计算机科学导论是以Java语言为主的编程入门课,涵盖了一些算法的内容,介绍与解决计算问题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此外还有与之配套的实验课[2],拟作为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第一门课程。该课程与我们国内多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有共同之处。

2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指导方针

美国大学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的指导方针出自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1999年出版的报告《Being Fluent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8]。在报告中,该委员会将现代高等教育中受教育者的计算机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别定义为智力性能力、信息技术的概念和信息技术技能3个方面,每个方面包含10项内容,共30项。

这3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如下:

1)Intellectual capabilities(智力性能力,指在复杂和支撑性环境中应用信息技术)。

(1)Engage in sustained reasoning(持续运用推理能力)。

(2)Manage complexity(管理复杂性)。

(3)Test a solution(测试解决方案)。

(4)Manage problems in faulty solutions(在失败的解决方案中寻找并解决问题)。

(5)Organize and navigate information structures and evaluate information(组织和导出信息结构并评估信息)。

(6)Collaborate(合作)。

(7)Communicate to other audiences(与他人沟通)。

(8)Expect the unexpected(准备好应对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况)。

(9)Anticipate changing technologies(预见技术的变化)。

(10)Thinking ab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bstractly (关于信息技术的抽象思维)。

2)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cepts(信息技术的概念)。

(1)Computers(计算机)。

(2)Information systems(信息系统)。

(3)Networks(网络)。

(4)Digital representations of information(信息的数字化表达)。

篇4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教学

1引言

计算机专业英语是各个层次的计算机类专业的必修课,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延伸和提高,也是学生大学期间英语不断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计算机学科的特殊性,即绝大部分计算机新技术都源于国外,要想快速学习、掌握这些新技术和新的开发工具,必须能够熟练地阅读计算机英文文献。同时目前倡导的双语教学,要求部分专业课程要用原版英文教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先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专业词汇。所以专业英语对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非常重要。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培养科技英语的阅读理解、翻译及写作能力,但各高校基本上都是将该课程设为考查课程,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从毕业设计中的专业外文文献翻译和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有的学生甚至直接使用“金山快译”之类的翻译软件来翻译。如何更好地讲授好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是许多计算机学科的教师探讨的课题。

2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点

计算机专业英语除了具有科技英语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长句多。

被动语句多。

祈使语句多。

专业术语多。

新词多,且合成新词多。

缩略语多。

一词多义。

其中缩略语出现的频度高,以及新词(包括新缩略语)产生快和数量多是计算机专业英语区别于其它学科专业英语的主要特点。

3教学内容的选择3.1教材的选择

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材比较多,层次也不同。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基础,选择教材时有以下几个原则:

(1)全面性。计算机专业英语是要介绍计算机专业课程涉及的词语和知识,所以教材内容要尽量全面,至少要包括大部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内容,如计算机原理、数字逻辑、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等等。目的是掌握相关词汇,所以理论上不要求太深,通常是介绍性质的,事实上目前计算机英语教材中不少课程内容都是源自某一课程的英文教材的内容介绍,或者是摘编出来的。

(2)时效性。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且新技术市场化周期越来越短,要使学生能够掌握新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实用工具软件,就必须考虑教材内容的时效性,达到与时俱进。

(3)适用性。由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较多,层次不同,包括两年高职、三年高职、专生本、本科等层次,相应的内容深浅、侧重点各有不同。同时现在计算机相关专业也越来越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专业、软件测试等,不同的或方向对课程内容的侧重也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适用的教材,当然,也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取舍。

3.2适当补充新内容

由于教材编写的时滞性,一些实用的新技术不会包括在教材中,而计算机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急于了解计算机新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特别是实用性的技术和新软件功能等,所以要根据当前的技术发展,适当补充一些介绍计算机新技术的内容。如笔者在近年的教学中,及时补充了、IPV6、超线程(Hyper-Threading)、Dual-CoreProcessor、DDRMemory等实用性强的新技术的文章,很受学生欢迎。根据经验,学生是非常乐于了解新技术的,特别是那些已得到应用的主流技术。

另外,大部分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对一些基本的实用操作则介绍很少,如对于CMOS设置、键盘上各键名称的具体含义、软件基本操作术语等基本的实用英语则很少有介绍,甚至部分学生本科毕业时还不知道“Ctrl”、“Alt”键等具体是哪个英文词及其实际含义,“有专业没常识”。所以在教学时,应当补充这些最基本的内容。

在教学时还应适当讲授科技英语的阅读、翻译和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使学生能够熟练翻译相关的技术文章,并基本上可撰写一般性英文科技论文,特别是要掌握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总之,在教学内容上,要达到全面性、时效性、实用性的合理协调。

4教学进度安排以及与专业课程的协调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内容通常是以计算机专业课程为单元编排的,如计算机硬件、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等。本科计算机专业英语通常是在三年级开设,专科通常是在最后一学年开设,此时学生有些专业课程还没有学到,这样就会增加对计算机英语课文理解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要兼顾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对于学生没有学过的专业课程,由于在学习对应的专业英语时,学生没有该方面的概念,老师又不可能将理论原理讲得很透彻,学生学起来可能会一头雾水。对于已经学过的专业课程,再学习相应的专业英语,其效果要好得多。另外还要考虑采用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合理灵活地安排课程内容和进度,不一定非要按照课本上的章节顺序来进行。

5教学及辅助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多媒体及其它现代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利用这些技术可以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获得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获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传统的板书教学外,还可以利用下列方式。

(1)PPT等课件。利用投映机播放PPT课件来讲解课文,要比让学生都低着头看自己的课本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2)音频。目前部分计算机英语教材都提供了相应课文的音频材料,而且网上也有许多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听力材料,利用PC教师也可以自己录制英语课文的录音。利用音频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的听力和口语。

(3)视频与动画。许多计算机相关网站上都有计算机技术和知识的视频材料,特别是一些著名的IT公司如IBM、Microsoft等公司的网站上,经常及时地提供介绍其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英文版视频和动画,其发音纯正,制作精美,形象直观,时间通常为几分钟,介绍一种产品或技术的主要特点。观看这类视频短片或动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既锻炼了听力,同时也学到了新技术,所以效果非常好。

辅助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重要,要想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计算机英语,除了课堂上的面对面的教学、交流外,还要充分利用其它的辅助教学手段。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我们提供了多种辅助教学方式。

(1)网络课程。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机英语网络课程,将自己的教学课件等资料放在上面,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布置作业、上传学习资料、答疑等。学生可以随时访问学习,提交作业、提问题等。网络课程在校园内已成为教师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平台,也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平台。

(2)博客。虽然博客近几年才开始兴起,但已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尝试将其应用于教育中,有的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许多网站都提供了免费的博客空间,并有专门的“教师博客”、“学生博客”网站等用于网络教育。博客的特点是网页创建非常简单,且使用方便,空间免费,无须个人维护。可以作为教师的辅助教学平台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平台。如笔者创建的个人的计算机专业英语博客,可以方便地上传计算机英语学习资料、作业等,同时不定期地开展专业英语学习专题讨论,要求学生提问题和发表评论必须使用英语,学生也非常乐于访问、交流,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辅助教学方式。

(3)E-Mail。E-Mail作为一种日常的通信工具,笔者要求学生在向笔者发E-Mail全部使用英语,当然给学生的回复也是英文的,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也乐于以这种方式与老师交流,很好地配合了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

