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核心

篇1

关键词:青少年;红色教育资源;教育模式;创新

一、大力开发红色教育资源,不断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大力开发各地的红色教育资源,让红色教育资源中的优质思想教育资源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使之成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主体和载体,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当前急需要解发和利用,要么就是课堂上单纯的理论说教,要么就是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了解,加上各个红色教育基地文史陈列数十年一成不变,那种图片加文字的“老脸孔”展览模式,根本体现不出红色资源教育的直观性、生动性,也不可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为此,各个教育基地要扬弃,整理、挖掘、充实新的陈列内容;以讲故事的风格来讲述历史;增加新的展示设备,利用声、光、电和影视模拟等高科技手段,进行动态展示、场景再现,以便对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增强亲和力。同时以人为本设计展示内容,改变一般史迹陈列和遗址景点见物不见人、重事不重人的旧方法,着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红色教育。

二、以红色教育资源为支撑,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方法

习惯于运用“灌输一接受”式的传统德育手段,忽视“活动一体验”这类方式、方法的运用。教育实践证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上看,多元的思想需要多元的教育方式与之相适应,而红色教育资源为学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多的优势,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方式,用最能贴近青少年、最受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注重显性道德教育与隐性道德教育相结合,把说理疏导、情感陶理论教学、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效途径灵活运用,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展示个性,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评价的互动式教学氛围;实践性教念遗址举办,或者到纪念地现场授课,让学生加深印象。组织青少年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重走路的活动,用红色教育资源打造思想教育的新平台。

三、与时俱进,不断拓宽红色教育资源的载体

(一)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用红色资源提高青少年思想校园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强大的渗透性,突出的参与性和自娱自教等特点,能弥补传统思想教育方式的局限性。使用本土红色进教材,就能使原来枯燥的思想道德课变得生动有趣,原来讲不透彻的革命理论变得通俗易懂。通过课,学唱革命歌曲,讲革命故事,参加学雷锋活动,观看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影视作品,帮助贫困学生,义务献血,为灾区人民献爱心等教育方式,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对学生进行人情、入理、人心的教育,使青少年传承与实现。

(二)抢占教育新阵地,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产生赌、毒的引诱和毒害对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产生巨大影响,使青少年逐步陷入网络生活,产生远离现实的虚幻感觉,淡化了他们的爱国情感、理性情怀和集体观念,使其价值取良莠不齐,但是我们Q不能因噎废食,以此让青少年远离网络,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创造一个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一些教育阵地作用的同时,还要提高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四媒体的调控和教育能力,建立“红色网站”,通过播放革命英雄战争片或革命前辈纪念片、报道见义勇为英雄事迹。优秀文艺作品鉴赏等形式,把爱国之中,切实加大网络教育力度,积极抢占网络教育制高点。在教育内容上要对主流文化、民族精神深入挖掘,精心包装,不断推出网络道德教育精品,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生活,致力构筑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教育

(三)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手段,组织青少年入基地到现场,增强红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曾说过你要知识,就得参加社会实践。青少年思想教育要坚持以体验教育为主要方式,组织和引导青少年利生地,开展参观、凭吊、宣誓、祭扫、敬献花圈等特色体验教育活动。组织青少年重走路、听老现场讲课,让换来的,增强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发挥实践育人优势,开展了手拉手、法律知识宣讲、免费修理家用电器等活动,鼓励和支持广大青少年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实践活动,来增强了解国情、立足国情,为群众服务的政治素养。

(四)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红色教育持久规范开展红色教育资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和物质资源,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建源的基础上,建立课堂、校园、社会三维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坚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的实践目标,充分发挥课堂作用,课堂教育、校园教育、社会教育互动和联动,相辅相成。通过构建多种途径、多重覆盖的学习教育组织体系,营围,使红色教育资源真正成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王德承等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24).

篇2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力量,我国历来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十分重视。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思政工作者的重视。在内蒙古的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中,突出了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培训过程突出了实践的本质。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充分和青少年的思想特点相结合,使社会主义价值观成为青少年认识和解决人生难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内蒙古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过程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内蒙古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养现状。

【关键词】

内蒙古;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基金项目】

本文为集宁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德育价值研究”(编号:jsky2016031)成果。

我国广大的青少年是接受素质教育的主体,搞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保障。青少年是将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由于青少年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处在一个没有发展完全的状态,因此,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塑造和培养,是青少年发展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底蕴融入到青少年的成长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益多元化的社会观念中去引领、整合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让青少年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四中全会的精神,在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中理论结合实际,紧扣时展的脉搏,在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中作出了一定的成绩。

一、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阐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后,有关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必然引起人们的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而凝练地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在党的十报告中,第一次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方式,即“二十四字”表达形式:“富强、民主、……友善”等。这二十四个字十二个词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是需要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努力的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教育途径,在青少年中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内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近年来,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很多专家进行着不同角度的研究。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青少年的培育方面却有着一定的不足。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涵盖的面非常广,包括青少年思想、品德、心理、行为模式等多方面。而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华的阐述。从理论上说,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涵盖了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

二、当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现状与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功利化的趋向。与过去的注重理想和集体利益的取向不同,目前的青少年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有功利化的倾向。对于个人的利益和眼前利益比较关注,对于社会价值的判断标准也不是以为社会付出多少来衡量,而是把能否做到自我满足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环境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而且当前的青少年在价值取向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多元化趋势。而不仅仅是传统的以思想独大的局面。一些享乐主义和不劳而获的思想或标新立异或自成一家,使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新的难题。由于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政治教育普遍冷淡化。一些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就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对于理论并没有深入的研究。高中大学的政治教育课仅仅作为一种获得分数或升学的手段,而失去了为学生进行政治教育的功能。并不能被活学活用,而是作为考试的内容而被记忆。因此,一些青少年在政治情感上趋于冷淡化,人生态度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因此可以说,当前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面临着一定的危机,物质生活的丰富和信仰的缺失使青少年在人生旅途当中缺乏应有的方向。

