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意产业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波特五力模型; 文化创意产业; 竞争优势
一、 引言
文化产业本身并不和创造性直接关联,引入创意产业的概念,事实上是由于当今文化产业的范围早已超越传统“文化工业”的概念,形成一种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首先是文化产业的子范畴,是文化产业中重视创新的部分;其次,文化创意产业也是创意产业的子范畴,是创意产业中以文化内容为主要产品和服务的部分。总而言之,文化创意产业是指通过将个人想法、创意或创造转化成产品或运用于其它产品而创造出财富或使财富增殖的经济行为,属于知识经济和技术经济,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
一个地区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如在农业社会要进行农业生产和在工业社会要进行工业生产一样,必须要对该区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我国古镇作为保存至今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区域性特色文化根植性,既是中华文化的物质传承,更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精神传承。本文所提出的的古镇文化创意产业,则是将古镇文化与创意产业相融合,寻求我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与新兴产业发展的结合点和创新点。角色穿越游戏、影视基地、古典音乐节、主题公园等新旧名词极大地拓宽了古镇传统文化产业的范围,源源不断地将新鲜的元素注入其中,从而形成古镇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 “波特五力模型”的理论构建
“波特五力模型”又称“波特竞争力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于1979年创立的用于行业分析和商业战略研究的理论模型。模型的“五力”分别是: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所表现的竞争能力。该模型的基本观点为:一个产业所处的竞争环境,不仅仅是同处于一个产业内生产相同或者相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客户、供应商、替代产品和潜在的进入者均为该产业的“竞争对手”,并且依具体情况会或多或少地显露出其重要性。这种广义的竞争被称为“拓展竞争”,这五种作用力共同决定产业竞争的强度及产业利润率。
“波特五力模型”因其结构化和逻辑性的特征,已成为产业分析的经典工具。接下来,我们将基于该模型对我国古镇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优势进行具体分析。
三、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详细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崇尚创新和个人创造力,人才是创意产业的核心和主体,而一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根植性则是培养和产生创意人才的沃土。除此之外,文化创意产业要发展, 还必须要有自己的市场, 市场对创意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和消费能力,能激发创意企业的灵感、推动产品创新。在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我国古镇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优势时,必须与人才知识资源、社会文化底蕴、市场经济环境三方面相结合。
(一) 供货商的议价能力
供货商对于古镇文化创意产业而言,是除了自然景观、古镇建筑以外的提供各种文化娱乐项目的供应商。根据模型,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我国留存至今的古镇大多位于文化底蕴深厚但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的地区(如山西平遥古镇、贺州黄姚古镇、云南束河古镇等),创意人才相对缺乏,技术壁垒、资金壁垒存在,而古镇文化创意产业的要素投入依赖于创意和技术,因此供应商并不多,其议价能力相对不弱。
(二)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古镇文化创意产业的购买者通常情况下自然是前往古镇旅行的游客。当然,游客还需分为散客和团客(旅行团组织的游客),散客因其购买力小,议价能力自然不强;而团客相对而言由于旅行社的规模性组织,具有较高的议价能力。
(三) 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竞争性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预期现有企业对于进入者的反应情况。从我国古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新进入者的进入壁垒较高。这是因为:一方面,古镇文化创意产品的购买者对于自然禀赋要求较高。我国古镇旅游是依托浓厚的人文历史资源为积淀而发展的产业,区域特色历史文化的根植性决定了新进入者难以构成威胁。这就从文化知识资源的角度体现了古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古镇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和人力,投资回收期较长,并且具备一定开发风险。如影视基地、主题公园等都需要历经一定时期的投入和开发才能得以发展壮大。
(四) 替代品的威胁
两个处于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对于古镇文化创意产业而言,存在着大量的替代品:如动漫基地、儿童主题乐园、流行音乐节、博物馆等等。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内容的丰富性,同时现代知识经济产业对于文化创意越来越重视,上述替代品对于学生、文人、艺术家等人来说同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并且这些不依赖于我国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的替代品可能由于广泛分布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交通更加便捷、住宿更加方便,从而给我国古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
(五) 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我国古镇文化创意产业的行业内竞争不仅来自于各省市知名旅游景区,更来自于国外极具异域文化风情的神秘童话古堡、鲜花名人小镇、中世纪华美教堂等等。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愿意出国购买国外文化创意产品的国内消费者也越来越多,因而我国古镇文化创意产业的行业内竞争愈加来自于国外市场。
四、 结语
通过前文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古镇文化创意产业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和规模消费者的议价能力均较强,潜在竞争者的威胁不大,但替代品和行业内竞争较为激烈。因此,虽具备极其深厚的社会文化底蕴,存在一定潜在消费群体,并为很多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但古镇文化创意产业产业却十分缺乏相关人才和广阔市场,竞争优势有待挖掘。
面对此种情况,在推动古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充分发挥当地传统产业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制造业的作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提高当地的市场化程度。②完善教育体系,加快高级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通过举办研讨会为创意人才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从而能更好地激发从业人员创新活力。③创意产品形式多元化,例如以塑造古镇形象品牌为目的的主题文化汇演、以拓展转化资源为模式的旅游文化节庆活动等。(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焦斌龙,焦志明.集聚度、根植性与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J].中国流通经济,2010(8):39-42.
篇2
关键词:创意文化创意产业产业的文化创意
文化创意产业,有时又称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ies),已成为近年来各国经济中一个炙手可热的新概念。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有不同的说法,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给出的定义是“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2006年12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制定《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在经历了以生产要素为动力和以投资为动力的经济发展阶段后,人类社会正在走向以创意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新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家依靠文化创意产业带动了本国的产业升级与经济进步,以英国为例,在经历了传统制造业持续衰退的打击之后,1998年,布莱尔政府成立创意产业工作组并制定《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指导和推动本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美国,创意产业更被认为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与动力,成为美国保持和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发达国家的成功加深了我们对文化创意产业价值的认识,从21世纪开始,国内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呼声日高,措施迭出,成果可喜。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大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已初露锋芒,业界热情高涨,政府积极支持。
创意与创新、创造的区分
创意与创新、创造语义相近,容易混淆。一般而言,三个概念都是指通过人类的创造性劳动,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事物或思想。然而,三个概念在外延上还是存在明显的区别。创造常常与发明联系在一起,指人们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见《辞海》),虽然创造一词也常被引申到其他领域,但其核心含义仍是指在科学技术上取得新成果。至于创意,应理解为在社会文化领域的新观念、新思想、新设计,与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相联系。尽管在很多情况下,创意也会借助于某种物质载体表达出来,例如新颖的服装设计,独特的产品造型等,但其满足的仍然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需求,提供的仍是一种文化体验。创新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这包括:引进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创新并不等于发明,一种发明只有应用于经济活动并成功时才能算是创新。不难看出,创新更多的是指经济商务层面的创造性活动。
事实上,在不十分严格的语境下,上述三个概念常常被混淆,例如,单纯的技术发明有时也称为创新,而有助于一种技术发明的新设想、新观点也被称为创意等。于是一部分学者主张将任何形式的具有创造性和创新特征的产业统统归结为创意产业,并据此认为在称谓上应以“创意产业”代替“文化创意产业”。笔者认为,这种泛化创意概念的做法对正确认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和特征是十分不利的。至少在现阶段,将创意界定于社会文化领域,将其与科学技术领域的创造和经济商务领域的创新区别开来,这对于发现和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独特价值、推动和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应保留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称谓,以突出创意的文化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界定
突出创意的文化特征,并不是要把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混为一谈,事实上,当代的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倍受关注,其根本原因在于创意本身,正是创意的巨大潜在经济价值吸引了人们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各国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通常会列举本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例如英国定义的文化创意产业就包括广告业、设计业、电影、表演艺术、出版业等10余种产业。北京市统计局划定的北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等9大类。从传统的产业分类视角看,文化创意产业与通常意义上的文化产业有着很大程度的重合,这导致许多人把文化创意产业误认为是文化产业的一种新的表述。笔者不同意这种混淆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观点。文化创意产业不是传统国民经济统计意义上的产业概念,文化创意产业产生于新技术条件之下,是对产业链的分解重组,渗透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与关键是创意,只是因为文化产业中的创意性活动更为直接、更为密集,才使得各国在沿用传统的产业分类概念来界定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时,将许多属于文化产业范围的完整产业包含其中。
