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科学治疗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的科学治疗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的科学治疗方法

篇1

以“文化心理学对传统心理治疗理论的影响”为例,分析文化心理学的现实意义。

(一)对心理病因观的影响

在传统的心理治疗认为,自身身心原因、外部环境的影响是主要的心理病因。因此,心理医师会采用“客观的态度”,去发现有关心理现象或病态心理的“客观真理”。如:行为主义理论不赞同从精神层面分析心理病因,应从社会环境方面分析心理病因,认为心理疾病的形成主要由外部环境的变化变化影响,导致个体认知紊乱,最终导致心理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也认为,自我的异化和疏离是心理疾病产生的根源。在心理病因这一问题上,文化心理学持心理病因的建构观。一方面,文化的多元性与相对性决定文化治疗理论也具有多元性和相对性,即心理健康的程度是心理与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个体存在的现实意义与其所在的环境有关,对事物的认识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都与生活的环境有关,因此,个体的生活经验不同,社会环境的变化心理造成的影响不同。简言之,有多少种文化,就有多少种心理问题。因此,所谓的心理问题,多是社会文化建构的产物。

(二)对治疗方法的影响

传统心理治疗受客观主义、机械主义和基础主义的影响,认为心理疾患不但存在一个客观的病因基础,而且拥有一套客观、合理、科学、普遍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只要运用有效的治疗办法,心理疾病自然会好。因此,传统心理治疗医师更多重视治疗方法与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个体本身的重视不够。在心理治疗方法上,文化心理学的多元性、文化性决定治疗方法的多样性。文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治疗并不完全依赖现有的治疗技术水平,心理疾患治愈的方法和手段也应是多元的,例如通过了解个体的文化水平程度、价值取向等因素后,针对性采取治疗办法。换言之,文化心理学背景下,心理治疗方法必须考虑文化的价值取向,并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性关怀,使心理治疗方法在厚重文化背景下承载更多的人性化取向。

(三)文化心理治疗效果评价

传统的心理治疗是在治疗医师的指导性,选择服用药物等治疗手段,引导患者治愈心理疾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治疗医师是主导,心理治疗效果的标准就在于接近既定目标的程度。文化心理治疗理论认为,心理治疗不应局限在指引患者达到医师计划中目标,应借助各项资源引导患者心理适应社会,适应环境。简言之,文化心理学心理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在于,在完成不同文化场域的互动,让患者于环境、文化有机融合,体验生活中的乐趣,展现人生的潜能,彰显人生的现实意义,心理疾病自然愈合。从实践上看,文化心理学的形成,有利于丰富治疗方法,使心理治疗方法充满浓郁文化色彩。

二、结束语

篇2

摘要: 通过列举中医古籍中行为疗法的案例,采用现代心理学术语分析了与现代行为治疗相似的中医行为疗法及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行为疗法。认为中医行为疗法中的厌恶疗法、习见习闻法(系统脱敏法)、心理转移法(反应预防法)、模仿法和冲击疗法在具体治疗方法上与现代行为疗法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带有鲜明的文化特点;而气功疗法和课业疗法则是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行为疗法。并指出中医行为疗法重视患者自我调节、注重个体差异性,治疗方法设计精巧,疗效明显,但也存在重实践而轻理论、缺乏量化研究等局限性。研究中医行为疗法将有利于建立适合中国人的心理疗法以及完善现代心理治疗。

关键词: 行为疗法; 心理疗法; 中医治疗学

中医对心理治疗有独到的研究,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精辟论述了心身疾病的致病机制和诊治,深刻揭示了心理疾病的诸多成因及治法。采用中医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消除或建立某些适应性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门医学技术称为中医行为疗法。中医行为疗法有与现代(西方)行为疗法不谋而合之处,同时中医行为疗法也带有鲜明的文化特点。中医行为疗法不象现代行为疗法有一整套行为治疗理论作指导,但传统医案中仍然可找到不少行为治疗案例及对行为治疗的精彩论述。因研究传统心理治疗的目的在于古为今用,故本文采用现代心理学术语来说明中医行为疗法案例。

1 与现代行为治疗相似的中医行为疗法

中医行为疗法虽然与现代行为疗法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两者在具体治疗方法上仍有一些相似之处,这不是指依赖于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治疗手段等物质性的东西,而是指一些可供指导的治疗思想和用于操作的基本步骤。

1.1 厌恶疗法

中医心理治疗的厌恶疗法是指把可以令患者产生厌恶情绪的感觉刺激与其病态行为紧密结合起来,使患者产生强烈的躲避倾向及明显的身体不适的感觉,从而矫正其病态行为的方法。现代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是一种通过惩罚来消除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

《世医得效方》记载:一个嗜酒如命的酒鬼的家人把他手脚捆绑起来,放一坛酒在酒鬼口边,“其酒气冲入口中,病者急欲就饮,坚不与之”。一会儿病人吐出一块瘀血。家人将瘀血放入酒中烧煮。瘀血形状难看,又散发出恶臭味。这个嗜酒如命的人“自后虽滴酒不能饮也” [1] 。

《吴鞠通医案》载:有章姓病人“不时脱尽衣裤上大街”,吴鞠通一边用小竹板打他,一边命令其穿衣服,患者“知痛后而自着衣,着后稍明” [2] 。中医行为疗法的厌恶疗法在治疗原理上与现代行为疗法的厌恶疗法相同,都是把可以令患者产生厌恶情绪的感觉刺激与其病态行为紧密结合起来以矫正其病态行为的方法。现代行为疗法在选用厌恶刺激时更为慎重,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承受能力,并制定了现代临床心理学从业人员伦理守则以规范治疗行为。

1.2 习见习闻法

中医行为疗法中的习见习闻法是指通过反复练习,使受惊敏感的患者对刺激习惯而恢复常态的心理疗法。习见习闻法类似于现代行为治疗中的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指把一个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暴露在处于全身松弛状态下的患者面前,使该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3]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惊者平之”,从“惊”变为“平”即是脱敏。张子和治疗受惊患者的案例就是使用系统脱敏法的典型例子。

《儒门事亲・内伤形》记载:“卫德新之妻,旅中宿于楼上,夜值盗窃人烧舍,惊堕床下,自后,每闻有响,则惊倒不知人。家人辈蹑足而行,莫敢冒触有声,岁余不痊。诸医作心病治之,人参、珍珠及定志丸皆无效。张见而断之曰:惊者为阳,从外入也;恐者为阴,从内出。惊者为自不知故也,恐者自知也。足少阳胆经属肝木,胆者敢也。惊怕则伤矣。乃命二侍女执其两手按高椅之上,当面前下置一小几。张曰:娘子当视此。一木猛击之,其妇大惊。张曰:我以木击几,何以惊乎?伺少定,击之,惊少缓。又斯须连击三、五次,又以杖击门,又暗遣人画背后之窗。徐徐惊定而笑曰:是何治法?张曰:《内经》云,惊者平之。平者常也。平常见之,必无惊。是夜使人击其门窗,自夕达曙。夫惊者,神上越也。从下击几,使之下视,所 以收神也。一、二日,虽闻雷亦不惊” [4]207 。

