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篇1

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础

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他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建设创新型城市,对于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农业是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产业。然而,农业又是弱质产业,农民又是弱势群体,农村还是落后社区。没有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创新型城市就很不完整,科技强市就难以实现。并且,农业科技创新受自然环境、农民素质等因素影响,还表现出创新周期长、创新主体膨大、创新条件弱等特点。因此,我们必须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上狠下工夫,加快发展步伐,以利于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强市目标尽早实现。

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先导力量

农业科技创新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用丰富的资源代替稀缺能源,节约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同时,农业科技创新也有助于降低农业的自然风险。自然中存在着许多不可抗拒的力量,如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出现都会造成农业的减产,而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不仅能推出抗旱品种,用以降低危害,同时气象预报也可以使我们提前做出防护,以减少损失。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不断应用和发展,给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为农业生产率提高提供了强劲动力。只有十分关切农业科技创新,加快以现代科技武装农业,才能使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更快更实,动力更加持久、更加有效。

三、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资源

科技创新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资源,它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物化,使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科技转化为劳动者的技能,提高了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的能动性;科技物化为劳动资料、创新的生产工具,使劳动手段更加现代化;科技发展使劳动对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提高了农业劳动对象的效能和效用;科技创新的生产工艺使农业生产工艺流程更先进;科技进步优化了生产要素组合,使农业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更加科学合理;科技创新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化,手段更加现代化。

四、农业科技创新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只有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农业科技的突破性成果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才能实现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最终早日实现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及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愈演愈烈等。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业发展基本问题,使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靠技术,靠创新的可持续农业技术才能彻底摆脱农业的“不可持续”局面。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水等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农业新技术应用,可以拓宽资源的范围,实现资源的有效替代,有效缓解现有资源的约束;农业新技术的应用,还为科学控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开展科技减灾提供了基本手段。

篇2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浙江

1 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特点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浙江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雏形基本形成,已经具备了提升水平和完善的条件。

1.1 创新网络初步构成

这个网络最突出的特点是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以农业企业科技研发中心和农业科技企业为纽带,以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载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2 农业科技发展开始出现“四大转变”

即研究方向和重点从主要追求农产品产量增长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从主要突破传统种养技术向全面开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生态环境技术转变;从主要从事单向技术研究向着力推进综合集成创新转变;从主要重视农业科技研发机构的作用向促进产学研合作与农科教结合的转变。这虽然还只是开端,但它是一个很好的演变态势。

1.3 创新的地域性和特色性

浙江的农业科技创新基本上是围绕本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项目来推进技术提升的。例如,嘉兴市的水稻育种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品种在浙江省的覆盖率较高,同时辐射到上海、江苏、安徽、湖北等省市。水产养殖、林特产业、农产品加工等技术开发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由于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及产业化能力明显增强,提高了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据测算,浙江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达到8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0%,高于全国48%的增长率,处于全国较为领先水平。事实证明,农业科技进步过去是、将来仍然是浙江农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

2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不少成效,也做了不少改革与创新,但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求相比,仍面临很多新的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业科技创新的体制和机制供给障碍

2.1.1 现有科技人员结构和素质与推进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要求不相适应

从农业科技人员结构和学科结构来看,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呈现出学科结构、专业设置不尽合理,重产中,轻产后;重生产,轻经营的特征。绝大多数科研人员集中在农学领域,这是导致技术供求不平衡的重要原因。表现为种植业技术供给充足,其他技术供给少:大宗农产品和常规技术供过于求,而特色农业技术和高新技术供给不足。以浙江大学与农业相关的学院师资结构看,从事种植业教学与科研的占55%,从事养殖业的占20%,从事环境资源的占20%,从事食品营养与加工的仅占5%。在浙江全省1.89万名农业科技人员中,高级占18.10%,中级37.28%、初级39.56%,其他5.06%,三档职称中种养业专业占86%。这样的队伍结构,很难适应今后农业结构多样化变化的要求。农业科技人员流失较多。2004年,全省国有企事业单位有农业科技人员18954人,比2000年减少229人。从全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看,也存在知识老化、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省市县三级农技推广人员中,高级和副高级以上人员只占11%,中级职称占40%,初级职称占49%;乡(镇)级农技人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只占到37.40%,51岁以上的农技人员占25.69%。青年农技人员不愿意从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想方设法跳出农业行业。

浙江省虽已建立起了一个包括省、市、县三级的较完整的农业科研体系,但也同样存在基础研究比重大,而应用研究比重小的情况。致使农业技术储备不足,在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安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中缺乏关键实用技术。而美国农业科研力量的70%集中在产后阶段。这说明在浙江,无论是农产品的增值、升值,还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农业技术创新的支撑,科研与生产、技术与市场发生了脱节现象。

2.1.2 农业科技机构基本按行政区划分,不是按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农业区划来划分

现代农业的高新技术,是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综合性技术,具有很强的共融性和协调性,对研发人员的密集性和互补性要求很高。而纵向隶属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恰恰割裂了创新主体间的横向联系和协调,导致研究力量分散,科研设施的重复建设,科研项目低层次重复,单项成果多,突破性成果少,科技资源综合效果差。仅有的农业科技资源浪费比较多。

2.1.3 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单一,农业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我国从事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是政府举办的各级各类农业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作为国家事业单位,其资金来源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主要任务是完成国家下达的科研课题,获取奖励及其,并作为调资、晋职的依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往往缺乏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导向,重论文轻应用、重研究轻开发、重成果轻转化,往往存在为科研而科研的学术化倾向,大多研究成果并没有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科研人员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活力,科技创新形成了“立项―研究―成果―再立项”的模式。这种单一的模式,往往只重视理论上所谓的成果,忽视了成果的应用性和适用性,致使产学研、农科教相分离,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两层皮”,造成了目前我国农业先进适用的科研成果明显不足,国家大量科技投入到无效成果中的怪现象,也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少农业科技企业发育缓慢、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差、科技人力资源少、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浙江省2004年企业农业技术人员仅有1396人,占全省农技人员总数的4.00%,拥有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88人,初级职称777人,短期内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不能满足农业企业发展的需要。

2.1.4服务于产业发展的集成创新不足,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没有形成合力

现代农业科学研究具有交叉融合的特性。一项大的、有突破性的创新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因此,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协同工作对创新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在一些农业重大战略性研究

领域,综合化、集成化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集成创新的特征在于能打破空间和层次界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放式地解决创新问题,获得外部规模效应。而目前,由于体制限制,在各地的农业科研单位之间联合攻关,服务于产业发展的集成创新明显缺乏。科技资源布局分散,按行政区域配置,使地区间的科技资源流动不够,退缩在行政区域体系中,造成重复建设,地区协调不够。

2.2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进步必须以稳定的农业科技投入增长为前提。尽管浙江省近年来对农业的科技投入逐年提高,但农业科技投入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占农业GDP的0.3%。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浙委(2001)21号文)中明确指出,省和各市县要在科技经费中要有1 /3的经费专项用于农业科技研发。据调研统计,60%的市、县(市、区)根本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嘉兴市“十五”期间农业科技投入5377万元,占市级科技经费投入的25.2%,在全省11个地市中算比较好的,但仍低于省里规定的1 /3的要求。有的县(市)为应付目标责任制考核,在年度预算时可以达到三分之一的比例,但在实际使用时移用到其他领域。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严重不足,造成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科技经费主要用于保持科技队伍稳定,难以集中经费出大成果,突破性农业科技成果的数量明显减少,成果的数量少而小。同时,造成农业科技装备整体水平只有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农业科技竞争力整体上是处于劣势。农业科技推广同样也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推广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仅以长三角地区比较,农业科技投入水平略高于江苏,低于上海。

2.3 农业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滞后

经过近几年的改革,浙江省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推广体系为主,各类民间技术推广和服务组织共存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但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与农民对科技的强烈需求不相适应。浙江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4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的水平。农业科技贡献率是50%,低于江苏省的55%、上海市的56%。可见,与上海和江苏相比,浙江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很多问题。

2.3.1 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很弱

农业科技、农业生产本身的特征和我国农业生产千家万户经营规模极小的现实决定了政府在农业科研和推广中应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长期以来资金投入较少,乡里的农技部门大多是“只有人头费,没有工作经费”,更难解决农技服务体系的运转经费问题。由此造成了服务设施严重流失、老化,服务手段十分落后,势必制约了服务能力的提升,不能为农民提供适应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信息化的优质服务。

