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7: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媒体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媒体的作用

篇1

摘 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形式、内容与模式更加多元化、丰富化、现代化与个性化,这无疑使传统媒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形势下,受众的传播心理日新月异地变化,传统媒体如何抓住新媒体契机,迎合受众个性化心理需求,充分、科学、高效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尤为重要。

关键词 新形势 如何 传统媒体 发挥 舆论引导作用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趋势,其以多种独特优势迅速独领媒体。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必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故传统媒体应居安思危,发展创新,并巧用多种途径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最终实现其对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一、迎合时展,及时、迅速抓住“好”话题

对于主流媒体来说,要想淋漓尽致发挥其舆论引导价值,迎合时展,关注时代大事,迅速及时地抓住“好”话题十分必要和重要。无论是当下,亦或是新媒体未出现之前,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均较多地表现为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紧要事件的舆论引导。诚然,传统媒体能否吸引受众眼光,使之为其驻足停留,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及时、抓住观众最感兴趣、最关心的话题。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可做到两点:第一,贯彻党委工作意志,关注观众利益诉求。传统媒体要始终成为党委正确理念的传播者以及群众利益的捍卫者,要有大局意识、群众意识与高度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第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关注社情民意。对于重大紧急事件,需要传统媒体要不回避、不躲避,正面迎击;要公正、客观报道,为群众争取最大利益,安抚群众情绪,稳定群众心理,传播社会正能量,维护社会稳定。

二、传统新闻报道必须至真、至善且客观公正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同,其必须要以至真、至善且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正确引领社会舆论。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其一方面要求报道内容的严谨科学、真实及时,更要关注报道本身的客观、公正。在新媒体充斥的当今社会,传统媒体报道面临着巨大压力,这就意味着,其不能仅仅是观众铺天盖地言论、思想的简单机械堆砌,而是要系统、全面、客观、平衡与公正,还要具有十足的权威性、典型性。首先,传统媒体要做好社会舆论调查。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搜集客观、详实、精确的报道资料,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使更多社会虚假舆论不攻自破,捍卫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引领正确舆论。其次,正确判断各色社会舆论,倾向客观公正且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观点。新媒体的传播使各色舆论纷至沓来,媒体应能及时准确做出判定,发挥其权威引导作用,引导受众接受更加客观、公正,且代表更多人利益的观点,

三、报道要深入群众内部,做到“接地气”

新闻报道是体现国家意志,真正服务于群众生活,并代表群众利益的一种媒体形式。因此,在舆论嘈杂的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不应各色舆论所诱导与迷惑,而是更要踏踏实实做好群众坚强的后盾,帮助群众拨开舆论迷雾,并积极深入群众内部,做更加“接地气”的报道。首先,报道内容要“接地气”。即新闻工作人员应深入基层群众,倾听其心声,了解其诉求,报道群众甘苦,真情实意为群众解决难题。并传递基层群众身上所闪现的勤劳勇敢、坚韧不拔、默默坚守、不畏挫折,顽强拼搏的真善美之意志。其次,语言和形式要“接地气”。无论是语言,亦或是报道的形式,均要做到基于群众认知,使百姓喜闻乐见。要避免那种过分官方的文件或会议类型的报道,使形式尽可能活泼生动,语言要言简意赅、朴素大众,且富有感染力。也就是说,要报道群众心声,表达群众意愿,唯有如此,才能引导正确社会舆论。

四、新旧媒体结合,并使前者有效服务于后者

新媒体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之力,其本身具有巨大的传播优势,传统媒体要借助新媒体之力充分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鉴于此,传统媒体应做到新旧媒体的有机融合,并使新媒体为我所用,更好地服务于舆论宣传与引导工作。毋庸置疑,传统媒体无论是从形式上、手段上,亦或是受众上,都无法与新媒体相媲美。故传统媒体要不断创新发展,实现二者融合,巧借QQ、微博、微信、论坛等新媒体形式拓展宣传内容,提高舆论引导效率,以更高端、快捷、迅速的形式实现主流舆论的引导。也就是说,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确实为传统媒体舆论引导提供了发展机遇。例如,各大电视报纸要懂得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拓展服务渠道,即可以开展相应的网站,并建立自己的博客、微博等,利用自身的公信力以及新媒体巨大的信息传播优势实现正确舆论的有效而持久引导。

综上可知,在新时期,新媒体作为一股风头正兴的力量异军突起,且方兴未艾,具有强大生命力。传统媒体承担着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传播社会正能量,帮助群众干实事的重要职责,面对强劲的新媒体对手,其要居安思危。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在报道内容、方式和途径上应更加迎合时展、迎合受众心理需求,并立足于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引导群众健康发展,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海青.浅谈全球化背景下媒体舆论引导作用的发挥[J].新闻知识,2010(12).

篇2

关键词:水墨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应用

水墨艺术是指由水和墨着色,组成的黑白画面来反映现实状态,勾勒事物形态,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手法。西洋画注重事物的再现,以人物的为主体,手法生硬,情感直接。与西洋画不同,水墨画注重创造的灵活性,作画对象千姿百态,主要是以人物、山水、花鸟等食物组成,极具线条的优美,画面生动,富有浓重的人文情怀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是融合数字科技和艺术文化的产物,区别于传统的笔墨纸砚作画,采用现代的数字技术作画的方式,具有强烈的现代表现形式。

1 水墨艺术的特性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中国诗词融为一体,委婉地抒发作者情感[1]。水墨画讲究“气韵生动”,不局限于事物外形,追求“似与非似”的艺术境界,彰显浓重的想象力创作。与西洋画截然不同,不讲究焦点透视,不强调光色变化,而讲究空白的布置和事物的彰显。水墨画,是以线造型的创作过程,运用线勾勒事物的轮廓、质感和体积,从而描绘出事物的形态,体现“以形写神”的美学观。

2 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数字媒体贯彻在生活上的方方面面,在水墨艺术的范围中也不例外。中国第一部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运用的作品是一九九五年的水墨动画《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这部作品展现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上艺术形态和艺术魅力,并取得相关艺术成就。从此以后,水墨艺术数字化的影响力在中国绘画界和数字媒体运用上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普及。由于水墨画的创作是以线造型,表现事物的生动灵活,情感飘逸随性,配合适当音效,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对于追求快节奏和快体验的现代人而言,这种水墨数字化作品给很好地给予视觉享受以及情感宣泄。故而,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发展是时代的需求,前景一片光明。

