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结构;一体化设计;高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0
[课题来源]浙江省绍兴市2012年绍兴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基于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研究》。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重心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中高职教育衔接已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中高职衔接机制的核心在于课程的衔接,由于中职与高职的课程多年来各自为阵、相互分离,因此课程衔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日益凸现。为此,本文以会计专业课程为例,深入探讨经贸类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思路。
一、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理论依据
(一)遵循认知发展与动作技能形成规律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类型之一,也是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它是高层次科学文化、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的综合性教育。依照现代认知学习理论中有关“准备性原则”[1],中等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所必需的重要学习准备阶段,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提升。因此,中高职教育衔接既是学习规律的必然要求,更是寻求职业内涵和层次提升的需要。
同样,动作技能(包含专业技能)的提升也需要一个相对长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从动作技能形成规律来看,在技能水平形成的不同阶段,所要求掌握的技术技能的内容和水平是有差别的,因而,须通过不同的职业教育层次、阶段来完成。否则,极易造成专业技术技能与教育层次的错位,显现出“低层次高技能”或“高层次低技能”的非理性、教育紊乱现象。
因此,中、高职教育的前后阶段及教育层次的有机衔接,并在中职教育基础上构筑高职教育“大厦”,是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的客观要求。
( 二) 遵循身心发展顺序性与阶段性规律
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出,个体身心发展不仅表现为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性,还表现为具有年龄特征的阶段性。曾有心理学家从人成长过程的角度,强调各级学校课程内容应和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相匹配,而思维发展阶段则是按顺序依次发展的。
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和阶段性规律要求中高职课程教学内容衔接时,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在中、高职两个不同阶段的顺序要求,将循序渐进的思想贯穿于教学育人过程始终。 为此,应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中、高职两个阶段的相对独立性与任务的差异性,科学合理地确定每个阶段应完成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既与整体目标相一致,又能体现中、高职各自特性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中高职经贸类专业课程衔接问题分析
(一)中高职课程标准存在两大突出问题
课程标准可以理解为目标标准、内容标准与结果标准的有机统一。[2]其中,目标标准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内容标准则主要明确 “学什么” 的问题,结果标准主要涉及学生通过学习应 “达到什么水平”的问题。
总体上看,我国职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高职教育则更是如此。目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尚未针对中高职课程衔接专门组织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这样,当前中高职经贸类专业课程衔接在课程标准上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课程目标随意性较大。当前,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中职学校,均缺乏对课程标准深层次的研究思考,目前尚未清晰地界定出各自有效的课程教学目标,以致课程目标的无效和虚化现象十分明显;二是中高职经贸类专业课程缺乏一体化衔接。当前中职与高职在课程标准上缺乏“有效对接”,有的甚至“不对接”。这样,中高职难免出现“你教你的,我教我的,各自为阵,井水不犯河水”,相互缺乏有效沟通整合机制。
据笔者针对浙江省某所高职院校财经专业教师开展的一份有关“高职教师对中职教学内容的了解”问卷调查显示:“了解较多”仅占9.18%,“了解一点”占41.70%,“一点不了解”竟然占39.12%。显然,在如此状态下寻求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并达到协调发展,其难度可想而知。
(二)中高职经贸类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主要涉及中职学校毕业生与普通高中毕业生。因高职院校往往以普高毕业生为对象来设计教学计划,以致专业对口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后,许多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明显重复,不少专业重复率甚至超过60%。
笔者仅就经贸类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将浙江某职业技术学院与其对口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进行了比较(见表1)。
表1会计专业中、高职专业课程比较
专业课类型 高职课程 学时 中职课程 学时
专业
核心课程 基础会计 90 基础会计 120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30 会计职业道德 54
财务会计 136 企业财务会计 108
财务管理 68 财务管理 90
经济法 68 财经法律法规 54
会计电算化 68 会计电算化 108
成本会计 68 财政金融基础 54
审计 68 税收基础 72
税收筹划 68 成本会计 72
专门化
方向课程 中级财务会计 68 财务报告分析 36
外贸会计 68 经济法 72
中级财务管理 68 审计基础 90
证券投资分析 34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 54
财经应用文 36 财经应用文 54
会计电算化(供应链) 68
统计学 68
管理学实务 34
实训类课程 手工实训(珠算、点钞) 54 点钞、珠算 72
基础会计模拟实训 30 会计模拟实习 250
成本会计模拟实训 30 会计基本技能 36
会计电算化实训 30 会计顶岗实习 240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 68
合计 1320
598
经比较,不难发现如下问题:第一,就开设课程而言,中职阶段课程科目基本上出现在高职阶段,并且高职开课数量远远多于中职;第二,就课程内容而言,高职课程内容基本上包含了中职课程内容。特别是《基础会计》,内容重复竟然接近70%,甚至出现中、高职选用同一版本教材的现象;第三,就课时安排而言,同一门课程中职课时数明显多于高职课时数。据问卷调查显示,就读高职的中职生普遍反映“专业课以前均学过,上课纯属炒现饭”,以致进入高职后不久“学习积极性明显缺乏”,部分同学为此厌学、逃学或沉迷网络游戏。与此同时,高职教师则反映“中职生比普高生难教”,师生关系有待改善。
(三)中职阶段文化基础课程薄弱,高职阶段技能训练低下重复
中职较为繁重的专业课教学,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挤掉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致中职生升入高职继续学习时,不少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普遍感到“有困难”,特别是对《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综合英语》、《商务英语》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更是“深感压力”。显然,这既与当前中职学校存在的“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的教学理念有直接关系,更反映出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思想和原则的差异性,缺乏中高职教育一体化教学设计思想。
与此同时,在学生实践训练及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高职与中职理应体现出层次和内涵上的差异性。然而,实际情况是:一方面,中职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在实践教学方面已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有效的做法,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因办学历史相对较短,并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惯性作用影响,其开设专业实践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普遍达不到高职教育应有的内在要求。这样,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很多实践训练项目与中职相差不大,且存在定位低下、重复训练等问题,甚至出现了高职与中职实践技能课程的“倒挂”现象。
三、中高职经贸类专业课程衔接一体化设计思路
(一)明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
实现中高职经贸类课程的有效衔接,首当其冲的是要准确定位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才能顺利做好后续衔接工作。总体上看,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既存有一致性,又体现出层次上的差异性。中职教育更多地强调“培养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其教育核心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相比较而言,高职目标定位应该更表现出“高层次性”,强调“培养应用型、管理型和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毕业生应比中职毕业生具有更深、更广的专业理论基础,更新更高的技术技能水平,以及更强更好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
为此,实现中高职经贸类专业课程衔接,必须按照社会需要、职业岗位的相关要求,根据职业分类、职业标准,科学合理地确定技能型人才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级结构,构建出一个中高职整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中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及其标准,努力避免中、高职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职业能力水平与教育层次的重复和错位。
(二)采用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中高职课程结构衔接模式
依据职业标准确定专业课程衔接的接口标准,是解决中高职经贸类专业课程衔接有效方法之一。为此,可采用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课程结构衔接模式。[3]
所谓纵向衔接,是指将中高职课程按纵向发展先后序列衔接起来,它强调课程内容衔接应按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学科知识及技能形成的逻辑性,依次实施教学。以会计专业《财务会计》课程为例,若以难易程度为依据,该课程内容大致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财务会计。其中,《初级财务会计》一般应在中职阶段开设,《中级财务会计》则在高职阶段开设为宜。这样,中职课程内容的终点即是高职课程内容的起点,前后呼应,相得益彰。
所谓横向衔接,是指将中高职课程的各种要素按横向发展序列衔接起来。由于经贸类专业课程本身具有较大的关联性,使得在开展中、高职衔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横向衔接。以会计专业为例,专业核心课程《财务会计》仅仅“材料核算”这一知识点,其内容已十分繁杂,难度也较大,并且与《成本会计》部分内容重复。通过内容整合,《财务会计》可着重介绍“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核算”,而《成本会计》则重点关注“材料部分内容”。这样,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少课程间的重复性。
根据目前情况,中高职课程衔接比较适合“纵横相结合”的课程衔接模式。在设计中高职课程衔接路径时,既要把握各课程的纵向发展关系,又要兼顾其横向特点,达到“横向扩展”与“纵向提高”的综合效果。
(三)实行中高职互认学分制度,采用“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实施分层教学
由于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具有多样性,培养方向具有差异性,并特别强调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在中高职课程结构上宜采用“平台+模块”的模式,从而适应“厚基础、宽口径、重技能”的培养目标。其中,“平台”是指由公共基础课、大类基础课组成的职业技能基础平台。 “基础平台”的学习能确保人才的基本规格与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在“基础平台”之上,依据职业岗位能力,合理组合形成各种课程群,从而构建“职业模块”。
根据这一设计理念,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宏观上可采用“工”字形结构,按照梯级纵深,依次分为专门化方向课程、专业核心技术课程、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等4个层次 (见图1)。中职阶段开设课程的类型包括公共基础课1和2、大类基础课1、专业核心课1、专门化方向课1,高职阶段则开设公共基础课3、专业核心课2、专门化方向课2。学生通过中职阶段的学习,可获取职业资格1;进入高职后再通过学习专门化方向课2,能获得高一级别的职业资格2。
显然,这种中高职一体化的“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现了“以中职为基础、以高职为主导”、“分层递进与分层教学”的办学理念。[4]
图1中高职课程衔接层次结构
与此同时,为确保“平台+模块”课程结构能真正实现,职业院校要逐步推行中、高职互通的学分制。不仅允许学生跨专业自由选课,还应建立学分互认制度,即中职生在中职阶段取得的学业成绩(含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在高职阶段应得到认可,并可抵充学分。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地提高中高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避免教学内容重叠,还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凌.试论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J].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2] 张健.对中高职课程有机衔接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
