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建设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建设的核心

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建设

构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的市场经济建设,是我国坚守的政策标准,其建设成绩与优势显而易见。随着市场经济信用的混乱和缺失,使得市场经济难以得到有效调配。市场经济作为信用经济和法制经济的融合,而诚信的存在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诚实守信对市场经济的价值

首先,是现代市场构建的基础。信用既属于道德又属于经济,即在诚实不欺诈与守诺的前提下,转手偿还、利息支付之本,从而实现资产使用者、所有者的利益的转换,坚守诚实守信的基准点,实现市场经济道德水平建设。

其次,促进市场经济稳定发展。市场经济属于高效率、高利益经济的载体,而产品生产往往仅追求高价值标准,促使人类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积极、消极两种心理。总之市场经济不仅能够实现企业结构的改革,还可促进劳动率的有效调动,真正意义上实现产业利益最大化。

最后,实现世界经济接轨的目的。我国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使国内经济逐渐向全球经济的转变。在该背景的影响下,诚信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实现我国长久立足的根本。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建设现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信用建设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具体包括以下:第一,企业间“三角债”,不利于市场经济稳定运行,我国企业间呈现出的“三角债”状态,促使企业大量资金纳入应收账款,造成企业出现资金沉淀、资金周转出现问题等,部分企业更是受到“三角债”的影响,促使企业出现严重债务负担。第二,银行与企业间存在较大信用危机,目前在生产型的企业运营中,负债已经超过70%,而流通型企业则是达到80%以上,负债特别表现为银行贷款方面。第三,虚拟市场信用相对较低,所谓虚拟资本主要是指:基于构建社会信用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缺少社会信用,股票和债券难以顺利发展,从而导致交易无法顺利进行。但是因为我国信用建设存在滞后等问题,在市场交易过程中投机则成为主导行为,从而对虚拟市场造成严重影响。

三、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建设措施

1.加大信用教育力度

通常情况下,以征信为核心的经济国家拥有较高的民众信誉度,但是由于国家信用教育相对比较薄弱,我国应对信用教育进行重点加强,除了应保证信用教育具有专业化特点,对相关信用管理人才进行重点加强,还应对信用教育进行贯彻落实,对社会成员开展信用法规和政策等相关教育,使其真正意识到信用建设的重要性。另外,加强信用法规相关宣传工作,并将家庭、学校作为信用教育重点,确保社会成员可以拥有一定的信誉度,从而构建良好信用氛围,已达到诚信守约目的。

2.真正意识到信用建设长期性与紧迫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属于内在需求,市场经济无法与信用经济等同,市场经济具有良好信用并不是自然形成,而是需要在社会机制的保障下得以形成。与此同时,信用建设主要是受到社会信用限制,信用活动则是与市场经济相关。在信用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信用建设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严格按照信用建设相关规律,以信用建设为基础,对信用建设问题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我国的信用体系进行合理优化。

3.完善信用制度

信用法律制度作为信用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法律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特别是失信行为的惩治,属于心态系统建设的重要前提。针对失信者应对给予适当的惩罚,为社会发展获取利益的最大化。由于对信用法律制度进行完善,可以利用法律制度进行有效的严惩,能明显制约人们的行为。因此,我国应加大信用制度的完善工作,避免法律制度出现严重滞后现象,确保企业和个人具有较高的信用,为我国信用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4.政府应明确自身责任

在社会主义信用经济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应高度认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通过对自身职责的定位,实现市场经济建设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讲,市场经济建设,核心特征为政企分离,即政府部门主要作为市场管理者的角色存在,而不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至市场经济建设工作。针对此信用管理属于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而其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社会化、市场化信用服务理念的营造;市场行政化与垄断化思想的扭转,属于时展的前提,更是国家针对市场经济信用管理的目的,以此实现专业化与社会化市场经济建设。

四、结束语

总结上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建设工程相对比较复杂,属于一项涉及范围广、工程量多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完成信用建设工作,从而对社会信用机构进行有效完善,为我国社会实现和谐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阮松孙.如何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会思想政治工作[J].企业导报,2016(10):164-166.

篇2

关键词:农村机构 金融机构 建设发展 农村建设

在现今农村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当中,很好地结合发展的实际状况,并且深入地对机构的主要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紧密地结合相关政策和规定,进而逐渐地进行相关的科学并且合理的措施进行改善和创新,是我国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进一步实现相应经营目标以及不断的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所在,并且,也是其必然的选择。农村的金融机构,需要很好的在现今新农村的建设环境当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路径的选择以及相关创新,力求寻得更好的发展,并且为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作出努力。下文将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层层深入,着重的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之下相关中小金融机构创新的动因、加快金融机构创新的基本方向以及创新的路径,为相关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新农村建设之下中小金融机构创新的动因

(一)金融创新是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面对激烈竞争的一种客观需求

这一点是我国现今新农村建设当中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根据相关的规定和协议,相应的金融市场正在不断地开放过程中,大量的外资金融则正在不断地涌入到我国的各种类型的金融市场之中,对我国原有的金融市场形成了较大的冲击。而相关的外资金融机构,则普遍使用创新性的金融产品,更加专注于产品的设计、服务以及相关的市场细化、服务类型之上的差异化等等,在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之中,逐渐地取得有利的地位并且获得相关活动的主动权。虽然,就现今而言,我国的农村中小金融结构所涉及到的深度以及广度等,还不是非常的明显,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我国最具有潜力的一个金融市场,相关的外资企业延伸至农村的机率,也在不断增地大当中,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形成一套全新的系统和体系,对金融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冲击。农村之内的相关商业银行,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做到未雨绸缪。同时,积极地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尽早的做好准备,力求将来可以从容地进行应对各种挑战。就国内目前的金融行业来分析,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个主要的国有商业银行已经逐渐地感受到了较大的压力,积极地进行相应的重组工作,加强业务之上的合作以及产品的创新,不断地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才能够从综合性方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应对当前的压力和市场形势。国内的股份制银行,现今也在不断地崛起当中,邮政储蓄银行的相关改革重组工作,以及民营银行的不断增加,对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也是形成了比较大的冲击力和威胁。所以,如果在现今的形势之下,农村的中小金融机构不转变相关的观念,不对原有的制度以及产品服务等进行必要的创新,而是墨守成规,那么必然会在将来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当中被淘汰出局。

(二)金融创新是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满足相关客户要求的一种客观需求

金融的创新,也是现今形势之下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服务和品质、满足相应的客户需求的一种必然的路径。客户,可以说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上帝,或者可以说是其衣食父母,对于金融机构的发展来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关的客户,对于其金融产品以及服务等,也有着多种多样的需求,并且逐渐地呈现出一种个性化的趋势。对于现前的这种情况,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则需要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提升自身的服务以及产品的质量,提高自身的品牌价值,才能够最大限度之上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且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金融创新是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适应新农村发展建设的一种客观需求

金融创新,也是我国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不断适应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适应时代的进步的一种客观上的需求。当前,以实施相关的农业经济结构为主要的战略性思想,并且不断的调整相关内容为主要建设发展标志的农村经济建设改革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历史性的时期,相应的改革内容,也在不断地深入过程当中,农村设计的相关经济环境,也在出现一系列重大的变化。这样的情况,也就必然的会对农村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服务,带来一定的影响。服务的需求,也会逐渐地呈现出来一种多元化的趋势。并且,从客观的角度上进行分析,还需要农村的中小金融机构在金融工具以及相关的金融服务产品等方面,不断的进行改革或者创新,来更好的适应现今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需求,从而更好的满足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为相关事业的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四)金融创新是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深化金融改革的一种客观需求