从总体上看,文化创意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消费性文化创意产品,即直接满足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例如电影电视作品、电子游戏、文学作品、音乐及表演艺术等,提供此类产品的产业类似于传统产业分类中的文化产业;另一类则是生产性文化创意产品,即为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各产业提供中间产品,如剧本、服装设计、工业品外观设计、广告方案、软件等,这些属于相关产业的文化创意,为产业链中的重要乃至关键环节,但本身却不能用文化产业加以概括。
文化创意产业与产业的文化创意二者的关系
文化创意产业超越了一般的产业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产业界限,是对产业链中文化创意环节的提炼、分解与重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渗透到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文化产业到一般产业的所有产业之中,任何产业都会因成功的文化创意而获得价值的提升。那种试图沿用传统观点,将文化创意产业限定在某种成型的、完整的产业范围之内的做法,无助于我们对文化创意产业巨大价值的认识。
产业中的文化创意因素无所不在,并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产品设计、建筑设计、手工产品的制作、艺术品设计与制作、广告创意等等,创意活动与几乎所有的产业相关。发掘每一个产业中的文化创意因素,以文化创意来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培育只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题中应有之意,更成为体现文化创意产业价值的关键。意大利的成功就是对这一观点最好的诠释。当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因规模化生产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行销全球时,意大利制造业却利用自身优势,摒弃规模化的工业生产老路,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基础,在汽车、时装、工艺品等工业设计、时尚创新及手工制作等方面闯出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不仅使本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也使着眼于精细生产、个和高附加值的“意大利制造”在世界市场独树一帜。“中国制造”由于附加值较低,给中国的经济带来的贡献到底有多大,历来存在较大的争论,与此不同的是,“意大利制造”无可辩驳地推动了该国的经济复兴。
毫无疑问,产业中的文化创意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认识到这一点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在文化创意产业大行其道的今天,仍有很多人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存在疑问,其根源就在于没有重视产业中的文化创意因素,仅仅把那些能够提供成熟文化产品的产业(例如影视产业、出版业等)看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部。以北京为例,对于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基础与有利条件,人们所持的观点是比较一致的,但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能否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则有很多异议,部分学者或政府官员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不可能象制造业,如汽车、钢铁等行业那样,在解决就业和贡献税收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笔者认为,之所以会有这种观点,主要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忽视了产业中的文化创意因素。应该看到,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具有高渗透性的产业,可以与其他产业部门相互融合,促进产业的升级。将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对接,可以有效地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提升城市的竞争力。作为国家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产业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则为北京走出目前的产业发展困局,创造首都经济新的辉煌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路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河南省;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分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8-0091-02
1 引 言
艺术的发展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和特征,另外,商业的发展,同样也有自身的特色所在。合理地将艺术与商业进行结合,将是全面促进艺术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对策方案。艺术创意,指的是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之时,运用自身的主观意图以及主观想法,针对艺术的表现手法、创作动机以及象征性意义等进行独特的定义。另外,艺术创意也是一个艺术创作人员自身创作价值的完美体现。艺术创意在艺术领域当中是通过独特的艺术思维来进行文化生产的一种具体方式,同样的,也是当前时代大众文化消费的一个必然产物,对于人们发展以及生存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和意义。艺术创意与艺术创新之间有着一定的区别,艺术创意主要指的是表达创作者自身的思想和情感,而艺术创新则主要是针对艺术领域当中的不断开拓进取。当前时代艺术创意产业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深入的对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具体方案进行研究,对于很好的促进艺术创意产业稳步前景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2 艺术创意产业概念以及背景分析
针对艺术创意产业的相关概念以及产业的背景进行探析,将是全面的探讨河南省艺术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关键性环节。首先,创意经济的相关概念是由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史学家熊彼特的在1912年提出来的。在当时,熊彼特就曾经指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动力并不是劳动力以及资本,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点,就在于现代化信息以及知识的不断产生、使用以及传播。根据其观点,创意产业应该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艺术性的、文化性的以及具有一定娱乐价值的服务项目。一些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产品,诸如表演艺术、视觉艺术、电视电影以及录音制品等,都是创意产业当中的重要产品。同时,如果深入的进行研究和分析,则会进一步发现创意产业的相关服务项目可以说占据了人们生活中的巨大部分比重,存在于现代化生活大的每一个角落当中。在创意产业当中,发展的关键点就在于创新以及与现代化商业发展的良好结合,这将是今后创意产业发展的两个基本方向。
艺术创意产业,是对文化创意产业之中的艺术性创意进行研究的一项内容。其研究和发展的重点就在于艺术领域当中的相关理论和发展经验归纳与总结。以此为基础和依据,不断地发现和寻找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方式,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总体而言,艺术创意产业与现代化文化相互结合,是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求,并且对今后的社会实践以及科学创新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及相关概念提出,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当前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一些视觉文化以及媒介的革命,已经是在很深的层次之上对人们的生活形成了影响,并且在无形的对人们生活方式和阅读习惯带来巨大变革。现代化的人们不再像以往一样运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传媒,而是运用网络、电视以及新媒体带来快速的、信息化的生活享受。现代化平台具有几个显著特征,即图像化、音像化、信息化以及视觉冲击力强。在未来的经济竞争当中,其本质就是综合文化竞争力以及艺术的竞争,所以对于艺术创意产业而言还需要很好的对当前时代的需求以及消费的需要、文化建设的需要等进行分析,根据时代的背景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方案。
艺术创意产业为人们提供大量的与艺术相关的、与文化相关的产品以及服务项目,包括我们生活当中常见的歌剧、戏剧、歌舞和电影、游戏以及绘画雕刻等,都是艺术创意产业当中的核心内容。艺术创意产业主要是以大众文化的审美形态为发展的基础,旨在为满足大众文化的需求、服务大众的娱乐要求,并且在艺术创意产业当中,其文化的特征与一般类型的艺术文化有着本质性区别,其更多的是强调社会文化以及艺术等,与娱乐的结合。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与大众审美色彩有着紧密的结合和深刻的内在联系,并且在大量的社会活动当中都有大众审美文化的色彩在其中。对于艺术创意产业而言,还需要将具有审美艺术形态的文化特征与现代化生活结合在一起,使得并不具有艺术特征的文化可以蕴涵更加深刻的、更加饱满的审美内涵,进而被大众所喜爱以及接受。
3 河南省艺术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根据上文针对文化艺术产业的相关概念以及时代背景进行探析和研究,可以对现代化文化艺术产业的相关内容与关键点有着全面的掌握。下文将针对河南省艺术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和方向进行概述式的分析,旨在更进一步的推动艺术创意产业的前景,为现代化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正如上文所阐述的,艺术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同样商业也有自身的发展特征。适当保持两者之间发展的张力,达到一种内部逻辑的和谐,将是全面的解决艺术创意产业与商业之间存在冲突和矛盾的关键点,并且也是促进艺术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关系存在有两面性的特征,要求艺术创意产业在发展的历程当中适当的保持与商业之间的张力,也正是促进当前阶段艺术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作环节。
主要的来讲,艺术创作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和规律:首先,艺术的创作是艺术品与艺术创意之间的完美结合,并且也是意象的完美统一。而在艺术创作当中,还需要以非理性的思维作为主导思想,注重想象以及创作灵感在整个创意过程当中的应用。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也需要具有自身鲜明的情感以及个性,生活体验,也是艺术创作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所以总体而言,艺术创作是创作者自身个性以及生活相互结合的一个作用过程,只有很好地符合和遵循艺术创作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够创作出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不朽的艺术作品,进而推动和促进艺术创意产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对于商业而言,也需要很好的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资本扩张是不断地促进商业进步与繁荣发展的关键点。但是,在艺术创意产业当中,过分的追求经济效益,过分的商业化发展,则会导致一种不均衡的发展局面,对于艺术创作而言,也有着较大的不良影响。当艺术的发展逐步的往商业化以及世俗化等方向发展之时,一些过度的商业运作以及商业性的工作,则会进一步的打破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打破其内在的发展特征和原则。艺术创意的产业化运作以及经营,会使得商业过分的追求经济利润,而忽略了艺术创作的本质特点,并且使得资本逻辑在艺术创作之中没有节制的扩散,最终对整个艺术创作形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资本的逻辑思维控制了艺术的创作逻辑,并且也遮蔽了艺术的根本内涵以及精神思想,掩盖了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进而使得艺术创作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显得毫无活力可言。
