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

篇1

>> 西南地区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影响的调查研究 城镇化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影响机制研究 我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问题和调控政策的探讨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与制度战略研究 现代农业发展视野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战略 做服务国家粮食安全 新战略的坚强柱石 实施好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论国家粮食安全的含义和标准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视域下大学生粮食浪费问题调查研究 居安思危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法律“护航”国家粮食安全 正确衡量国家粮食安全 国家粮食安全如何保障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粮食物流体系的完善 国家粮食战略与河南粮食安全体系 河南粮食安全问题分析 粮食安全问题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章 轲.遥感调查发现:苏鲁粤浙四省占用耕地最多[N].第一财经日报,2012-06-12.

[4]韩长赋.稳固农业基础 确保粮食安全――深入学习贯彻同志关于农业问题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报,2013-12-29.

[5]陈利根,毛戴军,张潇琳.城镇建设占用耕地与粮食安全[J].资源与产业,2006(2):8-10.

[6]林 晖.2013年全国干旱受灾与成灾面积较常年偏少五成[EB/OL].http:///fortune/2014-01/13/c_118949917.htm.

篇2

据报道,200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0570亿斤,是40年来第一次实现粮食总产连续5年增加。连续5年增产,似乎使国人有理由对应对全球粮食危机,有个乐观而明朗的态度。但是,应该看到,危机的引发因素都还存在,对这些因素的关注,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

农业功能的单一化

农业是提供食物的部门,但又不仅仅是提供食物的部门。除了提供食物这一生产功能之外,农业至少还有生态、生活、就业、文化教育、稳定国家和社会运行等多种功能。如果仅仅把农业理解为一个产业部门,就不可避免地片面强调其产业功能,从而损坏了其他功能的发挥。

当前,本应是多功能的农业,被单一化地作为产业部门,就不得不走上与二、三产业同台打擂的道路,从而导致了农民成为弱者,农村成为弱势,农业成为弱质。

从市场的供求关系来看,农业同样处于天然的劣势。

首先,从需求来看。人们对工业品的消费能力,本质上来讲可以无限的扩张。但每个人在农业需求方面的扩张能力十分有限。农业相对于工业品和服务业,在消费需求这个微观基础上存在巨大差异。而且,食物是供人类食用的,人类的再生产周期很长,且具有黏性,在短时间内难以出现人炸性的增长,这决定了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在短期内难有大幅度的增加。

其次,从供给上讲,农业是唯一一个人与自然相交换的部门。自然力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人们在农作上投入的资本、技术和劳动,对农产品产出的影响,居于次要地位,而且短期内也难有大的突破。农业的自然依赖性,更表现为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周期,几乎不可能压缩,其流动性远远无法和工业品、服务品、投资品等相比。所以,从现象看,农业的投资回报率基本上不可能高过二、三产业。这自然满足不了资本流动性获利的追求,由此,资本不会自动向农业集中。

当多数国家农产品已经进入过剩经济状态的时候,不仅是资本更加不愿意进入农业,连劳动力也不愿意过多地进入农业了。劳动力的闲置,不仅是生产能力的闲置,同样也是消费能力的闲置。这使得所有处于生产过剩状态下的劳动者,都面临着劳动中断和消费中断的威胁,无法和资本所有者形成对等的谈判。于是,二者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所以,要解决农业问题,首先要认识农业的多功能性。起码要认识到,农业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城市的生态系统基本上是不可持续的,必须靠农村提供清洁的水、空气和阳光,提供食物和原材料,并消化其形形的有形无形垃圾,才能维持下去。城市对于乡村,是一个绝对依存的系统。

还要认识到农业的文化传承功能、农民就业功能、农村社会活动和农民生计维持功能。从宏观上讲,农业还有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功能。此外,还有医疗功能。如欧洲兴起了社会农业,利用农业治疗城市的现代病。比如说抑郁。在欧洲,有大量的城市人口患上抑郁症等现代病,他们可以被安排到社会农场,在里面干一些简单的农活,和牲畜接触一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疗法,他们的状况就好转起来。

农业补贴的必然性

实际上,仅就其产品而言,农业不仅是一个产业性的生产部门,而且是一个提供全社会生存必需品的公共部门。农产品也不仅仅是单纯的私人物品,不应该仅仅由市场来提供。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必须通过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曾经有人批驳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但是,由于农业本身经营的特征,已经决定了有条件应付市场失灵的发达国家,必然要进行高补贴,中国也必然要走向补贴,甚至高补贴。

中国自2004年起,就转换了农业工作思路,开始从汲取农业走向补贴农业。2008年底,在粮食价格面临下行风险的情况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努力稳住农产品市场价格,同时加大农业补贴力度,2009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都要继续增加。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所以,中国一直以来,都要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时还要不断地加大补贴力度。种种措施,已经反证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压力,十分巨大。

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

中国农业自1996年以后,开始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粮食价格明显下跌,谷贱伤农的情况普遍发生。当这种现象连年持续时,农民弃耕、抛荒或转作其他作物生产的意愿开始形成并增强。在中国,这种状况发生在1998-2004年。

当农民种粮意愿普遍下降,而一国粮食需求却无法缩减,反而伴随收入上升,而进行营养升级时,肉禽蛋奶生产的间接用粮大量上升。国家的粮食安全,促使政府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或者是行政命令,或者是最低收购价托市,或者是大量提高种粮补贴,提升农民种粮意愿。

而在财力不足和意识不够的粮食市场紧平衡国家,政策调整的代价,往往由农民和市民承担。要么是谷贱伤农,要么是米贵伤民。

已经维持了多年粮食紧平衡的中国,大体上处在这样一种状态。进入21世纪以来的全球粮食供求状况,大体也处在这样的状态。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粮食属性的认知,出现了单一化的趋势。这与农业基本功能的单一化趋势,是相伴而生的。在农业产业化的主流趋势下,只有生产功能被强调。同样,在粮食市场化的主流驱使下,只有私人物品属性被强调。由此带来巨大的认知偏差,潜伏了巨大的隐患。因此,粮食属性亟待认知。

粮食至少具备三种社会属性:

首先,粮食是生存必需品,而不仅仅是生活必需品。生存必需品是最重要的社会属性,其他属性都建立在这一属性的基础之上。

粮食的第二个社会属性,是战略品。人类分邦列国之后,粮食就由于其生存必需品的第一属性,衍生出其作为战略品的第二属性。需要注意的是,粮食的第二属性不能超越第一属性,如若不然,就会使得国家丧失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国家粮食。

粮食的第三个社会属性,是国家公共物品。一个国家如果缺上一天甚至一顿的粮食,就会引发恐慌。一旦面临抢购风潮,中国的粮食体系就会暂时性的坍塌,国家安定和社会秩序,马上受到严重威胁。因为中国的粮食体系处于紧平衡状态。所以,中国农民在提供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上扮演的角色,是“不带枪的士兵,不领饷的警察”。没有他们,就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但遗憾的是,这一点并没有被充分认识到。

除此之外,粮食还有三个经济属性。

第一,准自然品。粮食虽然不像空气、阳光、水那样,可以自由取用,但给它支付的费用很低。粮食的生产过程,是人与自然相交换,自然因素居于主导地位的过程。在消费过程中,粮食也是唯一一个具有生存必需品属性的、人类参与制造过程的产品。所以,粮食是一种准自然品。

第二,准私人物品。从微观角度看,一个人的粮食消费,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粮食具有明显的私人物品属性。

粮食的第三种经济属性,即粮食消费具有明显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事实上,除了粮食以外,还没有哪种产品具有数量安全(粮食安全)、质量安全(食品安全)、国家的(粮食)这三项国家安全职能。

粮食的多功能性不仅在于此。若再详细论述,粮食消费还具有信任品等属性。信任品指消费者在食品消费之后,对食品给自己带来的健康等长期影响部分,仍然无法了解。就信任品属性而言,如果市场彻底失灵,政府干预也难以做到真正有效。必须借助诚实生产、诚实加工与健康消费,才能保证。这需要社会、制度、文化、信仰等结构的健全,才能提供支撑。

不幸的是,我们的粮食,现在只有一种属性获得广泛认可,那就是私人物品属性。对于这一属性的过分强调,和对其他属性的忽视,是爆发粮食危机、食品危机和其他问题的基本原因。

食物体系的不平衡性

当粮食仅仅被当作经济物品里的私人物品,农业仅仅被当作产业部门时,粮食和农业是必然倾败的。而食物体系的四个主角,以及组织的极度不对称性,则带来了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

在粮食处于短缺状态时,人们虽然每天都要消费大量农产品,但其意见不会被重视。原因是粮食短缺条件下,食物体系是一个纯卖方市场,人们拿着钱,都不一定能买到食物。此时,食物体系里只有两个主角――生产者和销售者,销售者是要讨好生产者的,所以某种程度上,他要与生产者结成一种联盟。这种讨好的方式,要么是支付一个合理的价格,提供好一点的服务,要么是配合一些重农主义的文化表达。

此时,食物体系的市场力量,大体是平衡的。在人类几千年的食物短缺时代,都是如此。

一旦出现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过剩,第三个主角――消费者就出场了。销售者(已经转化为中间商)很快认识到,此时稀缺的,不是生产能力,而是消费能力。所以,他们开始转向消费者。此时,生产者就慢慢地被弃之一旁了。中间商也常常用消费者的需要,来要挟生产者。

正是这种组织的极度不对称,使得中间商对上压,对下欺,不断扩充自己的利益边界。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中间商变成了一个重要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力量。