就当前而言,创新是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进行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并且,还需要不断地满足其中的产权关系,逐步地强化约束机制,不断地增强服务的基本功能,并且,国家和政府,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支持工作,地方政府,则需要针对总体的要求和目的规划等,进行明确的负责。其中的目的,就是要强化相关的法人治理、明确责任制度、明晰相应的产权关系,不断地加强为“三农”进行服务的功能和水平,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不断地促进和推动城乡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需求,而这也就需要客观之上针对农村的中小型金融机构进行理念创新的加快、金融服务的增强以及金融科技的革新。同时,还需要加强金融产品等的创新脚步,并且通过这样的途径,来不断地增强“三农”的实际功能,从而达到改革的相关目的和需求。

(五)金融创新是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不断提升自身品牌形象的一种客观需求

在金融的竞争当中,相关的金融机构经营的内容以及其产品的结构等,具有一定的个性化和特点,就可以在客户的心目当中,树立一个具有特点的形象,同时,也就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之上赢得客户的信任。在当前的形势之下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实际水平。例如中国银行,就凭借着外汇经营方面的丰富经验以及全球性的网络连接,逐渐地成为了我国外汇企业产品以及相应业务的首要选择。同时,建设银行,也在进行相关的体系建设和组织结构重建之后,让相关的体系建设内容和基本的指导观念深入人心,在加强了自身竞争力和综合水平的同时,也是提升了企业的品牌效应。同样的,招商银行也是以一卡通的形式,逐渐地融入到了电子商务的浪潮当中。虽然,就现前而言,我国的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地开办相关一卡通等金融产品。但是,和其他类型的银行相比较而言,暴露出来的问题较多,不足之处也较多,同时金融的品种较少,服务的对象也过于单一化。所以,要想综合性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水平,进而凸显出品牌的形象并且加强品牌的效应,需要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层层的深入,加快我国现今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步伐。

二、新农村建设之下中小金融机构创新的方向

(一)强化监督和管理制度的创新,营造出良好的制度环境以及监督管理环境

在创新的制度当中,需要很好的结合三农的实际状况以及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当中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顺应时展的趋势和潮流,并且不断的强化制度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相关的工作,将工作的重点真正意义之上落实到现实当中。同时,在创新的方向当中,还需要注意涉及到农村金融方面的一些诸多的政策制度,针对其进行创新和改进。同时,在相关的财政方面,也需要不断的加大对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补贴力度,将涉及到的农村方面的财政资金,尽量地经过农村的中小金融机构来进行相关的运转,达到相应的目的和效果。另外一方面,在担保以及保险这方面,也需要注重创建出具有政策性的担保公司,并且建立起来一些政策性的方案,来对体系进行加强和完善。而在市场开发以及市场的竞争这方面,则需要很好的针对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实施政策,提供一定的调控措施以及政策扶持的差异化,注重对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进行相关的区别,并且保证政策能够达到基本的效应,保证质量。

(二)优化企业政策,完善结构层次体系,明确经营目标和计划

优化公司企业内部的政策,并且对不足之处进行治理和改善,同时完善相关的管理结构框架,明确企业公司经营的基本目标和政策制度,是相关工作当中的关键环节。在公司的治理制度当中,农村的中小型金融机构需要积极的按照现今的股份制度进行一系列商业银行的安排,同时进一步的加强改革并且深化产权的制度建设,完善企业公司内部的治理制度。而在产权这一方面,也需要严格的执行一级的法人管理制度,在股东的结构调整这方面,则需要将股权进行集中,不断的增加股东的利益并且对其进行监督以及管理,加强相关意识的培养和建设。另外一个方面,针对激励的约束机制,则需要适当的对相关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强化培训,进而使其能够运用规范的行为对权限进行管理。同时,提升管理人员的收入水平,以这样的方式,来达到改革的目的和效果。

(三)重视金融风险的管理

针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也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运营以及日常管理当中的重点内容。风险的防范,主要是预防以及控制金融的创新所带来的新型风险,并且很好地实现金融创新和新的风险防范并存的机制,维持其动态上的平衡。这一点对于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来讲甚为重要,并且,在现今新农村的建设大前提之下,进行相关的措施,提高以及改进工作之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对于风险的防范以及控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未来的竞争,将是金融创新以及银行客户之间的竞争,而针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而言,需要很好的和市场发展结合起来,和三农的相关政策以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不断的深化农村的制度改革,不断的巩固以及提升拓展三农的客户资源,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和综合水平,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之上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加强信用管理工作,建立其相关的农村金融信用体系

加强农村的信用管理,建立起农村的信用体系,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针对现今的农村发展以及建设,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尽快的建立起一个科学并且系统的统一式的农村信用制度,完善其中的评价体系,同时,为改革的需求,将农村信用制度的相关建设内容以及体系的建设提升至一个新的层次和境界,加强其中的基本内容建设。由农村的金融相关主管部门设定相应的委托机构,根据现有的融资情况,以及农户的背景及信用的评价等,结合资产的实际状态、债务的情况计算出农户以及农户的个人信用指数,建立起一个动态化的体系制度,针对各种类型的农村企业,可以针对其相关的企业信用制度,按照现前农村的相关政策指标,建立起实施的动态化数据,力求为中小农村金融机构之中的信贷决策提供充实的依据。

(五)紧密结合“三农”的特点,提供创新的农村金融产品

针对现今农村资金较为短缺的现状,需要在相关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当中,加入相关的抵押品、微观金融政策以及信贷担保等内容,针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便得出的数据准确可靠。同时,针对政府的担保贷款以及相关的信用制度等,还需要建立起相应的政策方式,来迎合发展和建设的需要。认真并且详细的研究三农以及农产品、农业等现状及特点,全面的对其中的农村金融市场所提供的产品早功能、内涵以及营销的模式等进行分析,并且结合风险的分析等,进行深入的探究,得出一套系统化的改革建设方案,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并且在现今新农村的建设大前提之下为相关事业的进步做出努力。

三、新农村建设之下中小金融机构创新的路径

农村的金融市场是我国现今中小金融机构的立足基本,而“三农”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需要在实际的建设和发展当中着重突出“三农”的特点,做好相关的文章,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将更多的资金吸引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当中,并且扎实地为人民的发展和幸福作出积极的贡献,促进农村的繁荣发展。

(一)经营的理念创新

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相关改革政策,政府还是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度,也针对其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而新的改革方向和政策。也在陆续的出台当中,可以这样讲,农村的中小型金融机构改革,其相关的创新性政策以及空间,正在逐渐的形成过程当中,并且相关的机构应该很好的抓住现今的机遇,抓住有利的机会,进行合理的改进和提升,讲究成本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将其作为工作的核心目标来进行,并且努力将金融机构的创新,提升至一个新的层次和境界当中,为农村的中小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以及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产权的制度创新

针对产权制度的创新,需要实行以及的法人制度,加强管理、完善相关的体系和结构建设,同时,根据相关的股权结构的多样化标准,以及投资的主体多元化实际状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和标准,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状况,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案。有条件的进行股份的制造和改革,成立相关的农村商业银行杨;对一些暂时不具备相关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对比股份制度的做法和原则,实施股份的合作制度。同时,建立起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独立的市场体系,发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市场当中的实际作用,加强相关的建设。

