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发展情况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可降解塑料发展情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塑料包装;绿色化;可降解
中图分类号TG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6-0076-02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我国的塑料包装工业发展相当迅速,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的食品、日化、医药等各个行业的进步,而这些行业的进步又反过来进一步的促进塑料包装工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塑料包装在许多领域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工业品包装、家庭日用品包装、服装包装、药品包装等也大量的采用塑料包装,这些都在促使塑料包装的发展。进入新世纪后,可持续发展战略被高度重视起来,世界产业的变革也以此为基础,同时随着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消费者也对商品的包装开始重视起来,并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绿色包装已经成为了国际环保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也是如今各个国家包装工业的主要发展潮流,同时也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避免出现个各种新的贸易壁垒的重要内容。如今绿色、低耗能、轻量化已经成为了塑料包装的主要趋势。
1 塑料包装绿色化趋势
1.1绿色包装内涵
现在对于绿色包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通常情况下绿色包装主要包含了那些能够给进行循环复用、再生利用或者是可降解腐化,并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不会对人体以及环境造成公害的包装。绿色包装最主要的意义就在于对环境的保护,并且还必须要兼备资源再生的特点。具体来说,绿色包装包含了以下的几个具体的方面:1)包装减量,绿色包装需要能够在满足保护、方便、销售等各种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包装的用量,以此来达到节省资源和能源的目的;2)容易进行重复利用或者是方便回收再生,这是绿色包装十分重要的一点,多次的重复使用或者是通过相关的处理方法进行回收再生,那么就能够节省更多的资源;3)能够被降解腐化,绿色包装不能更够在废弃之后会成为永久垃圾,其废弃物必须要能够被分解腐化,只有这样才能够起到改善土壤的效果和目的;4)绿色包装所采用的材料本省不能够对人和其他生物、环境等产生毒害作用,在绿色包装中不能够含有有毒性的物质,或者是必须要在相关的标准之下;5)在包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不能够对环境产生污染造成公害。
1.2绿色包装薄膜进展
可食性包装薄膜。这种包装薄膜主要是采用各种天然的可食性物质为主要的原料,然后通过不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最终形成一种拥有多孔网络结构的薄膜,例如壳聚糖可食性包装膜,玉米蛋白质包装膜等等。这种薄膜能够用于各种即食性食品的内包装,在食品行业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可降解塑料包装薄膜。传统的塑料包装薄膜,不仅仅是回收的难度很大,而且其废弃物也不易降解,如果是埋入地下,那么没有讲解的物质就会对土壤结构进行破坏,同时如果是采用焚烧的手段进行处理,那么就会产生出有毒气体对空气进行污染。可降解塑料包装薄膜不仅仅是具有传统塑料的各种功能和特性,同时还能够在其寿命终结后,可以通过土壤和水的微生物作用或者是通过其他的方式,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分裂降解,并最终能够重新进入到整个生态环境中,真正的回归大自然。对于可降解塑料和生物/光降解塑料等,国内的研发已经覆盖了光降解、光生物降解、光氧生物降解、高淀粉含量型生物降解、全生物降解等许多大类,并且取得了相当良好的成就。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其在包装方面的应用遍及多个方面,例如普通包装薄、购物袋、垃圾袋等等。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还环境保护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水溶性塑料包装薄膜,这种绿色包装材料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使用较为广泛,常被用于农药、化肥、颜料、染料、清洁剂、水处理剂等各种化学试剂的包装中。相比而言水溶性塑料包装薄膜降解彻底,而且使用也十分安全,因此其已经被发达国家所重视。同时国内也有企业开始投入生产。
2 塑料包装加工工艺绿色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塑料包装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也开始注重低能耗和绿色化,尽可能的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并使得生产出来的塑料包装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更小。
2.1塑料稳定化技术的开发和使用
对于日用化学品、灌装塑料容器、装食品用的托盘或周转箱等都能够利用塑料稳定化技术来制造出质量好的合适的塑料制品,而且通过塑料稳定化技术所制造出来的物品的再使用或回收再利用价值也相对更高。但是这种技术的发展关键是在于抗氧剂、紫外线稳定剂和自由基捕获剂的研发和制备,只有这些方面有了突破,这种技术才能够被更加广泛的使用。
2.2塑料可降解技术的研发和使用
塑料可降解技术是绿色化塑料的一项重要技术。从降解机理来看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这几个方向上:光降解机理、生物降解机理。在光降解塑料方面,研究开放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并且其应用也十分的广泛,而且就技术上来说更加的成熟,主要有合成型光降解塑料、添加型光降解塑料这两大类。基于生物降解机理的生物降解塑料可以分为生物降解型和生物破坏性塑料这两种,目前正在实用化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主要有聚酯和多糖系这两大类。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可降解塑料在生产上成本都较高,而且就技术方面也不是相当的成熟。
2.3焚烧回收热能或采用炼钢炉再利用塑料废弃物的开发