在两端力量弱小、中间力量独大的食物体系不平衡的条件下,第四个主角――政府出场了。政府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力量,如果它能够站在生产者或者是消费者一边,与中间商形成一个抗衡,食物体系就平衡了。但是,政府却很难自觉地站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一边。因为政府的政策目标和官员的私人目标,常常是与中间商相一致。因而,政府的出现,常常加剧这一不平衡。

由上分析,我们不可能期待市场解决粮食问题,市场制造了这一问题,但没有能力解决。我们可以期待政府在加大农业补贴上,起到一定作用,但这只能保证数量安全(即粮食安全),却远远不足以保证质量安全(即食品安全)。

所以,打破食物体系的不均衡性,需要政府行使其提供公共物品的责任,企业家行使社会责任,生产者来履行社会承诺。但是,这远远不够。必须提倡消费者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进行有效的组织和赋权,才能进一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篇3

关键词:粮食产能;节水灌溉;农田水利;规划

一、项目规划的必要性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把粮食生产放在了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之首。田间工程建设是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项目的主要内容,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保障。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政策的要求。

诸城市是国家、省确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市)之一,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70万亩左右,是山东省粮食主产区。按照规划编制要求,综合考虑现有小麦、玉米播种面积、粮食生产现状潜能以及粮食增产潜力等因素,本着突出重点、集成技术、规模化开发的思路,优先把贾悦镇、舜王街道、相州镇和百尺河镇水土资源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6万亩土地作为2012年项目区,为确保粮食安全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二、项目区概况

诸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北依世界风筝都潍坊,东临滨海名城青岛,南靠新兴港口城市日照,是山东半岛重要的交通枢纽。胶新铁路和济青高速公路南线贯穿诸城,市内6条干线公路四通八达,乘车1小时可达青岛、日照两大港口和青岛、潍坊两大机场。项目区位于诸城市西部、东北部,地势平坦,土壤为褐土、棕壤土、潮土及部分砂姜黑土,土壤类型较好。项目区耕地土层深厚、质地适中、保水保肥,地力属中上等水平。有机质含量10.9g/kg、速效氮98.9mg/kg、速效磷25.5 mg/kg、速效钾77.0mg/kg,适宜粮食作物生长。

项目区共涉及4个镇街36个行政村,人口30037人,耕地面积68398亩,项目区面积60000亩,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是诸城的粮食主产区,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0000亩,常年粮食总产5.54万吨。

三、建设范围和总体布局

该项目区位于诸城市贾悦镇、舜王街道、相州镇和百尺河镇四处镇街,建设规模6万亩,其中贾悦镇2.4万亩、舜王街道1.0万亩、相州镇0.8万亩和百尺河镇四处镇街1.8万亩。主要建设目标是发展高效节水灌溉3.35万亩,其中管道灌溉1.8万亩,渠道灌溉1.55万亩,另外也需要对现有的2.65万亩节水灌溉耕地进行完善、配套。项目区涉及36个行政村,人口30037人。该区主要为褐土、棕壤土、潮土及部分砂姜黑土类型,地下水资源丰富,水浇条件优良。

经过建设,完成项目区内主要农田工程配套改造,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

四、主要建设内容

(一)水源工程。新建廊道井一处,维修大口井9眼,新建石砌平塘1座,加固平塘1座,新建百尺河溢流坝1座,垒砌引水井2座。

(二)衬砌渠道输水灌溉工程。斗级渠道衬砌1000米,农级U型渠道26810米,维修引水渠2050米,维修石渠1934米。

(三)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铺设PVC低压灌溉管道27625米,铺设PE管道4500米,新增引水管道550米。

(四)提水泵站灌溉工程。新建泵站4座,维修泵站5座,并对提水泵站进行配套。

(五)道路、排水工程。新修田间路39.393公里。疏挖排水沟110.545公里。

(六)配套建筑物工程。新建倒虹吸12座,新建拱桥2座,新建漫水桥2座,新建管涵409座,维修拱桥、盖板桥6座,维修渡槽输水1308米

(七)标志牌。工程所涉乡镇各一块,共4块。

五、工程效益

项目建成后,田间配套齐全,切实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

(一)确保粮食的高产稳产,增加农民收入。通过项目实施,建成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稳产高产田。粮食单产增加,发挥粮食主产区的资源优势,确保粮食生产的稳步提高,促进农民增收。

(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证优质高效农业用水需要。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排灌体系明显改善、渠道畅通,灌溉保证率和项目区水利用系数得到提高,保证了项目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用水需要,解决了粮食自给,而且使种植经济作物有了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提高了农业生产中灌溉的机械化程度,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民素质的提高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项目实施有效增加了耕作土地、节约了农业用水、节省了生产成本。由于渠系改造,减少了渠道断面占地;灌溉水利用效率得到提高,轮灌周期明显缩短,农民省工、省时、省力,节约了农业用水、节省了生产成本。

(四)工程效益得以持久发挥。通过项目建设,农民用水户协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避免了农忙时间的争水纠纷,农田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机制逐渐形成,从而保障了工程效益得以持久发挥。而且通过建后工程的自主管护,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主要对策与措施

一、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

1.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2.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土地产出、资源利用、灾害防控、科技支撑、社会化服务等五种能力。只有通过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才能有效提升上述5种能力。

3.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举措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目前,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经营性收入和非农工资性收入。从长远看,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是依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来实现,亦即通过增加产量增收,提高质量增收,节约成本增收,降低能耗增收,延长产业链增收,以及增加附加值增收。所有这些,只有通过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才能够实现。?

4.发展现代农业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事关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粮食要做到基本自给,供求不平衡压力巨大,只有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加速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单产水平,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二、县域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纵观全县农业发展历程,会泽县农业发展共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前,会泽县的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为主,农业功能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础来抓,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了向农业结构调整要效益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加强良种良法推广,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发展局面。

1.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加强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强化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政策,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不断扩大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大力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不断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实现了粮食生产规模和效益稳步增长。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预计达3.7082亿kg,比上年增2.72%,农民人均有粮410kg。

2.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初见成效

全县各地严格遵循“依托资源、瞄准市场、突出特色、优化布局、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使单一的粮食种植结构有了初步改变,马铃薯、蔬菜、中药材和花卉、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效益逐步显现。2010年,全县共完成马铃薯种植65.4万亩,预计实现产值8.34亿元;完成蔬菜种植33.22万亩,预计实现产值3.8亿元。完成中药材种植10500亩,预计实现产值0.4亿元;完成花卉种植5600亩,预计实现产值0.84亿元。完成水产养殖面积5.81万亩,预计实现产值0.68亿元;水果种植面积达5.6万亩,预计实现产值0.8亿元。

3.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

立足全县特色农业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培育和引进并举,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10年,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已达48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13家,较去年增8.3%。全县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联结基地40余万亩,组织农产品销售110万t,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带动农户11万户,促进户均增收400元。

4.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进程。《会泽马铃薯》和《乐业辣椒》两个综合标准,上升为云南省的地方标准,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制定地方标准最多的县市之一。全县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7个,“绿色食品A级”2个,有机食品5个。会泽宝珠梨、盐水石榴、乐业辣椒、大洋芋等5个农产品通过了云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品质鉴评。

三、存在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支撑转变发展方式的基础不牢

农田水利建设不配套,水利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2009年末,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6.14万亩,有效灌溉率为54.68%,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高稳农田占耕地总资源的比重低,仅为39.5%。农业装备水平较低,农业防灾减灾等保障体系不健全,自然灾害重发频发,“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生产格局还未改变,农业稳步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大。

2.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推动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不足

近年来,虽然各级不断加大对“大农业”的投入力度,但对种植业的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农业科研及科技推广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全县至今还没有一个成形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支撑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不强。同时,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妇女、老人和儿童等“留守族”成了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接受能力,限制了新品种、新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推广应用。

3.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低,引领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不强

全县龙头企业虽有一定的数量,但规模小,带动能力弱。优势产业、特色农业虽然初具规模,但缺乏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全县龙头企业仍停留在原料的初级加工、产品包装等,产业链短,农产品加工转化率、附加值低。农村合作组织发展慢,农村土地规模小,生产经营分散,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农村经济的发展。

4.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促进转变发展方式的保障不力

农业本是一个先天弱质性、低益性、生产周期长、风险大的产业。会泽县除干旱洪涝、病虫侵害等自然风险外,其生产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也大。由于全县农(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大多数乡(镇)农副产品流通市场规模小、设施简陋,有的只是以路为市,以棚为场,市场组织体系、政策保护等方面还不完善,远远不能适应大农业发展需要,不仅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而且也大大降低了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促进县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1.转变农业发展理念

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把农业发展放到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农业向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产业化、社会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2.转变农业发展模式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由传统的样板区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转变,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充分发挥园区功能,把最新的科技成果以最快捷的速度、最直观的方式、在最短的有效半径内送达生产一线。

3.转变农业生产条件

着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突出抓好水利工程的配套完善和病险山塘水库的整修,不断加大地边小水窖建设力度,积极鼓励群众兴建集雨节水窖,全面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不断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冷浸田地改造、水浇地和坡改梯建设,加大测土配方施肥集成技术推广力度,采取绿肥种植、秸杆还田等措施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实现基本农田高产稳产,切实从根本上扭转“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

4.转变农业发展结构

紧紧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思路,搞好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围绕“扩面积、创高产、保增产、促增收”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马铃薯、玉米、水稻、蔬菜等农作物高产创建活动,推广农作物间套作种植,不断扩大复种指数,增加种植面积,全面提升全县粮经作物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努力拓宽农民增收的科技空间。

5.转变农业劳动者类型

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专业型、特色型专技人才,不断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大力培养现代农业经营者。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注重对农村村组干部的培养,把他们培养成市场意识较强、生产技能较高、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6.转变农业经营方式

