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浪动物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流浪动物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流浪动物现状

篇1

1我国流浪动物的产生及隐患

我国流浪动物主要是指散布于城市各大公园、社区以及城乡结合部等人口较少地区的无主犬和猫.流浪动物数量不断激增有多种原因:(1)饲养者对宠物失于看管而容易导致宠物走失,且国内尚未建立完善的宠物登记制度,走失的这些宠物很难再找到主人而成为流浪动物;(2)一部分宠物患病后被主人遗弃而成为流浪动物;(3)饲养宠物所需的费用高、精力多或者繁殖出许多幼崽等原因导致一些人放弃饲养;(4)流浪动物有惊人的繁殖力,以猫为例,雌猫一年繁殖两次,每胎平均5只,而幼猫生长到六七个月达到性成熟后又可繁育后代.流浪动物大量繁殖是其数量激增的主要原因,如果不加以控制,这些流浪动物的数量将会以几何阶数增长.

数量众多的流浪动物不仅影响城市的面貌,而且危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琼等[1]对深圳福田区2005-2006年动物伤人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动物伤人情况较严重,年均致伤率为552.9/10万,伤人动物主要是流浪犬.而由流浪动物伤人引发纠纷案件时有报道[2].更让人担忧的是流浪动物的排泄物、呕吐物、尸体等常常带有致病性微生物和寄生虫,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水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流浪动物与家养宠物的直接接触更会增加家养宠物感染病菌的可能性.当前,弓形虫等人畜共患病也依然呈高发态势,新发人畜共患传染病也在不断增长[3-4].流浪动物对病原体的传播已构成对广大居民生命与健康的威胁,也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卫生安全隐患新的担忧.

2我国流浪动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有报道称,北京流浪动物数量已经超百万[5],其余各大城市均存在数量不等的流浪动物,但是具体数据却难以统计.在我国,狂犬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多年来居各类传染病之首,死亡率几乎是100%.虽然流浪动物数量大、隐患多,但却没能引起足够重视和有效控制,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管理盲区.

2.1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涉及动物保护的法律虽有野生动物保护法、畜牧法等法律以及北京、上海等地方制定的养犬管理办法(条例)等法规,但由于没有专门的反虐待动物法律规范,致使虐待、遗弃犬猫等行为并无实质法律约束,这是流浪动物产生的主要根源.

2.2监管部门不明确,宠物市场管理混乱

宠物随意繁殖、买卖,黑市交易猖獗,宠物市场管理的混乱,给流浪动物的滋生埋下隐患,而监管部门分工不明确、协作不到位又是宠物市场混乱的一大原因.

2.3动物收容机构有待改善

目前,我国只有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有政府设立流浪动物收容机构,尚有部分省市的收容机构是由民间的动物爱好者和爱心人士出资建立,大部分地区根本没有收容机构.而现有的机构之间缺乏有效协作,大都面临着场地有限、资金匮乏的尴尬处境.

2.4宣传教育力度有待加强

宠物数量的增加,遗弃动物的行为呈明显增加趋势,社会上虐待残害动物的事件也是屡有报道.饲养者的不负责任,社会缺乏动物福利的共识,善待弱小生命的教育缺失,动物保护宣传力度的不足等等因素也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国内外流浪动物管理措施

3.1我国台湾地区流浪动物管理措施

台湾地区1998年颁布了《动物保护法》,该法中明确规定:台湾所辖市、县主管畜牧机关应自行或委托设置动物收容处所或指定处所,收容及处理由所辖市或县政府、其它机构及民众捕捉之游荡动物、饲主不准备继续饲养的动物、主管机关依法留置的动物及危难中的动物等.鼓励动物绝育,也是台湾地区控制流浪动物数量的手段之一,而且绝育动物的上牌费要远低于未绝育动物.此外,台湾法律明确规定禁止骚扰、虐待或伤害动物,否则会被处以新台币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6].台湾地区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建立动物收容体系,推行宠物绝育等一系列措施,较好的解决了流浪动物问题.

3.2国外流浪动物管理措施英国是对动物保护立法较早的国家,1822年便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与动物福利有关的法律--"马丁法案".目前,英国实施的是1911年颁布的《动物保护法》,之后陆续出台了很多专项法律,比如《动物园动物保护法》《狗的繁殖法案》等,在保证动物不受虐待方面有非常细致的规定.英国"反虐待动物协会(PSPCA)"也是最早成立的动物福利组织,内设有动物监察员,除收容动物外,其主要任务是接受处理虐待动物的投诉和调查.在英国,如果出现虐待动物的行为,会遭到他人,其惩罚非常严厉,除了会被罚款或送进监狱外,虐待动物的人一段时间或终生被禁止饲养任何动物,甚至即便主人不慎造成自己的宠物走失,也要缴纳25英镑罚款[7].

德国也是对动物保护立法较早的国家,2003年,德国国会通过决议,要用宪法来保障动物作为生命存在的权利,这是世界上首个把动物权利写进宪法的国家.德国法律明确规定严禁伤害动物,否则不仅会被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将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判处3年有期徒刑.此外,德国领养宠物的门槛很高,通常要到收容所去收养,领养者需通过考核,之后还须签署接受志愿者随时追踪及审查的法律文件,一旦领养就不能随意丢弃,恶意弃犬弃猫者将缴纳约二至三万欧元的巨额罚款[8].德国无公立的动物收容所,县市政府把列为动物福利的预算款直接拨给相关民间收容所.动物保护方面严格的法律约束和制裁,使其国内流浪动物数量几乎为零.

此外,美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出台有动物保护法和相应的管理条例和法规.

4对我国流浪动物管理的建议

4.1尽快出台相关法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动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尊重保障动物福利的观念和主张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动物保护统一立法呼声日益高涨.参照国外立法实践,结合我国国情,对宠物动物的饲养、看管、免疫、医疗、安全防卫、公共卫生、交易、收容及宰杀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定.动物保护立法不仅要关注对饲养者的规范管理,还应当注重对动物生命和健康权的保护.

4.2明确主管部门,加强宠物市场管理

国家应明确宠物管理的主管部门,依法划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分工明确、有效协作的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管理,逐渐形成"统一管理、多方协作、群众参与"的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宠物市场管理.

4.3设立和改善动物收容机构

根据我国当前国情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们可以在经济较发达、宠物饲养量较大的地区由政府建立收容机构,并大力改善原有的收容机构;而在目前尚无法设立收容机构的地方,则可委托当地民间收容所代为收容,政府给予一定补助.根据需要可以分两种方式设立收容所:一种是以处理为主,对生存困难的流浪动物进行淘汰,对收容一定时间后无人领养、生存无望的流浪动物实行人道处死,对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另一种是以收容为主,有专门的场地,具有流浪动物留置、检验、免疫、诊疗、训练以及科学文明饲养宣传教育等多种功能.进入收容站的流浪动物一律实施绝育手术,宣传、鼓励人们领养收容所宠物,以领养代替购养,以减少宠物过度消费,减缓品种培育速度,降低资源消耗.

4.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法律意识

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广泛宣传,努力提升群众的宠物动物相关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水平,增强动物保护意识,提高广大民众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倡导社会文明与爱心,真正把动物作为人类的朋友善待,在全社会营造保护动物的良好氛围.

4.5推广宠物绝育理念

篇2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养犬的人越来越多,犬类在给养犬人带来生活乐趣的同时,也给城市另一部分人带来一定程度的困扰,甚至造成危害。加强犬类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市城市管理执法大队机动中队在近期对我市的犬类管理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我市犬类饲养的现状

犬类按照是否有主分为饲养犬、流浪犬。目前,在我市饲养的犬类的方式多为散养,犬类多出现在东湖广场、城区道路、城中村等场所,特别是在早晚两个时段,养犬人都有溜狗的习惯,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环境卫生,另一方面是犬吓人、犬咬人事件常有发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除了饲养犬,我市还有数量较多的流浪犬。由于饲养犬只的居民越来越多,但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后期容易产生“厌弃”的情绪,成为了流浪犬的主要来源。由于缺乏管理,流浪犬更容易伤人,加上大多没有采取防疫措施,易染上传染病。流浪犬在城区内乱窜,又会影响城市交通。上述特性,使流浪犬对社会的危害要超过饲养犬。

二、市民对犬类管理的看法

市民对犬类管理呈现出两种看法:一是希望能规范养犬,二是对捕犬较为抗拒。一方面,大部分市民认为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养养也无妨,但对于散养犬特别是流浪犬大多持反对意见,认为要予以严格管理。主要理由是对人身安全造成隐患,犬只吓人、咬人的实例屡见不鲜。另一方面,部分市民对捕犬不理解,认为队员的捕抓对犬只造成了损害,在微博、平湖论坛等媒体上有网友对流浪犬的去向提出疑问。有网友建议将犬只送往嘉兴平湖流浪动物基地饲养,中队为此专门到该基地进行调研,认为建议尚不成熟。主要理由有三个:一是收养条件不够。基地已饲养了较多的流浪犬,已没有空间再容纳大量流浪犬;二是人员不足。饲养大量流浪犬需要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这方面该基地也不满足;三是居民反响强烈。由于地处住宅区,周围居民反对的声音比较强烈,认为大量流浪犬进入会带来犬扰民、环境卫生变差等诸多问题。在充分考虑诸多现实因素后,不建议将犬只放在该基地饲养。

中队将确保犬类捕抓过程的公开透明,积极向群众做好宣传工作,让对流浪动物富有爱心的市民更好的了解中队的工作,并且清楚执法过程并不伤害犬只,从而支持中队的工作。

三、中队开展犬类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成果

市城市管理执法大队机动中队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做好犬类管理工作。成立了中队犬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中队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每周定期组织两次捕犬行动,并能根据主动巡查和举报的方式不定期开展捕犬。一旦发现散养犬,所有捕犬队员根据事先预案部署,拿铁钳,握网兜,看铁笼,每一步程序,每一个步骤都能落实到个人。在捕到犬只后,队员会将其安全的放进铁笼,并在当天运往临时收养点。捕抓的每只无证犬,都有自己的“标签”,即进行摄像,填写抓获的时间、地点,并进行公示。对前来索领的犬主,先进行教育,再让其填写《领养犬只情况登记单》,书面保证做好犬类的管理工作。在携犬离开时,进行摄像,确认领犬人身份。最后,进行统计,整理,归档。

中队的上述工作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区散养犬管理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犬类管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犬类管理主要遇到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各部门间联动尚未形成。日常犬类管理主要由我局负责,但有主犬散养和流浪犬滋生现象背后产生的根源,相关的管理职能分属于农经、公安、卫生等多个部门,一旦管理力度不一,就难以达到标本兼治。二是规范养犬意识有待提高。养犬人未经免疫饲养,不按规定栓养,随意遗弃等不文明和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个别养犬人抵触心理比较严重,即使经劝导暂时规范,等队员离开后再次违规的情况也比较常见。三是部分群众对捕犬缺乏理解。出于对小动物的爱心与同情,部分群众认为捕犬过程会对犬只造成伤害,上前阻挠队员执法的例子屡见不鲜。四是专门收养点还未建立。目前我市没有专门收养点,流浪犬在捕抓后运往临时收养点,该临时收养点不管从基础设施还是人员管理方面都有待提高。

五、先进地区的主要做法

武汉的“芯片化”管理。为了规范养犬,武汉市推行犬类“芯片化”管理,通过科技手段,引导扰民“绿色养犬”:首先是将一只电脑芯片植入宠物犬的颈部,这如同一只狗的“电子身份证”,里面有狗的名字、防疫记录等相关信息,还有犬主的家庭住址、电话等。这些数据输入电脑后,只要点击相关网站,管理者便可了然于胸。

香港的“法制化”管理。在香港,带狗外出,一定要带上狗绳;体型较大或者具有攻击性品种的狗,外出一定要戴上口罩。狗粪污染街道或者公共地方,罚款1500港币;袭击市民或者吠叫声扰民,最高罚款10000港币;对大型狗和危险狗的管制不符合要求,最高罚款25000港币或监禁3个月……重罚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主人的行为,狗主人外出遛狗都会随身携带清理粪便的工具,及时“打扫战场”;如果和具有攻击性的狗迎面相撞,他们往往会收紧绳索,把“危险分子”死死摁在自己腿边,让道给行人。

北京的“服务费”管理。养犬要缴纳管理服务费。制定收费一方面利用经济杠杆控制养犬数量,另一方面减轻犬类管理、收容等项目产生财政费用的负担。

六、做好犬类管理下一步的建议

结合__市犬类饲养现状与犬类管理工作情况以及先进地区犬类管理的优秀经验,为了更好的做好犬类管理,建议如下:

加快地方立法,规范管理主体和管理

责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市的犬类管理条例,成立犬管办,从部门分工、管理权限、管理程序、资金使用等方面予以明确、规范,达到齐抓共管,有序饲养的目的。

