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思维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互联网思维的理解

篇1

关键词 麦克卢汉;冷热媒介;反机械主义;互联网思维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3-0009-04

麦克卢汉是20世纪极负盛名同时也极负争议的媒介学家,传播学家和思想家,他基于当时的技术基础所提出的三个重要的理论:“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以及“冷热媒介”理论。随着他的著作《理解媒介》的出版,他的理论进而在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而在其中,有对其思想大为赞扬者,同时也不乏有人发出严厉的批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讨论麦克卢汉的理论在当下互联网环境下的可适性便显得非常重要,而在他的三大理论支柱中,笔者经过思索,认为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理论实际上对于人们理解当下的“互联网思维”尤为重要。而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理解麦克卢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原“冷热媒介”理论。

1 麦克卢汉的“反机械主义”思想

麦克卢汉所讲的“机械主义”在本质上直接指向西方长久以来的以分类,逻辑和分析等方法建立起来的科学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源头可以直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甚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这种思维方式的特征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1)对事物进行严格和标准的分类,把世界分割成若干专业的门类。

2)通过严格的线性因果逻辑分析事物的形成,关系以及演变。

3)通过大量的实证调研和精密的计算来得出最佳结论。

4)通过集中的,机械的,结构性的调整来追求更大的规模和效益。

5)排斥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硬性的理性,逻辑和标准化,对于多样性和人的个性进行压抑。

可以这样讲,这种“机械主义”的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近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行政法律体制当然还有经济模式,即机器大工业和集中化的生产方式加上高强度的实体产品贸易和倾销。正如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说,西方文明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文明就在于其具有某种“理性化”的特征。西方大量的国家通过这种“理性化”思维方式带动下的发达的自然科学快速地完成了现代化的过程。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这种思维方式影响下的发展方式给世界带来的破坏。比如哲学中就有大量对于机械论思维方式的批判,恩格斯也在著作中批评过资本主义的工业生产对于环境的掠夺性破坏。而真正让西方人认识到“机械主义”的危害的莫过于两次世界大战。他们认识到在战争中,那些冰冷的,没有情感态度的机器反过来对人类自己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

而在战后,西方学界兴起了大范围的批判“机械主义”思维方式的浪潮,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像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就提出“直觉主义”哲学进而来与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相抗衡。而伴随的二战的结束,人们在经历了集中营,大屠杀等机械造成的灾难后,对待这种“机械主义”思维的批评更加严厉。甚至像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阿多诺等人都主张废除科学,人类应该全面转型向美学。

而在这股浪潮中,当时还是文学教师的麦克卢汉却异常的冷静,尽管他也意识到了之前大工业机器遗留下的社会问题,但是他并不像很多欧陆哲学家那样激进地反对科学和技术,因为他敏锐的神经感觉到了一场有可能颠覆原有大工业机器技术体系和“机械主义”思维方式的技术革命正在悄悄的到来,这场革命就是自动化和电子化革命,就像他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第一章第一节就明确写到的那样[1]18 “正如机器在塑造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是分割肢解的,集中制的,肤浅的一样,自动化的实质是整体化的,非集中制的,有深度的。”而与此同时,其引发的社会效应也与之前工业时代的专业分工,标准化,高强度,集中性等完全不同。反而向一种非线性的,模糊混杂的,软性的,情感性的方向发展。所以麦克卢汉的“反机械主义”思想和欧陆哲学的很多哲学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的方式不使用其他的东西取代机械技术,而是依靠进一步的技术革命来解决原有技术的问题,正如他在《理解媒介》中提到的:[1]30“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官比率和感知模式。只有泰然自若地对待技术的人,才是严肃的艺术家,因为他在觉察感知方面的变化够得上专家。”

麦克卢汉在反对“机械主义”思维的同时,他也创造性地预言了电子化媒介的几个突出的特征。

1)媒介自身进入到内容和效果的建构当中,即“媒介即信息”。

2)非集中化的管理模式。

3)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取代了原来工业时代的分割和隔离。这其实与后面我们将要论述的“互联网思维”的一部分有着极高的相似性。

2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理论浅析

在众多麦克卢汉所提出理论当中,引发争议最多的莫过于“冷热媒介”理论,从它开始出现的那一天,学界对它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麦克卢汉的研究方法和它对于“冷热媒介”的划分标

准上。

首先,很多主流实证主义(经验学派)传播学家指责麦克卢汉的研究方法过于主观和草率,缺乏“精确性”和定量研究。就这一种批评来讲,与其说是麦克卢汉自己的问题,不如说是那些经验学派的传播学家没有真正理解麦克卢汉的研究方法。我国著名研究麦克卢汉的专家何道宽先生把其研究方法概括为:“探索而不做结论, 并置而不做分析, 铺陈而不做归纳, 发现而不做判断, 定性而不定量, 求形而上而不求实证。”[3]可以这样说,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科学,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其中既有可以用实证方法精确测量的内容,也有诸如意向,动机,习俗,情感等用实证方法很难测量的复杂的人文因素。如果片面强调追求量化研究带来的“精确性”,而可能会丧失掉研究过程中很多重要因素。事实上,正如现象学大师海德格尔所说,“精神科学”为了追求严格,必须是不精确的。所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也许麦克卢汉的研究方法才是真正“科学”的研究方法。

实际上,麦克卢汉的研究方法可以用现象学家胡塞尔的“本质直观”概念来理解。现象学是20世纪在欧洲大陆兴起的主流哲学学派,其内容博大精深,但是理论的核心就是“本质直观”,用美国学者梅欧的话讲,本质直观“就是把任何经验材料都还原为它的艾多斯,它的本质,它的必然性的理想状态。”[4]换句话说这种研究方法让人不仅要在经验层面上探究事物的规律(经验学派的方法),更要对于事物的本质属性,在意向中的生成结构以及它和人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本质性把握。

有了这种研究理念作为铺垫我们就不难理解,其实“冷热”媒介的划分的依据实际上是对于诸多媒介的媒介属性,和它与人的交互关系。而这一交互关系的交互点就是“高清晰度”,这里的“清晰度”不单单指感知意义上的清晰程度,而是媒介与人的关系紧密程度,在笔者看来,清晰度至少有这样几个维度来理解。

1)参与度。

2)信息量。

3)信息的明确度。

4)信息流通的频率和强度。

5)信息的排斥性。

6)信息的推动性。

而具体到“冷热”媒介的划分,麦克卢汉的划分方法是:热媒介,参与度低,信息量大,信息明确度高,流通频率高强度大,具有强烈的排斥性和强大的推动性。相比较而言冷媒介则在这些维度上都与热媒介相反。换句话说热媒介是以传播的效率为目的的,无论是在广度,明确度,推动力上,目的和指向,都要显现出强大的指向性。麦克卢汉以西方的书面文化为例,他指出:书面文化由于其信息量大,内容简单明确,可复制,传播力度大,范围广等特点,造就了一种机械性的,同一性的,线条性的和以效率为主要价值倾向的思维和社会原则,而麦克卢汉认为,但是相比于热媒介,冷媒介的信息传播往往以用户的体验性为主要的考虑因素,因为这种相对模糊的,低清晰度的,高参与性的,高复杂性和高情感性的非集中的媒介形式往往是基于很多个性化的因素,进而造成了很多小群体式的,相对平静和温和的文化和价值导向。而麦克卢汉认为这种媒介样态的不同不仅仅导致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出现差异,更会导致人们的思维方式乃至社会结构的根本变化。比如,麦克卢汉分析了英国,法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革命过程中对于媒介选择的不同所导致的社会结构变革的不同,“印刷术的同一性,连续性和线条性原则,压倒了封建的,口耳相传文化的社会的纷繁复杂性。法国革命是由新兴的文人学士和法律人士完成的。……英国拒绝了这一原则,坚守了动态的或口头的习惯法传统,因此产生了英国文化的连续性和不可预测性。[1]26”所以,麦克卢汉关于冷热媒介属性的划分,更多的是从媒介和人的交互关系和这种不同的交互关系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来考量的。