紧紧围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系列产品加工和深度开发,加强农村服务体系建设,组建组织化程度高、市场开拓能力强、利益联结紧密的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农业规模效益。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和配套机制,积极引导农户将分散的土地,以互换、承包、入股等形式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实行规模经营,切实提高土地的适度规模和集约经营水平。同时按照大集中、小分散的原则,围绕名、特、优商品基地建设,建立以综合性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专业市场为骨干,以遍布城乡的集贸市场为基础,形成比较健全的市场服务体系,不断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切实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问题,促进农民多环节增收。

篇5

关键词:乡村水利 工程 特点

本文所述之乡村水利工程系指主要由政府出资( 或资助)于农村、服务于农业、受益于农民,单项工程资金额大致在几十万到几百万元左右的乡( 镇) 级、村级小型公益性水利基础设施。一般地,作为具体、单项且数量占绝大多数的乡村水利工程,多属小型工程, 投资额小, 尚达不到水利部规定的政府出3000万元以上的公益事业型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实行监理制的要求。但从全局看, 区域性、时段性的乡村水利工程数量多,一次性总投资大(如全省范围的冬修水利工程, 一个县的海堤围垦工程等等) ,总量上又达到实行监理的要求, 因而内在地要求监理制必须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单项工程上。另一方面,作为单个、具体的乡村水利工程, 尽管政府的出资额不大,但资金来源于公共财政, 对其使用的效果要有个交代。相应的, 其工程建设就不能游离于质量监督视野之外。因此许多地方规定,凡资金来源于政府且在一定数额上的乡村水利工程也实行工程监理制(以福建为例, 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 , 以示对政府出资的负责。

一、乡村水利工程的特征

1乡村水利工程是农村公共的产品,不属于任何私人

农业是靠天吃饭的产业。农业用水的普遍性是粮食安全的基本保证。水利设施是有效配置水资源时空不均的物品, 其受益者是当地全体农户而不能排除任何一个受益者, 水利设施因而成为一种农村公共产品。乡村水利工程设施符合公共经济学关于公共产品应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 (1)非排除性。即对水利设施的消费(如灌溉用水) 是集体进行、 共同消费的, 其效用在不同消费者(农户) 之间不能分割。(2)非竞争性。每一个消费者(农户) 对水利设施的消费( 如灌溉用水) 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利益。按照公共经济学理论, 作为公共产品, 应由政府公共部门提供,市场机制在公共产品的供应上会产生失灵。现实正是如此。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属于弱势产业的特性,决定了农民或私人不可能自费投入巨资兴建水利设施。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市场机制来提供乡村水利工程设施,会提高使用成本,而使农民用不上设施。因而作为农村的公共产品——乡村小型水利工程必须由政府出资或资助来建造,为农业发展、粮食生产安全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公共基础设施。

2 分散、偏远、规模小的特点

中国幅员广大,乡村星罗棋布,数量多且分散、偏远。地理环境不同,资源条件迥异。乡村水利设施只能因地制宜, 就近兴建,受益当地, 为一乡或一村服务。资源不同, 空间限制和经济成本制约,天然地决定了乡村水利设施的分散、偏远和小规模的特点。

3 地方公共产品资金来源

乡村水利设施是受益于一村一乡的公共产品, 受益者有明显的地理空间限制。因此,这一受益范围有限的公共产品就成为地方公共产品。地方公共产品与全国性的公共产品( 如国防、 外交) 受益于全国公民不同, 仅受益于一定的地理空间, 其他地方无从受益。因此,根据地方公共产品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依照受益范围的区别, 由各级地方政府负责提供。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资金来源于税收。在现有中国政府层次架构下,地方政府有省、地、县、乡4个层级, 行使税收权最低层级是县级政府。自然,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应由县级政府来承担。但由于经济发展原因, 一般情况下, 县级政府的税收尚不能完全与提供地方公共产品的支出相抵, 还要通过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多方筹集资金来解决。进而, 地方公共产品的投资涉及到多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通过借贷、分摊费用的问题。在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下, 本应由政府承担全资的地方公共产品,在实际中, 作为受益的乡、村两级都要求负担一定比例的资金,因而形成乡村公共产品非地方政府全资建造的特点。

4政府资助为主, 乡村筹资为辅的特点

依笔者经历的几个乡村水利工程来看, 各级政府、 乡村所出资金比例大致在 6B 2 B 2 之间, 即市级以上专项资金 60%,县级配套资金 20%,乡村自筹 20%。这后 40%资金,对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来说支付不成问题。而内陆地区或欠发达地区不少县乡财政多为吃饭财政,能够用于农村公共产品的财政有限。而乡村级更多的是“空壳”财政, 几乎无钱用于乡村级所应承担的水利工程份额, 资金只能用其他办法来筹集。因此,落实到具体的乡村,自筹这一块资金往往捉襟见肘,拆东补西,寅吃卯粮。实际工程中, 常常出现水利工程竣工, 而乡村级所应支付的资金拿不出的窘境。政府投入的资金仅能完成工程成本或部分工程(缩减工程规模) ,承包商利润经常被拖欠。长此以往,拖欠工程款成为一种常态, 使承包商“应环境”,,最终影响到工程进度和质量,为水利工程质量留下“资金断裂链”的隐患。

5人文环境特点

乡村公共产品平时政府投入少。当乡村有公共工程时, 对受益乡村来说则是难逢的“大工程”。在乡村地界管辖范围内,难免会有直接利益的磕绊, 乡情的关照, 无端生出一些干扰。比如,无法预测、突发性的额外赔偿; 建材必须指定乡人供应;某些项目应由村人承建等等,都限制了承包商按市场机制采购建材、大型机械化进场作业, 进而影响到工程进度。这种情况在欠发达乡村愈发表现明显。

结束语

根据我国现阶段农村水利工程的现状,分析农村水利工程的特点,通过对其特点的论述,更加客观深入的表达笔者对于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的看法,希望此文可以为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研究方面的内容做一点补充,促进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勇明, 杜莉. 公共经济学[ M ]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篇6

关键词: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1.011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对水稻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想要实现2030年中国粮食安全的目标,粮食的年均增长率必须达到2%以上,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仍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在耕地面积逐步减少的形势下,提高作物单产已成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不二选择。基于这一背景,有必要加大对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力度,并将之合理运用到水稻种植当中,以此来达到水稻增产增收的目标。

1水稻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

1.1形态特征

水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稻秆呈直立状态,高度一般在0.5~1.5米之间,叶鞘较为松弛,光洁无毛,叶舌的形状为披针形,长度在10~15毫米,两侧基部向下延长形成了叶鞘的边缘,叶耳有两枚,呈镰刀形,叶片呈线状披针形,长度约为40厘米,宽度在1厘米左右,粗糙无毛。水稻的花序为圆锥形,长度约为30厘米左右,分枝较多,成熟后会向下弯垂。小穗中含有1颗成熟的花,呈长圆状卵形或是椭圆形,长度在10毫米,宽约为2~4毫米,颖非常微小,仅在小穗柄的前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迹,退化之后外稃2枚,呈锥刺状,长度约为2~4毫米左右。两侧的孕性花外稃,质地较厚,有5脉,中间一脉成脊,表面有乳状凸起,呈方格状。内稃与外稃的质地相同,均具有3脉,前端呈尖状。雄蕊为6枚,花药的长度通常在2~3毫米。颖果的长度约为5毫米,宽为2毫米,厚度一般为1~1.5毫米,胚较小,仅为颖果的1/4左右。

1.2生长习性

水稻是一种喜高温、多日照的植物,湿度越大的环境越适宜水稻种植,其对土壤没有过高的要求。但要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最好以水稻土进行栽培。水稻幼苗发芽所需的最低温度为10℃~12℃,最适宜幼苗生长温度为28℃~32℃,分蘖期的日平均温度要保持在20℃以上,穗分化期的适宜温度在30℃左右,如果温度过低,会导致水稻的枝梗及颖花的分化时间延长。抽穗的适宜温度为25℃~35℃,开花期最适宜的温度为30℃,如果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对授粉造成影响。

2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实施要点

为实现水稻优质、高产的目标,必须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栽培技术,下面重点对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要点进行分析。

2.1科学育秧

这是水稻栽培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想要实现水稻优质、高产,就必须培育壮秧。

2.1.1种子的前期处理 在对种子进行催芽之前,为提高发芽出苗率,并将种子本身携带的病原菌杀灭,需要对其进行前期处理,具体做法是晾晒、挑选、消毒和浸种。

2.1.2催芽 对种子进行催芽之后在播种,不但能够使出苗更加整齐,而且还能加快幼苗的生长速度,从而缩短秧田时期,有利于防止各种自然灾害对水稻的影响。催芽的方法较多,根据供应的热源及保温方式的不同,可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温室催芽、大堆催芽、地窖催芽、稻桶催芽等。在栽培过程中,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催芽方法。

2.1.3确定播种期、种量及秧龄 在水稻栽培过程中,播种期、播种量及秧龄这三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适时、适量播种及适宜的秧龄,除了可以培育壮秧之外,还能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

确定播种期。在对播种期进行确定的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发芽出苗的最低温度,籼稻为12℃,粳稻为10℃,据此可以确定播种的界限期。实践表明,水稻移栽的安全温度约为15℃左右,若是低于该温度进行移栽,可能会造成死苗或是僵苗。

确定播种量。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播种稀,对于培育壮秧非常有利,但过稀的播种会导致秧田的面积有所增大,由此会使育秧成本提升。通常情况下,杂交水稻的播种量可以控制在90~105公斤/公顷,常规水稻可以控制在135公斤/公顷。具体的播种方法:先进行开沟或是挖穴,采用条播的方式进行水稻播种时,行距应当控制在20~23厘米,播幅则应控制在7~10厘米;采用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时,行距以20厘米左右为宜,穴距应控制在10~13厘米。