这个案例中的患者是恐惧障碍,因精神骤遭刺激所致。张子和让两个侍女对患者作了按刺激等级从弱到强、循序渐进的一系列的击茶几、击门窗动作,使患者达到脱敏效果。患者从开始时“大惊”到习惯了不再对木棒猛击茶几的声音感到恐惧,就是让这个刺激不再引起患者焦虑,使患者逐步适应了原来可引起极大焦虑的刺激。

中医行为疗法的习见习闻法在治疗原理上与现代行为疗法的系统脱敏法相同,只是操作程序不够具体,刺激等级的划分和步骤的施行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和方法。中医行为治疗实践者运用习见习闻法成功治愈患者,这是在个人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创新和开拓。

1.3 心理转移法

中医行为治疗的心理转移法是指通过改变病人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使其注意焦点从病所转移到它处的心理疗法,类似于现代心理治疗的反应预防法。反应预防法主要用于治疗强迫症。例如治疗强迫性仪式动作为主诉的患者,让患者在想要行仪式动作前向治疗者报告,并在治疗者的鼓励和监督下克制自己而不作仪式动作。

《名医类案・目》记载:“杨贲亨治一贵人,患内障(眼疾)性暴躁,时时持镜自照,计日责效,数医不愈。召杨诊,曰:公目疾可自愈。第服药过多,毒已流入左股,旦夕间当发毒,窃为公忧之。既去,贵人日夕视左股抚摩,惟恐其发也。久之目渐愈而毒不作。贵人以杨言不验,召诘之。对曰:医者意也。公性躁欲速,每持镜自照,心之所属,无时不在于目,则火上炎,目何由愈。故诡言令公凝神于足,则火自降,目自愈矣” [5]569 。这样的患者急躁焦虑,治疗者用巧妙的暗示,将其对目疾的病理性过分关注,转移到其他部位,促进了目疾的痊愈。对患者过度性生理性的焦虑反应采用反应预防法(心理转移法)是比较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二十六》载:“昔闻山东杨先生,治府主洞泄不已,杨初未对病人。与众人谈日月星辰躔度及风云雷电之变,自辰至未,而病者听之而忘其圊。杨尝曰:治洞泄不已之人,先问其所好之事,好棋者与之棋,好乐者与之笙笛,勿辍。又闻庄先生者,治以喜乐之极而病者,庄切其脉,为之失声,佯曰:吾取药去。数日更不来,病者悲泣,辞其亲友曰:吾不久矣。庄知其将愈,慰之。诘其故,庄引《素问》曰:惧胜喜” [4]111 。

《南郡县志・人物志・李建昂医事》载有一书生,畏惧光亮,“不近灯火”。李建昂诊毕,索其所著文章,“乱其句读,郎声而诵”,结果,患者“愤然夺其文曰:客非此道中人,不解句读,何其妄也,因就灯而坐,顿忘畏明之习” [2] 。

《针灸大成》记载:“同寅谢公治妇人丧妹,甚悲思不能进食,针药用之无功,即以亲家之女日夜与之陪欢,转移其思念故人之意,佐以解郁之品,逐渐恢复如常” [6] 。

中医行为疗法的心理转移法在治疗原理上与现代行为疗法的反应预防法相同,都是通过改变病人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使其注意焦点从病所转移到它处的心理疗法。可以看出中医在治疗心理疾病时能够根据病情和情境灵活运用心理转移法。

1.4 模仿法

中医心理治疗中的模仿法是指通过旁人有意示范来培养患者的正常行为,与现代行为疗法中的模仿法基本相同。

《儒门事亲・内伤形》记载:“项关令之妻,病怒,不欲食。常好叫呼怒骂,欲杀左右,恶言不辍。众医皆处药,几半载尚尔。其夫命戴人视之,戴人曰:此难以药治。……其旁常以两个能食之妇,夸其食美,其妇亦索其食,而为一尝之。不数日,怒减食增,不药而瘥” [4]207 。这是个厌食的案例,张子和采用模仿法治疗因过分生气发怒而导致不欲饮食的患者,让两个食量大、胃口好的妇女在一旁边吃边夸食物的可口,对患者施加影响,使这位“病怒不食”的患者胃口好转而开始进食。

中医行为疗法的模仿法是指通过他人的特定行为有意对患者施加影响,使患者也趋向于采取同样的行为方式而放弃先前不良行为方式,与现代行为疗法的模仿法治疗原理相同。

1.5 冲击疗法

冲击疗法,是指让患者一下子面对大量的惧怕的情况,个体的恐怖反应逐渐减轻,甚至最终消失。它的基本原则与系统脱敏法相反,不是使患者按轻重程序逐渐面对所惧怕的情况。

《续名医类案・惊悸》记载:“卢不远治沈君鱼,终日畏死,龟卜筮数无不叩,名医之门无不造。一 日就诊,卢为之立方用药,导谕千万言,略觉释然。次日侵晨又就诊,以卜当十日死。卢留宿斋中,大壮其胆,指菁山叩问谷禅师授参究法。参百日,念头始定而全安矣” [5]645 。案例中的这个患者多疑畏死,用开导劝慰法只能“略觉释然”,于是医生诈称“卜当十日死”,使患者一下子面对最难以接受的刺激,患者反而放得开不再“终日畏死”了。患者接着参禅百日,提高对生命本源的认识而得以痊愈。这个案例采用了多种心理治疗方法,冲击疗法是其中一种,对治疗起了关键性作用。

中医行为疗法中没有冲击疗法这个名词。中医采用冲击疗法可能更多地源于对“物极必反”这一哲学观点的认同,并认为该观点同样适用于人的心理治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医虽然在治疗理论的建构程度和理论取向(是否偏向哲学)上不同,但都使用冲击疗法来治疗恐惧症,中西医在心理治疗上有殊途同归之处。

2 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行为疗法

2.1 课业疗法

课业疗法是指通过让患者参加有医疗意义的工作或劳动来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中医行为治疗中的课业疗法是通过行为改变来调整可具体描述的心理状态。《四川医林人物》记载:“肖文鉴,南充人。一室女患郁症,形消骨立,鉴嘱女结伴锄菜园蔓草,日刈草二背。女初不耐,久习为常。如是一百日,体渐强壮,面生华泽” [2] 。患忧郁症的人活动量减少,治疗抑郁症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安排患者做适度的劳动,循序渐进来改善心情。上例中患者是个室外活动极少的“室女”,需要加强户外运动,所以医生采用结伴割草来治疗抑郁症。类似的做法还有:每天按时练习书法可以调节情绪;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适当增加体力劳动,以舒缓大脑长期所处的紧张状态。