[3] 赵桦.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
篇2
关键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非平衡竞争; 机会不均等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017-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日益严重,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考察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统筹河北城乡发展,构建和谐河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河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通常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做出河北省城乡收入比的变化轨迹,如图1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如下特征:
(一)从总体趋势看,城乡收入差距偏大。从总体情况看,1978年以来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在绝对收入差距方面,城乡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162元增加到2010年的10305元。2010年河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263元,而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却只有595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比城镇居民的收入少了将近2/3。在相对收入差距方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从1978年的2.42扩大到2010年的2.73。
(二)城乡收入差距交替波动,且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变化情况来看,呈现缩小-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交替波动发展态势;从波动状况来看,波幅较大,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时期大于逐步缩小的时期,且每次波动的波谷都高于上次波谷,波峰高于上次波峰,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但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相比,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又相对较低,从等分时段数据来看(见表2),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比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期扩大,从1981~1985年的0.14扩大到2006~2010年的0.54。此外,从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交替波动的发展阶段来看(见表3),也支持了这一结论。
(三)从农民纯收入的来源看,工资性收入占比逐年增加。工资性收入反映农村住户成员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靠出卖劳动而获得的收入。从统计数据来看,河北省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此外,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逐年增长且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2010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44.54%,高于全国41.07%的同期平均水平。工资性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说明,在当前的户籍制度下,进城农民工虽然实现了职业转变,却没有完全实现空间迁移和身份认同,因此仍被划为农村人口统计,也反映出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河北省的城市化进程。
二、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竞争性市场具有自动趋同功能,因此,城乡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应伴随市场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要素流动性的加强而趋于缩小,然而,上述分析表明,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经验事实恰恰相反。我们注意到,一方面,城市部门和农村部门出现了不同的市场化水平和竞争程度,生产要素在城乡部门具有不同的产出效率,城乡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农业比重偏高,农民总是处于弱势地位,城乡居民之间面临不同的发展机会。
(一)城乡非平衡竞争。市场作为生产要素配置的基础性力量,是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重城市、轻农村”的非均衡性,河北省二元结构特征尤为突出,城乡经济存在着巨大差异。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北省产业结构水平偏低,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工业内部以重化工业为主,且近年来重化工业呈加速发展趋势,2010年河北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为12.6∶52.5∶34.9,产业结构明显偏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重工业产值比重分别为19.9%和80.1%,重工业比重比2000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城市化率明显偏低,2011年,河北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6%,城市化率达44%,但低于全国49.95%的水平。
(二)机会不均等。由于历史、体制、政策等原因,河北省城乡之间机会不均等现象较为严重,农村整体的人力资本水平较低。以教育为例,教育就增加人的知识和技术存量来说是人力资本投入的主要方面,然而,城乡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城乡办学条件存在明显差距,农村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刘山,2010)。城市中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几乎完全是由国家财政投入的;而农村中的教育和文化设施,国家的投入则相当有限,有相当一部分要由农村自己来负担。不仅如此,由于经济上的限制和文化素质上的制约,城乡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几乎没有,文化资源相当匮乏。
三、促进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收敛的对策
(一)加快和完善市场建设,推动市场化改革。衡量市场化程度的高低,不仅要看产品和要素是否通过市场来分配,还要看竞争规则是否透明、城乡之间是否平衡竞争,因此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城乡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当前尤为重要的是尽快建立和健全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在内的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逐步破除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制度,鼓励生产要素流入农村。同时,公共财政投入要重点向农村倾斜,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这样,合法、合理的差距会进一步刺激和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非法、不符合市场规则的收入差距会随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而逐渐消除。
(二)推动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作为农业大省,河北省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极大地影响着河北省人均收入的总体增长,同时,城市化率较低,城市化进程滞后,在11个设区城市中,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亦较小,因此,加快推动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三)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钱纳里等人的多国模型表明,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工业就业的增加,远远低于农业就业的减少,因此,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发生在农业和服务业之间”(张家俊,2010)。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充分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应作为城市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
(四)推动机会均等。以提升人力资本为出发点,使市场主体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这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为城乡居民创造机会均等的发展环境。对于“人力资本成长的机会链条”,当前最重要的是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三个方面,国家应提供均等的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尽可能实现劳动者自身素质初始条件均等化。
参考文献:
[1] 韩文秀.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3,83.
[2] 何炼成.发展经济学:中国经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于丽敏.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初步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2,9.
[4] 刘世锦.从改善民生到机会均等[N].中国经济时报,2012-1-17.
篇3
关键词: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行业管理
Abstract:Along with our country market economy system reform unceasingly thorough,after joins WTO in particular,the request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public profession development must conform to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requirement,the deference marketability rule,accepts the competition and the challenge fairly.The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public utilities for a long time by do not adapt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request extremely by the government managers under stateowned enterprise or the institution direct management aspect,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fund short,the system ossifies,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not not nimbly,the loss serious.Must change the present situation to have to persist the separating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from enterprise management principle,walks the marketability management path,the introduction competitive system,carries on the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public utilities authority and the right of management the effective peeling,unifies by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to implement the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public utilities administration.The break profession monopoly,to the investment multiplication,the operation marketability,the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legalization direction develops gradually,separating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from enterprise management,politics separated pattern.
Keywords: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public utilities Special permission management Profession management
市政公用事业是指城市的市政设施、燃气热力、供水节水、园林和环卫等行业,使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公用性、公益性、垄断性、投资大等特性。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加入WTO后,要求市政公用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市场化规则,公平接受竞争和挑战。市政公用事业长期由政府主管下的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直接经营的局面以极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城市建设资金短缺、体制僵化、经营机制不灵活、亏损严重。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走市场化经营的道路,引进竞争机制,将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权与经营权进行有效剥离,由政府部门统一负责实施市政公用事业行政管理。