3 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运用的策略和方式

3.1 水墨艺术融入数字绘画中,给予绘画更强的意境

水墨艺术是讲究“以形传神”的表现艺术,强调意境的突出感,通过画面的冲击引起人生思考的导向感,能给数字媒体艺术带来视觉上的革新[2]。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浓重的画面感,时空的虚构性等特性,往往忽视人文精神的融入。而水墨艺术强调人文精神的传达比画面的质感更加重要,追求黑白之间的统一和谐,在每一个布局和刻画上都带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磅礴大气的心胸,能对人产生强烈地追求美、体验美和感受美的情感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水墨艺术能够增加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灵动脱俗的审美情趣,能够给予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厚重的人文情怀。

3.2 水墨艺术融入艺术设计中,丰富设计古典的美感

水墨艺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承载着深厚的中国古代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上融入水墨艺术,能够彰显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给绘画领域和建筑设计领域带来创新空间。另外,水墨艺术能补充现代艺术设计内容和文化的衔接和漏洞,丰富现代艺术设计的人文情怀和主题思想,彰显现代艺术设计的多样化、人文化、思想化。对于现代艺术设计而言,水墨艺术形式是与现代艺术形式截然不同的,两者的结合更能体现古今文化的底蕴和古今历史的变迁。

3.3 水墨艺术融入数字动画中,给予动画的厚重的历史感

数字动画是集合绘画、漫画、文化等艺术类别而形成的一项艺术表现形式。数字动画从《铁臂阿童木》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将水墨艺术融入数字动画,能给数字动画注入传统文化的元素,是数字动画更具有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对于追求审美感受的人们而言,能给予贫瘠的精神建设一点灵魂养料。通过在数字动画中的人物造型、环境刻画等创作上突出水墨风格,能够很好地启发观众对于审美的兴趣,能够很好地彰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3.4 水墨艺术融入现代广告中,丰富广告的时代感

广告,是广而告知的意思,是通过媒体、纸张等形式,为达到宣传某种产品或某种精神的效果[3]。在现代广告中融入水墨艺术,能够赋予文化传播和传承的实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给养的要求,能够给予广告更强的视觉冲击感。

4 结语

在数字媒体艺术中融入水墨艺术,使其内容和形式上能触动人性思考和心灵追求,能传播和继承文化传统,能提升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参考文献

[1]吉立伟,李智超.传统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3,05(11):13-14.

篇3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未来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符合现阶段人类社会对媒体的需求。“”的思维模式符合现阶段新旧媒体的发展规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纳入“”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 :

融合 思维 运用

中国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41- 02

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思维横式的提出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媒体的发展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范围内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既加速整合又相互博弈。“”思想的提出顺应了现代媒体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把握和运用好媒体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着重处理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关系。研究“”原则,不但能为处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问题提供现实指导意义,也可以为当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冲突等问题开辟新的解决途径。

(一)“求同”的实质与基本要求

“求同”就是寻找共同点,它是“”思想的目的所在。“求同”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寻求共同利益,追求共同目标的基础,也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能够融合的基础条件。然而事物的发展要有一个过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寻求融合发展的“求同”过程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复杂的整合阶段,需要媒体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融合发展中“求同”要具备的要求:

(1)在追求共同目标和发展时应做到“求同”。

(2)善于打破一些习惯性思维模式,采取多向思维方法,学会创造性、建设性地思考。

(3)努力寻找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共同点,把握两者在“求同”过程中的定位和目标,恰当好处地平衡好两者的关系。

“求同”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目标,建立良好的基础条件,努力寻求共同点,使之发挥先进的优势作用。

(二)“存异”的实质与基本要求

“存异”就是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彼此之间有些差异或矛盾,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不了,只能“存异”。“存异”是为了达到“求同”的目标,暂时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间一时难以融合的事项搁置起来,留待时机成熟或科技进步以后再来解决。

(1)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有其特点和形式,必然存在差异。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差异性的特点和形式也是其存在和发展的优势所在。这就要求能“存异”敢于“存异”,努力协调两者的关系,使媒体效应发挥最大的优势。

(2)在处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差异或矛盾时,需要具体分析其矛盾的性质,依据其矛盾性质的不同,加以不同的对待。

二“”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运用

“”思想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与外交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出了处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的国家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外交关系的处理思维尽管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思维有所不同,但是方式方法可以相互借鉴。“”的思维模式运用到处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也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成为推动媒体产业发展前进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不仅可以指导媒体发展前进的方向和进度,更对今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存异”是为了“求同”,“”思维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优势性、一体性、灵活性和科技性的统一。

(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有优势

1传统媒体的优势:

在新兴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传统媒体拥有国家政策的资源,世界范围内,传统媒体仍是国家官方正式公文的重要途经之一,得到国家很多政策的支持。

(2)传统媒体积累了从报纸诞生至今的信息数据资源,成为人们见证历史信息可靠的书面凭证。传统媒体报纸的雏形《邸报》是我国在世界上发行最早,时间最久的报纸。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自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但发行却—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邸报》—直出版到1917年清朝皇帝退位,才停止了刊行。报纸在其几百年的传播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符合人们的规范和体系,其信息的可信性和自身的市场美誉度非常高。社会读者对报纸品牌的认可,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3)传统媒体具有品牌和知名度的优势。在我国出版的第一张汉文日报,是1858年在香港创办的《外中新报》,至今已有将近2百年的历史。如今,国内众多著名的报纸经历了长期的经营和发展,凝聚了几十年的历史积淀,在受众中享有不同程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品牌影响力是新媒体在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优势。

2新兴媒体的优势:

(1)新兴媒体比较注重互动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信息资源。

(2)新兴媒体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新兴媒体使用者可以相互间共享信息,这些共享信息大大拓展了媒体的广度和深度。

(3)新兴媒体打破地域的界限,具有极为广泛的传播面。

(4)新兴媒体兼具信息传播的同步性与异步性。新兴媒体的传播过程可以和受众一起参与,也可以先将媒体信息于一些网络平台上,受众可以随时随地不同时间的观看和查阅。

(5)新兴媒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它可以是随时随地传播最近发生的信息事件,甚至可以是同步传播。

(6)新兴媒体可以容纳多种信息形式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信息传播方式。新兴媒体基于现代科学技术,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同步传播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视频等多种数据信息。

(7)新兴媒体的信息以电子信息为平台,传播过程方便简洁,运营成本较低廉。

以温州“7.23”动车事故的传播为例。市民拍摄了手机照片,微博成为网民及时了解情况的“主阵地”,网友投身现场,人人都成为新闻记者,信息及时更新,在网络博客上以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这些图片很快进入各大新兴媒体并很快成为新闻的头条。在这次“报道”中,包括手机、博客、互联网以及“播客”在内的相互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呈现给广大人们,新的媒体形式与工具相结合,显示出强大的优势性。

(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有劣势

利的存在必须以弊的存在为前提,反过来也一样,既然一事物或者一事情有利的一面,按照矛盾的观点,必然也存在着不利的一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有优势的一面,必然也有其劣势。