焚烧兼回收热能是对塑料包装废弃物进行再资源化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当前对塑料包装废弃物进行治理的一种最为现实的选择。在开发绿色化的塑料包装时,还必须要考虑到对塑料包装的回收再利用,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绿色化。因此,需要,设计出使用更为简便、寿命更长、价格更低的回收设备,以此来加速我国在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再利用方面的研究开发进度。
3结论
总之,绿色化塑料包装是今后塑料包装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这种趋势是对当前的资源和环境现状以及人们的生活要求的一种迎合。
如今的塑料包装无论是在选材上还是在生产工艺上都在向着绿色化发展,并且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经济活动行为原则,这一切都是为了希望能够减少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绿色;包装材料;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纸质包装材料
中图分类号:TB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071-01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绿色、低碳、环保、节能、安全等要素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人们对包装材料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视,绿色包装材料正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推广。人们对绿色包装材料的认识和要求也从原先单纯的减少固体废弃物及其对环境的污染,逐步扩大为考虑在整个包装生命周期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注重减排、节能、低碳、降耗、生态、安全,注重废弃物的可自行降解、可循环再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研究和应用最多的绿色包装材料就是可降解包装材料,可食性包b材料和纸质包装材料。
1、绿色包装材料的内涵及分类
绿色包装材料是指材料在全生命周期内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不造成危害,并且后期能实现回收再使用或可自行降解从而不污染会环境,有效地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具有绿色的特性的包装材料。根据应用及发展现状可以将其按照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和纸质包装材料划分。
1.1、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
目前主要的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有淀粉基可降解包装材料、聚乳酸基可降解塑料、水溶性薄膜及其他可降解材料等。
淀粉基可降解塑料是淀粉经过改性、接枝反应后与其他聚合物共混加工而成的一种塑料产品。淀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得到的产物,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是一种纯绿色无污染可再生资源。
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是由各种可再生天然资源中的淀粉、纤维素、多糖等碳水化合物经过水解、发酵、纯化、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环境友好型树脂,其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
水溶性塑料包装薄膜主要原料是低醇解度的聚乙烯醇(PVA),主要利用其成膜性、水溶性及降解性的特点。PVA薄膜材料可100%生物降解,属于绿色包装材料。
1.2、可食性包装材料
可食性包装材料是以可食性生物大分子物质及其衍生物为主要基质,辅以可食性增塑剂,经过混合、加热、加压、涂布和挤出等工艺,使各成膜剂分子相互作用,干燥后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工程性质和选择透过性的薄膜。可食性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如保鲜膜、包装薄膜、食品包装、糕点包装、调味包装等,是一种无废弃物的资源型包装材料,可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具有环保特性,成为未来食品包装的发展趋势之一。
1.3、纸质包装材料
在主要的几种包装材料中,纸质包装材料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虽然按照生命周期理论纸质包装材料的来源和生产过程不环保,但纸质包装原材料来源于可再生的草木及植物茎秆,且纸质包装材料价格低廉、废弃后易回收利用、易自然降解等一系列绿色环保特性的优点,总体来看,纸质包装材料的绿色环保性能是非常好的,常见的纸质包装材料有蜂窝纸板、纸浆模塑制品等。
2、我国绿色包装材料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包装材料产业起步较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生产和使用绿色包装材料和制品,其中最典型的是纸浆模塑和蜂窝纸板制品。与美国、日本等国相比较,我国绿色包装材料产业相对落后,且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绿色包装材料的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不利于我国包装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另外,我国包装材料生产加工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情况。此外,我国包装材料回收再利用技术也相对落后,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
3、绿色包装材料的发展对策
3.1、研发以质轻、环保和可回收重复使用为目标的材料,注重生产过程技术发展
在未来材料研发中,应当注重质量轻便、简单实用的新包装材料的研发。质轻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方便回收重复使用。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环保是未来包装材料所应当具备的特点。可回收重复使用,则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更好地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