2.3.2 忽视推广模式的创新

在推广指导思想上,过分强调年年推新技术,过分强调推广数量,忽视对科技资源的整合,忽视农业科研与推广的有效衔接,忽视推广模式的创新,头重脚轻现象比较明显。成果转化者和推广者多以自身的经济利益为核心,以满足农民利益的公益意识和新的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最后一公里瓶颈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4 对民间农业科技力量扶持不足

浙江有一大批“农民发明家”,他们从本地区和本人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实际体验出发,创造了适应本地土壤和气候的品种、栽培和饲养技术与农艺,成为农业科技进步的生力军。这支民间科技力量是全省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发、推广和普及农业适用技术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农业科技与其它的领域不一样,地域性特别强,“农民发明家”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特别大,要给予特别的关注。而目前大多数农业科技能入搞新品种开发及推广都是自筹经费,制约了品种开发及推广能力的提升,亟需政府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扶持,要研究对“农民发明家”的激励政策。

3 构建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议

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核心功能上是有差异的。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除了在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领域为国家农业创新体系建设服务外,其主要任务是服务于区域内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功能在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则依赖于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3.1 对“创新主体”要有共识

一般来说,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是农业科技创新有其特殊性,一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见效时间长,引进的品种和技术有个适应的过程;二是农户的分散性,在我国,农业是由千家万户来经营的,规模很小,既使是一些农业龙头企业的研究力量也很薄弱,很难承担起科技创新主体的作用;三是农业的脆弱性,其本身的发展需要国家的扶持,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他们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也不是大农场。这就决定了不能寄希望于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主体,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主体仍然是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国家扶持的农业技术开发中心和示范基地。它们的研究与开发基本上是属于公共产品,国家对这些研究和试验基地的投入是义不容辞。对这个“科技创新主体”的理念要有共识。

3.2 农业科技体制的再创新

创新农业科技体制首先要创新农业科研体制。从攻克关键技术,解决重大难题,提升创新能力三个层面,加快农业科研机构的重组与转制。

3.2.1 重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

要通过市场引导和政府调控,调整现有农业科研机构。形成以省、市两级为重点的全省性农业科研体系。省级层次科研机构要重点支持以省农业科学院为主体的农业科研机构群体;地方层次应根据农业发展需要以及自然、经济区划,以市级农业科学研究所为重点,给予重点扶持,逐步发展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区位优势的区域性农业研究中心。

3.2.2 统筹农业科技资源布局

要突出重点,创建一批具有特色的省级农产品专项自主创新基地。可在全省范围内通过评估认定,筛选出具有较好研究基础和自主创新能力并具有较大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农业专项研究基地,给予重点支持。而不应仅仅局限在省级研究机构和高校这一层次。如在嘉兴建立全省水稻研究基地,在杭州建立茶产业研究基地、湖州建立淡水产品研究基地、舟山建立海水产品研究基地等。

3.2.3建立稳定支持与适度竞争相结合的分类发展的激励机制

政府必须对各种农业科技按“公益性”程度分类,确定哪些产品技术创新由政府的有关部门承担,哪些技术创新由非政府部门的企业、公司和民间组织来承担并推向市场。不分农业科技类型而一概强调把农业科学技术“推向市场”,不但最终达不到激励农业科技创新的目的,而且一旦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受到破坏,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因

此,要建立稳定支持与适度竞争相结合的分类发展的激励机制。

(1)政府对公益性重大成果实行政府采购

鉴于农业技术大多具有易扩散性、公益性等特点,为保护研究人员的合理利益,鼓励科研人员创新,政府对重大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应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政府(包括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承担公益性的研究领域,不仅从事基础性的研究,而且研究成果定期向社会公布。

(2)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尽管农业技术具有公共产品属性,而且有些成果具有一定的保护难度,但也应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成果保护制度,鼓励私人和农业企业通过市场需求决定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而政府主要是涉足私人资本和农业企业不愿意进入的农业基础研究领域,而这些领域对农业科技创新又是必须的。

(3)发挥省级政府农业科技立项、奖励的导向作用

多年来,由于科研力量和科研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所得的省级科研经费及成果奖励较少。这一方面是由于成果水平限制,另一方面也是导向问题。事实上,地方科研机构因其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承担着自主创新、引进之后再创新、再推广的重任,其研究成果大多数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辐射力,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作用更直接。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同样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不可忽视的主体。因此,省级政府农业科技立项、奖励应向地方倾斜。

3.3 创新农业科技体系的投融资体制

3.3.1 创新农业科研投入政策

农业的弱质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短时期内涉农企业还不能成为我国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政府应成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主体,致力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及农业技术结构调整,在重大基础性研究及高新技术研究上组织力量协同攻关,并通过各种扶持与激励措施,鼓励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科研。

3.3.2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政府建立规范的政策体系,就会引导非政府公共投资的介入。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企业实力较弱,但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机制和鼓励性政策体系,非政府公共投资会进入很多利润丰厚的农业领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此外,在农业科技的推广领域,同样要创立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3.4 大力推进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首先,可将各种农业技术按“公益性”程度,按科研成果能否物化、以及其在市场上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大小,分为“公益性”技术和“私人性”技术。“公益性”农业技术的推广由政府的农技推广部门承担,“私人性”农业技术的推广可以市场化,由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承担,进行有偿服务。

篇3

一、我市当前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泰州市科技部门大力支持下,我市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两大主题,努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工作,201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6%,为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组织实施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十一五”期间先后承担省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14项,市级76项,累计引进实用技术115项,引进国内外优良新品种170个,示范推广新技术78项,获得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22项;

二是规划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成省级姜堰现代农业科技园,园区规划面积1.24万亩,2010年高效农业面积占比72%,已初步形成以“水稻、家禽、果蔬”为特色优势的园区产业新格局。在各镇分别建有泰州市级、市级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2家和5家。农业科技园区注重科技集成示范,现已成为全市农业科技创新主阵地;

三是培植扶持科技型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2家、省级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泰州市农业高新技术企业6家,与省内外12家农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20多名农业专家受聘担任技术顾问,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形成;

四是创新农业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初步建立农业科技特派员(聘用本市农业科技人员50人)工作制度,依托农业企业建成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设施蔬菜产业姜堰分店和3家便利店,模拟超市服务形式开展农资销售、成果展示和技术培训,加速农业科技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引进示范推广应用;五是实施科技推进新农村建设行动,重点在沈高镇河横村集成农业科技和民生科技进行示范已,努力建设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和谐发展的新农村样板;六是开展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十一五”期间先后组织市内外科技人员560多人次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80多场次,举办农民技能培训班48期,为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培育现代农民作出积极贡献。

二、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存在困难和问题

通过有效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我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得以快速提高,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得以充分显现,但是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两个率先”,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任重而道远。对照现时情况与形势发展要求,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一些人特别是少数领导对农业科技重要性认识不足,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创新型农业科研团队和领军式科技人才队伍缺乏,产学研结合还不够紧密,园区运行机制不够活、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民科技素质普遍不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农业科技支撑作用的全面发挥,有待解决并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三、“十二五”时期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思考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又好又快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在农业科技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十二五”时期,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与农村科技工作,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按照“高新技术引领、常规技术升级、产业领域拓展”的要求,继续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着力激活科技要素,切实增加科技投入,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各个领域的科技进步,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高;稻米、蔬菜、食用菌、家禽、水产五大传统产业取得较大提升,形成20个左右优势特色农产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逐年上升,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以上。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今后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建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1、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重大专项。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主攻方向,围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实施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在农业新品种及标准化种养技术、动植物重大灾害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及产业化、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及产业化、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关键技术等五大领域实施重点攻关,力求取得突破。

2、加快建设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省级姜堰现代农业科技园,围绕发展壮大“水稻、家禽、果蔬”三大优势产业,不断强化园区集聚孵化农业科技企业、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功能,发挥园区科技示范、推广和带动作用,充分体现园区高效、生态的鲜明特色。建设一批专业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各镇均要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牵头组建1-2家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农业科技示范园。

(二)大力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充分调动各类农业企业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的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培育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并努力使它们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积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企业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科技研发机构;支持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在我市领办创办各类农业科技企业、科技研发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努力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建成若干农业科技创新团队。

(三)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水平

组织实施一批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培植一批农业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现代农民培育,特别要重视农民合作社紧密联系农民的作用,广泛组织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学用科技能力,加速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进一步充实壮大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十二五”期末本市农业科技特派员人数达100人以上,建成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家禽产业姜堰分店及若干便利店,服务范围包括全市所有镇村。

