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原油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原油和有色金属的关系

篇1

一、本次资源税改革的内容及特点

我国1994年确立的现行资源税制度实行以从量定额征收办法,虽经几次调整和完善,但仍存在税负水平偏低,计征方法陈旧等一系列问题,起不到有效保护资源作用。新条例是我国对资源税又一次重大调整,标志着我国资源税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

(一)主要内容

1.油气资源由 “从量计征”改“从价计征”

新《条例》对油气资源税计征办法和税率进行了调整,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并相应提高了原油、天然气的税负水平,税率为销售额的5-10%,这次改革暂定按5%的税率征收。统一内外资企业的油气资源税收制度,取消了对中外合作油气田和海上自营油气田征收的矿区使用费,统一改征资源税。对稠油、高凝油和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实施减征资源税的政策。

2.焦煤、稀土资源单列并提高税额标准

新《条例》将焦煤和稀土分别从煤炭资源和有色金属矿原矿资源中分离出来,并提高了征税标准。焦煤税率由0.3-5元/每吨提高到8-20元/每吨(我区为8元/吨);稀土税率由0.4-30元/每吨调整为0.4-60元/每吨(我区为60元/吨)。

3.明确规定了不同资源的适用税率

新《条例》规定,纳税人具体适用的税率,在本条例所附《资源税税目税率表》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根据纳税人所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的资源品位、开采条件等情况,由财政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财政部未列举名称且未确定具体适用税率的其他非金属矿原矿和有色金属矿原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新旧资源税税目税率对比表

(二)主要特点

1.本次改革方案仍然是试点性质的过渡性方案

从计税方式看,一直呼声较高的“从价计征”方式并未全面铺开,仅涉及石油和天然气两个品种,而煤炭和有色金属资源仍按“从量计征”,且有色金属资源的调整力度也有限,仅涉及到焦煤和稀土矿资源。

2.从趋势看,资源税从价计征只是时间问题

虽然我国目前先对原油、天然气实行从价定率计征,但最终必然会对所有资源采取“从价计征”的方式。据悉,目前财政部已经开始调研煤炭资源的从价计征方案,并准备选择部分省份先行试点,条件成熟时再逐步扩大到其他资源产品。

二、资源税改革对我区的影响

(一)促进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更加合理化

1.有利于提高我区的财政收入

资源税征收标准和计征方式改革后,政府的资源所有权收益将会大幅度提高,同时,由于资源税属于地方税,所以新增收益也主要体现在我区财政。首先,本次改革的财政增收效应已初步显现。从油气资源税收看,2011年我区原油产量202.97万吨,天然气产量249.07亿立方米。若仍按从量计征,以原油30元/吨和天然气15元/千立方米的最高税率计算,油气资源税收为0.61亿元和3.73亿元。2011年实行新税制,我区原油、天然气实际资源税分别达到1.55亿元和6.39亿元,比从量计征净增收0.94亿元和2.66亿元。从稀土和焦煤税收看,2011年,我区稀土原矿产量为4.99万吨,焦煤产量0.44亿吨,按照新旧税额计算,改革后稀土、焦煤税收比改革前分别多增收0.03亿元和2.11亿元。从总量看,2011年,全区资源税收入达到56.81亿元,比2010年的36.82亿元多增收19.99亿元,增长了54.26%。其次,未来煤炭等矿产资源实行从价计征有着良好的财政增收预期。以煤炭为例,2011年我区原煤产量为9.79亿吨,按照税率3.2元/吨从量计征,煤炭资源税为31.33亿元;按照2011年我区原煤平均坑口价格为282元/吨、税率5%从价计征(根据掌握情况,未来煤炭资源税率可能调整为5%、8%、12%,本报告仅以最低的5%税率计算),煤炭资源税将达到138.04亿元,比现行税制净增收106.71亿元,增长了3.4倍。

2.有利于更好地协调中央企业与我区的收益分配关系

我区的许多资源开发企业是中央企业,如鄂尔多斯市2011年煤炭产量5.88亿吨,其中神华集团2.18亿吨,占37.1%。石油和天然气更是由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垄断。过去由于资源税征收标准很低,地方政府和居民在资源开发中受益很少。尽管我区出台了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等地方性收费政策,但央企的收费标准往往比地方企业要低,且有多项地方性收费(如安全费、环境整治保障金、人力资源费等)不予缴纳。即便如此,许多地方性收费在中央企业也得不到很好地执行。以鄂尔多斯市中央和地方企业的收费情况为例。2010年,神东、准能、哈尔乌素三家中央煤炭企业平均缴纳地方费为7.1元/吨,而伊泰、汇能、乌兰三家地方煤炭企业平均缴费为26.4元/吨,中央企业比地方企业吨煤收费平均低19元。资源税改革后,由于税收是国家出台的强制性征管政策,央企会通过多缴纳资源税客观上实现部分收益向地方转移。

篇2

一、谁将承受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冲击

中国进出口在过去十年中平均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8%和20%。外贸增幅在中国2001年加入WTO后明显加快, 使得中国在国际贸易舞台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从商品类别来看, 中国外贸总额中机械运输设备占最大比重, 在2004年的进出口总额中占45%左右。进口中第二大类是原料类制成品, 占2004年进口总额的13。2%。出口中第二大类是杂项制品(包括服装服饰、鞋类及小商品等), 占2004年出口总额的26。2%。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重新布局, 中国的加工贸易持续发展, 其在中国2004年占进出口总额的54%和40%。换句话说,2004年中国40%的进口流入了出口导向型行业,经过加工之后再出口。加工贸易成了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这一特点在近几年尤为突出。

出口

出口增长主要受外部需求和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外部需求的增长促进了中国出口,而实际有效汇率的提高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会拟制出口。其实,外部需求是影响中国出口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均对实际有效汇率变化敏感。多数原料类产品的出口与汇率水平负相关。一些产品的出口价格竞争力不强,对汇率有较强的依赖。例如,纸类、

棉纱、黑色金属(钢材、粗钢、锰等)、铝、木质装饰品等。人民币汇率升值将使这些初级产品、原料类产品出口增长减缓,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但在长期内将有利于中国调整出口的产品结构,毕竟我国并不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这些资源类产品所处的一般又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资源类产品过多的出口短期内容易加大国内“煤电油运”紧张的矛盾,长期内将加大国内的环境、资源的压力,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有关部门近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拟制部分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过快增长,包括陆续采取下调或取消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停止加工贸易、提高出口暂定关税等措施。这将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人民币升值与这些调控措施有异曲同工之效。

我国某些原料类行业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对汇率不甚敏感。这些行业包括焦炭、纺织面料中的有机棉纤维、有色金属(除铝外)等。面料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品,绍兴生产的面料出口价格远低于国际同类产品的价格,因为激烈的国内竞争把出口价格压到了底线(竞争来自于国内厂商之间)。人民币一旦升值,为维持同样的人民币价格底线,我国出口产品的美元价格将有所提高,但有于之前的国际竞争优势明显,人民币升值之后的价格依然有竞争力,因次,单纯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这些行业不会有明显的影响。鉴于焦炭、有色金属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产品,而且汇率、出口退税的调整夜不会自动地带来这些产品出口的减少,因此从长远来说国家应该采取其他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

制造业产品的出口普遍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较大。原因在于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多集中在低端,竞争优势不强,竞争方式也主要通过价格手段。

总的来说,出口短期内将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这显示出当前中国出口产品对价格优势的依赖程度很高,缺乏非价格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这对改善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实现出口的产业升级提出了迫切要求。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反观日本、台湾省的例子,其在日元、新台币大幅升值之初也受到过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种压力最终带来的是这两个经济体出口的产业升级。

进口

进口需求理论上受实际有效汇率和需求影响。内部需求与进口呈正比,实际有效汇率与进口呈反比,因为汇率的上升将导致进口商品本币价格的下降。与出口相似,进口也可以分两部分――国内消费或投资用进口(一般贸易进口)和加工贸易进口,因此,加工贸易生产的这部分内部需求实质上来源于外部。

因为实际有效汇率的上升将增加一般贸易进口,但由于加工贸易出口的放缓而导致加工贸易进口的减少,所以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进口总额影响并不大。

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的进口影响各异。

将有利于中国对原料、能源产品的进口。分行业来看,橡胶、原木、纸浆、毛料、铜矿石、塑料、原油和有色金属等产品进口对汇率比较敏感。虽然这些原料、能源类产品的总需求有一定的刚性,但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将降低人民币进口价格从而带来进口量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升值未必导致钢材进口量的增加,这是因为国内钢铁产能的不断扩张带来了较强的进口替代效应,在剔除了经济增长导致的进口增长之后,我国的钢铁进口与汇率变化的关系不大。

集成电路的进口量与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呈反向关系。原因是集成电路的进口更多的是满足于加工贸易出口的需要,人民币升值后,集成电路进口将受需求(加工贸易出口)下降的影响而减少。

汇率的升值也未必带来制造业产品进口量的显著增加,其原因在于进口替代效应在这些产品上表现突出。例如电视机、录音机、汽车等。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国内的制造能力不断提高,一些产品的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原本需要进口的商品现在已越来越被国内生产(虽然这些最终产品的原料或者零部件仍需进口),这种进口替代效应主要体现为这些产品的进口量虽随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增长,但在剔除了经济增长因素之后的进口量与总体呈上升趋势的实际有效汇率负相关。

二、人民币升值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有多大影响

因为人民币升值将削弱中国的竞争力,会在短期内打击出口、鼓励进口。在没有其他政策调整的情况下,相对的出口下降和进口增加将导致GDP增速相对基准下跌,从而进一步拟制消费和一般贸易进口。然而长期来看,进口产品国内价格的下跌将有助于拟制通货膨胀,从而提高实际利率,导致实际有效汇率相对基准从高位回落,虽然实际利率上涨会进一步打击投资增长,但竞争力的改善将带动出口复苏。因此,GDP增长会在骤降之后止跌回升。

三、那些措施可以缓解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冲击

逐步升值同时采取降息政策

利率政策可以缓和人民币升值导致的经济波动。假设利率在2005―2009年期间相对基准逐步下降125个基点,2009年GDP和投资将回到基准水平(投资甚至超过基准水平)。伴随着宽松的利率政策,消费紧缩在此期间大为缓和。在人民币升值之前将利率提高到适度较高的水平有利于为升值之后的利率调整留出足够的空间。与维持利率不变相比,利率调整将显著地减少经济波动。

逐步升值同时采取财政政策

篇3

从目前影响我国物价上涨的诸多因素分析,食品价格上涨始终是推动CPI攀升的主要动力和原因;居住价格高位攀升是促使CPI上涨的重要原因,农村CPI涨幅高于同期城市涨幅,以及国际传导成为推动本轮CPI上涨的新因素。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当前物价上涨。

目前,物价持续上涨已形成了对我国通胀压力的一定影响。确实,粮食和猪肉等价格涨势将持续、PPI中生活资料价格上涨、资源产品价格上调、居民收入增加刺激消费、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已形成、货币投放过快加大潜在通胀压力及中国难以在全球性通胀传导中独善其身,这些影响因素都预示着未来CPI仍有上涨动力。

目前CPI上涨还属于温和性通货膨胀,仍处于可控范围。综合考虑影响物价上涨的各方面因素,我们预计,全年CPI水平在4%左右,高于年初预定的3%的调控目标,也略高于2004年CPI全年增长3.9%的水平。

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一改前两年的平稳运行格局,出现逐月攀升的势头,5、6、7月份CPI上涨明显加快。7月份,CPI同比上涨5.6%,涨幅比去年12月份高2.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4.6个百分点。1~7月,CPI累计同比上涨3.5%,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

当前的物价上涨与2003年6月至2004年9月CPI的加速上涨非常相似。2003年6月至2004年9月,CPI曾经出现过一波持续上涨。其中,2004年6月~9月,CPI涨幅曾连续四个月持续徘徊在5%及以上的较高平台。

那么与上一轮CPI上涨相比,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是否更加严重,CPI加速上涨势头能否如上轮上涨一样得到有效控制?

CPI持续上涨

本轮物价上涨与前一轮物价上涨之间,究竟有哪些相同之处或不同之处呢?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予以分析,这对于我们认识当前及未来物价上涨趋势是非常有益的。

第一,食品价格上涨,始终是推动CPI攀升的主要动力和原因。在2003年6月至2004年9月的CPI上涨中,粮食价格上涨引发的食品价格上涨,是推动CPI涨幅上扬的主要原因。2004年1~9月,CPI累计上涨4.1%,食品价格上涨10.9%,其中粮食价格上涨28.4%。

与上一轮CPI上涨相同,食品价格继续充当了目前CPI加速上涨的主力。但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食品价格上涨除了有粮食涨价的因素外,更多的是受肉、蛋价格的推动。

进入2006年11月,我国粮价再次出现突然上涨,涨幅由2006年10月的3.7%,迅速扩大到2007年1月份的6.9%。耐人寻味的是,此次粮食涨价发生在2004年~2006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三年增产和库存充足的背景下。在我国政府对粮食市场加强调控后,粮价自今年2月份开始回落。但紧接着,猪肉价格上涨接过了粮价上涨的接力棒。“五一”长假后,全国各地的猪肉价格开始飙升。猪肉价格的上涨不仅带动了其他肉类价格上涨,还带动了鲜蛋、油脂等相关食品价格的上涨。2007年7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5.4%,涨幅比去年同期高14.8个百分点。

第二,居住价格高位攀升是促使CPI上涨的重要原因。虽然高房价没能直接统计进入CPI,但快速攀升的住房价格通过影响CPI中的居住价格,对CPI上涨也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目前,CPI中居住类价格的变动,包括建房及装修材料、房租、自有住房等与居住有关的项目。伴随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在我国的CPI中,居住类权重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正逐渐上升,居住价格对CPI的影响在加大。当前居住类在CPI中的权重是13.2%,比2000年提高3.5个百分点。随着2003年以来我国住房价格快速攀升,作为CPI类构成之一的居住价格也开始不断上涨。居住价格当月同比涨幅在2004年10月份创下6.8%的近年新高后,开始有所回落,但一直保持4%~5%的较高增长。今年7月份,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4.4%,涨幅比去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

从居住价格构成上看,除了由政府直接控制的水、电及燃料价格等项目价格有所回落外,受高房价影响,与商品房价格密切相关的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和租房价格涨幅仍保持升势。

第三,在两次物价上涨中,农村CPI涨幅均高于同期城市涨幅。2003年4月~2004年10月,农村CPI涨幅连续18个月超过城市,且涨幅差距在拉大。受政府调控影响,伴随CPI涨幅回落,从2004年10月份起,农村与城市CPI涨幅均开始下降,且农村涨幅下降快于城市。自2005年底开始,农村CPI涨幅再次开始低于同期城市涨幅。

