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孔子的教育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孔子的教育核心

篇1

【关键词】 自我和谐;心理控制源;应付方式;中小学教师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us of Mental Control,Coping Style and Self-consist ency Congruenc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Teachers.Pan Liruo,Zhang Xinhu i,Zhao Junfeng.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P. R.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atu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te achers’locus of mental control ,coping style and self - consistency congruenceand pro 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Methods 200 teachers weremeasured by SCCS,IPC andCSQ. Results①The teachers are internality in general. The m ost commonly used coping style is solving-problem, the fewest is self-reproach . ②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self-consistency congruence and copi ng style among teachers they were different in location, post, professional titl 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ge, length of teaching and being a head teacher, sel f-evaluation level of mental heath, daily pressures of life, work satisfaction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locus of control,coping style and self-consistency congruence.③Chance and fantasy can positive ly predict self-consistency congruence while internality, help-seeking, solvin g-problem can negatively predict it.Conclusion Primary and sec ondary teachers’locus of control and coping style affected their self - consis tency congruence.

【Key words】Self-consistency congruence; Locus of mental control; Cop ing Style; Primary and secondary teachers

和谐的师生关系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1],而教师心理健康和谐是构建和谐 师生关系的基础[2]。自我和谐是C.Rogers人格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指自我内部 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3]。如果个体体验到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 差距,就会出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即一种“不和谐”的状态。研究表明,自我和谐与心理 健康密切相关[4,5], 但是目前的研究多以大学生为对象,对教师群体关注不够。心理控制源是与心理健康有关的 一个重要因素[6],它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控制事件发生的能力的感知。不同心理控 制源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应付方式,不同的应付方式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7,8]。本 研究试调查教师自 我和谐、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的状况和特点,并对他们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河南省洛阳市某县参加假期培训的中小学教师230人进行问卷调查, 有效样本200人, 平 均年龄31.66±5.86岁, 教龄11.34±6.25年,男教师32人, 女教师168人,初中教师75 人,小学教师125人,其中中层领导及校长33人。

1.2 工具 ①自我和谐量表[9],采用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本量表 共有35 个项目,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 3个分量表。得分 越高和谐程度越低;②应付方式问卷[9],一共有62个题项,包括解决问题、自责 、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分量表;③心理控制问卷[9],分为内控性、有 势力的他人、机遇3个 维度。采用6级记分;④自编健康压力问卷,包括3道题目,您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很糟糕、不太好、一般、很好,分别赋值1~4分;您觉得教师这个职业:令人厌倦、只是 一个谋生手段、还是有一些乐趣、是个好工作,分别赋值1~4分;您生活中感到的压力:没 什么压力、还能接受、比较大、很大、太大受不了,分别赋值1~5分。

1.3 数据处理 使用SPSS11.5做描述统计、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教师自我和谐、心理控制源与应付方式的特点 与飞行员常模比较,教师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两分量表高分人数比例( 23.5%,21%)高于常模(12.36%,13.27%),而自我的灵活性高分人数比例(4.5 %)则低于常模(10.53%),提示教师群体中自我不和谐人数的比例较高。从心理控制源 和应付方式各分量表平均分来看,教师内控性得分27.05±6.633显著高于机遇20.88±7.053 和有势力他人20.78±8.491,P值均小于0.001。教师使用应付方式的次序依次为解决问题 9.095±2.303、求助6.025±2.003、合理化5.09±1.988、退避5.085±1.698、幻想4.43±2 .08)、自责3.14±1.813.方差分析对照检验发现除退避和合理化两者的差异不显著以外 ,其余两两差异均极其显著,P

2.2 教师背景与自我和谐、心理控制源、应付方式的关系 以性别、职务(普通教师、中层领导、校长)、职称(初级、中级、高级)、任教学校地点( 县城、镇、农村)、学历(中专、大专、本科)为自变量,以自我和谐、应付方式、心理控 制源的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教师的自我和谐差异不显 著;县城教师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县城48.44±8.118、农村43.86±9.375)、幻想(县城5. 39±2.304、农村4.22±2.062)显著高于农村教师(P值均小于0.05);中 层领导退避显著高于普通教师(普通教师4.96±1.659、中层领导5.65±1.799,P

2.3 应付方式、心理控制源与自我和谐的相关及对其的回归 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和谐总分与心理控制源和应付方式各维度均显著相关;自我的灵 活性与内控性、解决问题、求助相关显著;自我的刻板性与机遇、有势力他人、自责、求助 、幻想相关显著,见表2。

对自我和谐总分的分层回归:第一层将心理控制源各维度作为自变量使用stepwise进行 回归,进入回归方程的有机遇和内控性,R2=0.218;第二层把应付方式各维度作为自变 量使用stepwise进行回归,进入方程的有幻想、求助、解决问题,R2=0.330。结果显示 :机遇、幻 想对自我和谐有正向预测作用,内控性、求助、解决问题有负向预测作用,机遇对自我和谐 总分的预测量最大,见表3。

3 讨 论

教师整体上倾向于内控而不是外控,该结果与叶茂林等以硕士研究生为对象的研究一致[10]。李彦章的研究表明[11],大学生使用最多的应付方式为解决问题,使用 最少的是自责,这 和本研究的结果一致。但是教师较大学生更多的使用求助和合理化而不是幻想和退避,表明 教师作为成人比大学生的应付方式更趋成熟。不同性别的教师自我和谐程度无显著差异。与 其他研究一致[7],县城教师的自我和谐分数显著高于农村,提示县城任教教师的 心理冲突更多,自我和谐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也更低,与王萍的研究结果相同[12] 。同时,这也与他 们在应付方式上更多的运用幻想相一致。原因可能是县城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比农村更 为复杂,个人的生活预期与现实相矛盾,从而体验到更多内心的紧张和纷扰,个人的力量又 不足以改变现实,因此使用幻想来获得心理安慰。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教学和生活经验丰富 ,个体更加独立,因此更少地运用求助的应付方式。中层领导处于上下级中间,既要完成领 导布置的任务,又不能与教师发生正面冲突,因此在退避的应付方式上显著地高于普通教师 。中专学历的教师一般入行早年纪较大,个性成熟,教学和生活经验丰富,与之相反,本科 学历的教师一般入行晚年纪较小缺乏经验,因此会较多选择求助的应付方式。个体随着年龄的增加,对自我的认知逐渐固化,且年龄与教龄成正比,因此年龄、教龄与自 我的刻板性显著正相关。同样,随着教师对社会的了解更深刻,会更多的认识到社会的复杂 性和权力、机会、社会关系等对个人生活状况的改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年龄、教龄与 有势力他人分量表相关达到显著,与机遇分量表的相关也达到边缘显著(机遇与年龄的相关 P=0.075,与教龄的相关P=0.06)。同时,教师在长期的生活 实践中逐渐接纳自我的时候也接 受了社会现实,对个人遭遇能看的更开,顺应自然以减少烦恼,这可能是年龄、教龄与合理 化的应付方式显著正相关的原因。任班主任的年限与自责的应付方式显著负相关,原因可能 是随着担任班主任工作经验的丰富,教师会较少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归因于个人的失误,而 更多的归因于学校、社会、学生家庭等其他因素。与先前的研究一致,自我和谐与生活压力 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健康水平[4,5]、工作满意度[13]呈显著负相关,表 明自我和谐可以 作为衡量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标志。心理控制源、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生活压力、工 作满意度的显著相关提示心理控制源和应付方式对人的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有重要影响。一个人只有能够对自身、环境及期望达到和谐统一,才能正确地对自己的能力及现实状况做 出客观评价[14]。依据控制源理论,外控者自感自己的努力水平不能决定事情的成 功与否,结局不由个人努力所决定[15],对自我的认知刻板化,个体的积极情感少 ,消极情感多,导 致心理处于一种纷扰和紧张不安,反之,内控者会较积极地追求有价值的目标,较多地投身 社会活动,有灵活性,心理更和谐安宁[6]。从自我和谐的回归方程来看,机遇最先 进入回归 方程,对自我和谐的预测力也最高(Beta=0.443),可以推断影响教师自我和谐的主要是机遇 。教师自我和谐和应付方式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表明: 采用幻想、退避、自责等不成熟应对 对其自我和谐存在不利影响[16],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应对方式有助于促进 教师自我 和谐。在应激状态下, 个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会导致内心冲突。如果个体能寻求帮助,解决问题, 就会尽快地从内心冲突中摆脱出来,并且在此过程中个体应对各种困境的经验不 断得到丰富,个体对自我的评价不断得到修正, 最终完成自我与经验的再统一, 达到自我和 谐状态。如果个体在应激状态下采取幻想、退避、自责等应付方式, 自怨自艾,退缩不前,或整日幻想, 就会陷入一种不和谐状态,长期如此必然会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因此,干预 教师自我和谐应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入手,建立个体的自信和控制感,同时帮助他 们用积极的态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必要时要向别人求助,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促进 心理的和谐和健康。

