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产权主体模糊
我国对农村土地产权主体的规定不尽相同,存在主体界定不清、相互交叉现象。《宪法》《民法通则》和《土地管理法》分别对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有所界定,但又表述不一,存在交叉问题,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土地产权主体多元化现象。
2.产权界定不清
农村土地产权界定不清表现为:一是农村土地所有权界定不清,由于历史原因,现行土地所有权归“三级所有”,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缺乏统一规定;二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界定不清,经过多次土地调整,土地使用期限与农民期望值不相符;三是农村土地处置权界定不清,因土地所有权界定不清,导致土地处置权存在混乱。
3.产权关系不明
一是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间产权关系不明。作为农村土地所有者的集体组织把土地使用权通过租赁或承包方式赋予农民,使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分开。集体组织作为土地所有者应得到农民的租金,但现实中并非如此,例如有些土地,农民并不上交租金;二是农民和国家间产权关系存在认识误区。从理论层面上讲,国家和农民间不存在直接产权关系,但大多数人往往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直接产权关系;三是集体经济组织和国家间产权关系不合理。国家在征地过程中,将集体所有的土地转为国家所有,使集体失去土地使用权的同时,农民也失去了土地使用权。国家在征地过程中容易出现土地定价不合理,对农民补偿不充分的现象。
4.产权权责混乱
一是对农村土地具有所有权的“村集体”,在土地使用的监督和管理方面没有确定明确的形式和程序;二是对于土地承包者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具体规定。目前,对土地承包权的界限、内容和法律形式都缺乏明确规定,无法对土地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有效约束。
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措施
1.明确所有权主体
在目前,农村土地所有权存在归乡镇、村民小组和村民委员会“三级所有”的现状,应根据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实际情况,对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进行明确,从而有效解决土地多头管理或所有权缺位等问题。目前,由于乡镇政府组织范围较广,管理费用过高,已被列入农村土地所有权之外;村民小组不是一级行政单位,且不是经济组织,因此也不应列入农村土地所有权之内;村民委员会是最基层的一级农村组织,是群众选举产生的,可以代表群众心声集中行使权力,因此可以把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明确为村民委员会。
2.健全使用权流转制度
在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首先,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机构和流转市场;其次,乡镇政府要准确定位,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发挥好服务职能,不得采取行政干预行为。农民是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主体,流转行为应基于农民的自愿。
3.明确承包经营权内涵
承包经营权有着双重属性,经营权具有土地使用权性质,承包权具有土地所有权性质。目前土地所有权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所有权经常侵害使用权,导致土地使用权运行不充分。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解决,一是土地承包期永续化。目前很多国家通过延长土地承包期来完善土地制度,因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集体始终具有对土地的处置权,因此土地承包权永续化并不是土地私有化。二是明确农户经营决策权。在承包范围和法律规定之内,农户按时履行责任和义务,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干涉农户的经营活动。三是对农户收益权进行界定。在承包期限内,农户依据合同交足发包方租金和根据法律上缴国家税收之后,剩余部分由农户自由支配。四是对农户转让权进行明确。在承包期内农户有权转让土地使用权,任何部门不能进行限制和阻挠。
4.其他补充保障措施
为有效保障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有效性,首先,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其次,要强化法律法规的落实,加大执法力度,尤其是要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制度,该制度在对土地承包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以依法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发放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为依据,是确认、变更、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以及确认、变更、注销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重要依据。
篇2
日本国势调查的结果显示,197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日本人口总量的65%,日本开始进入高龄化社会。之后,1995年、2007年此比率分别上升至14.5%和21.5%,日本经由高龄社会进入了超高龄社会。在老年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自1973年第二次婴儿出生以来,日本人口的出生率却在年年递减,少子高龄化程度逐渐加深,给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年金制度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因为少子高龄化意味着领取年金的人越来越多,而缴纳年金保险的人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少子高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使现行的年金制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国际上,像日本这样面临少子高龄化问题的国家不在少数。如中国,中国正在迈入老龄化社会,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少子高龄化程度不亚于日本。因此研究日本的年金制度也能给中国以启示。
一、日本的公共年金体系
日本年金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前,之后经过多次改革,形成了现在的比较完备的体系,分为公共年金制度和非公共年金制度两部分。公共年金是由国家主导施行的年金制度,而非公共年金是由国家以外的组织运营的年金体系。本论文主要研究公共年金制度。
日本的公共年金制度具有社会保险的性质,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国民年金(基础年金)。国民年金具有强制全民加入的特点。第二层次为厚生年金或共济年金,与加入者的收入相关。以下对这两个层次进行具体阐述。
1、国民年金。它是以全部的国民为对象的年金制度。具备参保资格的人分为三类:①第一号被保险者即个体工商户或学生;②第二号被保险者即厚生年金或共济年金制度的加入者;③第三号被保险者即第二号被保险者的配偶(20岁以上且未满60岁)。这三类被保险者缴纳的保险费都不同。第一号被保险者缴纳的费用与个人收入无关,每月是定额的。对第二号被保险者,有关部门定期从其工资中每月扣除相应费用来缴纳保险费。而第三号被保险者无需缴纳保险费。
其发放标准为:79万7000日元*z(缴费月数+半免保险费的月数*2/3+全免保险费的月数*1/3)/480个月{
2004年改革后,将国民年金的国库负担比例提高到了1/2。
2、厚生年金。它与个人的收入成正比。原则上正式员工在5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都必须加入厚生年金,缴费方式为劳使折半。
应缴纳的保险费为:标准月工资额*保险费率(逐年增加,到2017年固定为18.3%)
发放额为定额部分、报酬比例部分与加给年金额部分的总和。
3、共济年金。它以国家公务员、教员等特定职业的人员为对象。2015年10月开始,厚生年金将与共济年金统合在一起。
二、日本的公共年金制度在少子高龄化背景下存在的问题
