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对策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食安全对策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粮食安全对策建议

篇1

关键词:粮食安全;补贴制度;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随着市场化得发展,我国粮食供求也发生着变换,为了确保粮食的安全,我们必须面临更严格的挑战。

一、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粮食产量方面: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增长,粮食安全也得到一定的保障。粮食生产近些年每年都能到到好的产量,年增幅在3.65%,尤其是在2009年达到了粮食产量的最高纪录,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其他物质要素的投入也在增加,使我国粮食 产量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粮食供需方面:目前国际粮价有一定幅度的波动,我国在大豆、小麦和玉米等品种方面进口量很小,所以国内粮食价格受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很小。小麦和大米是农产品当中消费量最稳定的产品,玉米和大豆的消费增长是农产品中增长最快的,不管农村还是城镇在对粮食的消费上总量是逐步减少的,但是在一些主要地区粮食的消费是不断的增加的,例如天津和北京、上海这些地区的消费量也在逐渐的增加,由2007年的550亿公斤增加到2010年720公斤。粮食政策方面:国家逐步推出关于农业产品的支持政策,取消了税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另外还实行了农业补贴,财政综合和专项补贴相结合,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政策补贴体系。目前国家在政策上也逐步的进行完善,实施了农业和粮食生产投入增长机制,农民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投入每年都在上升,到2010年时,国家对农民的财政补贴达到了8183.4亿元。另外除了农业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之外,还加强了生态建设、更低质量建设,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田水利的建设和农业基础性设施的建立。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方面: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在全世界来说仍然是保持较高的水平,这样对粮食的调节能力加强了,我国对小麦和稻谷实行最低价收购,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也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防止了粮食波动对市场经济的运作,完善市场调控机制,对玉米、大豆等采取临时收储政策,支持企业参到收储,健全我国收储农产品的机制。我国能够收购农产品的企业有6.7万家,粮食收购能力也在不断的加强。

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粮食供给能力提高,使我国粮食安全严重受限

首先,耕地面积是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我国耕地面积逐渐的减少,尽管实行了严格的保护制度,但是由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耕地还是每年都在减少。其次,水资源缺乏,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水是农业产品的根源,我我给的人均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缺水成为我国粮食主要产区的制约因素,另外,水资源也受周边环境的影响,严重污染。环境和水资源的污染降低了我国粮食产品的质量,也制约着粮食生产的增长。然后,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较重,我国近些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发生,对农业的生产造成了很的影响,粮食供给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比前些年增多,病虫危害也贫乏发生,再加上旱涝形式逐渐加重影响,对粮食的生产发展也构成了威胁。最后,农业的基础设施不全,我国的农田水利大部分建立的较早,长期以来,由于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少,建设的标准较低,导致一些工程无法正常的施工,现有的水利设施也超出了使用年限,设施没有修理,使效率降低,效益明显的减弱。

(二)农民对耕地的积极性不强

粮食的价格逐渐都在增加,但是农民对耕地的收入仍然不高,农民与其他行业相比,耕地所得到的收入明显较低。物价的费用和成本逐渐的在上升,小麦和玉米的成本有原来的每亩3 98元增加到587元,成本增加了,但是利润却下降了,这种现状使得农民对耕地的积极性降低了,抑制了农产品的发展。

(三)我国未来粮食的需求总量呈上升的趋势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的需求和供给也逐渐的增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城镇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的提高,我国粮食的总需求也逐渐的增加。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我国对玉米和大豆的消费是在增加的,从供给角度来看,我国粮食处于紧平衡状态,要满足需求和供给平衡,必须确保粮食的安全。第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消费食物也变得多种多样,对动物的蛋白消费越来越大,工业化也带来了对加工的需求,利用粮食来转化为生物能源的速度加快,能源与食品的矛盾逐渐的增大,加剧粮食供求关系。第三,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生物燃料的不断发展,我国粮食需求呈现增长趋势,受经济和气候的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世界粮食的生产也存在不确定性。近些年我国的产量是在增加,但是还是受很多银色的影响,供求关系仍然很紧张,尽管我国利用国际市场来弥补个别农产品的不足,但是资源是有限的。

(四)农业技术跟不上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技术的能力不强,农业技术进步的较慢。农业技术与生产是紧密相连大的,基础性的建设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科学技术不到位,都是阻碍发展的原因。另外我国的化肥和农药等技术的应用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技术。我国对农业技术研究投资较少,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方面也存在着投入不足,种子的研发技术的投入也不足,监管手段和竞争手段也比较落后。

(五)粮食流通过程中,缺乏安全监管

流通中的粮食进入加工之后,各个企业的素质不一样,规模较小的企业,工艺落后,设备较旧,缺乏完善的管理,难以应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另外一部分企业对于粮食食品的加工没有严格的质量管理意识,质量的管理方法不完善,没有建立安全控制体系,造成企业的运行状态差,缺乏竞争能力。其次监督管理的部分职能分工不清。对粮食食品安全形成多头的管理,对管理虽然有好处,但是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职能交叉也造成危害,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导致对安全方面的管理混乱。

三、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我国关于粮食的补贴制度,提高粮食的价格,给农民带来收入

增加粮食的直接补贴和补贴的规模,扩大良种补贴和农业机械的补贴范围,完善粮食的直接补贴政策,为农民的收入增加补贴的制度,形成稳定的粮食补贴增长机制。另外,根据工资水平的涨幅,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给农民的稳定性的预期,从根本上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和供应保障能力。

(二)主要的农产品实施保护,保障食物的安全和流通

我国对农产品已经实施了保护政策,尤其对于粮食的主要产区,实行耕地、粮食价格、基础设施以及财政、贷款等方面的保护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范围不大,所以,我们要扩大粮食的种植范围的同时,也要扩大对各个方面的粮食保护政策,运用各种手段,建立重要粮食产区的农产品利益补贴的制度,形成粮食的稳步增长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三)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粮食的生产效率

首先,积极的推广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支持与粮食生产相关的基础性建设。其次,提高粮食生产设备和设施和方法的科学技术含量,引导农产品创新出新的品种,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对农民进行科学知识的培训以及新机制的使用。最后,大力推广品种好,产量高,适应性较强的农产品品种,以提高粮食的生产技术。

(四)建立质量管理部门和相关的管理制度,提高粮食食品安全的保障

建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分,制定相关的粮食食品安全制度,使管理部门有职权,可以进行质量管理,确保企业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安全监督的实施,把企业监督和服务结合起来,使粮食食品质量安全。另外可以建立粮食食品质量标准,积极的推行安全控制体系。建立粮食食品安全的质量追踪系统,鼓励农产品市场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还可以建立农民的健康教育制度,形成预防食品安全危害的有效机制。

四、结束语

人们生存中粮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我们必须使用的大米、大豆、小麦。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与补贴政策已经有了结合,但是还存在着问题,要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不断要政府进行指导,还要政府通过法律进行有力的限制,保证农民的耕地安全。(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此论文为佳木斯大学校级项目(项目编号:W2011-007;WZP2011-00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1B009)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2008

