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范文

时间:2023-03-27 19:1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医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动物医学

篇1

编读互动

2010年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养猪形势分析及后市预测

全公猪肉膻味的调控

冬季慎防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特点及流行现状的研究

猪流行性腹泻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猪流行性腹泻的预防与控制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基因及其疫苗的研究

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的研究

猪流行性腹泻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猪流行性腹泻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喜看国家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在行动

养猪业要从传统养猪的劳动密集型转移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

主要植物提取物添加剂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对黔江地区规模化生猪生产情景的调研

加强产房保温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干扰素在猪病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

美国原种猪在粤西地区的繁育试验初报

母猪产程过长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思路

青年专家文库蒋宗勇

冬季南方猪场的管理

长江中下游地区猪的冬季饲养管理要点

冬季哺乳母猪及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猪场冬季饲料配方的调整

浅析冬季猪场的管理要点

冬季里的猪人工授精

猪场冬季消毒的要点

猪场最易忽视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冬季猪常见病的辨别与治疗

缅怀养猪学界的挚友——纪乐天同志

猪营养界的一次学术盛会——记猪营养国际学术研讨会

仔猪营养及特殊饲料原料的应用

益生素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断奶仔猪湿喂料快速培育技术

浅议种猪遗传评估中的几个问题

冬日保健浅谈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预防措施

一起猪败血性链球菌病的诊治

猪业在线专家团

青年专家文库边连全

重视动物福利攻克贸易壁垒

解析猪腹泻病的发生与防治

猪常见腹泻病的鉴别与防治

断奶仔猪腹泻原因分析及防治

农户养猪简易消毒法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轮状病毒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

应用RT-PCR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细菌性腹泻的特点与治疗

猪沙门氏菌病的防治研究

仔猪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

哺乳仔猪等孢球虫病的防制

引起猪腹泻的其他常见寄生虫病

解析环境调控与腹泻病的关系

质量取信服务制胜——记北京绿都种猪育种有限公司

篇2

1.根据养殖业结构调整,更新教学内容。目前养殖业主要以反刍兽、猪、禽、宠物等动物饲养为主,所有专业课程除了以传统教材中的大家畜和家禽为主要内容,还增加了反刍兽、中小动物和宠物等疾病的相关内容,并补充了当下新的防治方法和药物知识,以适应当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和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需求。

2.改变传统观念,由全面授课改为专题授课。在大学普遍“课时减少,教学质量绝不能降低”的前提下,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经讨论决定采用“专题授课”的方式教学。在兽医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筛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并且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作重点讲授,采用专题形式全面讲解。这样教师就有充裕的时间根据专题多角度全面备课,把课讲得更精,重点难点讲得更透。另外教师在介绍某一专题疾病的基本情况后,根据每一专题疾病的特点,提出比较全面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最后教师补充、归纳、总结,上升为理论性的知识重点。专题授课可让学生进行充分地参与和独立思考,使得课程的讲解既全面而又重难点突出,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采用此种方式可以改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把教材的各章节都要向学生讲到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扭转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开拓能力的培养,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不很理想的教学局面。

3.运用多媒体教学。佳木斯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中的家畜内科学、家畜外科学、家畜传染病、兽医寄生虫学、中兽医、畜牧学概论、家畜繁殖都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都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授课教师均制作出了精美、完整、实用的课件,转变了原有的在黑板上画图、或作挂图等方法教学模式,从根本上,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如教师在上《家畜传染病学》课程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形象、生动、直观地反映家畜传染病的病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病理学变化等特征。多媒体教学存在学生上课记笔记跟不上教师速度的问题,我校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编写一份内容包括讲授的主要内容和一些知识难点、思考题及学生参考书目的教学提纲,使学生人手一份。学生有了提纲后,再也不必忙于在课堂上记笔记,这样有时间进行课堂思考;教师的讲授速度也可大大提高,提高教学效率。

4.安排学生自学。因学时有限而无法讲授的内容,但这些内容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了解或掌握的课程内容,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自学。为保证学生自学的质量,教师在适当的时间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进行督促、检查和测试。

5.考试形式灵活多样。以前各门课程均采用单一的闭卷形式考试,以百分制来进行成绩的评定,影响了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改革兽医专业考试的形式,按课程性质和特点,灵活运用笔试(开卷和闭卷)、口试、实际操作、写小论文或小综述等多种考核方式,鼓励采取多种考核方式联合运用的考试形式。对专业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可实行严格的闭卷考试,选修课程和考查课程可采用开卷考试、口试、小论文或小综述形式进行考核,按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五档记入成绩,控制优秀比例,奖学金及优秀生的评定在选修和考查课程合格的基础上按主干课程的成绩计算。促使学生把主要时间与精力放在主干课程上,同时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给学生以更大的学习自由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条件。对实行笔试的课程,要加强试题库、试卷库的建设,确保试题质量;加强笔试考试各种题型(填空、选择、判断、简答、问答、论述、名词解释、计算)的把握,尽量在试卷中兼顾各种题型,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实践教学改革

动物医学专业具有实践性和技能性非常强的特点,实践教学在整个人才培养中占有极大的比重。认真做好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是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在工作中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根据动物医学专业的特点进行动物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培养他们的临床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1.开设独立的实验技术课。实验不仅使学生得到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培养兽医专业学生能独立进行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工作,具备做临床医生的能力基础,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将实验与理论分开,作为一门独立的实验技术课进行教学,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创造条件。目前动物医学专业开设家畜解剖实验、动物生理实验、兽医药理学实验、兽医病理实验、兽医临床诊断实验、家畜传染病实验、家畜内科实验、兽医寄生虫实验、家畜外科实验和家畜繁殖技术实验等。

