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方向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互联网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不管是制造业还是零售业,对于供应链管理的重视性和需求都是直线上升的,商业全球化意味着供应链全球化,全球化的供应链服务需要实现社会化协同。价值在于创新供应链商业模式,调整供应链结构,优化供应链流程,共享供应链信息,标准供应链物流,最终实现供应链价值传递并增值,构造竞争优势群和保持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协同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就是对供应链整体战略及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关键信息、物流配送、资本资金、相关商流要素所进行的重构优化管理。
本质是提高核心竞争价值而进行的相互交互和彼此协调的组织行为,供应链协同管理可以有效突破传统企业管理的组织界限,建立了跨组织双赢的业务流程结构,实现供应链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什么是协同管理与供应链协同体系?
协同管理是一种开源、创新、敏捷、融合的管理体系,就是对系统工程中各个分、子系统进行空间、时间、功能、结构、流程等重组重构,实现“同步-关联-合作-竞争-协同”的溢价增值作用。
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本质就是针对供应链整体战略及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关键信息、物流配送、资本资金、相关商流等要素所进行的重构优化管理,是为提高核心竞争价值而进行的相互交互和彼此协调的组织行为,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重要工具和重要手段,目的为了应对竞争加剧和环境动态性强化在于有效地利用和管理供应链资源。
供应链协同的主要价值是创新供应链商业模式,调整供应链结构,优化供应链流程,共享供应链信息,标准供应链物流,最终实现供应链价值传递并增值,构造竞争优势群和保持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协同管理有效的突破传统企业管理的组织界限,建立了跨组织双赢的业务流程结构,实现供应链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供应链协同通过将供应链各个不同环节的组织结构、增值环节(如研究开发、资源整合、模式创新、集中采购、离散制造、流程制造、市场营销、渠道网络、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具有特定优势的相关交互企业组织起来,以整体协同管理为目标,以专业协同技术为基础,以业务信息共享为手段,以物流运营标准为支撑,从系统工程的战略高度出发,有效促进供应链的内部、外部协调一致,在保证供应链整体效益价值的同时实现各参与企业“局部效益”,开创“多赢”的局面。
那么,构建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意义在哪?
首先,供应链协同管理可以发现客户的真实需求。供应链协同就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供应链企业协同合作可以明确的发现客户的真实需求,而客户需求是供应链驱动的首要要素,更是供应链协同的主要目标和主要方向,确保了供应链协作的方向性。
其次,供应链协同有效提升行业整体价值。供应链协同可以有效实现企业资源优势互补,通过协同各参与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及其它相关资源的整体性,增加行业客户的融合性和参与性,创造行业价值最大化。
再次,供应链协同构科学建企业生态平台。供应链成员在业务交互中,与上下游企业进行良好的业务关联,供应链协同所创造的平台价值,是个体企业无法体现的,需要借助供应链整体协同才能实现。
最后,供应链协同可以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供应链协同管理是一个不断持续改进的过程,在供应链企业不断的协同过程中,供应链的结构、流程及盈利模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带来了商业模式的改变和创新。
供应链协同管理体系还面临四个问题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只是业务流程的集成,供应链通过流程串联,这种结构的供应链注线性关联,缺少灵活性,只限于流程性关联,从而影响了整体供应链的价值传递和相关增值,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传统商业模式陈旧造成盈利能力下降
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技术方法,成为引领供应链竞争优势的核心驱动因素。
目前,我国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导致利润率下降,各行各业发展面临的市场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均面临经营模式雷同、产品及市场同质化等问题,行业需求结构明显分化,仅仅依靠降低成本已经已经无法取得竞争的需要,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供应链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业务拓展向供应链高端延伸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供应链商业模式通过不断试错和实践逐渐从模糊的概念到清晰的业务模型及具体的实际应用完整呈现。
组织结构层级复杂管理协同难度加大
供应链的各个成员是处于供应链不同价值环节的实体,上下游的业务关系注定要存在利益分配冲突,商业行为会导致各企业间对抗行为,而且不同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文化、组织结构、战略目标来不同带来对对方企业的行为不理解或者不信任。
供应链成员在协同合作中,牵扯到较多的商业信息和商业秘密,所以采取相关保护和防范措施,合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供应链信任与亲密程度很低,供应链整体协同效率大大降低。
业务流程不畅带来整体运营成本增加
部分供应链企业的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不能区分,导致业务流程不清晰,核心业务流程受到职能管理的制约,导致流程顺畅出现制约。
同时,核心业务流程不是以客户、市场为驱动,整个流程不顺畅,导致研发、生产和营销不匹配,整体效率低下,流程人为分割,各自为政,造成浪费现象严重,不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信息孤岛不对称带来市场反应的降低
传统供应链管理仅仅关注单一节点最优,而未思量对整条供应链的协同,导致供应链效能失调从而形成信息孤岛,信息共享同步性较差,仅仅根据单一内部预测和不完整的需求确定管理方法目标,从而产生供应链的“牛鞭效应”。
同时,传统企业内部信息化水平较低,业务流程和信息传递失衡,使整个供应链无法实现敏捷反应,不确定性增加和预测准确度降低造成管理频频失误。
供应链协同体系怎么建设?