4 参考文献

[1]吴积军. 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探索,2000,(04):45

[2]王开屏.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青少年发展.当代青年研究,2005,(09):10-12

[3]Rogers CR. A theory of therapy,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 tionship as developed in the client centered framework. In Koch, S. (Ed.). Psych ology: A Study of Science. N new York:M.c .Graw Hill, 1959,184-256

[4]杜天骄,于娜.医学大学生自我和谐、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中国高等 医学教育,2007,(1):69-70

[5]包陶迅.大学新生自我和谐水平与心理健康.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23)3:125-128

[6]赵国秋,孙建胜.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 14)6:370-372

[7]李志凯,崔冠宇.本科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 2006,(14)4:380-381

[8]李莉,陈水平.女中专生自我和谐性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20 05,(13)2:131-132

[9]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 生杂志,1999,(12):122-124,314-317

[10]叶茂林, 佘云阳.硕士生的主观幸福感、控制源及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 学杂志,2007,15(1):63-65

[11]李彦章,李敏.军医大学生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中国临床康复,2004 ,8(6):1144

[12]王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量和研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1)

[13]桑青松,葛明贵等.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心理 科学,2007,30(3):552-554

[14]许燕.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北京社会科学,2006(增刊):60 -64

[15]Lefcourt.HM. Locus of control as a modifier of the relationship b etween the stressors and mood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1,41:357-369

篇2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 因材施教 诱导 学思并重 由博返约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整理古代文献。 概括起来,孔子的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道德教育,二是知识教育。在二者的关系上,他主张以前者为核心。孔子的教学方法可以集中归纳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由博返约。他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其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瑰宝。研究探索他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理论的学习,也离不开教育实践,只有通过学习,不断成长,才能得到成长与发展。

一、孔子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一)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依循着自己的性向作最适当的发展,这也可说是现今老师们最理想也最希望达到的教学方式。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经验的核心,其它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则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宋学家、教育家朱禀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 :“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虽然如此,孔子的教育实践确实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育教学。

(二) 启发诱导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教学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并使之成为一种日趋完善的理论。孔子是我国古代启发式教学的首创者,也是世界教育史上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孔子己经认识到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地位,他第一次精辟地论述了启发式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端正思维的方向,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 学思并重

学和思就像是一车的两轮,一鸟的双翼,是互相支持成长的。 孔子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随时都在指导学生“学”和“思”同时并进。 他的原则是老师举一,学生也要能够反三,老师导引问题的两端,而学生就要能够反思而执得其中。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他精辟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他认为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没有进步。“学思并重”解决了学与思、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学生由于年龄和社会经验不足的原因,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能把发展思维与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四) 由博返约

孔子在提出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学思并重”这三个原则之后,又提出了“博学多闻”的主张,以此来解决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的矛盾。他主张学生应当“多闻” 、“多见”, 知识面要广,才能适应社会。他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讲学,虽然有热心政治的因素,但也不乏让学生多接触社会现实的苦衷。这与他培养适合于统治阶级选拔的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是分不开的。孔子把当时正统的、比较有影响的诗、书、礼、乐作为教学内容,范围涉及政治、军事、礼仪、外交、文学艺术等等。他自己为能做到博学,经常多问多学,所以才成了多才多艺的人。

二、孔子对教师成长的影响

教师这个职业,俗话说是良心活,教师的职业生涯,就要象孔子投入毕生的精力与代价,和学生一起行影相伴,了结学生的喜怒哀乐。1、安贫乐道,热爱教育事业,是我们首先应该作到的,经济地位的显赫似乎从来与教师无缘,孔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经常不被接纳,时有冻馁之虞。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正确认识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教师的职业生涯是漫长而宁静的,我们倡导“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态与环境。2、孔子还提出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的教育原则和强调教师的威信,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为人正派,以身作则具有稳定的人格特征要有强烈的与学生交往的意向,要有及时阐述思想的健谈风格,要有一贯的热情乐观的待人习惯。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教育我们要实事求是,要诚实谦虚。教师的职业性格是诚实的,教师要诚实对待那些影响学生知识和生活的教育过失,并且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教师在学生面前,也要学会道歉,教师的道歉将会重新获得学生的信任,教师坦率地承认错误的事实或不当的解释,不但能使自己诚实的品格得到具体表现,还能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4、终身学习的观念。孔子把一生都倾注与教学,教师要传播知识,就要先拥有知识,为了教书育人,必须知道的越多越好,学习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要了解和掌握一门课程要虚心接纳别人的知识。

总之,孔子是我国古代史上第一位将毕生精力贡献于教育事业的伟大教育家,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贯彻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整理古代典籍用做教育弟子的教本。他首倡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学思结合等的教学原则和方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不愧为万世师表。虽然孔子那一时期的教育与今天的教育在本质上有很大不同,但其中的有价值部分一直为后人所引用。我相信孔子的这些教学方法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所帮助、有所启迪。我们应学习借鉴这些优秀遗产,其目的就是要古为今用,力争做一名优秀教师,教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如果广大教育工作者能从孔子的教学方法中求得教学真谛,我们的现代化教育将会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孔子 德育思想 现代教育

孔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养性和实现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思想方面引领着人们正确的实现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实践中也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主要内容。

