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7: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意产业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篇1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引言

“文化创意产业”是当前十分热门的词汇,上世纪九十年代创意产业就在全球掀起了一阵改革热潮。文化创意产业来源于个人创意和才华技巧展示等,在开发和运用文化知识产权的同时,能够和地方经济产生互动。文化创意产业属于高投资、高利润的产业。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新兴产业,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它每天创造的价值高达200亿美元,并且在全球范围内产值递增的速度达到5%。由此看来,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一个创新发明或者理念,也是一个能够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并且有着广阔产业背景的产业,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

2002年杭州的一家化纤厂停产后将厂房对外出租,低廉的房价吸引了一大批艺术家和设计师,他们给这个废旧的厂房起了一个新潮的名字:LOFT49,这一举措促进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随后,北京、上海和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相继出现了各种文化产业区,这股文化创意风潮迅速席卷祖国大地。目前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热门产业,仅上海市就有十几个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上海市第十二毛纺厂的旧厂房中已经注册的广告公司超过一百家。北京市计划在近几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力争将北京打造成全国的创意文化中心,北京现有的数字娱乐示范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等都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大型创意产业集散地。

上海市2004年举办了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论坛,首届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也于2005年在北京举办。杭州的LOFT49在两年时间内集中了18家颇具规模的创意设计公司,2004年一年的总产值就超过1.5亿人民币。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其他中心城市也出现了很多专业创意设计公司,形成了一条“中国人设计”的发展轨迹。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学术界等也在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理念。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1.2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所在城市的产业发展、产业基础和区域位置等,创意文化产业应该有其特有的定位。但目前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存在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哄而上、盲目跟风等现象。(2)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结构、整体职业结构等因素的限制,同时也存在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传统教育无法提供创意环境等问题。(3)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创意人才匮乏,拥有大批创意人才是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创意来源于人,培养优秀的创意人才以增强创意产业高端人才的集聚,是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统计表明,上海世博会上多媒体设计人才的缺口约有八万余人。同时多媒体设计的领军人物也非常稀缺,严重影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程。(4)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构筑清晰的产业链和产业外延,其中知识产权在产业链上的价值最大。很多文化作品没有发表前不具有任何市场价值,一旦发表后就被赋予了一定的版权价值,同时受到产权保护。但作品的版权价值一般很低,只有在产业链的流动中被制成电影等衍生品,将版权价值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发,才能有效提升作品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创意”实现更大的财富价值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文化创意产业今后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各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上海市于2005年成立了创意产业中心,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创意产业发展指南,同时改造利用废旧厂房建立起一批有特色的创意产业基地。2005年上海市创意文化产业的经济增长率已经超过上海市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产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为上海市的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该产业从业人数约有44万余人,占到全市总就业人数的5.0%。2006年上海市创意产业中心新建了14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全市总产业园区增加到48个。截至2007年底,上海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已经有70余家,年产值高达3000亿元。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为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文化创意产业也将成为上海市近几年的经济发展重点项目。

2006年北京市认定了首批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其中包括中关村创意产业基地、北京798艺术区等,并且制定了每年划拨5亿元用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计划。这些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吸纳了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入驻。2008年北京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迎接奥运会的到来,并且挂牌授权了第二批共11个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这11个文化创意集聚地是从46个申报基地中挑选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首都的产业政策和城市定位。目前北京市已经有20多个文化创意集聚地,对全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成为北京市文化创意发展的核心部分。我国的其他经济发达城市,例如深圳、长沙、武汉等,也相继建立了一系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深圳市的发展目标是在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增值达到本市GDP的11%。

3 结语

在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兴起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充分结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战略特征,正确引导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符合其行业特征,更好地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潜力,以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振鹏,王玲.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及发展问题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0(06)

篇2

创意产业集聚区所拥有的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人才交流与创新的特点使之成为推动创意产业实质发展与推广的有效途径之一。创意产业集聚区能够为创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集聚区企业间可以分享信息咨询,聚合特定的需求,共享高技术的基础设施等,同时,可以享受政府针对集聚区建设的金融支持政策等。因此,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创意产业孵化器,对推动文化创意企业的快速成长、促进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形成结构合理、分工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伦敦创意产业及其集聚区现状

一直以来,伦敦都是个富有创意的城市,以各种创新理念为基础,新技术与新兴市场已站在了时代最前沿。如今,创意产业已成为伦敦最大的产业部门之一,产出和就业量仅次于金融与商业服务业。除此之外,创意产业也将为伦敦提供各种创意的机会来增强社会效益,推进多元化的劳动力培养,鼓励个人彰显才智和创新意识。

作为全球创意产品与服务的研发、生产、融资与贸易的中心,伦敦的创意产业正在向纵深发展,伦敦创意产业的规模将越来越大。从经济角度讲,创意产业算是伦敦的第二大产业部门(仅次于金融与商业服务业),每年的产值均超过210亿英镑,解决了50多万伦敦人的就业问题。伦敦的创意产业也是伦敦经济增长最快的几个产业之一,伦敦发展署(LDA)的调查显示,创意产业中诸如数字内容、音乐、设计和时装设计等部门在未来几年内都将会维持4.5%的增长速度。

伦敦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都是通过一种自下而上式有机生长的途径而实现的。伦敦的创意产业集聚十分注重对老建筑的改造和利用。位于泰晤士河畔的由发电厂改造的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现在已成为伦敦具有地标性的建筑,综合了表演艺术和作品展览等多种形式。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于2000年建成,用于展示陈列国家收藏的国际现代艺术品。

伦敦创意区往往也在设计上符合创意人才的“胃口”。在伦敦南岸,为了弥补音乐厅因装修而无法享受音乐的震撼效果,创意设计师在音乐厅外搭建了一堵“会唱歌的墙”,只要游客触摸墙上凸出的“音符”,就会听见20多种的乐器声响;一旁的公共座椅也由设计师组装,游客可以通过手机蓝牙和这些附有播放器的座椅交换歌曲,当然通过蓝牙也可以为旁边的客人点歌,寻觅知己。

昆士兰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昆士兰创意产业集聚区(Creative Industries Precinct - CIP)位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中央商务区的西边,是澳大利亚首个致力于创意产业创意实验和商业化发展的集聚区,也是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典范之一。该集聚区斥资六千万澳币,耗时三年建造,于2004年5月正式启用,是澳大利亚第一个由政府和教育界共同为发展创意产业而合作的项目。

目前,昆士兰创意产业集聚区内汇聚了印刷媒体、视觉表演艺术、音乐创作和出版、新媒体(如动画、游戏和互联网内容设计)、广播电子媒体和电影、传统艺术活动等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设计包含了理查德・佛罗里达的3T要素,即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包容性(Tolerance),集聚区内有一个创意产业学院、两个研究中心和两个企业事业中心,具备了教育培训、研究及企业发展等功能。

昆士兰创意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载体,也为澳大利亚创意产业提供了独特的发展环境。集聚区内企业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形成本地生产网络,体现了创意聚集的目标。创意者个人被该环境吸引,形成创意产业的主导力量――创意阶层。而创意阶层又能够加强该环境的创新氛围,新的产品、设计和营销能为本地带来丰厚的利润,使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了物质保障,并能吸引更多的创意者来到该区域。