2.2 气功疗法

气功是通过自我有意识地松弛机体、平静思想、调节呼吸,以达到自我调整生理、心理活动,从而防治心身疾病的一种方法。气功门类繁多,如太极拳、八段锦和鹤翔桩等,均由一定的行为方式组成。气功强调天天练习,持之以恒才能够生效、巩固,故练功过程可看作是学习一种新的行为方式以代替疾病行为的行为训练。气功与一般的行为疗法有所不同,气功着重是意念的内部运行和内在调理。气功与生物反馈法比较接近,是一种不用仪器的生物反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物反馈好比是在仪器指导下的一种气功,其着眼点是反馈信息的调理 [7] 。气功吐纳、导引是患者自己练气功,将不利于健康的情绪通过呼吸导引调整过来。在气功中包含了自我暗示效应。实践证明,气功能够有效地调节身心,古往今来用气功治愈心病的例子数不胜数。

气功疗法是最有中国特色的行为疗法,其更能体现中国人对心身辨证关系的认识。中国传统医学很早就认识到了心身疾病的辨证关系,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兼顾心理调节,从而创造出气功这一有效而且富有特色的疗法。气功疗法倾向于养生,这有利于将心理治疗融于日常生活而不必一律求诊心理医生,但中医心理治疗也因此未能从生理疾病的治疗中分离出来,从而影响了心理治疗理论和实践技术的发展。客观地说,气功疗法有些不适应现代人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使得一部分有兴趣尝试气功导引法的人们失去了练习机会。今后气功疗法如果能够被更好地改编成一系列调节身心的简便易行的健身运动,或许能同瑜伽一样受到不少中国人的欢迎。

因为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运动,气功有特殊的练习规则和禁忌证,练习不当可能会出现偏差。目前对气功的研究刚起步。气功因缺乏现代科学的理论阐释,因而易被蒙上一层迷信、神秘色彩,但这并不能抹煞气功的科学性及它在健身、疾病防治和康复中的作用。

3 对中医行为疗法的评价

中医行为疗法在治疗恐怖症、抑郁症、不良情绪导致的躯体化症状和矫正不良行为等方面有显著效果,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长处。

3.1 重视患者的自我调节

中医行为治疗同西方现代行为治疗相比更重视患者的自我调节。在患者的康复阶段,自我调节起着重要作用。气功疗法、课业疗法都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特定行为方式去改变消极心态从而治愈心理疾病。自我调节贯穿于气功疗法、课业疗法的始终,充分体现了中医心理治疗重视人的主体作用。

3.2 治疗方法设计精巧,疗效明显

在中医行为治疗过程中,医生根据患者特定的生活条件和范围进行简单而精巧构思的治疗设计。 习见习闻法、厌恶疗法、心理转移法、模仿法等都被古代医家根据患者的情况灵活运用,体现了古代医家的高超医术和智慧。这比西方某些脱离现实生活的治疗方法更具有实践上的优势。中医行为疗法实践者重实践,不囿于现有治疗理论而勇于开创新的心理治疗方法,这是值得肯定的。

3.3 注重个体差异性

中医行为治疗的心理转移法、模仿法都是在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使用,灵活多变,秉承了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原则。注重个体的差异性是贯穿整个传统心理治疗的指导思想,《内经》就明确提出了个体的差异性对病情的影响。

然而,中医行为治疗也存在局限性:重实践而轻理论,缺乏量化研究。心理治疗案例的记载仅用一些描述性的语句,难以精确全面地反映出治疗过程和方法,不利于心理治疗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例如习见习闻法与现在广泛运用的系统脱敏法治疗原理十分相似,如果古时医生能够将这一治疗技术再精确化并进一步总结治疗方法,系统脱敏法就有可能不必从西方引进。当然,这种遗憾的产生是与文化背景、中国人思维方式和科技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有关。

中医行为疗法与西方行为疗法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在心理治疗方面的杰出成果,也使我们坚信,注重吸收中医行为疗法的优点才能寻找到适合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的心理治疗方法,这也是发挥中医心理治疗的优势和推动心理治疗中国化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颜世富.中国传统情绪疗法及其应用[J].心理科学,1996,19(5):267.

[2]钟斌.论中国古代心理治疗方法[J].心理科学,2004,27(1):175.

[3]许汉新,吕秋云.现代心理治疗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62.

[4]张从正.子和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5]江 ,魏之.名医类案(正续编)[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篇3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对各种心身疾病的治疗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一些新的治疗方法被陆续提出来。其中“漂浮疗法”就是近十多年来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心理治疗方法。漂浮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研制出来的仪器。1996年,我们的科研人员研制出了我国首台综合心理治疗仪器──漂浮仪[1]。

1.关于漂浮疗法

漂浮疗法起源于二十世纪50年代的限制环境刺激疗法[2],是国际上近十多年来最新发展的一种综合心理治疗方法。其治疗过程是这样的:在一个与外界隔离的环境中使被治疗者漂浮在特制的漂浮液上,治疗师可以通过指导语或特殊的音乐、影像等对被治疗者进行心理治疗。这种治疗方法的原理可以由如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由于漂浮液的浮力作用,被治疗者可以轻松地漂浮在液面上,漂浮液的温度与体温相同,整个身体就象没有边界一样“熔化”了,“重量感”也随之消失了。人在漂浮状态下,全身可以进入一种深度的放松,意识进入“虚无”及“空白”的状态。这对于消除紧张、焦虑、抑郁、强迫、恐惧、头昏、失眠等精神症状有很好的效果,且具有维持效应;漂浮液还具有调节血压、改善血液循环、解除痉挛等作用,对于高血压、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心身疾病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漂浮治疗可以使受治疗者的大脑释放出“内腓肽”,从而对减轻疼痛有很好的作用,再加上漂浮后的中西结合式按摩,因此对全身的多种疼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漂浮治疗还可以增强大脑右半球的功能,增加暗示感受性,从而增加了空间想象力与创造力。

通过在漂浮前后效果的研究发现,可以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大为改善,思维更清晰,感觉更敏锐,记忆力大大提高[3];另外,对于运动员技能与心理训练也有极好的帮助。该疗法还根据不同病人的音乐感受性不同,加上必要的影视及音乐治疗。同时还可依托漂浮治疗进行精神分析、催眠治疗等多种心理治疗。因此,漂浮治疗是一种很好的综合心理治疗。它可以起到许多心理治疗方法难以达到的奇特的治疗作用。

2.漂浮仪简介

漂浮仪由四部分组成:漂浮器、专用微机及其执行机构、消毒装置和贮液罐。

漂浮器内盛有一定量的漂浮液,被治疗者在其中很容易漂浮起来,它的外面是具有人性化设计、用天然材料制成的舱,用来包覆而使之形成一个与周围环境相隔绝的空间,其内装有视、听设备和通话装置。

在专用微机的控制下执行机构能自动完成漂浮仪的各种操作,保证漂浮器在治疗时达到所需要的各项参数和指标。专用微机是一台带有高性能多媒体的高配置的工控机,它同时还用来提供和实施漂浮治疗中所必需的各种治疗软件,如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时采用的专用影像、音乐、医生的指导语等。

仪器采用了目前世界上先进的方法对每次治疗后的漂浮液进行再生处理,使漂浮液能反复使用一年左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治疗中所使用的用具为一次性的,防止了交叉感染。各部件都采用无毒材料制成,对人体无害。