为了解决传统供应链管理的相关不足和管理缺陷,通过对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协同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供应链整体的协同能力。
供应链协同体系的建设是生态型圈层建设,从企业战略层面、执行层面到企业的组织层面、技术层面等需要全面的协同才能实现有效合作,通过在跨职能、跨维度、去结构、去中心上实现了供应链协同,整条供应链才能实现高效率、高可视、低成本、低风险的提供相关产品和相关服务。
供应链协同体系建设的主要方法如下:
供应链战略目标协同体系
供应链战略目标协同体系是指供应链协同体系运营的战略目标是否具有一致性,既有整体战略的统一目标,也有个体企业的协同目标。供应链战略目标协同体系建设,本质上是界定整个供应链的战略方向、业务聚焦和各参与企业的利益平衡关系。
协同的重点内容包括:供应链战略的职能集成化、响应敏捷化、服务柔性化、渠道网络化、价值知识化、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利益平衡化等。确立供应链战略协同目标,还应建立战略的沟通协商、平衡制约、合理退出、管控监督、综合评价等机制,让参与企业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权责利,确保供应链协同战略目标的实现。
供应链组织结构协同体系
供应链组织结构协同体系主要通过组织结构优化有传统“竞争-博弈”竞争模式转变为“合作-整合”模式。
供应链组织结构是供应链组织在职、责、权、利方面的动态结构构成,其本质是供应链成员为实现供应链的整体目标在业务范围、个体责任、相对权利方面所形成的分工协作结构体系。供应链组织结构必须随着供应链战略调整而进行相关协同,供应链组织结构协同主要包括组织协同和结构协同。
供应链组织结构协同强调建立科学的供应链结构,通过结构优化实现结构层次清晰、科学分层管理,明确供应链结构协同的要求、责任、权力、利益,因此组织结构协同体系可以提升参与企业的软实力,促进供应链管理的溢价增值和竞争优势。
供应链业务流程协同体系
供应链业务流程协同体系是从供应链企业内部到供应链各参与企业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由于各种供应链生产要素的需求变化导致供应链业务流程需要进行调整和迭代,因此,业务流程协同成为供应链协同的重要组成。供应链业务流程协同重构成为供应链价值增值重要手段和方法。
供应链企业在产品研发、集中采购、生产制造、渠道网络、物流配送以及售后管理等方面重构业务流程,对协同流程进行全面优化,突破供应链流程管理的瓶颈,采取符合供应链实际情况的最佳做法,把整个供应链建成一个动态、规范、平滑、高效的流程管理体系,并通过对供应链现有流程进行重新整合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以流程带动信息、物流和资金在供应链内无障碍地流转,使协同业务流程管理发挥真正的效果。
供应链信息共享协同体系
供应链信息协同体系是指通过信息数据驱动传递为基础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传递、实时共享同步的协同体系。
数据驱动的信息共享协同是供应链管理成功与否重要支撑条件,供应链各环节的正常运营是基于供应链各节点介业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没有信息传递和共享的供应链,各个企业成为彼此孤立的信息孤岛,只有高精确度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保证需求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失真、不离散,才能够有效解决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信任问题和迭代问题,供应链参与企业通过以信息共享为工具,以优化供应链绩效为目标,进行协同决策,不仅摆脱了各节点企业单一目标分散决策所造成的供成链整体效益协调问题,也解决了传统集成式供应链管理中核心企业制定主导决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供应链信任机制协同体系
供应链信任机制协同是指为了供应链能协同运作而制定信用准则、规范及契约交易的基本制度,是供应链有效协同的前提和制度保证。
供应链各企业间的合作前提是以商业信任和企业精神为基础的,要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就必须加强征信体系和信任机制建设,这样供应链的运作安全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信任机制的建立有效降低了企业交易时间和交易成本耗费,并减少摩擦与矛盾、谈判与协商,从而大大调高了效益,降低了成本。
供应链信任机制协同规则主要有企业愿景、诚信规范、技术标准、质量标准、价值准则、程序原则、办事原则以及利益分配和风险分配规则等,因此,各企业应积极参与供应链信任机制协同修改的制定、选择、执行和奖惩机制,确保供应链信任机制协同体系的有效监督和执行落实。
供应链财务结算协同体系
供应链财务资金结算协同体系就是要以现金流精益化协同管控为核心,密切衔接供应链相关业务流程,把有限的资金资源在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行最优配置的过程。
资金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正逐步成为贯通供应链各业务领域的重要管理手段,供应链资金管理能力的高低也成为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资金结算和现金流的动态状况统筹安排资金,形成引导供应链业务流程提升的倒逼机制。
在财务结算资金协同化管理总框架下,以供应链资金预算管理协同为核心,以现金流量动态管控为重点,以财务、业务流程融合为支撑,以资金筹集和帐期管理交互为基础,掌控供应链企业的融资、营运资金管理、资金结算等关键性环节,实现财务结算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协调统一和财务资金结算全过程的可视性、可控性。
随着供应链体系的建设,应用资金管理协同平台,利用资金池,对全供应链的资金协同统筹管理,资金统一筹集调配,统一运营管理,统一风险控制,信息共享对称,利益高度协配,构建高效的供应链财务资金结算协同体系,保障了供应链的稳健持续发展。
供应链金融资本协同体系
供应链金融资本协同是围绕产业供应链和金融经营协同的融合,它的增值收益主要来自于产业支持下金融业务的经营成本和产业组合稳定现金流支持下的资金成本节约。
高效的供应链金融资本协同是供应链企业创造增值溢价价值的重要途径,通过优化债务资本结构降低整体融资成本,开展资本技术化、科学化运作实现资本溢价增值,拓展企业金融工具和手段迭代,推进金融资本盈利模式创新,寻找供应链新的利润增长点,不断提升供应链整体资金使用效率和整体效益,把金融资本占总体资产、营业收入的比例控制在合理区间,通过资本管理计划优化,在保证企业资金链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资金的低效沉淀,以资金运作产业化为目标,确保企业资本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的动态平衡优化关系,制订存量资本运营原则和资金运作措施方案,争取金融资本在供应链的整体运作的协同效益最大化。
供应链物流支撑协同体系
供应链物流支撑体系系统是指在供应链互动协同管理范围,相关企业在协同条件下物流体系运营的相关管理。供应链协同采购整合、制造整合、渠道整合、信息整合都需要物流支撑体系的重构优化支撑才能实现,供应链参与企业要考虑整体物流成本的有效归集和合理分配,不仅仅要降低某项业务的单一成本,还要有效降低供应链总体成本。
传统渠道的物流服务体系大多是产品导向按照干线运输、区域仓储、区域调拨、末端分仓配送的物流路径,随着供应链协同整体需求,协同物流支撑体系通过优化整个物流运作,使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配合流动实现高效优化,并实现整体性、系统性的创新管理,通过对仓储库存和运输配送过程的协调,发挥物流资源的组织协同效应,大大降低供应链的整体物流成本。
供应链线上线下协同体系
供应链线上线下协同体系主要通过信息技术与物流配送网络的支撑实现全渠道的需求订单、便捷支付、物流配送之间的有效融合交互衔接,使整个供应链的采购、计划、生产、流通、服务等业务过程更加协同高效。
线上线下协同体系主要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数据和线下业务流程数据共享集成共享实现数据结构化,通过数据协同业务实现供应链生产要素高效匹配,以需求数据为基准,通过数据协同产生新的增值方式,可以及时、准确的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
打造以线上、线下资源融合控制为核心的供应链协同体系,通过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共同培育和合作、向上游延伸与品牌商合作、与同业战略合作联合采购,向下游联合线下实体渠道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差异化有协同的多渠道体系。
供应链需求预测协同体系
需求预测协同体系是驱动整个供应链业务的源动源头和核心要素,需求预测协同体系是预测目标、预测工具等多个要素组成的系统服务体系。
是根据供应链企业现有的基本状况、运营特点以及影响发展变化的众多因素,通过运用理论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多维度的分析研究来判断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
需求预测可以科学高效优化库存管理,降低供应链的运营成本,显著提高运作效率,对于供应链战略的总体设计和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需求预测协同是柔性制造和按需生产的基础、是连接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的桥梁,供应链的各环节运营都需要需求预测的相关数据配合支持,如供应链的销售计划、制造排产计划、财务资金筹集管理等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都直接或间接受到需求预测协同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供应链需求预测协同体系可以有效保障供应链的成败。
供应链产品研发协同体系