[2]《试论新形势下的粮食质量安全工作》.2011

[3]倪元颖.粮食制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篇2

【关键词】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影响因素

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预测到2030年,我国粮食供求之间将出现巨大缺口,即出现“粮食危机”。“粮食危机论”,凸显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我国粮食产量自1949年以来,总体呈上升趋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较快,但各阶段存在较大的波动。本文将对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

粮食生产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紧密相关,因而分析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是十分必要的。粮食安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受现有粮食生产能力影响,也受潜在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既受国内因素影响,也受国际因素影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耕地与种粮面积减少。我国耕地总量下降速度很快,耕地总量难以实现动态平衡。1992-1997年,耕地平均每年减少410万亩,2000年减少244.4万亩。同时,生态退耕的面积也比较大,其中2000年就退耕1144.2万亩。而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首要要素,耕地与种粮面积减少对粮食安全影响巨大。

2.水资源及基础设施制约。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的年际和地域分配不平衡。我国灌区每年就缺水300亿立方米左右。在北方的一些缺水地区,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同时,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灌溉设施特别是节水灌溉设施缺乏,抵御灾害能力很弱。

3.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是因为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作为理性经济人,从事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很大。而且我国素来有“务农者乃末流”的观念,真正较为优秀的人才往往不屑于涉足农业生产。农业可以说是我国人才资源支撑最为薄弱的产业。

4.农业科技投入较低。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共培育出40多种农作物,近5000个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新品种、新组合。仅研究和推广杂交稻一项,20多年累计增产粮食2.4亿吨。可见科技投入的巨大作用。但我国目前农业科技开发还主要是由政府有关部门及科研单位承担,农户自己的科技投入还很少。

5.粮食流通及粮食储备体制尚待完善。我国粮食市场的发育程度比较低,效率不高,主要存在三点问题:(1)是中央储备近年来变化不大,未建立起灵活有效的调控机制。(2)是地方粮食风险基金没有到位,粮食储备没有达到粮食安全的要求。(3)是储备的粮食在品质和品种上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6.粮食进出口和国际因素对我国影响增大。在wto规则运行框架下,我国的粮食安全已越来越受到国际投机资金及发达国家粮食补贴等产业政策的影响。我国近年来向美国等国进口了大量粮食,目前尚处于合理范围,但若我国粮食产量下滑严重,在粮食上受制于人将对我国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将产生不利影响。

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我国粮食生产受政策影响显著,粮食生产政策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因而必须进一步注重粮食生产,进行政策和体制的创新。针对制约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政策方面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进行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土地制度创新是政策创新的关键点。“应建立以土地产权有效分离为基础,以现代农户家庭经营为载体,以生产专业化、经营农场化为内容的现代农村土地制度”。一方面应继续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促进土地经营权合法流转,引导建立适度规模的小型农场,促使土地向有意愿且有能力的生产者集中,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率和利用率。另一方面,需实行严厉的耕地保护政策,死守“耕地红线”。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1978-1996年的18年里,我国粮食产量接连跃上30000万吨、40000吨、50000万吨三个台阶,农业基础投入的持续增加起了重要作用。必须把节水灌溉和充分利用水资源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以缓解北方地区普遍存在的水资源约束。并且应通过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3.完善粮食补贴政策。根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强化支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并应继续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扩大绿箱政策的投入,鼓励农民进行品种改良,保持较高的粮食保护价,以促进粮食生产。通过优化价格政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4.加大科技创新与投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于科技开发的巨大的正外部性,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鼓励私人机构以及农户合作并建立广泛的科技推广网,以提高科技的转化率。同时应努力用现代科技技术和生物技术去改造和发展农业,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整体使用效率,从而提升单位土地的粮食供给率。

5.健全和完善粮食流通和粮食储备制度。充分发挥好储备粮在调节供求,稳定市场方面发挥的作用。建立规范的粮食吞吐调节机制。地方储备也应切实提高市场的应对能力。各级储备粮应由相应政府负责,切实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狠抓粮食市场体系的培育。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粮食储备吞吐中的作用。

6.以wto框架为基础,灵活运用进出口手段。我国要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的“绿箱”等政策,强化对农业的投入支持,建立和完善粮食贸易风险防范机制。要根据国内粮食供求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粮食进出口政策和规模,稳定同有关国家在粮食进出口方面的贸易关系,逐步实现市场的多元化,分散粮食进出口风险。在加大粮食补贴的同时培育发达的期货市场,以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梁子谦.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安全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胡靖.入世与中国渐进式粮食安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李明秋,王宝山.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及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研究[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篇3

改革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刚才,白县长全面部署了我县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明确了我县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宣传读了《府谷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相应的配套文件,这次会议时间短,任务重,政策性强,大家要认真学好会议文件,准确领会会议精神,抓住重点,全面落实。下面我就如何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强化责任,狠抓落实

粮食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经济工作,而是一项涉及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市场管理、财政金融、人员安置、供应流通等多行业复杂的经济工作,也是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所以各部门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切实搞好我县的粮改工作。一是保证种粮面积,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努力提高我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自给能力。二是确保粮食总量平衡,建立和完善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做好我县供求总量平衡,保证市场供应。三是管好县级粮食储备,要按照县政府的统一要求落实好储备粮食,要做到管理规范,品质优良,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四是加强粮食市场监督管理,规范我县粮食市场秩序,规范粮食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五是积极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妥善解决历史包袱和人员分流,化解各种矛盾,维护社会安定。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事关全局,责任重大,县政府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有关部门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协同作战,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对于不负责任,工作不力,影响粮改不能正常进行的单位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二、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切实把粮食工作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这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在全国粮食供求形势发生新的变化,粮食流通体制处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一项重大改革,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务院、省、市政府多次召开了较大规模的会议,相继出台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具有很强的法规性、政策性和操作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省市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不移地做好各项政策的落实工作。

(一)加快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粮食流通市场化后,我县面临着产销平衡和品种串换的压力,粮食产需结构矛盾突出,面粉、大米主要靠外调。随着我县能源基地的大开发和人口的快速增加,粮食缺口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加之退耕还林补贴由粮食改为现金补贴,更增加了粮食的交易量。为此,建设县级粮食批发市场体系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这不仅是实现我县粮食余缺调剂的重要载体,也是组织、引导我县名小优杂粮外销和吸纳产区粮食经营企业来我县直销粮食商品的通道;不仅是实现产销区广泛合作,粮食顺畅流通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各级储备粮油、政策性供应粮油以及陈化粮公开交易、有序竞争的平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粮食批发市场对于保障我县粮食顺畅流通的重要意义,认真落实县政府制定的有关市场建设的优惠政策。市场配套设施及相关功能建设,可实行政府投资,实现独资经营,或通过社会融资、银行贷款等多渠道解决,实行股份制运营。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扶持粮食批发市场建设,提供尽可能多的方便和优惠政策,有关的建设费用,能减的减,能免的免。县粮食局要切实做好市场建设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要全力提升市场功能,引导企业入市交易,开展网上电子商务,发展粮食期货贸易,创造畅通有序的现代粮食物流通道。要建立和完善方便、快捷的粮食市场管理交易服务机制,严格管理,规范操作,确保市场交易的开放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