(三)管理的模式创新

针对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摒弃相关业务管理当中一些较为不合法的做法和制度,同时,构建起一套科学化并且合理化的体系制度,其中的重点内容,则是需要改变用人的机制,同时针对收入的分配原则,进行合理并且科学的开进,加快对于现有人员的培训和职业技能的提升,实施全员性的聘用制度,同时打破原有的工资界限,以实际的业绩来进行报酬的分配,实施按劳分配的原则,以能力来确定其相关工作人员的岗位,并且针对内部资源的配置,进行合理的分配。

(四)金融的工具创新

针对金融工具以及相关服务产品的创新,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入手。首先,进一步的将相关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做强、做大,为一般的农户架设起来一座致富的金桥,促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建设;其次,不断的针对金融业务以及相关的服务品种,进行创新和改良,做到加快相关的农村支付结算的体系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并且加快结算的速度和效率;最后,针对农村的劳动力,提供所需的金融产品服务,积极的对农村农民的养殖水平进行探索,为相关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依据和基础前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现今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下如何进行有效的金融创新进行了详细并全面的分析,着重阐述了相关制度的创新以及改良,同时针对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风险防范、金融工具的创新以及资源的管理和配置等,进行了探究,从而为相关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翠萍,胡小玲.广西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实证分析——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J].现代商贸工业. 2009(17)王平.论农村金融行业的建设和发展【M】.安徽农业可学,2012.7

[2]钱水土,许嘉扬.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收入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03)

[3]刘健,李前.我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我国1985~2006数据的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J]. 东岳论丛. 2008(02)

篇3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知识吸收 上海大众

〔分类号〕F270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s' Core Competencies Based on Knowledge Assimilation

――Taking Shanghai Volkswagen Company as an Example

Sun Li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100871

Sheng Xiaop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510006

〔Abstract〕After briefly introducing categories of knowledge assimilation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s four factors affecting and restricting knowledge assimil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knowledge assimilation may improve the knowledge level of enterprises, raise competencies of enferprises,and ultimately shape the core competencies of enterprises, and that there are positive relations between knowledge assimilation capabilities and core competencies. The successful case of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Volkswagen Company's core competenciesproves that enterprises may cultivate core competencies by knowledge assimilation.

〔Keywords〕core competencies knowledge assimilation Shanghai Volkswagen Company

知识吸收是指通过内部分配和存储那些获取的、选择的或生产的知识来改变组织知识资源状态的一类活动。从竞争对手/伙伴获取的知识只有在组织内得到传播才颇有价值[1]。知识吸收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使企业员工个人创造的知识和从外部环境获取的知识在企业内得到充分共享与利用,从而促进企业知识创新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企业知识吸收活动

企业知识吸收活动可分为知识出版和知识交互两大类。知识出版的重心是知识存档和单向知识流;知识交互强调渠道的使用,包含多向知识流。知识吸收也可以分为正式知识吸收与非正式知识吸收两种方式。正式知识吸收表示一种明确的、体制化的吸收方式,而非正式知识吸收表示一种临时的、机会的知识吸收途径。

把上述两种分类综合起来,就可得到知识吸收活动的4种模式:①正式知识出版方法,如出版政策手册、利用电子邮件广播新的规章、通过开发专家系统使专家知识得到利用、填充数据仓库、利用某种机制来提高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化、开发正式的知识传递流程、使用组织记忆系统来存储知识、出版新闻、填充资源库、利用电子报警向相关员工推送知识、自动产生虚拟团队和实践社区的档案文件、重复利用所学的经验与教训等;②非正式出版方法,如在内部网上公告意见、在企业内非正式地共享实践、利用知识地图使知识显性化、利用结构化资源库或经验教训系统来存储见解和观察资料等;③正式知识交互方法,如内部培训、利用员工知识与技能、建立流程和工具来帮助获取与共享知识以便支持合作、把专家与有相同兴趣的人员集中起来、使用正式人际网络实现有效共享知识、参与组织学习、用适当方式帮助目标用户使用知识或知识管理工具、举行事后评论会议、参与实践社区、通过与决策中的当事者和风险承担者的共享与合作把新知识、决策流程综合起来等;④非正式知识交互方法,如讲故事、使新员工适应“公司风格”、观察组织内成员行为、面对面交互、把监控作为知识传递机制等。

2影响知识吸收的因素

2.1企业知识存量与知识结构

企业对知识的搜寻和吸收以一定的知识存量为基础,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在自身的知识能力范围内对新知识产生兴趣,对与其知识基础有联系的新知识学习的速度快于那些脱离其知识能力范围的知识。因此,新知识的搜寻、吸收和积累依赖于成员现有知识水平、存量与结构[2]。企业现有知识的广度,决定了企业评价外部知识范围的能力;企业现有知识的深度,影响企业吸收能力提高的速度;企业成员知识的互补性越强,企业占有知识的广度就比较大;企业成员知识的相似性越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机会越少。

2.2组织学习机制

组织学习机制是指那些允许组织系统地收集、分析、存储、传播和使用有关组织成员及其绩效信息的各种制度化结构与程序安排[3]。组织学习机制涉及三大问题:①组织学习动力机制;②组织学习转化机制;③学习绩效与组织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三大问题影响着企业知识吸收活动与效果。组织学习动力机制是保证组织学习行为得以持续不断地进行的原动力。在一般情况下,组织学习主要依靠内部反馈来刺激学习,以便实现组织成员与组织总体观念的一致化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但这种组织学习机制仅有助于相对确定状态下的知识吸收。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环境的动荡性,这种学习机制将导致有效学习行为滞后、学习过程和组织知识的慢性退化。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通过保持组织成员知识的定期更新来强化员工知识吸收是主要的对策。组织学习转化机制是将组织个体学习行为上升为群体学习行为的转化器,即人们常说的学习。它可以分为企业个体、企业精英、企业组织群体以及社会系统4类。企业需要从保持知识差异度的角度出发,选择主要的学习方式和平衡组织成员学习的速度。学习绩效均值和方差的大小对不同竞争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会产生复杂的影响,对于致力于提高竞争地位、对风险偏好度比较大的企业来说,可以选择有助于扩大绩效方差(特别是正方差)的学习活动;对于那些旨在保持现有竞争地位和避免不利的竞争结果出现的保守型企业来说,可以选择有助于提高绩效稳定性的学习活动[4]。

2.3组织交流体系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不仅依赖于企业通向外部环境的接口,而且依赖于跨企业子单元和在这些子单元内的知识传递,这时,组织交流体系可以显著地影响企业知识吸收。企业的组织接口承担着与周围环境交换信息与资源的职能,发挥“看门人”角色的作用。这位“看门人”既具有吸收外部新知识的能力,又知道如何将新知识转化为组织内其他人可以理解的形式。不过,知识在企业内部的扩散与企业文化、价值观、沟通机制密切相关。如果新知识不符合企业的价值观或利益,往往很难转移、扩散或被利用。企业内部过于封闭,则对外部新知识的吸收必然有负面影响。 一方面企业员工长期合作所形成的内部交流体系可以实现跨职能部门的知识交流和跨业务单元的知识冗余与积累;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员工能与外部知识源,如顾客、供货商、设备企业等有更多的知识交流,那么将会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的知识吸收能力。