供应链产品研发协同体系是供应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研发与供应链协同构建了产品与供应链同步化设计的框架和流程,从而确保产品和供应链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客户个性定制化需求导致产品研发的需求模式发生了变化,产品研发的需求由传统的产品功能驱动向客户驱动转变,产品开发也从内部驱动转变为客户驱动,产品开发的由内部被动设计转变为供应链协同设计,供应商协同参与产品设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通过构建分布式、多组织、分布式异地设计中心、供应商联合设计的协同平台体系架构,从而达到快速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研发效率,提高协同研发的战略价值。
供应链采购管理协同体系
供应链采购管理协同体系是基于供应链管理协同的需要从传统的采购模式向现代采购模式转变,即采购战略从传统交易向战略合作转变、采购需求从库存需求向订单驱动转变、采购范围从定向内部向协同外部转变。
在供应链协同条件下,采购管理是以客户或者订单驱动进行的,从用户需求驱动开始直到延伸到整个供应链,这种驱动模式可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降低采购整体成本,形成供应链协同下的采购管理理念。
传统采购模式下,供应商只关注价格等主要因素,并且与采购方是交易关系,而基于供应链的采购关注采购综合总成本,并注重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因此,在供应链协同采购的影响之下,企业中的采购管理模式不断得到优化创新。
供应链库存管理协同体系
供应链库存管理协同体系将库存管理嵌入整个供应链之中从点到链、从链到面的分布式协同库存管理体系。
供应链库存管理协同的目标是基于供应链的总体战略,以降低库存整体成本和提高响应能力为目标,通过对流程上各个库存节点管控协调, 将各环节库存合理分布,保持供应链整体库存管理成本最优。供应链库存管理与传统库存管理相比,不仅是维持生产销售的措施, 而且是供应链的重要平衡机制,消除供应链管理的不规则需求波动,保持供应链总体供需平衡。
传统库存管理只考虑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供应链协同管理实现整条供应链各环节库存的动态平衡,及时准确地预测供应链各项异常变化带来的需求,供应链的库存管理协同使供应链上各企业间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供应链整体动态库存的科学分配。
供应链制造管理协同体系
制造管理协同体系是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将线性流程工作变为并行离散工程,实现供应链内部、跨供应链体系的各个工序、工位、环节、流程的生产模式,最终实现资源优化利用的目标。
供应链制造管理协同是以产品为对象,通过服务型制造、敏捷制造、智能化制造、云制造等模式,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涉及的数据集成到进行数据应用,将各类生产要素进行优化整合,使制造环节各个流程可以高效协同,同时,制造管理协同将间断式、孤岛式流程管理转变为集成化管理,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管理。
协同制造管理是提升制造环节的需求敏捷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制造效率、实现协同协作开发的重要手段。供应链制造管理协同模式,简化传统制造模式,通过制造协同的优化实现制造模式的创新,形成完整的管理控制闭环。
供应链销售服务协同体系
销售服务协同体系,是以满足终端客户消费需求为核心,以销售渠道战略协同为前提,以销售服务资源共享为主导,以销售信息充分共享为基础,对主要供应链销售渠道和终端用户实施的销售服务运作方法。
销售服务协同不是传统的渠道体系优化,是供应链升级迭代协同运作创新的转变,满足了客户驱动的渠道融合和客户交互,提升消费理解与敏捷反馈,是供应链客户之间的战略合作一体化的直接体现,建立销售服务协同体系是供应链协同的重要手段之一。
篇2
>> 互联网工业会出现“青岛模式”吗? 互联网工业的青岛“风向” 青岛筹建“云医院” 探索“互联网+医疗”模式 互联网安全吗? 房价会出现拐点吗 中国为何会出现“互联网+”热潮 你有互联网思维吗 你会用互联网买房吗 互联网的酒好喝吗? 互联网能够生产东西吗? 互联网驾校,约吗? 你有互联网思维吗? 首届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将在青岛举行 山东青岛推“互联网+教育” 基金后市会出现彩虹吗 中国会出现辛普森案吗 房价分水岭会出现吗 俱乐部式组织会出现吗? 大脑会出现“内存不足”吗? 物联网将代替互联网吗?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经济法律 > 互联网工业会出现“青岛模式”吗? 互联网工业会出现“青岛模式”吗?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何方竹")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通过数字动画的形式,双星集团展示未来双星绿色轮胎智能化生产示范基地的整个生产流程。
几乎与阿里巴巴“2015杭州・云栖大会”同时,10月15日到16日,全球各地的企业精英和专家学者汇聚青岛,参加“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探讨如何用互联网改造工业,并分享青岛的经验。
在德国物流研究院中国首席代表房殿军博士看来,美国基于其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领先优势,直接把工业互联网推到一线,对工业和商业进行了全流程的改造;而德国基于其发达的制造业和全球范围互联互通的供应链,围绕制造业自下而上进行4.0的改造。“青岛的路子更像德国的工业4.0。”房殿军认为。
青岛市经信委主任项阳青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制造是青岛的“主攻方向”,青岛目前出现了企业“集体突围”的现象,希望能创造出“青岛模式”。
海尔、双星“主攻”智能制造
提到青岛的企业,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海尔。2012年,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张瑞敏启动了海尔的“网络化”发展战略;2013年,海尔提出“企业无领导、管理无边界、供应链无尺度”的“三无战略”;2014年,“三无”被“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的“三化”取代。海尔的每一步变革都吸引着外界的关注,此次大会上,张瑞敏阐述了海尔变革的逻辑。
张瑞敏认为,互联网带来了商业模式、制造模式、消费模式的颠覆,传统经济的本质是分工,而互联网的到来催生了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分工变成了分布,这就是“为什么要变革”,在此背景下,必定要打破企业的科层制。
海尔计划在其前端汇聚大量的“创客”,形成一个个小的经营体,而海尔则变成一个平台化的企业,发挥规模的效应和小经营体的活力。
海尔并非青岛唯一的平台类企业。项阳青告诉记者,青岛在今年6月提出了发展互联网工业的“555”目标,即利用5年时间,实现青岛市企业互联网转型的整体突破,建成5个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平台类企业、50个智能工厂和500条自动化生产线或者数字化生产线。“企业需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这样的规划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向着互联网方向去做,做了总比不做强。”项阳青说。
青岛红领的目标也是成为“5个平台类企业”之一。在会上,红领集团董事长张介绍了红领打造平台化企业的思路和“数据驱动生产、需求驱动营销”的工业商业一体化的生态圈。张表示,12年的服装定制生产经验让他看到,靠人来管理企业是无法走上定制化生产的互联网道路的,必须靠数据驱动,靠智能生产。
张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顾客不管在什么地方,如果他知道自己穿衣的准确尺码,可以直接在线选择款式和面料;如果不知道,使用红领的O2O应用,红领设在各地的移动大巴会派出裁缝上门量尺寸。下单之后7个工作日就可以做出为其量身定制的衣服。在设计端,红领则建造了开放的设计平台,人人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提供自己的设计作品。张告诉记者,目前红领已经设置了10辆移动大巴,来自不同渠道的设计作品也源源不断地进入红领。
双星集团目前正在建设国内首家绿色、环保的轮胎工业4.0工厂,双星副总经理李勇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轮胎行业是传统行业,但是本着“不触网就死亡”的理念,双星一直在尝试转型。利用政府安排搬迁的机会,在董家口新区重新建设了智能化工厂和流水线,配备了试车中心。现在工厂流水线上跑的每一个产品都有有效订单的支持,有明确的产品型号、交货日期和金额。
项阳青告诉记者,生产资料行业进行互联网改造相对困难,面对工业互联网化转型,消费类企业当仁不让。因为消费行业直接接触消费者,不仅需要提供商品,更需要提供服务。而消费品行业所面临的低附加值问题,正可以通过个性化定制来改变。个性化定制可以带来高附加值,而互联网思维就可以解决个性化定制带来的成本攀升问题。“工业互联网化就是要用发展服务业的思路发展第二产业。”项阳青说。
专家:实现互联网与工业的深度融合仍需“补课”
工业面向互联网的转型可能并不像说起来的那样轻松。中国互联网工业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就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工业互联网化转型不是“说转就转”的,需要大量的投入。很多企业面向互联网转型是很犹豫的,像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CAM(数控编程)这样的软件,很多企业就买不起,即使买得起,也不一定会用。政府可以主导成立相关的咨询机构或者平台,购买这样的服务,让企业以较低的价格去使用。
在青岛市经信委的网站上,9月29日的一则公告显示,青岛市政府购买了价值270万元的中小微企业管理诊断指导和创新服务两类服务,共6个服务包。除了为中小微企业创新购买服务外,项阳青告诉记者,还将落实对青岛市企业的大规模培训;同时,青岛市政府预备成立12亿元的互联网工业发展基金,“让愿意进入互联网工业的企业得到帮助”。