实行养犬登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犬类登记注册和犬牌佩戴制度,建全相关信息和档案,实行统一的犬籍管理制度及收费标准,建立社会举报电话,严厉查处违规养犬的行为,及时收缴流浪犬。

对宠物犬实施强制免疫。加强社区动物防疫重要性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强制及定期对犬只注射防疫疫苗和驱虫,建立免疫档案制度,消除各种人畜共患疫病隐患。

加强对养犬人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增强广大群众对狂犬病危害性的认识和增加预防狂犬病的知识,提高居民养犬的自觉意识。引导群众自觉主动配合做好犬类登记管理及预防接种工作,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依法养犬、文明养犬,营造规范养犬的社会环境。

规范社区居民饲养犬只的行为。禁止市区住宅小区内饲养大型犬和烈性犬;饲主不得携带宠物犬进入商场、宾馆、饭店、电梯、体育场所等公共场所,不得携犬乘坐大型公共交通工具;宠物犬在户外排便,牵领人应立即予以清除,发现患病或疑似患病宠物犬应及时隔离或就诊。

篇3

关键词:野生动物园;形象定位;市场营销

一、野生动物园客源特征分析

1.按年龄结构分析

由于园区实行的持老年证和1.1米以下的游客免票,所以园中主要游客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儿童,其次是20至45岁的青少年和有小孩的家庭,而其他年龄的游客比较少。

2.按地域结构分析

选择野生动物园的游客主要是有私家车的本地居民和近郊的居民,其次是从地州过来探亲访友的省内游客,而省外和海外游客数量较少。

二、游客指向分析

1.根据对动物园和旅行社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野生动物园的主要游客仍然以昆明周边地区的居民为主,并且随着昆明市城镇人口可支配收入的稳定增长,出游需求增强,也具备了选择休闲类旅游产品的消费能力,所以将昆明本地游客作为一级目标市场,在稳定现有游客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昆明的潜在游客。

2.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本身的存在对省内的地州游客、企事业单位客观存在着吸引力,而野生动物园作为云南省唯一的野生动物园,必然对地州游客存在着吸引力。

3.云南的省外游客市场虽然稳定,而且从其发展趋势来看也确实具有发展前景,可是就西南地区同质景区比较多,基于游客出游的求异性心理,只能将省外游客作为机会市场。

三、旅游主题形象定位

1.新形象定位

野生动物园新形象定位:休闲新圣地。

2.新形象要素构成

云南野生动物园要素可归结为野趣、休闲、生态三要素有机组合,以生态为基石,在宁静、优雅充满野趣的环境中享受都市繁华的生活,在原生态的动物园中野营,寻找一种返璞归真的低碳生活。

3.新形象定位诠释

“休闲新圣地”是主体形象,展示了云南野生动物园“依托生态,保护动物,打造休闲文化”的经营理念。其内涵可概括为:

(1)野生动物园原有的特色没有改变

云南野生动物园仍然坚持以云南及西南物种为主体,突出云南的特有动物如滇金丝猴、亚洲象、小熊猫、绿孔雀等动物的展示,在保护动物的同时,打造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

(2)增加休闲文化

在原有的动物园中增加更多具有时尚气息的休闲娱乐项目,例如,高尔夫训练场、休闲会所、温泉SPA、星级饭店等。

(3)“新”

第一个将具有时尚气息的休闲娱乐项目与野生动物保护联系起来,实现了都市生活与生态保护的结合。

四、市场营销策略

1.加大对昆明市场的促销投入

昆明市场作为目前野生动物园最大的客源市场以及未来的一级客源市场,是野生动物园营销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大在各种媒体上广告的投放力度,增加野生动物园的曝光率,加强野生动物园产品的认知率,形成对潜在游客持续的吸引力,最终增加昆明游客来野生动物园的人数。

2.与昆明及省内其他重要大型企事业单位实施积极的关系营销

根据对野生动物园游客现状的调查,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在游客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同时,企事业单位的各项集体活动也是野生动物园未来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积极地对这些重要的单位实施关系营销。

3.积极与省旅游局联系,争取将野生动物园纳入省旅游局的营销计划

省旅游局在推销、促销省内旅游景区和景点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一年省旅游局都会有重点推广的地区或景点,尽快将云南省野生动物园纳入省旅游局的营销推广计划中,会为野生动物园带来更好的平台,提供更广阔的营销推广空间。

4.充分发挥旅行社的招徕组织作用

通过与旅行社建立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并且加大在省外重点客源市场的广告推广力度,使得旅行社有利可图,这样就可以吸引旅行社为云南省野生动物园招徕游客,开拓市场。

5.重视旅游节事活动

(1)重大的节日

对于每一年的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元旦等重大的节日,野生动物园应当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开发不同的产品,例如针对企事业单位的优惠券、针对家庭用户的合家欢产品等。

(2)创办新型旅游节庆活动

可以考虑举行一年一度的“精彩瞬间动物摄影大赛”、“绿色营地技能大赛”、“动物嘉年华”等节庆活动。

(3)开展社会性公益活动

野生动物园可以跟动物保护组织联合起来开展一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公益活动,比如流浪动物认养、动物放生等,通过这些活动来增加动物园的社会影响力。

篇4

11月16日,香港,4男1女疯狂虐待一只年约10岁的流浪猫,被香港市民发现。他拍下片段并报警。其后在社交网站,“关注顺天村4男1女虐猫事件”的群组有超过5000名会员关注,更有网友悬赏1万港元,追捕虐猫者。之后,香港警方出动大批警力,前后不到3天,拘捕两名疑犯,引起社会热议。

虐待动物就是欺负弱者

其实,近年来,虐待动物事件层出不穷。2002年,清华学生刘某为“考证黑熊嗅觉是否灵敏”,在北京动物园用硫酸泼向黑熊,酿成惊动全国的“伤熊事件”;2005年,复旦研究生张某从同学手中骗取小猫大约20只,全部挖眼后丢弃,任小猫自生自灭,曝出“复旦研究生虐猫事件”;今年10月,微博上疯狂流传一张照片,四川一名男子面带微笑提着刚刚剥完皮的猴子,“虐猴男”遭到网友强烈谴责。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微博上曝出的虐待动物事件越来越多,尽管遭到亿万网友的谴责、人肉,但并没有效果。究竟是什么心理状态,让这些人如此残忍地虐待动物呢?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沈政认为,虐待动物的人主要是为了发泄一种对现实社会的不满。相对于人而言,动物是弱者。把自己的不快施加在弱者身上,会得到成就感,而且不会遭到报复。因为,在动物保护方面,中国的立法属于盲区。

在教育方面,智力教育的过多偏重,忽略了健康人格的培养。在社会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冲突,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复杂的社会环境使人们的心理活动较以前更加复杂。特别是,人与动物的关系在当前中国的社会环境下出现了很多问题。

据沈政分析,当前中国城市的人口密度大、居住条件差、卫生习惯不好,是造成人与动物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沈政以自己所居住的北大家属区为例,流行养宠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养。流行的风气一过,无家可归的野猫野狗非常多。主人不负责,被遗弃的宠物自然生长,会造成他人对动物的厌恶,就为虐待动物的行为提供了“温床”。加强人与动物的管理,是防止虐待动物的根本措施。

虐待动物行径应减少传播

通过种种虐待动物事件不难看出,“施暴者”以年轻人为主,不乏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如果虐待动物,又不加以教育,将来,他们走向社会,就会欺负弱者,产生社会问题。”沈政说道。

不认为自己是错的。但这些人明白他们把这件事拿出来炫耀的时候,会让别人恶心、厌恶,这时他们的心理也得到了满足。这就是一种坏的共情、近乎变态的共情。

而那种把虐待动物刻成光盘售卖盈利的行为,就有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购买这一光盘的人,可能有为数不少是有着恻隐之心、心地善良的人。但出于好奇、寻求刺激等各种潜在的心理需求,使他们做出这一行为。”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尹文刚说道。

对于虐待动物的行径,尹文刚建议除了谴责外,还应该减少传播。“上万的网友纷纷谴责,但一直在转发一张血淋淋的照片,并不可取。”对于价值观还未成形的未成年人来讲,这类照片或这类事件都会引发模仿行为。针对此类事件的处理,应该等同于对黄色、暴力的处理,不要让青少年看到。

而对于虐待动物本身,究竟到何种程度才构成是虐待,这点人们也有不同的看法。从本质上来说,虐待动物指的是使动物承受无法忍受的痛苦的行为。人与人之间对于“承受无法忍受的痛苦”这个概念的定义不同。有的人认为,只有在虐待动物以获取个人欢乐的情况下才算是虐待动物,而有人则认为出于其他原因(比如获取肉或皮毛)也可构成是虐待动物。

相关法律健全亟待社会发展

香港虐猫事件本身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反而是香港警察抓捕行动让内地网民突然意识到,对于虐待动物不只有谴责、“人肉”,还有法律的制约。

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芦荻坚决反对虐待动物的行为,但她也无奈地指出,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保护非野生动物的法规,目前只能从道德上给予谴责。

其实,在2009年,《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和《反虐待动物法(专家建议稿)》已经出炉。对此,记者采访了两部法律的首席起草专家、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社会法室主任常纪文。

常纪文向记者介绍,三年来,这两部法律依旧没有什么进展,主要原因是经济条件还不够。很多人说,动物保护是发达国家的专利,此语并非虚言。在国家层面,人的福利需要提高,还没有精力、财力致力于动物福利。现阶段,家庭、学校对爱护动物的教育尤为重要。

篇5

关键词:《管家》;融合;女性生存;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6)02014305

一、引言

玛丽莲・罗宾逊(Marilynne Robinson)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美国作家之一”[1]。她的处女作《管家》获得了海明威笔会最佳小说处女作奖,并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奖提名。2003年,该小说入选为Guardian Unlimited选出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0部小说”名单,并被《时代》杂志评选为“19232005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一。在耶鲁大学英文系《1945年后的美国小说》课程中,《管家》与纳博科夫、莫里森、品钦等人的作品一道被列为必读书目。无疑,《管家》在当代美国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一部“现代经典”[1]。

《管家》是一部由女性作家创作的以女性为主的小说。书中很多细节都体现了女性对传统和父权制压迫的反抗。正如凯维拉(Kaivola)指出的,“玛丽莲・罗宾逊的《管家》被近来的女权主义批评家挖掘,挖掘得淋漓尽致,这些批评家对探究当代女作家如何颠覆和重塑压迫女性的现存文化观念、结构和意识形态充满兴趣”[2]。女权主义运动发展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提出了“女性书写”这一概念。女性书写理论批判了父权文化对女性的压抑和消音,号召女性言说身体和欲望。然而,将《管家》仅限定为反对父权制压迫、争取女性主体意识的女权主义著作略显狭隘。当我们跳出这样的预设,细读作品便不难发现,《管家》虽不是宏大叙事,却包罗了很多一直被人们思考和探索的大问题。罗宾逊在她散文诗般优美的文字中,呈现的不仅是她对女性生存问题的探究,更有她对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思考。而她的这些思考主要通过“融合”这一核心主题来体现。现有的评论对该核心主题少有提及,相关研究成果更是少见,因此有必要就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物质层面的融合

《管家》中罗宾逊对物质层面的描写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边界”或“界限”的消融。在她描述的世界里,自然界中物与物之间、大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边界线都是模糊和动态的。罗宾逊巧妙地运用水和黑暗两种媒介,弱化和模糊各种边界。作为小说主要意象的芬格波恩湖,从一开始就和周遭的事物,如山脉之间没有明显界限。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在露西尔搬出去和家政老师居住之后,有一晚露丝和姨妈西尔维流浪归来,在芬格波恩湖上坐小船飘荡,露丝感觉到湖水与空气的融合。她说:“如果我跨一步出去,我的脚会落在哪里呢?毕竟,水几乎是虚无的。它除了有发洪水、倾覆和淹没的倾向之外,它和空气之间的差别让人怀疑,即便这样的差异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3]164这样的一种认识在之后露丝回忆起其外祖母的时候又出现了,“就好像淹没在空气中一样,她跃向苍穹”[3]164。露丝用了淹没(drown)这个形容水的特性的词来描述空气。同样的,在西尔维的认识里,物与物之间的界限也是模糊的。她在水中行走就仿佛在陆地上行走一般,“她走到岸边,站着远眺的桥片刻,然后她小心地,一步一步,走向湖中”[3]81。“它(《管家》)描绘的自然物质都处在一种转换变化的状态中”[4],正是水的存在使自然界中的物体没有那么固定,而是具有水一般的流动性,没有固定边界。自然界中物物之间的融合使罗宾逊笔下的自然界成为一个开放、包容的整体,物物之间不是对抗,而是和谐共存。这样的描绘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的和谐之美,更是与小说描绘的人类社会形成了反差,因为后者充满了对抗和排斥。