另外网上有许多英文的计算机幽默短文和漫画,在讲解课文时适当地让学生看一则相关的计算机幽默(英文)或一幅计算机漫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印象,寓教于乐。还有许多学生都喜欢听那些经典的和流行的英文歌曲,虽然不是关于计算机的英文歌曲,但由于歌词通常都很精炼,语法简明,学生也爱听,在课间休息时播放学生喜爱的英文歌曲,潜移默化,有助于其英语水平的提高。

6作业与考核

平时的作业和考核也是课程学习的重要部分,由于许多计算机英语教材在书后都提供了课文的参考译文和练习答案,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本上的作业习惯于抄答案,这样一方面对学生没有任何效果,另一方面也干扰了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了解。对此可以采用灵活的课下作业和考核方式。如将课外的计算机英语音频资料提供给学生,安排在课下练习听力,下次上课利用几分钟来测试其效果。再如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安排随堂的快速翻译和写作,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和写作能力。笔者的实践证明,这些方式效果很好,学生也很欢迎。

7结束语虽然计算机专业英语通常是辅课,但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除了能进一步提高其专业英语水平外,还可以丰富其专业知识,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所以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是很高的。

要想很好地讲授好一门课程,作为教师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还要广开思路,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效果,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也是一样。特别是语言的学习需要语境,教师要抓紧一切机会为学生创造条件,如在课下主动用英语与学生交流,课堂上增加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等。当然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涉及到教师、学生、与其它课程的协调等多种因素,要想方设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针对课程的特点,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手段,以获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论文摘要]计算机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及其他相关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文章分析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了探讨。  

 

计算机教学主要是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及其他相关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计算机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教育的必修课程,一般开设“信息技术基础”和“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或“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两门课程。在计算机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一、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呆板,不能激发学生兴趣。目前,计算机课程教学多采用黑板与投影仪相结合的方式,既可以板书又可用投影仪演示多媒体信息。但这种教学方法仍显得有些呆板。第一,教学方法仍以教师为主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缺少交流,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第二,有些多媒体课件只是把黑板的内容搬到了大屏幕上,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第三,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课的许多知识大都概念性、理论性强,内容多且抽象,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因此,学习难度较大。有的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还有些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和自己的专业没多大关系,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课时数偏少,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以邢台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的教学为例,我院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安排在第二学期,每周3节课(2节理论+1节实验),实际教学周数为每学期15~16周,实际总课时为45~48节。而大多数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较差,根本没学过编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为了赶教学进度,就简化教学内容。由于课时少,学生没有时间建立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开发思想,这样导致学生学完这门课后,只会孤立地做几个小程序,而不会把它们联系起来开发成一个系统。这也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被动,只是一味模仿课本上实例,知识点零散,对系统开发认识模糊,这样就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 

3.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必须通过上机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所学知识。上机操作实践是形成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很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的理论教学时数多于实践教学时数,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因为,理论知识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加以理解、消化。理论课时比实验课时多,比例不合理,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 

4.考试形式不合理。我院非计算机专业的“信息技术基础”课采用河北省计算机统一考试,全部都在计算机上进行,其中有30%的选择题,70%的操作题。这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能力的测试是合适有效的。但“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只采用笔试的方法,学生往往背几个程序就可以考高分,这种考试方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1.改进教学模式,采用分级教学。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进行分级教学,即根据学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差异,分不同的教学班进行教学。新生入学后,进行“信息技术基础”课的摸底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级,甚至部分学生可免修。同时,开设相应的选修课,使免修学生能多学一些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分级教学中,可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使学生共同达到一定的要求,还可因材施教,使优秀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得更多、更深。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很多高校计算机课的教学还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做作业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个性受到束缚。实际上,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这也导致学生对同一知识的需求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有差别的教学,这种差别可以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启发式、发问式等教学方法中,也可以体现在根据学生的个性布置差异的作业等方面。 

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降低了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习;从课堂专制式转变为平等、讨论或对话式;从填鸭注入式转变为启发诱导式;从单向传播式转变为双向感应式;从无视学生个体的差异转变为重视学生的个性,把其个性、特长作为资源加以利用,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和素质。 

3.采用多种方式教学,提高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采取换位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导课堂;对某些问题采取“百家争鸣”的方式进行讨论或研讨;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收集资料,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可以采取平等对话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互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细节上可以采用发问、启发、引导、存疑等教学方式。总之,利用尽可能多的手段引导、培养学生批评质疑和创新的思想,增强其创新能力。 

在进行计算机课的教学时,应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会计专业的“vfp程序设计”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编写一个关于财务收支报表的小型应用系统。在讲课时,把这种小型的应用系统分解成不同的项目,每讲完一部分,就要求学生设计这个子项目。从信息的收集到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都由学生具体负责。学生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复习了学过的内容。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最后完成小型应用系统的开发。这样不仅既能够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语言的思维来理解程序所能实现的功能,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系统开发的基本架构。同时,这种方法还训练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使学生感到这门课程与自己所学专业的紧密关系,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4.注重实验教学。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的实践操作。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验教学是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理论教学互为依存,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研究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计算机课程不仅要注重课堂上的演示操作,更要注重实验教学。可以采用课内上机实验教学、课外多人合作项目,开发小型应用系统。这样不仅可以弥补课时的不足,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改革考试方法。考试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应改革传统的死记硬背的考核方法,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这类课程可以实行开卷考试,让学生个人或几个人完成一个小型应用系统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成绩评定可以采用学生答辩的方式,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盲目追求高分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算机知识,激励学生追求全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样出题既有新意,避免雷同,又能够充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采用科学的授课模式,同时,利用计算机教学中的创造教育的因素,大胆地让学生自由发挥,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结合,挖掘其潜在的创造才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个性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关心.关于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6(3). 

[2]李建.《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福建电脑,2006(4). 

篇6

计算机专业英语是各个层次的计算机类专业的必修课,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延伸和提高,也是学生大学期间英语不断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计算机学科的特殊性,即绝大部分计算机新技术都源于国外,要想快速学习、掌握这些新技术和新的开发工具,必须能够熟练地阅读计算机英文文献。同时目前倡导的双语教学,要求部分专业课程要用原版英文教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先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专业词汇。所以专业英语对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非常重要。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培养科技英语的阅读理解、翻译及写作能力,但各高校基本上都是将该课程设为考查课程,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从毕业设计中的专业外文文献翻译和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有的学生甚至直接使用“金山快译”之类的翻译软件来翻译。如何更好地讲授好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是许多计算机学科的教师探讨的课题。

2 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点

计算机专业英语除了具有科技英语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长句多。

被动语句多。

祈使语句多。

专业术语多。

新词多,且合成新词多。

缩略语多。

一词多义。

其中缩略语出现的频度高,以及新词(包括新缩略语)产生快和数量多是计算机专业英语区别于其它学科专业英语的主要特点。

3 教学内容的选择

3.1 教材的选择

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材比较多,层次也不同。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基础,选择教材时有以下几个原则:

(1)全面性。计算机专业英语是要介绍计算机专业课程涉及的词语和知识,所以教材内容要尽量全面,至少要包括大部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内容,如计算机原理、数字逻辑、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等等。目的是掌握相关词汇,所以理论上不要求太深,通常是介绍性质的,事实上目前计算机英语教材中不少课程内容都是源自某一课程的英文教材的内容介绍,或者是摘编出来的。

(2)时效性。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且新技术市场化周期越来越短,要使学生能够掌握新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实用工具软件,就必须考虑教材内容的时效性,达到与时俱进。

