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7: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

篇1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行政 绿色行政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经济增长是政绩的重要表现,但生态环境却常常被忽视。GDP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标准之一,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表现,但却掩盖了经济发展以牺牲资源、环境为前提的现实,忽视了生态保护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的严重破坏和环境的不断恶化促使政府制定科学的、符合生态规律的发展战略和发展决策,寻求绿色行政发展道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行政概况

(一)西方绿色行政研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类的居住环境随着现代化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呈现出逐渐恶化的态势。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各国政府为了寻求经济发展和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立足于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的角度,开始了新一轮的政府执政方式的探讨和构建。因此,西方一些学者、专家从政府、企业、公众的三维角度探讨保持生态平衡的方法,提出了绿色政府,实行绿色行政,强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政府的绿色行政带动促进全社会的绿色化活动,解决环境和公平等社会问题,达到经济、自然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相关概念解析。

1、绿色行政。绿色行政(Green Administration)的首次提出者为理查德概括的克林顿――格尔时代的环境管理,它是政府行政组织的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化转型的对策。乔耀邦认为:“绿色行政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控制新的污染源的产生、控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为保证城市环境质、工业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环境管理标准的总称,包含有限行政、民主行政、监督责任、效率行政、引导行政等丰富理念。”总而言之,绿色行政就是环境友好的行政。

2、生态行政管理。受西方“绿色政府”思潮影响,我国政府也积极寻求走与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高小平指出政府生态管理的核心价值是政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制定相应科学的政策、法规以促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共同的持续发展状态。

二、贯彻绿色行政的现实困境

第一,行政主体缺乏绿色行政意识。虽然在2003年之后我国政府逐渐意识到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开始转变价值取向,但在我国很多地区仍发生很多反生态经济项目,看重GDP增长,浪费与过渡采伐自然资源屡见不鲜,政府行政主体绿色行政意思的空缺,导致绿色行政从源头上无法得到保证。

第二,政府政绩评估体系错位。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提出,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理论基础,但目前我国仍把GDP作为官员升迁、考核的标准,政府政绩评估体系的错位加速各级政府行政人员不惜以牺牲环境和自然资源来寻求经济指数的上升,阻碍了绿色行政的道路。

第三,配套绿色法规不完善。虽然我国在1993年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09年实施了《循环经济促进法》,相应的法律体系构建完毕,但缺乏完整配套的绿色行政法规。当前,我国政府以“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处理问题,并未就预防环境污染作出法律上的规定和限制。

三、实施绿色行政的对策

政府要统筹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遵循生态规律与经济社会规律,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绿色行政的执政理念。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行动的成败,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和生态观念,端正行政思想是贯彻绿色行政的先决条件。政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进步。因此,政府行政主体要转变“GDP崇拜”的价值取向,兼顾环境发展,从自身角度加强对绿色行政的认识。

其次,摆正绩效考核标准指标。转变当前以“GDP”为评价政绩的最主要指标,转向环境发展情况也成为政绩表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摆正政府行政人员观点,强化公众对政府工作反馈信息。

最后,完善绿色行政相关法规。法律是政府行使公众权力、实行行政行为以及承担行政责任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实现各项职能的重要保障。通过立法建立一个与经济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相并列的独立的生态环境法尤其重要,法制体系的健全,为政府绿色行政提供法律依据和违反环境惩罚标准。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尝到了环境恶化的苦果,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危机正在威胁着人类生存的空间,提倡绿色行政刻不容缓。

(作者:燕山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公共政策、生态行政)

参考文献:

[1]刘铮,雷志松.绿色行政的定位、价值及其实施路径[J].江汉大学学报,2005(2).

[2]杨胜强、徐凤英.浅谈“绿色行政”[J].环境论坛,2002(5).

[3]张玉静、高兴武、陈建成.社会公众对绿色行政的认知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3(1):23.

[4]谢中起,吕明丰.生态责任:责任政府的生态之维[J].科技管理研究,2009(7).

[5]刘邦凡,罗白玲.试论政府电子治理[J].电子政务,2005(7).

[6]陈述东,盖宏伟.我国责任政府建设途径的探讨[J].科技文汇,2007(5).

[7]韩兆柱,黄钦,韩娜.街头官僚理论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刍议[L].学习论坛,2009(9).

[8]韩兆柱,张春艳.“行政”(administration)义考[L].燕山大学学报,2011(3).

篇2

关键字:绿色空间;生态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生物多样性

城市作为高密度的人类聚居地,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尤为突出。在我国,随着80年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污染等生态破坏现象也由城市逐步扩散波及周边的农村。城市化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显得越来越尖锐,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酸雨、水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生态失衡矛盾,都要求我们从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方面去认真考虑解决问题的出路。

绿色,代表自然,象征生命。当今时代,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生命离不开绿色,人类呼唤绿色。绿色空间,能给城市和建筑带来舒适、优美、清新和充满生趣的环境。因此,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追求着身居城市也能享受“山林之乐”的生活理想。

“田园城市”理论是1898年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其基本构思立足于建设城乡结合,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绿色城市”的理想模式,在二战之后前苏联与东欧等国家的城市重建中开始大规模的付诸实践。

从“田园城市”到“大地园林化”,这就是近百年来有关人类聚居环境绿色空间规划思想发展的基本轨迹,与之相应,世界各国规划师的工作领域,也逐渐从较小尺度的城乡物质环境建设规划,走向了宏观尺度的区域性,“社会——经济——生态”综合发展规划。大地园林化,成为人类聚居环境营造活动所共同追求的一种崇高理想。

生态绿地系统,使人居环境中发挥生态平衡功能、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绿色空间,即规划上常称之为“绿地”的空间。它作为一类“人化自然”的物质空间之统称,着重表述了人类生存与维系生态平衡的绿地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强调了绿地影响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是生态功能。

城市绿地特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内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渐变和突变,地形地貌和具有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植物群落一起,共同筑成了典型的地域自然景观,决定了城市绿地基础。城市绿地根据不同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化等融合在绿地中,营造出不同风格的城市绿地景观,充分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精神风貌使城市更富文化品位,也是城市绿地的重要功能。

中国城市绿化从最初的黄土不露天,到见缝插绿,再到把城市绿地当作一个大系统来对待,这三部曲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依据生态学的理论探寻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指标和效应,逐步成为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研究热点中的热点。

一: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本定位的认识

虽然目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尚没有明确的法定地位,但在国家的行政文件和相关法规条文中,以及在业内人士的认识上,它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它的规划层次应定位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它的规划成果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加以落实。在这一定位之下,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管理才能真正融入中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之中得到确实可行的良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才具有实际的作用。

二:规划定位决定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范畴

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专项规划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特性或者说实质性内容主要应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城市各类绿化用地的规划控制,既在保证用地数量的同时,形成合理的绿地布局;第二,城市主要的绿地体系的规划,如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减灾避灾绿地等体系的建立;第三,城市绿化特色的拟定,既结合城市自然条件和城市性质,针对不同用地的特点推荐不同的植物品种、配植方式,以形成富有本地特色的城市绿化景观。

其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首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是所谓的“生态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载体是绿地,绿地的建设的确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但是,不能因为绿地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就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引伸为城市生态规划。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植物只是一个因子。如果我们不讨论所谓“生态规划”本身的提法是否恰当,只是暂且承认它的话,它的工作内容要远远超出植物和绿地的范畴。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该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从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上、绿地的数量上、以及植物种植的原则上注重绿地生态效益的综合发挥,以求城市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作用的最大化。但这只是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本学科,不存在替代。

第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是“生物多样性规划”也无法包含“生物多样性规划”。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及其构成的综合体,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应在基因、物种及其生境三个水平上加以保护”(摘自《辞海》)。从这些基本概念中我们应该已经体会到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植物是城市绿地建设的主要因子,也是生物的一种类型,但它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生物多样性规划中都只是一个因子,不能“以点代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工作内容之一,但绝对不可能取而代之

三:实践与案例分析

一:厦门市(三区一县)绿地系统规划(1996年10月)

相关内容简述:至1994年末,厦门市市域面积约1516km2,辖6区1县。本规划是除厦门本岛以外4个城区的绿地系统规划,尝试增加了“厦门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构想”一节,旨在对厦门市城市绿地系统提出一些构想和建议。主要内容有:

(1)厦门市域绿地布局结构根据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意图和对厦门市自然山水条件的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厦门城市绿地体系的建设,提出融山、海、城、岛、林为一体的“山环城、城环湾、海环城”的布局框架。

(2)厦门市域绿化用地的规划控制要求第一,根据各城区绿地系统规划提出城区绿地的规划指标,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等;第二,从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角度对厦门市域土地利用规划提出建议,对城市组团隔离带用地、郊野游览休闲用地、水源保护用地、自然生态用地等类型的用地提出规划设想。

二: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地系统规划(完成时间:2000年1月)

相关内容简述: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青岛老市区隔海相望,是青岛的辅城,辖区面积217平方千米,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54平方千米。