秧龄。生育期较短、感温性较强的水稻品种,秧龄应尽可能短一些,所有的水稻品种只要播种密度大,秧龄均应当短一些。为确保幼穗分化期的营养条件良好,移栽后,大田应当能够长出6~9片新叶。

2.1.4秧田管理 对秧田进行科学灌溉及合理的施肥,除了有利于壮秧培育之外,还能够有效防止烂秧的情况发生。

灌溉。根据水稻不同的生长时期,应采取不同的灌溉方法。幼芽期的水稻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但通风组织却并不发达,此时可以采取露田的方法进行水分管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厢面不能渍水;幼苗期的水稻出苗至2叶期时,抗寒能力会有所下降,通气能力获得进一步增强,此时的水分管理可以采取露田加浅水的方法,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如果期间出现寒潮,则应当采取灌水护苗的方法进行保护;成苗期的水稻可以进行浅水灌溉,如遇寒潮,则可适当加深水,需要注意的是,深水的时间不宜过长,且深度不得超过最上一片完全叶的叶枕。

施肥。水稻在1叶1心期,可以施断奶肥,若是错过该时期,可在2叶1心期补施。如果叶片的颜色变淡则应补施接力肥。在水稻移栽前的2~3天可以施起身肥,肥料以尿素为主,用量控制在30~45公斤/公顷。在施接力肥的同时,可一并施放多效唑,这样可以达到培育壮苗的目的。

2.2合理密植

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合理密植是确保增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过合理的密植,可以使水稻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得以协调,增穗、增粒、增重,进而达到优质、高产的目标。此外,合理的密植,还可以使绿叶的面积有所扩大,有助于光能利用率的进一步提升。

2.2.1增穗的主要途径 对于小穗和早熟的水稻品种,可以通过增加种植密度及穗数来实现高产,通常情况下,密度可以控制在27~30穴/平方米。

2.2.2增粒的方法 增粒是大穗型水稻品种实现高产的重要途径之一,可通过稀植的方法来促进单株水稻的分蘖,使其形成大穗,从而达到提高单株生产能力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密度可以控制在15~18穴/平方米。

2.3综合防治病虫害

一旦病虫害发生在水稻秧苗生长时期,若得不到及时治理,势必会降低水稻产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大面积绝收。常见的水稻病虫害包括稻瘟病、恶苗病、立枯病等病害类型,以及稻飞虱、潜叶蝇、稻叶螟等虫害类型。在发生病害的第一时间,要按规定比例配制农药,用水调匀,将其喷洒在水稻秧苗上,以防止病害进一步扩大。在病害十分严重的情况下,要邀请专家进行指导防治。对于纹枯病的防治,可在水稻进入分蘖后期且病穴率超过15%时,用5%的井冈霉素1500毫升/公顷对水750公斤,以喷雾的方式进行病害防治,也可对水6000公斤,以泼浇的方式进行病害防治,后一种方法的效果更佳,但会浪费一定的水资源。穗瘟病可以使用20%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公斤/公顷,对水750公斤在水稻破口期以喷雾的方式进行病害防治。虫害可以使用农药进行防治,或是利用天敌进行防治,前者的杀虫效果较好,但存在农药残留的问题。

3结语

综上所述,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了实现水稻优质、高产的目标,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做到科学育秧、合理密植、综合防治病虫害,只有这样,才能使水稻健康茁壮地成长,也才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从而满足人们对水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峰,张玉屏,陈惠哲,向镜,张义凯.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J].中国农业科学,2015(09):89-91.

[2]王红叶.寒地水稻高产高效适应性栽培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

[3]孙艳玲.水稻控灌条件下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4]黄建新,罗文极.试论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装备,2014(08):78-79.

篇7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中原崛起的基本内涵与背景,分析了河南省与中部其他五省比较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力图证明河南省在中部六省发展中,比较优势大于劣势,说明了河南省有望率先实现中原崛起,并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中起排头兵的作用。

关键词中原崛起农业区域

在河南这样一个有近一亿人口、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人均收入水平偏低的发展中大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奋力实现中原崛起,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 中原崛起的内涵

什么是中原崛起?中原崛起就是河南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达到和超过全国中等水平。中原崛起有四个重要标志:一是河南的发展速度要超过全国平均发展速度;二是河南的发展水平要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三是河南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相对缩小;四是河南省要成为中部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一个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实现崛起的过程,度的发展水平。要达到中原崛起的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发展结果,中原崛起既是是达到一定程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在这个过程中,河南与东部地区以及其他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呈现一个相对缩小的趋势。

二、中原崛起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发展政策不完善

由于过度侧重工业的优先发展,造成农业基础依然薄弱,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农业综合生产力不高,河南农业大而不强。作为中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河南农业发展特别是综合生产力的提高将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城乡统筹、促进中原农村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制度和技术没有重大变革的情况下,河南农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阻力不小,农业缺乏竞争力。没有农业的发展,就谈不上中原的崛起,就不可能有全面的小康。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农民增收问题不解决,必然严重拖累中原的崛起。

(二)资源环境问题日趋沉重

由于急于加快经济的增长,经济结构层次低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资源环境压力沉重,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任务艰巨。由于历史形成的工业发展布局,加上近几年政府急于加速工业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工业结构明显偏向重工业,而重工业又以传统工业为主。工业粗放式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浪费了资源,也严重污染了环境。河南的沈丘、浚县都出现了“癌症村”;甚至河南排放的污染物还殃及临省。由于河南人口稠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更加严重。

(三)区域发展不均衡

由于把主要的发展重点放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造成偏远地区城乡差距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城市化严重落后于工业化,贫困区域面积广大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乡村贫困人口众多2000年我国重新调整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名单,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河南占了31个,贫困人口数量居全国首位。

(四)企业创新力、活力弱化

科技投入力度依然很弱,科技竞争力弱,优势产业不突出,国有企业缺乏活力在经济全球化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找准自身优势,瞄准国际市场,知己知彼,方能获取更多的比较利益。同先进省区的实力相比,我省虽然在经济数量上居全国第五位,但是产业结构发展度低,名牌产品少、成本高、效益差、污染较重、科技含量低、市场秩序和经济形象欠佳。因此,导致我省优势产业不突出,比较优势未发挥出来。科技竞争力弱。而且,政府重视科技还仅仅停留在口头,研发经费实际离我省制定的目标相去很远,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与全国第五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符,制约了我省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优势产业无法突出,阻碍了经济快速良性的发展。

三、加快中原崛起的对策

(一)发展现代农业,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部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区域,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这是国家对中部的战略定位,长期以来农业在中部各省的工作中占据着首要或重要的地位。但是农业是弱质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远远低于工业和第三产业。中部塌陷“塌”在农业,中部崛起难在农业。所以,中部崛起看河南,中原崛起看农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而发展农业,则是加快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二)建立资源环境开发补偿机制,建设好环境友好型社会

河南省由于经济发展起点较低,又是全国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资源超采严重,区域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又强,迫切需要充足的后备资源保障。但由于持续强力开发,矿产资源形势已相当严峻。资源危机矿山数量增加和大宗支柱性矿产的可供性存在较大的问题,煤炭可供建井的接替资源基地不足,石油剩余潜力均为小型油田,勘查难度加大,铝土矿虽然资源潜力相对较大,但多以中低品位为主,难以支撑突飞猛进的铝工业的发展需求,黄金生产已出现资源危机,许多矿山面临闭坑,铁矿、铜矿、铅锌矿和大宗农用矿产短缺。

(三)利用经济梯度转移机遇,实现中原崛起

河南与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梯度,客观上存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向河南转移的可能性。但是,河南在接受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时还面临着内地其他省市区的激烈竞争。因此,河南要根据经济梯度转移的客观规律,采取有效策略,创造条件,积极主动地抓住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实现中原崛起。

参考文献:

[1]马德普,霍海燕,高卫星.变革中的中国公共政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篇8

关键词:除草剂药害;症状;原因;预防;救治

中图分类号: S48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87-1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化学除草剂被广泛地应用在高效农业中。在农业生产中除草剂已经被广大农民所接受。然而,有利就有弊,化学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问题,给当季或后茬作物造成严重药害,吉林省近几年就发生化除药害数十起,受害作物面积达到26.5万/百平方米。除草剂药害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效益,甚至造成绝产,严重影响农民收入。因此,安全使用除草剂对作物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1 除草剂药害的症状

激素类除草剂。这类除草剂作用于作物的分生组织,造成作物细胞生长异常,从而导致根茎叶畸形,无法正常抽穗,穗子和果实畸形;酰胺类除草剂。这类除草剂被作物的幼芽、幼根所吸收,导致敏感作物幼苗畸形,不能出土,禾本科植物叶片不能出土或叶片卷曲、萎缩,阔叶植物叶片蜷缩、变黄;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此类除草剂药害症状是阻碍作物的生长发育,次生根变短变粗变大。禾本科植物根尖缩短变粗,新出土的幼苗变短,有时呈现紫色幼苗。阔叶植物的胚轴膨胀变形,大豆茎基部常常出现发硬的结状组织,植株脆弱容易折断;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这类除草剂造成胚芽鞘中抽出的叶片无法正常展开,叶片畸形成葱叶状;二苯醚类除草剂。这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是植物叶片发生黄化,由黄转褐最终枯死。如果遇到异常的天气状况,会加重植物药害;三氮苯类除草剂和取代脲类除草剂。这类除草剂能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作物的叶尖和叶缘发黄褪绿,进而整个叶片失绿、枯死。老叶片比新叶片症状严重;联呲啶类除草剂。这类除草剂会导致作物表面局部坏死,叶片出现斑点,最终枯死脱落;磺酰脲类和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受这类除草剂药害的作物能出苗,但生长到4~6厘米时便停止发育,作物出现失绿状况,进而全叶坏死;芳氧笨氧丙酸除草剂。这类除草剂最先影响幼嫩的生长组织,新叶发黄,然后老叶枯黄、变色,最后坏死,由于作物的生长受到抑制,植株普遍矮化。

