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全流程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应链全流程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同时,为了持续提高竞争能力,企业还会不断地吸纳和应用各种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这些理念和方法的引进一般都以项目实施的形式展开,并随着项目的结束而给企业留下一套套新的管理流程,也就是所谓的一张张“皮”。
在很多企业中同时存在着管理“几张皮”,而且这“几张皮”之间还是脱节的和不一致的。
曾经有一个企业的采购部门就在同一天接到来自ISO9001项目组和企业内控体系项目组的两份业务流程文件,这两份文件对供应商的评估提出了完全不一样的操作要求。还有一个企业的发货部门在供应链改进项目组的要求下改变了发货流程提高了效率,但由于忘了提请修改ISO9001的程序文件而在此环节上被评为不合格项。
这些现象,充分体现了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几张皮”的存在及它们之间的脱节甚至是冲突。
三个统一
其实,不管企业引入并建立了多少种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企业的业务流程都只能有一套,企业的业务人员在工作时只要严格按照这套流程中所规定的要求开展工作即可以满足所有管理体系的要求。也就是说这“几张皮”应合为“一张皮”,即归整到企业的一套业务流程管理体系当中来。比如当一个采购员在下采购订单时他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考虑ISO9001有什么要求,企业内控体系有什么要求,供应链管理方面有什么要求。他应该只需要按照一套采购下单的流程操作即可,而这套采购下单的流程本身应涵盖了各种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的要求。
所以,要实现上述朴素的管理需求,就需要在企业内部实现三个统一,即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的业务流程管理平台;采用统一的信息化的业务流程描述语言;设立统一的业务流程管理部门。
所谓信息化的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即指企业所有的业务流程都必须在此统一的平台上进行建立和。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同管理项目所建立的管理体系之间的不协调和冲突。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有一套统一的信息化的业务流程管理语言,所有业务人员都用同样的“语言”来描述业务流程,避免各说各话。只有这样才能描述出一套企业唯一的、没有断点的、端到端的业务流程。这里的技术关键是用统一的“语言”进行描述后应能自动转换成各管理体系所需要的文档。比如,ISO9001项目组和企业内控体系项目组用统一的“语言”描述了同一个供应商评审流程后,信息化的流程管理平台应能自动根据同一个流程导出ISO9001所需的程序文件和内控体系所需的内控手册。如果还需要各项目组成员手工转换各自所需的管理文件,不但又有可能出现“几张皮”即统一平台上的流程与各自手工所描述的流程不一致的情况,而且也会大大影响工作效率。
对于这样一个全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来说,自然需要有一个站在企业全局角度进行维护的部门与之相适应,比如当供应链改进项目组试图改变发货流程时,就应向此部门申请在统一的流程管理平台上进行流程的变革,而此部门则集此流程所牵涉到的所有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的协商,避免顾此失彼。
两个方法
那么,实现了上述三个统一以后,“几张皮”就能保证合为“一张皮”了吗?不一定。上述措施只是从技术上实现了设计的管理体系的整合,而在企业中可能还存在着两张“大皮”之间的脱节。这就是所设计的管理体系与实际被执行的管理体系之间的脱节,即所谓的蓝图和现实之间的脱节。
简言之,就是业务人员不按所规定的流程进行工作。要避免这“两张皮”之间的脱节,一般来说只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建立业务流程合规审核制度,二是通过管理信息化来固化业务流程。
第一种方法需要人来执行,可以在统一的业务流程管理平台上设计出整体的流程和规审核制度,以一定频率和周期不断地对流程中关键的节点进行合规检查,并出具流程合规审核的风险报告。这种做法有点类似ISO9001中所规定的内审制度。
第二种方法是目前的趋势,即用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来固化流程,这种方式还可以提升流程的效率甚至带来流程的创新。
但对于管理信息化来说,有一点我们必须看到,由于信息化系统不是万能的,所以真正在系统中跑的流程往往是企业流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所以在进行诸如ERP项目的实施中经常可以听到“这个业务是否要进系统这样的问题”。
另外,对于企业一个端到端的业务流程来说,可能会用到ERP、CRM、OA等各种信息化管理系统。所以,在通过信息化技术实施流程固化时,如果做得不好反而可能直接造成“两张皮”。即所设计的流程与信息化系统中使用的流程不一致。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即实施信息化时虽然理论上是按所设计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的开发或配置,但由于流程管理平台上所设计的流程不能直接生成可用的系统。因此在进行系统建设时,如需修改流程,项目组成员往往会直接在系统中改,而忘了到流程管理平台上进行修正。久而久之,系统内的流程又没有人能讲清楚了,“两张皮”又随之产生了。
篇2
续生产的,而采购成本管理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水平的关键。为此,本文对如何加强零部件采购成本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零部件 采购成本 控制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以及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所带来的产品更新周期频繁,竞争加剧,企业的内外经济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交往也越来越密切。现代企业再也不能象传统企业一样,仅靠单个企业的能力就能全过程的生产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企业需要进行作业交换,通过协作生产来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符合市场发展变化的要求,企业进行零件采购成为企业日常采购中的重点。当前,我国已经全球最主的制造业基地,如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成为我国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以零部件采购成本控制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我国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一、零部件采购成本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供应商管理模式不科学
采购成本是企业供应链条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由于其处于成本管理的前端,其管理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最终企业整个供应链成本的高低,所以,对其加强管理意义重大。目前,在采购成本管理最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供应商管理模式不科学。一是供需双方缺乏共赢思想,在成本谈判中缺乏必要的互相信任,特别是在近几年来,我国由于国际原材料价格以及国内通货膨胀双重因素影响,零部件成本价格上涨较快,由于企业采购中处于买方市场,在不能给供应商以相应的材料涨价补偿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零部件质量问题频繁,虽然企业降低了采购环节的零部件成本,但导致企业返修成本或因为质量问题而导致的信誉成本增加,最终导致企业供应链上总成本的增加。
(二)采购人员素质不高
零部件采购成本的高低和采购人员的素质高低密切相关,采购人员如果不能清晰的了解成本构成,不能够对零件进行评估,对供应商提供的报价进行有效的分析,同供应商谈判就容易处于劣势,往往谈判出来的高价格未必是高质量,而低价格往往是低质量。其次,供的素质不一,不同等级的供应商共同竞争同一项目,老的厂商报价考虑周全,不好的厂家报价分析不全面,出现项目遗漏、工序遗漏、材料消耗分析不准确,导致最终报价不准确。而如果采购人员素质不高,往往难以进行有效判别。再次,采购人员是供应商进入企业的关键,而如果采购人员素质不高,其可能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阻碍供应商的供货,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而这些损失最终供应商需要从企业来获得补偿,造成企业的其他成本升高。
二、对加强零部件采购成本控制的对策思考
(一)断提高采购人员素质
熟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企业进行生产总是和其他企业之间进行战略合作,要想控制自己的零件成本,就需要和供应之间进行谈判,同时要充分了解供应商的具体价格水平和产品构成。企业由于部门分工的不同,行使的职责也是不一样的。采购部负责的主要是商务方面的事务,对产品的结构、工艺的了解肯定存在着片面的认识,容易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偏见,所以,需要加强各部门,各职能之间的交叉管理和信息有效沟通,不断落实企业采购质量成本管理的性价比,在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的同时确保其质量。要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培养,选择一批对企业产品了解,熟悉零件加工工艺的人员来充当采购人员,确保其可以对产品进行合理的成本分析。同时,要加强信息管理工作,要定期对供应商的资信情况和内部管理情况进行了解,不仅可以提高和供应链上游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而且可以对供应链上企业进行零件成本进行控制和产品质量把关,同时能够按时按量进行零部件供应,防止因为出现因零件不足而导致的缺货损失。
(二)加强企业内部流程管理,提高流程效率