1传统媒体的劣势:

(1)传统媒体时效性差、模式单一、同质化严重的劣势。

(2)传统媒体思想老化,编制死板,信息加工复杂。

(3)传统媒体的信息采集主要依靠记者,信息采集内容很局限,渠道也单一。

(4)传统媒体不具备如:检索信息、定制信息、互动交流等功能,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软肋。

传统媒体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其发展至今出现劣势的状态也是在所难免。面对劣势传统媒体要善于抓住自身的优势,同时,与新媒体互动融合,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受众互动,使其多渠道传播,挖掘新的节目形式,通过整合、开发、取长补短,使劣势转化为优势。

2新兴媒体的劣势

(1)新兴媒体网络快速传播中的非理性,缺乏严谨性,导致受众无所适从。

(2)新兴媒体网络传播的自由性导致其缺乏权威的信誉度。

(3)新兴媒体网络传播容易被非法人员利用,导致社会和民众的不安。

(4)新兴媒体主要以网络为主,网络安全危机时刻出现。

信息网络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媒体发展也不断更新换代,在其发展迅猛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劣势,需要依托传统媒体优势,树立新媒体自身的信誉度、权威性和严谨性。

(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模式

一体化发展,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内在要求和最终目标。首先要树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努力尝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中各种媒介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媒体信息的内容、技术、传达、平台、终端和人才的共享互通,形成一体化的思维、构架,传播、管理和模式。传统媒体积极开拓新形式,新平台和新模式;新兴媒体可以借鉴传统媒体模式,弥补新兴媒体在广大群众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使得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思维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借力的灵活性发展模式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曹培鑫表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不是割裂的两部分。”如今不少新兴媒体依靠微信、微博、APP等奠定了影响力,但其也是从传统媒体中延伸而来的。在他看来,技术并不是一个门槛,只是末端表达的一个出路而已,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拥有一批优秀的写作者、评论家,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将深度融合,并能够形成优势互补。“面对数字时代带来的巨变,传统媒体战略转型需要顺应数字技术发展趋势,把握数字时代的规律,结合内外部环境分析,积极构建数字化发展战略,并以此为轴心,寻求未来发展模式的创新性突破。”

(五)以最新技术为平台推动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核心力量,也是融合万事万物发展的催化剂。它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起关键性的作用,是“”思维模式能够发展进行的最关键性因素之一。实际上,新兴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就是网络科技和信息资源相互整合与发展的过程。

1利用高新技术推进媒体硬件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

现代生活科学技术的具体运用和影响比以往都更直接、更迅速和更接近。媒体硬件的形式直接影响受众的关注度。现今,社会中媒体传播的硬件多种多样,并且以日新月异的形式发展着,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硬件基础。媒体硬件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三位一体,共同构成核心竞争力,为媒体的移动化、社交化和视频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最佳效果。

2利用移动互联技术等终端平台扩大媒体的范围。

移动互联网从20世界90年代引入国内后发展迅速。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料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互联网的客户端是众多移动媒体访问的主要入口,其技术的研发、平台的应用和广泛的普及都日趋成熟和完善。同时,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为了更好地融合发展应积极开发彼此兼容的移动平台,为两者的“”建立对话的基础条件。要加强媒体平台的建设,丰富信息内容,完善后期维护,着力打造日趋完善的移动媒体接收平台,促使其规范有序发展,扩大在移动平台和终端的覆盖面和它们的延生环境。

3利用新型技术拓宽媒体社会化传播渠道。

新型技术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能够融合发展的催化剂。媒体人要不断推动媒体产业的创新、传播、运用、交互和推广,促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媒体和接收平台以及媒体接收产品和人的有效对接,借助新型科技的力量,建立好传统媒体以及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利用新型技术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的融合发展建立坚实的基础。

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前几年36技术才普遍,如今4G技术已开始推广和应用,5G技术等也快将呼之欲出,媒体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带来新的变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必须以科学技术为前提,紧盯其发展趋势,不断以新技术应用引领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三 结束语

篇4

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已是客观事实

“新媒体”和“全媒体”,是近几年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两个概念。一般而言,报纸、广播、电视、期刊均被定义为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终端及其他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传播形态则被定义为新媒体。也可以说,“新媒体”是以信息技术或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为特点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全媒体”则是目前出现的各种传播方式的总和。

全媒体时代,如何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中央高度重视,媒体人也非常关注。在新闻界,如果说2014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那么,可以将其命名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年。实际上,二者的融合发展并非从今年才开始。

目前,融合发展至少呈现出三种方式:一是传统媒体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自己,二是新兴媒体借助传统媒体发展自己,三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机构联合发展。这些发展方式,无论是否是有意为之,在实践中均已存在。因此,现在要解决的,不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有或无”的问题,而是融合发展“快或慢”“好或坏”的问题。

二、应高度重视传统媒体的信息内容生产优势

在媒体融合发展中,需要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这样一个问题:新兴媒体的成功或许更多的是依靠电商等盈利模式,而不在于新闻传播本身。比如,阿里巴巴和腾讯作为成功的新媒体,并没有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内容生产,而是建立了一种网络社交过程中与经济活动相关的盈利模式。与之相反,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新闻内容生产,其盈利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新闻传播的基础和优势。因此,就新闻传播功能而言,传统媒体的优势是明显的,新兴媒体要强化传播功能,需要寻求传统媒体作为合作伙伴,由此看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

当然,在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播的方式与读者的新需求不适应,二是传播的话语表达与读者的新需求不适应,三是采编人员的能力和知识结构与读者的新需求不适应。但这些既是传统媒体受到的挑战,也是传统媒体改革创新的动力、方向和潜力。

传统媒体具有新闻内容生产优势,是权威信息、原创信息的生产者、供应者,也是权威信息供应的主渠道,这些优势在全媒体时代并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和传播技术上能紧跟时展的步伐,这些优势仍然可以充分地发挥出来。传统媒体只有清醒地认识这一点,才能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发展前景更有信心,才能更好地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各级各类新闻媒体,都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既是党和政府实施领导的工具,是宣传和解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工具,是展示党和政府形象的工具;同时也是反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生动实践的工具,是人民群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工具,是人民群众获取权威信息的工具,是人民群众反映意见诉求的工具。当前新闻媒体遇到的突出问题是,一方面要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和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要考虑员工工资、发行量和收视率等经济效益问题。这就容易导致一些新闻媒体在市场压力下“腿子发软”,在网络的裹胁中迷失方向;也容易让一些媒体人在社会的尊重和倚重下自我陶醉,以“无冕之王”自居,缺乏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角色认识和主体意识,在新闻采写和报道中,有时只考虑轰动效应,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忽略新闻报道是否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新闻媒体在推动改革创新、加快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必须在新闻传播多渠道格局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必须在舆论多元格局中发挥权威信息的引领作用,必须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示范作用,必须在构建新的传播秩序中发挥新闻伦理道义优势。