随着少子高龄化程度的加深,日本公共年金制度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将影响到公共年金制度的存续。总结来看,日本公共年金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年金财政恶化问题。根据2003年6月发表的资料显示,此前一直处于盈余状态的厚生年金在2001年出现了约7000亿日元的赤字。并且,2001年以后,连续三年都出现了赤字。根据野口悠纪雄(2013)的测算,厚生年金将在2030年前后破产。这是由于日本的年金制度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制,即现在的劳动年龄人口缴纳的保险费用于发放给现阶段领取养老金的人群的方式,而伴随少子高龄化程度的加深,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逐渐增多,但缴费人群逐渐减少,政府不得不采取降低养老金发放标准并提高缴费额的政策。
厚生年金赤字问题已经产生,并且今后会将长时间持续下去。政府需要正面去面对此问题,并向国民说明情况,实施危机管理。
2、国民对年金制度的不信任问题。总结来看,国民对年金制度的不信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不确定保险费将增加到多高,因此而感到不安。
②与自己交的保险费相对应,不确定自己将来能得到多少养老金,因此而感到不安。
③代际之间缴纳的保险费与得到的养老金相差悬殊,因此而感到不满。
对于保险费上升的不安,归根结底来自于少子高龄化的现实,少子高龄化的压力应由年金的缴费方和领取方共同承担。此外,关于现阶段的劳动年龄人口今后能领到多少养老金的不安,这是由于现行制度的缺陷引起的。日本的年金制度中,每人缴纳的保险费与他们领取的养老金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联系。从上一节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养老金发放额的算式中并没有把缴纳的保险费纳入考虑,即使由于保险费率上升而导致缴纳的保险费增多,也不会使最终的领取额增多。结果,有时甚至会发生缴纳的保险费甚至比领取的养老金还多的情况,这确实是不公平的。关于此问题的改革,需要参照瑞典的模式,之后加以分析。
3、代际之间的不公平问题。日本公共年金制度的一大特征是代际间抚养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保险费率取决于领取年金的人数和在职加入年金制度的人数之比例。伴随着少子高龄化的加深,势必会产生代际间的不平等问题。
根据日本劳动省2010年的测算,在厚生年金方面,70岁的人群一生中需要缴纳的保险费为900万日元,可以领取5600万日元的养老金,是缴费额的6.5倍;45岁的人群可以领取到自己缴费额2.7倍的养老金;30岁以下人群领取到的养老金是自己缴费额的2.3倍。在国民年金方面,70岁人群可以领取到缴费额4.5倍的养老金;而35岁以下人群只能领取到1.5倍。代际之间的不公平问题可见一斑,也由此引发了国民对年金制度的不满。
4、年金空洞化问题。国民年金方面,2002年第一号被保险者中有近四成没有缴纳保险费,如果再加上学生、保险费免除者的话实际上有近半数的人都没有缴纳保险费。而厚生年金方面,空洞化现象更加明显。企业的经营者为了压缩人力费、逃避为员工缴纳保险费,而大量雇佣派遣工等的非正式员工,而非正式员工由于不能加入厚生年金,而被纳入国民年金制度,又因保险费过高而逃避缴纳保险费,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三、日本年金制度改革的方向
在少子高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如何改革日本的年金制度,使其能够持续下去,是一个重大课题。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将瑞典模式与日本模式相结合,是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
在瑞典,无论是公司职员还是个体工商户,都加入的是报酬比例年金。保险费率是固定的18.5%,其中有16%采取现收现付制,剩下的2.5%采取基金积累制。这种制度下,如果缴纳的保险费少,领取的养老金也会较低。因此,政府为了保护一定生活水准以下的人群,设立了最低保证年金,其财源来自于税收。
瑞典模式的一大特征是在现收现付制之下实现了缴费额与领取额关系的明确化。这对于消除日本国民对年金制度的不信任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瑞典模式也有其弊端,即忽略了年金制度的社会收入再分配原则。在瑞典模式下,年轻时如果收入高,缴纳保险费高,随之年老之后得到的养老金也高。而如果年轻时收入低,则年老后也不会得到太多的养老金。
将日本模式与瑞典模式相结合,可以解决现在日本存在的年金财政问题、国民对年金制度的不信任问题、代际之间的不公平问题及年金空洞化问题,但具体细节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
四、给中国的启示
中国现今少子高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在研究了日本的经验教训后,为了避免重复犯日本的错误,中国应积极改革养老保险制度,逐渐完善“全民皆保”的政策,建立基本养老保险,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改革。适当、适度地提高退休年龄,缓解养老保险压力。使养老保险制度健康持续下去。(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杜军,任景波 日本的年金制度及其改革[J] 现代日本经济 2004,(6)
篇3
——三谈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
省委关于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意见指出,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进一步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是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一项主要任务。这一要求,切中目前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要害和关键,必须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
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进一步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首先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这一点,虽然看似老生常谈,实际上却非常必要。因为在现实中仍有不少同志对此认识不足。
从理论层面来看,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较为有效的配置资源的形式,在提高经济发展效率、调动企业与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人民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与先进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实质上就是市场经济理念和体制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成果;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更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思想解放的必然要求;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已经成为推动我省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篇4
[关键词]改革;行政管理;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公民对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管理改革就是要求政府积极转变自身职能,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历经多年改革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1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1.1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政府本身所拥有的权力和作为经济社会管理者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了政府在改革中的主导地位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制约作用。行政性垄断及地区性封锁不打破,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就不可能最终形成。