采购成本是企业内部流程管理的核心,其主要包括客户、供货商、制造商、销售商连成整体的网链结构。如果把各节点看作是“作业”,那么采购供应链就变成了一个“作业链”,所不同的是作业成本法更关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作业”,而供应链更关注资金和信息的流动,但二者都是关注的一条面向满足顾客需求的活动链。所以,企业需要对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行有效管理,不断提高单位时间内流程产出,进而提高流程产出效率,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进行作业分析,提高作业效率,减少或者消除无效和低效作业,进而进行流程重组,以提高整个供应链上产品的整体效率。
(三)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的关系管理
企业要与供应商进行战略合作,并采取正确的产品策略和供应商之间进行合作,进而为降低供应链成本提供可能。例如,可以将核心零件部分进行产品战略合作,和供应商之间进行协商,共同制定订零部件供应政策,不但可以降低供应商和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而且可以减少因为企业提出个性化需求而提高了供应商成本进而通过价格转移而提高了企业的零部件采购成本。同时,要加强供应链上下游的关系管理,了解资源的转移情况,哪些资源进行了转移,转移成本是多少,收取了多少价值,通过成本的各种因素分析,可以较为准确的揭示出资源的消耗,进而有利于供应链管理。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电力物资 现代化 供应链 管理 思路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已逐步引入到电力企业经营的各项领域,众所周知,企业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管理则是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手段和保证。在产品成本中,物资消耗费用一般要占65%~70%,有的甚至高达80%左右,所以物资管理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到施工的工程质量,同时,加强物资管理,对于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增强企业盈利、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供应链概述
讲到现代化的物资管理理念,首先我们要阐述一下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即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主要具有:复杂性、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交叉性等特征。
供应链最早起源于二战时期的同盟国军队对后勤保障的研究,60年代被商业和运输业逐步发展为“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在1982由Oliver& Webber所提出,1985年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中明确为“供应链”。从拓扑结构来看,供应链是一个由自主或半自主的企业实体构成的网络,这些实体包括一些子公司、制造厂、仓库、外部供应商、运输公司、配送中心、零售商和用户。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始于原材料的供应商,止于最终用户。目标:总成本最小化、总库存成本最小化、总周期时间最短化、质量最优化。
供应链管理就是企业之间的商务活动管理与企业内部商业流程的一体化管理。通俗的讲:就是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形成一个能实现多赢的网链。好的物资管理是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机融合。
供应链管理中几个经常应用的管理模式如JIT采购:又称为准时化采购,是Just In Time的简写,核心思想是:把合适数量、合适质量的物品、在合适的时间供应到合适的地点。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实行的一种生产方式。MRP计划又称物料需求计划,是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的简写,是以物料计划人员或存货管理人员为核心的物料需求计划体系,主要用于非独立性需求(相关性需求)性质的库存控制。MRP通用计算公式:净需求=毛需求+已分配量+安全库存-计划在途-实际在途-可用库存。
我们为什么要掌握这门知识?物资管理是个专业,是门学问,1997年全球有180所大学设有物资(物流)专业。我国主要是从1993年开始重视,2009年已有103所大学设有相关专业,SCM专业全球第一在MIT大学。大家所说的戴尔好、丰田好,好在哪?一是好在技术、二是好在生产线、三是好在服务,其中生产线精准的运转和良好的服务关键就在于其供应链管理(SCM)的精彩。同时基于以下理由,所以我们要重视及掌握这门知识。第一,“如同金融战争、货币战争一样,供应链战争早已打响,没有高瞻远瞩的供应链管理战略,再强大的组织、再强势的企业都无法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第二,企业竞争优势的法宝、决胜商场的秘诀——供应链管理;企业赚钱的基础——采购管理;企业成长的生命——流程管理。第三,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转变为供应链管理的竞争(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2005年9月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大会上讲话)。第四,企业生存三句话:买得贱、卖得贵、中间环节不浪费。第五,统计数据:采购每节省1%,利润提升10%~20%。
二、电力物资的现代化管理中的供应链管理思路
为做好电力物资的现代化管理工作,共同探索新型的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企业物资管理的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下面探讨一下电力物资的现代化管理中的供应链管理思路。
1、树立全过程跟踪服务理念,通过实现集约、规范、高效的物资管理,达到质量、成本和效率的综合效益最佳
推进物资“一体化”管理,构建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加强物资管理制度和流程建设,统一公司物资管理规范,通过统一的计划、策略、管理,发挥集中采购优势,开展公司的集中采购,通过统一的定额、标准、策略,实现快速配送服务,提升规模效益,降低库存成本,通过统一的定额、标准、策略,实现快速配送服务,提升规模效益,降低库存成本,全面建设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对企业全程物资管理的链条进行梳理,明确近阶段供应链核心业务流程有5个方面:计划及需求预测;采购及供应商管理;履约及品质控制;仓储配送;逆向物流。其中第二与第三是面向供应商,第一和第四是面对用户的核心业务方面。
在五个业务方面中,需求预测管理是全流程的主要及关键部分,预测管理始终遵循“加强预测、提前介入”的原则。需求预测结果是采购策略以及计划制定的重要依据,将需求计划工作界面前移,提前介入计划和设计阶段,做好需求预测和计划的管理,提前准备,缩短实际需求和响应时间,合理制订采购策略和物资仓储定额,降低采购成本。
2、应用供应链管理新思路,从传统的纵向管理转变成横向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篇4
1第四方物流咨询的概念
1.1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之比较在当今物流链中,买卖货物双方为第
一、第二方,物流公司被称为第三方,而向前三方提供供应链管理、物流咨询等系统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企业叫“第四方物流”(4PL)[1]。3PL是在供方和需方之间的一个中介组织,这个组织按照特定的契约,在电子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给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在过去,第三方物流虽然能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但随着供应链的进一步全球化、复杂化,单一的第三方物流在进行其“大而全”的物流服务中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供应链的专业化分工趋势越来越明显。分工的同时必然要进行协作,而协作的主导者就是在物流市场上具有很好的协调和整合相关物流资源,以及较强物流运作能力的物流服务商或物流管理咨询公司。他们是协调相关物流组织的物流活动组织者,即第四方物流。
1.24PL管理咨询的含义第四方物流与管理咨询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是1998年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率先提出来并注册的。埃森哲对它的定义是,“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2]第四方物流主要为货主服务,因此面向4PL的咨询目标是以整合整个供应链的职能为重点。寻找每个领域的行业最佳供货商或是最佳的服务提供商,把这些不同的物流服务整合以形成最优方案。而第三方物流缺乏跨越整个供应链运作以及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所需的战略专业技术,要么独自、要么通过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转包商来为客户提供服务,它不太可能提供技术、仓储与运输服务的最佳结合。
2第四方物流管理咨询的分类及各自特点由于4PL存在三种模式:(1)协助提高者。为第三方物流工作,并提供第三方物流缺少的技术和战略技能;(2)方案集成商。为货主服务,是和所有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及其它提供商联系的中心;(3)产业革新者。[3]通过对同步与协作的关注,为众多的产业成员运作供应链。
2.2.1以外包为基础的物流咨询。这种管理咨询方式充分体现了物流业的专业化分工特点,也是4PL管理咨询的主要运营方式。与传统的“大而全”的物流咨询部门不同的是,在整个供应链中它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成为了供应链中的分工部门之一,4PL咨询的关键在于对各专业分工部门和各物流服务的衔接和整体管理,它是将相关的物流组织协调整合在一起的核心物流组织或各相关物流活动的集成者。而基于第三方物流的咨询要么独自提供服务,要么通过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转包商来为客户提供服务,它不大可能提供技术、仓储和运输服务的最佳整合。