2006年底以来,在当前这一轮CPI持续上涨过程中,农村CPI涨幅再次超过同期城市涨幅。今年7月份,城市CPI上涨5.3%,农村CPI价格上涨6.3%。农村CPI涨幅高于同期城市涨幅说明,在两次物价上涨过程中,农村居民受到的冲击和影响要大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消费价格的过快上涨,不仅会抵消近年来国家为增加农民收入所采取的各项调控措施的实际效果,也会抵消农副产品涨价给农民带来的增收效果。

第四,国际传导成为推动本轮CPI上涨的新因素。当前的这一轮CPI上涨带有明显国际背景。前面我们提到,2006年底发生的粮价突然上涨是在我国国内连续三年粮食增产的背景下发生的。显然,国内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并非粮价突然上涨的主因。当我们将目光转向国外时,可以发现,粮价上涨已成为全球现象。我国国内粮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例如,2006年,美国小麦出口价每吨上涨50多美元,全年涨幅31%;玉米出口价每吨上涨60多美元,涨幅70%。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价格,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持续走高,今年上半年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点。世界银行今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国际玉米价格比去年夏天上涨75%,今年前4个月总体粮食价格上涨20%。

全球粮价上涨既有需求增加的原因,也有供给减少的因素。随着全球经济向好,消费者收入增加,对食品的需求增加。除正常的食品需求外,近年来,由于原油价格高涨,导致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从而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拉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在国际粮食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干旱、洪涝、农作物和家畜疫病增加在减少着粮食产量,也影响着食品供给。正是供求两方面的冲击,造成国际粮价的快速上涨,进而带动我国国内的粮价上升。

第五,PPI与CPI增长格局发生变化。工业品出厂价格是生产者价格指数,反映的是生产流通过程中的价格变化。由于生产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消费,按照价格运行的一般规律,生产流通过程中价格的变动会传导到消费流通过程中,即PPI与CPI之间有一定的传导关系。

在前一轮物价上涨,PPI领先于CPI上涨。PPI当月同比涨幅自2002年12月份由负转正,并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从2003年1月份的2.4%不断攀升到2004年10月份的8.4%。但在当前的物价上涨中,PPI与CPI的走势出现一定背离。在CPI持续上涨的同时,PPI不涨反落。

从PPI构成来看,PPI包括生产资料价格与生活资料价格。造成目前PPI与CPI走势背离的主要原因,就在于PPI中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走低。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看,PPI尤其是其中的生产资料价格的走势,主要受国际原油、有色金属等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以及国内投资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基础原材料价格,如原油、主要化工原料、黑色和有色金属等基本上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尤其是上游产品如原油、铜、铝、铁矿石等能源和主要原材料产品价格,基本由国际供求形势决定。2006年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开始高位回落,国内前期投资形成的煤炭、钢铁等能源原材料行业产能也开始大量释放。受此影响,生产资料价格也开始持续走低,并带动PPI走低。

通胀压力持续存在,物价上涨仍处可控范围

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是否会更加严重,CPI加速上涨势头能否得到有效控制?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这一备受市场关注的问题。

第一,当前CPI上涨,是前期受抑制的通货膨胀压力再次释放的结果。在对2003年~2004年CPI上涨的控制中,政府对调价项目的干预和控制起到了关键作用。2004年4月底,国家发改委“关于严格控制出台涨价项目的通知”,提出了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出台涨价项目的“两条控制线”政策(即:当CPI涨幅月环比超过(含达到)1%或者同比累计上个月超过或达到4%时,应暂停出台政府提价项目3个月)。在政府给物价上涨戴上“紧箍咒”后,CPI涨幅自2004年10月份开始不断回落。

尽管前一轮物价上涨及时得到控制,但需要看到,在经济运行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通货膨胀压力。在政府“两条控制线”的行政干预、强力控制之下,通胀压力的释放得到了控制,但通胀压力并未从根本上消除。随着CPI上涨初步得到控制,同时为及时疏导各地积累的价格矛盾,国家发改委于2005年7月又宣布暂停执行“两条控制线”政策。自2005年下半年解除“两条控制线”政策后,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再次释放,CPI在经过一年多的惯性盘整后,于2006年底再次步入上升通道。

第二,粮食、猪肉等食品价格涨势将持续较长时间。粮价是百价之王,粮价上涨往往是引发通货膨胀的“领头羊”。在最近两次CPI持续上涨中,粮价的重要性已经充分得到证实。

尽管短期粮食价格上涨得到控制,但从长期来看,粮食价格仍面临较大的涨价压力。需要看到,影响粮价屡次上涨的关键原因,是我国城市化的推进造成了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及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从而抑制了粮食的供给能力。与此同时,随着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的粮食需求水平却呈刚性增长。粮食涨价的背后是解决农民增收,实现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要求。由于我国粮食供求持续处于“紧平衡”的状态,另外,考虑到保证农民增收的问题,预计粮价将保持稳中有升的势头。

今年猪肉价格的上涨有三大原因,一是粮价尤其是玉米价格的上涨带动猪饲料价格的上涨。二是去年猪肉价格过低打击了农民养猪积极性。三是南方高热病、蓝耳病疫情导致生猪供应减少。在猪肉价格暴涨后,政府通过对生猪养殖的补贴鼓励农民养猪,而高涨的猪肉价格也将提高农民的养猪积极性。但是,由于生猪生产受到母猪繁育时间的制约,从农民留养母猪到生产出仔猪再到肥育猪上市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猪价偏高和猪肉供应偏紧的局面,还将持续相当长时期。

粮食、肉禽蛋等农产品的需求将受到农村及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长的持续拉动。自2007年以来农村居民的消费价格涨幅持续高于城市居民。作为低端消费者,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在收入提高后将增加对粮食、肉禽蛋类等消费量,这将对粮食、肉禽蛋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产生持续的拉动作用。

第三,食品价格带动PPI中生活资料价格上涨。在PPI向CPI的传导中,PPI中的生活资料价格与CPI之间的传导最为直接。作为CPI的上游价格,受生产资料价格走低的影响,PPI自2004年连续走低以来,反弹一直无力,两年多时间以来一直持续在较低水平徘徊,但PPI有望在食品价格的上涨带动下逐渐走出低谷。今年以来,PPI中生产资料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走势相反,生产资料价格一直处于底部区域徘徊,并呈小幅持续走低趋势,但生活资料价格在食品价格大涨的带动下,一直持续走高。今年6月份,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5%,而去年同期为下降0.2%。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7%,而去年同期为下降0.4%。

第四,节能减排任务艰巨,政府很可能运用价格手段,上调资源产品价格。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但2006年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今年一季度,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行业增长20.6%,同比加快6.6个百分点,节能降耗的形势十分严峻。

为此,今年6月4日,国务院了《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必须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确保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预计各地政府可能会陆续出台水、电、油、气等价格上调措施。各地政府对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上调,特别是燃气、水、电等相关产品及服务价格的上涨,会进一步影响到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第五,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稳中有升,需求对CPI上涨的拉动力在增强。考虑到去年以来机关事业单位大幅度提高工资,企业利润大增促使雇主和职工收入增长加快,股票与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暴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今年需求拉动CPI上涨的压力,可能要比前两年略大一些。

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4.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3.3 %,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4个百分点,高于一季度1.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拉动居民消费增长加快。从历年消费增长的规律看,二季度一般是我国的消费淡季,今年则不同,一季度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9%,进入二季度增速进一步加快,4、5、6月份增速分别提升至15.5%、15.9%和16%。

第六,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已经形成。按照预期通货膨胀理论,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通货膨胀,即使最初引起的通货膨胀的原因消除了,它也会由于人们的预期而持续,甚至加剧。央行2007年第二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下季度物价预期仍不乐观,有超过半数(50.2%)的被调查者预计物价趋升,占比超上季度5.9个百分点,与50.8%的历史最高值,仅差0.6个百分点。

第七,货币投放过快,使潜在的通胀压力在加大。弗里德曼曾说过“通货膨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其含义是说,通货膨胀的机理和传导机制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只有一个,即货币供应量过大。2006年以来,与即期需求密切相关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不断加快,为总体物价水平的上升提供了宽裕的货币环境,从而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今年7月末,M1同比增长20.94%,增幅比上年末高3.4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5.6个百分点。

第八,通胀压力笼罩全球,国际传导恐使中国难以独善其身。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步伐加快,全球通胀压力也在加大。2007年5月份,世界通货膨胀水平上升至近7年来的最高水平,当月主要工业国家的平均通胀率达到2.8%,这主要是受到石油和食物高价格的影响。为此,各国央行行长及国际机构和投行的研究人员纷纷发出通胀预警。

前面我们分析,在当前的物价上涨中,CPI中的粮食价格上涨与PPI中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具有较强的国际传导特征。预计国际市场石油和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产品以及粮食价格的走高,将会对国内相关产品价格形成一定的影响。

篇4

通胀将主导未来市场

通胀与当今的热门话题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经济正常运行时说通胀现实,在经济遭受挫折时说通胀预期。这基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什么时候不说通胀?就是当经济陷入危境之时,这样的情况不能说没有,却屈指可数。

通胀不必看CPI

西方发达国家在向工业化进军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经历了20年左右的高通胀时期。国都证券研究所所长许维鸿认为,在中国做投资理财,更倾向于从通胀和保值增值的思路来理解。中国整体上仍然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农业化社会向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的过程,不可避免要经历欧美国家在20世纪70~80年代的高通胀时期。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金融行业分析师胡松则认为,当今的通胀问题表现出了明显的新特征,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国际经济结构的逐渐调整和转型,二是国内资产和消费结构的转型引致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这都需要经历长期过程。

许维鸿:中国的通胀问题和当年日本的发展历程很相像,有一个出口加工型的工业导向。我们的通胀主要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这是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一个基调。对理财来说,通胀是可以管理和规避的,标准是投资者的个人财富增长不低于整个社会财富增长。和CPI比没有意义,个人财富增长要和M2增速比。

胡松:在当前世界的各个国家投放货币以刺激经济复苏的状况下,一定有一个经济结构的逐渐调整和转型,因此全球都存在一个较强的通胀预期。对中国而言,我不认为还会出现以前那样的排队抢购现象,因为物价上涨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对一般消费品来说,现在的生产能力完全能应对,而对基础商品,由于国进民退的趋势增强,国有资本掌握了大量的流动性,首先攻击的是资源类的基础商品,间接带动物价的整体上涨。

通胀是否来到

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副总经理张红杰认为,通胀还没有来到,现在看到的是通胀预期。温和的通胀对股市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企业盈利会有较大程度的增加,现在要尽量避免恶性通胀。国都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翔也认为,通胀对股市形成利好。金鹏期货副总经理喻猛国则认为,通胀可能在全球已悄然来临。

张红杰:通胀预期显现或确立的话,是好事,对经济造成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下,一定幅度的可控的通胀率,对经济是有促进作用的。我现在担心的是,资金的持有者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会对某种基础产品造成冲击,表现出结构性的差异,从而引起物价的急剧波动。

张翔:通胀预期逐步增强,这是一个肯定的判断。从短期来看,通胀不会呈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温和的通胀水平对经济是可以接受的,明年的预期大概在3%以内,这对股市是利好因素。长期来看,通胀将持续存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对大宗商品的旺蛊需求是一个持续过程。

喻猛国:一般而言,从货币的发行到最终消费品价格的上涨需要一个过程,首先体现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上,然后是工业品价格上涨,最后是消费品价格上涨,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现在距离当初各国救市的时间正好一年,从澳大利亚、以色列以及印度近期加息都可以感觉到,通胀已悄然来临。

通胀受益板块未来半年看好

高明的股票炒家能以战略大师的方式布局,在风云诡谲的股市浪潮中始终紧跟市场节奏,把握投资主线。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抓住通胀受益板块,也就抓住了股市投资主线。那么,什么是通胀受益板块,该板块启动状况如何呢?

解读通胀受益板块

张虹杰:通胀确切的定义是货币价值的降低,而按照一般老百姓理解就是商品价格的上涨,因此就要区分是什么样的商品,比如说农产品或工业品。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最上游的商品通胀受益最大,主要是原油、煤炭、有色等与资源相关的板块。同时,受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影响,通胀还表现在房地产和金融等资产板块价格的上涨。

张翔:从通胀的定义来看,通胀是价格上升,那么就要来看哪些板块具有价格上涨概念,可分为需求推动型和成本推动型。前者主要是房地产和金融等资产板块,后者主要是有色和煤炭等资源板块。简单地说,资源板块能把价格上涨转嫁给其他行业,价格弹性小,拥有定价权;而资产板块具有抗通胀和保值的要求。

通胀受益板块年底启动

张红杰:我们面临新一轮上升行情,通胀受益板块是主线。行情总体持续多长时间,取决于国际和国内对经济政策的调整。

张翔:通胀受益板块已经启动了,当前正处于上升通道,因为通胀刚刚起步。真要发展到恶性通胀,由于对经济的破坏比较大,可能导致政府的打压经济。因此最好的时候是未来半年,这个比较确定。

嗡猛国:作为通胀受益的板块,我认为就在年底启动。到了明年上半年,可能世界性的通胀又会显现,将是这些板块上涨最猛烈的时候。

哪些板块受益最大

通胀受益板块主要有哪些?目前达成共识的是包括了4大板块:煤炭、有色、金融和房产。此外,张宏杰还重点推荐了农业板块,张翔也认为农业和食品板块值得关注。农业板块公司如表所示。

张虹杰:通胀板块看得非常明显的一个是资源类,主要是煤炭和有色;一个是资产类,主要是金融和房产。我们重点推荐资源类,重点关注资产类。另外看好农业板块,明确看好种业,如登海种业和隆平高科等,这些公司都非常直接地受益于通胀,而且能享受几乎通胀带来的全部收益。

张翔:让我来排序的话,分别是能源(稀缺性最强)、金融(经济形势向好,房贷增加,息差的收入增加)、房地产(和民生有很大的关系,争议较大,但政府不会轻易打压)、有色(取决于全球的定价需求,但估值偏高)以及农业和食品(受益较有限)。

喻猛国:我认为资源肯定是受益板块,比如有色金属、煤炭以及黄金等,因为通胀和大宗商品走势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是长期过程,相关股票将从中受益。

不建议做板块轮动

有投资者问,寻找通胀受益板块做什么?答案自然是从中精选个股。又问,这是价值投资还是趋势投资?如何判断通胀受益板块是否仍具有投资价值?还有人由板块联想到了板块轮动,问板块轮动可做吗?(2001~2009年的轮动规律如图所示。)

投资价值如何看

张翔:如何判断投资价值?要根据行特点具体分析。稳健的考虑还是

看估值,金融估值最具优势,地产和煤炭估值处在正常水平,农业和有色估值较高。其次看具体行业的外界刺激因素,如政策面的改变等。投资者应该把握住确定性较大的板块,如优先买金融股。