2.4研发投入

企业吸收能力可以作为研发投入或制造运营的副产品来得到开发。研发活动不仅可以生产新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研发活动对学习激励的响应可以被认为是吸收能力的一种经验指示[5]。例如,研发活动中的基础研究、合作研究、技术转移、派员出席技术会议、与供应商合作开发等等,都会有助于企业引进新知识。通过增加制造活动的投入,企业将可获得更多有关产品与技术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进一步促成企业开展深层次的技术学习。这种“干中学”虽然首先也许不知道根本的技术原理与产品设计知识,但是通过做的过程,才知道自己所需要引进知识的内容,并累积后续学习的吸收能力[6]。因此,研发投入对于提高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至关重要。

3知识吸收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知识创造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说固然非常重要,然而只有把那些已经获取、选择和生产的知识在企业上下得到传播与共享,才能从整体上改变及优化企业知识资源配置,从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知识吸收与企业创新、组织变革、企业经营与绩效紧密联系在一起。知识吸收不仅有助于企业获取先进技术、改编和内部化伙伴技巧与能力、更新企业知识结构,增加企业知识存量,而且只有当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吸收能力的增加才会促进新产品的开发,有助于企业创新产品、流程与技术和创造竞争优势[7]。另外一方面,知识吸收能力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组织的适应性,使企业随着环境一起进化[8]。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不仅限制了企业多角化的选择范围,而且也制约了多角化的速度,还可以修正范围经济对多角化速度的影响。吸收能力强的企业将比吸收能力相对较弱的企业的相关多角化速度要快、机会更多[9]。企业吸收能力还可以通过产品与流程创新来影响公司业绩[10]。因此,知识吸收可以提高企业知识层次与竞争力,使企业竞争力得到多次正向循环和强化,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4基于知识吸收的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核心竞争力建设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大众”)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轿车合资企业,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之一。上海大众在多年的发展中坚持走引进吸收与自主开发并重的技术道路,大力提升产品开发能力,开创了一种基于知识吸收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模式。其战略选择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4.1重视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推进轿车工业的国产化

建立轿车合资企业,关键在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最终建成自己的民族轿车工业。上海大众坚持德国大众整车及零部件标准,实现桑塔纳的国产化。为了加快国产化进程,1987年7月,上海市政府成立了“上海市支援上海大众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上海市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协调办公室”。1987年12月召开了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工业会议,100多个企业参加了会议,落实了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配套规划和厂址。1988年7月1日,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成立。

为了尽快学习掌握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生产方式和管理思想,上海大众在厂区规划、设备引进、安装调试使用、物料流通、生产管理、工艺水平乃至人事制度方面都注意汲取德方精华,先后派出中方职工千余人次赴德国大众学习技术与管理,其中一些人要接受为期3年的培训,参与轿车产品开发全过程。

上海大众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推进将桑塔纳的国产化。纵向国产化主要是车身与发动机的国产化,上海大众在边技术改造边生产,消化、吸收国外技术转化为我所用的同时,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及提高国产化率。所谓横向国产化,是指整车协作配套件的国产化,即以上海大众为龙头,跨地区、跨部门组成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将引进的协作配套件的技术经消化转化为生产力。经过10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一个由290多家零部件厂组成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到1997年底,桑塔纳普通型国产化率已达到92.89%,桑塔纳2000型国产化率达到84.03%。国产化不断提高,不仅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对发展中国轿车工业的配套工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1]。

4.2采取联合开发战略,增强企业技术竞争力

虽然上海大众在国内轿车技术引进方面先走了一步,但是自成立以来多年主要精力放在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上,公司创新能力还比较低,与世界上各大汽车公司相比差距甚大。为此,上海大众经过广泛而又缜密的研讨与专家论证,最终形成了以联合方式开发新车型的思路。

1992年3月,上海大众派遣10名工程师赴巴西拉美汽车公司参加桑塔纳2000轿车的设计工作,历时一年,先后进行了车身外表的CAD数据采集与光顺、模型制作、车身布置、车身钣金件设计、内饰件设计及样车试制与道路试验。随后,上海大众和拉美公司又分头制作样车,验证设计,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既反馈了设计中的问题,提出更合理的改进方案,又检验产品零件明细表。通过在上海试制出样车,公司内各部门和配套厂提前了解熟悉新车型,及时介入有关技术准备工作,为零部件研制、小批量试生产与工装设备制造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依据。

在抓紧实施产品开发的同时,上海大众还与日本富士技艺公司合作,同步展开新车型工装、检具的制造,根据产品在开发过程中的修改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工装设备、检验器具与横向配套的同步进展,使新车型的投产时间比原定时间整整提前了一年。1994年4月,桑塔纳2000轿车顺利通过了国家级技术鉴定。

联合开发的直接成果是桑塔纳2000轿车的问世,标志着上海大众产品发展开始走向成熟。基于这种联合开发模式,上海大众还与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光机所等就信息控制和管理系统工程、发动机的研试、冲压模具的CIMS(CAD/CAM/CAE)系统、激光焊接工程等方面进行合作,促进更多新型轿车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增强企业技术竞争力。

4.3实施多品牌发展战略,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

上海大众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逐步形成了包括桑塔纳、帕萨特、波罗、高尔、桑塔纳3000型“超越者”和途安在内的5大平台6大系列产品。在大众品牌产品结构不断完善的同时,上海大众积极推出了多品牌发展战略。2005年4月11日,上海大众与斯柯达(SKODA)汽车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又于2006年6月相关方签订了更为深层次的合作协议,斯柯达品牌旗下Octavia、Fabia、Superb三大产品系列将全线引入中国;2006年9月,上海大众正式启动斯柯达品牌。上海大众引入斯柯达品牌后,针对斯柯达汽车的特点,进行本土化的创新开发,使上海大众在国内汽车市场上有更强的竞争力。

上海大众以引进、吸收、消化国外技术为基础,走出了一条以高起点、高科技含量为重点的发展中国轿车工业的道路,赢得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Hamel G, Doz Y L, Prahalad C K. Collaborate with your competitors and wi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9, 67(1): 133-139.

[2] 许小虎,项保华.社会网络中的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5(10):18-22.

[3] Popper M, Lipshitz 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mechanisms: a cultural and structural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1998, 34(2):161-178.

[4] 赵海峰. 组织学习的机制研究.科学管理研究, 2005,23(3):70-73.

[5] Cohen W M, Levinthal D A.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1): 128-152.

[6] 刘常勇,谢洪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科学学研究,2003, 21(3):307-310.

[7] Deed D L. The role of R&D intensity, technical development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in creating entrepreneurial wealth in high technology start-ups.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1,18(1):29-47.

[8] Van den Bosch F A J, Volberda H W, Boer M. Coevolution of firm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knowledge environment: 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combinative capabi1ities.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9,10(5):551-568.

[9] Kumar S. Acquiring and exploiting knowledge: the two face of diversification[D].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2002:18-36.

[10] Zahra S A, George G.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w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27(2):185-203.

[11]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民族轿车工业. 中国科技奖励, 1999,7(1):29-31.