因此,这种模式中,第四方物流咨询主要体现为物流的“方案集成商”。就物流咨询的内容来说,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咨询对供应链的各环节是一种串联式的咨询,它往往以产品的流动方向为导向来划分各个物流环节,分析流动路径上的各环节的运作,往往就单独的物流业务,如运输管理、库存控制、配送管理、采购策略等进行方案的设计和改进。而4PL更注重战略上的咨询,以此推动和组织物流企业战略联盟。当今经济形式下,货主/托运人越来越追求供应链的全球一体化以适应跨国经营的需要,跨国公司也要集中精力于其核心业务而必须更多地仰赖于物流外包。基于此理,它们不只是在操作层面上进行外协,而且在战略层面上也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昼夜期能得到更快、更好、更廉的物流服务。传统的供应链咨询和4PL咨询的比较如下图所示:具体的相关物流咨询公司常以建立物流联盟为特点,通过建立与IT技术服务提供商、增值服务提供商、零售商、第三方物流企业等战略型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合作、集成、双赢”的为指导思想,使各个物流环节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偏差最小、库存最小、供应成本最低、质量最优,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集成性和对市场的反应速度[4]。代表咨询企业是德国的西思康物流咨询公司。当然由于商业公正的需要,也有独立物流咨询公司参与到4PL咨询中,他们不与物流设备或软件公司结成策略伙伴关系或其他会影响到其客观公正性的商业关系,仅仅依靠其智力资本和纯粹咨询业者形态来进行市场开拓,如欧麟物流就是一家独立的物流顾问公司。
2.2一站式物流咨询这种物流咨询方式是经传统“大而全”物流咨询演变而来。对于实力雄厚的大型物流咨询公司来说,货主的物流外包一方面使各个物流部门沟通成为物流咨询管理的关键,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新的机会,那就是将整个物流部门合并为咨询业务中,变外部沟通为内部沟通。此类物流咨询为客户提供“一站到位”的整体物流方案,从物流体系的整体规划,到各个物流子系统的技术配套设计,最后再为整个物流系统提供所需要的智能---物流系统的管理、控制和监视软件,相应的人才培等等。其代表企业有埃森哲公司,它提供全方位的供应链网络结构设计;全球采购计划;IT功能的强化和管理;商品退货和维修;持续的供应链改善等综合性业务。国内的快步易捷(广州)咨询公司,也以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物流管理系统,物流信息平台和高级物流专业培训形成独特优势。这类物流咨询公司的特点是公司本身拥有强大的技术背景支持,自身能够提供物流信息设备或是物流系统商,如林德咨询公司和国内着名的昆船集团。一站式物流咨询更容易提供物流的总体变革和组织重组,具体包括下述四个层次的内容:
(1)执行。对供应链职能和流程的正常运作中的咨询服务,这一范畴超过了传统的第三方物流的运输管理和仓库管理,具体包括制造、采购、库存管理,供应链信息技术、需求预测、网络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等职能。通常的第四方物流咨询只是负责对功能和流程的一些关键部分进行分析和改进。
(2)实施。包括了流程的一体化、系统的集成和运作的衔接。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重视组织变革,因为“人”的因素往往是第四方物流管理具体业务时成败的关键,一定要避免优秀方案实施时因为人的因素而失败。
(3)变革。通过新技术实现各个供应链职能的加强。变革主要是改善供应链中某一具体环节的职能,包括销售和运作计划、分销管理、采购策略和客户支持等。在这一层次上,技术对方案的成败至关重要,技术和先进的战略思想、流程再造,再加上卓越的组织变革管理,共同组成第四方物流咨询的最佳方案。
(4)再造。这是第四方物流咨询的最高境界。供应链流程的真正改善要通过供应链中企业的通力合作,将各个环节的计划和运作协调一致来实现。再造过程就是基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咨询技巧,使得公司的业务策略和供应链策略协调一致;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又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整合和优化了供应链内部和与之交叉的供应链的运行[5]。
34PL咨询现状探讨
3.14PL咨询目前面临的问题
(1)客户信任和责任问题。作为4PL咨询,它不象传统的供应链咨询只涉及到供应链一部分的咨询任务,或是按单一的方向做“大而全”的管理。4PL的咨询管理作为供应链的一个部门式的核心组织来处理其他部门,它的地位变化了,而管理的侧重面却在提升。欧洲部供应链主管杰森.希伯斯(JasonHibbs)说:“一个没有自己固定资产的4PL,要让客户认可自己的能力是很困难的。因为4PL的服务就是管理他人的资产、他人的网络。4PL不但要为客户设计一个价位合理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在这个价位的基础上,从承运人和配送商那里为客户争取到一个面面俱到的协议。”第四方物流不仅很难得到客户的信任,在处理与第三方物流的关系上也十分尴尬。作为一个3PL,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担心:4PL自由进出你的信息系统,掌握你的价格和服务特色,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抢走客户。这些诱因的存在往往使合作变成竞争。
(2)沟通的困难。4PL咨询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是对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各个供应链环节的衔接和沟通,而物流咨询本身的异质性,即物流咨询服务提供给不同的顾客,而顾客的需求、自身情况和经验各不相同[6],使每次咨询服务都不一样,每次合作的物流各环节部门都是不同的。对于以外包为基础的物流咨询公司来说,如何能协调好各方的角色和利益冲突,了解各方的运营特点,利用3PL的优势来进行全局性的设计是咨询目标的关键所在。对于提供一站式物流咨询的公司来说,如何调整公司物流咨询配套环节的适应能力,发挥公司的核心咨询优势等都将是4PL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3)开展4PL咨询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基础条件要求较高。各方面的条件的完备才能保证咨询的顺利实施,一方的失误将导致整体物流的失败。如果承运人和配送商或是其他环节无法实现对客户的承诺的话,那你提供的就是一个失败的4PL咨询服务。具体拿IT技术服务提供商这个环节来说,4PL开展的前提条件必须是IT技术服务提供商提供了全面供应链及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此平台必须与客户现有的商业物流服务平台进行无缝衔接,才能实现供应链上所有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共享,达到资源整合的目标。全球的4PL技术系统中,基于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物流跟踪定位子系统是技术关键,但它目前仍是个技术难题。作为4PL的咨询,必须在提供正确的战略咨询条件下,保证供应链其他环节的运营能力,这个难度相当大。
(4)相关人才的极度缺乏。4PL的管理咨询专家要具备综合的物流咨询能力,它包括:世界水平的物流策略制定,业务流程再造,技术集成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在业务流程管理和外包的实施方面有丰富经验的物流管理专业能力;③能够同时管理多个不同的供应商,具有良好的关系管理和组织能力;④全球化的地域覆盖能力和支持能力;⑤对组织变革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管理能力等。由此可见,第四方物流咨询人才不仅要具备物流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还要具备IT、人力资源管理、技术集成等全方位的知识和能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第四方物流管理咨询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否则,用户不可能将自己的物流控制权交出,因为一旦泄漏商业机密,损失将不可估量。
3.24PL咨询发展道路在世界范围内,埃森哲公司等作为4PL咨询的代表企业已经在实践层面上有了多次成功的经验和积累,充分显示了未来4PL咨询发展的大好前景。然而针对4PL咨询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也必须正视4PL咨询未来的发展道路。
4PL咨询在依赖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4PL的发展,因此要大力发展4PL咨询就要以4PL的运营实践为前提。目前4PL在中国处于市场培育期。推行4PL,需要进行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物流发展规划以及做好物流产业化发展的配套工作,加快电子商务与物流产业的融合,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构建一个公共信息平台,保证货主企业、3PL企业和4PL企业之间实现有效沟通等工作。对于4PL咨询本身来说,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4PL咨询概念的推广、相关内容的咨询项目培训和客户市场的培育,针对客户信任、责任、沟通、基础条件和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咨询工作进行改善。这些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物流市场和咨询市场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来完成。通过分析4PL咨询的两种基本模式我们可以看到,4PL咨询既为实力雄厚的国际物流咨询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又为专业化的物流咨询公司创造了新的机遇。在我国,安必行物流咨询公司(深圳)、海格物流、华夏福瑞特物流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博维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深圳)、普思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深圳)等专业化物流咨询公司已经开展了4PL物流咨询项目,国际性的综合型咨询公司也纷纷开始涉足4PL咨询业务。
从世界物流咨询的范围内来看,它目前虽然是一个新的实践领域,但已显示出勃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潜力,必将是物流咨询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新的关注焦点。
[参考文献]
[1]白木>周洁.第四方物流破茧而出[J].交通企业,2003>(8)D27~29.