3.漂浮仪的临床应用情况

3.1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和观察[4]:

3.1.1每次漂浮前后的SBP(收缩压)、DBP(舒张压)值均有显著下降。且漂浮组与治疗组相比,一个疗程后的SBP、DBP也均有显著下降。这与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一致。

3.1.2漂浮组在第三周(即三次治疗后)血压就有了显著的下降。这说明治疗的效果较快,而且在漂浮治疗结束两周后的第十周,血压仍然保持正常水平。这说明:漂浮治疗不仅可以较快地出现效果,而且其效果还具有维持效应。这也与国外同行研究的结果:“漂浮治疗可使与紧张有关的生化物质下降,并可保持几天或几周”相吻合。

3.1.3漂浮组病人治疗后焦虑、敌对因子分显著下降。有人研究A型行为的部分心理因素,如紧张、对他人的敌意是导致高血压病的重要心理因素。通过漂浮治疗有效地改善了病人的这种心理状态,对病人血压下降产生了有利的影响。

3.2对于消除紧张、焦虑、抑郁、恐惧、失眠等精神症状方面的疗效有大量实例,不妨举出我们几年来做过的一些例子来说明:

3.2.1漂浮者的主观感受与反应

用漂浮仪对数百名正常人进行放松治疗,每周做一次,四次为一疗程,待一个疗程结束后由被治疗者填写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有80%的被治疗者在第一次漂浮后就感到全身十分放松和非常舒服,在漂浮时身体似乎没有了边界,重量感消失,精神进入一种“虚无”、半催眠或催眠状态;第二次漂浮后95%的被治疗者都有上述的体验和感受。一个疗程结束后,普遍反应睡眠改善、思维清晰、记忆力有所提高,而无一不良反应。

3.2.2对治疗焦虑症的治疗效果

用漂浮仪对98例情绪焦虑的患者进行漂浮治疗,经四次治疗后情绪明显改善:心率及额部肌电值都明显下降。

3.2.3对治疗抑郁症的治疗效果

用漂浮仪对63例情绪抑郁的患者进行漂浮治疗,经四次治疗后情绪改善明显:心率及额部肌电值都明显下降。

3.2.4还有大量的个例也证明漂浮仪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某市一患者,因长期患严重的失眠及其它精神症状,每天即使服用大剂量安眠药也睡不好觉,曾由家人陪同在全国不少地方求医均未见效,作漂浮治疗,四次后病人的睡眠状况就得到了改善,并且其它精神症状也有一定的减轻。回家两个月后电话随访,病人已很少或有时不服安眠药也能入睡并且睡眠质量也有提高,家属说病人自己感觉好多了,对生活也有了信心。再如某医院介绍一位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来此做漂浮治疗,该病人在静止时有十几处关节疼痛,漂浮治疗六次后关节疼痛感就消失了。

篇4

关键词:早产 胎膜早破 诱因分析 分娩 产科质量

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当胎膜早破发生于妊娠满28-37周之间,就称为早产型胎膜早破或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满37周后的胎膜早破发生率 10% ;妊娠不满 37 周的胎膜早破发生率2.0%-3.5 %[1,2]。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及母儿感染[3]。而且,胎膜早破时孕周越小,围生儿预后越差,产妇感染的机会越多[4]。因此,早产胎膜早破孕妇在产科质量管理与建设中一直列为重点工作之一,我科对这类孕产妇在采取期待治疗中,实时监测产妇、胎儿的临床表现及各种理化检查结果,以促胎肺成熟,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降低围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实践多年取得喜人的成绩,现笔者有意随机抽取我科2012年12例早产并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于不断探索早产并发胎膜早破的诱因、寻求正确的治疗方法,为不断提高产科医疗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孕妇,年龄在21-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44岁。初产妇7例,经产妇5例。妊娠28-36+6W之间,孕妇临床表现为:感阴道有较多无色透明液体流出,部分产妇呈间断性排出,无臭味,无腹痛,无阴道出血,宫颈未消,宫口未开。体温正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超声检查羊水池深度3-8 cm10例,深度>8cm2例,相关理化检查符合胎膜早破的诊断。

1.2 胎膜早破早产诱因流行病学调查 12例孕妇阴道炎5例;胎儿臀位4例;双胎1例;羊水过多2例;妊高症3例;有3例孕妇同时存在阴道炎和其它异常症状。

1.3 治疗方法 ①终止妊娠:2例孕周>36W,在密切监测和对症处理中,采取终止妊娠,特别是感染和妊高症孕妇,应密切监测其临床表现和理化检查结果,感染者要合理使用抗生素。②期待治疗:若胎膜早破发生在28-35周,且无明显临床感染征象及胎儿窘迫的,采取期待疗法。孕妇住院后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抬高臀部或侧卧位,减少羊水流出,并协助和教会孕产妇适应卧床进食及大小便,给予容易消化的高营养及适当增加纤维素多的食物,多饮水。防止便秘,尽量减少肛检,禁止灌肠[5]。尽量避免下床活动,防止脐带脱垂。注意保持外阴清洁,警惕出现感染。医护人员要耐心的讲解我们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和原理,以满足产妇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并敦促产妇积极配合。同时,采取适当的药物主要以抑制宫缩和促进胎肺成熟的药物使用[6],可用 25%硫酸镁20ml加5%葡萄糖液体中静滴,并密切观察宫缩情况而调整输液的速度;在促进肺成熟主要使用激素干预,用地塞米松静脉注射10mg,每日1次,每周连用3d,停 5d 后再重复。妊高症者要积极降压治疗以防子痫发生;防止抽搐可用安定10mg肌肉注射或静脉缓慢推注,6h/1次。

2 结果

感染、臀位、双胎、羊水过多、妊高症等为早产并胎膜早破的可能诱因。2例孕周>36W,在密切监测和对症处理中,采取终止妊娠;10例孕妇在期待治疗中安全生产,最长11d,最短5d;自然分娩2例,剖宫产10例。产后产妇及婴儿均无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早产并胎膜早破的相关诱因或病因还不是十分清楚,各种文献报道说法不一。但总的来说,可能与感染、胎位不正、多胎、妊高症、羊水过多致羊膜腔内压力升高等诱因有关。Miyazaki[6]等人认为其中以生殖道感染为主要致病原因,这一论点与本组孕妇流行病学资料基本一致。

因此,规范化孕产妇保健服务应落实到实处,把孕产妇的孕期的健康教育和管理成为妇幼保健及产妇科工作人员的中心工作来抓。对存在异常迹象的应早发现早治疗,把把能导致早产胎膜早破的诱因在萌芽状态。

对已经出现早产胎膜早破的孕妇,我们医护人员应热情接待,用通俗的语言积极沟通,充分掌握孕产妇心理的各种顾虑,并采用科学的解释方式和贴心的心理护理,让其心理消除顾虑,并能使孕妇及其家属能充分理解我们医护人员采取的医疗措施,并能主动配合。

我们医护人员也必须根据孕产妇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特别是期待治疗的过程中对产妇、胎儿的动态监测要做到丝毫不能放松,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对应措施。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降低围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们卫生出版社,2004,6:145。

2、刘慧艳。早产胎膜早破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82。

3、李金荣。胎膜早破90例护理措施及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09,14(16):108。

4、Shaarawy M, El-minawi AM. Prolactin and calcitropic hormones in preterm prematrue rupture of membran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2004, 84 (2) :200-207 .