一是资本的逻辑思维,在一定程度之上破坏了人们的艺术思维和创造性的思想,而资本的逻辑思维,则进一步的取代了艺术方面所独有的形象思维。艺术形象思维,总体而言是将艺术创作的意境与形的完美结合,而不是与资本的结合,这一点非常关键。只有很好地把控了艺术创作的根本性原则,才能够在当前时展的背景之下很好的促进艺术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在艺术制作之上不断地出现杰作。当艺术的创作过度的与资本以及经济利润相互结合之时,则会导致艺术由原本的高尚、优雅而变得低俗,失去了艺术本应该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并且失去了自身的崇高性,变得毫无价值和意义可言。所以,针对艺术的资本化经营,则会进一步导致艺术作品变得更加平面化、普通话、浅薄化以及庸俗化,失去了自身的高雅特征。另外,艺术商品会逐渐地变成普通商品,以往旺盛的活力以及价值将会不复存在,而逐渐地变成了一种低俗的、沉沦的商品。
二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和其创作的思维,应该更多的是依靠创作者本身的直觉和思想灵感等,同时结合创作者自身的顿悟以及想象等重要思维形式。一个完美的、杰出的艺术创作应该是从非理性的思维角度出发,从中捕捉到生活的点点滴滴,捕捉到各个细小的信息,进而将信息进行编码以及重组,最终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作品。但是,从商业运作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艺术创作,则会过分的追求利润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一种利益的角度出发对艺术创作的资本进行盘算和比较。这其中有着重要的差别。通过直觉和创作灵感进行艺术作品的制作,更多的需要艺术创作者本身的个性以及自由,是一种超越了功利性的思维表现,但是从商业资本的逻辑角度出发进行艺术创作,则完完全全是一种功利性的思维。这两者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如果两者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则会导致艺术失去了生命力和活力,在商业资本等思维逻辑之前败下阵来。
所以,对于当前阶段的河南省艺术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如果过分的注重商业炒作,过分的进行资本运作,则会进一步的抑制艺术创意的生命力以及艺术家的创造灵感,这一点在本质之上是违背了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的。如果将商业化的成分过分的加入到了艺术创意产业当中,则会导致艺术成为一种完全的交易商品,没有内在价值可言。艺术与资本在内涵之上,其实是水火不容并且势不两立的。过分的艺术冲击不仅会打破商业与艺术之间应当保持的张力,还会使得艺术品失去价值。只有很好地保持了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张力,才能够促进艺术创意的不断发展,并且实现艺术的兴旺发达,推动艺术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 论
综上所述,根据对现代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基本内涵以及相关的概念和背景进行全面探究,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深入地论述了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景以及其与商业存在的内在价值,同时,也详尽的分析了艺术创意产业与商业之间应当保持的一种张力,全面的探析了艺术创意产业与商业运作之间的内在含义以及本质上的区别联系,保证艺术与商业之间的联系可以建立在一种平衡的基础之上,为了更进一步促进艺术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前阶段的艺术创作不断前进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并且使得艺术可以在更加具有价值和内涵的层面之上影响人们的生活、熏陶人们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王荣.浅议城市园林设计当中的艺术体现[J].农业科学,2010(9).
[2] 林清文.论城市园林设计当中的现代艺术的展现[J].中国园林,2008(3).
[3] 徐伟.浅析艺术影响之下的城市规划设计[J].时代建筑,2011(8).
[4] 王平.浅谈室内艺术设计的基本要素[J].现代装饰,2010(1).
篇4
2012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全年收入9285.83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14.5%;资产合计11999.31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20.2%;利润总额721.8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8.4%。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彰显出巨大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值增加必然带动就业增加。2012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达到152.9万人,比2008年增长了45.9万人,年均增长8.3%,占全市就业人数的13.81%。这说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实现了产值的稳步增长,同时也实现了就业的稳步增长,就业机会的扩大与经济增长同步推进,就业岗位的创造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一致,实现了保增长和促就业的良性互动。
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
2004年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呈逐年稳步提升的态势,2004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9.5%,至2013年,这一比重达到了12.34%。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以及对GDP的拉动度更能真实地反映增长快慢和波动情况,更能反映其较快的增长势头。其中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产业拉动度指GDP增长率与各产业贡献率之乘积(见表1)。可见,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徘徊在10%-14%之间(除2008年达到26.66%外),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作用凸显。在2013年北京地区GDP9.06%的增长率中有1.13个百分点是文化创意产业拉动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北京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整个宏观经济越来越依赖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增长。
(二)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很大部分,尤其是创意产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甚至属于生产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新兴业态迅猛发展,对北京区域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其发展无疑是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68.2%上升到2013年的80%,说明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体现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以测度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与三大产业的关联性,进而对促进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较准确的把握。1.文化创意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最大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会存在关联性,包括前向关联性和后向关联性。前向关联性指文化创意产业要依赖于其他产业对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以及创意的需求,需求越大越能刺激经济的扩张,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后向关联性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对其他产业的最终产品的需求,需求越大,越能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运用灰色关联度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与三大产业的关联性能更好地解释其对经济带来的增长效应。灰色关联度是指从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和与其相关的因素数据序列入手,通过灰色关联度来考察主行为因子和相关行为因子的关系紧密程度。本文运用此方法来研究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与北京三大产业之间的关联性。由表3可知,2004-2013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与第一、二、三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578981、0.590253、0.629877。因此,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最大,对第三产业的增长有着强劲的带动作用。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高渗透性、高附加性、高投资、高收益的绿色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占比重正在逐年增加。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在人才吸收与培养、基础设施、融资渠道等方面也需要第三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实质上是在城市中较低层次的产业形态经历成熟之后逐渐走向衰落、较高层次的产业形态在新生的基础上不断成长的过程,城市功能也随之发生优化,产生对区域经济更大的影响及带动效应。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规模的扩大一方面提高了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促进了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形成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另一方面,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提高了第三产业的整体效率,从而有效地优化了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使第三产业能够更加高效、快速、优质地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文化创意产业有着非常广泛、强大的融合功能,能对其他产业产生渗透、融合作用,把文化、技术、制造、服务融为一体,一方面可以增加其他产业及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产品档次,优化产业结构,进而促进其他产业升级,使其他产业更好地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使其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更高的精神需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可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因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促进其他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三、对未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篇5
关键词:文化创意,创意产业,发展作用