水不仅消融了自然界中物与物之间的界限,而且还消融了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界限,使自然和人类社会完美融合。在《管家》中,罗宾逊不止一次地描绘了水涌入福斯特家各个角落的场景,屋里和屋外的界限消失,房子和外界融为一体。“《管家》采用了爱默生最强大的意象,水的流动和包容的特性”[5],使房屋的边缘伸入广阔的自然之中,并与自然相融合。除了水之外,罗宾逊还使用黑暗这一媒介来消除里与外、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界限。流浪者西尔维厌恶像电灯这样的一切人工的东西,因此她们的晚餐时光都是在黑暗中度过的:“我们面对着窗坐着,一边吃饭,一边听蟋蟀和夜猫子的叫声。”[3]86黑暗让屋子和旷野融为一体,还让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露丝和露西尔在野外度过的一晚,让他们经历了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界限的消融。黑夜里各种动物来到离她们仅几英尺远的地方,跨越了人类意识中人和其他生物之间的界限。在罗宾逊的视野中,人和动物仅仅只是自然界中的生物而已,这也打破了长久以来的人类中心论、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观念和认识。

事实上,小说中还有很多细节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融合状态。习惯流浪生活的西尔维不懂得传统概念里持家的真正涵义,也无法区分公共和私人空间。在代表公共空间和社交场所的会客厅和门廊处,西尔维堆满了各种瓶瓶罐罐和废纸。因此,“在《管家》中,从房子的外观组织上我们看到公共和私人的汇合”[6]107。不仅如此,她还将房子和果园连接起来,把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邀请进家里,房子已不仅仅是人类的避难所。西尔维的房间“充满了绿草、泥土、花朵和水果的味道,以及蜜蜂的嗡嗡声”[3]89。“食品间里有蟋蟀,屋檐下住着松鼠,阁楼里住着喜鹊”[3]99,燕子“开始在二楼定居”,“猫的数量达13、14只”[3]181。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了“里和外、自然和社会空间之间界限的混淆”[6]107。房子俨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和其他各种生物可以在同一屋檐下共存。罗宾逊对细节的描述细致入微。当描述房子角落里的落叶时,她提到树叶中夹杂着的一些小纸片,有些小纸片上还写着“我想你”等字词。代表人类文化的语言文字和大自然中的树叶融合在一起,“语言和树叶在屋子角落的相遇象征宇宙中的各种力量汇聚到了一起”此处引文来自耶鲁大学Amy Hungerford教授在其《1945年以来的美国小说》课堂上对玛丽莲・罗宾逊的《管家》的评论(参见http://oyc.yale.edu/english/engl291/lecture15)。。

另一个自然与人类社会美妙融合的例子便是外祖父的字典。在每个字母类别下,他放着以该字母开头的植物的花瓣。比如,在字母P这一栏下,露丝找到了五片干了的三色紫罗兰(pansy),而在字母R这栏下,她发现了玫瑰(rose)花瓣。自然和人文就是这样被巧妙、优雅地融合在了一起。

在罗宾逊的笔下,无论是自然界中的物与物之间,还是自然和人类社会之间,处处体现着一种融合的状态。这样的融合可以作两方面的解读。一方面,罗宾逊通过展现自然界中万物不分彼此、和谐相融的状态,揭示了自然的宽容、和谐与美好,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社会的反思。罗宾逊的不少文章里都透露了她对自然和旷野的热爱。在《放弃旷野》一文中,她强烈谴责了美国建核实验室并将放射性垃圾丢弃于中西部的行为。她说:“事实上,我从东部的一所大学里开始写作,部分原因是我希望那儿的朋友能够明白那些令人生畏的、边缘的,没有人口和历史的,没有他们认可的文化的地方是那么丰富和充满力量。”[7]另一方面,自然与人类社会的融合,尤其是作为人类文明和家庭生活象征的房子与自然的融合,使传统意义上家的概念得以延伸。罗宾逊“破坏了家庭的定义和规则,创造了一个没有边界的家”[8]。家不再是人类与外界隔离开来的保护罩,或是象征某种约束、压迫,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在这样的家中可以和万物和谐共存。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呼应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也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希冀。

三、精神层面的融合

在《管家》中,除了物质层面上显现的融合之外,精神层面也显现出融合状态。这里的精神主要指人尤其是女性的主体性。在这部女性小说中,虽然出现了不少女性角色,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女性主体性,即盖伊(Geyh)所谓的定居(settled)主体性和流浪(transient)主体性[6]105,而林迪克维斯特(Lindqvist)则将它们概括为固态(solid)的和流动(fluid)的两类[9]。无论是哪种命名,它们实际上指的就是传统的居家女性主体性(定居、固态的)和非传统的漂泊女性主体性(流浪、流动的)。在《管家》中,前者的代表是家政老师,后者的代表则为西尔维。事实上,除了露丝一直跟随姨妈西尔维获得了漂泊的女性主体性外,小说中出现的其他女性均属于前者。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非常直白地指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不是生理、心理或经济命运决定了女性在社会中展现出来的样子,而是文明作为一个整体制造了这样的生物。”[10]或者说,是父权制社会根据男性的需求创造了传统的居家女性。美国一直以自由国家自诩,事实上,那里的很多地方依旧是保守和传统的。《管家》中出现的芬格波恩小镇便是这样的一个社区,它拒绝差异,“不能容忍任何程度的‘他者’”[11]。因此在这样一幅充满各种女性的画面中,除了非传统的西尔维和露丝之外,其他人都没有清晰的轮廓,是模糊的。邻居主妇们在露丝的叙述下都以“某人”代替,或者被称为“一个”、“另一个”,没有具体的名字。当然这有可能是叙述者露丝不知道她们的名字,也有可能是罗宾逊采用了“无名女人”“无名女人”是汤亭亭《女勇士》中第一章的标题。在该章节,一个违背中国传统道德的女性的名字被剥夺了,以示对其的批判和讨伐。这里,罗宾逊似乎也通过这样的手法进行批判。不同的是她批判的不是这些女性本身,而是造就这些女性背后的文化力量。这样一种叙事技巧,刻意没有区分她们,从而批判父权制压迫下的女性就像是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失去了原本的独特个性。在学校教育和镇上其他妇女的影响下,露西尔开始涂指甲、做裙子,依据传统女性准则来生活。当露丝和西尔维再次见到已搬出去的露西尔时,“穿得和其他人一样,运动衫、运动裤和裤管卷起的牛仔裤,当她从背后看着我们的时候,她两手插在臀部的口袋里”[3]173。穿着上的趋同昭示着思想意识上的同化,露西尔已成为她们当中的一员,是又一个被创造出来的合格女性。

传统势力对个性的扼杀在露西尔身上可见一斑。然而,罗宾逊批判传统女性主体性中个性的被磨灭最突出的例子要数她对姨奶奶莉莉和诺娜的描述了。莉莉和诺娜一辈子都严格按照传统的社会习俗生活,没有任何个性可言,“莉莉和诺娜都有着淡蓝色的头发,穿着黑色的大衣,翻领精致的图案上有亮闪闪的黑色开口。她们厚重的身体从臀部往上前倾,胳膊和膝盖臃肿”[3]29。两人不仅外表一致,而且还有相同的爱好、疾病,甚至连声音都无法区分。这并不完全指她们音质一样,而更多的是指她们相同的思维。露丝在叙述她们的对话的时候又一次只能以“一个”、“另一个”指代。当露丝没有用“一个”和“另一个”记录她们对话的时候,读者是无法区分这是一场对话还是独白[3]36:

你看,我们不能出去找你们。

我们怎么找你们呢?

我们也许会迷路,或是摔倒在路上。

这儿的风太糟糕了,且路上也没有路灯。他们从来不在路上撒上沙子。

狗没有被拴住。

且天寒地冻。

我们两个会被冻死的。即便在家里都感觉要被冻死了。

尽管提到诺娜和莉莉的时候,罗宾逊用的都是复数代词“她们”,读者依然很难辨认出这是两个不同个体,因为人的个体性已被磨灭殆尽。

通过精神层面的两种融合,罗宾逊批判了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保守、传统的小镇一方面极力维护传统的女性角色和地位,女性仿佛是既定模子铸造出来的,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小镇排斥非传统女性,各种力量的干涉使得过流浪者般生活的西尔维和露丝不得不弃家而逃,开始流浪、漂泊。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罗宾逊在批判传统的女性主体性的时候,并没有支持后者,即流浪者主体性。实际上,这一点无论是从罗宾逊选择叙述者的名字还是从小说的结尾都可以看得出来。细心的读者看到小说叙述者的名字露丝(Ruth),就很容易联想起《圣经》中的《露丝之书》(The Book of Ruth)。在这个故事中,露丝面临的真正问题是跟随哪一位?而《管家》中的露丝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罗宾逊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尽管写作之初她无意比拟《露丝之书》的创作,然而事后她本人也惊讶地发现《管家》确实为《露丝之书》的一个类比故事。 在她看来,圣经故事中的露丝所作的决定是很激进的,“你去哪儿,我也去哪儿;你的人民便是我的人民,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12]2。《管家》中露丝选择跟随姨妈西尔维也是一个激进的选择,因为这意味着她接受了西尔维的生存模式,而非大众的生存模式。正如罗宾逊自己评论的那样:“当她跟随西尔维,那么她从一个文明走向了另一个文明。”[12]2

另一方面,在小说的结尾处,叙述者露丝想象了两种露西尔的生活场景:一种是在原来的那个家里,露西尔在厨房,逗着怀里可爱的女儿;一种是在大城市波士顿,衣着华丽的露西尔在餐馆等待朋友。这两个场景都透露着露丝对传统生活的怀念之情。罗宾逊以这样的想象结束小说,似乎在提醒读者,尽管我们反对传统的女性角色,但流浪者的女性角色并不是那些反对传统束缚、寻求女性解放的女性们的理想出路。罗宾逊无意于评价两种角色孰优孰劣,“当我写作的时候我一般不制造对立。当冲突出现的时候,我尽量让双方平等”[12]4。似乎在她看来这两种角色只是现实的两种形式[12]1。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感觉到,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激进女权运动作了回应。生长、生活于爱荷华州的罗宾逊虽然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但还是较为传统和保守的。

罗宾逊钟爱19世纪美国的伟大作家,如爱默生、梭罗、梅尔维尔、狄金森等,她的创作受到了这些作家的很大影响[13]。尽管风格不同,他们都提出了事关人类生存的严肃问题,并引发人们的探讨和争论,这些问题往往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所以“他们甚至会提出一个理解模式然后又摧毁它”[12]3。然而在罗宾逊看来,19世纪的这些作家提出的问题在20世纪大家普遍热衷于流行文化的社会中被冷落和忘却了,“从一定程度上讲,在写《管家》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努力参与他们曾经持续过的而我认为现在已经被抛下的对话”[12]1。即她要继续的对话内容之一就是女性的生存问题。那么,女性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她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她也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发展到现在,没有谁能给女性指出一条康庄大道。

四、结语

谢有顺先生在谈及中国文学现状时曾指出,现在的很多作家“普遍耽于幻想,热衷虚构,他们已经习惯了用头脑和阅读经验写作,也只记得自己有头脑,没想到自己有心肠,有眼睛、鼻子、耳朵、舌头”[14]。他将以个人经验为中心的、私人的、自我的、内向的和琐碎的书写喻为密室写作;而将与之相对的书写比喻为旷野写作。当代美国作家罗宾逊的小说《管家》,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旷野写作”思想,且“融合”主题贯穿全书。书中呈现出来的物质层面的融合是积极的、褒义的,而精神层面的融合又是否定的、贬义的。两个层面的融合并不是一种冲突和矛盾,而是事物呈现的真实状态。正是融合这一主题使小说摆脱了关注身体、关注自我经验的狭隘女性书写桎梏,展现了一个更广大的世界。物质层面的融合使家这一核心概念的意义得以延伸,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包容,更体现了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生态思想。从精神层面的融合可以看出,作者肯定对差异的尊重和对个性的追求,否定抹杀差异的成规陋习。通过融合这一主题,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作家对人与自然相处、对女性生存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让读者看到作家感官视野和灵魂视野上的广阔。从这个意义上讲,《管家》值得中国读者给予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FAY S. Marilynne Robinson,The Art of Fiction[J/OL].The PARIS REVIEW, 2008(186)[20140405].http:///interviews/5863/theartoffictionno198marilynnerobinson.

[2]KAIVOLA K. The Pleasures and Perils of Merging: Female Subjectivity in Marilynne Robinson’s “Housekeeping” [J].Contemporary Literature,1993(4):670.

[3]ROBINSON M. Housekeeping[M]. New York: The Noonday Press,1997.