张虹杰:通胀受益完全是一个资金推动型的行情,按照一般的估值来看,是没有办法衡量的。在行情上升到一定阶段之后,按照正常的估值水平来看会出现偏高现象。是否投资,取决于投资者的价值判断。像巴菲特做价值投资一样完全不去追市场,或者像一般投资者一样,追一段时间再出来,完全是两种考虑。通胀受益板块是今后一定时期内的市场主线,这个基本趋势需要把握,但对于存在的市场风险,投资者也要有充分认识,尤其房地产等资产类板块的价格是有一定泡沫的,投资者做决策时要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

板块轮动不可取

张红杰;4大板块内部是否出现轮动?肯定有,但不建议普通投资者去做。板块的分类不同,面,临的市场环境不同,轮动的时间也不一样,单个板块的行情长的达数月,短的只有几天。即使同是通胀受益板块,在每一轮行情中的先后次序也是不一样的,和当时行业的具体情况有关系,比如说,哪些行业的需求在前面,哪些行业的政策引导在前面。2006~2007年的周期中,先是有色,后是煤炭;而今年上半年,煤炭先起来,有色后起来。因此投资者不要想着挣到所有的钱,正确的做法是选择一个自己认可的板块做长期持有。

大势中精选个股

篇5

家住德黑兰北部的伊朗石油公司职员易卜拉希米在市中心上班,尽管他自己有车,但他总喜欢只把车开到地铁一号线哈加尼站附近的大型停车场,然后乘地铁上班。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样可以避开“噩梦一般的”德黑兰交通拥堵。对此,他“非常感谢中国公司”。

伊朗首都德黑兰,人口1100万,在车辆容纳能力不足100万辆的路上,行驶着300多万辆小汽车,交通拥堵已是司空见惯。德黑兰人几十年来一直盼望能坐上地铁。因此,德黑兰的地铁项目曾被伊朗政府称为“总统一号工程”。

中国中信国际合作公司于1995年和2002年分别签下了德黑兰地铁一、二号线项目和一号线北延线项目。2000年,随着德黑兰地铁一期工程的开通,德黑兰人终于在中国人的帮助下圆了地铁梦。

2006年,一、二号线项目全线建成开通。此外,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已建成德黑兰地铁五号线(郊区线),并在2004年签下了四号线项目承包合同。

中文铭牌

从拥挤的地面走进宽敞的地铁站,记者努力地想找寻一些中国的影子,但是骄傲的德黑兰人似乎努力在突出自己的文化。在各处地铁站的大幅壁画中,展现的大多是具有波斯风格或伊斯兰传统的造型。最后,记者终于在地铁车厢的顶部或底部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了中国厂商的中文铭牌。

其实,伊朗老百姓并不一定清楚,他们每天接打的电话,使用的电源,行走的公路……都有可能与中国有关。中伊经贸合作项目已涉及伊朗许多经济领域,包括石油天然气、轨道交通、电力、通讯、化工、冶金、造船、高速公路和汽车摩托车组装等行业。

在电信和通讯市场,来自中国的华为、中兴、天喻、烽火和好易通等公司就表现得相当活跃。这些公司目前已经拥有伊朗全国大约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今后发展的空间也颇让人有丰富的想象。其中华为在伊朗的发展尤为迅速,截至2009年中期,大约已经有130个伊朗城市在使用华为安装的光纤网络。

中国驻伊朗大使馆经商处参赞王立平介绍说,伊朗是中国在海外重要的工程承包市场之一。参与伊朗工程承包的中国企业主要是大型企业,其中不乏很多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例如油气行业“三巨头”――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电信和通讯“双雄”――华为和中兴;水利水电建设龙头企业中水电集团和葛洲坝集团等等。此外,近年来也有不少民营企业陆续进入伊朗市场,主要从事一些轻工类行业。

样板工程

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承建的伊朗阿拉克火力发电厂被誉为中伊合作的“样板工程”。该电厂装机容量130万千瓦,工程的合同于1995年3月签订,合同总金额为2.4亿美元,曾创造中国发电设备出口单机容量最大、总装机容量最大、现汇合同金额最高以及技术最先进四项全国第一。

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导致伊朗石油出口收入猛增。伊朗政府开始启动大规模经济建设,工程承包市场也因此走向繁荣。与此同时,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不断提升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中国公司以优良的质量和有竞争力的价格赢得了诸多好评。

东方电气集团公司阿拉克项目总经理陈钦尧告诉《财经国家周刊》,中伊双方的合作一开始并不顺利,主要是伊方对中方的能力和水平持怀疑态度。有一次,在要对关键的安全门进行调试时,伊方坚持要用西方的技术人员,结果英国工程师加登忙活了两个星期,却连门都给卡住了。最后还是中方的专家出手解决。自此,伊朗的有关负责人对中国技术人员的水平开始信服。

2009年5月18日,由中国中信国际合作公司总承包建设的伊朗德黑兰地铁一号线北延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德黑兰市市长卡利巴夫和中国驻伊朗大使解晓岩等200多位嘉宾出席了在古尔哈克地铁站内举行的庆典仪式。

出席典礼的嘉宾和媒体记者还坐上新开通的地铁列车亲身体验一番。在地铁列车平稳行驶在新建线路上的时候,德黑兰城乡铁路公司总裁哈什米对不远万里来到伊朗修建地铁的中国工程师赞不绝口。“非常好,中国工程师是非常能干、非常优秀的工程师。他们工作非常努力。”

经贸活跃

“这几年,中伊双边经贸合作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王立平告诉《财经国家周刊》,由于伊朗受西方国家制裁,对外合作的选择有限,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很受伊朗市场的欢迎。这些无疑为双方企业的合作提供了机遇。

在双边经贸关系上,一方面中国主要从伊朗进口原油,另一方面伊朗是中国工程承包的一个主要市场,承包项目涉及能源、电站、水坝、轨道交通、有色金属、通讯、钢厂等诸多领域,由此也带动了中国对伊朗的设备出口。

近年来,中伊两国双边贸易增长迅速,2000年,双边贸易额大约为20亿美元,2008年达到276亿美元,年均增长40%左右。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2009年1-10月,中伊两国的贸易额为171亿美元,同比下降31.3%。

王立平参赞告诉《财经国家周刊》,中国从伊朗进口原油大约占了两国贸易当中进口的80%和进出口总额的50%。世界油价在2008年7月曾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随后急转直下,到当年年底已暴跌到30多美元,目前维持在70美元左右。剔除价格因素,中国2009年从伊朗的原油进口量稍有增长。

与此同时,2009年中国对伊朗的出口跌幅呈现逐月收窄的态势,特别是11月和12月增长迅速,全年有望实现与上年持平。由此从总体上看,中国向伊朗的出口状况要远远好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和中国在伊朗工程承包的发展密切相关。

据伊朗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1-9月份,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达到89亿美元,同比增长20多倍,伊朗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工程市场。

危机中的亮点

全球性金融危机自然也对伊朗经济造成了冲击,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和油价下滑,导致伊朗石油收入锐减,财政赤字和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显。

伊朗国民经济严重仰依赖石油,石油收入是伊朗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近年来,石油出口收入一般占伊朗外汇总收入的80%左右,约占政府预算收入的60%。

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从2008年9月份开始,中伊经贸的两大组成部分――双边贸易和工程承包,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一方面是原油价格的暴跌,造成中国进口额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是伊朗石油收入锐减,造成一些现汇项目被迫下马或推迟,导致由工程承包带动的中国设备产品出口也有所下降。

奥巴马上台后,伊朗局势出现缓和,很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开始对伊朗进行政策调整,涉伊金融结算和融资限制有所放松。中国的银行也逐步树立对伊朗市场的信心,促使中国公司在伊朗的工程承包项目得到较大发展。分布于伊朗许多领域的中伊经贸合作项目中,油气、汽车和矿产呈现出“三大亮点”。

在油气领域,伊朗已经成为继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之后中国原油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在2009年1-11月,中国自伊朗进口原油2,168万吨,增长8.9%,占同期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1.9%。与此同时,双方在油气工程合作上,也取得很大进展。

在汽车领域,东南汽车、江淮汽车、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中国重汽、金龙汽车、宇通汽车、奇瑞和力帆等一大批中国汽车公司近年来纷纷进入伊朗市场,把自有品牌的卡车、大客车、面包车和小轿车等产品出口到伊朗,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当地进行组装。

在矿产领域,伊朗是个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除了位居世界第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外,铜、锌、铅、铬和铁等矿产储量也非常丰富。中国近年来对伊朗铁矿石、铜矿和铬矿等矿产的进口大量增加。特别是在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的铁矿石大幅提价之后,来自伊朗的铁矿石对中国而言日益重要。

风险犹存

“从政治上看,伊朗面临的国际环境较为严峻,”王立平告诉《财经国家周刊》,伊朗工程承包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值得有实力的中国公司积极进行开拓,但同时也要高度重视伊朗投资环境当中的政治风险、经营风险和项目泡沫风险,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利益。

而伊朗商人也以精明著称,在谈判过程中喜欢把多家中国公司引进来,让其相互竞争,压低价格,往往导致中国企业盈利大幅下降。为此,经商处一方面不断强化在伊中资企业商会的改革和职能,加强企业之间的项目协调,另一方面也多次向伊方指出,这样做会拉长谈判周期,导致总成本攀升以及质量水平降低,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双输”做法。

篇6

一、2009年前三季度对外贸易运行情况

2009年以来,世界经济大幅下滑,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中国外贸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这一严峻复杂的形势,中国政府果断决策,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出台了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等一系列稳外需政策措施;各地及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扎实工作,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广大外贸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切实增强竞争力,千方百计稳住老客户、开拓新市场。从总体来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外贸发展出现积极变化。前三季度,外贸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一)进出口规模逐步扩大,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去年前三季度,全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557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9%。其中,出口8467亿美元,下降21.3%;进口7112亿美元,下降20.4%。分季度看,一、二、三季度进出口分别为4289亿美元、5179亿美元和6109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4.9%、22.1%和16.7%;其中出口分别为2456亿美元、2761亿美元和3250亿美元,下降19.8%、23.5%和20.5‰进口分别为1833亿美元、2418亿美元和2859亿美元,下降30.9%、20.4%和11.8%。进入三季度以来,随着稳外需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和国际市场需求趋稳,出口已经连续三个月超过1000亿美元,9月份达到1159亿美元,创下今年以来单月出口新高,同比降幅也收到15.2‰在国内需求扩大等因素带动下,9月份进口达到1030亿美元,是今年以来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下降3.5%,降幅首次缩小至个位数。前三季度外贸顺差1355亿美元,同比下降26%。

(二)资源性产品进口价格大幅下跌。价格下降对外贸影响明显

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弱、竞争更加激烈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响,进出口价格同比持续下降。前三季度,出口价格累计下降6.1%,进口价格下降17.5%。剔除价格因素,前三季度出口和进口分别实际下降16.2%和3.5%。主要资源性产品进口价格降幅均超过两位数,前三季度原油进口平均价格下降48.6%,铁矿石下降45.5%,初级形状的塑料下降29.5%,大豆下降28.6%。

(三)大宗商品进口量继续增加。机电产品进口降幅缩小

去年前三季度,大宗能源资源商品进口量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铁矿砂进口量增长35.7%,原油增长8.2%,初级形状的塑料增长30.6%,大豆增长12.8%,但7月份以来大豆进口过快增长势头出现逆转,9月当月进口量下降33.5%。受扩大内需带动和加工贸易下降趋缓影响,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年初大幅下降后,二季度以来趋于好转,前三季度机电产品进口3459亿美元,下降16.8%,高新技术产品进口2174亿美元,下降18,1%,降幅均已低于进口总体降幅。(见表1)

(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滑程度较轻。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降势趋缓

受益于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措施,加上需求弹性相对较小、国内竞争优势明显,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明显低于出口总体降幅。去年前三季度,服装出口785亿美元,下降10.2%5纺织品出口431亿美元,下降13.7%;鞋类出口209亿美元,下降5.6%;家具出口177亿美元,下降8.5%箱包出口92亿美元,下降9.7%;玩具出口56亿美元,下降11.3%。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年初下降幅度较大,但随着国际市场需求有所回稳,出口信用保险和信贷等支持力度加大,降幅逐步收窄。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出口4964亿美元,下降19.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558亿美元,下降17.7%。其中三季度分别下降16.9%和11.5%。(见表2)

(五)加工贸易降幅逐步缩小,一般贸易出口降幅有所扩大

由于加工贸易以IT等机电产品为主,产业链相对较短,在危机爆发初期所受冲击较大,2009年前五个月加工贸易累计出口降幅一直大于一般贸易。6月以来,随着外部需求状况改善和稳定加工贸易发展政策逐步见效,订单有所恢复,加工贸易出口明显回升,同比降幅已经小于一般贸易以及出口总体降幅。前三季度,加工贸易出口4085亿美元,下降19.7%,进口2243亿美元,下降23.9%,其中9月份加工贸易出口下降11.4%,进口下降6.9%。与此同时,前三季度一般贸易出口3785亿美元,同比下降24.5%,降幅呈现扩大态势,主要原因是2008年一般贸易保持持陕增长导致基数相对较高,进口3812亿美元,下降16.4%,其中9月份增长1.7%,2009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六)民营企业受影响相对较小,国有企业进出口大幅下滑

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经营机制灵活,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加上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受危机的影响程度相对较轻。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出口2390亿美元,下降15.5%,进口1225亿美元,下降2.1%;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702亿美元,下降21.1%,进口3842亿美元,下降20.6%;国有企业出口1375亿美元,下降30.2%,进口2045亿美元,下降28%。

(七)对美日出口降幅缩小,对部分新兴市场出口降幅较大

去年前十大贸易伙伴中,对美国、日本等国出口降幅持续低于出口总体降幅。前三季度,对美国出口1573亿美元,下降16.9%,对日本出口698亿美元,下降18.8%。对香港地区、东盟的出口降幅近几个月也明显收窄,已经低于出口总体降幅。前三季度对香港地区出口下降20.6%,对东盟下降16,1%。但对欧盟以及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出口下降幅度仍然较大,前三季度分别下降24.1%、48.9%和37.3%。同时,自欧盟和美国进口分别下降9.2%和12.4%,均明显低于进口总体降幅。由于资源和能源产品国内需求回暖,自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降幅已大幅收窄,分别仅下降4.0%和10.9%。(见表4)

从前三季度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大幅下滑、国际市场严重萎缩的严峻形势下,中国进出口规模逐步扩大、降幅收窄,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关于稳定出口、扩大进口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出台的各项措施是及时有效的。

二、2009年全年对外贸易形势分析

从国外来看,世界经济形势中的积极变化不断增多,国际金融市场趋于稳定,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结束一季度自由落体式的下滑态势,衰退趋势减缓并走向复苏,主要先行指标不断改善。美国三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增长3.5%,四个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增长。日本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升至54.5,