随着我国不断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巳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传统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已难以描述新经济发展的结构和特征。在这一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型的产业类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创意不仅仅局限于内容产业和文化产业的高端,甚至成为了思想产业、核心产业、关键产业的代名词。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立了一条在新的全球经济、技术与文化交流的背景下,适应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构建了新的经济核心要素和产业结构的通道。文化创意产业已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已经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及其相关的营销和服务,正在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并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文化创意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影响作用正在不断加大。
1.文化创意产业是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文化创意产业”源于英文 ( Cultural andCreative Industry) 的翻译,简称:CCI。我们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是指,借助于高科技的手段和方法,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地开发与提升,通过对知识产权的研发和运用,并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进行整合与运作,产生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并使之行成一个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新型产业。
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是极具创造力和创新性的新型产业,是最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知识密集型行业。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它是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出现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创新的产业形式,它主要包括书刊、出版业、报纸、视觉艺术(绘画与雕刻)、表演艺术(戏剧、歌剧、音乐会、舞蹈)、录音录像制品、电影、电视,玩具、游戏、广告、建筑、艺术、古董、文物、漫画、设计、策划、会展、数码、娱乐、音乐、软件及计算机服务和资讯科技服务等行业。这些内容既包括了传统的艺术部门,又包括商业化的传媒,也包括数字化的新经济部门。。因而是典型的“无烟工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也是2l世纪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从世界范围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寻求城市复兴的重要路径。随着城市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城市可能会出现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如北京2008年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上海的迪斯尼乐园、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南京的东方娃娃动漫大世界、江宁织造府、1912街区。淅江宋城集团打造的杭州乐园。深圳的锦绣中华主题公园、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华侨城等。由于这些地区市场发育完善,法制健全,政府管理透明,文化氛围宽松,从而促进了上述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勿庸置疑,他们将引领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中心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如北京、上海、深圳3市2007年GDP的增速分别为12.3%、13.3%和15.0%;而他们的创意产业增长率则分别达到19.4%、22.8%和25.9%,均大大高于GDP的增长率。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这些城市经济转型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统计数据来源:和讯新闻网2010年1月4日)。
2.文化创意产业将形成新的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新为其基本的特征,他不仅可以将现有的文化资源和创意资源转化为经济成就,从而提高产业经济的附加值,并且还会通过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再利用以及对于创意资源的激发,来带动和提升整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意产业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产业渗透的方式对传统产业加以改造,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形式拉长产业的生命周期,从而拉长了产业的价值链。二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相关的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形成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驱动力。三是以独立的产业形式存在,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从产业层面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产品为主体,如设计创意、题材构思、选题策划、生产工艺、技术标准等,但其自身价值的实现却以相关产业的产品为基础;从产业组织的层面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以众多的相关企业为基础,把艺术家、经纪人、生产商、销售商等不同的参与者连接起来的产业链条,形成企业协作链,链条中的各个环节把不同类型的企业涵盖进来。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通过把创意融合到其他
产业产品的方式,有效延长这些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而相应地改变相关产业的生命周期。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产业关联效应。具体表现为:一是文化创意产业内部及其他产业之间的结盟、融合或重组的趋势出现,促进了产业间的整合。二是文化创意产业在特定的城市空间形成高度的产业集聚。文化创意产业最发达的地区都是集中在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这些城市既是世界经济中心,也是区域乃至世界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3.文化创意产业将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和拉动作用,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新兴的产业类型,更重要的是创意作为生产要素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比尔·盖茨曾说过:“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难以计数的商业利益和商业奇迹。”好的策划和创意,可以大幅度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并使许多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也开始得到重视并有很大发展。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崛起,势头强劲,逐渐成为这些城市和地区产业持续发展的新亮点。
例如;1、北京:重点培育六大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由于北京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科技和创新实力突出,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独特优势。北京现有2万多家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等领域的文化创意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仅工业设计一项的年产值就高达110亿元左右,并创造了1000亿元以上的关联效益。
2、上海:着力打造特色创意产业基地。上海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早的地区,同时也具备了相当的发展基础。上海的影视业、出版业、时尚设计、广告业等行业曾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据统计,上海市已有18个创意产业基地,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各类设计创意企业入驻,集聚了1万多名创意人才。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已经占到上海全市GDP的7.5%。
3、深圳:在国际、国内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深圳市2004年推出了《深圳市实施文化立市战略规划纲要》,并提出建设“创意设计之都”的目标,重点发展创意设计相关产业,包括动漫产业、建筑设计、装饰设计、印刷、服装设计等产业。
此外,南京、青岛、大连、成都、杭州等其他城市,也纷纷依托各自人才、区位及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或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投资回报最好的行业之一。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靠领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加上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作用,文化产业的资本盈利率比较高,文化产业方面投资热将会长期存在。
4.文化创意产业是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的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对于传统产业的超越,其理念反映了他的社会价值观,它所推崇和致力的是有特色、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或服务以及有个性、丰富的创意设计。创意产业本身是一种绿色产业,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灵活性,在作业模式上打破了传统的分工体系,生产与消费一体化等等,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建设现代宜居城市发展战略的首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在城市品味、城市活力、城市人口素质、城市综合竞争力等多方面提升城市形象。
从目前国内部分城市动漫产业发展状况,即可看到了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1、深圳全国最早的动画制作基地之一,目前有相关企业有500多家,从业人员近万名,每年创造数亿元产值 。。2、上海 中国动画产业的诞生地,目前建设有静安区动漫硅谷。 3、杭州 截至2005年7月,杭州已有动漫游戏企业51家,其中规模较大的影视动画生产制作企业23家,周边产品开发类企业15家,注册资金达3个多亿元,从业人员1万余人。
4、宁波 市信息产业局与我国动画漫画原创基地北京电影学院达成合作意向,合力打造动漫产业基地。设立〝国家(宁波)动漫研究中心〞,举办“宁波亚洲动漫论坛”。5、南京 全市的动漫制作企业超过10家。2005年7月,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运营商——盛大公司南京分公司暨全国最大的游戏测评基地落户南京,标志着南京市在游戏产业的发展跨上新台阶。
从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概况可知文化产业在全球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且近年来增长速度还高于全球GDP的平均增长速度。根据2005年联合国贸发组织估计,全球文化与创造性产业的市场价值约为1.3万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2003年估计,文化产业值约占全球GDP的7%。自2000年起,该产业年均增长速度约为7%,高于同一时期全球GDP的平均增长速度。因此,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全球性的经济意义。
参文文献
[1] 李宇红,白庆祥.文化创意经典案例教程.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4.
[2] 陈忱.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的现状与未来---走出去战略.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9.
[3] 蒋三庚.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6,9.
[4] 郭辉勤.创意经济学.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1.
[5] 花建.文化金矿.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8.