仁爱。仁爱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主要是指一种高尚的品德,孔子是仁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仁爱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其他的美德都是围绕着这种道德修养而展开的,一个人想要追求真正的品德,就应该以爱人为主要的前提。“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才能够实现道德的标准,才能够为实现最高境界的仁爱奠定基础。“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十分注重人的品格的修养,也就是人的德育教育,认为人的品格的塑造主要取决于道德的自主性,完善的人格需要不断的积累和道德的培养,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就在于其道德思想的培养,同时,仁爱虽然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准则,但却不是不可以追求的,只要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就会达到仁爱的境界。孔子还认为,仁爱是最完美的、最善良的精神,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礼义。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仁爱是其核心的价值理念,而礼则是其德育教育的修身准则,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把仁爱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规范。儒家德育思想的目标是通过礼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的道德、社会的法律和家庭的准则对受教育的人都具有规范作用,使礼成为每一个人应该自觉遵守的准则,达到人对自己有礼、人对人有礼、人对自然界有礼的境界。孔子主张以“礼”为社会道德规范,包括政治等级制度、伦理道德规范、一切交往礼仪等,要求人们专心地去遵循“礼”所规定的诸多封建等级秩序,以平治天下。孔子修身思想中礼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礼的行为方面,要求修身的人要符合礼所包容的东西。首先,应该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要严于律己。社会上生活的人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秉性和特征,倘若不用一种统一的道德加以规范,就没有秩序可言,所以,礼是个人立身行事的最基本的东西;其次,要以礼待人,在社会交际的过程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以礼相待,利用礼去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才能够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忠恕。忠恕原则是孔子思想中的具体的实施方法,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意思就是说忠恕是仁爱之道的主要方面。忠恕主要以忠为思想的核心,对于自己而言,主要是指做人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事业、忠于朋友等,要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也就是说,做事要体现忠诚原则。孔子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要求弟子一定要善于与人沟通,而且要本着“与人忠”的原则。“忠”就是下级要按照上级的指示进行事宜的处理,特别是在臣子对君主的侍奉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忠恕的思想理念。在师生的相处中,也要体现忠诚的思想,学生要以忠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犯错误,但是能够及时的进行改正的话,也是秉承了忠诚原则的,如果犯了错误还没有改过的想法,就没有秉承忠的核心理念。孔子提出的忠恕的原则也不是指完全的服从,不是绝对的服从主义,主要是介绍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是一种积极和主动的道德原则。忠恕就是要宽以待人,以己量人,推己及人,实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明智。明智的思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描述。首先,明智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明就是指一个人能够正确的反思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提升自我内在品质的高度。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实现自我修养和智慧的提升,一定要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和达观的胸怀,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义。”只有形成了上述的思考模式,才能够达到明智的境界。其次,明智是一种道德品质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所谓知者不惑,也可以说是智者不惑,拥有智慧的人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的认识,还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理论和实践是一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在孔子的修身的儒家思想中,智重在人事,重在了解和辨别社会现象,所以为“知人”而“知言”就成了智的最基本的内容。知主要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描绘世界的一种过程,人实现了对知识的了解,就开启了放眼世界的大门,知人就是指要清楚地把握人的才能和品德,但知人的目的,则在于知贤而善用贤,以实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的济世目的。在孔子看来,要深刻地认识仁义,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内心信念,就要在行为上坚守仁义,不违仁义。

诚信。儒家思想中的诚信主要是指做人应该从自身出发,追求真正的人格的实现。“诚”的含义等同于孔子思想的知,就如同知一样,其核心的思想内涵主要是指精确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意思。“信”就是不失言于人,不欺人、守诺言,是全心全意履行和实践一个人的诺言。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荀子也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语》则认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些思想都体现了实现诚信的途径和意义。诚信的思想贯穿在孔子修身和德育思想的整个过程。“信”在《论语》中出现了四十几次之多,可见,孔子对于诚信的要求是很高的,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孔子十分推崇这种德行,他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则信,泛爱众,而亲仁”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这些思想都是把“信”看作是建立人际信任关系的根本因素,看作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先决条件。

对孔子德育思想的评价

孔子的上述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延续千年,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世界也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结合现代社会的现实情况对孔子的德育思想进行正确的评价,会对教育有所启示。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格的树立有利于个体价值的实现。儒家文化的“仁爱”思想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思想之一,这种仁爱体现了社会崇尚志士仁人的气节和精神。孔子认为那些为了自我实现而进行不懈努力的人本身就是仁爱的体现,这些人把实现仁爱作为自身的一种道德情操,而不是当作他人实现利益的工具和手段,也不是任何形式的强势和权威甚或是金钱的工具。孔子尊重个体的独立人格,并且突出了作为道德人格主体的个人独立意志。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是一个主体,人格的实现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深化,同时也是人格尊严的具体体现。人在尊重自我意识的同时,不能够把别人的意识强加给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实现人的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孔子认为:“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为仁由己”,“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教育的提升和道德品质的升华,应该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的锻炼实现仁义道德和知识文化修养的完美的结合,最终实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向的德育的提升。通过传授道德知识、鼓励自我修养、启发道德思考来进行道德教育,从而从道德论上肯定了每一个主体为善为恶的自觉和自由,赋予了每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实现自我的能动自主性及其内在根据。

重视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孔子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重点在于怎样提升群众的道德修养和品质,只有每个人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的知识结构,才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指个人的知识结构和道德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国家的繁荣和太平。道德修养的提升在孔子的德育教育中是核心内容,也就是在这种道德的基础之上,孔子力图把道德的思想贯穿于社会中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认为只要把道德思想注入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就能够和谐稳定的发展。可见,孔子的道德思想对社会起到举足轻重作用。修身主要在于修德,孔子修身思想的政治意义在于强调德育结构中“德”的主导性和重要性。修身被看作是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主观条件,这一点在孔子倡导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观点中有充分的体现。从政治方面讲,孔子还说为政者要做到使“近者悦,远者来”,要以安定社会为己任,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认为统治者只有“为政以德”才能“众星共之”。所谓“政者,正也”,即要求统治者严格遵循社会准则,以道德人格做人民的表率,并用德礼来教化人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样就可以使每个人各安其分、各守其位,人人遵守各自的名分伦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有教养的人,便可以实现和维护社会稳定。

过度扩大道德的功能会导致道德中心主义。在孔子生活的时期,他推崇的以德治国思想将道德作为社会发展和稳定的主要的手段,“以德代刑”和“以德服人”的现象盛行。所以,孔子的这种修身思想实际上是夸大了道德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塑造中的作用,扩大了道德修养的功能,造成了社会对道德的高度崇拜和盲目崇拜,这种现象就陷入了道德中心主义的误区。以道德为中心的治国理念容易造成过度重视人对社会的治理,忽视法律和法规等硬性制度的建设,这种情况引起的社会问题是很严重的。孔子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治理国家的好坏取决于统治者道德素养的高低,而不是取决于法律和制度是否健全,这种体制在集权主义的制度下,过分地夸大道德的作用,把国家的统治寄托于君主个人身上,必然不能够顺应历史的潮流,导致国家的灭亡。其次,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孔子把道德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导致了对法律和制度建设的轻视。传统儒家政治推崇德治而看轻法治,认为唯有德治才是政治统治的正道与上策。孔子崇尚道德的功能,道德被当作了维护政治统治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相应的必然导致了对法治思想和法制建设的轻视。社会的发展除了需要人们自觉的道德意识,还需要法律和各类社会规范。孔子的这种重德轻智、忽视科学技术的修养思想取向直接造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知识培养的匮乏,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就个人而言,仅仅接受道德教育是不够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除了德,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智力技能结构、强健的体魄、优秀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审美观及创造美的能力。