当然,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理论另一个饱受争议的方面就是它按照“冷热”标准对于不同媒介的划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承认,麦克卢汉关于“冷热媒介”是相对意义上的,是有着很强时空局限和时代局限的,但是无论其划分的方式多么不合理,多么不合时宜,这种对于媒介的考查角度永远有着自身的生命力。

联系我们上一节提到了麦克卢汉的“反机械主义”思维,我们不难看出的是,麦克卢汉所谓的“热媒介”实际上就是带有强烈机械主义色彩的工业时代的西方理性主义媒介,而“冷媒介”则是一种反机械主义的,模糊的,有强烈人性味的和东方主义的媒介形式。其实,我们从麦克卢汉的著作中我们不难看出,麦克卢汉是倾向于冷媒介的,联系我们上节讲到了他的反“机械主义”思维,他实际上更多地认为代表工业时代集中化生产的热媒介的黄金时代即将结束,而一种复杂化的,非中心的,模糊的代表着电子化时代的“新冷媒介”时代即将到来,所以在《理解媒介》的第一部中专门有一章的题目就是“过热媒介的逆转”,可见其对于其心目中“冷热媒介“的不同态度。

而我们讲,麦克卢汉的关于“冷热媒介”特征的总结和探讨,似乎对于今天我们理解的“互联网思维”有着巨大的相似之处,只不过今天的互联网所遇到的情景远远要比麦氏的预言要复杂得多,麦氏的很多预言在今天我们恐怕也不能简单的看待。

3 “互联网思维”的特征

“互联网思维”是这几年在商界,学界热议的词汇,有人说互联网思维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传统经济的价值观和经营方式。那么我们以何种方式理解互联网思维,是我们能够运用它的前提。

首先,学界目前对于“互联网思维”还没有一个详尽的定义,对于其作用和意义的探讨和争议还在继续。但是,在很多基本的观点上,很多人还是能够达成共识的。所以,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来把握这个新兴概念。

在笔者看来,互联网思维主要包含三个基本方面:

1)去中心化,去层级化的网络式的组织结构和群体模糊意向的决策模式。

2)依靠单体协作和群组所实现的分布式的管理

模式。

3)依靠单体意向的“泛连接化”形成即时,高速,多维度,的资源配置方式。

所谓的“去中心”化表现在两个方面,组织结构方面和对象决策方面,首先,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组织不像传统科层组织那样具有严密的层级结构和中心负责人,它们往往以扁平化,小社群的方式通过互联互通的形式松散而又具有弹性的连接在一起,而更重要的是,在关系到群体的决策的时候,“互联网组织”往往是依靠群体的意向导向来执行而不是根据中心决策者的意愿,这对于传统科层组织的决策方式来说无疑是不可想象的。在被誉为“互联网思维”的开山之作的《失控》中,作者凯文凯利举出了蜂群决策的例子,他在书中讲到,蜂群的决策不是依靠蜂王的一道圣旨,而是从工蜂开始,大家通过极为有秩序的群体协作完成的,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蜂群思维”的神奇在于,没有一只蜜蜂在控制它,但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一只从大量愚钝的成员中涌现出来的手,控制着整个群体。它的神奇还在于,量变引起质变。要想从单个虫子的机体过渡到集群机体,只需要增加虫子的数量,使大量的虫子聚集在一起,使它们能够相互交流。等到某一阶段,当复杂度达到某一程度时,“集群”就会从“虫子”中涌现出来。虫子的固有属性就蕴涵了集群,蕴涵了这种神奇。我们在蜂箱中发现的一切,都潜藏在蜜蜂的个体之中。不过,你尽管可以用回旋加速器和X光机来探查一只蜜蜂,但是永远也不能从中找出蜂巢的特性。[2]21”所以,这种依靠无中心的群体意向来进行决策和行动的组织行为方式被凯文凯利称为:“群氓集体智慧。”

而在另一个例子中,凯文凯利试图解释所谓的分布式管理,这个例子就是所谓的“布鲁克斯”移动机器人。事情发生在人们刚刚开始研发人工智能之前,起初,人们试图模仿大脑的结构来试图开发一种能够自主运动,翻越障碍的机器人,但是由于大脑结构极为复杂,导致机器人不是由于运算速度过慢而无法进行有效运动,就是在运动的过程中流畅性受到严重干扰。最后,一个叫布鲁克斯的机器人的开发者为这个如同蚂蚁一样的机器人添加了一个极为简单的小零件和极为简单的算法,即:在一条腿工作的时候,其他几条几条腿协同配合,不要捣乱。换句话说,每个腿上的“脑”只需要管理好自己这条腿不要对别的腿造成干扰,但是一旦一条腿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其他的腿在不进行逆向干扰的情况下要主动进行配合。就这样一个简单的算法和小零件,让这个无“脑”的,没有中央处理器负责统筹协同的移动机器人真的动了起来,而且通过机器学习,他最后可以达到翻越障碍,侦查地形等复杂的任务。而背后支撑它的,则是依靠每个“单体”之间最简单的管理和协作规则,这就是分布式管理的核心。

而有了去中心化的群体协作,分布式的管理模式,互联网最后一个威力即是依靠“泛连接”形成自组织来形成资源的多维度多向度的配给。这一点,克莱舍基教授的著作《人人时代》①中关于社交网络研究中比较明确的描述,《人人时代》的开篇就讲了两个美国普通人伊凡娜和埃文通过社交网络上的群体给拿了自己手机不归还的小女孩莎莎施压,最后成功要回自己的手机的故事。这个故事实际上表现了在互联网上,那种传统的资源固化占有下的资源分配机制将逐渐被打破,任何人可以通过互联网的这种扁平化的,网络化的联结机制获得个体想要的资源类型,而原来固化在每个孤立系统下的人,物,知识,信息,能量,因为互联网的泛连接得到了重新建构。正如克莱舍基所说:“我们的能力在大幅增加,这种能力包括分享的能力,与他人互相合作的能力,采取集体行动的能力,所有这些能力都来自传统机构和组织的框架之外。”[5]

所以归纳起来,我们可以用三个特征词概括“互联网思维”即:去中心,分布式和泛连接。

4 以麦氏“冷热媒介”视角解读“互联网思维”

到此,我们实际上不难看出,“互联网思维”的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中,基本都具有麦克卢汉所提到的“冷媒介”所表现的特点。比如“互联网思维”中的去中心化,在麦克卢汉论述电力技术的时候就被反复强调,“电的作用不是集中化,而是非集中化。这种区别就像铁路系统和输电系统的区别。”[1]51而关于泛连接的概念,麦克卢汉在论述电子媒介时代的知识模式的变化时就有所提出:“我们新的担心,是知识相互关联和产生的转变,过去课程表中的各个学科是彼此隔离的。部门割据的独立王国在电力速度的条件下,像君主制一样冰雪消融了。”[1]51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麦克卢汉关于“冷热媒介”的理论,尤其是他对于代表着体验导向的信息时代“新冷”媒介的兴起的预测,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通过“互联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成功的应验。