1.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改革
1.1市场化的目标。实现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就是在政府的规划和管制下,由政府所属机构直接生产供给,向市场上各种所有制主体生产和供给的转变过程。积极稳妥地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向市场化进程,引进竞争机制,建立政府特许经营制度,促进市政公用事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目标。
1.2推进市场化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设部于2002年了《关于加快城市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其主要内容包括:全面开放市政公用行业建设投资、经营、作业市场、准许国内外各种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各地的企业可以跨地区、跨行业参与市政公用企业的经营;建立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制度,政府通过合同协议或其他方式明确政府与获得特许权的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市政行业管理部门从直接管理转换为宏观管理,从管行业转变为管市场;从对企业负责转变为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有力地推动了市政公用行业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规范市政公用特许经营活动,加强市场监管,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市政公用事业健康发展,建设部于2004年实施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它明确市政公用行业实行特许经营的范围包括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直接关系社会公众利益和涉及有关公共资源配置的行业,明确了特许经营有关各方的权利、责任以及市场准入和退出、招标投标、中期评估、监督检查、临时接管、公众参与等一系列制度。
2.市政公用行业的特许经营制度
建立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关系到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的顺利进行,关系到市政公用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以及维护公众利益。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采取招标等方式,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选择投资者或经营者。
2.1特许经营的核心和实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程序,授予企业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某项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进行经营的权利,并以协议的方式,界定政府与被授予经营权的企业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市政公用事业实行特许经营制度,不但可以利用民资弥补政府资源的不足,帮助政府发展基础设施,分担一些本来由政府承担的风险,而且有利于打破政府垄断及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弊端,改善政府形象,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减少社会冲突促进社会长期稳定发展。政府实施特许经营的实质意义在于用政府的“有形之手”控制、弥补市场的“无形之手”所造成的“市场失灵”,避免市场的无序竞争。
2.2特许经营的运作模式。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模式有多种形式,根据特许经营权取得企业在特许经营权下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特许经营权取得人承担投资和经营的双重责任和风险;二是特许经营权取得人仅承担经营风险。
第一类特许经营的主要特征是:投资和经营的责任及风险均由特许经营权取得人承担,特许经营权取得人负责与投资相关的资金筹集,从政府或直接从最终用户取得经营收入。较为典型的是BTO模式,即建设——经营——转让,是适应于基础建设的投资融资方式。其具体操作过程是:项目所在地政府授予投资建设项目的公司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在约定的期限内经营管理,并通过项目经营收入偿还债务和获取投资回报,约定期满后,项目设施无偿转让给所在地政府。我市利用BTO方式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总投资1亿元,现已进入正常运行阶段。这样既弥补了政府投资基础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缺口,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设计、生产技术和项目管理经验。
第二类特许经营的主要特征是:设施投资的资金由政府负责、政府享有资产的所有权,政府将特定的市政资产在一定时间内委托给特许权取得人进行经营,特许权取得人获取的管理费或直接从最终用户收取费用。
3.市政公用行业的政府监管
由于城市市政行业的公用性、公益性和自然垄断性的特点,在推进市场化进程中,一方面要解除或放松管理,以引入竞争,另一方面必须加强政府监管,以确保社会公众利益和公众安全。从2005年起,《青岛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管理暂行规定》将正式实施,这项规定将使我市市政公用事业在打破垄断、引入社会资本、实行特许经营同时,确保公用事业在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下,服务高质量、价格不失控。
3.1监管的目的。政府通过监管一方面确保了被监管企业的投资或管理回报率,为市政公用事业建立稳定的经济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市场规则,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好公众利益,保证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的健康发展。
3.2监管的主要内容。
3.2.1政府按照特许经营协议的规定,加强对专营权的监管。取得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后,就意味着其在特定区域、特定内容及范围内拥有专营权,政府既要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鼓励长期投资行为,降低投资者风险,避免重复建设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又要监督企业履行法定义务和协议规定的义务,承担规定的公共服务责任。
3.2.2对市政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价格进行监管。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一般由物价部门根据行业平均成本兼顾企业合理利润的原则予以核定。价格监管一方面要有利于形成企业降本增效的价格机制,保障公众利益,避免由于垄断经营而带来的高商业利润,另一方面要考虑投资的合理回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3对产品、服务、安全等标准方面的监管。市政公用行业具有服务大众的特性,行业监管要使企业达到规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的同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市政公用事业涉及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特别是在目前的形势下,公共设施的安全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运转,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监管机构要监督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保证公共领域产品提供的可持续性。
篇4
关键词:自贡一小时经济圈;目标;模式;规则
据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度来源于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等战略方针的正确导向和制度保障,长江角、珠三角、环渤海、成渝等4个经济区和众多中心城市经济圈的强大推动力和航母作用。事实证明,发展城市经济与构建区域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佳路径和模式,因此,川南5市应与时俱进,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积极组建川南城市群,构建川南经济区――自贡一小时经济圈。
一、自贡一小时经济圈的总体目标
自贡一小时经济圈是以自贡为中心,一小时左右交通里程为半径组合的城市群,涵盖自贡、内江、泸州、宜宾和乐山5个城市及其辖区,发展的目标为:第一,区域目标。联合川南五市组成城市群,集合优势,密切合作,统一发展,合理分工,协调运作,构建区域经济体系。第二,城市目标。川南五市按照经济圈的战略目标和规划着力发展城市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开辟经济园区,加快城市化建设,统筹城乡平衡,优化人居与投资环境,构建城市经济圈,提升城市经济的竞争力。第三,产业目标。整合川南5市产业结构,集合同类产业,优化强势产业,开发资源与技术优势产业;连结上下游产业,组建产业集群,开辟产业基地及生产园区;自主创新技术与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实施品牌战略,创建产业、企业、产品的知名品牌族;构建产业产品市场,加速资本、技术和产品的市场流转;培育川南产业结构特色和优势竞争力。第四,科技目标。整合川南科技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专业归类,聚集力量,交流互补,综合利用,共同研发,自主创新,创立知识产权,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新型的科技人员,铸造强力的科技队伍;推动科技向生产力转化,提升区域经济的科技水平。第五,经济目标。融合川南5市经济,统一规划土地资源,地域分工,梯度发展,构建工业、农业和商业区位;调整三产业结构,工业为主导,产品为中心,效应为目标,提高产业贡献力;协调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的作用;强化内需力培育,降低区域经济对外依存度;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平衡各种经济关系,打造区域品牌。第六,环境目标。强化川南5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确立法制治理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倡导文化文明,提高国民素质;构建花园城市和田园区域,构建居住与投资环境,提升“引得来、留得住,能发展”的区域吸聚力。
二、自贡一小时经济圈的基本模式
(一)一核四星式区位结构
以自贡为区域核心城市,内江、泸州、宜宾和乐山四市为卫星城市,环绕四周构建成椭圆形经济圈,5个城市作为经济圈区位节点,形成圈层式、一体化的区位结构体系(见图1)。
(二)点-轴式空间结构
点就是城市,轴就是公路、铁路或水路。内宜高速公路连结内江、自贡和宜宾三市,泸乐高速公路连结泸州、自贡和乐山3市,两条对角线交叉穿越区域中心构成经济圈的中轴线;成渝内隆段――隆纳高速公路连结内江和泸州两市;乐宜高速公路连结乐山和宜宾两市;宜泸高速公路连结宜宾与泸州两市;拟建内乐高速公路连结内江与乐山两市,环绕区域四周构成经济圈的圈轴线,形成椭圆形的点轴线空间结构。另外,区域内的岷江-长江连结乐山、宜宾和泸州3市,沱江连结内江、自贡和泸州3市构成经济圈内倒“T”形辅助轴线。
(三)蛛网式框架结构
经济圈内主、圈轴线是域内公路的主要网线、国、省、市、县和乡5级公路串联域内所有城镇,像蜘蛛网一样把经济圈内的城市和乡村编成一体,形成经济圈的蛛网式框架结构。
(四)圈层式城市结构
市是区县的中心,区县是乡镇的中心,乡镇又是村组的中心,逐级具有层级关系。如自贡以自流井、贡井、大安3区构成自贡城市第一层级,以沿滩区、荣县和富顺两县构成城市第二层级,各区县如贡井所辖建设镇、长土镇、荣边镇和艾叶镇构成城市第三层级,形成自贡层级式的城市结构圈。川南其他4市同样如此。这样川南5市就形成了5个多层级的城市结构圈。通过上述4种模式的整合,构成一核四星圈层式的“都市圈”和点―轴式的“城市连绵带”,形成“点-带-圈”的开发规律及其结构状态。根据世界权威机构研究,“三种状态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呈等比级数1∶3∶9增加”。可见,自贡一小时经济圈在模式选择上的价值意义。
(五)聚集式产业结构
川南5市产业种类齐全,支柱产业突出,并且具有同质性的特点。按照产业聚集理论,集合同类产业构建“钻石型”产业集群,并在组织形式上集团化,构建如盐化工集团、机械制造集团、矿业集团、酒业集团、旅游集团、农业集团、教育集团和科技集团等专业化的产业集团,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小企业为网络”的集群式发展模式。在产业集群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产业复合生态系统,形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服务业等。在产业聚集中收缩上下游产业,集中产业区位安排,形成产业园区,开展基地化生产,如自贡的板仓工业集中区和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等,进而构建产业园区联合体,开展一体化经营。
(六)主体化功能结构
城市主体功能表现为对周边地区与经济的主导作用,自贡作为区域核心城市应当培育和凸显技术、信息、集散、管理、服务和创新6大中心功能,发挥对川南其他4市经济的引导作用。内江、泸州、宜宾和乐山4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主体功能,一是发展城市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是发挥次级“六大中心功能”,引导辖区经济发展。产业主体功能则表现为产业优势与引导作用,如自贡产业在盐化工、新材料和科教等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泸州和宜宾在酒业上占有绝对优势;宜宾和乐山在旅游业方面具有强劲优势等。因此,川南5市凸显各自的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的引导作用和影响力。在强化主体功能中要兼顾主体功能和辅助功能的有机结合,形成主体功能突出、功能错位分布的区域经济功能结构,促进人与地域的同步繁荣。
(七)均衡的制度平台
川南5市由于过去行政独立和利益自我等因素的影响,在制度上客观存在不均衡与壁垒现象,因此,要打破城市制度壁垒,通过“干预”途径和“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的方法,在社会、政治、经济(包括财政税收、货币金融等)、生态、文化等方面建立均衡的城市制度结构,形成均衡的区域制度体系,发挥协调一致的“政策工具”作用。
(八)共享式活动平台
在城市经营活动中,要消除城市经营中的封隔壁垒和无序竞争,形成协调一致,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区域经营活动。经营城市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市民要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协调城市经营活动,经营城市客体,即城市资产要确立互享、共用机制,在经营活动上协调同步,经营市场上共有并进,经营效益上互惠共享,形成经济圈共享式的活动平台。
(九)内外兼修的发展态势