2.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在保证兽医专业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前提下,适当加入一些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专业教师提前把综合性实验的要求告知学生,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并对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的结果进行记录。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加以指导,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操作技能。如家畜繁殖技术实验中的品质检验方面的技能就可以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围绕品质检验理论方面的各项检测指标(外观、密度、畸形率、顶体异常率、生存指数等)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这样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并更好地掌握品质检验的实践技能。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在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把兽医临床实际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巩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目的地进行兽医方面的专题调查,把生产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畜牧生产中的疾病问题列为实验教学的内容,依此来组织大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使实验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得以调动。专业教师还利用课余、双休日、假期带领和指导学生到佳木斯附近郊区农村、养殖场开展畜禽疾病的普查工作,了解常见畜禽疾病的流行与畜禽舍环境卫生状况、畜禽生产工艺等因素的关系。加强兽医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自学等独立开展兽医工作能力和独自分析、解决实际饲养过程中畜禽疾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接触畜牧生产,认识社会,培养劳动观念的重要形式。

4.加强实验室建设。我校动物医学专业实验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设实验室。动物医学专业组建了兽医实验室、动物生理解剖实验室、兽医诊断实验室、兽医诊断实验准备室、动物标本制作实验室等5间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达到240m2。实验室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药品和实验易消耗材料能够充分满足实验教学要求,很好的满足了教学需要;实验室现有六道生理记录仪、大动物手术台、小动物手术台、冰箱、离心机、752分光光度计、蒸汽灭菌器等先进仪器,且设备完好,能很好的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二是加强实验室管理。除认真执行佳木斯大学和学院实验室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外,我们还根据兽医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实验室管理更加科学和合理。实验室主任负责整个实验室的规划,仪器购置、实验动物计划制定等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实验室工作考核、登记实验员考勤情况和兽医专业教师参加实验室工作情况,保证所有教师均参加实验室建设。每门兽医专业课程设立骨干教师,骨干教师负责各分实验室的发展规划。各分实验室实验员分工细致,管理好各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环境卫生;三是加强实验室规划工作。我们制定了兽医专业各分实验室详细发展规划,指导实验室建设。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为原则,本着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方针,有计划分阶段加强实验室规划工作。

5.加强实习环节的组织与管理。一是制定毕业生实习计划。实习计划包括实习单位、学生如何分组、每组学生人数及名单、每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每组指导教师、实习检查方式和实习考核方式等。从召开毕业实习动员大会、实习过程中教师检查指导方式、实习结束时实习报告的提交,到教师实习成绩考核等各个方面都有严密计划。二是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随着我校兽医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上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畜牧兽医单位或公司要求我校派实习生。我们选择实习条件好的、交通方便的单位或公司作为我校兽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基地。三是严格实习考核。考核内容具体包括:实习的纪律、态度、出勤和兽医专业技能。考核方式包括学生自我考核、实习小组考核、实习单位考核和指导教师考核等四种形式。

三、专业师资水平的改革

教学师资水平方面的改革目的是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确保佳木斯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的基础。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根据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与措施积极采取外校引进、送出去培养、在职培养、相互帮扶等途径,加快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业务技能的提高。目前动物教研室形成了完善的高学历、高水平、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动物教研室目前共有专任教师9人,平均年龄38岁。45岁以下博士、硕士4人占人员总数44%;高级职称以上人员5人,占人员总数55%。学术梯队结构基本合理(教授3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助教1名)。

四、教材方面的改革

篇3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实验动物学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专业的学生基础课程设置跨度大,而且学了很多工程专业的基础课,不同于医学和生物专业的学生有医学背景和生物基础,他们不能够很快掌握很多实验动物的基本概念和词汇,因此给教学带来很多困难。

(2)应用传统的实验动物学的教材要讲58个学时的课,还有32学时的实验课,而本专业的学生,实验动物学课程设置只有32个学时,而且目前还没有设置实验课教学,因此课程的讲授内容需要做很大的调整和缩减,才能适应本专业的学生的教学要求。

(3)本专业的学生对实验动物学的兴趣不大,上课的时候,同学由于初次接触医学和生物类的课程,所以很多对这些不熟悉,也没什么兴趣。课堂效果不好,学生互动较少,因此这是教学中重要的教改内容。

(4)作为新开课程,教师授课时教学经验不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照本宣科地去讲课,不结合实际科研工作和应用去讲,讲课的幻灯做的也欠图文并茂,给教学带来很多问题。

(5)实验动物学是一门传统的基础研究课程,是一门以操作技术为主的学科,实验教学应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的教学体系中没有设置实验课程,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主要环节。

2实验动物教学改革的内容

鉴于本专业的交叉学科特点,我们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教改实践:

(1)对本学科专业的26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经统计发现76%的学生对本课程兴趣不浓厚,58%的学生讲到授课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83%的学生对实验动物学中的疾病动物模型和动物实验设计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66%的同学希望以后开设实验动物学的实验课,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

(2)采取责任教授引导,主讲教师讨论的方法,对实验动物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减少了很多与生物医学工程关系不大的授课内容,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

(3)课堂讲授时,通过生动的幻灯和教学录像代替死板的文字,用实际的研究经验去代替书本的照本宣科,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改革效果。

(4)在教学同时,让学生走进实验动物房,进行参观和实际动手操作训练,而且开展了本科生导师制,让学生跟着老师去掌握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5)我们开展了学生展示,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设计动物实验,把常见的一些疑难杂症带到课堂,学生对肿瘤、癌症等热点问题有很大的兴趣,亲自设计实验,课堂互动很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6)在教材的选取上,以前的教材文字太多,图片太少,不太适合学生使用。因此,需要选用图片多的教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适合交叉学科的学生使用。

(7)加强了教师队伍的技能培训,主讲教师均参加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举办的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培训合格均获得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证书。通过培训,听到了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们栩栩如生的实验动物教学,受益匪浅,并且把这些学到东西传授给学生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8)开展了学生实地参观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还有我们学院的实验动物房,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实验动物,亲自抓鼠、注射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3结语