(3)适用性。由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较多,层次不同,包括两年高职、三年高职、专生本、本科等层次,相应的内容深浅、侧重点各有不同。同时现在计算机相关专业也越来越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专业、软件测试等,不同的或方向对课程内容的侧重也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适用的教材,当然,也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取舍。

3.2 适当补充新内容

由于教材编写的时滞性,一些实用的新技术不会包括在教材中,而计算机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急于了解计算机新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特别是实用性的技术和新软件功能等,所以要根据当前的技术发展,适当补充一些介绍计算机新技术的内容。如笔者在近年的教学中,及时补充了ASP .Net、IP V6、超线程(Hyper-Threading)、Dual-Core Processor、DDR Memory等实用性强的新技术的文章,很受学生欢迎。根据经验,学生是非常乐于了解新技术的,特别是那些已得到应用的主流技术。

另外,大部分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对一些基本的实用操作则介绍很少,如对于CMOS设置、键盘上各键名称的具体含义、软件基本操作术语等基本的实用英语则很少有介绍,甚至部分学生本科毕业时还不知道“Ctrl”、“Alt”键等具体是哪个英文词及其实际含义,“有专业没常识”。所以在教学时,应当补充这些最基本的内容。

在教学时还应适当讲授科技英语的阅读、翻译和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使学生能够熟练翻译相关的技术文章,并基本上可撰写一般性英文科技论文,特别是要掌握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总之,在教学内容上,要达到全面性、时效性、实用性的合理协调。

4 教学进度安排以及与专业课程的协调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内容通常是以计算机专业课程为单元编排的,如计算机硬件、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等。本科计算机专业英语通常是在三年级开设,专科通常是在最后一学年开设,此时学生有些专业课程还没有学到,这样就会增加对计算机英语课文理解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要兼顾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对于学生没有学过的专业课程,由于在学习对应的专业英语时,学生没有该方面的概念,老师又不可能将理论原理讲得很透彻,学生学起来可能会一头雾水。对于已经学过的专业课程,再学习相应的专业英语,其效果要好得多。另外还要考虑采用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合理灵活地安排课程内容和进度,不一定非要按照课本上的章节顺序来进行。

转贴于 5 教学及辅助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多媒体及其它现代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利用这些技术可以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获得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获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传统的板书教学外,还可以利用下列方式。

(1)PPT等课件。利用投映机播放PPT课件来讲解课文,要比让学生都低着头看自己的课本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2)音频。目前部分计算机英语教材都提供了相应课文的音频材料,而且网上也有许多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听力材料,利用PC教师也可以自己录制英语课文的录音。利用音频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的听力和口语。

(3)视频与动画。许多计算机相关网站上都有计算机技术和知识的视频材料,特别是一些著名的IT公司如IBM、Microsoft等公司的网站上,经常及时地提供介绍其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英文版视频和动画,其发音纯正,制作精美,形象直观,时间通常为几分钟,介绍一种产品或技术的主要特点。观看这类视频短片或动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既锻炼了听力,同时也学到了新技术,所以效果非常好。

辅助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重要,要想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计算机英语,除了课堂上的面对面的教学、交流外,还要充分利用其它的辅助教学手段。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我们提供了多种辅助教学方式。

(1)网络课程。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机英语网络课程,将自己的教学课件等资料放在上面,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布置作业、上传学习资料、答疑等。学生可以随时访问学习,提交作业、提问题等。网络课程在校园内已成为教师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平台,也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平台。

(2)博客。虽然博客近几年才开始兴起,但已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尝试将其应用于教育中,有的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许多网站都提供了免费的博客空间,并有专门的“教师博客”、“学生博客”网站等用于网络教育。博客的特点是网页创建非常简单,且使用方便,空间免费,无须个人维护。可以作为教师的辅助教学平台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平台。如笔者创建的个人的计算机专业英语博客,可以方便地上传计算机英语学习资料、作业等,同时不定期地开展专业英语学习专题讨论,要求学生提问题和发表评论必须使用英语,学生也非常乐于访问、交流,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辅助教学方式。

(3)E-Mail。E-Mail作为一种日常的通信工具,笔者要求学生在向笔者发E-Mail全部使用英语,当然给学生的回复也是英文的,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也乐于以这种方式与老师交流,很好地配合了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

另外网上有许多英文的计算机幽默短文和漫画,在讲解课文时适当地让学生看一则相关的计算机幽默(英文)或一幅计算机漫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印象,寓教于乐。还有许多学生都喜欢听那些经典的和流行的英文歌曲,虽然不是关于计算机的英文歌曲,但由于歌词通常都很精炼,语法简明,学生也爱听,在课间休息时播放学生喜爱的英文歌曲,潜移默化,有助于其英语水平的提高。

6 作业与考核

平时的作业和考核也是课程学习的重要部分,由于许多计算机英语教材在书后都提供了课文的参考译文和练习答案,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本上的作业习惯于抄答案,这样一方面对学生没有任何效果,另一方面也干扰了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了解。对此可以采用灵活的课下作业和考核方式。如将课外的计算机英语音频资料提供给学生,安排在课下练习听力,下次上课利用几分钟来测试其效果。再如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安排随堂的快速翻译和写作,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和写作能力。笔者的实践证明,这些方式效果很好,学生也很欢迎。

7 结束语

篇7

论文摘要:计算机基础性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高等职业院校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如何提高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基础应用方面的能力,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

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计算机基础性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一直以来是个老大难,没有得到彻底的改观。目前,有一部分乃至绝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还局限于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尤其对高等职业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现行的这种教学模式已远远跟不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指示精神和要求。首先,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仍然是教学过程中的瓶颈,个别高等职也院校的软硬件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现在,几乎所有的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课程)都要与之相配备的多媒体教学环境相适应,机房设备的先进性以及机房内免费提供的Internet接入环境,能为任教老师提供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就目前的形势发展而言,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对教学模式又给出了一个新的界定: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就要求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第二,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的操作,有的对电脑和网络知识以及编程了解了很多,操作熟练;而另一部分来自小城市,尤其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毫不夸张的说,他们甚至连电脑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如何去操作计算机那就更可想而知了。在给大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上第一堂上课的时候,我初步地统计了一下:70%左右的学生还不知道如何开机、关机。第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学经济的,属于文科范畴,而计算机课程属于理科范畴,在老师讲授计算机基础课的时候,这无疑会给那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带来一定的畏惧心理或者畏难情绪。有些同学对计算机感兴趣,而这些感兴趣的学生只局限于想学会打打字、画画图、上上网,当一旦涉及稍微复杂的操作时,就干脆不想学了,从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第四,随着社会上各行各业对计算机能力认可度的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为顺应社会需求而对学生采取的一些强制的等级考试措施,使得目前计算机基础性教学存在着一些必须要引起重视的“连锁”问题。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有些同学认为,计算机基础课内容很简单,没有必要听老师讲解,最后出现了绝大部分学生旷课的现象,从而导致了考试不能通过。

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学科领域,使的各学科自身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要求,因此说,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本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所以,对非计算机专业来说,计算机基础性课程的讲授应以应用为主要目的。