邬贺铨告诉记者,我国提出“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理念,包含了利用互联网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并在新常态下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意图。而目前,我国的消费互联网领域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但是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和美国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云服务的渗透率和中小企业互联网的使用率这两个指标上。他预计我国产业互联网赶上美国可能要在2040年之后。
篇3
【摘 要】技术创新是我国现代工业企业生存的条件、发展的基础。互联网如何推动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工业企业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互联网可以使工业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实现平台化,发展模式发生改变,进行融合创新,付费方式发生改变五个方面来提高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能力。
【关键词 】互联网;工业企业;技术创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技术创新能力的较量。技术创新是企业及国家生存及发展的基础,随之各国相继采取措施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2011年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接着在2012年美国通用《工业互联网》白皮书,紧接着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努力使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互联网如何提高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下面几个方面。
1.互联网使工业企业实现智能制造
互联网使工业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具体过程如下:第一是准备阶段智能化。工业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消费信息(如:产品颜色、款式、尺寸等)进行分析,采购部根据这些信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扫描二维码以便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第二是生产阶段智能化。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公司商品,工业企业按照消费者所选商品信息根据电脑指令进行零部件组装,帮助工业企业实现“以产定销”目标,减少生产成本。第三是物流阶段智能化。工业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明确消费者购买地点,可以准确并快速的提高物流效率。第四是销售阶段智能化。工业企业利用互联网与实体店共同营销,减少对线下实体店的依赖,实时给消费者传递有效信息,减少销售成本及社会交易成本。
2.互联网使工业企业、市场、顾客实现平台化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提供给工业企业、市场、顾客更多的便利互动机会。在当今时代,工业企业在三个方面更加注重企业创新,即为:物联、务联、互联。物联是指工业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将个性化需求与柔性制造相结合,包括:产品物联(如智能小家电等)、装备物联(如注塑机等)。务联是指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提高自己的软实力(如智能传感器)。互联是指工业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供需匹配进行协调,包括:买卖、服务等方面。其中买卖互联是指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买卖数据一致,实现工业企业之间买卖业务的进准对接;拓展互联是指没有中介与,实现供需双方精准匹配,拓展企业网络;协同互联是指通过工业互联网,工业企业生产透明化,供需双方实现作业一致;服务互联是指通过工业互联网,企业可增加产品的售后及维修服务。
通过互联网的发展,工业企业的物联、务联、互联等方面的提升,企业可以使员工更好的与创新资源对接,创新资源包括创业机会、客户、市场等。因此,互联网使工业企业、市场、顾客实现平台化,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互联网使工业企业发展模式发生改变
互联网使工业企业发展模式进行改变的根本原因就是互联网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消费行为及习惯的改变,消费者消费方式已不是传统意义上实体店当面消费方式,消费者消费行为及习惯呈现多样化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线上消费方式普及,消费者对产品及行业知识获取途径更容易、了解比较多,由原来的被动消费变为现在的主导消费,消费者掌握着现代工业企业价值链主导权。企业必须改变生产与组织方式,以适应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企业与顾客精准互动,推进定制化生产,提高专业化程度,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例如CPC2025就是一个比较完善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包括:第一、智控企业CPCE。它通过传感器等智能设备将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进行联网,使管理者远程就可以操作生产运作。第二、智控城市CPCC。它是一个云平台,是工业企业之间供应链数据进行衔接,提高企业的采购与销售能力。第三、智控大数据CPCD。它是大数据分析,判断出企业及行业水平,帮助企业实现有效决策及可持续发展。
4.互联网与工业企业进行融合创新
4.1营销及服务创新
互联网使营销及服务的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交营销创新。一些工业企业现在也在用微信、网站、移动社区等现代社交途径进行与顾客交流,及时获取信息,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顾客进行精准营销和提供个性化服务。企业通过网络渠道得到更有效的宣传效果,进而达到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更好的完成产品营销目标。第二、服务型制造创新。一些工业企业将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结合,构建产业生态服务体系,通过开放网络平台实现用户在线体验、互动设计与企业研发、营销、供应链系统实现无缝衔接,既可以为客户提供远程监控、主动维修,个性定制等服务,也可以为企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信息。
4.2生产组织模式创新
随着移动互联网及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业企业必须学会应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创新,互联网思维具有开放、共享、融合等特点,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工业企业应该改变传统的集中控制生产组织模式,工业企业生产组织模式由传统的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控制转变,逐步出现了众包设计、远程控制、工业云等新的生产组织模式。
5.互联网使工业企业付费方式发生改变
传统的付费方式为买卖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销售商品价格在出售之前就已经确定,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都按照所定价格进行交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工业企业付费方式由传统付费方式向后向、多元方向发展。
工业企业付费方式向后向发展。例如现在许多工业企业推出消费者免费服务,消费者可在手机上苗费下载有关公司开发的应用软件,消费者可在免费享受企业提供的服务,若消费者满意便可以购买,针对在享受服务期间所消耗的数据流量花费,有企业与消费者共同承担,从而实现了工业企业付费方式向后向发展。
工业企业付费方式向多元方向发展。例如现在的一些工业企业将销售渠道扩展到电子商务、移动社区等上面,这些销售渠道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交易过程完成之后可实现交易双方的互相评价,进而为交易双方积累一定的信誉,企业可根据消费者信誉决定是否给予一定的增值服务,消费者可根据企业的信誉决定是否进行消费。
多元方向的付费方式种类有: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付费方式、按类别和数量进行付费的模式、按时长与数量进行付费的模式。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付费方式是指消费者在企业官方网站购买公司产品,消费者到企业实体店也可以享受到同等优惠及服务。按类别和数量进行付费的模式是指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消费类别及数量进行划分,在不同的范围之内,消费者所付费用不同。按时长与数量进行付费的模式是指企业按照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时间长短及数量进行划分,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长期使用公司产品。
参考文献:
[1]文丹枫等著.决战互联网+: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与创新「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07:127一128.
