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7: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产业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产业研究

篇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本文主要进行关于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经济增长的若干问题的分析。

关键词:

中国体育产业;体育经济;增长;若干问题;分析研究

一、我国体育产业概念研究及界定

对于体育产业来说,指保证社会体育产品充足的责任部门,是为社会提供相关产品的,体育产业是多个部门的总和,且这些部门都属于经济类部门,其中社会所需的体育产品主要有体育用品以及体育服务产品。对于相关经济部门来说,不仅有企业,还有各种参与经营活动开展的相关机构。对于体育产业概念来说,在未形成的时候,国家相关部门还采取“体育事业”的方法管理和开展体育活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时代的到来,以往的一些体育事业开始转化为现代化体育产业,这些受政府和相关部门管理的产业并不是体育产业。从广义上看的话,体育产业在进入国民经济循环中之后,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经济产值,为人们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体育产业属于我国经济产业体系当中的一部分。

二、当前我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

(一)无法实现有效体育需求与体育内需的有效制约要想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促进经济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是促进体育发展的基础,而体育产业也属于高效益的产业,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人们的生活状态,促进人们收入增长。对于体育内需来说,不仅包括体育消费相关需求,还包括体育投资相关需求,对于体育消费需求来说,应当属于一种有效需求,且应当有一定的支付能力。我国人民数量比较多,是大量投资者认为的好市场,但我国人口和消费能力是不成正比的,我国人平均收入比低,消费层次也比较低,从根本上制约了国内消费,且体育消费水平是比较低的。导致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比较多,第一,我国企业改革还没有根本性进展,我国人们体育产品购买力比较低;第二,我国各个领域的改革政策比较多,使得我国人们体育产品需求量大大减小;我国市场供应越来越丰富,人们的消费心理趋于成熟,消费起来往往比较谨慎。

(二)体育投资以及体育消费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站在体育产品投资需求角度看的话,随着买方市场的产生以及价格竞争现象的出现,人们的投资能力越来越低,投资需求成为体育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站在体育投资拉动的长久角度看的话,需要拥有较大的体育投资力量,从根本上扩大投资规模。在当前的体育市场化基础上,必须提升人们的体育投资热情,提升体育资本回报率。但我国新的投资热点还没有出现,私人资本的投资行为往往是比较小心的,要想实现体育投资扩张是非常难的。

(三)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与第三产业成本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对于我国来说,当前仍旧处在工业化发展中期,在该阶段,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但对于我国城市化水平来说,相比于发达国家是比较低的,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我国属于一个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国家,农村人口比较多,对第三产业的需求是比较小的。因此,对于我国的体育产业来说,如今还只存在于城市中,这样就会使得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脱离实际,不仅会提升体育产业发展成本,还会从根本上阻碍体育产业投资的正常运行。

三、实现体育产业成为经济新增长点的措施和注意问题

第一,要从根本上解决一系列关于体育产业的理论性问题。对于关于体育产业的理论性问题来说,不仅涉及体育产业的分类问题、产业和事业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产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还涉及体育产业发展前景、发展重点以及政府干预作用等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第二,要从根本上解决体育产业经营人才的缺乏问题。长时间以来,对于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来说,往往是严格结合计划经济模式以及相关要求进行的,体育产业人才包括竞技类人才、教练人才、教育人才、科技人才以及管理人才等,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比较多的。但我国相关专业人才是比较少的,必须创办相关高校,加强对这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第三,要从根本上解决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不完善的问题,要明确投资方的责任和地位。对于体育产业资本投入来说,属于生产的主要元素之一,但在体育产业中确实比较有限的。体育产业认识不到位以及投资方式单一等都会影响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提升体育产业的法治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第四,要从根本上减轻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压力。对于我国当前的体育产业发展情况来说,是远远不如其他发达国家的,其中的落差也是比较大的。但相关部门却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这样是不对的。我们必须学习外国有用的东西和有效的方法,从体育用品业发展、运动饮料业发展、广告业发展以及体育服务行业发展等入手,改善我国当前的体育产业发展局面,减轻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压力。

四、调整当前我国宏观体育经济政策的措施分析

第一,要从根本上加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财政投入,进行相应有效的资源配置方案调整和完善,要从根本上完善财政投入机制。第二,要大力开发我国体育经济资源,大力拓展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经济效率的提升,还要建立一种相应的补偿机制,促进体育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三,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引导人们进行体育消费,从根本上提升社会体育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形成一种以社会集资为核心、政府和相关部门拨款为辅助、政府和地方部门分级管理的新格局。另外,对于我国体育产业来说,是跨越了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对于体育产业的主体产业来说,是以娱乐业、培训咨询业、经营业等为主的,也是以体育用品、体育、体育媒介、体育旅游等产业为主的,只有明确这些重点,把握好发展时机,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的中国体育经济发展过程中,体育产业多元化发挥的作用是比较大的。对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来说,从根本上带动了体育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两者是相互促进的。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规划以及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要求,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调整当前我国宏观体育经济政策,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良.经济高速发展视角下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研究[J].商情,2013,(48):6,34.

[2]彭建敏,刘波.美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2,(11):113-116.

篇2

关键词体育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体育的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国际体育商业化冲击的必然结果。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其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最活跃的、最有潜力的产业之一,同时也为国家扩大就业人口、获取巨额收入(年产值已达上千亿美元)发挥了作用,是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显著地位的重要行业。改革开放已经20多年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加快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的来说,我国体育产业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从理论研究、产业立法、产业开发及市场运作等诸方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体育自身的价值潜力和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据此,有必要对体育产业的相关理论和产业化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再作探讨,抓住我国体育产业处于起飞阶段的有利时机,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1体育产业化的涵义

1.1体育产业的概念综述

目前国内外对体育产业的概念理解基本有三种观点,即鲍明晓、张岩等提出的体育事业说;韩丹、鲍明晓等认为的体育企业集合说;杨年松、丛湖平、陈少宇等提出的体育服务业说。另外,韩国、日本、美国等体育产业发达国家和我国的体育行政部门及体育产业经营者则认为体育产业是指为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使各种形态的体育产品(包括实物形态与非实物形态产品)进入生产、流通、消费的部门。目前对各种观点的争论比较激烈,有相互质疑甚至否定的倾向。笔者认为对任何一种观点的评说,不应简单地判断它的正确与否,而需结合提出这种观点的作者界定时所处的时代(或视角)来分析,并且需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现实性与历史性相结合的思维方法,同时结合体育产业的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进行,才有利于理论的发展和成熟。

