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危机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经济危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经济危机

篇1

一、转型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从1788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到2008年的200多年中,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28次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回顾这些危机,尽管每次都各有特色,各有其不同于其他危机的表现形式,但本质特征基本上是相同的,这就是:经济危机的基础都是生产过剩;金融危机往往是产业危机的先导;都伴随着经济活动的极度投机;多数危机在自然状态下总是首先发生于那些对世界经济具有支配地位国家中的那些对国民经济具有绝对影响力的行业或部门;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危机的形态也在发生转化。

19世纪之前,由于英国主导着世界经济,所以绝大多数危机首先发生于英国。20世纪美国主导了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重心也就自然转到了美国。19世纪20年代之前,英国的主导产业是毛纺织业,生产过剩也往往突出地表现在这个行业,经济危机发生后,这个行业往往是重灾区。20年代之后,棉纺织业取代毛纺织业上升为主导产业。整个19世纪上半叶,纺织工业(包括与它有直接联系的部门)较之其他所有工业部门有绝对优势,所以这个行业始终是那个时代生产过剩危机的主要发源地,它总是最先发生危机,又总是最先摆脱危机,对周期各阶段的更替起着主导作用。19世纪下半叶,大机器工业和铁路建设的大发展,极大地刺激了矿产开采、金属冶炼和机器制造工业的发展,使这些行业逐渐上升为可以与纺织工业并列的主导产业,并在19世纪末最终取代纺织业,成为占绝对优势的产业。于是,这个行业成了生产过剩危机的主要发源地,同时对经济周期各阶段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进入20世纪以来,这些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行业或产业,在二战之前主要是冶金、水泥、机械制造、煤炭等行业;二战之后到70年代主要转向汽车制造、造船、发电、石油、化工、电器等行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转向房地产业、金融业、IT产业等行业。随着这种转移,生产过剩危机的发源地也随之转移到相应的行业或产业。总的看来,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危机史表明,每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尽管伴有程度不同的金融危机和数量不等的银行倒闭事件,但总的说来危机还是最突出地表现在产业领域,生产下降、企业破产倒闭、工人失业是最主要的现象,而金融危机仅仅是伴随现象,带有附加性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系列重大的金融危机事件逐渐与产业危机融合起来,使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由原来突出地表现为产业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90年代以来,世界接连发生了多次金融危机:1990年日本地产泡沫破灭引起金融危机,1992年英镑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2000年以来的阿根廷和委内瑞拉金融危机。从2000年4月开始,以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泡沫破灭为起点,美国主要资本市场的股票指数出现狂泻,金融风暴席卷了美国金融业。从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一路演变成世界金融风暴和全面的世界经济危机,已经给美国金融系统带来了百年一遇的冲击,造成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全军覆灭,AIG、房地美、房利美被政府接管,政府注资救助花旗银行……,等等。在这些危机中,除了1992年英镑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属于单纯的货币危机之外,其余的基本上是建立在产业危机基础上的金融危机,这些危机尽管形式上各具特色,但其发生机制、伴随现象、本质特征有很大的相同性,即:(1)产业扩张与信用膨胀相互推动,在一些成长性较强的行业(例如房地产、新技术产业)形成投机热,并推动其极度泡沫化。(2)信用经济畸形发展,造成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严重失衡。(3)生产过剩是危机的起点,生产过剩危机引起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以更加猛烈的方式反过来推动生产过剩危机走向深入,并使整个危机突出地表现为金融危机。(4)主周期的长度逐渐向古典周期回归,同期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总之,这些新现象的出现,给世界经济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一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转型。

二、转型的原因及转型后的基本特征

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属于信用危机的类型之一,它是由信用关系中断引起的强制性恢复。由于金融业建立的基础是信用关系,当一个国家的金融业成为国民经济核心的时候,一旦这个领域发生信用危机,往往以金融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当然,如果一个国家发生了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影响的金融危机,说明这个国家金融业的发展程度已经很高,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此相适应的信用关系也已经相当发达。当今社会,资本主义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周期性金融危机,这种情况表明,金融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信用关系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之_。

信用关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渗透和发展,使交易关系逐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经济活动的交易媒介以货币为主逐渐转化为以信用关系为主,这种变化意味着商品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信用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信用关系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支配地位。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把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作为社会生产的三个具有特征的经济运动形式而互相对立起来。”马克思虽然不同意把上述三种经济形式对等并列,他指出能够和自然经济并列的只能是商品经济,但认为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不同阶段,并且认为:“货币经济只表现为信用经济的基础。”而信用经济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商品经济在它几千年的发展中,如果从交换方式的发展来划分,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物物交换阶段、货币经济阶段和信用经济阶段。在物物交换阶段,产品所有者之间的劳动交换关系不借助任何媒介而进行,这种交换方式固然突破了自给自足的局限,扩大了生产的社会性,但它无法解决交换次数难以确定和交换目标难以实现的矛盾。货币经济阶段的到来克服了物物交换阶段遇到的困难,拓展了社会分工和交换关系,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它遇到了在缺乏货币而又需要交换时无法交换的矛盾。随着信用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个矛盾得到了解决。信用是商品交换中的延期付款或货币借贷,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运动,体现着交易双方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信用经济时代,信用关系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交易工具、交易手段到交易行为,无不体现着信用关系。在信用经济时代,信用关系也同样渗透到了世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国际信贷、国际汇兑、国际债券、国际商业信用、国际银行信用、国际消费信用等等,总而言之,从民族国家发展起来的信用关系,正在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而向世界扩散,它使货币经济让位于信用经济,它最大限度地动员了社会资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性流动。

信用经济时代的到来,拓展了商品经济的活动空间,增加了其内容,提高了其交易效率。因为货币和信用本身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所以对货币和信用关系的创新本身能够对象化为商品。在实物货币时代,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无论是一般物品还是贵金属,都是商品,只是因为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而具有了特殊的地位。随着经济生活中信用关系的出现,有了包括信用货币在内的信用产品,随着信用关系的不断创新,有了股票、债券、期权、票据以及名目繁多的金融类衍生产品,这些信用产品,多数作为资本商品进入交易市场,成了社会经济越来越重要的交易对象。