[2]曹磊、陈灿等著.互联网+“跨界与融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07:190一193.
[3]黄智淋.我国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研究[D].四川:西南科技大学,2008.
篇4
【关键词】文山州 “互联网+”计划 三七产业
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
2015年6月24日,继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后,我国又出台了《“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将发展“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的含义及其模式可以概述如下:
(一)“互联网+”的含义
“互联网+”强调发挥互联网这种媒介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作用,将近年来互联网发展的成果推广应用到经济发展中,通过虚拟经济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并最终转化为成产力。
(二)“互联网+”的发展模式
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和通信平台,实现互联网技术与国民经济其它行业的跨界融合与升级优化,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因此,“互联网+”的提出与实施已经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革新,而是政府决策方式、产业经营模式、企业思考方式等诸多意识领域的创新与变革。例如,将“互联网+”融入工业发展领域,推动工业制造的发展,提升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互联网+”融入农业发展领域,提升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效率,拓宽农产品宣传方式等。
二、文山州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研究
云南省文山州是参与三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的“桥梁”、“纽带”和“桥头堡”,在“建设云南面向泛珠三角和东盟开放新高地”的战略规划发展过程中,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出台各项措施参与“互联网+”建设过程中。
2015年8月,文山州人民政府就与中国电信云南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贯彻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文山州发展的四大领域九大应用中,加快“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推动文山州的产业转型,拉动文山州经济发展。在后续发展过程中,要加快“互联网+”行动计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
(一)推动“互联网+”在农业领域深度融合
文山州地理位置优越,北回归线东西横穿境内,气候条件好,因此农业发达,特色资源丰富,三七、八宝米、辣椒、草果、八角、华红李、糖房蜜桔等农产品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推广“互联网+”发展的重点,应该加快互联网技术与农业领域的深度融合。
具体地说,政府应当加大帮扶力度,鼓励农产品发展网上期货交易、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和网上交易,帮助境内的知名农产品打响知名度,通过互联网加大宣传力度,借助互联网拓宽交易平台。同时要在广大农户中大力宣传“互联网+”相关知识,鼓励农户们多学习互联网新知识,并将之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进行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分享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
(二)扶持“互联网+三七产业”发展
三七是文山州最具盛名的农产品,目前,文山州在三七种植方面已经达到规模化种植、区域化发展,特安呐、金不换、苗乡、七花等四家公司的三七种植GAP基地通过国家食药监局的认证,很多企业也参与了云南省文山华信三七合作社,发展前景良好,但三七产业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度尚不高。
因此,应当依托“互联网+”战略发展机遇,推动三七产业升级,树立互联网平台商业思维,将三七产业链的生产、供货、销售、用户等环节紧密联合起来,整合三七产业的种植、加工、销售资源,打造三七多边交易链,推动传统的电子商务向O2O线上线下协同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转变。此外,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兴的“微信”、“微博”等传播媒体,也可以用来进行三七文化内涵、养生价值的传播,提高文山州三七产业的知名度。
(三)以信息化加速推进文山州工业化进程
目前,文山州已经加入了由云南省与中国电信合作的“宽带中国”战略建设,并成为中国电信云南分公司的重点业务拓展领域,“宽带文山”建设的信息化发展前景良好。根据中国电信云南分公司公布的数据,2015~2020年将累计投入15亿元,用于“宽带文山”的4G业务、宽带光网和云计算服务等“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这为文山州的工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互联网+”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对工业生产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领域都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此外,O2O商务、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掌上应用等“互联网+”技术在工业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决策、品牌宣传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四)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电子政务建设是“互联网+新兴服务”领域建设的重要内容,电子政务的建设与优化有利于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借助数据库技术、数据共享技术、信息化技术等,能够驱动地方政务的办公方式创新,打造“高速、智能、泛在”宽带光网络,通过云计算技术重构电子政府基础设施。
此外,对文山州内跨域互联网的带宽进行扩容,还能够加强通信枢纽交换机的通信能力,从而打造“互联网+96128”门户,推动“互联网+政务”落地实施。
(五)推动重点行业“互联网+”项目实施
文山三七智慧产业园是“互联网+”项目的成功典范,未来文山还应该聚焦行业内的重点领域需求,引进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整合多方资源,在“互联网+旅游”、“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智慧家庭”等领域,推动重点行业的“互联网+”项目落地实施,实现文山境内物业、安全、交通、环保、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智慧化管理,促进文山州的“产城融合、智慧互联”建设发展。
三、结语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红利,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行动计划,以抢占政策发展先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文山州应当加速建设“互联网+”行动计划,平稳推动“宽带文山”建设,引领文山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广东省制定的节能环保领域工作目标是:到2017年底前,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4年下降9%,环保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控覆盖率达95%。到2020年底前,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4年下降16%,环保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控覆盖率达97%。污染源在线监控成为广东省推进互联网+环保的核心内容。
实际上,今年以来,互联网+在环保领域可谓风头正劲,在政策引导作用下,桑德环境、万邦达等众多环保领域企业开始向互联网+环保“进军”。
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友谊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互联网对环保企业是机遇也是挑战,能加快企业快速发展。但是,对传统环保企业尤其是工程型环保企业而言,需要不断适应、学习,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调整。
在今年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第六届清馨奖论坛上,互联网+环保也将是企业讨论的重点内容之一。
政策为互联网+环保“搭台”