同时也要看到,互联网是先进生产工具,传统媒体要深刻认识并积极运用它;如果驾驭不好,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就会被削弱。正如高速公路在给我们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往往也比普通公路、石子路更大,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简单地抱怨和排斥高速公路,而是要通过把握交通规律、完善交通制度、维护交通秩序,更好地规避高速公路带来的的交通风险。传统媒体也要在积极运用的实践中认识并驾驭好互联网,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运用新思维、新理念、新技术、新机制,把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将其与新媒体的技术和传播方式方面的优势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媒体的融合发展。

发挥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优势,创新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是当务之急。一方面,现在一些传统媒体的传播大多处于“闭环运行”的状态,缺少对社会评价、受众反馈的科学评估,客观上不利于表达方式的创新;另一方面,当前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存在话语体系差异,如果简单地用文件语言、会议语言、机关语言、书面语言进行沟通,往往会出现不愿听、听不进的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媒体的传播和表达应该有论理思维,既说结论又讲道理,善于借物说理、借情说理、借事说理,善于论理、陈情、讲故事,这样的沟通才有感染力和影响力。总之,传统媒体是权威新闻信息的生产者、提供者,优势非常明显,只要运用好新的表达方式、新的思维和理念、新的技术和机制,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一定会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篇5

一、新媒体带来的舆论环境影响

新媒体凭借海量多元的信息资源、互动参与的用户体验、多渠道表现形式等优势,征服了广大信息消费者,其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逐步渗透到社会各个环节,每一个角落,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垄断地位形成强大冲击

传统媒介环境中,报刊、广播和电视一直处于绝对垄断的地位,控制着信息权和信息选择权,掌握信息的主要流向。然而,随着互联网、移动手机等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遭受新媒体庞大信息资源、多元传媒、无限发展的冲击,控制能力和整合功能遭受挤压,在整个媒介领域的占有率也开始下降,其固有的垄断地位被新媒体打破。

(二)不断兴起的非专业队伍成为信息的生力军

新媒体让公众能自由获取信息,通过先进的传播途径自由信息,利用互联网等媒介方式进行实时互动。他们的加入,促进了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实现了信息传播源自民间的回归。没有制约性的非专业队伍,成为信息的生力军。

(三)信息把关存在不可弥补的漏洞

传统媒体信息把关人员控制了发射端就可以控制社会舆论。然而,新媒体没有中心结点,公众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自由地信息。网络传播没有边界,其传播方式大多难以被管束,网上流传的重大信息有时被删除了原始版本,而随后复制传播品如雨后春笋不断冒出来,技术控制和行政控制力变得相对弱小,围追堵截的办法引发公众强烈的逆反心,使得传播更分散更疯狂。

(四)放大社会舆论力量

传统媒体环境下,政府管控信息内容,局限了公众知情权。公众的意见不能通过媒体反馈,常常被忽略。新媒体环境下公众舆论产生时间缩短,公众可自由发表意见,社会舆论被放大,深刻影响未来公共行政的发展。

(五)多元格局促进公民社会形成

舆论的自由表达是公民社会形成的依据,公民自身权利通过新媒体无限制扩张,公民参与决策促使政府政策更为透明,实现向公共产品提供者转变。

二、传统媒体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媒体资金问题

目前,传统媒体已经没有国家经济支持,逐步实行“自负盈亏”。庞大的中国传媒市场因为行政管理变得零碎,传统媒体在某个行政区域内滥用行政公共资源,通过不合理手段巩固垄断地位,因此总受意识形态控制。个别媒体为私利放低了责任感,甚至冲击公共道德底线。

(二)挑战政府掌控权

新媒体的发展促使媒体产权复杂化,政府掌控之外的媒体传播方式不断进入传媒领域。传统媒体占有比不断缩小,降低了政府掌控力,形成了政府对媒体控制权的挑战。

(三)责任压力

中国的传统媒体也好,新媒体也罢,都担负国家责任,过于强硬或煽情的报道使得我们在国际舆论中处于被动局面。要将信息与国家责任联系起来,通过交流和互动主导国际舆论。

三、应对挑战选准角色定位

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作为传统媒体的十堰广播电视台以主动姿态和多种方式打出组合拳,重新定位了自身角色,获得了不俗的成效,其成功的做法值得借鉴。

(一) 重大时事新闻及时播报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为党和政府宣传服务,通过及时、快速的传播途径塑造政府形象,让正面报道深入人心。十堰广播电视台新推出的《午间新闻高铁》新闻类栏目,填补了十堰地区30年来没有午间新闻的空白。针对前晚未能在《十堰新闻联播》播出的新闻,以及当日上午发生的重大时政新闻,选择在午间时段以“短平快”的节奏和观众见面,结合重大事件及时游走字幕等形式,让观众更快了解十堰地区重大时事事件以及政府的有效作为。

(二)建立公众关注话题引导交流的平台

在传媒公信力方面,传统媒体对比新媒体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网络媒体虽然创造出了自由意见表达的平台,可是这一平台没有正规的引导机制,社会情绪不能得以正确引导,心理的负面情绪必将影响他们的言行。传统媒体此时就要发挥权威指导作用,引领社会舆论朝积极方向发展。十堰广播电视台在深度报道上推出“一追到底”的《追问》栏目、打开天窗说亮话的《深度沟通》栏目,在充分尊重公众权利的同时进行有效沟通,体现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舆论导向作用。

(三)新老媒体的有效融合

新媒体有优势也有不足,传统媒体理应取长补短,完善自我。十堰广播电视台体现民生报道特色的《直播十堰》栏目,注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利用微博进行话题互动,如“文明出行随手拍”,把日常生活中不文明行为拍下来,在《直播十堰》的微博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再以电视栏目形式表现出来。电视台还充分利用微博预告当天目亮点节目播出内容,扩大栏目关注度、影响力和传播力。

十堰广播电视台成立的超媒体编辑中心,利用互联网、手机平台,整合广播、电视、文化周刊台内资源,打开网络不仅可以看电视、周刊,还成功打造了可视广播,听众通过网络边听边看。过去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广播电台主持人的工作状态实时呈现在听众面前,听众还可以在线互动,拉近彼此距离,增强了真实感。上述对新媒体先进技术和媒介方式的吸纳和有效结合,让电视台的播报达到了极好的效果,收视率明显提高。