1.2体育产业化的再认识

体育产业化是指体育由非产业部门向产业部门转化,并成为国民经济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产业化是一个经济学范畴,是指一定条件下或历史时期提供某种特殊服务或成果的非国民经济部门或行业,通过商品货币关系的转变,对自身规模组织目标调整改造,实现由非产业部门向产业部门转化,成为国民经济一个部门或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是改革体育体制,建立充满活力的新机制,使体育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由事业型、公益性向经营型转变,使其能够向社会提供体育产品和劳务。其实质是体育思想观念的革命和制度的创新,是要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开发体育的经济功能,把体育与经济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经济行为,刺激体育产品(劳务)的需求,拓展体育市场,加快体育的产业化进程,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体育产业的分类

体育产业的分类是根据体育产业的性质和范围来定论的。范围不同,对产业的概念理解相应存在很大差距,划分体育产业的标准就不同。国外体育产业主要从营销学的角度进行划分,体育产业分为:核心产业、中介产业和产业。而我国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将体育产业分为本体产业、体育相关产业和体办产业。赵芳认为体育产业分为体育核心产业和体育相关产业两类。她认为体办产业(即体育部门为创收和补助体育事业发展而开展的生产主体产业以外)的某些内容与体育相关产业类有所重复,所以将体育相关产业类和与体育有关的其他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两类归为一类。卢元镇根据体育产品类型将体育产业分为体育用品业(包括体育服装业、体育建筑业、体育设施业、体育运动饮料业、体育科研仪器业)、体育服务业(包括竞赛表演业、健身活动业、体育培训教育业、体育信息咨询业、体育空间服务业、体育会展业和体育养殖业);按照消费者的参与动机分为体育健身业和体育娱乐业;按照经营、集资方式分为体育彩票业、体育赞助业、体育广告业、体育节目电视转播业和体育经纪人业等。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体育产业的这种划分,都是一种静态的划分。任步攀等学者认为,从体育运动市场开发、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这个视角,对体育产业可以进行动态量性划分: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辅助产业。这种划分是根据体育相关资源和体育产业结构内部规律进行的,为体育产业有重点、分先后、有步骤和合理利用体育资源等形成良性的发展模式,值得学者们探讨和借鉴。

从2003年国家统计局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和2005年文化管理部门出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这两份文件中可以看出,体育产业的地位在不断上升,范围也在逐渐扩大,为我国体育产业的更快更宽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体育产业的分类可能还有更多的观点,值得今后不断探讨。

3国外体育产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3.1规模大、产值高

在美国、英国、意大利及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他们的体育产业门类非常广,像美国体育产业的门类达到19个之多。所以该国体育产业20世纪80年代的总产值就超过600亿美元,2004年达到1786亿美元,这一产值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37%,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第22位,成为四大产业之一(石油、汽车、钢铁和体育产业)。这些国家体育产业国民产值一般占到本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3%,行业站位挤入前20名。经济影响越来越大,产业地位越来越高。

3.2产业遵循“消费决定论”

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是一个复合结构,既包括与体育相关的物质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也包括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他们强调体育消费决定体育市场,体育市场决定体育产业。从政府到体育企业都非常重视启动体育消费,拓展体育消费领域。

3.3产业发展重点有所侧重、有所区别

意大利以“足球产业”为主,法国和韩国以健身娱乐业为主,日本和德国以体育用品业为主,瑞士则结合自身的情况重点发展登山、滑雪等体育旅游业。3.4解决就业,带动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

体育产业是个庞大的经济部门。如美国有近百万各种职业运动员,从事与体育产业有关的人员达数百万人,而业余时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员达1.8亿,美国的“三大球”——棒球、橄榄球和篮球,每年吸引了数以亿计的爱好者观看参与。我国香港的赛马会每年吸引了数以百万市民参与,其下注额为1000多亿港元,平均每人2.3亿港元,为政府带来大量收入。发达国家的体育赛事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牵动了亿万人心,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文化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按照2003年的统计,体育产业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为87.6万个,相当于整个英国化工和人造纤维工业的就业人数,超过煤矿、农业和汽车零件制造业的就业人数。

由以上可见,体育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重要经济部门,是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存在明显差异。西方是自由经济,产品和劳务的产值是按用途种类直接在其账户上反映,我国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是部门经济,由此产生了体育产业中的“体育”,究竟是指体育部门,还是指体育行业,还是指体育需求,还有待研究。

4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对策

4.1需要研究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产业发展相关理论体系

三次产业结构划分的初衷是为了发展经济、发展产业和发展包括体育在内的其它事业。如果影响了经济、产业和事业的发展,这种划分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我国体育产业属于劳务的第三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将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在研究我国体育产业的相关理论时应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现实性与历史性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需要相协调的思维方法,从符合我国的国情需要出发。

4.2需要明确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

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国体育产业化水平不高,其规模、结构和层次都没有达到一个完美成熟的产业部门的水平,体育的经济功能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壮大有赖于体育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培育市场就应该从影响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来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育资源,提高体育事业为社会服务的整体效能。现阶段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有很大提高,群众的闲暇时间增多,对体育产品(劳务)的需求将会愈来愈多。在这种情况下,不失时机地把一些群众基础好、易于形成市场需求的体育产品推向市场,是体育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体育不应该只是消耗国家资源的部门,集刻苦、拼搏、艺术健身与振奋民族精神于一体的体育产业,应该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在体育产业起步阶段,应形成“放水养鱼”的市场氛围。但开发、培育体育市场,并不等于放松对体育市场的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行为都应当在法律的轨道上运行。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培育体育市场与管理体育市场并举的方针,边培育边管理,在培育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积极培育。随着体育产业的开发和体育市场的逐步形成,对体育产业政策和市场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针对目前的状况,笔者认为可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政策性支持。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对体育部门有所倾斜,给予税收和其他方面的支持,以鼓励体育生产经营部门的发展。②大力推行运动项目的行业协会制和俱乐部制,建立社会化的群体体育组织网络,形成全方位的社会共办体育的格局。③投资体制方面,应该变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为体育部门的自身创收、社会集资并举,同时注意引进外资,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④要积极培育和完善体育市场,逐步建立体育商品劳务和信息市场,形成全方位市场体系。⑤要加强体育经济理论研究,培养一批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体育产业人才,满足体育产业经营不断发展的需要。⑥加快体育的职业化进程,这是体育产业化的必经之路。一是组织者必须是企事业单位如俱乐部等,二是运动员是商品,即运动员可以向其他实战要素一样自由流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高体育部门的经营效益。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太高,不可能对所有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最好的办法是找准突破口,由点及面,通过培育若干个有影响的体育项目的市场,刺激对体育的需求,进而扩大到其他项目,形成体育的产业化格局。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定会有更多的人从事体育运动,关心体育事业,体育一定会成为新世纪我国重要的产业部门。

参考文献

1鲍明晓.对我国体育产业热点问题的思考[J].体育科学,1999(7)

2张岩.体育产业辨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2)

3韩丹.“产业”与“体育产业”辨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2)

4鲍明晓.体育产业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体育科研,2005(4)