而什么是麦克卢汉没有应验的呢,那就是代表着理性,机械性,强调分类,以效率为导向的并且带有强烈工业时代思维的热媒介并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衰落掉,反而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基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进化和变异。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我们在这一章的开端只讲了去中心和泛连接在麦克卢汉思想中的反映,但是我们并没有提到分布式管理。因为在互联网上的分布式管理与麦克卢汉所设想的有一定的差别,其原因就是:人类的经济发展不可能离开效率,所以大工业时代留下来集中式的高效优化方法在人类还没有发明出更加优化的方法之前仍然不可能消失。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分布式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的技术后台对媒介中流通的信息进行中心化和优化和整合。

另外一点,我们刚才一直在谈及“互联网思维”,但是我们没有谈及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事实上,互联网的技术基础很大程度上以来大工业时代的热媒介给我们留下来的技术基础。例如,很多熟悉大数据的人经常谈及大数据的非结构化和混杂性特征,但是,真正的数据挖掘是要通过分类算法,关联算法,聚类算法,线性非线性回归建立模型来使得那些非结构性的,混杂性的数据变得有规律,可预测,结构化。换句话说,“互联网思维”实现的去中心,泛连接,分布式,混杂性,高参与度和流通频率,以及各种我们认为“软性”的良好的用户体验,这种表面上很像“冷媒介”的特征的背后的技术基础,往往是机械的,分类的,效率导向,低参与度和低流通频率的热媒介。

比如,用户要想在社交网络上实现比较好的参与度和参与体验,就不能大量接触自己不感兴趣或者和自己不相干的信息,这就需要网站背后的分类算法和推荐算法从海量的用户数据资料中建构属于个体的高度封闭的用户画像,并在用户使用社交网络时对信息进行精准的分类和匹配,比如著名的职业社交网站领英网就会在你进入网络的时候根据你的职业兴趣对你进行信息的推送,再比如国内比较专业的豆瓣的推荐算法会更好的帮助你找到属于你的社群。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在“互联网思维”中“冷热媒介”是一种相互交融的关系,它们分别形成互联网的使用端和技术端,形成一种前店后厂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在“互联网思维”中“冷热媒介”不仅仅是相互交融,甚至是相互渗透。比如,在互联网上,在社交网络这种信息高度冗杂,低清晰度这种偏冷媒介环境下,又是会产生出如热媒介一般的高信息流通率和高强度,比如一个含糊其辞的网络谣言有可能一夜之间通过社交网络传遍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还有,网络媒介在有着冷媒介的高度参与性的同时又有着热媒介的排斥性,比如在一个社群,或者有共同意向的网络人群中,对于某件事情的参与度是极高的,但是对于其他非社群成员和持不同意见者,网络媒体往往表现出极低的宽容性。

所以,我们讲在互联网的特征中,既有冷媒介的特点,又有着热媒介的特点,这两种特点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这种交融和渗透中,诞生出“互联网思维”。

在我们论述在互联网上“冷热媒介”“前店后厂”的交融模式的时候,我们指出,在冷媒介背后架构一套热媒介的技术基础其作用有两个,一是加强连接效率,防止冗余,其二是加强控制,但是如果说我们没有这种背后机械性技术的支撑,任由这种低清晰度的,模糊性的,社交性的由群体智慧搭建而成的“冷媒介”肆意发展会出现什么状态呢?

答案其实就存在于《失控》,《失控》第二章“群集的利与弊”就强调了之中软性的组织的如果不受控制带来的问题[2]35。

1)非最优。

2)不可控。

3)不可知。

4)无法预测。

5)非即刻。

在我们论述互联网思维第三个重要特征――泛连接和“冷热媒介”的时候,我们发现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在信息传播层面往往具有热媒介强度大,速度快,频率高等特性,所以,如果不对其加以机械性的控制,一旦有不良信息进入整个网络,它将会像病毒一样以几何数级传播,所以对于这种信息加以机械性的控制非常有必要。

其实,对于这种媒介样态的交融,麦克卢汉在他的著作中将它称其为“杂交”,而且麦克卢汉也是对其抱有一定的警惕的。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说,任何新的媒介出现,都要重新塑造它们所触及的一切生活形态,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而深入思考一下,造成“互联网思维”中“冷热媒介”特征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最终原因其实是互联网造成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媒介现象――媒介融合。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互联网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丰富多样的内容优势,和新颖独特的用户体验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席卷整个媒体界,使得任何媒介不得不放下自身的一切,重新进入互联网对自身的功能和特征进行重新的定位,。在这样的前提下,任何信息,商品,服务本身都变成了媒介,同时麦克卢汉对于“冷热媒介”的划分的时空相对性大大增加,导致我们很多时候,不能武断地说哪个媒介是冷的或者热的。

5 结论

在“互联网思维”理论和实践中,“冷热媒介”是相互交融,渗透的,在用户体验层面,“互联网思维”所要呈现的产品样态秉承是冷媒介所提出的低清晰度,非线性,高混杂性,高参与度,高度人性化的特征。但是在互联网的底层技术基础中,热媒介的高清晰度,理性,线性分类,高效率等特征起到了主导作用,另外,热媒介的这种传播强度大,频率高,具有较高的排斥性和推动性的特征在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也是十分明显的。所以面对媒介融合大环境,作为媒介工作者既要明白“冷热媒介”自身的优劣势,灵活运用,又要学会将其交融和汇总,运用“互联网思维”创造新的媒介产品。

参考文献

[1]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1.

[2]凯文・凯利.失控.东西文库,译.新星出版社,2010.

[3]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

篇2

毫无疑问,互联网代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而且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和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活跃,都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互联网+”战略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凸显了互联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

但是在媒体造势和资本追捧下,互联网成为企业转型、个人创业的面子工程,拯救实体经济的万能处方,似乎不向互联网转型就不叫转型,不在互联网领域创业就不叫创业。在浮躁、急功近利的氛围中,很多企业实施互联网转型,或简单粗暴地开网店,建网络渠道,称之为O2O战略;或不切实际,人云亦云地建互联网平台,脱离了企业发展,并不解决实际问题,反而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在过去的一年来,很多传统制造、零售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战略后,依然没有走出困境,反而可能被电子商务的大量投入拖累业绩,削弱了传统制造业务和实体门店零售;大量怀着拯救实体经济美好愿望的O2O创业企业,因经营不善或者融资不畅而歇业。

另一方面,领先的互联网企业在快速发展后呈现的问题也在近期集中爆发,带来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如阿里巴巴平台上肆虐的假货,百度的“魏则西事件”等等。很显然,假货、虚假宣传等侵权、违法违规行为并不依赖于互联网而存在,但是互联网企业向公众广泛提供的虚拟空间和信息服务,扩大了这些行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互联网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互联网实质上就是基于TCP/IP协议的信息网络,其开放的特征使之区别于局域网成为世界连接节点最多的信息网络。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以及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变革了人类信息处理的方式,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可以说,互联网是通过信息层面来作用于生产、交换和消费环节,比如帮助控制和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消费的信息不对称水平,提高交换效率,减少库存水平等等,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离不开物质基础。因此,实体企业转型决策中,必须要从自身实际问题出发,了解哪些环节和流程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解决和改善,全盘否定实体是不可取的。

而因为短期的泡沫和负面影响,否定互联网也是不可取的。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趋势是不可逆的,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泛在的互联网对社会经济信息处理能力将更完善和智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会越来越全面和深远。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置身于这样的社会发展和技术发展环境下,互联网化发展是必然选择,不拥抱互联网将意味着被时代淘汰。但拥抱互联网并不是简单地建官网、开网店,或是复制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等诸多形式层面上的互联网化。互联网化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从自身实际能力出发,要理解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理解互联网对人的行为产生的深层影响,掌握互联网时代社会经济活动的规律,使企业的思维方式真正实现互联网化,即用互联网思维组织企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真正把互联网的信息处理能力融入企业发展中。