(1)规划范围与规划层次:第一层次为行政辖区绿地系统规划,用地规模为辖区范围,重点是通过对城区大环境的宏观控制,突出城区西北部山林景观与东南部海滨风光的结合,达到城市山水构架的重建与完善。第二层次为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用地规模为54km2,重点是按城市绿地分类建立城区的绿地体系。第三层次为行政商务中心区绿地控制性规划,用地规模为4.5km2,重点是在重点地区对城区绿地系统规划进行深化,强调微观层面绿地建设管理依据的建立(此阶段实质上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下一层次的工作)。

(2)行政辖区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土地利用规划对绿地系统规划的限定因素的明确;第二,自然山水骨架为绿地结构提供的基础条件的明晰;第三,城市人工开发对绿地结构影响因素的分析;第四,景观要素与结构的把握;第五,开发区绿地结构的构建。

(3)行政辖区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规划内容第一,规划的定位;第二,系统的构成;第三,与海洋生态系统相关的保护要求;第四,城区风景区、森林公园、农副产品加工区、旅游度假区的规划控制要求;第五,开发区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绿地的规划指标。

以上规划均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确定城市“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秉执“开敞空间优先,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系统整合、远近结合、地方特色、弹性发展、可操作性“的原则,在对城市生态进行整合分析和绿地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科学地制定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市域大环境绿化的宏观空间布局和各类园林绿地建设,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品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

世纪之初,中国现代城市建设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国家把城市化列入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全社会都不约而同地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地区人居环境中维系生态平衡地自然空间和满足居民休闲生活需要地游憩地体系,也是有较多人工活动参与培育经营地、有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地各类城市绿地的集合。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的建设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为了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必须同步进行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参考书目:

1李敏.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徐乃雄.城市绿地与环境[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篇3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indoor use function and the continuous Changing in concept of people's lives, interior design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people's lives. Interior designers need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its connotation, absorb the quintessence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the design concept to integrate design of modern interior space, and create a truly international, modern interior space.

关键词: 室内设计;东西方文化;地域

Key words: interior design;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region

中图分类号:TU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104-01

0引言

室内设计,作为一种学科,它的存在,离不开科学与艺术的共同进步,也受东西方文化的影响较深。一个所谓成功的室内设计作品,其元素和风格必然体现一种人性化,能够展现当前人们进步的一种空间思想,即生存空间理念和思维空间。它犹如风向标,不断推动着社会精神的一种文明与进步,提升着大众的生活品位,并成为一种主流。

1室内设计与东西方文化

生活本身是一种文化,东西方文化隶属于世界文化体系当中,影响着世界各方面的发展,室内设计作为居住文化,当然也体现着各国文化的特色。东方中国儒道提倡 “天人合一”和西方基督教文化坚信“人定胜天”,这形成了室内设计在中国与西方各自特征的不同。

1.1 东方——中国古典建筑结构我们提到东方文化,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的儒家道家与印度教文化;以中国为例,其精髓主要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中国古建筑构件斗拱,既有结构的功效同时兼具美学。如中国木结构的梁架——榉架,更是框架结构里的楷模,虽然外观看起错综复杂,但丰富,成为了室内最好的装饰构件。

1.2 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洛可可风格西方文化体现最为明显的即其理性思维,并注重科学性。尤其在功能性方面占较大优势。在西方,不同地域和文化内涵造就了其在室内设计的传统样式的区别,但是美的东西人们都喜爱,所以其设计元素也逐渐趋向人性化。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不同情感的体现离不开人文地域的差异与不同生活地位的关联。西方古埃及的美艳、古希腊的三大柱式,古罗马的拱券造型,他们的装饰造型与结构功能结合了起来,成为那个世纪的经典,堪称完美;再正如洛可可风格的矫揉造作,加上中国古清风格的重叠雕饰,成为这类室内装饰的最高峰。从单纯的纯艺术形式,到注重实用功能,再到一味的添加装饰,这是古典主义建筑在室内装饰方面走过的全部路程。随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出现,玻璃的广泛运用,为室内设计师争得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堪称人类建筑史上的一次革命,现代室内设计由此诞生。

2室内设计的人性化思考

2.1 从东西方文化思考的中国的室内设计特色人们对室内功能要求的多样化,使得室内设计慢慢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学科。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是截然不同的体系。以中国为例,中国更为崇尚传统,拥有五千年的文明,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特点的思想道德、文化风俗、制度、艺术成为了所谓意义上的传统。[1]一个成功的中国室内设计师,在他的设计理念里肯定存在着很多根深蒂固地体现并继承传统的文化情结观。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导的古典室内设计风格,就是与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其政治体制、伦理道德都对室内的设计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2.2 当今国际室内设计的发展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当今,不断开放的网络时代,使得各国的室内设计风格能够有随时交流,运用的平台。进入信息化时代,统一多元化成为时代的标志。室内设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风格、主义,人们对室内环境设计的营造不单追逐的是时髦与简约,更像是想摆脱传统思想的芥蒂,重新定义生活方式、重获自由新生,即多变、自由又时尚,逐步学会用发现美的眼光和尺度来重新要求室内空间。而现代国际式的室内设计,装饰的效果则更多运用的是简洁的造型和材料的自然纹理,在布置手法上注重陈设物品之间的“和谐”,创造出更加惬意的室内环境气氛。由此,东方、西方渐渐不会再具有明显的界限问题,因为任何一种艺术样式都不可能永远占据统治地位,“和谐”的艺术形式成为多元化的设计时代所必须要遵守的,也已成为判定艺术与设计质量是否平衡的标杆。

2.3 室内设计人性化思考我们研究室内设计的文化体现,需要归根设计的根本要义——以“人”为本。人有多个含义:①情感,即处理好人、物、自然之间的关系;②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如宗教、风俗等。③不同时代和不同年龄段人的生活习惯,如青年年女人,老人,尤其注重关心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室内空间内部各结构处理要灵活多样,让室内设计的在风格上达到和谐统一性。

当然,时展的确实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而实际上,自从工业文明开始,环境的创造实际上都是以牺牲大自然绿化环境为代价。环境问题渐渐成为国家舆论界探讨的课题之一,“绿色设计”的召唤则成为室内空间设计的主题。主题表达与其表现的优劣是在生态环境创造的前提下,形式与功能相互结合的问题。它代表着一种新理念,新形势,新方式,新手段与新的价值取向。可以说,这种设计理念的出现,关系到地球的生态平衡,也关乎个人的切身利益,它将会成为一种理性与成熟的标志。

3人性化设计展望

放眼西方,他们的室内设计风格和样式同样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对于自然生态观的追求;如日本传统样式从一开始即注重自然采光的运用,尽量减少人为光的使用,这些都体现了这一点。今天,大家都在呼吁可持续发展,绿色设计必然会我们唯一的选择。但是,我们更需要认识到的是,绿色设计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实现生态建筑固然会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整个世界,整个社会,人们的一种心态以及生活态度的转变与支持,作为室内设计师,至少起码可以先从改变室内设计行业的从业观念开始,首先确立节能环保的设计概念,做到不滥用材料、不过度追求豪华,尽可能采用环保材料,优化施工程序,最大限度地避免浪费、节约资源,然后再根据当前技术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逐步达到理想中的绿色设计,并赋予情感的设计,相信在现代室内设计的道路上“绿色设计”将逐步崭露头角,且会走的更加长远。除此之外,建筑内部空间和室内结构处理则会更加讲求人文性,如隐蔽,隐私等,真正达到精神环境的艺术与技术的和谐交流,那么我们才可以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

参考文献:

[1]《中国装饰文化》展望之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

篇4

关键词:绿色设计;工厂设计;节能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为贯彻执行国家对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装备政策、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循环经济和安全健康等法律法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0年8月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全面推进我国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工作,对新建、扩建工厂中的主要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厂房、集中动力站房、仓库等建筑提出了设计和评价要求,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场地、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与污染物控制、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控制。

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产业规模大, 是耗能、耗材的生产大户, 已经成为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机械工业飞速发展, 汽车产业快速扩张, 打造绿色制造工厂是节能减排的要求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在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要全面贯彻绿色、环保、节能。设计作为建设项目中重要的环节,对整个项目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在工厂的设计过程中,如何达到节能、环保,倡导绿色设计势在必行。

1.绿色设计的概念

绿色设计的概念是从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 思想发展而来,其目标是使所设计的产品对社会的贡献最大,而对制造商、用户和环境的成本最小。绿色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思潮与方法论,是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产品开发的基点, 强调在产品开发阶段按照全生命周期的观点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评价, 消除潜在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它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减轻由于人类的生产与消费给环境增加的生态负荷。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过程中都要充分考虑到环境效应,即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绿色设计的基本原则可以简述如下为资源利用最佳原则、能源消耗最少原则、零污染原则。

在设计全过程中,贯彻“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环境保护思想,抛弃“先污染,后治理” 的传统设计的环境治理方式;采用先进的、安全的技术原则;使其综合效益最佳原则,从而满足实际需求的原则。

2.工厂设计中的绿色设计

2.1 总图布置及能源应用

工厂项目根据规模生产的特点多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厂房分期建设、设备分期采购, 产品分期投入的方式以满足生产和企业发展的要求。总体工艺设计应充分考虑分期衔接, 实现投资的技术经济合理性,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厂区的工艺总图需要按照产品的特性考虑工艺生产区划布局, 按生产工艺流程布置各类厂房, 厂房间设机械化运输通廊, 做到运行效率尽可能的高、物流路线尽可能的短、运行能耗尽可能的低。