三、青少年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情况

(一)紧扣价值观念的教育主题,彰显时代特色。

内蒙古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通过对于多年来相关社会主义政治工作方面的经验,结合了本地青少年思想的特点,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和践行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开展活动。在针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丰富活动的开展和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是内蒙古地区的特色。这些教育教学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且符合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热烈欢迎。青少年在这些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树立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信心,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并且通过这些教育活动抒发自己爱国爱家的情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锻炼了自己的思想品质,加强了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后备军的使命感。内蒙古地区针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升华了青少年的情操观念,对他们的品质进行了一定的砥砺,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平台。在学习和实践中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过去的教育传统,拓宽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形成了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主题模式,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通过“两个转变”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在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活动中,通过“两个转变”的行动,促使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效率的提高。在这两个转变中,一是将口号变为实际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宣讲和口头的说明,在青少年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不仅仅是靠几句口号就能完成的实践活动。为了使内蒙古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和践行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内蒙古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进行了专项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践行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规范,在规定中对于各项工作的开展要求更加贴近青少年的实际需要。因此,针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具有了一定的实践标准,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范,使针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了一定的着力点,有利于实现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养目标。二是从偏语言管理到行为服务的过程。对于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不能仅仅依靠程式化的语言的教育管理,而应该使老师以身作则,切实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使老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不断整合青少年的活力,来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自觉的践行。

四、结语

青少年作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应该加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与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对于青少年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紧贴时代脉搏,从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为主题,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进行了充分的教育,这些活动的开展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并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作者:赵永文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和谐社会 思想道德教育 青少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确立的一个科学命题和重大战略,为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最根本的还是从青少年抓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的培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全社会都应给予高度的关注。

一、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课题

青少年是参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现在的青少年思想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二、青少年道德的时代特征

(一)当代青少年的德性成长虽然存在困惑、迷惘、与冲突,但其思想现状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1、爱国进步是当代青少年思想的主流

当代青少年大多数很关心国际时事和国家大事,对国家的发展前景很有信心。他们爱看具有爱国主义情感的影视片,崇敬英雄人物,有报效祖国的宏大志向。这表明我们长期作为德育核心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在青少年当中有良好的影响并逐渐扎根,他们对祖国的明天充满希望。

2、道德主体意识增强,重视人生价值和个人幸福主体意识增强

这首先表现在青少年道德选择上的自由以及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另外当代青少年对道德问题会作自己理性和自觉的把握,非常重视自己的自主判断,不以他人的、传统的或权威者的道德意识为主要的评判尺度;看重自己在道德生活中的权利以及社会对其应负的责任,强调尊重和保护自我利益。向往与追求通过自己努力,创造实惠、优越、丰富的幸福生活。

(二)当代青少年思想状况呈现多元化

1、青少年道德取向多元化

在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意识形态的嬗变中,年轻一代道德取向呈现多元化的状况,不仅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实现道德观念更新的一种进步趋向。

2、青少年思想复杂化

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一代,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于处在嬗变中的真善美,假恶丑不仅没掌握正确的识别标准,也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如何发挥德育的导向作用,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占领年轻一代的思想阵地,是德育工作的一项长期的任务。

3、青少年成长保姆化

从幼儿园到高中,父母全程打理,学习上甚至全程“监控”,使大多数青少年缺乏独立、忍让,缺乏协作精神、团队意识,以自我为中心,只索取不奉献;少奉献多索取;这成为当代大多数年轻人道德的主要信条。

三、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重智育,轻德育观念根深蒂固

从学校来说,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师业绩优劣的评定基本上是以学生分数和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的,导致学校教育走向“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能真正的将德育与智育并重。现在,很多家长不断用“高分―升学―升重点大学―找个好工作―一生荣华富贵”的目标来诱导孩子的功利之心,使得孩子对劳动产生“尊卑贵贱”的错误的价值判断,影响了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知行脱节,言行不一”,德育实效性不强,教育效果不佳

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往往是满足于对青少年传授道德方面的知识,而忽视社会实践和道德体验等重要环节,造成青少年知行脱节。青少年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是一个知、情、意、行并存的过程,任何道德知识,如果没有经过受教育者的个人实践,没有他们的亲身体验,是难以形成行为习惯的。

(三)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不佳,对青少年成长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当前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与以往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种种不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消极环境因素也大量存在出现,这是对当代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考验。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乏,欺骗欺诈活动,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这些都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四、构建和谐社会中怎样实施道德教育

(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了解、适应和尊重青少年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也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首先,研究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掌握他们的规律和特点,从而使思想教育工作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其次,是要适应青少年。要善于掌握青少年喜欢的语言,用青少年习惯的方式开展思想教育,使思想教育真正入耳入脑入心。第三,要尊重青少年。要从青少年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他们开展思想教育的内在积极性,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工作的社会合力

1、学校要顺应时展,改变与素质教育相背离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评价标准

学校是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主课堂,应牢固树立“教书育人,德育为先”,“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改变与素质教育相背离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评价标准。取消一些不必要的考试,改革陈旧的考试方法,建立科学、灵活、全面、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学校教育一方面要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学会生存的本领,同时又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同社会和谐共生的道德准则和人文精神。

2、家长要努力提升其整体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展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首先取决于父母。但我国的家庭教育水平还不高,一些父母在教育观念上有误区。许多家长都把高分,考重点学校,找个好工作作为评价子女的标准。其次是情感上的误区,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感情投入越来越多,关爱变成了溺爱,远远超出了孩子的承受限度,给他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和人格上的畸形发展。再次是教育方法上的误区,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依然沿袭陈旧的教育方法,要么对孩子施以过度的物质奖励,要么施以高压政策,因此,要做好青少年的教育工作,首先要教育好家长,使家长跟上时代的发展,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对待和教育子女,才能大大提升青少年思想教育水平。

