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7: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谈谈对高考改革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⑵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基于《考纲》对“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于是乎文学作品阅读中便出现了一道压轴题,名曰“探究题”。从近两年来各省市高考所出的“探究题”来看,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有所突破,有的原地踏步,新瓶装旧酒。“探究题”作为新题型,它在内容上应有哪些基本要求,应如何出题才能真正考查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它的答案应如何编制,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探讨的。笔者对一些省市所出的高考“探究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究,得出以下看法,现不揣浅陋,和盘托出,以就教于方家。
一.探究题的内容及难易程度应如何把握?
探究题的内容应是文本中有疑难、有深度甚至是有争议的问题。它可以是思想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艺术表现手法方面的。它可以就部分内容及其手法出题,也可以就全篇主要内容(如主旨等)及艺术技巧(如全篇结构技巧、主要表现手法)出题。但由于探究题是一道压轴题,一般赋6-8分,因此所出题目内容应在高中毕业生应有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向“大一些”、“深一些”、“难一些”的方向定位,以体现试卷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否则就与压轴题不相称。
如2009年山东高考语文卷第22题:第四部分中提到“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而余光中认为“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请联系中文的纯洁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6分)2009年宁夏高考语文卷第11-(4)题: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地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这两个题目从思想内容或艺术表现规律方面着手考查,是就有难度、有深度或有争议的问题出题。山东卷要学生依据对文中语言的理解,谈对中文纯洁度的看法,这是一个有高度和深度,具有时代性和迫切性,有供学生思考空间的好题目。而宁夏卷的这个探究题既可考查学生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又可考查学生对艺术表现真实性规律的理解,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
相比之下,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卷的探究题就逊色得多。以2009年江苏卷探究题《上善若水》中的第14题是这样的: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答案是: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从此题的设计意图来看,是要考查学生对作者创作思路和创作意图的把握。但是这个题目好似一个信息筛选题,并不能考查学生多少探究能力。学生只要梳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再抓住文章开头的提示:“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就不难得出答案。因此这个探究题只要在文中仔细找找有用信息就可以了,并没有什么可深入探究的,也不能考查出学生多高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
二.探究题创新性应体现在哪里?
探究题的创新性体现在设计的问题应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上。如果探究题的内容仅限于对文本语言、思想情感及艺术技巧等的理解赏析,那就是老套的题目。好的探究题应从文本内容出发,给学生以高于文本的,可能而又足够的空间,来体现其较高层次的认知水平及阅读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水平和能力的深入考查,以利于筛选高素质的人才。例如2009年辽宁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遗璞》中的第11题的第(4)小题: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2009年安徽卷现代文阅读《董师傅游湖》中的第14题的第(2)小题:小说中将“校园渐向公园靠拢”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请结合这一背景,谈谈这篇小说给你带来什么启示。这两个题目都是基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的好题目。
三.探究题的答案应是怎样的?
探究题的答案应是多元的,多向的,多层次的。对有争议的问题来说,其答案当然毫无疑问应是多元的,多向的,多层次的;而对于没有争议的题目,也应该鼓励有见地的多元、多向、多层次的答案,这样才能体现“个性化的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及“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要求。如2009年安徽卷探究题第14题的第(2)小题(小说中将“校园渐向公园靠拢”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请结合这一背景,谈谈这篇小说给你带来什么启示)的答案就比较单向、死板,仅着眼于文本内容,没有体现个性与创意。该小题是一个开放性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文本探究能力。该题要求结合“校园渐向公园靠拢”这一背景来谈启示,这是解题的一个关键点(也是一个亮点),“校园渐向公园靠拢”是说校园在扩大,学校的规模在扩大,现实生活在不断发展变化。学生回答问题应基于这一背景。而该小题的参考答案却是:
示例一:“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做人要像董师傅那样,脚踏实地,厚道本分,心态平和,有立足于世的本领,有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
示例二:“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从小翠身上,我们意识到,面对新环境,要学会适应,学会生存。”
示例三:“校园渐向公园靠拢,说明生活环境在不断地变化。这启示我们:无论生活环境怎样改变,不变的应该是人的自然本真;我们应在喧闹的环境中,寻找一块心灵的绿洲避免浮躁。”
示例四:“在熙攘的校园中,董师傅热心帮助小翠的情景启示我们:和谐的氛围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营造,去呵护。”
篇2
一、通用技术纳入高考的正面作用