在教学模式上,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本着“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新模式。要教会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是对大一的新生来说,要调整以往的学习方式及方法,以便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的这种教学模式,这才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讲授计算机基础性课程的教师,应当在方式、方法上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培养学生互助互动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不懂的问题,通过自我探索、自我分析、自我解决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阶段的学习目的,掌握知识是肯定的,但是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能力。在老师授课时,精讲多练,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善于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需要精心的设计问题,布置的任务既高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又不能超过学生的能力。另外,增加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交流的习惯。 转贴于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不管是计算机专业的也好,还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也好,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要紧跟计算机发展的步伐,更新教学内容。所谓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并不是指追赶各类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而是追赶那些已经在社会各个层面得到广泛应用的新的信息技术,使得计算机基础教育能适应当今这个领域的飞速发展。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积极采用现代化得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室、现代化的语音室、校园计算机网络等教学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合理的利用,达到其利用最大化。讲授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还必须要注意声音、文字、图像等有机的结合,将抽象内容形象化、深奥内容通俗化。一是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为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亦即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应用现代化手段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势必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二是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给出学习任务,发挥“教师是主导”这种新模式的作用。言外之意就是,将传统的以单独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为“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任务”的去主动学习。“任务驱动”这个特有的优势正展示着其强大的生命力,正逐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课改,它会为促进我们教学水平的提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三是要加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的效率。这里所谓的“课堂信息量”,并不是说加大教学进度,而是要拓展知识点的宽度,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习面,又能提高课堂效率。

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性教学,所涉及的面非常广,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等方面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事实,尤其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专业的不同,所要求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上会有所不同,因此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整合出一套符合本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性教学的教学方法。这不仅对我们广大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也是高等职业院校深化计算机基础性教学改革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怎样使得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课程设置更合理、教学内容更科学、教学模式更有效,还需要进一步地研讨,进一步地实践,进一步地创新。

参考文献

[1]秦军,朱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南京邮电学院学报,2002.

[2]温希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04.

[3]李淑琴.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初探Ⅱ.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

篇8

在教育部高教司的领导下,2006-2010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本届教指委”)积极开展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工作,不仅很好地延续和发展了上届教指委在专业发展战略和专业规范研制等方面的成果,而且采用有效的组织方式,充分发挥教指委在专业办学方面的引领作用,使分类培养的基本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并从多方面推进分类培养的办学实践。在深化专业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将教指委的工作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概括起来,这些工作及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借鉴国际先进研究成果,研究并了包括能力培养、实践教学等专业办学的5个指导性文件,推动了专业办学从经验走向科学的实践。

2)在30个省、市、自治区组织了70余场报告会,广泛宣传了分类培养思想和专业规范,引领广大教师对我国计算机专业办学进行深入的思考。

3)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分类办学试点,不仅促进了有关学校面向社会需求的办学改革,而且增强了我们对专业转型及分类培养实践的认识。

4)充分发挥委员们专业素质高和经验丰富的优势,积极参加质量工程建设,推动名师经验、精品教材、精品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5)通过大力宣传与实践专业认证,引导办学单位积极参加工程教育改革,促进办学思路的调整,使专业办学目标更明确,教学针对性更强。

6)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推进了教指委工作的深度与广度,提高了教指委在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方面的影响力,部分工作还为其他专业教指委提供了借鉴。

1 指导思想与主要工作

上届教指委提出了我国计算机专业发展战略的建议和规范,为推进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本届教指委积极开展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这些文件,进一步促进了计算机人才培养规格分类重要共识的形成,制定了包括规范和认证在内的一系列促进这种理念转入实践的具体方案。

本届教指委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工作思路是面向国家建设的人才需求,研究借鉴国际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先进成果,结合我国的办学实践,以推进分类培养战略的实施为主线,在教育部政策支持、行业学会和协会合作、联络员单位的参与和高校计算机院系的配合下,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即广泛的宣传培训、有选择地进行试点和探索讲实效的认证。与此同时,以“战略研究规范制定评估认证战略研究……”的模式,循序渐进地促进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与质量的持续提高。

在过去的5年中,本届教指委组织全体委员和大批专家(含250余人的专家工作组组织),联合联络员单位(5个主要的计算机相关教材出版社)等多方有生力量积极开展工作,深入研究计算机专业及其办学,不断拓展《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的内容,组成研究小组,先后完成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第1、2版)、《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系统方向规范》的研制与出版,共计6本,约

155万字。另外,还进一步开展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技术方向规范》的修订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和“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办学基本要求”的研究。

作为对上届教指委工作的延续,根据我国计算机专业规模大、发展快等特点,本届教指委努力推进专业改革,不仅完成了《规范》的专家评审与出版,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广泛宣讲,使规格分类的专业改革基本思想得到广泛的理解和认同,引导我国计算机专业发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5年中,我们共计组织了70余场次报告,5 000余人次的一线教师和专业负责人参加,覆盖了中国大陆除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通过网络视频系统,我们与教育部网络培训中心合作,分10个专题,面向全国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专业负责人进行培训,进一步扩大了培训范围,为教指委工作的广泛开展示范了一种新的培训途径、形式和组织方法。本届教指委的网站也是广大教师获得《规范》及相关文档的有效途径。

我们积极开展《规范》指导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分类培养试点工作。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以研究课题的形式,组织了分布在11个省、市、自治区的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14个高校开展分类办学的试点研究与实践工作,并为其他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改革提供咨询和指导。

我们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发挥了核心骨干作用。强化专业认证导向,从教育基本思想、专业培养目标,以及科学施教、科学管理等方面推进专业教育的改革。起草了完整的认证文件,完成了国家统一框架下的专业补充标准的制定,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文件的修订、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主导了11所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认证工作。

我们落实人才培养规格分类、按社会需求发展专业的思想,明确了计算机专业可在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等5个方向上发展,并响应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协助教育部设置了“面向软件外包的软件工程”方向和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不仅实现了“分类指导”,还为将计算机专业上升为专业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作好了准备。另外,在推进地方院校计算

机专业的改革、指导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办学上也作出了积极努力。

我们积极参与质量工程建设,不仅高质量完成了教育部布置的包括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各类优秀教材、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等各项评审或推荐任务,还配合国家质量工程的实施,与企业合作,积极探索和开展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已经开设了4期培训班,来自30所学校的55名教师接受强化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还广泛进行了教师课程培训与优质教学资源的推广等工作。

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除了强化委员们的使命感外,我们还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高效的组织形式。根据工作需要,以委员为骨干,我们吸收相关专家参与,先后组建了8个研究小组,开展“发展战略”、“公共核心课”、“实践教学体系”、“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信息系统专业方向规范”、“专业能力”、“信息技术专业方向规范”、“规范办学试点”等方面的研究,圆满完成了任务。通过加强与联络员单位的合作,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不仅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还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和推广利用。同时,我们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一个250余人的专家组,使本届教指委的工作更加深入和广泛。

作为具有研究和指导双重性质的一个团体,本届教指委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进行年度工作总结,并研究决定未来一年的任务,还召开了7次主任工作会议,就专业建设、分类办学、发展与改革等重要问题进行研究。此外,还召开各类研究小组会议25次,试点工作会议5次。一些研究论文在《教指委通讯》、《中国大学教学》、《计算机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并及时在《教指委通讯》通报有关工作。