篇4

信息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思维以及彼此沟通的方式,信息化作为社区教育发展新趋势,为我们思考和推动学习型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运用信息技术,构筑信息化环境下的社区教育也成为社区教育的发展趋势。网络教育是利用网络技术实施远程教育的一种现代教育形式,以网络为代表的信J息技术的普及与有效运用,能从教育的技术手段上弥补现有教育在资金、资源、人力上的不足,带动社区教育实践的全面改造。因此,构建一个一体化、网络化的社区教育网络,给社区学习者提供一个开放、互动、全方位的学习平台势在必行。1.2研究意义及可行性分析1.2.1研究意义社区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形式,它必须跨越时空限制,实现居民的广泛参与;}fn要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就必须借助信息化,搭建社区教育网络平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区学习网络也越来越具有发展潜力,社区教育网络是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

社区教育网站建设是实现信息化社区的先导,为此,需要设计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网络,以便最大限度地、及时}fn方便地满足社区成员多种多样的学习需要,使得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能得到最优化配置;_还能最大限度地吸纳社区的外部资源,为社区居民整合各种资源,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

1.2.2可行性分析1.终身教育的理论指导终身教育着眼十教育客体,更侧重十创造学习的条件,着眼十建立各种教育机构,提供各种教育场所和机会,建立和架构一个使学习者能够终身受教育的体系,使人们各种学习需求的实现得以保障。现代终身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提倡“教育应贯穿十人的一生”,主张“学校不应成为年轻人的专利”。它更强调未来的国民教育体系应该是连接家庭、学校}II社会的,以及贯穿人的幼儿期、青少年期、成人期和老年期的一种统合Ifn协调的体系‘。终身教育的落实,有赖十社区教育作为其实现途径;社区教育是实施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

篇5

一、基层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性

全国共有3000多家基层检察院,其数量占全国检察院的80%以上、人数占全国检察人员的80%以上、办案数也占全国检察系统的80%以上,加强基层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建设尤为重要。

(一)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建设关系党的执政根基

基层检察干警虽然身在基层,但要胸怀大局。特别是在社会思想意识日趋多样多元多变的情况下,基层检察干警只有坚持忠诚政治本色,才能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政治观点、法学观点的影响,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好本职工作上,让群众纠纷得到化解,让公平正义得到彰显,让党的执政根基更加稳固。

(二)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建设关系群众切身利益

基层检察院所接触的当事人大多是农民,法律意识、法律素养并不高,案件也多是家庭琐事,但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基层检察干警只有筑牢为民的宗旨理念,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以让人民群众能够认识和理解的方式,去办好每一件个案,千方百计处理好“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做到案结事了,才能赢得群众满意。

(三)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建设关系检察工作权威

曾有古语:“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基层检察干警能否坚定公正的价值追求,严守廉洁的基本操守,直接关系到检察机关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各项法律监督职能的实施、实现,决定着检察工作的权威和社会公信力。

(四)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建设关系整体检察形象

基层检察院承担着全国检察机关80%以上的执法办案任务,发挥着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和谐稳定、保障公平正义的基础前沿作用。广大人民群众对基层检察院的执法水平、工作作风、精神状态看得最直接、最清楚。基层检察院的工作水映着全国检察机关的工作水平,基层检察院的形象反映着全国检察机关的整体形象。

二、基层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途径

(一)走出只知埋头办案误区,在铸造忠诚政治品格上下功夫

忠诚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基石,是检察人员必备的基本政治品格。基层检察院案多人少矛盾突出,工作压力与日俱增,一些干警陷于繁重的办案任务之中,只知埋头拉车,忘了抬头看路。表现在工作中,重视检察业务学习,忽视政治理论学习;重视检察业务建设,忽视思想政治建设。导致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道德滑坡,出现了办案跑风漏气、帮助当事人说情等不良现象,这些都是不忠诚的表现。要确保检察权始终掌握在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的人的手中: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干警、理解干警、关心干警作为工作的基本指导原则,尊重不同主体个性差异,全方位多角度满足检察干警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不断增强队伍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创新工作方法。针对不同岗位、年龄检察干警思想政治活动的特点,选择最佳角度、采用最佳教育内容、实施最佳方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三是优化政工队伍。招录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进入政工部门,改变传统的说教式工作方法,使思想教育更具感染力、说服力。四要强化督促检查。把政治理论学习纳入考核体系,坚持干警述职述学、评价干警评学、考核干警考学,使思想政治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二)走出强调规则治理误区,在提升执法为民效果上出实招

与上级检察机关相比,基层检察院直接面对大量具体案件,需要处理大量复杂的事实争议。这些争议多数发生在乡土社会的熟人之间,常常是一系列细小事件累积起来的,仅仅解决法律争议,并不能彻底解决纷争。假若得不到司法的有效帮助,人们只得求助于司法之外的途径。轻则,当事人选择到同级党政机关或上级机关上访;重则,矛盾激化,发生杀人、大等恶性事件。可见,尽管规则治理仍然是现代法治的核心,但在基层检察工作中,必须重视纠纷解决,力求案结事了。霍姆斯说过,法律的生命从来是经验而不是逻辑。基层检察干警不仅需要法律知识,而且需要深懂人情世故,善于定分止争。这就需要用“为民”的宗旨理念武装检察干警的头脑,建立检察干警联系群众的常态化机制,让检察干警熟悉乡风民情,深懂人情世故,亲近融合百姓,提高化解群众矛盾的能力。

(三)走出片面打击犯罪误区,在塑造客观公正形象上做文章

公正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我国宪法规定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这一定位要求检察机关尽可能保持中立和公正。刑事诉讼法明确要求检察机关既要收集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和事实,也要收集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和事实。但是,基层检察实践表明,不少检察官在办案中更加重视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和事实。比如:自侦案件中超期羁押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出现刑讯逼供;立案监督中,监督立案远远多于监督撤案;旨在加重被告人法定刑的抗诉多,旨在减轻被告人法定刑的抗诉少。解决上述问题,要求基层检察干警真正将“公正”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在执法办案中不偏不倚,不枉不纵,既做打击犯罪的急先锋,又能兼顾被告利益,当好“法律的守护人”。同时,要注重宣传导向,既要宣传打击犯罪的成效,也要宣传维护被告利益的典型做法,塑造客观公正的社会形象。

篇6

Abstract Henan is a populous province, and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mainly the unperfect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irrational structure and leve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Besides that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senior middle school did not achieve good shunt and docking; and th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professional setting is not well coordinated and unified with market economy deman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great efforts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on system and to realiz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Key words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区的河南省,其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河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应融入河南省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加速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总目标的实现,紧密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任务,不断调整空间布局以及专业设置,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供给人才资源。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之间的匹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研究回顾

纵观期刊、杂志、书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层面方针政策制度研究,概念、内涵、特征、目标等本体研究,内部课程体系、专业设置、衔接贯通等纵向研究,以及多角度相关性发展对策的横向研究、国际先进经验借鉴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有可取之处,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集中在政策性导向,缺失少独立性思考方面的研究。研究大多跟随政府职业教育政策的导向,研究的角度比较狭隘,普遍集中于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宏观分析,结合实际具体情况研究的文章占少数。第二,理论性阐述研究较多,实证调查取证研究较少。研究主要是对获取经验的总结或是文献研究综述,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取证的几乎很少,研究深度不够,成果说服力较低。第三,借鉴性经验介绍研究多于自主性创新研究。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中,国外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文章达到11%,因此,要注意在吸收国外职业教育体系的先进理念的同时,要处理好国外经验与本国实际的适应性。第四,理想性构建占多数,针对性实施策略很少。重点任务的研究较为集中,概念之下对课程体系的构建、普职融合的标准等等这些更为细化的针对性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第五,相关性研究缺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互相影响,因此应加大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之相关因素的研究。