篇4

实验动物对人类研究各种生命科学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在我国医学研究领域中更有着不容替代的地位。所有的医学研究都离不开医学实验动物的发展和帮助,实验动物的科学发展对任何国家和组织都有着重要影响,为了促进我国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壮大,就需要做好医学实验动物的科学管理。只有提升对实验动物的科学管理水平,才能为医学研究提供更加充分的保障,促进我国医学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

医学;实验动物;科学管理

1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已经被世界各国作为重要研讨领域,而我国的医学科学发展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为了促进医学领域的研究发展取得进步,医学实验动物的发展也步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然而我国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时间还很短暂,与医学领域的发展不相适应,尤其是医学实验动物的科学管理还存在问题,由此,本文针对当前的医学实验动物科学管理存在问题提出了应对当前这种滞后情况的相关对策。

2我国医学实验动物科学管理概况

医学实验动物用于医学研究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范围内,我国实验动物的发展进程已经历经30多个年头,其中有关医学实验动物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进步。1988年第一部《实验动物管理条例》颁发,为我国的实验动物管理科学合理的进行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制度保证,而1989年颁布的《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为医学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医学实验动物发展提供了条件,该细则的颁发促进我国医学实验动物科学管理的有序进行,推动了相关的工作进展,使我国的医学实验动物科学管理水平得到质的发展,与世界上的医学动物管理相接轨。除此之外,与条例和细则相协调发展的是我国卫生部门建立起的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为医学实验动物的科学管理提供了监督平台[1]。此后我国对细则逐渐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对落实医学实验动物科学管理规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也促进了医学实验动物科学管理工作的进行。

3提高医学实验动物科学管理水平的对策

3.1医学实验动物管理的组织机构需要完善

医学实验动物是实验动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系到医学研究领域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关键,因此从政府角度要提高对医学实验动物科学管理的重视程度。为了促进医学实验动物科学管理水平,国家主管部门应该将其视为重要关注科目。医学实验动物研究工作直接涉及到医学研究成果与生命技术研究成果,而其发展也间接影响了其他方面,有关公共卫生安全、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等,所以国家对于医学实验动物的科学管理要起到主导作用。目前有关实验动物的主管机构是科技行政部门,所以科技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将医学实验动物的管理与一般实验动物的管理进行同质和异质的比较,针对医学实验动物的管理不同要点要完善组织机构对其的规则制定。需要国家主管机构科技行政部门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明确组织机构的管理范围和管理内容,对医学实验动物工作各个方面进行职责划分,确定当出现有关医学实验动物管理问题出现时,能够由组织机构迅速反应,及时解决发生的问题,使行政部门在医学实验动物科学管理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

3.2针对医学实验动物管理从各个法律、法规、规章中进行协调

3.2.1关于动物防疫

医学实验动物作为为医学和生命学科提供的研究对象,首要保证的就是研究动物的健康性。因此针对医学实验动物的防疫工作更要严格进行,保证医学研究动物的身体情况符合医学研究标准。一般普通级别的实验动物、清洁级别以上的实验动物在向相关部门报批后可以不对其进行免疫措施,然而医学实验动物无论是做何种程度的实验研究对象都是关于生命类的。所以在针对医学实验动物的免疫标准设定时,需要相关立法机关对此作出调整,根据医学实验动物的具体实验项目进行特殊规定,保证医学实验动物管理的科学性。

3.2.2关于动物检疫

动物检疫是在买卖之后接受相关部门的兽医检疫,合格之后持证明可以过路,投入运输之中,我国《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规定,对动物的检疫过程必须秉持严格、严谨的态度,因此动物检疫合格后可以快速的运输到购买机构。因为实验动物属于特殊的饲养动物,因此动物检疫过程需要更加严格。尤其是医学实验动物,要求在运输过程中保持环境清洁,动物状体良好,所以有关部门要给医学实验动物的检疫增加更为细致的检疫流程,保证其在一次检疫之后可以以最佳状态运输到需要基地[2]。

3.2.3有关动物用具用料

实验动物因其存在的特殊性,对各种用具和饲料要求十分严格。当前有《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对实验动物的饲料和用具做出规定和管理。医学实验动物的用具和用料监督需要更加严格对待,主管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工作的机构组织要按照条例和办法对医学实验动物的用具用料进行检查和调整,提高医学实验动物用具用料质量,排除质量不达标的用具用料。

3.2.4关于动物生物安全实验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的相关规定对于实验动物管理来说十分重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此做了相关规定,条例规定凡是在动物体上做出的实验活动,具有与病原微生物相联系部分的实验,都要受到各个主管部门的监督和审批,并且需要从事实验活动的实验室达到国家标准的三级实验室级别[3]。这种规定保证了实验动物管理的科学性与安全性,不仅对实验动物安全有所保证,也从法律层面上促进了实验动物管理的合法性。

4结语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各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得到迅速的提高,有关医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也日益呈现进步的趋势,可见医学产业发展前景的广阔。而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工作要想跟上医学发展水平,亟待提出具备科学管理性质的医学实验动物管理方式的对策,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和生命科学事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琪.全国实验动物行业现状调查和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

[2]张庆德.湖北省实验动物生产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篇5

1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1改革实验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验课程

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的人才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5],原有的课程体系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学分制的实施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趋势,也要求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我们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思路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为突破口,打破课程间壁垒,整合动物医学相关实验课程,构建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将实验课程由原来依附于理论课程改为与理论课程并立的独立体系。根据实验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将本专业实验课程整合为4大课程群,即:动物形态学实验课程群,包括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与胚胎学、动物病理解剖学和动物寄生虫学等实验课程;动物机能学实验课程群,包括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兽医药理与毒理学等实验课程;动物疫病防治学实验课程群,包括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和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等实验课程;动物普通病学实验课程群,包括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和中兽医学等实验课程。以课程群为单位的实验课程体系可以使每个课程群内各课程间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遵照动物医学教育阶段性和循序渐进的规律,改变以往以单门课程独立进行实验的实验教学模式[6]。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依托动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整合每个课程群内的相关实验内容,根据其内容及性质划分为3大模块:基础兽医学实验(涉及动物形态学课程群和动物机能学课程群相关内容)、预防兽医学实验(涉及动物疫病防治学课程群相关内容)和临床兽医学实验(涉及动物普通病学课程群相关内容)。每个模块实验内容分为3个层次:基础验证性实验、创新综合性实验和课程群综合课程实习。基础验证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验证与强化理论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创新综合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验证性实验和创新综合性实验的开设一般与相应的理论课程同步进行。

