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8: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媒体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之风悄然兴起,而不再仅仅是网络媒体单向地转载新闻媒体的内容了。网络不仅是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随着网络原创内容的日趋增多,它也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网络上发表的信息正在为传媒与公众提供最为便捷的信息源,尤其是那些点击率较高的帖子等,往往成为传统媒体报道的题材。现在报刊、电台、电视台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比如转摘权威网站的消息,“据新华网”、“据人民网”等,央视的部分新闻评论节目也利用互联网上的新闻及图片。传统媒体与网络之间的互动达到,比如千龙网邀请歌星艺人上网专访,让网民参与互动,第二天再将专访内容刊登在报纸上。不少传统媒体不仅办起了自己的网络版,而且在传统的平面媒体上都开辟了转载网络内容的版面和栏目。传媒刊载来源于网络的内容,不限于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还有视频信息,既有博客又有播客。互联网上的信息容量巨大,内容全面详尽,如果善加利用,将会成为传统媒体取之不竭的丰富资源。一般而言,传统媒体利用网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传统媒体整合网络内容作为补充
利用网络内容来丰富、补充报道或节目内容,是传统媒体整合网络内容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媒体在报道某一事件或有关话题时,整合来自网络的有关报道和评论作为补充,比如网民在留言版和博客内的言论和上载的短片等,使之呈现在媒体的报道中,构成媒体报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为了开拓报道思路,使报道角度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许多报纸在设置报道主题后,采用网友的评论、相关的帖子等作为补充,进行整合报道。2004年11月8日《北京娱乐信报》和《北京青年报》报道发生在北京王府井的一起持刀伤人事件时,就采用了网友用DV拍摄并贴在个人博客上的一系列现场照片,这些照片从目击者的角度描述了现场的情形和各方反应,作为对记者报道的补充,使读者能够从不同侧面了解掌握事实的整体面目。《人民日报》2004年关于任长霞的典型报道中,大胆运用网络组织了一批别开生面的新闻,如《网民评说任长霞》等,上了党报的头条。这些来自网络的评论,作为对报纸报道的有力补充,不但充分揭示了报道主题,提升了新闻价值,而且语言朴素、生动、感人,影响力深远。美国《华尔街日报》改版后,报纸除了重点报道,外加很多路标性质的指向网络上的链接内容,指向相关的背景资料、全文报道、声音或视频的采访录音录像等。
电视媒体也开始改变传统的制作方式,鼓励用户参与电视节目内容。中央电视台《爱电影》节目向网友征集作品,再将征集到的作品全部展示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点击投票,最后胜出的就是最终电影频道播出的节目。凤凰卫视在新闻节目中播出网站调查结果,针对一个阶段不断推出新的话题,让受众有表达的空间,并把这种调查以新闻的形式向受众公布 ;在推出的“时事辩论会”节目中,不但把嘉宾言论作为主打内容,网友对某一话题的看法和言论已成为节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国外,观众自拍的短片开始渗透电视媒体。据报道,伦敦恐怖袭击发生后,世界各媒体纷纷登载了爆炸发生时的现场图片,其中很多图片并非专业的新闻记者所拍,而是遭袭现场的目击者用手机拍摄的。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袭击发生的当天,他们从公众那里收到30多份录像片段。路透社报道2004年南亚海啸的新闻时,就使用了大量民众自拍的短片。有的电视台还开辟新节目播放观众提供的自拍新闻,既可以提高收视率,又能达到互动效果。最近美国广播公司推出全新节目,邀请观众评论每周的重要新闻及娱乐热点话题,并将个人评述片段传送到电视台播出。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全国广播公司以及路透社等,更多采用受众制作的短片,经过监制,加插在新闻报道节目中。
传媒的报道议题直接来源于网络
传统媒体直接从网络获取信息来源(除网络新闻以外),并作为自己的报道选题。新浪网等选定的头条,往往成为传统媒体报道的议题。网络爆料内容新闻性强,成为传统媒体的消息来源。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博客是一些信息最先发出的来源,特别是一些名人的博客更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有的报纸还专门给网络媒体、手机短信等新媒体腾出版面刊发内容,如《人民日报》不定期地把“强国论坛”上的帖子搬到报纸上,《南方周末》摘引各大网络社区的板砖排行榜,《北京晚报》的“大拇哥”手机短信留言互动版等。这也说明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传统媒体的附庸,而成为与传统媒体并驾齐驱的新媒体了。
报道议题首先产生于网络媒体,形成影响力,引起传统媒体的广泛关注,最典型的是围绕《深圳,你被谁抛弃?》一文而展开的讨论和报道。2002年11月16日下午,名为“我为伊狂”的网友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和新华网“发展论坛”,分别贴出长文《深圳,你被谁抛弃?》,这篇近两万字的文章立刻引起众多网友的注意,在BBS上广为流传,新浪、搜狐和网易三大门户网站都以专题形式作了突出处理。2003年1月 7日至 20日,《南方都市报》先后用50多个版的篇幅推出“深圳:你被抛弃了吗?”的大型系列报道,把网络舆论对深圳城市发展前景的忧虑引向城市发展战略的探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7月29日,国务院调研组到达深圳,专门邀请“我为伊狂”参加了深圳问题研讨座谈会。①大河网2006年7月报道了河南电视台记者曹爱文放弃采访救人的事迹,《河南商报》、《大河报》随后给予了报道。这一事件是网络媒体首先推出的,传统媒体随后跟进,从一个不起眼的论坛帖子到全国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加入合唱,从而使一个地方性普通社会新闻发展为全国性的舆论热潮。网友送给曹爱文“中国最美丽女记者”的桂冠也是先被网络媒体宣传出去,然后被主流媒体所认同的。②
电视中的网络综述节目同样是以网络为消息源。凤凰卫视2005年2月开通的《网罗天下》,是国内电视节目中第一次出现以网络资讯为主要内容的节目形式。《网罗天下》全面而彻底地整合网络信息,传递民间声音,例如中日足球比赛前后中国网民和日本网民的观点,以及其他国家的网民对该事件的看法等。主持人每天从网上搜索全球各地的网站、网页和论坛,包括来自网站的独家信息、BBS论坛上的公众声音、热门的网络话题,用电视平台展现网络世界的动态面,例如网上聊天、MP3下载乃至Flas分享。《网罗天下》确实是一个网络新闻信息的大杂烩。
传统媒体在与网络互动中产生“反馈”信息
传统媒体设置的报道议题,通过网络的延伸和放大,又重新“反馈”到传统媒体,从而推动传媒更深入地开展有关报道,影响力大大增强。《江西日报》与大江网资源整合,于2005年1月在全国第一个推出报网互动栏目《江报直播室》。通过大江网的视频,于第一时间在网上广泛传播,次日在《江西日报》推出深度报道,报纸与网络的互动和延伸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覆盖面和影响力。国内许多传统媒体都有这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如《河南日报》每周刊出多个版面的网上同题报道。
由于网络的“放大”效应,传统媒体在与网络媒体的互动过程中,利用网络让网民自由讨论,通过有效引导,可以进一步提炼和升华报道主题。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要放大一些重要新闻的话语权,扩大宣传报道的效果,必须借助网络无界传播的影响力,从而对某一新闻议题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推介。洪战辉事迹报道就是传统媒体与主流网站最成功的一次联动。2005年12月6日,河南《郑州晚报》发表了题为《大学生带着捡来的妹妹求学12年》的报道,这篇稿子后来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洪战辉也成为2005年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洪战辉事迹的报道,《郑州晚报》并不是首发媒体,为什么《郑州晚报》的报道在其他媒体之后反而影响了全国?这与互联网的推动力量密不可分。互联网拥有跨越地域的优势,尤其是全球、全国性的门户网站。在这次报道中,《郑州晚报》与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主流门户站,联手互动,利用互联网平台,将新闻价值再放大,才收到以上效果。《大学生带着捡来的妹妹求学12年》这篇报道在《郑州晚报》刊发的同时又出现在新浪网上。当天11:55分,经新浪网在首页显要位置转载后,立即引起全国公众及海外华人强烈反响,众多网友留下了热情洋溢的话语,当天新浪评论就达到近千条,第二天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等70多家网站纷纷转载。新华网还分别在首页新闻中心要闻栏目、时政聚焦、24小时时政热点新闻头条,全文转载《郑州晚报》的报道。为进一步加大新闻的纵深与立体感,《郑州晚报》与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分别建立“洪战辉携妹求学”新闻专题。《郑州晚报》刊发的报道及图片均在第一时间向三家门户网站提供,借助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洪战辉的事迹掀起了一个舆论。在报道过程中,《郑州晚报》先后联合新浪网、新华网、邀请洪战辉兄妹分别做客两大门户网站,与全国网站进行在线交流与沟通,通过互联网的转载,洪战辉的事迹感动中国,网友热情洋溢的留言,又为平面媒体点明了洪战辉报道的主题,给报纸的新闻策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正是通过这种良好的互动,充分展示了这个典型人物真切的价值内涵。③
总体而言,目前传媒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处在一个探索、逐步完善的阶段,特别是有的传媒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为了追求眼球效应,屈服于网络的压力,对网络信息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导致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传媒整合网络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值得关注与研究。
1、直接采用网络爆料信息,新闻性强。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很多人爱在网络上爆料,很多记者也喜欢在网上发掘新闻材料。传媒使用这些网络信息,需要经过相当严谨的求证和审核。网络信息浩如烟海,泥沙俱下,难免鱼龙混杂,在目前与网络相关的法规还未完善之时,作为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的传统媒体,利用网络信息应仔细辨别其来源及真伪,为受众提供准确、可靠和权威的信息。