篇6
关键词:创意产业 定义 分类方法
一、引言
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目前,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5%的平均速度递增;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2011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在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扶持下,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取得较大的发展,并正在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虽然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国取得较快发展,但也存在概念范围不统一等问题。目前,世界各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范围的界定仍存在差异;即使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范围界定上也存在差异。这导致政府无法掌握各个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水平、并制订针对性的政策,影响其长期发展。本文在对创意产业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创意产业概念来源、衡量标准和分类方法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以通过的创意产业界定方法。最后,本文还对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讨论。
二、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
1. 文化产业的提出。文化产业起源于文化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始于19世纪、并于20世纪早期在资本主义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的概念由Adorno和Horkheimer于1947年提出,目的是引起社会对艺术商品化的批判性关注。
在20世纪的后50年,文化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其原因包括:(1)社会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2)技术进步使个体休闲时间增加;(3)消费者文化水平提高,对文化产品需求增加;(4)电视等新媒介、新媒体的出现,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硬件基础(Hesmondhalgh, 2002)。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文化产业的增长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讲,忽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变得不可能”(Hesmondhalgh 和 Pratt,2005)。
虽然文化产业在20世纪后期取得较快发展,但是关于文化产业的概念和范围始终存在争议。Horkheimer和Adorno(2002)认为文化产业主要涉及生产娱乐性产品的行业,包括广播、电影、出版、音乐等,但不包括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博物馆、美术等与艺术相关行业。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04)认为,文化产业指利用创意、文化知识和知识产权生产具有文化和社会意义的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2.创意产业的提出。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最早由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门于1998年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提出的原因包括:(1)政治原因。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英国政府为扭转在世界竞争中的不利地位,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但收效甚微;1997年英国大选后,布莱尔政府为树立新的政治形象,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2)经济原因。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进一步强调文化产品、休闲、娱乐等创意活动对经济的贡献,有利于推动以知识产权开发为基础的新兴行业发展(Hesmondhalgh 和 Pratt,2005;Galloway 和 Dunlop,2007;Foord,2008)。
根据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门的定义,创意产业指依靠个人创意、技术和天赋,从事知识产品的生产和开发,并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岗位潜力的行业(DCMS,1998)。此后,该定义被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但在具体产业范围上又存在差异。
3. 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区别。关于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区别,学术界仍存在争议。Cunningham(2004)认为两者兴起的时间存在差异:文化产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是早期技术进步的产物;创意产业兴起于21世纪初,是技术变革的产物。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4)认为文两者的范围存在差异:文化产业是从当时场景中产生创意内容的行业,而创意产业则是从版权和创意内容分销中产生价值的行业。
虽然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仍存在上述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采用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原因在于:(1)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意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2)从实践角度看,把文化产业归入创意产业的范围是多数国家的惯例(Galloway 和 Dunlop, 2007;Foord,2008)。
三、创意产业衡量标准
尽管在过去20年,创意产业引起学术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关于创意产业和创意产品的衡量标准仍不清楚(O’Connor,1999)。Galloway和Dunlop(2007)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创意产业和创意产品的五个衡量标准:(1)创意性,指创意产业常被描述为以创意为基础的行业,创意是其关键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创意产业的标准之一;(2)知识产权,这是创意产业的组织原则,也是定义创意产业的基础,允许产权拥有人对产品行使经济权和道德权;(3)象征意义,指创意产业在某种程度上是象征意义的产生与传播,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4)象征价值,指创意产业具有传播新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的特点,是创意产品的重要特征之一;(5)生产方式,指创意产品具有独特性特征,定制化程度较高且无法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
四、创意产业分类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目前对于创意产业分类主要有两种方法:传统行业分类法和社会网络分类法。行业分类法出现得比较早,目前为许多国家所采用;社会网络分类法由Potts等人(2008)提出,以复杂社会网络市场为基础定义创意产业,目前在实践中应用还比较少。
1. 传统行业分类法。传统产业分类是以国际行业分类体系为标准,以生产方式和产出为基础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主要关注该行业生产什么以及如何生产等问题(Potts、Cunningham、Hartley、和 Ormerod,2008;Foord,2008),如英国DCMS在国际行业分类体系指导下,以创意输入和知识产权产出两个方面为标准对创意产业进行分类。
传统产业分类法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和质疑,认为该种分类方法存在分类过宽、过窄和分类标准不统一等方面的问题(Roodhouse,2001;Florida,2002;Garnham,2005;Hartley,2005)。尽管如此,该种分类法仍然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采用,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台湾、上海等。
Throsby(2008)在总结现有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意产业同心圆模型。该模型认为创意产品和创意服务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两个方面,而文化价值是创意产业与其它产业的最大区别。评估一个行业是否属于创意产业,主要是通过评估该产业中文化创意所占的比重。因此,处于创意产业核心地位的是那些产出中文化创意所占比重最高的产业;在从核心向扩展的过程中,文化创意在产出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根据这一标准,Throsby(2008)将创意产业分为四个层次,从核心到依次为核心创意产业(如文学创作、音乐创作等)、次核心创意产业(如电影创作、摄影艺术)、广义创意产业(电视广播、电脑游戏等)和相关产业(如广告、建筑、设计等)。
2. 社会网络分类法。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许多学者认为,传统的创意产业定义已经不能与目前经济环境相适应,原因包括:(1)标准的行业分类体系产生于半个世纪以前,当时以生产制造为导向,而当前则以服务为导向;(2)从组织形式看,传统行业分类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而当前经济形态主要由经纪人、价格、商品、公司等微观经济结构构成;(3)消费者选择行为不再由传统需求理论中所描述的动机决定,而是由复杂社会网络体系中其他人的选择行为决定(Potts等人,2008)。
在此基础上,Potts等人(2008)提出,创意产业是由一系列采用新观点在社会网络中进行生产和消费的组织所构成的产业。该定义不再从个人创意出发,而是关注复杂社会市场网络体系背景中的个人行为。因此,创意产业是由生产具有新颖使用价值的商品和服务的组织构成的集合,在这些货物和服务中,消费者的选择原则并没有建立起来。从该角度看,创意产业可以被定义为社会生产和消费中由新原则支配的产业。
在此定义下,创意产业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该产业经济活动是否涉及社会网络的创建和维护;(2)该产业经济活动的价值是否产生于社会网络中,并通过网络规制的选择、生产和消费产生。根据此种分类标准,农业、采矿、选矿等价格和市场已经稳定的制造业,及并非由社会网络决定的职业技能行业(如教师、护士、博物馆、古典艺术、演出等)均不属于创意产业。
社会网络分类法虽然提出比较晚,但是对于创意产业分类体系建立和产业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在:(1)社会网络分类法从网络结构入手,以社会网络分类为基础,能够更好地跟踪和分析一般经济体系中所包含的创意产业,为进一步制定发展创意产业分类方法提供原则和理论依据;(2)社会网络分类法将网络、复杂性和进化三个概念相结合进行分析,这与以往的单一分析方法存在本质区别;(3)在传统定义下,政府政策以支持补偿为主,而在社会网络定义下,政府通过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4)社会网络定义法通过分析技术进步对社会网络的影响来评估其对创意产业的推动作用;(5)该定义有利于通过对创意产业中市场、机构和相关企业的详细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创意产业对出口、社会就业等方面的影响作用(Potts等人,2008;Foord,2008)。
五、研究结论及其对创意产业发展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创意产业概念来源、衡量标准和分类方法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适用时间和范围不同;(2)创意产业和创意产品可以通过创意性、知识产权、象征意义、象征价值和生产方式等五个方面进行衡量;(3)创意产业的分类包括行业分类法和社会网络分类法两种,前者简易于操作但分类标准不统一,后者分类准确,但不易于操作。本文的研究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政府应该从宏观上为创意产业制定统一的分类标准,这是国家对创意产业进行管理扶持的基础。传统的分类标准不统一和分类混乱,造成各个地区在创意产业的统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使政府无法准确全面地了解其实际发展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方针。同时,分类标准的混乱,还容易造成政府无法从整体上对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以至于出现不同地区重复发展和资源浪费的局面。
2. 企业应该把握创意产品的本质特征,着力提高其创意性、象征性和象征价值,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创意产品。目前国内发展的现实情况是,很多创意产品的附件值较低,缺乏创意性和象征性,而仅仅是与创意相关的产品。为了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创意产品价值的提高,企业必须着力提高创意产品的创意性和象征性,打造其核心竞争力。
3. 在对创意产业概念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政府可以对整体创意产业进行划分,统筹规划,确定发展的优先顺序。政府首先应全力支持具有高创意性和高象征性的创意产业,其次是对其周边相关产业的支持,并逐步构建形成多层次、有梯度的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Hearn, G., S. Cunningham and D. Ordo?ez, Commercialism of Knowledge in Universities: The Case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Prometheus, 2004. 22(2): p. 189-200.