达到三年来的最高,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9个月上升。欧元区9月份总体经济信心指数达到82.8,创一年来新高。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加快,二季度分别增长6.1%和6.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经济增长预期改善,将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由-1.4%上调至-1.1%。这些都将有利于国际市场需求低位企稳。从秋季广交会情况来看,国际市场需求也出现一些暖意。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虽然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复苏,但基础不稳固、动力不足,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外需萎缩的局面及影响还在持续。主要经济体失业率继续攀升,美国9月份失业率达到9.8%,创1983年以来新高,欧元区8月份失业率升至9.6%,创欧元区诞生以来新高,日本8月份失业率5.5%,也处于十年来高位。金融危机导致居民财富大幅缩水,美国等国家居民储蓄率持续上升,制约居民扩大消费。受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和新兴行业尚未形成规模投资的影响,投资需求自主增长动力不足。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显著回升的难度很大。贸易保护不断加剧,摩擦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明显增多。据世界银行统计,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20国集团中有17个国家一共推出约78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中47项已经付诸实施。前三季度,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超过100亿美元。目前一些国家还在着手对中国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进一步加大了中国出口恢复的阻力。

从国内来看,中国政府将进一步落实好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和融资担保等政策,稳定和逐步恢复外贸进出口。这些政策措施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企业信心,改善企业经营外部环境。随着稳外需各项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显现,加上2008年四季度进出口已经开始下滑,基数相对较低,2009年后几个月进出口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甚至出现小幅回升。综合各种因素,预计2009年全年中国进出口降幅将收到20%以内。(见表5)

三、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

从目前情况分析,2010年世界经济有望出现缓慢复苏,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总体趋于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其中发达国家将增长1.3%,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将增长5.1%。各国稳定金融市场的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金融市场风险降低,融资功能正在逐步恢复,反映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和风险程度的LIBOR/OIS利差和TED利差已经大幅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增强了金融机构放贷的信心。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国际金融机构和区域性金融机构筹集大规模资金,专门为外贸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困扰国际贸易的融资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有利于企业开展对外贸易。但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世界经济复苏将是艰难曲折的,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明显恢复,中国外贸发展仍面临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外需难以大幅反弹。主要发达国家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扩张空间有限,美国2009年财政赤字达到1.4万亿美元,是2008年的3.1倍,赤字率高达10%,创二战以来新高。德、法等国财政赤字率均超过3%的控制目标,日本财政赤字率达到9.4%,各国基准利率也处于历史低位。就业形势好转一般滞后于经济复苏,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可能继续恶化,消费和投资自主增长难有明显起色,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受此影响,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回升。

――主要经济体自顾性增强,贸易保护主义加剧。随着世界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由于各国经济复苏进程不一,国际间的政策合作意愿减弱,协调难度加大,处理不好将会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在国内压力下,主要经济体自顾性会进一步增强,将优先解决国内就业、产业发展等问题,继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贸易保护主义将日益加剧。即使世界经济复苏,国际贸易也不会出现大幅反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仅增长2.7%,低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

――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出口面临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提出重振制造业,一些国家还表示将通过扩大出口来缓解国内贸易赤字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总体竞争力进一步上升,并且可能继续通过本币贬值等手段争夺国际市场。这将使中国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直接竞争,在传统优势产品领域面对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挑战。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震荡,企业经营风险增加。随着世界经济走向复苏,2010年全球资源和能源需求将有所回升,在超低利率水平和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投机炒作和美元汇率走低等因素可能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高中国企业的进口和出口成本。一旦世界经济复苏遇到挫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剧烈波动,加大中国企业进出口的经营风险。此外,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出口产品将面临更大的降价压力,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削弱中国企业发展后劲。

同时,也要看到,保持中国外贸发展仍有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中国工业门类齐全,企业竞争力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和新兴产业,工业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加工制造和产业配套能力大幅提升,为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国拥有大量高素质劳动者队伍,生产效率高。出口产品大多属于中低档,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需求弹性小,受危机冲击相对较轻。加上中国产品性价比高,部分原来购买高档产品的外国消费者可能转而购买中国产品,反而会增加对中国产品的需求。特别是近年来,中国进出口企业先后经历了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加工贸易政策收紧、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部需求萎缩等考验,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

――新兴市场贸易规模偏小,发展空间大。长期以来,中国与新兴市场的贸易规模相对偏小,尽管近年来随着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持续较快增长,但在贸易总规模中的比重仍然不高,贸易额与双方之间的经济规模也不相称,发展空间很大。随着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深入实施,贸易往来日趋便利化,中国发展同新兴市场之间的贸易大有可为。

――“走出去”方兴未艾,带动出口效应明显。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一大批国内优势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在发展当地经济和就业的同时也带动国内产品出口。金融危机爆发后,部分外国公司为摆脱经营困境,国际合作意愿增强,一些国家和地区吸收外资政策相对宽松,并为刺激经济大量投资基础设

施,这些都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机遇。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企业将会更广泛地参与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当中,共同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和繁荣,也将成为带动中国产品出口的重要渠道。

综合分析,2010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总体向好,但也面对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我们既要看到中国外贸发展的积极变化和有利条件,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也要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把各方面的困难和风险考虑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各种挑战的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支持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广大企业要加强自身管理,苦练基本功,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对外贸易健康稳定发展。附件一世界经济贸易形势

一、当前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形势

随着各国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深入落实,以及超低利率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释放大量流动性,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消费和投资开始缓慢恢复,经济结束自由落体式下滑并逐步走稳。其中,美国和英国经济的下滑速度明显放缓,日本、德国和法国的经济恢复增长,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普遍走在了复苏的前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机构对世界经济的预期改善,纷纷上调经济预测数据。OECD认为,全球经济衰退已经结束,发达国家经济在2009年第三季度恢复成长。其中,美国、德国、日本和欧元区2009年第三季度经济均将呈现正增长,第四季度除日本可能出现反复外,其他发达经济体经济将继续增长;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将对全球经济复苏做出更大贡献。IMF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09年世界经济萎缩1.1%,降幅低于之前的预计,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1%。

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重创世界贸易。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贸易额下降了40%。另据各国海关数据,2009年上半年,世界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的货物贸易均出现大幅下降。其中,欧盟、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出口额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0.4%、24.7%、37.3%和33.4%;进口额分别下降34.2%、32.5%、32.3%和28.9%。虽然国际贸易形势自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好转,降幅收窄,但仍然高达两位数。WTO预计,2009年全球贸易量将萎缩10%,其中发达国家下降14%,发展中国家下降7%。IMF预计,2009年全球贸易量下降11.9%,预计2010年世界贸易将恢复增长。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受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影响,200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规模为1.7万亿美元,同比下降14%。2009年一季度,全球FDI流入量同比下降44%。其中20国集团流入量同比下降36%,流出下降42%。全球并购活动继续呈现萎缩态势,据国际并购咨询公司MergeMarket的报告称,2009年上半年全球并购总量和总额均为6年来最低,其中全球并购量同比下降47%,并购额下降43.3%。联合国预计,2009年全球FDI降至1.2万亿美元,下降30~40%,2010年将回升至1.4万亿美元,2011年升至1.8万亿美元,但仍未达到2007年的水平。(见表1)

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

1.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

目前世界经济已停止下滑势头,开始出现企稳复苏迹象,主要是各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的结果,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经济自主增长的动力不足,复苏的进程将是艰难曲折的。由于各国经济复苏进程不一,政策调控的侧重点不同,各国对未来政策退出存在明显分歧。IMF警告,虽然现在退出为时过早,但各国必须着手限制非传统刺激政策的蔓延,有效降低央行的资产负债,逐步收紧货币政策。政府介入过深、退出过晚,都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政府退出过早、步调不一致,又会影响世界经济复苏。各国政府推出的大规模刺激政策何时退出以及如何退出,成为影响未来世界经济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在促进经济复苏和防止通货膨胀方而取得平衡,确保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复苏,将是一个严峻考验。金融危机导致居民财富大幅缩水,储蓄率持续上升,制约消费扩大。由于缺乏新的赢利机会,加上目前产能普遍严重过剩,新的投资需求短期内难以明显回升。因此,全球经济即使实现复苏,未来增长速度也将是缓慢的,同时不排除中间有所反复。IMF预计,2010年至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略高于4.7%,低于危机前几年的平均水平。

2.高失业率和通胀预期并存

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的就业蒙上巨大阴影,失业人数急剧增加,就业形势日益恶化。美国去年9月份失业率达到9.8%,创26年以来新高;欧元区去年8月份失业率升至9.6%,创欧元区诞生以来新高;日本去年9月份失业率5.3%,也处于十年来高位;发展中国家就业状况也不容乐观。联合国预计,2009年至2010年全球失业人数将达5000万,发达经济体到2010年的失业率会高于10%。国际劳工组织预计,全球就业率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估计要花4至5年的时间。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全球都将面临较为严重的失业问题。金融危机爆发后,为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经济复苏,各国央行纷纷大幅度降低利率水平,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基准利率分别降至0~0.25%、1%和0.1%,均创历史新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央行还采取非常规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直接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带动原汕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火幅反弹,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

3.国际贸易竞争和保护主义加剧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需求大幅萎缩,,国际贸易出现严重下滑,加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竞争。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扩大内需受阴的情况下,纷纷提出通过扩大出口来促进经济尽快复苏,甚至通过本币大幅贬值、增加各种形式补贴等手段提高本国产品竞争力,千方百计争夺国际市场,预计未来国际贸易竞争将更加激烈。为促进本国经济尽早复苏,各主要经济体自顾性会进一步增强,将优先解决国内就业、产业发展等问题,继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贸易保护主义正成为阻碍世界经济贸易复苏的重大威胁。WTO报告显示,去年4月到8月短短5个月时间,20国集团就出台了91项新的潜在的保护主义措施。据世界银行统计,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20国集团中有17个国家一共推出约78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中47项已经付诸实施。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企稳复苏的关键时期,抵制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前景

美国2009年一季度,美国经济环比折年率下降6.4%,为近30年来最大降幅。二季度下降0.7%,降幅比一季度大幅收窄5.7个百分点。三季度增长3.5%,为连续四个季度下滑后

的首次增长。美国经济复苏状况好于预期,主要得益于美国一系列的刺激经济计划,以及前所未有的货币和财政干预措施。但由于消费者支出依然疲弱,未来复苏的力度和可持续性有待进一步观察。一是需求疲软将继续拖累产出增长。二是经济衰退已经结束,但就业市场依然疲软。预计美国失业牢将在2010年一季度触及10%,2010年底缓慢降至9.5%。IMF预计,2009年美国失业率为9.3%,2010年为10.1%。另外大幅增加的联邦赤字也成为未来经济加快复苏的障碍。IMF预计,美国经济在2009年收缩2.7%后,2010年将增长1.5%。

欧元区欧元区经济在2008年三季度陷入衰退,2009年一季度继续下滑2.5%。得益于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包括“旧车换购新车”计划,欧元区经济下滑速度在去年二季度明显放缓。制造业订单、采购经理人指数、出口等经济指标都呈现向好势头。欧元区的经济支柱德国和法国在去年二季度重新实现经济增长。欧盟委员会预计,欧元区经济整体可于三季度出现增长,从而正式走出衰退。但由于金融业依然脆弱,危机对劳动力市场和政府财政的影响尚未全面显现,部分成员国的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中,欧元区经济复苏之路恐难平坦。另外,欧元区国家在退出战略方面存在的分歧也有可能影响到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若德国率先实施退出计划,而法国等国继续坚持刺激经济计划,欧元区经济复苏可能而临挫折风险。而在引领低碳经济方面,如果能够建立覆盖整个欧洲大陆的投资和税收刺激计划,以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则有利于促进欧元区经济加快复苏。IMF预计,2010年欧元区经济将增长0.3%。

日本出口和投资是过去几年日本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经济自2008年四季度至20094年一季度极度恶化,分别下滑13.1%和11.7%。在政府财政刺激方案带动下,2009年二季度私人消费和政府支出开始增长,工业生产也走出低谷,带动经济增长3.7%,为五个季度以来首次正增长。其中,外需对当季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6个百分点,也是5个季度以来首次由负转正。但日本依赖外部需求的增长模式有可能成为未来经济复苏的掣肘,一旦外部环境再度趋紧,日本经济必将出现反复。与此同时,就业恶化、设备过剩仍将是日本经济自主性复苏的主要障碍。IMF预计,2009年日本GDP将下降5.4%,在发达经济体中降幅最大。从较长时期看,在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的主张鼓励消费和中小企业发展,减少政府管制,提倡培育尖端技术,加强与美国和欧洲的区域经济联盟和合作,有望为未来日l本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对新兴市场和发展-辛经济体产生明显冲击,特别是对出口依赖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受到的冲击更严重。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停止下滑并走向复苏,初级产品价格反弹以及政府刺激政策逐步见效,大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已率先复苏。2009年二季度,中国、印度和巴西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7.9%、6.1%和6%;俄罗斯经济在二季度创纪录萎缩10.9%之后,去年8月份制造业出现止跌回升迹象。IMF预计,2009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为1.7%,2010年将达到5.1%。

当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考验,一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仍然面临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一旦复苏遇到挫折,将对外向型发展中国家带来冲击。二是各国刺激政策退出步调不一致,各国间的利差扩大,将刺激国际投机资金大量流动,引发汇率和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带来负面影响。三是国际金融经济秩序改革能否充分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诉求,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将极大地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附件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从2009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政府坚持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不动摇,坚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总体形势积极向好。

去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2178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8.9%,呈逐季加快增长态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50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06477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88840亿元,增长8,8%。

1.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粮食获得丰收。全国去年夏粮产量12335万吨,比上年增产260万吨,增长2.2%,连续六年增产。早稻产量3327万Ⅱ屯,比上年增产167万吨,增长5.3%,全年粮食继续获得丰收。肉类产量稳定增长,去年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280万吨,增长5.6%。其中,生猪出栏4.6亿头,增长6.4%;生猪存栏4.7亿头,增长2.2%。

2.工业生产增速逐季加快,工业企业利润降幅趋缓。去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民8.7%,比上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2.4%。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8.7%,轻工业增长8.7%。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7.5%,中部地区增长8.7%,西部地区增长13.8%。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前三季度工业品销售率为97.4%。去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747亿元,同比下降10.6%,但降幅比1-15月份收窄12.2个百分点。

3.国内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居民消费价格环比由降转升。去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676亿元,同比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0%,比上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一氧。其中,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013亿元,增长14,8%;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63亿元,增长16.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增长15,0%,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7,4%。去年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其中,城市下降1.30%,农村下降0.7%。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下降0.1%,居住价格下降4.4%,其余商品跌多涨少。从月度看,居民消费价格环比去年7月份由下降转为持平,8、9月份分别上涨0.5%和0,4%。