(四)内容出彩,创意不断

新旧媒体的相互融合加快了信息传输快捷化,然而,信息泛滥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信息内容不适应公众需求。传统媒体在内容搜集方面有独到点,星罗棋布的信息采集网、内容多彩的信息数据库和经验丰富的信息采集员,都在竞争时代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不断创造和推陈出新,才是传统媒体提升自我、立稳脚跟的关键所在。

四、结束语

不可否认,新媒体的发展繁荣,确实给媒体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气和新的气象,但这并不说明新媒体就能够完全取代传统媒体,传统媒体自身固有的优势不可小视。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竞争和机遇,传统媒体应该正视现状,融合对自身发展有益的部分,通过创新手段来应对挑战,寻找新出路。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依靠信息内容,把握时代主流,实现多元化跨界发展,凝聚核心竞争力,定能在新媒体大环境中占据主角。

参考文献:

[1]陈婉莹:《传统报纸媒体如何应对网络媒体的新挑战》,《新闻记者》2007年11月

篇6

在教学中,所用于教师与学生信息交互的工具则可称为教学媒体,传统教学媒体就是指黑板、书本、学具等;现代教学媒体主要就是指电脑、投影仪等。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室里都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电子触摸屏等,教师在课堂中往往是拿来主义,直接使用现代媒体,使得教学既方便又快捷。其实,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我认为在我们的教学中应该是缺一不可的,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媒体进行教学。

那么在教育教学中,怎样合理使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呢,笔者认为,在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时,如果使用传统媒体,会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彰显出传统媒体的优势。

一、传统媒体让痕迹留住

现代媒体在教学中,往往需要呈现的东西比较多,有课题、例题、解题过程、检测反馈等,一页一页的则是一目过之。如果课堂中有些内容要经常使用或需要让学生在心中记住,我觉得只有使用黑板这一传统媒体才更方便。

例如:在教学万以上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们需要利用黑板,将数位顺序表板书在黑板上。

板书后,数位顺序表在学生读数、写数时都要使用到,可以在数位顺序表下写上一个数让学生读一读,可以报上一个数,对齐数位顺序表让学生写一写。最后,课堂小结时,让学生回顾这节课所学知识,再一次使用。

所以说,黑板作为传统媒体,它在教学当中,某些环节和内容是现代媒体不可替代的。

二、传统媒体使过程简单化

多媒体有时不便分步展示过程,而用传统媒体很容易分步展示过程的时候,使用传统媒体。

例如:在讲《两位数进位加法》竖式计算时,例题的引入,我采用了现代多媒体,因为它有声音,可以读出例题的内容,它可以分步出示,一步一步的让学生看清题目。

接下来,让学生列式解答,列式很简单,就是34+16,如何计算呢,需要先演示用小棒来摆出加法计算过程,有两种选择,一是选择多媒体出示小棒,二是通过黑板画出小棒。我选择了后者,我在黑板上先画出三捆和四根小棒,再画出一捆和六根小棒,问学生先算什么,学生一眼就看出先算四根和六根相加,于是我把这十根圈起来。这一过程在黑板上板书后,过程清晰明了,孩子一目了然。

三、传统媒体使内容更形象化

现代媒体将我们的知识抽象化,然后再将抽象化的东西形象化。有些知识来源于生活,本来生活中的事情是很简单的,可现在,却因为现代媒体的使用,使得生活中形象化的事情变得复杂了。所以,我认为传统媒体中教具、学具的使用会使知识更加形象化。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一知识点时,由于现代媒体的介入,我们往往使用flash制作出这样的动画,让平行四边形随着鼠标的拉动,能够任意变形,大家看来,电脑动画确实很先进。殊不知,如果我们在课前能够做一个平行四边形,甚至让学生每人自己做一个,课上亲自动手拉一拉,学生亲身体验,对于这样的知识点的得来印象深刻。

生活化的知识更适合用传统媒体来教学,我们的教学内容呼唤传统媒体的使用。

四、传统媒体改善视疲劳

孩子在课堂中长时间盯着投影仪,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让我们适当使用传统媒体,让孩子的眼睛得到休息。

作为一门学科,若从开学初到学期结束,每堂课都要用到投影仪,孩子也会产生“投影疲劳”,不防让我们使用传统媒体,让孩子对声像丰富的现代媒体始终保持着新鲜感和趣味感。

篇7

关键词:新媒体 传统媒体 媒介融合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这次强震并没有造成社会恐慌,各地很快恢复了常态,人们在强震面前保持了冷静和理性。各种媒体在这次突发性灾害事件中迅速、高效地承担起了各自应负的社会责任,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赞扬。在此次成功的危机事件报道中,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自扮演各自的角色,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什么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是指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体和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体。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提出,所谓新传媒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除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互联网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提供和者。包括数字化、互联网、平台、编辑制作系统、信息集成界面、传播通道和接受终端等要素的网络媒体,已经不仅仅属于大众媒体的范畴,而是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合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方式,以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功能而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新媒体以“数字化”和“互动性”为根本特征,目前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等媒体形态。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满足受众需求

危机事件出现时,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守望者和沟通桥梁必须及时、全面、深入地传播关于事件发生和处理的信息。新媒体凭借其双向、互动、海量存储、及时检索等技术特性,在传播机制上迥异于传统媒体,为受众参与创造、传播新闻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当大规模突发性灾害事件发生后,新媒体可以有效地补充传统媒体之不足,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传统媒体所发挥的作用。

1.新媒体助力传统媒体

在满足公众总体信息需求方面,传统媒体凭借其庞大的传播网络,权威的传播地位,较高的媒介公信力,依然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央电视台在汶川地震事件报道中,突破以往的报道模式,出色地完成了对此次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

(1)传统媒体在满足受众总体信息需求时的媒介角色。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发生8.0级地震。中央电视台在15点整点新闻中,第一次播报地震发生的消息后,15点20分新闻频道即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并于当晚10点与综合频道并机直播特别节目――《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开始了一场没有结束时间预期的现场直播报道,实现了同一主题无间断播出。此外,地震发生后的两三个小时,央视就派出第一批记者跟随总理赶赴灾区。13日,第二报道梯队又分别赶往汶川、都江堰、北川、绵竹等重灾区,为亿万观众提供了迅速、准确、全面的灾区信息。后方的编播人员也日夜奋战,将前方传来的灾区的最新动态第一时间传播给广大观众。

在此次突发灾害事件的报道中,央视的快速反应和全方位的专题报道,使传统主流媒体在满足受众总体信息需求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国内外民众了解灾情信息的主要渠道,使中国赢得了世界舆论的主动权,彰显了主流媒体应有的地位和价值。

(2)新媒体在满足受众总体信息需求时的媒介角色。新媒体的诞生及普及,使受众转化为自由的传播者,于是传播变成了所谓“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无疑,新媒体海量地增加了信息的数量,并凭借其先进技术,丰富了阐释信息的方式,以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角色,助力传统媒体满足受众的总体信息需求。