[4]BOHANNAN H. Questtioning Tradition: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Images in Women’s Narratives and Housekeeping, by Marilynne Robinson[J]. Western Folklore,1992(1):73.

[5]HEDRICK T. The Perimeters of Our Wandering Are Nowhere: Breaching the Domestic in Housekeeping[J]. Critique, 1999(2):141.

[6]GEYH P E. Burning Down the House? Domestic Space and Feminine Subjectivity in Marylinne Robinson’s:“Housekeeping”[J]. Contemporary Literature,1993(1).

[7]ROBINSON M. Surrending Wilderness[J]. The Wilson Quarterly, 1998(4):60.

[8]WILSON C. Delinquent Housekeeping: Transforming the Regulations of Keeping House[J].Legacy, 2008(2):299.

[9]LINDQVIST K. Fluidity and Solidity in Marilynne Robinson’s Housekeeping[M]. Diss: Karlstads Universitet, 2006:2.

[10]DE BEAUVOIR S. The Second Sex[M]. PARSHLEY H M,Trans. New York, London and Totonto: Alfred A. Knopf, Inc., 1993:281.

[11]RAVITS M. Extending the American Range: Marilynne Robinson’s Housekeeping[J].American Literature, 1989(4):661.

[12]ROBINSON M, HEDRICK T. On Influence and Appropriation[J]. The Iowa Review,1992(1).

篇6

狩猎为生的鄂温克人无论男女老少都非常喜爱和保护驯鹿,视为吉祥、幸福、进取的象征,也是追求美好和崇高理想的象征。猎民搬家时,由一头驯鹿在前驮着“祖先神”,人们将这头驯鹿视为"神鹿",人不能骑。因此,鄂温克人将驯鹿确定为鄂温克族的吉祥物。

在山高林密、岭秀水清的特殊地理环境中,鄂温克猎民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饲养着在中国其他地方早巳消失的驯鹿,从事着奇特的渔猎生产,信奉着古老的宗教。虽然历史的进程在这里发展缓慢,但在与各兄弟民族的广泛接触、频繁交往中,这个民族却创造和发展了我国又一种文化――驯鹿文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渗透和林地资源的过度被占有,驯鹿文化和鄂温克族人的发展都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问题,这对一个只有3万多人口的少数民族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大兴安岭深处的流浪民族

在西方的圣诞节画面里,你一定能想象到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白胡子老人坐着驯鹿拉着的雪橇向小朋友发礼物,但是又萌又帅的驯鹿并不是圣诞老人故乡的特产。在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腹地,就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多数人在山林中过着半定居半游猎的生活,陪伴他们日与夜的生灵就是驯鹿。他们是隐秘的鄂温克驯鹿人,也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鄂温克民族。

鄂温克族是分布于中国、俄罗斯两国的跨国界民族,在中国境内约有3万人,生活在内蒙古的人数接近90%,其余的散居在黑龙江及新疆。

鄂温克民族乡位于根河市,距中国最北的漠河县约100公里,是我国惟一的驯鹿之乡。

“逐草而居”的迁徙是鄂温克猎民游牧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们生活在大兴安岭中最壮丽的篇章。因为猎民点周围的食物只够吃10至15天,这就决定了迁徙的频繁(若拖的时间太长,驯鹿觅食越走越远,不但会加重寻找驯鹿的难度,还容易出现丢失)。迁徙前,猎民先把驯鹿和准备搬迁的物品准备好,迁徙开始后,由各家各户的妇女牵着自家驮物品的驯鹿组成一个长队,最前面有两名年轻力壮的妇女负责引路,驮妇孺的驯鹿走在队伍的最后边,其它驯鹿便自动尾随左右,若有离群或行走慢的,还有人不停地追赶。林中的迁徙异常艰难,这些族人能在这茫茫林海中得以生存、延续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鄂温克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有自己的民族语言,鄂温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支。由于没有文字,千百年来鄂温克民族靠口授传承,留下了许多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谚语谜语等,虽然这些民间文学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但是都形象生动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例如“人类来源的传说”对鄂温克民族的迁徙历史、古代生活和自然景象等均作了朴素的描绘和解释。

鄂温克民族又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优美动听的民歌其风格独特,即景生情,即情填词,表现了鄂温克民族勇敢、质朴、诚实、善良、纯真、细腻的人生品格和理想追求,如古老的“毛敖吉坎河”和用民歌改编的“敖鲁古雅小夜曲”等。“努给勒”是一种独特的鄂温克民族舞蹈,它以“跟靠步”和“跺步”的舞蹈特点,表达了鄂温克民族狩猎生活的快乐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此外,刺绣、雕刻、绘画以及射击、滑雪等体育运动,也显示了这个原始部落的文化传承与文明标志。

长期以来,鄂温克猎民同驯鹿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对待驯鹿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但给它们取好听的名字,还给予百般呵护。每到节日,便像打扮自己的女儿一样为驯鹿梳妆,披红挂彩,还要挂上亮晶晶的铜锁;如果偶有一头驯鹿不幸死去,他们都会难过得失声痛哭。按照古老的风俗,驯鹿还是鄂温克人嫁娶的聘礼。男方求婚时,首先要带来若干头高大美丽的驯鹿;结婚时新娘也要带回数目相等的驯鹿,有的甚至还要多一些;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要牵着驯鹿在新搭的帐篷周围转几圈,表示人丁兴旺、驯鹿健壮。

正在走向衰败的古老文化

被称为我国最后狩猎部落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猎民,三百多年前从勒拿河一带的俄罗克屯迁到额尔古纳河流域,解放前一直散居于深山密林,过着与世隔绝的原始部族的生活,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1965年,鄂温克猎民在敖鲁古雅乡定居,定居后的鄂温克猎民的生产仍主要以狩猎为主,同时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得到发展。近年来,敖鲁古雅乡以驯鹿经济为特点的特色养殖业、家庭旅游业、驯鹿产品加工业和民族工艺品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实现了由原始落后的民族经济向现代民族工业经济的历史性

转变。

但是与此同时,在鄂温克族共同狩猎、平均分配的原始部族生活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何使驯鹿文化得以留存?如何使鄂温克的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在我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这些问题能否被妥善合理地解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使鄂温克民族跟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引导猎民走出大山,居住于城市边缘,但由于驯鹿必须吃山里的苔鲜,喝山里的泉水,迫使部分猎民又返回到山林中,过着游猎式的生活,使大部分的猎民家庭呈现一家三地的状况,即:猎民在山上、孩子在城市、其余的妇女和从事驯鹿产业的少部分人留守乡里。这产生了地域、生活习俗、民族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分割与断裂的问题。语言在文化传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只有234人的敖鲁古雅乡,懂得民族语言的人不到三分之一,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可见,鄂温克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民族文化的保留与传承。

由于对驯鹿经济保护的政策和措施不到位,使驯鹿产业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畸形发展趋势。如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财政转移支付一直没予兑现,驯鹿又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给每个猎民一定的补助,但到目前一直还执行着上世纪80年代25元的标准。由于资金的困难,使驯鹿的品种长期得不到更新,现有品种严重退化;同时,驯鹿产品又急于上市,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这些都对驯鹿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隐患。

尽管近年来,敖鲁古雅乡经济社会的发展,给猎民带来了一些实际利益,但是,猎民整体上还没有脱贫,如住房问题、地方病问题、猎民子女的教育问题、提高成年劳动力的劳动素质和技能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和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等,都是这个小少民族面临的最实际问题。

当森林和狩猎逐渐远去

驯鹿俗称“四不像”,也叫“角鹿”,是珍稀动物。因为它的头似马而非马、角似鹿而非鹿、身似驴而非驴、蹄子似牛而又非牛,故名“四不像”。它性情温顺,适宜在寒冷地带生活。喜食苔藓,善于在深山密林及沼泽或深雪中行走,被誉为“林海之舟”。驯鹿全身都是宝,肉可吃,奶可饮,皮能制革,鹿茸、鹿鞭更是珍贵的药材,是鄂温克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驯鹿属于北极圈生物,是传说中圣诞老人的坐骑。鄂温克人和驯鹿做了不知道几辈子的朋友了,驯鹿的足迹就是他们的足迹,驯鹿的历史就像他们的历史,驯鹿和森林在哪,鄂温克人就把家安在哪。鄂温克人的生活,大到打猎、迁徙,小到生活用品,无一不和鹿有关。驯鹿也是猎人的好帮手。无论多远的路,驯鹿都能安稳地把猎物送达。

对于鄂温克人来说,最简单也最悲痛的莫过于人和驯鹿的离开。从古到今,鄂温克人绝不会离开他们的驯鹿。2003年,国家组织鄂温克人迁出森林,他们把驯鹿也带下山去。驯鹿离不开森林,于是一些鄂温克人带着驯鹿回到了森林,但城市和森林的纠葛却在他们心里扎下了根。迁出森林的鄂温克人不能再打猎,猎枪也被没收。鄂温克人住进敖鲁古雅新村后,棕熊和狼就多了起来,驯鹿每天都受到天敌的威胁。曾经有一群约100多只驯鹿被三只棕熊撵到很远的地方,过程中至少损失了20多头驯鹿,最终这些驯鹿分散成几群,不再回来。整个鹿群的数量从高峰时期的1000头降到现在的600多头。按照鄂温克人的话说,没有了猎枪,他们还可以喝酒,但没有了驯鹿,他们就一无所有了。

按照当地官方说法,鄂温克猎民当中应婚未婚的人数过多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历史上,老一辈鄂温克猎民同外族结婚现象十分稀少。而1957年实现定居后,与外族通婚面开始逐步扩大,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鄂温克人与其他民族的通婚数量已大大超过与本民族的结婚数量。据2006年8月的调查,1965年在敖鲁古雅定居之后至2005年的40年间,与外族通婚共114人,其中男47人,女67人。

同其他民族通婚面不断扩大,从社会学、人口学角度看,无疑是一种社会现实,但20年30年后,纯正血统的鄂温克人可能就基本不存在了。

在鄂温克,许多小孩一生下来,就住在山下了,然后在山下上学、长大,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已经听不懂鄂温克语,更不知道鄂温克的历史故事。对于年轻的鄂温克人来说,老一辈人向往在大山林里喝酒打猎,而他们更喜欢在城市里开阔眼界。能吸引他们注意的已经不再是茂盛的森林和充满灵性的驯鹿,而是平板电脑和WIFI信号。

人类学学者郝时远研究了多年的鄂温克生存现状,他认为:“毫无疑问,生态环境恶化是实行生态移民的原因,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改善和提高这一群体生活水平的负责精神”。但他不得不承认,鄂温克自身传承的传统生产方式与外界提供的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至今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因为他们离不开驯鹿,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都依托于驯鹿。

篇7

进行我的生活

骑马在枫树林里散步

看见月亮

唇迹印在盛有伏特加的杯口

大声歌唱

在三万英尺的高空看脚下的云涛

是波澜壮阔的交响

在千岛湖畔?摇大笑或者大哭

可以天真得象个孩子

我开始迷恋上我的歌声

希望你们也是

――Zya

希亚是个歌手,是个乐坛新声音。

她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城来,带着麦色肌肤,高挑身段和黑眼睛.但她是中国人,这里有她的童年,青春,以及将来。

她喜欢大声笑,喜欢滑雪和飚车,喜欢HIP-POP那样的酷音乐;喜欢周围有很多朋友,喜欢带朋友到家里吃她做的四川菜;她爱麦当娜那样的火辣造型,她是国际巨星Celine Dion(席琳・迪翁)的同门师妹。她是一个有型的歌手,很多人给她的定义是性感。

但,这一切之后,希亚说她只是自己,只是想唱歌给大家听,只想用声音感动你。

于是,千折百回之后,她依然选择了作歌手,用性感的灵魂来歌唱。

从插班生到蒙特利尔城

希亚的童年在海边度过,那个城市叫烟台。海总是浪漫的,它给了希亚热情宽广的心灵。海风中吹大的孩子有的是坚强,毫不在乎生活里的小困难小挫折。爸爸妈妈一直很忙,他们忙着做生意赚钱,忙着给希亚最安逸的成长条件。他们的繁忙造成了一个结局:希亚不停地做插班生。通常是刚到一个新班级,很多同学没有熟悉,便转战下一站。还好她的适应力很强,从没有觉得孤单,而是很开心在寄宿学校上课,课后去各类少年宫学习舞蹈和歌唱。

成长总是有轨迹可寻,关于唱歌这件人生大事,似乎从小便一直跟随。后来考的艺校,只读了一年,便到上戏学习表演。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明星普遍的成长历程。只是,希亚依然爱唱歌,宁愿放弃表演也要唱歌。虽然,在表演班做学生就接拍了一些戏,但是,理想依然不是做个好演员。