高考是促进学生提升技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 高中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重要途径。评定学生的技术素养, 需要一种公正、公平、公开的评价方式, 最具权威性的高考必将是最佳的选择。高考从整体上调节、控制和引导着教学活动的进行, 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的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目标。如果失去了高考的目标导向, 教师的教将漫无目的、一盘散沙, 学生的学也得过且过, 无所事事。或许会有教师认为, 就算需要用考试来认定学生的技术素养水平, 也没有必要采用高考形式, 完全可以采用会考来代替。此言似乎有理, 然而, 由于各个地区的功利性价值取向(如学校要升学率), 目前会考的效果已大打折扣,笔者对此深有感触。例如, 许多同学在会考中表现相当不理想, 这时, 监考老师会主动“讲解答疑”, 甚至代劳; 如果一次不能通过, 教师会创造机会帮助其通过。试想, 这种应付检查、流于形式的会考怎能保证学生的最基本的技术素养? 如果将技术纳人高考框架之内, 让学生明白学好技术是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也是学生完成高中学业的必要条件, 可促使学生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技术的内在价值,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的内在动机。以考促学, 在技术教育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 可提高他们的技术素养, 发掘他们潜在的创新能力。
高考是引起学校高度重视的直接动力。长期以来, 技术教育未能引起绝大多数学校的重视。各校开设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 其一, 为了学校的综合评估; 其二, 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 其三, 为了装点门面, 提高生源质量。在批判性地反思应试教育对学生人性的扼杀、情感的压抑基础上,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教育思想。使每一所学校成功, 使每一位学生成功, 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遗憾的是, 由于高考升学率关系学校的声誉和生存, 在面对是提升学生技术素养还是确保学校升学率的两难境地时, 不少学校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调查发现, 目前技术教学研究的力度以及常规管理确实做得很不够, 仍有不少人以“技术不用高考”为由, 相对轻视该学科的存在, 致使技术学科教学处于一种松散、疏于管理的状态。显然, 技术遭遇冷落主要是因为高考地位的缺席。要想唤起学校的重视, 将技术纳入高考体系是近乎惟一的办法, 因为只有将技术教学与高考升学率联系起来, 学校才会有危机感、紧迫感,才会引起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二、通用技术不纳入高考的负面影响
通用技术不列入高考,这门课程就要夭折。有的人认为,通用技术不一定要列入高考,列入高考会使新课改变味,可能会走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我在想,通用技术不列入高考,其他学科照考不误,难道就可以避免中国的教育走到应试教育的路上去了吗?我认为,通用技术课标组要把握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方向,向领导提建议时,一定要坚持把通用技术列入高考。通用技术课标组的建议很重要,将会影响领导的决策。列不列入高考,这是通用技术的生命所在。大家知道,评价就是控制,评价结果的运用决定了被评价事物的价值,通用技术的评价结果不能被运用,通用技术课程就要失去了它的价值。要看到中国的问题解决需要行政手段,通用技术不列入高考只有死路一条。如果不把握机遇,通用技术的美好前程就会被断送,通过开设通用技术课程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理想将会变成泡影。反过来,通用技术列入高考,天下也不会大乱,有问题可以纠。如果前怕狼后怕虎,那还叫改革吗?中国的课程改革举棋不定,当断不断,课改大业将会被断送!
三、海南 07年高校招生考试方案(第五稿)的出现,给通用技术带来了晴朗的天空.
海南省 2007 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指导方案(第五稿)出来了,但还不是正式文件。方案规定要建立全省普通高中学业基础考试制度,学业考试科目包括 : 语文、外语、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 化学、生物、技术等课程。要建立全省普通高中课程选择考试制度,选择考试成绩是高校在已入围考生中录取新生的依据, 学业考试的模式之一是 :语文、数学、外语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满分100 分, 物理、技术分科合卷,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物理80分、技术80分, 共160分。
高考类别分为文科、理科和工科。技术与物理、化学和生物被录列入工科类别。
这个方案很好,希望这个方案最后作为正式文件出台。
四、海南要在创建通用技术高考试题库方面走在全国的前面
通用技术已经在海南省 2007 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指导方案(第五稿)中列入高考,离开2007年高考的时间很近,通用技术老师要加紧对通用技术书面考试试卷进行研制。通用技术高考正式方案出台前,要着手创建通用技术高考试题库。如果说专家的重点放在理论层面,教师的重点则应放在操作层面。具体对学生的评价就是操作层面。对试卷进行研制要按照通用技术课标组段青老师授课时指明的方向进行。
通用技术高考作为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要强调对技术的理解、应用、综合和评价。通用技术高考应有多样化的、丰富的试题形式,如可以通过选择、填空、判断、案例分析、案例完善、情境任务等题来呈现。
篇3
关键词:新高考;思想政治教学;课程思考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出台了相关的《高考考试招生改革方案》以及试点城市等相关内容,试点首先在上海和浙江省开始,这其中我们最关心的是高考改革之后将要考什么,根据浙江省《方案》将改革考试科目设置: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三个科目成绩组成,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可选。用我们最通俗的说法就是不再区分文理科,考生可以在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六个科目中选择三个科目进行学业水平考试,然后将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中。本次高考改革可以说革命性的,变一次高考为多次,变规定科目为自选科目,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如何来适应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也成了值得大家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考改革背景下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价值的思考
2014年9月19日,随着浙江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作为高考科目之一的高中思想政治又面临一次新的改革,最大的变化是高中政治从文科的必考科目变成了选考科目。2015年2月28日,根据2017年拟在浙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的公告,可以看出有500余所高校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各高校所有专业(类)中,不限选考科目占54%,设限选考科目占46%,其中设限范围为1门的占5%,2门的占8%,3门的占33%。各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中,选择最多的是物理,涉及设限专业(类)的81%;其次是化学涉及64%;再次是技术涉及36%;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分别涉及32%、19%、15%、13%。因此,相比旧高考的文理分科,新高考背景下的学生在高一阶段就要进行选考。我校于2014年下半年对学生进行两次选课调查,从统计结果看,政治作为选课科目的比例是最低的。大部分学生在选考科目中首先考虑理化,再是史地,思想政治学科则是到高二才进行选考,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受到极大的挑战,更引发了师生对政治学科课程价值的讨论。