(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进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县政府从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的现有布局和规模的实际出发,决定集中优良资产,组建户国有独资的粮食购销企业,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和承担政策性供应的主要载体,实现规模经营,发挥主渠道作用。其他国有粮食企业全部进行改制,整体退出国有序列。新组建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建立新的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按需要定编、定员,公开选聘,竞争上岗。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保证管理者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以适应发挥主渠道作用的要求。各有关部门和银行要大力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通过任何形式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摊派各种费用和安插调入人员。所有国有粮食改制企业,从今天起,对人事进行冻结,严禁在此期间提拔、调入人员。

(三)坚持“以人为本”,妥善解决“三老”问题。从我县的实际情况看,较为突出的是“老人”和“老帐”问题。关于“老帐”问题,省市文件规定的比较明确,县粮食局在与审计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现已完成了审计任务,要做进一步的认定工作。县粮食局、审计局、农发行一定要密切配合,认真做好认定工作,要实事求是,能宽则宽,能挂则挂,努力为企业改制创造良好的环境,我的意见是由县粮食局集中管理,以便于新组建的企业不背包袱、轻装上阵。财政、粮食和农发行要认真研究,积极寻找消化解决的办法。

解决“老人”问题,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是这次改革的难点,也是事关社会稳定和政策能否顺利推行的关键环节。全县国有粮食企业有多名职工要实行身份置换,按上年社会职工平均工资的倍计算,需支付的安置补偿金达多万元。除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现有资产可变现的和折价量化外,资金缺口仍然很大,这部分缺口,由县政府统筹考虑,在粮食局自有流动资金、省补资金中调剂解决,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解决。

劳动保障部门要做好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要善于寻找落实政策的途径,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从事特殊工种的粮食企业职工,按有关政策实行提前退休。

国有粮食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保障军需民食、保障全社会的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广大粮食职工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为政府和社会付出了改革代价,这完全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造成的。这次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行全员身份置换,又是一次巨大的利益调整,涉及到几百户家庭的切身利益,补偿问题敏感,触动面大。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同时,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扶持国有粮食企业置换身份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落实相关优惠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妥善安置企业富余人员。

(四)依法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维护正常流通秩序。去年月份,国务院颁布实施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这是我国粮食管理走向法制轨道的重要标志。《条例》是全国规范粮食流通体制的专门性行政法规,对建立健全粮食流通体制,发挥市场机制在粮食资源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转变粮食局职能,改革粮食行政管理方式,规范政府管理粮食流通的行政行为,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提高管理效能和水平,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管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针对粮食流通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以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认真贯彻《条例》规定,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县粮食局要依照《条例》赋予的职能,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条例》赋予的权利和职责,落实粮食经营主体市场准入、仓储规范、经营者最高最低库存及统计台帐制度。指导督促粮食市场监管机构、粮油质量检验机构依照县政府《实施意见》确定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各类粮食企业的监管和服务,依法查处违反规定、破坏正常粮食流通秩序的各种不法行为。要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推行粮食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对粮食行政行为的监督和评查制度,依法保护粮食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工商、质检、物价、卫生部门也要按照各自的分工与粮食行政部门一道,做好粮食市场的监管工作。

(五)逐步建立规模适度的县级粮食储备,进一步保障全县粮食安全。粮食市场建设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实现供需平衡的充分条件,而建立地方储备则是保证粮食安全,保证市场供应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应该看到,我县的储备规模,确实微不足道,与国务院、省政府销区建立六个月销量的粮食储备要求,相差甚远。一旦发生全局性突发性事件,就难以保证市场稳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经过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因此,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贯彻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切实做好储备费用补贴的落实工作。县粮食局要落实好储备粮管理制度,切实做好粮食的采购、储藏、轮换的管理工作,确保储备粮管理规范,品质优良,储藏安全,保证政府在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

三、抓组织落实,确保粮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次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量大面广,出台的改革措施多,政策性强。各有关部门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使粮改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扛死责任,按期完成。要严格制止工作敷衍拖拉、推诿扯皮的无组织行为,要防止各种腐败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保护国家利益和职工利益不受损害,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县政府将定期召开粮改调度会,各有关部门要按时报告粮改进展情况,及时解决粮改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确保粮改顺利进行。

二是成立县粮食流通稽查大队,明确工作职责,使其尽快开展粮食市场监管工作。粮食流通稽查大队是粮食局实施对全社会粮食市场管理的实体,建立这个机构是保证市场监管到位的必要手段。

三是成立县粮油质量监督监测站,加强对市场粮油的质量检验,确保粮油质量监管有机构、有技术、有手段,保护消费者权益,构筑我县粮油“放心工程”,确保城乡居民粮食消费的质量安全。

四是成立县粮油批发市场管理办公室,履行市场信息服务、现期货交割、商务结算、中介仲裁、合同履约、商业诚信等服务和管理职能。

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机构的组建工作,要尽快落实三个机构的编制和人员、设备经费,确保粮改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抓任务落实,全面完成粮改各项工作任务

这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面宽、任务艰巨,历史积累矛盾突出,既要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实现粮食流通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又要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把好入市关;既要建立市场竞争机制,搞活粮食流通,又要规范、强化粮食市场管理,规范粮食经营行为;既要转换企业机制,加快“国退民进”步伐,又要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既要解决“三老”历史包袱问题,妥善分流安置职工,又要化解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因此,粮改工作是在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粮食局一家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全社会的支持。各有关部门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抱着必胜的信念,打好这场粮改攻坚战。一是认真学习会议材料,准确领会会议精神,把握好“放开”与“管理”、“搞活”的关系。要采取多种措施,想尽千方百计,解决现有粮食流通体制下的遗留问题,尤其要解决“三老”问题。按照中省市的要求,建立新的粮食流通体系,政策性强,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一定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放开粮食购销市场,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健全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多品种、高质量的粮食产品,确保粮食安全。二是粮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明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政府的要求作为第一任务,把职工的利益作为第一目标,把企业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顾全大局,高效运作,改进作风,改善服务。政府决定把粮改的各项工作任务具体量化到部门,扛死责任,按期完成。属于哪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哪个部门要主动做好工作,不得推诿、扯皮。

篇4

一、调研思路和重点

一是开展面上工作的调研。主要是根据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学习实践活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和王乐泉同志在全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讲话精神,在集中学习基础上按照职责分工由局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基层和联系点,着重围绕深化全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全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确保全区粮食安全和加强粮食工作队伍建设等粮食系统重大问题进行调研。通过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初步梳理出我区在粮食科学发展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措施,更好地从理论和实践上加深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为深入开展思想讨论、搞好分析检查和整改落实打好基础。

二是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专题调研。按照自治区党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安排部署,围绕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结合我区粮食工作实际,深入了解当前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在体制机制方面保障自治区粮食安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对策措施;研究如何抓住国家实施粮食战略工程等重大举措的有利时机,在粮食产业项目建设上特别是推进国家粮食后备基地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提出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相协调的意见建议。