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状分析

2.1 职业教育体系意识差

人们的意识中由于存在着轻视职业教育和技能型人才的思想,从而导致职业教育被忽略冷落的现象,为了提高整体的职业教育体系意识,正确理解职业教育体系的本质,必须正确地、全面地掌握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架构模式、外在影响因素,否则就会造成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解的片面化和肤浅化。

2.2 职教体系内部衔接不顺畅

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两大主体,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它们之间缺少衔接、且课程教学与岗位需求脱节。第一,由于学生对社会的产业结构、技术发展和职业的变迁没有基本的了解,对自身的职业兴趣缺乏基本的判定,基本上按照家长的愿望,听从学校、老师的建议选择专业,导致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后,在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缺乏兴趣,出现厌学辍学现象,最终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第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基准,忽略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造成中高职课程的脱节,而且许多课程教学没有将教学内容与目前的生产实际相结合,造成学生所学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社会服务功能就出现滞后。

2.3 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

职业教育普遍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战略举措,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成熟,职业教育内的高职、中职院校缺乏与企业的良好沟通,没有建立长效稳定的合作机制,造成校企合作中的职能不清、执行不力、行业企业缺位等问题,使职业教育的成果与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不能有效对接。另外,企业不愿承受学生实习的安全风险,学生水平不符合用人要求、工作中眼高手低,怕吃苦,企业付出的收不到预期的利益效果等因素也影响着校企合作。

2.4 职教体系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不协调

河南省采用了许多策略,收获到一定的成果。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和师资素质也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但是,目前河南职业教育发展在多方面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人才需求供给不足、高职院校空间布局与中原经济区的产业聚集区分布不一致、职教体系学科结构不合理且专业设置分散。

3 中原经济区建设环境下河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着力点

3.1 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适应性

职业教育发展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协调起来,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职业教育满足中原经济区发展人才需求规模。职业教育通过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扩大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与企业开展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共建人力资源培养基地,共同进行产品研发生产,为中原经济区提供足额的技能人才。第二,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与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对接。根据中原经济区产业发展的要求及发展趋势要求,河南省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应着力加强传统专业改造升级,创新建设绿色、环保、节能、高附加值的专业,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各专业在校生数比例须与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基本一致。第三,职业教育体系分布与中原经济区规划吻合。河南职业教育体系应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将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专业结构与当地经济不吻合、区域位置布局结构不合理的学校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布局进行调整、合并;对布局结构合理、辐射力强的学校,加大扶持力度,扩大规模,增强其各方面实力,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3.2 畅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中高职衔接

中高职衔接不仅是职业教育内部的有效衔接,还应包括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衔接,要通过有效方式,构建两种教育类型之间的“立交桥”。中高职衔接还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结构的调整、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建设等之间的衔接。第一,实现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必须适应区域产业需要,开拓创新,统筹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第二,未实现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的衔接模式成为中高职教育畅通衔接的关键步骤,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提供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统一课程标准,完善衔接机制加强教材建设,统筹教材编写,建立互聘互通的师资团队,这些策略无疑成为了保障衔接机制畅通的铺路石。

3.3 建立具有河南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大环境下,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工作中,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建设由特色的课程体系,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不仅是基础性的,而且是支持和保障性的。转变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观念,将“以学科为本位”转变为“以能力为本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理念,并将创业教育课程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适度够用”的文化基础课程,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体现职业教育特色。设置交互式的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整合性的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成为综合性技能人才,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另外,在课程体系内部建设方面,要培养高职教师职业教育课程研发意识,吸纳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参与课程体系研发,保证课程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合理,避免出现脱节。同时,政府出面建立专门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发系统,搭建网络开放课程平台,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独立思考、自我管理的能力。

3.4 探索河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机制

篇7

关键词 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构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为了确保自身的发展,无数企业无不在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联系。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这么说,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概述

关于企业文化,国内外学者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描述。美国学者约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科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通的文化现象。” 1特雷斯・E・迪尔和阿伦・A・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2威廉・大内则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3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大中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韩岫岚认为,“企业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3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功能只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凝聚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集体认同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企业文化像纽带,把员工与企业的追求仅仅的联系在一起,使每个员工产生归属感。企业文化内涵的经营宗旨、经营使命,带有很强的精神性和理想性的凝聚作用,能诱发企业员工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面貌。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可以将企业成员的意志和行为引向同一目标和同一方向,并为这个目标和方向协同合作,从而产生巨大的作用力。

2.约束功能。企业文化规定了企业员工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或者说习以为常的东西,是一种不需要思考就能表现出来的东西,对员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是经过潜移默化形成的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3.激励功能。组织文化对人的推动是一种内在引导,能够使组织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发奋进取的精神,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从而可以激励员工可以从内心深处为组织拼搏和献身。

4.塑造企业形象的功能。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在社会公众及消费者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现象,也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印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

5.导向功能。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企业目标、经营哲学以及价值观念的导向作用。企业目标代表企业的发展方向,完美的企业文化会以科学的态度去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从而时员工在科学的企业目标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哲学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规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使员工能够形成一致的价值判断,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会为着他们所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1.加强创新价值观的建设,提高竞争力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建设企业的文化,首先必须要健全创新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构建创新价值观,其关键在于把创新价值观及其各项因素渗透于平时的经营管理之中,将其转化为企业员工的职业信念和职业理想,规范员工的思维和行为。企业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特征以及企业发展目标方向。创新企业价值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其一,必须创新企业文化内容。对企业文化做深入剖析,发现企业文化不适宜自身企业发展的方面,积极进行变革,适应环境和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创新的企业价值观内容要包含创新、诚信合作、共赢等内容。其二,对企业文化的传播媒介进行创新。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的广泛传播。创新企业文化传播媒介,企业必须开展多样性的凸显企业文化的活动,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宣传创新型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使员工改变过去的价值观,形成新的信念。

2.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企业中“人”的作用

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企业文化的促进,都离不开“人”这个最核心的因素。提高企业竞争力,必须要建立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只有建立了“以人为本”企业文化,企业才能充分调动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发展努力拼搏。从两个方面来做。一方面是管理者的模范带头作用。管理者在企业中起到领导作用,其形象和行为对企业员工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作为管理者要提高自身各项素质和能力,包括职业能力素养、道德情操等。只有这样,才能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员工的行为和表现,保证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3.建设学习型组织

一个企业能否有持续的发展能力,关键在这个企业是否建立了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建立学习型组织,能够使企业员工自发地学习,努力改进,提高自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向上的企业文化,形成具有良好的竞争氛围的企业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首先要评估组织的学习文化程度,可以依据一下几个维度:共同的愿景、创造性的个体、不断学习的能力等。其次就要描述组织愿景,运用学习能力到工作上,使员工将组织的愿景融入生活中。只有这样,企业的文化水平才能提高,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注释:

1.约翰・P・科特,詹姆斯・L・赫斯科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转引自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姜学敏等,山东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1]陈向军.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机理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2).

[2]陈春花.企业文化的改造与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3]吕新雷.基于核心竞争力下企业文化构建策略分析[J].经济视角,2011(1).