篇4

1.乡镇图书馆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职能

当前,部分农村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农副产品产量不高、附加值低、农业设备落后、技术老套等破解难题,这里有地域差别大、宏观经济形势突转、政府协调不力等客观原因,但深层次的原因是农民科技知识浅薄、小农经济意识重。这样的低效率生产造成的结果是农业发展缓慢,农业收入仅够维持家庭低水平的日常开销,多数农民外出打工所得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撑。因此,乡镇图书馆在新形势下承担着唤醒农民科技创新意识、强化地方农业科技创新的宣传教育指导职能。乡镇图书馆提供为农民量身定制的精神食粮,开展适宜农民操作的服务,是农民接受终身教育的理想阵地。它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为突破口,通过开展关于农业方针政策、农业设备使用、科学种养加等相关的读书活动,使他们在参与中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形成与时代同行的现代农业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农业行为习惯,培养他们把农业科技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去的情趣,从而扩大农业科技创新在农民群众中的影响力。

2.乡镇图书馆是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中心

乡镇图书馆是本区域农业科技信息中心。近几年,各地纷纷撤乡并镇,调整行政区划,各乡镇所辖地域较以往成倍扩大,乡镇图书馆在本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突出。但据笔者了解,一些地方的农民和少部分基层干部的信息意识不强,加之当地信息技术条件落后,使农民对农业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加强乡镇图书馆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中心的地位,可以培养农民利用信息的本领。农民到乡镇图书馆的图书资料中加以求证识别、消化、撷取,图书管理员协助查寻、筛选、分析信息,提供快捷便利的条件。

二、乡镇图书馆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现状剖析

充分发挥乡镇图书馆的作用,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然而,乡镇图书馆在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有不容乐观的难点:

1.农业科技类藏书建设落后。乡镇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少质量低,从数量上看,馆藏“小而全”,农业科技类图书占总藏量比例偏少;从质量上看,此类图书内容陈旧,或理论性太强,或实用意义不大,更新剔除工作缓慢。

2.农民阅读兴趣不高。有些乡镇图书馆几乎失去功能,成为乡镇形象的摆设,农民对藏书置若罔闻。究其原因是农村主流文化偏离方向,聚众赌博、迷信活动风靡乡间,同时作为阅读主力队员的农村青壮年大多离家外出打工,农业科技图书少有人问津成为必然。

3.信息现代化配套设施不全。现代信息技术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我国广大农村中还未完全普及,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的乡镇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严重落后,农民处于与外界信息隔阂的状态。在沿海发达地区部分乡镇图书馆的电脑网络、卫星通讯设施由于农民不会操作而利用率极低,造成资源浪费。

4.图书馆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乡镇图书馆经过几次乡镇机构改革,造成大量人才流失,现有人员结构不合理:低学历者多,非图书馆专业者多,懂网络技术者少,年轻者少。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三农”需求不匹配,与农业科技创新要求甚远。

三、围绕本土农业科技创新,发挥乡镇图书馆应有作用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有2500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其中有一部分回乡务农的农民,他们有一定的资金积蓄,在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感召下,从事种养加等农业生产经营。乡镇图书馆应及时对这部分人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和信息培训,让他们尽早走上农业致富之路,这是乡镇图书馆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时代责任。

1.优化乡镇图书馆人才职能素质,锻造网络信息技能。搞好乡镇图书馆少不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应建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打下扎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一要优化乡镇图书馆人员职能。在图书馆人员传统职能的基础上,增加向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教育、多手段传播农业科技创新知识的职能,要使他们成为乡镇图书馆阵地的多面手、“万精油”。二要积极引进人才。国家或各省市要出台相应的用人政策,鼓励大专院校图书专业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图书馆工作,这样的人才不但具有图书馆专业知识,又有信息学、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的一技之长,他们入馆就能担任起农业知识查询、信息参考咨询、农技新书通报、农业网络平台交互、提供下载服务等新颖的服务项目的重任。三要适时培训人才。对馆内现职人员应积极开展继续教育,改造他们的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方法。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信息素养,以此才能从事信息导航和教育工作。另外要培育崇高的职业价值观,要把为农服务当作一项内涵丰富和高尚的职业看待,要使他们看到这项工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社会价值。四要激励人才。要保证工作人员的薪酬公平合理,激发他们对事业的追求。比如,津贴设定应向有突出贡献的馆员倾斜,馆员在农业科技服务中完成任务应该获得年度工作量奖,职称评审中包含为农服务业绩部分,以更全面地考查馆员相对应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2.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目前许多乡镇图书馆不能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严重短缺,影响了硬件设施的更新和活动的开展。首先要强化各级政府对乡镇图书馆为农服务重要性的认识。出台相关的政策和加大上级检查指导力度,强化教育,提高基层领导对农业科技创新重视度,认识乡镇图书馆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软实力地位。其次,以立法形式设立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专项基金,其中一部分要通过财政预算拨给图书馆,运用到为农服务专项建设和馆藏建设之中。再次,多方面鼓励、吸收社会力量参与乡镇图书馆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的各类活动。积极和农林、科协、农技推广站、养殖所、出版、广电等部门合作,共同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采取专家知识讲座、能人现场传授、项目经验跟踪报道等形式。最后,既有资源要用到实处。国家对乡镇图书馆的既有投入要有实效,起作用,避免资源浪费。文化“三下乡活动”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国家资源下放利国利民,关键是要用到实处,要让乡镇图书馆有诉求权,把本馆关于农业科技知识的短缺情况和计划思路向上级部门汇报,使资源下放实实在在满足农村实际需要,否则架空于农民需求之外,离开农民生产实际只能是一堆废纸,一次空讲,一场形式。

篇5

关键词:农业科技;融资;优化机制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水平都有着显著提高。进入21世纪后,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本着对全世界人口生存问题负责的初心,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根本和基础,其发展必须重视科技的地位,正视农业科技的无限潜力和作用。在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进程中,农业也在随之改变形式,传统农业形式正在向现代化、机械化农业发展。

1先进农业科技的作用

1.1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001年加入WTO后,受国际价格封顶条款的制约,国内农产品价格因此而失调,虽然农产品价格在逐步放开,但仅仅依靠农产品价格上涨来提高农民自身收入的这一做法收效甚微。所以,要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科技转化农业产品水平,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稳步提高农民收入。

1.2是推进全国范围城市化、农村城镇化和全国现代化的需要

现如今我国推进城市化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但从现状来看,城市化推广进展缓慢,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城市化的水平还远远不够,而在农村劳动力却大量过剩,政府对城市化推力十分强大而大中城市的承受力相对不足,所以,发挥农业科技的渗透、凝聚、控制作用,拓宽农业科技的使用领域,飞速发展农村私营业,发展农村周边产业,以农村城镇化推动全国城市化。缓解农业自身制约的矛盾,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对农民进行思想观念教育,推动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从内而外地让农民朋友主动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全面现代化的步伐,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1.3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各个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速度都非常快,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出来并应用于农业,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经济竞争也愈演愈烈,每个国家都力争抢占战略竞争的制高点。而我国的整体现实是人口数量过多,农村人口比重大,剩余劳动力过多,农民生活不富裕,农业虽然比重大,但自然灾害多,这就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阻力。再加上农业资源及土地资源日益稀缺,而社会需求日益加大,所以重视先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扩大粮食高产,退耕还林发展中药材、园艺、新兴果蔬等附加值高的产业,优化畜牧业结构,提高农业加工业产值,重视以生产持续性、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协调统一为目标,认真落实科教兴农的战略方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2农业科技资金筹集困难存在的原因

2.1金融信贷资金供小于求,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贷款门槛高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正当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多样化合作的农村金融体系还处在建立初期。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经营一直处在商业化和支农目标间的有效衔接;与此同时,我国农村资金需求数量在不断增加,随着国家在政策上的不断优化及支农助农的机构不断增多,农村资金供给量也较以往有一定幅度的增加,政策及机构给予的仍然远赶不上农村资金需求量,资金供求缺口依然较大。从供求关系看,普通农民百姓和农村企业对金融的需求方式、数量、产品等各不一样,而金融机构则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所以农业正规金融机构没有真正承担起政策性金融银行的重任,商业银行对小微型涉农科技企业的贷款发放较为审慎,贷款门槛较高,条件较为严格,多数小微型涉农企业很难达到标准。

2.2国家财政支农效率低下,管理体制不健全

21世纪以来,我国越来越意识到农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在财政方面对支农的部分也日益加重。第一,在我国财政支农的资金中,真正实际用于农村建设和农业科技的只有一半的份额,财政支持农业的支出里“非农化”现象非常严重,本该是财政支农直接受益对象的农民和农业反而所占比例很少。第二,农村发展涉及范围较广,财政支农资金远远不够,财政投入需长期稳定,农村的医疗条件不够,农村教育跟不上城市,农村社会保障及养老问题严峻,农村环境日益恶化,农业科技发展面临考验等,与城市发展相差较大,还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第三,正因为农村发展涉及范围太广,行政管理部门较多,项目复杂,多项目之间出现相互重合、脱节,导致财政支农资金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造成财政浪费。