二、调研方式和要求

通过实地考察、现场观摩、召开各种层次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重点要开好三个座谈会:一是召开综合座谈会,了解掌握总体情况,听取各地粮食部门对自治区粮食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意见建议;二是召开有关方面座谈会,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调研座谈,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多方面听取意见建议;三是召开专题座谈会,根据局领导各自分工侧重了解相关方面影响和制约粮食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措施办法。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要集中梳理各个方面的调研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措施,形成《关于促进新疆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全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原则、任务、政策保障和实施措施,积极探索发展我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路子。

三、调研分组和时间安排

调研分三个组进行。第一组雍其新同志牵头,卡德尔汗·米拉斯汉、黄建庄同志和办公室、产业发展处、军粮供应办公室参加,赴博州、塔城、昌吉、哈密、和田调研。第二组米尔扎依·杜斯买买提同志牵头,折为民和财务会计处、储备基建处、政策法规处参加,赴巴州、阿克苏、克州、喀什调研。第三组王卫军同志牵头,杨力同志和购销市场调控处、政策法规处、监督检查处参加,赴伊犁、阿勒泰、乌鲁木齐市调研。

篇5

这次全国粮食调控与统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粮食局长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以来粮食调控与统计工作,会审汇编20*年度全国粮油统计年报,研究分析今年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安排部署全年粮食调控与统计工作,并通报全国粮食流通统计工作考核结果。国家粮食局党组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聂振邦同志对会议作了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去年的粮食宏观调控工作,并对今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家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粮食调控工作取得的新成绩

20*年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的关键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在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粮食宏观调控工作成效显著,保证了粮食市场供应和粮价基本稳定,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及时研究分析粮油供求形势,提出宏观调控措施建议

20*年,国际粮食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粮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国内粮食供求和市场形势也出现一些新变化、新特点。我们加强研究分析,密切关注粮油市场动态,及时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和建议。一是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我国粮食安全中长期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关于大力发展植物油产业提高国内市场控制力保障安全的措施意见》,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加强对完善玉米深加工有关政策措施的研究,完成了《我国玉米深加工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协助国家发改委研究制定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二是及时开展粮食供需形势和有关政策措施的分析研究,先后向中办、国办和国家发改委报送了《当前我国粮食购销存基本情况及做好粮食流通工作的建议》、《当前我国粮食供需状况及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建议》等多份材料,及时反映全国粮食收购、销售、库存、价格等变化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三是适时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和座谈,及时反映粮食调控工作的最新动态。召开了市场专家座谈会,形成了《关于当前粮食价格及走势分析的报告》,并报送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

(二)加强粮食收购工作指导,认真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

一是适时组织召开小麦、早籼稻、中晚稻、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的收购工作座谈会。安排部署收购工作,分析预测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二是认真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开展中央储备玉米、国家临时储存玉米和粳稻收购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印发了20*年小麦、早籼稻、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并根据主产区市场价格情况及时启动小麦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适当提高了吉林、黑龙江两省粳稻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对辽宁省粳稻实行国家临时储存收购。会同有关部门下达两批中央储备和国家临时储存玉米收购计划。上述措施,有效地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对保持粮食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组成多个调研组,由局领导带队赴有关主产区检查指导粮食收购工作。总体看,20*年粮食收购政策措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地方政府、农民和粮食企业都比较满意。

(三)积极做好粮食销售和移库工作,保证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做好临时存储粮食的销售工作。加大最低收购价稻谷和小麦销售力度,适时调整销售底价。二是为满足南方主销区和养殖大省对饲料玉米的需求,从20*年11月起,安排中储粮总公司结合中央储备玉米轮换向市场投放部分储备玉米。此后安排部分中央储备玉米每周公开竞价销售。三是在京津沪和东南沿海等主销区及时安排抛售中央储备食用植物油,以及对部分大型食用油加工企业定向销售中央储备食用植物油。四是继续做好中央储备和国家临时存储粮食的跨省移库工作,充实销区粮食库存,改善库存地区结构,缓解了主产区收储压力。

(四)加强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管理工作,增强宏观调控物质基础

一是及时下达中央储备粮年度轮换计划,加强对轮换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二是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20*〕59号)有关要求,研究提出了下一步中央储备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的增储方案。三是妥善解决国债投资建设粮库的产权归属问题,将各方协商一致同意划转的国债投资建设粮库名单提交财政部,组织进行专项审计。四是督促各地积极充实储备粮油,合理测算地方储备粮规模。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充实地方储备粮油,尤其是成品粮油(含小包装),以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和应急能力。在反复测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国地方储备粮规模初步建议数,并已分别征求了各地意见,拟与有关部门进一步沟通协商后抓紧下达。

(五)加强粮食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一是切实加强食用植物油统计,认真完成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修订完善《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建立食用油统计信息直报制度,适时召开社会粮食供需调查数据分析评估会,及时完成数据汇总和调查报告撰写工作。二是积极做好市场监测工作,全面推进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强化国家粮食局粮食市场价格监测系统的功能,每周编印《粮油市场监测信息》,实现了全国200多个重点食用油企业统计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安全管理。三是对相关食用油企业信息直报人员进行了统计基础知识培训,组织编写《粮食流通统计培训教材》。此外,完成了“社会供需平衡调查工作开展情况”等六个专项统计调查课题。

(六)积极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完善应急工作机制

一是指导各地做好抗灾救灾工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先后5次下发电报通知,并派出多个工作组赴灾区指导和督促抗灾救灾工作。二是各级粮食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应急抢险抗灾工作。各地普遍成立了抗灾保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粮食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粮源组织调度,完善粮食应急预案,确保灾区粮油市场货源充足、价格平稳、供应正常,没有出现粮油断档脱销和排队抢购等现象。抗灾期间,贵州、安徽、广西、湖南、江西、四川、广东等地的部分市县及时启动了粮食应急预案,保证粮油供应不断档不脱销。三是继续做好粮食应急相关工作。多次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及时报送健全粮食应急体系的有关材料。大多数省份已成立了粮食应急工作指挥部,建立了粮食应急加工指定企业和应急供应指定企业等应急保障体系。20*年,北京、江苏、陕西、青海等地先后开展了应急演习演练活动。

(七)大力促进粮食产销合作发展,做好政策性粮食供应

一是继续鼓励和支持地方举办产销合作贸易洽谈会,做好粮食产销衔接工作。20*年全国共举办各类粮食产销衔接交易会17次,签订粮食购销合同380亿斤。二是认真落实关内销区到东北采购粳稻运费补贴政策。我局会同有关部门分别在哈尔滨和长春召开了产销衔接见面会,产销双方企业共签订稻谷和大米购销合同227亿斤。此外,继续指导各地做好退耕还林、水库移民、救灾等政策性用粮的供应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就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进行调研,完善后续政策,完成了退耕还林面粉营养强化试点工作。

同志们,20*年粮食宏观调控与统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和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各级粮食部门高度重视、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大家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国家粮食局,向全国各级粮食部门从事粮食调控和统计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对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各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把握重点,切实提高粮食调控工作水平