昆士兰创意产业集聚区是官产学研相结合的集合体。昆士兰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成立,是昆士兰科技大学(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QUT)和昆士兰州政府合作的结果。除昆士兰州政府和昆士兰科技大学之外,昆士兰模式中的投资者还包括创意产业集聚区有限公司和与之相关的企业中心,澳大利亚创意产业与创新国家重点研究中心(CCI),大洋洲互动设计合作研究中心(ACID),La Boite 专业戏剧演出公司等产业界和学术研究界的机构。而昆士兰模式的发展又是以上政府、教育界、产业界、研究机构等的参与和推动的过程,因此,昆士兰创意产业集聚区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官产学研相结合的产物。

这个由官、产、学共同合作而形成的集聚区,不仅试图培育澳洲的创意产业人才,同时运用其学术资源与官方关系影响着澳洲在创意产业发展上的走向,并且也有与业界务实合作的期盼。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及规律

从伦敦和昆士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概况和思路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引起了英、澳政府的关注,伦敦和昆士兰地区已经把文化创意产业提到了相当重要的战略位置,作为未来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并通过设立专门的推进管理机构和执行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文化创意产业获得蓬勃发展。通过总结伦敦和昆士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相关措施,我们可以归纳出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并可以从中探索出创意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经验和规律对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及其集聚区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主要内容是强调知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言的,同时也是农业、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三种不同的经济形态之间的区别是它们的构成要素之间的不同。而创意产业的发展,则在更高的水平上把这种单纯的以要素分类为标准的产业形态转变为以人的创造力和知识的生产为标准的产业形态分类。

在农业经济中,最主要的经济要素是土地,而工业经济的要素主要是资本。到了知识经济时代,最核心的经济要素变成了知识,这种知识既包括自然科学的知识也包括社会科学的知识,只有运用知识才能创造经济的奇迹。创意产业的发展则更进一步打破了这种单纯的要素分类标准,把经济社会活动中人的因素作用充分发挥了出来,是一种新的产业形态。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当今的社会发展理论也发生了变迁,经济增长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传统的工业社会的经济增长是以资源的巨大消耗为代价的,这种增长模式下的环境受到破坏、资源变得紧缺、发展不能持续。在知识经济时代则不同于这种增长方式,变成了以知识的生产、创意的激发为主要源泉的增长方式。因此,随着知识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民物质生活达到较高水平时,社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根植于地方特色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类知识密集型的新型产业,其对客观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如果不具备产业发展所需的环境而轻易确立发展创意产业,不仅不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可能给本已健康发展的别类经济造成打击。从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创意产业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不同,人均收入和人力资源结构不同,造成了各地创意产业的定义、范围界定以及发展策略各不相同,但是相同点是,各地创意产业的发展都是在充分结合本地产业发展背景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以满足本地区实际需求为原则的,因此都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针对性。

可见,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与各地方的经济基础、文化背景、资源特色等相结合,包括文化、风俗、传统、价值、愿望等。通过分析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环境,来唤醒局部区域的投资理性,使其客观的评测本地区的发展环境,并找到其自身基础与所需条件之间的距离,为是否确立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做好决策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塑造地方特殊性与独创性,才能真正发展创意产业。

3.集聚化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集聚区是指产业中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具有很强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由于创意产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服务的传统产业门类繁杂,就自身体系而言也是无法通过单体行为所能完成。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促使创意型人才和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建立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走集聚区化道路是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途径之一。因为创意产业不仅是个人和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地理集聚,这就是集聚区的环境。集聚区内企业、非营利机构和个体艺术家集聚和互动,形成独特的集聚区发展环境和产业链。

篇3

[关键词]亚太地区;创意产业;发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F1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09)05-0092-03

亚太地区创意产业以日本、韩国为代表,其创意产业以文化产业和产业服务为主体,兼顾了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两个层次。

一、日本创意产业发展

1 发展概况

日本的创意产业统称为娱乐观光业,创意产业已成为其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目前,日本在制作游戏软件方面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国。日本的动画片和漫画也遍布全球。据统计,日本动漫产业已成为日本国民经济中排名第六的支柱产业。目前日本共有235家动画片制作公司,市场规模约为1,519亿日元,如果加上与动画相关的产品开发和销售,整个市场规模约为1万亿日元。

2 日本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大力支持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方便,并制订相关鼓励政策,是日本创意文化产业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日本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府积极推动并倾力支持。日本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但政府主导的特点也很明显。…日本于1990年成立了由专家学者和艺术权威组成的文化政策促进会;1996年,文化厅正式提出了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正式确立文化立国的战略;2000年确立了《基本法》;2001年颁布了《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并开始实施新的《著作权管理法》;2002年小泉政府针对数字内容产业提出施政方案,相关产业政策便陆续出台,如2002年《知识产权基本法》,2003年《电子日本重点计划》、2004年《内容产业振兴政策》等。

(2)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日本不仅在政策上予以鼓励,而且还制订了健全的法律、法规。近年来,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日本又制订了多部新的法律,如IT基本法、知识产权基本法、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等。

(3)文化和市场深入结合。日本的文化产业不是由政府“包办”的,文化产业项目都进入市场操作。即使是个性化的文化活动,日本也依靠市场化运作。在日本,各大报社都设有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部门和中心,其文化中心经常邀请大学教授和专家学者举办讲座。讲座面向普通百姓。收费很低,内容涉及高雅表演艺术、美术、书法、摄影等,很受大众欢迎。

(4)重视创意人才的培养。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在2005年公布的《知识产权推进计划2005》中,创意人才的培养就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各大学府和职业学校都开设有关创意产业的专门学科。此外,日本政府还举办各种评奖活动,奖励和表彰创意人才,调动创意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二、韩国创意产业发展

1 发展概况

韩国的动漫业和游戏业是其创意产业的特色。2003年韩国动画的销售规模为3,200亿韩元,加上卡通等衍生品,总的市场规模为7,700亿韩元(约2.7亿美元),占世界市场份额的0.4%,每年向海外出口额达0.8亿~1亿美元,动画产值一跃而居世界第3位,形成了具有韩国特色的发展模式。数码游戏作为科技发展的附加产业已被海外发达国家和地区认可并加以大力发展和扶持。根据韩国文化观光部下属游戏产业开发院发行的《2004大韩民国游戏白皮书》数据显示,2003年韩国游戏市场规模创下了30,009亿韩元记录;2004年为45千亿韩元;2005年、2006年分别达到51千亿韩元和50,007亿韩元,呈持续增长趋势。韩国已经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世界游戏强国,并使游戏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在韩国游戏业奇迹般地发展进程背后,韩国政府的作用极为重要。

2 韩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模式

韩国创意产业发展得益于良好的发展环境,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韩国政府营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对于韩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政府从政策制定、法律法规、园区建设、资金支持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营造着良好的创意产业发展环境,从而使自己的创意产业走在世界前列。

第一,政策和法律法规

韩国政府在法律法规方面也做了完善的制定: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方针。这个方针重新界定了文化产业,明确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1999年2月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界定了文化产业的范围,确定文化产业是经济产业。1999年韩国通过《文化产业促进法》,明确“协助文化、娱乐、内容产业”;另外成了“文化产业基金”,提供新创文化企业贷款。2002年出台《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等一系列的法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改善。如从法规上支持游戏产业的发展。从1995年起修改音像法,奠基了游戏产业的发展和支持条件,并根据“音像一影像法”的实施,在1996年确立了游戏产业振兴推广发展的基本计划。为了游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韩国还强化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具体包括:对从事游戏产业的高科技人才免除两年的兵役;完善游戏产业各行业代码制;对游戏企业实行各种税制优惠政策,减少甚至免除游戏企业的税收。