篇8

[关键词]上海;国际航运;软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F56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3-0067-02

一、国际航运中心的概念和要素

(一)国际航运中心的概念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当前,国际航运中心是指融发达的航运市场、丰沛的物流、众多的航线航班于一体,一般以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为依托的国际航运枢纽。主要有三种类型:

1.以市场交易和提供航运服务为主,靠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人文条件形成,如伦敦国际航运中心。2.以为腹地货物集散服务为主,即腹地型的国际航运中心,如鹿特丹国际航运中心和纽约国际航运中心。3.以中转为主,即中转型的国际航运中心,如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和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

(二)国际航运中心的要素

国际航运中心是集港口泊位、各式联运、集散中转、商务金融、国际市场等功能为一体,具有很强辐射服务带动作用的口岸城市,且大都具有一种或几种要素条件。一是优越的区位优势。二是良好的港口设施条件。三是便捷的集疏运交通网络。四是信息作业系统发达。五是综合性的国际航运服务。六是具有自由、开放、高度市场化的政策法律环境。

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自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规划提出以来,上海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实现港口航运业的飞跃式发展,连续5年蝉联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口、第一大港口机械制造基地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等称号,表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硬件建设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硬环境建设现状

1.港口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从2005年一期竣工至2008年年底,集装箱码头深水泊位由5个升至16个,吞吐能力也从220万标箱升至890万标箱,未来年吞吐量将以每年200万标箱的增幅递增。在洋山港和浦东国际机场之间29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建设临港新城,实现“港、区、域”的整体联动发展。

2.集疏运体系建设已见成效。集疏运体系是保证生产地和市场相互联系、保证货物服务集中和疏散的交通运输系统,由交接节点、运输通道、信息系统和网络组成。(1)水路运输:加大长江口航道治理力度,长江口航道通航水深达到10米,加快上海高等级内河航道网建设。(2)公路运输:东海大桥的建成为大小洋山港主要的运输通道之一。(3)铁路运输:到芦潮港的铁路线已基本建成,形成初步的海铁联运模式。

(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软环境建设现状

除硬件条件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软环境建设也取得了成绩。截至2005年底,上海港已吸引国内外70多家船公司加盟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班的营运,平均每月开出的国际国内航班已达1996班,其中国际航班达到971班;在上海注册的国际海上运输及其辅助业经营者已达846家;已有多家环球航运班轮公司将其全球结算中心、全球客服中心、全球单证中心和地区运营中心放在上海;世界著名的船级社均在上海设立了代表机构。此外,上海航运交易所基本确立了中国航运政策研究中心和国际航运信息中心的地位;上海“大通关”平台、上海跨国采购平台、上海出口加工区物流联网监管平台和上海口岸电子支付平台已经建成;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区也在国内率先建成。

(三)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软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1.港区功能尚无法适应现代综合运输、物流和国土开发等发展要求,航运贸易、融资、保险、海事法律咨询和船籍注册等服务功能薄弱。单向服务、服务数量少、选择性小是当前上海航运金融市场的主要特征。

2.港航企业科技和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覆盖全港的信息平台尚未建成。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性,难以实现互联互通,缺乏统一的港航信息平台,难以进行协同监管,信息化标准建设滞后,难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3.港航领域人才匮乏,高级技工人才奇缺,国有港航企事业单位面临人才老化和流失的双重压力。缺乏企业管理、航运管理、物流管理、国际货运、国际经济法等专业人才,其中经济管理人才紧缺,法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4.安全管理尚存薄弱环节,全港安全与保安水平有待提高;上海口岸的综合管理法制建设滞后,缺乏整体系统性、明显脱节于现实,不能适应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

5.口岸通关效率仍有待于提高。上海通关优惠政策覆盖的企业面被认为还不够广泛,口岸信息化建设呈现条块不平衡,口岸通关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应用程度不高。

邓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的现状和对策三、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对策

(一)改善政策环境

由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涉及面较广,必须由政府统筹协调金融、法律、监管、服务等行业,同步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推进政策和机制创新,积极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及配套措施,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行政障碍。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两个中心”建设意见的精神,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力争先行先试,系统解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关键性的瓶颈问题,如税收、口岸通关、外汇等政策调整,航运金融、经纪、海上保险、海事法律等航运服务集聚,区域港口资源整合,以及“境内关外”等优惠政策的实施。

(二)完善航运服务功能

上海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必须努力提升现代航运服务功能,促进航运服务产业的集聚和融合,形成高增值、广辐射、高融合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主要任务和措施如下:1.完善航运服务产业链,重点发展高附加值航运服务产业,促使航运服务功能从层次较低、门类较少、各自发展向层次较高、门类齐全、协同发展的方向转变;重点发展与船舶交易、船舶检验、船舶登记、海事处理等相关的各类服务业;引进和培育知识型、高附加值的服务项目;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经纪、公估公证、海事法律、海事仲裁、航运研究咨询等服务功能。2.实施产业倾斜政策及配套措施。通过实施优惠政策,争取国际上历史悠久的航运金融和保险机构落户上海或在上海开设分支机构;争取外资航运金融、法律和保险机构的地区总部、业务总部、主报告行等落户或迁移至上海,或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国内金融、法律和保险机构进入航运服务领域,并将其总部、业务总部、资金运营总部、区域总部以及数据处理中心等落户或迁移至上海。此外,航运服务业的各项政策应当相互适应。3.加强航运服务产业集群的形态和制度建设。

(三)建设以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应用为一体的上海港航信息中心,为港航行政监管、电子政务和生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完善覆盖全行业、保障信息传输和交换的标准,增强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各类系统有效联接和信息共享的港航信息标准体系和港航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筑为港航信息传输、交换与共享提供基础支撑的港航信息基础网络系统;构筑专用数据库和公用数据库为基础的港航数字化基础数据库系统;构筑为港航行政监管、电子政务、生产管理提供服务的港航应用服务系统。

(四)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营造吸引高级航运服务人才的良好环境,构筑上海航运人才高地:1.结合《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全面推进沪港两地航运服务人才的交流合作;2.依托海事高等院校及培训机构,完善航运和海事人才培训制度;3.开辟国际航运高级人才交流市场,加快上海国际航运紧缺人才工程建设;4.不断提高现有海事高等院校的教学水平,扩大办学规模,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为航运服务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5.增强航运人才的实践能力,使高层次航运人才在促进航运服务产业集群创新的过程中,分享创新资源。

(五)加强港口安全管理

坚决把好港口经营审核关,分类监管,强化管理,强化上海港码头租赁经营的管理,规范船舶港口服务管理,认真、及时地掌握港口相关信息,完善上海口岸的综合管理法制,建立健全有关法律体系,配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六)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推动实施风险管理

推动口岸查验单位的联动协作、强化信息化手段对优化口岸通关环境的技术支撑、整合优化口岸通关服务场所、加强通关中介服务企业诚信建设、推动口岸综合管理法制建设、按差别分类建设与推进区域“大通关”联动协作机制。

四、结论

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既要抓好洋山港区建设和运营,使上海成为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之一,更要着力完善航运发展的软环境,提高港口的服务功能。着力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航运金融、咨询、经纪、保险等要素市场的集聚,使航运服务业企业成群、产业成链、要素成市。依托上海客运中心建设,发展邮轮经济,做好规划,形成品牌,拓展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赵虎.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上海开出港航人才菜单[N].中国水运报,2005-07-18.

[2]毛惠明,顾力.国际航运中心要完善软环境[N].中国交通报,2007-07-19.

[3]郑越峰,周宏杰.试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之服务能力不足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33).