2 除草剂药害的产生原因

误用或使用过量的除草剂;除草剂本身安全系数较小,容易发生药害;一些磺酰胺、磺酰脲类的除草剂在土壤中不易降解,如用量大、用药迟,或在后茬安排不当,即会发生药害;使用技术问题具体分为使用施药机械不妥当和田间喷洒作业不标准两个方面:施药机械不标准;施药泵压力不够,喷杆与地面存在角度未平行。田间喷洒作业不标准:机车或人工喷洒时前后速度不一致、喷雾的摆动都导致喷药不均;药液配制时浓度有差异。化学除草剂喷洒前和作业中药液没有搅拌均匀。施药器具清洗不干净;没有根据土壤质地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施药在生产中,使用土质不正确、使用时期不正确均有可能造成作物药害。例如,在小麦4叶期到拔节期使用2,4-D丁酯是非常安全的,然而在小麦3叶期前和拔节后使用,就会造成化学除草剂药害;混用不当造成药害。除草剂和其他除草剂或杀虫剂、杀菌剂混用不当也容易造成药害,如苯磺隆等磺酰脲类除草剂和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混用或间隔时间过短都会对小麦造成严重药害;雾滴漂移或挥发。喷洒容易挥发的除草剂,比如笨氧羧酸类除草剂,一旦其雾滴挥发或漂移到临近的敏感作物上就会发生药害。

3 除草剂药害的预防

药剂选择选用经过登记的产品,谨防假冒。在大面积施用某种除草剂前,一定要先试验,合理使用。施用除草剂时,空气相对湿度应达到65%~90%,土壤条件干旱时应浅混土2厘米;温度应达到15℃~25℃,最好是夜间施药。如封闭除草应在播后3 天内的早上8点以前晚上6点以后进行;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应控制在2.5%~5%之间。砂质土不适宜使用封闭除草剂。

4 除草剂药害的救治

冲灌受害田地。对于用药过量造成药害,可以多次灌水冲洗田地,稀释排毒,降低作物的药害;使用解毒剂解毒。根据作物受害的情况,可选用适当的解毒剂进行解毒。如水稻受2,4-D类药害后,每公顷用150升水配以40单位的赤霉素(920)能很快解毒,使水稻恢复正常生长;喷水冲洗植株。由于使用除草剂浓度过大或叶面吸收过多而引起的药害,为了降低植株的药物浓度,可以反复喷水冲洗;追施速效肥料。及时将受害叶片摘除,焚烧掩埋。追施尿素、腐熟的粪便等速效肥料,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喷施叶面肥肥料直接作用于植株叶面,吸收较快。比如用0.1%~0.3%的磷酸二氢钾或磷钾精、喷施宝等喷于植株叶面,可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尽快恢复生长。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除草剂药害的原因之多,危害之大,只有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熟练掌握除草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适当剂量,才能有效避免除草剂药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范春红.谈谈正确使用除草剂[J].农村科学实验,2009,(05):16-18.

[2] 阿西木江.作物除草剂药害症状的识别[J].农村科技,2008,(01):22-24.

篇9

过程。为获取整合后的协同效应,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我国粮食企业供应链整合不应局限于企

业或供应链的内部整合,而应侧重于主导企业供应链与合作企业供应链的交互整合。文章基于跨

国粮商、中粮集团等大型粮食企业供应链的运作实践,引入主链、副链等新概念从一个全新视角

对粮食供应链整合进行细分,并比较分析了链内整合、链间整合和交互整合的范围、条件和特点,

最后提出一个概念框架阐释粮食供应链整合的运作机理以及整合过程、整合程度与整合绩效之

间的关系,以期为我国粮食供应链的构建及其运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供应链;供应链整合;交互整合;整合过程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14)01-0005-08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和外资对我国粮食产业的加速进入,粮食行业出现了全方

位、深层次的竞争格局。与此同时,在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程度不断加强的条件下,

粮食企业间的竞争已逐步转变为粮食供应链与粮食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面对高度复杂和剧烈变动的外部

环境,进行规模重组、实施从田间到餐桌的供应链整合已成为粮食企业发展与成长的一种趋势。例如,艾德

蒙(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和安德森(Anderson)等粮食企业不仅已

形成农场一中转库一港口一出口的粮食供应链,而且通过收购、兼并、重组和联盟等手段不断实施供应链

整合(Supply Chain Integration),成为实力雄厚的世界粮食巨头。例如,嘉吉在全球67个国家拥有16万个雇

员,年销售额1200多亿美元;邦吉在全球32个国家拥有近3万个员工,年销售额达500多亿美元。与发达国家

相比,我国大型粮食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往往大而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少数粮食企业虽已初步具备粮

食供应链管理的条件,但与世界粮食巨头还有不少差距。尤为重要的是,由于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粮食流通

领域的过渡期已然结束,面对外资对我国粮食产业链的介入,我国已不能简单地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干

预……鉴于此,树立供应链管理理念,从农业产业化视角进行粮食供应链整合,是提高我国粮食企业竞争

优势、应对世界粮食巨头渗透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

二、粮食供应链整合的缘起、现状与发展

粮食供应链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从研究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纵向协调中的经济性整合开始

的。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化经历了一个嬗变过程。农业纵向协调是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组

织创新的集中体现,它包括使农产品从生产到营销各纵向环节协调运行的所有方式。随着个性化农产

品消费需求的增加,农业产业链的重心逐渐从市场转移到链条的纵向协调,研究链条中纵向整合的限

制因素以及实施整合的主体等。从此,农产品(或粮食)供应链整合成为一个核心课题。20世纪90年代末以

来,多个国家农产食品部门都出现了日趋紧密的供应链垂直合作的趋势。一方面,纵向整合有利于协调种

植者、经营加工企业和决策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农产食品行业也需要通过纵向合作快速了解客户需

求,并运用契约和整合等手段创造一种新的交流方式,使客户需求沿着链条上溯向生产者传递的能力得到

增强。因此,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纵向协调为粮食(或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也使农

产品供应链管理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器。

整合是组织内部或组织间基于对各种资源的有效规划、协调和控制,以获取单一行为所无法达到的效

率和综合效益的一种行为。作为供应链网络的形成途径,基于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的不同,供应链整合

在概念界定上仍存在不少分歧。有研究者认同供应链整合的理论基石为纵向整合(Vertieal Integration)。

而纵向整合是在战略管理领域早已建立的一个基础概念,指“公司是决定通过内部业务单位提供商品

或服务,还是选择从公司外部购买”。也有研究者将整合视为供应链协同(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的

一种策略,并将供应链整合划分为纵向整合、横向整合(Horizontal Integration)与混合整合(Lateral Integra-

tion)。并且,多数研究者将“协同”(Collaboration)与“整合”(Integration)互换或并列使用,并将供应链

整合视为供应链伙伴之间基于能够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和为顾客提供更高价值为目的,而进行的更高水平

合作的一种行为。从整合范围来看,供应链整合包括内部整合(Internal Integration)与外部整合(External

Integration)。其中,内部整合是指企业内部跨职能的过程整合;外部整合是指对企业外部供应商与客户的

整合。这些研究为粮食供应链整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随着农业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程度的提高,我国一些品牌粮食企业也开始了供应链整合方面的实践探

索,但在整合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如何进行粮食供应链整合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无论是研究粮

食供应链整合的动力机制,还是探讨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粮食供应链整合思路,抑或是论

证纵向一体化是销区粮食供应链整合的最好选择,以及提出由政府、产业化龙头企业、商业流通企业和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导的四种可供操作的粮食供应链整合模式,都为我国粮食供应链整合提供了

重要的参考价值。吴志华、胡非凡的研究极具代表性,他们以常州粮食现代物流中心为案例,研究了以构建

糙米增值供应链为核心的供应链整合;以常州市奔牛镇农户结算卡为案例,分析了农户结算卡在粮食

供应链整合与粮食宏观调控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粮食供应链整合提供了重要的学习与参考范

式。从国内外现状来看,供应链整合的研究多集中于主导企业与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客户的合作、协调与协

同,较少涉及主导企业供应链与合作企业供应链之间的整合问题。但是,国际粮商经常超越所主导与控制

的供应链范围而进行全球性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且这种整合也成为他们迅速扩大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

重要武器。以中粮集团为代表的我国大型粮企也在学习跨国粮商的链间整合模式,积极利用全球资本与技

术倾力打造“全产业链”,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基于跨国粮商、中粮集团等大型粮食企业供应链的运作

实践,粮食供应链整合呈现出链内整合与链外整合共同作用的特点。由此,理论研究与实践运作产生了偏

差并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主导企业的控制力是否只能囿于供应链的范围?如果不是,在跨越供应链的

条件下,主导企业如何进行供应链整合?都有哪些整合类型可供企业选择?整合的过程是什么?整合类型、

整合程度与整合绩效的关系又如何?这些问题是供应链整合研究方面的基本问题,也是我国粮食企业实践

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加以研究。鉴于此,本文的研究聚焦于粮食供应链整合的过程与整合范

围,引入主链、副链等新概念从一个新的视角将粮食供应链整合进行细分,并系统论述了整合过程、整合程

度与整合绩效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我国粮食企业供应链的构建及其运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三、粮食供应链整合的类型和特点

整合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整合可以使业务关联或优势互补的多个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体,达