第二,资金支持方面

韩国政府建立了文化创意产业资金支持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产业预算、专项基金和投资组合三个方面。2000年首次突破国家总预算的1%;2001年又上调9.1%,达到了1万亿韩元;2003年达到11,673亿韩元。韩国政府设立的专项基金也很多,包括:文艺振兴基金、信息化促进基金、广播发展基金、电影振兴基金等等,这些专项基金对于文化创意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经济上的空间。关于投资组合方面,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于2000年至2001年两年间,成功运作“投资组合”17项,共融资2,072亿韩元(政府350亿,民间1,723亿)。2001年韩国电影振兴公社通过“电影专门投资组合”融资3,000亿韩元,保障了电影事业的发展。正是由于这些资金的强大的支持体系,文化创意产业才能发展得如火如荼。

第三,文化创意管理方面

政府为了营造更有秩序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专门设立了一些管理机构。来协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1994年设立文化产业局,主管文化产业。1999年设立了游戏综合支援中心、游戏技术中心、韩国卡通形象文化产业协会等,这些机构分别主管政策和规划、游戏产业技术开发、负责创作。2000年设立韩国卡通形象产业协会,负责市场开发,设立韩国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制定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方向、发展计划及文化产业振兴基金运营方案,检查政策执行情况、开展有关

调查研究及其他相关工作。2001年设立文化振兴院负责文化产业具体扶持工作,同时侧重音乐、动画、漫画和卡通形象产业的发展。

第四,大力培养创意人才

创意人才是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韩国政府非常重视创意阶层的培养,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专利,保护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培养创意人才营造宽松的创意环境,为此韩国政府建立了创意人才培养机制――“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双赢”,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加强院校创意人才的培养;利用网络和其他教育机构作为培养基地,鼓励人民创新。

在游戏产业方面,韩国很多大学开设了游戏专业课程,涵盖游戏内容情节设计、图像声音处理、软件编程等各游戏生产环节,并设立了相关的短期教育课程和远程网络教育课程。在288家设有IT相关学位的大学中,其中10家大学的游戏专业和研究院是由政府制定赞助的。韩国还建立了游戏学术学会,游戏产业人才流动机制。

第五,注重文化创意产品的国际市场的开拓

韩国政府不仅注重文化产品的生产,还重视国际市场的开拓。他们主要瞄准了国际市场,以中国和日本为重点的东亚作为登陆世界舞台的第一步。韩国对此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针对亚洲、美洲等地区的区域差异,开发针对性产品挖掘品牌对韩国形象和韩国文化产业的市场效应;在文化出口地区建立“前沿据点”;通过前沿据点进行区域市场调查、研发和宣传,积极开展跨国合作,集中资金支持重点出口项目。例如,韩国设有六家有线电视和卫星广播专业游戏频道,政府积极推动多个城市举办游戏展览会和游戏比赛,组织游戏企业产品参加美国、英国、日本国际游戏展览会。韩国政府还效仿美国、日本,用发行游戏专题邮票等方式来告诉全世界,游戏是现代的文化范畴,并为其辉煌引以为荣。

三、日韩创意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 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重视产业发展政策

纵观其他创意产业发展较早的国家,发展创意产业都是传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转型。韩国在经历了1997年的金融危机之后,陷入经济困境。为了重振经济,政府开始重视产业多元化发展。并将目光投向具有低消耗、高利润、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上。中国经济发展到“十一五”阶段。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已经差不多到了极致,接下来的就是要从制造提升到创造,经济的下一个增长极,就是自主创新。创新离不开创意,自主创新从技术上讲是创新,与文化结合就是创意。在发展创意产业方面,中国有很强的优势,因为创意产业与文化密切相关。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都是我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从现阶段来讲。中国发展创意产业,也是中国建立和谐社会、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关键。

2 成立专门机构,构建服务平台

从宏观角度对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整体布局和规划。创意产业的发展不同于传统的制造业,它更加强调个体的创造力、灵感和技能。基于该特点,创意产业中有很多门类如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绘画艺术等行业中的从业者多以个人或创作小团体的形式存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各类具有创意才能的小团体和个人提供信息、交流、展示、设计、交易等中介服务,使这些创作个体通过该平台找到适宜的合作伙伴。促成创意产业成果向创意产品转化,进而实现创意产品的市场价值。

3 以人力资本为核心,大力培养创意人才

发展创意产业的关键是完善产业链,而完善产业链的关键是对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培育。人才的开发需要针对产业链上不同人才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方式,这是培养创意人才的关键所在。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很快带动了人才需求的膨胀,而国内创意产业人才短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要改革教育体制的束缚,加大社会宽容,以人力资本为核心促进创意人才的培养。我国应该重视国内创意人才的培养,通过设立创意产业高等教育论坛,把设计师和全国各地的学校联系起来,连结学校与文化组织成为创作伙伴,在各大专院校开设创意方面的课程并形成相应的院系,以及设立基金为创意产业创业者提供创业计划训练或创意奖项等,使产、学、研有机结合,缓解创意人才荒。

4 打造和完善高效产业链

从日韩创意产业成功的经验来看,其产业链是创意产业成功的关键。和传统产业的产业链相同的是,创意产业链的形成,同样需要不同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分工协作”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参与协作的企业具有更高的专业性、更突出的核心专长和核心技能,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应。

完成产业链上的“分工协作”,需要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创意人才往往习惯于把精力集中在原创创意上,对于市场推广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兴趣。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创意产业管理团队中也往往缺少营销人才。这种情况下,建立健全市场中介体系,通过中介组织把创意和市场连接起来。是一条重要的渠道。

篇4

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和科技融合 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219-02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等新经济特征,已成为当今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技已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出台系列政策支持文化产业,不断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和支撑体系建设,文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有力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与科技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特征,文化与科技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科技创新是社会文化形态演进发展的催化剂,同时,先进文化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因此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文化产业分类广泛、内容多样、产业结构复杂、产业链长,科技如何如何介入,如何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分析和了解文化科技融合趋势是文化科技工作领域重要工作。

1 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发展,文化和科技不断进步,相互融合的模式也不断变化而且多样,总结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相关特点和规律,结合分析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我们尝试将文化产业按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演艺产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分类。以此为基础探讨提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趋势,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目前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主要有六点,一是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二是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提升的方向更加清晰,三是文化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态势日益明显,四是文化产业与旅游等相关产业结合更广泛更紧密,五是金融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势头将持续升温,六是文化产业未来发展应着重培育大型的互联网应用和内容提供商。

1.1 新闻出版

(1)新闻出版将是受信息网络技术冲击最大的行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引领作用逐步加强多种新兴发展模式,传统以版权为核心的产业链遭到破坏,需重塑基于版权的盈利模式和数字出版产业链。新闻出版将更加关注的核心技术,一是内容制作、整合和标引技术,包括海量数据的加工与存储、信息标引、语义分析、多媒体制作及内容资源嵌入式聚合等技术;二是数字内容的多渠道技术,包括数字内容的多终端呈现、多屏无缝衔接的传播技术;三是MPR技术、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和智能语音合成技术;四是营销与用户服务技术,包括对消费行为收集、分析并反馈给生产端的相关技术与方法;五是电子商务和物联网技术,包括线上线下互动技术;六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包括原有的数字水印、数字DNA技术及各种第三方计数与付费等相关技术与解决方案;七是3D印刷、绿色印刷、数字印刷、按需印刷技术,包括新型印刷流程控制技术;八是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2)新闻出版发展趋势将是数字出版、移动出版、传统出版竞争与共存的时代,传统图书业的衰退不可避免,移动出版是图书业的未来,移动出版和全媒体出版将是报业的基本服务形式,期刊业必然转向数据库出版和知识服务,数字印刷和绿色印刷市场份额将快速增加,基于动态、互动、整合、个性、智能等数字出版新业态将成为创新热点,数字出版产业的集中度将逐步增强,做大做强才有出路,电子商务将成为出版物发行的主要渠道。