一方面,受众提供信息。新浪执行副总裁、新浪网总编辑陈彤在接受《新民周刊》专访时说:“在汶川通信、交通等基本设施条件几近中断的情况下,在全球这个互联网和手机用户数最多的国家,由于各地网民的快速反应,许多人通过博客、网络即时聊天工具、视频、论坛、手机短信等信息,让大家在地震刚刚发生十几分钟后就意识到,这是一次影响了大半个中国、破坏性很强的地震,新媒体起到了一个以最快的速度汇集各地灾情的作用,尽管这种汇集是散点的,但是网民的真切记录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头两天,尤其是‘首个24小时’地震信息传播第一波主要的信息源。而传统媒体大量采用了这些素材,我们先后正式提供给央视的视频素材就有20多个,这是前所未有的。”

另一方面,技术阐释信息。汶川地震发生后,来自海南的“雨花石”先生建立了一个和四川大地震有关的公益主题网站,网站与北京图盟联合提供了《四川汶川地震地图(实时更新)》的电子地图,这个具有17个缩放级别的地震灾区地图就成了网站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尽管本次地震灾区面积有近10万平方公里之大,但是电子地图可从不同的视野角度,既宏观形象又细致入微地展示灾区的全貌。即使是一些新闻报道中提及的边远乡镇,也能在地图上找到准确的位置。

同时,汶川地震中,音视频技术也被大量采用,大大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从传统媒体转型的新媒体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网等相继音视频新闻报道4830条,播客1500多个。而以新媒体技术起家的新浪、搜狐、网易、腾讯,截至2008年5月20日,已音视频报道6113条,播客3827条。央视网更是利用新兴的手机电视,7天新闻报道1115条,其中视频报道有457条,总时长1375分钟,访问量1531万,跟帖3.46万条。

2.新媒体覆盖传统媒体盲点

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媒体,凭借其技术特性,为满足公众的个人信息需求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以海量信息而著称的互联网,在因地震而致其他信息渠道中断、沟通不畅的情况下,信息和网络搜索功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网络媒体一样,手机媒体也在汶川地震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受地震的影响,震区的语音通信受阻,但无线数据业务却可以畅通,于是手机上网和手机短信成为信息传递的第一线,增加了手机在灾害中作为传播工具的优势。特别是在地震刚刚发生后,公众迫切需要了解危机的一般信息和个人信息。此时,没有电脑,不能上网,看电视也不可能。公众随身携带的手机便成为震后最初时段里公众最好的媒介选择。

3.新媒体超越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时,是以媒体为中心进行传播的,受众虽然具有随意选择收看(收听)和阅读的自由,但只能在节目的播出时间和已出版的报纸、杂志上进行选择。相比之下,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借助其可检索等技术特性,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需要的信息,其在满足受众运用信息需求方面的优越性无需赘言。

两种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突破

传统媒体的突破。在当今媒介竞争激烈的态势下,突发事件报道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快速反应能力、准确判断能力、创新策划能力、整体协调能力等媒体综合实力的检验和体现。

在震后初期通信不便、人心惶恐、百废待兴的的情势下,央视采制了大量及时、深入、准确、感人的报道和评论,信息、引导舆论、遏制谣言、凝聚力量、振奋人心,在这场抗震救灾战役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赢得了国际媒体的尊重,受到了民众的一致好评。

(1)播报策略实现了由“及时上报”转化为“即时播报”。央视制片人包军昊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坦言,以前央视在遇到突发事件后,由于“报道经过层层审批,等待事故查明,导致大量的猜测、谣言,反而使得媒体变得十分被动”。而这次不管是在政府方面,还是媒体方面,都调整了思维。基于这种思维的调整,以及后来政府官员和媒体的良性互动,才最终达到了双赢的传播效果。

(2)信息及时透明,掌握舆论主动。震后不到一小时,央视一套综合频道与新闻频道并机直播,康辉、白岩松、敬一丹、赵普等近十位主播轮番上阵,或播报、或连线、或访谈,“一场不知道终点的直播”由此展开。央视依据各有关部门提供的权威信息,采用口播、字幕等多种形式进行报道,对于人员伤亡的数字和其他各种信息全程,做到了透明、及时、公开。这种透明、及时、公开的信息,最大程度地杜绝了各种谣言的产生,在全国形成了空前一致的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局面。央视对汶川地震的直播还掌握了国际舆论的主动权,为抗震救灾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此次汶川地震,绝大多数境外媒体都对中国党和政府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积极有力的救灾举措,对中国军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壮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3)抚慰受伤心灵,彰显人文关怀。央视主持人赵普在此次直播中的表现赢得了人们的赞誉。赵普在15日的直播中看到都江堰某医生的孩子被埋废墟之下仍然坚守岗位的画面时,忍不住在直播中哽咽。赵普哽咽的视频被网友迅速转载,网友评价说赵普“用朴素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他们”“需要这样有人性的主持人,而不要冷冰冰的旁观者”。可见,在职业要求和良心道德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特别是在灾害事件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应该是每个媒体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新媒体的突破。新媒体在此次汶川地震报道中的出色表现毋庸置疑,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技术特性。新媒体在此次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中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舆论引导,凝聚人心。一般意义上,人们似乎习惯于把舆论引导看做是传统媒体的功能和责任,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似乎一直都以一种缺少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形象出现,舆论引导更是无从谈起。但在此次的汶川地震报道中,新媒体却也担当起了舆论引导的角色。新媒体对于此次汶川地震的报道,既把地震造成的严重后果透明地展示在公众面前,又让公众从政府开展的抗震救灾部署和行动中看到了希望。不仅让人们及时地了解了地震灾区的真实情况,而且激发起蕴藏在民间的巨大爱国热情,对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遏制谣言,消除恐慌。谣言历来是突发事件的伴生物,而新媒体由于“把关人”的缺失,更易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而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谣言的传播却被空前压缩,新媒体并没有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和传播渠道。网络媒体依靠传播快速、覆盖面广的优势,创造性地发挥了传媒矫正器的作用。国家、军队、社会团体甚至个人澄清事实的授权声明及时上网,很快封杀了谣言的传播。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媒介融合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媒介融合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传播形式单一的媒体将缺少竞争力,每种媒体都将综合运用文字+视频、文字+音频、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传播手段。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的优势,不能固步自封,相反应利用自己的优势与新媒体竞争。传统媒体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品牌优势,即公信力强。在挑战面前,传统媒体不能仅仅依靠自己,还要借助对手的力量,充分利用支撑在新兴媒体背后的新技术,增加互动的成分,借用新媒体的渠道拓展其媒体空间,利用传统媒体的品牌做跨媒体传播。