到借助外力或外部资源以增强企业核心能力的目的。然而,假如供应链整合仅囿于核心企业内部供应链的

整合以及核心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的外部整合,则容易忽视对链外技术、人才、渠道、资本(产)和

市场等资源的获取。跨国粮商、中粮集团等企业的运作实践表明,跨越主导企业供应链的范围而进行的全

球性资源整合,将更有利于规模、技术或资金等不完全占优势的粮食企业迅速实现资本或技术积累,并可

望获取“1+1>2”的协同效应。对于粮食企业的这种整合行为,也有研究称之为并购。但是,并购更强调资

本所有权的转移而未能包含并购后的整合过程。实际上,并购与整合本身并不能完全割裂,企业并购能否

成功的关键并不取决于并购本身,而是由后期的整合过程所决定的。

基此,并购仅是企业扩张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供应链整合才是隐含其中的内在本质。其他诸如合并、

契约、重组、联盟等也都是供应链整合的表现形式。这一观点与Maloni和Benton(1997)的观点相符合,他

们强调供应链整合是为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和为顾客提供更高价值而进行的更高水平合作的一种行为。

Frank和Henderson(1992)也指出,农产食品供应链中纵向协调的形式包括各种正式、非正式的契约以

及所有权整合。以中粮集团粮食供应链为例,中粮集团的成立及其先后与“东大”、“香雪”、中谷、五谷道

场、华粮等企业的合并重组,尽管其整合方式表现多样,但其共性都是中粮集团主导的粮食供应链与合作

企业供应链的链间整合,如表1所示。

粮食供应链是指生产及流通过

程中涉及将粮食及其制品提供给最

终消费者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为消除

规模不经济的现象,粮食供应链整合

不能一味地局限于主导企业粮食供

应链的链内整合,应突破供应链范围

的窠臼,侧重于主导企业供应链与合

作企业供应链的整合活动。事实上,

主导企业供应链与合作企业供应链

并不是一开始就能融合与协同的,必

须要进行包括链内、链间整合等一系

列过程才能合二为一,最终获取协同

效应。通常,嘉吉、中粮等大型粮企在

供应链整合中起主导作用,特别是对

于与粮油相关的核心业务而言,这些

粮食企业的控制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为强调供应链整合中主导企业的控制作用,本文将由主导企业控制的

粮食供应链称为主链,而将合作企业所在的供应链称为副链。与主链相比,副链在供应链整合中起辅助与

支配作用。图1揭示了主链与副链的整合结构。

假设粮食加工企业为粮食供应链的主导企业,则其控制的供应链为主链,如图1中左边方框所示。与之

对应,右边方框内的供应链即为副链。主链与副链交互整合形成新的供应链,从而拥有比原供应链更多的

资源和能力。主链、副链的界定为研究供应链整合提供了新视角。根据大型粮食企业供应链运作的范围及

其复杂程度,粮食供应链整合可划分为链内整合、链间整合和交互整合三类,如表2所示。

(一)链内整合

链内整合等同于原供应链整合,是指主导企业对主链内部的资源进行动态整合的过程。如果主导企业

对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进行动态整合,则链内整合等同于纵向整合。在主链范围内实施的横向整合及混

合整合等活动,也属于链内整合。从图1左边的方框可以看出,链内整合局限于主导企业所能控制的供应

链,整合难度较小,容易获取协同效应。我国多数粮食企业管理水平较低,需要依托核心企业对上游、下游

进行不断整合,以形成一个产品结构完善、地域结构合理、信息系统通畅的供应链系统。因此,链内整合也

成为我国粮食企业优化粮食供应链的主要方式。尽管如此,仅关注链内整合却容易忽视对供应链以外资源

的获取。要与跨国粮企进行抗衡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另外两种类型的整合。

(二)链间整合

链间整合是指主导企业通过合作企业而对副链的内部资源进行动态整合的过程,如图1中左边方框内

的粮食加工企业与右边方框内副链的整合。与原供应链整合不同,链间整合显然超越了主导企业所控制的

供应链界限,整合难度较大。通过链间整合,主导企业可以利用链外的功能性和经营性资源。例如,嘉吉在

农业供应链的整合过程中,除了在全球范围内并购以外,还积极开展与其它在某一领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企

业开展合资与合作,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优势,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水平。近年来,中粮、首粮、吉粮、豫

粮等我国粮食企业也是借助这种方式而快速成长为大型企业集团。从反面来看,组织仅实现内部整合会带

来潜在的风险,组织内部业务流程和信息的整合必须要与外部的客户和供应商整合相匹配,这意味着

主导企业与副链资源的整合是一个匹配的过程。链内整合与链问整合的关系表现在:链内整合是链间整合

的基础,而链间整合是链内整合的发展,但不能超越企业发展的条件。

(三)交互整合

交互整合是指主导企业对主链、副链资源进行动态整合的过程。与前两种整合方式相比,交互整合的

时间最长、过程最复杂,整合幅度、难度也最大。但是,交互整合对形成协同的粮食供应链至关重要。例如,

中粮在粮食加工和贸易领域有较大优势,是我国最大的粮食加工企业,但物流是短板;华粮是我国最大的

粮食物流企业,但并不擅长粮食加工和贸易。中粮与华粮的合并实现了最大的优势互补,表面看来获取整

合效应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实则不然,中粮与华粮能否实现最终的协同效应,最大的关键还在于中粮能否

切实整合自身控制的主链与华粮主导的副链,实现主链与副链的交互整合。尽管整合过程中会有很多不确

定的情况发生,但实施交互整合、获取规模经济将是中粮的不二选择。

四、粮食供应链整合的概念框架

粮食供应链整合是主导企业对粮

食供应链的内、外资源进行动态整合

的过程。然而,整合并非一味地获取和

利用,还包括对资源的分化或剥离。整

合与分化是一对矛盾体,充斥着供应

链整合的整个过程,诠释了粮食供应

链整合的运作机理。具体来说,主导企

业根据公司定位、核心价值与业务范

围,决定是对资源整合还是分化,而整

合与分化的结果也会影响粮食供应链

整合的绩效。主导企业制定与实施供资料来源:作者在链的管理模型(Henk&Hans,1997)基础上改进所制。

应链战略进行粮食供应链的整体布局,决定了供应链整合的类型、整合的过程以及整合所能达到的层次,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供应链整合的绩效。Henk和Hans(1997)提出了链的管理模型并在欧洲农业

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链的管理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粮食供应链整合的概念框架,将粮食供

应链整合的过程、整合的程度以及整合的绩效有机联系在一起,如图2所示。

在图2中,本文设计了九个不同的连接点描述了粮食供应链整合的概念框架。主导企业位于概念框架

的最左边,表明其对供应链整合的首要作用。整合过程位于框架的左半部分,是链内整合、链间整合与交互

整合的序贯组合。相应地,整合绩效位于框架的最右边,描述了供应链整合过程和整合层次的结果。

(一)粮食供应链整合的过程

第一,主导企业的确立。粮食供应链整合的首要条件就是要确立供应链的主导企业。粮食行业供应链

的核心本应是产业化农业企业,但我国农业生产企业规模小、产业分散、组织化程度低,对链条的控制

作用还非常弱。近年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培育了一些粮食加工和品牌零售企业,如中粮集团、上海良

友和河北五得利等。这些企业在资金、技术或渠道占有优势,而且运作经验丰富,可以作为链的管理者,充

当主导企业的角色。此外,粮食现代物流企业也可通过提供第三方供应链集成服务,使供应链节点获得拓

展业务和改善关系的协同效果,实现由一般企业向主导企业的转变。

第二,供应链战略的制定。在主导企业的领导以及各节点企业有合作意愿的条件下,粮食企业间合作

的驱动力使供应链战略应运而生。供应链战略通常会包括链的管理目标、管理程序以及信息系统等要

素”。主导企业在战略定位、核心价值方面的差异,会使供应链战略有所不同。例如,嘉吉、邦吉的战略定

位为供应链提供商,并特别强调以农业产业化视角整合供应链,而粮食物流企业采取了以服务上下游而非

挤占上下游的不同战略。同样,供应链整合既要遵循供应链战略设计的目标与原则,又要充分考虑供

应链的资金、技术、文化等现实条件。譬如,Donk和Vaart(2004)设计了企业条件影响供应链整合的二

维框架,指出了企业环境(Business Conditions)(简单或复杂)、共享的资源(Shared Resources)、买方关注

(Buyer Focus)等因素对供应链整合有较大影响。

第三,链内、链间的交互整合。按照由易到难的整合逻辑,粮食供应链整合是一个从链内逐步过渡到链

外,由链内整合、链间整合与交互整合依次构成的整合过程。链内整合是供应链整合的首先选择,具有强基

固本的作用。无论是对产品的调整,还是对供应商、物料管理方式和销售渠道的整合,都必需立足于供应链

系统而使链内的上下游形成合力,才有助于竞争优势的培育。例如,常州粮食现代物流中心以链内整合为

手段,实现了粮食供应链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整合,培育了以糙米增值供应链为核心的竞争优

势。在更大规模的整合情景中,如华粮整体并人中粮、日本大型综合商社丸红全资收购美国第三大粮

食公司Gavilon、嘉吉公司与世界著名供应链提供商Verticalnet建立战略联盟,必须要通过链间整合与交互

整合,才能使功能性、经营性的资源互相利用。然而,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整合活动,都体现了主导企业对链

内、链外资源的选择与扬弃。

(二)粮食供应链整合的程度

按照Donk和Vaart(2004)的观点,主导企业除要选择适合企业竞争条件的整合类型外,还要考虑

供应链整合的程度。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的程度将会从零和竞争逐步演化为合作

(Co-operation)、协调(co-ordination)与协同(Collaboration)。粮食供应链整合本身正是企业竞合关系演

化的反映,演化结果与Spekman,Kamauff和Myhr(1998)所描述的线性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为此,本