2、重点报道网友的评论而不是事实本身,主观性强。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媒体通过网络采写的新闻报道,大多数集中于网民的讨论,而不是事件本身。在一系列来源于网络的题材的报道中,各传媒报道的主题是网民单方面的道德批评,情绪化明显。网络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呈现两极化评价,要好就绝对好,要坏就绝对坏,没有中间状态,缺乏实事求是的理性分析和评论。互联网无所不在的影响力,反而使这种没有中间态度的两极化得到强化。一则题名《老外帮助国人提高素质》的帖子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引起报纸广泛关注和报道,这篇所谓老外“纠违”的新闻报道说,2006年10月20日北京一名美国老人试图纠正一辆现代车的“违章”行为,司机一怒之下,两次摔了她的自行车。那则帖子被热炒后,网上甚至出现了追查现代车的网络通缉令,那辆车的违章记录、司机的真实姓名、家庭电话等等隐私统统在网上公之于众,之后司机牛先生家的骚扰电话也接连不断,很少有网民去追问那则帖子的真实性如何。事实上,媒体有关老外“纠违”的报道并不准确。照片中的老外并不是充当“交通协管”。虽然“现代车”有摔自行车的不当行为,但车子却并没有违章。有鉴于此,传媒对网络中纷繁复杂的观点不能进行低层次的移植,而应精选其中积极向上的观点加以弘扬,对其中消极低下的观点加以驳斥,从而引导舆论导向,这样才能获得更大受众群,并最大程度地体现民意。
注释:
① 董天策、陈映:《试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传媒学术网》,2006-8-14
② 董林:《由“美女记者”报道析策划网络新闻》,《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6-11-11
篇2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转型;融合
一、数字时代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新媒体的崛起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趋势,新媒体的发展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例如政治、文化、经济、思想等。新媒体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媒介形式,改变了传统媒介的发展格局。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主要具有即时性、交互性以及延伸性三个特点。
交互性指的是新媒体中的受众和传播者之间的互动。由于在新媒体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同时是信息的传递者和接受者,互联网的互动特征使得人们的信息沟通、问题解决以及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具有一个更加便捷的渠道。
即时性主要是指通过新媒体,信息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达到受众。即时性是新媒体一个重要的特征,全世界覆盖的互联网的交互性特征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上传和分享信息,使得网络的信息传递和的速度非常迅速。
延伸性是指新媒体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新媒体的传播对象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能够在短时间内延伸到世界各地。
同电视、广播等传统的媒体相比,新媒体的网络、移动客户端等具有以上的这些优势,在传统媒体和新版媒体的融合过程中,传统媒体可以借鉴这些优点,促进未来发展。
二、新媒体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一)创新了媒介信息传播方式
电视、广播、报纸、电话等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单向的,无论是报刊还是电视台,都只是单方面的向受众传递信息,而不能及时了解受众的感受。而以网络为基础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既可以是单向传递,也可以是双向互动。而且新媒体具有信息搜索功能,能够及时的了解和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新媒体的出现,对人类社会传播方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二)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和数量
由于互联网技术储存功能,以及信息传递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互联网具有海量的信息,而且强大的搜索功能使得受众可以轻易的在最短时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同时由于SNS交互网站以及移动客户端的发展,使得受众在阅览自己感兴趣信息的同时,可以实时发表和分享看法,而这些都是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效果。
(三)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
在传统媒体发展时期,报纸、书籍等都具有一定的固定制作和发行模式,所有的信息都需要通过出版社才能够进入受众的手中,但是在数字时代,通过新媒体技术,作者可以直接绕过出版社或者是报社,直接将信息内容传递给受众,由此使得报社或者是出版社在信息传播中的话语权削弱,受众获取信息成本降低,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由书籍、报纸等,转化成手机、电脑等电子媒介。
三、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案例分析
凤凰电视台,华语媒体中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也是中国大陆少数几个获得落地的境外媒体。凤凰卫视的前身是星空传媒旗下的卫视中文台,1996年今日亚洲有限公司与香港卫星电视有限公司与华颖国际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凤凰卫视有限公司。凤凰新媒体,整合包括凤凰网、手机凤凰网和凤凰视频三大平台。为主流华人提供互联网、无线通讯、电视网三网融合的新媒体优质资源和服务。
凤凰一直是被业内认为在传统媒体孵化出来的新媒体当中做的不错的公司,凤凰卫视为什么能够走在传统电视媒体转型的前列呢?这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由凤凰电视台的体制所决定的。凤凰电视台是完全私人的电视台,第一大股东是刘长乐先生的“今日亚洲”,占据公司份额的45%,中国移动相关分公司占据公司份额的19.9%,星空传媒占据18.9%的公司份额。18这种企业性质决定凤凰卫视在节目的播出,内容的把控都有较大的自;其次凤凰卫视总部位于香港,融汇东西方文化。在西方较为规范的传媒市场的借鉴下,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效率的管理团队。另外香港传媒市场开放,融会贯通,也有利于凤凰卫视准确的把控市场需求、有的放矢;再次,凤凰卫视及凤凰新媒体的产业链相对完整,市场营销同步,资源配置得当。传统电视媒体和凤凰新媒体相辅相成。这一系列的原因才促成了在当前传媒电视媒体普遍遭遇艰难的情况下,凤凰电视台依旧保持抢进的竞争力。
凤凰从底层开始,首先解决的问题是打通底层的数据技术平台。凤凰特别开发了基于两种媒体渠道的“章鱼系统”。好比章鱼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无所不能触及。简单的说就是让凤凰卫视能够及时的调取凤凰新媒体所需要的一切数据,将两个渠道的资源全部共享,形成云数据存储。将底层技术打通后,台网互动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接着是内容的同步。凤凰实现夸平台的服务,将传统电视媒体的载体即电视剧与新媒体移动端的载体手机端打通――双屏互动。做到让两块屏幕互动起来,各为主体又各为对方的附属屏幕。做到了技术、内容的沟通无障碍之后,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双渠道营销,整体广告营销方案。最终形成全媒体的局面。
凤凰对于传统媒体的转型其实也是对于新媒体的转型,在当下的社会、科技发展速度下,互联网媒体都可以说算是传统媒体了。凤凰正是看到了日新月异的变革,才一心要打造自己的全媒体平台。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足够的警示和冲击。
四、结语
虽然在新媒体迅速崛起的趋势下,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从传播学上来说,并没有哪一种媒介会因为新媒介的出现而消亡,未来的传播媒介必定不会形成新媒介独霸天下的格局,而是以技术进步为动力,各类媒体不断的根据自身的优缺点,进行市场改革和调整而形成的媒介融合。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竞争愈演愈烈,传统媒体要想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认清自身不足,借鉴新媒体的优势以及自身长处,积极的促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实现新旧媒体融合的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广播广告 精准营销 互动营销 广告主需求着力点 甲方数据营销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双赢
在新媒体竞争环境下,汽车的普及,为广播广告带来接近连续三年的高速增长。然而作为传统大众媒体,今天的广播与其他传统媒体一样,在广告市场上也正在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挑战:新媒体带来的精准和互动营销。
互联网、手机终端和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在使用中都会留下可追踪的用户行为和相对真实的用户资料等痕迹,利用这样的痕迹可以轻而易举地创建各种精准和互动的广告营销模式,效果清晰、成本低、效率高是新媒体营销的突出特征。如今的广告主更加注重广告投放的精准性以及与目标消费者的互动性,新媒体的价值越来越被广告主认可。
目前在企业广告宣传过程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营销常常被认为是格格不入的,体现大众特征的“规模”和细分市场、社区特性的“精准互动”一直是一对矛盾体。呆板地采用传统大众媒体的规模投放,就会失去精准和互动;纯粹追求新媒体的精准互动却又很难形成规模,造成广告的冲击力和扩散力不足,规模化效益差。“规模”与“精准”真是令广告主在广告投放时难以取舍。