课程群综合课程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素质,一般在上述2类实验课程结束后集中进行。3大模块3个层次实验教学新模式压缩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学时数,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学时数,增添了4个小模块课程实习。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课程实习,使学生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仪器设备的操作、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及实验报告的撰写等方面都得到了综合训练,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创新的能力。1.2改革实验教学及其成绩评定方法,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在动物医学专业4大课程群实验中,动物形态学课程群的实验教学过去主要是采用放幻灯,看标本、挂图等方法,学生对动物复杂的解剖组织和病原体形态构造常感到枯燥与乏味。近年来,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收集和制作了大量的图片、影象资料,通过声音、图象和立体动画的方法,清晰地反映了动物组织和病原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史过程。学生在比较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记忆。学生还可以拷贝或下载这些实践教学资料,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预习和复习,从而可以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本专业教师在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如李培英教授在组织动物医学专业2005级《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时,采用主体和客体对调的方法,改教师讲解实验为抽选学生讲解实验。每次实验前1周,就确定上讲台讲解的学生,对该同学进行训练和试讲,试讲符合要求者方可走上讲台讲解实验。指定该生在上实验课时讲解自己设计实验的原理、步骤、成败关键和理由,然后再由教师补充、完善。在动物医学专业2005级正在进行兽医寄生虫学实验课程学习的本科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表75份,收回74份,应答率为98.67%。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本科生讲解实验”认为可行的占86.49﹪,认为基本可行的占13.51%,不赞成的为0。说明这种由客体变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多数学生认为自己主讲实验内容可促进讲解者多看相关资料,多动脑分析,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改教师“抱着学生走”为讨论式实验教学模式。如《动物病理学实验》在教学方法上,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兽医学教育的经验,开展讨论式的实验教学模式。采取以小班(约25人/小班)为单位,每班又分为若干小组(每组3~4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授课教师首先布置实验教学内容,举出临床病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根据临床资料(病史、症状、化验等),独立观察,做出病理分析并报告结果,中途学生若有问题可以向教师提出,最后由教师总结。这样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培养学生的鉴别诊断、病变发展的分析与综合等能力都有帮助。设计综合性实验让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和生产实践,如动物形态学课程实习利用本校畜禽诊断室的临床病例针对微生物、病理、传染病等课程内容开设综合性、连贯性实验。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教师进行辅导;让学生进行病原分离、病理解剖或病理切片观察;最后由微生物、病理与传染病等课程任课教师根据临床资料和检验结果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并帮助实验失败的学生寻找原因。要求学生完成的实验报告能真实详尽地描述实验结果。通过设计综合实验让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和生产实践,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判断能力。

实验教学效果由教学水平和实验技术水平两部分组成,本专业始终加强实验的过程管理,建立“系—课程组—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员”负责的实验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实验教学各个环节有组织、有计划、落实到位。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和完善实验课程和课程群综合课程实习教学大纲,改革实验教学成绩评定方法。以往学生实验课程成绩主要依据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考核,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验水平,特别是操作技能的高低。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改革后的实验教学成绩评定方法包括学生实验的各个环节,从实验操作、实验记录的整理、实验结果的分析直至实验报告的撰写等。实验课程成绩由到课率与课堂表现(占实验成绩的20%)、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占实验成绩的30%)和实验报告(占实验成绩的50%)组成;课程群综合课程实习成绩由到课率与实习表现(占实习成绩的20%)、操作技能考核(占实习成绩的40%)和实习报告(占实习成绩的40%)组成。实行实验课综合评分的方法促使学生更加重视实验的每个环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有限的实验学时内,掌握了动物医学专业实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2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1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践教学

基地具有高校所不具备的教育教学资源和贴近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对保障学生接触社会、深入基层、接受专业实践锻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6]。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专业性畜禽养殖基地和区域性龙头支柱产业已形成,使动物医学教育和农村社会之间的联系愈加密切。面对新的形势,传统的靠行政手段引导确定学生实习点,进行教学实习和毕业生产实习的方式已难以进行。必须采取适当形式与相关企业生产单位联合,以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本专业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和人才智力优势,遵循“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与大型养殖企业、市(县)兽医院、宠物医院等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先后与合肥白帝乳业集团、安徽安泰畜禽养殖公司、上海光明乳业集团练江公司、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合肥天红宠物医院、合肥动物保健中心、凤台县兽医院、利辛县畜牧兽医局、亳州市畜牧兽医局、五河县兽医站、安徽华澳兽药厂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005年以来,本专业新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9个,这些校外实践教学在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实习、毕业生产实习、大学生创新基金试验及科研实践训练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2.2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为了使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动物医学“双创型”人才培养中更有效的发挥作用,我们不断探索基地的管理和使用机制。一是成立一个稳定且具有权威性的实践教学基地领导小组。组长由系主任或专业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动物医学专业分管实践教学基地工作的临床课教师组成。通过领导小组可以使学校和协议单位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管理方面能更好地实现融合,避免出现管理脱节问题。二是选聘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协议单位业务技术和生产管理骨干作为学生实践教学校外指导教师,并向他们颁发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实践教学校外指导教师聘书。2005年以来,我们先后聘请了12名校外指导教师(每届聘期4a),所聘请的这些校外兼职教师,不仅已成为学校与实习基地单位的联系人、实习工作的组织管理者和教学实习的指导者,而且也根据课堂教学安排,请他们走上学校讲台为学生介绍专业实践经验,参与讨论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让他们有其名,负其责,真正成为动物医学专业教师队伍的补充力量和教学管理的参谋。三是积极与已建的校外基地进行充分沟通,抓内涵建设,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案,定期对已建的基地进行评估、考察,对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基地要及时沟通、及时解决,对不符合要求的实践教学基地,要及时终止协议,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使学生学有所获。