(3)新闻出版将推进出版内容投送平台建设,构建技术先进、覆盖广泛、传输快捷的现代优质内容传播体系。鼓励平台运营商提高创新能力,采用先进技术,形成动态聚合、实时分发、精准投送的数字阅读服务系统;推动数字出版内容资源建设、优化数字出版内容质量,提高新型数字出版内容产品研发、改善数字出版内容阅读服务和用户体验,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升级转型,最终实现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与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为实现文化强国目标提供动力支撑。

1.2 电影科技

电影产业发展趋势―― 数字化的摄制传放技术,高品质的音像体验追求。胶片到数字的转变基本完成,信息技术全面渗透到电影制作各个环节,前期拍摄追求更高分别率和更快拍摄速度,前期、后期制作技术的融合日趋明显,3D电影摄制技术日趋成熟,放映技术追求大尺寸、高帧率、高分辨率和高亮度,发行、传输渠道向卫星、网络化发行方向转变。

1.3 广播电视

(1)广播电视将构建技术体系,一是在内容层面高清化,研究开发高清、3D、环绕立体声、业务基地等关键技术。二是在系统层面平台化,研究开发业务集成、交换分发、内容与业务保护、资源共享等关键技术。三是在网络层面互联互通,研究开发骨干网、接入网、家庭网、无线网、互联协议与接口等关键技术。四是在服务层面互动化,研究开发中间件、智能操作系统、智能终端、跨屏互动等关键技术。五是在管理层面可管可控,研究开发运营支撑、安全管控等关键技术。

(2)将加强几个能力建设,一是全面提升制播能力,再造网络化节目制播工艺流程,基本实现全国地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节目制作与播出数字化网络化。二是大力发展高清电视,实现高清节目制作播出。三是积极发展3D电视,研究3D电视技术和标准,开展3D电视技术试验和播出示范。四是积极推动内容开发,大力开发面向多种平台、多种媒体、多种终端的新型节目形态。五是全面提升传播能力:提高网络承载能力,全国有线网络互联互通,卫星、无线网络协同覆盖,有线、无线网络互动。加快有线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打造基础网络平台―― 光纤到基于同轴电缆网络,解决家庭用户最后一百米的接入问题,加快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六是积极推广地面数字电视,建设下一代无线广电网,重点解决“广播”与“双向”的无线网络融合,“单向广播”开发新一代无线广播技术,“双向传输”基于OFDMA技术适应性开发,组网覆盖融合“大区广播”和“蜂窝组网”。

(3)广播电视将基于智能引擎构建业务平台,网络结构支持区域性组网和全国性组网,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实现广播、电视、多媒体信息服务、移动接收、便携接收。构建服务体系,创新服务业态,加大新业务的研究与开发。建立智能电视门户,实现各类内容和应用在用户端的生动展示,实现不同用户和不同终端服务界面的可定制化,实现跨屏应用和多屏融合。广电网未来演进方向―― 统一架构,协同传输,形成真正意义的全覆盖网络,有线+无线+卫星形成立体化网络,天地一体,协同覆盖。

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明显,将构建以广电网络为纽带的自我发展体系,数字化、宽带化、融合化日趋明显,将向全媒体、全业务、全服务三网融合方向方向发展。

1.4 动漫游戏

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趋势一是高质量的体验型产品,集群化的生产,多渠道的传播和多形式的终端不断涌现。二是产品向高质量动漫游戏产品、互动体验类动漫游戏产品及泛动漫类产品演进。三是生产方式向大规模集群化生产、无纸化动漫协作生产、二三维动画与实景拍摄动画的一体化转变。四是传播渠道向新媒体传播(互联网、移动通讯、数字电视等)及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等)发展。

1.5 网络文化

(1)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内容、模式、终端与跨行业合作,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网络发展迅速由Web1.0jfwa―― Web2.0时代―― Web3.0时代快速转变。网络文化产业的网络技术依赖特征明显,每一次网络技术的发展,都推动了网络文产业内容、运营、应用、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变革和发展。内容为王仍将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必将越来越多,真正“按需生产”的局面必将出现。随着音乐、电影以及纸质媒体开始对版权实行收费,只有好的内容才能有真正的消费者,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2)移动终端的研发与制造竞争更加激烈,除了终端厂商外,谷歌、苹果等信息服务提供商和消费电子厂商(如淘宝等)已经大举进入终端市场,作为产业链上游的运营商,也在进行终端相关产品的研发,纷纷推出自己的定制终端,甚至运营商自主研发的终端产品。

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博客、手机上网呈、“微博、微信”、LBS+团购、LBS+精准推送,LBS图片分享、LBS+点评等LBS商业模式的发展,平民百姓参与文化表达和文化创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3)策略性跨行业合作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随着网络文化产业的内部行业的进一步细化,跨行业合作必将日益变得有策略性和有选择性。如YouTube加强内容发展策略,推出了一系列与新闻、音乐和电影相关的特色入口。与米高梅电影公司的合作使YouTube拥有了更全面而稳定的受众群体。

1.6 演艺产业

(1)演艺产业发展趋势―― 虚实结合的多维化表现空间出现,自动化、数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舞台装备大量使用,产业发展趋势从剧场艺术向多场合消费艺术发展,相应的演艺科技也从有限空间向多维空间发展。实景演出是当前演艺产业最为复杂的演出空间,多维空间带动演艺科技从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系统集成、单元智能向规模化集成、系统间协同、智能化服务发展。

(2)专业灯光的发展趋势,一是高效、节能是舞台灯具发展的必然趋势,灯具自动化将进一步深入发展,舞台灯具呈现多样化格局,灯具的操控更简便、实用。二是控制台的功能将更为强大,灯光控制系统必将兼容。三是网络系统将更加通用和开放发展,LED与视屏市场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3)专业音响的发展趋势,一是数字与网络技术、绿色、节能、智能化、易操作、交互性;功放、扬声器等向高效、紧凑发展。二是调音台向智能化、网络化、人性化方向发展。三是技术与艺术交融,三维多声道扩声技术、实时声像定位技术等不断创新发展。

(4)舞台机械的发展趋势,一是舞台机械技术进一步强化剧场的多功能,舞台机械技术的专用性更加突出,舞台机械元器件通用性与专用性并存,舞台机械的维修与保养专业化发展。二是舞台设备广泛应用,舞台技术等与艺术深度交融,舞台机械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更全面和广泛。三是舞台机械的质量检测机构开始设立。四是演艺装备制造产业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科技产品”过渡,主动研发在演艺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中逐渐兴起。

(5)乐器的发展趋势,一是自主创新,使乐器行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过渡。二是文化营销,使乐器行业从“普通工业化产品”向“艺术类音乐产品”转变。三是形成一条龙头产业链,使乐器行业从“生产销售领域”向“综合服务领域”转变。

1.7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

(1)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将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或服务的内容、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科学技术在广告服务、文化软件服务、建筑设计服务、专业设计服务等服务领域应用将更加广泛。