作为政治教师,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本次大讨论中,其实高考改革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价值一直被怀疑和否定,新高考改革方案一公布出来,就有很多师生和家长在议论,认为高校专业中把政治课作为设限选考科目的很少,所以得出的结论便是轻视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学习上表现为懈怠和懒散,可想而知,长此以往,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教育和引领作用会变得更加薄弱和无力。因此,现实不仅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政治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强调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其次,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的综合性和专业性进行解读。最后,关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与大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启蒙性和关联性。
二、高考改革背景下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思考
据浙江某重点学校在2014年下半年对高一新生的调查,其中课程内容易学百分比的数据比较中,政治课被认为是比较难学的,历史和地理则比较易学,并且对历史和地理的学习兴趣明显更大,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最低。高中思想政治课一般不存在上课听不懂的情况,但为什么学生会存在政治难学的问题呢?这首先就要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课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高考改革背景下,必修内容没有变化,高一新生首先接触经济生活,经济生活中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人民币汇率等比较难理解,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每一块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把握显得尤其重要。以高一经济生活内容中的“需求价格弹性”为例,应该突显内容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拓展,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自2012年秋季浙江省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深化课程改革方案以来,浙江省各地高中都开始开设校本选修课,高中思想政治也面临着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等问题。而新的高考招生制度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破除“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的弊端。由于我国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特殊性,高中思想政治课是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哲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学科特点非常模糊,学科背景比较宽泛,这会直接导致学生在选择科目上的不确定性。因此,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需要开设能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深化理解学科内容的选修课程,从而增加课程的特色和强化学科特点,为学生高考选考提供一定的学科导向,首先应该重视课程内容开发的模块化;其次要重视课程内容开发的时效性;最后,要重视课程内容开发的趣味性。
三、高考改革背景下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思考
高考改革背景下对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在高二以后,思想政治课要进行走班教学,教师将要面对来自不同班而汇集起来的教学班,这些教学班只有上课的时候在一起学习,平时学生分散在各个班级中,教师要想借课外时间补课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效率和水平上都要有所提升才能适应新的教学对象和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很多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辩论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高考改革背景下,选择何种教学方法成为高中政治课有效与否的重要一环,正确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都能有所收获。
四、高考改革背景下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的思考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生面临选考和学考的问题,很多学生在选择哪门科目上很纠结,如果单纯依据学习成绩的评价肯定是太单一了。面对这种情况,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就应该把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了解,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潜力有所了解。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指出“普通高中政治课程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政治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高中阶段文科类的学习评价标准一直是一个难点,在新高考背景下,笔者侧重从学生的学习评价方面谈谈看法。
1.建立对学习目标的评价
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目标在高一的时候就要建立起来,教师要利用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目标,以此纠正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和追求成绩的狭隘性,引导学生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立对学习内容的评价
新高考方案公布后,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内容有了新的改变,四个必修、国家选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构成了高中思想政治学习内容的主体。除此以外,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社会万象和热点新闻事件等也应该成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建立应该学习内容评价表格量表,学生自主登记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这样可以对学生学习内容有一个较好的归纳和总结。
3.建立对学习效率的评价
所有的课程学习都有学习效率的问题,高中思想政治课也不例外。新高考下,高考的压力被化解为两次,并且在时间上提前了,因此,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从学习任务去评价,花了多少时间完成预习、作业等;另一方面从学习时间去评价,每个小时能完成多少学习任务。