通过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管理,近几年动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本科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3注重毕业论文质量,构建“三方联动”指导本科论文模式

毕业论文是本科生4a专业学习的综合展示,是大学生科学研究初步尝试的实践过程,也是衡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7]。本专业高度重视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实行从选题、指导、答辩的全程质量监控。一是提升毕业论文选题质量,题目的难度和份量必须符合动物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二是明确指导教师的责任,使其必须提高自己的指导质量。三是严把答辩关,细化答辩成绩的评分要素,使答辩过程规范,从而实现全面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充分利用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和硕士点较多的资源优势,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本专业拥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为了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我们创新思路,改以往本科毕业论文由实习指导教师负责指导为“本科生、研究生、研究生导师3方联动”的指导模式。利用研究生资源,让硕士研究生在文献检索、英文阅读、选题、实验技能、大型仪器使用、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多方面对本科生进行“传、帮、带”。在本科生论文选题、制定实验方案和论文撰写等关键环节由导师、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讨论,最终定稿。据运用这种模式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反馈,“三方联动”的本科论文指导模式可以让本科生充分享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资源,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试验,与研究生交流,可更好地掌握从事科研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提高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探索实践能力培养新途径,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篇6

1改革培养目标,使之与国家官方兽医和职业兽医制度接轨

为进入国家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培训、考核、认证制度实施的轨道,应使高等农业院校兽医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国家需求相适应。辽宁医学院通过研究将兽医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国家兽医官与执业兽医师”,并在原有培养方案基础上按照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的要求对培养方案、培养计划进行重新设计与改革,使之与新的培养目标相适应。

2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为了更好地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接轨,学校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教师只有参与到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当中去,才能身临其境,今后讲课也有的放矢。

3立足执业兽医考试大纲,更新教材内容

当前高校动物医学专业使用的大部分教材为统编教材,这些教材广泛收集并借鉴了国内外同类教材的优点,最大程度地反应了本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使教材更适应执业兽医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应试考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考察面广、难度大。由于学时所限,教师只能讲解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其他部分需要学生自学才能顺利通过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立足执业兽医考试大纲,精简教材内容使教师能够在有限的学时里将更多的知识点传达给学生。

4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发应用多种课堂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并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引入实验教学管理。课件以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界面为支撑,将临床病例、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特征以及外科手术图片和过程等方面通过多媒体进行再现,使学生可以通过视听感觉获得知识,同时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并加深记忆。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教师要形成“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于一体、融知识教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教育思想;其次,教师应树立全面、正确的师德观,高度认识自己所肩负的育人使命,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第三,教师不仅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教育理论以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和能力,更要积极开展教研和科研工作,将教研和科研工作当作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素质、推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6建设一批校内外综合实践基地,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述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难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根据临床经验和体会,结合临床讲授,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兽医综合知识试题着重考生理论运用于实践能力的考察,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大实例讲授的比重。有效地开发课外教学活动,激发自学兴趣。着力建设以动物医院为基础的校内实践基地,以校企联合为校外实践基地,构建新型教学实践平台。通过建立校内外的综合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兽医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7根据课程特点,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注重能力培养

篇7

[关键词] 医学生 动物实验 困境 心理分析

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动物实验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项目,同时也是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受到高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差,加之家庭生活中缺少与其他动物接触,尤其是缺少宰杀动物的生活经验,使得医学生在动物实验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焦虑和心理压抑。为此,我们对140名低年级医学生参加动物实验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齐齐哈尔医学院和佳木斯大学医学院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二年级)140名。年龄19~24岁,平均21.4岁;其中,男生66人,女生74人。对象既往无精神病史,入学心理测试中各项指标均未见异常,调查前均完成(或正在进行)生物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形态学等学科的动物实验。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和开放式心理访谈的方法。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大纲和相关心理量表的要求编制调查问卷,包含24题48项。以自然班为单位进行调查,要求学生独立做答。对问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行访谈,最终确定有效问卷134份。

1.3统计方法

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医学生对动物实验的基本态度

在动物实验的必要性上,92%的学生接纳动物实验,认为其很重要;75%的学生能够完成动物实验课的全部内容;能够亲自处理动物的学生占65%,其中,男生42人,女生49人;认为动物实验课过多(或可以用其他实验形式替代)的学生占42%,需要增加动物实验课的占21%;经常逃避此类实验课的学生占16%。

2.2医学生在动物实验中的困境

担心被动物伤害的学生占34%;担心动物受到伤害而不忍参与的占42%(女生24人、男生34人);无法面对动物尸体的学生占24%;担心患传染性疾病的占36%;从未真正做过动物实验(仅为旁观者)占4%。

2.3医学生在动物实验中的心理状态

在初次接触动物实验中感到恐惧的占26%,好奇的占32%,厌恶的占15%;对处死动物感到恐惧的学生占42%;截至调查前为止,对动物实验感到紧张恐惧并逐渐加强的占26%,逐渐降低的占46%;动物实验对其日常生活产生明显影响的占14%;为死亡动物产生怜悯并同情的占22%;为自己今后的医学学习产生担心的占42%。

3 讨论

医学教育是强调实践教学的教育活动,由于我国在医学生选拔的过程中主要依靠高考分数为基准,因此,没有顾及到个性和理想等心理因素对医学生选拔的影响,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医学学习的过程中,对专业学习的内容产生厌倦、焦虑等不良反应,甚至部分学生为此出现了一系列的心身问题。这其中,尤以低年级学生的问题突出。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接纳动物实验,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使得在实验初期恐惧心理明显,部分学生在较长的时间里仍无法克服其对自身日常生活的干扰,进而表现出逃避的行为反应。在个别访谈中发现,部分学生曾因动物实验而产生放弃学医的想法,并表现出对未来医疗工作的担心,调查中这个比例高达42%。这种现象的出现,充分报露了医学教育中对心理教育和伦理教育的缺失。

医学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学科,从业人员的专业定位相对明确,在专业学习中自由选择的机会很小。因此,使得医学生在面对学习困境时,只能以接纳服从为唯一选择。这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明显高于其它专业。在基础医学实验中,面对众多的动物实验,学生必须调整好自身在心理和伦理方面的状态,并需要专业化的指导,尤其是人文观念的调整可以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从专业选择方面,给与学生必要的生涯辅导,提高其专业认知度,并为其提供必要的专业选择条件,帮助学生确定合理的生涯定位,最大限度地提升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孙全文.谈医学动物实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4,(4).