新媒体目前最大的不足是信息的可信度低,要成为能影响社会舆论的主流媒体,必须获得一定的公信力,即新媒体应当自觉在重大事件中承担社会责任。汶川地震中新媒体的积极表现,大大改变了其单纯追求轰动性与娱乐性的媒介形象,提升了媒体的公信力。但由于其没有采编权,在获取某些信息时,如重大的政治、经济信息,单纯利用受众创造内容也难以弥补其不足,需要从传统媒体上获取内容。

参考文献:

1.《西方媒体赞中国式救灾:军队神速媒体透明》,《国际先驱导报》,2008年5月16日。

2.邓建国:《美国灾害和危机新闻报道中新媒体的应用》,《国际新闻界》,2008(4)。

3.呈琪:《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堵”与“疏”》,《当代传播》,2003(3)。

4.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国际新闻界》,2008(6)。

5.李良荣、张:《新老媒体结合?摇造就舆论新格局》,《国际新闻界》,2008(7)。

6.徐春婧:《中国电视媒体关于“5・12”汶川地震报道的突破――以央视媒体为例》,《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

篇8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有目共睹,这得力与其技术性和社会性特点。传统媒体权威性强,社会公信力高,同时也存在时互动性差、效性差等弊端。数字化时代,新媒体似乎更具竞争优势,这是不是靠意味着传统媒体的衰败?本文分析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如何共同发展;最后重点从内容和经营策略两个方面就传统媒体的转型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媒体 发展

1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共同发展

1.1新媒体的升级方向

内容瓶颈是新媒体升级过程中的首要障碍。新媒体虽然有着先进的互动传播方式和平台,但是普遍缺少原创内容。事实上,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性很强,其大部分信息是对传统媒体的整合,如果新媒体不跟传统媒体合作,又无法开展策划,推出富有吸引力的内容,获得独家信息和进行深度报道,新媒体的发展也是举步维艰的。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来看,由于技术已不再是门槛,新媒体的竞争之后将从平台争夺升级到内容争夺,没有优质信息内容,必然被淘汰。因此,新媒体一方面应该注重人才吸收和培养,提升自身获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互动性强的优势,吸收的受众的原创内容,丰富新媒体内容。

1.2传统媒体的升级方向

传统媒体的升级方向首先应该指向凸显自身优势。在优势资源基础上形成的超强的公信力是传统媒体最为显著的优势。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包括政策优势、原创新闻信息资源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体现在国家政策法规对传统媒体的扶植和新信息权利的优先给予和支持;原创新闻信息资源优势得力于传统媒体畅通的信息渠道;人才资源优势是指传统媒体拥有一批富有职业素养的专业新闻人才。超强的社会公信力无疑是加强传统媒体的品牌力量的有力基石。没有社会公信力的信息不仅为受众多诟病,也有损其对该媒体的质疑和挑战。面对新媒体的来势汹汹,传统媒体只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做好本职工作,就完全没必要自惭形秽,其地位也不会被取代。

1.3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1.3.1 新媒体的传统化。新媒体的传统化凸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内容的获取和整理,二是所传信息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为了保证各类信息的即时、快速采集,新媒体必须学习各种信息内容采访编辑技巧;为了确立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新媒体必须认真学习如何处理与政府机构乃至企业的公共关系。在新媒体机构中,依旧有着平常熟悉的新闻部、编辑部、专题部、技术部、行政部或类似的部门划分;新媒体内容建设上依旧有着编前策划、快速采访、后期编辑、专题深化等传统的模式。另外,用于媒体传播的信息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如真实性、正确性、公正性、权威性等。

1.3.2 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表现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形式方面是传播方式的发展和创新,内容主要指提升信息传播价值。

1.3.3 传播方式的发展和创新。新媒体既是传统传媒的有力竞争对手,也可以成为传统促进传统传媒创新的推动力。目前,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仍局限于纸张印刷品。事实上,这一传播形式有着新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精化、简化、趣味化是发展传统媒体传播形式的重要原则,这是根据现代人生活状况提出的针对性策略。实现与新媒体的传播联动是实现传统传媒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传统传媒影响力的有效突进。传统观传媒可以利用新媒体提升其对受众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通过新媒体了解受众反应和信息反馈,进而创新传播理念和报道角度。

1.3.4 提升媒体的信息传播价值

新媒体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新媒体也在此过程中成为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一部分。传统媒体也应该开发自身的这一价值,不能仅是单一的了解国情民意的窗口,更要成为人们人们分享和享受生活、发散创新思维方式的窗口。

2传统媒体的转型策略

2.1 以提供个性化信息为代表的内容转型

内容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是碎片化、肤浅化的新媒体信息内容所不能企及的。所以,精良的传统媒体制作是不会被草根阶层的新媒体冲击的,传统媒体应该继续保持这种优势。传统媒体应充分利用自身原有的内容优势,利用科技手段深入采集挖掘用户数据,分析掌握用户偏好,为其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服务。谁满足了用户需求,谁就拥有了市场,谁拥有了市场,谁就是竞争中的胜利者。

2.2 经营策略转型

从目前的基本市场格局来看,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尚可兼容并进,共享市场份额。但需要关注的是,传统媒体已经面临着市场份额缩减、市场容量狭小等方面的现实挑战,无疑,若不进行经营策略的转型,传统媒体必然走向衰败。

2.2.1 利用品牌优势,开拓营销市场

传统媒体作为一个已经相当完备成熟的信息媒介,拥有丰富的经验、搞职业技能和素养的从业人员和机构化的生产流程,其信息质量是有保证的。新媒体的产生与其说是冲击了传统媒体,不如说是加速了传统媒体的优胜劣汰。传统媒体应该强化市场竞争意识,深化改革,并依靠其内容优势以及长期以来积累的品牌资源优势,借助新兴媒介平台拓宽并加速信息采集、生产、的渠道和过程,重新塑造品牌资产,积累品牌价值,占领品牌高端市场。

2.2.2 开拓新型营销策略

品牌提升与开发、广告包装、价格调整等都是典型的传统营销策略,这些策略在传统媒体的市场营销曾经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的营销策略的开拓能够助力传统媒体的市场繁荣进程。如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资源整合已然成为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上,现在这两种媒体已经开始融合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很多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已经建立其自己的新媒体平台。通过技术共用、资源共享弱化媒体形态区隔,实现跨媒体经营必将成为传统媒体生存好发展的主流趋势。

参考文献:

[1]杨杰.浅析综合性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严宝平.数字媒体艺术课程体系中的软件工程应用[J].大家.2012年06期

篇9

由于资源、职责、功能、内容、受众、盈利模式、发展方向的不同,这几种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传播中发挥不同的功能。目前来看,新媒体的社会功能远远大于商业传播功能,还不能成为主流的商业传播渠道。