3、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现在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具有较大的反差,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和在学生身上培养的良好行为习惯,德行修养,很快就会被家庭,社会上的不良影响所吞噬。在学校老师教育学生要使用文明语言,可在家庭,社会上常常听到粗话,脏话;在学校老师禁止谈恋爱,打架,可目前的影视节目,网络游戏中到处充斥着言情,暴力的内容。因此,要净化和优化社会环境,创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

综上,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思想道德建设,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在其中居于基础和关键的地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积极探索青少年道德教育模式,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能力,以人为本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齐志明 美日学校德育与我国学校德育的比较及思考 中国德育2002.1

[2]陈正良 冲突与整合:德育环境的系统构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6

[3]班华 现代德育论(第二版)[M]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1

[4]吴铎 德育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9

篇4

经县委同意,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全省、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和中央、省委、市委领导重要批示精神,总结和研究部署我县关心下一代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动我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关工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配合,主动作为,在提高青少年思想素质,积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受到了党委政府的肯定。特别在全县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的“心向党、讲品德、学雷锋、见行动”主题教育和在全县基层关工委开展“五好”关工委评选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单位重视支持的结果,更是各级关工委和广大老同志辛勤工作、付出心血、老有所为的结果。老同志这种不顾年高、不求名利、不畏艰难、精心呵护下一代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崇高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所有忠诚党的事业、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出贡献的人们,特别是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刚才,黄景钦主任对去年的工作作了很好的总结,并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提出了今年的工作意见,这些意见符合上级精神和我县实际,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我完全赞同。请大家回去后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下一代的浓厚氛围

青少年是未来建设的主力军,的明天要靠他们,的希望寄托于他们。当前,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不断变化,青少年的教育培养面临着一些新形势、新挑战。从外部环境来看,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青少年接受新事物、接收新信息的范围和方式不断拓宽,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青少年接收的网络信息越来越多,而如今网络世界各种信息纵横交错,暴力、黄色等不良信息无孔不入,青少年极易在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产生扭曲思想。从家庭环境来看,由于我县大量劳动力外出就业,因此产生了很多留守儿童,这些儿童多由年纪大的亲戚帮忙看护,在关心和教育上严重缺失,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目前青少年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较大,很多父母对他们过分溺爱,使得他们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从教育环境来看。当前学校教育以升学为指挥棒,对孩子的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教育,缺乏素质、道德、健康教育,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上这些现状直接导致了当今不少青少年滋生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例如青少年理想信念淡薄,缺乏远大志向;贪图享受,铺张浪费;有些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主队精神;有些经受不住生活的磨练和挫折的考验,甚至少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最终影响到的就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影响明天的竞争力。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方面各级关工委、各相关部门单位要深入研究新情况,积极采取新对策,切实解决新问题,努力把这项关系未来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另一方面要通过报刊、网络以及社会媒体,广泛宣传关心帮助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报道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事迹,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关心下一代事业的良好氛围。

二、把握重点,强化举措,全面做好关心下一代各项工作

1.突出思想教育和方向引领,筑牢青少年理想信念。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重视、相互配合,将思想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个方面。学校要坚持落实学校教育德育为首的原则,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将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鉴别教育水平的主要指标,通过课堂主题思想教育、课外品德教育和参与社会实践等德育途径,不断加强德育工作,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家庭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孩子的思想教育上来,一要管子女的行为方式,一方面培养他们自立。要运用好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实事求是地、公正合理地表扬子女的优秀品德,批评子女的一些不良倾向,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准则,改正不良的习气和错误的观念,更为重要的是,家长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和教育子女。关工委充分发挥老同志党性强、阅历深、威望高等优势,以党的十八精神为指引,用美好的中国梦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梦激励青少年,深入推进“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心向党、讲品德、学雷锋、见行动”、“感恩·奋进”等适合青少年特点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广大青少年辨是非、明事理、强信念。

2.大力实施关爱行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关心、关注、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职责,也需要广大老领导、老同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希望广大老领导、老同志在以下四个方面多出出力。一是搭建平台。要紧贴青少年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以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秀品格,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努力学习为目标,大力推进中小学生读好书工程、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开发,以及“学习苏区历史,争做合格接班人”等活动,努力为青少年学习成长提供平台、创造条件。二是解决难题。要通过帮助青少年解决学习成才、就业创业等方面的问题,努力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尤其要把更多的关爱投向弱势青少年,重点关注农村“留守孩”、贫困学生、残疾青少年、失足青少年、进城务工青年等,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支持。三是维护权益。深入实施青少年维权工程,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落实,多渠道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四是营造环境。积极协调推动有关部门深入开展网吧、出版物、文化娱乐市场以及校园周边环境等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

3.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加强关工委的自身建设是做好工作的基本保障。要在“深入”上作文章。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基层,努力加强基层组织,夯实工作基础。要在“创新”上求突破。进一步拓宽工作领域,丰富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水平。要在“组织”上抓发展。抓好“五好”关工委创建活动,不断壮大“五老”队伍,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增强关工委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

三、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形成关心下一代工作强大合力

篇5

一、努力做到思想教育有新举措,不断完善多层次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1、以培养和谐意识为重点,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继续在全区青少年中深入开展贯彻党的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及市区相关会议精神学习研讨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积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使他们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努力构筑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党的一系列创新理论成果教育引导团员青年,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讲团结、讲和谐、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2、以学习贯彻区委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区委第九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规划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发展建设的宏伟蓝图,同时也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坚持以学习贯彻区委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城区、创建全国卫生城区的工作任务,开展“建文明家园、创和谐城区—从我做起”、“我为创卫做贡献”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征文、座谈、义务劳动等形式,号召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到构建和谐城区、创建全国卫生城区的队伍中来。充分利用建团86周年、11周年、“五四”、“六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优秀青年集体、优秀青年人物群英榜评选活动,举办“共享成长——十杰青年进校园”等活动,继续巩固和深化“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使全区青少年形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二、努力做到品牌活动有新发展,不断完善多样化的青年品牌活动体系