经济圈经济态势的构成分为城市经济与经济圈经济,经济圈内经济和经济圈外经济,因此,川南5市在利用自身资源发展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同时,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部经济,充实域内市场;通过对外投资,形成外部经济,构建域外市场,“内外兼修”,以自身为主,承接亟需的“外来产业转移和开展对外合作”,形成全面开发、全方位发展的经济态势。
(十)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百年人,建千年城。自贡一小时经济圈的发展应当定位在百年不败,千年不衰的长远目标之上。因此,经济圈在战略选择、土地利用、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生态环境、城市建设、区域建设和制度设计等方面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设计与执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自贡一小时经济圈的运行规则
(一)组织落实,构建机制
省委省政府牵头,自贡领头联合川南五市组建自贡一小时经济圈发展委员会,全面负责经济圈的规划、构建、运营和管理工作。
(二)规划落实,引领发展
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考证的基础上,对自贡一小时经济圈的模式、模型、制度和目标等进行全面设计与规划。设计要合理,规划要科学,宏观明晰,微观具体,公众认可,切实可行,用规划引领经济圈全面、正确、有序、有效地发展。
(三)打破壁垒,生成一体
川南5市按照经济圈规划,打破行政壁垒,撤除制度隔栅,消除心理障碍,真诚联合,共同发展,推进区域一体化。
(四)三条战线,全面出击
构建自贡一小时经济圈关联川南五市的各级政府、所有企业和全体市民,因此,要在政府、企业和市民3条战线上按照其自身的社会职能开展基础性的合作,三线出击,汇集一体,形成协调运作、全面发展的自贡一小时经济圈发展格局。
(五)四个层面,全面展开
自贡一小时经济圈的活动涉及到圈内、省内、国内和国际4个层面的关联对象,因此,要在这4个层面,全面展开,同步运行,协调运作,促进自贡一小时经济圈高效、快速地发展。
(六)制度保障,促进发展
根据国际国内新经济区开发中制度决定成败的经验,切实加强自贡一小时经济圈的制度建设,形成经济圈的社会保障系统。一是构建制度体系,其中包括: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性制度;经济圈的设计制度;川南5市“合拍”性调整的城市制度。二是完善经济圈的制度内涵,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生态和文化等方面,从而形成自贡一小时经济圈的制度范畴,促进和保障经济圈的运行和发展。
(七)激励机制,长效发展
构建自贡一小时经济圈既是一项行政工作,又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因此,要把激励机制纳入经济制度范畴,通过激励的手段推动工作开展,对经济圈建设中的相关组织、人员和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进行绩效考核,奖罚结合,优胜劣汰,从而调动组织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促进经济圈的各项工作高效运行,保障经济圈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目前,自贡一小时经济圈还处于战略探索阶段,除了在理论上论证和实践中考证外,最重要的是设计一个相对可行的经济圈模式与规划方案。
参考文献:
1、辛晓梅.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
2、傅崇兰.新城论[M].新华出版社,2005.
3、叶青等.论中部崛起过程中区域中心角色的角逐[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7).
4、王瑛.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8(2).
5、王如松等.产业生态学基础[M].新华出版社,2006.
6、徐承红等.论构建四川省生态产业体系[J].经济体制改革,2008(1).
7、魏后凯.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冷思考[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7).
8、唐慎.开发区兴起与发展的制度比较[J].改革,2005(3).
9、易小光等.现阶段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J].改革,2005(3).
篇5
一、银行商业化改革与农户资金需求高度分散之间的矛盾
在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进程中,银行的商业化体制改革要求银行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来判断其经营行为,从金融部门看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从中国农村发展的需求看则应该另外评价。因为,商业化的正规金融机构是不可能适应农户由于高度分散并且兼业经营而提出的资金信用需求的,商业银行和小农经济这两方面的对接有问题。我认为,农户经营高度化分散是其根本特点,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也确实要求其追逐利润,规避风险。所以,银行和农户任何一方都没有对错之分。
目前的问题是,农村资金的短缺使之成为极度稀缺要素,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问题不是农户资金需求不足,也不是政府不想加大农业资金投入,而是市场化取向的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必然结果要求其退出农业。
农户的资金需求一般具有分散、小额化、周期长、风险高、不易监督的特点,银行如对其贷款,利润比较低。而任何银行所追求的利润只能来源于相对有规模效益的贷款。因此,这就导致了资金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不对称。不对称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银行没有办法了解农户的贷款需求,农户也不可能拿出详尽的贷款报告给银行,不可能走目前的金融程序向银行申请贷款。此外,农户没有资产抵押条件,即使可以用土地抵押,银行也难以收回这种隐含农民社会保障的抵押品。实际上如果不使用特殊的或暴力的手段,就连高利贷者也难以收回农户借款时的抵押品。
从近几年对农户的整体调查情况来看,农户的存款增长幅度大于其贷款增长幅度,因此有大量资金从农村流出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表面形式就是农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吸纳农村的资金有所增加,银行给农户的贷款却是减少的。农民的信用需求能够从银行和信用社得到满足的只占到24%,连1/4都不到,这就证明了我们刚才的假设:市场化导向的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必然结果是其退出农村信用领域,银行的资金供给与农户高度分散的、自给自足和半自给自足的、生活性需求与生产性需求混合在一起的、小额的、周期长的、风险高的、监督不易的资金需求之间信息不对称、体制不对称,其严重结果是导致农村资金要素匮乏。
作为龙头要素和最具组织作用的要素---资金,它如果退出农业,就会导致任何力图加大农业投入的政策措施都不能落实,增加农民收入的良好愿望只能落空。这就会引出一个问题:在整个国家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的同时,农业经济无法实现市场经济。这怎么来解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它调控的是什么?它是在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作用之下调控那些递减的要素,使那些边际收益可能递增的要素替代那些边际收益递减的要素。
那么什么要素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呢?很明显,是劳动力要素,而资金要素是过度稀缺的。因此就必然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在农村搞高利贷是最赚钱的。资金要素的边际效益是上涨的,但由于银行资金供给与农户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资金没法通过国家金融部门进入农村,因此农村成为资金要素过度稀缺的一个领域。土地要素也不能增加,因为它是人均占有的,而且由于土地承担农民的社会保障,所以土地要素的流转比例低。因此,尽管劳动力要素的边际效益降为零,甚至是负值,它也当然不能被替代。
因此,我们说,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发调控资源,在农业生产领域很难发挥作用,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农业结构更有可能会出问题。当我们的政策取向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思路上的时候,农业、农村经济所遇到的困难与这种政策取向的善良愿望之间似乎就出现了不相一致。
二、中国的农村经济问题不能靠外资来解决
九十年代后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靠外资不断增加来维持的。
那么,农业经济的发展能不能靠外资呢?我的回答是不可能。因为,外资是不会投向高度分散的、自给自足和半自给自足的、生活性需求与生产性需求混合在一起的、小规模的、周期长的、风险高的农业经济的。因此可以说,既不能按照城市经济发展的思路来解决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也不能靠外部市场来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问题。
简单地强调用市场化的路子来调整农业结构可能走不通,因为单纯开展“农业”的结构调整已经走到头了,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的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导致农业主产品的成本在“天花板”价格(国际价格)之上,此后小农经济条件下唯一能够维持农业简单再生产的内在机制,是农民在家庭经营内部自己把劳动力的收益降为零,甚至是负值。在这种情况下,对农业的一切政策设计,包括政府对农民直接进行补贴,其效果都不可能明显。
三、农村政策研究应该体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以往的经验看,一方面我们认识到,市场化的制度最早是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被借鉴的,那时候的城市仍然在维持计划经济;并且由于政府对农村采取休养生息的让步政策,放开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因此,农村的市场经济制度并不是被设计好、被推行下去的,实际上是农民作为利益主体的条件下,自发地与农村传统制度结合,才发挥了市场的作用。
另一方面,后来农村发展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则与城市改革从原来的国家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部门垄断体制、以及在国家大规模对外开放进程中部门垄断与国际资本结合有关。这显然已经导致农村经济外部环境发生根本改变。以往的教训表明,再单纯地强调农业的市场化改革解决不了农村经济的复杂矛盾。如果政府真的想扶持农业,必须从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局出发,放开某些垄断领域,让农民合作经济参与进来。
四、农村经济发展对策的深入讨论
第一,中国农村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必须用适宜小农经济的思路来解决农业问题。
首先要看到,我国的小农经济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其投入产出比下降为负值其实是个必然的过程。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就不能照搬西方,而东亚小农经济社会模式的基本政策安排---日韩台模式---是更值得我们借鉴的。日韩台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对农民合作社采取特殊政策放开农业外部规模经营。因为纯粹的农业生产没有规模效益,政府对农民进行补贴又由于交易费用太高而不可能补到每个单一的农民头上,因此,只能靠农业外部规模来补充农业内部收益下降的损失,政府只能是放开与农业相关的领域,让农民合作经济进入。与农业相关的这些领域包括:农村信用、保险、生产资料购销、农产品的加工,以及农副产品的批发等。所有这些农业生产外部经营领域都能形成规模、产生利润,而唯独种植业产生不了利润。外部合作经营所产生的收益必须通过合作社内部收益分配补贴到种植业上去,否则东亚小农经济从事的农业就很难持续下去。
其次是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要针对那些有组织的合作社,而不是直接投给农户。这还是由于政府与单个农户的交易成本过高。近年来提出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税费改革等政策都是以为政府可以与9亿农民进行直接交易,其实50年的经验教训证明这是做不到的。政府能做的是,对农村的投入和补贴不是用于部门或者部门下设的企业,而是直接用于农村基层合作经济组织。比如,政府对合作社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投入,政府投入可以计股(政府股权甚至可以占到50%以上,保证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被私人占有),但不能拿回收益。政府股权收益只能通过合作社内部分配用于农业生产补贴和农村公益事业开支。
不过,即使我们采纳了日韩台的合作经济模式,也仅仅意味着我们其实将小农经济条件下必然不断推高的农业生产成本消化在其他涉农行业领域返还的利润之中,而这并没有解决农业规模不足的根本问题(美国劳均土地面积为800多亩,中国仅为4亩多,相差200倍),中国的农业依然无法与国际上的规模农业去抗争。版权所有
第二,现在必须尽快启动城市化,否则就很难解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也难以带动国民经济整个一盘棋的发展。
这已经是被政策理论界自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谈了15年的老话题。按说已经没有再讨论的必要,当务之急似乎只是如何操作的问题。但是,如果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放眼全球”,如果考虑到21世纪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我所做过的关于加快农村城市化一切分析,就变得几乎没有意义。因为进一步的分析是,如果按照1998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定义的将来在21世纪的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中,中国所能够扮演的,只能是以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生产最低价格的一般制成品的角色的话,其结果可能要求我们只能象当年搞工业化的资本积累那样维持城乡二元结构,才能保证劳动力的低成本,否则追求高增长的中国经济就走不下去了。
篇6
关键词:社会公正;制度;政策;人力资本;
家庭