广东省政府在互联网+行动计划中指出,加快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环境信息网络平台和省环境信息数据平台,实现环境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环境质量、污染减排、污染源普查等信息的集约管理;完善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加快大气环境监测预警、水环境质量监测、生态环境监测等网络建设,全面提升省环境监测中心和区域环境监测站的应急监测能力。
同时,加快省市县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联网建设,对大气、河流、湖泊、工业区、机动车辆等重点污染源建立监测点,加强对污染排放实时监控和管理。加强电力、钢铁、造纸、建材、水泥、石化、印染等行业减排监测信息技术应用,在高排放工厂、工业园区等重点场所安装智能传感器,实现减排效能在线监测。
作为改革先锋,广东大力推进的互联网+举措在全国来说,或许只是一个开始。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在互联网+绿色生态方面提出了四个方向: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大力发展智慧环保,完善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以及建立废弃物在线交易系统。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环保领域在互联网+方面,主要有三个方面在推进:监测体系化、网络服务性质的优化以及运行数据采集的集中信息化,这三块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
互联网+环保是趋势
在阿里巴巴、小米等企业纷纷向环保领域进军的背景下,对环保领域的企业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互联网+环保将成为环保企业发展的新方向。
桑德环境董事长文一波认为,在互联网和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一定会出现十倍于现在规模的企业,传统环保企业要抓住机会,充分利用互联网+,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今年9月,桑德环境在互联网+领域迈出第一步,“桑德环卫云平台”,以传统环卫服务为依托,利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相关科技手段,构建以互联网环卫运营为核心的产业链,形成基层环卫运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城乡最后一公里物流、依托环卫运营的广告、环境大数据服务及其互联网增值服务融为一体的互联网环卫产业群。
除了桑德环境外,万邦达、博天环境等企业也在积极筹划向互联网+环保领域布局。
张友谊说:“互联网能够促进环保产业转型升级,我们也一直在探讨互联网+环保的发展思路,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商业模式、技术等整合。”
篇6
在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峰会上,中国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联盟了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蓝皮书,从时代背景、主要特点、生态体系、未来展望等几个方面向我们解读中国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图景。
工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是必然选择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寻找途径,希望能重振本国经济。而此时,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创新,进入集成突破新阶段,并加速向工业领域融合渗透。因此,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创新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的重视,互联网融合创新引领未来制造业发展成为广泛共识。
美国了以工业互联网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先进制造战略、德国推出了工业4.0战略,美德两国均将工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创新作为基础要素和关键环节,以固有的信息通信技术优势和制造业优势,来部署推进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着力督造新一轮产业变革中的技术和市场优势。
而对于中国,中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特点的新常态。“产业规模第一、门类最齐全”既是中国工业的优势,也让全球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在中国凸显的更严重,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求也尤为迫切。推动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形成多重优势叠加,驱动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是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互联网+工业自有其特点
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工业发展的方式,驱动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发展,催生出多种新模式新业态。
第一,工业界和互联网界路径选择各有侧重。在中国,工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正结合自身产业特点,选择不同的融合之路。工业企业现阶段侧重于挖掘工业生产的价值,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产品的增值。而互联网企业则更多的从贴近消费端的营销等环节入手,通过数据共享、供应链服务、营销帮助、融资支持等方面服务制造业。
第二,用户贴近和分工开放程度决定融合水平。距离最终用户越近的行业越早发生变革,开放程度越高的环节与互联网融合越紧密。
第三,新型研发组织方式集聚众智提升效率。云平台让研发设计实现全球协同,众包设计打通了企业与社会创意的合作渠道,虚拟仿真技术则降低了企业的设计研发成本。
第四,创新制造助力网络化智能生产。近年来,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网络制造充分激发了扁平化生产组织活力,云制造则高效聚集和配置了制造资源。
第五,协同式供应链促进各环节高效无缝对接。B2B模式对接上下游采购需求,生产线供应链协同实现高效精准配送,仓储物流平台能高效配置物流资源。
第六,需求端泛在连接实现全流程用户参与。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满足用户长尾需求,大数据分析支撑精准营销及决策,网络营销拓展出新型营销方式。
篇7
工业互联网的实质首先是全面互联,在全面互联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变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互联是基础,工业系统的各种元素能够互联起来,无论是机器、人还是系统。但互联也只是解决了可以通信的基本的东西,其中更重要的是怎么理解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并不是智能制造本身,但它是智能制造的基础设施,实现数据的流动或者说数据端到端的充分流动,并要在这种跨系统流动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分析、建模。
我们所说的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的基础是在前面互联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流动和分析,形成现在新的模式和新的业态。可能大家对三大集成很熟悉,其实无论是纵向、横向还是端到端的集成,最本质的是在互联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充分流动和共享,这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理,它比现在的互联网更强调数据、充分的连接、数据的流动和集成以及分析和建模。
工业互联网和现在的互联网是有所不同的,它的一个本质就是要有数据的流动和分析。
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
其实互联网和工业的融合已经很长时间了,最早开始于供应链电子商务,包括需求端的电子商务。
工业互联网会深入到工业制造的核心环节和工业的全流程、全产业链和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我们对工业互联网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从智能工厂以及工厂之外的各种平台,可以看到很多传统的工业要素,也有很多是由于工业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新的要素,比如机器的智能化、智能控制系统、新出来的工业数据平台、仿真平台、工业云平台等。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工业互联网,比如从工厂的角度去看,它最核心的可能是智能工厂,以及这个智能工厂如何跟互联网外界,也就是客户和供应商进行充分的交互和协同。如果从互联网企业的角度去看,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商业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以及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直接深入到整个的生产环节,也就是C2M环节。