4.建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新高考下我们应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开展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评价的结合会更加全面,有些甚至可以尝试将教师、学生和家长三者相结合来进行更为客观,更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评价。
总之,新高考下,学生面临“学考”和“选考”的选择,每个学生迫切需要了解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潜力,单纯依靠成绩的评价无法给学生提供参考价值,教师应该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小高考 考试说明 学习态度 学习效率 系统复习
2009年,广东高考制度又进行了大改革,取消了х科和大综合,取而代之的是文理小综合。文科班的学生高考不再考物化生,而是在高二时参加有“小高考”之称的物化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取得等级成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一个适当的考核,这样即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达到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协调进行。
虽然教学的难度降低了,但教过文科班理科科目的老师都会有一个相同的体会:不好上!因为文科班学生对非高考科目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不重视学业水平考试,理科基础相对薄弱,平时又不愿花时间等,文科班学生想学好,教师想教好生物这一门课程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到今年为止,高考的改革也是第4年了,我在文科班执教生物也有3年,现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熟悉和理解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说明及研究往年真题
考试说明为我们把握好新课学习和复习的方向。不熟悉考试说明,就不能对症下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文科生,学生学习生物的基础和效率都不如理科生,学习时间又少,所以讲课的尺度把握很重要,哪些知识该讲,哪些不该讲,深浅度控制如何,这些都是在熟悉考试说明和研究往年真题才能做到,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
二、转变教师教学态度和学生的学习态度
教育的成功往往不仅仅取决于教育者有多少理论,知识多渊博,而更多程度上决定于教育者以怎样的情感态度影响学生。如果作为教育者都以应付之心应付学业水平测试,认为不属于高考内容,学业水平测试要求不高,学生容易过关,因此教学不需要下太多精力...有如此想法的教师,那他的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了。而一个学习者的成功与否也很大程度是决定于他的学习态度。教育者的态度往往决定或引导了学生的态度。若无学习兴趣,无学习主动性,仅仅以过关来要求自己,考前抱佛脚,仓促应战,又如何能真正学好呢?真正“过关”?要改变学生不重视、不喜欢学、应付学的态度,我觉得可以尝试用一下方法:(一)不时提醒,晓以利害(二)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适时鼓励适当奖励。在平时认真听讲,认真参与学习,作业完成较好的学生,不时给以中肯的表扬。(四)设一些轻松有实践意义的小任务让学生完成,通过参与和完成让其体会成就感。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只有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化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一)利用好当今生物学的热门话题,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生物学科本身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以各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爱上生物学科。比如,向学生展示一些热门话题。兴趣往往因为学生对一些话题产生好奇心理而来的,话题的呈现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对一些话题感到好奇、感到疑惑,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的积极思考、讨论,自然而然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可以达到教学的预计目的,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依托各种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生物学的教学资源极其丰富,模型、标本、挂图、实物随手可及,甚至以电脑、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影碟机、录像机、音响等组合,集文字、图形、声音等多种信息传输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媒体都融入课堂教学当中来。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授课提供诸多的方便,恰当使用这些教学资源于课堂教学当中,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的动机,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细胞器的内容时,给学生提供各种细胞器的模型,通过他们亲身对模型结构的研究来主动获得细胞器结构相关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知识,掌握理解知识的效果远比仅仅通过看图片、听讲解来得更有效。
(三)与生活联系,学以致用。生物知识、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得很紧密。例如,腌萝卜与细胞失水,发烧为什么食欲不振、咀嚼馒头或米饭时为什么有甜味,无氧呼吸与酿酒、酸奶的制作,激烈运动为什么会肌肉酸痛,人类遗传病与优生、近亲结婚的危害等,让学生体会到他们所学的知识并不是呆板的凌驾以日常生活之上的纯理论知识,而是有很好的实践运用价值,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四、设法提高学习效率
(一)重视课本,夯实双基、突出主干知识,做好习题的精选精讲精练。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是生物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蓝本”,应该重视课本的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如课本中生物术语、概念、定律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抓住课本的知识点,要正确处理好“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与“课本”的关系。由于高考改革不久,现在大多数的试题还是针对理科生所设计的,不适合文科生用。这就要求教师要花更多的精力去挑选出合适的试题,做到细挑、精挑。学生做完后再精讲,融会贯通。
篇5
一、对新课程的理解