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片面的不协调性向全面的协调性进化的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人类社会活动系统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相互促进、彼此协调的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整体发展的基础。为了确保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的实现,为了消除社会中实际存在的不公正的现象,为了提升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准,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公正的理念,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公平行动。社会公正的缺失特别是由此引起的不公的分配结果势必挫伤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承受能力,激起弱势群体对社会政策甚至是社会制度的强烈不满和抵触,这种具有传递性的不满情绪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导致潜在的社会不安定;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和谐、谅解以及合作是保障社会安全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一个社会的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必然少不了社会各个阶层的通力合作,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基本的人格尊严,提升社会的公正程度,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隔阂、冲突、误解以及不信任,消除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同时增强解决已经出现的社会问题的能力,可以说社会公正是人类世代追求的“基本善”,是内在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的价值目标。
一、制度政策因素
浙江省国有经济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先天不足,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反而成为了一种有利于集体、个体、私营以及其它多种经济成分充分发展的优势,实际上就避免了许多国有经济和其它成分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冲突,从而形成一种非“式”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存在和发展的模式,这种遍地开花式的经济发展可以称得上式浙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特点,也就是这一特点对于社会成员来说,不仅可以保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合理的收入渠道,而且可以拓展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不能实现的多种收入渠道,这种基于体制改革而形成的并最终能够几乎支配社会公正所有领域的收入分配的多种渠道主要包括:按劳动或者要素的主要渠道,道义援的非主观努力的次级渠道,不可预期和风险性的三级渠道,权力支配性的隐蔽性收入渠道以及违法暴富性的少数人的收入渠道。由此看来,在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这种发生在经济成分方面的能够带来收入渠道多重化的变革,将会在经济体制转变的不同的阶段对于社会公正的不同领域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从单一化到多重化的转变的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将会由于多种渠道的影响而更加不公平,这是非常显而易见的,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进展,这种影响会由于收入渠道的自身多元化而逐渐减弱,最终会有利于社会公正的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公平实现。
浙江民营经济的大规模发展成为冲击原本存在的总体经济结构的强劲有力的因素,浙江民营经济户数已经由1995年的71556户,增加到了2000、2002和2003的178771、247287和302136户,这种高幅度的增长伴随着民营经济提供就业岗位由1995年的1053253个,增加到2000、2002和2003年的3004728、4040209和4839964个,而且,浙江的知名民营企业数目更是在迅速增加,如果从全国的角度来看,据前不久的全国民营企业100强排名中浙江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浙江省这种民营经济相对于国有经济的强大的发展势头不仅表现在城市,而且还体现在农村,本来上个世纪80年代的城市经济改革,农村价格改革和的推行,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以及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对于收入分配和社会公正应当有缓解的作用,但是,城镇和农村居民以基尼系数计算的收入分配变得更加不公平,更加合理的解释是民营经济的突出发展从不同的社会成员阶层和不同的具体领域加剧了不平等,而且,由于传统体制的原有政策在相当长时期内具有较强的“惯性”,特别是对农产品的低价收购政策,对农业农民的一种“剥夺”式的工农产品的剪刀差,不仅没有补贴还要征收税收的农业政策,对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政策以及把农民和城市市民分割开的户籍制度在近期还不可能完全消失,并被新的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的各种制度取代,可以看出,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传统政策的双重影响下,浙江省的社会公正状况特别是收入分配领域,在现阶段,至少从作者计算的基尼系数的情况看来,变得越来越不公平。
二、人力资本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是通过对经济增长剩余的解释而发展起来的,但是,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中国家收入的个人分配性质及收益增长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是较好的理解经济报酬分配的工具,教育和培训等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是个人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主要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开创者和代表人物之一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T.W.舒尔茨指出人们通过自我投资形成特定的人力资本,正是自由人得以增进福利的一条正途,在每个个体身上体现为个人知识、技能、经历、经验和劳动熟练程度的提高,在货币形态上表现为提高人口质量和提高劳动者时间价值的各项开支,并进一步细分为医疗保健、在职培训、正式教育成人学习项目和就业迁移等,对各项资本的形成,特别是教育资本的构成,计量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论述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于物资资本收益率的差异问题以及人力资本的增长对于个人收入均等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加里•贝克尔则是这一领域后续研究得以开展的关键学者,他把不断涌现的经验观察系统地组织起来,围绕着比较各项活动的收益流量的贴现值计算投资的收益率,他认为,合理行为的追求将会使得投资达到边际收益率等于资金的机会成本,他对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收益率计量进行了理论和经验的分析,深入分析了教育培训的支出和收入,年龄-收入曲线,收益率计算方法以及企业、职工和学生等主体的人力资本的投资决策行为,特别是,他对家庭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问题进行了经典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由于资本投资市场资源的稀缺性,人力资本并不是无偿获得的决定了人力资本的供给曲线具有正的斜率,他的收入公式为:,其中E代表收入,c为投资成本, 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平均收益率。
三、家庭因素
社会公正不仅仅是涉及到个人的问题,同时也是牵涉到家庭的问题,正如个人会遇到不同的机会并根据一定的原则做出适合于自己的决定一样,家庭也会面临着众多的情形并且也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做出相应的合理的反应,但是,家庭的决策会更加复杂,主要原因是家庭决策是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之后的一个结果,影响家庭决策的因素主要包括:进入或者退出劳动力市场,子女的抚养以及接受多少教育。
假设一个经济系统中生活的人们的一生可以划分为童年、成年和老年三个时期,也就是时间T∈(0,∞),人们重要的决策在成年期内完成,那么,人们的效用函数可以表示为:ln(ct)+βln(dt+1)+γln(ntht+1),其中ct为成年时期的消费,dt+1为老年时期的消费,nt为子女的数量,ht+1为子女的人力资本,参数β>0代表人们的心理贴现率,参数γ>0表示人们的利他因素。同时,抚养一个子女将会占用成年时期的部分用ф∈(0,1)表示,那么,我们可以得到成年时期的约束条件为:①, 其中st表示每个子女的教育年限,wt单位人力资本的工资,并且假定教师的平均人力资本等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平均人力资本,所以,每个子女的教育费用是,②考虑到利率因素Rt+1,那么,老年时期的预算约束条件为:dt+1=Rt+1st,③子女的人力资本ht+1取决于父母的人力资本ht,平均人力资本以及教育因素et,,其中参数τ∈[0,1]表示人力资本在家庭内部的遗传系数,k∈[0,1 - τ]代表教育的质量影响因素,同时Bt以下面的速率变化,Bt=B(1+ρ)(1-τ-k)t并且满足,B,θ>0以及η∈(0,1),④定义表示家庭相对于平均人力资本的比例,那么,一阶条件下,,以及,由于xt表示家庭人力资本的相对数,所以,富裕家庭的人力资本相对数xt∞和贫困家庭人力资本相对数xt0的条件下,子女数量的比例为:。
可以看出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相比子女数量较少,同时子女接受的教育较多,同时在物资生活、精神生活以及遗传方面都有巨大的优越性,有关父母和子女经济地位关系问题,美国经济学家Blau和Duncan早在1967年就通过统计工具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子女成年后的经济地位与其父母的经济地位仅仅存在着非常弱的相关性,也就是认为市场机制是可以自动实现公平的,特别是1986年,Becker和Tomes的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和子女在收入方面的相关系数的平均数只是0.15,紧接着1988年,Becker在就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职务时,发表演说,“低收入和高收入一样并不是简单地从父母到子女的传递问题。”同时也有经济学家,例如:Bowles,Atkinson,Maynard,Trinder,Solon和Zimmerman认为代际之间的收入相关系数被低估了,主要是由于计量的误差和在调查时被调查对象自我回忆有关父母对自己收入影响的有意识的缩小,他们研究结果是Becker和Tomes的研究结果的三倍,也就是0.45,这样的结果说明禀赋的分配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即使一开始分配比较公平,那么随着代际之间不公平的传递,最终将会是差距越来越大。
四、改善社会公正的建议
社会公正是人类文化中带有终极意义的一个基本命题,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根植于人们心目中的一种基本的制度性的理想,成为人们世世代代追求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它有助于人们在现实中寻找更加合理的生活追求。要营造一个高效并且公正的社会,仅仅依靠个体的努力是不够的,政府必须从对全体社会成员负责的角度出发,维护社会公正的理念和准则,保障社会公正体系中各领域内容的之间的协调和具体实施,并且积极创造一些有助于提升社会公正水平需要的条件,因此,政府有责任“平等地发展个人潜力,使每一个人一开始就有足够的权利(物质条件)以便得到相同的能力与所有其他人并驾齐驱。”政府不仅要制定有利于保护在市场化、现代化以及社会变迁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群体的基于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基础教育和住房等方面的社会政策,更需要通过具体社会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一定的补偿,主要是提高弱势群体的“造血”能力,提高他们的人力资本,增强他们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各领域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蔡.《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廖申白.《正义论:对古典自由主义的修正》.《中国社会科学》,2003,5
[2]何怀宏.《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罗尔斯正义论中的历史与理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5
[3]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中国社会科学》,2003,3
[4]O.Attanasio,G.Berloffa,R.Blundell,I.Preston,From Earnings Inequality to Consumption Inequality,the Economic Journal.2002.march
[5]Pertra E.Todd and Kenneth I.Wolpin,On the Specification and estimation of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Cognitive Achievement,the Economic Journal,February.2003
篇7
[关键词]就业结构;第三产业;就业政策;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0)02―0044―06
自2008年末以来,受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也出现了明显的减速。中国的就业形势也因此开始恶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工“返乡潮”。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2008年中国农村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已超过1.3亿人,其中约有60%的农民工在2009年春节返乡,返乡农民工数量较2008年春节增长了10%,返乡时间也大幅提前;今年外出就业的劳动力将超过2000万。二是业已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一步加剧。根据中国教育部的统计,截止2009年7月初,中国应届大学生就业率仅68%。如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仅是一个政策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影响中国就业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国内文献对该问题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户籍制度或城市歧视性的就业政策人为造成了城乡二元劳动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城乡之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二,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如大学生扩招引起的知识失业和妇女就业机会不平等;三。从产业结构分析中国GDP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趋势,如第二产业产出的就业弹性下降及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但是,现有文献对中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缓慢的分析还很不充分。根据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因此,分析和探讨影响中国第三产业的因素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于化解中国就业压力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第三产业就业现状