20*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做好粮食宏观调控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中央农村工作和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按照全国粮食局长会议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切实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促进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保障粮油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此,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准确把握粮食供求形势,努力增强粮食宏观调控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变化较快,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粮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粮食生产、消费、库存、价格和进出口变化情况的跟踪监测和分析预测,准确把握粮食供求形势发展变化趋势,及时提出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要根据中央关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和“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总体原则,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按照聂局长在全国粮食局长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合理确定调控目标,健全完善调控方式,准确把握调控时机,灵活运用调控手段,努力掌握好粮食宏观调控这门艺术,切实提高粮食宏观调控水平,为保证供应和稳定市场服务,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服务,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加强对本地区主要粮食品种和敏感品种的分析研究,切实做好本地区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

(二)进一步做好粮食购销工作,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积极抓好粮食收购工作,落实好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调节粮食供求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农民种粮的“定心丸”。我们将在认真总结近几年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完善20*年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初步意见,争取尽早下发。为做好粮食收购工作,今年还将召开主要粮食品种收购形势座谈会。各地要及早动手,提前做好粮食收购的各项准备工作,将中央的政策及时传达到基层,并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思想,确保执行政策不走样,落实政策不缩水。新粮上市后,要指导和督促国有粮食企业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政策,积极做好粮食收购工作,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其他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各地要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指导,帮助企业分析粮食形势和市场行情,引导他们面向市场,服务农民,搞活经营,积极主动地做好粮食收购工作。

二是继续做好最低收购价粮食和中央储备粮跨省移库工作,充实销区和库存薄弱地区库存。今后,我们将根据粮食形势和宏观调控需要,适时安排跨省移库工作,调整优化布局,确保市场供应。各地要加大工作力度,抓住春运后运力相对宽松的有利时机积极抢运,力争尽快完成已下达的移库任务。

三是认真做好粮食销售工作,保证市场供应。按照《国家临时存储粮食销售办法》的有关要求,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宏观调控需要和市场价格情况,继续分期分批安排国家临时存储粮和中央储备玉米的竞价销售,适当控制销售节奏。既要保证市场粮食供应不断档、不脱销,又要防止打压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请各地严格执行《国家粮食局、中储粮总公司关于切实做好国家临时存储粮食竞价销售出库工作的通知》(国粮电〔20*〕17号)的有关规定,督促有关承储企业认真履行合同,严格按规定积极出库,保证销售工作顺利进行。各有关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交易过程和合同履约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干扰客户正常交易、设置障碍影响粮食出库、向买方额外收取或索要费用的承储企业,必须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企业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对不按照合同约定出库的承储企业,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将立即停止拨付费用利息补贴,取消其托市收储资格,并予以通报。国家粮食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合粮食收购政策专项检查,对国家临时存储粮食销售出库情况进行重点巡查。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积极接受举报、投诉,及时查处各种违法违规案件,维护正常粮食流通秩序。

四是认真做好奥运会期间市场供应工作。第29届奥运会的主会场在北京,另外在青岛、秦皇岛、上海、天津、沈阳等地设有6个分会场。各地特别是比赛城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准备,周密组织,落实责任,做好预案,扎扎实实做好奥运会期间市场供应工作,为奥运会的胜利召开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增强宏观调控物质基础

一是加强储备粮轮换工作的指导。要及时下达中央储备粮年度轮换计划,把握好轮换节奏,充分发挥储备粮的吞吐调节作用,为国家宏观调控和稳定市场粮价服务。二是进一步完善中央储备粮的轮换机制。稳步推进中央储备粮轮换通过规范的粮食批发市场公开进行,逐步实现储备粮轮换的公开化、透明化。三是指导各地完善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充实储备库存,明确调控责任。我们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抓紧协商有关部门研究下达地方储备粮油分省规模的指导性计划。地方储备粮油的布局和品种结构,要在与中央储备粮油进行衔接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调整。

(四)认真做好粮食统计和供需平衡调查工作,更好地为宏观调控服务

一是做好《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修订工作。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以及我国粮食流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统计工作调研,及时修订完善《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二是认真组织社会粮油供需平衡调查工作。完成20*年度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数据的汇总和调查报告的撰写工作,及时研究确定20*年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要将全国农村家庭存粮情况作为调查工作的重点,全面掌握粮食资源的实际数量、品种和结构。为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全社会食用油供需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有关要求,尽快设计制定20*年度全社会油料及食用植物油供需调查方案,并着手组织开展调查。重点对各地辖区内农户、城镇居民户、食用植物油加工经营企业、油料转化企业和餐饮企业进行食用油产、消、存、进出口和流通中损失损耗等项内容进行调查。三是继续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和分析。要继续健全全国性和区域性粮食市场监测网络,适当增加部分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作为直报点,加强对食用植物油和油料市场信息的监测跟踪。各地也要加强对粮食市场监测工作的指导,努力提高粮食市场监测的质量和水平。要密切关注粮油市场动态变化情况,根据形势和需要,及时调整监测频率和密度,增强市场监测的敏感性和及时性,提高监测分析水平。四是认真做好重点食用油企业旬(月)统计工作。食用植物油市场放开较早,要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掌握各类食用油企业油脂油料的基本情况工作难度较大。为保证我局重点食用植物油企业统计信息报告制度的有效执行,认真做好国内食用植物油供需形势分析工作,各地一定要加强对辖区重点食用植物油企业的指导和帮助,督促企业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食用油统计工作。此外,要及时完成《粮食流通统计培训教材》编写工作,并加强业务培训。

(五)结合灾后重建工作,继续加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在今年南方抗击雨雪灾害的过程中,粮油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储备粮源主要集中在地市一级大库里,边远及交通不便地区缺乏应急粮源。因此,各地要按照《国家粮食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结合灾后重建工作和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工作机制,细化粮食应急预案,调整充实粮油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对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山区、库区和缺粮地区要增设必要的网点。这次灾害造成的长时间停水停电,给粮食部门抗灾保供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影响,为此要加强粮食企业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要加强对承担应急工作定点企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运行情况,对不符合应急工作要求或不能正常运营的企业,要及时做出调整,确保应急网络系统始终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要继续抓好粮食应急预案的学习培训,并结合日常工作进行演练,尽快形成一支熟悉日常业务管理、能够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训练有素的专业化队伍,保障各项应急措施的贯彻落实。