篇5

【关键词】音乐疗法;肝癌;焦虑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我国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占全球肝癌死亡数的45%[1]。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有研究[2 3]显示,运用音乐疗法可以抑制机体各种压力反应,促进情绪的镇静,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2 4]。癌症治疗关键在于疗心,为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周期,改善生存质量,对我院2007~2010年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进行了音乐疗法,取得的一定疗效,现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07年~2010年来我院就诊的肝癌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5~70岁;职业:干部5例,工人12例,农民9例,其他5例;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5例、中专10例,中专以下1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0~68岁;职业:干部7例,工人11例,农民8例,其他4例;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7例、中专11例,中专以下12例。患者均知情同意,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无听力障碍,既往无精神疾病,无滥用药物史。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病情轻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接受音乐疗法。在音乐干预前与患者进行访谈1 h,了解患者的背景,如疾病史、精神状态等,在休息室(环境安静、舒适、安全,光线柔和,无打扰)播放音乐,音乐以松弛、舒缓的轻音乐为主,也可根据患者喜好选择,音量以患者舒适悦耳为准,嘱患者听音乐时轻闭双眼,全身放松。音乐治疗每周3次,每次30 min,持续2个月。

1.3 评价指标 患者第一次随访未实施音乐疗法时和随访4次(即2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调查。SAS量表共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均有4个评分等级,即1、2、3、4分。SAS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在自评者评定结束后,将20个条目的得分相加,即得总粗分[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以x±s的形式表示,并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见表1。音乐疗法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疗法后,观察组患者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音乐疗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AS评分的比较(x±s,分)

组别例数

SAS评分

音乐疗法前2个月后t值P值

观察组3065.43±4.2239.70±3.4825.76

对照组3064.60±3.5764.70±2.71 0.12>0.05

t0.122.31

P>0.05

3 讨论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除了引起患者的生理变化,还可因恐惧、疼痛、经济压力等因素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出现焦虑情绪,影响治疗效果,降低生活质量。美国心理协会将焦虑定义为一种由预知的危险带来畏惧和紧张不安的状态,焦虑常表现为一种不安全感,一种对危险的无能为力,一种自身能力和力量必须面对的问题之间的不平衡。焦虑情绪因交感神经兴奋及儿茶酚胺升高造成的,而音乐作为人体心理的一种抒情活动,能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达到镇静情绪的效果[6]。本课题中,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由治疗前的(65.4±4.22)分下降到(39.70±3.48)分,由此可见,音乐疗法对患者的焦虑情绪有舒缓作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音乐疗法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心理学于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的作用在传统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7],它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对人体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音乐疗法作为一种自然、无创伤疗法,使肝癌患者在接受化疗、放疗等损伤性治疗的同时,能够听到优美、愉悦的音乐声波,通过心理调整从而改善情绪,减轻焦虑症状,提高情绪的稳定性。总之,音乐疗法用于肝癌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值得研究和推广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等.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50.

[2] 胡世萍,杨世贤.日本对音乐疗法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19(3):118,147.

[3] 姜力,韦莉萍.音乐治疗与临床的研究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5,20(9):809 811.

[4] 郭凤琳,张家驹.ICU综合征及音乐疗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3):103 104.

[5] 张作纪.行为医学量表手册.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13 214.

篇6

【关键词】外科;腹部手术;腹胀;西医治疗

外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抑制,导致腹胀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显著的腹胀可引起腹腔内压的增高,研究发现术后感染、伤口延迟愈合等并发症与腹内压增高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良好与否直接影响腹部手术治疗效果[1]。近年来,随着对术后腹胀危害性的认识不但深入,西医治疗术后腹胀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探析了术后腹胀的相关因素及机理。对西医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更精确全面的了解术后腹胀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出科学有效地治疗方法。

1 相关因素及发病机理。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引起外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症状的原因问题,医学学术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解释。

1.1 术中麻醉。手术中长时间的吸入物,使患者通气功能相对不足,物排泄延迟。术后为减轻疼痛,镇痛泵被广泛使用,以及麻醉性镇痛药物的应用,致使物长时间停留在体内。胃肠功能受植物神经调控,而可阻断交感神经的传导,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对胃肠道主要表现为抑制[2],从而使肠蠕动减弱或消失,排气时间延长,使术后患者腹胀明显增多。

1.2 手术创伤。腹部手术由于开腹、手术操作,牵拉胃肠壁肌肉导致交感神经激活,使交感神经递质分泌增加,胃肠蠕动节律、强度和方向均受到影响,引起胃肠蠕动减弱、停止[3]。手术过程中组织的切割分离使组织器官部分的神经支配被阻断,迷走神经损伤,从而影响胃肠动力[4],使胃肠功能受到广泛抑制,肠胃活动减弱。

1.3 腹腔炎症刺激。腹腔原发病灶的炎症刺激干扰腹腔脏器功能,炎症蔓延到肠管神经,从而使胃肠道平滑肌兴奋性降低,肠蠕动减弱、消失。同时腹部手术后肠伴有一个麻痹静止期,在此期间肠内微生物繁殖产生毒素以及大量炎性渗出物均不能从肠道有效排除,使肠管长时间受到炎症化学刺激,从而干扰了正常的肠蠕动功能,使肠道运动受到进一步抑制。

1.4 水电解质失衡。由于术中失血、大量体液渗出以及术后胃肠减压,腹腔引流等丢失大量的电解质。术后较长时间禁食,补充不足均可引起水电解质失衡。低纳、低钾可抑制胃肠平滑肌,影响胃肠动力的恢复。

1.5 术后长时间卧床。术后患者身体上常带有各种引流管道,使活动受到限制,患者害怕伤口疼痛不愿活动以及手术对身体的创伤,加之术后长时间禁食,营养不良,身体虚弱,患者缺乏活动的原动力。因此“术后患者通常要经历卧床阶段”[5],以期回复正常的体能指标,也有大量文献报道“术后腹胀更易发生于卧床,不能活动的患者。”[6]

1.6 精神-神经因素。外科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焦虑是常见的应激反应之一[7]。术后伤口疼痛紧张均可引起患者心理的焦虑和烦躁,进而影响到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胃肠功能术后长时间受到抑制,使气体滞留在体内,感到腹胀。