作为传统大众媒体的广播,若能破解规模和精准的矛盾,实现规模和精准的兼得,那必将成为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媒体,继续保持广告收入的高速增长。在企业广告宣传要求更加差异化的今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告经营者正在结合广播不同于其他大众媒体的个性化特点,在实践中探索着如何利用新媒体的特性逐步建立完善规模中的精准营销和整合营销的创新模式,从而提升媒体营销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广播广告与新媒体广告的市场特征
要想让规模和精准兼而得之,首先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广告传播在广播的规模化与新媒体的精准性上各自的市场表现特征是什么。我们概括总结的两者特性是:
1.传统媒体广告营销的规模化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传统媒体历史悠久,电视的发展超过80年,广播的历程已经有百多年,报纸甚至超过了五百年的历史;二是作为国家喉舌的传统媒体及严格的监管确保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三是传统媒体广大的覆盖优势,国家级媒体基本上实现了全国覆盖,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更是实现了领土覆盖;四是传统媒体的接收设备和传输技术较为成熟,并且已经得到全面普及。
2.新媒体广告营销的精准性特点也有四个方面的表现:一是虽然发展时间短,但是技术非常先进,其通过交互式技术、点对点的信息传递技术、Apps应用程序和二维码(QR Code)等运用,能够准确记录受众的浏览信息;二是受众参与性高,信息量大。由于先进的技术运用,任何人可以使用新媒体进行沟通及发表信息,但是存在海量信息无法进行准确核实的缺陷;三是覆盖广,但是使用有门槛。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覆盖也可以全国甚至全球无缝覆盖,但是对终端设备的使用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四是技术更新快,受众细分化。由于终端设备和运用软件的无限升级,能够满足各类受众的需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如果说大众媒体广告的影响力具有规模化特征,那么新媒体广告体现的就是精准性和互动性特征。如何通过大众媒体的优势弥补新媒体营销冲击力和扩散力的不足,把散在的真实需求聚合起来,嫁接精准和互动以提升规模传播的核心优势,是传统大众媒体的突围之路。
二、广播广告可实现精准和互动
广告精准和互动投放的实质是:对广告主和受众需求及产品利益点能够做到精准把握和细分,同时准确、及时、高效地应对这些需求。这里体现两个维度:一是在需求维度上对需求的细分;二是在时间维度上反应及时,把握时机,与时俱进。
中央电台广播广告的低成本制作和发播迅速特征可以很好地达到这样的目的:一是低成本制作可以实现多版本发播,使广告在更多的着力点发力,应对不同细分的精准需求;二是发播迅速可以针对事件和时机进行即时营销;三是可根据广告播出效果反馈及时调整广告内容,做到内容与需求的实时互动。
与电视媒体一版广告几十万的制作经费和几个月的制作周期相比,和平面媒体定时周期性刊发的特点相比,广播媒体全天多版本广告的滚动更新最为容易实现新媒体的精准和互动效果。接下来我们从两个维度具体分析广播广告是如何实现精准和互动的问题的。
1. 广播广告在需求维度的精准着力
大众媒体的传统广告通常只在一个定位点上进行创意并发挥作用,新媒体广告则根据细分市场的受众需求在产品多个利益点上铺排。而事实上,广播的低成本制作和发播迅速特征给我们带来了与新媒体相同的优势条件。
根据CTR市场研究调查,广告主对广告的作用需求是多元化的,除了常见的品牌或产品利益点的宣传外,还有渠道建设、公关、融资、帮助自身团队建设等等多方面的需求,而且每个广告主在不同时期各类需求的比重分布又有很大不同。
图1 广告主对广告的需求分布
篇4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新闻借助新的媒体形态,以其独具的传播优势,改变了传媒产业格局,加速“网络新闻时代”的到来。网络新闻不仅推动了传统媒体资源的转型发展,整合与创新,同时也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本文通过阐述网络新闻对传统媒体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分析了网络新闻的优势及特点,以及新闻网站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并以《纽约时报》为例,提出了针对网络新闻视角下传统媒体的转型策略。
关键词 网络新闻 传统媒体 转型策略
网络媒体是一种依赖高新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媒形态,它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并提供相关服务。早在1998年的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相关专家就已经提出了“网络媒体”这一新媒体概念,又被大众称为“第四媒体”。
与此同时,网络新闻伴随着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从长远来看,由于媒体形态的变革与功能演变,网络媒体的发展以及网络新闻的普及将改变公众的阅读行为方式乃至对媒体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一、网络新闻的特征和优势
1、网络新闻不受空间和地域限制,可进行跨界传播
在传统媒体中,纸媒受地域限制影响较大,大多数纸媒呈现地域化分布与发行的特征,很难形成广泛的传播影响力;广播、电视只有通过卫星传播才能实现全球播放,并且受制于不同地区的政策法规。网络是当前所有的媒体形态中,唯一不受地域的限制,真正能够做到及时不受限传播的媒介形态。所以,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闻拥有相对明显的优势。
2、网络新闻与受众之间形成实质互动关系
网络媒体中的新闻具有很明显的“人本”的特征,人的行为和态度转变中的情感因素在网络媒体上可以得到及时显现。网络媒体新闻可以依靠受众的喜爱度与关注度进行编排,而受众也可及时进行反馈,与网络媒体产生互动关系。反观传统媒体,其新闻信息的只是单向传播,无法及时获取受众的反馈和意见。
3、新闻网站的易检索性与永久记忆性
网络新闻一旦在互联网上,在没有人为干涉的前提下,其信息将会永久存储于信息运营商的服务器中,新闻受众可以随时检索、查阅以前新闻或者其他相关新闻。网络服务器的永久记忆性和网络新闻的易检索性使得受众查看“旧闻”非常方便,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不易发生信息丢失现象,并且不占用任何物理空间。
4、网络新闻传播形态多元化,立体化
通常来讲,传统媒体被称为平面媒体,单一媒体。而在网络媒体时代,网络新闻可以是“多元的”,“立体的”,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媒介符号进行融合,从而对某一事件进行全方位的“立体”传播。例如在2013年4月20日发生的雅安地震,网络媒体进行了全方位全时段的报道,通过视频新闻、图片快递、高端动态、焦点专题、互动专区等多种网络节目形式,不仅让受众能随时了解震区的受灾与救援情况,而且能就该事件从不同角度充分自主表达意见。而传统媒体则只能使用文字、图片和视频三种媒介符号进行报道。
二、网络新闻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与影响
1、网络新闻的发展造成传统媒体受众严重流失
新闻信息能够进行传播的重要前提是人们愿意主动获取资讯并进行阅读。而传统媒体单一的阅读体验模式以及受制于时限的新闻传播模式使得公众接收信息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随着网络新闻的出现,不同的网络媒体可以通过超链接的方式同时进行新闻播报,受众还能利用搜索引擎找到任何相关新闻,受众的选择性与主动性得到体现,因此,网络媒体先天的特性与优势,使得受众阅读行为发生改变,公众不再通过购买报纸或者守在电视机前获取新闻,而是只需要一个智能终端连接到互联网便可开始即时阅读体验,这些技术性的颠覆必然导致传统媒体的受众流失严重。
2、网络新闻的发展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造成巨大冲击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生产须经历如下几个环节:发现新闻——采访——写作(制作)——送审——印刷(编排)——新闻(播出)。而在网络新闻时代,很多传统的新闻生产环节被弱化或缩减。例如以往记者采访方式主要是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和电话采访,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种种形式的网络采访,例如视频采访、E-mail书面采访等,都成为媒体从业者进行新闻报道的常规采访手段,这将导致新闻采访方式更为简化、快捷。再如,随着网络媒体的盛行,以往传统媒体所垄断的社会话语权力被逐渐消解,新闻把关功能弱化,纸质印刷需求不断萎缩等等。
3、网络新闻的发展对媒体从业者产生重要影响
(1)考验媒体从业者的新闻综合素质。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报道无论是文字报道、广播报道还是电视报道,均有明显弱点并且报道方式单一。比如报纸没有声音和画面,而电视画面的报道又缺乏可阅读性,广播报道缺乏直观表达空间。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只需要具备所从事媒体的写作、采编技能则可以完成采访和写作任务。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媒体从业人员除了须具备用单一的报道与写作外,还需要掌握摄像、音频,乃至图片、动画的制作等综合技能,才能全方位的、客观全面的报道新闻事件,从而在网络新闻时代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
(2)造成传统媒体行业的人才流失。近年来,媒体从业人员由传统媒体流向网络媒体呈递增趋势。由于网络媒体受众庞大,新闻生产成本低,市场潜力巨大,薪酬待遇优厚,网络媒体行业对于有丰富内容生产经验的传统媒体从业者极具吸引力,跳槽网络媒体已然成为传统媒体从业者的一种选择趋势。
三、传统媒体转型的可能与出路——以《纽约时报》为例
创办于1851年的《纽约时报》是美国发行量第三,影响力第一的大型报业集团,具有全球性的新闻影响力。但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纽约时报》与全世界其他报纸一样面临着发行量下降、读者流失、广告收入锐减等困扰。为了谋求出路,《纽约时报》开始转型发展:在1996年1月建立了自己的报纸网站nytimes.com,提供《纽约时报》在线阅读。十年后,《纽约时报》拥有了自己的研究开发中心,并且与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名为“Times Reader”的阅读器。其目标是提供一种具有印刷报纸界面风格,适合于便携电脑的电子报纸。事实证明,《纽约时报》开发电子报纸对于自身转型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1、打破报纸新闻编辑传统,按网络传播规律升级新闻编辑策略
《纽约时报》网络版完全是按照网络媒体的风格和特色制作。
首先,在整个编辑的流程中,添加了视觉设计的全新理念,这样就可以增强信息传播中视觉元素的影响力。该电子媒体以更符合受众形象思维和非线性思维的传播方式,如影片、声音、动画等手段来制作。《纽约时报》还专门成立了视觉研究实验室,研究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视觉语言,如表格、图标、地图、动画、视频等来展示新闻。