4.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去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057亿元,同比增长33.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33177亿元,增长33.3%,同比加快5.7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1 880亿元,增长33.6%,加快10.3个百分点。在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54,8%、26.9%、38.1%,一、三产业投资增速明显高于第二产业。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分别增长28.1%、38.3%、38.9%,中西部投资增长明显快于东部。

5.进出口降幅收窄,外商直接投资下降。去年前三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15578亿美元,同比下降20.9%。其中,一季度下降24.9%,二季度下降22.1%,三季度下降16.5%,降幅明显收窄。出口总值8467亿美元,下降21.3%;进口总值7112亿美元,下降20.4%;贸易顺差1355亿美元,同比减少455亿美元,下降2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384L美元,同比下降14.3%,但去年8月份以来已经连续两个月实现正增长。

6.货币信贷大幅增长,储蓄存款继续增加。去年9月术,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8.5万亿元,同比增长29.3%,比上年末加快1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0.2万亿元,增长29.5%,加快20.5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O)余额为3.7万亿元,增长16%,加快3.3个百分点。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9.0万亿元,同比增长 34.2%,比年初增加8.7万亿元,同比多增5.2万亿元;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58.4万亿元,同比增长28.4%,比年初增加11.7万亿元,同比多增5.2万亿元。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2726亿美元,同比增长19.3%,比上年末增加3266亿美元,同比少增507亿美元。

从总体来看,去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经受住了国内外各利t困难的考验,发展态势好于预期,企稳回升势头口趋明显。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发展还存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针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为巩固经济社会发展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全面落实和不断充实完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更好地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更加重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2010年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附件三:国际商品市场走势

一、2D09年以来国际商品市场表现

2009年以来,世界经济逐渐止跌企稳,国际商品市场需求回暖。以油价为风向标的国际初级商品价格在去年一季度稳定后,自二季度开始迅速反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编制的以美元计价的初级商品价格指数显示,2009年9月底的国际市场初级商品价格综合指数比上年末上涨28.0%,各大类商品价格指数均有10%以上的涨幅,其中食品饮料类上涨11,2%,工业用农业原材料上涨14.3%,金属上涨30.4%,能源上涨35.6%,但仍大幅低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高位。另有少数产品的价格接近甚至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其中黄金价格已突破每盎司1000美元,创历史新高。

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呈现涨势,反映了市场对世界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及增长潜力的良好预期。一年来,为刺激经济增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快了基础设施和重大投资项目建设,保持了远好于发达国家的产出和贸易增长,成为拉动世界经济走出急剧下滑、恢复市场景气的重要力量。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增长更快,尽管经济规模在全球总量中尚不足1/3,但对石油、金属等资源商品的需求占世界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以上。此外,各国大幅降低利率水平和实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加上美元等货币汇率大幅贬值,也助推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见表1)

二、近期影响国际商品市场变化的因素

当前,国际商品市场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复苏的程度和速度、各主要经济体刺激政策退出的时机、节奏和力度等,将对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商品市场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此外,美元走势、主要商品的供需状况也将影响到市场价格的波动。总体看,2009年后几个月至2010年,国际商品价格将在目前水平上继续上行,但涨幅相对有限,且短期会有较大波动。

今后一段时间,影响国际商品市场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1.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未来商品价格进一步上升的支撑力大小主要取决于世界经济复苏的时间和强度,而新兴经济体的表现尤其重要。目前,以石油、铜为代表的商品期货价格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2009年后几个月及20lO年世界经济的良好预期。考虑到目前多种商品的库存水平仍较高、富余产能较大,若世界经济复苏出现波动、未能达到预期水平,则商品价格有可能出现大幅震荡。

2.各国采取的刺激政策将逐步退出。宽松的货币供应导致大量资金涌入商品市场,成为推动2009年以来商品价格大幅回升的原因之一。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走向复苏,通货膨胀压力增大,部分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有收紧倾向。未来各国经济政策存保增长和控通胀之间的转换,将对进入商品市场的资金流向和流最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引发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

3.美元走势对商品市场价格影响明显。近年来,黄金、石油、有色金属、农产品等商品期货因美元持续疲软而具有了越来越强的金融属性,成为重要的保值避险工具,价格抬升,波动加剧。目前美元地位虽有削弱,但仍是国际商品市场的主要计价货币,同时美元走软使商品套期保值的作用增大,商品价格与美元汇率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负相关。鉴于美国财政赤字庞大,低利率近期将维持不变,经济刺激计划也将延续一段时间,中短期内美元弱势格局预计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商品价格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4.产能过剩和贸易保护主义抑制价格水平过快上涨。经济衰退造成市场萎缩,全球贸易规模大幅缩减,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保护对象已由生产资料扩散至生活资料,出口国通过外部市场消化其庞大生产能力的难度加大。产能严重过剩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相叠加,国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从大宗商品、资本货物到耐用消费品的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见表2)

三、主要商品市场发展前景

农产品农产品价格经历2008年下半年大幅下滑后,2009年上半年低位运行,二季度开始总体呈现温和上行,但仍低于2008年同期水平。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编制的食品价格指数FFPI显示,2009年1~9月综合指数上涨7.1%,其中粮谷由于饲料需求及包括生物能源在内的工业需求增长趋缓,主要作物因良好的天气和耕种面积扩大而保持高产,供需矛盾缓和,价格下跌9,5%,奶、油、糖则分别上涨1.4%、18.4%和

95.3%。但综合指数仍比上年同期下跌17.2%,除糖外,符分

类指数同比降幅均在10%以上。至去年9月末,小麦、玉米、大豆、大米价格分别比年初下跌了26.4%、19.0%、4.5%和8.4%。

2009年四季度至2010年,世界粮食价格一上涨总体上将受到一定抑制。小麦主产地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均丰产在望,2008/09年度产量估计为6.67亿吨,仅略低于上年的创记录水平,2009/10年度产量仍可达较高水平的6.64亿吨,全球小麦供应充足,连续两年产大于需,库存增加,市场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处于相对弱市。据美国农业部预计,2008/09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和用量分别为7.89亿吨和7.75亿吨,2009/10年度将达到7.94亿吨和7.99亿吨,供需形势又现紧张,价格将受到支撑。随着泰国、越南等主产区主季稻收获在即,全球大米市场供应改善,大米价格将维持弱势运行态势,尽管泰国和越南通过制定政府收购价、增加仓储空间等措施以保护米价和稻农利益,但近期大米价格继续回落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中长期看,农产品价格总体上将保持上涨态势。人口增长、收入及生活水平提高,使全球对粮食及其加工品的需求呈相对刚性增长,供需将呈偏紧平衡状态。原价等能源价格上涨,推高燃料、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提高农产品生产成本,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同时,能源价格上涨将刺激生物能源快速发展,增加对种植能源作物的土地需求,影响粮食扩大生产和供应,也将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

原油总体而言,国际石油市场一直处于偏紧的供需平衡状态。尽管世界经济衰退,石油需求显著下降,国际汕价从2008年的147.27美元/桶高点暴跌,于2009年2月12日达到33,98美元/桶的低点,但很快因经济企稳而强劲反弹,2009年二季度涨幅达41%,为1990年以来最大的季度涨幅。在需求方面,据美国能源情报署预计,2009年四季度全球口均原油需求量将比上年同期小幅增长0.3%,增量主要来自新兴市场国家,全年日均原油需求为8367/桶,较上年下降2%,2010年有望增长1.1%。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09年全球日均原油需求比上年减少1.2%,但先后3次调高了对2010年的需求预测数字。供应方面,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由于需求疲弱和价格大幅下挫,OPEC累计削减280万桶/日的生产配额,非OPEC产油国也收缩生产。近期油价迅速反弹,非OPEC产油国的生产有所恢复,OPEC也存在增产的可能性。同时,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好转、市场需求复苏,对石油资源的争夺将再度激烈,地缘政治、产油国的投资政策、美元汇率等都将对油价产生重要影响,预知未来一段时期国际原油价格将维持在60~90美元/桶的水平。

有色金属有色金属价格在2009年二季度的迅速攀升主要受供需两方面因素影n向。供应方而,2008年下半年的价格暴跌导致一批生产成本较高的矿山和冶炼厂关闭或停产,至2009年一季度,主要有色金属的产量均显著下降,铝、锌、锡的降幅均达到10%以上。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报告显示,2009年1~6月全球铜矿山产能利用率79.7%,冶炼产能利用率更低至76,9%,分别比上年同期低1个和4.3个百分点。需求方面,2009年二季度以来,世界经济停止大幅下滑并逐步企稳,工业生产和投资也开始回暖,带动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受此影响,去年前三季度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比年初上涨了近一倍,涨幅达94.3%,其他有色金属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部分停工或关闭的产能正重新恢复,市场供应将明显回升。随着有色金属供求关系的变化,预计未来一段时期铜等有色金属价格将震荡上行,但上涨空间相对有限。

纺织纤维及成品2009年全球纤维及纺织服装市场受到经济衰退严重冲击,市场收缩严重。随着世界经济企稳复苏,纺织服装市场将逐步走出低迷状态,并带动棉花市场率先改善。国际市场棉花价格2009年二季度开始大幅反弹,7月份以来Cotlook指数一直在60美分/磅以上水平波动,预计2009/10年度,全球棉花产量2287万吨,消费量将达2455万吨,虽未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但受供给不足影响,棉花库存将继续下降,棉价有望保持坚挺。2009年合成纤维各品种产量将普遍下降,但随着市场环境好转,企业开工率上升,2010年产量将有较大增长。预计2009年占全球人造纤维市场近一半份额的涤纶短纤和长丝产量将分别下降3%和1%,2010年则双双增长10%。其他如聚酰胺、丙烯酸、纤维素等人造纤维产量也将在2009年不同幅度下降后于2010年有较大增长。但由于纺织原料成本上升,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的利润空间将继续受压。

化工及医药产品随着世界经济逐步企稳,全球化学工业亦步入复苏。目前由于石化下游产业开始恢复生产并重建库存,对石化产品的需求较年初明显回升,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塑料树脂已有回暖迹象,但价格、企业盈利、开工率等指标仍在较低水平,石化行业仍处于景气周期的低谷。预计2009年全球化学品产量将下降5.9%,2010年将恢复增长,增速为3.5%。中东地区在未来全球石化市场格局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今后5年全球新建乙烯装置将集中在中东地区投产。2009至2010年,中东地区新增乙烯产能645万吨/年,2011至2013年新增乙烯产能960万吨/年,分别占全球新增产能的41%和51%。随着今后几年产能的集中释放,石化产品价格将承受较大压力。

钢材金融危机对房地产、汽车等主要用钢行业造成巨人冲击,钢铁行业受到严重影响。面对萎缩的需求,全球钢厂和矿山纷纷减产裁员、削减投资。2009年二季度以来,受益干各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特别是在基设殴施建设领域进行的大规模投资,钢铁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去年二季度全球粗钢产量环比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同比降幅放缓,6月份全球日均粗钢产量创近9个月来的新高。去年9月来CRU钢材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下跌35.7%,其中北美、欧洲、亚洲分别比上年同期下跌36.2%、33.4%和36.5%,但全球综合指数比上月上涨了2.9%,品种以长材涨势幅最大,地区则以北美和欧洲涨幅领先,反映了美欧经济的复苏迹象。去年下半年钢铁需求进一步走稳,2010年市场将逐步复苏。国际钢铁协会预测,2009年全球钢铁表观消费量将比上年萎缩8,6%至11亿吨,2010年增长9.2%至12亿吨。由于前几年扩产形成了巨大产能,国际钢材市场整体上仍然供大于求。贸易保护主义加剧,钢材国际贸易屡屡受阻,也对钢铁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机电产品制造业的衰退导致机床产销在传统制造业强国和新兴市场均出现明显下降。德国机床胁会预计本年度德国机床产量将下降40%,在连续5年创纪录的高峰期之后,2009年德国机床产值预计将回落到1999年的水平。2009年上半年,美国机床累计销售额为7,59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70.1%。

据日本机床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7月日本机床订单同比下滑72.2%,其中国内订单下降72.7%,国外订单下降71.9%。据意大利机床、机器人与自动化制造商协会统计,2009年上半年意大利机床订单同比降幅达到56.3%。新兴市场同样面临需求萎缩的窘境,印度、俄罗斯、一些东欧国家均出现开工不足、进口下降的现象。

全球半导体市场继上年四季度环比下降26%后,2009年一季度再降14%,但二季度开始企稳向好,销售额环比大幅上扬16%。根据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Oartner的最新展望报告,2009年全球半导体收入有望达到2120亿美元,同比下降17.1%,好于年初下降22.4%的预期。预计2010年全球半导体产业收入将达到2330亿美元,但仍低于2008年水平。因半导体产业资本支出减少,封装设备、自动测试设备等半导体设备生产亦受到不利影响。全球半导体设备与材料行业协会(SEMI)公布数据显示,2009年二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订单为29.5亿美元,虽比一季度大幅增长83%,但较上年同期下滑58%。下半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资本支出有显著改善,但全年仍将下滑47.9%至229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增长34.3%至307亿美元,设备订单的回升将刺激半导体产业的复苏。

由于企业支出和个人消费疲软,全球个人电脑(Pc)市场不振。调研公司IDC数据显示,2009年二季度PC出货量同比下滑2.4%,营业收入下滑19.1%。其中,台式机出货量下滑17%,笔记本和上网本出货量同比增长44%。由于上网本价格低廉,其市场份额的提高反而导致PC市场整体营业收入下滑。2009年全年的PC出货量可能出现200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乐观估计与上年持平或微幅增长。2010年PC出货量和销售额均有望反弹,其式机出货量与2009年持平,笔记本和上网本出货量将增长16.5%。液晶面板受供应限制及季节因素影响,去年三季度以来价格持续上涨,但随着显示器和电视面板的供应压力减轻,部分尺寸的产品价格在四季度及2010年上半年可能出现下滑。

金融危机以来严重萎缩的全球汽车市场近期出现好转迹象。受美国政府“旧车换现金”计划的拉动,2009年8月份美国新车销量超过100万辆,出现20个月以来首次同比上升,但补贴政策结束后的9月份即大幅下滑。预训2009年全年美国汽车销量将在1050万至1i00万辆之间,2010年销量将实现10%以上的增长,约为1250万辆。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公竹的数字显示,欧洲汽车市场8月新注册的轿车数量较2008年同期增长3.0%,主要汽车市场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分别增长28.4%、8.5%、7%和6%。据日本汽车经销商协会统计,9月份,包括轿车、卡车和客车在内的日本国内汽车销量同比上升3.5%,为连续第二个月上升。本次经济衰退将给全球汽车行业带来深刻调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环保概念将成为未来几年汽车业发展的重要主题,至2020年,节能环保型汽车有望占到发达市场汽车销量的1/3,占新兴市场城市汽车销量的1/5。