1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三次产业就业人数中所占的比重太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和优化升级,但是,与世界上其它发达或欠发达国家比,中国就业结构仍然不合理,就业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然太高,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太低。根据2009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提供的国别比较数据,2007年24个国家或地区(包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排名前几位的分别是巴基斯坦(43.61%)、泰国(41.73%)、印度尼西亚(41.24%)、菲律宾(36.12%)和罗马尼亚(29.47%)。而按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中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为40.8%,与上述国家比,居第四位。而同期,发达经济体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则低得多,如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是1.37%、1.43%、2.25%和4.24%。从上述国别比较可以看出,中国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迅速,就业量有了显著增长,一部分劳动力也转移了第二和第三产业,但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太多,仍有大规模的人口要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来。即使中国人口不变,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再下降一半,今后也仍有几亿人口要转移。
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相反,目前中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又太低。根据2009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提供的2007年国别比较数据,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最低的三个国家分别是:巴基斯坦(35.42%)、泰国(37.55%)和罗马尼亚(39.06%),而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中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比这些国家还低,仅32.4%。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之低就更明显了。以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国家为例,2007年这三个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达到了77.96%、76.37%和67.89%。
在同样的资本规模下,第三产业较第二产业或第一产业要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因此,中国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到城市以及城市劳动力无法顺利就业,与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密切相关。其它国家,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的发展经验也表明,第三产业是容纳就业人口的主要渠道。就业人口的三次产业分布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该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并且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约占总就业人口2/3的比例。
因此,中国就业结构的核心问题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太高,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又太低。流动人口无法真正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定居和工作,导致农业中大量富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到第三产业中去。
2 第三产业内部就业结构升级缓慢
中国第三产业就业的第二个特点是第三产业内部的结构升级缓慢。根据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随着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内部产值和就业结构也将不断优化升级,金融、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会迅速崛起;同时,教育、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等公益性行业比重也持续上升。但在中国,不仅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三次产业比重过低,而且第三产业内部产值和就业结构升级非常缓慢。
下面利用1990―2002年代表性年份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人数来分析其发展趋势(见表1)。由于2002年以后中国统计年鉴不再提供这些数据,因此对于2002年以后第三产业内部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本文将利用第三产业内部增加值来进行推断。
根据人们普遍接受的经济学家布朗宁和辛格尔曼的分类方法,可将第三产业分成四大类:分配服务、消费者服务、生产者服务、政府公共服务。由于分配服务的内容都属于作为中间投入的生产者服务。所以相应的服务业可分为三大部门:为消费者服务的部门,为提高交易效率的生产服务部门(金融保险、运输仓储、通讯、房地产、各种商务服务)以及为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价值生产服务的社会公共服务部门(科教、文化和卫生保健以及公共管理等部门)。
从表1可以看到几个明显的趋势特点。一是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和社会服务四个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就业人数比重稍微有上升,但上升势头并不显著。二是除了政府等公共机构就业人数以外,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其它五个具有公益性质的行业就业人数比重逐步下降。三是除上述行业外的“其它行业”就业人数比重大幅上升,这主要是服务业内部行业划
分标准不够细,一些新服务业未能正确归类所致。
但是,本身作为经济发展重要基础的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是明显的,因为在1990―2002年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都较高,与此相适应,生产陛服务业也应该较快地发展,特别是教育等公共服务业的就业人数比重还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突出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公共职能缺失问题比较严重。
由于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增加值可以间接反映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情况,而且可以得到这些较新的数据,因此,下面从第三产业内部子行业增加值的角度来推断2002年以后中国第三产业内部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见表2)。
2004年中国第三产业内部行业分类标准进行了调整,表2列出了调整后的2004―2007年中国服务业内部子行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从表2可以看到,在2004年到2007年的四年间,生产业的比重略有增长,而消费业和公共服务业的比重略有减少。无论是生产业、消费业,还是公共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变化幅度都不大。因此,服务业内部各子行业的发展比较缓慢。
在前面的三大产业就业人数结构的分析中,我们已看到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在逐步上升,但这种上升的速度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不相适应的。现在,我们从第三产业内部子行业增加值的比重能进一步看到,不仅第三产业总量增长缓慢,而且其内部子行业结构调整也很缓慢。
特别是在2004年到2007年间,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大部分具有公益性质的行业的增加值比重一直是下降的。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公益部门的发展不仅滞后,而且滞后GDP的增长。
二、中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滞后的原因
阻碍中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国的发展模式、制度、政策等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依赖重化工业,忽视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导致中国重化工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掌握了大量的资源,而且各地的经济发展是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对政府官员的考核也是以GDP为主,而不是以就业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方政府有强烈的激励发展重化工业来拉动GDP。因此,最近几年我国对服务业的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相对下降(如表3)。连续五年,该比重都在逐渐下降。其中教育等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行业投资比重下降,说明了政府的公共职能相对来说在进一步弱化。
第二,中国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体系,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
首先,20世纪末以来中国的七亿多劳动力参与全球分工体系但以劳动力不出国门为前提,其结果是全球的资本、技术、制度和管理等要素向中国东部沿海流动,国内的劳动力要素从中西部向东部流动,从而达到全球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在这个要素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过程中,中国的劳动力要素得到充分地利用。
从全球经济的角度考察我们就可以发现。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是充分利用劳动力廉价的优势,以劳动密集产品的生产为主,而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充分利用其创新优势、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和人才优势,以资本输出、知识产权输出、管理输出和品牌输出为主,而这些输出大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相联系。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比重的过度上升和服务业的滞后是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现代服务业比值的不断上升相辅相成的,体现了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要求。
其次,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到位,中国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角色。他们为了追求地方短期GDP的增长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通过降低税收、扭曲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吸引外资。对外资长期给予优惠待遇,造成内外资待遇的不平等。更加严重的是各地纷纷仿效这一类行为,导致各地产业结构雷同,相同制造业供给过剩,效率下降。同时各地为了保证本地区粗放的经济增长,排斥优势互补,没有形成差异性分工,也间接地影响到服务业要素的流动和分工聚集。
第三,第三产业中国有经济的比重太高,限制了第三产业的竞争和发展。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领域主要应该包括一些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性行业、能够提高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高新科技产业的重点骨干企业等,但目前中央企业的行业分布面已明显过宽。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在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七大行业保持”绝对控制力”,在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探设计、科技九大行业保持”较强控制力”,这十六大行业,遍布竞争及非竞争性行业。
表4列出了城镇国有企业单位就业人数占城镇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其中第三产业城镇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国有单位。卫生和文化等行业的国有企业就业人员几乎占90%,教育业甚至超过了96%。
不仅国有经济在很多行业占主导地位,而且政府还给予国有经济许多政策上的优惠,例如,对国有经济单位人才和信贷资金的优先安排等,以维持和增强国有经济的地位和竞争力。为了矫正这种歧视性的政策,政府已对中小企业采取了许多针对性的扶助措施。国务院总理2008年11月中旬在广东调研时强调,中小企业在扩大城乡就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了扶助中小企业的四项措施。但这些措施在各地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例如,国资委公布的2009年3月份中央企业整体利润同比增长26%,和2月份比,增长更是高达86%。而同样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大批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却面临很大的困难。中小企业的生存艰难和中央企业的一枝独秀形成巨大的反差,表明了对国有企业过多的政策倾斜并未得到根本改观。