2 广泛宣讲专业规范,推动分类培养改革

2.1 《规范》的评审与宣讲

本届教指委延续上届教指委的工作,完成了《规范》的评审,受到教育部组织的以李未院士和李国杰院士牵头的来自科学院、工程院、教指委和高校的高层次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并于2006年9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ISBN:7-04-019133-4)。《规范》出版后已经多次印刷,不仅在计算机专业中产生重大影响,引导计算机专业科学办学思想的确立与实践,而且由高教司理工处推荐给其他理工教指委,作为规范制定的重要参考材料,还被理工处安排在全国理工专业“专业规范”制定工作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提出的“专业办学从经验走向科学”的理念和在专业规划制定中进行的实践都得到广泛认可。另外,还受到有关教指委的邀请,介绍制定《规范》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摆脱以往教指委文件制定出来后只进行例行和简单组织教材的模式,本届教指委组织全体委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广泛宣讲活动,向各个学校计算机学院(系或者专业)的负责人和广大教师直接传达计算机专业发展战略、专业规范与专业认证的精神,同时也进一步听取来自各方的意见与反馈。为了保证宣讲质量,还统一制作了讲稿(PPT),并作为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重要内容,向委员们示范讲解计算机发展战略报告,讲解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各个专业方向的规范以及计算机专业认证。此项工作按地区分成9个组,覆盖了中国大陆除外的所有省市,组织了共计约70余场次报告,5 000余人次的一线教师和专业负责人直接接受了培训,同时还向他们提供了咨询服务。通过全国范围大规模的宣讲和辅导,广泛推进了各办学单位对发展战略和专业规范的理解,成为专业办学和课程教学的重要参考,取得了良好效果。在70所高校中做的抽样调查问卷表明,60%的高校对发展战略表示同意,40%的高校表示基本同意。

2010年9月15-16日,探讨了通过教育部网络培训中心面向全国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专业负责人进行网络培训的组织与实施方法,获得了很多经验,为其他专业规范的推广做了有意义的探索。这次培训共用13个小时,历时2天,培训内容包括发展战略、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规范、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规范、软件工程专业方向规范、信息技术专业方向规范、信息系统专业方向规范、公共核心课与教学实施方案、实践教学体系、专业能力培养、专业认证,共10个专题。仅本次集中培训,参加人数就有300人。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我们还与网培中心合作,组织参加培训的教师对以下5个方面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而

且为了使讨论更深入具体,更具针对性,还由各个省市的分中心组织了本地的讨论。

1) 计算机专业开展“规格分类”的基本思想以及该专业的未来发展,为什么分方向。

2) 教育部要求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计算机专业人才分方向培养,二者的关系如何。

3) 结合所在学校的特点,目前进行分类培养面对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4) 迅速提高计算机专业的办学水平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是什么,如何借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思路提高教育质量。

5) 所在学校的计算机专业适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课程教学的关系。

本届教指委的网站也是广大教师获得《规范》的有效途径。

以《规范》的研制和宣讲为基础的工作在2009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第六届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2 分类培养试点

为了推进分类培养的实践,我们开展了《规范》办学的试点工作。考虑到这是一项具有很强研究性质的活动,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按照不同的目标,分4个项目组织分布于11个省市自治区的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14所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进行试点(教高司函z2008{71号),分别由杨波、孔令富、孟祥旭、吴跃担任项目组组长,并为每个参加试点的专业选派了责任专家。为了保证试点工作顺利开展,还由杨波(组长)、李晓明、蒋宗礼、孔令富、孟祥旭、吴跃组成试点工作小组,具体领导、协调和研究试点工作。

分类培养试点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以实践为载体的一项研究,不仅有许多问题要思考,而且这种思考必须通过办学实践活动来检验和深化。例如,如何实现学生的分类培养?如何有效利用学校的特定环境和已有的基础开展实践活动?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试点目的,各有什么难度?难度有多大?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比较顺利地参照规范进行办学,哪些条件下会有更多的困难?这些困难是否能够被克服?如何克服?在试点的具体做法上,领导小组要求各试点单位采用灵活的方法,无须刻意追求全面照搬规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某些方面寻求突破;每个项目组重点解决一、两个方面的问题;形式上可以通过召开研讨会,重点研究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同时交流经验,互相启发;在试点中边研究、边推进,不断提高认识。

在试点过程中,本届教指委开展了一系列工作,2007年6月16日,向有关高校计算机院/系发出“关于征询实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意向的函”,由高校自行申报,确定参加试点的高校,并在2008年4月28日向各个试点高校和各个试点专业负责人发出了“关于制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试点实施计划的函”,由参加试点的高校提交试点任务书,向教育部申请立项并得到批准;2009年1月5日,向14所院校发送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试点”进展调查表,进行阶段总结,其间先后在北京、济南、银川、武汉召开项目研讨会。经过试点,得到如下一些结果。

1) 各试点院校对计算机专业规格分类培养的办学指导思想普遍认同,试点工作表明,所设专业方向定位合理,适应计算机专业当前及将来一段时期办学要求,对引导明确培养定位,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2) 不同类型的学校提出了适合自身定位的特色办学思路,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形成了共识,认为信息技术方向已成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最适合的专业方向。

3) 试点工作引起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关注,一些大型IT企业参与了部分环节,形成了“校企衔接”、“课程置换”、“软件外包”、“企业实训”等不同校企合作方式,探索了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4) “分类培养”是一种成功的模式,适应大众化教育时代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应在“十二五”期间结合新专业目录的实施进一步推进。与此同时,试点工作表明,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升级为一个专业类,按《规范》提出的方向设置本科专业是合理的。

3 丰富拓展《规范》内容,完善能力素质要求

5年中,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就公共核心课

程(专业平台)及其教学、专业实践教学、专业能力培养(包括创新能力培养)、专业方向规范等,我们对已有《规范》进行了补充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数已经完成,研究成果已经出版,发挥了广泛的指导作用。

3.1 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

作为贯彻《规范》的一种建议,我们提取了8个知识领域、39个知识单元,共342个核心学时的专业教育核心内容,构成“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并建议用程序设计、离散结构、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7门课程覆盖这些核心内容。

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包括7部分。引言部分介绍构建公共核心课程的背景;第二部分介绍公共核心课程选取的原则;第三部分给出公共核心知识体系;第四部分给出程序设计、离散结构、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7门公共核心课程的大纲;第五部分是公共核心课程对各个方向核心知识单元的覆盖分析;第六部分给出了基于公共核心课程构建的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等四个方向的示例性课程体系;最后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说明。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10月(ISBN:978-7-302-16202-5)出版,其修订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10月(ISBN:978-7-302-18708-0)出版,均已多次印刷。

3.2 实践教学体系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是《规范》中关于加强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建议的一种措施性拓展。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共8章。绪论讨论了在信息社会背景下计算机专业的特征,指出它以技术为主,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2章结合《规范》规格分类的思想,阐述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及培养基本要求,这里所说的能力不仅是一般的“动手能力”,各种能力都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形成。第3章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方面描述了计算机专业办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指出的是,这里描述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没有试图显式地覆盖第2章所提到的所有能力的训练,更多的还是从教学安排的角度所考虑的内容。4~7章分别详细给出了对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的含义和基本要求。由于实践教学的完成需要一些特别的条件支持,第8章提出了对实践环境建设的要求。最后的附录则给出了13门核心课程的具体实验大纲以及9个综合课程设计大纲示例。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10月(ISBN:978-7-302-18642-3)出版,已经多次印刷。

3.3 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是为推动分类培养思想的落实,有效利用优质教学资源,解决相关课程教学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进计算机专业科学办学进程而研制的。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针对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8门课程,探求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给出的基本课程教学大纲下,如何面向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类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关注不同的学科形态、不同的问题空间、不同的根本问题,以知识为载体,瞄准专业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形成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形成较系统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科学型以“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为基本背景,工程型以“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专业方向为基本背景,应用型则以“信息技术”专业方向为基本背景。同时,对相应的教材建设提供一个指导性意见(方案),解决目前课程教学和教材建设中不同程度存在的趋同性、盲目性、孤立性以及不完整、不合理交叉等问题,改变过分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忽略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倾向,为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够瞄准基本目标,更科学有效地发展进行探索。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9年7月(ISBN:978-7-04-027812-5)出版,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供了参照,完成《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研制,并且即将出版。另外,为促进计算机工程方向特色人才的培养,提高其培养质量,“嵌入式系统教学实施方案”的研制已进入最后阶段。