其次,《纽约时报》建立了强大的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从1981年到现在的《纽约时报》上的文章,以及与新闻主题相关的各种背景资料和相关主题资讯。除了海量的优质新闻内容外,其内容的提供方式和新闻内容深度更值得称道。
2、创新盈利路径,建立“付费墙”模式
为了适应网络新闻媒体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纽约时报》在盈利模式上也一直谋求创新。
自2010年起,《纽约时报》网站正式建立“付费墙”模式,读者每月可以在网站免费浏览20篇文章,其余文章需付费浏览。有关资料显示,在“付费墙”推行的第一季度,《纽约时报》就已拥有22万名用户,发行收入增长9.7%。在建立“付费墙”模式后,纽约时报公司旗下的所有媒体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收入增长。
根据咨询机构统计,2013年《纽约时报》的订阅收入首次超过了广告收入,成为其第一大盈利来源,其中网站的“付费墙”直接带来9100万美元的收益,并促使纽约时报公司的订阅收入上升至7.683亿美元,超过其广告收入。可以说,“付费墙”模式已经在《纽约时报》等媒体上实现初步成功。
四、网络新闻时代传统媒体转型的对策与建议
毋庸置疑,网络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所不及的先天优势,这种技术革新带来的行业颠覆势必对传统媒体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从目前行业发展状况来看,网络媒体尚不具备完全取代传统媒体而独立存在的规模与实力。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在网络新闻时代下,对于传统媒体的转型与出路笔者有如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1、抢抓时机,顺势而为,借力技术革新,进行“数字化革命”
在网络新闻时代,传统媒体若想成功转型,首先需打破传统思维。在运营模式方面,传统媒体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与媒介空间,建立相应的新闻网站,采用线上线下并行运营模式,并引入数字化运营思维。在新闻制作方面,传统媒体应结合网络媒介特性与网络受众的显性及隐性需求,改革采编制作流程,融入互联网新闻思维。
2、坚持新闻内容精品化,渠道差异化,创新盈利模式
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的营收来源主要为广告收入,其新闻内容几乎是免费提供给受众的。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络媒体的普及,这种单一化的盈利模式很难长期维持,广告商也日益倾向于将广告投放至传播广泛,定位精准,费用低廉的网络平台。而针对这种趋势,世界知名传统媒体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已经开始探索并建立分类内容的“付费墙”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效,但我们也应看到,“付费墙”模式的成功多体现于能提供专业优质内容的传统媒体网站。因此,传统媒体转型的核心所在仍离不开精品化的内容制作,并依靠内容专业化进行盈利模式创新,在不同的媒介平台提供差异化的信息服务,引导受众进行网上付费模式浏览。
参考文献
①钱梅,《浅谈网络媒体的发展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J].《新闻界》,2009(3)
②祝宁、芦珊,《政治视野中的中西新闻网站传播功能比较》[J].《新闻前哨》,2011(7)
③詹新惠,《新闻网站体制之困》[J].《青年记者》,2009(6)
④赵聚江,《新闻网站对传统媒体的冲击》[J].《采写编》,2006(4)
⑤彭兰:《网络传播案例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⑥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⑦Joseph M. Chan, Francis L.F.Lee,Zhongdang Pan.Online news meets
established journalism:how China’s journalists evaluate the credibility of news websites,New media & society, December 2006
篇5
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用户接受信息的习惯和媒体的传播方式。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其中手机网民为4.2亿,这意味着有超过7成的网民在用手机上网。我们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正在被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一步步填充。
传统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是大势所趋。说,主流媒体应进一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转变思路,把握规律,在新媒体阵地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善于作为。
“由于新媒体所涉及的产业链更长,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需要得到产业链各方,尤其是运营商的支持。传统媒体不仅要在‘道’的层面加强改革与创新,还需借助‘术’来谋求现实可行的突破。” 中国移动湖北公司董事长郭永宏从运营商的角度为媒体发展指出了一条明路。
“永远存在”但“喜新厌旧”
《支点》: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郭永宏:移动互联网给媒体环境带来了巨变,传统媒体面临数字化媒体的冲击。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的“报纸消亡论”提出,到2015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趋势线将触到零点;到2043年第一季度末,日报的读者也将归于零。
媒介环境学里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容器性”和“技术至上”。一方面,媒介是人类造就的用来承载人类精神文明的容器,它将“永远存在”;另一方面,媒介发展追求效率,默许把一切任务交给更加有效的技术,因此它“喜新厌旧”。媒体发展的历史就是技术创新的历史,新媒体就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从印刷术的诞生到书籍和报纸的大批量印刷,从无线电通信技术到广播和电视成为可能,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普及到新媒体的出现,从移动设备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到移动互联网,可以说,技术创新推动着媒体发展。人类社会始于信息、发于信息、富于信息、精于信息、创新于信息,至今已经历5次信息技术革命,大数据、云计算等成为主旋律。技术不断进步,媒体也不断发展。技术变革时期,媒体应设立新技术部,统筹各部门的技术设计及需求,更好地应对新媒体时代。
动了所有人的“奶酪”
《支点》:与传统媒体相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有哪些特征?这给传统媒体带来怎样的挑战?
郭永宏: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第一个特征是简约,信息与读者之间的记者、编辑、印刷、发行和递送环节统统被省略,因此,如何简化繁文缛节成为传统媒体的挑战之一。
第二个特征是免费,而免费的实质是:免他人的费,挣自己的钱,利用技术改变,产生新的展现方式,蚕食传统市场。例如QQ及微信,免的是通信费、短信费、版权费,挣的是游戏、道具等虚拟世界的收费、广告费等。媒体和运营商应注意避开“被免费”的命运。
第三个特征是互动性,主要体现为转载、分享、回帖等形式,媒体的影响力可通过“粉丝数、转发评论数”等获得直观反映。传统媒体单向的信息传递模式如何应对很值得思考。
第四个特征是及时性。移动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上的限制,极大压缩信息传播的物理空间,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收信息,真正做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在突发事件中满足受众对信息及时性的要求,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五个特征是信息扁平化流动,用户简单操作就能找到想要的信息。加之各种新型媒体层出不穷,例如微信推出公众平台,新浪微博推出微刊。在这个“人人都是新闻者”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记者的价值何在?
《支点》:各类新媒体正在从哪些方面蚕食传统媒体市场?
郭永宏:随着IPAD等移动终端及3G、4G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在诸多方面处于劣势,据《小康》杂志调查数据,新媒体的公信力正在逐渐增强,已达到69.7%。
包括网站、微博、手机应用、手机报、二维码等在内的各类新媒体都在蚕食传统市场。2012年中国网站数量达到268 万个,网页数量达到1227亿个,种类繁多的网站及网页基本涵盖了所有信息,包括新闻资讯。天使投资人薛蛮子30天内开发的《蛮子文摘》,在苹果应用商店上线4个月后,累计用户超12万。
与此同时,广告投放越来越青睐新媒体。2012年中国报刊广告市场规模整体跌幅12.6%,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增幅达46.9%。印刷版广告收入的急剧下滑也是导致美国《新闻周刊》停止发行纸质版的直接原因。(图表:2006-2016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及预测)
创新要有价值且能被复制
《支点》:除需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外,传统媒体之间的相互融合渗透也加剧了竞争,那么传统媒体迫切需要创新转型有哪些可行的途径?
郭永宏:传统媒体积极向新媒体转型成功的案例有很多。2010年4月,《周末画报》推出的首款手机客户端iweekly,开创了媒体迈向APP赢利创新的先河,目前已有超过600万的下载用户,每年可实现50%的利润增长。2011年,光明网和方正公司联合推出“云端读报”,作为国内第一个移动媒体出版平台接入媒体达85家,可以支持运营商短信代收等付费方式,商业模式日趋成熟。
首先,可开发移动手机、平板电脑等客户端,借助技术手段丰富视听体验,推出网络版、云端读报等数字媒体。
其次,借数字化平台拓宽盈利模式,大胆尝试“付费阅读”模式,推行微支付等模式。例如Google的微支付系统Newspass可给传统媒体付费阅读提供第三方支持,从而让用户可以按篇付费,而不是只能按期或按月付费。
此外,通过入驻新媒体、打通和网络媒体的跨界合作模式等途径,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纽约时报集团专门组建了专注于发展其电子数字业务的新部门,该部门成为纽约时报集团的第五大部门,主要拓展集团报纸内容在数字阅读方面的应用。
《支点》:在您看来,传统媒体创新的本质是什么?