还没有展开歌唱之路,就跟着爸妈移民来到了加拿大,那是1997年,希亚正青春好年华,喜欢喧哗,喜欢呼朋引伴,和花般自由怒放着。突然就被带到了寒冷的蒙特利尔。除了不适应还是不适应,犹如一株热带植物被转栽到了北极般寂寞。那时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打长途电话,给国内的朋友,一讲就是好几个小时。慢慢,有了新的朋友,情绪才好转过来,开始去语言学校学习英语和法语,因为蒙特利尔是加国唯一的法语区。那里很冷,每年的冬天长达5个月,冷的程度和国内的哈尔滨类似,有很多冰雪运动,可以滑雪,打冰球,很有意思。

蒙特利尔有很多地下演出,在各个PUB里。熟悉了新环境,拥有了新朋友后,希亚的音乐之梦开始重新燃烧。经常跟着很多音乐人在各个地下演出场所游荡。她非常喜欢那种热烈激情的氛围,那种酷酷的音乐类型也是她所喜欢的。直到后来签约加拿大CCM-ENTERTAINMENT.INT唱片公司,出了单曲《心醉》,希亚仍旧以为是梦。她本以为,在这个枫林之国自己能做的也就是帮家人做事而已。结果,不小心踏上真正的明星路。

成为席琳・迪翁的同门师妹

拜Julie(朱莉)为师纯属偶然。

这位优雅漂亮的女性有个大名鼎鼎的学生叫席琳.迪翁,其音乐上的造诣非凡。本来,她是希亚家人朋友的朋友,因此也和希亚一家成为好友。那时朱莉在美国居住,偶尔会回故乡蒙特利尔。最初并没想过跟她学习,大家只是一起聚会,也交流音乐上的问题。她们私下关系融洽,友谊自然

直到2002年,希亚确定依然有走歌唱道路的可能,而朱莉也从美国回故乡定居。她们有了更多接触的时机,希亚才正式系统跟朱莉学习音乐。希亚很感谢朱莉,是她教会了自己用感情歌唱而不是技巧。朱莉跟她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对她的教育一直是鼓励式的,很多时候直接示范给希亚看。所以直到现在,希亚录歌都是一遍到底,中间不中断。虽然会很累,但是这种用灵魂唱歌的方式可以一气呵成,流畅自然。2002―2005的三年时间,希亚一直跟着朱莉学习专业上很多东西。在这期间,她加盟了CCM,在加拿大制作完成了首张专辑《我的方式9+1》,并于2005年5月进入国内市场,销量不错。奠定了希亚回国发展的基础。

成为席琳.迪翁的小师妹是件骄傲又有压力的事情,希亚一直很欣赏和崇拜自己的师姐并以她为目标努力。席琳也很关心小师妹,总是鼓励她成为国际化歌手,甚至因她而愿意到中国开个唱。但是朱莉老师说了,每个人的嗓音不一样,最重要的是要有对音乐的热爱和感动,把自己做好。

老师和师姐的话给了希亚很多动力和温暖,跟她们的温暖情谊将一直是她人生最大的财富。

莫少聪这样的朋友

因为希亚性格阳光,待人热情,身边总不断朋友。从外交大使,到大学生,各个国家各个年龄的人都可以和希亚友好相处。大家很多志同道合,陪着希亚玩击剑,高空跳伞,急速滑雪,飚车……他们很多都属于拼命工作疯狂玩乐的典型,这让希亚很快乐。

2006年,希亚的同名专辑在筹备中.其中有首歌曲叫《爱我不一样》,讲述当代女性对爱情独立有主张的故事,由中国MV名导何圣明亲自操作,但是,MV的男主角一直未敲定,消息放出后,很多演艺公司的经纪人前来联系,也有参加各类选秀节目的冠军新人来争取机会.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国内拍戏的莫少聪给希亚电话问候,得知她正为男主角的事情发愁,自告奋勇来帮忙。由于本来大家就是多年好友,加上大眼莫帅哥的外型跟希亚也很搭,两人的默契感更是不用多做培养。于是,莫少聪以好友的身份在MV中做足了绿叶。并且戏里戏外对希亚照顾的很周到,让希亚很感动这样的友谊。

MV完成后,相当精彩,里面还展示了希亚性感的腰际纹身,很中国的龙图腾。希亚说这条龙是自己的护身符,会一直带来好运。

当媒体问到希亚欣赏的男人品质时,希亚看着莫少聪说:我喜欢比较强悍的类型,但是强悍中要带有温柔体贴,有细腻的内心和男人的棱角。在希亚眼中,莫少聪这样的朋友就是她欣赏的对象。

关于性感

没错,希亚是性感的。

170CM的身高,金色直发,爱穿时尚绚烂的服装,浑身散发着野性健康的气质。略带磁性的声音很迷人,热爱运动和旅游的天性使得她拥有一副魔鬼身材,加上天使脸孔,希亚就象个性感芭比。她的歌声,她的舞蹈,也无不散发着性感的诱惑。

但是,关于性感,希亚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她说:性感,并非是某些狭隘的人理解的,更不是穿的少,露的多。

对于美丽这个仅从视觉的感官上反映出的现象,性感则是一个更为深层次和更为立体的全景体现。虽说美丽的人不一定都性感,但我认为性感的人肯定都美丽,而且不光是美丽,性感这个概念还包括着一种极具个性的气质、一股能够吸引别人的个人魅力和一份可以恰到好处地展现内在和自身优势的智慧。既然如此,难得的美丽在性感面前便显得平凡和短促了许多。

性感不是暴露,也不是矫揉造作,而是一个形象健康、具有个性的人所散发出来的光芒。性感是一种风度和魅力。性感可以是很高级、很健康的,未必一定要暴露。性感的女人应该是优雅的、随意的,性感的男人则必须是成熟、幽默和干净的……

性感应该是一个人做肢体和情绪的表达时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并且往往是通过一些不经意的动作或表情透露出来的,而不是外观化、表面化的东西,更不是夏天暴露一点就性感了。在我看来,性感的女人应该是优雅的、随意的,性感的男人则必须是健康、幽默和干净的。性感必须是十分感性化的东西,让人联想到美。有一种性感,是乍一眼看上去,她并不漂亮,但接触多了,她的学识、魅力和风度会让你觉得那就是性感。至于性感的男人,我认为必须要帅,还要成熟、稳重、幽默。

性感是一种感觉,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味道,不是衣服所能装点出来的。

关于爱

希亚说自己是很感性的人,很容易落泪.强调人内心要要大爱,爱是生命的动力.所以她对一切生物都充满爱意。

有天晚上希亚去编曲那里做音乐,很晚才忙完,出来的时候看见一只小猫咪趴在台阶上,黑白相间非常好看,它一声不吭地看着人,老实得很。从它身边走过,它的目光也随着希亚的身体移动.希亚停下脚步,它站了起来,忽然跑到希跟前面,希亚去开车门,它也还跟着,就像一个很懂事的孩子。希亚蹲下,问它是不是饿了,家的主人呢?它一声不响,好像很难过,太可怜了,于是希亚走向不远处的便利店,去买吃的给猫咪后来就买了一听沙丁鱼罐头。等回来,那只小猫还在那静静地等,看到手里的罐头,急忙跑到她的脚下,仰着头,希亚说别急别急,等我把它帮你弄开,小猫也好像真的听懂了她的话一样,立在那安静地等着,不一会,希亚把罐头打开,放在地上,小猫走过去闻闻,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真的是饿坏了啊。最后希亚收留了这只可爱的流浪猫咪。

希亚说,大家一定要多多关心身边的小动物啊,如果养了宠物就一定要对它负责任,要不你看它们流浪街头真的是太可怜了。

篇8

导盲犬和它们的主人们,每天都在闯关。

在北京,约有6.7万视障人士,只有10只导盲犬。可哪怕有了导盲犬,盲人的出行仍然面临着重重麻烦和障碍,甚至,能去的地方比原来还少了。 2010年5月20日,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导盲犬培训师正在带着他负责培训的导盲犬芭比在大连市旅顺口区的街道上训练。

绝大部分公共场所,拒绝它们的理由是,“宠物不能入内”,并没有在导盲犬和宠物间作明显的区分。

8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规定“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

法律依据有了,盲人们等于多了一柄出行时披荆斩棘的利剑,可那些伤人的荆棘还是潜伏并生长着,仅仅靠这么一个条例,远远斩不掉。

“残疾人的自杀往往就是从不能出行开始的”

平亚丽出门得带几件宝,残疾证、身份证、导盲犬Lucky的免疫证和训练证,以及国务院颁布的最新条例。每次一样一样念叨着数。

“你说这叫无障碍出行吗?”这位中国首枚残奥会金牌获得者,语气中夹杂着无奈和愤懑。

Lucky是北京市的第一条导盲犬。2008年,平亚丽带着Lucky点燃了北京残奥会的火炬,那一年Lucky一鸣惊人,平亚丽也对未来的畅通无阻满怀希望。

有那么一个短暂的甜蜜期。2008年残奥会期间,北京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导盲犬使用和管理的通告》,其中规定导盲犬作为特殊犬类,被允许随盲人出入所有比赛场馆、竞赛场和公共场所,也为导盲犬入境打开了便利之门。

可这个规定的有效期只截止到2008年9月20日。Lucky的临时狗证也随时失效,成了北京的黑户。就像魔法消失,一切都被打回原型,平亚丽和导盲犬Lucky面前的世界还是按照原来的逻辑运转。 导盲犬珍妮

平亚丽能把几家按摩店经营得红红火火,但有一件事,她必须得到他人的帮助――等公交时,若售票员不报站,或没旁人提醒,她永远不知道哪趟车才是她要坐的。原本导盲犬是无障碍出行的一个帮手和符号,却成了新障碍。

年初,平亚丽带Lucky坐公交。善意的票务员让她们上了车,可还是悄悄告诉她,北京市公交系统出了个内部通知,不让导盲犬上车,没对外公开,但他们见到过这个。

有时司机并不那么可亲,为了不让Lucky上车,司机故意提前关门夹住了Lucky的爪子。此后,受过惊吓的Lucky胆子小了,公交门开后,它却蹲在地上不敢上前。平亚丽不得不走在前面,为它撑住车门。上了车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导盲犬接受过的训练是,为盲人寻找最近的空座位。可黄色的座位坐满了人,很少有人马上站起来,急得Lucky在车上团团转。

倒是平亚丽没少让座。从外表上,她看起来像正常人,她也希望自己尽量不给他人添麻烦。有一次,她做了个实验,看看当个不让座的“坏蛋”会怎样,结果真的没有别人站起来,票务员指着她,还是她让了座,下车时她冲票务员晃了晃自己的残疾证。

“太讽刺了。”如今平亚丽很少带Lucky乘公交。在她看来,盲人的权利被损害,而“有些人过分强调了自己的权利”。

倒还有件值得欣慰的事。借着奥运期间畅通的东风,现在,平亚丽仍可以从住家附近的八宝山地铁站出发乘坐地铁一号线。工作人员已经和她熟稔,况且Lucky从未在地铁上出过什么差池。可方便仅限于这一站和这一条线。

“目前还没拒绝过我,但我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平亚丽说。当她知道广州、昆明、南京、杭州等城市允许导盲犬进入地铁的消息时,既高兴又遗憾。

“残疾人是有独处的权利和需求的。”她飞快的语速降了下来,叹了口气,“你们都不能理解,其实残疾人的自杀往往就是从不能出行开始的。”

“没人跟着我,光我一人可不敢带导盲犬出去”

55岁的戚金友,最多只能借着光亮看到模糊的人影在眼前晃。在北京盲校见到他时,他刚刚结束了下午的按摩课。他的导盲犬Vivian不在身边。

他是北京长城书画社的总经理。生活条件都好过普通人,可他似乎摆脱不了年轻时就拉开序幕的危机重重的焦虑感。他左眼失明,右眼原本0.1的视力也在一点点丧失,他开始计划全盲后的未来,学按摩,然后开个按摩店。

2009年,Vivian来到他身边,是北京的第二只导盲犬。戚金友唤它闺女。起先,戚金友兴高采烈,带着闺女Vivian去这去那,半年后,他有点心灰意冷。

“没人跟着我,光我一人可不敢带导盲犬出去。过马路时,他们都不让人,更别提让狗了。”如今,他很少依靠Vivian来导盲,日常生活是三点一线――家、单位、家――出门有车接送,尽量让自己和Vivian避开那些拒绝的白眼和强势的冷漠。 主人吃饭珍妮静静趴在餐桌下。

“为什么不争取下自己的权利?”