信用经济时代的到来,也为资本积累开辟了道路。资本家可以利用信用创新为资本找到更多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如果说,在货币经济时代资本积累的出路和资本家消化过剩资本的基本途径是资本输出和技术创新,而在信用经济时代则主要转向信用创新。信用创新推动了信用扩张,而信用扩张一方面表现为信用种类的增多,另一方面表现为信用链条的延长。前者增加了信用原生产品;后者增加了信用衍生产品。由于金融领域是信用创新的主战场,先进的创新手段、庞大的专业创新队伍,再加上多年的高强度创新,使这一领域的信用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信用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规模越来越大,以至在今天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多数国家的信用产品市值规模远远大于同一经济体的实体经济规模,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绝对支配地位。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信用关系的发展转化为资本的生产和扩张能力。它促进了利润率的平均化,节省了流通费用,缩短了流通时间,促进了资本的集中和股份制的发展,加速了资本的积聚,充分动员和利用了社会资源。只要信用创新能够带来足够的收益,资本主义就会尽其所能地推动其发展,就会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信用形式。创新是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本途径,也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技术基础,它-般包括技术、制度、组织、管理、金融创新等多种形式。对资本而言,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通过生产效率的提高使个别资本获得超额利润;通过技术发明和延长产业链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增加就业;通过延伸信用链条创造出更多衍生产品,促进了投资,分散了风险;通过放大杠杆的撬动作用使更多的大资本控制在小资本之下,等等。它在另一方面,因为技术创新本身的周期性波动,造成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由于信用形式的创新,为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创造了条件;经济的虚拟化和泡沫化带来的财富效应,增加了社会购买力,形成良好的收入预期,而这又进一步刺激消费欲望,形成消费热;消费热拉动实体经济迅速扩张并形成泡沫,而这又为虚拟经济及其泡沫化创造了条件。

这些年来,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推动中,虚拟经济的交易规模大大地超过实体经济,金融衍生产品不断被创造出来,杠杆交易使信贷规模极度放大,周期性地形成泡沫,又周期性地破灭,形成周期性金融危机。本来,周期性金融危机的背后是实体经济危机,它之所以首先表现为强烈的金融危机,是因为虚拟经济的泡沫化程度大大地超过实体经济,当泡沫破裂时,其强度也大大超过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泡沫的破裂往往表现为剧烈的金融危机,危机使股市、债市、汇市、期市狂跌不止,财富大量蒸发,恐慌蔓延,赔本效应凸显,消费急剧缩减,结果使起初不甚明显的实体经济危机浮出水面,这时真正的危机才开始了,原来的金融系统已经被拖垮,正在进行重组,实体经济进入破产、倒闭或重组阶段,下一个需要度过的阶段是萧条。萧条阶段往往是新一轮创新的开始阶段,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即是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也是新一轮创新的物质基础。由于新周期的物质基础无论在规模还是在技术含量上一般都高于上一周期,所以随着复苏阶段的到来,实体经济不仅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程度的要求,对虚拟经济创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金融市场是虚拟经济存在的主要领域,所以虚拟经济的创新也主要表现为金融创新,而金融创新又主要表现为交易方式、金融产品的创新,近些年来,尤以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最为突出。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本支持,还能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社会购买力。但是,虚拟经济的发展不完全受实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它可以独立发展。从这些年来的发展情况看,由于期权交易、合约交易、杠杆交易等交易形式的创新,以及多层级多种类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使虚拟经济有了更大的独立发展的空间。由于虚拟经济的参与者、交易方式、交易对象的特殊性,交易中经常伴有“羊群效应”、“博傻现象”和“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出现,这意味着当事人受非理性行为的支配,很容易忽视系统风险,过度投机和使用金融创新,过度使用杠杆交易,造成虚拟经济的极度泡沫化。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实体经济触顶回调,就会引起信用链条初始环节的中断,进而引起整个信用系统危机,形成剧烈的金融危机。

三、转型后经济危机的发生机制和传导机制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由“产业危机周期”向“金融危机周期”的转型,虽然也受到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因经济形态的演变引起,所以转型后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其根源依然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一经济个体活动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经济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无限积累与扩张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本来,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发明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传统意义上的周期性产业危机趋于缓和。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在最近30年来竭力推行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再一次趋于尖锐激烈。无独有偶,这一过程恰巧与信用经济时代的加速到来相重合,结果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加速转型的同时,其频率和周期长度再一次出现回归的趋势,其程度也在逐渐加重。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转型前,固定资本更新、商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推动是高涨走向繁荣的基本形式,尽管信用在其中的推动作用非常重要,但由于信用链条短,信用关系较为简单,信用产品的泡沫化较为有限,而且多数间接地通过股市非理性暴涨表现出来。萧条时期,随着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的启动,技术创新与信用创新同时进行,信用资金起初主要流向那些成长潜力大、风险小的产业。到了高涨阶段,信用资金开始重点流向那些成长势头较为强劲、财富效应较为突出的产业,并且与这些部门的产业形成相互推动之势。高涨阶段,信用资金在继续大规模流向热点产业的同时,开始全面出击,既支持产业扩张,也支持商业繁荣,直至热点产业严重泡沫化,并最终走向破灭为止。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转型后,产业、商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信用在其中的推动作用,与转型前基本相同。但是,由于信用链条的延长和信用种类的增多,再加上杠杆交易的放大作用,使信用规模逐级放大,衍生产品的数量也成倍增加,形成一个倒立在实体经济之上的金字塔。这个金字塔是否稳定,外来冲击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关键在于实体经济是否稳定。

上世纪90年代初发生于日本、美国的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及随后发生的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这三次转型后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中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尽管其具体层面上的发生和传导机制存在差异,但其一般形式已经基本相同,即:第一阶段,金融系统深度介入扩张潜力较大的产业,例如房地产和处于发展初期的房地产业,使这些产业在金融机构、开发商、投机者、游资的合力炒作之下形成泡沫,与此同时,建立在这一产业扩张基础之上的信用链条也在延伸,数量在逐级放大,形成一个巨大的虚拟经济泡沫体。在这一阶段,经济加速走向繁荣,整个经济活动表现出普遍的财富效应,当事人经济行为的非理性化取向比较明显。第二阶段,极度泡沫化的实体经济开始出现拐点,泡沫开始破灭,随着物价下跌、利润减少、产品滞销,投资开始缩减。第三阶段,建立在实体经济之上的信用链条沿着当初延伸的方向开始逐级断裂,庞大的虚拟经济开始倾斜、倒塌。第四阶段,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影响,使危机进一步放大,并沿着金融系统、贸易系统向其他国家扩散,这种扩散带来了普遍的恐慌心理,无论个人还是组织纷纷采取避险行动,从而出现了“羊群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危机迅速蔓延、加速见底。

当然,以上说法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由于引发危机的直接因素有两类,即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的冲击引起,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是由内部因素自发作用引起。内部因素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经济泡沫的自动破灭,而外部因素的作用则主要表现为国际游资的剧烈冲击。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在美、英等国的推动下,出现了金融全球化的浪潮,国际金融寡头裏挟长期以来用虚拟经济创造的庞大货币资本,像洪水猛兽一样在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上横冲直撞。这种现象从日本资产泡沫破灭过程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四、基本结论

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展的历史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经济危机的发源地往往是那些对世界经济拥有支配地位和重要影响作用的国家,以及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的那些占绝对优势的产业、行业或部门,它们对经济周期各阶段的更替起着主导作用,总是最先发生危机,又总是最先摆脱危机,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现为突出的周期性金融危机。

篇2

关键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

一、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分析

(一)背景探讨

“后危机时代”是指金融危机已相对缓和但危机的深远影响尚未彻底消除的特定阶段。一方面,金融海啸已基本平息,前期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已帮助全球主要经济体走出衰退阴影,步入全面复苏,全球金融体系重回平稳轨道。另一方面,金融风险并未彻底清除,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体系仍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严峻