高油价促进了新能源的发展,核电、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技术与设备市场迅速发展,产能扩张速度空前。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的产能将较上年增长56%,达到170亿千瓦,但由于世界经济陷入衰退,需求下降17%,太阳能电池产业产能过剩严重,价格快速下滑,产业整合不可避免。预计到2011年产业前景才会随着需求的复苏而好转。

经济衰退导致运输业需求疲软,世界集装箱市场、干散货市场和油轮市场形势严峻。船舶融资环境恶化,船市清淡,船东普遍延期接船,航运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2009年8月份新船交付比例创年内新低,散货船、油轮和集装箱的新船交付分别比7月下降53%、52%和57%。截至2009年8月底,全球新船手持订单共1.647亿总吨、5.247亿载重吨,为2007年6月以来最低点。展望今后两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造船市场亦将回暧,特别是中东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多个油轮公司已经公布建造新一代绿色环保油轮的长期发展计划,油轮、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建造市场有望较快增长。劳氏船级社预知,今后5年油轮载重吨将以年均5.7%的速度增长。附件四:中国服务贸易状况

一、中国服务贸易基本情况

2009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呈下降态势。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25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4%。其中,出口545亿美元,下降24.1‰进口712.4亿美元,下降5%。服务贸易逆差167.4亿美元,同比增长4.3倍。

1.进出口总体规模缩减。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上年同期的增长28.6%转为下降14.4%,为1999年以来首次缩减。

2.出口和进口呈现“双降”。服务贸易出口锐减,比上年同期下降24.1%,主要源于运输、其他商业服务和建筑服务等行业出口的明显下降。进口略有下降,降幅为5%。

3.贸易逆差显著增加。服务贸易出口的大幅下降导致服务贸易逆差的显著增加。逆差额为167.4亿美元,同比增长4.3倍。主要逆差行业为运输、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服务、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逆差额分别为91.5亿美元、44.4亿美元、42.5亿美元、28.5亿美元和13亿美元。

二、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特点

2009年上半年,尽管运输和旅游两个传统行业仍占据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主导地位,但出口开始出现下降。而以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以及广告宣传为代表的高附加值行业进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在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有所提升。

1.运输出口和进口均呈下降态势,逆差大幅增加。运输出口106.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4.6%;进口197.8亿美元,下降21%。逆差91.5亿美元,增长56.1%,仍为中国最大的服务贸易逆差行业。

2.旅游出口下降,差额由顺转逆。旅游出口18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8%2进口210.9亿美元,增长19.6%。进出口差额由上年同期的顺差26亿美元转为逆差28.5亿美元。

3.通讯服务进口降幅高于出口,出现小额顺差。通服务出口和进口均呈现下降。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5,5亿美元和4.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5.7%和38.8%。顺差由上年同期的逆差0.5亿美元转为顺差0.6亿美元。

4.保险服务和金融服务逆差减少。保险服务出口 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进口48.5亿美元,下降23.5%;逆差42.5亿美元,同比减少15.5亿美元。金融服务吃出口1.6亿美元,同比增长24.7%;进口1.9亿美元,下降34%;逆差0.3亿美元,同比减少1.2亿美元。

5.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增速放缓,进口由升转降。计算

机和信息服务出口28.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增帆1回落38.2个百分点;进口l 3亿美元,由上年同期的增长33.4%转为下降0.5%;顺差15.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亿美元。

6,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出口下降,进口微幅增长。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出口1.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8%;进口46.2亿美元,增长1.4%;逆差44.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略有扩大,为第二大服务贸易逆差行业。

7.咨询进口下降,顺差有所扩大。咨询出口8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5.3%;进口59.6亿美元,下降3.4%;顺差22.9亿美元,为最大的服务贸易顺差行业。

8,其他商业服务出口大幅下降,首现逆差。其他商业服务出口81.9亿美元,降幅达42.6%;进口94.9亿美元,下降4.9%。由于出口降幅明显高于进口,该行业由常年的人额顺差转为逆差,逆差额为13亿美元。

三、影响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

(一)制约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

1.发展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依然薄弱

回顾2008年,中国作为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基础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不但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50%的平均水平。国内传统服务行业仍处于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发展阶段,拓展国际市场和应对外来竞争的能力较弱;金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新兴服务业起步较晚,尚处于学习和借鉴外来经验的阶段。

2.中国服务贸易企业仍然缺乏国际竞争力

中国服务贸易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技术水平不高,管理相对落后。中国国际客运服务企业规模较小,国际航线较少、业务起步较晚;货物运输企业也在运输成本、定价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与国际知名货运企业存在差距。国际旅游企业需要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加大相关宣传推广力度。近年来,新兴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企业发展较快,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仍然不强。

(二)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

1.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3000美元。货物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扩大到2008年的25633亿美元,在货物贸易发展过程中蕴含着巨大的服务贸易机会。

2.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创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中国加入WTO以来,切实履行人世承诺,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对外贸易法》(修订)、《海商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民用航空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服务贸易加快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中国已经与东盟、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秘鲁等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包含服务贸易领域的自由贸易协定,并与挪威等服务贸易发达的国家就建立自贸区问题进行磋商。此外,中国大陆与港澳地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展和深化,在法律、公用事业、电信、视听、银行、证券、旅游等领域,采取了具有较大开放力度的措施。随着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条件。

3.政府高度重视是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服务贸易,先后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了《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建成了中国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库,初步建立了我国服务贸易统一体系;出台了《服务贸易“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会计师事务所扩大服务出口的若干意见》,建立了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制定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认定了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举办了中国服务贸易大会、大连软件交易会等大型展会活动,组建成立了服务贸易协会。经过近年来不懈努力,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有力推动了服务贸易发展。

四、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展望

篇7

【关键词】出口贸易;经济形势;解决措施

由于受到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美国和欧盟等国家的经济受到的严重的打击,作为进出口贸易的合作伙伴,我国在进出口方面也遭受了严重的影响。

一、国际当前的经济形势

1.全球的失业率上升以及通货膨胀现象。恢复经济的主要动力缺乏在于失业率,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在财政吃紧和外债的压力下逐渐攀升,这使得在经济的恢复的道路中充满阻碍。

2.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不能保持稳定状态,尤其是欧盟国家、日本和美国。作为经济大国,虽然在一些方面美国表示出经济已经有所恢复,但是仍然不能隐瞒其经济恢复速度极其缓慢的事实。对于日本,灾后的重建使得日本的经济遭受重创,面对这样严重的经济问题,日本国内对外的需求量明显减少,导致对外贸易部分的下降。

3.在当前的国际形势当中,新兴的经济型国家对于经济的发展要比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要迅速很多,但是这种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是要面临很多风险的。这样的经济增长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外来的货币增多,一旦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过多,一般政府就会在宏观上进行经济的控制,从而就会降低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贸易进出口的状况

由于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等不利影响,据中国商务部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4月,我国出口额同比下降6.4%,进口额更是则大幅下挫16.2%。而目前,我国主要的出口贸易是以机械制造加工类的轻工业为主,例如服装成品、针织、家纺等。但是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各个国家对于这方面的需求大大减少,所以我国为了避免减少损失情况必须要加强对贸易方面的结构调整。

我国在生产农业类产品方面也是大国,但是食用油和大豆这样的农产品依旧需要从国外进口,并且需求数量很大。不仅如此,在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各种能源产品、电子产品、基础的设备材料等的进口数量在不断增长。对待进口贸易这一方面的内容,我国正在做出进一步的规划改善。

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主要是我国进口商品的对象,由于来往较多,在进口贸易方面出现的摩擦也比较多。这种单一方向的进口产品需求与集中的市场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不利因素,很可能会造成威胁。

尽管面对着各项数据下滑和产品结构紧缩的各项不利,但我认为,整体上贸易顺差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再基于中国制造长期形成的渠道优势,加上随着全球经济企稳,后期向好的趋势会更加明显。

三、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影响

1.有利影响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吸引投资,为我国提供了参与国际合作的机会,从而优化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变化,有利于矿产进口。

2.不利影响

(1)通货膨胀。在西方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市场中的能源资源价格出现上升的现象,而这些物资都是我国进口的主要对象,如大豆、原油等。进口物资的价格上升必然会导致我国国内商品生产的成本增加,由此就会导致商品市场价格的上升,最后会产生的结果就是造成我国对市场经济的控制的困扰。

(2)由于欧美国家经济状况的不稳定,导致其联盟国家兴起了贸易保护主义,这样的现象导致我国对外进出口环境的恶化。商品进口价格昂贵,产品出口价格低廉,大大减少了我国可以流动的外贸资金,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3)欧美国家经济复苏困难,贸易保护主义大有兴起之势,债务危机开始延伸到其他国家,更加恶化了我国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流入了发展中国家,导致我国可用外资减少,难度增大。要谨防资产泡沫和债务危机的影响,要谨慎对待利差和汇率升值中获利的短期资本的流入。其他国家物资的出口价提高,导致我国的进口成本加大。国际黄金价格、粮食、原油和有色金属等能源资源产品和农产品的价格在经济危机的作用下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纵观我国的进口商品大多都是一些比较稀缺的资源能源产品和部分农作物产品(如大豆等),而这些商品价格的上涨必定会使得我国企业尤其是生产加工型企业的成本大幅增加,导致整个生产线上的商品价格上涨,造成市场物价水平上涨,给我国对市场控制措施的实施造成很大的困扰。

四、面对国际影响我国采取的应对措施

1.进行出口产品的优化,进行创新改革

我国出口的商品有很多,包括服装、床上用品、家纺、针织等成本低廉的产品,长期下来,我国就会受到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的危害,因此,我国必须要进行对传统方式的贸易方法进行改革。我们可以在质量上要求更高,并且研究出新型的产品,加强技术和设计手段,有效进行商品的推广活动,使我国商品在国际上打出一个发展品牌,更好的维持和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

2.减少我国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性

一般企业的发展需要注重的是市场上的需求和供应关系,而我国企业发展的明显问题就是太过依赖进口商品,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来说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解决这种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的关键一步,首先要做的就是扩大我国市场内需,减少对进口商品的依赖。其次需要企业进行转型,尽量避免国际的经济动荡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3.提高服务业的素质

较高素质的服务业对经济的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根据国际形式,我国需要加大力度开发在华旅游的服务,培养新型的与服务贸易相关的人才,另外还可以开设教育培训、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技术转让等方面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不单单需要产品本身的质量,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树立正确思想意识的工作人员,这样才能够将服务贸易的质量做到最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4.进军国际市场,鼓励民营企业

我国设立了关于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方面的基金,目的是为了鼓励民营的中小型企业能够走出去,参与到国际的经济竞争当中去。一般国家支持商标注册、估计市场的宣传推介、境外市场考察、企业管理体系认证、创建企业网站、境外展览等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特点的项目。对于这种现象,我国需要建立一个具有较高透明度、较强稳定性的政策体系,政府要明确表示对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小型企业进行支持,并在税收方面进行减免,帮助其避免政治风险和经营风险。

5.建立完善的与进出口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规定没有完善的法律规定,所以会存在很多漏洞。因此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另外还要进行出口退税的调整,降低人民币压力。

6.稳定汇率

汇率方面的问题一直是对外贸易中的主要问题,为了避免汇率带来的影响,我国应该着手于币种的结算增加,运用多种的避险工具来避开管理风险,并增强本身的消化汇率带来风险的能力。

7.监管资本的流动异常

在进行国际资本的流动使,如果发现异常就需要尽快地采取应对措施,尽量避免对我国造成经济金融方面的损失和影响。

五、结束语

面对世界最大的一次经济金融危机,全球的经济复苏的过程比较漫长,经济发展状态将长期僵持在一种低速增长的状态中。面对这种现象,我国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案度过这一难关。我国的企业发展但多半依赖于进口商品,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很多企业都受了重创,所以扩大内需减少对进口商品的依赖是需要改革的关键步骤。另外,增加出口贸易、推广更新型的服务贸易是我国目前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姚愉芳,齐舒畅,刘琪,中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就业、能源关系及对策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J],2008,10.

篇8

关键词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4-0163-04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4.027

循环经济是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实践充分证明,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创新为动力。关于循环经济的创新,笔者认为,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全方位创新。宏观层面的创新,主要是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中观层面的创新,主要是政策创新;微观层面的创新,主要是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循环经济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保证循环经济模式的推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管理方法和技术支撑。这五个方面的创新是互相联系、互相推进的有机整体,构成推动循环经济深入健康发展的现实力量。循环经济创新程度及其质量、效益如何,需要有一套符合循环经济原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对循环经济创新情况进行系统的定量测评,才能真实了解循环经济在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各项创新举措的效果,从而及时调整方向,探求深化创新的依据和出路。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研究。

1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体系的功能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体系,作为反映循环经济创新程度的测度体系,具有如下功能:①描述功能:描述和反映一个时期循环经济创新的水平和状况,为公众、政府和有关决策部门了解循环经济创新状况提供可靠信息。②评价功能:综合测度循环经济创新程度及其指数,从整体上对循环经济创新情况作出评价,作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③导向功能:利用指标体系引导政府、企业和公众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创新。④预警功能:评价和监测一定时期内循环经济创新的趋势及速度,对未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决策方案。

2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2.1 整体性与层次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比较全面地反映循环经济创新的特征,既要有反映主要特征和状态的指标,又要有反映系统内子系统间相互协调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的指标。同时,选择指标也要具有层次性,即高层次的指标是低层次指标的综合,低层次的指标是高层次指标的分解,亦是高层次指标建立的基础。

2.2 主成分性与独立性原则

应从众多的变量中依其重要性和对系统行为贡献率的大小顺序,筛选出数目足够少、却能表征该系统本质行为的最主要成分变量。考虑到描述循环经济创新状况的指标往往存在信息重叠的实际,应尽可能选择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指标,从而增加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3 动态性与静态性原则

循环经济创新既是目标又是过程,因此指标体系应充

① 指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2007年6月27日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宏观)。

分考虑动态变化的特点,能综合反映循环经济系统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以便于预测和决策。但是,在一定时期内,指标体系不宜频繁变动,应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

2.4 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评价指标的设计必须完整、深刻地体现“3R”要求,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减量化投入水平,在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减轻环境和资源的负荷,不断改善公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2.5 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系数的确定以及数据的选取、计算与合成等要以公认的科学理论与方法为依托,充分考虑到可操作性、实用性,力求完备、科学和准确。

王茂祯等: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年 第4期

3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

根据以上构建原则,借鉴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①,充分考虑循环经济创新评价对象所独有的特点,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本文确定将整个指标体系分为循环经济创新情况评价指标和循环经济创新效果评价指标两大部分。循环经济创新情况评价指标,涵盖了循环经济在理念、制度、政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行为和情况。为了避免指标的过于庞杂,本文将其浓缩为以下3个指标:绿色发展理念指标、科技支撑指标、制度及组织保障指标。循环经济创新效果评价指标,选取了资源产出指标、资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废物排放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等6项指标。在以上9项一级指标之下,又设有52个二级指标作为循环经济创新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层,如表1所示。