(2)为进一步提升创意设计创作力,将加强基于视线追踪的创意产品测评方法及技术、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用户体验系统、创意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及系统、设计知识管理及服务系统、创意设计概念预测及概念模型测试系统、创意设计交易中的诚信交易及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效率提升的支撑系统等研发。将进一步加大工业设计和人机工程的评价体系和技术标准、综合性产品开发软件环境技术、市场快速响应的数据库集成技术及信息传输技术、基于Internet的虚拟现实技术(Cult3D)应用于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3)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共性技术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领域将被充分利用,用于建设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专业数字素材库。研发创意设计交易保障、创意设计撮合、创意设计综合集成、创意设计评价等系统,构建专业化媒体超算与协同式创意设计云服务平台,提高创意设计效率和质量。聚集遍布全球的百万级创意设计人才,提升文化创意设计的创作力,服务数十万企业及相关机构,建立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开放式合作平台,国家将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第三方、第四方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广告、会展、工艺品等文化创意设计开展社会化服务应用。

(4)为进一步提升创意设计表现力,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展示将逐渐加强。依托于先进数字技术(互联网、数据库、高速运算、数字内容),虚拟和现实结合,电脑技术强大运算能力支持,可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完成多种传播任务,传播过程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多元性、社群化、海量数据等特性。互动性是指传者和受者互动性增强,信息快速交换和传播,个性化交互,灵活性增强,多种交互方式共存。多元化是指终端多元化,传播终端不局限于屏幕,可以是任何介质,而且是跨终端的显示,内容多元化,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内容广泛。

(5)设计新材料及颜色搭配等咨询服务平台将以“激发设计师的设计灵感,解决设计师的创作疑惑”为主题、以“关注环保,改善环境”为核心的理念,提供专业化服务。各种世界最新、最前沿、最自然环保的新材料资讯,及可触摸的最环保新型材料样品、全球流行的材料趋势等通过数据库网络与实地体验馆相结合方式,让产业更加快速准确的找到更加创新及可实际利用的材料信息资源,寻找到最优化材料,搭配适宜颜色,借助材料专家智囊进行深度材料咨询服务,推动企业产业升级和创意产业的发展。

篇5

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我国动画产业也面临危机,人才成为制约新时代动画产业的瓶颈。同时如何利用新媒体渠道打造国产动画产品的整体影响力并创造价值成为当今动画产业急需寻求突破的当务之急。在传统动画与新媒体时代动画的不断整合和接洽中,通过对新媒体时代动画产业盈利模式的不断探索,在我国基本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发展盈利模式,基于这种模式,动画产业从动画作品的策划,设计,制片,发行,播映,销售以及最后产品服务等方面都利用到了这种新媒体的传播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动画作品更加人性化,渠道更加完善,覆盖面积更加广阔,信息的容量也得到了质的提升。现在很多动画产品都能很好的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把握市场的规律。这样也就减少了资源的浪费,用适度的资源达到了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时代已经全面到来。科技的进步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随着人们对于电子时代了解的深入,对服务的要求,也在随着时代而改变,信息化的生活,便捷高效的文化传播渠道,多元化的文化生活方式,使一些传统的传媒企业受到了冲击,但是可以看到的是,许多传统传媒企业也开始接受这新媒体时代,积极开始转型。如手机报纸,网络杂志等。这些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动画产业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于此,正开启了,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新媒体时代,做好动画的方法

1.如何在设计上引起观众兴趣

做好的动画就是要做能在市场上受欢迎的动画,必须要做的一点就是,要对作品有个精准的定位。对作品的定位便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只有引起人们心里共鸣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这点就要表现在人物的造型以及对白上,用简单,幽默的语言表现出能引起人们共鸣的观点,将现实生活中的抽象的东西,复杂的东西,具体化,简单化。之后要考虑到,现在人们快速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种的压力,当这些东积累到一个的精神上时便需要,一些东西来让他们缓解压力,利用这点,好的作品便会成为日常必需的精神食粮。

2.如何维持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现在国家的动画产业,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而各个企业普遍的是片面的追求发展的高速度,而忽视基本的市场规则,从而导致现在市场上的出现一些不正当的竞争,也出现相关的法律纠纷。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没有形成链式的发展形势。针对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的是建立系统的融资体系,任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政府需要在这个方面进行政策的倾斜,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植。其次,实行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政府因着手建立文化产业创意园区,同时提出相应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我国有类似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区,但是仅仅只是生搬硬套外国的模式,在创意的过程中也只是复制,极少能看到中国的特色的东西在里面。再次,在动画创意的过程中,争取做好的每个环节,保证质量,杜绝速度第一。最后,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培养出不同种类的人才,不仅仅需要能创作的,还需要能经营文化产业的人才,让这些人才,在文化产业中各尽其才,才能让整个文化产业稳步合理的发展。

3.如何把握未来动画发展的趋势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伴随着文化产业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个性化将成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当然,创意仍然是文化产业的主旋律,当今文化产业面临这些发展趋势,首先是主动去学习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样式,吸取其中可以利用的部分而不是去复制过来。其次,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中国文化的加工和创作,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现在出现的一些富有中国文化的底蕴的动画产品便是很好的例子。最后对文化产业衍生品的经营方式需要更加的个性化,对衍生品的定位要更加准确。如此,才能把握住,文化产业发展的脉搏,促进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结束语

篇6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一些思考

收录日期:2013年6月8日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经过蓬勃旺盛的发展,产业业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产业从单一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国营文化事业的天下,步入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和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并存共荣的阶段,在全社会基本完成了围绕文化新兴业态――关于文化产业的观念、条件、环境和生产力主体等的深度动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8,400亿元,比2008年增长10%,约占GDP比重2.5%。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1,052亿元,比2009年增长18%,约占GDP比重2.75%。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超过39,000亿元,占GDP比重首次超过3%,文化产业平稳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000~2009年,我国文化影响力从世界排名第十位上升至第七位。软实力排名占全球第三,取得的成绩令人欣喜。以电影和出版业为例,文化发展要面向全球,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0年共有47部中国电影销售到海外,销售收入达到35.17亿元,较2009年增长27%,2011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达20.46亿元,海外票房比2010年有所减少;出版业的“走出去”战略成绩令人欣喜: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排名的销售量超过2,500万册的十本书中,我国占了三种,这是历届排名中所没有的。全国版权贸易逆差比例进一步缩小,2010年版权贸易引进品种与输出品种比例降至2.9∶1,而2002年、2008年分别为为15∶1和6.5∶1。

但是应该看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与世界范围内先进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与不足。总的来看,当前国内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对产业实践的发展现状把握得不是很清楚,虽然研究者的自觉跟进意识、总结意识和创新意识很强,但在理论突破和理论创新方面严重落后于实践的发展,存在着两大明显缺陷:一是缺乏对中国文化产业理论发展过程的梳理,从而导致对国情认识不清,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认识不清;二是缺乏自主的理论创新意识,尤其是在构建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理论体系方面没有大的建树,从而导致文化产业在指导理论上的迷失,产业发展中许多政策性的瓶颈(如市场准入问题、投融资问题、资产授权问题、产权界定问题、税收问题等)无法突破。