3.4 计算机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

《规范》刻画了各个方向的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要求,考虑到倡导能力导向教育的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对计算机专业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作了全面的论述,是一项富有挑战的开拓性工作。

全书近20万字,共分5部分。绪论从总体上讨论教育的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能力导向的教育,以及重视专业能力培养问题。第二部分论述计算机专业的公共要求和计算机专业能力的构成。这部分以计算思维、算法设计与分析、程序设计与实现和系统4大专业基本能力为基础,给出将4大基本能力分成13个方面、82个能力点的总框架。第三部分给出82个能力点的描述,努力从能力点概念及相关性说明、作用、培养以及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描述。第四部分以离散数学、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10门课程为例,示例性地给出课程教学如何为能力培养服务。主要包括该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在专业能力培养中所起的作用,课程知识内容和相关思想方法,课程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以及在课程教学中注重能力培养时要注意的问题等。第五部分讨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问题。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0年3月(ISBN:978-7-111-29835-9)出版。

3.5 信息系统方向规范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系统方向规范》描述具有明显“计算机特色”的信息系统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是对《规范》原有4个方向的扩充。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系统方向规范》包括3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开办信息系统专业方向的若干思考。第二部分是规范的主体,包括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问题空间和专业能力要求,培养目标和规格,知识结构和相关教学要求(含培养方案总体框架、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办学条件(含师资力量、图书资料、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本专业规范的主要参考指标(含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第三部分是该方向办学基本问题的问答。附录部分给出了14门示例性必修课程的大纲和5门基本选修课程的大纲。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系统方向规范》由中国铁道出版社于2010年10月(ISBN:978-7-113-11924-9)出版。

3.6 其他补充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技术规范(修订)》目前正处在统稿阶段,即将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

本届教指委还继续开展了计算机专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具体就“关于‘分类培养’战略的进一步思考”、“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去向分析”、“国外计算机专业办学情况概览”、“关于‘就业导向’办专业观念的辨析”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已经进行了调查和数据采集,并完成了初步分析,相应在《中国大学教学》上。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基本要求”的研究,相应报告即将出版。

除了上述这些研究成果外,我们还在《教指委通讯》、《中国大学教学》、《计算机教育》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并且在《教指委通讯》上以工作简讯的形式多次及时向大家通报了开展的工作。

4 强化专业认证导向,培养工程应用人才

4.1 专业认证

这项工作被本届教指委看做推进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以陈道蓄、蒋宗礼、李晓明等为主干力量,积极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并结合我国工程教育的实际,深入研究相关问题,加深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认识,强化专业认证对教育基本观念的更新、准确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科学办专业、科学施教、科学管理等的导向作用。同时,也在全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中发挥了核心骨干作用,推进了专业认证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我们起草了完整的计算机专业认证文件,完成国家统一框架下的专业补充标准的制定。参加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文件的修订工作,并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训和全国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认证培训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我们还先后主导完成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共11所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认证工作,在进一步获得认证经验的同时,也更加细致地研究和掌握了具体单位的专业办学状况。

4.2 专业发展

上届教指委在计算机专业中设置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并给出相应规范。为进一步落实符合社会需求,分类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发展战略思想,本届教指委根据专业发展的实际,面向国家建设的需要,在专业设置上开展了以下工作。

1) 信息系统专业方向建设。

面向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增设了信息系统专业方向,并给出了相应规范,提供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新途径。该方向鼓励培养具有“计算机特色”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维护和利用人才。

2) 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

面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本届教指委按照教育部的指示精神,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成功设置“物联网工程”专业,给出了该专业的基本描述。

为了督促搞好该专业的建设,2010年8月21日和2010年11月20日,先后在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组织召开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王志英、陈道蓄、蒋宗礼分别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和要求。以傅育熙教授为组长,成立了“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研究专家组”,正在进行该专业建设的研究工作。

3) 软件外包专业方向。

按照国家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设置面向软件外包的软件工程方向,并将有关办学基本要求纳入计算机专业办学基本要求框架中。

4) 提升办学单位和教师对分类办学思想的认识。

随着分类办学思想的不断落实,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计算机专业的这一发展趋势,而且这一思想已经得到自上而下的支持。除试点学校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开始进行(考虑)分方向培养学生,而且还有望在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中得到支持和体现,这将成为我国计算机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新起点。

此外,我们还与联络员单位合作,召开各类教学研讨会30余次,以特约报告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与改革实践和发展方向,这类报告约40人次,直接受益教师约6 000人次。

5) 推进计算机专业升格为计算机类。

计算学科发展到今天,已经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教育计划涵盖整个专业。我们进行的相关工作不仅实现了“分类指导”,而且还为建立计算机专业类,以适应专业和社会需求的发展作好了准备。在目前的框架下,应该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纳入计算机专业类。这一发展建议已经得到自上而下的广泛认同。

4.3 分类培养指导

本届教指委通过《规范》的广泛宣讲与不断的研究补充、专业认证的推进及其影响的不断扩展、规范办学试点工作的推进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计算机专业分类办学的试点和指导。

除了上述工作之外,还面对分类培养指导的需要,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力导向的基本特点,深入到具体核心课程的教学上。我们不仅动员有关专家开展课程教学培训,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52名优秀专家,面向科学型、工程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研制出本专业7门公共核心课程和“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引导本专业教师更理性地开展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活动,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在广大教师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4.4 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改革

在理工处的直接领导下,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重点面向地方建设的需要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发展战略要求,落实本委员会提出的规格分类的专业发展思想,我们在推进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转型、面向社会需求、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等方面达成共识,参考《规范》等,研究制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评价标准(草案)》,确定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以及面向服务外包的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建设要求,体现了教育部关于计算机专业改革的思想和原则,也为推进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转型与改革提供支持。

我们积极参与教育部、商务部、浙江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厅在浙江省和江苏省开展的转型试点工作,作为试点工作指导专家组的主要成员,实现对这项试点工作的指导。

4.5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办学指导

为了促进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办学水平的提高,积极支持独立学院的办学研讨,李晓明、陈道蓄、王志英、蒋宗礼分别参加了第一、第二届独立学院系主任论坛,并作了特邀报告。通过这4个报告的演讲,更集中指导了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办学。

在李晓明的具体指导下,结合成立的专家工作组,由专家工作组成员张钢教授牵头开展了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的研制,教指委委员房鼎益和王命延作为骨干参加了这项研究工作。为了搞好这项研究工作,还在独立学院中进行了专业办学状况的调查。

5 配合质量工程建设,提高专业教育水平

5.1 积极参与质量工程建设

积极参与质量工程建设,高质量地完成了教育部安排的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各类优秀教材、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等的评审和推荐工作。

例如,作为本科生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部分,委员们积极参与国家精品课程的评选工作,自2008年开始至2010年,连续3年评选并向国家推荐精品课程。2008年共接收申请13门课程,向国家推荐5门课程(含教育部―Intel精品建设课程2门),其中入选国家精品课程4门;2009年共接收申请9门课程,向国家推荐4门课程(含教育部―Intel精品建设课程1门),其中入选国家精品课程1门;2010年共接收申请22门课程,向国家推荐3门课程,其中入选国家精品课程3门。总入选率达到66.7%,远远超出平均水平,表明推荐过程公平公正,推荐质量高。