[2]赵伟,孙国志.科技革命与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中国比较医学,2009,(7):12.

篇8

随着我国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快速发展,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保障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而且现代动物医学的范畴已扩大到人畜共患病、公共卫生学等许多新的领域。近年来,动物医学专业就业形势日益喜人,但是河南科技学院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并不是报考第一志愿被录取的,认为学习动物医学专业就意味着当兽医,社会地位不高,就业岗位不好,入学后对学校和专业都不甚满意。“学农不爱农”的现象非常普遍,实际情况说明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在实际工作中还应不断加强教育和指导[1-2]。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河南科技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入学动机、学习兴趣和态度、对本专业认知等方面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调查情况概况

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共809名,本次调研活动采用自愿、无记名的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对一、二、三、四年级的26个班级调查,收回问卷644份(其中女生384份,男生260份),占学生总人数的79.6%,调查问卷从15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思想状况。

2调查内容及存在问题

2.1学生来源

本调查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学生来源进行统计,一是从学生来源看,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占79.3%(511/644),农转非学生占16.3%(105/644),城镇学生占4.3%(28/644)。二是从考前就读学校来看,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主要来源职业高中、职业中专的对口招生生源,对口生占77.95%,来源于普通高中的普招生占22.05%。

2.2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认同状况

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认同状况,直接决定着学生对所学专业及今后从事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所持的观点和态度,是专业教育和教学的根本点和出发点,是学生是否具有稳定专业思想的基础。

因此,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调查,一是报考本专业的理由,从统计结果来看,喜欢本专业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2.9%,认为专业有前途的而报考的占总人数的25.6%,在别人指导下报考的占总人数的40.5%,还有20.8%是受高考分数限制。表明有1/3的学生在入学前对本专业有所了解,学习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而将近1/2的学生入校前对动物医学专业不太了解,更有一部分学生是受考分限制而被迫选择。二是入学后了解本专业后是否热爱本专业,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一般,达59.2%(381/644);只有25%(161/644)的学生对本专业热爱。其中,不热爱占11.5%(74/644),不知道的占4.66%(30/644)。

2.3学习专业的主动性

对专业学习是否具有主动性,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是学生是否能够掌握专业知识的内在动力。对于学习专业的主动性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统计,一是平时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学习占28%(180/644),一般情况占60.6%(390/644),被动学习占7.3%(47/644),不愿学习的占3.1%(20/644)。二是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喜欢看本专业的课外资料,在学习过程中喜欢看本专业的课外资料占23.3%(150/644),在学习过程中看本专业课外资料表现为一般的占34.6%(240/644),在学习过程中偶尔看本专业课外资料的占26.4%(170/644),在学习过程中不看本专业课外资料的占16%(103/644)。三是在平时的专业学习中是否主动参加过实践活动,主动参加实践活动的占44.4%(286/644),一般的占44.5%(287/644),被动参加实践活动的占8.5%(55/644),不愿参加实践活动的占3.4%(22/644)。说明对专业学习比较主动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1/3左右,大部分学生是盲从或消极应对专业学习。

2.4学生对专业社会实践情况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校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期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是实践检验所学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的有效载体,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3]。

通过寒暑假在什么地方参加过社会实践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寒暑假在动物医院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占8.7%(56/644),在养殖场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占26.4%(170/644),参与市场营销活动的占15.8%(102/644),没有参加社会实践的占50.9%(328/644)。说明学生对提高专业知识和自身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认识不足,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自身转化。

2.5学生的就业心态和毕业意向的调查

一是对所学专业是否有前途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所学专业很有前途的占39.4%(254/644),认为所学专业一般的占25.9%(167/644),认为所学专业前途迷茫的占23.1%(149/644),认为所学专业没有前途占0.9%(6/644),不知道所学专业前途的占4.0%(26/644)。二是通过对毕业后计划在哪里找工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毕业后计划在农村找工作的占6.2%(40/644),毕业后计划在乡镇找工作的占8.4%(54/644),毕业后计划在县城找工作的占14.4%(93/644),毕业后计划在城市找工作的占71.6%(461/644)。说明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还是希望在城市发展,这与动物医学专业所面临的工作岗位大多在农村、乡镇等基层的现状有差距,说明相当部分学生还不能较好认识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以及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与方向。

2.6其他方面

对毕业后从事诊疗的动物种类的调查结果表明,愿意从事猪病诊疗工作的占25.9%(167/644),家禽的占17.4%(112/644),牛羊的占7.3%(47/644),犬猫的占31.4%(202/644),其他动物的占24.5%(158/644)。说明在传统的畜禽养殖行业外,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从事小动物的诊疗活动,这也与近几年城市中小动物诊疗的迅速发展相符,也是学生认为今后发展较好的一个方向。而毕业后最想做的工作项目的调查结果显示,男女生存在较大差距,男生选择前三位的分别是创业、公务员、技术员,说明男生想从基层做起从事本专业的还比较多;女生选择前三位的分别是考研、教师、公务员,说明大多数女生不愿从事动物医学专业的一些基层工作。