孔子德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孔子的德育教育是其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以德治国的首要任务就是用道德去约束百姓的行为和思想,他认为理想中的国家治理应该不是充满刑罚的治理,而是通过言传身教的德育教育进行治理。“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德育教育应该是培养人的最重要因素。我国现代社会延续了传统的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礼仪之邦的德育实践理论使当时的社会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现代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借鉴孔子的德育思想,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开展系统活动。学校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必须在办学的全部过程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继承儒家把德育作为核心和本质的德育思想,更加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把德育置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

“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务。教育的宗旨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我国第三次全教会再次强调素质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备做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品德、心理、责任感、精神、观念等。首先,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树立品德高尚的榜样,用高尚人格教育和鼓舞学生,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其次,要从立身、行事和处世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基础性道德,然后根据思想形式形成处事之道。再次,注重学生全方位素质的培养。教育学生学习并实践孔子仁爱、礼义、忠恕、明智、诚信的修身内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后,理论结合实际,把孔子的仁爱和诚信等思想应用于实践之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篇4

社会功能,懂“诗”通“礼”,还不尽,最后还要靠“乐”来成就一个人。具备这些才能达到完美人生品格的境界。

关键字:孔子;核心;音乐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宋国的贵族家族,是新旧社会交替、大变革的春秋时代,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创始人、第一个系统阐述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和伟大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音乐家,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孔子从小生活在贫困之中,与寡母相依为命,做过小官吏,后受鲁国权臣季氏赏识,才进入大夫的行列。他自幼喜爱音乐,尤其是对传统性的音乐特别喜欢,会击磬、弹琴、唱歌、作曲等,掌握了多方面的音乐技巧,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即使是带着弟子周游列国,走到哪里都得不到重用而“累累若丧家之狗”时,仍然是“弦歌不衰”——不停地弹琴唱歌。为什么会这样?他认为“乐”太重要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能够改变社会风尚。一生热衷于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开了先河。以下从四个方面论述孔子的音乐思想。

一、孔子的音乐思想核心

孔子过去是被奉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原因是他的教育思想伟大,比如说“有教无类”、“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学而时习”等等言论,即使今天看来,一点也不过时,不落伍;孔子的教育实践也令人称颂,门下弟子据说有三千,精神六艺的就有七十二人,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非同小可,至今我们不少的教育方法、教育原则还保留着孔子思想的印记。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现在已成为教师普遍尊崇的教学品格。《论语》中描述孔子因材施教的方法具体生动,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品性、修养等情况给予不同的解答,使教学成为培养人才、完善人格的有效途径。他授课时从来不讲怪、力、乱、神即迷信那一套,对命运、人事不抱一丝侥幸,而处处强调人自个主体的道德、学问、修养,是让人们积极入世,勇敢的面对生活。

处在奴隶制社会崩溃、封建制社会将要脱胎的历史转折点上,传统的思想文化给予他沉重的负担,而现实社会的变动又启发他一些新的见解。也正是由于这种变革引起了当时各诸侯国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不同反应,因而引出了一场“百家争鸣”的局面。怎样对待艺术问题上展开了一场持久战,孔子站在保守方一面,由于出生决定孔子的阶级立场,他用自己的一套学说“礼”、“仁”、“中庸”的思想理论,将“礼”作为最完美的伦理规范和制度,同时又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既是孔子所理想的普遍的社会道德风范,又是其心目中君子的道德修养标准。由于“仁”加强了人的道德训练和修养,提高了人的道德素质,因此,礼的执行才有保障,可见孔子是坚决维护将要崩溃的封建领主和旧礼乐制度。

当时的礼乐制度,是贵族集团最高统治权力的象征,也是当时最高军事权力的象征,他认为:如果礼乐不兴,当权者的各种制度不能发挥作用,人们缺乏了礼乐的教养社会无所事事容易引起社会的动乱,将正名提到从事政治的首位,故“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中。”他还提出了一系列的内容:爱人、恭敬、谨慎、含蓄、刚毅、朴素……等等,都是“仁”的表现或方法。“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它的内涵是丰富的,包含了伦理和道德等多方面的原则,即体现为“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相当于我们今天常说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仁”者还必须有勇气、乐观,能吃苦,甚至“杀身成仁”,不要“求生害仁”。可见“仁”是孔子音乐思想的核心。

二、孔子的音乐思想追求

公元前517年,35岁的孔子,在齐国同乐师议论音乐“尽善尽美也”,“尽善,谓太平也;未尽善,谓未敬太平也。”可见所谓“善”,是指政治和道德的评价标准;所谓“美”,是指艺术标准和审美感受,感觉到了“美”与“善”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孔子提出了“郑声”,认为乐是违背礼义规范的,因为内容上太过分、太刺激,不够朴直,对统治者所提倡的雅乐是很不利的。

当时郑国和卫国的一些民间音乐称郑卫之音,音乐多是男女青年表示爱情的乐舞场面及内容,从音乐形式上来说,多是流畅华丽的旋律,并带有些“邪”的色彩,感染力很强,这与统治者所推崇的慢而枯燥无味的雅乐是背道而驰的。得到过宫廷音乐之妙处,受到过正统音乐教育的孔子,自然要反对郑卫之音,推崇雅乐,从而达到复辟西周时期的统治制度。

孔子不仅追求音乐艺术在形式上的“美”,而且还追求内容上“善”的辩证思想。认为只有艺术才能感于人的心灵,只有“尽善尽美”的艺术,方可在教育上发挥特殊的社会功能,使“天下大齐”,起到娱人作用,并教人以“仁”为做人的目标。

孔子赞扬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作品,使人们受到美的陶冶,受到善的教育,推崇那些在人的心目中传留下善的意识作品,反对那些堙灭民主自由的词乱调的作品。可见,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提出了作品的评价概念,为后世音乐美学的评论提出了标准,在他之前没人提出过,现在我们提倡的美学思想和观点,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出现了。由此可见,孔子不愧是一位卓越的音乐家。他不仅欣赏音乐的形式之美,更重视音乐的内容之善,但孔子提出的“仁”也好、“善”也罢,归根到底,都是为他的“仁”服务,他追求的音乐是“美”和“善”的统一,提倡的是“雅乐”,反对的是“郑声”,主张用音乐教化民众,想用音乐与“礼”、“仁”、“中庸”来为巩固统治政权做出些贡献,整治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这便是孔子对理想艺术、理想音乐的追求,更是孔子审美取向的集中反映。

三、孔子的音乐思想目的

在孔子教育体系中,开设的六门课程(“六艺”)是“礼”、“乐”、“射”、“卸”、“书”、“数”。“乐”指音乐教育占第二位,只看他的教育内容,便可知其对音乐的重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认为对人思想的启迪,是由“诗”开始的,是以“礼”为依据,—— 懂“诗”通“礼”,还不算完,最后还要靠“乐”来成就一个人。以此达到修身、正德、陶冶性情、培养品格的效果。我们由此可以看出,文学激发了孔子研究学问,追求真理的激情,礼仪使孔子成熟并自立于社会,而音乐则使孔子的知识、道德、修养达到极致。这个经验恰好与古往今来人类一切人格伟大的学问家、知识者成才的道路相吻合,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宗旨。让人们掌握音乐的目的,主要是用来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们的情操,不仅孔子如此,推崇音乐的先哲还有很多,而且大家一致认为“唯乐不可以为伪”,——这个世界上不真实的东西太多了,只有音乐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