二、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西方国家从19世纪起,就将文化生产纳入国民生产体系,确定为生产性的产业工业部类之一。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大规模、全方位的发展更以迅猛势头领先世界潮流。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包括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在产业实践、文化产品营销实践和理论研究、艺术管理、国际交流与合作、文化艺术法规、学科分类和教学、学术研究与企业的横向联合,以及研究专著、教材、专业化期刊的出版和发行等领域,都占据绝对优势。世界传媒界的九大巨头(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迪斯尼公司、贝塔斯曼公司、维阿康姆公司、新闻集团、索尼公司、TCL、环球公司、日本广播公司)已经实现了广播、电影、电视、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有线卫星网络、音乐、娱乐、体育、网上服务等商贸一体化的多媒体经营,并基本控制和垄断了当今世界的传媒市场。它们的触角已遍及亚、欧、美各地区,年收入都以百亿美元计算。全球50家大的媒体娱乐公司占据了当今世界上95%的文化市场。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由美国等西方国家垄断,其中70%又由跨国大公司垄断。在拥有全球电影市场60%的美国电影公司中,82%左右的利润由时代华纳和哥伦比亚等跨国电影公司创造。全球音乐制作被美国5家大型跨国文化公司所掌握,超级跨国文化产业集团日益成为世界文化生产的主导者。

综上可以看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规模、影响力、市场占有率、盈利率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差得很远。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组织拥有有序的发展趋势,其文化产业市场结构呈现出寡头垄断趋势,并且文化产业市场行为呈现出兼并、收购、联合趋势,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文化产业市场绩效呈现出高科技化趋势与文化产业组织政策规范化趋势。而我国的文化产业组织发展状况是市场集中度低,文化企业规模经济实现程度低,文化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进步缓慢,市场机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市场进入、退出机制,缺乏科学的文化产业组织政策和完备的法规体系,所以我们要进行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

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由于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数字技术不断升级换代,以及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全球化和自由化,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进入了调整阶段。其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文化产业向创意产业的转型,增强文化产业的活力;第二,通过文化产业向内容产业转型,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第三,通过采取横向联合和纵向一体化战略,提升文化企业的竞争力;第四,通过寻求与其他产业的最大融合,带动文化产业自身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

另外,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产业政策作支撑。为了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各个国家和区域组织纷纷采取措施,调整文化产业政策应对文化产业新趋势带来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欧洲国家也纷纷以欧盟为平台,召开一系列文化会议,制定多项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相应的文化产业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之所以逐渐取代传统产业而成为支柱产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文化产业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我们也要采取措施,调整变革我们的文化产业政策来应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文化产业政策从根本上讲是用来指导和管理文化产业的原则和办法。文化产业政策架构应充分考虑文化产品的特性。文化产品不仅具有商品生产性,而且具有社会意识形态性。因此,政府在制定文化产业政策时应着眼于两个“价值最大化”原则。一是商品价值最大化原则,政府要为商品价值规律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从直接办文化管文化的模式中解脱出来,着重解决那些文化产业中市场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问题,比如战略规划、政策导向、产业协调、配套服务等,确保文化市场充满生机活力;二是社会价值最大化原则,政府在制定文化产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文化产品的社会意识形态性。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产品的社会意识形态性具有某种有效的维护作用。由于世界上存在着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分,在文化产品的传播中,强势文化总是借助于其强大的文化产业力量,把它的价值观念向其他文化强烈渗透,文化产业政策的作用就是降低外来文化产品对本国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在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上应该是有进有退。如对国内文化市场的干预少一些,对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中的干预多一些;对文化企业层次的干预少一些,对文化产业层次的协调多一些。保证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健康成长。

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趋势是:注重对经济和文化理论的整合;进行多学科交叉运用于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加重对文化产业中的创意性部类、知识性部类的研究,加大对创新性成果的研究;注重对各产业门类的具体分析研究,分析与综合并重;注重理论对现实的实际指导作用;注重具有前瞻性的研究。需要着重强调的是,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文化资源丰富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的,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5000年的文化资源宝库,这为我们开发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产业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这些文化资源向文化项目转换的时候,要避免盲目开发与过度开发,注重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根据我国国情,确立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指导思想地位,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使之不仅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扮演重要角色,把文化体制改革纳入国家整体性深度改革之中,使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能够生动地体现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之中,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供一种产业动力机制,从而使文化与经济之间回归其应该有的一种力的同构互动关系,建立公开、透明、非歧视的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和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建立、健全完整的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系统和法律系统,理顺各种文化产业政策关系,为文化产业的合理化进程提供全面、系统的法律保障机制和政策支持系统;以新的尺度重新审视关于文化产业的意义,以伦理原则和法的精神重构文化产业的价值系统,建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系统。

主要参考文献:

[1]曾玉梅.集团化与品牌化――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湖北社会科学,2010.4.

[2]王俊飞.当代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社会科学研究,2011.4.

[3]宛浩.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及政策分析.国外社会科学,2006.1.

篇7

关键词:创意产业;经济转型;冰雪旅游;人才培养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时代的到来,各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发普遍趋势。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标准越来越倾向于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创意产业目前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及城市的支柱性产业。目前,香港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最为先进的地区,被誉为亚洲的设计中心。2015年实现创意产值24025.06亿港元,同比增长2.4%,占GDP的4%。上海是我国最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已经占到全市GDP的8%。截至2015年底,上海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总数达到128个。同样,截至201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初步核算实现增加值2794.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13.1%,创历史新高。哈尔滨要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创意产业也应当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综述

厉无畏从旧区改造、城市更新,资源开发、文化演绎,旗舰项目,综合运用这三条路径出发,提出了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路径;蔺建开对于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及西安城市经济的经济转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路径;朱吉亮对于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路径选择;尹殆梅以北京石景山为例对城市老工业区创意转型路径进行了研究;马瑞秋一针见血地指出,创意产业是引领哈尔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刘秩梅从哈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现实基础、优势和条件等方面,对于哈尔滨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三、哈尔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1.主要优势

(1)文化底蕴深厚

哈尔滨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哈尔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冰雪文化资源。冰雪大世界被誉为恢宏壮阔的“冰雪史诗画卷”;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是江漫滩湿地草原型风景名胜区。双峰林场,雪量堪称中国之最,且雪质好,粘度高,素有“中国雪乡”的美誉。截止到2010年底,哈尔滨已发现古城址、古遗址、古墓葬、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约20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2处。特别是索菲亚教堂、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哈尔滨文庙等文物景区深受游客喜爱。

(2)基础设施齐全

目前,哈尔滨共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省级示范基地10个、示范单位26个。其中,黑龙江动漫产业(平房)发展基地成立于2006年10月17日,是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局和省广播电视局联合授牌的省内唯一一家动漫产业基地。

2.相关劣势

(1)产品缺乏创意,竞争力弱

以动漫业为例,虽然近些年黑龙江省的动漫业发展迅速,产量很大,但是广受观众好评的优质的原创作品并不多见,其中大多是模仿国外的动漫作品,或陈腐老套、情甘简中的低质量的作品。在我国动漫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发明出的动漫产品,它们控制了国内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2)缺乏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高端人才

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之所以迟迟得不到解决,是由于哈尔滨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中高端人才的缺乏。目前,高端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哈尔滨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要想解决这个障碍就需要培养大批符合该产业需求的高端人才。

(3)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尚未建立,集聚效应不明显

因为目前的文化创意企业具有规模小、关联度低等特性,这些特性严重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效应和稳定、顺畅的产业链的形成。

虽然目前哈尔滨市文化创意产业已形成聚集特色,但主要是同质化企业在数量和地域上的聚集,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和强势品牌,在品牌资源、市场、服务及生产、技术等方面集群效应不明显。