政府不理顺庞杂错位的政府职能,不改变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经济的方式,就不可能建立灵敏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也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政府只有大力开展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1.2保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在过去较长时期内,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但在改革过程中,人们一味强调经济改革而忽略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更是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但笔者对改革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一旦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能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就不能顺利进行,经济发展方式就不能发生较大变化。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着大量的矛盾与冲突,如经济增长方式还较多停留于粗放模式、扩张投资不具备计划性、存在着大量的重复性建设、一味强调国内生产总值与财税收入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还需大力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只有自根本上发生转变,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不再干涉市场中介组织,微观经济发展不再受政府部门的影响,各种行政干预、地区封锁才能消失,才能逐步形成开放的、有序的、合理的现代市场体系,才能保证市场价格真正反映市场供求情况与资源稀缺情况,才有利于在经济建设中兼顾保护人类环境的要求,进而保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要求必须深入开展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与之前相比出现了明显不同,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只有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才能提高管理水平,所以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必须及时创新。当前我国政府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2.1政府职能不能准确定位
目前,我国政府职能不能准确定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当前有的政府机构不能正确处理本身与市场发展的问题,不论事务大小、不管事务具细都要干涉,导致市场调节不能顺利进行;其次,政府过多干预企业经营,一些地区还做不到政企分开,导致企业不能自主发展,影响企业的经营积极性,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政府职能不能准确定位会出现很多问题:第一,国内体制改革与改革开放速度不同步;第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同步;第三,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机构改革不协调。
2.2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顺阻碍其他领域改革
目前,我国各个社会领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因素,导致行政管理体制与时展相分离。行政管理体制不能及时改革会阻碍各个领域改革的顺利进行,如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各项改革同步发展,则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则面临诸多困难。我国在深入开展改革过程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同时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行政管理改革是顺利开展其他社会领域改革的基础,如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能顺利进行,那么其他改革则束手无措。
2.3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做不到公开透明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开展,由于我国当前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存在明显的走形式、走过场等现象。各级政府虽然采取了各种公开透明的措施,但是却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政府也做不到全面公开,而只是选择公开一部分内容,导致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做不到公开透明。
3推动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主要策略
3.1政府要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
政府部门要尽快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我国当前行政管理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要进一步规范当前行政法律条款与各种行政许可制度,保留那些适合我国国情的、能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得到公众拥护的制度,删除那些含有计划经济特点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各种制度。同时,政府要正确认识自身职能,要给予企业必要的发展自,利用市场化手段解决一部分管理事务,早日成为“高效、廉洁、公正公平”的政府。此外,政府要不断引进新型管理措施,根据政府实际管理情况,实行持续监管制度,发挥监管、检查、备案等各种方法的作用,保证自身管理的顺利进行。最后,针对当前需要政府部门审批的事务,政府要制订规范的审批程序,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利用制度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
3.2引进新型管理措施,做好宏观调控工作
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政府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改革管理策略,要善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时引进新型管理措施,才能收到较好的管理效果。在深入研究外部行政环境与政府内部系统数据的基础上,政府要及时调整管理计划,做好宏观调控工作,要求政府行政管理方式要逐步转变为间接管理与协调服务、事后监督等管理形式。同时,政府要进一步减少市场经济的直接干涉,要依据市场发展规律发挥各种经济政策的作用,从而达到间接管理的目的。
3.3政府行政管理实现信息化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当前已经普遍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推动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因此,政府部门要大力引进信息化技术,建设电子政务管理系统,实行网上办公。我国政府部门要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网络框架,以电子政务为标准积极改革当前政府管理职能与政府组织结构,推动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3.4完善行政监督机制
完善行政监督机制是推动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途径。首先,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政府要真正实现依法行使行政权力,防止腐败,必须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以权力制约权力”,完善各种监督机制。在我国,监督不力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监督机关和监督人员缺乏必要的独立地位。政府必须对监督主体提供必要的激励和保护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关,才能够保证监督的切实有效。其次,要强化社会监督。强化社会监督,是推动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根本保证。在实际工作中,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并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主要参考文献
[1]高永胜.我国地级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5.
[2]焦晶.我国乡镇政府行政管理现状与改革路径探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6(20).