(六)继续推动粮食产销合作,认真做好政策性粮食供应

一是积极做好关内销区到东北地区采购粳稻(大米)的调运工作。各地要加强组织协调工作,督促企业积极到东北产区购粮,落实好已签订好的购销合同,促进粮食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有序流通。要继续加强与铁路、交通部门的衔接协调力度,力争做到同方向整列运输,提高运输效率。要继续做好东北粳稻入关进度统计工作,及时报送有关情况,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可靠信息。二是建立健全产销合作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广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到主产区建立生产基地、北京市到主产区建立粮食储备等长期有效的产销合作模式,鼓励产区与销区建立多形式、深层次、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努力扩大合作规模和范围。对于履行产销合作协议的粮食,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在铁路、交通运输、资金结算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三是继续做好政策性粮食的供应保障工作。要继续认真抓好军粮、退耕还林用粮、救灾粮、贫困缺粮地区的口粮和水库移民口粮等政策性粮食供应工作,加强货源组织调度,保证供应需要,努力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各地粮食部门要加强与民政等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做好衔接工作,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救灾救济粮的供应工作,切实抓好灾区粮油供应方案的落实,确保缺粮人口能吃得上、吃得饱,不断粮、不挨饿。要重点关注受灾较重地区特别是山区、边远地区和低收入困难群众的粮油供应情况,及早安排落实粮源,确保灾区群众粮油供应,帮助农民度过春荒。粮食库存薄弱地区靠自行组织粮源有困难的,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粮食部门报告,以便及时协调解决。受灾省(区、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将灾区缺粮情况及保证粮油供应的具体工作方案,及时报送国家粮食局。

篇6

粮食安全第一的地位进一步强化

近年来,在一系列稳定粮食生产的利好政策推动下,我国粮食连续喜获丰收。200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10570亿斤,创历史新高,实现了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增加。

尽管粮食生产成绩喜人,但在持续发展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粮食生产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次会议明确指出,要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决不能因某些品种和局部地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出现认识上的反复,决不能因年度的丰歉而出现工作上的摇摆。

农业部部长孙政才表示,粮食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尽管我国粮食连续5年丰收,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仍然脆弱,保障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丝毫没有减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依然艰巨。只有坚持不懈地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发展,才能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根据会议的部署,2009年我国将进一步落实各地区的粮食安全责任,采取增加粮食补贴等多种措施,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加强粮食的战略工程建设。

多措并举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

当前,农民工就业困难加剧、部分农民工返乡回流,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特别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决定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农民工就业创业。

会议提出,要引导企业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还强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予以支持。

一些来自中部省份的会议代表表示,2009年将切实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指导服务力度,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对接,提高农民工就业、创业技能。

促进农民增收的“四项补贴”进一步增加

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这四项补贴近年来不断增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也有力地推动了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应对挑战,克服困难,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会议决定,2009年进一步增加四项补贴额度,并逐步完善补贴办法。

有关部门表示,2009年将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东北大豆良种补贴全覆盖的基础上,扩大油菜良种补贴范围,提高良种补贴标准,完善农资综合补贴机制,落实种粮农民和渔业的补贴资金,并推动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和农产品临时收储等政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国家将大幅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总额达到100亿元,这是加快农机化发展、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财政部农业司副司长卢贵敏说。

增加农业投入,不仅能直接拉动相关产业发展,还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乘数效应。据测算,国家投入农机购置补贴100亿元,可增加农机工业销售产值约635亿元。

新扶贫标准让更多贫困人口

看到希望

此次会议提出,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实施新的扶贫标准,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对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

“这意味着扶贫开发的首要对象,从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调整为新标准以下的全部人口。”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范小建表示,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也不仅限于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而是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上调扶贫标准,将对2007年人均收入1067元以下的农村人口实施同样的扶贫政策,扶贫对象共计4320万人,占全部农村人口的4.6%。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将人均年收入786元的绝对贫困线和人均年收入786元至1067元之间的低收入线两线合一,提高扶贫标准,将让更多贫困人口受益。

“水、电、路、气、房”

五件实事惠及更多百姓

近年来,我国在改善农村民生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但农村公共事业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这次中央工作会议强调,要提高投入强度,加大推进力度,扩大覆盖范围,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特别是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明确提出,2009年要重点办好“水、电、路、气、房”五件实事,这成为2009年改善农村民生的一大亮点。

篇7

党组同志一致认为,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新一届党中央全面部署“三农”工作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和总理所作的重要讲话,对做好粮食流通工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为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局上下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形势判断和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扎扎实实做好粮食流通各项工作。会议强调,要紧密结合粮食流通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中央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方针,切实肩负起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部门职责。要组织动员全国粮食行业强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首要意识”和“守责意识”,抓收购、保供应、稳粮价,切实履行好部门职责,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为实现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战略目标而扎实工作、作出贡献。

第二,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战略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领域的各项改革。落实中央提出的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保障粮食安全责任、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的决策部署,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目标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和产区抓粮两个积极性,确保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深化粮食管理体制、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行政管理机制和粮食市场调控机制的改革,以改革创新激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体制合力和行业活力。

第三,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认真履行行业职责,把推进实施“粮安工程”放到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总体决策部署中统筹考虑,切实守住粮食流通工作底线,夯实粮食收储、供应的设施基础,确保不发生农民卖粮难,确保粮食供应不发生脱销断档。

第四,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搞好粮食储备调节、管好用好储备粮的战略要求,强化储备粮监管职责。进一步优化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规模、结构、布局和功能,健全储备粮管理制度,依法加强对中央储备粮的监管,发挥好“常平仓”的重要作用。调动各类市场主体收储粮食的积极性,有效利用社会仓储设施进行储粮,帮助种粮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第五,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中央关于高度重视节约粮食的战略决策,切实担负起推进节粮减损的行业使命。进一步宣传和推广科学储粮技术,切实减少粮食产后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的损失,以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指导粮食消费,唤起全社会爱粮节粮意识,切实减少“舌尖上”的浪费。

篇8

首先热烈欢迎国粮局领导   处长及省粮食局   处长一行来我库开展夏收调研工作,对各级领导对我们聊城市级库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根据我市夏粮收购情况,结合我们近期的市场调查和分析,我就今年的夏粮收购基本情况向各位领导做简要汇报。

一、我库夏收准备工作

今年我库共腾空仓容**万吨,其中,市级小麦轮换**万吨,准备托市收购仓容**万吨。仓房和机械设备、收购资金均已准备到位,提前安排部署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责任分工,做好了防汛物资和人员准备,确保夏收期间的生产安全和粮食安全。

二、聊城地区2018年小麦收获情况

今年聊城地区小麦种植面积607万亩,基本与去年持平,目前已全部收割完毕。由于受冬季干旱、清明前后小麦抽穗时的倒春寒气温偏低、以及灌浆时连续阴雨天造成光照不充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今年我市小麦普遍减产,总产量较去年大约减产20%-30%,较往年减产在10%-20%以上,平均亩产在750-800斤左右,总产量应该在240万吨左右。小麦质量基本与往年相当,一等麦约占20%-30%,二等麦约占60%左右,中等小麦约占10%,小麦水分较低,普遍在12.5%以下,有的甚至低于11%,不完善粒在6%左右。

三、聊城地区粮食收购、加工企业收购情况

今年小麦价格目前来看呈现高开高走的局面,6月5日开始陆续展开收购,其中,粮食经纪人收购地头粮的开秤价格在 1.12-1.14元/斤,个体粮点收购价在1.14-1.16元/斤左右,面粉厂开秤收购价在1.15-1.17元/斤左右,国有仓储企业开秤收购价大多在1.17-1.18元。但是截止昨天,仅仅一周时间,价格普遍上涨了5、6分钱,面粉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已经达到了1.23元/斤,部分粮点和仓储企业收购价也普遍超过了1.21元。受价格因素影响,收购进度不一,面粉加工企业和个别粮点收购量较大,大部分国有仓储企业和粮点的收购量很少,较去年同期减少七成以上。