2 诊断

外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目前尚无通用的诊断标准,大多数临床工作者常用的诊断的标准均是以患者自我感觉和描述及患者的腹部体征来判断,患者诉腹胀,但能忍受且无明显阳性腹部变化体征为轻度腹胀;患者诉腹胀感到明显不适,且腹围增大,腹部隆起为中度腹胀;患者诉腹胀且腹部明显隆起,难以忍受痛苦,同时还伴有恶心呕吐及呼吸困难,为重度腹胀。在缺乏量化的观察指标的情况下,现有临床医药工作者通过经尿道膀胱间接测压反应腹腔内压的原理来观察因腹胀而导致腹内压升高,从而来判断术后腹胀的程度, 是目前外科腹部手术后腹胀测量的金指标[8]。而且这一方法和指标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3 西医治疗。

对于如何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症状,常见的治疗的方法可以分为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三种方法。

3.1 一般治疗。一般医学理论认为,治疗腹胀应该严格禁食,减轻肠胃负担,持续胃肠减压,持续排气, 以排除胃肠道积液积气。这些都利于胃肠道的休息,减轻胃肠道压力,缓解胃肠道淤血、水肿,促进胃肠动力恢复。灌肠液保留灌肠,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气。必要时也可服用胃动力药,促进肠胃动力恢复。

3.2 西药治疗。严密监测水、电解质失衡状态,积极补充水、电解质,保持水解质及酸碱平衡,促使胃肠功能的恢复。给予静脉营养支持,补充足够热量、蛋白质、维生素, 保证胃肠道及机体的正常代谢,纠正负氮平衡。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炎症蔓延。给予促进胃肠蠕动恢复的药物,新斯的明肌肉注射。

3.3 食物辅助治疗。应避免进食含气的食物,例如蛋奶类,打起泡沫的奶油、打起泡沫的加糖蛋白,还有汽水。应避免吃容易产气的食物,易产气的食物有萝卜、洋葱、卷心菜、豆类、白薯、蜂蜜、韭菜、生葱、生蒜、生苤蓝、芹菜等。

3.4 辅助治疗心理治疗。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以缓解术后焦虑情绪。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树立起康复身体烦人决心,克服对疾病的恐惧心理。指导患者在术后早期活动,术后通过适量的运动,调节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体制和心理调控能力。使患者的体质与心理活动互相促进,形成恢复,调节期的良性循环,以促进全身各系统功能的恢复[9]。

目前西医治疗术后腹胀的报道较多,治疗方法从不同侧面展开,均取得一定疗效。但对外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西医常规治疗,如;放置胃管,肛管排气等侵入性操作,给术后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感,不易较长时间运用。因此,对于治疗外科术后腹胀既安全,病人无痛苦容易接受,又能在临床上广泛运用,疗效好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朱其卉,张剑,胡春娥 通气散外敷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效果观察 护理学杂志,2003,18(8):575.

[2]燕建新 硬膜外预注新斯的明对硬膜外麻醉后胃肠道激素能影 响 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 19(11)

[3]黄庭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49 - 3501

[4]秦新裕1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9,19(6):325.

[5]孙丽娜、陈桂兰.普外科术后卧床患者需求与不适的调查及对策 实用护理杂志,1998, 14(7):344.

[6]李学增.外科护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82.

[7]何志晶 手术焦虑与心理护理.中华护理杂志,1996~31(7):431

篇7

【关键词】

乙肝相关性肾炎;抗病毒治疗;护理研究

乙肝相关性肾炎是指乙型肝炎病毒直接或间接引起肾小球肾炎[1],但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效果差,无特效药物,部分学者认为可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对于有肝功能异常患者应进行护肝治疗。本研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研究,发现患者在转氨酶,尿蛋白定量等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表明干预有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7~2013年本院66例患者,男34例,女32例,年龄7~65岁,中位年龄12岁,平均年龄32.5岁。入选标准符合乙肝相关性肾炎诊断,按《儿科疾病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2]其中6项诊断标准严格诊断。并按随机原则表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5例,对照组31例,经对比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史及地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经肾穿刺活检发现HBsAg或HBeAg存在。其中,诊断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9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例,膜性肾病28例,IgA肾病3例,微小病变型2例。

1.2实验方法按随机化分配原则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总结护理经验,通过细心察看病情,重点监护,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等。对照组则按感染内科常规护理。对比二组护理效果。

1.3血液检查及相关检查入院前常规行血肌酐,血转氨酶,24h尿蛋白定量测定。住院2周后复查以上指标,对比实验组及对照组好转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1.4护理效果判定①显效:原有水肿完全消退,血肌酐正常,24h尿蛋白定量20~100mg/24h,无管型。血转氨酶正常。②有效:原有水肿较前消退,血肌酐下降超过133μmol/L。尿蛋白减少。血转氨酶转前下降。③无效:原有水肿未消,肌酐仍高或较前更高,尿蛋白不减少或增多。转氨酶无好转。

1.5统计学方法SPSS1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护理

2.1病情观察观察患者24h尿量,定时测量血压,注意有无肾功能不全引起的高血压,每天察看患者下肢水肿消退情况,协助患者完成24h尿蛋白定量的收集。

2.2重点监护乙肝伴肝硬化患者易出现腹水及上消化道出血,甚至肝性脑病,注意并发症的出现。病情危重者予以心电监护,记录生命征变化。

2.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方法。患者同时存在肝脏问题及肾脏问题。肝脏问题饮食宜以清淡,忌油烟,油腻食物。肾脏问题则要选择不加重肾负担食物。故乙肝相关肾炎患者宜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低蛋白食物质,临床还应补给足够的钾、钙、钠、镁等电解质及微量元素。全身浮肿严重适当限水。必要时煎服车前子等中药利水消肿。切记忌酒类伤肝饮料,饮后后果严重。同时不能吃过于辛辣食物[3]。

2.4用药护理乙肝相关性肾炎患者儿童常见,患儿父母易产生紧张情绪,病急乱投医,乱服用药物对病情没有帮助反而有害。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服用药物是关健,药物的服用方法很重要。如强的松需要每天早上餐后服用,空腹腹用伤胃,忌用茶水,牛奶服用。同时适当服用胃药。乙肝相关性肾炎可中药治疗,但是往往配予西药激素或抗病毒,护肝药物同用。中西药服药间隔宜长。

2.5心理安慰慢性乙肝合并肾炎是一个长期性的疾病,医疗费用高,甚至家庭难以负担。同时身体合并的痛苦使患者必然产生心理上的变化。部分患者消极对待,自暴自弃,部分患者心理压抑,出现抑郁症。我们护理人员与患者耐心地交流,使患者把内心的焦虑情绪纾发,患者担心自己的病情,我们要告诉患者这是一个可防可治的疾病,只要控制好,可以和普通人一样工作与生活。了解到患者担心病情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患者保持乐观态度,病情好转更快[4]。

4讨论

乙肝相关性肾炎是由于肝脏原因使免疫复合物沉积肾脏,引起肾脏病变,治疗上激素效果差,常予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5],辅以中药治疗。病情复杂,护理难度大。但我们的努力会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生活预后,减少患者发病,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心理的辅导对患者积极努力面对疾病,配合医生治疗有极大帮助,因此,我们总结的护理干预措施值得兄弟医院借鉴及继续总结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1]郭怡清.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中华肾脏病杂志,1996,12(2):111-113.