未来的一段时期,全球会出现一个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情况。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看好,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改变,中国面临的发展也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

首先,流动性过剩。西方国家经济恢复的根基是非常不巩固的,而且它们财政扩张空间非常小,英国、美国乃至于其他欧洲国家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债务大都上升了20%-30%,但是经济还要维持,怎么办?只有一个答案,就是货币政策不仅不能收还要继续扩张。在这种共识的引导下,全球货币流动性还将持续,这将使中国经济面临资产泡沫上升压力和汇率升值压力。

其次,在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口号下,全球兴起了一轮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浪潮。“轮胎案”、“特保案”等仅仅是开始,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还会愈演愈烈。更可怕的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土耳其等国对中国的出口也是持有敌意的。种种因素带来的结果就是:中国经济不可能继续依赖出口增长的方式来支撑未来的发展。

(三)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忧”和“外患”

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风险:第一个风险来自资产价值的巨幅变动。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如果中国房地产价格再提升20%-30%,便会激发更多的社会矛盾。相反,如果股票和房地产价格下降20%-30%,很多企业和个人都将出现“资产负债表”的问题。第二个风险是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出现某些影响农副产品生产因素,在流动性非常充足的背景下,很可能会演变为农副产品价格迅速上涨,进而直接演变为通货膨胀。

从国际方面来看,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困难重重:一是原材料和能源价格迅速飙升有可能带来的供应链局部中断。尤其是在日本震后重建和世界局部战争频发的大环境下。二是区域性风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想和估计。这么多经济布局在海外,一旦出现区域性冲突,那么政治影响、社会影响、经济影响都会非常大。

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反思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创造了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奇迹,年均增长近10%,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由1%上升到5%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但是纵观我们的发展思路,高增长总体上是主要依靠要素投入、低成本竞争和市场外延扩张的粗放型增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一)发展方式的反思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第一,中国的体制转轨使人口流动活络,劳动力的充分供给使工资水平缺乏弹性,劳动力的低成本得以持续,进而为经济增长贡献了“人口红利”。第二,高储蓄率和低利率政策使资本成本长期维持在低水平,个别年份甚至是负的实际利率,银行呆坏账的冲销和“债转股”还使得企业可以不必偿还本金。第三,只反映开发成本的能源和资源价格长期偏低,加之低污染成本,这些共同构成了生产要素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主要以低成本要素投入为支撑的粗放型增长必然引发过度投资,进而形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往复和循环。

(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反思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投入—产出”过程。因此,在一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物质资源拥有量及其持续供给能力,是决定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由于国内资源的稀缺性制约,经济过热和消费结构升级所导致扩张型经济增长,必然增加中国经济对国际资源依赖程度的迅速提高。

三、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深层次的制度性和结构性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后危机时代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要保持持续增长,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问题,促进经济的平衡增长。一是调整需求结构,大力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在政策取向上,将合理把握社会投资总量规模,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长水平;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将现有的鼓励消费政策长期化。二是调整区域发展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健全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机制以及区域间的经济利益协调机制,为产业区域转移搭建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和形成一批在今后十年甚至更长时期内在全球范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不断提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和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二)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积极推动城市化战略

对于中国而言,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从国际经验看,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相互依存,工业化要以城市化为基础,城市化则要靠工业化来推动。城市化进程之所以能够创造需求,主要源于二个方面:一是城市化会创造出增加就业的生产性投资,增加公共品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二是城市化会引发更多的消费需求。相对而言,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要比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强得多,城市人口比重的提升就会带来消费总量的扩张。

参考文献

1、韩保江.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N].中国经济时报,2004-02-16.

2、金融危机反思与宏观经济形势前瞻[Z].2009-11-14.

篇3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理论;现代经济生活;“三个不等于”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什么是行为经济学呢?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年轻分支,之所以能够成为主流经济学,我想它的吸引力就在于它能够有力地解释了传统经济学所无法解释的一些现象。也可以说行为经济学的出现充实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并使得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从商品现象扩大到了人类的行为。

一、行为经济学定义

1.从空间定义来看

行为经济学就是透过人们各种经济活动中的行为解释经济现象的本质的一门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它研究的核心领域也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即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利益分配问题等。

2.从时间定位来看

行为经济学属于现代经济学。具体地说,行为经济学是一门与心理学有机结合,通过可控实验、调查等方式考察人们在不完全理性的市场中各种经济活动时的行为模式,分析影响行为的内外部因素,理解并解释经济现象,以检验并修正先验理论,并提出自己的理论的现代经济学科。

二、“三个不等于”于现代经济生活中解释

如何借助心理学分析方法还原人性中某些非理性本质和解释了哪些传统经济学所解释不了的一些现象。而且理解好这个问题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行为经济学。具体地说,就是“三个不等于”:

1.想的≠做的

我们去商场买东西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已经想好了买哪样物品,但有的时候,遇到商品打折,结果是改变自己最初的想法,买了这些打折商品。实质上这种消费的行为并不是理性的,也就是本应是理性“经济人”变成了非理性“经济人”。就是说人并非完全理性自私,人的决策除受客观因素影响之外还受其心理因素影响。这就是行为经济学中人具有的是“有限理性”的观点。

但这种非理性的行为又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大几乎每一个人都犯过这样的错误,所以说行为经济把我们从传统经济学中理性十足的“经济人”,还原为活生生的容易犯错误的普通的、偏好不一的消费者。因此说,我们多了解一点行为经济学的常识,有助于我们提高在消费过程中的幸福指数。

2.钱≠钱

钱不等于钱,我们说这个等式成立吗?这个等式在行为经济学中它就成立。比如我们说500元≠500元?

上大学的时候,学校发奖学金,那段时间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就是大学附近不少小饭店生意会十分兴隆,比如你得出500元奖学金了,一般的人都经不起同寝室其他人的惦记,最终免不了请他们大吃一顿。同样这500元钱换个环境,假设它是你历时一周辛辛苦苦做家教得来的报酬,那么你会怎么做呢?想必再象这样请客就很困难了。我们看同样的500元钱,因为前者它是一笔意外之财,所以你会很轻易地把这钱花出去,那么,这个时候500元还等于500元吗?可能其他经济学理论很难解释,但行为经济学它有一个很好的解释。

这就涉及到了行为经济学中心理账户的概念。为了记录、总结、分析或者报告我们财务上的收入和支出,进而弄清楚我们每一笔钱最终都用到了什么地方,我们建立起各种财务账户,象生产成本账户、现金日记账、费用账户等等。而心理账户也和它有同样的目的,只是有时候人们会下意识的把每笔钱都归入某些账户,而由此导致经济行为结果发生变化。这些抽象的、存在于人们心里的账户,就是心理账户。也就是说,我们的奖学金在一个账户,从心理上讲这个账户里我们得到的钱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所以这个账户的钱我们花的更加容易些;家教收入则在另一个账户中,这一账户中的钱我们主观上评价它们更加来之不易,机会成本比前一账户中的高,所以我们就不会轻易把它花出去。于是就有刚才我们提出的500元不等于500元之说了。也就是同样是500元钱,由于我们建立不同的心理账户,使得它们的预算、成本和支出便成了不同的概念。