3稳定和巩固专业思想的方法与措施

3.1做好招生宣传,使考生对动物医学专业有深入了解学校每年在进行招生宣传时,可采用招生宣传手册、专业特色

PPT、现场咨询等多种多样的方法,对动物医学专业进行宣传,使考生、家长在报考志愿前就了解学校及动物医学专业的情况。通过多种宣传途径使考生了解动物医学专业在目前国内外的状况和发展前景,改变人们对动物医学专业就是“传统兽医”的看法,使考生认识到动物医学专业是与我国畜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专业,与人类的健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个专业,是一个有巨大发展前途的专业。

3.2做好入学教育工作,使学生入学后尽快了解动物医学专业的特点与发展

在新生入学报到的期间,院系要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要细致地介绍动物医学专业特点、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科学研究平台等,让学生明确通过4~5年的学习应该学好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向学生解释课程设置的思路、本专业的具体课程设置、课程安排及开课目的、时间、要求,让学生对今后所学的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以便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4]。

通过介绍本专业在各行各业的运用情况、学生未来的就业形势、专业的发展前景、本领域重大的科研成果,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自豪感,充分激发和唤起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使学生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去;同时,还可通过动物医学专业的著名专家、教授、学者和企业家与新生座谈交流,使学生更深入了解专业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培养新生对动物医学专业的认同感,促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3.3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主要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各项日常管理工作,是最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大学时期的启蒙老师。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辅导员地位比以前更重要[5]。

辅导员不但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措施来加强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还可通过让学生职业规划设计、专业学习兴趣引导,以专业教育为切入点,组织各类教育活动,通过以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及各类活动为载体,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通过细致入微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低年级学生明确对专业的认识,早日树立和稳定专业思想,热爱本专业,明确学习目标,尽快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及早对人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3.4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

专业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的培育者和职业生涯的引路人。在教学活动的“小”细节中把握教书育人的“大”原则,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是其他教育工作者无法取代的。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专业教师只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方面给予重视,而在大学生培养的其他环节中的作用却很少提及。事实上,在大学阶段,学生接触更多的是专业教师,专业教师伴随着学生生涯的主要成长,许多学生专业思想的形成与巩固就是在专业教师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形成的[6]。

获取专业知识,拥有一技之长,在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体现自我价值,是大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专业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先进专业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渴望达到的目标。尊重有真才实学的人是人们最朴素的心理,因此专业教师与高校其他人员相比有更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对大学生专业思想的影响能起到更为有效的作用。

另外,一些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专业教师,不仅专业知识让学生折服,而且其丰富的行业知识也能为学生在就业、择业、专业发展前景感到迷茫时给予很好的指点,能不断修正学生在专业思想形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茫然。因此,高校应在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制度上给予有效的保障,使专业教师在大学生培养中充分发挥作用。

篇9

合理安排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

为更好地解决就业、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在时间上的冲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开展实验,完成论文(设计),动物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必须提早进行。根据培养方案的安排,一般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大三开始接触专业课,因此从第五学期开始就落实指导教师,使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跟随导师进行有计划的科研训练,较早地接触导师的科研工作,认识和熟悉研究课题,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提前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等准备工作。在第六或第七学期,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开展相关的实验研究。在第八学期学生只需整理数据,完成论文撰写工作即可。这样的时间安排,可以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搜集资料和开展实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论文工作。同时也较好地解决毕业生找工作与撰写毕业论文的冲突,有利于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的个人素质及其科研水平直接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对指导教师资格应严格把关、严格审核,建立有效的指导教师遴选机制。动物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多涉及实验研究,所以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风尚、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指导论文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必须重视指导教师的师德修养,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对那些缺乏科研实践工作经验或敷衍懈怠毫无责任心的教师应及时更换。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指导教师监督和奖惩机制。定期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制度上打消指导教师敷衍的侥幸心理,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制定合理的奖励政策和措施,把指导毕业论文的能力和质量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并以此作为其晋级、职称评定的一个参考条件。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逐步提高指导教师的整体水平。

构建规范的毕业论文质量监管和评价体系

篇10

1小型猪在心血管疾病模型方面的研究

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心脏及血管病变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目前,在我国居民的死亡谱中,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的第二号杀手,而且每年还有数以万计的人因患该病导致残疾。为了控制心血管疾病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危害,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和治疗措施。毕建忠等[2]采用大球囊扩张小型猪一侧颈总动脉后高脂饲养的方法成功建立小型猪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动物模型,其超声结果显示球囊扩张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并管腔狭窄,病理显示损伤侧颈总动脉明显粥样斑块形成,血管壁各层改变符合动脉粥样硬化特点。猪的心脏大小和冠脉循环与人类相似,堵闭冠状动脉分支后形成的心肌梗死模型与人心肌梗死病变有很大相似性,对临床研究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陈欣等[3]将栓子推注到雄性贵州小型猪冠脉左前降支以期建立心肌梗塞模型,术后5周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显示,9只受术猪均形成心肌梗塞,3只死亡,6只存活,存活率为66.7%;且病理检查均见瘢痕形成。由此可见,应用介入栓塞法建立小型猪心肌梗塞模型是可行,并能为心肌梗塞诊治研究提供稳定的动物模型。蒋益波等[4]应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球囊封堵猪冠状动脉成功建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能保持封堵冠状动脉通畅。该法与开胸法相比更接近人体状态,具有创伤小、动物生存时间长并易于术后饲养等优点。董晓英等[5]采用硝酸甘油注射液及低分子右旋糖酐耳大静脉给药的方法,以探讨通过药物改变血流动力学影响脉搏的方法建立小型猪脉滑变动物模型,结果显示,该建模方法可靠简便、损伤小、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型猪脉诊研究。