[2]KurtCHoffman.JustWhatIsa4PLAnywayR.GlobalLogistics&SupplyChainStrategies[EB/OL].httpD//archives>2000-08.
[3]陆道生.第四方物流一物流业与相关产业的整合者[J].上海综合经济>2003>(11)D66-68.
[4]焦玉英.管理咨询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物资计划;协同管控;供应链
作者简介:毕子健(1984-),男,河北唐山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物资部计划管理高级主管,助理工程师,招标师。(北京
100053)王翎颖(1985-),女,四川遂宁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物资供应公司招标工作部物资采购主管,工程师。(北京 100075)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3-0172-02
为全面提升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物资计划管理水平,发挥物资计划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探索建立以需求分析为导向的物资计划主动协同管控机制,前端超前掌握项目建设储备和物资需求情况,跟踪项目实施进度,建立物资需求计划与综合计划、里程碑计划等企业管理核心计划的联动协同机制,并定期组织修编,实现物资需求计划与综合计划、项目里程碑计划的有效衔接;后端与采购实施、库存管理、物资供应对接,实现需求、利库、采购、供应的统筹管控。供应链前端与后端管理的有机结合,达到了提升物资计划全过程协同管控的目标。
一、建立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机制的目标及意义
建立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机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建立“超前参与、主动服务、高效协同”的物资计划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实现全口径、全过程的物资计划管理。
从业务管理角度建立和完善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机制的意义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物资部门能够提前掌握全年各个招标批次的需求计划申报规模及需求结构,便于提前对公司全年的需求计划申报、招标采购、合同签订、物资供应等业务进行统筹和安排;二是项目部门(单位)能够根据项目的开工、投产等时间点,将项目的各类物资需求对应到全年的各个招标采购批次,明确需求计划的申报时间,安排全年的需求计划申报工作,避免由于错过招标批次延误工程的物资供应。
二、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机制的实施策略及范围
1.实施策略
为提高物资计划管理的主动性和前瞻性,有效地引领、协同供应链各个业务环节,建立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机制,一是要突出做好物资需求计划与综合计划、里程碑计划的有效衔接,实现联动管控;二是要突出物资计划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的引领作用,实现对公司供应链体系的全过程管控、协同。
在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机制的实施中,首先要根据不同类型项目的需求特点,建立项目需求模型。在综合计划、里程碑计划下达以后,根据全年批次计划安排及项目的进度要求,编制需求计划与综合计划、里程碑计划的联动关系表,确定各个项目所需的各类物资需要纳入的招标采购批次和需求时间,进而确定采购实施、合同签订、到货接收等时间点,实现需求、采购、供应等环节的统筹协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项目调整、工期变更等情况,项目单位(部门)需要提前提出调整申请,调整物资计划协同管控关系表中对应项目的相关信息。
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机制管理结构如图1所示。
2.实施范围
物资计划协同管控的实施范围包括物资业务范围、项目范围、物资范围、协同部门范围四个维度。表1具体说明了四个维度专业管理范围的实施现状及下一步计划。
表1 物资计划协同管控专业管理范围表
序号 专业管理
范围维度 各阶段实施范围
现阶段 下一阶段
1 物资业务范围 物资计划管理与招标采购、合同签订、物资供应等供应链业务环节实现协同联动 在此基础上,实现物资计划与供应商管理、质量监督管理等其他供应链相关管理环节的协同联动
2 项目范围 探索建立电网建设项目类物资的协同管控机制 待成熟运行后逐步扩展至所有项目、非项目类需求,实现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机制的全口径推广
3 物资范围 一次设备、二次设备、通信设备、装置性材料 所有物资类需求,并逐步开展非物资类需求的协同管控
4 协同部门范围 基建部门 运维检修部、营销部、科技信息部等公司各个专业管理部门
三、物资计划协同管控实施流程
物资计划协同管控实施在现阶段的体现形式是物资计划协同管控关系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物资部门组织编制并定期修订关系表,作为各类项目具体实施的重要参照依据。物资计划协同管控关系表的编制流程如图2所示。
物资计划协同管控关系表编制工作分为各类项目需求模型编制、协同管控关系表编制审核两个阶段,具体流程说明如下:
1.各类项目需求模型编制阶段
编制各类项目的协同管控关系表,首先需要建立各类项目需求模型。在需求模型编制阶段,公司物资部门(物资计划专业)组织各专业的专家编制各类项目的需求模型;公司专业主管部门对相关项目需求模型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物资部门(物资计划专业)根据审核意见修订、整理,形成各类项目的需求模型。
2.协同管控关系表编制、审核阶段
各类项目需求模型编制完成后,公司物资部门(需求计划专业)根据当年的综合计划及工程里程碑计划,结合需求模型,形成协同管控联动关系表填报模板,组织各需求单位(部门)开展协同管控联动关系表(前端)填报工作;填报工作完成后由公司本部各对口专业部门组织审核;各需求单位(部门)根据公司本部各对口专业部门的审核结果进行修订,并上报至公司物资部门;公司物资部门(需求计划专业)组织专业专家、专业部门开展复审工作,形成协同管控联动关系表(前端);在此工作基础上,公司物资部门(招标、合同、供应等专业)对应各个项目编制采购、合同、到货等方面的内容,形成协同管控联动关系表(后端);公司物资部门(需求计划专业)综合前端、后端内容,形成完整的协同管控联动关系表,并予以下发,作为各类项目具体实施的重要参照依据。
四、指标体系保证
建立、完善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机制,发挥其联动企业各类管理核心计划、整合供应链资源作用,需要将该项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公司物资计划管理的对标指标中予以体现,以保证该项工作得到充分的执行。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2013年的物资计划管理指标中就充分考虑了该项工作,2013年物资计划管理指标由四部分组成,具体内容为:物资计划管理指标=物资采购计划报送准确率*30%+物资批次采购计划完成率*40%+协议库存物资采购计划完成率*20%+计划审查专家贡献率*10%。其中,物资采购计划报送准确率是前端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水平、物资计划编制质量的综合体现;物资批次采购计划完成率、协议库存物资采购计划完成率既是物资计划与综合计划、里程碑计划协同水平的反映,也是对公司供应链体系全过程管控、协同程度的体现。
五、管理成效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通过建立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机制,提高了物资计划与综合计划、里程碑计划等企业各类管理核心计划的联动协同水平,加强了物资计划对供应链整体运作的引领作用,具体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需求预测能力,统筹物资全流程管理
通过提前掌握各个集中招标批次的规模与需求构成,实现了需求计划申报、集中招标采购、合同签订、物资供应等各个环节的统筹安排。
2.明确需求申报批次,提升项目进度管控水平
物资计划与综合计划、里程碑计划联动协同机制的建立,明确了项目中的各类需求应该申报的招标批次,进而明确招标采购、合同签订、现场到货的具体时间,从而提升项目进度管控水平。
3.协同管控机制建立,助力同业对标指标提升
建立协同管控机制,有效地提升了供应链的运作水平和物资供应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公司物资计划、标准化管理指标稳步提升,截止到2013年6月,物资采购计划准确指标由2012年初的75.01%提高至99.83%,物资标准化指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篇6
20年前,华为只有6名员工、2.4万元注册资金;今天,华为在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均设立研究所。一举成为全世界三大通讯设备供应商之一,而且仍在不断的蚕食着跨国巨头们的市场。可以说华为是中国最成功的高科技公司,没有之一!