精心布置生产工艺, 选择节能高效产品, 提高设备的开动率, 降低设备空载时间, 节约能耗。合理优选能源种类, 保障经济供给、降低综合能耗。

公用动力设施靠近负荷中心, 避免管线的迂回,节省管线材料及减少运行中的能量损耗。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制造装备的革新, 提高效能、减少能耗。

2.2工厂能源的选择

机械工厂的能源使用量大,在能源的选择原则上采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在有限的能源选择中,选用环保、节能、可再生的资源。

目前在资源的利用中,除了传统的资源的基础上,也可采用地源热泵、太阳能、风能、余热回收等资源。

2.2.1地源热泵系统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土壤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制冷空调系统。近年来,基于地源热泵的中央空调系统发展迅猛。目前,地源热泵系统逐渐在工业厂房建设项目中实现,如在安徽某汽车生产项目中采用地源空调对其总装车间供应舒适性空调,总建筑面积约6万㎡,空调系统冷负荷为3400kW,热负荷为4300kW,采用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模式。装配车间该地源空调项目2010年设计,2012年投入使用,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2.2.2太阳能光伏技术

我国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方式, 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加强对新能源的综合利用, 降低CO2 的排放,顺应国内外大环境和顾客的需求, 积极开展该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各设计团体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课题的方面开展了研究。

在2010年,东风设计院在对东风公司总部大楼太阳能发电项目成功实施了太阳能发电项目后, 总装机容量为129KWP, 系统采用先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 利用最大功率跟踪方式进行并网发电, 并于2011 年3 月1 日试运行。

此外,风能、水能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回收,也将作为新型能源在工厂设计中广泛应用。

2.3工厂建筑设计

工厂项目的绿色设计涵盖了整个工厂建设的全过程,尤其在建筑设计方面,合理控制体型系数、围护结构窗墙比控制以及建筑保温隔热性能的节能适合部位采用可调节外遮阳, 防止夏季太阳辐射透过窗户玻璃直接进入室内。

在工厂建筑中应采用耐久性和节材效果好的建筑结构材料。高强混凝土、高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等结构材料在耐久性和节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使用高强混凝土、高强度钢可以解决建筑结构中肥梁胖柱问题, 可增加建筑使用面积,实现生产区域大空间的需求,从而满足生产线的对车间面积的需求。

目前工厂钢结构建筑所占比重较大, 尤其是主要车间,很多厂区为了更大程度利用土地,采用大的综合性的联合厂房来满足生产的需求。钢结构具有公认的诸多优点: 自重减轻, 基础施工取土量少, 对土地破坏小; 大量减少混凝土和砖瓦的使用, 有利于环境保护; 建筑使用寿命结束后, 建筑材料回用率高, 有利于建筑节材等。

砌体结构( 含配筋砌体结构) 中涉及到的混凝土和钢材相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要少很多,所以对于砌体结构主要考虑使用原材料中含有废弃物再生利用的砌块, 如粉煤灰砖等。

围护结构应重点采用固体废弃物再生、可再循环材料回收和再利用的制成品。

3.结语

绿色设计在工厂设计中的应用,将会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在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减轻了环境污染,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健康协调发展。设计作为项目中最重要的环节,充分利用绿色设计的理念,对整体项目的节能、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指导效用。

参考文献

[1]乔惠蓉. 绿色工厂设计[J].武汉勘察设计.2011(03)

[2]刘宏菊等. 绿色设计方法 —设计领域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环境科学.1999(19)

篇5

【关键词】绿色经济;林业;对策;地位

【分类号】:F326.23

一、林业与绿色经济概念简述

国际社会包括学术界并未对绿色经济的概念进行统一的定义,人们对绿色经济的探讨是基于社会、生态的角度来进行的。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指出,要确保把经济发展局限于自然生态和人类自身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不能因为只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而造成生态恶化、各种自然资源衰竭,致使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皮尔斯主张,经济发展要基于社会生态前提,追求社会生态可承受的增长。在国内学术界,不少学者认为,绿色经济应当是在不影响人和环境健康的前提下进行的经济活动,抑或是能够同时带来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人类活动,这种经济形态可以将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率有机结合,进而推动可持续发展。林业是绿色经济的生态基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业所提供的木材原材料具有生态环保、可降解等特点,此外还能够为人们带来大量的果实、油料、香料、药材等林产品和食物;发展林业经济还可以脱贫致富、保障能源供应。可见,林业与绿色经济联系紧密,是发展绿色经济重要的战略性基础产业。

二、林业在绿色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林业是绿色经济的基础。森林及林业为绿色经济提供了生态基础,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林业提供木材等木质原材料、产品和能源产品,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可降解等优点;森林还可以提供果实、油料、香料、中草药等非木质林产品,对于维持逾全球10亿人的生计有重要作用;林业在增加就业和消除贫困、维护粮油安全、能源安全和资源安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林业是绿色经济的基石,增加森林资源资产,保持森林的活力,通过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增进林区人民的福祉就是一种很好的绿色发展理念。林业绿色增长不仅能够保障和促进国家的绿色增长,而且还能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林业的发展本身就是绿色增长的一个主要内容。

因此,在绿色发展模式下,森林应该有新的定位,森林是绿色发展的基础,森林是国民财富的基础、国民福利的基础和国民安全的基础。

三、绿色经济形势下林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首先,由于林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明显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很多国家推出了刺激经济的绿色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将林业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核心;其次,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头号政治问题,森林对于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再者,全球生态危机和自然灾害问题日趋严重,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呼声越来越高,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承担着重要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逐渐成为各国绿色经济投资的热点。

2、挑战

(1)农林争地中林业地位不利

当前,各地对农业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随着粮食消耗压力的增大,必然会导致农业和林业面临土地分配的竞争,而为了确保粮食生产,毁林和森林退化的现象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本改变。对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清晰的描述院在工业化尧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对土地的竞争让林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压力。随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农耕毁林成为造成森林面积减少的最大因素。

(2)林业面临边缘化倾向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林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资源上,这仍处于浅绿经济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技术进步和政策措施不可能一蹴而就,林业生态效益的深度价值还没有被有效挖掘出来。因此,在各方面的技术还未成熟之前,深绿经济就不会有大的发展,林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贡献就会被低估,林业的边缘化地位也就暂时不会得到改变。

(3)林业被过度消费

据联合国规划署的数据测算,地球上的森林资源存在过度消费的问题。如今全世界有16亿人靠森林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来谋生,超过1/2的木材作为一次性能源使用,不少于20亿人用木材来生火尧做饭。特别是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林业的需求会越来越多,依赖会越来越严重,这些都让林业资源面临巨大的压力。

四、绿色经济形势下我国林业的发展对策

加强林业建设,推动绿色经济,既要注重文化层面的宣传、意识形态的引导,还要注重制度建设和重点领域的投资。

1、紧紧围绕林业“双增”目标,继续加强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保护和建设好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努力构建功能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承载力,巩固绿色经济的发展基础。

2、重点发展林业绿色产业,着力打造林业生态产业、碳汇产业、循环产业和生物产业。要充分发挥林地资源、物种资源的优势,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木本粮油、林业生物质能源、林业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努力构建循环、低碳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与产业协调,创新绿色经济的发展方式。

3、提高林业科技和信息化水平,要把林业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林业绿色经济发展的动力,加大对绿色新兴产业的科技攻关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活绿色经济的发展动力。

4、加大对林业的绿色投入力度,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抓住生态建设的关键领域,加大生态建设投资,保障绿色经济的发展资本。

5、完善林业发展政策,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要促进我国林业发展,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林业补贴政策,推动建立以提质增量为主要目标的林业发展机制,进而激发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6、加快林业确权工作,为绿色经济发展提权保障激发各类生产经济主体特别是林农的积极性,就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业确权工作,切实让林农的利益得到保护,让广大林农在经营森林中取得效益。此外,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要保障林农的参与权,及时征求他们的意见,使政策更有针对性尧实效性。

7、拓宽林业融资渠道,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按照国内林业发展实际,我国应当建立林业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生态脆弱地区进一步提高林业生态补偿标准。此外,还要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社会资金投资林业的积极性,让林业发展速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结语

总的来说,发展林业,推动绿色经济,这是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确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绿色发展理念,是以生态建设为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密切结合的林业发展战略。只有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将林业放在优先发展的领域,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市场主体地位作用,才能切实推动林业发展、推动绿色经济的前行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金普春 戴广翠 谢晨 肖望新. 发展绿色经济 林业面临新机遇新挑战[N]. 中国绿色时报,2011-11-03A03.