[2]林峰,陈家洲.儿科疾病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08-209.

[3]毕杰,金丽萍.老年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护理.吉林医学,2013,34(4):784-785.

篇8

孙玲(1962―),本科,主任护师。

摘要:心理干预是指将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进行影响,使患者心理发生转变的过程。心理干预的手段包括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康复、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干预对于缓解肺心病患者的心理压力有一定的帮助,也能影响肺心病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参与到积极的治疗当中。

关键词:心理干预肺心病情绪影响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31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34-01

对于患者来说,疾病不仅在身体上给他们带来了的疼痛,在心理上更是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如果不能很好地重视患者的心理活动及情绪,很有可能会影响治疗。而心理干预就是利用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康复及心理危机干预等手段,对患者进行心理开导,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配合治疗。临床上进行心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情绪影响的探讨,能有效的找到心理干预对肺心病治疗的协助功能,从而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

1肺心病病症

肺心病是比较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的可能性很高,尤其是老年人,肺心病的发病率最高。慢性肺心病主要是因为肺部和支气管类的疾病经常反复发作,这样就对肺动脉造成了高压情况,使得患者的右心房发生肥大的现象,严重的肺心病还有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和心脏病。临床上的慢性肺心病的患病时间较长,并会反复发作,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的生活和家庭的和谐,从而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其中造成患者情绪的伤害,会使患者患有抑郁症等疾病,影响病情的治疗和好转。

2临床试验研究

2.1临床试验资料。随机抽取110例的肺心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66例,女性患者为44例;所选患者的年龄在58岁―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2岁左右;患者的患病时间在5年―20年之间,所选患者中不存有精神病患者。将所选的11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实验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个55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史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研究方法。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不做任何改变,而对于试验研究组的患者则采取心理护理的方式。首先对于试验研究组的患者在其入院时进行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的评估,并将患者的病情、基本情况、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以及经济状况等进行详细的记录,然后与患者进行亲密的交谈,并了解患者的性格爱好。其次,对患者进行每天1―2次、每次一个小时的心理护理,主要是跟患者进行谈话,让患者充分的了解肺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然后了解患者对此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活动,并且进行详细的记录。最后,将患者的不良情绪按照紧张焦虑、依赖心理、恐惧担忧、悲观抑郁和否认情绪的症状进行对症心理干预,在此期间要去的患者家属的理解与帮助,并由家属在非心理干预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安抚,以便能加快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速度。

2.3观察指标。对护理前后两组肺心病患者的负面情绪存在的情况和生活质量分别进行评估,由专署医生通过与家属及患者的交流,对患者情绪进行综合评估。采用QOL、C30量裂的方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将评估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保存交由主治医生进行研究。

2.4数据处理。对于试验所得的数据,使用SPSS11.0统计学处理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检验。当P

2.5研究结果。

3心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情绪的影响

在本次试验研究中,利用两组病情基本均衡的肺心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试验研究,对于试验研究组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而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则没有进行心理干预。试验研究的结构分析,试验研究组肺心病患者的负面情绪的改善情况比较良好,与对照组肺心病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相比有明显的效果,而且试验研究组的肺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由此可以说明,心理干预对于肺心病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于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心理干预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

出现紧张焦虑情绪的肺心病患者,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以及咳痰等症状,这些症状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促使患者对于周围的事物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加上经济负担的加重。对于这类肺心病患者医生首先要了解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情绪的缘由,然后对症进行心理干预,让患者看到治愈的希望。出现依赖心理的肺心病患者因为经常发病,使得患者的自理能力下降,因此经常性的依赖他人。对于这类患者,医生在进行心理干预时要多鼓励患者,让患者重新对生活充满自性。出现悲观抑郁情绪的肺心病患者,因为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了悲观心理。对于这类患者,医生要让患者重拾信心,举出成功治愈的案例并联合家属,让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

4结语

对于肺心病患者而言,心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信心,并会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

参考文献

[1]沈祺静.心理护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抑郁的影响研究.中国疗养医学,2010,19(7):615―616

[2]田雯.浅谈肺源性心脏病的心理护理干预.中国中医药资讯,2010.2(13):8―10

篇9

积极心理学是由20世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格蔓和劳拉最先提出来的,他们定义了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一种研究普通大众的外观活力和内心美德的一种科学。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心理的积极取向,主要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为主,重视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努力用开放的理念、新的姿态去亲身实践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建议用一种新的积极心态来解读周围许多人的心理现象,有助于激发人内心的优秀品质和拼搏向上的力量,在此基础上,运用此种积极力量和品质来帮助身边的人,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的潜力,来获得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品质。事实上,积极心理学是一种能够给人带来力量和幸福的神奇科学。

二、积极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一)心理治疗

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在《积极心理治疗手册》当中明确提到:“积极心理治疗”并不是指某一固定疗法,而是指它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一种过去注重以问题为主的一种病态式的心理治疗,要求高度重视人的各种积极力量。积极心理治疗善于吸收和借鉴佛、道、禅等三家的进步思想,致力于解决人的烦恼、冲突、苦恼,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同时能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培养他们的自我信任感,然后走向美好的新生活。除了塞里蔓格之外,心理学家诺斯拉特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他将心理治疗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与患者保持距离,暗暗观察患者的日常行为;第二阶段,根据观察结果然后再结合资料进行调查;第三阶段,运用心理学知识接近患者,鼓励其走出困境;第四阶段,制定合理目标,按部就班进行实践。他的见解给心理治疗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帮助作用。

(二)教育教学

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进行反思之后而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纠正学生所犯错误、帮他们解决问题、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仅此而已,而是要尽教师最大努力去探索、发掘学生的外显积极性和潜在积极性,并且还要能够在具体实践中帮助学生发展这些积极品质和特征。积极教育提倡要创造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积极的、热情的、勇敢的加入到学习课堂当中,并不是限制学生自由、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被动者。此外,积极教育还有一个未达到的目标:就是尽最大努力,把所有人建设到他自身可能达到的一个新的高度,这个高度应按照每个人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不强求一致。但这个目标离成功还很遥远。

三、积极心理学存在的缺陷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刚刚兴起的理念学科,尽管吸收和借鉴了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等一些理念,但还未充分与自身理念进行融合,至今为止,还没有一套比较完整、成熟的理念体系。积极心理学研究和应用的领域很广,但都只是一些浅显的研究理论,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扩展和深化。比方说:在积极心理治疗这一方面暂时只有一些笼统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可靠地操作模式。此外,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还面临一个重大难题:由于存在的时间较短,许多学科的性质过于复杂以及人类的心理变化式多样,导致积极心理学还不会利用自身已有的研究成果,来发展理论实践。到目前为止,积极心理学所拥有的研究成果,都是在西方已有的心理知识背景下形成的。因此,要使积极心理学进行本土化,还需要研究者不断探索本国人类的心理,自发研究心理策略。相对于传统心理学来说,积极心理学所取得的进步是不可小觑的。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心理问题。很多人认为,积极心理学比传统心理学效果要好,因而大力提倡积极心理学,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因为不管是积极心理还是消极心理都会有两面性存在,应该全面看待问题。