5杨年松.论体育产业之界定[J].体育学院学报,2002(1)

6丛湖平.体育产业若干界说的辨析及相关问题的讨论[J].中国体育科技,2001(12)

篇3

[关键词]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0-0043-02

[作者简介]兰诚(1973―),男,瑶族,广西宜州人,广西财经学院体育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产业与运动休闲。

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提供体育服务的各行业总和。201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出11000亿元,产业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将是我国体育产业未来十年的发展主题。[1]但是在蓬勃发展的态势之后,体育产业人才少、整体业务素质偏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被动局面,已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大力培养市场敏感性强的体育管理人才、诚信与营销技巧兼备的体育经纪人、具有独立策划能力的体育营销人才、赛事管理人才和体育翻译人才等,将是广西体育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广西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国内培养体育产业人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教育学(一级学科)―体育学(二级学科)―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模式,主要由体育学院和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重点是培养体育管理人才,毕业生多数是在体育行政系统或教育系统工作。二是“管理学―工商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模式,主要是由用人单位与体育院系或商学院合作,采取合作办学和委托培养方式,培养某一项目的体育经营人才。三是“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体育产业”模式,多为财经类院校采用,例如中央财经大学,目标主要放在体育经纪人的培养。四是由高水平运动员转型,例如姚明、朱建华等体育名将,从事与体育产业有关的经营开发活动,利用其知名度开拓国际市场。

广西当前主要采用第一种模式来培养体育产业人才,区内有四所院校开设有体育产业相关专业或方向,广西师范大学(体育经济学、研究生)、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服务与管理、专科)、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科)、广西大学(体育产业管理、成人高等教育),每年总共培养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不足200人。此外,部分有体育系的院校,如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科技大学、玉林师范学院等,只是在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中开设有体育产业方向的相关课程。第二种模式对培养机构的资质要求较高,广西在这一块是空白。国内只有少数几个名牌大学,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体育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院校开办体育产业MBA。第三种模式中值得一提的是广西财经学院,它是广西唯一以经济管理为主干学科的本科院校,正在积极筹备开设体育产业本科专业。第四种模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李宁体育园,吸纳了一大批专业队退役优秀运动员在园区内担任培训教练,在体育培训业方面有一定的贡献。

二、广西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一)缺乏前瞻性的人才需求预测

人才预测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内部包含有人才的需求量、拥有量以及评价等方面的预测;外部受制于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人才预测时间性强、信息量大、分析综合频繁、结构复杂,单凭经验是不能胜任的,必须依靠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技术才能有效完成。因此,如何科学分析广西体育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面向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或实际岗位,以社会需求为原则,从人才培养和人才供需的角度来进行前瞻性的人才需求预测,将是提高广西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水平和规划人才培养规模的首要难题。

(二)培养的体育产业人才竞争力薄弱

一是培养人才的层次偏低,广西培养体育产业人才以本科和专科教育为主,目前我国有近40所高校设置了体育产业专业或方向,以中央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为代表的财经类院校培养体育产业人才已经提升到以硕士研究生为主,对广西体育产业学科专业建设造成巨大的冲击。[2]二是师资力量薄弱,普遍存在专业知识狭窄的现象。三是缺乏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广西高校中至今尚未成立专门的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更无法扮演智库的角色。

(三)广西体育产业整体环境发育不良制约人才的需求

国内知名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几乎都来自东南沿海省份,它们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速度和规模远高于包括广西在内的西部地区。[3]在国内其他省份开展得红红火火,并形成有稳定市场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职业俱乐部联赛,至今仍未在广西找到市场。2013年国内有6个省市设立了省级体育产业基地,11个省市成立了省级体育产业协会或产业集团,13个省市开展了体育产业统计工作,而广西在这几个方面处于空白。[1]相比而言,广西由于长期的经济基础薄弱,体育产业的主体规模偏小,整体还处于分布散、效率低的状态,体育产业竞争力较低,这无疑将极大制约着我们培养体育产业应用型人才的发展空间。

三、改进广西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措施

(一)科学合理的人才需求规划

广西要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体育对外交流合作中心,需要高层次、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的支撑。我们首先应对广西体育产业的现状和规划以及对人才需求的影响进行全方位的剖析,然后选择科学的预测理论和模型进行科学计算,立足于培养人才满足社会需求的视角来大力狠抓体育产业的学科专业建设。在规划战略远景时应把握以下方向性原则:培养体育产业的应用型人才、面向广西社会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主动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人才需求。在专业定位方面,必须把目光聚焦在广西,设置“体育产业管理专业”,以管理学、经济学作为龙头、辐射至国际贸易、金融、营销等学科来构建具有行业特色并有一定社会认知度的专业结构体系。在特色与优势方面,要具有国际性眼光,主动适应自贸区的“服务贸易”建设和发展趋势,选择“体育经纪”的专业方向,力争成为在国内乃至中国东盟自贸区内具有独特建设理念和超前建设意识的人才培养基地。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要想提高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竞争力,首先必须是提高师资力量的竞争力。师资不但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更是学科专业水平提高的关键。因此,广西高校迫切需要探索新思路与新举措,建设教学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年龄、学历与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为实现体育产业的学科专业持续发展提供保证。一是打造学科专业带头人,不仅要求他在确定学科发展方向和攀登学科前沿上表现出高超的胆识和能力,而且还能熟练地运用各种信息资源和手段,跟踪并逼近体育产业专业的研究前沿,能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发展的需要,自身的优势以及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果断地选择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通过申报承担国家社科课题等重大科研项目、主持专业课程开发与编写教材等途径,成为学术视野开阔、在广西区内体育产业行业有一定影响力学科带头人。二是建设骨干教师团队。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和发掘培养内部人才,提升专业教师专业素质;鼓励专任教师到体育产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聘请行业内优秀管理人员到高校兼职授课,形成交流培训、合作讲学、兼职任教等形式多样的师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三)优化市场环境,发挥体育产业人才的用武之地

体育产业的市场化不足、政府过多包办、体育产业人才无用武之地,是当前广西体育产业整体落后的症结所在。广西目前没有专门的体育中介机构,仅有部分广告公司在自己业务范围内充当赛事中介的角色。因此,优化市场环境,培育体育产业主体,大力培养体育经纪人,将是广西体育产业发展现阶段的重要催化剂。一方面要通过进一步优化体育市场环境,培育多元市场主体,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引导体育企业做大做强,加快人才、资本等要素流动,提升体育产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支持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另一方面按照“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加快体育产业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各司其职、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体育产业的强大合力。

参考文献:

[1]201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出上万亿同比增长11.91%[EB/OL].(2014-12-30)..

[2]钟天朗,张林.体育产业学科发展研究报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10.