4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的权重判定

权重是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权重与变量值是影响评价结果的两大因素。在单项指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权重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评价结论的变化。要把这些指标对循环经济创新的影响程度用量来表示时,就需要借助数学工具来解决。

4.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种是根据研究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为主来确定权重,如Delphi法(德尔菲法)、经验权数法等;另一种是以各种数学方法为主确定指标权重,如AHP法(层次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等。前一类方法集中了研究人员的经验及专家的知识积累,但不可避免地掺杂着主观随意性。后一类方法注重客观性,但由于原始数据的搜集、整理及分析难度较大,以及数据提供者的主观性等,也存在不足之处。因此,较好的方法是将两类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确定指标权重。本文首先通过Delphi法(德尔菲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然后通过AHP法(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从而提高指标权重的准确性。

4.2 权重计算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构建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递阶层次结构就是在一个具有H层结构的系统中,其第一层只有一个元素,各层次元素仅属于某一层次,且结构中的每一元素至少与该元素的上层或下层某一元素有某种支配关系,而属于同一层的各元素间以及不相邻两层元素间不存在直接的关系。在任何一个综合指标体系中,由于所设置指标承载信息的类型不同,各指标子系统以及具体指标项在描述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状况过程中所起作用程度也不同,因此,综合指标值并不等于各分指标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加权求和的关系。

第二步,构造判断矩阵。在递阶层次结构综合指标体系建立后,针对上一层次指标因素,下一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分指标之间两两进行比较所得的相对重要性程度,构造判断矩阵。

第三步,层次权重值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依据判断矩阵求解各层次指标子系统或指标项的相对权重即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第四步,各层次组合权重的计算。由各判断矩阵求得的权重值,是各层次指标子系统或指标项相对于其上层某一因素的分离权重值。因此需要将这些分离权重值组合为各具体指标项相对于最高层的组合权重值。组合权重计算公式为:

wi=∏kj=2wij

式中:wij为第i个指标第j层的权重值;k为总层数。

每个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通过并不等于整个递阶层次结构所做判断具有整体满意的一致性。因此,还要进行整体一致性检验。

4.3 各级指标权重的判定

根据以上步骤,计算出了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中各级指标的权重。为了增加准确程度,本文在计分赋值中将各指标额权数再乘以10,指标体系的评分总值为1 000分,得到了各指标对于总目标的权重数,如表1。

5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计分方法和评分标准

要给出不同区域循环经济创新评价的指标评分,还必

表1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Tab.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circular economic innovation

注:括号内为指标权重。①主要矿产指铁矿石原矿、铜矿石、铅矿石、锌矿石、锡矿石、锑矿石、钨矿石、钼矿石、硫铁矿石、磷矿石;②能源主要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核电、水电、风电等一次能源;③重点行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④主要产品指钢、铜、铝、水泥、化肥、纸或纸浆等;⑤取水量是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新鲜水量之和,包括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他水源,如污水处理再利用、集雨工程、海水淡化等,不包括海水直接利用;⑥用水量按新鲜水取用量,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水量;⑦毛灌溉用水总量指在灌溉季节从水源引入的灌溉水量;净灌溉用水总量指在同一时段内进入田间的灌溉用水量。

须对每一个指标定出评分标准,即对于定量指标设置出评为满分时对应该指标的值,以及评为0分时对应该指标的值;对于定性指标则紧紧围绕该指标分析的内容设置出其不同情况对应的得分。

当评分标准确定后,对于定量指标必须设计出介于满分值和0分值之间指标值在评分过程中的各分项具体分值。本文在结合常规的指标评价方法,根据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实际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等综合考量,设置出了体现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评分标准。各指标的具体赋值仅仅为一种标度方式,在评分分数序列中体现出不同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只具有相对意义。

6 结 语

循环经济创新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为了科学地评价循环经济创新状况,利用相应的数据信息资料,建立一套设计合理、操作性较强的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为循环经济管理及其创新提供数据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既是国家建立循环经济统计制度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又是政府、园区、企业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加强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及循环经济创新情况,主要从宏观层面构建了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对全社会和各地循环经济创新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依据和指导。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冯之俊. 循环经济立法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1-58,272-281.[FengZhijun.Study on the Legislation of Circular Economy[M]. Beijing: The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6:41-58,272-281.]

[2]元炯亮. 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环境保护, 2003,(3):38-40. [Yuan Jiongliang. Study on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of EcoIndustrial Park[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3,(3):38-40.]

[3]黄,陈森发,周振国,亓霞. 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研究[J]. 科研管理, 2004,25(6): 92-95.[ Huang Kun, Chen Senfa, Zhou Zhenguo, Qi Xia. A Study on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Ecoindustrial Parks[J].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2004,25(6): 92-95.]

[4]冯之浚,孙佑海. 循环经济在实践: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Feng Zhijun, Sun Youhai. Circular Economy on the Road:Circular Economy Summit Forum of China[M] Beijing: The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6.]

[5]许增燕. 上海循环经济政策实践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2010.[Xu Zengyan. Study on the Practice of Circular Economy of Shanghai[D].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2010.]

[6]于丽英,冯之浚.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4):39-46.[ Yu Liying, Feng Zhijun. Desig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Circular Economy[J].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2005.20(4):39-46.][7]马世忠.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与支撑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Ma Shizhong.The Study on Circular Economy Indexes System and Supporting System[M]. Beijing:China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 2007.]

Research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ircular Economy Innovation

WANG Maozhen FENG Zhijun

(Institute of circular economy,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China)

篇9

一、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呈逆转趋势

90年代初,在工业产出中,轻重工业基本上各占一半,但是重工业比重去年以上升到67.5%,今年前7个月又进一步上升到69%。由于重工业单位产出的能耗是轻工业的4倍,工业化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必然会带来能源消耗强度的上升。这一点与其他工业先行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消费特点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在各国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后,从能源消费结构看,都出现了从以煤为主向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转变。由于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清洁能源”,热值高而有害气体排放少,虽然在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会加速,但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却不会随着能耗的上升而显著增强。

反观中国今年来的情况,进入重工业阶段后却没有出现能源结构的转换,从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看,1999年为24.6%2004年却下降到22.7%。虽然从2000年以来原油进口量以年均15.7%的速度增长,到去年以超过1.2亿吨,但由于同期国内原油产量的增速明显下降,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仍然下降了。那么能源消费结构的这种逆转,是暂时的还是反映了一个长期趋势呢?我认为是个长期趋势。因为,主要有两个因素将长期限制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

首先是世界资源的不可能性,中国是一个石油资源稀缺国家,根据目前预测,中国在未来石油的最大年产量只能在2亿吨左右。从国际比较看,在工业化完成阶段,按桶计算的石油消费量,美国为人均28桶,日本和韩国为人均17桶,中国目前只有1.7桶,仅相当于美国的1/16,日本和韩国的1/10。

美国是世界上消耗能源最多的国家,日本和韩国却是工业化国家中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如果按日韩的石油消费水平计算,到2030年中国基本上完成工业化的时候,每年的石油总消费量就要增加到36亿吨,这意味着将有34亿吨石油需要依靠进口。但是,世界石油资源并不丰裕,目前每年世界全部的石油生产量约为45亿吨,其中可贸易的量为22-23亿吨。即使今后世界石油产量和贸易量还会增长,相对于中国的巨大需求,仍然是远远不够的。

日本和韩国也没有什么石油资源,是依赖世界资源完成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的。但由于从人口看它们是中小国家,虽然人均石油进口量很高,可石油需求总量却不大。而中国是人口大国,没有可能依靠世界资源完成这个转换。2003年中国原油加成品油进口已达1.2亿吨,2004年又上升到1.5亿吨,已经把世界当年新增石油贸易量的40%拿到了中国,许多人甚至把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归结到中国的需求。即便如此,还是难以挡住石油消费在中国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下降,这已经充分说明了中国依赖世界资源转换能源消费结构的困难。

其次,中国大量进口石油还可能导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冲突,使进口石油的增长受到严重限制。事实上,在目前的世界石油可贸易量中,超过2/3为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所占有。2004年,美国的石油进口量为6.4亿吨,欧盟为6.2亿吨,日本超过2亿吨。如果中国的石油进口超过了国际石油贸易的新增量,就会影响到发达国家已经占有的国际石油贸易份额,从而引发同发达国家的石油矛盾。因此,中国在未来的石油进口量肯定还会上升,但是进口达到一定规模,不仅有经济的可能性问题,还有政治和军事安全问题。

由于石油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控制了石油就可以控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在大国的国力较量中,石油就成为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较量中的焦点。美国自2001年以来已经对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了军事占领,目前又在中亚一些国家不断策动“”,还以反海盗为名,在马六甲海峡建立了军事存在。通过这些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美国近年来的军事部署是围绕中东和中亚石油资源区进行的。如果中国的石油需求高度依赖从这一地区进口,不仅未来的经济安全度难以预测,甚至政治上的独立都会受到威胁。因此,依赖海外资源实现能源结构转换,即便经济上可行,政治上也不安全。

所以,从长期看,中国的工业化将很难实现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同样的能源结构转换。由于中国的煤炭资源相对于石油比较丰富,在未来发展中,中国必将更多地依靠煤炭来支持,因此,煤炭在能源消费比重中的持续上升和石油消费比重的下降,将会是一个长期趋势。

二、未来10年中国环境将持续恶化

如果中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就将面临日益艰巨的环境挑战,因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是在以煤为基础的能源结构上完成工业化的,而在目前的中国,燃煤所导致的有害气体排放,已经占到各种有害气体排放量的65%--90%,每年排放总量约8000万吨。

如果按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率和石油消费比重下降的情况来推算,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90亿吨标准煤,而煤炭消费的比重将不得不上升,且占全部能源消费的75%,折合煤炭产量就是近95亿吨,由煤炭燃烧所排放的有害气体按目前的环保水平来推算,也要达到近4亿吨,即比目前增加5倍,这当然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

有人说,既然能源消耗与环境灾难是因为进入重工业阶段所产生的,那么中国是否可以绕开这个阶段呢?由于重工业化还带来了其他许多诸如资源与投入等方面的问题,目前许多人正在争论中国是否应该走重工业道路。

中国进入重工业阶段的原因是由于在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上,已经引发了居民对住房和汽车等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而这些耐用消费品都必须以重工业来支撑。所以,中国应不应该、走不走重工业道路的问题,实际上是在未来中国居民应不应该提高消费档次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争论。因为这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否则中国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搞现代化还有什么意义?

也有人举出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的例子,说明本国的重工业产品需求可以通过国际交换来满足。但是与石油的情况一样,对于只有几百万乃至几千万人口的小经济体来说,通过国际分工与交换,的确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使本国经济发展绕开重工业阶段,可是对中国这样有着巨大人口的经济体来说就不可能。石油不可能,钢铁、化工和机械都不可能。所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还必须走过重工业阶段才行。如此,能源的消费就减不下来。

也有人说,中国不是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吗?走“循环经济”的路子是否可以大幅度减少能源需求呢?例如,用废钢铁就可以减少90%以上的能源消耗和有害气体排放。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循环经济是对已经加工使用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因此发展大规模的循环经济,必须是大量社会产平已经到了使用寿命的终结期才有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可以很发达,而在发展中国家却规模有限的原因。

在目前的中国,以钢材消费来说,房地产占了一半多,机械工业占了20%,汽车工业占了5%,而从2004年看,城市房屋建筑面积中有60%以上是近5年建造的,社会汽车和机械保有量中,也有近60%是只使用了5年的。如果房屋的平均使用年限为50年,汽车和机械的使用年限为15年,那么至少在未来10年之内都不会有大量报废的钢铁进入可回收期。其他有色金属和塑料的情况与钢铁是一样的。所以,至少在未来10内,我们不能指望依靠发展循环经济来实现大规模节能。

有研究表明,以大气环境来说,目前的环境容量空间只剩下25%,如果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还要继续上升,可能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达到环境容量的极限。如果中国不可能绕开重化工道路,国际资源又不能支撑中国实现从以煤为主向以油为主的能源结构转换,则中国的工业化就必须选择新的道路。我们现在经常说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前的含义是指要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然而从能源和环境的制约关系看,这个“新”字更应该是指中国必须走上一条世界各国从未走过的技术道路,即必须在新的能源与原材料基础上完成工业化建设。因此,中国的新兴工业化道路,不仅对自己的过去是“新”,对世界来说也是新的。

正因为中国的新兴工业化是前无古人的工业化,因此中国在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必然充满了各种困难,肯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在成功地转向新的工业化道路前,则必须继续依靠传统能源和原材料,即必须在传统工业化道路上继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至少在未来10年,中国的环境由于煤炭燃烧比重上升,会持续恶化。我们对此必须有前瞻性,必须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以使中国经济能依靠煤炭,在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走出足够长的时间。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重在生产而不在消费

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使中国社会各界深感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性。节约资源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生产,二是消费。从生产方面节约资源,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消费方面节约资源,则要求人们减少对各种产品的消费。这两个方面,哪个应该成为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呢?我认为是生产而不是消费。

从消费入手,无疑于是在提倡清心寡欲的生活,这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相抵触。日本是发达国家中资源利用程度最高的国家,是节约型社会的典型代表,但这并不排斥日本每千人的轿车拥有率超过600台。当然还是要培养居民的节约意识,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的习惯。

有人说,为什么不可以用税收等经济手段限制对大型住宅和大排量汽车的需求呢?由于税收是价格的组成部分,加大对消耗资源多的消费品税收,当然能抑制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但是,如果市场价格已经可以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消费者自然可以从自己的收入水平和与产品价格对比中做出理性选择。例如最近由于汽油涨价,许多消费者认为如果每升价格超过4.5元,就会放弃买车的打算,或者选择小排量车型。所以,只要市场价格机制是有效的,政府就没有必要通过干预价格形成来影响消费。

还有人提出为了节约资源使用,应通过税收等手段提高资源的价格,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以中国自身的资源禀赋不足以实现现代化,中国已越来越深地融入世界资源与市场体系之中,如果中国对世界资源的需求增加,则世界资源产品市场的边际价格就会上升,等于所有从世界市场进口资源的国家都在共同分担这个价格上升水平,中国的负担就小得多。但是,如果中国在国内单独拉高资源价格,等于在自动放弃充分利用国际便宜资源的好处。同理,如果因为印度等其他国家对世界市场的资源需求度上升,中国也要为其分担资源产品价格上升的结果。所以,只要资源价格是正确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中国就没有必要主动拉升国内价格。