2.3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经营效益不高,自身发展可持续性差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在经营实力方面抵不过城市商业金融机构的发展,在整体上起步较晚,资金存储量不足,吸金力也不够,导致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差。相较于国有银行差距较大,导致其各方面服务也相对落后,阻碍其自身发展。其次,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在政策上受到阻碍,国家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不如城市商业金融机构那么多。最后,据统计,与城市金融机构相比较,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而农村金融机构的利润率比城市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利润率却少了近一半,这样一来就凸显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弱势和弊端,使之发展缓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差。

2.4农村民间金融风险突出,缺乏有力监管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日益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机构规模扩大,其融资规模也日渐扩大,这时农村民间金融的风险也就逐步显现出来。第一,许多人无法识别非法集资,对非法集资的认识少之又少,以熟人借熟人的情况导致集资安全性很低,非法集资的风险很大,不仅仅体现在无法还本付息上,对农户家庭的打击也十分大。第二,高利贷问题居高不下,农村民间借贷困难时,在农民借贷缺乏抵押物的情况下,高利贷成了农民的主要选择之一。第三,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的存在会一定程度上削减国家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但银行、信贷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门槛过高,手续过于繁杂,小微农业科技企业很难从这些正规金融机构获得有力的支持,这就势必让一部分农业科技企业胎死腹中,造成产业发展滞后,对国家经济有深远的影响。

3对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3.1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重视其他力量的补给

首先,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量,对农业科研项目多做扶持,对农业科技发展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各界企业和金融机构对农业科研项目和农业科技企业创新的资金投入,政府应制定农业科技发展计划和未来规划发展方向,对农业科技企业和项目对症投入。其次,鼓励科研项目立项,培养科研人才和科研人员,对投资农业科技企业和农业科技项目的企业和机构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使得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成为农业科技产业资金投入的有效力量。最后,要改变传统农业观念,要重视技术发展,重视栽培种植,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技术水平,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加强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发,提高农业生产率。

3.2健全信贷机制,加宽农业融资渠道,降低农业贷款门槛

在这方面,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加快推行新的管理条例和管理办法,降低农业贷款的门槛,放开农业贷款主体,简化农业贷款程序,金融机构要加快推进创新业务、创新机制等,农业发展银行则要积极响应国家金融政策,跟紧大环境的变化,创立各种应变政策和机制,推进自身业务发展新要求。所以无论是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是农村发展银行都应响应国家对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号召,顺应国家需求,提高自身发展水平,为农业科技企业、农业创新项目等各个领域提供资金投入。同时,要拓宽农业融资渠道,创新出适合农业科技项目和农业科技企业的制度和融资渠道,创新出新的质押贷款方式,如用农业科技的专利权贷款等,推进信用担保机制;与此同时,要发挥政府金融性政策的作用,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扶持,支持农业科技的基础性发展。

3.3建立对农业科技创新投资的引导与激励机制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紧紧围绕粮食、蔬菜、水果等日常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农产品加工问题及农业科技资源环境保护、节约成本增强效率等问题,在越来越稀缺和越来越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提高农产品种植产出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借助国家农业科技园搭建农业科技融资、信息、品牌服务的平台,建立农产品科技成果展销,开展展销会可以最直接地让农业科技产品推广到市场,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充分激发科研机构间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及各种高校研究院的作用,充分转化各类科研成果,并将科研成果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除此之外,在推进农业科研成果之余,同时要普及改革试点,抓紧改革试点品质,重视农业科技技术研究,如转基因生物技术、有机农业技术、有机肥农业技术等。要重视创新技术,突破资源束缚,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此同时,协调企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科技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1]郭新明.金融需要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J].西部金融,2012(1):12-15.

[2]陈长民.对农业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的探讨——以陕西为例[J].经济论坛,2012(10):97-99.

[3]王薇,李燕凌.农村科技资金筹措困难与体制优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11):58,88-89.

篇6

关键词: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浙江;科技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028-02

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而农业知识产权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研究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对于提高浙江省农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完善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更好地利用农业高新技术、提高农民的收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浙江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浙江取得了大批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知识产权对农业经济效益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组织与农业技术体系,建成一批设备较为完善的农业科研实验室,培养了一支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素质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农业科研队伍。到2009年,全省已有农业科研院所54个,农业科技推广人员24 836人,涵盖农、林、水产等行业,形成了以省、市级科研院所和中央级专业研究单位等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农业科研体系。但是,浙江省科技基础条件和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科技投入特别是企业研发投入仍然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和外向度比较低,产学研协同攻关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1]。根据浙江省农业厅网站(2009)的资料显示,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科研院所数量不多,只有54所,农业园区基地只有67个,相对农村工业13 374这样大的终端单位,是远远不够的。农业推广人员中,正副高级农业科技人员相对很少,大量的是初级技术人员和其他人员,这个人员结构是不协调的,对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浙江农业知识产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政府有关部门对农业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政府部门领导市场经济观念明显增强,但由于长期以来工业偏好思想的影响,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对增强农业综合能力和农业经济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等重要领域的决策中未能充分考虑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导致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调节和促进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2.侵犯农业知识产权现象还比较严重。由于知识产权观念不强,许多经营者和管理者在知识产权活动中有意无意地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引起知识产权的纠纷案件。资料显示,浙江省法院受理一审涉外、涉港澳台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数量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2003年至2007年五年时间就翻了5番。

3.对农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目前,在工商业领域,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但在农业生产领域,广大农民群众对知识产权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与公安司法保护部门的协调还有待加强。案件大部分来源于当事人的举报,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主要处于被动执法状态,通过司法程序审理的案件比例小,部分知识产权纠纷长时间得不到解决,这与浙江省每年发生亟待解决的大量知识产权侵权或纠纷案件的需求相差较远[2]。

二、浙江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浙江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下面,我们来分析浙江农业知识产权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1.政府在对农业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工作体系,与农业知识产权工作做得较好的省份相比相差较远。浙江知识产权局担负全省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双重职能,机构虽已升格,但人员增编和事业经费增加等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未能形成完善的统一规划、协调运作的行政管理体系,高层次农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和研究人才严重缺乏。

2.政府对农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激励政策存在偏差。有资料显示,1985年至 2005年 8月底 ,在浙江省的农业科研单位专利申请量为151件,授权量35件,专利所属单位为省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淡水所等。专利申请数量管理机制不健全,许多专利都由个人掌握,许多技术资料也掌握在个人手上,一旦技术的掌握人调动,或者技术资料私下扩散,国家、单位、个人的利益就得不到有效地保护。另外,缺乏具有经济头脑的人才,专利的申请和利用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致使科研成果大量流失。此外,缺乏公平的中介机构,也是造成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工作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3]。浙江注册农业或涉农商标的主要是农业企业和经济发达的市、县的有关农业团体组织,落后地区商标意识还比较淡薄。尤其是农业商标,重注册轻使用轻管理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致使很多农业商标难以快速成长为名牌,更不用说成为驰名品牌。

三、推进浙江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建议

1.加强对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教育与培训

相对于工商业来说,农业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的维权意识比较淡薄,义务主体素质不高[4]。在传统的意识观念中,很难将知识产权与农业挂钩。而农业知识产权的义务主体大多是农业生产者(农民占多数),对知识产权的理解受自身素质和传统农业产业体制的制约,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就更为淡漠。因此,必须加大《专利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商标法》等相关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农业科研单位尤其是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实施农业知识产权战略,提高权利、义务主体的权利意识和法制观念,促使他们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并能内生农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自觉地履行保护义务。

2.制定重视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激励机制

浙江省目前农业科技领域的激励机制,主要是通过各级政府、各系统部门和农业科研单位设立的奖励制度体现。这种评价制度,由于行政性与部门性分割而非体系化,水平标准有很大的相对性,特别是评价取向缺乏市场经济的内涵和效应。因此,必须构建适合本省实际情况的科学的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化的价位评价体系,建立公平合理、有效运行的激励机制。要科学地界定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依法规范科研人员在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中所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激励和保障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农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要合理调整与平衡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中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为农业技术发明与创新成果的及时转化和获得最大的转化效益提供依据和保障。