篇6

关键词 艺术美 创新人才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美的规律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提高

美是艺术本质的特征。那么什么是美?或者说美的本质是什么?任何事物只要它符合美的规律,它就是美。

那么,什么是美的规律?列宁指出“规律是本质的现象”,任何事物的规律都关系到事物内在的本质特征、内容和普遍性关系到外在的现象、形式和个别性。因此,美的事物也同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一样,都是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普遍性与个别性的统一。总的来说,任何事物,凡是以非常突出、鲜明、生动、确切的现象、形式和个别性,充分表现出事物的本质、内容和普遍性,那么它就是美的。

早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人类就已经在磨制石器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光滑与对称等的审美追求,经过漫长时间的应用和实践,积累了许多掌握美的规律的经验,并逐步形成创造美的法则。现仅就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几种美的规律及其创造法则简述如下:

1.1 和谐

美在和谐这个命题,远在西方古希腊和中国春秋时代就提出,许多关于美的本质的命题,都有争议或被驳倒,只有“美在和谐”颠簸不破,并成为人类孜孜不卷追求的最高境界,创造美中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和谐是指任何事物构成和谐整体的各个元素,既保持各自的个性和独立,又互补,既对立又统一,即美在和谐整体。

在科学技术领域,如艺术设计要处理好人性化和生态化。人性化既要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又要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使人体现出完美合度的人性。生态化就是人对自然既要索取又要回报,使自然不被破坏,使自然成为自然,保持可持续发展。

1.2 调和对比

任何事物都存在既调和又对比的关系,如物体的形状有大小、长短、厚薄等对比;空间位置有上下、左右、前后、高低等的对比,色彩上有明、暗、黑、白、鲜、浊等的对比等。当对比不均称时,要用呼应、重复、次序等手段进行调和,使其均称美观。所以只有对比才有生气,有调和才能有秩序。任何事物只有当其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相互适合时,自然和谐的美才能产生。

1.3 均衡对称

均衡主要指对事物的平衡,具有稳定感。在艺术处理中主要对重、厚、大等的物体,使其稳定而不笨重;对轻薄、巧小事物使其稳定而轻巧。对称是指由两个以上单元形状组成物体,在一定秩序下向中心点,轴线或轴面构成对称,或旋转对称。均衡对称富有沉着而安静的美,和谐的美。

1.4 节奏韵律

任何事物不同要素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均可产生节奏韵律美。如在音乐舞蹈中,节奏韵律表现为一定的节拍、快慢、强弱。在艺术处理的事物中,节奏韵律主要表现为对不同要素作出有秩序、有规律变化的重复律。还有起伏律、回转律等显示节奏韵律美。

2 美的规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美的规律和事物内在规律具有许多一致性,可以直接应用美的规律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如人性化及生态平衡已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进行国家经济建设。建筑工业及工业品的艺术已广泛应用上述美的规律进行设计。如建筑物及工业产品的形体设计广泛应用黄金分割技术,处理物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比例关系,成为人们一致认同的美的比例关系。

应用美的规律可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直觉、灵感等创造性思维形式和美的规律有着紧密的联系。如直觉思维是省略复杂的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等过程,往往只按照已储存在大脑中的概念系统、经验以及事物的规律直接作出判断。

其中有些直觉判断是按美的规律进行的。如马克思深刻指出“动物只按照他所属的那个物种的标准和需要在创造,而人还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这就是说人的创造活动,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是科学创造还是艺术创造,都是遵循美的规律,还是因为物质世界普遍存在的统一性、和谐性、同美的规律的一致性。

应用美的规律时,要注意美的规律与事物内在规律的一致性,否则只是单纯追求美,符合美的规律创造,但不符合事物的内在规律,会产生不良后果。如20世纪50年代英国生产的“慧星”客机,具有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速度性能和非常新颖的流线型外观,但在窗户设计时为了照顾人们习惯心理获得美观的外形,把符合机身外壳受力规律的圆形窗口改为方形窗口,使飞机在反复起降时气压的急剧变化引起应力集中,导致机壳金属疲劳破坏,最终在1953年和1954年连续两次发生飞机外壳断裂事故而失败。

3 审美情感有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

3.1 情感对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任何科学家、技术人员进行创造活动,取得重大的创造成果,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创新思维能力,还需要有情感。所以对创造者,有的心理学家研究认为要取得创造性活动成功、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总体来说需要知、情、意的有机结合,依靠“智商”和“情商”的共同作用,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目的。

情商一般包含观念、情感、欲望、爱好、喜怒、哀愁、情绪等,能了解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必要时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和欲望,能了解别人的情感并作出适当的反应;能以坚定乐观的态度和情绪对待挑战;能较好地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以及人际关系等。人的情感是人的内在思想和外部情境结合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本质上也是客观世界规律的一种反映,它是一种非理性因素。

3.2 情感的重要作用

3.2.1 情感和意志对支配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的行为往往是受思想情感所支配的,情感往往又是动机形成的原因,意志则是行为的动力。如伟大科学家钱学森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愿意舍去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冒着生命危险冲破美国政府的种种阻拦,毅然回国,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各种困难,使导弹研制成功,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3.2.2 对人的思维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人的思维是按照思维的客观规律进行思维活动,属于理性因素。但它会受到个人利益、道德观念、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重要影响,在一些特定场景下,有时起决定性作用。经过一些心理学家实验表明,当被试者,作不同道德两难抉择判断时,个人道德主要激活情绪脑区,而非个人条件,多激活认知脑区。因此,人的情感和理性思维常常是结合在一起起作用的。如对房地产价格的问题,房地产开发商建了房子是为了赚钱,房价涨得越高越好,思想情感是趋向涨价。因此,对涨价的因素如成本高等,就考虑得多,甚至形成涨价倾向的思维定势;而急需购房者,希望房价降得越低越好,所以对房价高的成本因素等就考虑得少,甚至形成降价的思维定势;那么既不是房地产开发商,也不是急需购房者,会考虑房价太低,会影响房地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不利,房价太高了,人民买不起房子,改善不了生活,因此,房价适当为宜。所以,对同一事物,由于各种不同的利益、不同情感加入会产生不同的思维倾向。

3.2.3 艺术情感对培养创新人才有重要作用

情感是艺术的又一个审美的重要特征。科学是以理服人,艺术则是以情动人,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情感贯穿艺术创作和审美的全过程。

艺术创造是艺术家根据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审美认识而看审美的,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艺术创造。在创造活动中注入艺术家全部真诚的情感,把现实生活中的美,以更加集中、更加鲜明的生活典型形象塑造出艺术的审美对象,更富有美感情感,更具有感染力。

艺术家创造出的艺术作品,即审美对象。人们在审美过程中欣赏艺术作品,首先在精神上感受到和愉悦,进一步理解美的精神,得到理性的满足。如对郑板桥的“墨竹”首先感到美、好看,使精神上得到和愉悦,进一步分析理解竹的挺拔、顽强、不畏严寒的特性,表现出人的气节和进取精神。在美感中渗透情感、美感和情感的紧密结合,情感是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艺术作品以丰富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使人们从中吸取精神营养,振奋精神,鼓舞人们以坚强毅力去为国家、人民的事业奋勇前进,取得卓越成就。

创新人才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很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样也需要情感,需要从艺术美中接受教育吸取精神营养。钱学森、钱三强等老一代科学家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刻苦钻研精神,感染教育人们,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向他们学习,去为祖国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通过艺术审美教育,帮助人们明确创新目的,增进动力,也从美感中诱发思维因素,增进创新思维的提高。因此,创新思维模式包括知识、思维等理性因素,也包括各种观念、信仰、意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是一个知、情、意有机统一的完整的系统。

4 艺术审美特征有利于创新人才树立创造性观念

创新人才应具有独立的创新精神,即要具有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已有知识和已取得的成效,要具有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要敢于突破常规习惯思路的旧秩序,敢于采取新颖的思路、新方法、新秩序,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敢于突破过去已知的、现成的思路和形式,以新思路、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要敢于突破常规思维,能以超常思维提出新颖的思路创立新的理论方法等。艺术审美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造性,就其审美本质而言,任何艺术应该是独特的审美创造,每一个艺术作品都应该是新颖的,既不雷同他人,也不重复自己。艺术家的认识和审美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在公共艺术课教育及艺术的创新和审美活动中,大力提倡创新精神,培养独立自由的创新观念,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崔伟.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篇7

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发给城市造成很大损失,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是改善和维护城市生态空间安全、预防和减少城市各种自然灾害的有效手段。城市绿地系统不仅具有净化城市空气、美化城市环境、平衡生态系统等作用,还具有防震、防洪、防火和减轻灾害的功能。本文从城市绿地系统的简介入手,逐步分析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并结合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对如何构建城市防灾减灾绿地系统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城市减灾防灾体系;构建

一、城市绿地系统简介

(一)概念简述

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在城市空间环境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地表覆盖物主体,能发挥生态平衡作用,且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生活休闲有着积极作用,绿化环境比较好的区域。城市绿地系统以自然要素为主,能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氧气和清洁的水源,是必要的粮食储备、副食品供应和居民户外休憩的场所。它对人类的发展和景观资源的保护起着承载、美化和支持的重要作用。

(二)城市绿地系统的分类

城市绿地系统在我国按照主要功能和用地性质分为5个大类、13个种类和11个小类。5个大类分别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它绿地。各种城市绿地按城市生态与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有效配置,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作为城市总规划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主要组成内容。

(三)城市绿地系统的作用

搞好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有效防御自然灾害的侵袭,同时,对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抗旱、防洪、保持水土