华为为什么如此成功?这问题很复杂,不可能归结于单一原因。但华为公司在成长过程中间,对于流程为主的管理的不断优化,却值得我们借鉴。
1998年是华为公司高速扩张之际,凭借着刺激的激励机制和激烈的内部竞争、狼性文化,华为公司已经将销售收入做到了近90亿元,然而企业的高速发展,让管理的弱点和流程混乱暴露无疑。因为缺乏严格、可控的开发制度,华为公司往往是数个TEAM同时做一个项目,然后优胜劣汰,此种管理效率较低,结果可控性差,在平均交货时间、库存周转率等方面大幅度低于国际领先水平。
华为的研发费用浪费比例和产品开发周期是业界最佳水平的两倍以上,同时华为销售额虽然连年增长,但产品的毛利率却逐年下降,人均效益只有Cisco、IBM等企业的1/3~1/6。华为的员工说:“我们没有时间将事情一次性做好,却总有时间将事情一做再做!”
显然靠着人海战术带来的竞争压力和强激励措施,已经很难将企业推向更高的层面了。
1998年8月,华为与IBM公司合作启动了“IT策略与规划(IT S&P)”项目,开始规划华为未来3~5年需要开展的业务变革和IT项目,其中包括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ISC(Integrated Supply Chain,集成供应链)、IT系统重整、财务四统一等8个项目,IPD和ISC是其中的重点。
直到2003年上半年,数十位IBM专家撤离华为,业务变革项目暂告一个段落。此次业务流程变革历时5年,耗资5000万美元。
但是IBM咨询项目带来的收益更加明显,凭借当时打下的良好的开发、供应链、财务、IT系统,业务流程清晰之后,华为缩减了与国际领先公司的管理差距,效率大幅度提升。
2008年华为公司的销售额将突破180亿美元,是1998年的近20倍,但研发人员只有当时的4倍。在华为高速发展之时,正是从IBM引入的管理流程,帮助华为大幅度提升了效率,从而让华为在规模急速扩张的同时,避免了混乱和无序;同时也让华为从技术导向转向了市场与技术的有效结合。
如果把华为奇迹归因于流程管理,显然并不客观;但是毫无疑问,华为走向国际领先企业的过程中间,流程管理、IT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等现代管理制度的导入,起着制度保证的作用。
流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中国的计划经济烙印仍然深刻,不少企业仍延续着职能管理模式,沿用着金字塔型的层级命令控制体系,各部门各自为政,坚持自利取向,只在自己的天地里在意职能完成程度,在乎垂直性的管理控制,而部门之间的职能行为往往缺少完整有机的联系,导致效率下降。
流程导向恰恰能对职能导向进行弥补。发达国家制定出的管理流程已经得到了很多世界卓越企业的验证;对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模仿是一个必然。
流程是MichaelHammer和JamesChampy在《企业再造——经营革命宣言》中提出的一个概念,系指“企业为达到期望的管理或业务目标,在一定输入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明确的组织、人员执行并产生特定输出结果的一系列的管理或业务活动。一个完整的管理流程包括6个要素:目标、输入资源、人员(岗位)、活动、活动的相互作用(协作关系)、输出结果。
管理流程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实现企业管理的精细化,并以此来指导员工的操作行为。流程导向注重目标导向和时间观念,也就是说,以客户、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企业的行为视为一个总流程上的流程集合,对这个集合进行管理和控制,强调全过程的协调及目标化。每一件工作都是流程的一部分,是一个流程的节点,它的完成必须满足整个流程的时间要求,从而保障了对整体目标负责制。
实际上,建立管理流程的目的是要把企业打造成一台自动运行的机器,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这台机器上的一个标准配件。
流程管理和流程再造,不止是几个计算机软件那么简单,有些企业付出重金实施世界上最好的ERP软件而效果却令人失望。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非常推崇的流程管理,他说“成功属于精简敏捷的组织。”每个通用电气人都强调速度、简洁和自信。
因为自信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简单的程序可以保证快速的应变。用通用电气一贯主张的速度原则表述便是:最少的监督、最少的决策拖延、最灵活的竞争。
“精简”的内涵首先在于内心思维的集中。通用电气所有经理人员必须用书面形式回答5个策略性问题。扼要的问题使员工明白自己真正该花时间去思考的到底是什么;而书面的形式则强迫他们必须把自己的思绪整理得更清晰、更有条理。
通用电气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勾画出“流程图”作为说明,从而能清楚地揭示每一个细微步骤的次序与关系。对于速度,韦尔奇常用“光速”和“子弹列车”来描绘。他坚信:只有速度足够快的企业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或许,这对于中国企业将是借鉴和超越的目标。
管理流程对员工的作用,就是回答以下问题:
1、范围:做什么?——WHAT
2、目的:为什么要做?——WHY
3、责任人:由谁来做?——WHO
4、方法:怎样做?——HOW
5、切入点:从哪里开始入手,按什么路径——WHERE
6、工作进程:工作程序步骤对应的工作日程与安排——WHEN
7、完成标准:做到什么程度?——HOW MUCH
国内企业流程管理的探索
反观国内两大企业:光明和海尔。他们通过流程优化改进速度和效率的思路和手段,也颇值得制药行业借鉴。
光明是中国第一家实施ERP系统的乳业企业,用国际上先进的流程管理思想来指导业务发展,用信息技术来提高速度和效率。光明的大部分流程已经先期“国际化”,并且他们ERP流程的绝大部分都是按照自己的流程来设计的。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利用ERP系统的流程及信息技术强化“新鲜乳品”的质量和新鲜度上。
海尔将这个从“职能导向”向“流程导向”迈进的过程称为“实行流程再造”。海尔实行流程再造并没有强调一步到位的基于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流程,也从不套用那些繁冗复杂的词汇,而是非常注重企业管理层与企业员工对流程再造的概念推广。比如:
通过“投入产出一致”的模式,引入流程导向中注重过程效率,流程是以时间为尺度来运行的;通过为使每个人每个岗位设定“零基目标”:质量零缺陷、交货期零延误、产品零库存、与用户零距离、零营运资本、零冗员。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要把问题买断,然后解决。引入流程导向中的绩效目标考核,削减职能管理上的控制作用;通过“SBU”,即策略事业单位(Stragtegical Business Unit),实施流程导向中的信息传递要求,追求组织简单化和高效化;通过“型号经理制”,实施流程导向中全流程的绩效表现取代个别部门或个别活动的绩效;通过“人人都有一个市场,人人都面对一个市场”,实施流程导向中激励各成员共同追求流程的绩效,重视客户需求的价值。
海尔管理层试图向员工传递,再造整个流程旋转的主动力已不再是过去的行政指令,而是相互间平等的买卖关系、服务关系和契约关系。通过这些关系把外部市场订单转变成一系列内部的市场订单,形成以订单为中心、上下工序和岗位之间相互咬合、自行调节运行的业务链。每个流程、每道工序、每个人的收入来自自己服务的市场和对象。服务有效,按合同索酬;服务无效或效果不好,对方可以索赔。这样做的结果,就使企业的每一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客户,每一个人都与市场保持零距离。
要实现流程管理的成功,就必须在运行中融入5大因素:管理层参与、培训引导、员工认同、绩效驱动、监控推动。在总体规划设计海尔流程再造革命的同时,张瑞敏制定了分步实施的方案,并通过五年实践,循序渐进地实施了流程与职能兼容的管理方式。
第一阶段,整合内部资源,建立市场链框架,即,将企业所有资源集中起来经营一个品牌。第二阶段,整合外部资源,在市场链框架上获取有价值的订单。第三阶段,整合人力资源,使每个人成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主体,创造订单的更高价值。
按照这些实施步骤,海尔的主流程就是把原来各事业部的财务、采购、销售业务全部分离出来,各种资源整合为全集团统一创品牌服务的营销(商流)、采购(物流)、结算(资金流)体系,使整个企业环环相扣,运行有序以符合流程导向。
点评:制药企业需要流程管理
对于中国大量的制药企业来说,如何导入流程管理理念,将是能否决胜未来、真正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篇7
关键词:电信运营商;采购问题;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9.016
1 电信运营商采购工作环境因素分析
现今,电信行业的竞争已从运营商之间基于客户争夺的点对点竞争,升级为以运营商为核心的供应链之间的全方位全过程竞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和全面化、网络的升级和复杂化给电信运营商采购工作带来了压力的同时,也让“采购”得以发挥巨大的用途。采购供应管理走向幕前,从作为辅助部门提供间接支撑进入到第一线直接参与竞争的短兵相接。如何利用竞争性的采购策略获得最佳资源,成为电信运营商在未来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优势。
2 电信运营商采购工作现状
2.1 采购组织管理
我国电信运营商集中采购经历了初步尝试、大力推广到优化创新的过程。以中国电信为例,在2008年以前集团采购部只是由于网络发展部下的商务处负责,职责划分较不规范,随着集采策略的提出和发展,其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成立二级部门,并在内部细化为四个处,采购一处、采购二处属于业务部门,商务管理和物流管理分设两个处,分别规定了相关权限和职责要求。中国联通的集采模式则是“一级管理,两级采购,三级计划”,同样强调了采购级别的职责分工。电信运营商集中采购工作由专门成立的中心或部门操作实施,一般由集团和省级公司采购部门作为采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采购计划、采购方案,划分集采范围项目,组织采购实施,负责组织实施的采购项目合同签署、供应商管理及产品质量管理等工作。