3.建立健全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首先,在现行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下,发明和技术成果要获得国家法律保护,必须经过相应法定程序。而获得专利权必须满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要求,获得动植物新品种权也必须符合法定的技术条件。获得了知识产权后就有了国家法律保护下的排他独占权,可独占一方市场,从而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5]。农业科研单位要抓紧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根据农业知识产权本身的特点,建立起适应其发展需要的管理制度,将其纳入总体科研管理体系中。各级农业科研管理机构有必要积极引导、协调,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要对本地区的一定时期的重点科研项目和重大专项科研项目进行科学规划,并对科研项目可能产生创新性技术进行分析和评估,对符合专利条件的科研成果督促发明人及时申请专利。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计划和农业成果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中的知识产权内涵,正确处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以提升和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科技知识产权的管理水平。

其次,把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研计划管理的全过程。一是在立项前对课题进行必要的知识产权状况分析和评估,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力争选准“起点高的课题”,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二是在项目管理中把知识产权的产出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不仅把课题获奖成果和论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而且考虑品种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的产出量;三是在项目管理中根据知识产权状态及时调整项目的技术路线,避免作“无效劳动”;四是对引进技术项目在立项前要进行知识产权法律状况综合分析。

最后,要把知识产权管理纳入到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研究开发项目的主要承担人员,在项目尚未完成或知识产权尚未申请保护前要求离职、辞职等,可能泄漏项目所涉及的技术秘密的,可在签订技术秘密保密协议后予以批准;职工因退休、离职、辞职等原因离开工作岗位前,必须对其业务工作和知识产权进行移交和说明,填写《工作移交清单及说明表》;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应注意被引进人员持有的知识产权状况,防止被引进人员持有原单位的知识产权而发生侵权现象。

参考文献:

[1] 楼洪兴,端木斌,郑纪慈,骆少嘉. 浙江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3):73-78.

[2] 朱玉春.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对策[Z].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4.

[3] 课题组.广西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1):13-17.

篇7

关键词:“万山红遍”品牌企业 创新服务模式 挂牌扩园

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也就是在较短时期内,迅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差、收入低的问题,改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实践证明,实施品牌战略是一条有效地途径。

品牌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到商品化、市场化,产品生产达到产业化、标准化以后,政府或企业,为突出地方特点,充分发挥区域内资源优势,以提品或服务方式,增进产品竞争实力,对整个产品生产和流通在总体上部署。农业品牌产品生产,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生产标准化,使龙头企业联合分散经营的千家万户,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效益。

1.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科技服务企业

江苏丘陵地区,主要是江苏省西南方低山丘陵,地跨南京、镇江、常州、扬州等六个市区,在省级农业区划上称之为宁镇扬丘陵农业区,全区土地总面积1.34×104km2,占江苏丘陵地区土地总面积的91.6%。区内四季分明,年均温度14.6-16℃,大于3℃和10℃积温分别为5200-5500℃和4740-4950℃,年无霜期220-240T,年降雨量940-1200 mm。全境低山、岗、河坝、湖泊分布其间,并有长江贯通,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农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力的条件。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是一按所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条件,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江苏省省级区划基础上,改原先行政区划设置的地区农业科研所为农区科研所。该所一贯以发展地方农业为己任,担负着江苏丘陵地区的农业科学研究,并投入较大地力量于农业科技新成果的转化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依据江苏丘陵农区特点,发掘地方农业资源,针对丘陵地区“地薄水少”的农业立地条件,积极配合地方政府,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江苏丘陵果品产业。“请进来,走出去”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引选和推广江苏丘陵地区应时鲜果新品种,经多年研究,探索出了多树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通过领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充分发挥农业新技术的科技支撑力量。重视稻、麦新品种的选育工作,近年来选育出近20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选育的“II优084”超级杂交稻,创世界水稻高产纪录;以镇麦4号、5号为代表的镇麦系列小麦高产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推进了区域内粮食生产。蔬菜花卉品种引选工作,走创汇农业之路,90%以上用于出口;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工作,以新农药品种研究和开发相结合,成立专门研究部门,并建立现代农药实验公司,以高效、低毒、低成本的绿色环保型农药为主攻目标,先后研制了8个农药新品种,注册登记的3个新品被列为省内外推广补贴或重点推广产品。近年来,注重品牌战略,并积极实施,于2008年注册申请“万山红遍”企业品牌商标和“亚夫”牌应时鲜果商标,在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上向前跨了一大步,在江苏丘陵大地上做了新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9年,以“万山红遍”挂牌的农业园区被评为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万山红遍”商标被评为江苏省著名企业商标。

2. “万山红遍”农业科技品牌企业

“万山红遍”农业科技品牌企业,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江苏省科委领导,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设立的农业实验基地发展而成的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白兔)科技示范园区。上世纪90年代在上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把缺乏基础设施分布零散的试验基点,改造为技术先进、设施较全的具有现代农业雏形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科技园区引进多种丘陵适生果树无花果、葡萄、梨、桃、樱桃、草莓等,精心研究十多年,已逐步形成多树种整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进入二十一世纪,在白兔园区取得成效的经验下,进一步扩大园区,以推进区域内农业发展,选择具有江苏丘陵特征的环茅山地带,建立了以有机农业为主的生态科技示范园;果树专业化科技示范园;种养加结合牧草示范园,园区面积共计近150公顷。在“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口号鼓舞下,园区作为推广示范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窗口,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2008年,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申请注册了“万山红遍”企业品牌。四大园区统一使用“万山红遍”品牌、统一技术规程、统一产品标准、统一外观包装等,并对新增服务点或果农,也纳入统一品牌的企业内。以挂牌扩园方式,加强科技服务,2009年末,在苏南苏北挂牌面积500公顷,使“万山红遍”品牌企业达750公顷,品牌销售2500万元。2009年被评为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万山红遍”牌桃、梨被评为省名牌产品,“万山红遍”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

3.“万山红遍”农业科技品牌企业近年来运作及业绩

近年来,“万山红遍”农业科技企业,强化品牌意识,树立企业形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原先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农业企业创立品牌的重要性缺乏完整的认识,从而忽视了对农业品牌的创立与维护。积极联系省内外有关商标管理的权威机构来所以讲座的形式,加强品牌管理知识的普及,并请知识产权维护方面的专家讲解企业内品种保护、专利申请等方面的内容。首先,在观念上提高了对品牌的认识水平。近年来,“万山红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的业绩。

3.1 提升龙头企业地位,进一步发挥示范效果

“万山红遍”品牌企业,突出专业优势,立足江苏丘陵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热心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十一五”期间,共承担省、市级下达科技创新项目31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25项。有机农业基地建设、有机稻米生产、有机果品生产及成果应用,作为创新重点。以整村推进,扩大有机农业示范效果,组织有机农业合作社,入社农户增加迅猛,由刚开始的152户,一年间增加500多户。入社农户人均年收入已达10000多元。桃超弱修剪技术、葡萄避雨设施栽培技术、梨棚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等,在“万山红遍”园区及挂牌农户果园,以品牌企业统一技术规程,向周边市区推广。

3.2 激励科技服务创新,建立科研与服务良性互动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然而,分散式经营农户,普遍科技文化水平低下,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当代新型农民。“万山红遍”品牌企业,将农民培训作为重要的科技服务内容,以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能力。

着力落实“所农民专家培训”计划,在邻近市区的科技服务点,选拔优秀专业果农为培养对象,每年度开展科技培训20多场次,现场观摩结合课堂讲座,一年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万山红遍”品牌企业,科研上紧抓重点,研究果树病虫害防治、设施栽培等急需解决技术的难题,科技服务上力求创新,走专业化社会服务新路子。在多点建立果树专业合作社,统一供药,统一销售等,效果大大超过预期。

3.3 丰富农村市场,繁荣农村经济

近年来,“万山红遍”品牌企业以挂牌扩园,串联中、小果园,帮助建立专业生产组织,使各区域内应时鲜果生产有规模、上品位,增大了经济作物的生产份额,丰富了农村市场,并大量地农产品销往区域邻近大中城市。2010年,“万山红遍”企业品牌销售额成倍增长达4000余万元。

3.4 提高现代管理水平,确保农民增收

“万山红遍”企业注册为省著名商标后,企业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品牌效应“立竿见影”。为加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注册了江苏应时鲜果省级著名商标即“亚夫”果品商标,严格管理品牌产品质量。只有规定品种,符合质量要求,隶属“万山红遍”挂牌园区或企业的产品,才能冠以“亚夫”品牌。品牌农产品的应市,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渠道,赢得了商誉,为农民谋得了实惠。