篇4

>> 我国体育产业创新动力研究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研究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体育产业管理体制研究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之我见 我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体育彩票对我国体育产业的推动与发展研究 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体育经济视角下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路径研究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创新策略 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创新 自主创新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理论的思考 奥运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分析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新路径探索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新视点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12-24.

[5]董红刚,方新普,黄文仁.制度创新:体育利益格局均衡的保障[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5):1-4.

[6]郑芳.美国职业体育制度的起源、演化和创新一对中国职业体育制度创新的启示[J].体育科学,2007 (2):79-85.

[7]刘显.中国竞技体育市场化的制度变迁-基于演化经济学的问题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8]范存生.转型期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07.

[9]郑宇.新时期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现实冲突与路径选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8):24-28.

[10]谭建湘,等.“十二五”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研究[J].体育学刊,2011(4):1-6.

[11]王金秋.技术、制度与市场――中国体育产业成长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08.

[12]陈慧敏,李文秀.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看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J].体育学刊,2010(4):1-7.

[13]胡小明.新时期中国体育的制度创新[J].体育文化导刊,2007(3):3-5.

[14]张瑞林,王先亮.中国体育产业管理体制研究[J].体育学刊,2010(5):5-10.

[15]王飞,池建.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需求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4):6-10.

[16]王晓微.中国体育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17]体育产权交易重大创新相关政策持续催化.http:///a/20141225/13384752_0.shtml

[18]杜丛新,等.中国职业体育组织产权制度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2-38.

篇5

[关键词]:小城镇;体育产业;市场发展

一、我国现行体育产业发展特点

组成我国现行体育产业的因素较为复杂,主要体现在体育竞技表演市场、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用品市场,以及福利彩票,体育中介市场等五个支柱产业结构,因此,在研究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的前提下,首先,应当从研究支撑当前体育产业五大支柱入手。其次,从影响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来看,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体育项目的普及化、体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政府导向等都成为了影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一方面,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成为我国体育产业物质与智力条件的主导因素;而另一方面,自身的机制发展也制约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二、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难点问题

1.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受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影响。由于我国体育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没有对体育产业的发展采取有力的措施,外国资本先是从体育用品业(各种体育服装、器材、设备等)、运动饮料业进入,现在已经发展到体育服务业,进入WTO后如国际管理集团、广告业的大规模渗透,国外的体育产业以其规范化的市场操作和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与我们竞争,国内企业的胜算难料。当然,国外体育企业的大量涌入也会带来资金、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但是我们却失去了市场。因此,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可想而知。中国的体育企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压力,如何开拓小城镇体育产业市场,增强我们的市场竞争力,振兴体育产业,是一个横亘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2.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小城镇体育消费亟待引导

2.1地域间的不平衡。这与经济发展程度有关,经济发展程度体现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质量,经济发展的快,体育消费直线上升,体育市场一派繁荣,而西部,尤其是小城镇和边远的农村地区,体育消费还只是极少部分经济许可,意识领域的高档消遣,虽然全民健身提出了好多年,具有一定的规模的小城镇体育市场尚未形成。

2.2体育产业的所有制结构失衡。西方国家的体育产业是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同时产生的,因此,从一开始就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起来,我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体育事业由改革转轨而来。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尽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按照政事分开和政企分开的原则进行了机构改革,但是分配在小城镇体育产业的比重并没有明显的增加,仍然表现出双轨道的痕迹,即有浓烈的政府行为色彩。

2.3运动项目间的产业开发度不平衡。由于受项目本身特点,如群众体育普及程度、传统项目继承、竞技水平、观赏性、人们的喜好程度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产业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效益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产业结构不平衡现在仍存在对于这种发展滞后的现象,进一步深化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加快产业化程度对小城镇体育产业推动有更大意义。

3.体育产业法规不健全及法制化规范化程度不高,直接影响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进程。目前我国出台的体育产业法规,大多是综合性的管理办法,对全民健身管理环节和各运动项目的规定不细致,缺乏可操作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如健身活动开展,传统项目传承、竞技比赛的组织、器材配置,场地规划、经济支持等都偏重大中城市,而小城镇则是被遗忘的角落,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往往对整体发展规划缺乏政策依据,出现不公平,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在体育市场管理中,部分项目仍有权限交叉或越位管理情况,阻碍了产业的发展。

4.缺乏长期稳定的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政府制定一系列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体育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重要作用,如拉动消费、促进投资、解决就业等方面,但如何增加体育消费,切实引导小城镇体育消费群体的形成,运用什么政策手段鼓励社会举办体育产业和引导扩大体育消费,政府尚无明确政策可循。如体育彩票是政府给予的一项优惠的产业政策,发行体育彩票是增加体育消费的一种途径,但体育彩票发行还实行严格的年审制度,每年的发行额度由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因此,据我国现状加大扶持长期稳定的产业政策,如鼓励社会和个体兴办体育产业到小城镇投资政策,无疑是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之,小城镇体育产业的未来发展,需要政府投入,整体规划,主管部门引导,全民健身不是专为大中城市提出的,而是面向全国各族人民的百年大计,因而,全民健身如何走群众路线,惠及民生民声民事,同样是建成小康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志民:小城镇体育大社会问题.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7)

[2]万浩:小城镇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J].体育学刊,2001,3

篇6

关键词:休闲体育;产业联动;现状;研究

课题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托课题项目:“‘申奥’背景下京津冀地区体育产业联动发展研究”(编号:201401140)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7月29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休闲体育服务业在产业中的比重将不断扩大,除了保持了原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健身操、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外,一些时尚新型的体育产业也孕育而生了,如群众性项目体育旅游业、户外运动业、高尔夫产业、滑雪业以及高风险、刺激性强的探险、攀岩、拓展、漂流等新兴运动也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在休闲体育产业的带动下,旅游业、休闲农业、文化娱乐业势必会形成跨界交叉、联动发展。在休闲体育产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的情况下,一些投资者已经把休闲体育产业纳为新的投资重点。这意味着体育休闲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

一、休闲体育产业联动存在的机遇

2014年1月24日,在对北京市的主要工作批示中,要求北京深入研究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听取北京专题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工作汇报时强调,京津冀要共同努力实现一体化发展,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团结起来共同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努力。2015年3月14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体育部门在河北省体育局的崇礼高原训练基地,召开了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研讨会。根据议定书合作内容,三地将在共同打造体育服务业重点项目、联合申报国家级区域体育产业重点示范项目、成立京津冀体育产业协会、联合申办和承办高水平体育赛事活动、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建立京津冀体育产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六个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推动京津冀体育产业互补、联动发展。这些迹象表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必将在体制与机制建设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二、京津冀休闲体育产业联动现状

在京津冀三地中,北京、天津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河北省由于受到行政区域划分影响,经济水平较两地要低得多。导致三个区域合作意识不强,表现出河北省在与京津冀合作中产业功能缺位的现象。