四、积极心理学的超越

(一)在研究方法上对人本主义的超越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依据是存在主义哲学,它的方法理论基础是现象学,反对以客观主义方法研究表面上的东西。人本主义学家习惯于用意识经验现象反对实证主流心理学,但往往缺乏有力的材料支持主张,结果出现了自身所主张的科学心理学和辩护的理由之间产生了矛盾而无法解决的现象。而积极心理学是吸收前人所研究的心理学知识,在具体操作方法上,更全面、更完善,甚至超越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一点可以从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当中,比如说“主观幸福感”这一知识点就可以看出来。积极心理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靠简单的实验、实证方法,而是在这些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二)在心理治疗方法上对人本主义的超越

积极心理治疗是人本主义治疗基础上的扩展与提升。积极心理学采取以现实存在为依托,以解决冲突为目标点等方法将自己的治疗阶段分为观察保持、语言表达、调察分析、鼓励、扩大目标等五个阶段。曾有学者赞同人本主义的治疗方式,认为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注重患者自身作用,是一种非指导性治疗方式。但他忽视了积极心理学治疗的存在,积极心理学治疗注重自重、教育、心理治疗三位结合一体的治疗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自助基础上的指导治疗,不仅重视患者自身的的作用,也注重心理学家作用的发挥,使二者能够进行有效互动,有助于患者今早康复。以上,充分可以看出在心理治疗上,积极心理治疗对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超越。

五、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中风偏瘫;中药熏洗;护理

中风偏瘫是最常见的中风后遗症。它是指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而中风偏瘫病人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中药熏洗是用中药浸泡煎煮取汁,趁热在患处熏蒸、淋洗的治疗方法。(一般先用药汤蒸气熏,待药液温时再洗)此法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调和气血、清热解毒的一种外治方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此法操作简单,防病治病有效,且对人体无不良作用,颇为病人接受。现将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后手足痉挛、麻木、半身不遂等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11年1月~2011年12月对80例中风后遗症伴有手足痉挛、麻木、半身不遂的住院病人进行治疗。80例病人中,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3例给予中药熏洗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同时配合常规药物治疗及针灸;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针灸,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2 治疗方法 根据中风后遗症病人的症情采用不同的中药制剂。

1.2.1 中风后手足痉挛:生黄芪30g,当归24g,赤芍18g,红花18g,益母草24g,葛根30g,白芍18g,淡竹叶18g,车前草24g,甘草15g,加清水2000 mL,浸泡30min后,煮沸10min,药液温度以50℃-70℃为宜,熏蒸患肢,每日1次,每次20~30min,待药液冷却到40℃再予以淋洗。手足麻木者可加霜桑叶250g,可活血通络,理筋透骨[1]。

1.2.2 中风后半身不遂:半夏24g,白术30g,天麻24g,葛根30g,茯苓30g,川芎30g,桃仁30g,甘草18g加清水2000mL煮沸,药液温度以50℃-70℃为宜,浸泡熏洗20~30min,每日1次,有微汗最佳,可温筋散寒,活血通络。

1.3 操作方法

1.3.1 手熏洗法:根据病症先选定用药处方,准备好脸盆、毛巾、布单。将煎好的药物乘热倾入脸盆,患者先把手臂搁于盆口上,上覆布单不使热气外泄。待药液不烫手时,把患手浸于药液中洗浴,熏洗20~30min微微出汗最佳。

1.3.2 足熏洗法:按照病症先定用药处方,准备好水桶或铁桶、小木凳、布单、毛巾。将煎好的药汤乘热倾入木桶或铁桶中,桶内置1只小木凳,略高出药汤面。患者坐在椅子上,将患足搁在桶内小木凳上,用布单将桶口及腿盖严,进行熏疗。待药汤不烫足时,取出小木凳,把患足没于药汤中泡洗。根据病情需要,药汤可浸至踝关节或膝关节部位。熏洗完毕后,用干毛巾擦干患处皮肤,注意保暖。

2 护理

2.1 熏洗前护理 病室环境安静舒适、室温适中、不要直接吹风。对病人进行有效评估,对病人心理、专科情况和全身其他疾病进行评估,询问药物过敏史,体质,注意温度,一般熏蒸的温度以5O~7O℃为宜防止烫伤。进餐前后30min不宜熏洗治疗,年老体弱、心、肺病、体质虚弱及水肿患者熏洗时间不宜过长。熏洗部位的皮肤有无红肿、破溃是否完整等情况。遵医嘱配制药液。根据熏洗部位安排病人的,暴露熏洗部位,必要时用屏风遮挡,加盖大浴巾,注意保暖。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中药熏洗是一种安全、刺激性小、有效、舒适的治疗方法,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熏洗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2]。

2.2 熏洗中的护理 根据季节的变化在暴露部位加盖衣被,冬季注意保暖。将药液趁热倒人盆中,根据不同部位按要求熏洗。熏洗药温不宜过热,温度适宜,以水温计测量至50℃~60℃最佳,以防烫伤。药液偏凉时随时更换。如果有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应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感染伤口不宜熏洗,遵医嘱进行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完毕后,更换消毒敷料。熏洗过程中,观察病人的反应,了解其生理和心理感受。若感到心悸、气短、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协助病人卧床休息,发现异常报告医生立即处理。

2.3 熏洗后的护理 熏洗完毕后,清洁局部皮肤,擦干,协助衣着,安置舒适卧位。熏洗完毕后告诫病人慎起居、避风邪、注意保暖。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

3 结果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P

4 讨论

4.1 中药熏洗的应用 在物理温热作用下,使皮肤血管扩张,使药物通过多途径转运进入血液循环,并加快药物利用度,药物吸收过程较匀速、稳定扩散,剂量均匀递增,浓度相对恒定辐射深入腠理、脏腑发挥药效。可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活血通络、改善周围组织营养,激发机体自身调节功能。通过对下肢、手足部的熏蒸淋洗及按摩,可起到恢复人体阴阳平衡状态,起到防御疾病的作用。

4.2 中风辨证施治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喁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中医认为,中风多为病人平素气血亏虚,与心肝、阴阳失调,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施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而风动,血随气逆,上蒙清窍所致。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通过熏洗、按摩刺激,促使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调节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改善内脏产生的病理变化,提高机体自我防御及免疫力。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有诸内必形诸外”,内病外治是中医学的治疗原则之一。中风后遗症病人必须抓紧时间积极治疗,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随症加减药物外,常须结合活血化瘀,通络之品进行治疗,配合外治法,可提高疗效[3]。

4.3 心理护理 中风患者由于生活不能自理,心理上非常压抑和苦恼。我们多与患者接触交谈,多开导、安慰和鼓励,不要说伤害患者自尊和感情的话。根据其心理活动,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要学会心理的自我控制和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的稳定。正确看待疾病,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主动配合医生治疗,根据病情坚持主动锻炼或被动锻炼,通过医护人员共同的努力,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献国,玎病中药外治法,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