3.5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朝现代农业迈进

“万山红遍”品牌企业,实施“双品牌”战略以来,搞好科研与服务良性互动。在区域内农业生产及发展方式转变上,勇于实践,推陈出新。通过品牌企业的示范带动,把品牌农产品的生产管理纳入专业化、科学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轨道。品牌农产品的优质优价,激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区域的拓展,规模的扩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随之广泛应用,从而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

4. “万山红遍”农业科技品牌企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经几年的发展,“万山红遍”品牌企业作为农业科技龙头企业,立足科技创新,在扩大企业园区的基础上,在服务形式上寻求突破,加强与邻近市区农业企业及农业合作社等的联合,培训农民专家,果树专业户,发挥品牌效应,实施品牌战略,实现品牌资源共享,品牌农产品销售额连年上升。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有待解决的问题。品牌企业的开始阶段,在打造品牌形象上投入了较大力量,表现出科技服务强化了,而科学研究松劲了。通过挂牌扩园,企业规模逐年扩大,科技力量略显不足,缺乏自主创新科研成果或有成果档位却不高,加强科研后劲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品牌企业对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与外观包装实行统一要求,对品牌农产品的销售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品牌往往“创立容易维护难”,树立优秀品牌企业形象,需要一贯严格把握质量关。“万山红遍”是江苏省著名企业商标,园区扩大,在更大范围内享有声誉,对挂牌园区的生产标准不能含糊,如对冒用品牌的果农,要严格监督,要确实认识到品牌是企业永恒的无形资产。“万山红遍”品牌企业,至2010年末,所内四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所外挂牌园区面积达1400公顷,范围大了管理增加了难度,目前技术指导是工作的侧重点,对产前、产后服务,如销售渠道、农资供应等仍未有隶属品牌企业的合作组织,要定人定岗负责这类工作。如何把“万山红遍”品牌企业搞得更好,需要抓紧以下几方面工作。

4.1 加强科研后劲,做到科研、服务“两不误”

“万山红遍”品牌企业是江苏丘陵地区农业科技龙头企业,虽然,有着数十年的科研工作基础,桃、梨、葡萄、草莓四大果树种类的高效集成栽培技术具有独到的研究,四大园区对丘陵农业发展科技支撑各具特点。但,企业发展迅速,规模逐年扩大,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科研上力量尚欠缺,科研没有深度,难出成果。科研是农区所的立足之本,也是农业科技企业的优势所在。目前,“万山红遍”品牌企业还处于拓展时期,要日益重视科技创新,争取多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

4.2 加强维护品牌,保持企业稳定发展

“万山红遍”品牌企业,近年来主要突出于科技服务工作,以品牌企业串联大小专业农户,农民培训、挂牌扩园双管齐下,加速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始终要把品牌形象与品牌维护放在同样高度来对待,维护品牌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保证。严格管理品牌商标使用,在果品采收时节,要紧抓质量关,挂牌园区的生产农产品实行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上市。

4.3 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企业运作机制

科研需要人才,服务需要人才,农业科技发展更需要复合型人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农业科技企业,创建著名企业商标,实施品牌战略,存在着专业人才多,而懂技术又能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现象。要充分挖掘培养和引进企业管理人才,为品牌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作准备。在企业发展中,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办法和激励措施,建立多种合作组织和网络渠道,使品牌企业顺畅发展。

5.几点启示

“万山红遍”品牌企业,探索科技服务新路子,从试验示范园区的单个窗口,到现在通过挂牌扩园如繁星点点地分布在大江南北的众多品牌园区,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的分散经营以及业外高收益,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了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科研部门、推广部门都在寻求较为恰当的方法,“万山红遍”品牌企业,近几年实践,取得了可观的效益,为现代农业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5.1 政府大力支持,勇于探索发展新方式

自领办江苏省省级科技示范园区发挥区域内展示窗口以来,上级政府给予关心和支持,成立“万山红遍”品牌企业并成为江苏丘陵农业科技龙头企业,仍大力扶持和指导。“十一五”期间,共下达科研经费1600多万元,对四大科技园区课题研究上,作指导性安排,侧重有机农业方面的技术研究,在科技服务上,与邻近市区密切配合,使“万山红遍”品牌企业顺利地挂牌扩园,发展壮大。应当说,“万山红遍”品牌企业的发展是政府对江苏丘陵地区高效农业发展的总体考虑。

5.2 力求科技创新,品牌战略扩大效果

“万山红遍”品牌企业拓展时期,着重于科技服务范围和面积,已着手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新增科技人员,配备各园区研究项目。品牌企业的技术大多来源于四大科技园区的试验研究,已逐年增加科研投入。科研成果能直接应用与“万山红遍”品牌企业的大小果园。

5.3通过农民培训,加大科技转化力度

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产业化是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的集中体现,产业化生产是地方农业发展的重要发展途径。“万山红遍”品牌企业,发挥品牌优势,企业内资源共享,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农民培训,提高果农的素质水平,是“万山红遍”品牌企业年度的重要任务指标。以现场指导、课堂讲授等形式,每年度培训农民5000人次以上,奠定了企业的龙头地位。

5.4 重视自身建设,部门协调配合

“万山红遍”品牌企业,在学科建设的推动下,充分整合资源,科学划分专业,以四大科技园区为基础,加强科技创新,以挂牌扩园为动力,强化科技服务,企业内合理分工,部门协调配合。

5.5 坚持服务“三农”,确保农民增收

“万山红遍”品牌企业,按照所统一部署,遵循“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走特色化、自主化、品牌化、合作化的江苏丘陵农业发展道路。在“万山红遍”品牌企业的带动下,在区域内了涌现了葡萄、草莓、桃等地方知名的生产专业户,起到了“树立一个品牌,拉动一方经济”的效果。近年来,“万山红遍”品牌企业,直接或间接传授给农民的专业项目近百个,给农民增添经济效益20多亿元。

参考文献:

1.何忠伟等.我国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和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50-67.

篇8

1.1法律法规的建全与实施20世纪末,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美国首先调整了知识产权战略,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先后制订了加速专利诉讼审理、扩大专利保护的对象、促进技术的转让、强化海外市场的保护力度等法规。随后,英国、德国等面对国际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新形势,陆续制定出本国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1997年以后,日本参照美国的一些做法,从司法、行政及对外政策等角度,制定了重视专利的相关政策,通过对专利法和审查标准的修订遏制了侵权行为,保护了尖端技术,并通过设立专利技术转让中介机构,极大地促进了大学及研究机构的技术转让进程。与此同时,世界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日益重视。为了更好地引进国外知识资源,保护我国知识产权,我国政府也作出了促进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在法律,法规层面上健全了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正式起步。1993年对《专利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修订后的《专利法》补充了微生物、遗传物质发明和生物制品等发明同样可以获得知识产权保护,标志着我国开始将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纳入了法律保护之列。此后,我国于1994年加入了国际《专利合作条约》,于1995年正式成为《国际承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存布达佩斯条约》成员国,表明了我国生物技术保护正式与国际接轨。这不仅有利于国外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发明人在我国申请并获得专利权保护,也有利于国内农业技术领域的发明在国际上获得保护,实现了农业科技的国际交流。随着我国在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快速发展,在具体组织实施农业生物技术保护工作层面上健全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国务院1993年颁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1996年7月农业部颁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并已陆续受理国内外一些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申请。2000年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我国制定了《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提出了我国生物安全的政策体系、法规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国家框架。2001年6月,国务院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接着农业部又了与之配套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并于2002年3月20日起正式实施。2008年6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正式,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迈上战略新台阶。这表明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对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基因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比较系统的法律保护框架。与此同时,我国建立了一系列的种质资源和微生物专用菌种保存中心,如农业部建立的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国家专利局建立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普通微生物保藏中心(CGMCC)等。迄今,在作物种质资源、动植物基因工程、农业微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

1.2技术创新研究与知识产权保护并举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并举是当前开展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不断加大“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植物转基因重大专项”等一系列科学研究项目的资助,使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植物转基因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植物转基因科研创新取得了多项成果。如转基因棉花、水稻、小麦、大豆和玉米等作物的研究和技术突破;一系列农作物的抗虫、抗病、抗逆、高产和优质的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的育成;建立了多种主要农作物的遗传转化技术体系等。在动物研究中,转基因猪、牛、羊等家畜的研究也取得了突出成果。RNAi、生物芯片等技术的开拓和应用进一步加速了农业生物技术自主创新的进程。在取得这些丰硕成果的同时,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生物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了明显提高。国家从战略高度上引导农业科研和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同向发展。一方面积极开展农业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努力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十五”期间我国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达22.8%;“十一五”期间,我国各级政府、企业和科技界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日益提高,预计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将达到140万件。面对农业研究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农业生物技术将在农业科技创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与之对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将显得更加意义重大。