从资源和职责上看,传统媒体多数归政府直接管理。长期以来,传统媒体成为政府的喉舌,拥有大量优秀的采编队伍,同时,他们能拿到政府的一手信息和资料,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尽管传统媒体在报道中也存在各种问题,但相对于新媒体上内容的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传统媒体的真实性要高得多。

从功能上看,传统媒体直观、方便,同时,从阅读习惯上看,传统媒体由于直观性,读者从这个渠道获得的信息记忆力相对更牢固;而新媒体同样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即时性、多媒体性、无地域限制,使其成为娱乐平台、交易平台、交流平台。新媒体使人人成为记者成为可能。但是,由于目前新媒体多数还没有采用实名制,“群众记者”的报道就缺乏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还只能作为一种意见的参考。

从内容上看,传统媒体的信息比新媒体具有更强的客观性和权威性。由于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新媒体上堆砌了大量的信息,这些新闻还需要加以考证和判断,如果不加判断就把这些信息当成新闻进行传播,就违背了新闻传播对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更谈不上对舆论的监督和知情权的保护,甚至往往会伤害一些不该伤害的人。

从受众上看,一些新媒体的受众主要还是这个领域的发烧友。如视频分享网站,经常光顾这类网站分两种人群,一种是视频制作的爱好者,另一种是视频的观看者。

大多数主流白领人群,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而不能成为视频分享的常客。传统媒体,无论电视还是报纸、杂志,在普及性上就远远超过新媒体,电视的方便性目前是视频分享网站无法代替的,报纸的直观性也是新闻网络无法代替的,传统媒体还深深地影响一个较为稳定的读者群。如果论坛网站、视频分享网站、SNS 网站不能成为主流白领人群以及大多数中产阶层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些网站的商业传播价值就值得思考。

从盈利模式上看,传统媒体以发行和广告经营为主,活动为辅。对于新媒体,目前还主要以网络广告为主,当然,也有新媒体以打造整合传播平台为方向,希望通过活动、公关等手段盈利。

但是,新媒体还不能成为真正的大众媒体,短时间内,也还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整合营销平台。

篇10

【关键词】新媒体 传统媒体 冲击 影响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8.21亿,手机网民数量达到4.92亿,手机新媒体在用户使用上逐渐超越台式电脑成为最大的上网终端。网络技术的诞生和日渐成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进入一个新时代的重要标志,网络的出现满足了受众越来越高的社会需求,因而出现了依托网络,不受时空、地域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功能强大、速度快、简单、易操作的新媒体平台。从传统技术上来看,“新媒体主要是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以电信网络作为运作平台的媒体形态,它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可以进行跨媒体跨时空的信息传播,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互动性等特征”。①

随着数字化手段的不断成熟,新媒体作为新兴的、能与传统媒体抗衡的信息传播渠道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媒体的优势不再明显,由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形式单一、传播平台单一、各种信息传播体系相互独立、生产和传播各种信息的队伍单一、服务形式简单,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持续和强烈的冲击,不断地侵吞着传统媒体的固有市场份额,传统媒体面临着用户大量流失、发行量大幅下降、各类广告收益日渐缩水、市场不断萎缩等诸多困境。新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愈演愈烈。面对不断涌现的新媒体形态,传统媒体纷纷制定了自己的互联网策略。新媒体在对传统主流媒体提出了新的挑战的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在夹缝中寻求改革之路

多种新的媒体形态的纷纷到来,着实让传统媒体吃不消。受到移动终端迅速发展的影响和强有力的冲击固然是传统媒体陷入困境的原因,但传统媒体自身质量的下滑与不足,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自身的原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自我完善、不断探索、创新局面才是保持竞争力的根本。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介运行的逻辑,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的改革是多方面的,既要成立传媒集团,调整、优化节目和内容,抓住受众和市场,也要在盈利渠道上多元化,不要过分的依靠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如纸媒涉水在线旅游,可以看作传统媒体多元化运作的一个典型。而随着媒介融合步伐的加快,传统媒体经营趋向多元化、网络化已是大势所趋。另外,传统媒体内部之间(电视、广播、报纸之间)的融合与互动,也是关键所在。改革之后的传统媒体在人员素质、能力和内部结构上的优势更加明显。“激荡,变革,兼并,重组,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的热闹喧嚣,也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这样扑朔迷离。”②

二、借力新媒体,走融合发展的道路

新媒体具有信息和更新的及时性、群言性、开放性;传统媒体在信息的选择性以及内容的权威性、公信力和信息的原创性等方面的优势,是新媒体难以复制和克隆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有所长。可见走整合与互动之路将是新老媒体谋求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融合发展,实际包括技术、盈利方式、传播模式等方面。如现在许多报纸媒体适时开通了博客、微博、微信,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良好的双向反馈机制,通过受众的及时反馈来准确把握受众需求方向,同时通过信息推送等方式为受众提供更直接、更方便的信息接收渠道。

新媒体将进一步促使传统媒体的采编方式变革、审核流程变革、内容变革等良性变革,新媒体延伸了传统媒体的生命力。如2009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人民网、新浪网两大微博平台正式上线。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以“权威声音、主流价值、清新表达”为目标定位,以“参与、沟通,记录时代”为责任使命,内容设计以传播人民日报社的观点和信息为主。③兼顾国内外重大事件和服务类信息,并适时组织开展微访谈、微直播、微调查等活动,关注社会热点,回应公众关心的热点事件。用新媒体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用传统媒体的责任强化新媒体的力量,新老媒体彼此之间实现共赢。

三、将优势放大,在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媒体存在的价值就是为受众提供周到的服务。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满足受众的需求就是占据市场和盈利的基本保障。

传统媒体拥有新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品牌和各种资源优势,有非常专业的新闻采编队伍和严格的新闻操作流程,从而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等价值标准。到目前为止,传统媒体仍是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新闻内容的主要、权威制造者和供应商,其在新闻报道的深度、广度方面长期形成的强大社会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感是新兴媒体所不能比拟的,特别是对于时政新闻等严肃性新闻,传统媒体更是处于垄断地位。虽然新媒体的崛起挤占了传统媒体固有的市场份额,但是新媒体在大多数时候提供的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新闻快餐”,其在内容采集方面对传统媒体有相当高的依赖性。正如新浪CEO曹国伟说:“未来的媒体,普通大众通过微博报道事实,精英媒体则以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为主。”新兴媒体的信息源头分散化、去职业化,受众自然而然的会倾向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应该继续将自身优势放大,以求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刘为民,《传统报业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http://.

②童妮燕,《新媒体多形态混战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遇挑战》,《互联网周刊》,2010(3)

③信息动态.《青年记者》,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