因此,孔子认为,音乐有修身养性,以及治理社会秩序的作用,是进行自我教育不可缺少的,是社会教育必要和重要的手段,是培养社会有用人才不可缺少的教育工具,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尺度。若一个人礼乐修身不够,气质便无从谈起,仅有礼乐修养而缺乏仁义之道,礼乐无疑成了一种装饰,只有二者完善的结合实现,才能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孔子自幼喜爱音乐,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而他的儿子也是他的学生伯鱼对音乐不太感兴趣,孔子曾批评他:一个人不学习《诗经》中的歌曲,就像是一个面对着土墙而立的人,没有什么出路,永远见不到大世面。孔子对传统性的音乐特别喜欢,好学不倦,不耻下问,不管学习什么知识都很认真、刻苦,因此掌握了多方面的音乐技巧。他所弹的琴曲《文王操》,从音乐的各个角度探索音乐的表现力。

认为:音乐的演奏要有层次感,流畅奔放,旋律要优美动听,节奏要明快清晰,抑扬顿挫,悦耳感人,只要达到这些要求,就能使乐曲丰满和谐,感人之肺腑。孔子的这一高论,也是他在大量的音乐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把“可知论”首次用在音乐上,这是我国音乐发展史上的一重大发现,也为以后的音乐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所以,孔子在礼乐教化中,强调和重视内在情感,品质的培养是儒家的传统观点,从而达到“以美储善”的目的,对人的思想情感,对实现教化起着巨大的作用。从音乐中得到快乐,思想得到净化,来达到以“仁”为核心的学说,把“仁”看作是音乐艺术的灵魂。学习“诗”使人获得知识的启发,学习“礼”使人获得立身处世之道,学习“乐”使受到情感的陶冶,一个人只要完成了这些才具备达到完美人生品格的境界。

四、孔子的音乐思想精髓

孔子追求的音乐是“美”和“善”的统一,并为“仁”服务,配合“礼”起到教化的目的。“仁者爱人”的提出使孔子仁的思想富于人性,只要做到这一点才算是合手真正的乐,不能只追求声音的美,还应重视音乐的含义及社会的效果,把内容的“善”视为首要的,把形式的“美”看成是次要的工具,来恢复拯救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所以说,孔子的音乐思想是深受统治集团欢迎的,“礼”、“仁”与“中庸”是孔子音乐思想的精髓。

孔子不仅把音乐看做是一种艺术手段,而且还赋予它治理天下的政治功能。公元前496年,鲁国的当权者接受齐国赠给的女乐,孔子见带有郑卫之音的色彩,便极力反对,愤然离开鲁国,他认为礼崩乐坏的现象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这充分说明,孔子的用意和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恢复西周初期的统治制度,提倡“雅乐”,反对“郑声”,反对社会变革的政治态度。

晚年的孔子被安排在“正乐”部门工作,便从乐工在民间采集的三千多首民歌中,精选并把这部书选为儒家的必修科目,这也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中国通史》一书中道:“中国的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孔子对古代文化的伟大贡献和他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未失去。”就在孔子死前七天,还柱着拐杖,站在门口对他的学生唱,用歌声倾诉着自己一生对大自然的慈爱之情。

今天,我们来论对我国的音乐艺术发展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一位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音乐家、儒家的创始人、音乐史上的一位伟人——孔子,是当之无愧的。他倡导的音乐思想,给后人留下的启示,却是深远的、不可估价的。

参考文献:

[1]曹尧德,杨佑仁.孔子传[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8.

[2]陈四海.思无邪—中国文人音乐思想研究[J].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篇5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方面的辨证统一和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表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为人处世能力、行为习惯能力等,这与孔子的教育思想相一致。

(一)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论语?公冶长第五》中说道:“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孔子期望他的其他弟子能像颜回那样,举一反三,有自主的思考,活学活用。这印证了我们素质教育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思想。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不耻下问”是一种学习习惯与态度,这也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

孔子对学习方法、习惯与态度的阐述,在《论语》中还有很多,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都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供了可借鉴的维度。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

《论语?八佾》中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清晰地表明了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因人施教的理念,也为素质教育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理念支撑。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循着《论语》的足迹,我们可以感受出孔子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充分展示了孔子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和谐的师生关系,他和学生谈论问题时明确表示:不要因为自己的年纪比弟子们大,弟子们就不敢发表意见了,弟子们在孔子的启发诱导下,依次谈了自己的看法。从中我们看出孔子教育的思想是对学生的尊重,对每个学生的看法孔子并没有肯定或批评,只是说“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来打消学生的顾虑。因此,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与地位。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与立德树人

“做人”与“做学问”二者之间关系的处理决定了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与使命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什么。孔子在《学而篇》中就曾提到这个问题:“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们不难看出,孔子要求弟子首先要致力于孝道:在家孝顺父母,出外顺从师长,做事谨言慎行,为人爱众亲仁,如果还有闲暇的余力和时间,则可以学习古典知识,增长文化水平。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行为放在教育的第一位,而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是放在第二位的。

教育之道――教书育人,这里的人即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存在于世间的个体生命,所以教育必然以育人为本,关乎一个生命个体成长的德行必然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我国古代诸多著作、仁师都把“立德”作为“三不朽”之一。《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同样也表明立德在首位、寻求知识在末位。“立德树人”也就成为历代教育家共同遵循的教育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强调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成为有思想、有内涵、有德行的人是当今时代的需要,是教育的需要。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与使命是立德树人的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人。

三、仁德思想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仁德”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通读《论语》,通过对于“仁”“德”阐述的理解,我觉得“仁”指的是外在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德”指的是内心的情感和信念。孔子的“仁德”思想强调内省、立志、改过、力行,他教育学生立足于现在,确定志向,将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一)内省

《论语》中这样几段话:“吾日三省吾身”“内省不疚,夫何忧何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别人好的道德品质,虚心学习,向他看齐;见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就要联系自己,反省检查,引以为戒。学生内省自身,有利于其成长发展。

(二)立志

学生要成长就要制定自己的志向,《论语》中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立志是一个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学生只有确立了志向之后,才有了学习目标、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三)改过

《论语?学而》中说“过则无惮改”,认为改过是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一种态度。学生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过错,需要不断地改正这些过错,把自身的素养提升到完美的境界。

篇6

2014年国务院启动“全面改薄”项目以来,玉溪市紧紧围绕“保障基本教学条件、改善学校生活设施、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妥善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加快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提高教队伍素质”六大重点任务,严格按照“保基本、兜网底、补短板、促均衡”工作思路和“20条底线”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加大资金投入,快速推进工程实施,实现了全市608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全覆盖,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分别为142.35%和111.21%,两项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由于工程进展快、成效好,玉溪市获得省财政厅、教育厅奖补资金1 331.9万元。

截至目前,玉溪市“全面改薄”共建成校舍462幢33.61万平方米,运动场162块32.69万平方米,占规划任务数的66.31%;购置设施设备29.55万台(套)、图书57.73万册,占规划任务数的55.77%;完成投资7.06亿元。2015年全市中小学生均校舍面积与2013年相比:小学由8.06平方米增加到10.3平方米,生均增加了2.24平方米;中学由11.2平方米增加到13.3平方米,生均增加了2.1平方米。学校的教学设备、生活设施更加完善,校舍安全能力明显提高,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玉溪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全面改薄”有力推动了玉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全市2017年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改薄”项目将于2018年完成,未来两年,玉溪市教育局将以项目被列为市政府惠民实事为契机,紧紧围绕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数字、绿色、文化、平安、质量“五化校园”建设目标,总结经验、完善措施、精心组织,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全面改薄”项目,抓紧抓好“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按时按质全面完成规划项目建设,切实打牢玉溪教育发展基础。