[2]Cunningham, S.,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after cultural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2004. 7(1): p. 105-115.
篇7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因其主要依靠文化创意活动带动经济发展,因此也被经济学家称为创意经济。与既有产业相比,文化创意这一理念更能真实反映出低耗高产这一特点,也更符合我国建设两型社会的具体要求,能够形成具有循环效益的产业链,所以文化创意产业能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总体上具有以下几种产业属性点:①高知识性。文化创意产品主要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类智慧与创意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首先,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②大融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大融合性特征。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文化创意并不仅仅是在某一区域文化上的创意,它要求的是各个区域乃至各个国家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在当代的平面设计作品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东西文化相结合的作品,它们在表现手法和视觉冲击力等方面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往往也更能受到大众的喜爱。由此可以看出不同文化的融合对于设计发展的重要性。③强创意性。在文化产业中,创新是灵魂也是生命力,新颖独特的创意是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命脉。文化资源虽然有限,但是文化创意却可以无限延伸。没有创意的文化产品是无法占据市场的,所以创意性的体现和发挥是其区别于普通文化产业的最大标志。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我们的文化才能进步,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二、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前瞻
①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中华文明虽然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但设计真正在中国的发展仅有100多年的时间。建国初期中国的大多数设计都是借鉴国外的文化内涵,导致这一时期的设计呈现出完全西化,生硬,怪异等特点。随着设计教育、设计理念等在中国的发展,中国的设计师逐渐意识到设计应该结合本国的特有文化加以创新使得其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习惯以及思维模式等等。创新能力不足是影响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阻碍。②区域发展不平衡、差距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创意产业在各地也存在巨大的差异。例如,在国内经济环境较为优越的区域,一线城市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更为重视,从而,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也更加前卫、时尚。相反,对于经济比较薄弱的中西部地区而言,文化创意产业表现相对较差。③总体发展趋势稳步上升。虽然我国在文化创意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总体发展还是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随着民主观念的推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就要求的的设计不仅仅是技术以及美感的表现,在设计的同时更多要考虑到“人”这个对象主体的感受,追求人文关怀与艺术的统一,并且在设计中大力宣扬本土文化的理念,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文明,从而真正达到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作用。
三、加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
①注重培养文化科技产业人才。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还相对缺乏,创意人才的素质和产业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政策和措施,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积极举办各种创意设计交流会,完善设计师们交流平台等。②整合资源,加强产业集群效应。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当今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其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种资源,集群化发展趋势非常明显。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当加大对产业园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基础环境建设提供更为优越的物质条件以及政策支持。③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重视政策法规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作用。完善的政策法规的制定能为文化创意产业营造一个适宜发展的外部环境,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法律是促进文化企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健全的行业制度尤为重要。国内对于文化产业的立法已经迫在眉睫。总之,在当前条件下,政府应当以科学论证为前提,尽快出台并实施相关法律监督机制,为创意产业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4)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体系。在文化单位的转制过程中,要明确界定其产业属性,划分出公益性以及盈利性产业范畴,以此为基础进程差异化管理。在文化政策的制定上,要以全面促进其文化发展为前提,在研究理论与实践发展中找到平衡。在实践管理中,要逐步制定创意产业的评价指标,通过更为科学、规范的评价,使其具备政策支持优势,建立更具发展潜力的循环持续模式。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创意产业;价值创造;空间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4-0075-05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创意产业作为新经济宠儿登上了历史舞台。Florida(2001)将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意经济四个时代,四个时期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分别是:劳动力、资本、技术和创意。随着经济核心推动力的更替,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资源和效率得到优化提高,据世界银行测算:2005―2009年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创意产业以年均28%以上的增长速度增长①,创意经济时代已悄然来临。本文基于诸多学者的研究综述,提出创意产业的新理解,并以微观视角发掘产业价值创造机理,透析产业空间发展与价值机理的关系。
一、创意产业源起及内涵
创意产业源起于文化产业。1947年,德国学者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提出了“文化工业”概念:“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和消费文化产品的工业体系”;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关注到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部分,这种创造性被德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描述为创意,随后相关的学术成果为创意产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1990年,英国出现传统产业萎缩造成的产业空心化问题,政府开始筹备英国文化发展战略;1993年,英国政府以《创造性未来》为题首次颁布了文化政策,其中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的创意问题。1994年,澳大利亚公布了第一份文化政策报告,提出了创意国家的目标战略。英国政府立即作出反应,迅速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Creative Industries Task Force)并于1998年《创意产业图录报告》,报告首次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干,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在增长极限和资源枯竭的悲观论调下,创意产业脱颖而出,其与传统产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作为核心资源,这种产业特性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并赢得了各国政府的青睐。
要理解创意产业,我们须先区分创意与创新,两者都是对原有进行颠覆,但不同的是创意更具有人情味,它附加了创造者的个性要素。如果把创新比作一件工具,那么创意就是使用工具的人,它们如同潜伏知识与模板知识②的共存关系,即加入了独到个性的创新就成了创意,而只有当这种创意开发出商业价值时才能被称为产业。因此,创意在经济中可以说是消费者瞬息万变的喜好,创意产业顺应成为一个发展的概念,所以我们理解创意产业必须结合时期和空间两个维度。
创意产业在发展中产生了诸多理解,从英国学者David Thorsby(1997)强调文化、创意和价值的融合的定义:创意产业是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产业定义:结合创意生产和商品化等方式,运用无形的文化内涵,创造出内容密集型的产业活动。各类经典定义试图逐步使创意产业具象化,而创意作为产业最重要的本质属性也成为各类定义的共识,故而,创意产业可理解为以文化、艺术、信息媒体为材料,通过设计、创新对载体③进行个性化创造,最终产生价值的经济活动总和。创意赋予产业融合性,而产业给予创意价值转换功能。文化艺术强大的渗透力更加强了创意的融合作用使之成为资源整合的“剂”;价值转换则桥接活化资本④转向经济价值的通道。总而言之,创意产业带来了经济时代的革新,并展示出全新的价值理念。
二、创意产业价值创造与增值
创意产业靠什么来创造价值?我们先看一个有趣的过程:在新经济初期,价值创造不再来源于产品加工,而是转向了信息处理;随着电脑的普及,价值在新的层面找到了载体――连接性,电信公司和因特网获得空前的成功;进入21世纪后,创意内容得到商业巨擘的垂青,因为他们意识到人们感兴趣的是思想和知识,而不是信息处理和传播。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成了价值决定者,市场发挥了主导作用,而创意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也就成为了创造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价值增值的过程,在我们的生活中,创意最终要借助载体来实现价值,而创意所创造的这一部分价值,使得载体原有价值得到增幅,因此创意的产生、注入过程也是一次价值增值的过程。
目前多数学者都从产业及社会的视角对创意产业的价值机理进行研究。如胡彬(2007)就创意产业中广义创新因素以及社会感召力作出研究,认为产业价值的核心在于创新;厉无畏等(2007)从消费者与生产者及价值实现的角度得出价值创造不仅需要创意与观念价值,还需要媒体推介;张洁瑶(2012)基于社会网络对创意产业的价值创造路径进行研究,认为关键是网络化群组带来的差异化特征。本文运用拆分――组合的方法试图发掘出更细微的产业特性,以便从更深层面研究产业的价值创造与增值过程。观察创意产业价值曲线见图1。
篇9
(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以科技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其重要的特征是技术的先进性,技术领先不仅提高了文化创意的内涵与价值,更加提高了进入的壁垒和出口的竞争力,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实行商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多样化投资、注重科技投入,使美国创意产业呈现出自身独特的面貌。
(二)以服务需求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以服务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是以服务为主线,将服务主体、内容、形式的多元化、市场化、科技化,实现产业与需求之间的紧密结合,突出了创意产业发展的柔性。日本通过将市场与服务进行细分,挖掘需求信息,制定各种扶持和刺激性的政策,建立和完善配套服务,来指引、扶植和调控产业的发展,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得其影视、音乐、手机及电子游戏4个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壮大。不同的发展模式体现了不同产业背景、发展思路与区域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出现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未来发展则又体现了科技创新与服务需求的并驾齐驱。不管以何种发展模式,最重要的是文化的沉淀、整合、开发、创新与传播。对于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国,文化产业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和时代特征。