文将粮食供应链整合的程度区分为链的合作、链的协调与链的协同,如图2中间的连接点所示。

第一,链的合作是供应链管理的始点,而且是一个必要非充分的条件。因而,链的合作是粮食供

应链整合的最初层次,表现为粮食企业由原来的竞争转变为企业之间交换基本信息、与少数供应商合作或

建立长期的合作协议等。尽管处于供应链整合的最低层次,但链的合作却是粮食企业由零和竞争转为合作

关系的一次飞跃。对我国多数粮食企业而言,如果缺少这个飞跃,则还不具备供应链整合的基本条件。

第二,链的协调是粮食供应链整合的较高层次,但同样是供应链管理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此时,主导

企业与合作企业构建了完备的信息与通讯系统,并能进行信息、资源和专业知识的交换与共享;主导企业

与合作企业的业务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无缝连接,企业之间建立了完善的协调机制。当前,先进信息

技术越来越成为粮食供应链整合的关键要素,粮食公共信息平台和粮情检测系统的投入使用以及物联网、

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为粮食供应链的链间协调提供了信息基础。

第三,链的协同是粮食供应链整合的最高层次,体现为主导企业与合作企业之间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关

系,企业文化、伦理等交互传播并得到适应认同,不会出现节点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而牺牲整个供应链的

利益。并且,主导企业与合作企业能够开展粮食供应链的联合规划与过程管理,共享粮食供应链的整体

利益。

综上,从链的合作到链的协同体现了粮食供应链整合程度的不断增加,但整合难度也逐渐加大。由于

企业的环境、享有的资源以及能够吸引的买方关注不同,供应链整合选择的整合类型也不同,所能达到的

整合程度也有所不同。

(三)粮食供应链整合的绩效

供应链整合的终极目的是要获取整合后的协同效应。但众所周知,供应链整合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的,多数企业还处于不断的整合过程中。针对这种情况,常用运营绩效、竞争能力和经营绩效、整体物流绩

效、过程效率和采购杠杆等指标反映供应链整合的绩效。供应链整合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个热点

问题,多数学者认为供应链整合能带来良好的绩效。与之相似,粮食供应链整合的绩效与整合类型、整合过

程以及整合的层次也有较大关联。为提高粮食供应链整合的绩效,应特别关注供应链整合的过程管理,这

需要重视几个关键成功因素:制定合作计划,并使得活动计划达成一致协议;确定目标,并形成明确的

分配方案;制定清晰而有效的沟通计划;对各自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其他合作伙伴的合作经历。

在粮食供应链整合过程中,学习卓越供应链的运作经验非常必要。例如,在合作伙伴的管理上,利益的

分配是最敏感也是最容易导致关系波动的因素,而嘉吉的做法是开诚布公,利益共享。我国粮食企业可以

选择嘉吉、中粮等粮食企业作为行业标杆,也可以选择IBM、利丰等非粮企业作为标杆,学习他们如何管理

供应链的过程、如何把握关键成功要素、如何加强链内成员的沟通,将更有助于粮食企业供应链系统的顺

畅运作。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系统研究了主导企业粮食供应链的整合问题,根据跨国粮商、中粮集团等大型粮食企业的运作实

践和我国粮食企业供应链的实际需求,从链内、链外及其交互整合视角阐述了粮食供应链整合的概念框

架:先提出主链、副链等新概念阐述粮食供应链整合的结构,并将粮食供应链划分为链内整合、链间整合与

交互整合三种类型,再依据供应链整合从链内到链外体现的逻辑性分析粮食供应链整合的过程,最后阐释

整合类型、整合过程、整合程度与整合绩效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国粮食企业供应链的构建及其高效运作。

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供应链整合是主导企业对粮食供应链的内、外资源进行整合的动态过程。对不同粮食

企业而言,由于面临的竞争环境与享有的资源不尽相同,需要选择不同的供应链整合类型,而整合程度与

整合绩效也大不相同。随着主导企业供应链整合由链内向链外不断延伸,整合层次由合作向协同逐步提

高,粮食供应链整合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但协同效应所带来的回报也越丰厚。

放眼当前,跨国粮商携资本与技术的巨大优势进入国门,在我国与我国本土粮食企业抢占市场。显然,

我国粮食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严重的不对称地位。为避免粮食企业因规模偏小、资本缺乏或技术落后而导致

的竞争溃败,当务之急是要出台涵盖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和消费等环节的粮食发展政策,扶持与壮大我国

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他们实施农业产业化视角的供应链整合。除此以外,更大的责任主体还在于

我国的粮食企业。为快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之能够与跨国粮商抗衡,粮食企业的供应链整合不能仅限于

企业或供应链的内部,而应注重供应链内、外部资源的组织与利用,加强主导企业供应链与合作企业供应

链的交互整合。只有不断更新供应链管理的经营理念,并在供应链构筑过程中以卓越企业供应链为标杆,

学习他们在供应链整合方面的运作经验,提高链内、链外交互整合的程度,才不致使我国粮食产业步大豆

篇10

中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在全国*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有关部门、*多个专业科研生产单位、*多名技术人员*年多来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目前,调查评价阶段工作已基本结束,水资源配置阶段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水资源调查评价阶段的成果给我们真实的证明了全球水伙伴所倡导的“以公平的方式,促进水资源统一管理,在不损害重要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条件下,促进水、土资源及相关资源的协调开发管理,以使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原则。近年来,水资源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对水的高度重视。*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年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年召开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这三次世界性会议上,分别提出了《关于人类环境的斯德哥尔摩宣言》、《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约翰内斯堡宣言》。*年,联合国设立了“世界水日”,提出了“关心水资源是每一个人的责任”的口号,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生命之水”。从这些主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全世界对水问题的关注,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水问题的严重性。正是有了这些十分严重的水问题,才有了这些令全球关注的主题,也表明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利用、配置、管理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面对各自不同的水问题,以及我们探求感受到的众多例证和表象,人类将如何面对?世界各国根据各自情况,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我国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改变了过去“人定胜天”和“天责其从”的观念,在人水和谐理念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水资源综合规划尤显重要。下面,我结合中国实际作一些具体讨论。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水资源进行综合规划和统一管理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

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阶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水资源领域的关键基础性数据。调查评价阶段的初步结论表明:

*.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大。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万亿m*,列世界第*位。地区分布不均,与土地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不匹配。南方地区面积占全国的*%,人口占*%,耕地占*%,GDP占*%,水资源量占全国的*%;北方地区面积占全国的*%,人口占*%,耕地占*%,GDP占*%,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降水量和河川径流量的*%~*%集中在汛期,南方地区最大和最小年降水量一般相差*~*倍,北方地区一般相差*~*倍,河川径流量最大和最小年份可相差*倍以上,且往往出现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年的情况,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供需矛盾突出。

*.人类活动、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是北方水资源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全国平均降水总量虽然变化不大,但北方普遍偏旱。引起北方水资源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是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雨水集蓄利用以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等,改变了流域下垫面条件,降水和径流关系发生明显改变,同等降水条件下,河川径流量有所减少,一般情况河川径流减少幅度为*%~*%,降水偏少情况减幅更大,可达*%~*%。北方地区因下垫面条件变化而导致水资源量的减少,是一种趋势性的变化,随着经济活动的加剧和人类活动对下垫面的改变,今后这种变化的程度还会加剧。

*.水资源开发过度与开发不足并存。北方地区除松花江区外,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在*%~*%之间,其中海河区当地水源供水量已超过多年平均水资源量。总体看,北方腹地大多数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已十分有限,部分地区目前开发利用水平已接近或超过其最大可利用的极限,但周边部分河流,如松花江、辽河区周边界河以及西北诸河区中的跨界河流目前可利用量的开发程度仅为*%、*%和*%,尚有一定的潜力;南方地区目前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开发率仅为*%,远低于北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

*.总体用水效率和效益较低,缺水与用水浪费并存。近*年来,我国用水量持续增长,用水结构不断调整,对用水安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年以来,全国农业用水基本持平,但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已由*年的*%下降到*年的*%。城镇生活、工业与农村生活用水显著增加,城镇生活用水量年均增长率达*.*%;工业用水量年均增长率达*.*%。地区用水增长差别显著,南方和东部地区工业和城镇用水增长显著,高于北方和西部地区。目前,我国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L/日(其中城市为*L/日),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仅为*L/日,均低于发达国家和同等发展中国家的用水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用水结构还将进一步调整,城乡生活以及工业用水的增加,对供水水质和保障率的要求将更高。

*.水污染加剧的态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在调查评价的约*万km河长中,有*%的河长河流水质劣于Ⅲ类,其中太湖流域和淮河、海河区接近一半的评价河长水质劣于Ⅴ类,水污染十分严重。在*万km*的平原区中,浅层地下水水质为Ⅳ、Ⅴ类的面积占*%,其中,由于人为污染造成地下水质变差的约占*%。近*年来,我国水污染的趋势仍在加剧。

*.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在经济建设中不够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对水土林草等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和消耗,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自然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调查的*条北方河流中,*年有*条河流发生断流,河流功能衰减或基本丧失。较*世纪*年代,全国湖泊面积、天然陆域湿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约*万km*,累计超采量超过*亿m*,造成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缝,海水和咸水入侵、地下水水质恶化等环境地质问题。

上述水资源调查评价的初步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我国“水多、水少、水脏、水混”四大水问题的存在,进一步表明了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所具有的:总量丰富、时空分配不均、污染严重等自然特征。同时,如果考虑社会的因素,还具有人均水资源量少、人类活动影响巨大、利用效率和效益低、水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等特性。