四、加快哈尔滨市发展创意产业的路径选择

1.努力营造创意企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为创意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政府的大力扶持是一个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的必要条件。在哈尔滨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的过程中,政府要发挥首要作用。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创意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创意企业在企业发展初期往往发展较快,但是到了后期就会出现融资难度大、资金需求大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政府应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推动创意企业加速发展。其次,政府应尽快成立专门的创意产业发展协调指导机构,对哈尔滨的创意产业状况进行细致深入的调研,规划哈尔滨创意产业发展的近期和中长期目标,为创意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2.鼓励我国有优势的企业开展海外投资,发展新型文化产品交易模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使得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更加频繁,我国市场上其他国家的创意产品也是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应该积极应对外国公司在我国的创意产业投资,还要深入贯彻“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鼓励我国有优势的企业开展海外创意投资。

哈尔滨还应努力构建以互联网为新兴文化创意产品载体的现代文化市场建设,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通过建立城乡一体的文化创意产品流通网络,努力实现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最高的文化服务和文化创意产品高效率的流通的局面。

3.大力培养创意产业人才,加强对创意人才创造力的培养

我国要想发展创意产业,当务之急是要培养一批文化底蕴深厚、懂得文化创意产业运营规律、国际视野宽阔的高端创意人才。要想加强对创意人才创造力的培养,那么首先需要解放思想,因为解放思想是创造力开发的前提。如果高校培养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仅仅只会死读书、读死书,不会通融变通,“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天下事”,不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缺乏批判性思维,创意创新就无从谈起,一个开放的思想市场更无从建立,那么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永远得不到快速的发展。

同时,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与教给学生一些学科知识相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批判问题和解决问题、知识再造的能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更加加强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给学生以更大的自,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因为唯有具有批判性思维和独立人格的人,才有可能具有创意的思维,成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4.大力发展冰雪旅游,创造有冰雪特色的名牌创意产品

哈尔滨因得天独厚的冰雪享名中外,哈尔滨也因此被称赞为“冰城”“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哈尔滨与其他老工业城市一样,面临城市经济转型的巨大压力。在这一过程中,冰雪旅游为哈尔滨的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

冰雪大世界、太阳岛景区、雪乡、东北虎林园等著名景区为哈尔滨提供了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哈尔滨首先需要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丰富深厚的冰雪文化资源,提高冰雪旅游的文化品位,拓展冰雪旅游产业链。这对促进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哈尔滨需要打造冰雪产业品牌,通过文化创意在产品设计、品牌塑造方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有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5.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努力构建新的文化产品消费模式

只有促进了文化消费,文化创意产业才能更加繁荣地发展下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哈尔滨文化消费能力逐年提升,因此哈尔滨市需要更加丰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我们既需要高水平的精品力作,也需要有普通老百姓承受得起的文化产品。同时这些文化产品应更多地突出冰城文化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文化演出和服务,满足普通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除了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哈尔滨还应努力构建一个集区域性和综合性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企业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利用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将具有冰雪文化的创意产品和服务畅销到更多的地方,从而扩大创意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促进文化消费结构的更新换代。

参考文献:

[1]厉无畏.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城市实现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J].福建论坛,2013(02).

[2]蔺建凯,吴智凯.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及西安城市经济转型[J].科学管理研究,2008(02).

[3]朱吉亮.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分析及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0).

[4]尹殆梅,刘志高,刘卫东.城市老工业区创意转型路径研究:以北京石景山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11).

[5]马瑞秋.创意产业是引领哈尔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新动力[J].商业经济,2006(07).

篇8

【关键字】 创意产业 发展思路

创意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强渗透性的新兴产业,是现代文化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前沿和高端。专家认为,创意产业是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将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创意产业园以其技术和人才高度集聚的特征,被视为创意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和“酵母菌”,是创意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和重要载体[1]。

一、东莞市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一)东莞市在创意产业目前的发展情况

第一,东莞市创意产业政策的制定。东莞市高度重视创意产业,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组织产业调研,撰写《上海、南京两市创意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并结合东莞产业发展实情和区域产业特点,颁发实施了《关于促进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措施《东莞市创意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并由经信局、发改、科技、财政、国土、建设、规划等11个部门以及几个开发区领导为小组成员的“东莞市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动东莞市创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2]。

第二,创意产业园区的认定情况。东莞市相关管理部门制订了《东莞市创意产业园区申报指南》,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以新建或改建的方式建设创意产业园。目前全东莞市已发文认定3个创意产业园区,其中2个已授牌。这些园区集聚了涉及网络服务企业、软件研发企业、工业设计企业、广告策划企业、动漫及艺术设计企业,以及相关创意服务机构。

(二)东莞创意产业发展特点

第一,各镇街结合自身区域产业优势,建设与当地产业升级调整紧密相关的创意产业园,加速当地的产业升级步伐。目前,在全东莞市范围内已经建成或在建多个与地区特色产业相结合的创意产业园,如大朗镇围绕当地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园区和毛织服装设计创意园区,致力推进信息化与当地工业的融合,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第二,各镇街充分利用区域存量资源优势,聚合创意产业发展要素,融合网络信息技术,形成了区域内部配套较为完善的创意产业链条。一是充分挖掘当地的产业存量空间和优势产业资源。二是部分镇街初步构造了“创意――设计――产品――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扩延当地传统产业链条,逐步形成“研发设计、展示、交流和销售”或“创意设计、品牌策划、内容提供、创意交流与传播、衍生品交易”等功能集中且模式丰富的完整产业链。

(三)东莞市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创意产业园区建设资本的相对单一,社会资本对园区的建设投入缺乏相应的动力。东莞市当前的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从谋划、定位到实际投入,多为公益性定位、政府主导投入模式,在国内其他地方则以社会投资为主导。投资方缺乏社会参与势必会造成园区发展动力的逐步衰微,影响园区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给当地政府造成了持续的投入压力和负担。

二是创意产业企业仍以中小企业居多,大型创意企业相对缺乏。目前,在东莞创意产业园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小企业,部分企业甚至是微小企业(员工在3-5个人之间),在创意资源、产业带动、品牌影响等方面与周边城市对比均存在不足,缺乏能引领行业前进的龙头企业和龙头项目。

三是部分镇街的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同质化、交叠化现象。部分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出现定位模糊和结构同质现象,此外部分镇街过于追求大而全的产业定位,未能根据本区域产业特色发展相对应的创意服务,从而造成全市重叠和资源分散。

四是产业发展环境和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创意产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创意人才引入和激励、政策落实和监控协调、产业发展基础环境的营造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

(一)我国创意产业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创意产业有了极大地发展,尤其在香港、台湾地区,创意产业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城市也在积极地推动创意型行业的发展,筹建了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如上海建立的一批创意产业园区,聚集了大批具有创造力的优秀创意人才,先后开展了国际的电影节、电视节、音乐节、艺术节、各类设计展,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形成了一定的创意设计方面的集聚效应[3]。

(二)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

我国要紧紧抓住国内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机遇,突出“政府引导、机构引领、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推进模式,加强对创意产业发展的引导与协调,加快推动创意产业发展,关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构建完善创意产业园区多元投资机制与联动发展机制,加强对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指导与协调。我国应该加在创意产业公共载体的投入和运作参与,积极营造良好的园区发展环境,鼓励、支持多元投资机制和灵活的经营方式,激活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动力,推动创意产业健康发展。

二是认真谋划创意产业发展布局。系统规划全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宏观格局,根据不同区域产业特点和区域地理环境,引导各地创意产业自主发展成为结构合理、错位竞争、资源充分流动的产业发展局面。

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创意产业发展的扶持。要在贯彻落实现有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扶持政策和创意产业园区政策的基础上,发掘更多资源支持我国创意产业发展,逐步建立起完备和成熟的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扶持体系。

四是大力引进与培植创意龙头企业,推动创意产业做强做大。各地区要充分整合本地创意产业资源,引导各类社会资源参与,重点培育和扶持发展潜力好、人才团队稳定、管理机制良好的优质创意企业做强做大,提升创意企业在创新、规模、品牌、行业带动力、市场影响力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五是积极培养和引入创意人才。各级创意产业主管部门要坚持以人才资源开发为重点,完善创意人才引入、激励保障机制,致力引进和培养具有优秀的策划能力、良好的产品创新能力、扎实的市场营销能力和开放的国际视野的优秀创意人才和市场经营管理人才。(下转第128页)

(上接第41页)

参考文献:

[1] 王胜楠、侯建明.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及我国新型城市建设 商业经济.2010-3-18.