二、江苏文化创意产业交互发展模式
江苏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采取是与市场交互发展模式,是以政府政策引导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区域优势文化为载体,以科技为动力的产业发展模式(见图1)。政府的激励与引导功能贯穿于文化创意项目运作的整个过程。这种发展模式既吸收了英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又汲取了美、日等国家技能与服务的发展经验。实践证明,产业与市场交互发展模式不仅体现了江苏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目标,而且突出了江苏文化创意产业的区域特色与科技含量。其优势主要包括:首先,丰厚的文化基础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江苏是吴、楚汉、金陵、维扬、海洋等多元文化的聚积地,文化积淀深厚,丰富的文化与传统的工艺为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需求导向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创新的动力,江苏省有着庞大而成熟的市场体系,发达而完善的金融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第三,扎实的产业基础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的支撑,江苏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优势产业为支撑、关联产业集聚发展的国际新型工业化制造业基地,完善的产业布局和配套体系,为文化创意的产品化、规模化,以及快速反应提供了物质与技术基础;第四,政府推动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江苏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中,确立江苏创意产业发展的近期、长远规划,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在融资、税收、进出口等方面对创意产业加大引导与扶持力度,优化资源组合,发展规模优势,提升区域创意产业的整体实力,政策的落实大大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产业与市场交互发展模式的内涵解析
(一)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交互
江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文化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兴文化又代表了一个区域的发达和开放程度。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交互为文化创意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彼此相互交融,使新时代的人们在怀念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会欣赏新兴文化。常州继恐龙园后,提取春秋时期政治、军事、文化等元素,以情景体验的形式,推出春秋文化意境下的静态观赏、互动演艺和体验游乐相结合的大型主题梦幻乐园;又以新兴的动漫需求为目标,将超前的数字娱乐和高科技术完美融合,建立了国内首个国际动漫游戏体验博览园,与“迪斯尼”及“环球影城”形成三足鼎立态势。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交互给常州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内涵。
(二)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的交互
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形式、内容、类型具有了多元化、网络化的特征,更加促进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创新与传播,3D影院、电子书、互动电视等,无不体现着文化与科技的结合。随着江苏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落实,中科院软件所、北大软件和微电子学院、基础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国内外的相关企业纷纷入驻江苏,对推动江苏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经在软件开发、工业设计、影视传媒、广告、动漫游戏等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变革。无锡国家级创新产业园诞生了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音像制品金奖的《东方神娃》,法国戛纳电视节上创下亚洲动画海外发行价格新纪录的《西游记》等一批优秀的新型影视产品,是传统文化与高科技相结合的典型例证。
(三)产品开发与市场运作的交互
创意产品的孵化是文化创意产业繁荣的基础,孵化不仅要依靠政策,更需要市场的扶持。江苏省一方面设立科技研发基金、文化创新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信用担保基金,促进产业孵化,另一方面则大力引导金融机构、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投资机构、设备租赁机构等其他金融机构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解决创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且搭建交易平台,积极推动商业化运营方式。南京自2006年举办文化产业交易会起,现场交易金额突破2.5亿元,共推出218个招商项目,融资总额达588亿元,签约总额达65亿元,给文化创意产品、中介、投资方、制造商等构建了市场运作平台,为文化产业协作发展提供了合作机会和空间,实现了平台共建、资源互动、利益同享。
四、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成效
(一)投入与产出并行
江苏设立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两大基金,一个是20亿的文化产业发展的风险基金,另一个是每年2亿元的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助、奖励的方式,加大对创意文化、新兴媒体、影视动漫、出版发行、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文化产品出口等项目的扶持力度。到2012年,江苏已经安排引导资金9.34亿元,累计支持738个项目,有力推动了江苏省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11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1792.68亿元,年增长超过30%,占全省GDP的3.69%。通过引导资金的扶持,对促进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发展潜力尤其是对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数量与质量并重
提交文化创意产业的质量一直是江苏省产业发展的方向。2012年,江苏省已有150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10个国家级和27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国家级动漫基地,1个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2个国家级影视基地,数量和规模均居全国前列,这些规模化产业发展基础成为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年产值占全省文化创意总产值的80%以上,也是文化出口的重要力量。无锡市有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6家,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7家,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10家,产值超过10亿的有5家,无论是数量和质量在省内也名列前茅。
(三)开发与保护并举
在加大对文化开发和利用同时,江苏省还全面推进传统文化和知识产权的挖掘与保护,以提高文化产业持续发展动力。2011年专利申请量达到34.8万件,专利授权量19.9万件,增幅双双超朱佳俊,周薇:文化创意产业交互式发展模式研究过40%,是继2010年后一次大的飞越。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苏州市,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积极推进保护名录、传承人保护机制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地级市中保持领先。建立专项保护资金,每年由市财政专项拨款300万元,引导民间资金参与非遗保护的投入已经超过10亿元。目前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共有6项,国家级、省级名录分别有24项、64项。
五、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趋势分析
(一)向传统制造业渗透,提升产品附加值
创意产业的低消耗、高赢利性他知识密集性,能有效克服城市土地、资源的瓶颈约束而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江苏有着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创意产业向制造业的渗透,有利于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增值产业升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同时,现代制造技术也能推动创意产业的规模化,提高创意产业的快速反应能力,推动创意衍生产品和产业链的发展与壮大。
(二)加强创意资源整合,发展创意产业链
发展创意产业有利于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并将它们转化为经营资源和资本,从而突破资源、资本的瓶颈,要将这些资源有效的利用起来,必须发展文化全产业链。文化创意全产业链是以市场和需求为导向,文化产业各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使得上下游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把最末端的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市场机制和企业计划反馈到处于最前端的研发与创新环节,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都必须以市场和消费者为导向,全产业链的发展思路,有利于促进创意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获得产业链的乘数效应与相关利益价值。
(三)积极培育市场,鼓励文化出口
篇10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国际化 战略转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愈演愈烈,一些全球性的文化产业集团正在寻求从“规模优势”向“范围优势”的转化。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出现跨国文化企业,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和消费也出现了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一个全新的文化创意产业生产力时代正在到来。在文化经济理论家凯夫斯看来,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经济活动会全面影响当代文化商品的供求关系及产品价格。一个国家如果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眼光仅局限于国内市场,缺乏世界市场的支撑,那么它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
一、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的文化创意产业已从2000年的8310亿美元上升至2005年的1.3万亿美元,大大高于全球GDP7%的增长速度。创意产业占全球GDP的7%,并每年以10%的速度在增长,文化创意产业实践的全球蜂起已成为一个基本的事实和发展趋势。从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全球化态势看,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占据了世界文化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国际贸易的最大受益者。以现代传媒产业为例,长期以来,西方少数发达国家和国家集团在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中一直处于高端,垄断着世界的话语权,而大多数国家处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世界体系的边缘地带,文化创意产业出口额小,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据统计,在世界文化产品市场交易额中,美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最大出口国,美国影视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电影国际销售额占全球份额的85%,2002年美国仅核心版权产业中的计算机软件、电影、录像和出版等四大行业的海外销售和出口达到了892.6亿美元,远高于英国、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