“我一个老头子,怕别人揍我一顿。以后您要上了我这样的岁数,也就与世无争了。”戚金友说。

他已经习惯了这种“不言事”的状态。那背后是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不易,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糊火柴盒和点心盒,再从做裱画工人开始慢慢成为企业老总。“给我们这些残疾人任何一个工作,哪怕每天给我们一个大耳刮子,我们都不言事。为什么?不好找工作啊。任劳任怨,忍呗。”

戚金友忍住了带导盲犬出行中有可能爆发的激烈冲突,可他还是想从另一个路径去想办法,“说实话,北京市到现在也就十只导盲犬吧。如果有一千只,法律自然就建立起来了。”作为北京市西城区连续三年的政协委员,他一直在提议案,呼吁北京市建立一个导盲犬基地。

在他看来,北京市残联完全有物质能力来做这件事。“在大兴的那块地,北京残疾人体育训练和职业技能培训中心,130亩地啊,空着呢,截出块地方给盲人训练狗多好啊!”他的头摆向一侧目送远方,仿佛能看见他心目中的愿景,“每年北京收一个亿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这是企业必须缴纳的税,钱就这么搁着。”

每逢开会,戚金友都会提,可他的议案,每次都无人响应。他到市残联去建议,可“谁搭理你!连理你都不理你。”他已经不知道时下市残联的理事长是谁,“残联早已经变成官府了。”

他越说越生气了,“不过是拿这么多残疾人养着它,要这机构有什么用啊?”

“别人拒绝我的时候总说,宠物不能入内”

珍妮,这条四岁的黑色拉布拉多导盲犬,穿着红色工作服,昂着头从容地在人群中穿过,它的步子契合着人流的速度,没有像顽皮的小孩一样见缝就钻,也没有像缺乏耐心的成年人一样忽快忽慢,它尽量保持一种低调的匀速,从商场入口径直走到通向二楼家乐福超市的滚动电梯。

它突然定住两秒钟,在登上滚梯前。这是在给一直跟在它身后的主人陈燕一个“变路”信号。陈燕牵着导盲鞍,也随它站定,然后说了声:“珍妮,go!”听到指令后,珍妮轻轻一跳,前后腿落定在滚梯上,动作老练又纯熟。

这是一个工作日的下午,这个北京北五环外天通苑社区卖场的人仍不算少。时时有好奇的路人盯着珍妮看,倒显得珍妮没什么好奇心,它一律是目光向前、专心致志,对周遭的所有热闹全然没有多余的热情。很快,珍妮带领着陈燕到了超市的入口。

闯关又要开始了。陈燕的脸上浮现出一种不得已的淡定。

作为中国第一个盲人调音师、导盲犬珍妮的主人,自从把珍妮从大连导盲犬基地接回北京后,她已经吃过了无数的闭门羹,“别人拒绝我的时候总说,宠物不能人内。”

个人奋战效果甚微,陈燕想了,个辙,开始利用社交媒体的力量。年初她开通了微博,ID是“导盲犬珍妮”,每天持续更新,模拟珍妮的语气将他们的遭遇广而告之。如今,“导盲犬珍妮”拥有了22900多个粉丝,还吸引来了大众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两个月前,陈燕的一条中国联通西单店的工作人员阻拦珍妮进入厅内的微博,获得了7000多条转发量。其后,中国联通派人专门到陈燕家道歉,并在营业厅门口挂上了欢迎导盲犬进入的牌子。

就这样,靠着媒体的力量和半熟人社区的优势,花了一年半的时间,陈燕才将她所住的天通苑附近的生活社区走通。

而8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这一次,陈燕和导盲犬珍妮,来到之前拒绝过她们的天通苑社区的家乐福超市,来试试法律的效力。

入口处的两个年轻的男保安,一个脸上露出惊诧,另一个张了张嘴,似乎是看到了珍妮穿的工作服上“导盲犬”三个字,又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冲着珍妮摆了摆手。这算侥幸过关了么?下一次还能进入么?还没等这些问号冒完,保安经理已经赶来。陈燕和珍妮只好退到了前台处,把打印好的新条例递给保安经理,等待着他向上级电话汇报后的定夺。

20分钟后,终于等来了放行的消息,珍妮抖擞地站起来,斗志昂扬,走路的速度也加快了。“它是在高兴呢!”陈燕说。它能去的地方,又多了一个。

身经百战之后,陈燕发现了一个秘密,“别人拒绝我的时候总说,宠物不能人内,没听过一次说,导盲犬不能入内的。这说明什么呢?”

迄今为止,在北京,珍妮还是不能上地铁、不能坐公交,出行全靠一辆黑车,每日收费300元。

“有那造盲道的钱,干嘛不多培训点盲人走道?”

8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的,部分原因得益于连勤的推动。

目前北京人连勤常驻美国西雅图,在国际盲联工作了20年的她拥有一条有国际导盲犬资质的导盲犬Candie,一只淡黄色的拉布拉多。

今年5月份回国时,她给中国残联做了一个特别详细的报告,由中残联送交到了国务院。“没有一个法律依据,这狗就是哪儿也去不了。在美国也一样。”

穿梭于美、中两国,连勤深知两个国家对待盲人的差异,“咱们大多是两头的人,一头特别怕招残疾人,另一头就觉得你残疾人特别可冷,使劲招呼你。在美国,只有你需要帮忙的时候,才会有人来问你。”美国社会已经达成一条共识,盲人需要帮助的信号是,放下导盲鞍。

有一次,在美国,连勤的朋友拍摄她在导盲犬带领下过马路的视频。在这条马路上,连勤差点被没遵守规则的公交车撞到。这回,她想试试,放下导盲鞍后的效果。

手柄刚放下,原本正在进行拍摄的朋友立刻关掉了录像,跑向连勤打算帮忙。比他更快的是连勤身后的一个流浪汉,浑身烟味,背着吉它在马路边唱歌乞讨为生,他对连勤说,哎呀你要过马路啊,我带你过去。

在中国,盲人很少外出。在美国,连勤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学习舞蹈、艺术欣赏、插花绘画,一切跟常人没什么两样。“这些活动并非仅限于专属盲人的地方,有些社交还是人家主动提供的。”

因为曾经为西雅图博物馆捐过一把中国古轿,对方专门打电话邀请她去看画。起先,连勤觉得是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脑子进了水,“盲人怎么看画呀,我不去!”结果对方告诉她,博物馆里有12个专为盲人服务的工作人员,每个月针对盲人组织两次活动。

连勤这才开了窍,这里的盲人其实是生活在一个开放空间。

今年,连勤发现了一件令她特别惊讶的事,“中国残联出的一个资料,中国的定向行走一年只能培训6000个盲人。”定向行走的培训,就是教盲人外出时如何走路。

“中残联说没有定向行走训导老师。谁也不愿意干这活,又苦又累,收钱又少,在外头训练时好多人还觉得你古怪。美国这种培训非常多,老师拥有该领域硕士学位的资质,只要是盲人,就必须强迫性地接受培训,你不学就叫影响公共安全。”

连勤还学习了如何着装。每个月四次课,课程是滚动的,盲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去接受培训。而目前在中国,尚无一家专门训练盲人生活能力的康复中心。

连勤曾经跟她的一个美国朋友讨论过中国盲道的问题,她略带炫耀地说,“你看中国现在多好啊,盲道建了那么多。”谁知,美国朋友不屑地回应,“盲道?那盲道也就做做样子。你们有多少个人学过行走训练啊?有多少个人会用盲道啊?有那造盲道的钱,干嘛不多培训点盲人走道?”一席话噎得连勤脸红脖子粗。

在西雅图政府办的残疾人培训中心,连勤还不甘心地提出在西雅图建盲道的问题,话音未落,一个美国盲人的声音蹦出来,“那叫歧视!为什么我们眼睛瞎了就应该走你给我们规定的道啊?”

他甚至追着连勤理论,培训是该有的,专门针对残疾人的设施是该有的,马路牙子坡道上面的盲点也是该有的,而盲人在接受了定向行走的培训后,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况且西雅图总下雨,这里盲人用的盲杖前端又是球体,显然盲道对盲人来讲非常不适用。

最终,连勤被他说服了。

“让你做乖乖好孩子,不鼓励你开发自己的能力”

“法律虽有了,但没有明确的处罚条例,所以说该不让进的地方还是不让进。”姜丹,这位曾经的大连导盲犬基地的训导员、国内唯一获得了国际资格认证的导盲犬训导师说,“有的人就说,是盲人我就让你进,你是训导员我不让你进。”

法律缺席的背后,其实是人们对待盲人和动物最起码的尊重态度的缺席。

姜丹在澳大利亚接受过为期一年半的培训。在那里,闹出过这么一个笑话。

最初训练的六只黑色拉布拉多是同胞兄弟,长得一模一样。每天,姜丹轮流带六只徇出行,某日下午,必经的一个居民区的老太太把她拦住了,“这算是虐待动物你知道吗,你怎么能带着它走一天呢?”原来,老太太把六只狗误认为是一只狗。

在澳大利亚做训导员,她甚至觉得处处在沾狗的光。比如,澳洲的阳光刺眼,她戴墨镜出行,人们误以为她是盲人,到车站时,工作人员把所有人拦下,让她先行。有时,在公车上训练,人们知道她是训导员,并非盲人,还是会为她让出一个座位,“人们非常尊敬我,觉得你是给盲人服务的,很了不起。”

主人吃饭,珍妮静静趴在餐桌下。

在国内,姜丹经常被人骂个狗血喷头,听到“你一个大姑娘带什么不好干嘛牵那么多狗出门”这样的风凉话,已是司空见惯。

在北京通行不便的戚金友,时常会怀念起在大连由姜丹的带领下跟Vivian一起出行时的畅通无阻。而事实上,“大连为什么好,就是因为我带他们训练的地方一定是我们提前交涉过的地方。”姜丹说。

与国外的残疾人相比,国内的残疾人更愿意宅在家里。在连勤看来,还在于,“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都是让你做乖乖好孩子,而不是鼓励你怎么开发自己的能力。”

在美国有一个从1993年推行至今的教育计划,已经建了19所盲校,培训盲人的多种生活能力。前段时间,连勤遇到了其中一个培训老师,对她说,你是华裔就应该多做点,你们的盲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守规矩。这就导致了大多数中国盲人的生活现状是,在家里蹲着,或者到按摩店里做按摩,有吃有喝有工作就够了,没有更多的需求。

这位美国培训老师还告诉连勤一件在青岛考察时遇到的事:周六,某盲校的老师带着他去崂山玩,在山底下遇见了四个盲人学生。几个教务主任气疯了,大声训斥学生们,怎么跑这来了?太不守规矩了!而在他眼中,这四个学生,两个全盲两个低视,年龄都在18岁以上,能够查着Google地图、坐着公交,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到旅游区,真是太棒了,太勇敢了!

“其实应该鼓励他们,下次走得更远些。”这位美国培训老师对连勤说,“这样,他们在未来才能做更好的事。”

连勤还遗憾于,北京市残联曾经组织过盲人学习社交的舞蹈班,后来取消了。因为“上面的领导”批评,“盲人现在需要的是衣食住行,这种业余活动太奢侈。”

可获得平等的对待,对盲人而言,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么?

篇9

论文关键词:生态意识;社会性别;大学生

一、研究的意义、目的与方法

在全球生态保护的浪潮中,生态与性别关系的问题近年受到格外的关注。在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非常缺失,大学生群体对此问题的认知情况可以为我们思考如何推进生态建设号眭别平等建设提供参考。

本研究通过大学生对“生态与性别”这一特殊结合点的认知调查,希望了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与性别意识,及生态和性别结合关系的认知,进一步探讨如何提升大学生的生态与性别意识。这样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从性别角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因此,无论从促进生态保护、推动性别平等,还是大学生乃至公民教育的角度看,都具有开创性。

本研究选取北京林业大学,以及台湾淡江大学学生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与半结构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回答问卷的学生中,北京为186人,台湾为146人。其中男性为44.6%,女性55.4%,两地性别比构成没有明显差异。在封闭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又选取两地学生各20人,其中受过性别教育与未受过性别教育者各为l0人,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以补充封闭式问卷调查的不足。

二、性别教育提升对生态与性别关系的理解接影响学生生态与性别意识。

回答封闭式问卷的北京学生中,有34%上过社会性别方面的课程,或自认为接触过社会性别方面的理念,其中79%认为生态与性别有着密切的关系;台湾学生中,73%的学生上过社会性别的课程或接触过社会性别理论,其中83%认为生态与性别关系密切。这一调查数据没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也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两地没有上过社会性别课程或自认为接触过社会性别理论的学生中,均只有约20%的学生认为生态与性别有关系,两地没有明显差异。

这一数字显示,接受过社会性别教育的学生,更具有社会性别敏感度,对于生态与社会性别的关系有清楚的理解。

我们随后的半结构式问卷进~步证实,两地学生上过的社会性别课、均没有、或几乎没有直接涉及到生态与社会性别关系的论述。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些学生在具有了社会性别的分析视角之后,能够敏锐地觉察到生态与社会性别的关系。