那么,既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心理账户,那么我们说如何来划分心理账户呢?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一般应当划分为三种形式:最小账户、与当前有关的账户和综合账户。最小账户就是需要作出选择时,在两种选择中比较他们的不同点;与当前有关的账户就是根据当时当地的经济环境建立参照系和考虑经济行为的结果;综合性账户就是一般划分的账户,象每月固定支出、储蓄账户等等。

3.快乐≠幸福

近几年,我们经常讨论幸福指数话题。比如全国幸福指数的城市排名等等。那么我们说快乐为什么不等于幸福呢?比如这个月单位发给你5000元奖金,你一定非常高兴非常快乐。你一定是高高兴兴把钱拿回家了。但是第二天,你不慎丢了2000元,这个时候你的幸福指数怎么样呢,会明显下降一大截;第三天你爱人做美容又办个了年卡2000元,你的幸福指数又降了一大截;然后这个月又有一朋友结婚随礼200元;同事生小孩子200元;你开车不小心违章又罚款200元,一共4600元,尽管这个时候还剩400元,但这个时候你的幸福指数怎么样呢?基本上已经消失殆尽,已经为0了,没有了。我们说不还剩400吗。

行为经济学认为,“同样是一百块钱,失去一百块钱给我们带来的痛苦非常的高。而捡到一百块钱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却相对比较少。”在行为经济学里,这叫做损失厌恶的一种倾向。人们对于获得和损失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你损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是获得100元所带来快乐的两倍还要多。所以说如何在获得与失去中获得快乐呢?从这个方面来说,就要提高控制自己的厌恶失落情绪的能力,说白了就是要调整好心态,其实即便出现损失也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严重,无形之中就增加了自己的幸福感。

因此,快乐≠幸福。也就是在快乐的基础上,你的欲望越小,幸福指数就会越高。所以中国有句古话说的非常好:知足常乐。

三、小结

总之,行为经济学它是一门什么学问呢?它是一门教我们更加理性的做出正确的选择,做出快乐的选择的学问,是一门教我们管理好自己的心理账户,让消费的行为快乐和幸福起来的学问,是一门幸福的经济学。

参考文献:

[1]黄有光,著.经济与快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吕保军.行为经济人的三个基本特征[J].经济学家,2006(05).

篇4

[关键词] 次贷危机 住房金融 风险 警示

一、次级贷款危机的背景和过程

2007年4月,作为次级贷款企业巨头的NEW CUNTURY金融公司面临空前的危机并申请了破产保护。这成为了这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使美国经济陷入倒退危机的次贷风波的开端。随之而来大量次贷金融公司破产和以次贷为支撑的各种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向持有者转移使全球包裹CITI BANK在内的很多大型商业银行亏损,使全球金融陷入恐慌之中。

这次危机起源于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降低建筑业的税率并制定了大量的利于建筑业发展的政策;与此同时,美联储在2001年到2004年间不断降息使其达到了40年的最低点。这些在很大的程度上刺激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此时美国房价普遍上涨,美国人买房的热情不断高涨,次贷市场也日益繁荣起来。然而在2005年,美联储17次加息,美国房地产市场趋冷。在房价下跌、利息不断上升的双重打击下,市场出现逆转。越来越多的次级抵押贷款借款者不堪重负,无力还贷,整个资金链条断裂了,最终爆发了令人震惊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

二、次级贷款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1.对信用等级要求放松过宽

在2001到2005年的时间中,为了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连续降息,这一措施导致利率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使得美国金融业的利润增长逐步减速。各个金融机构都急于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房地产的火热让各个机构都开始青睐方兴未艾的次级贷款市场。大量的放贷机构的建立使这个本来火热的市场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时期,各个机构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不断地放宽自己的贷款要求以求得对市场的占有,据美联储的调查,1985年到2005年的9年时间中,房地产贷款占美国商业资产结构的比重从15.88上升到了32.43,整整上升了一倍,而住房抵押贷款发放标准则处在较低的要求中。在2006年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明显的意识到危机,降低了房地产贷款的比重,同时提高了对贷款尤其是次级贷款的信用要求。为了占取市场,金融机构不断放宽自己的贷款信用要求,直接导致了这一恶果。

2.资产评级公司的操守存在问题,以及政府监管不到位

美国次级贷款的运作中,资产评级推动着所有业务环节。比如,次级贷款机构资产证券化的次级债产品,初期穆迪或标普只给予BBB以下评级。此时,对于只能涉足AAA级的退休基金、保险基金、政府基金等美国大型投资机构而言,次级债根本就不在其投资范围内。但是,经过投资银行的提炼与包装,穆迪、标普动摇了,其处于多方面考虑,最终给予了高级品CDO评级为AAA。这样,经过包装后的高风险的次级债纳入了大型投资基金,以及外国投资机构的视野。而风险更大的中级品CDO与普通品CDO由对冲基金来管理。由于高风险对应高回报,在房地产景气时候,对冲基金获得快速的发展。商业银行也渐渐接受对冲基金的CDO质押贷款,参与到这高风险的游戏之中。此后,CDO的衍生物,比如CDO合成、CDO平方等,获得了快速发展。其中,风险非常高的普通品合成CDO,也获得穆迪、标普AAA评级。毫无疑问,这些大基金的投资品种的范围选择,是以资产评级公司的评级为投资依据的。而资产评级公司的操守存在问题,以及政府监管不到位,必将影响国家房地产金融安全。

三、次贷危机对我国住房金融的警示

1.按揭贷款不一定全是优质资产

目前,“住房按揭贷款是优质资产”的神话仍是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一种主流观点。当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将这一神话打破时, 这种资产的“优质性”受到严重质疑。在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 凡是申请住房按揭贷款的人, 都基本上能得到满足, 住房按揭贷款者是没有什么信用等级可分的。这比美国的次级房贷管理差远了。正因为如此, 近年来, “假房贷”、“假按揭”案件层出不穷, 房贷不良率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因此, 如果我们不深刻检讨银行体系按揭贷款存在的问题, 不更新“住房按揭贷掀是优质资产” 的旧观念, 我国的房地产信贷市场就迟早会出问题, 国内银行就可能会面临类似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风险。

2.加强房贷风险管理刻不容缓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放松了对贷款者的审查和管理。当前, 国内银行对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管理是相当薄弱的, 既缺乏信用风险预份机制, 又没有风险评估工具, 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很低。因此, 国内银行应积极借鉴国外信用风险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切实提高房贷风险管理水平。

总得来说,加强我国住房金融风险控制,避免房地产过热引发金融泡沫导致国家宏观经济出现危机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 凡:美国次优抵押贷款危机的回顾与展望[J].国际金融研究,2007.9