篇5
问题与难点
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一些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还有不少漏洞。这两方面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政府职能还不能适应新的需要。目前,政府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增加政策透明度和统一性、减少行政审批和微观事务干预、正确行使对经济和社会的公共管理职能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能明显薄弱,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组织协调和危机处理等方面的机制很不健全。
二、国有大企业改革难度加大。国有大企业机制不合理、社会负担重、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尚未脱困的大企业尤为突出。垄断行业的大企业缺乏优胜劣汰的压力。深化国有经济改革,仍然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关键的环节和最繁重的任务。
三、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投融资活动中的行政干预仍然过多。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投融资领域仍然欠缺风险约束机制和竞争机制,导致资金流失和投资效率低下。非公有经济面对的投资审批过于繁琐,制约着国内民间投资的进一步扩大。
四、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国有金融企业尤其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不健全。直接融资发展不足,证券市场的制度设计缺陷突出。金融体系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需要。金融业不良资产比例较高,金融监管比较薄弱。
五、社会信用严重缺损。政府、企业、个人的信用体系残缺不全,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大障碍。国家整顿市场秩序的努力,往往受到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行为的干扰,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制度和执法监督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六、社会保障制度漏洞较多。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的新机制不完善,突出问题是:缴费率过高而影响覆盖面扩大;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不牢固,国家、单位和个人负担的比例不够合理;制度设计过于复杂且不统一,管理成本过高。
此外,城乡分割的体制仍然比较严重。
当前我国深化改革的难点主要是:
一、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剧烈变化的经济发展阶段,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日益突出。目前,我国浅层次的、容易改的改革任务基本上都已完成,改革进入更深层次的攻坚阶段。一方面,政府职能转换势必精简机构、人员,削弱一些部门的权力和利益,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也必然打破一些行业及其主管部门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市场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不可避免地导致失业增加,并引起国有企业职工身份变化。因此,深化改革面临的难度和阻力无疑也会加大。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又要注意使大多数人受益。
二、部门自我改革很难彻底,容易引起改革偏离正轨。目前的行政审批制改革,主要依靠政府部门自我申报、自我清理,往往出现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问题。垄断行业的改革方案和相关法规,也主要由该行业和主管部门自己制定,难以超脱部门利益、集团利益。由于缺乏利益相关方(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和利益超脱方(专家、社会公众、舆论媒介)的公共参与和评议,部门自我改革可能流于形式,甚至被既得利益集团扭曲。
三、非经济因素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制约越来越明显。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触及民主政治、政权建设、干部制度、党的领导方式等非经济领域。如果政治体制和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进程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势必导致经济领域的一些重大改革难以推开,甚至产生局部逆转。
四、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观念和行为方式仍然有较强的惯性。一些部门习惯于依赖行政手段对经济生活出现的问题实行禁和堵(如对年年出现的棉花市场波动和涨价现象),不善于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以调节。
五、缺乏前瞻性或单纯依赖经验,容易导致某些改革不到位。渐进式改革道路产生了一些成功经验,但在改革的指导上可能受到原有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局限。此外,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机制还不健全,也容易影响改革方案的科学性。
目标与重点
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对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加以完善。到2010年,力争建成较为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内涵是:深层体制矛盾得到解决,新体制的基本制度和机制稳固确立,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关系基本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制度化、稳定化,具有可持续性。
近期改革的重点有三。第一,解决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的深层体制矛盾。一是要进一步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与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设和运行相配合,将有限的国有资产特别是国有资产的增量部分,主要配置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领域。二是加快至今尚未实质性转轨的大型国有企业的改制,建立规范的公司制度,形成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三是促进国有企业职工就业机制的转换,完善职工社会保障体系,为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提供支持。四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创新,大幅度降低金融风险隐患。五是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换,全面理顺政府、企业、消费者、中介组织等市场经济相关主体的基本关系,将着力点放到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上来,提高决策的科学民主化。
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政府;市场;关系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一、目前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存在的问题
第一,市场机制不健全。通过改革,我国在市场机制的完善方面已取得一系列成就,但是,目前总体上仍是不健全的,主要表现在价格信号的逼真度仍然不高,很难真正反映商品价值和市场供求状况,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的现象仍然存在,价格信号的灵敏性仍然不够,不能尽快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第二,市场法规不完备。首先,体制转换中产生一些新事物、新矛盾,而经济立法较慢,于是经济运行中无法可依的情况屡见不鲜。其次,原有的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需要进一步修订。再次,对市场经济的误解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淡薄,加上我国司法制度和法律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往往使法律在实际中难以起到规范、约束、制裁的作用。
第三,市场体系的残缺。主要表现为:消费品市场发展较快,而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缓慢;有形市场发育较快,而无形市场明显滞后;初级市场发育较快,高级市场发育缓慢;区域市场分割,全国统一大市场还未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尚未完全接轨。不完善的市场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市场机制功能的发挥。