新课程以“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视各学科为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机器转变为发现规律、主动学习的主体,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上,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它也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设快乐的教与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主动学习。
二、物理教学实践对新课程理念的践行
1.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性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一堂课40分钟,如何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就显得极其重要。那么启发性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尝试,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启发引领下让学生“提出问题、猜测可能的答案、通过实验的探究、得出结论”这样一个基本过程,在高中新课程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中可以得到落实,比如牛顿运动第二定律、自由落体规律、平抛的规律、动能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动能定理)、弹簧弹性势能的探究等等,这样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和发展,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探索未知物理世界的欲望,主动学习就成为可能,作为课堂教学对课外学习的主导功能也就能体现出来。
2.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过去,物理学对许多学生来讲就是大量地做习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物理学的发展史是物理学家的奋斗史,因此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文素材,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物理教学让学生在了解物理学家科学研究的大致方法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研究的艰难和物理学家执著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积极合作的人文品质,从物理学家的身上看到伟大人格的光辉,教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怎样做人。新高中物理教材的“读一读”和“科学漫步”中有充分体现,教师不能放过。此外,还要让学生了解物理学与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如,讲能量时可以联系能源和能源危机,进而提出节约资源的理念,在工业生产的同时注意到环境和环境污染问题,使学生与社会联系起来。
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应该是新时代对新型人才的要求,作为物理教师理应充分利用好教学机会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
3.充分利用网络,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新课程改革中的推进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在突破学科本位观念的要求下,除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外,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也是必然的。网络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能够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学得真实、有趣,在教学实际中具体分为二类。一类是理论或概念抽象,或者动态过程很难相象的,需要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比如3—5中讲到波粒二象性时,教材上有图片,但不好理解,做实验不可能,这时就可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当光子一个一个通过单缝时屏上亮点分布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和理解到波粒二象性的真正含义。另一类就是物理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分组上网查资料,通过讨论各组写出报告,比如桥梁结构中的力学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查资料和实地考查,提高学生对力学在日常生活中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他们进一步学好力学的兴趣。
三、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在三年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存在许多的问题,而根本的问题是新课程的理念与社会实际的严重脱节。
1.新课程理念与资源不足脱节。
小班化教育更有利于落实新课程理念,但现在绝大多数学校还是大班制教育,这导致了在探究活动中实验器材明显不足;同时学生可以在必修之后各科都有选修,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各科的教师明现不够,实际的应对措施是各个地区统一了各科选修课程,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另外,探究所需时间长与课时少不相符。
2.新课程理念与社会价值观脱节
学生是社会在学校的具体代表,所以社会价值观必然会在学生身上具体地表现出来。希望自己的子女考上大学是家长的心愿,也是学生的心愿,这样家长和学生只注重解题和考试成绩,学生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许多活动更象是一个旁观者。
篇6
高考不能作为挡箭牌 张彬福:高考立意于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这与正在推行的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从当前的试卷看,尤其是实验区的试卷,学生的学科素养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考试肯定考得好。单靠博闻强记、擅打题海战术而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就能决胜高考的年代正在逝去。 但考试是有局限性的。比如语文考试中作文最能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到目前作文止步于70分。这是因为作文分数“个性太强”,误差太大,怕给分太多丢了高考的公平性。研究表明,这样的主观题阅卷,8个人判分,去掉两头然后取平均值,结果最接近真实分值。但高考阅卷需要非常有限的人力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基于这样的现实条件,高考试题肯定不能完全追求内容的最恰当性,必须跟整个的考试组织、阅卷、计分等形式形成的结合。 从这个角度讲,高考与改革合拍尚需现实条件支撑。像攀登珠峰,人人都向往登顶,但受身体、设备、天气等条件的限制,不同的条件只能上到某一个海拔高度,那是一个综合考虑的现实高度。在我国庞大考生队伍的现实面前,理想的高考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能作为远眺的珠峰。 教育工作者动不动拿高考做不落实课改的挡箭牌显然不对。 有的实验区教师,跟学生约定,在有人听课的情况下提问,都举手,不会的举左手,一知半解的举右手,比较明了的高高地举右手。在课堂上,教师先点举左手的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肯定不会,教师就加以引导;然后点举右手的学生,答案肯定不尽人意,于是再加以点拨,最后就是圆满收场。 教育不像其他行业,如果一个人只想混碗饭吃,那就耽误了一堆人一辈子拿饭碗,就是误国误民的大罪过。如果你认可了改革,有困难可以去克服。 课改提倡让学生体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提升也应该从体验开始。不要一味依赖于专家,专家解决的往往只是共性问题。要借助的是专家和校本教研的智慧,然后自己去探究真实的问题,找到解决你在独特现场遇到的问题的方法。这种体验也渗透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你的能力自然就得到提高,自然就能尝到收获的甜头。你的养成就和你所面对的学生的养成同步了,在这样经年累月的积累中,高考就不在话下了。