2.2 集采的分级模式
目前阶段,国内三大运营商内部皆采用两级采购模式,根据实施单位的不同将物资分为集一、集二和目录外采购。集采模式下,电信运营商的采购流程基本包含三步:采购需求环节、采购方案审批以及采购结果决策环节。采购方案最后的确定则需要经历采购/招标方案编制、资格预审等步骤。以中国移动为例,其集中采购标准作业流程需经历18个环节,最快的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时间周期为32-51天,而按照法律规定必须实行招标采购的通信物资的采购周期一般在三个月左右。这个标准时间不包含因故重新招标或二次谈判等情况。
目前,国内运营商普遍的采购方式有:公开招标(包括邀请招标)、询价、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和框架协议采购。其中,招标采购是根据法律规定必须通过招标方式采购的通信设备类物资;询价是指采购人员直接向潜在供应商就采购物资询问价格,并从中选择成交供应商的方式;竞争性谈判是指通过三家以上潜在供应商的谈判,比较其技术方案和报价,从而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单一来源是指只能向唯一供应商处通过谈判确定采购项目技术方案和报价的方式。
2.3 供应商管理
现阶段国内运营商在供应商管理工作上部分实现闭环管理系统,基本创建了包括供应商寻源管理、认证管理和后评估管理为一体的从需求计划、采购实施到物流配送的循环全流程管理体系。与此同时,供应商早参与的提出改进了采购流程的时效性。如中国电信,在2009年就开始尝试与供应商研发合作,在数据与多媒体、CDMA版本测试实验网络建设中,探索出“设备厂家出设备,设备产权归厂家,中国电信建设运营”的联合管理模式。在开展供应商评估方面,运营商主要针对集采产品进行现场考察、召开供应商大会、制定多维度评估模型等工作。
2.4 内部信息支撑管理
在产业供应链处于中心位置的电信运营商,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是塑造新的竞争能力的战略策略之一。目前,国内运营商基本都建立企业内部的采购信息系统,该系统一般作为公司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中的子系统,采购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实现全集团采购业务电子流程上线、建立供应商基本信息库、实现供应商评价信息的收集与评估、完成与其他系统之间信息交互等。但采购系统平台与企业内其他信息系统的对接不够流畅,系统间开放程度不够,采购系统的功能开发也尚不完善,不能到达信息共享、高效的采购作业。
3 问题概述
电信运营商在积极探索能应对市场变化的采购模式和策略的发展道路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尝试如电子采购、“框架+订单”等新的采购方式,采用协同物流配送、供应商管理库存等科学采购管理模式,但因其长期处于分散采购阶段,从根本性的工作理念上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采购职能专业化和精细化方面是不完善的。
(1)集采工作的持续深化为电信运营企业获得了良好的规模效应,在采购曲线上规模效应明显的区域,集中采购所获得的价值高于个性化需求满足所带来的价值,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采购成本。但当集中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矛盾也日益凸显,通信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临时性需求得不到满足,采购周期较长,难以及时响应前端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采购工作效率与效益不能达成最优匹配。
(2)集团、省公司、各业务部门和供应商间的业务没有贯穿,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不高,并且各级采购业务操作流程个性化强,集团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采购管理相对分散,很多省份横向归口管理职能不明确。职能分散的情况阻碍了集中管理实施,供应链内外部协同能力较弱。
(3)由于企业全业务信息全网共享还没有实现,生产运营的供应链(需求、采购、物流)各环节相对松散,有效联动不够,且信息系统分散,不能做到全过程可视,导致专业数据维护分散,准确性、及时性达不到现代企业集约化管理的要求。
4 针对当前症结所在进行成因分析
通过前文对我国电信运营商集采工作现状的总结描述,并结合研究所得出的集采工作三大矛盾,综合分析可以得出鱼刺成因分析图。
对上述现状及问题深层次的梳理和分析后,可得知制约我国电信运营商采购工作高效运转的根源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4.1 采购职能专业化不高,物资管理集中度不够
(1)采购管理相对分散,采购职能专业度较低,采购部门纵向组织体系架构过于简单,仍存在多头采购、一人多职、分工重复等现象。采购专业化水平较为落后,招标师、采购师等专业人员比例极少。集中采购运作遭遇效率瓶颈,集团本部实行的集采策略执行力度不够,从根本上缺乏深度集中化采购理念。
(2)采购需求的计划制定颗粒度较粗,准确性较低,不能实现项目建设或市场业务需求与采购的无缝衔接,需求与库存数据的关联分析也较为薄弱。由于采购部门和需求部门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协同,采购与需求部门存在脱节现象,因而采购部门对需求不能清晰的界定需求,造成采购上报计划与实际需求不符,最终导致无法按期交货或者产生一定的产品积压。
(3)采购物资分类标准不清,采购工作执行差异较大。电信运营商两级的分级采购策略要求集团对集中采购物资进行细分,但现行分类方法中只是对集一、集二类采购物资进行简单的说明,这会造成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各种物资的采购策略,缺乏基于品类特点的采购模式研究。
4.2 内部供应链“黏度”不紧密,供应商合作意识不深入
电信运营商内部供应链(需求、采购、物流)各环节间相对松散、有效联动不够,电信运营商推广的“框架+订单式”采购模式需要以一种更为紧密共赢的合作为支撑,曾经简单的交易关系管理明显已不适用。运营商生产包括基础网络建设运营、电信设备提供、个性化电信服务定制、终端销售等环节,随着信息服务种类的丰富,这条产业链持续延伸,更多的企业会加入其中,采购部门与供应商同处一个市场体系,合作企业间属于利益共同体,但运营商垄断时期“甲方”思想根深,外部合作意识尚浅,内部供应商管理体系性不强,缺乏全过程管理理念,集团及各省之间缺乏统一的供应商管理体系,较难实现全集团统一规范管理。
4.3 信息畅通率不高,IT支撑能力薄弱
作为供应链信息中心、管理控制中心和产品中心的电信运营商,虽然拥有先进的网络基础,却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实施中稍显滞后,采购工作的信息化进程也较为落后。首先,采购基础数据(如供应商、物资命名、物料编码)不健全,采购物资目录尽可能的将物资编码标准完善,形成唯一识别标识,但采购管理系统中的物资分类与物资目录的细分类不能一一对应,还有可能出现同一个物料编码由不同供应商提供,同一物资不同型号的却只有一种物料编码,不能及时准确地找到正确的物资,造成采购作业混乱和不规范。其次,采购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开发不完善,信息化采购还不能实现端到端的可视化管理。最后,电信运营商各级公司采购管理系统基本各自独立,既难以形成集团统一的系统平台,各自的采购系统与内部其他业务如ERP、BOSS、财务等系统衔接也不流畅,系统间数据传输缓慢。
5 结论
综上所述,国内主要运营商采购工作逐步向规范化、流程化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集中为三点矛盾:效率与效益的矛盾、职能分散与集中管理的矛盾、支撑手段滞后与精确管理的矛盾。可以说,这三大矛盾将是运营商未来发展集约化、高效化、价值化采购首要攻克的难题。因此,科学合理的提出有针对性的采购提升策略,引导采购工作突破集采策略瓶颈,成为电信运营商实现集约化、精细化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何吉涛,朱王奇,陈德华.协同创造价值――电信运营业供应链管理发展趋势[J].中国电信业,2011,(04):73-75.
[2]王红旗.中国联通集中采购问题分析与改进[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篇8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分析;现状描述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中国企业逐渐走向集团化、多元化、产业链化、国际化,甚至大部分企业有了遍布世界各地的区域研发、区域采购、区域营销。在此大转型背景下,企业的生存模式、发展模式、商业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产品为中心到服务为中心,从生产为中心到客户价值为中心,从本地为中心到着眼全球市场,从“线下”市场到“线下线上”并重,从企业内增值到产业链增值……企业就像处于无处不在、全面透明化、动变结合发展的水晶球中。与此同时,企业的布局和战略合作也出现了各种产业链的全面整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具备集团化(乃至多级集团化)管理、多组织协同、产业链协同、国际化运营、随需而变的能力。
1、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含义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把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引入到管理流程中,实现管理自动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实现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云计算的落地,桌面虚拟化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桌面虚拟化为企业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桌面虚拟化就是支持企业实现桌面系统的远程动态访问与数据中心统一托管的技术。