3、不断加大青年中心的建设力度和规范程度。通过围绕建设、运转、管理等关键环节,不断加强青年中心的建设,大力开发青年发展项目,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积极探索青年中心服务青年、服务社区的具体途径和共青团在青年中心发挥核心作用的工作机制。强化会员制、理事会制等有效管理模式,规范管理,总结经验。充分吸纳社会资源,争取各方支持,针对不同青年群体的具体需求,开发服务项目,创新服务方式,健全服务体系,不断增强青年中心的服务能力。对已建成的青年中心要下大力气健全组织,丰富项目,发展会员,开展活动。

4、深入开展“青年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在青年文明社区创(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建工作中突出和谐文化的主题,不断满足广大社区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推进青年文化创新,进一步丰富和活跃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团组织的纽带作用,积极组织跨行业、跨地域的青少年开展“文化和平、活力青春”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并在“五四”期间,举办首届我区十佳青年文艺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努力形成富有朝气的文化活动品牌,使青少年在活动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5、继续加大青年文明号的创建力度。完善青年文明号的创建、公示和管理。努力拓宽创建领域,积极探索创建模式,不断加大窗口行业及教育系统青年文明号的创建力度;实行青年文明号公示制,实现青年文明号集体的申报、评选、监督、命名的动态管理,严格考核评定,对不符合标准的青年文明号坚决予以摘牌。不断提高青年文明号的社会信誉度,提升青年文明号集体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团员青年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举办青年文明号创建成果展,召开青年文明号创建经验交流会,积极组织青年文明号集体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6、深化共青团特色楼门创建工作。年内,每个街至少创建两个示范性的共青团特色楼门。在创建过程中,要合理设置项目,精心设计内容,把特色楼门建设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一个新亮点。街道、社区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引导青年的优势,以共青团特色楼门等活动项目为有效载体,紧紧围绕街党政中心工作,引导广大青年为营造邻里和谐、互助友爱、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为创建和谐社区多做贡献。

7、继续深化和规范青年志愿者行动。加强我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自身建设,努力构建全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的组织专业类别网络,推动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深入开展。继续评选优秀青年志愿者集体和优秀青年志愿者,适时召开“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阶段总结表彰会。大力推进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建设,积极开展“争做环保志愿者”、“爱心银行”、“青春成长、关爱健康”等一系列志愿服务特色活动,培育和树立一批志愿服务品牌。继续深入开展“我为优抚对象献爱心”活动,大力弘扬我区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引导青少年志愿者为我区优抚对象提供经常性的志愿服务,完善长效帮扶机制。

8、努力提高团员青年的竞争能力和创业本领。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广大团员青年开展职业生涯导航活动。开办青年职业导航讲座,联系建立若干青年见习基地,加强与区劳动局等部门沟通,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做好青年职业信息服务、咨询规划、岗位介绍等工作。积极探索建立青年就业和培训中心,会同区劳动局、街道等有关部门和社会机构,采取资源共享、搭建平台、协调服务等形式,积极为青年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培训,增强团员青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坚持“号手联动”,大力培养“青年岗位能手”,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拼搏,无私奉献。继续深化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以提高职业技能和工作水平为目标,在全区企事业单位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服务竞赛等活动。

三、努力做到服务青年有新突破,不断完善多渠道的青年事务参与体系

篇6

比如,民族寄宿制中小学教育稳步发展、认真推进民族双语教育、推进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教师对口支援工作硕果累累、民族团结及少数民族高层次教育得以加强、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扶持民族教育等。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云南民族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边疆青少年思想教育方面。充分了解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思想状态,发掘其思想背后的原因,找到解决其思想问题的办法,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具体而言,云南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方面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青少年道德素质低下,道德情感单薄。例如:在西双版纳勐腊县第二中学,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学校刚刚投入使用的新教学大楼,楼梯及走廊上的电灯开关就已经找不到完好无损的了,而刚放在楼梯口的不锈钢垃圾桶也在几天之内被学生踢扁,在墙上还随处可以看到脚印。除此之外,学生“出口成脏”现象明显。在西双版纳州关累中学也有相关例子,每次班级的宣传委员出好的黑板报,学生会还没有进行检查打分,就已经被班里的部分男女生破坏。教室里的桌椅被学生弄得遍体鳞伤,特别是椅子绝大部分都是坏的,就连老师的讲桌也会遭到破坏。天花板上挂着的电风扇没有几个是好的。每当教导主任来批评的时候,学生并不觉得羞耻,反而哈哈大笑。其次,没有尊长之心,我行我素。例如:昭通细沙中学一位初三的学生嫌父母啰嗦,在学校操场上和父母吵起来。一般来说,父母子女间小吵小闹难以避免,但他的言辞让人听了心寒。他这样说道:“你们现在可以管着我,等我长大了看我怎么收拾你们,你敢打我一下我一定会打死你们!”。在关累中学,一次老师去上课时,发现班里几名同学在课堂上打架,无论老师怎么劝说,怎么想办法把他们分开都没有用,最后班主任来了,他们才把自己的手从对方身上挪开。课后问其原因,他们直接用哈尼族语骂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在该学校,课堂上打架的现象、课上还是课后对老师直呼其名、进出教室和教师办公室很随意等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第三,学生之间人情冷漠,缺乏信任。在2012年11月18日,关累中学初二的几名女生被校外的社会青年殴打,地点就位于女生宿舍的一楼,现场有很多同学在围观,旁边也有本班同学在晒衣服,从开始被打到结束,长达15分钟左右,在这期间里没有一个同学报告老师或者是报警,他们都在那里看热闹。在围观的同学中,有人是被打那几个同学中的同桌和好朋友,他们也仅仅只是旁观。直到后来老师通过监控录像才知道有这么一件大事发生。同学之间的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普遍存在,值得深思。第四,铺张浪费,节俭意识弱。随着国家不断加强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目前大多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生每天都可以享受营养餐,一般都是一袋牛奶加面包或者一个鸡蛋,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却不懂得珍惜,牛奶、面包和鸡蛋在他们眼里可称不上是食物,而是变成了打闹的工具。牛奶被他们用来相互泼洒,鸡蛋用来打架。当发完营养餐之后,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满地泼洒的牛奶和粘在地上或墙上的鸡蛋。有的学生连父母给的钱也在浪费,校园里随处可见喝了一半多就随手扔掉的饮料,或者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到处请客,到网吧玩等。第五,早恋、早婚现象严重。早恋这一现象对于青少年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早婚却只局限于一些地方。对于云南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青少年来说,早婚现象正常不过。文山州广南县就存在大量这样的例子。一些少数民族青少年过早地结婚,甚至部分学生在学校不认真学习,辍学回家结婚。正直读书大好时机的年龄,他们却过早地担负起家庭的重任,小小年纪就为父为母。文山州是壮族、苗族之乡,因而广南县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壮族和苗族,在初中这个阶段年龄一般都是13~16岁左右,根本没有达到法定的结婚年龄。其中较为严重的是有些初中女生是因为跟一些男生发生关系后怀孕而退学回家结婚的,还有一些没有读书的也有早婚现象。他们在15、16岁就结婚了,18岁就已经是孩子的爸妈了。虽然社会在不断发展,但这些地方的观念还比较落后,不只是父母,就连一些学生也认为女孩子迟早是要嫁人的,读书也是浪费钱,不如早点嫁人,还可以有个家,也可以为娘家赚点彩礼钱。第六,厌学、沉迷网络及校园暴力现象严重。在“知识改变命运”的社会大背景下,按理来说人们都应该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可事实并非如此。少数民族青少年辍学现象严重,有的地方是因为陈旧的“读书无用”观念。他们认为读书浪费钱,还不如趁早回家赚钱,到外地打工比读书划算。还有的地方是受环境的影响。在西双版纳,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靠种植橡胶,而橡胶又是特别值钱,因此,一些学生家里很有钱,他们就不愿意读书了。在他们的观念里,无论读多少书也无济于事,即便是上大学回来以后也是种橡胶。特别是如今,大学扩招,随之而来的就是就业压力增大,许多大学生毕业了也很难找到像样的工作,“读书无用”的观念在他们心中更深了一层。他们不重视教育,我们姑且不说没来学校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少年,就连待在学校里的学生有些也不是来学习的,部分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特别是各种暴力的网络游戏之中。同时,由于学生纪律单薄,民族气息浓厚,校园里时有暴力发生。比如,云南边疆孟连一中爆发的校园暴力事件,其恶劣程度令人震惊。总之,民族地区青少年在思想上和其他地区青少年一样,道德意识淡薄、道德观念模糊、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等诸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背后则带有更多的民族特点。因而,我们必须挖掘出这些思想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来,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二、云南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问题出现之根源