互联网思维实际上是符合互联网时代特征、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思维。互联网思维是开放的,传统的思维只要符合互联网时展规律也同样是互联网思维,比如雷军把引领小米走向成功的互联网思维归结为专注、极致、口碑和快,这其中要诀同样存在于传统企业的成功经验中;互联网思维是多元的,不同行业和专业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生态经济、平台经济、粉丝经济等都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获得成功;互联网思维是动态变化的,它随着人类应用互联网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发展。

尽管互联网思维的外延广阔,但互联网思维的内涵离不开一个基础和一个中心。一个基础就是互联网思维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分享、透明”的精神之上。其开放性、去中心化以及平等性的技术和结构特征共同升华为互联网的精神,这是互联网之所以拥有如此巨量用户的重要原因,而巨量用户产生的需求是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动力。

篇3

中国传统企业的转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8年开始的电商化。随着淘宝从C2C向B2C的发展,传统品牌进入了触网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大部分品牌公司从抵制、打击电商渠道,到接受、学习、融入电商平台生态,传统企业完成了从传统的渠道思维向电商平台思维的转变,也经历了线上线下价格冲突、电商团队的筹建、线上流量规则与线下供应链体系的冲突矛盾、双十一大促的喜忧参半等阵痛,这一阶段持续到了2013年,传统企业完成了渠道、传播的互联网化。

第二阶段是2014年开始爆发的商业模式互联网转型。这次转型爆发的内因是传统企业内部组织、供应链体系制约了电商业务业绩的增长。线下业务受到整体宏观经济放缓、政治反腐等因素影响,业绩持续低迷,传统品牌的品牌红利彻底透支。与此同时,外部市场中,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快速崛起,对传统流通和品牌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以迭代设计、粉丝经济和免费思维为典型的互联网策略,进入了传统产业最为擅长的产品和营销领域,因其有商业模式、服务体验和极致的思维,颠覆了传统产业价值链的服务体系。这些外在互联网企业不断的产业化,更进一步地加剧了传统产业的危机和紧迫感。移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驱动了新的产业需求和升级,新的技术应用到了产业深层次的产业价值链的改造上,极大的提升传统产业的流通、服务效率。这又为传统产业的商业模式互联网转型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应用环境。

以上这些因素推动着传统企业积极投身到这场互联网转型热潮中,整体来看,互联网转型呈现出了两大特点:第一、转型的必然性,即大部分企业家都意识到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之前的品牌电商化周期约3年时间,如今的互联网转型窗口期缩短至1~2年;第二、转型的彻底性,即转型改造不仅涉及渠道,还包括了商业模式、运营体系、供应链模式、合作伙伴体系、IT架构和组织文化等方面的整体变革。

二、企业互联网化的四大误区与对策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本质上是一场商业、技术的变革,在变革过程中,传统企业对于互联网从“不信”到“相信”再到“迷信”,也出现了很多的误区。

误区之一:神化互联网思维。

平台思维、流量思维、跨界思维、简约极致、迭代思维、用户思维、社会化思维和大数据思维等思维成为了2014年互联网学习最热门的词汇。不少企业邯郸学步,盲目学习互联网思维,神化淘宝的流量思维,不计成本盲目进军电商领域,其结果之惨痛可想而知。而当O2O、移动互联网、微商等新的概念不断涌入传统企业的视野,传统企业又深深陷入了新一轮迷惑。

传统企业对策之一:传统企业互联网化进程中切忌神话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在不同的行业和产业中应有不同适用程度。互联网最核心的本质是“去中心化”和“服务消费者”。因此,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一方面,要学习理解新的互联网知识;另一方面,要立足传统企业自身的位置去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误区之二:盲目的互联网平台化。

平台思维是互联网思维之首,平台型企业快速崛起,在互联网、商业和大数据领域建立起了独特竞争优势。例如,安卓系统,通过整合设备制造、广告商、软件开发商和手机用户,建立了独特平台盈利模式;再如,阿里巴巴通过金融和平台交易整合买家、买卖、第三方服务(支付服务提供商、物流、代运营服务商、营销公司和独立软件提供商等),建立起了完整的电商交易生态系统……成为平台型企业需要拥有核心的数据、渠道、资金、政策等独特资源优势外,还要选择平台战略的目标市场。目前B2C领域的平台战争已基本结束,尚存平台搭建机会的领域包括:产业化程度较低的垂直B2C领域、服务本地化的区域化平台、提升产业流通效率的垂直B2B等。

传统企业对策之二:成本平台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平台机会,并且具备较大的资本、人才和系统运营团队支持。所以,大部分传统企业不具备成为平台型企业的条件,要发现能力提供独特价值的平台机会,尽快融入和找到平台的机会与优势,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误区之三:不清楚行业痛点和消费者是谁。

互联网思维要与传统产业更好地融合,最关键的是深刻理解所在行业的消费者需求,抓住原有行业价值链的痛点,寻找到能够彻底颠覆的解决方案。因此,在互联网化比较成熟的行业领域,其互联网的模式是差异化的,而共同的是都准确地找到了消费者,把握住了行业的痛点。例如,服装的淘品牌成功归于依靠准确的理解线上消费者需求,快速地整合和改善产品创新与供应链变革。再如,生鲜电商的C2B预售模式,是抓住了生鲜产品损耗率高,通过预售机制锁定消费者需求,极大化地改善了整体产业的流通效率……

传统企业对策之三:找到行业的利基市场(Niche Market),把握住消费者服务和行业的痛点。找寻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客户是谁?哪些痛点?竞争对手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我们能够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产品整体要突出的卖点是什么?产品整体的价格和促销策略是什么?产品的配送和实现周期如何?

误区之四:互联网化是电商部门的工作。

篇4

“互联网思维”在这一两年甚嚣尘上,加上诸多的培训、书籍的鼓吹,一些传统企业甚至表现出了比互联网企业更大的狂热,颇有一些“赶英超美”的气概。

但理智的企业经营者会剥开这些狂热气氛笼罩下的迷雾,真正看到消费者习惯和市场的转变。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互联网转型”真正成功的传统企业案例。

小米?小米并非来自于传统企业内部,而是跨界的突破者。黄太吉、马佳佳之类的案例本身也存疑不小,是否能成功还有待验证。

思维往往是具有前瞻性的东西,它固然可能是一条通往未来的正确道路,但是脚下的路如何厘清,这些都不能简单地从“互联网思维”中找到答案。

企业经营依然有它的困难之处,转型也好、变革也罢,都需要掌握节奏。企业不是思维的试验田,企业必须把握清晰明了的战略并贯彻执行,才可能适应新时代的竞争需求。

有商业经验的人其实已经认识到,不能把宣传当成事实。

个案的“成功”,往往很多是出于融资需求、品牌传播需求的宣传,这些企业往往比传统企业更擅长公关,也有更多新闻。消费者在看新闻或是传播新闻的时候,猎奇、新鲜会占主要成分,但他们在消费的时候,又会变得更为理性。

O2O恐怕就是一例。至少在目前阶段,O2O还只是一种导购手段,但它却几乎被神话成了一种战略的转捩点,我们把本该用来做O2O技术细节的时间,都用在了无聊的O2O论坛和培训上(传播思维在作怪),结果企业的O2O毫无结果,却平白无故地肥了那些并不理解O2O的培训公司。

小米的成功,是因为他们自称自己是一个“社会化媒体”公司,它的电商力量也很强大。但这种能力和雷军在互联网行业的长期浸有着很大关系,传统企业又有几个有此能力呢?