2、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面对多级集团管控与多元化产业运营的集团企业,企业根据集团管控和内控管理的需要,为多元化集团构建一个多级集团管控的体系和一体化的信息管控平台,纵向实现集团总部与下属二级企业、三级企业之间的业务联动与信息交互;横向实现各业务板块之间,集团核心产业链之间的业务联动与信息交互,进而促进全集团的发展。同时,很多企业以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为中心,以集团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内控与风险管理、多模式利润中心、集团数据中心与商业分析平台等为纽带,强调计划、执行控制、分析评价、决策调控的动态循环过程和集团企业全球化运作,体现财务管理对企业经营管控的监督和分析,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通过提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统一营销管理平台、集团供应链解决方案等,有效地整合了线上与线下交易模式,覆盖了企业经营管理应用各个方面,从而为集团企业提供了一个全产业链管控的平台。而集团制造生产解决方案、项目管理解决方案、集团资产维修维护解决方案的有效配合,也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了协同运营。
3、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化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网络上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企业所得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企业管理信息化不再是传统的管理模式方法,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它的发展趋势就呈现出信息资源的开发朝着知识资源开发,信息管理朝着知识管理发展,成为一个知识的经济社会时代,企业管理者必须掌握如何用信息获得知识、如何用知识获得管理策略、如何用策略获得经济收益,必须具备从海量信息中提取有效的知识、具备获得知识的能力、使用知识完善企业的管理,必须具备创新知识的能力、改进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下具备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创新能力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3.1建立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的ERP系统
现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主要将企业资源的计算机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以ERP为主导的企业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企业的人力、设备、政策、程序和战略等信息组织起来,实现各部门的统一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相比,ERP系统的建立是一个巨大的创新,其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1)具有企业各方面信息共享的功能。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会联系到生产部门、设备部们、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部门之间的工作,在ERP系统的调配下,很容易的实现企业管理信息的调整和部署,在企业进行改革中,实现企业过程重组。(2)具有实时分析功能。企业在进行人力、财务、经营等方面的管理中,通过该系统可以掌握各方面的实时动态,进而做出有效的调整。同时,对企业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加以监控,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和控制。(3)为多种管理模式的综合应用提供了平台。ERP系统不仅仅支持MRPII所实现的“灵活生产”、“实时生产”、“零库存”等管理模式外,同样也支持离散制管理模式和连续流程管理模式等。
3.2建设企业之间信息化管理的SCM供应链管理系统
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是进行原材料的采购、产品制造、产品的销售等方面的工作,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有效应用,可以实现在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的同时,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有以下几点特征:(1)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企业间的生产联盟。该系统可以将产品生产所涉及的各个企业联系到一起,形成以供应链为线索的经营主体,对市场经济的波动有一定的免疫性。(2)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在该系统的协调下,各个企业之间加强了联系,根据各个企业的生产需求,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同时也排除了产品剩余的后顾之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建设客户管理系统CRM,该系统可以很大限度上挖掘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深层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企业可以对产品的生产、销售、创新和升级做出及时的调整,利于企业持续长久的发展。
篇9
海尔作为对引领物联网发展的重要企业,一直把第一时间满足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响应网络时代需求的速度非常迅捷。1月17日在青岛(即墨)日日顺物流产业园启动开业仪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亲自出席。
据了解,日日顺即墨物流产业园占地238亩,仓库总面积达7.3万平方米,该物流产业园是建立在互联网时代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与客户深度一体化,实现零距离下虚实网融合的第一竞争力物流平台。它是即墨市政府与海尔共同打造的“信息化陆上物流港”,是行业内第一个与客户深度一体化、“以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为中心”设计的虚实网融合的社会化物流平台。
日日顺物流借鉴国际先进物流技术及运营模式,将用户需求创新转化为企业物流标准,引入中国第一辆物流甩厢配送车,实现“一车配多厢厢停车不停”、“冷热区管理”、“五定配送”等一流的运营模式,实现车辆周转效率提升30%—40%,区域内4小时、省内24—48小时的配送速度,从“车等货”转变为“货等车”的运营模式,实现了从“以企业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跨越。
在传统经济时代,企业是用产品创新换取用户资源,而在互联网时代,则需要用商业模式的创新换取用户资源。即墨物流产业园的投入运营标志着海尔物流从传统的物流运营转型为“卖解决方案”的物流公司。
篇10
关键词:Web;浏览器;PDM
中图分类号:M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8-0092-02
Web Technology and Product Data Management Study
LIU Xia-lai
(Chengdu Precision Opt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PDM takes a technology, it is depends on the IT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enterprise optimization management efficacious device, is product which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frame and the enterprise realistic question unifies, is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 enterprise culture union one product. The modern enterprise enterprise's PDM solution and the Web superiority (Web node's extendibility and easy maintenance, Web technology's unique union-like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so on) to unify in together. This article outlines Web the product data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troduced the Web technology and PDM development PDM simply, production background, PDM network environment.