民族地区出现的问题只有结合民族实际来解决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则必须要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做一个详细而客观真实的调查,并对调查所得资料进行归纳整理,进而才能获得较为客观的结论来。具体就云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问题之根源来说,主要可以从宏观的社会层面、中观的学校层面及微观的个人层面入手去分析。就宏观的社会层面来说,首先,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并存杂糅现象明显。改革开放以前,民族地区人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里,外界对于他们的影响不大,因而他们还可以生活在传统民族文化编织的意义世界中,自得其乐,自我满足。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流动人口的涌现,民族地区的人们走出大山,外面世界的人进入大山,“一来一往”中民族地区这个封闭的世界变得开放了,各种思想都传入到民族地区和民族地区人们的脑中,再加上民族地区人们对外界思想的抵抗力和鉴别力低,这就直接导致民族地区出现多元文化并存杂糅的现象。而民族地区青少年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也就变得无所适从,这直接导致了其思想动荡,选择多样。其次,民族地区环境多样,差距明显。云南是个多民族地方,地域差异明显。比如,有深处乌蒙山贫穷落后的昭通,也有号称旅游“圣地”的丽江和香格里拉,还有靠橡胶致富的西双版纳等。民族地区青少年所处环境不同,所受影响也各异。昭通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出现思想问题的很大原因在于其所处环境恶劣,生存问题的解决还未完全解决,理想前途对于他们来说是如此的遥不可及;如果说昭通境内的一部分青少年还在为生存而犯愁,西双版纳州的一部分青少年则在面对着大自然带给他们的丰厚馈赠的时候变得不知所措,迷失了自我;地处滇南的文山州的苗族、壮族同学则还被传统的早婚习俗所束缚,不能自拔。因此,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面临着不同的环境,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思想状态。再次,“读书无用论”像瘟疫一样在云南民族地区传播。就整个中国大地而言,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正在兴起,引起这股思潮的原因多样。但就民族地区来说,其原因则更为复杂。对于大多数地处民族、边疆、贫穷的青少年来说,翻越大山的勇气刚建立,走出大山的无能无助又凸现出来。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读书的意义被眼前的现实所掩盖,自甘堕落之心再现。就中观的学校层面来说,第一,学校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资源缺乏,教学设备落后。民族学校大多处于边疆山区一带,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地方财政很难为学校提供经济支撑。学校教学软硬件设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校舍危房还没有完全改造。据统计,云南省有7个民族聚居的乡镇中学还有危房5.7万平方米,需要经费3000多万元,正在建设中的这7个民族聚居地的13个县的学校建设,需经费3580万元。正在扩建和新增建的150所寄宿制小学,基建和设备费约1.5亿元,这些资金现在都没有落实[2]。资金投入问题,具体表现为:其一是总体投入不足,按照要求,全省确定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全省不低于20%,地州市要高于20%,但一半地州教育支出比例在20%以下,全省教育支出比例仅达到16%~18%;其二是各级配套投入不足,省里加大了投入,县、乡两级在配套投入上也花了不少财力,但地州的配套投入落空;其三是教育投入浪费大,很多地区校舍规划、布局不合理,工程质量差,甚至校舍建设上贪大求全;其四是多渠道投入不足,除政府投资外,只有群众集资,其他投资渠道不顺畅。如此的教育投入现状,直接导致了民族地区教育上的滞后,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难以落到实处,也就不以为奇了。第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具有不稳定性。对于师资方面来说,首先是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民族学校发展滞后和师资力量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些教师的文凭比较低,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存在着局限。有些地方还存在着大量的代课教师,在这些代课教师中,有的是任职多年的老教师,长期处于闭塞的环境之下,导致其价值观和思想的滞后,因而对学生的教育会有一定的影响。还有部分代课教师只是高中学历。高中毕业后,由于学习成绩差而无法上大学,当地政府就出低于其他教师的工资来聘请他们到学校担任教师。据统计,云南民族小学、民族中学、民族高中专的任课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0.94%、89.04%、71.27%,比全国基础教育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低7.68、6.18、12.2个百分点。其次是教师的数量远远少于当地的需求。大多民族学校都处于落后的边疆山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落后,许多教师不愿到这些地区任职,即使在职的教师都是想通过各种考试远离这些偏远地区,因此学校缺乏教师。有的地方甚至是一师一校,整个学校的全部事物都由一名教师来承担。第三,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理念亟待更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有限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滞后,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其教育理念的落后,再加上受民族地区学生素质状况参差不齐、当下的教育考评体制、民族地区社会及家长的需求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使得民族地区很多学校上至领导,下至一般教师都认为让学生走出大山就是其教育的成功。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升学率是动力,尖子生是关键,后进生是累赘”、“重知识,轻能力;重科学,轻人文”的思想十分突出。总之,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上的不足也是促使当地青少年出现各种思想问题的原因之一。就微观的个人层面来说,首先,一部分民族青少年思想意志薄弱,自卑心理严重。少数民族学生重体力、轻智力的现象比较明显,再加上深处边疆民族地区,传统语言的阻碍使得他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显得十分吃力,很多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学习成绩较差,学生自卑心理严重。其次,家庭原因导致个人思想问题突出。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民族地区由于早婚现象严重,离婚率相对较高,单亲或者离异家庭的青少年受家庭环境影响重大。比如,据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初中里面所谓的“男老大”或“女老大”都是这样家庭的孩子。因此,我们认为民族家庭原因导致民族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教育残缺,这就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身心发展。第三,民族习性浓厚。在短短的三个月实习期间,很多学生在实习地青少年身上发现了许多问题,但对于他们来说,印象最为深刻而又突出的问题就是民族地区民族青少年早婚现象,看到了早婚现象对于当地青少年个人身心发展上带来的种种弊端。同时,民族青少年由于受民族风格和习俗的影响,使得他们在解决很多问题的时候不是采取协商、和平的方式,而是采取暴力、群体斗殴的方式,这就为学校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云南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问题的教育对策