而且,从电商这些年的历史来看,向来是“Easy Come,Easy Go”,它的持续成功依然需要时间的考验。

当所有传统企业都把学小米当作一种时尚的时候,可能也是小米衰败的开始,这种兴衰实则没有企业能逃得过,无非是时间问题和底子厚薄问题。而且,当人人都是小米模式的时候,那小米当初的差异化战略又在哪里呢?

小米的成功可以简单地用蓝海战略的价值曲线图来勾勒,它的侧重点在新媒体传播、重视粉丝和造势,轻制造和硬广,价格定位准确,又通过“发烧友”的手法提供了一个有面子的购买理由。

而我们有的企业,片面地认为小米模式就是低价,却不明白小米低价背后还拥有30%以上高毛利的战略手法。这种一知半解的“没有价格战”,直接导致学小米学成了邯郸学步,忘却了企业必须盈利的根本。

美特斯邦威恐怕也是一例,尽管做了很多表面所谓的O2O功夫,却被质疑越来越迷失。的确,靠这些表面功夫解决不了战略的迷失,也更容易在吹捧者的言辞中,丧失自己真正对品牌和零售的理解,从而落入失败的深渊。

战术上的炫技,注定一闪而过

无论是什么年代,无论是互联网企业抑或传统企业,成功,都必须基于真正理解消费者,满足消费者。

“互联网思维”的确是存在的,但它绝非形式,而是基于对消费者和用户的理解。无论是雷军的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还是马化腾提出的互联网12大核心思维:标签思维、简约思维、NO.1思维、产品思维、痛点思维、尖叫点思维、丝思维、粉丝思维、爆点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整合思维。它们无不是反映了应对消费者习惯变迁的策略。这种策略的变化,本质上是消费者的生活形态改变所引起的。

然而现今奉“互联网思维”为灵丹妙药的公司,大多沉溺于战术的炫技,忽略了消费者。一些互联网公司的成功,背后实则有大数据作为支撑,他们也懂得通过大数据的捞取与分析,理解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与偏好。而大多数传统公司,缺乏这种能力,只是学会了形,未能理解背后实质。

企业的新陈代谢本是不可避免的规律,悲观地说,传统企业终究会被互联网基因的公司所革命、所淘汰,但这种革命很难诞生于传统的内部,而必须借助外来力量,只有少数的优秀公司可以通过系统内的深刻变革,达到成功的彼岸。但昔日成功的基因却是明日失败的种子,这种物种进化是无人可以抗拒的。

篇5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奇心强,观察和分析能力较中年级时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事物的认知正逐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恰到好处的分工合作,能让每一位学生在合作中凸显自己的作用,感受自己存在的价值,在合作中体会团队的力量,领会组内互助的意义。

21世纪以来,互联网迅猛发展,五年级的学生一直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对互联网的学习、娱乐、交流等功能有一定的体会。虽然物联网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物联网,如运用手机“我查查”比价等,却不知道这就是物联网的应用,这些体验都将有助于学生理解物联网的概念。

教材分析

“走近物联网”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拓展模块III“物联网技术”学习单元的起始课。本节课主要学习内容有:①物联网概念:通过电子传感器、电子标签、摄像头等设备,将所有物品和互联网相连,实现物物相连,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②物联网特征: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③物联网应用: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各个领域。这三个学习内容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物联网的概念;能描述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如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能体会生活中常见的物联网应用,如“我查查”、智能摄像头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物联网特征的过程中,体会实验―分析―理解的学习方法。体会“分工”和“协作”,感受合作的意队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体验物联网生活”的过程中,感受物联网生活带来的便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物联网概念及应用。

难点: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教学策略

“物联网”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概念的建构需要一步步累积,从表层到内涵逐步丰富。在了解其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其特征,领会其应用。概念、特征、应用三个学习内容属于层层递进的关系,所以设计了层层递进的(初步感知,认识物联网―动手实践,理解物联网―智慧生活,体验物联网―畅想未来,展望物联网―思维导图,总结物联网)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远观―近瞧―进入―展望―总结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真正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情境。

教学预设

1.课前谈话,回顾互联网

师:同学们,你们用过互联网吗?用互联网做什么呢?

生:查资料、玩游戏、上QQ……

师:你的父母用互联网做什么呢?

生:工作、购物、聊天……

师: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虚拟的学习和娱乐的空间,实现了人与人之间零距离的沟通。

设计意图:熟悉而又感兴趣的话题,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使之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用上网这个话题进行简单的课前谈话,活跃气氛,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互联网又是物联网的基础,谈论这个话题又为物联网的学习作好铺垫。

2.初步感知,认识物联网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最近用互联网做什么了吗?

活动1:远程监控,感受物联网。

远程互动:将手机屏幕投射到学生机屏幕上,在手机上打开“小蚁摄像头”程序,远程连接,介绍这是老师的家,和家里的人打招呼……

师:老师用互联网做什么了?(远程视频、远程监控)是的,那老师家里肯定有个什么设备?(智能摄像头)对,它就是我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我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查看家里的情况,不用担心安全问题。手机,就是我的另一个智能大脑。老师刚才已经用互联网实现了一个新的领域的应用,这个领域叫物联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物联网的世界:①看到“物联网”这个名字,你感觉是个什么样的网?②物联网的英文是Internet of Things(IOT),看到这个英文名,你能判断出物联网中的“物”通过什么相连的?

设计意图:远程监控在家庭中还未普及,学生的知晓率还不高,用手机远程连接智能摄像头进行场内外互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和后面学习“物联网的特征”遥相呼应。“物联网”这个概念,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但“互联网”却是非常熟悉的,此处采用知识迁移引导学生根据中文名猜想“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网络”,再根据英文名判断通过“互联网”相连,初步建构物联网的概念。

活动2:视频学习,了解物联网。

师:这些物是怎样连入互联网的呢?请大家,边看边思考以下问题(如上页图1)。

①智能空调为什么能感受到人的移动?(安装了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

②智能冰箱为什么通过显示屏就可以知道冰箱里的库存食物?(食物上有电子标签)

③怎么知道产品的产地、价格等信息?(二维码和条形码)

师:老师的家是通过什么连入互联网,让老师的手机可以看到家里的情况?(摄像头)

小结,完善物联网概念:通过电子传感器、电子标签、二维码、条形码、摄像头等设备,将所有物品与互联网相连,实现物物相连,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设计意图:物联网中的“物”是智能的物,通过观看微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正是电子传感器、电子标签、二维码、条形码等才使得这些物“拥有理解和传输信息的能力”,从而成为智能的物,再回顾远程监控的应用,进一步充实“物”的概念,理解物联网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如上页图2)。

3.动手实践,理解物联网

师:这些物体是如何进行识别、管理和控制的呢?我们通过实验来体会一下。

活动3:小组合作,理解物联网特征。

①指导实验,明确步骤。

实验分三步走。第一步,在组长的带领下,对照实验学习单了解实验内容,认识实验器材;第二步,根据实验学习单,分工做好实验准备;第三步,教师设置关联,合作完成实验过程,填写实验结果(如图3)。

②分组活动,感受物联网工作过程。

③分组汇报:实验内容、结果。

④引导类比:物联网的工作过程相当于一个人在智慧地处理问题(如图4)。

⑤总结特征: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物联网后,学生对物联网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还不能理解物联网的本质。借助于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联网“感知―传输―处理”的工作过程,再将其与“人处理信息的过程”进行类比,得出物联网“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三个基本特征,变抽象为形象,从而深刻理解物联网的工作过程。