二、政府与市场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定型。关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实践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程度不够,应该继续深入,通过强势手段介入市场,向市场延伸自己的触角,建立一种强势政府主导市场的经济模式。而且现在欧美金融危机不断波及我国,政府更应该强化对经济的干预,以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来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现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各种利益关系盘根错节,经济改革难以推进,究其原因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过度,市场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为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逐步弱化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两种观点虽然相互对立,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却都有着各自的市场。
其次,不科学的政绩观和不完善的干部考核任命制度的错误导向。政府部门及其官员都视发展经济为政府第一要务,能否提高当地的GDP和经济增长速度成为他们最关心的事情。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的地方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直接进入市场去参与竞争,有的地方政府通过手中的行政审批权和行政执法权去干预微观经济行为。这些政府行为的本意是想推动经济发展,但是结果却造成了投资过度、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等问题。
最后,我国的法治建设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首先是法治经济,完善的市场经济必须靠法治来保障。虽然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三、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首先,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不限于经济范畴,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实现社会公正、制度文明与社会进步相适应,都应成为发展的重要内涵。因此,政府职能转变不仅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前提,而且必然要求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要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必须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必须认识到,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市场,企业和老百姓才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应该是创造环境的主体。政府的职能要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上来。
其次,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要规范政府干预市场的范围。要从以往管得过多、过细的思维惯性中走出来。要着力推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下放投资、生产经营活动等审批事项,逐步取消对微观经济事务的管理。要建设法治政府。法治政府的建设是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保障。要想建立一个适度干预的政府,避免“政府失败”现象的发生,那么这个政府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依靠法律的显性约束来防止政府的干预冲动,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所以要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
篇7
一、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是新时期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同时强调“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回顾近年来的改革,尽管在某些领域有所突破,但总体上推进乏力,一些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未能按预期实现突破。究其原因,大量问题出现在改革顶层,主要表现为改革的决策设计机制、执行协调机制和监督考评机制三方面的问题。
(一)决策设计机制
1、从改革的目标来看,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导致市场化不足与市场化过度问题同时存在
一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还没有有机融合,政府主导型改革导致部分领域市场化不足。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直以来没有处理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即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及优势。突出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等方面。其结果是出现市场化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过度主导产权制度和资源要素配置,造成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非常艰难,垄断性行业改革难以突破,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还没有真正解决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问题。计划经济下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运行的矛盾,构成了对市场化资源配置的障碍,割断和阻塞了经济总循环的畅通,影响了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没有厘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还没有理顺,全面市场化导向造成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脱节,社会体制亟待构建。改革以来,长期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大量民生问题不断凸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市场化过度的另外一个表现是在很大程度上我国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控制的资源多、政府的管制多、政府干预经济多。在此过程中,由于政治体制没有相应改革,政府部门没有相应转型,政府职权没有重新界定,官员行为没有受到相应的约束,原来设想的竞争性市场经济有可能演变为垄断性的市场经济、权力操纵下的市场经济。
2、从改革的思路来看,改革推进的策略和方法枯竭
一是有的改革思路尚不明确,改革推动没有抓手,大量改革问题悬而未决。当前,许多领域面临改革深化找不到着力点、改革推进无从下手的疑惑,如统筹城乡、两型社会等体制部位找得不准,住房保障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可能还没有摸透。国有经济怎样布局和国有资产如何监管,收入分配制度如何体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如何保障劳动报酬比例的合理提升,国有企业经营利润如何分配等问题,可能还需要继续探索改革办法。
二是改革缺乏优先序安排,改革推进没有主线和中心环节,各领域平行推进。从当前实际工作看,原有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系统性取向存在着一定的断裂,导致能够带动全局的改革主线不清晰,各方面的改革出现了一定的自我循环、各自为战、改革合力取向衰减的局面。对于未来的改革优先序安排,理论界的争议亦很大。有人建议要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带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有人认为以要素的市场化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并以微观领域的改革突破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有人主张改革,认为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走进了一个只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打开局面的阶段。
三是改革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通道均不通畅。一方面是地方政府想改而没权改、不敢改的问题。地方政府受制于中央现有的各种禁令以及各级各类法律法规,一些领域的改革遭遇到很多“红线”,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没有得到中央政府改革试点权的前提下,地方上只能维持现状,或者通过一些变通手段、欺瞒手段艰难推进。另一方面是地方缺乏自,想改而改不了、需要中央自上而下推动的问题。如与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考核评价制度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相关的体制等等,关键靠“自上而下”系统配套的、强有力的行政推动,需要渐进的改革过程,仅靠地方政府难以实施。
四是增量改革原则没有创造性的延续应用,利益格局调整困难。增量改革原则被无数改革实践所证明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我们推动各项改革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虽然改革的背景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的利益分配很大程度上已由过去的增量变革变成了现在的存量调整。但是,存量在增长,存量亦包含着增量,利用增量调整来改变存量格局仍然能够完成改革目标。目前这一重要的改革方法没有有效地运用于各领域改革中,改革措施只是针对改革的存量、针对既得利益和弱势群体来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困难无疑是巨大的。
3、从改革的任务来看,改革的系统性取向断裂,长期与短期混乱、发展与改革错位