2小型猪在代谢性疾病等模型方面的研究

小型猪的营养吸收和胃肠道结构、新陈代谢机制,以及糖的吸收、转运和利用等方面与人类相似;此外,猪的胰腺发育和形态也与人类相似。因此,用小型猪制作的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与其他同类动物模型相比有独特的优点。RolandssonO等[6]给雌性小型猪注射低剂量链脲佐菌素成功诱导具有类似人类Ⅰ型糖尿病末期特征的小型猪糖尿病模型。LeeL等[7]将改良的动脉粥样化饮食饲喂Ossabaw小型猪,24周后检测发现,Ossabaw小型猪患有严重的代谢综合症和与人类极其相似的非酒精性的肝硬化。席守民等[8]采用高脂高糖饲料饲喂贵州小型猪3个月后,观察其体重、血糖、胰岛素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显示,贵州小型猪出现明显的高血糖症和高脂血症,并可用此来建立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田宇瑛等[9]用360mL/L冰乙酸给五指山小型猪灌胃,3h后肉眼观察胃内壁隆起呈明显白黄色、严重缺血坏死状态,镜下显示胃溃疡组织黏膜上皮层损伤严重,部分区域黏膜上皮层完全消失,暴露出固有膜组织。研究结果显示,360mL/L冰乙酸灌胃可成功复制小型猪胃溃疡模型。

3小型猪在皮肤烧伤模型方面的研究

猪的皮肤在形态学、生理学与药理学上与人非常相似,包括体表毛发的疏密、表皮厚薄、表皮具有的脂肪层、表皮形态学和增生动力学、烧伤皮肤的体液和代谢变化机制等,故猪是进行实验烧(烫)伤研究的较理想动物。同时小型猪也有望发展成为皮肤毒理学替代试验的理想模型而成为常规方法用于药物、化学品等产品的安全测试和相关科学研究[10]。BeckerST等[11]用小型猪背部两侧全层皮片进行自体交叉移植,移植后的皮片分别用加压敷料和用促皮片血管再生的生长因子处理的真空敷料处理,以比较两种不同敷料对移植皮片血管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用促皮片血管再生的生长因子处理的真空敷料处理对移植皮片的血管再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AgayD等[12]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法治疗哥廷根小型猪因60Co放射所致上皮放射损伤综合症,取得良好效果。孙同柱等[13]采用自制恒温烫伤装置,设置烫伤温度为100℃,烫伤时间为15s,可复制小型猪典型的小面积深Ⅱ°烫伤模型。为探讨小型猪严重烧伤后6h内切痂(即超早期切痂)的可行性,刘军等[14]对Ⅲ°烫伤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进行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研究,结果显示,超早期切痂可使小型猪在围手术期内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对血液流变学也无不良影响,由此认为超早期切痂对大面积烧伤创面早期修复及临床治愈率提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小型猪异种器官/组织移植方面的研究

由于人源供体的严重短缺,使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异种移植。小型猪在解剖学、生理学特性、营养代谢等方面与人极其相似,以及随着移植医学和免疫学的深入研究,到目前为止,小型猪被选定为最适合的异种移植供体。小型猪-人异种器官/细胞移植是当今生物医学领域带有国际性的难题和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异种器官移植的主要障碍是人体对植入外源器官的免疫反应。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将α1,3-GT基因敲除猪的心或肾移植到已免疫抑制的狒狒体内,分别成活179d和83d,都克服了超急性血管排斥[15-16]。Ura-niaT等[17]应用明尼苏达和哥廷根小型猪进行角膜同种异体移植研究,发现这种移植的临床特点和组织学评价与人的移植排斥发应非常类似,由此显示,小型猪作为角膜移植的动物模型比啮齿类动物如小鼠、兔等更具明显优势。由此可见,克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研究也就集中于抑制受者血液内的补体系统的激活,去除受者体内的天然抗体,改变供者器官血管内皮细胞的免疫学特性等。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小型猪在异种移植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泛。

5小型猪在口腔疾病模型方面的研究

小型猪的牙颌系统、牙体形态、牙齿生长发育特点,以及具有乳牙和恒牙两副牙列等与人类极为相似,且易患人类某些口腔疾病,因此近年来,猪常被用作齿科疾病的模型动物。谢永健等[18]观察不同力值作用于小型猪下颌乳侧切牙后的牙根吸收情况,研究不同力值对小型猪牙根吸收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小型猪牙根吸收程度随加载力值的增大而加重,并成功建立小型猪正畸牙根吸收动物模型,为正畸临床实践中预防牙根吸收提供参考。李钧等[19]给小型猪腮腺主导管注入10g/L龙胆紫水溶液后,小型猪的主要病理改变包括腺泡急性坏死、腺泡萎缩、纤维修复,导管系统上皮脱落,形成栓子阻塞导管,最终导致整个腮腺完全萎缩及纤维化,且不会引起组织细胞的异常增生及分化。此模型的建立为利用龙胆紫治疗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提供了病理依据,并为研究双侧腮腺萎缩对口腔的影响提供了基础。李兵等[20]采用低压低氧方法建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模型,在经过22d的低氧处理后,小型猪发生的变化可模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呼吸压力、咽部组织结构、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能够模拟疾病的组织学、病理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变化,对进一步研究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提供有力的依据。

6小型猪在其他疾病模型方面的研究

小型猪除了在上述几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外,药理学、毒理学、神经生物学等都有应用。Yuki-takaT等[21]对墨西哥无毛小型猪采用颅部外科手术将脉络膜动脉永久性闭锁成功复制腔隙梗塞模型,为探讨脑和脊髓白质损伤的细胞机制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由于小型猪在一些药物的代谢动力学方面比狗和猴更能反映药物在人体内的情况,因此,小型猪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的相关研究[22]。BjarkamCR等报道[23]用哥廷根小型猪探讨运用干细胞移植、深部脑刺激等神经调节治疗模式来治疗帕金森病,并通过活体脑部影像、膀胱测压、步态分析等神经学上的评估,以及死后组织学和立体学(脑)分析来评估帕金森病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从而获得大动物在神经学上的应用研究数据。JensenKN等[24]对哥廷根小型猪桥脑排尿中心长久植入深部脑刺激电极成功建立了桥脑排尿中心-深部脑刺激的大动物模型,为神经性脑桥上部排泄紊乱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