关于性别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西方学术界已经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女性主义生态学从女性的视角看待自然和环境,认为人类对自然的贬低,与对女性的贬低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解决生态危机的办法,是建立一种男人与女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学者从根本上反对资本主义父权制及其所产生的各种对于环境具有破坏性的思想,认为当前西方父权制式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加深了对女性与自然的双重统治,并从女性视角提出了人与自然之间互惠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主张男人和女人都应以生存必需为视角,消除所有威胁毁灭地球的实践和制度,极力倡导人们过一种尽可能简单的生活,以尽可能少的消费来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生态女性主义探讨女性与自然的被剥削与被压迫,其根本指向的是性别、环境与发展等问题之间的意识形态的关联性。只不过,生态女性主义的根基是建立在女性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借助女性主义关注生产、抚育、关怀等活动阐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

具有性别意识的学生,更清楚这种性别与生态的关系。比如T14(本文中,受访的台湾学生以T字头编号,北京学生以B字头编号)认识到父权社会女性与生态同样处于受压迫的地位,认识到女性与环保的天然联系,与生态女性主义的某些观点相一致。她说:“有句话是:大地是我们的母亲。也因此身为女生可能就会有种莫名的使命感,想要去守护我们的环境,进而去带动男性一起守护大地。而且在以前父权社会下女性地位受到压榨,所以在现今女性也想做出什么来表示行动,不再当受迫的一方。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女性组织成立,理所当然关怀环境生态的团体也陆续出现。会去关怀动物,帮助流浪或受伤的动物,希望大家不要破坏土地,并去掉物质商品主义,减少需求,让一切回到自然环保的面貌。而且现今科技发达,资源也越趋浪费,人们毫不节制,我想这时如果由女性站出来发声,有母亲的温暖感觉,心里觉得有依归,社会或许也会受到感召并抱有认同感且更愿意付出。”

虽然也有一些没有接受过社会性别教育的两地学生认为生态和性别有关系,但是,他们对于两性与生态关系的理解,通常仅仅停留在基于生理性别的差异认识,甚至会出现指责女性的情况。而上过性别课的学生,则能够认识到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也是文化建构的,从而在更深层次上理解生态和性别间的关系。

比如,三位没有上过性别课程的同学便认为女性对生态的影响大于男性。

B6说:“女性洗澡频率往往比男性大,洗浴时间也更长,随之而来的就是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T6说:“女士平日的各类化妆品同曰用品上都会对环境构成一定影响”。

B12说:“根据市场调查显示,女性相较男性来说,更青睐使用美容保健药品、化妆品,也更喜欢兽皮的衣物、象牙制的饰品。而这些商品的原料许多都是取自野生动物。”

而在我们进行的半结构式访谈时,那些上过性别课程的同学却清楚地指出,即使现象如此,也不应该简单地指责女性,而应该注意到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性别机制的建构。比如,为什么女性要洗浴更长时间?为什么女性更追捧动物制品?女性“爱美”的现象背后是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对女性的要求使然。

需要说明的是,两岸生态环保运动与性别平等运动的历史和现状都有一定差异,台湾在生态运动和性别平等运动方面都走得比较早,所以即使是没有学过社会性别课程的台湾学生也会表述说,他们通过其它途径,比如说大众传媒,对于生态与性别的关系有所了解。所以,在同样的群体中,台湾学生的生态行为略高于北京学生,但并不构成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

三、性别教育促进对性别分工与生态相互作用的认识

在家庭领域和工作场所,传统的性别分工决定男女两性对生态的影响是不同的;同样,生态环境变化对两性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转贴于  B3说:“在一个家庭当中,女性在家做家务的机会较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就会对整个社会的生态保护有重要意义。”

T9认为:“虽然现代社会推崇男女平等,但大多数家庭的家务仍由女性承担。家庭生活垃圾是总垃圾的重要一部分,如果女性的环保意识较强,在做家务时做好垃圾的收放、分类和处理工作,对环保是很大的贡献。还有家庭节约用水用电用纸,买菜购物使用环保袋,不使用一次性碗筷等,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将是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又一大福音。”女性作为孩子抚养者的主要角色也受到注意。T7说:“女性更多带孩子,如果女性的环保意识较强,那么她的孩子甚至全家人在这方面都将做得更好。”工作领域也是一样。B14说:“在我的印象中,小学的绝大部分老师都是女性教师,好像幼儿园里的都是女性,女性教师如果可以从小就对小朋友灌输保护环境、生态这样的思想的话,或许成效会不错,因为很多事情,从小做起,从小抓起,会是一个好的开始。”.

T8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城市的职业妇女在纸制品的减少、再利用与回收和垃圾分类、办公区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台湾农村有4.8亿妇女,70%的家庭种植和养殖业是由妇女承担的。妇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否兼顾环保的要求,开源节流,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提高,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非常关键。”

此外,北京和台湾接受过社会性别教育的学生,均普遍能够认识到,女性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首要受害者。北京受过性别教育的学生中的65%,台湾受过性别教育的学生中的74%,均认为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分工,使女性成为这样的受害者,性别不公正的父权体制应该对此负责。

B3说:“由于女性更多地承担家务劳动,化学洗涤用品、水污染、食品污染等更直接地伤害她们。即使同样在工作场所,由于工种的不同,男性和女性受到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比如在一些鞋厂、皮革厂等,一线女工占90名以上,她们直接接触到苯等有毒物质,车间浓度如果超过规定标准将大大影响到女职工的身体健康,严重到造成人员死亡的事例也并不罕见。此外,其生活环境、伙食卫生等条件也很差。大部分企业的女工不同程度地接触到尘毒、噪声、高温等危害。”

来自农村的同学B11认识到:“砍伐、水产养殖业和工业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已经将其难以承受的后果加在了女性、特别是农村妇女身上。例如,在一些乡村,环境恶化造成水资源枯竭或是受到了工业废物的污染,妇女们就不得不到更远的地方去打饮用水。同样,对海洋栖息地和渔场的破坏也威胁到了那些不能从工业和刚刚起步的水产养殖中获得较多收益的家庭,这些也增加了妇女本已繁重的工作量。污染的空气和水引起家人得病也要求妇女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此外,也有同学注意到:女性作为生育者和孩子健康的主要照看者,环境的恶化和污染对她们健康的伤害还将影响到下一代人。

四、性别教育促进生态行为

封闭式问卷的另一个结论是:受过社会性别课程教育的学生,其日常生活中更经常采取生态行为(如随手关灯和电脑、关紧水龙头、不使用超薄塑料袋等)的比例远高于没有受过社会性别课程教育的学生。其中受过社会性别课程教育的学生中经常采取生态行为的北京学生为69%,台湾学生为78%;而没有受过社会性别教育的学生中,经常采取生态行为者北京为37%,台湾为48%。受过性别教育并经常采取生态行为的学生,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而没有受性别教育却采取生态行为的学生,女生为60%(北京)和65%(台湾),男生为40%和56%。这一组数字告诉我们:受过性别教育的学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更经常采取生态行为,性别的差异在这里趋向消失。而没有受过性别教育的学生,女生远较男生更经常采取生态行为,总体而言更少经常采取生态行为。

这实际显示了性别教育对生态环保行为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从女性主义生态学的视角,非常容易对此做出解释。按着女性主义的解释,性别不平等的机制是一种所有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而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人,则可以在颠覆性别不平等的过程中,也自然地挑战和化解了其它的不平等。正如女性主义生态学主张的:人类对自然的贬低,与对女性的贬低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建立一种男人与女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有助于解决生态危机。

学习过社会性别课程的学生,也能够更清醒地认识到性别气质与生态的关系,并且主张在生态环保实践中,重视性别差异,发挥性别差异的优势推动生态保护。

B11说:“在宣传方面,女性比男性更有热心,更具吸引力,宣传效果会更好,更有居委会老大妈热心肠可以在监督管理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制定决策时,女性所关注的和男性有所差别,可以帮男性更好的完善保护方案。女性更加敏感,可以更准确的区分地域之间的差异,从而进行更好的研究。”

B29认为:“女性无论是形象、语言或是动作,亲和力都比男性大。所以在做宣传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时,女性更有说服力、影响力,更能打动人心,号召大家积极参与环保事业。”

T3认为:“女性可提出精细的保护计划,并由对身旁周遭的了毹,提出欲保护之细项与实施方法,加上特有的耐心,不但能将计划维持,更能说服更多的人,除此之外,由于女性之间组织力与消息流通更是发达,因此若利用彼此之间的交流而达到制约的成果,阻止任何伤害环境之行为,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女性在环境保护与生态保护上,应能产生较多的贡献,毕竟,不论是环境保护或生态保护,需要最多的,便是持续下去的动力。”

五、总结与启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性别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提高社会性别敏感度,具有社会性别平等思想,而且这种思想可以直接对他们的生态态度与生态行为发生影响。

接受过性别教育的大学生,比没有接受过性别教育的大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社会性别是一个分析视角,可以用来分析所有的社会问题,生态也不例外;社会性别的影响无所不在,生态也不例外。接受过性别教育的大学生,他们能够超出单纯生理差异的视角,从而对两性与性别关系背后的实质有更深刻的了解,采取正确的态度。

受过性别教育的大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社会性别分工与生态存在着互动关系。传统的社会性别分工决定着男女对生态的影响不同,而生态变化对男女两性的影响也不同,女性往往成为生态环境恶化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这有助于这些学生增强社会性别平等意识,认识到女性在社会中承受的重要角色与她们的弱者处境。

受过性别教育的大学生更多地经常从事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而且也能够注意到性别气质差异对生态环保行为的影响,并且主张利用这种差异推进生态保护。本研究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

1.虽然两岸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和历史差异,虽然本研究调查的大学生存在着性别差异,但是,地域与性别差异对上述性别与生态关系、生态意识、生态行为并不存在明显的影响,而是否受过性别教育则明显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

篇10

一、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

众所周知,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因此,对旅游环境不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势必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1.旅游对环境的破坏。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可供观赏的山川湖泊、名泉瀑布、名胜古迹、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损害和污染。旅游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已得到旅游界的相当重视,在此本文不予赘述。旅游对环境的危害一方面来自游客的破坏,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对环境危害的另一来源则是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这种破坏在第三世界旅游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更甚,消极影响更大。究其原因,旅游开发和发展对环境的损害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首先,旅游部门只顾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做过度性、掠夺性的开发;其次,是对景区环境的粗放式管理,对旺季游客过分集中的现象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疏导或价格调控等管理手段;再次,旅游发展过程中,景点开发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病态膨胀的趋势日益明显。

因此,如何一方面发展旅游,一方面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旅游赖以持续发展的环境成为旅游界急需迫切解决的课题。

2.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主管部门与实业部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均已形成共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政策制定方面,我国自1973年始先后频布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对外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文物保护法》,以及1992年巴西联合国环发大会后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等等规定都不同程度地与旅游环境保护有关,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行政管制体系。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旅游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环保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精诚合作、联手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尽令人满意之处。

对旅游环境有效保护的制约因素可作如下几方面的归纳:

①旅游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健全

国家有关部门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我国的旅游业尚没有自己专门的旅游环境保护法,我国政府1985年才将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一项事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旅游业在我国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关于环境保护虽然在立法上作了许多工作,但在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方面却缺乏健全管理。旅游区大多数基础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环境保护手续,有的虽然办了,但没有相关部门的配合把关,流于形式。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指出:“对未经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的审批手续,土地管理部门不办理征地手续,银行不予贷款;凡环境保护设计方案篇章,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查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办理施工执照,物质部门不供应材料,设备;凡没有取得‘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证’的建设项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办理营业执照”。然而事实上,这些措施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30、31条规定:“刻划涂污和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部门或文物所在单位处以罚款或赔偿损失。”其中何谓“尚不严重”,罚款赔偿如何界定,都无具体明确的规定,容易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加之一个时期以来,旅游区没有权威性的环境保护机构,往往一个旅游区分属几个部门主管,形成旅游部门、环保部门多头领导,各自为政,互相扯皮,条块分割的现象,不利于旅游环境保护具体工作的开展。

②重产值、轻环境

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对基层企业领导者和经营决策部门来说,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一直是个两难选择。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③环保经费紧张

各级财政拨给的保环专项经费和业务费用相当有限,加之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许多该收的环保费没有按规定如数加以征收,再加上污染治理欠帐太多,导致许多环保治理项目没有资金保证,环保工作无法实施,形成恶性循环。许多旅游区的环保部门除了有一两台陈旧简陋的监测设施外,多数无钱添置其他基础性设施和配套设施。对于旅游区内排污情况难以进行常规分析,环境规划、环境趋势预测往往也因没有监测依据而无法进行。

④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不强

我国许多风景优美的旅游区座落在偏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如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仍处在半封闭、半开放的发展状态中,过着原始的伐薪取暖、辟地种田的生活方式,因此,当其居住地被开发成旅游点时,居民们或破坏生态或猎杀动物以供纪念品交易,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旅游经济收入。居民低弱的生态意识也反过来影响了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旅游区内随地乱扔纸屑、果皮、对文物乱涂写等不文明行为很是普遍。