4.智慧生活,体验物联网

活动4:线上体验,交流感受。

师:物联网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打开桌面上的“物联网智慧生活线上体验馆”(http:///jiajuanquan.aspx)快捷方式,一起体验物联网开启的智慧生活。

小组自由选择5个体验主题中的一个,体验要求:

①在选定的主题下,组内成员选择不同的场景体验。

②组内交流:说说你体验了什么场景。

③全班交流:小组推荐一名组员说说你们组认为最智慧的场景。

设计意图:智慧的物联网生活还没有普及,学生生活中的体验尚少,不能对物联网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感受不到物联网生活带来的便捷。线上体验馆提供了5个主题多个场景的体验,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景进行体验,并进行组内交流、小组汇报,全面感受物联网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再由线上到线下,感受物联网已悄然进入我们的生活。

5.畅想未来,展望物联网

师:如果你是物联网工程师,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播放视频)10年、20年以后,物联网下的我们会怎么生活呢?老师从你们的惊讶声中听出了你们对物联网生活的期待,而老师更对你们充满了期待。因为我坚信未来在你们手中,未来由你们掌控,老师期待智慧的你们,能为大家创造出更智慧的生活方式。

设计意图:心中有蓝图,天地更宽阔。让学生满怀憧憬,并朝这个方向努力,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再通过未来物联网生活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深度感受“物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物联网”的决心。

6.思维导图,总结物联网

师总结:用思维导图理清物联网的概念、特征、应用和前景(如图5)。

设计意图: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迅速产生“头脑风暴”般的体验,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迅速串联起来,理清物联网的相关知识,并内化知识。

点 评

本课是一节以陈述性技术知识为主的信息技术课。陈述性技术知识虽然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所占比例不大,却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难点。就“走近物联网”这一课而言,往往采用“讲授―复述”的方法来向学生讲解物联网相关的概念和应用,并没有关注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不是“走近”物联网,而是离“物联网”越来越远。为了克服以往陈述性技术知识教学中的不足,帮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物联网的知识,执教教师做了多方面的尝试:

一是巧用微视频,解读抽象概念。微视频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呈现教学内容的媒体形式,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有利于学生对复杂知识的理解。物联网中的物是如何连入互联网的呢?执教教师精心剪辑了一段介绍物联网的微视频,学生带着问题看完视频后,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充实了“物”的概念,逐步理解物联网中的“物”是智能的物,从而完成知识的建构。

二是开展体验活动,深化概念理解。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有直接获取和间接获取,通过实验器材让学生从自身感官直接获取知识,是人与生俱来的技能,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执教教师精选“海尔Smart Care智能家居套装系统”让学生体验、感受物联网的“感知―传输―处理”工作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联网。在此基础上,借助“物联网智慧生活线上体验馆”,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景进行体验,全面感受物联网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篇6

但作为在互联网里从业近二十年的创业者,我认为传统企业必须要理解互联网经济的特征,与传统经济不一样的地方,这样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如果以传统经济思维进入到互联网里去竞争,那无异于鲨鱼爬到陆地上去跟豹子搏斗,肯定是要输的。因此,准备向互联网转型的传统企业,必须理解以下几个互联网经济的特点。

第一,用户至上

传统经济的企业强调“客户(顾客)是上帝”。这是一种二维经济关系,即商家只为付费的人提供服务。然而,在互联网经济中,只要用你的产品或服务,那就是上帝。因此,互联网经济崇尚的信条,是“用户是上帝”。在互联网上,很多东西不仅不要钱,还把质量做得特别好,甚至倒贴钱欢迎人们去用。最近,有两个叫车软件打得不亦乐乎,乘客用软件成功下单,你敢给乘客5块,我就敢给10块。

很多传统企业都看不懂这种游戏规则,认为这倒贴钱的行为简直就是疯子。但互联网经济就是这样,如果不能汇聚海量用户,那就很难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所以,在抢夺用户上,互联网公司是绞尽脑汁,使出十八般武艺,发展到极致就是像叫车软件这样看谁敢砸钱,看谁砸钱多。

传统积极的思维到了互联网领域就会失效,遭遇挫折。例如,2002年前出现过电子邮箱大战,当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263邮箱全面转向收费,其实这就是传统的“客户就是上帝”的思维。结果是,用户纷纷放弃263邮箱,转向免费的网易邮箱。最后,263邮箱的用户数量大幅下降,现在市场上已经很难听到它的声音。

第二,体验为王

大家要知道,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消灭信息不对称的时代,是一个信息透明的时代。在互联网时代,顾客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在没有互联网的传统时期,商家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通俗地讲,买的没有卖的精。但是,有了互联网之后,游戏规则变了。他们鼠标一点就可以比价,而且相互之间可以方便在网上讨论,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有主动权,越来越有话语权。传统的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营销,其效果会越来越小,而在互联网经济里,产品的用户体验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今天,所有的产品高度同质化,但最后,你发现能胜出的决定性要素,其实是用户体验。

什么叫用户体验?举个例子,我打开一瓶矿泉水,喝完之后,它确实是矿泉水,这叫体验吗?这不叫体验。只有把一个东西做到极致,超出预期才叫体验。比如有人递过一个矿泉水瓶子,我一喝原来是50度的茅台。这就超出我的体验。假设它真的发生了,我还要写一个微博,绝对转发500次以上。

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你的产品或者服务做得好,好得超出他们的预期,即使你一分钱广告都不投放,消费者也会愿意在网上去分享,免费为你创造口碑,免费为你做广告,甚至你都变成了一个社会话题。

在过去,厂商把产品销售给顾客,拿到了钱,厂商就希望这个用户最好不要再来找自己。然而,在这个用户体验的时代,厂商的产品递送到用户手里,产品的体验之旅才刚刚开始。在今天,比广告等各种营销更重要的,是顾客在使用你的产品时产生的感觉。苹果公司很少做广告,但苹果手机每次出新品,都会有大量顾客重复购买。如果你的产品在体验方面做得好,用户每天在使用它的时候都感知到你的存在,这意味着你的产品每天都在产生价值。

第三,免费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上的商业模式总结起来无非三种。电子商务、广告和增值服务。但这三种商业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必须要拥有一个巨大的、免费的用户群。在互联网上,只有拥有一个巨大的用户群作为基础,百分之几的付费率才能产生足够的收入,才有可能产生利润。

因此,互联网经济强调的,首先不是如何获取收入,而是如何获取用户。这正是传统厂商容易误读互联网的地方。很多厂商进入互联网的时候,一上来就想着怎么赚钱,简单地认为只要有了互联网的技术,有了互联网作为分销、推广平台,成功就会水到渠成。这样的认识一定会导致失败。

硬件也正在步入免费的时代。但硬件免费不是指的白送人,而是指硬件以成本价出售,零利润,然后依靠增值服务去赚钱。为什么互联网硬件可以不赚钱?那是因为硬件不再是一个价值链里的唯一一环,而是变成了第一环。电视、盒子、手表等互联网硬件虽然不挣钱,但是变成了互联网厂商与用户之间沟通的窗口,只要这个窗口存在,互联网厂商就能创造出新的价值链,就能通过广告、电子商务、增值服务等方式来挣钱。

最后的结果,是只会生产硬件、卖硬件的厂商,如果学不会互联网的思维,它的价值链被互联网免费掉了以后,可能只能变成代工,赚取微薄的利润,而高附加值的价值链则被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厂商拿走。