中国目前在生产中浪费随处可见,其原因主要在于使用中的设备技术落后,企业规模过小,在钢铁、水泥、电力、机械、建筑等许多生产领域,每单位实物产出量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水平都大大高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节约潜力。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绝不仅仅是个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个物质基础问题,要通过立法和经济手段,强制报废一批落后的生产设备,采用财政补贴和国家对贷款贴息的办法,以及加速折旧的办法,支持企业尽快淘汰和更新设备。还要严格限制企业所使用设备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水平,大力提成规模经济。

四、生产节约的重点是“增量”节约

生产节约可分成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新资源,“增量”节约就是指如何提高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效率,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存量节约是指已经被加工成产品的资源,如何回收与再利用,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循环经济”。

发展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都需要政府和社会投入大量才力,在财政和社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也需要选择重点。而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看,至少在未来10年内,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增量节约方面。因为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定的社会产品积累,才有较大空间。以钢铁为例,建设工业化国家一般可以用两个钢铁指标来衡量,一个是钢铁生产能力的人均占有量,一个是人均钢铁蓄积量。从工业发达国家看,当基本上完成工业化时,人均钢铁生产能力大约为700公斤到1吨,人均蓄积量则在10吨左右。

当人均钢铁蓄积量达到10吨,钢铁的生产能力就会逐步衰退,这是因为在工业化完成阶段,居民对物质产品的消费已经基本上满足,消费开始转向服务业领域,钢铁工业主要是负担居民对原有产品更新的要求。而更新产品是以新顶旧,被淘汰和报废的产品,如汽车和房屋建筑,都包含着大量金属材料,而在报废的金属产品中,金属回收率一般都可以达到80%,这就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之所以电炉炼钢占到全部钢产量的80%,就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炉料是以废钢为主。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直到去年人均钢产量也刚过200公斤,人均钢铁蓄积量只有1.5吨,所以,目前铁矿砂炼钢仍要占到粗钢产量的85%,其余15%用废钢炼钢,其中还有60%的废钢是靠进口。

所以,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对增量资源的使用效率方面。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已经很大,例如从金属蓄积量来看,目前已经等同于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空间很大,现在就开始起步了。

五、最应节约的是土地和水

不可贸易的资源才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难以逾越的瓶颈,警惕中国经济走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

生产的节约就是要节约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的天然禀赋条件不同,在生产中各类生产要素使用的密集程度不同。国际贸易的存在,对某些国内稀缺的生产要素可以通过贸易方式获得,但是,有些生产要素不能通过贸易,例如土地和水资源,所以,不可贸易的资源才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难以逾越的瓶颈。

中国虽然号称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平原面积只有不到1000平方米,工业化过程中必须留足农业用地。因此,节约土地是比节约其他可贸易资源更为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同时也是以较少生产要素投入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最重要的途径。发达国家的实践说明,一国的财富形态约有2/3是房地产,食品吃了就没有了,衣服穿旧了就得扔,汽车也是减值的耐用品,只有房地产是可以保存财富的最主要形态。

对中国来说,由于土地资源极为稀缺,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很容易使中国经济走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例如,中国近年来新建的许多建筑容积率都很低,以城市“毛容积率”来说,即城市建筑物面积与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全国平均只有0.5,最高的上海也不到0.8,而东经为2,香港为1.6,台北为1.2,即便在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土地资源已经极度紧张的地区,在大城市中心区内,五六层的建筑物也随处可见。

我最近到浙江的一个城市,听说这里的土地开发都已经碰到“红线”,但在最近城市改造后新建的房屋中,大多还是6层左右的建筑。今年国家给浙江审批的土地利用指标只有23万亩,其中还有40%是给中央项目预留的,分到一个地级市只有2-3万亩,再分到县只有不到1000亩,这是造成今年浙江投资增长率猛烈下降的重要原因。而福建、广东和上海也面临着同样情况。以至于有人说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格局正在变脸,出现了东冷西热的局面。

篇10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第二步“利改税”开始征收资源税以来,我国的资源税经历了数次调整,从中也可以看出我国对资源税功能定位的认识及相应的政策倾向。

1984年10月1日,为调节开发自然资源的企业(单位)因资源结构和开发条件的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以正确反映开发单位的劳动成果,妥善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国务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条例(草案)》,决定对开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企业开征资源税,征收基数是销售利润率超过12%的利润部分。这说明随着对资源价值探讨的深入,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理应取得相应收益的受益原则逐步得到大家认同。在这种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资源税体现了一定的资源级差收益调节的思想,在客观上维护了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部分权益,但其极少的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销售利润率又体现了其过渡性的特征。

从1984年开征资源税到1994年税制改革期间,资源税制也进行了不少调整。但都属于微调。1994年的调整应属于第一次大调整。此次调整扩大了征税范围,改变了计税依据,不再按超额利润征税,而是按矿产品销售量征税,并且为每一个课税矿区规定了适用税率。可以说1994年伴随着税制改革而出台的资源税有着较准确的定位,就是在1984年资源税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和调节资源开采企业因资源条件差异形成的级差收入。

但是这次资源税的大调整同样留下了不少遗憾。首先,征税范围仍然偏窄,扭曲了应税资源和非税资源的价格比.进而造成开采使用的无效率:其次,计税依据按销售量或自用量鼓励了企业和个人对资源的无序开采,无法体现其有效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应有功能;再次,单位税额过低,且不与利用率相挂钩,导致进入市场的资源成本过低,严重抑制了资源税调节级差收益的作用,而且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资源税在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了稳定。但从2004年起,我国陆续调整了煤炭、原油、天然气、锰矿石等部分资源品目的资源税税额标准。这些调整力度较大,说明我国税务主管部门对资源税的地位和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运用资源税改变过度开采资源现状的意图也日趋明显。尤其2007年上半年对煤炭、有色金属的税额调整是在中央大力倡导节约型社会建设、大力促进节能减排的形势下提出的,针对性较强。另外国际市场资源产品的价格不断提高,资源开采企业利润水平也不断提高,但企业收入增长中政府通过资源税形式取得的收入并没有得到相应增长,此次资源税额的调整有提高政府在资源收入中分配份额的意图。尽管新的税额标准实施时间不长,但从税额调整对主要资源开采企业的利润影响看影响还不大,其效果在可以预见的范围内来看将不会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资源税改革并没有触及实质。尽管不断提高的税额幅度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利用,可是如果不改变当前过窄的征税范围、不合理的计税依据等决定资源税实质的根本因素,不转变资源税的设计思想,仅仅靠税额幅度的提高显然难以奏效。

通过对资源税调整历史的回顾.我们不难看出,资源税虽经历次调整,但其应有的保护资源、促进资源合理开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等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主要原因在于资源税的改革缺乏一个全局的视角,仅仅是对原有资源税政策的修补或对国外经验的简单借鉴。那么,如何才能形成全局性的改革视角呢?关键在于对资源税本身的准确定位。

二、从资源地租角度看资源税的功能定位

(一)垄断使得矿产资源存在地租

1984年资源税开征时,理论界有各种观点,但主要的理论依据是受益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三方面。从受益方面考虑,资源属国家所有,开采者因开采国有资源而得益,有责任向所有者支付其地租。从公平角度来看,条件公平是有效竞争的前提,资源级差收入的存在影响资源开采者利润的真实性,或偏袒竞争中的劣者,或拔高竞争中的优胜者,故级差收入以归政府支配为好。从效率角度分析,稀缺资源应由社会净效率高的企业来开采,对资源开采中出现的掠夺和浪费行为,国家有权采取经济手段促其转变。但这些解释只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开征资源税的意义和重要性,其理论依据并不充分,其中缺失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地租理论。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把地租分为了绝对地租和反差地租两种形式。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而级差地租是指经营较好的土地所获得的、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地租理论在当今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得到了发展。当代西方经济学告诉我们,只要存在垄断,就有超额利润存在,这种超额利润就体现为“地租”,因此,地租不再是土地特有的东西,它的外延被延伸了,凡是处于垄断地位的要素都可以得到超过机会成本的剩余或者余额,即地租。矿产资源的价值理论就源于地租的普遍化。由于其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征,以及国家凭借强制力的所有权垄断,也会产生地租,矿产资源的地租表现为矿产资源的租金。矿产资源的租金体现了矿产资源的价值。这种价值不是矿产企业在开采矿产资源过程中的“劳动凝结”,而是矿产资源无以复加的使用价值的“国家所有权垄断”的体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国家允许,都不可能实施矿产资源的开采经营权,也不可能基于法律的规定取得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所以,任何单位和个人取得的是矿产资源开采权,实际上是国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的部分让渡。

(二)矿产资源地租的区分

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矿产资源的地租也可区分为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两部分:

1.矿产资源的绝对地租。当前,矿产资源绝对地租存在的两个条件:一是存在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所有权的垄断,资源所有者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必然要在经济上得到补偿;二是采掘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使得矿产品能够获得相应的收益。所以,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必须收取一定的费用作为使用权出让获得的报酬。

2.矿产资源的级差地租。在我国现阶段的采掘工业中,同类矿产资源在不同地区由于禀赋优势存在很大的差异,投入同量的劳动和资金,产出的矿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是不同的。开采品位高、品质好、易采易选的矿产资源,所取得的矿产品数量多、质量也好;反之所取得的矿产品数量就少、质量也差。因此,矿山企业在从出售矿产品的收入中扣除生产费用以后.就会按上述矿产资源的不同丰度、品位和位置差别形成不同的超额利润,产生矿产资源级差地租,其中又包括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Ⅱ两部分。级差地租I由两种情况形成:一是开采优等矿山的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利润;二是运输条件(或地理位置)优等或中等情况下工人创造的超额利润。正是由于级差地租I不是靠采掘企业职工本身努力经营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所创造出来的,而是由于矿产资源自然条件好、运输条件好形成的,因此,这一部分收益应当计入矿产资源总价值中,并收归国有。级差地租Ⅱ则是由于对同一矿床连续追加投资而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进而获得超额利润转化而来的,对同一矿床追加投资,采用先进的采选技术、设备和工艺,这不仅可以提高矿产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如矿石边界品位、采矿损失率和矿石贫化率的降低、开采深度的加大、有效资源综合回收率的提高等),而且可以改善矿床所在地的经济条件.从而在原有的自然资源基础上,取得更多的资源总回收量,获得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更大的矿产收益。由于矿产资源是一种可耗竭资源,所有权客体逐渐消失,对矿床追加投资可能会使资源耗竭速度和强度提高。但是,为了鼓励矿业经营者充分利用资源,使之避免被废弃,将这部分超额利润部分地留给经营者仍是合适的。另外,由于矿产资源价值对于未开采的矿产也难以确定,因而其总价值量不应受矿产资源开采与否的影响,故级差地租Ⅱ不应计入矿产资源总价值中,而应该留给开采企业,以利于其提高开采效率。

(三)资源税征税对象应是级差地租I

矿产资源的地租理论为资源课税提供了理论依据,但资源税应该就所有地租还是仅对其中一部分课征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体现矿产资源所有权的绝对地租不宜用资源税的形式。资源税是税收的一种,具有“强制、固定、无偿”的税收性质,而绝对地租是所有权的让渡所得到的报酬,具有鲜明的交换和有偿的特征,与资源税的“无偿性”相矛盾,故不适宜采用征收资源税的形式解决这一问题。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资源税定位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特别从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强调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力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因此,节约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遏制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国外的资源税大都通过特定的税制设计,使税收参与资源价格形成过程,从而有效地遏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当前的资源税几乎没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制度设计,甚至不少规定还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相抵触。如税额高低与资源的利用效率无关,与资源开采的耗竭影响无关,没有把资源开采的社会成本内在化,不利于促进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节约利用资源。所以,在下一步资源税改革中,我们要站在可持续发展这个高点上来考虑。

(一)资源税要体现企业因资源开采而产生的社会成本

外部性的经典理论告诉我们,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在外部性存在的情况下将发生背离。在资源开采使用过程中,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开采企业的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如果按照私人成本定价,必然导致过度开采.难以实现资源的最有效利用。所以,我们要把外部成本主要是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上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按照社会成本给资源定价,虽然在现实中存在诸多难点,比如外部性损害的确认、税率的确定等等.但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如何尽可能提高资源税调节效率的思路。

(二)资源税的设计思想中要关注代际间的外部性问题

资源税改革除了要考虑到开采企业的环境成本内部化,对资源的定价更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即要考虑对于未来人产生的代际外部性。如果将可持续性考虑进去.当代人开采资源时必然对后代人产生影响,后代人为了使其资源使用水平不低于当代人必须进行一定投入;或者为保持资源完整,当代人必须为后代人付出相应的投入。这种投入从理论上应等于由于使用或开采资源而放弃的未来收益的现值。这部分也应主要通过资源税征收来实现。

所以,总结起来,资源税的定位应该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以资源级差地租l为征税对象,以调节资源级差收益为手段,以提高资源开采使用效率、降低社会成本、促进环境改善、缩小代际外部性为目标的经济手段。

四、资源税改革在税制改革中的地位

(一)从执政理念角度来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需要财税政策的积极介入,而资源税是税收参与此项建设工程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税种

通过税收手段促进资源节约、节能减排主要从征税和税收支出两个方面来实现。征税中除了有些国家专门针对某些污染源和污染项目征收的环境税收外,从能源消耗角度,从资源消耗的源头就开始介入的税种就是资源税。通过合理设计资源税的征税范围、税率可以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效率的提高进行促进,通过税收介入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提高资源的使用成本.对资源的最终消费也起到调节作用。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严重并存的国家.资源的战略地位已经得到共识,但实际开采、使用中却并没有达到高效率,其核心原因之一是资源价格的不合理即长期低价格。资源税及其以后有可能开征的环境税一起将全面影响资源价格,并通过价格及其他直接的环境税影响生产者、开采者和消费者的行为,从而促进资源节约。

(二)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税制结构变动的趋势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税制结构中一个最重要的变化趋势就是“税负转移”,即将税负从传统的对资本、劳动、财产等的课税转向对高能耗行为、对环境污染行为的课税

OECD国家中欧盟国家较为典型.如瑞典、挪威、荷兰、德国等,这些国家所谓的绿色税收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在不断提高。瑞典已经达到大约12%左右。尽管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各国有比较大的差异,如果将我国的能源类产品征收的消费税、资源税及排污费等加在一起我们的比例可能不低,但我国税制结构调整中还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税制的概念。所以在全面进行环境税改革以前,有必要从资源税开始明确提出我国税制改革已经全面引入可持续发展概念,税制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这也是资源税可以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三)从我国现行税制结构来看,资源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过低,不能体现其应有的功能定位

从全球资源的紧缺、资源价格的不断上扬来看,我国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不断调整资源税征收比例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尽管从理想的意义上来看最理想的环境税体系应该是能够使其收入不断减少的税制,即污染行为越来越少,以至于税源枯竭。但资源税作为环境税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并不直接对污染行为征税,而是对资源本身征税.这就决定了其巨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