城市绿地系统通过截留降水、吸收多余降水等途径可明显的调节径流量和径流速度。城市树木的树冠可以截留相当一部分降水,据研究显示,东北红松的树冠可以截留30%-73.3%的降水,陕西油松林可以截留37.1%-100%的降水量。通过树冠的截留和土壤的吸收减少了降水量,从而起到减洪、保持水土的作用。在干旱时节,绿地还可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分,加大空气湿度,可以有效缓解旱情。

可作为避震场所

城市绿地系统可作为地震后的避难地。地震发生后,部分强壮的树木不致于倒伏,这时可利用这些树木搭建临时帐篷,为受灾居民创造临时生活环境。1976年7月,在唐山地震波及影响中,北京市区的各公园绿地立即成为避灾、救灾的中心基地,15处公园绿地总面积400多hm2,疏散居民20多万人;1923年9月日本关东地区大地震,东京震后半小时内就有136处起火,就在这样一次毁灭性的地震中,城市绿地公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东京市内公园绿地挽救了在公园避难的70%以上的生命。

防火灾、泥石流等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破坏就严重的莫过于地震,虽然地震不经常发生但其一旦发生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伴随地震会发生很多次生灾害:火灾、海啸、水灾和山崩泥石流等。一定规模的城市绿地系统可有效切断火灾的蔓延,在防火、控火、减少火灾损失上有着独特的贡献。城市绿地系统的植被还具有保持水土功能在地震发生后能有效预防泥石流的发生,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防风阻沙

北方城市常年会发生风沙、沙尘暴现象,沿海城市海潮风暴等自然灾害经常给城市带来巨大损失,而城市的防护林建设就可有效阻止大风暴的侵袭。研究证明,城市冬季盛行风向的防护林带,可降低30%-40%的风速,有效减小了风沙对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

二、我国城市自然灾害分布特点

对我国城市有结构性破坏造成重大损失的自然灾害类型有:地震、水灾、泥石流滑坡、沙尘暴和台风等。因此,要对城市主要自然灾害进行合理区划、有针对性的防灾绿地系统规划,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洪灾主要发生在中东部城市范围内;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发达城市区域;沙尘暴在内蒙古、黄土高原一带频繁发生,在其他地区也存在发生的威胁;作为摧毁性极大的地震应在全国引起高度重视;泥石流滑坡虽是小范围的地质灾害,影响也不大,常随着地震和洪灾发生,但对其影响也不可忽视。

三、城市防灾减灾绿地系统建构的规划

(一)防灾减灾绿地系统的植被选择

1、在城市防灾减灾绿地规划建设中为了更有效地减少洪涝灾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应尽量选择植被冠叶浓密、宽大、根系深广,滞留降水能力强生长稳定、适合栽种地的植被。例如:柳树、胡桃、水杉、冷杉、夹竹桃、榛树等乔灌木。

2、在地震多发地区和木质结构房屋较多的地区,为有效防止火灾的蔓延,应选用不易燃烧的植物作隔离带,以此既可以防灾又可美化环境。抗燃烧的防火植物主要有:苏铁、青冈栎、珊瑚树、女贞、山茶、交让木、厚皮香等,可根据当地环境适当选用这类植物。

3、在风沙较严重的地区种植防护林时,要注意选择那些抗风性强、寿命长且生长快的植被,树冠的形状最好是柱形或尖塔形。在南方地区可种植马尾松、

圆柏、黑松、台湾相思、假槟榔、木麻黄等植物。在北方地区可选用杨树、榆树、柳树、白蜡、圣柳等树木。

(二)减灾绿地系统的构建要点

在分析了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地点、对植被选择进行分析后,笔者认为要做好我国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应注意以下要点:

1、搞好城市减灾防灾绿地系统的建设,政府毫无疑问起着主导作用。由于城市防灾减灾的建设是关系城市居民生死存亡的大事,在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理应受到我国各级政府机关的密切重视。国家应逐步完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等各方面的法令法规,依据法规进行城市绿地系统防灾减灾的建设工作。此外,各城市还要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已投入使用的公园配套设施。结合对旧城区的改造要在城市中心区和各主要街道投入建设一批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的绿地、街心花园和广场等,努力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绿地系统。

2、提高城市绿化系统各类用地规划指标,合理均匀分配绿化资源。一个城市要具有足够多的绿化用地才能为城市防灾救灾发挥应有的作用,一般市级公园的面积按城市规模定在10-30平方米以上,居民居住小区的绿化用地要严格执行国家新建社区占30%,旧城改造社区占25%的要求,尽量满足人均对绿地面积的要求,并在社区内设置绿色安全通道。公共绿地市区和居住小区的专用绿地要符合均匀、就地的原则。有些城市尽管各类绿地指标都很高,但分布不均匀,使得有些居民小区难以发挥灾难自救功能。为此,社区专用绿地半径要在100以内,区级绿地半径要在500以内,这样一旦灾害发生,人们也可迅速撤离到绿地的安全地带。

3、对城市易发生火灾爆炸的单位和地区要加大绿化强度,一方面要提高绿地面积,种植可阻燃的植物;另一方面要在这些区域建立隔离带,防止火灾进一步蔓延。此外,绿地建设还要规划一定的水面,这不仅是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需要,也是救灾的需要。

4、进行一级和二级避灾通道和避灾据点的选址布局。救灾绿地系统要建设在人数居住较多,适宜多数人停留的地方和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地方。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考日本在建设防灾减灾绿地系统时的标准:适合避灾的规模应该满足人均1-2平方米为准,每个避灾绿地的面积要平均在5-10公顷为宜。

篇8

关键词:非木林业资源;管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 F307.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森林素有“绿色宝库”之称,其不仅可以生产木材,还可以生产出许多种非木质资源。林业资源和林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非木质林业资源,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重视木质林业资源,忽视非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得现状,进一步加大对非木质林业资源管理利用的现状,摸清林业非木质资源现状和价值,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非木质资源培育利用的政策措施,是现阶段我国非木质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非木质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森林资源具有很强的生态、经济以及社会功能,它可以提供木制产品也可以提供非木质产品,还可以提供环境服务,开发利用非木质资源可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相对于木质资源而言,非木质林业资源开发周期比较短,比如一些山果、草药等资源;非木质资源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加速非木质资源的利用开发,实施非木质资源的产业化经营,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通过开发非木质资源林业产品可以取得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合理开发利用非木质林业资源可以缓解林业发展的压力。

二、非木质林业资源的种类以及管理利用现状

(一)非木质林业资源的种类

在森林中,除木材、木材加工剩余物和木材提取物外的其他动植物资源总称为非木质林业资源。茂密浓郁的森林,适宜的温、湿度和肥沃的腐殖土层,为林下草本、灌丛、藤本植物和菌类、地衣等创造了良好的滋生繁育条件,又给各类野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这些丰富的非木质资源的利用成为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非木质资源由林下植物资源和森林动物资源组成。林下植物资源按其用途划分,包括:①野果资源。如棒子、山杏、核桃揪、松籽、称猴桃、沙棘、越橘、山葡萄、山丁子等,其营养价值往往高出普通果品。②芳香植物资源。如山苍子、牡荆、野玫瑰、百里香、荆芥、香蕾、薄荷、真本等,其茎、叶、花、果 中含有挥发油,是香料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③油脂资源。如山杏、文冠果、油桐、乌柏、油茶、油棕、月见草等。④菌类资源。如松蘑、香菇、棒蘑、桦菇、牛杆菌、竹荪、猴头菇、木耳、银耳、木耳、灵芝、获荃等。⑤药用植物资源。森林是中药材的宝库,生长繁育着数千种药用植物,如构祀、杜仲、厚朴、黄柏、五味子、酸枣、人参、党参、丹参、天麻、虫草、黄芬、黄蔑、柴胡、三尖杉、紫草等等。⑥山野菜资源。如香椿、旅菜、黄花菜、食用大黄、百合、萎陵菜、首窦菜、鸦葱等,是开发天然食品的重要原料。⑦其他非木质资源。还有淀粉和酿造植物资源。如葛根、藏根等;纤维和造纸植物资源,如南蛇藤、曹蒲、剑麻等;编织植物资源,如祀柳、白蜡条、荆条、紫穗槐、胡枝子等;饲用植物资源以及蜜源植物资源,等等。森林动物中,包括鸟类、兽类、爬行动物及昆虫等。按其用 途可分为:①肉用动物。如璋子、野兔、野猪、林蛙等等。②毛皮用动物。如狐狸、貂、松鼠、水獭、旱獭等。③用其器官人药的动物。如康、鹿、虎、蛇、山龟、灌等。④珍稀名贵动物。如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虎、长臂猿、各种猴类、朱鸽等。⑤观赏动物。如锦鸡、百灵鸟、孔雀等鸟类。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森林中非木质资源,不仅对保护林区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林区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林业多种经营的综合效益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为人类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

(二)非木质林业资源管理利用现状

1、管理体制混乱,造成经营管理困难。为解决林业“两危两困”问题,实行林业企业的社会功能剥离,但又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大片林业用地和湿地被地方政府占用,搞农业开发、放牧养殖及湿地旅游等项目,许多宜林荒地和湿地成为地方政府创收的筹码,非木质资源的经营管理混乱,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现象普遍。

2、是野生资源分散,尚未形成规模效益。对非木质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认识不够,存在不合理利用的短期行为,开发利用盲目性大,管理力度不足,造成单位面积产量下降,对非木质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造成严重危害。