如果从电信的角度去看,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基础设施的问题,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安全的保障等,把这几个视角放在一起,才算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对工业互联网的概念的理解。
工业互联网是面向工业4.0的,实现的是系统级的智能化,这里面有很多装备,比如机器人还有智能机床等,需要每个环节都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在这个基础上把系统连起来,通过数据流动,形成一个新的智能系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业互联网所解决的不是某一个单点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系统级的智能问题,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工业2.0、3.0、4.0的关系或者说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的关系。
提到体系架构,目前从全球来看,无论是美国还是德国,基本上把体系架构作为工业互联网或者智能制造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它借鉴了IT的方法论,形成一个企业架构,去指导技术路线,确定标准化的应用案例和商业推广。
美国、德国已经进入工业4.0阶段,通过快速迭代反馈,修正内容,形成闭环。
德国工业4.0体系关于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全层级工业系统做得更深更细致。
对于工业互联网这个体系架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认为它大概分为几个部分。首先,网络的互联是基础,从工厂内到工厂外。其次,数据是核心,以数据为核心形成两大闭环,一个是控制,CPS最重要的是可以回馈到控制,基于这个数据怎么反馈到生产制造这个环节。还有一个是运营决策,也就是上层的工厂级或者企业级的决策,这两大闭环是基于互联和数据流动所形成的体系,我们认为这是智能制造的核心,也是智能工厂的核心。
未来互联网发展很重要的三大体系
互联网网络体系有三部分。第一是互联,全球的路由器。第二是DNS,也就域名解析。第三是万维网,实现互联网连接。工业互联网的体系大体上分为三类。一个是全球的互联体系,能够把工业系统互联起来。第二是标识解析体系,这个跟DNS不一样,可以识别机器和物品,这是一个全新的体系。第三是应用支撑体系,有语义级的理解和应用交互。这是未来互联网发展很重要的三大体系。
工业系统跟IT系统很不一样,它是一个不开放或者不怎么开放的、标准特别多的一个封闭的系统。现在的工业互联网很多是运用IT的思维或者互联网思维,重新改造工业原来的一些体系。现在的网络分了很多级,大体上,我们认为工厂内部的网络有四个趋势,即IP化、扁平化、无限化和灵活组网,对于柔性生产的需要,能够灵活组织工业系统。对于工厂外的网络里面,我们目前有几个基本的判断。第一,TCP/IP的互联网技术体系在较长时间内将具有产业化共识的严谨路径,会有一些新的虚拟化的技术出现。第二,5G网络、工厂内的网络、工厂外的网络以及应用支撑体系解决工厂内不同系统间的数据集成,实现网络的互联,通过数据连接级的考量,实现数据的连接和集成。
关于工业互联网数据,有一个模型,它分为采集、交换、分析处理等,这里面最重要的,或者说CPS里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数据架构的建立,实现物理实体和数字空间的对接,也就是所谓的“双胞胎”。下面是物理空间,上面是网络空间,这两个合在一起,通过数据的建立,形成一个模式。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智能制造,也就是智能生产和优化。目前从全球来看,这只是大数据在工业制造业应用场景里的一个起步,但也是一个大的方向。
篇8
而今,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是否能把握正在到来的以融合为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是中国工业能否掌握全球话语权的关键因素,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核心议题。这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改革魄力、自下而上的智慧和勇气,还需要中心与边缘形成的共识与合力。此外,唯有认清工业思维与互联网思维各自的本质,才能顺应潮流方向。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对于互联网时代新型工业化的描述颇为深刻:“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使权力从集中走向分散式合作,从而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基础性结构,颠覆我们的生活。”如里夫金所说,我们面临的将是两个不同时代的思维变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地位发生了逆转,消费者时代到来。
工业化思维的核心可用三个“大”来形容: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大规模传播,这三者都是以抢夺资源为终极目标。而现代互联网环境下的商业模式强调一种“分散型的商业民主化”,资源和生产能力不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更多将以信息形式出现,呈现虚拟化、小型化、体验化的特点。
首先,工业化时代的生产特征是相对封闭,而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则是开放。工业行业是一个相对较为封闭的商业生态圈,由于行业细分较为深入,自行其道互不相干;再加上客户多为大客户和组织机构,似乎埋头耕种好自己“一亩三分地”即可,无需多余动作。但网络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境况,资源抢夺的制高点从有形资源(工业资源)变为无形资源(信息资源),而信息资源的高度分散化迫使企业再也不能独善其身。这种开放化思维更进一步即为平台化思维――对海量的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从向客户提供工具变为提供服务和体验。
其次,工业化时代组织形式的特征是集权,而互联网时代组织形式的特征是分散。“小而美”对“大而全”发起巨大挑战。传统工业品企业规模大、业务大、组织结构大;而互联网思维则强调“轻资产”,不再坚持产销一体,而是坚持企业核心财富同时运用互联网平台将其余低附加值的业务模块分离出去。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速度加快,用户的喜好日新月异,企业的决策必须快上加快,尽可能缩短研发周期以满足需求。与传统工业品企业不同,互联网思维的企业敏锐觉察到了现代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和分散性。但这种组织形式的变化对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企业对资源的整合和把控必须坚实有力又不失弹性。
再次,工业化时代客体特征是强调客户,而互联网时代则推崇用户。工业品企业讲究客户量,这在工业时代无可厚非,由于信息获取渠道的单调,客户几乎必定为产品的用户;但网络时代信息不是更少而是更多,人们再也不必亲临现场体验产品特性,购买渠道也日益多元化,企业需要关注的对象从付钱的客户转移到了使用产品的用户,最终用户的使用体验才是产品和服务改进的根本。
篇9
旧的正在逝去,新的蓬勃发展。更新换代,波谲云诡。兴奋与焦虑、希望与迷茫,我们所处的21世纪,充满了不确定性。
大的方向已经显露端倪。互联网+、工业4.0、供给侧改革,都是与产业有关的。中国正在迎来一次史无前例的产业革命或者产业震荡。几乎所有的产业,都无法逃脱这一次产业的大洗牌。适应互联网带来的变化,抓住这次产业革命的机会,将会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据优势,而如果不进行变革,一定会被市场所淘汰。
但是,如何适应变化?如何抓住机会?这是首先要面对的挑战。传统产业所习惯的套路与模式确实逐渐失效,新兴的互联网主导的商业模式虽然大踏步迈进,却各领两三年。互联网领域有一个非常时髦的词,叫做试错。试错也就是说,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不清楚,互联网的发展也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
如果不改变,一定会被淘汰。面对传统企业来说,最困扰的是互联网也并不成熟,互联网本身的发展也在试错。到底如何适应互联网?到底如何改变自身?这首先是一个答案并不清晰的问题。
绝大部分传统企业都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压力,都在思考如何创新转型;一些走在前沿的企业,虽然已经根据现阶段互联网的变化进行了调整,但随着互联网的迭展,却忽然明白,这些变革很快会过时,解决不了企业适应互联网发展的问题。
其实对许多互联网创业企业来说,也同样面临着困惑。看起来很有想法、很有新意,或者说能够体现所谓的互联网思维的项目,在市场上并没有产生足够的反响;甚至费了无数心血,只能苟延残喘,以至血本无归。
我的观点是,正在进行的这场产业变革,是工业革命之后最重大的一次革命。到底如何在这次大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该说目前并没有成熟的案例可以借鉴。虽然有一些企业取得了阶段性小胜,但是,面对更大的新的技术变化,这些小胜也很快会被更新的模式所替代。此外,还有更多的企业停留在对互联网新的模式的简单模仿阶段,认为只要学习互联网的招数,就能让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中找到生机,这更是彻底错误的想法。
我的看法是,互联网所带来的产业变化,是一场系统的整体革命,绝不是某些局部的改良。企业要适应互联网的变革,必须进行数字化的再造和重构。对企业来说,最困难的是,这场变革刚刚开始,还处在过程中,新的格局还未成型。因而,在目前的产业震荡阶段,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互联网变化的基本逻辑,准确地判断数字化转型的大方向,针对企业具体的特点,明确发展的思路和模式,不断推进数字化的进程。