这不是危言耸听,它不会立马发生,但在下一个五年会看到这个趋势。

第四,颠覆式创新

在互联网上,颠覆式创新非常多,也发生得非常快。不一定要去发明一个可口可乐秘方,也不一定要去弄一个伟大的专利。现在颠覆式创新越来越多地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用户体验的创新,一种是商业模式的颠覆。商业模式颠覆,用大俗话说,就是你把原来很贵的东西,能想办法把成本降得特别低,甚至能把原来收费的东西变得免费。我讲了淘宝、微信、 360,这种例子太多了,免费的商业模式,包括互联网手机、互联网硬件,颠覆的威力非常强大。什么叫用户体验的创新呢?也特别简单。就是你把一个过去很复杂的得很简单。

对于消费者来说,你要想做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如果能够降低门槛,刚才说了一个是钱的门槛,一个是使用障碍的门槛。它能产生奇迹的力量。

篇7

互联网思维分为三个层级层级一:数字化;互联网是工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层级二: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改变运营流程,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层级三: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商业模式和价值观创新。——前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百度总裁张亚勤

从结果的角度来解读,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产业的对接,会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从结果看,大致会产生这么几个效应:长尾效应、免费效应、迭代效应和社交效应。互联网思维开放、互动的特性,将改变制造业的整个产业链。因此,用好互联网思维,制造业链条上的研发、生产、物流、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都要顺势而变。——联想集团执行委员会主席柳传志

“互联网思维三大定义”:一、依托互联网做传播,找到目标客群,也让目标客群认识你,进行参与、互动;二、以用户为核心进行产品开发,根据找到的目标客群做精准型“窄众产品”;三、微小改进、快速迭代、以互联网手段收集反馈,迅速改进产品,进行再传播。随着功能、服务、及产品线的完善与扩充,逐步扩大目标人群。——雕爷牛腩创始人雕爷

包括市面上流传最广的雷军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走过许多桥和路,看过很多风和云,我还是不满意,那怎么办。干脆自已下厨得了,别麻烦人家了。李书福不就是对所有的汽车不满意,谁也侍候不了的主,干脆自已造车得了,雷军也是对所有的手机都能找出一大堆毛病,所以没办法,干脆自已做吧,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那到底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这答案估计不管哪个牛叉即使一万个不服,也不能当面吐槽。毕竟德鲁克有言在言,企业的唯一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问题来了,什么是用户思维?什么“用户至上”、“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的视角出发”、“参与感”,等等诸如此类。

好的,说了这么多,真不是吊大家胃口,主要是觉得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理解的互联网思维也是七个字“搭台,架桥,玩社区”。

第一我搭台,你唱戏,把主导权交给用户,演什么内容,怎么演你决定。第二架桥梁,为大家架起用户与用户之间互动交流的桥梁,像红娘一样为天南海北的有缘人牵线搭桥。第三玩社区,用社区的方式把大家组织起来,一群人,一条心,做一件事,一群有相同价值取向,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聚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如吴晓波所言,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也算是对生命的一个交代。在互联网+时代,产品顶多就是个媒介,社区才是核心,至于商业那只是顺其自然的结果,毕竟这帮人在一起总是要吃、穿、住、用、行吧。管理泰斗包政老师也说,大家在一起,守望相助,荣辱与共。虽然天若有情天亦老,但毕竟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也自知,即使这样解释依然会引来很多人拍砖,但我觉得拍砖这个行为恰好正是对互联网思维最好的注解,把主导权交给大家,想什么喷怎么喷,随你,有才就是任性。

篇8

在以渠道为王的年代,制造商为了获得经销商青睐,一般采用赊欠形式笼络经销商,这类似于制。这是经销商最为开心的年代,经销商可以通过信用额度获得制造商产品的支持,大大降低了资金压力。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这个模式最为盛行,因为那个年代经销商都还缺乏必要的实力。

由制向经销制的变革,是经销商的第一次渠道变革。这个年代,他们必须与制造商现金现货,并以此方式向下级分销商进行商品覆盖。这次不但对经销商提出了资金实力的要求,更带来了经销商渠道运营能力的快速提高。

第二次渠道变革,源自终端为王的年代,终端的强势崛起让经销商面临着又一次全新的变革。渠道运营中心由渠道上游向终端转移,经销商快速由原来的渠道覆盖角色向终端服务角色转型,如由经销商转变为物流商,由经销商转变为服务商。原有经销商的业务类型也发生了本质变化,由分销业务为主导向直营与分销结合转变,甚至随着渠道扁平的加剧,分销业务基本被直营业务全面替代。

以上两次渠道变革,并没有让经销商就此消失,而是让他们的使命发生了质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渠道的变革会更加深刻,因为互联网所带来的变化不仅是渠道类型的革新,更是思维方式的革新。但是这不会让经销商消失,反而会成就一批全新思维方式的经销商群体,传统经销商如果不能适应这个变化,他们毫无疑问将被淘汰。

非互联网时代,经销商运营的重心是渠道和终端,因为传统渠道和终端是消费者接触商品的唯一场所。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商品,甚至是体验商品。互联网的诞生,意味着内容为王的时代到来,客户中心得到充分放大,渠道或终端中心渐渐弱化。这是一切互联网思维的根源,而这也是对传统经销商思维转变最大的挑战。

一旦能够从骨子里理解互联网时代的客户中心,传统经销商的转型也将随之而来,那便是向客户体验服务商转型。这个转型首先是从思维方式开始,即客户中心的客户服务意识,然后是经营方式的转型。

客户服务意识建立,有两个核心: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并由此形成品牌价值。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扁平,客户对商品的选择会更加本质化,更加关注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所以如何站在客户体验的角度,让客户真正获得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是传统经销商需要发生的第一个转变。

经营方式转型的关键在于如何抓住营销关键碎片,并让碎片系统化。由于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去中心化趋势,客户也被碎片化了。当客户呈现碎片化分布的时候,对其进行有效的营销,要求我们对关键营销碎片的阅读能力极高,并能放弃那些细枝末节的营销碎片,这是传统经销商转型中的一个挑战,不然运营的方向会发生偏差。

篇9

推进“互联网+”制造面临的问题

(一)对概念理解不全面,存在思维误区。对“互联网+”制造这一概念的理解误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互联网+”的内涵认识不透彻。在讨论“互联网+”与“+互联网”两种表述方式的差异时,未能认识到“互联网+”概念的核心就在于强调互联网与行业的深度融合。二是对“互联网+”制造与“智能制造”概念关系的理解不清晰。“中国制造2025"提及的“智能制造”,是致力于运用各种高技术手段来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互联网+”协同制造则更强调对互联网及其创新成果的应用,前者包含后者,后者是前者的重点内容。三是对“互联网+”制造与制造业信息化认知片面,以偏概全。有人认为,“互联网+”制造就是制造企业用信息化手段收集和汇总客户与员工信息、用OA办公系统开展日常办公,这种片面理解将“互联网+”制造定格在行业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无法全面反映互联网对制造业流程和企业管理带来的思维变革和模式变革。

(二)受限于专业能力,实体经济发展难以借力互联网优势。受限于专业能力,制造业与互联网行业目前都难以独立推进“互联网+”制造。一方面,互联网在与制造业核心环节融合方面还未能找到切入点。实际上,如果不了解制造业流程就难以推进生产线智能化,不了解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就难以重塑供应链优势,互联网优势向制造业的移植普遍出现“水土不服”也就不足为奇了。另一方面,多数制造企业对互联网的理解仅停留在运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上,只有少数企业认识到真正的“互联网+”需要制造企业主动结合互联网来提升和重塑自身业务,但这些企业对互联网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在深入运用互联网方面往往困难重重,无法充分用好互联网。