第四,户籍、税收等制度和政策性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民工转为城市人口还存在种种障碍,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服务业的转移(王美艳,2005),使得长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城市化对就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城市具有规模经济和集聚功能,能形成大量新的就业。其次,城市本身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中国城市化滞后必然延缓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增长。
另外,企业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很多制造业都集聚在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这些企业大多还处于由自己包办各项中间服务活动的状态,一方面是由于缺乏专业的服务人才,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企业在劳动就业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此外还存在着市场交易活动效率低下的问题,使得企业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上。即使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也还是无法有效地促进中间服务业的外部化。与此同时,国内大都市的现代服务业,一方面缺乏高端人才,另一方面体制创新存在种种问题,加上因区域性限制而缺乏广大的服务对象而处于发
育不良的状态。
税制也是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并进而影响到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中国目前对服务业实行营业税而不是增值税,而营业存在双重征税问题,所以中国服务业的税收很重。比较中国所有OECD f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国家的服务业税收负担,中国最高。所以改革税制是促进中国服务业发展和提高就业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除了户籍制度和税制以外,法治环境和政府干预过多也会影响服务业的增长。汪德华等(2007)利用跨国截面数据发现,以一国法治水平来衡量的契约维护制度的质量,与其服务业比重显著正相关;政府规模与其服务业比重显著负相关;其中法治水平对服务业比重的影响在中低收入国家更重要。政府支出规模和政府投资规模对服务业比重都有负向的影响。因此,法治环境和政府行为对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和第三产业就业水平的提高都有影响。目前中国的经济转型还未完成,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尤其是对服务业的管制仍然较多,这就导致第三产业发展迟缓。
三、促进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的主要政策建议
综合上面的分析,促进第三产业就业增长在制度层面需要进一步放开户籍制度,让农民能够进城从事第三产业;改革对服务业的双重征税。这些制度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就当前来说,促进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实行发展方式转变,将以投资和出口为主的增长模式调整为以国内消费为主的增长模式。通过增长模式转变,在GDP增长的同时,也实现就业的相应增长,防止出现无就业增长的情况。扩大国内消费的重点是扩大居民消费,既包括商品的消费,也包括服务的消费。其中对服务的消费能有力促进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增长。特别是信息、法律服务和家政等服务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深化第三产业内部的分工,能显著地提高中国的就业水平。因此,转变到以国内消费为主的增长模式不仅能维持经济持续增长,也能兼顾就业目标,实现这种转变是中国发展模式的战略性调整,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
第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和进一步放松管制是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推动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市场改革所取得的成就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只有继续坚持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放松管制并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大力推进垄断部门的改革,才是解决或缓解中国就业压力的根本出路。国务院常务会议已于2009年4月29日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其中有两项重要内容,一是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二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2009年,一系列放松管制、打破民营和外资行业进入壁垒的政策和措施陆续出台。例如,中国国家发改委正在酝酿促进和鼓励民资进入铁路领域的一系列措施;文化部制定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确定下一步将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今年中国的新医改方案公布,部分公立医院为民营医院,支持民营资本办医、政府购买医疗服务等。这些举措是新的经济形势下深化体制改革和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需要切实执行。
篇8
关键词:服务业 政府职能 行业协会 法制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迅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80年的21%上升至2010年的43%,上升了22个百分点。而目前,全球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平均达到60%以上,主要发达国家则达到70%以上。这表明虽然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比重仍处于世界较低水平,发展仍然相对滞后,而且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管理不到位、行业管理落后以及法治水平较低。笔者认为,要改变我国服务业发展落后的现状,必须从这三个方面来着手加强现代服务业管理。
转变政府职能并加强政府管理
我国服务业发展不足的原因,除了企业自身发展水平的制约外,政府职能不清是影响服务业转型的根本原因。要消除服务业发展体制,深化服务业市场化改革,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一)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首先,政府要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市场规范化程度低、竞争秩序混乱、企业信用度差是现阶段我国服务业市场存在的一大问题。现代服务业中许多行业是新兴行业,缺乏成熟的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如在金融、证券、保险等行业中制定保护投资人利益的监管办法等。政府应加快制定和完善与现代服务业及其市场运作有关的法律法规,逐步消除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其次,要制定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如统一区域性的、各自为政的财税政策,加快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放宽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支持;进一步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在增值税尚未全面征收前,应进一步完善营业税制;规范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统一内外有别的税收制度,让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二)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
人力资源是发展服务业的基础。政府必须从某种战略高度出发,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速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培养。
首先,要加快培养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知识、信息资源,结合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在培养服务业所需各类人才方面的潜力和优势,加快培养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有计划地在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服务业紧缺的专业,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服务业提供所需的各类人才。其次,要建立现代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全面推进现代服务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放宽户籍以及就业市场等方面的限制,大力引进国内外现代服务业方面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另外,要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必须加强岗位职业培训,提高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质量意识、竞争意识、业务水平,同时加强全社会诚信观念的教育。全面建立起以市场准则为基础的用人机制,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
(三)推进现代服务业开放
要抓住服务业转移的机遇,统筹国内外发展。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要求我们既要成为国际制造业中心,也要努力成为国际服务业中心,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大力推进服务业开放的同时,还要支持服务业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具有许多承接服务外包并直接开拓境外服务市场的有利条件,如劳动力资源丰富、传统服务产品多种多样,如武术、中医、园林建筑、文化艺术等,同时,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兴产品也逐步增多,如信息、软件、金融、电信、科技、教育、体育、电影、出版、特色工艺等,这些服务产品都可以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
(四)加大现代服务业投入
加大投入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本保障,在适度增加现代服务业政府发展基金的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现代服务业的投入。发展服务业必须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应形成灵活弹性的现代服务业机制,从投资、财税等方面向现代服务业提供政策倾斜,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多渠道增加对现代服务业的投入,以大投入来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
积极探索用少量政府资金引导、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筹集资金的服务业发展新机制。对服务业中的薄弱环节,各级政府可采取贴息的办法,积极向服务业项目发放贷款,促进其尽快成长;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的领域和范围,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国家、企业、个人、外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程。
(五)建设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服务业产业集群是指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公共服务等相关联的服务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某一特定区域形成的空间集聚现象。服务业集群发展是现代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现象,决定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及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政府应当从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结合城市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情况,努力通过适当的政策引导和制度安排,积极推动服务业的集群发展,最终构建自主的城市服务业发展体系。
促进行业协会建设并完善行业管理体系
行业协会可以把不同部门和不同所有制的同行企业联系起来,形成真正的行业管理。行业协会在我国服务行业的经济治理中已经开始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其中一些协会已经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行业管理体系。因此,完善服务业行业协会的管理是实现服务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建立行业协会法律体系
确定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是完善行业协会组织体系的第一步。行业协会如果想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就必须对行业协会进行法律定位。否则,将会严重制约行业协会作用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制定行业协会法,以促进行业协会健康发展。
篇9
关键词:农村;农村城镇化;三农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一、农村城镇化的必要性
常理说农村与城镇是应该区分开来的,但是在我们国家出现了农村城镇化这个说法。同中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农村工业化高度相关,与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体制密切相关,即传统体制不允许农民介入工业。然而,一旦农民获得支配劳动力的权利,介入非农产业,就很有可能参与到工业化进程中去;当农民尚不能进入城市去发展工业时,在农村集镇乃至村镇发展自己的“农民城”也顺理成章。因此,可以这样理解,“中国农村城镇化”,比较能够反映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非农化的现实。