通过描述和分析云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问题存在的现状及原因,切实解决其思想问题,我们认为教育就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要真正做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着力提高教育的“效果、效率、效应”,从而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少数民族及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接班人。

(一)家庭教育要体现现代性和时代性

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一直以来深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民族传统文化虽然在塑造民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的弊端。要使家庭教育在民族青少年思想教育上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则要改变以前的一些过时或者不合时宜的家庭教育模式和方法,使家庭教育走向现代化,和时代有机接轨。第一,提高民族地区家长的文化素养。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子女。因此,国家应该在民族地区实施文化扶贫,让民族地区家长建立起正确的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法。第二,改变民族地区家长不良的民族习性。酗酒、早婚、过度娱乐、注重物质、得过且过、多子多福等是很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众的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对于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思想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要改变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思想问题,还要注意到影响其思想发展道路上的这些不利因素。第三,家庭教育要体现和谐。民族地区重男轻女现象比内地更为严重,因而应该树立男女平等的教育观念;针对民族地区条件艰苦,家长谋生意识大大强于孩子的教育意识,因而要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积极性,加强学校及家庭的沟通与合作;民族地区暂时的经济窘迫使得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难以形成一个长期的谋划,这直接导致一部分学生思想出现波动,因而应该让民族地区家庭从长远着手,克服暂时困难;针对民族地区家庭离婚率高的现实,因而应该教育家庭成员“离婚不伤害孩子”的理念,避免离异、单亲家庭孩子的身心受到严重创伤等等。总之,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基础;家庭教育的失误或不足,将给儿童青少年的一生带来不可弥补的缺陷或障碍。

(二)学校教育要体现优先性和主导性

当然,要发挥学校教育的突出作用,则要处理好边疆地区的现实状况与民族教育之间的矛盾,从边疆山区的现实情况出发,抓住重点,把民族教育始终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力度,使青少年从根本上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切实提高民族教育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进行:第一,坚定不移地把民族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个地区经济要发展,人民素质要提高离不开教育的重大作用。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有利于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促进祖国统一,加快实现“中国梦”的步伐。边疆地区教育落后,人民素质低下,民族教育是重点。因此,始终把民族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选择。第二,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前文提到,边疆民族地区经济落后,教育教学资源缺乏,民族地区的经济支撑能力是确保民族教育得以不断发展的前提。部分地区青少年学生流失严重,很大原因是落后的经济条件难以支撑其接受更好的教育,再加上教学软硬件设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导致其教育步履维艰。根据云南的实际,应该按《教育法》和国务院的规定,执行好教育经费增加的各项要求,增长的部分,要向民族地区倾斜,“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点,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确保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经费。第三,提高民族地区的师资水平。“教育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一个民族地区要发展、要进步始终离不开教育,而教育又取决于师资力量,因而提高民族地区的师资水平和力量迫在眉睫。其途径可有以下三种:其一,大力实施“国培计划”。民族地区要从现有的教育基础出发,从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出发,把“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和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国培计划”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大学生深入乡村中小学,可以为学校注入新鲜血液,带去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其二,国家通过更多有效的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毕业后到民族地区任职。例如:加大工资福利待遇等等。其三,提高教师入职的门槛。民族地区还存在大部分不合格的教师,国家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慢慢取缔这些教师,从根本上改善民族地区教师的合格率。