2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在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科研和产业水平将起到重大作用。

2.1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创新的有力保障目前,在农业研究领域,现有的机制还没有把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创新者的利益有效结合,农业科研与产业机构中缺乏竞争机制。因此,造成了科研人员创造的知识价值得不到市场经济下有偿的回报,导致主动研发和创造的积极性受损,更多的科研能量得不到充分发挥。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从法律层面上认定了农业科技创新是一种无形财产,使农业科技成果从无偿使用变为有偿的专利和专有技术,农业科技人员的科研劳动成果得到法律保障,从而使农业科技人员获得应有的经济回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一种具有商业价值,可以共享的资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以保证农业科技产品在免受侵权的情况下充分共享,可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农业科研人员在良性科研制度和环境下创造更多的知识价值。

2.2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农业综合实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为解决当前制约我国传统农业生产中的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及转基因抗病水稻等开创了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的一个新时代。据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ISAAA)近几年的全球生物技术及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报告显示,转基因作物在经历十多年的产业化后,仍在不断取得新进展。以中国的转基因抗虫棉为例,拥有抗虫棉核心技术的单价和双价抗虫基因分别获得了2001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中国知识产权组织(SIPO)颁发的中国专利金奖和2003年中国专利优秀奖,利用这一核心技术我国已培育出80多个适应不同棉区需要的抗虫棉品种,其市场份额的增长率连续9年超过10%,累计种植面积已达1484万h2,累计减少农药使用量25.5万t,培训棉农2000多万人次,为棉农增加收入超过1484亿元,受益农户累计超过3000万户,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事实证明,有效的农业生物技术专利保护措施对我国农业科研和生产水平提高,农业产值提升作用巨大。现代农业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生物技术上,保护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将技术引进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将科研成果在法律保障平台上有效转化,这有助于推进我国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智力成果迅速变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切实需求,也是促进我国生物科技进步和加快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2.3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动力农业可持续发展备受当今世界共同关注,20世纪80年代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已反映在一些主要国际组织的文件和报告中。我国在1994年了《中国21世纪议程——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其中包括确立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措施。随着人口急剧增长,食品供需和全球气候变化矛盾的出现,全世界仍有很多国家粮食供给紧张。同时,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了森林面积减少、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及有限的耕地生产能力下降等现状,不仅影响当代人的生存,也影响子孙后代的发展,这就促使人们重新考虑农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路问题。利用生物技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开拓新的空间这是当今农业领域最重要的体现,而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农业高新技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加快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立法工作,规范现有知识产权制度,积极发挥知识产权的作用,做好科研成果的合法有效转化、发明专利的高效应用、重点品牌的培育和保护等一系列系统性、战略性的工作,最终使得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相协调,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综合实力,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3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利用与设计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一种具有商业价值且可以共享的资源。国家可根据自身相关的条件和需求作出科学规划、策略。因此,笔者提出“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利用与设计”的概念,即:将知识产权保护贯穿于科研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科研项目的开题、研发路线设计、关键技术突破以及成果评定等每个环节。如涉及粮食安全领域的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和棉花、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品种的资源研究和转基因新品种培育上;农业病虫害与畜禽疫病的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上,既要有领先的科研理念、技术创新,同时还要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渗透进去,旨在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综合发展。

3.1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与日常的科研有效结合“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利用与设计”就是要将知识产权保护贯穿于科研工作的整个过程,在科研立项、研发设计、技术突破等各个环节充分联系和体现。首先,要确立战略目标。在立项时就要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重视专利查询和文献资料的查新,真正做到思路开阔,立项质量高和研发目标准确,避免技术侵权或低效研究。其次,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并对专利的维护和使用进行规划,同时将专利申请成果作为科研考核指标。最后,项目结束后要结合具体情况,适时、适当地选择知识产权保护方式,使科技成果及时形成知识产权。对尚未申请专利或尚未得到专利授权的科技成果,应注意保密,以备后续研究。除此以外,还要科学判断国内外未来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趋势,优先确立与国计民生相关的技术领域作为发展重点,比如生物制药与基因治疗产品、生物农业与食品加工、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及防治药物开发、环境生物治理技术等等。

3.2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管理和创新激励“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利用与设计”就是为了充分、有效、合理地发挥专利制度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障和激励作用。一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一系列有效措施和激励政策渗透到科研工作的每个环节。知识产权管理已成为促进自主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强化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管理。二是要进一步简化专利申请和授权的程序,加快审批、授权的速度,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的保护,以提高申请人进一步研发的信心和积极性。三是要激励创新,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奖励办法,对重要发明专利的发明人可破格评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推荐申报各级荣誉称号等。四是要积极创造有利于科研人员创新的科研环境,逐步建立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内部激励机制,将知识产权拥有量、知识产权运用、管理及保护状况作为科技资金资助、科技进步奖评审的主要依据。

3.3加强国际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经验的研究“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利用与设计”还需要不断强化国际间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交流与合作,重视对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规则的制定、调整以及发展趋势的研究。积极参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规则的变革和发展进程,共享各国农业科技进步带来全球资源的同时,也要主张我国应有的权益,维护国家的长远利益。首先,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谨慎地对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水平作出决策,国内立法应当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原则,遵循我国所加入的国际条约的最低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有利于我国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应当谨慎地对待高新农业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立法保护,对于像农业遗传资源这样的我国的优势领域,则应当加强立法保护;其次,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农业科研管理体系,建立以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农业科研管理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人员的工作过程大都是按照“科研立项完成验收鉴定报奖”这样的程序开展的,没有把知识产权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有必要重新确定农业科研工作的目标,将农业科研成果与自主知识产权相结合;再次,要学习、参考、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技术转让中介机构制度,促进高校和科研单位专利的顺利转让,得技术专利的形成及转让更加便利、快捷;最后,要加强保护措施。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日趋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愈来愈频繁,但相应的保护措施也要加强,因为谁占据了专利权谁就抢先登上了至高点,由此带来的潜在经济价值是非常巨大的。因此,不断的跟踪有关国家的制度及执行情况,调整、制定我国相应的对策。既要防止海外知识产权对我国农业生物产业造成的侵害和影响,也不能因为苛刻的保护政策妨碍了积极的科技引进与交流;在加强与有关国家在法制建设及执行等方面交流的同时,也要不断促进科研产业单位和企业在海外专利的取得及行使;积极参与国际间专利合作条约的修订、各国专利制度间的协调、先行技术调查结果及审查结果的相互共享等。

4结语

篇9

关键词:农业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措施

一、 农业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和推广转化体系不健全

主要表现为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的机制尚未健全和成熟,地方农业高等院校与地方政府、涉农企业和涉农协会等之间科技与推广工作的衔接与合作缺少实质性的进展,部门、区域、协会、涉农企业和学校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界限,彼此之间的融合和互动效果尚不明显,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通畅。资源整合能力和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致使经济、社会效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还比较薄弱

相对于国家重点类农业院校或科研院所,地方农业高等院校在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平台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的差距。地方农业高等院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农业高等院校,其拥有的人才资源、设施设备资源和资金投入等各个方面都非常欠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还非常落后,平台的资源整合能力差,导致转化率低下。

(三)科研导向存在偏差

在科研成果评定上,层次与数量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认为SCI、EI越多,就代表你的研究水平越高。这种导向上的偏差,带来了高校科研重论文轻应用,重成果轻转化的尴尬局面。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近几年来学术的数量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教育部科技司的统计数据表明,高等院校用占全国16%的研发人力、不足10%的研发经费,产出了全国66%的国际论文,而这些论文包括科研项目的成果真正用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比例非常低下,大部分论文和科研成果只停留在纸面上,只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没有真正的落地生根,没有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四)科研选题偏离生产

由于农业高等院校的科研项目主要来自国家各部委、省、市政府的各种基金、项目,使得大部分农业高校科研人员投入过多精力用于面向政府项目的申报、论证、检查、验收、鉴定等非研究性工作,没有很好地面向农业生产和市场的需求设计课题,忽视了市场需求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导致科研项目与农业生产实际相脱节、科研项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科研项目成果转化存在极大困难。再加上政府项目绝大部分还未能完全与生产、需求和市场相对接,多为基础研究项目,应用型研究项目的比例偏少,因此这些科研项目完成后取得的科技成果,也就难以应用于农业生产,难以更好的服务于市场需求。