[2]冯 科: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反思房地产金融风险[J].南方金融,2007.9

篇5

一、近几年丹东地区县域银行存贷款情况及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存款增长迅猛。经济不发达的县域地区在企业经营效益普遍不佳,银行资产质量难以有效扭转,增贷无望、增收困难的情况下,存款业务成为其展业重点。在存款任务的重压下,每一个县域银行职工为了保工资或多拿奖金而不得不使出混身节数去拉揽存款,从而形成县域银行存款连年增长局面。如丹东下辖三县的国有商业银行,自1995年以来,存款的年增长平均增长额都4亿元以上,就连存款利率连续下降也未能阻止存款的增长势头。存款的大幅度增长,为银行增加信贷投放提供了充足可靠的资金来源。

2、贷款增长幅度较以前年度大幅回落。虽然近几和年来存款的大幅度增长为县域银行投放贷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和经营重点的转移以及受贷款管理权限和过严的放贷责任追究制度影响,部分贫困的县域地区银行信贷投放并未随银行存款的增加而大幅度增长。以丹东市所辖三县为例,自1993年至1998年,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在以年均增长5.4亿元长,增长率在20%以上,而1998年至2002年,贷款余额却净下降3.4亿元(剔除剥离因素,贷款余额仅增加0.4亿元)。信贷投放呈现逐年萎缩现象,是因为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以后,经营重点和资金投向重点在逐渐向大中型企业和大中城市集中和倾斜。县域地区因大中型企业较少,所以县域银行(尤其是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服务的重点放在消化包袱,挖掘潜力,提高运行质量上,而不是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上,如此以来,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不仅不能像原来那样得到更多的银行信贷资金,相反还会被上级行划走资金,从而造成县域银行信贷投放在逐年减少,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在逐年下降。

3、因资金匮乏,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力度的加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加大,但因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银行贷款发生萎缩,企业发展急需资金时不能及时得到资金支持,就如不予企业血液和营养供应,使企业不能及时进行技术改造和实现产业升级,形成营养不良和先天性不足,生产难以为继。

4、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业生产投入不足,农民收入水平相对下降。目前在农村,由于农业银行经营网点的大量撤并,部分乡镇,金融组织只剩下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两家了,而邮政储蓄是只吸收存款不放贷款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大,但其与农村信用社相比,由于具有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在吸收存款上有较大的优势,存款呈现超常增长局面。农行的撤出、邮政储蓄存款的上划,造成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局面。必然导致农业投入减少,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乡镇企业因资金不足而经营不好,发展不起来,使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以丹东为例,2002年末,邮政储蓄余额已22亿元,占丹东市三县(市)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存款余额的40%,自1996年以来以年均2亿元从地区农村抽走资金,这种情况必然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间接造成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乡镇企业大量倒闭(目前乡镇企业停产放假率高达80%以上)。

5、银企关系陷入扭曲境地,银行经营步履维艰。县域银行不贷款或无贷款权,企业发展筹资能力受阻,必然导致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而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企业经营效益不佳,还贷还息能力脆弱,又影响了银行资产状况的好转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加大上级管理行对县域银行投贷的控制,进而又加大了银行增贷的难度。在不放新贷款,却要照收老贷款本息的情况下,企业也极不愿将到手的资金再吐出来,从而使银企关系陷入扭曲境地,银行经营举步维艰。如丹东目前三县(市)国有商业银行均无放贷权限,每发放一分钱公司类贷款均需到上级行审批。贷不了款,企业效益自然难以提高,银行经营效益也好不了。2002年,全市11家县域国有商业银行支行仅有一家经营盈利,其他全部亏损,这不能不说与银行所支持的乡镇企业大量倒闭没有关系。

二、贫困县域地区为何会出现“信贷萎缩”现象呢

(一)经营环境和管理体制制约县域银行增贷

随着专业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大多是以资产质量、效益状况等来确定和下达贷款权限及资金费用的,公司类企业贷款质量太差,县级银行贷款权限大多被上级行收走,从而造成县域银行信贷投放逐年减少。如目前丹东市各县的国有商业银行均没有拥有贷款审批权,只能负责辖内企业贷款的可行性调查和论证工作,企业贷款决策权集中在市级或省级分行,结果不仅将一部分企业的有效贷款需求拒之门外,而且又重现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银行与企业的那种资金供包关系,使县域银行对于投贷、经济发展和企业生存漠不关心,同时也使上级管理行过分地参与具体信贷业务当中去,不能有效实施监督,甚至荒废主业。同时目前各银行因职工的工资奖金已与单位的经营效益、资产质量、收息率等指标挂了钩,在银行增贷困难的情况下,贫困地区的县域银行又不得不把扭亏增盈消化历史包袱的希望更多地寄托于强化资产质量管理和消化盘活沉淀贷款上来。但由于受老贷款的责任追究却不利、新增贷款放贷责任追究过严、贷款企业经营形势不佳等因素制约,抓降压呆工作步履维艰,不但使信贷人员形成“别人放的贷款凭什么让我催收”的想法,还形成了一种“贷款有风险,不放无风险”的思想,从而使县域银行产生畏贷情绪和惜贷现象。且在这种大背景下,由于存贷款利率连续下调,上存资金利差收益率大于放贷利差收益率,占用联行资金或借用资金发放贷款不划算,一定程度上也使一些县域金融组织产生了“组织存款就是为了还借款”的经营观念,信贷萎缩成为必然。

(二)经济环境过差,银行无法投贷

一是企业效益严重滑坡,影响银行正常收息、收贷和创收目标实现。由于前期经营无规划、不节制,贫困的县域地区产业结构严重失衡,过剩危机较突出,特别是低水准重复建设带来改制结构调整上极大震荡,从而严重影响银行投贷。如2002年末,丹东市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乡及乡以上规模企业中,亏损面达 34%,企业停产放假率高达40%。职工下岗率达40%。企业经营不正常,税金和奖金都交不了,哪有心思还贷款本息?

二是改制行为不规范,逃废悬空银行债务问题屡见不鲜。借企业改转制之机逃废金融债务,轻装上阵,是低效企业惯用的伎俩,也是一些地方政府赖以“搞活区域经济”的一个有效手段。企业欠贷欠息可以得到政府、社会的认可和默许,不规范的逃贷、破产分立、悬空债权等也可以得到地方政府的容隐和包庇,而当银行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权却要受到企业、政府、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干扰和抵制,从而使企业借改转制之机逃废金融债务屡见不鲜。

(三)相关权力约束失衡,银行难以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篇6

在日常生活中,总会见到一些人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就像知识渊博的博士。但是,这些人觉得戴眼睛很痛苦。为了提醒还没戴眼镜的人,我就把这种现象分为几类。

一、看电视的时候,总是看得太近,应该远一点儿,最少要与电视机距离80厘米才不会近视。看完一个小时电视后,应向远处望一望,看看远处的风景然后眯眯眼睛。

二、打电脑游戏。最近,有一班人就找一个时间玩游戏,一打就是两、三个小时,让眼睛特别疲惫。其实,有的时候你真的想用玩电脑游戏来解决闷,但也只可以打一个小时。如果打了两、三个小时,眼睛就会起一个小东西,滴了眼药水才可以好。

三、写字靠得特别近,日子一长就会近视。为了克服这困难,老师教了我们一个好方法:一拳一尺和一寸。意思是:在写字看书时,靠桌子有一个拳头那么远,头看本子有尺远,握笔有一寸远。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爱护眼睛,把好的方法记住,不让自己近视。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啊!