(一)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程度与体育资源上三地存在较大差距。从体育产业发展程度上看,首都北京的体育产业主要涉及的是高端赛事、体育赛事相关传媒及创意策划,作为直辖市的天津在经济发展上也远优于河北,在体育产业上的业务主要涉及的是国际性体育商务、体育会展及滨海运动休闲产业,河北作为资源大省,依靠其独特的地理人文资源主要发展的是生态休闲运动和旅游产业。京津两地作为地区中心城市,具有自我本体产业发达,且市场发育成熟,体育人才资源丰富,场馆设施完备,体制健全等诸多优势。这就决定了京津在区域协作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对河北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将产生辐射带动作用。此外,京津地区因高人口密度、大资金流动量与相对较小地域面积之间存在的矛盾,带来的是体育产业资源紧缺,导致京津地区体育消费价格过高。这样一来,就为地处京津交界的河北提供了发展机遇,河北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中低端体育产业项目和质优价廉体育服务或产品,满足京津地区体育实体产业和广大群众需求,将会使京津对河北体育市场产生依赖。因此,京津冀三地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定位,即形成以首都为中心,天津作为副中心,河北为腹地的发展策略,形成错位发展、差异协同的协作模式是京津冀体育产业发展的最终选择。

(二)体育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北京市休闲体育产业初具规模,出现了一大批体育健身休闲经营企业,这些企业多以多业态发展,满足北京市民的消费需求,形成北京具有特色休闲体育产业圈。此外,体育文化娱乐、体育彩票、体育用品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发展较快。但是,作为具备举行国际型体育赛事场馆和设施的资源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表现出极大的资源浪费。体育产品制造业涉足很少。

天津体育产业分布以体育产品制造业和大型体育赛事为主,近年来成功举办了一些国际和国内的赛事,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也有一定的数量,但龙头企业不多,知名品牌寥寥无几,在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上存在不足,虽然具备了丰富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硬件条件,但发展态势和消费者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河北是资源大省,有着发展体育产业丰厚的人文地理自然条件,但由于河北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的消费水平较京津地区低得多,所以在开发程度上存在着很多的潜力与不足。河北的崇礼国际滑雪节、狼牙山登山节、保定空竹艺术节、沧州国际武术节、邯郸广府太极拳大会等等,都已成为具有河北特色体育文化品牌,每年吸引几十万人参与这些活动。但由于河北本身经济发展问题,体育产品的高端性和前瞻性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休闲体育产品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产品质量,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京津冀地域协作,体育产业联动发展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

(三)管理体制矛盾较多。目前,京津冀体育产业管理模式存在的共性就是,属于政府主导事业管理型,表现为管理体制不顺、企业运行机制不灵活,制约着产业的发展。

三、京津冀休闲体育产业联动发展建议

(一)京津冀加强规划发展体育产业衔接,推动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京津冀体育产业各具特点,各自有着各自的优势,在保证自身优势的同时,利用周边相邻地域的资源,达到双利双赢的目的是京津冀休闲体育产业联动发展的目的,通过互相补充,相互促进,来提升本地区域产业的发展,例如北京利用首都的优势,具有高端的技术人才,联合津冀,利用两地的资源,提供技术产品,提升产品质量,满足需求吸引更多消费者,从而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二)实现休闲体育产业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加强综合性管理和开发。休闲体育产业管理方式制约着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政府通过转变对资源的管理方式,实现对体育资源的多样的、综合性的管理,实现体育产业的充分大力发展。政府通过允许,放开与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允许企业研发和探索适合体育产业发展的有效方法,政府通过宏观把控,给予适当支持,做好监督,从而实现体育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

(三)提升休闲体育产业层次,延长产业链条。首先,体育产业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的联合与联动,同一产品,可以分散到不同地域进行生产,或是企业产品的产出与消费可以在不同的地域实现,目的是提升产业层次,保证产品质量;其次,实现区域间的联合发展产业联动,只是目标之一。通过提升产业层次,吸引更多的外来企业来投资,还要吸引更多外国人来消费,才是最终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明倩,范燕.京津冀产业联动视角下河北省城市产业定位研究[J].河北学刊,2009.3.

篇7

摘 要 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各有关部门也对体育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将其列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体育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视角,以体育产业园区为利益相关者作为研究对象,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出发(体育产业园的运营一般是一个企业来运营),体育产业园区运营企业与入驻企业、政府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就构建起体育产业园区利益相关者。对体育产业园区利益相关者的进行分析,寻求适合各方利益者利益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对策,从而促进体育产业发展达到一种利益均衡、责权对称的状态。

关键词 体育产业园区 利益相关者 米切尔模型

一、体育产业园区利益相关者分析概述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1.弗里曼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1]一书中,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企业管理决策的重要活动。弗里曼认为,利益相关者的分析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理性层面、过程层面和交易层面。

2.克拉克森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克拉克森认为:“公司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以及其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并承担了一定,或者说,因为企业活动因而承受风险”。

3.米切尔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美国学者米切尔[2]和伍德于1997年将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结合起来,提出他们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属性中至少一种:合法性、权利性以及紧迫性。

国内一些学者从利益相关者的其他属性对其进行了界定和划分。万建华[3](1998)、李心合[4](2001)认为,合作性与威胁性是利益相关者的属性,利益相关者可以分为支持型利益相关者、混合型利益相关者、不支持型利益相关者以及边缘的利益相关者。

(二)体育产业园区的利益相关者

体育产业园区的利益相关者能够影响体育产业园区,他们的意见一定要作为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所有的体育产业园区利益相关者对所有问题可能会有不一致意见,具体哪个利益群体的影响力更大一些,这是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成为体育产园区宏观战略的关键问题。

依据米切尔的理论对体育产业园区利益相关者划分,将体育产业园区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三种类型:

1.体育产业园区的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在属性上拥有合法性、权力性和紧迫性,是体育产业园区第一关注和重点联系的对象,主要包括:体育产业园区股东、体育产业园区员工和顾客。

2.体育产业园区的预期型利益相关者。具有三种相关属性中任意两种,同时拥有合法性和权利性,如体育产业园区投资者、体育产业园区雇员和政府部门等;有合法性与紧急性的群体,如体育相关媒体、体育相关社会组织等;另外一种拥有紧急性和权力性的,却没有合法性的群体。

3.体育产业园区的潜在型利益相关者。只具备三种相关属性中的一种。

(三)体育产业园区的利益相关者图

体育产业园区的利益相关者图直接地描绘谁是利益相关者集团,在决策管理时,代表利益群体是哪一方,他们是否影响、改变决策,他们的影响力怎么样,要怎么处理他们。绘制时,首先要确定所有体育产业园区利益相关者,标出他们之间的重要关系,然后分析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体育产业园区之间的风险与机会,识别任何可能的变化,对体育产业园区决策,做好时浮