四、聊城地区小麦市场行情分析

根据我们目前调查情况看,造成小麦价格快速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麦减产,农民惜售心理严重。按照当前价格,每亩小麦的收入不足1000块钱,农民心理上接受不了,认为粮食减产了,后期销售价格必然会上涨,因此不着急卖粮,这是造成市场粮源紧张的主要因素。二是面粉加工企业的生产刚性需求,收购较为积极;三是收购粮点先期准备的收购资金充足,随着小麦价格上涨,存在抢粮现象,也给市场造成一定的恐慌心理。四是国家库存托市小麦准备在6月18日停止拍卖,流入市场的粮源减少,这也是造成目前市场粮源紧张的一个方面。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小麦价格经过前期的快速上涨后,后期还会出现小幅上涨,但不会出现大幅上涨行情,价格不会超过库存托市小麦拍卖到厂价格。按照国家既定的三等麦1.15元/斤的最低收购价,估计后期启动最低价收购预案的可能性很小。

五、对国家最低价小麦收购政策的几点建议

国家实行最低价收购政策以来,有效地保障了种粮农民的利益,稳定了粮食市场,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地方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我们一直认真严格落实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确保最低收购价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结合近几年的收购情况,我们向各位领导汇报几点建议,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是关于收购最低价的制定。由于国家最低价格一般在10月份就已经发布,到来年小麦成熟还有七、八个月的时间,小麦收获受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可能和预计出现偏差,这个偏差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丰收增产,增产后如果出现粮价低于国家最低价,我们可以启动预案,按照最低价敞开收购,防止粮价下跌伤害农民利益。另一方面,如果出现减产,比如今年,可能市场价格不会低于最低价,按照政策规定就不能启动预案,那么,国有粮库除了轮换储备外,新粮储备就会减少,给国家粮食安全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农民因为粮食减产,实际收入也会降低。从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考虑,我们建议在粮食减产年份,国家可以适当提高最低保护价,按照合理比例收购一定数量的粮食,切实让农民减产不减收。“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毕竟国家各级政策性粮食储备数量有限,应该在产粮大省、产粮大市开展区域性保护价收购,起到压舱石的作用。

二是关于启动托市收购预案的条件。政策规定:当粮食市场收购价格持续3天低于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时,由中储粮分公司会同省级粮食、价格、农业、农发行等部门和单位提出启动预案的建议,经中储粮集团公司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批准后,启动预案。经过历年来的收购实践,我们认为,启动程序太过复杂,应该强化省、市级粮食局的行政监管功能和预案执行决策权力,根据市场行情,会同中储粮、农发行直接决定预案的启动和停止,因为我们粮食部门对市场价格的掌握更为真实、准确。其他部门可以参与监督最低价收购预案的实施过程。

三是关于国家最低价收购政策主体。政策规定:中储粮集团公司是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主体,确定委托收购库点,确定收购预案的启动和停止。我们认为,既然最低价政策的初衷是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应当给予地方粮食主管部门更多的管辖权和制衡权,更多参与确定委托库点的设定和预案的启动。

四是关于履约保证金。预案规定:为防范履约风险,委托收储库点要按照20元/吨标准向中储粮直属企业交纳履约保证金,不能足额缴纳的从收购费用中抵交。作为地方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我们也在农发行开户,信用达到了一定的级别,承担着国家政策性粮食储备任务,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不应该等同于一般民营企业,应该享受和中粮、中国供销、中化集团、省级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同等的待遇,免交履约保证金。另外,作为地方储备企业,资金比较困难,在目前政策性粮食指标减少的情况下,政策补贴也越来越少,本身经营就比较困难,再交纳大笔的保证金,给企业带来了很大压力。我们地方国有储备库也是为了落实国家政策,保障粮食安全,在保证收购安全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应该免交履约保证金或改变履约保证方式,降低国有委托企业负担。

篇9

现将××县粮食局2012年度工作向各位代表报告如下:

一、2012年工作总结

2009年,我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县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切实履行发展规划、项目管理、价格管理、粮

食安全等各项职能,有力推动了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强化参谋意识,集思广益,认真谋划发展之策 (二)强化服务意识,干在实处,努力推进项目建设 (三)强化创新意识,敢于试点,不断深化体制改革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间的关系,科学谋划、严密组织、明确重点,稳步推进全县体制改革。一是积极开展项目代建试点工作。为了提高项目投资效益和管理效率,以社会公共服务中心为试点项目成立代建办,积极探索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度。目前,该项目已进入

招投标阶段。二是积极推进企业改制工作。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职工劳动关系为重点,进一步规范企业改制程序,认真做好改制企业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人事核查等各项基础工作,指导医药公司、帝师集团、汽车维修厂、五七厂等4家企业进一步完善改制方案。顺利完成了轮胎翻修厂和离合器片厂的改制程序,妥善解决企业职工的身份置换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利益,为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环境,确保社会安定。三是开展企业上市资源的调研工作。组加大调研力度,培育上市企业,经过调研、排查,确定浙江南翔线缆有限公司为拟上市企业。组织有关企业积极参加温州企业上市工作会议和培训,提高企业上市的积极性。积极向上申报大峃镇为省级中心镇,申报珊溪镇为拟省级中心镇。四是积极完成两大保险任务。2012年全县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成绩可喜,全县参保任务数为73000户 (四)强化法制意识,完善制度,维护市场价格稳定 (五)强化安全意识,明确责任,保障全县粮食安全

着力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我县粮食安全。一是搞好储备粮轮换工作。在完成省储备粮轮换、地方储备粮轮换补库的3256吨粮源的基础上,新增了地方储备规模271吨。二是积极开展“订单粮食”服务。积极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为种粮农民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按照“购得进,销得出”的原则,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共收购“订单粮食”1353吨,发放购粮款148.8万元,调动了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三是加强粮油市场监管。加强市场巡查,掌握市场行情动向,及时上报有关市场粮油价格波动行情和市场供应情况。对粮食流通统计和粮油质量开展经常性检查,有效规范了粮食流通市场秩序。四是认真抓好粮库检查。认真落实粮库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按照一季一检查的要求对全县粮库进行安全大检查。积极开展粮食安全生产月活动,对全县11家粮食企业进行了大排查,及时发现了安全隐患1处,并予以整改。