改革的系统性取向断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难以构成有机整体。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原有的几块内容(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社会保障、法律等)与科学发展观提出后,新提出的一些改革任务(如统筹城乡、两型社会等),它们之间不融洽、不协调,长期任务和短期任务交织、发展任务和改革任务并列,难以构成系统性的考虑。原有的改革任务并没有完成,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改革任务,但新老关系纠结,改革日益领域化、部门化,许多改革形成了并列前行而又难以取得进展的局面。
(二)执行协调机制
1、机构势微力薄,无统筹,欠协调,改革弱化虚化
一是改革缺乏高层次的统筹协调机制。当前,深化改革面临着许多矛盾和涉及面广、敏感性强的领域和环节,问题大量发生在顶层,改革的综合性要求更加突出。经济体制改革本身的深化,已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改革连在一起,改革真正成为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职能部门进行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在实施中可能会衔接不好,影响整体改革的进展,乃至成为维护部门利益、损害改革开放大局的工具。面对复杂的利益格局,现有的发展改革部门从根本上担当起统筹协调各利益部门、利益群体的重任难度很大。如果没有更高级别的改革机构,改革将会继续面临2003年后国务院体改办撤销之后改革事业进展乏力的局面,同时进一步推动改革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
二是目前适应新的改革形势要求的横向部门之间的改革工作协调机制还不健全,改革总体指导与专项改革沟通协调、改革牵头部门与责任部门协作配合等,缺乏制度保障。目前,横向部门之间现有的协调机制缺失,发展改革部门由于权力级别所限根本不能担当起改革统筹协调的重任。专项改革的推进必须通过建立更高级别的改革领导小组才能统筹协调。改革缺乏整体设计,各领域各部门单独推进,受制于部门利益难以取得较大成效。
三是发展改革部门的工作力量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加强。目前,由于改革工作一定程度上被弱化虚化,改革进展短期内难有起色,因此,不少发展改革部门具体从事改革工作的同志,特别是业务素质比较高的骨干力量转向其他部门或其他业务领域,改革工作面临队伍不整、人员涣散、经费保障不力的困境。
四是发展与改革脱节,改革的长期目标受短期波动掣肘。主要是改革让路于发展,改革措施短期化,改革与发展的认知与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改革和发展只是理念上结合,实际工作中脱节。地方政府这些年来一直是“最关注发展、最担心稳定、最排斥改革”,对改革工作重视不够,存在“发展硬、改革软”的问题。“发展出题目、改革作文章”,是正确的指导,但需要从改革开放事业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理解和指导改革实践。改革重在“治本”,消除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长期性的体制障碍,但近年来改革的长期目标受短期波动掣肘,改革举措更多地体现为应对宏观形势起伏的政策性手段,改革的目标和内容带有较强的短期性取向。
2、方案设计论证不科学,部门、地方、行业利益阻挠和扭曲改革方案制定
一是“政府主导型改革”的决策方式已不能适应民众广泛参与改革的新需要。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其复杂性和艰巨性前所未有。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很多,要啃硬骨头,打攻坚战;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普遍提高,维护自己对改革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要求日益强烈。而现实中民众在改革中处于弱势地位,民众参与改革方案设计、改革过程监督的程度比较低,“部门化改革”强化了部门利益,由此导致了一些改革成果被少数人窃取、多数人不能分享改革成果的后果。
二是改革工作虚化、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各领域的改革方案过于原则性、理念性,缺乏可操作性,对既有利益格局调整有限,真改的地方不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垄断行业改革雷声大雨点小;财税体制改革很难按预期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未有实质性突破。改革触及的领域与环节越艰难,就越要求把工作着眼点放在取得实效上。而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更加注重务实地推进改革。
三是既得利益集团阻挠和扭曲改革方案制定。改革已进入到全面调整利益关系的新阶段,一些改革在各种利益的诱导下“走形变样”,如行政权力支配了部分资源配置,市场运行中的优胜劣汰机制往往演变为逆向淘汰,从而加剧了社会利益关系的失衡。“内部人主导型改革”现象在中国已经非常普遍。比如,各个部门纷纷立法保护自己的权力就是典型的“内部人主导型改革”。 这种“内部人主导型改革”实际上成为中国“权力资本化”的一个过程。突出的就是行政权力分权后进入市场,一旦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就不容易再改了。这里的困难,不再是认识上的,或纯粹意识形态上的,而是非常坚硬的、实在的既得利益。
(三)监督考评机制
一是建立促进改革创新工作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建立经济体制改革考核评价制度不仅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推进改革的合力,而且也有利于完善统筹协调机制,衔接好各专项改革方案。目前,各级政府很少将改革工作作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对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是否具体安排,改革信息的反馈是否及时,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协调机制是否有利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推进改革的措施是否有力,推进改革工作的方式方法是否有效,改革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调研及宣传情况等都没有列为对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具体考核内容。
二是改革落实检查监督、责任追究力度不大。改革措施落实往往正面要求多,对执行不力的结果问责不够严格。对于没有严格执行改革措施的行为,往往没有严格问责,追究缺乏力度,使改革执行大打折扣。由于深入跟踪检查、过程督察不到位,对改革监督检查不到位,集中检查点多面广,难以深入,多停留在总结材料、领导汇报的层面。
三是改革评估机制亟待建立。改革执行力的强弱和高低、改革成效如何,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目前,改革评估机制的不健全突出体现在:一方面,评估指标体系缺失或片面化,偏重于经济方面,社会体制、行政体制评价较少;另一方面,缺少多元参与评估机制,对改革进展的官方评估很难见到,而社会舆论评价众多,但对改革进程难以发挥影响力。
二、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做好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新时期深化改革要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制度的科学性和协调性,着重从全局和整体层面来设计和推动改革,对改革的目标、思路、任务、执行和考评做到科学规划,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制度改革相协调,使制度改革的设计、制定、实施、监督等程序和环节相配套。
(一)目标设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科学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未来一段时期,改革的顶层目标设计要紧紧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科学发展提供体制保障的总体要求,清晰界定我国要建立的市场经济内涵,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加强产权保护和市场法制建设,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及政治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的重大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二)思路设计:按照“渐进式”改革思路,不断创新改革推进方式
作为一种辩证思维方法,“渐进改革原则”在改革之初发挥了巨大作用。攻坚阶段的改革,综合性、系统性明显增强,牵一发而动全身。“渐进式”改革思路应继续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削弱改革阻力,减少改革成本。这就要求未来的改革要循序渐进、由易而难地不断向前推进;要把握推进时机、合理分担改革成本;要坚持增量原则、自下而上推进各类改革试验;要合乎国情、不断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改革路径和方法。
(三)任务设计: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四位一体”全面体制创新
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直接讲的是经济发展、经济建设领域的变革,但是它要延伸到社会发展领域、政治发展领域、文化发展领域。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就是要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大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因此,适应新的改革发展形势,改革之初形成的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扩展到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四位一体”全方位的体制创新,系统性显著增强,整体配套要求更高,单个领域的突破已很难达到改革目标。因此,未来一段时期的改革,必须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四位一体”的体制变革。