篇9

中国文创产业发展面临七大问题

范周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创意世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十年来发展迅速,成果显著,在您看来我国文创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是什么?

范周:我认为是梳理、跨越与科学。从2003年到2012年,我们实现了文化产业从无到有,实现了文化产业从概念到实操,实现了文化产业配套政策,实现了全国人民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共识,这是一个跨越。而科学的看待更要求我们对目前文创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知。

《创意世界》:那么都存在哪些问题呢?

范周:有7个问题:其一,缺少文化创意产业顶层设计,也就是说要有战略性的眼光对全国文化产业进行布局。比如北京应该是中国的版权交易中心,上海应定位于国际贸易中心等等。其二,文化创意产业应成立民生工程,解决老百姓对于文化的基本需要。其三,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循序渐进。其四,投资文化产业要找准切入点,让专项资金做到雪中送炭。其五,文博会应该从逐渐有形式的展示向内容的实体交易发展,促进内外文化贸易。其六,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不能与社会脱节。最后,要确立文化产业在新兴城镇化中的合理地位,完善各种城镇功能和智慧城市的建设。

《创意世界》:您认为现阶段我国发展文化产业有哪些优势?文博会又将起到什么样的推动作用?

范周: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我国城市化的大背景。我国消费升级的潜力非常巨大,通过拉动消费、尤其是文化消费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应该成为我国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经济政策的必然选择。文博会这类展会活动是中外文化产业界实现交流与合作的绝佳平台。当然,目前的文博会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产品交易量小、对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预测不够等。同时,展会活动的商业模式也需要开拓创新,不能仅依靠收展位费来维持运转,需要升级。

全产业链联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梅建平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创意世界》:您认为我国文创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是什么?梅建平:全产业链发展。比如影视产业与互联网、金融的相互融合就是目前很热的话题。先来说说中国目前的影视产业环境。据美国电影研究学院做的最新统计,可以看到2012年全球最大票房市场是在美国与加拿大,而中国是第二。但是整个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6个电影中心没有我们,这说明中国在整个的电影行业里面所占的地位和现在的市场份额是完全不匹配的。这就有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环境的问题包含在里面,而这个生态环境的构建正是要求我们的文创产业要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创意世界》:您能举例讲讲文创产业生态环境的构建吗?梅建平:拿影视产业为例。如果我们看一下好莱坞生态环境,你会马上发现,它是一个多种族、多文化的城市,同时城市建设也是一切围绕“影都”来打造的。这不光指的是城市环境建设,还有政府的政策支持、人才的培养等等,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的创新,怎么样把审批权利下放。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比较宽松的环境氛围,这很重要。

篇10

延续和放大奥运效应

增强体育产业动力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北京奥运会直接带动体育产业的收入约为30亿美元,间接收入约为54亿美元,拉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0.5个百分点,其中体育与文化结合产生的效益显著,更为重要的是,奥运会开启了北京向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迈进新篇章。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大大提升了北京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别是借势奥运,北京在体育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

立足奥运城市建设,北京明确提出“要发挥奥运所形成的场馆、设施和人才优势,深度开发奥运资源,使北京成为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中心”。如何充分利用好宝贵的奥运文化遗产,延续和提升奥运效应,是北京作为奥运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继承巩固和发展奥运成果方面,《意见》重点强调了“四个一批”,即:“策划实施一批有影响、有市场潜力的项目,培育一批特色品牌活动,争取一批重大国际体育赛事落户北京,推动组建一批专业化赛事机构”。通过对奥运文化遗产的挖掘利用,使其成为体育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推动本市体育文化体验经济提升发展。

注重挖掘多层次市场需求

激活体育文化消费

目前,中国不仅是全球体育用品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也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体育用品消费市场。但我国体育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分析估算,目前欧美人均年体育消费在300至500美元间,而中国人均年体育消费不足百元人民币,若人均体育消费达到欧美五成,就将形成一个年约2万亿元人民币的巨大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基于娱乐性、休闲性的体育消费发展迅速,特别是随着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体育消费正向体育文化复合型消费方向转变,从发展趋势来看,体育文化消费已经成为休闲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和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首都北京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拓展体育文化市场,吸引大众的体育参与,提高城镇居民的体育文化消费水平,是当前北京发展体育产业需着力抓好的问题。“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立足市场需求,着眼于将体育产业打造成首都消费型服务业新亮点,将制定完善支持体育消费的政策体系,引导和支持体育与相关行业互动发展,大力发展户外、极限、康体等新型体育休闲娱乐产品,促进体育场馆经营、体育赛事和产品开发与旅游相结合,丰富市场供给,着力推动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化运营。

注重体育与文化创意融合

壮大体育产业规模

重视创意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文化创意产业与体育结合,有助于文化创意要素向体育产业,尤其是体育休闲等行业渗透,促进体育产业迅速发展。同时,体育产业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多信息与内容。体育竞技、运动休闲等体育活动渐成创意活动集中发展新领域,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奥运后,北京体育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体育文化旅游发展迅速。但整体而言,北京体育产业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据统计,目前北京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仅为40%,而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超过70%。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迅猛,但大都以来料加工为主,自主开发、设计能力较弱,附加值低。北京体育产业要取得更快、更好发展,就要进一步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特别是要把文化创意要素融入体育产业发展中,走以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带动其他相关行业发展的道路。

针对体育产业发展,《意见》中明确“十二五”期间,北京市体育产业增加值每年以12%左右速度增长,到201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5%,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业、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做强体育场馆服务业”。要充分利用北京在文化、科技、人才及国际化方面的优势,不断促进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和规模,重点发展与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着力打造体育休闲健身、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彩票、体育会展、体育传媒、体育动漫网络等产业群体,形成与文化、旅游、传媒等行业相关联的综合产业链。将成为北京体育产业发展提升的重点。

注重体育产业功能区建设

打造融合发展空间

2007年,北京市初步确定了体育产业功能区。但由于各种原因,北京体育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推进相对缓慢,面临着政策环境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期内,大力推动体育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将是本市体育产业提升发展的重要抓手。

《意见》明确优化体育产业布局,提出“力争3至5年内重点打造奥林匹克中心区、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等2至3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5至8个市级体育产业基地”。从北京未来体育产业基地建设来看,重点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要科学定位,突出特色,结合各自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二是要强化融合理念,包括功能融合和产业融合,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创意、旅游、会展、休闲娱乐等产业协调互动发展;三是要注重品牌塑造,重点引进品牌赛事,打造品牌节庆活动,提高集聚区知名度和对产业资源的吸引力,真正成为支撑北京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区,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引进

强化产业智力支撑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是人力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