3、产业起步晚,市场及产业链培育不足。目前,仍处于民间零星交易为主的初级阶段,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从事非木质森林资源采收、加工、销售和经营的龙头企业。

三、具体的非木质林业资源管理利用分析(以药用植物资源、野果资源为例)

(一)药用植物资源

1、药用植物资源管理利用现状

我国野生药材资源都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存活或者死亡,由于缺乏相关的保护性措施,大量自由采挖者随意乱采、任意浪费,导致药用植物遭到严重损坏,同时也会造成生态问题。

(1)资源利用率低,开发不合理。我国地域广阔,且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但采挖的方式还是以随意、掠夺的模式进行,得到开发与利用的资源较少,大多数药用植物并未开发,处于自灭状态。虽然我们常见的药材种类比较丰富,但整体利用率还是较低,加上药用植物的滥采、滥挖现象十分严重,草林退化加快,药材分布量剧减,在短期内难以恢复,有的甚至永久性灭绝。 (2)科技含量低,种植规模小。我国药用植物主要产于山区、林区,但由于这些地方比较封闭,经济较落后,大部分村民不具备合理采挖意识,药物工业发展不足,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药用植物采挖规范和保护措施,医药产业结构层次低,产品结构单一,主要以原料出售、初加工产品、低档产品生产为主,整体科技含量低,造成了大量药用植物的浪费。我国广大山区缺乏专业的研究人员,对药用植物资源研究、野生药材人工驯化种植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药用植物资源的技术含量低,新技术、新成果得不到及时应用。群众没有种植概念,靠天采药,就算有少数地区进行了人工种植药用植物,那些品种也是单调、数量较少的。除了我国中药药物并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之外,中药市场的价格不稳定,市场混乱等原因,也会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限制药用植物的良好发展。

2、药用植物生态保护对策

(1)加强资源的清查摸底。我国药用植物种类繁多,但缺少一份详细的记录清单,对已经濒临灭绝或有待开发的药用植物还不是很了解,资源检测工作基本没有开展。要实现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生态保护,必须先搞清楚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方便今后采取保护措施,保护药用资源。

(2)建立自然保护区。要严格禁止随意开挖、破坏生态,提倡护药造林,利用资源的自然繁衍、再生,保护资源的多样性,对于分布面窄、数量稀少的药用资源应建立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

(3)建立种植基地。为了发现更多的药用植物资源,扩大生产开发,我们需加大在药用植物研究方面的投入,多参与野外试验,分析植物数据,同时为促进人工种植提供数据,从而减轻野生植物资源的负担,为今后的生产开发与生态保护打下基础。

(二)野果资源管理利用

野果资源是非木质林业资源中重要的种类之一,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形成产业化,产生经济效益很好。野果资源以其营养丰富、色泽艳丽、风味独特独占鳌头,具有很高的商业开发价值。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这些野果资源,对于实现林业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林业企业尽快完成从产品经济到商品经济、从资源经济到产业经济、从单一经济到多元经济的转变,摆脱“两危”严重局面,确保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林业立体开发,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野果植物资源的利用

野果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通过加工,制成成品,才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几种野果加工流程简述如下:

果酱:工艺流程:原料、分选、清洗、软化、打浆、浓缩、装瓶、密封、杀菌、冷却、成品。

果丹皮:工艺流程:原料、分选、清洗、软化、打浆、调配、刮片、干燥、切片、包装、成品。

果糕:工艺流程:原料、分选、清洗、软化、打浆、调配、浓缩、冷却、切块、包装、成品。

2、野果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1)野果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有些群众及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甚至存在短视行为,在野果采收季节,一哄而上,只管采,不管护,甚至未成熟的果食也被一扫而光,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致使资源遭受严重破坏。

(2)资源利用率较低,经济效益不高。在野果采收时存在采易不采难、采近不采远,致使野果采摘率较低;在加工利用领域,由于工艺水平落后,致使大多数野果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所生产的产品附加值较低,难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改善野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措施

(1)引种驯化,发展种植业。依据野生及特色野果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态势以及消费者对绿色营养保健野果产品的消费取向,利用林缘地带营造经济林,引导扶持职工利用林缘地带营造蓝毒、东方草毒、山葡萄等特色野果品种,已达到稳产、高产,以保证加工企业对野果原料的需求。

(2)设立专职机构,加强对野果资源的管理。以避免资源的浪费的破坏。正确处理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把眼前利益和长久利益结合起来,把开发利用和保护和谐有效地统一起来,使采收量小于生长量,避免资源枯竭,从而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结语

综上所述,非木质林业资源种类繁多,而且开发利用价值大,要在进行木质林业资源管理时,加大对非木质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非木林业资源管理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使其更好的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9

【论文摘要】一种经济模式的良好运行,必须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制度建设是其推行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循环经济概念和制度的涵义和功能出发,分析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度问题,进而提出循环经济制度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一、循环经济与制度建设

循环经济(RecyclingEconomy)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深刻认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提高资源利用与环境效率为目标,以资源节约和物质循环利用为手段,以市场机制为动力,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经济上可行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同,循环经济放弃短期的表面物质追求,通过把废弃物开发为新的资源,最大限度地重复利用物质和能量,旨在系统地使经济中的总体资源增值,实现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很显然,循环经济是一种高层次、高端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必须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其整个过程都贯穿了对制度建设的依赖性。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目前在国内的发展也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和试点的建设方面,没有在全社会推广开来。从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来看,制度建设是其推行的重要保障。而我国在制度的建设方面还很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对制度的探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的建议。

二、制度的内涵与功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单纯以技术分析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已经无法为现实社会中的许多人类经济行为提供合理的解释,于是,制度的决定性作用开始为人们所认知。随着制度分析理论和新增长理论蔚然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思想、人力资本和收益递增的思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许多经济学家吸收并利用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认识到若要有效地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关注发展中的有关制度性因素,认为制度应是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内生变量,有效的经济组织与制度安排对可持续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把制度看作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康芒思认为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的方式”,是“遵循同一规则的交易活动的集合”。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定义首先由舒尔茨提出,他为制度做了经典性的分类,将制度分为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用于影响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用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的联系的制度、用于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框架的制度等,并把制度定义为一种涉及社会、政治与经济的行为规则。诺思则以个人之间的市场交易行为为背景,认为制度就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对制度的定义都围绕着“规则”一词进行,新制度经济学则更强调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们的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制度,在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中,制度为人们提供了相互影响的框架。制度的重要特征就是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对组织中的个人实施奖励或制裁,从而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的激励或约束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制度来观察和理解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关于制度的功能,经济学家也有不同的解释:威廉姆森认为制度的功能是降低交易成本;舒尔茨认为制度就是为经济提供服务;还有观点认为制度的功能是通过提供激励机制而使外部利益内部化。谭崇台认为,制度的重要功能就在于“塑造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提供并在某种程度上创造和扩散信息”,促成“社会共识或一般性的认识基础”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帮助人们估计其他人可能的行为进而矫正自己的行为。”从循环经济的内在需求来看,制度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经济主体参与循环经济活动提供激励。第二,对经济主体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行为提供约束,抑制环境不友好的机会主义倾向。第三,使外部性合理地内部化,将资源要素的投入和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第四,协调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

三、循环经济中的制度问题

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中国,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使用、浪费,和为追逐高额利润而污染环境的行为,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副效应。因此,加快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就尤为迫切。根据诺思的描述,制度就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其主旨在于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由此可以看出,制度是制约人的行为的一种准则。我国的资源浪费严重,环境不断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少一种制度制约人们的行为。循环经济的建立与完善需要制度作保障,没有完善的制度作基础,循环经济就根本不可能实现。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和推广,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制度在其中的重要性。最早高度关注制度在经济活动中所起重要作用的是科斯,他创立了科斯定理,认为只要产权清晰,交易成本较低,经过有关当事人的自愿协商和谈判,就能导致一种有效率的结果。后来,阿尔钦、德姆赛茨、张五常及诺思等人通过对制度的发展创立了新制度经济学派。他们继承和发展了科斯的理论,认为交易成本的降低能带来经济效率的提高,而交易成本的降低,则有赖于合约(或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威廉姆森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个人以及企业行为的研究,得出提高经济效率必先提高制度的效率,并且,随着经济活动的变迁,制度也应随之改变这一重要结论。到了诺思这一代则直接认定制度与制度变迁就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控制变量。历史也不断证明:有效的制度能够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不当的制度安排则会使经济发展举步维艰。现代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不仅包括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而且也包括非正式约束机制。制度是演进的,不断变迁的。制度演进中存在着较强的“路径依赖”,即制度的演进一旦走上某一条路径,就会沿着既定的路线和方向发展且会得到自我强化。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和突破固然重要,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则更为重要。德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家,从这两个国家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看,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被视为其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如德国早在1986年起就先后颁布了《包装废弃物处理法》、《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和《循环经济法》等,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使废弃物从避免或减少产生到循环使用再到最终处置。另外针对不同的行业还专门制定了如《废旧电池处理规定》、《限制废车条例》、《饮料包装押金规定》等一系列措施来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可为我国提供不少有益的、可资借鉴的经验。目前,我国尽管已经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创办了生态工业园区和开展了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省的试点和示范工作,但总体上说我国的循环经济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从发达国家推进循环经济的经验来看,我国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建设方面的欠缺就显得尤为突出。当前阻碍我国循环经济制度建设的因素主要有:其一,尚未形成适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这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保障。不解决制度和机制问题,仍按传统的宏观经济管理方式去管理,而将对生态和资源的管理排除在外,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无法建立。其二,旧制度路径依赖的存在。制度变迁存在着强烈的路径依赖,建立循环经济的新制度体系势必要遭到传统旧制度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因此,循环经济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其三,环境产权难以界定。为使外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成本内部化,十分有必要界定环境产权,但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决定其产权难以界定。另外在中国,由于环境产权的主体是国家,能不能以及如何将环境产权转让和交易是一个难题。