(四)执行设计:重构统筹协调机制,破除既得利益干扰
当下要尽快明确“顶层设计”的主持机构,建议成立由中央直接领导的权威的、独立的、超越部门的改革领导协调机构,形成强有力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推进强有力的自上而下改革,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有力保障。从领导和谋划改革的要求看,成立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协调机构,有利于从全局上把握改革的进程。强化改革的决策机制,对每项重要的改革做好总体部署,使改革决策机制更加统一有力;坚持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对各方面改革实施具体、统一协调;综合把握改革的总体情况,改善改革的推进方式,把自上而下的改革与地方性改革试验有机结合起来。
(五)考评设计:强化考核,多元评估
首先,建立完善的改革评估指标体系。改革评估指标应包括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四位一体的改革进展。其次,建立改革的反馈机制。对改革过程中暴露的矛盾和问题,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组织专家评估。第三,建立多元参与的评估体系,将社会评估组织和专家等纳入评估主体范围,充分发挥和整合不同评估主体的优势,形成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
篇8
历经3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逐步转轨为市场经济国家。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也受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最深。所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包括大型国企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但至今并不完全尽如人意。如何进一步深化大型国企改革,实现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蓝定香同志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有大型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的重点、难点研究”,集中研究了国有产权改革问题,已于2012年7月顺利通过评审鉴定,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研究》。该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探寻我国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理论基础,中篇梳理我国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实践过程,下篇分析我国大型国企产权多化改革的未来走向。
该专著提出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基本方向是:除极少数特殊情况外,其余大型国企都应当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控股股东制衡的混合股权结构,即多种所有制性质股权混合的股权结构,并有对控股股东进行制衡的一个或多个大股东。改革的总体方式是:增量型方式、存量型方式和股权置换型方式三种类型,并对各种具体的改革方式作了详细分析。改革的重点是:从宏观上看,非公共性领域大型国企应该最先改,然后是半公共性领域,再后是公共性领域;地方国企应该先改、快改,然后是央企;经营状况越差的企业越先改;规模较小的大型国企先改,规模大的特大型、航母型国企缓改;国有股比例越高的企业应该越先改,即国有独资企业(公司)特别是非公共性领域的国有独资企业(公司)应该最先改,然后是国有绝对控股公司、国有相对控股公司、国有参股公司。当然,这种改革的先与后、重点与非重点并不是绝对的。在推行改革过程中,应当是条件成熟一个改一个。从微观来看,改革的重点主要是集团(母)公司。该专著还专门研究了集团公司产权多元化改革问题,指出其改革的难点是:形成共识难、国有经济的定位和规模以及范围确定难、消除国资管理体制的制约难、国有产权流动重组定价难、垄断领域改革难、大型国企控股权解决难、非国(公)有经济参与大型国企产权改革难等。
该专著从大型国企国有股权特殊的委托—关系及其存在的“委托问题”出发,从股权控制力耗散的独特视角研究国有股权控制力,得出个人股权控制力>法人股权控制力>国有股权控制力的结论,许多观点都具有创新性。
该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大型国企国有产权的“委托问题”》发表在《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6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4期摘要转载;《股权控制力耗散与大型国企的产权改革》发表在《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5期,被摘要收录到《中国经济学年鉴2011》;《产权与企业——马克思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派对企业产权的研究比较》发表在《理论月刊》,被《经济学文摘卡》2006年第3期摘登。该课题的顺利结项及其专著《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研究》的出版,表明该项目在总结我国国企改革30多年实践和理论成果基础之上,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创新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并已获得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关注。
篇9
一、创新审计思维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旧体制下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新体制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不断出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经济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必定要反映到预算执行中。因此,解决原有体制下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密切关注体制变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将是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其次,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是现阶段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将逐步加大:部门预算的实行使预算的透明度和约束力大为增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从源头上治理截留、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问题,政府采购制度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预算资金支出过程的透明度,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加强会计监管和整顿会计秩序的工作也将进一步深入,这些变革也将给预算执行审计带来新的挑战。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因此,预算执行审计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适应形势发展,促进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建立;要将审计的立足点放在促进上海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使审计工作为市政府宏观决策服务。
譬如,今年我处预算执行审计在依法规范预算执行行为,强化税收征管的基础上,从七个方面积极探索促进本市公共财政框架建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新思路:第一、结合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为主要框架的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促进政府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第二、结合上海“十五”发展规划,促进财政收支结构优化,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第三、结合所得税制度改革,促进规范化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第四、结合税收部门建立健全税源监督和控制机制,促进依法治税,规范税收征管行为;第五、结合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审计,促进财政部门规范预算执行与资金拨付,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第六、参照国民经济有关指标和预算收支考核指标,运用辨证分析方法,探索对预算执行与预算管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方法;第七、加强对预算外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和综合分析,从源头上监督和控制财政资金的运行,完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体系,积极和各专业处室配合,提高综合财政审计质量。