(三)社会教育要体现先进性和引导性

篇7

中华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之一是“尊老敬老”。道德精神是相通的,把最基础、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尊老敬老”抓好了,其他各领域的具体道德规范就因“一通百通”、“触类旁通”而有了根基。当前,在我国的独生子女家庭中,有不少家庭把独生子女视为“小皇帝”、“小公主”,凡事都围着独生子女转,致使他们从小就以家庭“小皇帝”、“小公主”自居,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再加上长期以来对青少年教育中几乎没有触及到“孝敬道德”,致使学生产生了父母宠爱自己是天经地义、本该如此的错误认识。凡事没有主见,离开了大人们就难以生活的懒惰、依赖的坏习惯。鉴于此,我们应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思想教育,还以孩子们传统道德和天真烂漫的品质。

孝敬教育贵在行动。理论联系实际,“学中做”、“知行合一”,是孝敬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传统思想方面的主动性,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就要求我们学校、家庭一起努力,共同开展活动,以提高青少年传统教育的认知和意识。

一、从身边做起,让父母树立良好的榜样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是影响孩子的一个重要因素。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小到生活习惯, 大到思想道德与品质。如父母对待长者尊老敬老,对待言行诚实善良,对待事物勤劳勇敢,则孩子也非常受其影响;而父母比较欺老、懒惰、言行不一,则孩子亦如此。在孩子的身上,总会看到父母的影子。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就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修养,在孩子面前做到以身作则,树立起榜样意识,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

二、尝试并鼓励,增强孩子传统思想的认知

诚实善良、勤劳勇敢是中华美德,每个孩子都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都是从小就具有的意识和品质,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这种品质增强了。但不少的家长一味地娇惯孩子,剥夺了孩子劳动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勤劳就难以在孩子身上形成,变的懒惰,自私,依赖。不孝敬父母,自己的事父母做是应该的,这些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家长应彻底地转变观念,不能过分地溺爱孩子,家长应大胆的放开手,让孩子先从身边的事做起,勇敢的尝试,锻炼,无论结果怎样,只要孩子努力了,都要给予认可和赞扬,使孩子产生积极和自信的思想。对于孩子做错或失败的事,家长更应该鼓励孩子,绝不能思想松懈,动手代劳。与学校积极配合培养孩子们传统思想品质,当然我们不必要担心他们,即使有些小失败,再给更多的机会加以尝试,加以纠正。只有让孩子去做去学去认知,他们才能真正了解传统思想的真谛。

篇8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采取培训班、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组织我镇关工委干部和“五老”骨干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精神,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精神上来,用党的十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将学习会议精神与向青少年进行宣讲相结合,深入农村、学校、社区和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采取各种青少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向青少年宣讲党的十精神,激励青少年爱党、爱国、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二)要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培育优秀小平故里人”为主题,利用各种节庆日,广泛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弘扬雷锋精神,争做雷锋传人”、“复兴中华,从我做起”等教育实践活动,表彰一批雷锋式好少年、诚信好少年,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广泛开展“保护母亲河”、植树造林、节能环保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三)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围绕“六五”普法工作,教育和政法部门要配备好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定期上法制课,做法制报告,充分发挥学校作为青少年法制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政法部门要动员老同志和法律志愿者加入“青少年法制教育宣讲团”,深入学校、社区、农村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我镇关工委要积极探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和载体,主动配合教育、妇联等部门,推荐“五老”担任校外辅导员,组建以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为骨干的家教讲师团,评选家长学校优秀教案,定期举行家教讲座、家教咨询等活动,发挥学校、社区家长学校作用,切实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二、以关爱帮扶弱势青少年群体为重点,积极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

(一)帮扶弱势青少年群体。采取财政补助、部门支持、社会捐赠等办法募集资金,为贫困学生、孤残儿童、大病儿童等弱势青少年提供帮助。广泛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和热心人士捐资捐物,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二)推进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充分整合学校少年宫、村(社区)活动阵地资源建立标准化“留守学生之家”。深入开展“老同志牵手留守儿童活动”、关爱留守学生“圆梦”行动,组织“五老”同志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通过心理疏导、亲情陪伴、物资帮扶等服务,帮助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三)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镇关工委、学校、综治办要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学校(社区)”创建活动,组织“五老”同志与不良行为青少年、刑释解教青少年、闲散青少年等结对帮教,进行思想引导和行为矫正,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避免其违法犯罪。

(四)努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深入开展“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工作,镇关工委和宣传文化中心要按照每个网吧配备2名“五老”义务监督员的要求,建立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文明上网。教育、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特别是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三、以开展“基层工作年”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

(一)深入开展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关工委组织“五有”达标和“六好”创建活动,激发基层关工委组织活力,力争乡镇、学校关工委“五有”达标率100%。要指导帮助村(社区)关工小组配齐班子、落实经费、开展活动,确保工作活动常态化,实现“五有”达标,努力消除农村关工委组织“空白点”、“空架子”问题。

(二)抓好“五老”队伍建设。继续加大“五老”队伍建设力度和关爱“五老”的力度,及时将本地本单位退休的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同志吸收到关工委组织和“五老”队伍中来,不断充实各级关工委班子力量,壮大“五老”队伍。根据老同志的特长和意愿,组织加入思想教育团、关爱工作团和文艺宣传队、网吧义务监督队等开展活动。要尊重和爱护“五老”同志,做到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关怀、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服务,充分调动并保护好老同志的参与热情。

(三)抓好典型引领。全面推进“六好”关工委创建活动,学习枣山镇先进典型的经验做法,打造工作特色和亮点,抓好典型示范带动。

四、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保障,全面提升关心下一代工作水平

(一)提升能力素质。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关工委干部的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围绕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就家长学校建设、不良行为青少年帮教等课题进行专题调研,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

(二)形成工作合力。发挥关工委牵头作用,加强和成员单位的沟通联系,定期召开会议,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关心下一代工作合力。切实做到“三纳入”(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纳入目标管理)、“四到位”(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强化工作保障,确保关工委组织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