郭永宏:创新一定要有价值,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其本质是增加价值和持续发展。中国首份3D报纸十堰晚报,问世短短4个月时间后便难见踪影。3D报纸昙花一现的主要原因是需随身携带3D眼镜,丧失了报纸的便携性,且追求不是自己特长的图片效果,制作耗时长、成本高。
创新必须能被规模复制才能体现其价值。中国好声音引发收视狂潮,节目的创意购自荷兰Talpa公司。该公司以规模较小的荷兰市场作为实验室,尝试各类节目,一旦成功就拆解成一套节目制作的“圣经”授权给其他国家。好声音模式已售出40多国,连评审手势和麦克风摆放角度都有标准化要求,这说明格式化让推广复制更简单易行。
“媒体+运营商”之术
《支点》: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在内部碰撞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传统媒体该如何携手运营商实现产业链上的共赢?
郭永宏:《纽约时报》为向新媒体转变,将1851年以来所有的报纸转化成电子版的工作交给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处理。结果,1100万篇文章不到24小时就处理完了,且价格低廉,仅为240美元。如果用报社自己的服务器去做这项工作,数月甚至是数年都无法完成!
可见,顺应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加深与运营商信息化合作力度,运用信息化解决方案整合资源,提升运作效率,对传统媒体转型的作用不可小觑。
篇6
关键词 网络新闻特点;新闻传播事业;影响;未来走向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8-0067-01
网络新闻凭借自身时效性、交互性、信息海量等优势为人们及时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给予现代大众以新的传媒平台。同时,网络新闻传播的两面性也为新闻传播事业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展望网络新闻的未来走向有重要意义。
1 网络新闻传播特征
实时性: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的时效性大大增强,对于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网络媒体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而传统媒体需要在刊物印刷出版后或节目播出时才能进行相应报道。网络媒体可以在事件发生过程中进行追踪报道,让受众身在异地也能实时了解新闻动态。
大容量:传统媒体例如电视广播等在报道新闻时受到时间限制所播报新闻有限,而报纸的新闻量也受到版面与篇幅的限制。网络媒体的信息可以存储到硬盘上因此网络新闻传播的信息量不受到任何限制,对于新闻事件可以进行深入报道与横向扩展。
全球性:传统的报刊在报道新闻时受到地域限制,主要关注本地新闻事件,而在全球性事件的报道中就更受限制。传统新闻传播媒介在报道国外新闻和对外传播时,往往会受到时间、空间、政治等自然或人为的因素。网络媒体的全球性使新闻传播不受国家限制,各国的新闻可以跨境流动。
交互性:传统新闻报道只是让受众了解事件发生,受众的角色局限于知情者,而不能发表看法、反馈信息。而在网络时代,网络媒体可以为受众提供交流平台,受众在阅读新闻的同时可以发表观点或者补充相关信息,也可以修改新闻报道中的细节问题。
多媒体性:。网络媒体将文字图片以及声音融合在一起,给观众多种感官信息,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观众对新闻事件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感受。这是传统媒体所不能及的。
易于检索:网络媒体所有信息都以数字的形式进行长时间保存,成为数量巨大的数据库,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可以在网上检索出想要的信息,并通过网络功能可以长期保存下来,这在传统媒体中是完全不具备的。
2 网络新闻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
2.1 网络新闻传播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冲击
网络媒介的出现对传统媒介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网络媒介以其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媒介容量的无限性等优势在新闻报道中占尽先机。而且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人们在接触网络媒介的时间多于传统媒介,大部分报刊读物尤其面临困境,人们更加倾向于阅读电子读物。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广告,在对传统媒体的投资比例上大大减少,网络媒介在广告市场的竞争上更具有优势。
2.2 部分网络新闻失实,新闻公信力度受到削弱
传统新闻传播媒体,其新闻稿件往往经过初选,复选等层层把关,经编辑的严格审查后进行,以保证新闻的严谨、真实、有效。伴随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多样化特征,不可避免的造成新闻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不良信息和虚假新闻增多,网络新闻信息审核有待加强。然而网络新闻基本上没有什么审查程序,相关网络编辑在审查中也可能由于新闻量过多而造成审查不力。编辑对新闻的把关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它要求编辑站在一个公正客观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所以多个审查人员才能真正做到客观对待新闻事件,然而现在网络编辑多是由一人担任选稿与编辑上网的工作,造成主观随意性加大,并且对于一件事情会有多个版本的报道,审查者由于自身原因也可能受到误导,有意无意中造成虚假信息的传播。网络新闻失真是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2.3 传授关系改变,新闻生产趋于全民化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格局中,传播者占主导地位。而在网络新闻传播中,每个受众既可以是新闻的阅读者也可以是新闻的传播者,受众与新闻传播者的界限模糊化,传授关系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减。传统媒体时代,大众新闻传播组织及专业新闻人才独占新闻传播资料和新闻信息,新闻生产方式具有专业性、制度化。网络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主体多元化,民众个体及社会群体都属于面向社会公众具有公共化身份的新闻传播者,网络新闻传播真正达到社会化。
3 网络新闻未来走向
3.1 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资源整合
网络新闻媒体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的,虽然网络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但是传统媒体并未被取代,这也说明传统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特质。不少传统媒体逐渐向网络进军,拥有自己的专属网站,例如一些在线的报刊阅读,数字化的广播电视服务。网络媒体通过与传统媒体的合作,从而获得真实可靠的新闻来源。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各种合作项目正在不断深入到各个领域,传统新闻传播媒体与网络新闻传播媒体之间的有机合作、优势互补,达到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整合。
3.2 新闻网站在运营上将会逐步实行“付费”形式
由于网络媒体的分化与细化,使得那些“小而专”的网站由于提供专业的深层次信息,网站的信息的成本相应增加,部分受众就需要自行付费浏览。同时由于网络的互动业务以及个性化服务的增强,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不同的新闻信息就需要支付相关的费用。在今后的几年里,付费模式将会与国际上的网站运营模式接轨,并逐渐实行。
3.3 网络媒体分化、细化
网络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使得个网站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化,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网站,和具有工具性质[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的网站如百度等搜索引擎。不同类型的网站所关注的领域及范围更加广泛与细致,对于传播模式的创新性与独特性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追求,针对自身定位报道相关的有专门性,技术性的新闻信息。
4 结论
网络新闻传播媒体的出现为新闻传播事业代来新的发展形势,极大地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广度与深度。在网络新闻给新闻传播带来全球化视野的同时也受到境外文化的冲击与渗透,处于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将控制其他国家 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中国家将会受到发达国家的新闻屏蔽和新闻渗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一挑战,提升相关技术水平,对新闻传播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陈绚.数字化时代的新闻理论与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困境;途径;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1
引言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媒体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将会催生一种新的媒体力量,它会在多个层面影响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其将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并为此做好准备。近年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不仅引发了学界、业界对融合的思维方式和融合实践的争论和探索,而且政府层面对融合的关注也与日俱增。作为对媒体传播效果最终检验者的受众在享受现有媒体融合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对媒体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寄予了较高的期望。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困境
(一)现有媒体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不能适应媒体融合的步伐。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滞后于媒体融合的实际需要,而一些具有新媒体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又缺乏对传统媒体的深度认知。这种现状直接导致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在技术层面缺乏有效的衔接。其原因在于,现有新媒体核心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大多来自于纯粹的计算机通信行业,而非来自媒体从业人员。这就导致传播媒体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对新媒体技术的认知和把握滞后,也从根本上影响了媒体融合理念的科学定位及清晰的现实发展策略的制定。
(二)传统媒体未能充分借力新媒体。从简单复制到互动借力,媒体融合始终是以传统媒体为主,新媒体仅被作为传统媒体延伸和圈地的平台,从人员管理到内容制作,并没有真正被作为独立媒体来管理和经营,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内容制作,都没有突破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范围。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借力发展的意识不强,不善于借助市场上已有的成熟技术、平台、渠道、手段。此外,由于受自主研发的创新能力限制,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媒体还不能有效顺应新媒体发展技术,从而逐步搭建自己的平台、开发自己的应用、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这就直接导致原有受众群体逐渐转移、市场份额萎缩、广告收入下滑、舆论影响力趋弱。
(三)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最终目标不甚明晰。最终目标不明晰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媒体技术发展速度远远超越媒体业界的认知能力,学界对新媒体不断发展出来的新形态的研究也滞后。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或阻碍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融合的理念和实践。由于受现有媒体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影响以及媒体融合理念模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仍然处于明显的“两张皮”状态,即传统媒体强大的“公信力”和“专业化”与新媒体粗糙的信息制作内容及快捷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未有效融合。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传统媒体在强大的新媒体侵袭面前防不胜防的局面,而新媒体传播内容的浅层化和低下的公信力也并未因为媒体融合而有所改观。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结合途径
(一)借鉴新媒体的优势。随着手机的普及,过去体积较大的收音机如今被智能手机所取代,但手机网上下载该去往往要收费,而广播拥有大量的音乐资源,且提供免费的新闻和歌曲,不但可以克服传统官博稍纵即逝的特点,还可以跨越时空闲置,扩大传播范围,增强广播媒体传播效果。
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来看,二者在融合的过程中既要保留各自的优势,也要在各自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相互借鉴。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实际,二者的融合过程中,传统媒体应借鉴新媒体的优势,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传统媒体应借鉴新媒体传播快速性的特点;二是传统媒体应借鉴新媒体,采用新媒体传播载体的优势;三是传统媒体应借鉴新媒体传播范围广泛的优点。
(二)充分发掘各自的优势。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为了取得积极的结合效果,应充分挖掘传统媒体的优势,学习商业网站,提高影响力和服务效果,增加专业频道,打造受众服务平台。目前,网站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有效平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应该立足自身的实际发展,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总结发展经验,分析发展形势,提高自身水平,实现共同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应互为依托,由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各自优势,在融合过程中只有二者互为依托,才能保证二者的整体发展质量满足实际需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应充分发掘自身优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发展中优势比较突出,只有充分发掘自身优点,才能提高二者的结合效果。
(三)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队伍建设。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中,媒体不仅要在业务上推进全媒体人才培养,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用人机制和人才管理体系,还要从思想上培养一支观念科学、导向正确的新闻人才队伍。新闻工作者要建立“三个自信”,即:十后,同志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这种自信是要建立在深刻把握中国国情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深入一线、扎根基层、读懂国情、坚定信念,始终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使命。信心坚定了,导向正确了,新技术、新媒体才会真正成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的助推力。因此,在融合发展道路上如何抓好队伍建设,是值得传统媒体深入思考的命题。
(四)提升从业素质。传统媒体有强大的信息产品专业制作能力,这种能力不可能速成。传统媒体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形态,但不要丢弃传统的新闻理想和新闻专业主义,放弃了这些,就相当于忘记了回家的路,忘了出发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最重要的是人的融合。传统媒体从业人员不仅要有新媒体的意识和思维,更要有全媒体信息产品的生产能力,整合信息资源,重组生产流程。
总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结合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媒体要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法相,而新媒体也要结合传统媒体的优势,二者共同结合,使新旧媒体能够充分为广大受众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新月.从现时代特征出发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D].华东理工大学,2015.