篇7

关键词:基层事业单位 档案管理 现代化 问题 实现路径

档案管理模式的改变,对于促使我国基层事业单位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于这一点就需要对传统的档案管理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善。另外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对基层事业单位的整体需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根据相应了解制定合理的措施,保证基层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现代化能够更好的实现。

一、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要想促使基层事业单位得到更好的发展,还需要对其自身涉及的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全面的研究。加上现在社会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企业对档案管理的模式也逐渐改变,因此在对基层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自身的多样化和系统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保证其在基层事业单位中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

在对基层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中,了解到基层事业单位的档案是从纸质形式发展起来的,而且在不如信息化时代之后,才出现无纸化档案管理。加上在目前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的方式也逐渐呈现缩微化管理,对促使基层事业单位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时,发现这种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经常出现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档案管理制度、档案检索速率和档案利用率等方面。针对于这一点就需要笔者在这里对这里涉及的三方面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一)在目前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基层事业单位并没有根据档案自身模式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基层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对档案管理并没有制定合理的标题,这就导致基层职业单位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序号欠缺和目录缺失等问题,在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因为档案管理制度与基层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趋势并不能达到全面吻合的状态。

尽管在目前,一些基层事业道文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制定了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但是这种管理制度往往只存在与基层事业单位的发展形式上,而对其中要求的管理层次和其他方面并没有全面落实,也就是说在基层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其自身涉及的档案管理制度并不能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导致档案自身规范化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基层事业单位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档案自身检索速率起到高度重视,但是目前基层事业单位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档案自身进行的检索速率还处于较为低下的水平。尽管目前各个行业在进行档案检索的过程中都使用合理的计算机系统,但是这种检索方法本身还存在一些安全性风险。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基层事业单位档案检索存在问题,对促使基层事业单位发展也产生一定阻碍作用。针对于这一点就需要对基层事业单位自身涉及的档案检索起到高度重视,采取合理的方法增强档案检索的质量,减少基层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档案检索问题。

(三)档案利用效率不高。档案在基层事业单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帮助回顾历史,还可以规划未来,更加有利于基层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所以,无论是从社会的角度,还是经济的角度,档案管理都能够有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但是,调查反映,我国大多基层事业单位对档案的管理工作并未予以高度的重视,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也未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三、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实现路径

首先需要转变的是观念,其次是制度,最后是方法。三者相互促进,才能使现代化档案管理在基层事业单位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创新档案管理的观念。如上文所述,许多基层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可见档案管理的观念不够开放,因此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转变档案管理的观念,并且进行不断地创新与改革,做到与时俱进,使档案管理充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可以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来完善检索系统,通过计算机对档案管理进行自动化统计与操作等。

(二)创新档案管理的制度。目前,档案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法律法规,因此,在档案管理中要确保档案的完整、真实、安全以及可靠,并且创建新的法律制度使档案管理更加趋向完善。

(三)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的方法。要从传统的档案管理走向现代化档案管理模式,不仅需要积极地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其与档案管理充分结合,使档案管理不仅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且使档案管理变得更加的全面与便捷。此外,还需要辅之以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以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并且使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地解决。

不仅如此,要求基层事业单位的档案室应当与电子政务加强沟通与交流,使档案管理部门专业人才业务上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快速实现电子档案管理等。同时,在档案管理中,要求管理人员对现行的文件进行科学的搜集与整理,从而为基层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

四、结束语

对档案进行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是促进基层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基层事业单位应当创新档案管理理念与管理制度,采用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来提高档案保存、检索、利用等效率。本文对档案管理现代化进行了解释,并且对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措施,以期能够为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提供一点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琴.人事档案管理研究述评及趋势展望[J].档案学研究.2011(05)

篇8

[关键词]公共职位;代际传递;实现途径;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7-0087-04

在我国,“公共职位通常是指政府和各类公共事业部门中的具体工作岗位。”[1]这里的政府是指“大政府即广义上的政府……等于国家机构的总体与执政党之合。”[2]“公共事业部门指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与正外部性的行业与部门。”[3]在我国主要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4]也即事业单位,以及具有垄断经营性质的公共企业,即公用事业。公共职位是国家因公共服务而设置的岗位,“公共性”是其本质特征,这既体现在其职能方向上,亦应体现在其进入机制或渠道上。就其职能方向而言,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以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是其根本宗旨;就其进入机制或渠道而言,向全体民众提供均等的竞争机会是其纳新要求。

公共职位因财政供养、垄断经营和稀缺性,便具备了相当的稳定性和竞争性。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进入了新一轮就业高峰期,就业压力空前加大,公共职位因职业风险小,福利待遇相对稳定优厚,而受到越来越多就业适龄人员的青睐。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社会公共事务的增多,及公共职位人员的新陈代谢,无论政府抑或公共事业部门的公共职位都存在不断扩增动力和纳新的要求。据统计,自2001年我国公务员第一次实行公开招考起,国家及地方已连续12年进行公务员队伍纳新工作。目前,全国公务员已逾700万,近年年均增长15万,并已基本形成每年招考的惯例。全国事业单位多达126万个,共计3000多万在岗职工,并且这个数目也在逐年增长。垄断性公用事业的从业人数也十分庞大,并不断增加。公共职位的每年纳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公共职位竞争的激烈性。于是,便出现了公共职位获得的非正常途径——公共职位的代际传递。

一、公共职位代际传递的缘起

所谓公共职位的代际传递,是指上代公共职位占有者利用权力、身份、人脉等资源干扰公共职位的公平竞争机制,以期实现公共职位的下代获取的现象。公共职位的代际传递构成要件有三个:一是有上代亲属(未必是父母)供职于公共职位;二是上代亲属(未必是父母)通过各种资源对公职岗位纳新机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预;三是干预行为目的明确地指向公共职位的下代获取。公共职位的代际传递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公共职位的进入竞争激烈