篇9

关键词 体育文学 诚信友爱 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诚信友爱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之一,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当前形势下,社会转型,生活变化迅速,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自主选择的机会明显增多,许多人的价值取向不稳定,这就更需要社会有一种正确、统一、明确的社会价值取向。体育运动是人们交流和合作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体育运动可以大大增强人们之间的诚信友爱,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作用。体育精神是动态发展的意识形态。体育精神中最为重要的奥林匹克精神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体育的价值取向、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取向均可以在体育文学中得到体现。体育文学反映深层次的体育精神文化,通过体育活动反映社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民族心理等,体育文学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是弘扬构建和谐社会道德基础的重要手段。

一、诚信友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诚信友爱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诚信友爱的传统伦理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诚信要求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规章制度和公共秩序,并按这些规范行事。在现代的意义上,诚信的内涵可以指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交际中恪守诺言,讲究信用、注重信誉。友爱就是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在全社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环境。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是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中国的文化传统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伦理道德体系,这种道德体系所带来的价值取向就是追求和谐。诚信友爱在人类的道德规范体系中,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最有价值。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减少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使社会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诚信友爱给社会带来具有高度的物质价值,也带来高度的精神价值,它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有了诚信,就有了友爱;有了友爱,人际关系融洽和谐,个体身心健康和事业顺利成功;有了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人们彼此信任,相互帮助,平等相处,合作共事。既保全了个体的利益,又能使社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达到社会的和谐。

二、体育运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体育运动源自于人类生产劳动,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已演变成无与伦比的独特文化现象。体育运动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运动能提供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平等互动平台,促进人们相互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容易建立起平等、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体育运动具有勇于竞争、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团结协作、诚信友爱、亲民亲国的精神。体育运动鼓励人们公平竞争、永不满足、敢于拼搏,努力超过别人、超过前人、战胜自我。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越发达,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越强烈;社会越和谐,体育精神就越被人们所推崇。

体育运动传播思想意识,影响生活舆论、道德风尚,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体育运动调节人际关系,促进人际间的和谐,美化环境,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发挥社会调节功能。作为最具有国际性影响力的体育运动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创造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提高人类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世界和平最具广泛性的国际文化要素。奥林匹克精神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和谐发展、团结友谊、公平竞争、重在参与、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等方面。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相互了解、友谊和团结。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在直接而剧烈的身体对抗和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心理和道德得到良好的锻炼与培养,观众也得到感官上的娱乐享受和潜移默化的教育。无论是在在奥林匹克比赛中,还是在其他的体育运动中,运动员在竞技场上所展现的勇于竞争、敢于胜利、团结协作、诚信友爱、亲民爱国的体育精神,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这种体育精神对塑造和强化社会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有独特作用。

体育是积极进取、公平公正、规则至上、团结友爱、健康自然、以人为本的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体育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体育的作用不言而喻。体育既讲公平竞争,又讲分工合作,可以有效地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归属感,是消除对立、弥合分歧、缓解矛盾的有效媒介。体育运动可以作为一种改造社会的力量,创造一种以奋斗、教育和公德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0体育在促进团结、维护和平的事业中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奥运会和各种体育比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团结协作的大舞台,成为人类沟通情感、传递友谊的纽带。体育精神与和谐社会理念有着深刻而广泛的联系,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目标追求与价值导向。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借助体育运动所倡导的诚信友爱的道德的力量,使诚信友爱这一人类文明的普遍价值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良好的道德土壤。

三、体育文学是弘扬诚信友爱价值取向的重要途径

体育文学是以体育为题材的文学,经典的体育文学作品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提升人的文化素质,乃至整体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体育文学作品通过各种文学手法,描写各种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主题,如体育活动的参与和观赏,体育训练与比赛等。表现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主题思想,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蕴。因此,体育文学不仅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还承载着对体育运动在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的宣传和促进作用。体育文学反映社会生活,它不可避免地要反映体育运动,反映体育运动历史发展的轨迹,反映人类不断向上、不断竞争、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体育精神,帮助人们了解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文明中的作用和地位。体育文学作品,颂扬人类自身的力量,歌颂人类的勇气和执着,赞美人类的美好。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

体育文学所歌颂的精神是人类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指导,体育文学的价值取向影响社会公众的价值取向,对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体育文学是反映参与体

育运动的活生生的人的艺术,体育文学作为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当发挥改善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品格,帮助协调社会矛盾的作用,从而增进社会和谐。体育文学的价值取向表现为满足最广大公民日益增长的身心发展需求,提高公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丰富公民的精神生活。通过体育作品的审美感染力,影响人们的情感和心灵,进而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体育文学的价值取向是体育运动的精神指南、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殊的功能。

体育文学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现代人格。通过体育文学作品,刻画那些通过诚信和关爱他人,通过努力和奋斗而在体育比赛中取得成功的人物形象;刻画通过体育对于美好幸福生活和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的追求;弘扬体育所反映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表现家庭的亲情、人间的友情和社会的真情;弘扬体育竞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精神,竞争意识、协作品格、公平观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以反映人们诚信友爱的思想道德风貌为主流,以创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作品目的,让人们在体育的欣赏和参与中受到鼓舞,在情感的共鸣中得到启迪,在心灵的震撼中获得教益。促进全社会形成文明诚信、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发挥体育文学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的途径

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以体育文学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为切入点,可采取以下措施:

1、以体育文学价值取向为载体,倡导诚信友爱的道德观念、社会公平价值观念,树立公平意识,提高正确判断社会公平的能力,为实现和谐社会夯实坚实的思想基础。

2、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体育文化领域的振兴和繁荣以及优良人文环境的营造,积极推动体育文学的发展,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

3、加强体育文学研究,以体育文学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为指导,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关注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以体育运动所蕴含的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伦理、体育思维方式、体育行为方式等,充分发挥“和谐”的理念,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10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宽带通信技术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9.028

The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Communicati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CT Technology Integration

SHI Hongyan

(Huai'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0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CT technology, the network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and diversified, and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rehensive maintenance technicians are more comprehensive. Combined with the successful practice of Huai'an Inform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discusses the basic train of though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munication specialt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vering all areas of the ICT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erarchical vocational certification. I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teaching team building and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provide the method and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随着通信产业结构调整,融合已成为电信业发展的新趋势。通信网、互联网与广电网的三网融合,加速了IT与CT技术融合,运营维护成本的缩减又促使电信运营商维护中心上移至省会。因此,综合代维取代传统集中维护,对综合维护技术人员的技能要求更全面,实施人才培养改革是通信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率先与华为合作就业教育项目,推出了覆盖ICT全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层次化的职业技术认证,提供通信产业链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通信技术专业遵循学院“依托行业办学校,依托市场设专业,依托岗位定方案,依托基地训技能”的办学理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校企合作,整合企业资源,构建“四个嵌入”的课程体系(“四个嵌入”具体内涵即“将职业培训体系嵌入学历教育体系,将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嵌入专业课程,将行业标准嵌入教学大纲,将企业文化嵌入校内环境”),实施专业建设改革,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适合通信企业岗位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改革和创新实践,探索全方位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模式,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

1 专业建设改革

(1)依托企业人才需求,调整专业发展方向。ICT产业是一个典型的融合应用产业。从产业技术角度来说,ICT产业是IT产业和电信产业的跨界竞争引发的技术创新和相互融合;从产业构成角度来说,ICT产业是应用导向的信息服务业;而从更广义的经济模型角度考虑,ICT产业则是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依托,以新应用模式、新商务模式为核心竞争的,以社会化和行业化服务为价值目标的新型产业,由于ICT产业渗透到了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又被称为“第四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