四、循环经济制度建设的思路与对策分析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实践表明,要实现从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的转变,就必须进行相应的制度变革,要依靠制度建设来规范政府、企业、等循环经济主体的行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必须意识到,我国面临着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发展背景,发达国家所具备的殖民地和全球生态资源背景,以及现实的资本、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对于伴随着快速工业化而来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我们没有可供转嫁污染产业的空间和回避社会问题的余地。因此,起源国外的循环经济理论只能部分适应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所构成。相应地,循环经济制度也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式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政策、计划、规划等;二是人们约定俗成共同遵守但不具有法律效力的非正式行为规则,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三是循环经济制度的实施机制。循环经济建设需要在上述三个层面上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要构建循环经济的正式制度,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两方面。法律法规制度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较高的稳定性,因而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基本的保障。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资源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因此,我们既要加紧研究制订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同时也要结合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为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实施提供完备的法律依据。从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来说,关键要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财政政策和产品价格政策。要利用经济杠杆对资源利用、清洁生产、废弃物排放等进行管理与协调,从经济激励和行为规范两方面入手,有效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其次,要对循环经济的非正式制度安排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制度安排的构成要素之一,非正式制度安排与人的动机和行为有着密切联系,是影响市场秩序、制约经济发展的一种无形力量。环境制度的失败的思想根源在于狭隘的经济增长主义,因此,要实现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第一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摒弃将人与自然相对立,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第二要改变“自然资源无价”的错误认识,树立自然资本的观念,将资源和环境视作与土地、劳动一样能够参与生产活动并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利用价值规律和价格杠杆来纠正人们滥用资源、破坏环境的错误行为。第三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鼓励公众自觉参与各种形式的循环经济活动,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良好氛围。

再次,制度实施机制。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彻底变革,客观上要求形成经济系统与复合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自运行机制,要求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协调统一。因此,循环经济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需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推进、公众参与”的方针,从试点示范入手,从微观的企业层面、中观的区域层面和宏观的社会层面协调推进。具体而言,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划及政策,对各微观主体的环境行为进行有效的激励或约束;需要企业把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纳入其总体的创新、发展和经营战略,自觉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上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对公众来讲,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树立同环境相协调的价值观和消费观,自愿选择绿色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推动整个社会向循环经济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鲍尔丁:宇宙飞船理论[J].工业生态学,1997.

[2]康芒思: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1981.

[3]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篇10

关键词:多尔、杜威、后现代课程、经验课程、传承、超越

小威廉姆•E•多尔——一位敏锐的后现代主义者,以其宽广的视野、独特的思维将后现代框架运用于课程领域,并于1993年出版了《后现代课程观》这部经典之作,因而在国际上得到了良好的反响。后现代课程观是多元的课程观,它不再象泰勒原理只关注课程的目标及其实现,而是关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发展;对课程本身来说,不仅是只关注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而是注重理解课程在文化、历史、政治、生态平衡、美学等方面对人类状况、社会结构、生态领域的影响。

然而,当我们将视线往回看时,我们发现多尔的课程思想与另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的课程思想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他就是杜威。可以说,多尔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和发展了杜威的课程思想。本文就从两者课程思想进行较深入和系统的比较,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一、 多尔和杜威课程理论的思想基础简述:

杜威是课程论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杜威基于其独特的哲学观、心理观和社会观,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完整地确立起了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他认为传统的学校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没有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学科分得过细,脱离生活实际。他主张教育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认为“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认为“ 学校即社会”,“ 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他反对教育以学科为中心,倡导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并提出了“儿童”、“活动”、“经验”的“新三中心论”。在此基础上,杜威认为要以儿童的活动和生活为中心编制课程,这样的课程又叫“ 活动课程”或“ 生活课程”。

多尔以科学尤其是物理学与天文学作为组织框架,将西方思想发展史划分为三个大典范: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到来是与当代西方社会在二战后所发生一系列的剧变:科技进步、经济起飞、政治变革、文化嬗变、核心价值观衰落、深层次的哲学争议等相呼应的。它是20世纪后期西方社会的流行哲学、反理性主义的一股鲜活的文化思潮,其影响渗透到西方社会的每个文化角落。从70年代开始,尤其是80年代,美国课程研究领域运用后现代主义思想和方法对包括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永恒主义,尤其是对以“泰勒原理”为核心的传统课程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和反思,以新的理论视野和新的价值观念理解课程的本质,构建新的课程概念体系。在众多的后现代课程理论之中,多尔的课程理论尤为显赫,在美国90年代的课程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对以牛顿科学宇宙观和笛卡儿理性方法为特征的现代主义课程范式进行了大力的批判,在继续施瓦布的时间课程范式、皮亚杰的平衡模式、普利高津的混沌理论、布鲁纳德经验组织认知论以及杜威、怀特海过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4R(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为特点的现代主义课程范式,即后现代的课程应该是形成性的而非预先界定的,不确定的但却有界限的课程,一种探索并不断扩展的网络所构成的课程。

二、 多尔和杜威课程观比较

1、 课程的目标

杜威反对把某种外在的目的强加于教育。杜威认为“教育本身并没有什么目的”。“教育过程没有超越自身的目的”。“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教育即是不断生长,在它的自身之外,没有别的目的”。如果应要赋予一个目标,其终极目的就是“持续生长”。“不能把生长看作是朝着一个固定目标进行的运动,而应把生长本身看作是目标”。由此可见,他认为课程的目标也不是预定的,只能在课程中去把握。他所期望看到的转变是从初始或潜在的能力转化为成熟的能力与行为。

多尔认为“课程目标既不是精确的也不是预先设定的,目标应该是一般性的、生成性的,从而鼓励创造性的、互动的转化”。“在一个容纳自组织和转变的框架中,目的、规划、目标不仅单纯地先于行动之中。这是杜威的一个主要观点:规划来自行动,并在行动中得以调整。这两者是相互作用的,一个导向另一个并依赖另一个”。“将此推广到课程领域,编写课程大纲或教学计划应采用一种一般的、宽松的、多少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的方式”,通过教师、学生和课本的合作来实现。这种合作的、发展的规划利用意外性,指向背景性知识,帮助学生获得“各种描述的不断扩展的全部技能”。

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上杜威和多尔都反对一成不变的标准,而是随着课程的实施不断调整。多尔继承了杜威的生成性目标理论,比杜威更进步的是,多尔的课程目标注意将系统的知识的掌握容纳进去,而不仅是注重经验的积累;并且强调教师、学生和课本的合作,减少了学生自主作业的盲目性。

2、 课程的设计

杜威在其“经验自然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形成了理论完备且极富独创性的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观。经验课程观之“经验”是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是儿童的直接经验与学科教材之间的历史地统一,是主动行动与行动结果之反思的结合。经验课程内容(“经验课程”开发的基本向度)的基本来源是儿童、学科知识、社会。三个来源(向度)两两之间交互作用,统一位儿童动态发展的、连续的经验。它采用“工作单元”的形式组织教材,而不是采用知识的分科,所谓“工作”即儿童的各种活动形式,如游戏、手工、实验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儿童获得有关社会生活的经验,形成社会的和道德的精神态度。

多尔认为后现代主义课程应该是建构性的和非线性的,建构主义的课程是透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是那种预先设定的课程。他推崇课程以隐喻的描述性的方式呈现,以具有足够的补确定性诱惑读者参与到对话中来,促进读者与文本进行对话。其质量标准是:“一种形成性的而不是预先界定的,不是确定的但却有界限的课程,一种‘产生于上帝笑声回音的迷人的想象王国’并由不断扩展的‘局部普遍性’网络所构成的课程。”作为一种模体,它自然没有起点和终点,但它有界限,有交叉点予以界定,充满相关的意义网络。课程越丰富,交叉点越多,构建的联系性越多,随之意义也就越加深化。由此他提出了著名的4R标准,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来服务这一目的。

多尔认为课程的丰富性来自于它的开放性和假设性,为合作性对话探索提供了多重领域。回归型很重要,因为像布鲁纳的螺旋型课程理论一样,一种丰富得课程产生于对自身予以反思所带来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之中,而且,从杜威得的观点来看,它为经验的反思性再组、重构和转变提供了机会。关联性指的是对观点和意义之间联系的不断寻求,并考虑历史和文化背景与关系感知方式之间的联系。最后,严密性成为对可供选择的关联和联系的有目的的寻求。