篇8
从媒体经营者的角度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差异在于传播平台的革命性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传播价值链的颠覆式转换。
技术范式转换与平台价值的重构
新旧媒体之间的革命性变化可以借用范式(Paradigm)这一概念加以解释。
范式作为一个学术性的概念最早是由著名科学哲学专家托马斯·库恩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来的。1982年,技术创新经济学家G.多西将范式概念引入技术创新研究之中,提出了技术范式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选择技术问题的一种模型或模式”。理解范式转换的核心意义在于,不同范式之间的人们,虽然面对的客观世界没有变化,但是,不同范式中的各元素结构方式以及整个系统的运行方式都有了质的变化,用库恩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的词语则是“不可通约”。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转变就是一种范式转变,虽然名义上都是媒体,实际上两个媒体的世界已经迥然不同。
库恩将这一思想精彩地表述为:从科学革命中涌现出的常规科学传统,不仅在逻辑上与以前的传统不相容,而且二者往往实际上也是不可通约的;范式的改变使科学家对世界的看法发生了格式塔转换(革命前科学家世界的鸭子在革命后变成了兔子),科学家在革命后知觉和视觉都发生了变化,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这个新世界在各处与他们先前所居住的世界彼此不可通约。
生活在不同技术范式中的传播平台使用者也是如此:传统媒体平台的相关各方,包括传统媒体人、受众和广告客户,在面对新媒体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不适应期,只不过,受众在新媒体环境下,可以在新媒体人的诱导下从试探到喜欢再到沉迷其中,并逐渐消弭了作为信息接受者和信息生产者的身份差异;广告主也会在新媒体平台上找到自己的产品和品牌推广方式,曾经朦胧面对的目标受众现在可以成为精准推送的对象;只有传统媒体人作为旧系统中的主人,对于新平台有着一时难以扭转的思维定势,总想着自己生产的内容在新平台上依然是众人注目的焦点。然而,可怕的是,经过新媒体平台洗礼的受众和广告营销人员,他们对于媒体平台的评价尺度已经有了深刻的变化,他们认为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互动和平等是理所当然的,品牌和产品营销的精准度应该成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可是,对于传统媒体人而言,曾经表现良好的传播平台却难以胜任。
一个案例:默多克的折戟与传统媒体平台运作逻辑的尴尬
传统媒体的转型之难,也许可以从老默多克的新媒体之路上看出端倪。
2011年6月,新闻集团将当初以5.8亿美元收购的MySpace以3500万美元的价格转手给了在线媒体和广告公司Specific Media。这是在传统媒体商海中所向披靡的默多克在新媒体领域惨败的一个典型个案。实际上,新闻集团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尝试至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案例。
解析新闻集团收购MySpace之后的一系列操作,也许有助于理解传统媒体人在完全不同的传播平台上,是怎样将传统媒体的平台价值链移植到新媒体平台上,最终落得尴尬收场的:
新闻集团收购了MySpace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其中包括对首页进行频道划分,开辟音乐、视频、游戏、体育、新闻和时尚等频道,主要传播新闻集团自己生产的内容。经过这样的改造,MySpace成了既有门户网站的特征,又有社交网站的影子,同时还掺杂着一些视频网站运营方式的联合体,而这个联合体的核心运营逻辑正是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模式。可以想见,在新闻集团的不懈努力下,MySpace变得越来越像一家传统媒体的运营平台,到2010年10月进行改版时,干脆自我定义为“社会化娱乐网站”。这样,MySpace就完全将工作核心转移到内容上,将自身作为一个传播平台,通过人际互动传播来消费内容。难怪有业内人士评论说,这种通过生产内容吸引流量,再获得广告收入的模式和传统媒体并无二致。
换言之,当在一个全新的传播平台上,仍然沿袭传统媒体的思路,围绕广告而非用户展开价值链条的时候,网站的性质就彻底从社交类媒体平台转化为传统媒体了。事实上,新闻集团在新媒体平台的价值挖掘上,不仅仅MySpace的改造这一例,其后不久,默多克还曾在美国推出一份iPad电子报纸《The Daily》,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复制纸媒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在英国推出Project Two22项目,以期在这个项目成功之时,利用iPad等平板电脑类的信息终端,传播新闻集团提供的体育和娱乐新闻,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默多克在传统媒体市场上的经营能力是经过时间和多国市场检验的,也就是说,在传统媒体的平台上,整个价值链条上的每一个节点都能为新闻集团带来收益,他通过这个平台积聚受众注意力资源,并通过受众注意力获取广告商的回报,甚至在内容生产环节通过体育赛事的组织和营销同样获得巨大的品牌和经济收益。所以,在传统媒体平台上他只要生产好受众喜好的内容就可以无往不胜了,可是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上,情形变了。
在新范式平台上重建传媒价值链条
以平台企业的眼光看待传统媒体就会发现,传统媒体产业属于一种具有显著负外部性的特殊市场,这个市场由广告商、媒体和受众组成。在这个平台上,受众一方对广告持有抵触情绪,甚至在广告达到一定阈值的时候就会选择离开,用另外一家媒体替代;而广告商却更愿意在拥有更多忠诚受众的媒体上自己的广告。此时的双边市场呈现出显著的负交叉网络外部性。媒体经营者就必须一边通过生产更具吸引力的内容留住受众,一边控制广告的数量和品质,从而维护平台两边的利益平衡并从中获利。
而在网络传播平台上,如果还是以经营传统媒体平台的思路去经营,就会发现,网络的负外部性特征同样不可逾越,在传播内容上负载广告信息的任何努力都有可能招致受众的反感,最终导致受众的流失并引发传播平台价值的萎缩。但是,换一个思路看网络传播平台,这里不仅是受众接受信息的平台,也是他们生产信息、交流观点、寻求信息和社会关注的平台;而对于传统媒体上的广告商而言,一旦将生硬的广告变成受众主动搜寻的信息,将粗暴的信息推送转变为和谐的兴趣点的交流,将单纯的信息层面上的互动转化为受众价值的分享和积聚,传统意义上的负外部性就有可能转化为正外部性,让链接平台的各方都从中获益。事实上,网络平台上深度挖掘各方需求的专业网站已经有成功的案例。
以上分析想说明的是,传统媒体从一个将受众注意力二次售卖的平台转化为受众信息分享与价值实现的平台,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跃升,甚至可以借用马克思对资本的表述,这是“惊险的一跃”。没有这一跃升,网络平台上的传统媒体人就会显得笨手笨脚,无所施展;实现这一跃升,就有可能得心应手,进入海阔天空的境界。
新媒体平台上的传统媒体运营方式重塑
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战略应该为其提供一个全新的传播平台,同时也是传统媒体一个全新的价值增长路径。而不仅是将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寻找一个新的传播通路,扩展其传播市场的影响力。
遗憾的是,现在还有不少传统媒体的经营者和研究者,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目的就是在新媒体平台上挽救不断流失的传统媒体的价值,核心指导思想就是“传统媒体为本,网络平台为用”,于是,见着每一种新型的传播平台都赶紧下手,不管是移动终端还是网络平台,只要有可能,都上。结果是:一些新型的传播渠道总是定格在试验阶段;一些新媒体项目还没上马就已经过时,还有一些复杂的内容传播平台最终成为自娱自乐的小众沟通工具。
在平台范式转换思路的导引下,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发展战略,就应该以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重塑传统媒体的价值链条为目标,将新媒体平台作为传统媒体机构的全新增量,以新媒体的运行规律去经营新媒体。在尝试中有失败也有创新,也许暂时还没有收益,但是,抱有这样一种目标的传媒机构,相信自身对于新媒体发展方向的判断,因而有足够的耐心去培育这个全新的增长模式。甚至可以说,追求价值增长全新模式的新媒体战略,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就是要忘记自己的所谓长处,先站在新媒体平台上观察用户的信息消费心理和行为有了怎样的变化,再思考在这样的平台上传统媒体人还可以做些什么价值衍生的工作。
电视媒体与网络环境下视频传播之间的差异很能说明问题。环球舆情调查中心的一项监测结果表明,传统电视媒体生产的视频内容,如果将时长超过半小时的节目完整地推送到视频网站的页面上,其点击率相对较低;而当推送者将节目内容剪裁为时长5分钟左右的短片时,每一片段的点击率会出现大幅度的提升。碎片化的点击行为还会激发他们反过来点击收看长视频的行为。这一现象的启发意义在于: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上,传统电视媒体的内容价值正在被网络平台的展示方式所消解,决定一条视频信息受关注程度的诸因素中,包装、时长等形式化因素很可能被网络用户优先考虑。孔子所说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放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可以被表述为:传统媒体生产的内容如果没有与网络传播平台相匹配的形式,就难以流传久远。
篇9
[关键词]大数据 传统媒体 数据化 转型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大数据正在成为整个社会的底层架构和标配,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也提出了“大数据”工程,在此背景下,大数据能够帮助深陷困境的传统媒体重建用户连接,有可能成为传统媒体弯道超车的利器,传统媒体应该在数据、技术平台、终端、数据产品已经与大数据互联网公司合作等五个方面来实现传统媒体的转型和发展。
一、大数据能够帮助传统媒体重建用户连接
1.传统媒体深陷困境的根源:用户连接失效。
在互联网媒体的严重冲击下,2012年以来,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正深陷困境,主要表现为受众快速转移到互联网媒体、广告主快速抛弃传统媒体、骨干人才大量流失,传播能力快速下滑,其结果是大量的市场化报纸陷入亏损而休刊停刊。在传统媒体快速衰落的同时互联网媒体广告却保持着30%以上的增速,很显然哪种认为是外部经济环境不好才导致传统媒体陷入困境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传统媒体深陷困境的是用户连接失效。