建章建制谋求改、考和谐 焦元顺:我们学校是课改样本校,作为校长,我认为必须解决8个实际操作问题:开发校本课程、开展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编制课程(表)、指导学生选课、管理学生学分、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组织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要落实这8个实际问题,就必须理顺5层关系。这5层关系分别是:加快教师教育观的转变,在现行教育观念与新教育观念之间有所扬弃;教师要抓准自己的“教点”,学生要抓准自己的“学点”,理清学科领域、科目与模块之间的层递关系;调整、改善现有办学条件与新课改要求的需求关系;完善现行教育管理体系的时效与新课改时效之间的衔接;争取学校意愿得到家长认同。 无论是对学校、教师还是家长、学生,处理这些关系并落实这些问题,都不可能回避高考。但针对学校具体情况而言,高中新课改实验目前只是在高一年级中进行,其教学管理体系是独有的,而高中二年级、三年级还要维持两年的现有管理体系。二者既不能混淆,又不能代替。 为此,我们为了解决8个问题分别设立了相关的办公室,把原有的德育、教学、总务主任定为一级主任,8个办公室的负责人分别定为二级主任,明确责权利。最终我们要设计完成政治引导、组织保证、制度保证、场所保证、经费保证、策略保证、舆论保证。通过系统的建章建制,让教师能力提升,让学生目标清楚,让家长充分理解。这项工程完成了,各方面的认识和谐,改革与考试的和谐相处就水到渠成了。
不要等“对方迁就自己” 吴峰:今年山东高考化学中有两个选修模块可以二选一,山东青岛要求对这两个模块都学,结果学生反映很好,他们在考试时多了一种选择。 考题很活,情景性很强,考查思维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趋向很明朗,考试对课改的三维目标都有所体现。比如“谈谈你对地球污染的认识和看法”,三维目标都能考到,这决不能是传统教学所能完成的。这样的题目在改革后的考试中是可以出现的。 但对于在考试方案中站一席之地的“学生成长记录袋”,作为班主任,我不太看好。一者课改后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每一节课都需要用心,每一节课都是新的,到了高三,我基本顾不上了。二者现在高校录取还没有看重“记录袋”,我认为,一旦它有分量了,哪怕只有一分的影响,家长肯定就会来“公关”,在诚信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记录袋”肯定会给高考抹黑。 另外关于课改与高考的关系,我认为都不应该等着对方来迁就自己,应该积极主动地来相互配合。
■众说 为中华之崛起而教书 逸文 从2004年9月至今,已经有15个省和自治区分4个批次进入了高中课程改革试验。其中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已经组织过两次进入课改后的高考,江苏也顺利完成了首次课改后的高考。从各方面的反应来看,先行者在高考这个关卡处顺利。但包括实验区和非实验区在内,仍然有很多教师对课改与高考的有机结合持怀疑态度,甚至以此为借口敷衍、应付课改。于是乎“穿新鞋走老路”成为教育改革中一道奇特却又见怪不怪的风景。更有非实验区的教育工作者,竟然热切盼望着改革在高考处卡壳而搁浅。 已经进行的这场改革,强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明确了学生的中心地位。而我们曾一直注重的知识传授式的教育与考试,只做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工作,并且是以教育者为主导去灌输。显而易见,落实改革,我们一线的教师需要扭转多年来教育和受教育过程中养成的惯性,将投入更多的心血与劳动来从事教育工作了。 另外,作为校长也有对改革面热心冷的。有的已经很习惯了很公平的高考和高考指挥下的绷紧弦的生活,不愿意动弹去打破陈规。有的担心自己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别人却只攻高考一环,输了考试得不偿失。这都能理解,高考不管怎么改革,永远都不可能全面考察人的全面素质,永远都不可能全面体现教育的付出,但我们可以清楚地判断出哪种教育更有利于人的发展。 有了明确的判断后,其实只剩下一个选择的问题。不久前,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在一个论坛上提出,作为教育者,在今天,需要站在比书本、比试卷等更高的层面上去思考、去践行,应该把眼光投射到学生人生“长跑”的两万米、三万米、乃至终点。如果我们选择这样的立场,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我想一切争议和托辞都将随着这个选择而雨打风吹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声音还在教育界萦绕,时至今日,另一个声音更应该响起——为中华之崛起而教书。教书育人从来都是一个盛满良心与责任的事业,每一位教师都站在民族的高度上“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就可以独立自主地赢得诺贝尔奖,就可以逐步将人口压力转化成人口动力,就可以在知识经济的年代里挺胸抬头。
篇7
在2008年以前,我们河南省使用的老教材中,有这样两段话:“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又是足值的货币。因此,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所以,根据第一段话,要成为价值尺度,就必须是商品,有价值。纸币的定义在老教材中是这样的: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政治教师都认为纸币仅仅是货币符号而已,其很低的成本可以忽略,它不是商品,故而就没有价值,就不能成为价值尺度,这个认识是合乎老教材的看法的。结合第二段老教材语言,纸币不是足值的货币,更不是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所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认为纸币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是正确的。
我们再现一下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试卷选择题第12题:货币最早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
①纸币容易产生,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在做这道题时,大多考生按照老师教给的老教材观点,很容易排除①和④,结果高考下来大跌眼镜,正确答案竟然是C。对此,很多高中政治课教师都在质疑:是不是高考题出错了·