后现代转变性课程的难点在于没有一套理想的固定标准和准则作为普遍的参照点。开放的、转变性的系统本质上总是流动的,总是处于(热)动态的相互作用和协调之中。将转变作为别于现代标准框架的另一种选择方案,容易将转变性视为反标准或非标准。这样,转变便无法真正取代原有事物,却成为它所试图取代的事物的一种。这在进步主义和开放教育运动中曾发生过。杜威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仔细思考过这种问题,他撰写了《对教育哲学的需要》解释进步主义教育为什么不能只是反传统,为什么必须有自己的基础和框架。但他并没有提出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为此,多尔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为了预防学生学得的知识的零散和片面,多尔提出了后现代课程必须注意保持严密性,“以防止转变性课程落入‘蔓延的相对主义’或感情用事的唯我论”。在转变性的框架中,不确定性,变换的关系和自发的自组织得以强调,由此严密性在注重知识本事的结果和逻辑的基础上,便有了一层不同于现代框架(我们20世纪关于严密性的概念具有学术逻辑、科学观察和输血精确性等成分)的色彩。严密性还意味着有目的地寻找不同的选择方案、关系和联系,即自觉地寻找我们与文本、与他人所持有假设,以及这些假设之间的协调通道,促使对话成为有意义的和转变性的对话。

杜威和多尔都没有排斥学科课程,他们认为只需要在学科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使它具有丰富性,疑问性和启发性。两人都注重课程然的反思性和开放性。然而,杜威的活动课程观以活动而不是教材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忽视了知识的逻辑顺序,不利于系统传授知识,学生学到的只是零散、片面的知识,且容易忽略儿童思维能力和其他智力品质的发展。多尔注意到了这一点,提出了新的4R的标准,尤其是严密性这一原则以避免这个现象的出现。

3、 课程的实施

杜威的课程实施观是“活动课程”,即“从做中学”。他说:“科学教育的教学法的新的出发点,显然不是教一些贴有科学标签的东西,而是利用熟悉的作业和工具,指导观察和实验,使学生在他们实际的运转中了解它们,从而获得一些原则的知识”。“学习意味着学生学习时所做的某种事情。这是一个主动的、亲自的事情,而不仅是一个人提取所储存的知识的过程”。实验方法作为获取知识和确保它是知识而不只是意见的方法,既是发现又是证明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发展乃是造成认识论的改造的最后一个巨大的力量。总之,实验方法的引用精确地表明,在控制的条件下所进行的这种活动,正是获得知识和经验关于自然的各种有效的观念的途径,学校的任务“不在于把青年从一个活动的环境转移到死记硬背别人学问的环境,而在于把他们从相对地说一个偶然的活动的环境,转移到一个按学习时指导的选择的活动的环境”。所以,人们如果想发展某种东西就“必须做一点什么事”。相应地,杜威提出了著名的“五步教学法”,即情境——问题——假设——验证——总结以开展他的活动课程。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允许学生和他们的老师在会谈和对话这种创造出比现有的封闭性课程结构所能提供的更为复杂的学科秩序与结构。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原因性的,而是转变性的。“课程不再是跑道,而成为跑得过程本身。而学习则成为意义创造过程之中的探险”。他具体分析了研究生、本科生、高中生和小学生的课程的实施。

在组织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时,“我所运用的工具之一是提供一种教学大纲,列出课程三分之二的共同阅读材料,其余的三分之一由各组从选读的书目中自行选读。课上时间不用于概括这些材料,而是将选读教材与共同阅读教材以及各种材料联系起来。随着学期的进展,讨论的质量不断提高;利用所获得的洞察力将学期开始时写的文章予以改写和重新组织,文章的质量得到大大的改善。有时变化是转变性的”;在以往通常用固定课本的初中课堂上,“我开始建立以时间为导向的关系,要求学生重新组织呈现的材料,选择或重新设计章节问题,并建立在‘如果——那么’(想象的)和‘将其与你自己联系起来’(真实的)的框架基础上处理文本材料”;在小学,“我遵循一般的程序但采用操作性更强的材料、故事、方案和戏剧性的演示”。

“贯穿整个过程,文本被当作是学要修改的而不是必须遵从的材料。这是转变发生的基础。后现代的课程需要课堂由社区来创造(自组织),而不是由课本作者来决定”。“随着课程或课的进行,特定性愈加明确并在合作中获得——通过教师、学生和课本的合作。这种合作性规划不仅容纳灵活性——利用意外事件——而且要求规划者以一定的深度理解自身和学科,这一定通过其他方式无法获得”。

显然,杜威和多尔非常注重教育的“过程”而非成果,注意发展学生的实践性等。但实践表明,杜威的实践课程往往导致实施者沉醉于儿童当前的各种偶发性冲动,纵容儿童,忽略学科知识的教育价值,走向“儿童中心主义”;或让儿童随意地从事一些肤浅的、缺少智力价值的操作活动,从而忽略了儿童更深层的心理品质的发展。它要求教师具有相当高的教育艺术,对于习惯了班级授课制和讲解教学法的教师而言,这点很难适应。多尔强调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利用“自组织”加深强知识的学习。

4、 课程的评价

杜威对课程的评价,是立足于内在价值和工具的统一的基础上。首先注重课程的内在价值,然后再考虑不同课程在特定情境中的工具价值。然而,受其“过程理论”“”的影响,杜威对课程过程和结果并未作提出系统的评价。某一个终点就是一个新的起点,每一个起点来自于前一个终点。在他看来,“教育最大的错误在于人为一个人只学习他当时所学的特定事物”,转变是持续不断且复杂的,因而评价似乎是不可能的。

多尔认为“从后现代的角度考虑评价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学校评价几乎总是与等级相联系,以现代主义盛行的观念为基础,离开这一思想评价就失去了意义——至少是失去了现代主义的意义”。因此,在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中,基于区别优胜者和失败者的现代主义的评价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需要,评价仍可服务于这种区分的功能——可以通过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判断和开展评价,如博士委员会、入学委员会、社论评论等一样——但从本质上说,评价应成为共同背景之中以转变为目的的协调过程”。并且,评价模式也不再以偏离规范和标准的程度——一种欠缺的概念——而是以生产的质量——一种启发性的、不易于测量的概念来衡量。每一次的考试、作业、日志都不仅是完成了一项任务而是另一个开端——对作为意义构建者的自身和处于质疑之中的课本进行探讨、讨论、探究。其作为一种反馈,作为做——批评——做——批评这一循环过程的组成部分。显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核心的作用,但不应是排外的评价者;评价应是共同进行的、相互作用的。

多尔发展了杜威所未涉及的课程评价的方面。就多尔的评价观而言,评价某一教育情境中课程实施是否成功的标准内在于情境之中,如课程实施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满足了该情境中师生的特殊要求、拓展了师生的教育经验等。评价应是多元的、宽容的,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为目的的活动。

三、 关于杜威和多尔的课程观的进一步思考

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付诸了教育实践,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是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它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下降。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统治集团和教育界震动很大,他们认识到在人才培养,尖端科技方面的落后,于是,又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运动。1958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国防教育法》,以立法的形式要求改革教育制度和内容,大力加强自然科学、数学和外语的教学,以纠正忽视科学基础教育的弊端。《国防教育法》是美国战后为提高教育质量,追求学术复兴的重大抉择,它影响了美国二战后的教育发展方向,掀起了“回归传统教育”改革运动。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在理论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成为许多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但是就目前来看,取得的成就并不是很理想,因为它带有很大的“乌托邦”色彩。如何将它进一步具体化并指导实践,优化课程与教学很有待努力。

具体而言,首先,在实践层面,后现代课程实施虽然师生获得了“赋权感”,但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对实施者而言,如何使其活动区别于现代范式下的实施行为?如果赋权并非外界赋予,甚么才算是达致赋权感?除了师生以外,我们是否应该以及如何让其它人士(如家长、社区人士)参与课程改革?其次,如何保证课程实施的效率、实现革新目标?在现有的班级授课制中,我们如何通过广泛的对话促进每一位学习者的发展?从哪里能大量地获得符合这种要求的高素质教师? 最后,针对不同情境中的课程实施,我们应否评定优劣?后现代似乎并不主张进行这种评定,因为它所关注的不是用某种统一的标准使不同情境中的课程实施达到一致,而是肯定并提倡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区别。那么,应提供或借鉴怎样的经验来促进当前情境中的课程实施?对于这些问题,多尔并未进行深入思考并做出回答。

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存。课程与教育共生共存。课程是教育上的一个永恒的课题。随着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关于课程的理论研究以相当丰富,形成了各种理论流派。对于课程的划分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按课程的层次划分,有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按课程行政管理体制的层级划分,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里不一一列举,同时,不难发现这些课程类型各自均有长处也有局限性,没有一种绝对理想的课程,因此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使课程类型综合互补,以实现达到更理想的状态。

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可以看出,面向教育情境、面向师生本身是其精髓所在。尽管它还存在种种缺陷,但瑕不掩瑜,它建构了一种更符合教育理想、更具有伦理价值的课程理论,同时它对课程实施本体论(包括实施中人的存在本质)、知识论、方法论的主张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如何从其缺陷入手,改善这一理论的实际运作,是课程学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⑴ 多尔.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

⑵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1

⑶ 侯怀银.杜威的课程管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