首先,传统媒体不仅受众大量流失,而且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用户。自从互联网1994年4月20日正式进入中国以来,我国网民和手机网民数快速发展,根据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网民数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市场渗透率达到92.5%,其中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1]而报刊的用纸量和发行量大幅度下滑,电视的收视率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这说明受众开始大量抛弃传统媒体。
其次,受众流失导致传统媒体深陷困境。传统媒体长期以来采取的是“两次销售”的商业模式,即第一次把内容和产品销售给受众,同时获得鞑スδ埽第二次再把传播功能销售给广告主,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变现,该模式的关键是内容和渠道的合一,内容所承载的商业价值较小,而渠道所承载的商业价值较大。而受众大量流失之后,就使得传统媒体的入口价值丧失,内容和渠道彻底分离,渠道所承载的广告等商业价值被互联网平台所获取,而传统媒体所获得内容所承载的商业价值已经远远不能弥补传统媒体的正常运作,传统媒体只能深陷亏损深渊,简单地说,大型传统媒体机构想单纯做内容提供商而专门从事内容生产和提供的思路已经不可能成功。
第三,传统媒体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用户。用户和受众之间存在本质区别,一是用户数量更大,而受众数量小,互联网巨型平台的用户动辄数以亿计;二是用户能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每一个用户的收入、消费能力、爱好、需求等精准的数据,而受众只能给出一定规模样本的、概貌的数据;三是用户是高频的、动态的,而受众是低频的、静态的;四是用户是紧密型关系,而受众是松散型关系,因此从上述本质区别来看,传统媒体只有受众,并不具有实质意义上的用户。而从用户的商业价值来看,由于用户的商业模式是“新闻+服务”,用户的数量远远大于受众数量,且能够通过智能化推荐技术给用户推荐精准化、定制化的、能够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其价值远远超过传统意义上的受众。
2.传统媒体转型核心在于重建用户连接。
传统媒体要想真正实现自身的数据化转型,实现商业价值变现,必须重建用户连接。一是传统媒体要变之前的自我为中心的内容思维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数据思维,用户在哪儿,就服务到哪里,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二是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互联网平台,既要建立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大数据资源平台、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以及用户沉淀平台三大平台,又要建立起PC互联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各类终端,能够对用户的信息消费等行为进行跟踪;三是对传统媒体的内容素材进行标签化以及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四是通过内容和用户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需求之间的信息智能匹配,实现用户沉淀目的;五是在用户沉淀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实现自身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重构。
二、传统媒体数据化转型的五层模型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要实现彻底的数据化转型,应从数据收集和扩展、技术平台构建、终端全覆盖、数据产品开发和与大数据公司合作五个层面进行构建,当然不同类型的传统媒体并不需要对这五层进行全部构建。
1.数据收集和扩张。
首先,把之前的纸质版数据数据化。传统媒体积累了很多纸质版内容,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把纸质内容数字化,然后再通过更多的标签把这些内容数据化,目前绝大多数传统媒体实现了旧有纸质内容的数字化,但很多尚未实现数据化。
其次,及时把数字化内容实现数据化。传统媒体每天都会生产大量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但是需要把这些内容在经过标签化之后实现数字化内容的数据化。
第三,扩大数据源。传统媒体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政治资源来获取优质数据进而扩展自身的数据源,可以从政府手中获取医疗、养老、旅游等方面的数据,例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就通过与浙江民政厅合作建设浙江省养老数据库,目前已经达到5,000万以上的活跃用户目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收购和合作的方式获取更多数据源。例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以31.9亿元收购盛大旗下的杭州边锋和上海浩方游戏竞技平台,获得了一个拥有约3亿注册用户、2000多万活跃用户的成熟游戏平台。此外,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浙报传媒拟定增近20亿元打造互联网数据中心及大数据交易中心项目,其中,互联网数据中心由公司拟新设的全资子公司杭州富春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大数据交易中心项目由公司与北京百分点、浙商资本共同投资新设的控股子公司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注册资本为1亿元,浙报传媒出资5320万元,对应持股比例为53.2%,北京百分点出资2700万元,对应持股比例为27%,浙商资本出资1980万元,对应持股比例为19.8%。这两个项目建设完成后,拟向全国范围内的客户提供包括主机托管、宽带租用、云计算服务、大数据服务、大数据交易等一系列服务。
目前来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在数据层面取得了极大进展:一是把自身的相关内容数字化,并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数据化;二是通过收购边锋和浩方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和用户数据以及用户;三是通过政治资源尽可能地获得浙江省的相关数据;四是打造互联网数据中心及大数据交易中心项目来获取更多的数据。当然我们也不得不说的是,国内绝大多数传统媒体的数据层面的工作进展很慢,很多连把数字化内容的数据化工作都没有做好。
2.打造三大技术平台。
三大技术平台是指大数据资源平台、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以及用户沉淀平台,只有搭建好三大平台才能更好地实现内容和用户的标签化。
首先,在大数据资源平台方面。大数据信息资源平台,是硬件、软件、数据、云存储和平台服务的组合,具体包括大数据资源中心、大数据智能分析中心、大数据组件服务、虚拟化云平台、大数据运营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内容。核心通过互联网采集、接口导入、历史数据导入、远程汇聚等各种方式,将传媒集团内部资源、互联网资源、第三方资源以及UGC资源汇聚到大数据资源中心。
其次,在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是立足于传媒集团大数据平台,以大数据智能分析工具作为技术支撑,将传媒集团旗下媒体资源融合共享使用,以“中央厨房”的方式重构新闻生产,实现“一次采集、多元加工、多次”的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包括新闻线索智能决策系统、融媒体智能创作系统、融媒体智能系统、传播效果分析系统、中央厨房报道指挥系统、内容创作社区、PC互联网改造升级等方面的建设内容。核心是建立起智能化的新闻线索智能决策系统、智能创作系统和融媒体智能系统,即在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通过网络热点采集,形成新闻热点岛图和地域热点岛图,帮助采编人员更好的判断事件的关注度及影响范围,并以信息大数据支撑新闻采写创作,实现创作的智能化、个性化,提高新闻采编的效率和针对性,进而实现新闻内容的一次加工和多渠道多终端统一,将新闻资讯和信息服务点对点推送给在用户,实现信息服务的个性化、智能化。[2]
第三,在用户沉淀平台方面。用户沉淀平台,是将传媒集团通过优质内容资源、线下活动、经营行为沉淀下来的优质用户数据进行整合、清洗、认证、管理、记录以及深入挖掘、分析,并通过智能化、个性化的信息、数据服务,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用户沉淀平台包括用户数据采集及处理、用户数据存储与管理、跨媒用户统一管理、用户行为分析、用户肖像刻画、互动应用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内容。核心是用户画像,即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通过不同模型及算法实现对用户肖像的刻画、行为轨迹的分析等多维度的分析,为产品优化、精准营销、以及面向用户的智能化服务提供服务。对用户行为的分析,要从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外部资源方面,从阅读兴趣、事件分析、选题趋势、热点走势、区域分析、数据探索、前端可视化和专题汇聚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内部资源方面,从稿件热点匹配、聚类关联、影响力分析、跨业务分析、多维标签、历史挖掘等方面分析。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用户行为分析整合为用户行为知识网络。[3]
第四,在信息智能匹配方面。一是可以根据用户短期的点击、转发和评论行为来给用户按照兴趣、职业、年龄、终端、地域分布、兴趣和情感倾向等特征对用户进行画像,进而分析出用户喜欢什么类型的文章、最喜欢文章里的什么关键词、关注你的人还喜欢什么内容等等。二是个性化推荐除了考虑用户的个人特征,也要考虑用户所处的场景;三是重点分析文章中有什么主题词,有什么重要标签,文章热度、时效性和相似性等;四是通过分析用户的个性化特征,结合特定的场景,给每一个用户推荐满足其需求的文章,这样就能够吸引用户留存下来,并提升用户的忠诚度。