随着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三农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尤以农民问题较为棘手。而农民生活水平增长缓慢,城乡差别扩大的直接原因在于人少地多的特殊国情。2004年国土资源部资料表明,中国现有耕地面积18.37亿亩,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1.41亩。这一现实决定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中国农民即使生产效率再高,靠土吃饭,依靠第一产业增值的空间也已极其有限。那么出路在哪里?要提高人均土地资源占有率,无非两条路:增加土地;减少农民。在土地作为不可再生性资源的现实下,减少农民成为了唯一途经。那么怎么减少农民呢?实际上把农民从脸朝黄土地朝天的生活中剥离出来很简单,难就难在,怎么让他们在实现身份转变的同时实现职业转变,观念转变。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央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手段把农民限制在了农村,而现在要让大批农民实现非农化,绝对需要大中小城市中广泛存在的二三产业就业需求的吸收。那就从客观上要求大批农民走进城市,成为居民。而现阶段我国大中城市的吸收就业人口的能力已趋近饱和,要让那么多的农民实现职业和观念转变,更多的需要我们造“城”,变农村为城镇,以便让农民就地转变身份,就地转变职业。
二、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对策
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其重要的意义,它与国家政治、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息息相关,同时关系到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于如何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本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近几年来,由于技术进步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速度放慢。今后乡镇企业的发展思路应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和为农业生产提供生产要素的工业。同时一定要转变干部的观念,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发展思维定式,将视野放宽,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变农民的保守思想,鼓励引导他们解除传统束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掌握相关政策和致富信息,发掘自身潜力。
2.逐步弱化和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行相关制度配套改革。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允许农民自由进出县城以下的建制镇,逐步放开城市和县城对农民的准入限制。完善农村土地使用和流转制度,允许农民进城后对承包土地进行有偿转让,逐步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同时允许城郊农村集体土地作为股份参与城镇开发,弱化城镇建设土地短缺现象和保护农民利益。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眼下对于城镇化存在的资金短缺、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手段与方式进行改革,对以往传统的体制要予以转变,对于以往的经营模式需采取一定的手段进行更新,找出适合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拓宽筹资渠道,增加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
3.对小城镇树立合理的规划。各地政府要对小城镇的整体做出规划,对于小城镇的数量、规模和功能定位上要认真把握,进行调控,促进城镇第二、三产业发展,聚集人口,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以规划为龙头,完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农村城镇的规划,要从整体出发,不得一味注重单个城镇的发展,一定要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只有将局部的、个体的城镇放到区域经济的整体中建设发展,才能形成区域内合理有序的城镇群体结构。反之,如不能很好地协调两者的关系,即使单个城镇规划得再好,而忽略了整体的发展,也只会使区域优势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4.继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条件是关乎农民生存发展的重要客观因素,极大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新时期,依然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快农村危房危窑改造工程,全面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加快农电网改造工程,保证农村居民用电便捷安全、管理集中、电价合理;加快人饮工程建设,提高自来水入户率,保证居民饮用水的保质保量、安全及时供应;加快乡村组道路扩宽、整修、铺砂工程,保障出行、运输道路畅通;加快沼气池的应用推广,推行秸秆还田,实现生态和资源的良性循环;加强机平农田、山区梯田建设的范围和水平,改善耕作条件,实现增产增收;加强道路绿化和农村改厕改卫工程,促进生态建设,改善生活条件。
5.注重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在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科技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加之就业创业形势的变化,对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无疑有了更高要求。所以,为了顺应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发展形势,必须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一要建立健全乡村两级的农民培训基地和配套设施,配备具有相应资格水平的培训人员,定期开展各类培训;二要注重先进、实用、易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如全新的耕种方式、果园管护的先进手段、新品种的应用、农业机械的操作等;三要注重培养农民自觉学习的观念和意识,要授之以渔,使广大农民逐渐形成自学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培训,力争达到一村一个科技带头人,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加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只有加快农村城镇化,才可能启动农村市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对城镇形成的巨大压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扭转中国宏观经济“偏冷”的趋势。而从长远来看,农村城镇化又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吕永强.关于农村城镇化的探讨.中华民居,2011(11).
篇10
【关键词】沈阳 旅游业 旅游资源 对策
一、前言
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其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和创造旅游经济。当今旅游业的发展蒸蒸日上,而在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需要我们关注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本文以沈阳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为题,从不同方面论述了沈阳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目的在于使旅游业能够成为一项能带动总体经济的重要产业,未来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二、沈阳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近年来辽宁省旅游业在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时也在促进社会发展以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省会城市,其旅游经济的发展影响以及带动着辽宁省经济的发展。从以下几方面对沈阳市旅游业现状进行分析。
(一)从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发展现状。
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省会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占据着显著优势。旅游是一个娱乐的过程,要达到旅游主体、旅游客体以及旅游中介间的高度统一。吃、住、行、游、购、娱是构成旅游业的六大要素,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可以更好的满足旅游者在这些方面的需求,吸引更多的游客选择这些城市的景点。
(二)从交通运输看发展现状。
沈阳位于辽宁省中部,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沈阳是东北最大的交通中心和交通枢纽。高速公路与铁路运输四通八达,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条件,东北最大的航空港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也为入境游创造了优越条件。
(三)从人们消费水平以及消费观念分析现状。
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旅游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多调查结果都显示,一个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大大超出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限度时,人们的消费观念就会发生变化,消费也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状态,而是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外出旅游便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人们的消费水平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四)从历史古迹以及民族文化分析发展现状。
沈阳是一座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城,其发展中所产生的文化和历史古迹也一直流传至今。沈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满汉为主体的,由多民族组成的聚居地,每个民族都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也使沈阳的文化更具有多样性的特色,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也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参观游览。
三、沈阳市旅游业发展趋势
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沈阳市旅游业发展势头也明显增快。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增加,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维持社会和谐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沈阳市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也发生了变化。
(一)旅游人数增加,旅游方式多样化。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提高,选择出行旅游的人数也会随之增多,旅游方式也逐步多样化,自驾游、低碳游、团购游、候鸟游、高铁游等方式可以为不同的群体提供最适合的出行旅游选择。
(二)旅游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旅游业发展迅速。
沈阳市的繁荣发展使旅游服务设施的完善性得到了保障,而旅游服务和服务设施是完美旅游的桥梁,是典型的中介体,宾馆、饭店、旅行社、交通的快速发展也会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垫脚石,为旅游业乃至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旅游活动更具特色,国际地位提升。
沈阳国际旅游节的举办向国内外游客和来宾展示活力之都沈阳市的魅力,提升了沈阳在国内外知名度,在实现旅游经济与社会文化等产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为沈阳增添了一个世界级的旅游精品,大大改善了旅游服务环境,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富有特色的旅游活动会在未来沈阳旅游业的发展上增添亮丽的光环。
四、沈阳市旅游业发展对策
立足于沈阳市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整体环境,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对促进沈阳市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把旅游业培育成沈阳经济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具有重要特殊的意义。
(一)发挥地方特色,发展区域特色旅游。
沈阳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为发展区域特色的旅游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沈阳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遗留的历史赋存物表现着一个时代的特征,包括古遗迹、古建筑、民族礼仪以及生活习俗等,旅游价值尤为明显。
(二)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提高综合接待能力。
在沈阳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制定相关的旅游发展战略和条例,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以及建设重点不够明确的问题都是旅游业发展的阻力,而政府的相关政策会使旅游业在合理的机制下进行,提高发展的效率和总体水平。
(三)培养旅游方面专业人才,提高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旅游从事人员的学历较低会很难适应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市场的需求,在服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会随之明显和严重,加强旅游方面人才的培养,提高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在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总结
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旅游这种形式,不仅可以让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和传递。随着管理的完善和制度的确立,旅游业将会成为沈阳市经济产业中的领军者,为沈阳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更好的保障。
(指导老师:于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