公共职位的进入竞争激烈是出现代际传递现象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倘若不存在激烈的竞争,欲进入者但凡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取得公共职位,决计不会选择冒职位代际传递的惩戒风险。目前,公共职位之所以竞争日趋激烈主要源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公共职位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公共职位因是财政供养或者因垄断经营国有资产,相对于企业而言,往往收入更稳定且有保障,即通常所说的“旱涝保收”。目前,我国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津贴、福利等各项收入总和,已超过国内居民平均收入,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透露,“中国的公务员平均年薪比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年薪高出一万元,而企业人员的平均年薪又低于事业单位人员。”[5]并且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工作人员施行退休养老的“双轨制”,这更使得公共职位的“含金量”大增。另外,具有垄断经营性的公共事业,因其工资福利待遇往往因垄断经营、国家监管制度缺失等原因,而出现畸高的现象。稳定而且待遇优厚对于很多社会适龄就业人员,特别是初出校门,缺少历练和冒险精神的大学毕业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同时,又基于下面分析的就业压力,但凡上代公共职位占有者有“资源”可资利用,便会通过各种途径干涉公共职位的正常竞争性进入机制,通过代际传递实现对预期公共职位的获得。

2.就业压力逐年加剧。“1993年52.1万大学毕业生中仅有1370名毕业生待就业,占毕业生人数的0.3%;而2006年413万大学毕业生中就有近103.2万毕业生待就业,占毕业生人数的25.3%。2008年以来,受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多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压力。”[5]当然,社会就业人口不仅包括大学毕业生这一群体,但当前公共职位的招考对象主要是具有高等学历人员,因此,将大学毕业生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常就业的去向无非三个: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及自由职业。当前,就业压力在社会各种行业普遍存在。因公共职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稀缺性,表现得更为突出,公务员考试出现职位考录比3000∶1即是佐证。

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及重“关系”,轻“规则”的社会习惯,造就了“依附性”的逻辑思维:首先考虑如何通过各种外在资源来获取所需之物,而不是个人能力。认为“公权”、“人情关系”在竞争场合比个人能力更为重要。习惯于这种“依附性”思维逻辑的当代大学生并不在少数。于是,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下,常常见诸于报端的“萝卜招聘”,“领导打招呼”等与公共职位竞争录用机制相悖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篇9

【关键词】财险公司,代位求偿,追偿困境

一、财险公司代位追偿状况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市场的扩大,保险业务中代位求偿问题在保险理赔中也屡见不鲜,尤其在责任险、企业财产险、货物运输险中尤为突出。但是,保险代位权在实践中的行使往往不尽如人意。陕西省某财险保险公司2011年涉及代位求偿权的理赔案例共计6宗,涉案金额为50万元,其中求偿成功的仅为1宗,金额为11万,求偿成功金额仅仅为整个求偿案件金额20%左右。保险公司在具体执行代位追偿权时是相当困难的,效率、时效性特别低。

二、财险公司在代位求偿权制度下的困境分析

相对于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的保险市场起步比较晚,保险法律体系不够完善,还有很多缺陷的地方,保险法中只是粗略的介绍了代位求偿权的各情况,并未详细的说明其中的具体细节。根据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现实遇到的问题,探讨了其困境有如下原因。

1.被保险人的欺瞒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保险人对保险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及造成保险事故发生的责任人的认定的被动性,在法律制度不完善下,很容易被被保险人和第三者责任人合谋所欺骗。

通过第三者的认定,欺瞒保险人。保险法第六十二条规定除故意造成保险事故外,第三者责任人不包括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者其组成人员。对于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者其组成成员的范围,新保险法未作明确规定,这容易造成欺骗、混乱的地方。关于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一般观点认为,主要包括夫妻、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母、孙子女、外孙女、兄弟姐妹等。另外,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近亲属,及相互间进行抚养、扶助或赡养的成员,都应包含在家庭成员中,他们存在利益共同体。对于被保险人的组成成员,因为被保险人的利益或者接受被保险人的委托或者与被保险人有某种特殊法律关系而进行活动人,包括被保险人的雇佣人员、合伙人和人等,这部分人常是代替被保险人履行行为的人,其履行职务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由被保险人承担责任,所以保险人不能向其求偿。

2.代位追偿执行中被保险人的消极、不协作问题

由于被保险人原因而无法进行追偿的案件有很多,被保险人的不履行义务,使保险人无法进行取证也占一部分。追偿难度大,被保险人不与协助,使得保险人在行使代位求偿权时,举步维艰。具体表现为:(1)被保险人考虑执行复杂、诉讼手续的繁琐,从保险人得到主要的赔付,就不积极参与诉讼追偿;(2)被保险人由于本人意愿或者私人情感等主观或客观因素推迟或懈怠于向第三人求偿;(3)被保险人希望保险人先代位行使求偿权,而后“坐享其成”参与对求偿所得的分配,此时,被保险人会怠于向第三人求偿,从而不能及时自主获得足额补偿。

3.求偿时与被保险人存在权利竞合问题

保险人在获得被保险人转移的赔偿请求权后,往往由于被保险人自身损失不能完全获得保险人的填补,仍然拥有部分对第三人的赔偿请求权。保险人行使在保险代位求偿权向第三人代位求偿时,往往与被保险人的赔偿请求部分权利发生竞合,被保险人享有优先权还是保险人享受优先权,或者共同享有,这是在两种权利同时发生时的优先权问题。另外,诉讼有前后顺序,甚至某一方面不诉讼的情况,其中,个人被保险人经常发生不诉讼现象。这些都是困扰保险人进行代位求偿权的问题之一,增加了执行难度,时效变差。

三、站在保险人角度,在代位求偿权制度下应对困境的对策

保险人在代位追偿制度下的执行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很大阻力,在各种不利情况下,如何维护和保障保险人的利益。基于上文中的困境分析,下文主要从法律机制方面给出设计对策。

1.保险人同时行使代位求偿权与被保险人的直接赔偿请求权

保险人支付给被保险人后,保险人享有向第三者责任人代位追偿的权利,同时被保险人也有向第三者责任人直接的赔偿请求权,这其中存在双重法律关系和诉讼名义问题。

对此,被保险人支付给保险人一定诉讼佣金,将自己的向第三者责任人直接的赔偿请求权也转移给保险人,保险人承担了行使代位求偿权与被保险人的直接赔偿请求权的两种权利。保险人在诉讼方面比被保险人更专业,实施运行的成本降低、时效性增强。这样被保险人与保险人就是一体的了,双重法律关系和诉讼名义问题就得到了解决,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2.当第三者支付能力不足时,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可按比例分摊赔偿

新保险法第六十条第三款规定行使代位请求赔偿的权利,不影响被保险人就未取得赔偿的部分向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按条款,当第三者支付能力不足时,被保险人应优先得到补偿,保险人得到剩下的赔偿。实际中,保险人未得到的补偿通过精算最后增加到保费中,而转嫁投保人身上。我国现实状况中,在代位求偿制度下,保险人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在上面1情况下,保险人承担了全部的诉讼请求权责任,被保险人可以坐收利益,当第三者支付能力不足时,应该分摊赔偿。分摊比例可以按照保险人支付赔偿金与被保险人就未取得赔偿的部分的金额的比例分摊。