我们河南省自2008年秋期高一开始使用新课程,在2011年和2012年高考大纲中的第二部分内容——考试内容中,有这样的表述:政治学科考试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其中,《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是2004年3月由国家教育部为适应新课程改革而颁布的,其内容就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只是和宁夏、陕西、湖南等省份相比,我们河南省是较晚开始新教标高考(从2011年),但是,新课标高考是以新课程为考察对象的,我们来看一看新教材在上述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方面的变化。首先,在必修一《经济生活》第6页关于价值尺度的表述中,已删去了“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的说法,而表述为“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同时,在必修一《经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第40页有这样的内容:纸币作为现行的货币,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在现行货币制度即纸币本位制下,纸币的这些职能,是从它取代黄金的流通手段开始,然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结合以上新课程教材内容和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可以看出,在对今年的这道高考选择题的答案有所质疑的老师的思想认识依然停留在旧教材上,并没有与时俱进真正把握现行的新课程,以至于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因此,根据课程标准、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今年的高考题是不容怀疑的。
那么,为什么新旧课程在纸币的职能这个问题上会有出入呢·这要从上面必修一《经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提到的货币制度谈起。在实物货币时代,虽然有纸币,但是纸币的发行和流通是以贵金属,即金银作为保证的,由它背后的贵金属金银的价值来决定的,所以纸币是只是货币符号。故而,以往的(河南省2008年之前的)高中政治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认为纸币只是货币符号,不能执行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的职能,是正确的,这也说明旧教材是适合实物货币这个时代的。但是,发展到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将货币与美元挂钩,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可以看出,纸币是直接或者间接与黄金挂钩。到了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从那时起,黄金彻底退出货币历史舞台,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货币时代,即“信用货币时代”。所谓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在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活动中,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一《经济生活》主编、华南师范大学陈友芳教授就指出:这里老师们要特别注意,在我们《经济生活》教材里面把纸币定义为“价值符号”。现行的新教材里面已经根据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地认可纸币也是现代货币的一种,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把纸币仅仅只是看成是“货币符号”,因为那只是金本位时代,也就是实物货币时代的观点。所以,在新教材中,纸币已经被定义为“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老教材将价值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那么就要承认,纸币是没有价值的;对此,陈友芳教授和现行一般的经济学教材都认为,货币的价值就是货币的购买力,如果将货币的价值定义为购买力,纸币就具有价值,因为它具有购买力;既然纸币有价值,那么,纸币是可以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
另外,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以人民币为例),我们不仅拿人民币买商品,而且市场上所有的商品都是由人民币标价的(比如:元),这里的“元”其实并不是贵金属货币金或银的单位,而是我国的现行纸币——人民币的单位,那就说明纸币是可以执行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的职能。同时,我们的工资、利息、房租等也都是由人民币支付的;我们进行储蓄存款,不论是为了孩子上学,还是购房、买车、养老,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我们最终都把纸币当做财富贮藏起来,以备将来换取自己需要的商品或服务;我们在对外贸易的结算中,早在十年前,在东南亚我们已经尝试开展人民币境外结算业务。从中可以看出,纸币也同样具有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篇8
关键词: 新课程 地理教学 教学启示
我省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了,通过不断学习,我收获很多,下面简单谈谈,相信对地理教学有所启示。
一、要知道新课程标准新在什么地方,它与老教材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新课程在理念上、方式上、学科价值上都表现出与老教材的不同,让学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地球的运动、大气、水、地壳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地理学习能力;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地理学习的评价上,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构建“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将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提高重心,体现以学生为本。在教材上,将灵活性、时代性、多样性、选择性这四个特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体现地理学科的学科价值的整体性。同时提供教材之外的信息,让学生避免死记硬背教材。地理试题中提供的地理信息逐渐脱离教材,即使呈现教材中已有的信息,也往往直接给出而无需考生记忆。这在多种版本教材并行的情况下,体现公平性即呈现教材之外的信息。多以地图、图表的形式提供信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不仅教学和教材注重创设情境,地理试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也在追求情境化和时代感,将教学内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时代感和情境化既能体现教材内容的实际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有用和生活,又能增强地理课的趣味性,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际舒缓情绪。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多分析案例和课例,激发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高中地理是在初中基础之上的递进。要重视自主合作学习,组织探究学习和各种形式的地理实践活动。地理学习能力方面,更要突出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学以致用。
二、要蹲下身子扎扎实实反复研究新课标背景下的高考特点。