相比之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产值为3340亿元人民币,占GDP的2.15%。如果除去相关产业层的影响,那么居于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文化核心层产值和层产值仅为1828亿元,对GDP的贡献为1.14%。从产业态势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形成了以小作坊与大集团两种投资主体为主的局面。小作坊多为国内艺术家群体与文化创意设计领域的小企业,他们以集群方式集聚生产,直接将创意思维进行市场转化,以满足国内普通民众迅速扩大的文化产品需求,其竞争优势主要在于集群效应与较低的运营成本,但他们很少参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的建构。大集团主要是指由跨国公司设立的独立或非独立的研发机构,他们集中于研发设计领域,其竞争优势在于跨国公司雄厚的资金、企业规模、市场占有率、品
牌认同和销售网络,在外部资源运用、创意更新方面占据垄断优势,处于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位置。
二、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发展特征
1、国际文化创意产业输出模式正在由单一输出向多元化输出转变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期,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国际贸易以产品输出为主。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国际合作范围不断扩大,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也正在向多元化模式转变。特别是一些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在不断将其文化创意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的同时,为节约生产经营费用,降低国际交易成本,突破产品打入国外市场过程中所遇到的国家保护主义等各种障碍,企业开始关注资本的扩展、品牌的推广以及管理模式的输出等国际化发展模式。
2、国际合作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国际合作是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合作中处于不同的分工地位。发达国家处于产业链高端环节,掌握着产业关键技术和核心创意,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主要以加工生产以及部分非关键技术研发为主,大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另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合作中所采用的合作方式也不同。合作开发是跨国公司广泛采取的一种战略联盟方式,充分利用两个企业的资源优势,共同开发产品,从而实现双赢。产品外包、引进专利生产、品牌等方式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的主要模式,也是跨国公司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主要途径。
3、跨国公司是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跨国公司更加重视整合国际资源,加快并购重组,利用其技术先发优势和全球经营优势,加强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占据了世界文化创意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成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重要力量。如德国的贝塔斯曼集团是全球媒体业排行第三的超级集团,在全世界拥有数百万会员,通过收购、兼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英语商业图书出版集团。2003年,贝塔斯曼并购北京21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这是我国图书业第一起外资并购案,2005年又与辽宁出版集团合资成立辽宁贝塔斯曼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其业务开始全面进入中国出版物分销市场,给国内出版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三、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战略转型
面对全球化的文化创意产业分工格局,我国应积极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研究,找准战略地位,以最适合的方式参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的建构。
1、制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丰富文化“走出去”战略内涵
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是一个在发展中不断变动的体系,具有不断增值性特征。因此,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时,要建立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的这一坐标,也就是说,应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这一命题放到整个世界的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中来考察,建构与现代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相和谐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分工体系,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同时,要以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为目标,不断丰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文化产品的“走出去”,只是整个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国际文化战略竞争时代的到来,我国要想在未来的国际文化战略竞争中真正获得文化战略竞争优势,就应在文化制度设计上获得战略性创新,这也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核心与根本。
2、发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国际比较优势,确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地位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许多资源条件,不是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适合发展任何形态的文化创意产业,也不是任何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形态都适合参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的建构。只有那些影响当前国际文化秩序的文化创意产业,才构成当下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的重要内容,才是具有战略价值的。这就要求我们把着眼点放在全球,寻找和利用自身的国际比较优势,开发研制具有本土化、民族特色的产品,以谋求产业链的高端位置。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我们在国际上成功营销自己的创意产品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可能性。把中国的优秀创意产品推广到国外去,不仅能够满足国外消费者的精神需求,推动文化产业额的大幅增长,更重要的是,国际文化贸易的繁荣对于传播我国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有重大意义。除了传统优势文化产业外,我国还应高度重视现代传媒业的发展。传媒业是最能深刻影响世界运动行为的文化产业,当单一的传媒产业还构不成参与新一轮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重建所需要的力量的时候,通过建立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机制,以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综合力量参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那就有可能借助于国际政治或地缘政治的力量,游戏规则,演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重建所需要的力量形态,获得在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新一轮的建构过程中的话语权,从而使得新的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和国际文化新秩序朝着有利于本国、本地区文化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
参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的建构,还要进行制度输出,要想办法建立起国际文化市场规则的中国标准,确立自己的产业标准国际地位。我国拥有参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竞争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但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形成可供其他国家认可的国际标准,并且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等方面还没有取得创造性成果。因此,应组织力量对其中涉及国家文化战略竞争性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确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标准。
3、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制度安排,创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创意价值的物化与市场体现依赖于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在一个充分市场化的环境中,创意产业的各个要素都可以无障碍的快捷流通、快速集结。因此,要建立健全完备的文化立法秩序,形成完整的文化法制内容,就应适度放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准入和文化产品审查制度,积极培育和鼓励具有完全独立法人地位的文化企业集团和国际文化创意产业投资主体,有选择的在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环节参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支持。另外,要扩大城市的宽容度与可融入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建立稳定的创意阶层智慧库,形成产业发展的知识支撑;建立产权交易平台和完善产权交易体系,构筑产权流转顺畅和交易自由的公共平台。这样可以使世界各国在一个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文化秩序内,享有充分的文化发展权利,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4、加强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的构建
要把文化创意产业的成果转化成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就必须树立科学的文化体制改革观,对缔造新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多角度的、全面系统的理论证伪。在全面总结和反思前一轮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制度性缺陷,建立起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里的全新关系,形成新的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和世界文化新秩序,培育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参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和国家文化战略竞争所需要的新文化生产力增长机制。
中国要在这场全球性的战略竞争中赢得优势,就应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强有中国特色的、以“文化原产地”为核心标志的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转变的同时,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
(注:项目来源为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长江三角洲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协调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为08HZC306Z)
【参考文献】
[1] 课题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6(6).
[2] 胡惠林:构建和谐世界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J].社会科学,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