结合上述审计思路的调整,今年在同级审中,我们在审计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着力抓住资金与政策两大要素,强化财政支出和税收征管的监督力度,规范收支行为,促进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我们围绕各类财政专项资金,从支出结构、预算管理、政策效应、资金拨付、项目管理等5个方面进行全面审计、综合分析。针对审计查出的问题,提出财政部门应按照公共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目标要求,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公益性、基础性领域的投入,加快推进以部门预算、国库直接拨付和政府采购为重点的财政支出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公共财政支出方向的预算管理机制;要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全面实行各单位预算与预算外收入计划、政府采购计划同步编报、审批,努力做到部门预算在编制好的基础上执行好;要继续扩展国库直接拨付的范围,改革财政资金多头开户、分级拨付的运作方式,从制度上防范财政资金的滞留、挪用等问题;要强化预算约束和预算支出监管的职能,把应当纳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及时纳入预算管理,统筹有限财力,尽最大可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要进一步抓好“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格执行收缴分离制度,加强和改进预算外资金监管;要试行财政资金分配的评审制度,以公共性评判为核心,切实解决专项资金分配权分散和预算内容不够细化等问题,建立和健全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有效机制等审计建议。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和财政部门形成合力,分析评价近两年来本市财政政策的执行结果及政策效应,以提高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篇10
关键词:失业 现状 特点 原因
一、对我国失业现状的分析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失业现象已经成为当前困扰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今后我们还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面临着失业所形成的压力,为此,探讨和研究我国的失业现状和成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镇的失业问题也日益凸现。失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登记失业人数,由1991年的352.2万,增长到2004年底的827万。2006年,失业人员将达到840万人。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燕波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另外目前的失业率统计中也没有包括500万下岗职工,因为下岗职工尽管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他还是企业的人,没有和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以后“下岗”和“失业”完全实现并轨,两部分人就将合并计算,那么我们的失业率的数字就将更高。”目前,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二、我国失业特点分析
(一)我国隐蔽性失业慢慢公开化
在我国,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广泛就业”的指导思想,在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和各类事业单位形成了大量的隐蔽性失业人员。一方面,这部分失业人员的存在是由于中国不合理的体制性因素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庞大的隐蔽性失业队伍的存在,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劳动效率低下,组织中纪律涣散、人浮于事,大量的人力资源严重浪费,社会成员间不良情绪互相感染,产生了诸多不良的消极影响。
(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大且将会继续增加,急需转移
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内,中国社会经济仍然是以农业为主体,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将会是漫长的。目前农业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85%左右,随着农业现代化,农村中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这些人急需转移,但目前社会上适应这部分劳动力的工作却非常有限,形成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游荡于社会之中,这些人迫于生计多从事一些季节性、临时性或者那些较高素质的人所不愿意从事的工作,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对社会经济的秩序形成了巨大的潜在性威胁。加之城乡差别的客观存在,这部分失业人员不公平的社会地位增加了他们的不满情绪。
(三)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形成了大量下岗人员,再就业难度大
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了大量的结构性失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市场环境的变化,经济结构必然会不断调整和优化,特别是我国在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变型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还会加快,我国当前有相当部分的失业人员,与经济结构的调整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失业人群大多缺乏专业技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就业观念落后,“等、靠、要”的隋性思想严重,再就业难度大。
三、我国失业的原因分析
经济学理论对失业的成因有系统的分析和论证,我认为,我国目前的失业问题既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性因素的失业,也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所遗留下来的历史性因素的失业,还有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过渡性因素的失业。既有历史原因所形成的失业,又有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新形成的失业。
(一)劳动力总量性原因及劳动力素质原因分析
我国劳动力总量长期供大于求,是我国失业存在的基本原因。由于过去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使我国新增人口总量日益膨胀,随之劳动人口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上世纪70年代后期加大了计划生育力度后,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下降,但由于人口惯性作用,庞大的人口基数使我国的人口净增量和劳动力供给增量绝对数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导致我国的失业问题短期内不会有较大改观。我国劳动力数量众多,但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技能与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不对称现象日渐显著,许多新兴行业、新兴工种人才紧缺,这种状况在国有企业失业人员再就业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造成我国劳动力素质低下的根源在于教育投入不足。
(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随着科学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必然不断地进行调整。首先从产业结构的调整来看,当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时一定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新的支柱产业不断涌现,老的产业不断被淘汰。其次从所有制结构来看,伴随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就业岗位不断国有企业向非国有企业转移。
(三)科技技术进步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等资本吸纳的话劳动数量明显减少。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新的产业部门迅速兴起,一些旧的产业部门逐渐被淘汰,被淘汰的产业部门游离出大量劳动力,而那些新的产业部门则需大量劳动力就业,由于技术素质要求的不同,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又不能完全甚至大部分进入新的产业部门。同时保留下来的传统产业部门,由于技术装备更新、劳动生产率提高,也必然会有一部分职工失业。
(四)目前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我国目前尽管仍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但市场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已开始出现。在经济扩张阶段,我国的就业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其原因是由于投资的带动,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生产充足,不仅使企业隐蔽失业减少,而且往往还可以扩招一些正式和临时的工人。在经济紧缩阶段,投资下降,市场需求疲软,导致企业产品积压,正式工人下岗大量从农村招来的临时工和建筑工人又纷纷回到农村,隐性和显性的失业都会增加。我国的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对我国现阶段的失业问题在理论上进行系统研究,把握其特点,找到产生的成因,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和解决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张茜.试论我国结构性失业问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