元阳县举行师德演讲比赛

本刊讯(通讯员 李伟国) 近日,由元阳县总工会、元阳县教育局主办的“爱与责任铸师魂,我为脱贫作贡献”师德演讲比赛决赛在元阳会堂隆重举行。

决赛中,17位从各学校初赛、县级复赛脱颖而出的参赛选手围绕主题,讲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他们饱含深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师德、师风的理解。那些看似平淡的故事,一次次打动着评委和现场的观众,赢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此次演讲比赛,旨在充分展现全县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弘扬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使命感。

孔子学堂落户墨江县12所中小学

本刊讯(通讯员 张庆莲) 近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云南墨江县授牌仪式在墨江县民族学校举行。该基金会此次将在墨江县民族学校、联珠一中、通关中学、墨江县小、联珠一小、景星小学、孟弄小学、鱼塘小学等12所学校建设“孔子学堂”。

篇7

关键词:孔子 体育 养生 思想

儒家由春秋末年的孔丘首创,作为诸子百家中影响最深远的一个学派,儒家主张以伦理为基本特征的体育养生思想。在体育养生的活动中更是重视“仁”和“礼”为核心,一种有秩序分等级的教育。在这期间的六艺教育更是对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养生体育的一种反映。孔子作为这个流派中的佼佼者,宣扬的体育养生思想具有着自己独具的特色。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武”为楚庄王日:“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此句话中“武”它的发音起于“舞”,舞先于武出现,用以彰显身体强壮,矫健灵活的行为。在楚庄王时期就出现了武医养生,它指的是武功到一定的境界就会打通身体的脉络强健骨骼。从这反映出当时春秋时期就萌芽了体育养生思想,只是这样的思想带有儒家鲜明的思想特征。在殷人后裔均有尚武之风,孔子作为殷人的后代也继承了传统,他不但身体健硕高大还精通射御,军法之术。《礼记・射义》中记载说到:“孔子射于矍相之圊,盖观老如堵墙。”这生动形象的刻画了孔子射技的精湛,孔子习武与健身相连。在1917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说:“仲尼取资于射御,孔子七十二而死未闻其身体不健。”这更是体现了孔子尚武好动,以动养生的生活方式。明末清初的大教育学家颜元认为:“孔子习行礼乐射御之学,健人筋骨,和人血气,调人情性,长人仁义。”这反映了射御不仅能活筋骨也能强身健体,在孔子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采用射御作为日常的生活锻炼方式,但是孔子强调“射也,仁之道也”,他主张尚武实践,把学武者的武技和道德水平放在一块整体评定。孔子主张:“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武备。”他认为不能只有文德,同时必须有武艺,必须做到文武兼备,所以他的思想中融合体育思想,在他的观点下,勇武观与德智勇力互相补充,既是他育人的思想的体现,更是个人治国之家的良方。在这种思想下,在这一时期的体育养生思想依附在孔子的尚武,强兵力的思想当中,体育的思想里融合了养生。

篇8

君子是中国传统教育所要培养的人之形象,公民是中国现代教育的目标定位。中国现代教育一方面要吸纳和坚持人类教育的基本共识,另一方面则要挖掘和继承中华民族的君子教育思想。没有前者,就没有现代化;没有后者,就没有中国魂。现代不能轻易否弃传统,传统也要走向现代。可以说,以君子人格为核心的君子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本土资源。鉴于《四书》对于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明的极端重要性,本文主要以《四书》为对象,对深蕴其中的君子教育思想作一梳理。

一、古本《四书》:君子人格之根

从历史的角度看,“君子”一词并非孔子首用,早在《尚书》《诗经》中就有关于君子的记载,如《尚书・虞书・大禹谟》中的“君子在野,小人在位”,《诗经・谷风之什・大东》中的“君子所履,小人所视。”孔颖达《诗经正义》曰:“此言君子、小人,在位与民庶相对。君子则引其道,小人则供其役。”《说文解字》关于君的解释是:“君,尊也。”“尹”表示治事,“口”表示命令,合起来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的意思。这说明当时“君子”一词主要是从政治角度定义,并无明显的道德人格含义。孔子则赋予了君子这一称号新的内涵,使“君子”一词具有道德品质的属性,成为儒家培养人才的规范和标准。君子也由此成为历代文人志士所追求的文化品格和行为境界。正如吴龙辉在《原始儒家考述》中所说:“孔子所解释和规定的君子人格与贵族社会所推崇的君子人格的本质区别在于:贵族社会推崇的是一种社会地位和政治身份,而孔子所提倡的新君子人格体现的主要是一种才能结构和道德水平。”这是孔子为中国文化做出的伟大贡献。

在《论语》中,“君子”是仅次于“圣人”的理想人格,是每个人都应达到且经过努力能达到的具有现实性的理想人格。虽人人可以成为君子,但也并非人人都能达到,所以才需要君子教育。孔子就经常以君子人格要求其弟子,“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其弟子也以成为君子自励。

仁是道德的根本。在孔子理想的君子人格构成中,仁是基本因素。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君子必须具备仁德,不得须臾而离仁。既然仁是构成君子人格的基本要素,那么君子就具有仁所派生出来的各种美德,如泰而不骄、和而不同、成人之美等。君子的这些品德,都是仁在不同人际关系和不同场合下的表现形式。

君子人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知。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孔子把知(智)、仁、勇并列,由于“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所以勇不是君子人格的基本因素。孔子常用仁、知双修要求弟子,认为“知者利仁”(《论语・里仁》),“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即认为人的知识(德性之知)和智慧有助于发展仁德。因此“智者不惑”,知识一旦转化为智慧,就能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保持道德节操,成为真君子。

孟子以“大丈夫”学说发展了孔子的君子思想。在孟子看来,孔子的君子固然可敬可佩,但这种文质彬彬的人格有些文弱,便推出一位天将降大任于其身的顶天立地、威武不屈的“大丈夫”。孟子一方面阐明人性至善,并由此导出人格均等的观念,认为“圣人与我同类”(《孟子・告子上》)、“尧舜与人同耳”(《孟子・离娄上》)、“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上》);一方面将成己成物的重任寄托在他所设立的“大丈夫”身上。《孟子・滕文公下》如此定位“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见,孟子所推崇的“大丈夫”具有“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的英雄气概。如此,才能变乱世为治世,变无序为有序,变无道为有道。这是孟子对君子人格学说做出的重大贡献。

《大学》和《中庸》对于君子人格和君子教育的定位,前者侧重于心,所谓诚意正心;后者侧重于性,所谓率性之谓道。具体来说,《大学》在三纲领、八条目的基础上明确把修身作为君子之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君子以修身为本,修己以敬;君子齐家,修己以安人;君子治国,修己以安百姓;君子平天下,尧舜其犹病诸。而《中庸》则指出了君子对于天下和文明的自觉担当和示范意义: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可以说,君子的一言一行都为世间的标杆。