Key words:Web; Browser; PDM
1 引言
Web技术是Internet网上衍生的一套服务技术.在作者看来,Web技术以及Internet/Intranet所欲达到的目标与PDM技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Internet本身从ARPANET网起家经NSFNET发展到今天,其上已连接100多万个网络,上千万台主机,其目前的发展越来越使人们看到它的确在改变着人和人交流的方式,改变着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传统方式,并以Internet/Intranet为母体衍生出一系列相关的Web技术,使得人们更能够充分利用和开发Internet/Intranet的潜力。
2 Web技术与PDM的发展
2.1 PDM的定义
随着网络、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以及客户机/服务器与面向对象技术的应用,最近几年PDM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狭义上讲,PDM仅管理与工程设计相关的领域内的信息,而从广义上讲,它可以覆盖到整个企业中从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产品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与维护等过程,即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因此,对于PDM可给出如下定义:
PDM是以软件为基础,是一门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包括电子文档、数字化文件、数据库记录等)和所有与产品相关的过程(包括工作流程和更改流程)的技术。它提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并可在企业范围内为产品设计与制造建立一个并行化的协作环境。
2.2 PDM的功能和目标
PDM系统的功能日趋强大,它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子仓库和文档管理
电子仓库是PDM的核心,它一般建立在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权限控制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并支持各种查询与检索功能。通过面向对象的数据组织方式,允许用户迅速地访问全企业的产品信息,而不必考虑用户和数据的物理位置。
2) 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
产品结构和配置管理也是PDM的核心功能之一,可以对产品结构、配置信息和BOM(bin of material)进行管理。
3) 工作流程管理
工作流程管理,它用来定义和控制数据操作的基本过程,并对已建立的工作流程进行运行、维护、控制工作状态以及对工作历史过程进行记载,使产品数据与其相关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4) 分类及检索功能
PDM系统需要管理大量的数据,为了较好的建立、使用与维护这些数据,PDM系统提供了快速方便的分类技术。
2.3 PDM的发展
产品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不同于CAX等单元技术,不能拿来即用。它是一种平台技术,是一个框架。它是对企业的设计、生产等管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抽象。对应于具体的应用环境,必须对其进行针对客户的定制工作,即将客户的具体环境和数据填充到产品管理数据系统中,置于PDM的管理之下。而且,定制工作具有相当大的工作量。目前基于C/C++这种与硬件平台相关的PDM产品必然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而企业中的网络必然存在着各种硬件与软件并存的情况,这无疑是产品数据管理面临的一个问题。
2.4 WEB技术的与PDM的结合
基于Web的分布式PDM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Web技术。
1) 数据库技术
PDM的主要目标就是有效地管理数据,以实现数据共享,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解决数据存储的问题。目前,数据存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文件形式保存数据,另一种是以记录形式将数据存放于数据库中。
2) Web技术
PDM系统作为一种应用框架,其对开放性与可扩展性的要求与Web的开放性体系结构是相互补充的。应用Web技术可以使PDM系统在异构环境下使用,扩展PDM的功能,并支持异地和异构环境下的设计、生产与管理。
3 基于Web的产品数据管理技术
3.1 WEB的B/S三层体系结构
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将采用WINDOWSNT作为操作系统,在企业局域网内进行开发,然后扩展到Internet。系统可伸缩性以及信息共享程度高,开发周期短,见效快。
系统开发中,主要利用JSP技术为模具企业设计完成B/S模式的注塑模具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开发环境为:客户端装有WINDOWSNT操作系统和IE浏览器,服务器端装有WINDOWS NT Server操作系统,Web服务器采用TOMCAT,数据库服务器采用SQL Server2000,数据库驱动程序采用JDBC,主要开发工具为Jbuilders,Develop2000,Dream weaver等。
3.2 基于WEB的PDM技术的优越性
1) 用户接口友好
用Web技术开发客户端软件更便于用户使用。Web化的DPM系统与其他系统相比只需最少的培训,系统实施的总成本也因此而减少。简单便宜的Web浏览器能让企业中更多的人使用PDM系统,使他们能方便地在线访问企业庞大的信息库。
2) 更大的适用性
随着计算机数量的急剧增多,使用Web浏览器作为PDM的用户接口能取得巨大的成本效益。此外,使用Web浏览器还能排除在每台计算机上安装和维护客户端软件的必要。
3) 供应链的有效链接
Web化的PDM系统对供应链的有效链接也有很大的优越性,易于改善供应各环节之间的协作。
4) 分散企业的有效联合
Web化的PDM系统容许分散在各地的项目小组同时工作于同一个项目,每小组能够查看由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其它小组输入的信息,这种协作使企能以最小的代价把它的专业人员聚在一起来完成项目,这种在世界范围内延展项目小组的能力使企业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时差进行24小时工作。
4 结束语
产品数据管理(PDM)以其强大的功能与易用性受到广大企业的青睐。基于Web的PDM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首先分析了传统C/S模式和PDM系统的一般结构,随着Web技术的广泛应用,PDM系统的体系结构也要发生相应地变化以适应企业的需求,由此产生的基于Web的PDM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优越性,并详细分析了其结构特点及实现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童秉枢,李建明.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82-143.
- 上一篇:翻转课堂形式
- 下一篇:电工焊接实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