(六)强化争先意识,不断进取,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我局把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干部素质作为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措施常抓不懈。一是抓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学习,深化“周一夜学”制度,建设学习型机关。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改革中重点、难点问题的前瞻性研究,不断提升工作层次和水平。认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五好党委、支部创建活动,坚持“三会一课”,不断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二是抓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会议、学习、考勤等规章制度,严格考核落实。政务内容做到了“服务事项、办理程序、办理手续、办理人员、收费标准”五个公开。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工作效能、优化服务,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期办结制”,真正做到了“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局机关效能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三是抓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与县委、政府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建立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坚持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纠正存在问题。严格执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有效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四是广泛接受监督,认真答复代表意见建议。我局十分重视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坚持把落实人大代表意见建议作为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重要手段,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发改和粮食工作的重要途径,认真思考,狠抓落实。去年我局共承办人大代表意见建议3件,都已办理答复,答复满意率达100%。

总体来说,2012年我们在发挥部门职能、推进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了不少工作,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与广大代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县域经济管理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目前我县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应对措施和手段有限;在自身工作方面,经济监测网络不够健全,项目的前期工作不够细致,对企业的服务力度有待加大,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面对严峻形势,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直面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2012年工作思路 (一)围绕“一个中心”,即围绕“发展”这个中心。

要紧紧围绕“生态旅游县”

发展战略,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年度工作的首要任务,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按照“保增长、促转型”的要求,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机遇,加强对经济运行的预测和分析,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项目建设年”要求,加强和改善投资管理,全力争取重大项目早上快上,努力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二)当好“两个角色”,即当好“设计师”的参谋,又当好“工程师”的助手。

“设计师”的参谋是指为领导做好务虚工作,“虚要虚到家”,在思路建议上能够成为谋划发展的“高参”;“工程师”的助手是指为县委、县政府做好务实工作,“实要实到位”,在项目审批、组织协调、项目推进、行政执法、管理监督上实现有效的调节,能够真正成为县委、县政府落实发展的助手。要注重虚实结合,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提出的发展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更具有指导意义。

(三)做好“三大前期”,即课题前期、规划前期、项目前期。

一是要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自身要素制约的实际,加强课题调研,进一步研究提出解决的有效途径。加强政策研究,突出一个“准”字,吃透上级政策精神,用足、用好、用全各类政策,用政策促进发展;根据十二五规划工作要求,突出一个“早”字,完成好十二五规划前期课题研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推进的需要,突出一个“深”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问题实质,着重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振兴旅游业、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开展重大课题研究。

二是要坚持强化规划的引导,按照“规划带项目,项目带资金”的要求,突出规划先行。加强规划衔接、协调和综合管理工作,加快推进我县与温州沿海产业带的规划衔接和项目衔接。

三是要积极抓好项目谋划,对照“十条措施”内容,结合我县实际,精心包装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项目,不断完善和充实项目储备库,为下阶段和长远投资打下基础。强化前期工作的组织保证,把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争取重大前期工作有质的飞跃。

(四)发挥“四大职能”,即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调节职能、投资建设项目的综合管理职能、体制改革的综合协调职能和粮食安全的综合监管职能。

一是要充分发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调节作用,通过加强规划引导、计划实施与管理,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建设、市场价格等的监测、预警和调节,研究提出运用财税、金融、投资和价格等经济手段进行调控的政策建议,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是要充分发挥在政府投资项目与资金管理中的重要职能,加强项目的计划编制、项目前期和建设过程协调等综合管理,引导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投向。严格规范项目审批,做好项目管理的牵头和组织工作。

三是要着眼于增强发展改革工作的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城乡各项体制改革工作,加快体制改革步伐,使之更加深入、规范,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四是要充分发挥粮食部门的综合监管职能,加强粮食市场体系、粮食储备体系、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抓好县域粮食宏观调控,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粮食安全。

(五)加强“五项重点工作”,即重大项目推进协调服务、指导经济体制改革、价格分析预测预警、保障粮食安全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要在重大项目推进协调服务上得到新加强。进一步健全县领导挂钩重点项目、公开承诺、重大项目协调会议、督查通报和考核激励五项制度,形成合力,提高效率,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不断加大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力度。

二是要在指导经济体制改革上得到新加强。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项目代建制度。积极推进政策性农村保险工作,切实使农村政策性保险工作真正服务于民。坚持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改制职工有保障二者并重的方针,稳步推进国有及集体企业的改制工作,积极推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三是要在价格分析监测预警上得到新加强。认真贯彻价格宏观调控政策,控制政府定价项目出台。健全价格异常上涨应急机制,及时分析和预报各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动向,提高价格监测预警的实效性、准确性。深化价格服务,提高价格服务水平,积极开展价格专项检查工作,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反映情况。

篇10

根据XXX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开展2020年政策性粮食库存检查工作的通知》([2020]26号)和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开展2020年市政策性粮食库存检查工作的通知》(南粮发[2020]18号)精神,我局按照文件要求,于4月20日至4月30日,督促指导辖区内的承储企业开展政策性粮食库存企业自查的各项工作,现将粮食库存检查工作报告如下:

一、  粮食库存检查基本情况

(一)、粮食仓储基本情况。全县粮权归县储备粮管理公司所有,共检查时点粮食统计账面储粮总数为7763.6吨。其中①自治区储备粮4747.5吨;②市储应急成品粮451.9吨(折合原粮645.6吨);③县级储备粮2370.5吨。经核查,检查的粮食库存量账实相符,数据真实,粮情稳定,无安全隐患。

(二)、库存粮食账务检查结果:经检查,粮食统计账面储粮总数为7763.6吨,其中自治区储备粮4747.5吨,市级储备粮451.9吨大米(折合原粮645.6吨),县级储备粮2370.5吨。经核对,会计、统计、保管三账账面数量完全一致,即“三员”对口。经对存粮的仓房的认真测量、计算,粮食库存误差率均在规定范围以内,粮食收购没有出现占用或挪用银行资金的现象。经检查,上林县储备粮管理公司的仓库储存的7763.6吨粮食库存是真实的,账实是完全相符的。储备粮按规定做到“一符三专四落实”,统计上没有存在重复或遗漏问题。

(三)、粮食库存质量情况。经对上林县8个库点、28个货位粮食库存的粮食质量进行感官检查和临时抽检检查结果反映,检查粮食库存质量较好,库存粮食质量均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在清查实际数中,粮食入库年度分别为2017年2117.958吨,2018年4000吨,2019年1645.6吨。水分、杂质均符合国家标准,粮食库存数量真实,粮食脂肪酸值均在宜存范围内,粮食宜存率100%。粮温范围在21-30℃的有7763.6吨。粮食的色泽、气味正常、储存安全。

(四)、储粮安全和安全生产情况。经检查,上林县储粮单位的储粮管理做到制度建立建全、记录真实有效、管理有章可循。仓库保管账按照储备粮管理要求及时登记,与保管实物账实相符。各粮食库存点仓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粮面整洁、库区环境卫生良好。无严重虫粮、高水分粮、发热粮等储粮安全隐患。

(五)、储备粮轮换情况。经检查,共轮入7305.4吨储备粮,轮出8417.5吨。均按计划完成轮换任务。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在这次粮食库存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工作做得不够规范,如有的仓库粮情登记记录不够详细,粮面不够平整,还有就是有的仓库比较陈旧老化。这些问题,我们建议今后要加强落实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对陈旧老化的仓库进行及时维修,确保安全储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