二、体育产业园的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分析

体育产业园区的确定型利益相关者是指同时具有合法性、权利性以及紧迫性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体育产业园区的股东、高层管理者、合作者以及顾客。体育产业园区的确定型利益相关者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同时具有合法性、权利性以及紧迫性,是体育产业园区的运营、管理、决策,主要要满足的核心利益群体。

三、体育产业园区的预期型利益相关者分析

体育产业园区的预期型利益相关者,具有合法性、权利性以及紧迫性三种属性中任意两种。也就是体育产业依存型利益相关者、体育产业园区的危险型利益相关者、体育产业园区的支配型利益相关者。同时拥有合法性和权利性,如体育产业园区投资者、体育产业园区雇员和政府部门等;有合法性和紧急性的群体;具有紧急性和权力性的,但没有合法性的群体,比如,一些会通过一些比较暴力的手段来达到目的极端分子。

(一)体育产业园区的依存型利益相关者

体育产业园区的依存型利益相关者不具有权利性,具有正当性和紧迫性。这一类体育产业园区的利益相关者群体主要是媒体、社会组织等,他们对体育园区管理、运营等没有实际权利,可是他们很容易站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阵营,是一个需要争取的群体。

(二)体育产业园区的危险型利益相关者

体育产业园区的危险型利益相关者是预期型利益相关者的第二种,具有紧迫性和权利性,这一类体育产业园区利益相关者主要是一些激进的社会分子,往往会通过比较极端的来达到目的。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这一类人有足够的影响力,和紧迫性,但是没有合法性,比如行业专家,对于这类人群,要适度让他们参与体育产业园区,并保证其满意度。

(三)体育产业园区的支配型利益相关者

体育产业园区的支配型利益相关者同时具有合法性和权利性,如体育产业园区的投资者、雇员或者是政府部门。这一类体育产业园区的利益相关者有足够的影响力与合法性,对其来说没有紧迫性,需要关注他们的预期目标实现,而不是以应急的方式处理他们的要求。

四、体育产业园区潜在型利益相关者分析

体育产业潜在型利益相关者是只具有一个米切尔利益相关者属性的体育产业利益相关者。虽然是只有一个米切尔利益相关者属性,其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体育产业园区的要求型利益相关者

体育产业园区的要求型利益相关者是对自己的要求有紧迫性,这类利益相关者总是希望他们的要求立即被关在,但是如果你在他们身上花太多的时间,往往得不到太多的进展。

(二)体育产业园区的裁量型利益相关者

体育产业园区的裁量型利益相关者是另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需要给他们定期更新体育产业园区的相关信息,这会使他们更加乐意关注体育产业园区。

(三)体育产业园区的休眠型利益相关者

体育产业园区的休眠型利益相关者是最好的利益相关者,只有当体育产业园区变得相当糟糕的时候才会介入。

五、结论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米切尔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体育产业园区的利益相关者的划分主要可以划分为确定型利益相关者、预期型利益相关者和潜在型利益相关者这三种,并构建起体育产业园区利益相关者影响力模型,针对体育产业园区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合法性、权利性以及紧迫性,运营者的管理行为针对性更高。

通过对体育产业园区利益相关者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体育产业园区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同时具有合法性、权利性以及紧迫性,是体育产业园区的运营、管理、决策,主要要满足的核心利益群体。

(二)体育产业园区预期型利益相关者由合法性、权利性以及紧迫性三种属性中任意两种。有依存型利益相关者、危险型利益相关者和支配型利益相关者。体育产业园区的依存型利益相关者不具有权利性,具有正当性和紧迫性,是一个需要争取的群体;体育产业园区的危险型利益相关者是预期型利益相关者的第二种,具有紧迫性和权利性,要适度让他们参与体育产业园区,并保证其满意度;体育产业园区的支配型利益相关者同时具有合法性和权利性,需要关注他们的预期目标实现,而不是以应急的方式处理他们的要求。

(三)体育产业园区潜在型利益相关者只具有合法性、权利性以及紧迫性三种属性中任意一种,具体根据具有的属性分为求型利益相关者、裁量型利益相关者和休眠型利益相关者。

六、建议

体育产业园区的米切尔利益相关者模型,从影响力、正当性和紧迫性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和体育产业园区有利益关系的人;将其分为七类,在体育产业园管理运营的时候理清和体育产业园区活动相关的人,了解其相关者影响是体育产业园发展的保障。

(一)用头脑风暴法,列出所有的体育产业园区利益相关者。

(二)领会体育产业园区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及利益,并使用米切尔模型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

(三)对体育产业园区利益相关者进行筛选、调整、明确优先级。

(四)将体育产业园区相关者利益纳入体育产业园区的决策与执行方案中统筹分析。

参考文献:

[1] 弗里曼.利益相P者理论[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2] Rowley T J. Moving beyond dyadic ties: A network theory of stakeholder influenc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22(4):887-910.

篇8

关键词:新常态;体育;发展现状;对策

我国经济进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阶段,各大产业在内外结构上不断进行优化升级。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部分,不仅可以提高健康文化意识、生活质量,又可刺激产业消费,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进而促进体育产业的成功转型发展。

一、我国体育产业现状分析

1.发展速度慢,管理机制不完善。北美、西欧等发达国际早在19世纪就开始发展体育事业,并且推动了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如运动、娱乐、体育商品等兴起和发展。 目前,西欧等达到国家体育产业的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2%-3%左右,每年都在持续增长。而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比较慢,后提出国家体育社会化发展计划,对体育产业进行多种经营,十四大以后,体育面向市场化,办体育博览会,开放体育竞技市场,发行体育彩票等,逐渐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体制。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体育事业走向企业经营管理,实行资本运作,"中体产业"公司的上市就是做好的开始,体育摆脱政府干预,形成新的发展规模。

现阶段体育产业结构主要由本体产业,相关产业,其他衍生产业组成,本体产业主要受政府调控,行业垄断的现象重,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相关的体育用品虽然发展快,但在品质、研发等方面弱于国外产品,国内自营的体育产品消费有待刺激发展。其他衍生出来的产业结构发展也不协调,如健身场所、球场等。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速度较发达国家慢,在管理体制上也存在问题。

2.缺乏合理的规划。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带动相关的体育行业发展。人们在收入水平提高,对健身、娱乐、竞技等需求越来越大,部分项目在投资的过程中就出现不合理的规划布局,过分的重复投资形成恶性竞争,形成资源的浪费,像北京的保龄球道就达两千多个,过分的投资完成企业追求短期利润,在服务上跟不上去,不仅在社会效益上不明显,而已还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过多的会员充值在企业经营不善后造成损失。