此外,我们还受教育部的委托,参加“教育部―Intel”、“教育部―微软”、“教育部―IBM”等精品课程的遴选与验收工作,起到了联系企业,保障质量的作用。

5.2 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根据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需要和《规范》精神,为提高青年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举办了“全国计算机专业青年教师软件工程设计开发高级研修班”,并委托北京亚思晟商务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承担培训任务。第一期培训班于2010年1月25日至2月5日开办。到目前为止,已经办了4期培训班,取得良好的效果。

所选的北京亚思晟商务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海外归国IT专业技术人士在北京中关村创办成立的留学生企业,是教育部最早批准建立的“软件工程专业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工信部“全国计算机专业人才实训基地”。

为了保证质量,本届教指委多次与北京亚思晟商务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研究,明确培训班的各项内容,并设计了关于研修班学院结业时的调查问卷,以便不断提高研修班的办学水平。

培训班设置4门课程,每期上课10天,每天授课6小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实践,旨在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5.3 教师培训与优质资源的推广

我们与联络员单位实现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联络员单位除了支持本委员会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外,还积极组织开展广泛的《规范》与专业教学与改革思想的宣传和相关经验的交流活动,对专业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另外,还结合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精品)教材建设,聘请了大量知名教授,针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广泛的教学研讨与教师培训工作。5年来,约开展此类活动70次,聘请各类专家200余人次,直接受益教师约7 000余人次。

5.4 推进优质教材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落实《规范》,除了进行试点之外,我们还根据《规范》开展了相应的优质教材建设工作。

很多出版社根据《规范》组织了优秀教材,约200余本教材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教材规划,促进了我国计算机专业教材的建设。这样一种新的机制也使得《规范》的宣讲和推广应用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6 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广泛发挥指导作用

创新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为这些成果的取得提供了保障。

6.1 强化使命感

本届教指委特别强调委员们的使命感。大家深深感到,我国的计算机专业是最大的理工专业,时时牢记该专业有几十万在校生,该专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一些骨干成员,发挥了重要的核心带头作用,保证“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6.2 和谐一致的工作组织

我们采取的“大会定原则,主任会议定任务,面向实际问题,日常组织实施”,以及“目标驱动,深入研究,广泛讨论,自由争鸣,追求实效”的有效工作模式,保证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5年来,我们共召开全体会议5次,主任会议7次,研究小组会议25次,试点工作会议5次。每次会议都准备充分,紧凑高效,富有成果。

6.3 努力扩大影响

本届教指委创新性地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规范》培训,建立了教指委网站,提供信息的共享,努力使研究成果及时与广大一线教师见面,及时获取相关反馈,使研究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不断得到完善。

6.4 组织专家工作组

根据工作的需要,本届教指委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了257名热心于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教授,成立专家工作组。为保证专家工作组的正常运行,制定了相应的条例。按照区域分成19个小组开展工作,每组都由教指委的委员出任组长,这种组织形式有效提高了教指委的工作效率,并使得工作更加深入广泛。

作为一个志愿者组织,专家工作组构成一个专家网络,实现教指委与办学单位以及一线教师之间更紧密的联系,使教指委的精神能够更好地传播。同时,在相应地区形成一个凝聚力量,结合本地区专业办学的实际情况,开展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更好地落实教指委的专业办学基本要求,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

6.5 开展专业办学调查研究

虽然委员们本身就来自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对该专业的办学状况比较了解,但我们还是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为制定专业发展战略,指导专业办学实践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办学状况的调查研究是充分利用组织起来的专家工作组开展的。既发挥了专家工作组的作用,又提高了调研的质量。为了使调查更具针对性,首先明确了调查的目的,然后根据该目的精心设计了调查表。调查表共有7个方面的3个表格和37个问题,包括基本信息(2个表格),教学管理(4个问题),教师的个人提高与发展(3个问题),教学工作(9个问题),教学条件(10个问题),学生状态(1个表格、2个问题),教学改革(9个问题)。目前已经完成了调研数据的基本分析。

6.6 加强与联络员的合作

建立了与联络员单位恰当的合作机制,实施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大家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联络员单位在教指委的研究结果出版、经费支持、宣讲活动组织和试点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联络员单位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动员教学名师和知名专家积极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教材、国家规划教材、省市级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专业办学经验等的推广和建设示范工作。

各联络员单位根据《规范》和发展需要及时更新出版教材,为我国计算机专业的办学提供了有效支持。

7 思考与建议

面对规模大、构成复杂、基础比较薄弱、对应学科领域发展迅速的计算机专业,本届教指委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通过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大范围地接触来自各类学校的一线教师,不仅总体上促进了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更好地反映计算学科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的发展与变化,还使本届教指委的工作与一线专业教学更好地融为一体,树立了教指委工作的新风范,扩大了教指委在广大教师中的影响,激发了人们对专业办学、专业发展、课程教学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我们充分认识到,今天的计算学科已经不是10年前的计算学科,无论是技术还是人才,今天的社会需求与10年前也有了很大差别。我们以规格分类为指导思想,以深入认识学科领域为基础,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目的,研制和的各种指导性文件,对我国计算机专业的改革和发展、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专业的发展将是深远和持久的。

我们希望教育部能够抓住这次专业目录调整的机遇,设置计算机专业大类,并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等作为此类的部分专业,以利于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结构的调整,引导和督促各个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明确办学定位,实现规格分类的专业教育,促进我国计算机专业完成新形势下的转型。

篇9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1-0000-01

一、引言

我国计算机教育正从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政府主导下的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模式转变。在高等院校的内涵建设中,专业教学计划的改革极其重要,加强专业教学计划改革,通过重点专业改革的引领,形成专业领域高地,形成高等院校的专业特色,这是新一轮高等计算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快我国新型信息化进程而言,加强计算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新技术在信息技术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为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拓宽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其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要求。通过分析企业的用工需求及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结合企业反馈信息,不难发现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方案已不适应人才市场新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原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基本未脱离学科型教学体系,已不适应企业对院校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从整体分析,原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相对独立,课程门数较多,相关知识未能有机渗透融合。从知识方面分析,学生学完一门课程后,因不能及时与应用“接口”或与相关知识接轨,很难形成综合应用能力。从能力方面分析,原专业教学计划难以对企业所需高素质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技能操作体现不明显。

其二,原教学计划中实训技能培养欠佳。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原计划采用的课程模式是“三段式”,它是以学科为中心,辅以实践教学,这样就失去了高校以能力为本位的特点。而目前企业技术有它的科学性、灵活性、发展性、实践性。

其三,课程内容及部分教材陈旧。教材是教学的依据,选好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老的专业计划中,教材中原理知识较多,对于目前广泛采用的新型应用技术介绍相对少,其内容远远不符合生产、实践的需要。当代企业专业技术类的教材普遍存在着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的特点,要使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能满足当今企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中注入新的内容,以保证毕业生从业后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三、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企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必须紧跟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的步伐。企业对毕业生要求除具备综合文化素质外,更多的是会使用现代设备以及具备转岗应变能力。教学计划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突破“学科体系”旧的传统体系,建立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相交互的教学体系。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过去单一的产品竞争和市场竞争,已上升到一种多方位、新理念的竞争。我们提出的教学计划改革,只有树立全新的现念,专业才能可持续发展。构建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应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前提,以专业知识为核心,以专业实训技能为重点。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技术理论知识适用而简,专业知识要专而精,针对性强,专业知识面和视野要拓宽。要构建知识与能力和技能培养之间的“接口”,使毕业生能真正适应时展的需要。以核心能力为培养目标,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结构。