2013年是甘肃省实施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由于是第一次,师生对这次考试的考题特点较关注。我们要反复研读地理学科高考试题,地理试题的设计要符合《考试大纲(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版)》的要求,贯彻新课程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平稳,内涵丰富,主旨鲜明,显现信息表述明了,有效性强;试题选材蕴意深刻,导向性强;试题设问巧妙灵活,逻辑性强;考核目标全面,综合性强等,合理地把握试题的难易程度和区分度,很好地遵循高考试题科学性服从公平性,公平性服从稳定性的原则,使我省高考实现从大纲版向新课标的平稳过渡。从试题特点看,本套试题覆盖度广,但没有偏题怪题,考查内容均以高中地理主干知识为主。因此,高考复习应该更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不是一味攻坚克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许多题目形式上都是图(表)文相结合,有人口迁移坐标图、等值线图、区位图、局部地区地理环境前后对比示意图等,采用文字、数字、图像相结合的形式呈现信息,很好地考查考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原理及规律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考生入题容易,准确表述不易,在应答过程中地理思维得到良好的区分和展示,充分体现“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等新课程理念。命题与生产生活联系更紧密,命题者通过具体的地理情景对试题的难度进行合理把握,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信息,使问题与所提供的情景保持一致,突出结合区域性问题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综合性技能的运用,强调地理理性思维的延展。开放性试题的设置,体现了新课程全“新”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探究性与开放性的问题,考查学生提取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小区域的现实性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开放性思维要求更高,这种问题给出正反两种观点,让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主观性很强,有利于学生积极调动思维阐释问题。教师只有不断钻研新课程标准,才能准确把握新课程下的高考,指导学生学到有用的地理知识。
篇9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素质;落实;学生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一步步展开,相关的课改活动进行的也是如火如荼。笔者曾参加过有关部门组织的新课标培训和赛讲活动,也曾观摩过很多场次的新课标示范课,亲身感受了课程改革的魅力。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课堂形式多样,气氛各异,老师们更是各显神通,可谓让人大饱眼福、耳福,但强烈的冲击和感受之余,总难免让人感觉有些繁乱,甚至有时让人困惑,究竟语文课堂教学的功夫该往哪里使呢?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师生互动等教学活动。传统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对教学难点的掌握,而且教师和学生经常被教案所左右,课堂缺少活力和创新能力,更为不科学的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误导使得“重结果轻过程”这一急功近利的评价标准深入人心,殊不知这种标准既害了教师又害了学生,它导致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重视结果、结论的评价,而忽视对知识的来龙去脉的思考探究,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只追求结论、结果,而忽视过程。其具体表现就是学生在实际练习中为了做题而做题,一味地追求答案,最终却得不偿失。在实际中很多学生只将教师总结的规律、套路死记于心,遇题要么生搬硬套,要么生吞活剥,其结果可想而知。最典型的莫过于2011高考陕西卷数学题:叙述并证明余弦定理。大部分学生一看到都傻眼了。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新课程提出了课堂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通过课改后的两年高考比较完美地体现出来,这无疑是一个信号,课程改革一定要向纵深发展。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必须迅速及时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遵循新课标的理念要求,在课堂实践中去执行,去感受。
首先,教师应该自觉地转变角色,更新观念,课堂上应该竭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做必要的、恰到好处的引导、点拨,控制课堂的节奏、调节课堂的气氛、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果等。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更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这是老师们所希望的,我们称之为“理想状态”。要实实在在地实现,必须在两个字上下工夫――“落实”。教师要落实,学生也要落实,教师要认真反复地研究学案的可行性,学生要认真落实预习,教师要精心组织设计课堂,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师生在课堂上应该开展民主化的对话交流,充分地展示教学相长的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分享学习读书的快乐。
其次,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仅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端正的教育思想和正确的育人观,还要有优良的文化素质。只有做到了这些,一位语文教师才有可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让自己所教的学科占领学生的心灵空间。
篇10
【关键字】传统教学;新课程;物理教学
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经历了从传统教学到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学的转变,在此谈谈对高中物理教学的看法。
先说传统的物理教学。过去的教师上课,除了手中的一本教案和备课时的一本教学参考书,再加上一些简单的物理演示教具就没有其他可以用于教学的东西了。上课时老师们都是遵循“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填鸭模式,使本来就枯燥的物理知识显得更加乏味,学生昏昏沉沉一节课就过去了,知识和学习方法都没学到,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调查结果是,大多学生是给了题就做,有的十道题错七八个是常事,久而久之,学生就对物理失去了兴趣,看见题就头疼,成绩也会越来越差。
其次就是应试教育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影响。确切一点说,应试教育就是“用大量题海的操练,来对付高考,提高升学率”。不过这种提高并不代表学生真正的水平的提高,往往是靠条件反射式将学生的分数硬提上去。这种方式不但提高不了学生的思考和学习能力,还会导致进入大学的这些孩子们不具备很好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是个社会问题,但这也是违反教学规律的。
再来谈现在的新课程改革。过去的教育方式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到现在提倡的是学生素质的培养。我认为改革还是应在教育模式上下功夫,把课堂由原来的教师主导变成师生互动,将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在互动中学到知识。另外就是利用现在的高科技和信息化设施来武装自己的课堂,现在的教室都配备多媒体电脑等教学辅助设备,将教材中静的东西让它动起来,像一些演示实验,真实的生活视频和丰富多彩的flas,都能大大激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