3.体育类专业人才缺乏。专业体育人才缺乏,很多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学生从事体育岗位工作人员少,对很多体育项目发展带来一点的限制,如常见的游泳馆教练、健身场所教练等在指导上不够专业,基本上只为短期利益而吸引群众消费,并不能带来专业的体育知识,更谈不上产业文化的发展。虽然国家投入资助的体育产业中主要由退役运动员和教练员从事教导工作,但是在经济管理方面欠缺管理和经营技能,也无法壮大体育产业。

二、体育产业发展趋势

虽然体育产业在我国仍存在众多的问题,但是体育作为朝阳产业,其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

1.国家政策支持。2014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阐述中国经济发展中消费、产品组织方式等九个方面的“新常态”,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政策上得到国家的支持。无论是体育本体产业、体育物质产品还是体育精神和服务上均具有发展潜力大、附加值高的特点,国家支持体育朝阳产业,对消费品、服务等项目给予资金、政策上的扶持,促进体育产业和谐发展。

2.社会需求。随着生活、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在各个年龄段各不相同。青少年喜欢年轻活力的球类、轮滑类体育项目,中青年人则青睐健身、娱乐、休闲类的体育项目,如攀岩、高尔夫、健身房、骑行等;老年人则喜欢低成本且温和的体育项目,如公共类健身、广场舞、乒乓、太极等。因而人们对各项体育活动的追逐,在一定意义上推动消费需求必然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对策

1.盘活市场。政府要逐步将权利下放,放宽体育运动员在公共的活动条件以及相关体育节目、赛事的举办权。例如,田亮、李小鹏、皱市明等体育冠军出现在公众面前,参加《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全员加速中》等节目,群众从不关注体育到喜欢体育明星再到跟风购买体育用品和学习体育项目,这样的举止无形中为体育产业打响广告,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全民健身”观念重播深入人心。

此外,政府为体育企业“松绑”,培养新型的体育赛事,鼓励民营企业加入体育行业中,发展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推行市场化机制,盘活体育产业市场,并引爆体育产业的发展。

2.完善多种体育市场。一定的广告、赛事、娱乐节目刺激市场后,需要完善多种多样的体育市场。

只有体育产业结构逐渐完善,功能多样,才能在市场经济的促进下发展我国的产业,如体育福利彩票市场、体育用品市场、户外体育市场、室内健身项目等,鼓励全民参与。

3.充分借鉴国内外成熟的经营模式。在新常态的经济下,体育产业的经营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容易因经营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市场萎缩、混乱,影响国民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质量,不能有效满足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无法体现体育带来的功能。引进国外成功的管理模式,综合我国现有的模式、技术、经营理念,创新出具有我国特色文化的体育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平衡我国与国外体育产业项目的综合实力。

4.注重人才培养。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新常态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注入造血细胞。可考虑扩大各高校体育类专业学生的招生规模与加强师资培养力量,为体育领域行业培养人才。专业的人才、高效的经营管理技能可以提供给企业高效益和居民健康健身的方式方法,同时在科研领域再创新高。

四、结语

在新常态经济时期,我国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关键期,体育产业是重要的朝阳产业,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体育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意味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如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正确看待新常态下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应对对策,本文从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中分析存在的问题、国家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发展需求到一系列的发展应对措施几点综合分析新常态体育发展,为体育产业研究提供一份依据。

参考文献:

[1]姜同仁, 夏茂森.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产业发展与趋势预测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5, 49(5):47-55.

篇9

[关键词]体育产业 奥运经济 现状 对策

1 体育产业相关概念的基本内涵

体育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心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包括3个组成部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

体育产业化是指体育产业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由事业型向企业型、经营型的转变过程中,体育事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做到以体为本,相关产业相应发展。也即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过去属于福利、公益型的体育场馆等不再是机关、单位、学校的附属物,而应成为具有社会法人的经济实体,逐步形成以收入、创收来维持体育事业的运转和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2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2.1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下,我国体育事业管理基本上都是由政府统一包办,既抑制和阻碍了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又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体育产业快速成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大亮点,第三产业的一大主力军。据统计,作为新新产业之一的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速度之快表现在:一是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每年的递增速度相对于传统产业要高出一到两倍,投资的企业和商家迅速增加。

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所以这么讲,一是产业发展速度快,每年的递增速度相对于传统产业要高出一到两倍,一般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投资的企业和商家迅速增加。二是门类比较齐全,包括体育竞赛到体育器材装备制造、体育服饰设计与制造、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消费和服务培训、体育场馆开放、体育中介、体育保险、体育新闻媒体和体育网路的出版播放、体育用品博览和展示、体育彩票的发行和彩票公益金的使用等等。三是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体育产业。如在制造业方面,我国已经成为运动鞋生产大国。

2.2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体育的产业化进程还处于起步阶段,体育消费发展的速度快,已经成为拉动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体育服务专业市场、国内从事健身娱乐业、技术培训业等其他相关体育企业,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2万多家,总投资额已超过2000亿人民币,年营业额超过600亿人民币,体育产业的产值成快速增长势头。我国体育部门的自给率占体育事业的60%左右,体育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占我国GDP的1%左右。

回首20多年来我国体育产业走过的艰难路程,在充分肯定成绩的时候,也不可忽视存在差距问题。

3 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对策分析

3.1加快普及和推广群众体育的步伐

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广泛普及群众体育的基础之上的,否则,体育产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普及群众体育,首先就要增强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体育意识,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来。在发达国家,一般国民没人都会选择2~3项体育运动作为自己主要的健身休闲项目,或者参加体育俱乐部,常年参加体育运动。良好的群众体育基础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我国产业发展比较好的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跑步等,参与人群很多。相反,参与人群少普及差的运动项目,产业发展都不理想,这是一个规律。因此,大力宣传和普及体育运动,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体育运动,扩大群众体育的社会基础,是发展体育产业的前提。国家体育总局抓住此次北京2008奥运会举办机会,提出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口号,旨在通过举办奥运会,增强全民体育意识、参与意识,扩大奥运会效应,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增加体育人口。此举效果显著,掀起了一阵运动热潮。在我们不断努力下,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将迅速赶上发达国家。

3.2加强、优化体育产业体制

3.2.1加强体育产业的开发和利用,活跃体育市场,引导人们参与体育消费目前我国的体育事业,由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要发展体育产业,就必须具备完善的有关体育产业的政策与法规,教完善的产业市场,以及为此而不断扩大的体育产业的消费人口,从而体育产业才能兴旺发达。

3.2.2加强对体育产业的考察研究,制定合理的体育产业政策。要以体育为本,面向大众,培育市场,引导消费。

3.2.3加强体育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有效配置体育资源;要转变体育场馆模式,立足体育,将体育场馆建设成融休闲、健身和竞技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娱乐中心。