3.增设有关被保险人的欺瞒、不协作、懈怠等惩罚性条款

被保险人从第三者处得到好处、有业务往来、有新朋好友等关系等情况,将造成事故者认定为自己的家庭成员或者其组成人员,及用自己的家庭成员或者其组成人员顶替事故造事者,从而发生欺瞒行为,损害保险人利益。被保险人往往是在取得保险人赔偿后才提供协助,转移自身手中的法律合同和有关资料,往往由于自身权益已经得到保险人的赔付,消极协助,或者不协助甚至阻挠保险人取证,虽然规定了保险人可以在事后再被保险人不作为行为,但往往取证更加困难,难度史大,建议在《保险法》中能史明确规定被保险人具体协助义务和不作为致使保险人无法行使代位求偿权的惩戒法律条款,切实保护保险人利益。

参考文献:

篇10

一、国内邮政物流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邮政物流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邮政物流行业起步相对较晚,而且运行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内邮政物流市场份额相对较小,而且物流业务对邮政利润贡献相对较小,受国内经济以及市场竞争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壁垒和条件影响,邮政物流发展限制,缺少专业人才,现有运行机制、体制以及信息技术,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国内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且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对国内邮政物流发展影响较大。从国内邮政物流内部形势来看,目前邮政物流较之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仍存在着很多的不适应之处。比如,思想观念滞后,与邮政物流发展相比,邮政物流方面的管理思想相对比较落后;同时,还存在着运行机制与邮政物流发展相脱节的现象,在管理职能、组织机构上,更加侧重行政方面的管理。从国内邮政物流外部形势来看,也存在着一些发展桎梏。比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大量的外资企业入驻国内市场,资本也向国内市场转移。就那些外销产品以及原材料的跨国企业而言,外资企业自身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这是国内物流企业无法比拟的。同时,早在2003年国家就取消了对邮政服务的补贴,因此邮政物流企业资金来源减少,以致于邮政企业运营受到较大的资金压力。

(二)邮政物流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基于以上对当前国内物流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发展现状分析,虽然邮政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技术、体制以及服务等方面,较之于外资物流企业仍有很大的差距。具体分析如下:第一,信息网络渠道有待拓展,信息资料差距较大。虽然邮政信息网已经基本建成,但是传统的“三流”问题没有根本改变,通畅性较差,运行效率相对较低。网络数据资料、人工作业之间的自动化水平较低,与信息化、现代化物流体系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或者相互脱节,信息资料的输入、输出等,均遇到较大的桎梏。第二,物流配送以及应急处理能力有待提高。在当前电子商务环境条件下,物流服务行业发展过程中,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仓储能力,而且对物流应急处理能力、配送能力等,提出了交高的要求。虽然当前国内邮政行业拥有多个中心局、二级中心局和三级中心局,但是目前现有的仓储能力、物流应急处理能力等,与现代电子商务技术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第三,服务意识差,人员整体素质偏低,而且服务收费标准较高。国内邮政长期处于政府保护下,而且垄断经营长期存在,业已形成了一种行业垄断优越感。此外,人员整体服务意识差,服务水平低,没有生存紧迫感,责任感也非常的差。虽然1998年以后,国内邮电实行了分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邮政生存压力,但是仍未达到服务意识增强、人员素质提高之目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二、邮政在物流经济发展市场定位及发展策略

在现代邮政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建议借助无穷的社会力量,优选合作伙伴,并且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的合同关系;在此过程中,还要对服务费用、服务期限以及相互之间的责任义务等进行明确,以此来确保合作伙伴之间相互协作,认真履行合同内容。邮政部门应当立足实际,准确把握机遇,懂得取长补短。在现代邮政物流经济发展市场定位过程中,应当建立专业、经济合作、快捷准时以及用户满意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和管理体系。

(一)充分发挥邮政物流网络之优势,构建专业物流配送队伍

据调查发现,国内商场出售大件商品时,都会为顾客提供送货服务,而且连锁超市以及专卖店等,也有其配送网络体系。然而,商场配送货物时,提供的多是一次,而且客户不固定。从本质上来讲,这只是一个服务概念而已,并非配送网络体系这一概念。同一顾客再次接受商场配送货服务时,又成为商场新顾客;连锁店配送网中,连接着多个店铺,连接用户家里店铺的“100米”仍是一个服务空白区。邮政投递机制改革后,实现了投递到户之目标,而且也基本上可以解决“100米”问题。基于此,笔者建议在原来投递队伍建设基础上,建立邮政物流配送及管控中心,采用会员制。比如,会员仅需交纳年费即可凭会员证享受相应的邮政配送服务,而且配送费用由商家提供。从实践来看,完善和健全的物流配送网络服务体系构建,为现代邮政物流业务快速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转变思想观念,加大邮政物流探索与竞争力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消费,同时也使得消费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尤其是近年来国内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速,给邮政物流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商机。电子商务的发展,仅为流通过程中的商流形式结束而已,作为无形的交易,与产品到消费者手中仍有差距。因此,邮政物流发展过程中,应当实现实物快速转移,完成流通全过程;该种物流形式,在邮政物流研究过程中仍处于空白状态。随着邮购、电子商务以及各类电视购物业务的兴起和快速发展,进入物流系统的商品不只是局限于消费品,因此邮政部门已对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根据实际需求和现状,积极开展多元化的调查活动,坚持互利合作、优势互补的原则,在为其提供优质物流服务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加强邮政物流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和管理

为了能够为邮政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方面的支持,能够准确洞悉物流知识的人才至关重要,同时这也是制约现代邮政物流行业、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大瓶颈。从当前国内物流行业来看,其中包括管理学、经济学、信息学以及系统学和运筹学等方面的内容,这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和技术要求。在邮政物流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因目前物流类业务的从业人员多为传统邮政管理人员,他们的物流理论水平相普遍偏低,加之管理意识、技术等,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多数工作人员自身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些均与邮政物流发展向脱节,跟不上发展的步伐。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邮政物流企业一定要立足实际,采用多种渠道、多元化的方式和方法,对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从员工个人的品德、行为、仪表以及职业素养和接待客户礼仪等方面,从而全面提高从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第一,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目前来看,国内邮政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大批营销、管理以及作业处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对邮政物流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优化整合,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岗得其人、尽用其才。第二,对工作人员加大培养和管理力度。邮政物流业务的发展,需要熟悉专业知识的次年工业人员,因此做好邮政物流企业员工的次年工业培训非常重要,要采取多种培训方式,提高现有邮政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培养熟悉物流管理的人才,选拔业务精、高素质以及开拓精神强和有志于物流实业的职工进行深造,形成技术和人才优势。第三,建立薪酬管理制度,加大激励力度。实践中,应当明确物流成本构成,完善邮政物流成本财务管理模式,确立资本、劳动以及管理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保证合理分配。加大员工激励力度,对成绩较为突出的员工,进行精神和物质双向奖励,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四,对现有的业务进行优化整合,为邮政物流市场拓展提供服务。邮政物流发展过程中,应当根据市场需求,认真做好邮递业务整合工作,并且对市场进行细分,以此来带动下游产品的发展。在此过程中,还要充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开展专业营销工作,从而为物流市场的拓展发挥其整体优势。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