在三大平台建设方面,绝大多数传统媒体由于实力有限、观念认识不到位而没有太多进展。浙报集团在搭建三大平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一是通过“媒立方”这一重大工程,打造了基于大数据的大数据资源平台、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以及用户沉淀平台三大技术平台,该工程完成之后,能够满足浙报集团媒体融合发展所必需的从信息发现、一站式生产、全媒体到智能化分析、精准化服务等多重需求。该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并委托大数据上市公司拓尔思负责开发,据了解该平台进展顺利且实施效果良好;二是浙报集团高度重视技术工作,通过收购边锋和浩方,在原来技术基础上形成了由新媒体中心、数据库业务部、信息技术中心、边锋等四大模块构成的技术平台,并形成了一个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人员规模千人以上的技术团队。
3.搭建各种终端。
各类终端是接触用户的触角,只有建立了与用户连接的各类终端,才能够真正接触到用户,也才能真正对用户画像和沉淀。目前,传统媒体在和用户连接方面,除了PC互联网之外,还有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头条客等以及各类新闻客户端。
首先,各类传统媒体都在建立新闻客户端。为了实现自身影响力向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平移,各类各类传统媒体纷纷建立起自身的新闻客户端,截至到2016年8月底,传统媒体已经建了将近300个,其中知名的是中央级的人民日报社下的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新华社的新华社新闻客户端、中央电视台的央视影音新闻客户端,而地方上的则有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澎湃、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浙江新闻客户端、南方都市报旗下的并读、湖南广电旗下的芒果TV、苏州广电旗下的无线苏州等等。
篇10
【关键词】 传统媒体;新媒体;新闻策划理念;差异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的差异
1、时效性差异
时效性是现代媒体行业博得受众眼球的法宝之一,国内外的新闻事件层出不穷,新闻总量日渐增长,信息量空前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对于海量新闻信息的策划与捕捉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就电视、报纸、广播三大传统媒体而言,在新闻传播内容的时效性上较之新媒体,明显滞后。传统媒体以报纸为例,无论是哪一类的新闻事件,都要经过新闻采编人员多个环节的相互配合,才能够完成制作与,而真正到达受众手中的往往已经是“过去时”了,时效性无从谈起。报纸在新闻策划上就要避开自身短板,把理念运用到专刊、专栏等时效性不高的新闻题材上。电视与广播在传播内容的时效性方面仅仅具有相对优势,“现场直播”难以实现。传统媒体的发展壁垒是影响其赢得受众的关键,具有新意及特色的新闻报道才是新闻策划理念不断延展的目标。
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新媒体的影响力,目前已经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热点新闻的观察也不难发现,第一手新闻信息的信息源和第一手材料都来自新媒体。而且在短时期内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新媒体在传播内容的时效性方面优势显而易见,能够实现实时报道。以体育赛事为例,国际主要足球赛事集中在欧洲,通常是多场比赛同时进行,新媒体借助互联网,能够很好地满足受众同时观看多场赛事的需求。
2、广泛性差异
媒体传播内容的广泛性主要体现在媒体受众的范围,传统媒体在传播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报纸作为传统纸媒,到达受众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相互配合才能够完成,中途还将受到天气因素,地理因素的影响。电视和广播虽然能够克服自然因素的影响,但需要技术支持,电视和收音机都要求架设光缆,信号塔接收信号。广播信号覆盖范围有限,无法满足偏远地区人群的收听需求。电视作为最为普遍的传统媒体,经过国内有线电视的推广,受众收看电视节目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节目,观看费用较高,无法满足广大受众的观看需求。这些特点使传统媒体更多地面对城镇受众。传统媒体作为我国社会的主流媒体,随着互联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与新型媒体行业进行着主动的融合,两大类型媒体具有各自鲜明的新闻策划理念。就传统媒体来说,新闻策划理念更加能够体现我国的社会主流思想,弘扬社会正能量。
同传统媒体一样,新媒体在传播范围上也存在弊端。新媒体借助网络能够实现实时报道,但同样涉及到设备与费用的问题。铺设电缆,实现网络全覆盖也是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的。然而随着手机用户的剧增,使手机逐渐成为了新媒体的最主要传播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新媒体的传播范围。新媒体在网络时代的新闻策划,更加注重对于手机媒介相关领域的开发和利用。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差异
媒体传播方式主要是指受众最终接受到信息的媒介。传统纸媒,以文字的形式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受众通过报纸上的文字来了解国内外的新闻信息。为了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纸媒的种类也在逐年的细化,更为专业性的纸质刊物不断涌现,琳琅满目,满足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专业性需求。广播和电视则均是通过接受信号来完成信息传播的,不同的是,广播通过无线电信号传播,电视需要借助有线网络实现传播。在三大传统媒体当中,电视的传播方式更能够被受众所接受。纸媒通过文字进行传播,广播通过声音进行传播,而电视是将二者合二为一,既有图像、文字,又有声音,使传播过程更为具象化。传统媒体的鞑シ绞缴羁逃跋熳牌湫挛挪呋理念,纸媒新闻注重文字力量,可谓“咬文嚼字”。广播注重声音力量,对播音员的声音要求较为严格。电视注重声音和图像,力求将声音和图像完美结合。
新媒体在传播方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例如电脑,与电视类似,通过有线网络进行传播。而手机与广播类似,通过接受信号实现无线传播。另外,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还体现在虚拟组织层面,互不相识的受众通过QQ、微信、微博等网络通讯工具建立起了虚拟组织,并实现虚拟组织内的信息传播,在组织内信息,实现小范围内的共享。
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传播效果上的差异
传播效果即媒体传播后对受众的影响。纸媒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依靠鲜明、醒目的标题吸引读者,借助文学修辞来装饰内容。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行业对于纸质媒体版面的侵袭不断扩大,这一点让传统纸质媒体的传播内容空间缩水,传播效果不佳。大部分受众对于纸媒上出现的广告嗤之以鼻,但纸媒又不得不以大篇幅的广告来维持其正常运营,矛盾突出。传统媒体作为主流媒体,在传播效果上体现最为重要的就是议程设置效果,通过舆论,传递正能量,使受众无不精神振奋,这也是传统媒体新闻策划最基本的特征要求。另外,传统媒体新闻传播过程受到了时间、设备和技术的局限,是一对多的传播,受众主要是被动地接受媒体所要表达和传递给受众的内容,受众无法选择传播内容,受众也无法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发表个人见解,可见互动性就差了很多。所以传统媒体在新闻策划中需提高互动性,强化受众的参与程度,借助新媒体,实现传统媒体对新媒体的“反攻”。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以其时效性便占得了先机,率先抓住了受众。以国内几家大型门户网站为例,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举办期间,对奥运会的各项比赛,尤其是有中国运动员参加的比赛都进行了现场同步网络直播。各大网站每天的点击率突破一亿次,满足了国内众多的体育爱好者的观赛愿望,不出国门,也能收看到奥运赛事。当刘翔在本次奥运会上夺得一百一十米栏冠军的时候,在几小时内,通过网站对此消息进行评论的网友就达到了上百万,这样的传播效果是传统媒体无法逾越的,也是新媒体与受众互动性的重要体现。新媒体使受众能够切身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中,增强了受众的体验感,并且实现了新闻的“二级传播”。
四、结束语
新媒体已经成为当前最热门的新闻传播媒介,同时新媒体也以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冲击着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也在不断创新。传统媒体影响力的基础是客观、公正和理性的报道,而现在更多的要求传统媒体在此基础上能更有效的让网民参与,有效实现“人人皆记者”,更迅速、更公正、更客观也全面要求传统新闻传播的方式更多元化。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才能在全媒体时代获得更好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优势互补,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完善,才是全媒体时代媒体行业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刘佳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闻策划理念差异性比较[J].新闻窗,2016(04)45.
[2] 李建滨.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0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