二、汉唐宋明时期《四书》研究:君子人格之丰富

东汉郑玄、唐朝孔颖达、南宋朱熹和陆九渊,以及明朝王阳明等,都对《四书》中的君子和君子教育思想有所丰富和发展。郑玄以毕生精力注释儒家经典,对“三礼”(《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用力最深,取得的成就也最高。其《三礼注》为后世治礼学者所宗,孔颖达甚至说“礼是郑学”。可以说,郑玄对包括《大学》和《中庸》在内的《礼记》的注解,以及他的《论语注》,代表了汉代学术的最高成就,蕴含着丰富的君子人格和君子教育思想。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在南宋以后成为主流,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朱熹把君子的“忠恕之道”理解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从而为君子学说作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朱熹在“尊德性而道问学”方面更为重视格物致知的“道问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把君子之学引向了认识论和知识论。陆九渊的心学则更为侧重“尊德性”,他说:“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这是他对朱熹的批评。后来的牟宗三也对朱熹提出了“别子为宗”的批评。王阳明则在陆九渊的基础上以“致良知”定位君子之道。

三、近现代《四书》研究:君子人格之发展

近代梁启超、等人,面对当时中国险恶的生存处境,一方面引进西学先进思想、观念等以期增强国力,一方面又对《四书》中的君子人格有所继承。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所立足的正是君子的道德,而不是乡愿的道德。他在《释新民之义》一文中指出:“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1]8《四书》中的君子之道恰恰是梁启超所关注的“国民独具之特质”。他还于1914年以《君子》为题在清华大学作演讲,阐发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道,这是他继承的一面。同时,他又撰写《论私德》,编写《德育鉴》与《明儒学案节本》,以探讨“公私德所同出之本”,而公德的一个条目是培养“利人乃所以利己”之精神,以克制自私自利的冲动。梁启超所做的所有努力就是为了“使其民备有人格,享有人权,能自动而非木偶,能自主而非傀儡,能自治而非土蛮,能自立而非附庸,为本国之民而非他国之民,为现今之民而非远古之民,为世界之民而非陬谷之民。”“苟缺此资格,则决无以自立于天壤。”[1]9这是他用现代公民教育来发展君子和君子教育思想的一面。

的《中学修身教科书》则提供了一个现代社会之公民道德建设的典范。该书上篇有五章,分别讲修己、家庭、社会、国家、职业,下篇除绪论与结论外,主要四章分别讲良心论、理想论、本务论、德论。上篇注重道德规范与实践,下篇注重道德理论。明确指出:“本书悉本我国古圣贤道德之原理,旁及东西伦理学大家之说,斟酌取舍,以求适合于今日之社会。”[2]立足的正是《四书》中的君子教育思想。基于强烈的根源意识与文化主体意识,没有把传统与现代、家庭与社会、私德与公德绝对分割、对立开来。

当代学人之中,牟钟鉴在《重铸君子人格,推动移风易俗》中,重构当代新君子理论,提出“君子六有”论:有仁义,立人之基;有涵养,美人之性;有操守,挺人之脊;有容量,扩人之胸;有坦诚,存人之真;有担当,尽人之责。[3]郭齐勇则在《国学的核心价值与人格养成》中,立足《四书》,阐发了国学对于培养君子人格的奠基作用。[4]陈来则在《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一书中进一步明确了君子的基本信念:(一)道德比法律更重要;(二)社群比个人更重要;(三)精神比物质更重要;(四)责任比权利更重要;(五)民生比民主更重要;(六)秩序比自由更重要;(七)今生比来世更重要;(八)和谐比斗争有价值;(九)文明比原始有价值;(十)家庭比阶级有价值。[5]张祥龙也围绕着“格物致知”――“格其亲亲之物,而致其自明之知”,[6]阐发了人文情理世界中的君子定位。这些都是对传统君子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四、海外《四书》研究:君子人格之新视野

海外汉学名家也高度重视《四书》中的君子人格和君子教育思想。郝大维、安乐哲在《先贤的民主:孔子、杜威和中国民主之希望》《通过孔子而思》等著作中指出,现代西方的社会理论多是围绕着建立于理论与实践二分之上的“社会/个人”“私人/公众”“自然法/成文法”“权利/责任”等问题展开。狄百瑞则在《儒家的困境》一书中专章探讨了“《论语》中的君子”思想。[7]他和德国学者墨子刻一样,都认为新儒家的最大贡献是:以世人能了解的说法去证明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亦即“证明儒家对个人的尊严与自主的主张,以及儒家‘从道不从君’的超越现实政治权威的道德理想”和“把研究儒学的焦点从‘礼教’与‘理气’的题目转移到‘生生不已’与‘工夫’的思路”,从而肯定了儒家的君子学说和君子教育作为人文主义传统所具有的精神价值。这对于我们恰当理解孔子的君子与君子教育思想很有启发。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所谓“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1]7本着上述精神,以君子人格为本土资源实现德育现代化的路径有二:一方面,我们要激活中国传统君子教育这一宝贵资源,使君子人格成为中国教育的底蕴所在,而不是仅仅把公民和公民教育作为异质文化加以吸纳,此所谓“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另一方面,又要努力厘清存在于传统君子教育思想中的等级立场,用现代自由民主法治人权思想来丰富和提升君子教育的内涵,此所谓“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新民说[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2].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105.

[3]牟钟鉴.第二次启蒙[N].光明日报,2015-08-24(16).

[4]郭齐勇.国学的核心价值与人格养成[J].中国德育,2012(21):32-35.

[5]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6]张祥龙.先秦儒家哲学九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9.

篇9

关键词:孔子;师生观;和谐

师生关系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实行,新的师生关系也随之产生。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的前提,一定程度决定教学的成功与否,所以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关键。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办私学的教育家,孔子的师生观对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新课改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孔子的师生观

孔子少时贫且贱。十五岁立志求学,博习诗书礼乐。早年任过小吏。约三十岁时,设学舍讲学。五十岁任过鲁国中都宰,继任司寇。不久去职,率领弟子周游列国,晚年专力讲学著述,直至逝世。孔子是我国第一个创办私学的教育家,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弟子达三千人,贤者七十余人。孔子之所以弟子众多、名望极高、深受学生仰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

(一)孔子的师生观中师生间的相处方式

1.善于了解学生

尽管孔门弟子众多,但孔子对大部分弟子的思想特点、智力发展和能力可谓了如指掌,甚至只用一个字便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点:“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先进》)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孔子对学生的才能也很清楚。孟武伯问孔子仲由、冉求、公西赤是不是道德高尚的仁人,孔子不对他们仁否下结论,但是评价了这三个人的才能:“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公冶长》)对学生的了解是教师采取教育方法和态度的出发点和依据,因此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

2.关心爱护学生

孔子和对学生的关爱是细致入微的。伯牛患了不治之症,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痛惜地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庸也》)孔子在与弟子的交往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深切的感情,在自己最得意的学生颜回死后,孔子表达了自己最沉痛的哀思,哭得非常伤心。“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先进》)

教师对学生无私的关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爱,反馈过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催化剂。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教师只有关心爱护学生,才能取信于学生,反过来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进而双方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进步和谐发展。

(二)孔子的师生观中师生间的关系定位

孔子作为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教育家、教育史上最成功的教育家,他给学生宽松自由的环境,与弟子的关系亦师亦友,这样学生就会信任他,才会和他真诚交心,良好的师生关系自然就表现出来了。

1.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一部《论语》,就是一部开明的师生对话录,在孔子与众多学生们的一问一答的对话中,充分体现了孔子所遵循的相对民主的师生观。在交谈中,师生互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在充分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领悟。一个真正把爱倾注在教育事业上的老师,一个和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老师,不仅要热爱和尊重学生,还要把自己和学生看成人格平等的人。