(二)以培养核心能力为基础,优化课程结构。

高校计算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以技术应用为主线,突出实用性技能。改变原理论课和实习课的比例,根据培养目标,对多门专业技术课程结构进行整体优化:例如将机械制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通信工程概预算整合,课程名为《通信工程制图与概预算》,课程目标更加突出培养学生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通信工程绘图的能力。

(三)合理安排职场环境实训

走出教室到行业去,在岗位中学习,在职场环境中测试已成为必然,让学生早接触社会,早了解和熟悉他们将从事的工作,可以让学生从心理和技能上产生接纳和适应。行业还能为学生提供完备、真实的工作、实训环境,学生职业能力考核完全可以在行业里进行,可由学校教师及实习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现场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重点测试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所确定的职业能力目标,是否形成行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

比如,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让学生去电脑公司硬件当前发展现现状及价格等。这样既达到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以后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只有合理安排实训教学,使理论和实训相结合,才能最终实现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尤其是在当今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为主的时代,对技术工人的职业能力和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应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培养,通过更多的综合实训,把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四)引入证书培训机制。

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劳动部对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认证,是求职就业的一个重要筹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的主要依据之一。职业资格证书又分为初、中、高级等多个层次,考试方案甚至考试题目都预先告诉学生,目标性很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要争取取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达到以考促学,实现学生能力本位的目的。因此,引入证书培训有两种方式:一是和企业建立联系,签订合同,根据企业需求设置课程体系。二是考察和分析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各种企业培训项目。包括劳动部各种职业资格认证,全国计算机应用软件人员水平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通信技术考试、通信行业职业资格考试等。通过证书培训,使学员能力充分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快速掌握主流技术。同时,此项目也是政府大力支持项目,政府为学员参加培训和认证考试提供费用补贴,培训课程通过后,学生可获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相关证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小结

计算机专业教学必须紧跟先进技术发展的步伐,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对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不断的进行更新,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由此,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在教育学和计算机技术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以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浩平.关于编制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探讨[J],郑州经济治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81-82

篇10

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其主要研究方向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生物学、医学中的有关问题。

多学科的交叉使它不同于那些经典的学科,也有别于生物医学和纯粹的工程学科。现在的生物医学工程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世界各主要国家均将它列入高技术领域,重点投资、优先发展。

[1-2]计算机网络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和学习领域。

计算机信息网络为医学信息交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流、资源共享、了解医学动态等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手段,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和严峻挑战,未来医疗界的竞争将是医疗高科技信息的竞争。因此,对计算机网络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要学好这门课程,不仅要学习一些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还要掌握一些技能,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应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所区别,以体现出专业特色。

笔者提出构建“面向应用的生物医学工程特色”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体系建设,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方法及创新能力,将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紧密结合本专业、本学科未来的应用方向,科学合理地培养大学生的IT知识结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构,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专业工作中对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要求,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合格人才。本文就其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谈一点体会。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每天都有新的发展和应用,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3]俗话说:你要给学生一勺水,那么你自己就要准备一桶水。要教好这门课,教师需要大量的阅读文献、资料和国内外教科书,对这门课程主要技术的发展背景、关键技术要有深入准确地把握,同时还必须通过承担相关的科学研究,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理论联系实际,真正理解和掌握核心技术,了解技术发展的动态和学术前沿。还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学习,了解他们对问题的一些新的认识、解决的思路以及初学者对哪些问题不容易掌握和它的原因。

针对网络技术发展的不断更新,在教学内容上应安排一些基础的理论内容,比如网络的拓扑结构、数据通信基本原理等,便于同学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们今后能够在此基础上自学。比如在讲述网络七层协议时,可以参考西安交通大学的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内容,以乘飞机的过程举例,提出协议、服务和层次的概念,以此类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的层次划分。由于本专业的学生没有开设数据通信方面的课程,因此课程安排上要逐步加入通信技术的有关知识,使得学生只要具有物理学方面的基础,就能很好地接受这些知识,而不需要专门去补习这门课程。

二、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要紧密结合专业的需要,克服过于偏理论的倾向,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实践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网络技术内容时,可以结合学校校园网或者医院局域网的建设来贯穿整个教学,从物理层直到应用层,同时覆盖网络设备内容。在医院信息系统的讲授过程中,可以以学校校医院的信息系统为例,从整体上了解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内容,学生通过在医院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实习可以全面了解医院信息的流程和医院管理模式,为学生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医院信息系统安装、调试技能实习过程中,以企业研发的主要产品——医院信息系统(HIS)和医学图像存档传输系统(PACS)作为该门课程中的重要内容,突出了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从专业和非专业的角度来谈教学侧重点,应强调要放在应用上。

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上可以参考西安交通大学的精品课程,强调知识点、技能点,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比如多种方法的使用、多种手段的使用以及考试评定方法的改革等。虽然在笔者的课堂上也使用过一些教学方法,但还缺少互动讨论,其实对于小班的学生,这种方式更好推广,而且还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工程应用能力结合理论知识、自上向下地安排教学内容,这和笔者之前的安排完全不同,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学生不理解网络有什么用的现象,而采取西安交大的这种方式,可以带着问题进行教学,通过案例,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课堂气氛的调节对于知识量大的课堂,在安排时不妨在灌输理论知识的同时,合理增加常识性的内容,这样一方面能够重点突出,另一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方面可以缓解学生的疲惫状态,对一些初学者是一个很好的知识补充

比如在讲传输介质时,前面的大部分时间讲述了关于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有些是非常晦涩难懂的理论,同学们已经显出倦态,因而剩余的小部分时间可以用多媒体的形式播放一段关于双绞线制作的视频。

对于晦涩难懂的教学内容,应该注重学生的反映,通过举手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理解的程度,比如在讲曼彻斯特编码技术的时候,先让一名同学画出波形图,然后让学生自己判断是否正确,通过了解可以看出学生的掌握情况,然后再进行讲解,反复几次,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概念的强调和解释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比如服务和协议,就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而对于有关的、好理解的内容,可以以自学的方法来学习,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省略这方面的内容。超级秘书网

四、注重因材施教应该因材施教,针对理解力强的学生,可以把一些难点让他来讲述,以引发他的兴趣,比如以太网时间槽的概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念,可以留下疑问到下堂课让他来讲述;针对一般大多数同学,可以在他讲的基础上再讲一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应该把重点和难点讲出来,然后由学生组织讨论的方式来理解教学内容,教师不必把所有的点都讲到,知识性的内容不用讲得太详细,因为大学生有这方面的素质,尤其小班上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投入到教学中,年轻教师不必拘泥于固有的模式,而应该创造自己的教学方式。尤其讲到分层原理时,可以拿一个例子来讲述整个过程,因为专业的学生有电路的知识和软件的知识,可以理解得比较透彻。

同时配合Flas来进行教学,可以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随着卫生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各院校各个层次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都要与未来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形成面向应用的专业特色IT课程教学体系。随着网络技术、数字化医疗技术的发展,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数字化医院、远程医疗等都建立在网络基础之上,熟练掌握网络应用已成为学生将来必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鲁雯,秦斌,王鹏程,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材建设与探索[J].医疗设备信息,2005,20(1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