3.3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十分必要,但仅靠政府也是办不好的。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在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方面,应采取在政府支持、扶持或主导下,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新思路。为了调动社会参与兴办体育产业的积极性,国家和政府可以出让一部分体育资源,由民间体育产业经营者进行经营。北京奥运会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就充分考虑了奥运会后的良性运转问题,吸收了社会资金参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传统模式改革,对于改变我国体育场地设施长期存在的效益低下、使用率低、难以满足社会增长的体育健身休闲需求的现状和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把社会力量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激活蕴藏在人们、社会中间的巨大活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子就一定会越走越宽。

3.4打造体育产业的民族品牌

发展体育产业很重要的一点,尽力打造中国民族品牌,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为国际体育品牌“打工”的尴尬局面。总理曾说:品牌对于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将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他拥有多少个在国际上知名的品牌。品牌就是实力,就是市场;没有品牌,市场认知度就低,市场占有率就上不去。在打造品牌方面,只靠企业一家不行,政府、新闻媒介、行业协会都要共同努力,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才行。

4 结语

体育产业在我国仍然是新兴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体育自身的调整和发展,我国的体育产业会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岩,王清芳.我国体育产业化的理论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

[2]江伟,黄武.我国体育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23)

篇10

少林功夫是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典型代表,依据产业链理论,少林功夫产业是一个包含少林功夫价值链、少林功夫企业链、少林功夫供需链和少林功夫空间链四个维度概念的集合体。这四个维度在少林功夫产业发展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市场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少林功夫产业链的形成。在少林功夫产业形成初期,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产业链结构在产业发展周期中的作用,并加以科学规划和引导,更好地促进少林功夫产业的健康高效发展。

产业链是对产业部门间基于技术经济联系,而表现出的环环相扣的关联关系的形象描述。依据产业链的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从以下几点分析讨论少林功夫的产业链特征。

一、加强少林功夫竞赛表演业发展,打造少林功夫完整产业链条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作为体育本体产业的竞赛表演业不赚钱,究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固有的行业发展思维,政府垄断了体育竞赛的核心资源,使得目前许多管理机构切割了产业链,少林功夫竞赛表演业的市场表现也不甚乐观,在产业链的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少林功夫产业链中存在着以少林功夫竞技表演为上游企业、以少林功夫培训教育为中间环节、以少林功夫器具装备为下游的产业上下游关系,通过上下游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参照美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不难发现其核心价值:体育竞赛表演业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发动机的重要作用。少林功夫产业能有今天的成就,与1982年电影《少林寺》的上映关联巨大,电影《少林寺》对少林功夫产业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的广告效应和推动作用。少林功夫产业的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产业发展理念,按产业的规则来发展体育产业,而要使体育产业做大做强,必须引入产业思维,完善体育产业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产业价值。以少林功夫的竞赛表演作为上游产业,对整体产业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把少林功夫的竞赛表演作为产业的核心发展内容,打破行业资源垄断壁垒,借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舞台表达方式,大力促进少林功夫的竞赛表演业态发展,不断完善少林功夫上游产业,打造少林功夫完整产业链条。

二、加强少林功夫产业内部分工,促进产业链的深化合作

随着技术的发展,迂回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过程划分为一系列有关联的生产环节。少林功夫产业内部分工与交易的复杂化使得在经济中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联结不同的分工与交易活动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少林功夫产业组织结构随分工的发展也将呈递增式增加。因此,在少林功夫产业组织中搜寻一种企业组织结构以节省交易费用并进一步促进分工的潜力,相对于生产中的潜力会大大增加。企业难以应付越来越复杂的分工与交易活动,不得不依靠企业间的相互关联,这种搜寻最佳企业组织结构的动力与实践就为产业链深化合作创造了条件。

如图所示,产业链的形成首先是由社会分工引起的,在交易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引起产业链组织的深化。少林功夫产业链形成的原因在于少林功夫产业分工的创造和细化是其产业价值实现和增值的根本途径。随着少林功夫产业链的深化发展,产业价值由在不同部门间的分割转变为在不同产业链节点上的分割,它的本质是体现“1+1>2”的价值增值效应,这种增值来自少林功夫产业链的协作乘数效应。围绕当前少林功夫产业以武术教育培训为主的产业特点,结合当今国内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大环境,少林功夫教育培训也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打造优秀传统禅武医文化,积极提高受训人员综合文化素质的同时,建立独具特色的少林文化产品体系,铸造闪亮的少林功夫文化品牌,以更大力度推进少林文化产业发展。当前我国体育产业资源的市场化程度低,具有商业价值的体育赛事资源和体育明星资源相对仍集中在体育主管部门手中。而体育产业的发展恰恰需要将体育资源市场化,通过市场的运作和包装,提升体育资源价值。目前体育资源开发后的价值归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企业对体育资源的开发无法作长期投入计划,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投资体育产业的积极性。少林功夫产业实践中存在资源归属模糊不清、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状况。研究表明,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关联性和融合度呈增加趋势,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产业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都高于整个三产的平均水平,对体育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

在当前政府大力促进文化创造,共享文化产业发展成果的背景下,少林功夫产业组织内的进一步分工细化和完善,是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的内动力。根据产业关联理论,少林功夫产业组织内的分工细化需要促进少林功夫文化产品的发展,如: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的生产与销售;加强少林功夫的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版权保护、传媒服务、投融资服务;提高少林功夫赛事IP和功夫明星价值的开发与经营等产业细分市场的发展,全面挖掘少林功夫产业链发展的价值增值效应,激发在文化软实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乘数效应,大力推动少林功夫产业的纵深发展。

三、发挥区域产业优势,带动关联产业发展

体育产业的关联带动能力日益彰显,对旅游业、服务业、传媒业、金融业、通讯业、信息业和交通物流业等都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创造出不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登封依靠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成功创建,积极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坚持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登封儒、释、道“三教”荟萃,禅、武、医传统养生文化优势和中岳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优越的山地运动自然条件,定期举办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逐步形成大众化、多元化的健康养生、休闲运动、体育赛事、体育+旅游的新生业态圈。实施全域体育旅游战略,大力推进体育健康养生产业,整合优化资源要素,把自然资源和體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四、结语

少林功夫产业链建设,以登封的少林功夫发源地为特征,积极打造以少林功夫为特色的体育产业大发展为区域发展目标。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登封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推进以少林功夫竞赛表演展示、少林文化体验、中原文明交流、嵩山休闲观光、禅医健康养生、少林功夫文化创意等为主的少林功夫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打造好少林功夫这张体育产业名牌。利用少林功夫的品牌号召力,积极推动登封体育+旅游、体育+竞演、体育+养生的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深度挖掘“禅武医”文化,积极开发习武、修禅、素斋、禅居等项目,不断丰富体育产业的内涵,实现少林功夫与传统养生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大众健康养生产业。依托少林功夫品牌,开发少林功夫类文化用品和特色产品。完善体育产业链和配套体系建设,不断强化文化创新驱动,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增强登封乃至中原地区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效应。

【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原经济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14240041002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体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