(三)制造业与互联网跨界融合的障碍,企业管理与产业统计上存在的“两张皮”现象,给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带来了阻碍。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已经从企业的内外部信息收集、汇总,以及简单处理,不断向制造业的核心延伸,通过生产数据分析提供辅助决策。Gartner曾预测,未来企业的首席技术官(CTO)将通过数字化商业技术参与企业重要决策,其重要性有可能比肩首席执行官(CEO)。但目前大多数制造企业还未能认识到数据分析的重要性,直接导致了数据收集与决策辅助的分离。在产业统计层面,割裂的统计办法无助于激发制造业与互联网行业向对方融合的积极性。

探索创新的有效模式

从实体经济出发,循序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互联网+”制造要求企业从仅使用互联网工具和手段,转变到在制造业核心流程中内化互联网技术与创新成果。

当前,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需发挥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优势,加速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广度与深度。一方面,要将用户规模优势内化至企业创新过程之中,在产品创新上关注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品类型,在生产流程上关注物联网传感器、数控设备、智能装备等互联互通,在企业管理上关注信息化系统从销售环节向生产环节的应用延伸。另一方面,将互联网新业态与制造业供应链再造结合起来,强化制造企业与成熟电子商务平台的对接,加快供应链与在线物流、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对接,催生不同生产场景下的互联网服务类型。

“互联网+”制造落地的建议

(一)明确“互联网+”制造的具体推进路径。“互联网+”制造行动无法一蹴而就,应参照“中国制造2025”的“三步走”方式,加强“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的战略对接,以互联网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长期发展目标,明确“互联网+”制造现阶段的目标任务。

(二)建立和完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厘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并完善具备多种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专业化、精准化、个性化、实时性的行业公共服务能力。一是建立完善制造业各I域的信息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动态与官方咨询渠道,逐渐打造行业权威资讯交流与汇集的高地。二是建立完善互联网与制造业供应链深度融合的服务平台,形成典型案例,推广先进经验。三是建立完善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特别是加强对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的技术共享与服务,提升制造业产业链整体技术实力。四是建立完善设备出售租赁、销售服务、人才招聘等业务平台,实现企业间各类资源的数字化对接。

(三)加快构建“互联网+”制造生态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国制造业龙头企业供应链的统合能力,逐渐形成可与国际大型跨国企业比肩的产业生态影响力,引领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互联网+”制造生态体系。

这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充分发挥制造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以下游生产需求带动上游供应的良好生态,形成智能化全产业链协同生产。二是依托行业联盟,通过建立行业资源整合共享平台,从政策、技术、市场、服务、人才、管理、资金等方面引领行业智能化升级。

篇10

关键词 报纸传媒;互联网挑战;思路分析;深度报道;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8-0003-02

报纸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大众传媒媒介,从诞生之后受到过来自广播、电视的挑战,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报纸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一些优势,这是报纸能够发展到今天的一个重要原因。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信息传播媒介,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对于报纸传媒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报纸传媒如何才能够在新时期更好的应对互联网的挑战,已经成为了目前传媒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的实践和对于报纸传媒的理解,就互联网传媒的优势和劣势开展了分析,同时就报纸传媒应对互联网挑战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报纸传媒在新时期的健康发展。

1互联网媒体的优势和劣势探讨

1.1互联网媒体的优势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媒体的读者越来越多,这和互联网传媒自身的一些优势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互联网自身有着交互性的优势,互联网的交互性主要是指网民不仅仅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自身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同时也能够和信息的提供者相互的联系与交流。这种交互式的信息传达方式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优势之一,这也是互联网媒体能够广泛的吸引众多读者的重要原因。另外互联网作为联通全球的网络媒体,有着巨大的信息来源,能够为读者提供来海量的信息。读者只要登陆互联网,就可以和外界任何的传媒消息联系起来,这在很大层面上打破了地段和国界的限制,使得网络媒体以开放的、自由的方式走进了千家万户,这是报纸传媒在传播过程中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从时间上来讲,互联网传媒突破了时间的限制,互联网能够在为读者全天候的提供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这使得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的快捷方便,极大的方便了读者的生活和学习。

1.2互联网媒体的劣势

虽然目前互联网在我国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是互联网起步的时间相比较报纸传媒来讲还是比较晚,因此普及的程度和报纸传媒比较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造成这一原因的主要问题是,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互联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在城乡各地达到全部普及和覆盖。另外一方面互联网因为有着一定的自由和随意性,所以对于一些重大消息还需要通过纸质媒体来进行求证,这说明传统的纸媒的主导性和权威性在民众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共识,在短时间不可能被互联网媒体所代替。同时新时代下的网络媒体,其信息量要比传统的报纸媒体多的多,这在很大方面程度上方便了读者的生活和学习,但同时在海量的信息面前,也使得一些读者无法正确的辨别信息真伪,容易造成读者对于信息的误读,这使得一些民众希望通过直接、经济的方式获得有价值的准确信息,而网络媒体在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劣势,专业化、深度化的新闻信息是报纸媒体所应当追求和努力的重要方向。

2新时期报纸传媒应对互联网挑战的策略分析

2.1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传统的报纸传媒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平面化的,这种思维是将事件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通过一条线连接起来。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网络媒体将事件的过去、现在、实体、虚幻、外国、国内的信息通过全方位的展示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球体,以多元化的立体思维呈现给读者。这种做法有着很好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扩展了新闻的信息量,因此互联网传媒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传统的报纸出传媒要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站稳脚跟,就应当转变自身的思维模式,不能再坚持传统的、孤立的思考和观察的方式,而是应当从多个角度发展和融合,采取多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方式进行思考,这样就可以使得报纸传媒在信息的选取和传播中能够选择的路径更多,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很好的促进传统传媒在新时期的健康发展。

2.2对传统的采编制度进行变革

对于报纸的编辑来讲,在知识经济快速的发展的时代,不能一味的等待来稿,而应当主动的通过网络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同样也给报纸编辑自身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捷,报纸编辑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浏览一些新闻网页,同时也可以通过微博和微信来第一时间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进而开展深度的报道,这能够很好的增强编辑自身的工作效率。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上各种信息内容越来越多,有一些信息甚至是虚假信息,这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会给群众的个人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作为新时期的报纸传媒工作者,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知识信息的筛选能力,充分理解信息的出处和来源,并对信息进行真假的辨别,为社会提供权威、准确的信息,这样才能够发挥出纸质媒体的价值,获得读者的认可。

2.3优化报纸的办报策略

面对目前高速的发展的互联网传媒,报纸传媒在第一时间突发事件的优势逐渐丧失,相应报纸的编辑也失去了掌握信息来源的优先权。在传播环境和受众心理发生变化的大环境下,传统的报纸媒介可以转变自身的办报策略,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纸媒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从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的方面进行挖掘,这样才能够将面对互联网传媒的时间劣势转变为办报角度的优势,促进报纸传媒在新时期的不断发展。

3结论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传媒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使得传媒的报纸传媒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报纸传媒要想能够快速的发展,就应当分析互联网传媒的优缺点,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抓住互联网时代报纸传媒的发展机遇,不断挖掘报纸传媒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够保障纸媒在新时期获得稳定和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东升,袁振德.报纸数字化的实现[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8.

[2]胡婉芳.从《东南商报》社区全媒体看报纸如何跨界经营新媒体[J].中国报业,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