尽管孔子是位博学多才的教师,但他并没有自命不凡。相反地,他认为人各有长短,学生有些优点是教师所不及的。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技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学生会观察思考,判断分析,有时教师也能从学生身上学习到一些东西。他也没把自己当作绝对的权威,而是鼓励学生发表不同于自己的意见。因此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高情厚谊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仅在学习上应给学生以指导,在生活中也给他们以指引,这就是所谓的“良师益友”。孔子在教授知识时使学生信服,和弟子私下交流时却能敞开心扉,轻松和谐。有一次,他要侍立在身边的颜渊、季路两人谈谈各自的志向,两人说了各自的志向后也想听听孔子的志向,孔子很爽快地和弟子分享自己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雍也》)

孔子的平等只是一种人格上的平等,而不是和学生间的完全对等。教师作为学生人生的指引者、学业的辅导者,与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客观的距离。孔子以博学的个人魅力、无微不至的爱征服弟子,使弟子对他产生敬畏之意、尊敬之情。

总之,孔子与其弟子情同父子的情谊,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及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的行为,都为我们今天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学术养分和实践思路。

二、孔子的师生观对新课改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指导意义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特别是其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支持中华民族长期延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对我们整个民族的心理素质、文化素养与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基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孔子与其弟子的师生关系就显得更具有现实意义,这种师生关系无疑为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的师生关系构建提供了一个理想样本,是当前新型和谐师生关系建设的重要参照。实践证明,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低估和忽视的重要问题,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所以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就成为教育成就的一个关键。

首先,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进行施教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亲密合作,情绪愉快,有利于调动师生教与学的双方积极性,可促使教师满腔热情,专心致志地从事教育工作。而且,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产生向师性,没有恐惧、焦虑等精神负担,乐于接收教师的教育和影响,并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教学民主,实现教学相长之功效。在《论语》中孔子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理解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受到了启发。

三、孔子的师生观对新课改下和谐师生关系的启示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使其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提高学习成绩,而且更易于教师开展教育工作,轻松愉快的实现教育目的。在新课程改革进行地如火如荼的今天,建立完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进行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孔子与其弟子建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为现阶段的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以人性为基本出发点

党的十七大指出,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可以说,这也应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出发点。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教育必须从人性的特点出发,师生关系首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师生双方都尊重对方的人性特点,在合乎教师与学生的人性特点基础上而建立的师生关系,才可能是融洽与美好的。这也是以人为本思想在师生关系中的具体体现。

(二)师生民主平等,共同成长

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涵义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扬教育民主,教师与师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最终能协调一致、相宜相生,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虽然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不同的地位,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相互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赖于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教学的成效有赖于学生的积极配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多跟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态度、兴趣和愿望,还要了解学生同教材有关的知识状况、生活经验、社会经历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看法,遵循教育规律,多采取讨论、启发等教学方法,给学生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另一方面老师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

(三)师生协调一致,和谐融洽

协调一致是指学生与教师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师生之间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平等合作的和谐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人的心情处于愉快轻松状态时,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也可以得到更大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会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

(四)尊师爱生,互敬互爱

尊师爱生可以说是我国传统师生关系的精髓,是孔子的师生关系的精华,也是我们要建立的和谐师生关系的传统意蕴。只有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教师的师生关系才可能是和谐的师生关系。

尊师爱生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在师生关系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换取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赖,要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其次,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又可激发教师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和学习条件。还可以使教师产生自我价值被认同的愉快和满足的积极体验,从而对教育工作抱有更大的热情,对学生也就会更加关心和爱护,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有助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五)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教”与“学”,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促进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l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面对无穷无尽的知识和信息的海洋,孔子提出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得到了有力的例证,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教师在面对每个学生,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时,教师应该抱有谦虚的态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实现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新型竞争人才的根源,它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在新课改下形成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我国尊师爱生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师生通过相互交流和沟通,从而相互容纳和接受、取长补短、相互协调而达到统一。

参考文献:

[1]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申继亮:《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教师发展之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10

曾一度,我们的传统伦理遭受无情的蹂躏和践踏。目前,对传统的伦理,我们在相当程度上还是冷漠、麻木、消极的,甚至有热嘲冷讽或不屑的态度。有着数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如果忽视甚至是背弃了传统伦理而去谈德育,显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注定要出问题。

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了解、研究我国传统伦理,吸取其精髓,借鉴其方法,用以指导今天的学校德育工作,滋养华夏子孙的灵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认识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定位

1、传统伦理道德的精髓是德教。以儒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施政、刑法的关系上主张德教为主为先。孔子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孟子把这种重德轻刑思想阐述得更清楚:“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其后者,多以孔孟思想为指导,耕行政事。体现在教育上,则秉行“以德主教”,主张用“文、行、忠、信”来修行道德、陶冶情操。儒学德育思想体系中,“仁”是核心,也是德育教育的最高德理。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的儒学教育观,逐步形成了我国教育的传统。

2、传统德育思想的人格追求为“智”、“勇”、“仁”。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自尊凝聚的民族心理,演绎了特殊的、以儒道为主的多元型文化,自强不息而刚健有为的人格精神、以民为本的政治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孝敬厚德的人文精神,撑起了传统文化的脊梁。“仁爱”,奠定了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孝悌”为本,建构其核心;“群体和谐”,成为其理想境界。并因此形成了“重义轻利”的基本道德原则。

基于这种传统背景,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德育的宗义:光明伟岸的人格追求。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 后君子。” 这里,孔子强调了“智”、“勇”、“仁”是“成人”完美人格的标准,即强调了文才与品德协调发展、行为与心灵谐美。孔子倡导的人格教育,培养了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民族风气,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中,求仁尽义的传统一脉相承,维系着民族的独立和统一,推动了民族的兴旺、发达。转贴于 二、传统伦理对当代德育的价值取向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但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德育实效不大,效果不好,原因是复杂的。然而,忽视了传统伦理的继承和发扬,长期将德育工作与政治教育混为一体,德育目标高、内容空、理性强,恐怕是主要的原因。为此,我们必须要深入浅出,充分运用传统伦理的精华作好学校德育工作。

1、充分发挥传统美德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传统伦理一度被视为封建糟粕。其实,传统美德是根基,是我们民族得以繁衍、强大的精神源泉。一味的讲“爱党,爱祖国,爱……”,却把基础的伦理给弄丢了,德育教育怎么不空洞化呢?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美德教育材料及其丰富多彩,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挖掘它。比如,为学生没理想、没志向、没学习动力而烦恼,古人却是很讲究“立志”的,关于古人立志的故事信手可拈。再如,教育学生要“热爱……”,孔子早就提出了“仁者爱人”;要学生学会交际,搞好人际关系,孔子早就讲了“忠恕之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无古不成今,向学生宣扬传统,让学生了解传统,用“古人”育“今人”,其意义重大。

2、德育要与心理教育以及人格塑造相结合。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完美的人格塑造,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是德育的基础。德育要有实效,需要教师遵循心理学原则,懂得德育的内容、方法都要服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道理;选择德育的内容、方法,要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充分发觉教材的社会内涵,从实际出发,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动则“祖国”、“人民”,学生必然懵懂,德育必然空洞,德育效果必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