创意传播管理模式,讲的就是互联网变革的基本逻辑。服务化是创意传播管理的核心概念。服务化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基于互联网的逻辑,对企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的概括和分析。这本书就是基于创意传播管理的理论方法,通过服务化的分析,结合许多代表性的案例,让大家了解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大家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
这本书中有案例,有招数,但是这些案例的分析不是就事论事,这些招数不是杂乱地堆在一起,而是通过让大家了解互联网变迁的规律和方向,带着读者分析这些案例的价值和不足,把握各种招数的综合运用,推动各位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企业如何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思路和模式。
篇10
随着互联网加速从生活工具向生产要素转变,“互联网+”不断扩散,从最开始的金融、电商、移动支付等领域向医疗、教育、农业、交通、制造、物流、旅游等多个领域渗透,并不断催生出新型智能产品、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子商务、车联网等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业态、新模式。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已成为重塑经济形态、重构创新体系、推动经济转型的新动力。
国家层面,自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得到各界高度关注。至此,一个“互联网+”时代悄然来临。软件作为“互联网+”的重要技术支撑,将在“互联网+”时代迎来重大创新和变革。
一、软件与“互联网+”相互促进
“互联网+”提出以来,社会各界对其内涵展开了激烈探讨。腾讯认为,“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百度认为,“互联网+”是互联网和其他传统产业的一种结合的模式。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专家认为,“互联网+”是互联网和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相结合,并深入生产领域,从而形成的新经济模式,是信息时代的核心生产力。从这些不同视角的定义可发现,“互联网+”的本质是“变革”和“创新”,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从而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水平提升,同时培育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基于“互联网+”的内涵和本质,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重要内容的软件与“互联网+”是相互促进、共同演化的关系。
一方面,包括软件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与各行业领域、业务领域的加速融合提升互联网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催生了“互联网+”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并为其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以谷歌、亚马逊、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国内外互联网公司均是全球知名的软件公司,在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领域保持领先。可以说,其背后的核心均是强大的软件,其创新的基础、运行的支撑都是软件。
另一方面,“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过程中,形成很多新业态、新消费、新模式,反作用于包括软件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重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
二、“互联网+”推动软件产品、业务和模式创新
(一)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促进软件创新
互联网具有广泛渗透、交互性强、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等重要特征,正加速与装备制造、建筑家居、交通物流、商业金融、生物健康、节能环保、食品农业、消费电子、文化教育、生活服务等领域融合渗透,改变各行业的生产组织方式、要素配置方式和商业服务模式,推动各传统行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互联网加传统产业,孕育出C2B、工业互联网,创新制造业发展路径;互联网加商贸金融,孕育出O2O、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使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融合更加紧密;互联网加生活服务,孕育出网络社交、在线教育,创新百姓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互联网+”的不断扩散对软件功能提出新的需求,拓宽软件发展空间,促使软件加快创新。互联网与制造业结合推动智能制造发展过程中,工业企业信息实时交互和生产过程精准协同的需求推动工业信息系统创新;工业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智能化生产和管理的需求推动工业软件和管理软件创新,催生工业互联网;工业企业对市场预测、创新研发、生产线分析、供应链优化等需求,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产品与服务加速创新。
互联网与流通业的结合,推动了网络支付、资金实时结算、物流信息管理等功能软件的创新,促进了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互联与社交、交通、餐饮等生活服务的结合,推动了微信、滴滴打车、大众点评等软件的创新发展。互联网与智能产品的结合,加快智能汽车、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等跨界产品的研发,推动嵌入式软件、车联网、物联网等创新。
(二)“互联网+”推动软件服务化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互联网化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并从个人互联网化向企业互联网化迅速拓展,推动传统软件企业纷纷加快自身互联网化转型。国内外传统软件企业通过布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领域,掀起服务化转型热潮。微软加快自身从“设备与产品”公司转型为“服务”公司,增加“服务的订阅”方面的收入;推出iPad版Office、加快Azure成长并以订阅模式将其提供给消费者。
甲骨文采取数据库、云应用以及集成系统“三管齐下”的策略,将大数据和移动技术作为甲骨文的业务发展重点。云应用方面,推动所有的应用软件都逐步向云迁移,成为除以外全球第二大SaaS公司。大数据方面,推出云端大数据分析工具Oracle Analytics Cloud,并甲骨文大数据一体机编码工具。
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业务在“互联网+”的带动下与健康、教育等领域加速融合,加快创新应用和发展。“互联网+”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变革的同时,工业云、工业大数据迅速兴起,成为新的发展热点。
工业大数据理念和技术帮助企业把散落的数据充分整合,与企业所积累的应用知识融合之后形成新的业务驱动模型,可以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增强企业在研发、市场和服务方面的核心能力。工业云是工业大数据分析的载体,目前在研发、生产、经营、办公等环节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工业软件厂商、云服务厂商以及具备实力的大型制造业企业都将进入工业云领域,推出面向智能制造的云服务以及解决方案。
(三)“互联网+”推动众包众创等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Crowdsourcing(众包)、AIP(“三验”应用创新园区)、Living Lab(生活实验室、体验实验区)、Fab Lab(个人制造实验室、创客)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在软件领域,众包、众筹、众创等模式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亲睐,通过云平台、开源技术平台等建设,进一步集聚开发人员、项目资金等创新资源,成为推动软件开放协同创新的重要动力。众包研发模式通过开源或者开放API推动产品向功能集成的平台化方向发展,构建网上社区聚集相关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加快软件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的开发和迭代速度。软件通动力是众包模式的积极实践者,其与济宁高新区合作建设“众包云”平台,将其自身工作平台与数以万计的众包工作者联为一体,从而确保每个项目都有最优的实施能力。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通过开放云平台建设,集聚开发者资源,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百度已汇聚超过50万中小企业及开发者用户,带动就业100万人以上;腾讯云开放平台已有超过60万的开发者注册,分成收入突破10亿元。
三、加快“互联网+”时代软件创新的建议
加快推进“互联网+”时代软件创新,应着力于以下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