(二)未来趋势预测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主要体现在人口增长与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变化与工业总产值、农业发展与灌溉面积增长等方面,在发展进程中既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也有其确定性规律可循。主要是: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用水需求将大幅度增加。预计*年中国人口达到高峰,超过*亿人,城市化水平达到*%,生活用水比例将进一步提高,预测城乡生活需水量约*亿m³左右。

*.产业结构调整,生产用水需求将适度增长。预计*年三种产业的结构调整为*.*:*.*:*.*,*世纪上半叶中国工业化进程明显,*年前后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将达到最高值,逐步成为工业化国家。工业重心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中西部转移,加重本已十分紧张的北方水资源形势,考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节水因素,届时工业需水量达到*亿m³左右。农业用水需求将逐步趋于稳定,在粮食立足自给的基本国策下,按人均占有粮食*kg计算,人口高峰时的粮食产量要达到*亿吨,通过节水措施提高农业水有效利用率,力争农业灌溉用水维持在现状水平,每年*亿m³左右。

*.生态环境用水需求将逐步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估计全国生态环境需水量约*~*亿m³,其中约*亿m³由各河流目前尚未控制利用的地表和地下水供给,约*亿m*由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退水量供给,尚有*亿m³的缺口。

根据上述情况,预计中国将在*年左右出现用水高峰,在充分考虑节水的情况下,估计用水总量为*~*亿m³,要求供水能力比现在增长*~*亿m³。扣除必须的生态环境需水后,全国实际可能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亿m³,预计总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合理利用量的上限,水资源进一步开发的难度极大。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中国有可能在未来出现严重的水危机。面对*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其中最重要措施就是要实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这里所说的统一管理,并不专指机制和体制上的,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统一管理。强调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各部门共同设定目标、任务、规则,在此基础上达到共识共守,体现的是在各自的工作领域、着力范围内采取相应的策略,并向着这些共同设定努力。在这些设定中,有许多目标、共识和准则,实际上是要借助综合规划表达、确认和遵守。

二、水资源综合规划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水资源综合规划是一个复杂的业务巨系统,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工作开领域,是一项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相交互的复合规划。内容涵盖了水资源以及与水资源有关的各个方面,关系到经济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及其发展和演变规律等,具有规模庞大、功能综合、结构复杂、不确定性强等特点。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系统的整体性、动态相关性和时空变化性,还要特别注意系统间的信息传递,特别是在具体工作中的数据采集、反馈等,既要考虑历史的序列,又要考虑长远的发展,需要管理和控制多维状态,综合考虑外部的影响和干扰等。其勉力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不确定条件下水资源演变机理及其评价。水资源综合规划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以及生态环境状况和下垫面等,这些条件是影响水资源情势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这种影响更为剧烈,尽管目前国内外有许多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关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效应,全球气温变化趋势,气候变暖对水循环系统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但并没有确切结论。而且,具体到我国各个流域和区域来看,对水循环要素及水资源数量及其分配的影响程度存在不确定性。未来气候究竟如何变化,这些变化会对水资源究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需要采取什么防范性措施,如何在水资源综合规划过程中考虑这些影响,准确描述、科学评价这些影响是一个难题,尚有待进一步探讨。另一方面,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经济发展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很多,尤其是国家正在实施“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经济崛起”等战略,规划“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将加快全国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在水资源综合规划中,一般要求根据各地不同水平年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社会发展要求、各地水资源条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总体要求,分析预测各规划水平年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及其对水资源需求的总量、结构和分布,并充分考虑人口增长、城镇化进程、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经济合理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水价调整、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以及科技进步等对需水的影响,合理预测规划水平年的生活、生产用水需求,提出需水预测方案。如何考虑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对需水定额影响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预测用水需求变得越发困难。

*.水资源与人口、土地、经济布局的匹配。由于中国水资源与人口、土地资源、经济发展布局不相匹配,加上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水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水资源浪费,地下水严重超采,水污染加剧,湖泊萎缩、湿地消失等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地威胁着社会经济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健康发展。如何调整和制定水资源与人口、土地、经济布局相匹配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制定和构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课题,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土地合理利用方面。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产业化的迅猛发展,大量农业生产用地和河湖水域、蓄滞洪区等被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被挤占,严重威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在水资源综合规划中,如何结合土地的合理利用模式,协调土地竞争性利用的问题,实现水土资源的优化匹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基础工作。

在农牧业结构调整方面。在西方发达国家,牧业产值一般都超过大农业产值的*%,但中国一般比较低,如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的牧业收入占大农业产值的比重均低于*%。在水资源综合规划时,如何考虑灌溉农业的发展,考虑灌溉畜牧业的发展,根据全国各地的水土资源条件和民族地区的传统特点等,科学地调整农牧业结构,尤为重要。

在灌溉面积发展与节水灌溉模式选择方面。为了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市场的稳定,中国加快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建设是重要的。但农业灌溉面积适宜的规模如何制定,种植结构如何调整?具有很强的挑战性。灌溉方式和种植结构应与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等条件相适应,农田灌溉面与林、草灌溉面积选择何种比例,并选择何种节水灌溉模式,是在水资源综合规划中应合理解决的问题。

*.水资源质量状况及其对水安全的影响。本次水资源综合规划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需要把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起来考虑,但长期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利用中,人们对水资源的质量问题重视不够,水质监测资料缺乏,水资源质量的评价方法单一,对由于点源以及非点源污染过程缺乏研究,对各种污染源造成的水资源质量退化的机理和规律缺乏必要的研究,难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如何在水资源综合规划过程中,针对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需要,系统研究污染负荷的形成、排放、传输、自净的机理和规律,水量与水质结合的水资源评价方法,水资源质量变化对水资源可利用程度以及安全供水的影响,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和各种措施调控水环境容量的机理,制定水污染调控与水资源保护的对策措施等,是本次水资源综合规划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此外,在水资源综合规划时,如何协调节水与污水处理再利用、当地水挖潜和外调水之间关系,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如何科学地确定节水、治污和开源的边际成本,目前尚缺乏一套较完备的核算体系作支撑。

*.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配置问题。水资源配置的重要前提是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生态环境需水量是为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为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而必须满足的自然系统生态环境的用水量,主要包括河道、湖泊、湿地、河口等的最小生态环境用水量和为维护地下水系统而不能过量开采的地下水等。目前,维持河流湖泊生态系统功能不被破坏或维护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生态需水量的计算理论与方法尚不成熟,对于不同地区如何确定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准和生态环境需水量不仅是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对水利发展提出的新问题,是未来水资源管理的关键问题,因为生态环境用水是流域公共资源,是公众利益的体现,是政府行使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方面。在深入研究生态环境及其用水量的基础上,还需要在统筹考虑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统筹协调河道内外生活、生产和生态“三生”用水,确定流域水资源的可利用量,从而确定流域水系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总体控制,对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水资源量可利用量的确定既与河道、湖泊、湿地和河口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流域对洪水的控制程度以及流域和区域的需水状况等密切有关。目前开展的水资源规划工作对流域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进行了初步估算,但还需要继续从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等方面继续深入研究。

*.不同行业竞争用水的协调。根据水资源的特点和属性,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涉及到水利、农业、工业、城建和环保、电力、交通(航运)、林业等各个行业部门,要保障社会经济的各个行业协调健康发展,需要确保满足其用水需求,但当水资源紧缺时,如何协调各个行业的发展用水需求问题,尤其是河道内用水与河道外用水,以及河道外供水与河道内水力发电、航运、渔业养殖及生态环境保护用水之间的竞争性用水问题,却是有相当难度,目前迫切需要研究和制定一整套协调各种竞争性用水的评判理论技术体系。

*.其他问题。除去上述几个方面以外,还包括监测站点不足、资料完备性较差、在人类剧烈活动应向下各种参数的确定方法、不同污染源导致的水资源质量退化的机理和规律,科技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以及方法的改变带来的挑战等。

三、认识与思考

*.水资源综合规划需要各方达成广泛共识。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配置、保护以及管理诸多方面进行系统规划,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在这一规划过程中必然触及与水相关的各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和范围的问题,需要相关各方设定共同的目标与任务,以流域为系统、地区为单元,统筹考虑水资源配置、供水保障、水资源保护等城乡涉水事务,对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进行系统分析和统一规划。通过科学分析,民主协商和行政裁决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河流水量分配方案,明晰初始水权,建立水权制度,明晰各级行政区域和主要行业的用水权益和水资源管理责任编制和实施这样的规划,进行水资源综合规划必须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更为拓展的范围达到更为一致的认同,建立在水资源综合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相互衔接的基础上,从而使水资源综合规划成为指导和引领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础,为合理确定城市规模、调整和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等提供指导和依据,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动态规划,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由于水资源综合规划所面对的基础、对象、约束和边界条件等是动态变化的,是随着自然演替、社会发展而不断演进的,同时,这一规划又是在现有认知条件下,根据现实的情况而进行的,尽管充分考虑了未来发展的预测、考虑了理念的超前性,设定了规划水平年,但更应该认识到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理念、方法、手段等仍将不断更新、与时俱进,需要针对新的形势、新的自然与社会变化,动态调整水资源综合规划。

*.水资源规划是多目标规划,寻求的是满意解。水资源综合规划本身及其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都是多目标问题,各个目标之间往往具有相互冲突的特性,评价指标众多、量纲不一致且难于统一,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往往需要采用多目标的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寻求各方可以接受、综合效益最大、决策者满意的“可行解”而并非最优解。

*.建立水安全保障体系是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协调好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关系,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水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与经济结构,把保障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基本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用水,逐步改善生态用水,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环境安全和粮食安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