⑤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问题远未从理论上和管理上得到解决。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和景区,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关于客容量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本文拟在第二部分作详细论述,在此故略。

前文提到的旅游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诸类问题加剧了旅游与环保的矛盾,使保护主义者和实业部门的冲突,游客和目的地居民的冲突以及居民之间的冲突更加恶化。

二、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周期循环模式

旅游人数、旅游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关系;旅游人数大于或等于景点饱和承载量时,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则大些,反之,则小些。旅游环境质量变异涉及游客行为、心理、社会文化、居民参与程度等许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可能在某个微观的具体时间断面上,呈现出无规则的特征;但是从旅游景点的宏观历史发展看,游客到达人数与景点演变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周期循环规律。下面本文想借助RichardW.Butler博士的旅游景点周期循环演变模式,通过分析游客人数与景点发展的关系,来提出相应的景区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的设想。

1.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

Butler博士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旅游地理系教授兼主任,在长期从事安大略省北部乡村旅游景点发展演变的研究之后,于1980年在《CanadianGeographer》刊物中发表题为“TheConceptofaTouristAreaCycleofEvolution:ImplicationsforManagementofResources”一文,并由此提出了旅游景点历史演变模式,按时间发展和游客到达人数,Butler把一个旅游区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六个过程:即,开发、参与、发展、巩固、萧条、重现活力(或衰亡)等(如图1示)。

根据进入游客的数量,旅游者类型特征以及旅游设施的发展状况,这六个过程又可归纳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含开发与参与两部分,吸引的游客以少数先锋型旅游者为主,如探测旅游者、嬉皮士、流浪汉等;少数当地人参与旅游活动;该阶段旅游人数少,设施设备简陋,游客或搭帐野营或借宿当地人家中,此时的旅游发展仍处在自由无序状态;旅游对环境尚不构成威胁。第二阶段包括发展,巩固和萧条三大部分,其主要特征是大量游客涌入,景点吸引各种类型的旅游者,尤其以大众旅游者为多,中、高档宾馆数量不断增加,旅游设施设备趋于齐全;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游人大量涌入对环境的威胁日前明显。第三阶段是产品的更新开发阶段,此时的旅游者仍以大众旅游者为主,在数量上可能呈上升趋势、也可能呈下降或衰亡趋势,但无论游客数量的多寡,齐备的旅游基础设施已饱受折腾,旅游环境质量和景点的吸引力已明显下降,旅游人该地区文化和环境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经过管理上的弥补措施,如关闭大修、开发新产品,恢复环境吸引力等,该景区的旅游发展尚有回光反照的可能;否则该景区就从此走向衰亡了。

2.景区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

从对前一部分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一个景区的历史发展演变、景点的质量和吸引力都与该景区的环境保护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一个景区的旅游环境保护,也应和该景区的发展演变相对应,呈周期循环保护状态(如图2)。

A.环保开端a.开发e.萧条

B.系统保护措施实施b.参与F.再现活力

C.持续保护c.发展g.衰亡

d.巩固

在景区的开发,参与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游客和当地居民卷入的人数少,远未达到旅游区的容量,旅游发展未有系统管理的存在,该阶段旅游对环境的破坏虽不明显,但已存在,因此应作为景区环境保护的开端(A),有关部门应对该阶段已存在的环境破坏现象做及时的观察和研究,以便科学地、合理地预测和估计该景区今后旅游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景区设施建设,以及大量游人介入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程度,范围和有效保护的重点难点,为该旅游区今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环保依据。强调环保开端阶段在一个景区发展中的意义尤其重要;因为该阶段的环境破坏常常因其“微不足道”而被忽略,而后却给人带来“为时已晚”的遗憾。

当景点经历迅速发展,巩固到萧条阶段时,系统的旅游环境保护措施应及时跟上,这是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的第二阶段(B),该阶段游客对景点的需求呈急剧上升趋势、游人大量涌入,旅游区容量常常处于临界范围内,设施呈紧张状态,加上相关的开发和建设,旅游发展对景区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若不妥善保护和管理,环境质量和景区吸引力就会一落千丈;因此,该阶段及时系统的实施环保措施是景区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保证。

景点的发展在历经了萧条阶段之后,可能由于旅游实业部门更新产品、加强营销手段、提高产品质量,而重现活力;也可能由于各种努力的失败而从此走向衰亡。但无论如何,对一个景区周期循环的环境保护,不会因景区衰亡阶段的到来而结束;因此,该阶段对景区环境的持续保护(C)是景区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实现。

上述提到的旅游区环境保护完整周期的三个不同阶段,可能会因不同类型的旅游者需要差异、旅游心理和行为、以及地方文化和居民参与的不同程度,而在微观上体现出不同的特征;但从旅游景区发展演变的整体而言,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的三个阶段能从动态的角度、宏观地描述景点历史发展演变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从动态的角度、把旅游环境周期循环保护划分为环保开端、系统保护措施实施和持续保护三个阶段的提法,和从静态的角度,把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状态划成不足状态,饱和状态和过度状态之说,在管理方法论和具体措施实施上,可以相互弥补、相得益彰。

(附图{f90304})

图2景点演变、承载量与环保关系

3.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存在的理论问题

Butler的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自1980年提出后,西方许多学者曾多次把它应用到旅游景点或旅游产品历史发展演变的实际案例分析和研究中,并在理论上和经验数据上对原模式作了进一步的发展(Hovinen1981,Lundgren1983,Meyer-Arendt1985,Keller1987,Strapp1988)。在众多的文献中,1987年DouglasPearce对西班牙阳光海岸的考察研究发现,景点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衰老期等四个阶段之发展演变与游客数量、旅游环境、景点的城市化和产品资源的商业化不无密切关系;而在这诸多影响旅游景点吸引力的因素中,游客人数的多寡和环境质量的好坏,对延长景点的寿命,起着最直接的使用。与地中海沿岸的其它景点相比,成年期游客的大量涌入和旅游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使西班牙阳光海岸迅速进入了衰老期,加上环境保护措施没有及时跟上,致使该旅游地永远失去了回春的机会。类似的景点发展演变在我国也很普遍。邵学文在《旅游区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旅游学刊》1990)一文中,从Butler的旅游景点发展演变模式出发,针对江苏省淮阴市旅游区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该市旅游区的发展过程。该文作者把旅游区的各个景点按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阐述了各个景点在开发、成长、成熟、停滞、衰退或回春等五个阶段所呈的状态,探讨了近十五年来作用于景点演变发展的外在和内在因素。

把旅游景点环境周期循环保护构想嵌入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乃是对景区旅游环境宏观管理的尝试,是对景点旅游环境质量的一种全面管理和保护设想;但它仍然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即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的定量界定问题。景区容量临界范围没有定量界定,不利于对景区超容量接待现象在管理上进行宏观调控。例如,衡山绝顶祝融峰,总面积477平方米,按人均占用8平方米,每人游览15分钟,每天开放12小时计算,日合理环境容量为2862人次,而实际上每年旅游旺季(7—10月),日均游人为4600人,人均占地仅5平方米;游人最多的时候竟高达一天3.1万人次,人均占地仅0.73平方米。厦门的鼓浪屿日光岩,游人的平均占地经常不足2平方米。我国的许多旅游景区,这种超容量运转现象极为严重,致使景点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大大地降低了景点的吸引力,缩短了寿命。

虽然不同旅游区游客超载情况因地而异,各地旅游景点控制超载的措施各有高招,其中也不乏成功的经验,如黄山对旅游旺季游客超载现象通过交通调控、外部调控、经济调控,景区调控等管理手段,收到可喜效果;但依笔者陋见,对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问题,旅游学界,旅游规划开发部门以及环保科学界还有必要从单位时间内进入景区人数、单位空间内游人占有游览面积及其与景区的实际游览总面积比例关系的角度,调查研究、获得经验数据、并对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作出定量的界定,形成全国统一的标准,为各地旅游区解决环境超载问题提供可循的依据,以宏观地实现对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有效保护。据笔者涉猎,对旅游景区容量临界范围的统一标准定量界定问题,在西方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研究文献中尚不得见,笔者相信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在解决景点超载问题以及对旅游环境实现有效保护方面,将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故在此把问题提出,求教于方家。

三、关于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建议

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旅游发展得以永续的前提和保证。保护和恢复我国旅游环境的良好状态,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要通过综合治理。

1.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旅游环境保护和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相比,所涉及的面更广,因素更复杂,因此,有关立法部门应尽快制订和颁布《旅游法》、《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便和已有的制度配套完善。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依法守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必依。

2.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多谈“防”,少谈“治”,突出“防胜于治,防先于治”的管理思想,使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宏观地贯穿旅游规划、开发,发展和巩固等各个阶段,规划时,应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预测和估计,对环保的点、面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景区超载情况的有效调控等问题进行宏观管理,应切实避免旅游开发与发展中重产值、轻环境的短期行为,避免“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手段。

3.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主客参与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全体参与;因此,通过法制观念教育、全面观念教育以及长远观念教育,来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一些旅游开发和发展似乎没有完全掌握和充分尊重居民对发展旅游的认识,缺乏对居民直接参与旅游开发和发展的鼓励。

4.增加环保经费

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大事。在目前国家财政吃紧、困难较大的情况下,各级有关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办法,以保证充足的旅游环境保护经费。比如,在旅游环保管理上,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排污费;对景区开征适当的旅游资源维护费;此外,地方政府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不断增加经济后劲,以保证逐年增加旅游环境保护的投资。

5.加强科学研究

旅游科学是一门以应用型见长的交叉学科,旅游环境保护涉及到的学科面很广,因此,在景区的开发和发展工作中,应开展多学科、深层次的调查研究,以便更科学地对旅游环境进行综合保护和治理,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6.抓住时机、大力开发生态旅游

随着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旅游者本人将成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由旅游者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的乡村旅游,绿色旅游等等生态旅游形式是当今公认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旅游与环保矛盾不能共存的理想的旅游形式,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有许多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适时适地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有利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

总之,旅游发展不应把自己同旅游环保敌对起来,环境有效保护是为了更好,更持续地发展旅游;相信在全民环保意识日渐提高的今天,通过有关部门对旅游环境的宏观保护和综合治理,我们的旅游资源一定能够得以持续利用,旅游业一定会真正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项“朝阳产业”。

参考书目:

1刘汉洪、彭旺元:《南岳衡山“旅游公害”及其防治对策》,《旅游学刊》,1991,6(1):35—38。

2刘振礼:《旅游环境的概念及其他》,《旅游学刊》,1989,4(4):37—39。

3刘继韩:《对承德避暑山庄旅游环境保护的意见》,《旅游学刊》,1994,9(2):42—43。

4罗斯·道林(Ross.K.DowLing):《从环境适应性来探讨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学刊》,1993,8(6):50—53。

5傅文伟:《发展旅游与环境管理》,《旅游科学》,1992,(3):11—15。

6谢彦君:《永续旅游;新观念、新课题、新挑战》,《旅游学刊》,1994,9(1):21—26。

7楚义芳:《超载、旅游污染及其控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1,(1):58—61。

8黄成林:《黄山旅游旺季游客超载调控措施研究》,《经济地理》,1992,(3):38—41。

9谷上礼、刘汉洪:《环境保护与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通讯》,1994,(2):8—11。

10BryanH.Farrell&DeanRunyan,EcologyandTourism,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1,18(1):26-40.

11Butler,R.W.TheConceptofaTouristAreaCycleofEvolution:ImplicationsforManagementofResources,CanadianGeographer,1980,24(1):5—12.

12DavidG.Simmons,CommunityParticipationinTourismPlanning,TourismManagement,1994,15(2):98-108

13EdwardInkeep,EnvironmentalPlanningforTourism,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7,14(1):108-135.

14Hovinen,G.V.ATouristCycleinLancasterCounty,Pennsylvania;CanadianGeographer,1981,25(3):283-286.

15JohnAp,ResidentsPerceptionsonTourismImpacts,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2,19(3):665-690.

16JuanitaC.Liu,PaulineJ.Sheldon&TurgutVar,ResidentsPerceptionoftheEnvironmentalImpactofTourism,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7,14(1):17-37.

17KellerC.P.StagesofPeripheralTouristDevelopment-CanadasNorthwestTerritories,TourismManagement,1987,8(1):20-32.

18Lundgren,J.DevelopmentPatternsandLessonsintheMontrealLaurentians.IntourisminCanada:SelectedIssuesandOptions,P.E.Murphy,ed.pp95-126.WesternGeographicalseries,Vol.21.Victoria:UniversityofVictoria.1983

19Meyer-ArendtK.TheGrandIsle:LouisianaResortCycle,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5,12(3):449-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