(五)农业高校的科研成果推广转化动力不足

农业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的首要任务是教学和科研,他们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工作和学生工作之余,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后续的科研成果推广和转化上来,并且,农业高等院校对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重视不够。由于农业科研成果的特殊性,一些直接经济效益不高,但是社会效益大的优秀科研成果很难通过市场推广出去。一些应用前景较好的科研成果,却由于教师、科研人员对技术、需求、市场和农业生产不熟悉,导致了这些优秀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加上农业科技成果社会公益性强、经济获益较慢,而使用成果的主体多为实力较弱的农民和中小涉农企业,它们无力支付高额的成果转化费用。

(六)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欠缺

一项农业科技成果要想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经过小试、中试等几个阶段,而农业高校的大多数科技成果由于缺乏必要的转化经费投入,使得科技成果难以进行中试,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已经成功转化的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中,转化资金靠高校自筹的56%,靠国家财政拨款的26%,而风险投资仅占2.3%[5]。成果转化前期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进行中试,成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二、 农业高等院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措施

(一)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是实现科技成果顺利高效转化的根本保障。国家或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特色制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理顺各种关系、畅通转化渠道、提高转化效率。地方农业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要充分整合涉农企业、相关单位、涉农协会和兄弟院校等各方资源,彼此间充分合作,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质量。

(二)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力度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应出台必要的优惠政策并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的力度,尤其是要重点关注地方农业高等院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农业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为其提供相关人才资源、设施设备资源等,鼓励和支持产、学、研结合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三)制定必要的激励和考核政策

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是促进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首先,要在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科技成果鉴定以及科研奖励等方面,将开展产学研项目研发、应用型课题申报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内容纳入其中,并制定详细的考核指标体系,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在整个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改变以往只重论文轻成果、重科研轻转化、重数量轻质量的考核评价体系。其次,在利益分配上,要加大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分配比重,加大对从事公益性强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人员的奖励力度,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走出校门,积极向农业生产一线推广新技术、新理念、新成果,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优质的科技服务。

(四)以农业市场需求作为科研立项的基本依据

农业科研立项也要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即要以农业市场需求为导向,这样的农业科研立项才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没有市场需求的供给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要将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做好,首先要转变观念,要紧紧围绕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研究要始终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科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打破传统的从选题立项、科学研究、成果鉴定到奖励申报的一条龙观念,杜绝农业科技项目在选题时的盲目性和重复性研究,要深入农业生产实际,做到科研目的性强,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矛盾和问题,使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小结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而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绝大部分来自于农业高等院校,因此只有不断完善农业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才能使农业科学技术更好的服务于现代农业生产,才能更好的提升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靳玲品,李双群.提高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2(2):40-41.

篇10

1.1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含义

农业科技通道的建设是指建设一条顺畅、高效的途径,使农业科技从科研机构研究成熟后,经过农业专家有针对性的采用,农技员将技术规程后,最终被广大农户接受并掌握这些技术,使农业生产率得到提高的整个过程建设。新型农业的科技通道建设不仅包括农技以最低成本顺畅的到达农户手里,而且还包括农技推广被农户掌握之后的一系列农技服务和农业知识的更新问题。

1.2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是农业技术快速转变为现实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农业科技的迅速转化急需高效、便捷的科技通道。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农业发展的成绩和速度,所以,农业科技通道的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农村面貌要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等等有关“三农”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科技的力量,而农业科技要成为生产力,必须要为农牧民掌握,通过农牧民具体运用于生产过程中,取得农牧业发展的新成果。现在青海省农牧业亟需用现代先进的科技知识发展农业,农业科技通道建设是发展青海现代新型农业,用科技推动农业发展,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

2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2.1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实施,青海农业科技通道建设取得了重要成绩。启动了农业科技服务的建设工作。农业科技服务通道建设是指农业科技研发成功后,经过专家、农技人员推广到农牧民手中的顺向推广过程。目前,青海省通过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能够将农业科研院所针对农牧业发展需要研究的技术,经过专家和农技人员迅速推广农户手中,被农户掌握并用于生产实践,各补助项目县农技推广率达到95%以上,农业实现了大幅度增产,农民获得了收益,取得了成效。农业反馈通道建设有待建设。农业科技反馈通道是指农技被推广到农牧民手中,农户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新问题,并反馈到农技推广的相关部门,试图得到解决的过程。目前,青海各补助项目县还没有很好的建成这种反向的农技推广过程。农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农牧民遇到的新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现象还普遍存在。评价通道建设还需要完善。评价通道是指对农业科技的评价和农技服务有员的评价途径。青海各补助项目县正在努力建设和完善由政府、农技管理机构和农牧民三方考核的评价机制,建设农技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

2.2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机构设置和布局不合理,乡镇农技站所职能定位不明确,农技推广员管理体制不顺;激励保障机制缺乏弹性,人员编制不合理,不能激发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绩效考评机制不健全,已有的绩效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第二,组织能力不得力。很多项目补助县还没有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存在人员人事管理与业务管理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出现多头领导,一些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农技创新人才队伍培养,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素质不高。对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缺乏规范的管理和引导,降低了工作效率。第三,人员队伍素质不高。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服务质量整体不强。总量不足的农业科技人员缺乏专业性的农业知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第四,技术、资金保障不到位。农牧民亟需的技术还没有形成或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硬件建设滞后,推广经费缺乏,服务手段落后,许多农技推广、科普工作无法开展,导致科技转化受到阻碍。第五,宣传工作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渠道较少,很多农户不能及时得到科技知识和农技人员的指导。

3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问题的探索

3.1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目标

科技能被农牧民迅速掌握并运用于农业生产,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双向沟通,农牧民对科技的需求能迅速反馈到相关部门并及时得到解决。在此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产业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重点发展区域性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促进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

3.2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内容

技术创新是中心任务。农业科技通道建设应该以围绕科技创新为中心,不断研究出新的适合农牧业生产需要的技术,解决农牧民遇到的技术难题。队伍是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核心。大力提升人员队伍素质,使之适合农技发展的需要,能够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因人员素质问题而使农业科技通道建设受到阻碍。制度是农业科技通道的保障。建设好有关农业科技的制度,明确科技通道中的各主体职责,是农技通道建设的最根本保障。资金保障是根本前提。农业科技通道建设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的参与,需要建立长期的有效机制,资金保障是建设科技通道的根本前提条件。

3.3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原则

经济高效原则。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要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建设低成本的结构简明的短距离科技通道,同时,这条科技通道还需要操作简便、易于监管的、高效顺畅的通道。双向互动原则。科技通道建设应的两个方向,包括自上往下推广,还包括自下往上反馈需求的通道建设,即“政府—专家—农技人员—农户(示范户、辐射户)”和反向的反馈通道,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农牧民对科技的需求,促进农业的发展。弹性原则。科技通道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农业科技传播的多元化主体,同时还要满足在具体条件下科技推广的灵活性,注重达到科技通道的目的,淡化中间的具体操作过程。创新原则。科技通道建设要注重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过程创新、技术创新等,以适应当地实际需要。

3.4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目标

建立以“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为主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速通道,首先,必须加强主管部门的组织领导。农业主管部门必须精心组织农业科技通道建设所需的各种资源,加强对科技通道建设工作的领导,使之能够高效、低成本建成;其次,制度保障,明确产权,理顺体制机制,完善管理,改革体制以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职能,建立灵活的机制以激发相关人员在农技推广方面的积极性;再次,资金支持,确保专款专用;最后,人员队伍素质保证科技创新和高效的农技推广。

4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4.1加强制度建设

农业科技通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受到多方行为的博弈,只有建立有效的制度,明确各方人员职能,规范各方工作,才能保证科技通道的顺畅和适用,取得预期成果。

4.2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技术进行推广

青海各地生态环境相差甚远,东部是农业区,青南地区则是纯牧业区,能够发展的产业各异,加水人员素质各异,各民族聚居在不同的地区,文化差异大,所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选择适合当地的农业科技,建立当地人支持的农业科技通道。

4.3加大技术服务力度

为了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采取多种手段层层抓好技术的培训和指导。组织科技人员下乡,直接向农民传授技术,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提高科技人员及农户的知识水平,解决实际的技术问题。通过电视广播、演讲、印发科技手册等手段向农牧民介绍各种应用技术、推动生产技术科学化。

4.4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

聘请专业对口的农业技术指导员,根据科技知识水平及能力大小,量才使用,合理安排项目,注重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强化科技人员的组织结构,开展全员性培训。

4.5强化农业科技入户工作

通过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做到技术人员入户、研发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以集中开展与分散组织相结合。入户与农时相结合的科技培训、农业新成果试验示范等主要方式,整合资源,推动科技下乡,发展农牧业。

4.6建立多元化信息传播途径和教育服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