篇9

关键词:新课改;中职政治教学;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27-02

中职政治教育既是新课程改革德育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整体教学目标的要求,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有别于一般学校的政治教育,特点在于学生的创业、职业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担负着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重担,重点突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以培养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

一、中职思想政治创新教育的原则

1.理实一体化原则。中职学校的政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一个人的思维决定着行动,学生在获取思想政治知识的同时,理论联系实践需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体验并陶冶无尚的道德情愫。波尔茨曼说:“理论是思考的根本,是实践的精髓。”教师要因材施教,积极组织中职学生开展以学生的成长特点为前提并且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增长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随之提高。

2.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辅相成的原则。教师在种植思想政治教学中要起到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对于探究的知识正确指导。首先要明确学习活动的目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然后在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发现问题所在,经过热烈的讨论与争辩解决问题,并有所创新。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在知识建构中的主体地位,根据中职学生的成长特点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交流研讨,并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控,在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发展中职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

3.继承弘扬优良传统和改革创新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中国素有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美誉,从古至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经过言传身教、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反省自己、克制约束自己、坦荡自律等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历经几千年文明史,发展到今天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弘扬、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辩证统一。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宝贵的教育资源,为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要求,为创新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摒弃旧的观念与方法、推陈出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二、中职政治创新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1.历史背景教育创设教学情境。从目前情况看来,中等职业学校中除师范学校与导游专业外,其余所有专业均不开设历史课。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来看,历史教育对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观念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历史教育本身具有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一致性的特点,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历史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的关键,通过历史教育,能使青少年真正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坎坷曲折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各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中国人民反抗腐朽统治,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披荆斩棘、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激发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责任感和建设祖国捍卫祖国的情怀。

2.多媒体网络教育丰富教学内容。21世纪是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互联网正在全球范围内以不可逆转的态势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数据,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网民中最大的群体是学生。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网络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创新了教育的模式。学校可以把思想教育的信息资源通过学校网站、网页等形式链接到互联网上,供学生上网浏览、阅读;也可以通过网络开展思想状况调查与心理咨询服务。教育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上提供的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来承载内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学生的网帖,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思想动态。深入研究和把握信息网络条件下学校育人环境的新特点,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让网络成为创新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

篇10

中国在进步,科技更新速度非常的快,大力提倡国民综合素质,这离不开社会科技的发展。想要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就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提高国民的素质是很有必要的,民族的素质离不开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时期的教育,青少年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国家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创新发展,创新也要从青少年培养开始,培养孩子们的开阔思想和创新思维能力是很重要的。对青少年良好的教育和创新决定着国家的命运,科技馆作为为大家服务的一个平台起到了不可取代的社会意义。

1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意义

青少年肩负着国家未来建设的重任,我国目前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国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学习教育。在一些大城市科技创新教育模式已经很健全,在教育设施方面和教育内容方面随着国家对青少年的重视都已经逐步完善,这些对国家和国民有利的因素吸引了很多青少年参加到科技创新教育活动中来,很好的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想教育并且提高了青少年自身的科技素质,这些对青少年来讲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现实意义,比如,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就有全国性的科技竞赛。青少年培养对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思维能力的掌握对自己来说是一项很好的事情,而且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科技馆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在发展科技馆事业上已经有很多年的历程了,最近的几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青少年科技馆也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青少年创新教育的科技馆开始走向全面发展的阶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科技馆对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教育非常的重要,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这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唯一途径。青少年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法宝就是教育和经济,青少年要想成为前辈的接班人,从小就要培养出探索、创新的能力。青少年正是学习科学知识的最好阶段,需要对科学知识的掌握,青少年科技馆满足了青少年的这一愿望,科技馆可以让青少年在学习创新教育的阶段起到引导和增长知识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认识到科技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性。

3 科技馆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科技发展,现代社会形成了一个大经济体,传统的思想已经跟不上现代社会的步伐,在青少年从小的学习中引导他们学习创新教育,引导他们参加科技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科技馆形式多样,可以满足不同青少年的个性和兴趣,利用科普活动在青少年中普及和传播科普知识和科学创新精神。还可以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弥补了黑板教育模式的不足,让青少年在教室外可以学到教室内学不到的知识,激发出他们对科学的热爱,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3.1 科技馆在科技教育中的作用

我国得以发展靠的是科技,一个国家想要科技兴国,就要从青少年开始抓起,科技馆是我国科技事业的重要部分,在青少年创新教育中,实施科学发展,让科技在实践发挥作用,把他们培养成未来的创新人才,为国家的创新技术带来更大的突破做贡献。

3.2 科技馆在教育中的启迪作用

科学创新就是求知答案的过程,是求知欲的动力。要培养青少年问为什么的习惯,我国教育喜欢让学生回答一些有唯一明确答案的问题,对于那些发散思维的问题很少。科技馆通过灵活的方式,让学生做出一些根据他们内心真实想法的题目,这样可以更好启发学生散发自己的思维,培养创新的能力。科技馆更好的在启发教育方面帮助孩子,科技馆在启发教育上为青少年做出了很做的努力和贡献。

3.3 科技馆培养竞争意识的作用

科技馆在开展的一些科普活动中,有青少年科技竞赛,它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孩子对科技创新的主动性,通过一些实验参加实践活动丰富了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模式。通过比赛的方式,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在这个竞争的环境中做到了对科学知识实践普及的效果,让他们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具有竞争的意识。

3.4 科技馆起到了青少年创新的作用

科技馆培养了很多教育科技人才,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是一件很大的教育工程,它是帮助青少年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的环境条件。科技馆是否能不断的培养创造型的人才,这关系到科技馆能否继续下去的因素,直接关系到科技馆的前途。利用可行的有限资源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具有创新能力,适应国家的发展需要。

3.5 科技馆起到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作用

科技馆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科技馆以学习对象为中心,对学习者建立了责任和义务,学习中主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意识学习。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来强化教育恩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强了学生的团结意识。科技馆教育除了科技知识教育以外,还有专题的科普讲座,有人文关怀主体,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青少年学生建立自己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让青少年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有一个很好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