包装材料对环境影响不应仅仅局限在其使用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而应该是在材料的全生命周期内。为了包装材料在全生命周期内达到绿色标准,应重视发展包装材料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环节,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2、国家宏观调控,产业政策支持
国家应进一步加大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包装行业积极开发新产品和采用新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和绿色环保包装产业发展。设立国家基金作为研发资金支持,范围包括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保障人身健康安全及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新型环保包装材料项目、包装减量化和节能化项目、包装废弃物处理和利用项目等符合国家宏观政策、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政策的项目。
3.3、建立绿色包装评价体系
建立中国的绿色环保包装评价体系,涉及到包装产品的制造、使用、回收和废弃的整个过程。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建立一个包括国家立法、部门监管、行业协调、企业实施、科研机构支持、公众广泛参与等多方面内容,并能够有效运行的绿色环保包装体系。
3.4、加强环保部门监督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绿色环保包装运行机制
环保部门可以通过监督管理以及鼓励措施等方法,来促进绿色包装材料实际运用到产品包装中去。如可以对采用能耗大、污染大的包装材料的企业给予法律或经济手段的惩罚,而对采用绿色、低碳包装材料的企业,则给予资金或技术上奖励。
包装物的取材、用量以及制造过程中的废气、污水排放和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和再生利用等都要依靠法律、制度和其他行政的、经济的措施和手段来实现。因此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规建设,建立绿色环保包装运行机制。
3.5、加强各领域合作、技术交流,明确研发方向
绿色包装材料的研发不仅涉及各个行业,也要依赖各大院校甚至全球合作的力量,因此应该加强各个行业之间、企业与院校之间甚至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合作和技术交流。此外,还应制定绿色包装材料在未来5到10年内的研发计划,提出未来包装材料研发方向和目标,使我国绿色包装材料研发、生产、应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结语
综上可知,绿色包装材料的研制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包装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我国在绿色包装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上仍然存在着较多不足,产业相对落后,结构不合理。今后的研究重点将是对现有的绿色包装材料进行改进、优化提高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和研发新型绿色包装材料。
只有从对环境无污染、可降解可回收、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等方面出发,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包装材料的“绿色”。相信随着我国对绿色包装材料越来越多的重视,以及人们环保意识地不断提高,绿色包装材料的使用必将得到更好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 可降解 生物
我国目前的高分子材料生产和使用已跃居世界前列,每年产生几百万吨废旧物。如此多的高聚物迫切需要进行生物可降解,以尽量减少对人类及环境的污染。生物可降解材料,是指在 自然 界微生物,如细菌、霉菌及藻类作用下,可完全降解为低分子的材料。这类材料储存方便,只要保持干燥,不需避光,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地膜、包装袋、医药等领域。生物可降解的机理大致有以下3 种方式: 生物的细胞增长使物质发生机械性破坏; 微生物对聚合物作用产生新的物质;酶的直接作用,即微生物侵蚀高聚物从而导致裂解。按照上述机理,现将目前研究的几种主要的可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介绍如下。
1、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概念及降解机理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下,能被微生物或其分泌物在酶或化学分解作用下发生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生物可降解的机理大致有以下3种方式:生物的细胞增长使物质发生机械性破坏;微生物对聚合物作用产生新的物质;酶的直接作用,即微生物侵蚀高聚物从而导致裂解。一般认为,高分子材料的生物可降解是经过两个过程进行的。首先,微生物向体外分泌水解酶和材料表面结合,通过水解切断高分子链,生成分子量小于500的小分子量的化合物;然后,降解的生成物被微生物摄入人体内,经过种种的代谢路线,合成为微生物体物或转化为微生物活动的能量,最终都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因此,生物可降解并非单一机理,而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协同作用,相互促进的物理化学过程。到目前为止,有关生物可降解的机理尚未完全阐述清楚。除了生物可降解外,高分子材料在机体内的降解还被描述为生物吸收、生物侵蚀及生物劣化等。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除与材料本身性能有关外,还与材料温度、酶、ph值、微生物等外部环境有关。
2、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类型
按来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和人工合成高分子两大类。按用途分类,有医用和非医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两大类。按合成方法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2.1微生物生产型
通过微生物合成的高分子物质。这类高分子主要有微生物聚酯和微生物多糖,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可用于制造不污染环境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如英国ici 公司生产的“biopol”产品。
2.2合成高分子型
脂肪族聚酯具有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但其熔点低,强度及耐热性差,无法应用。芳香族聚酯(pet) 和聚酰胺的熔点较高,强度好,是应用价值很高的工程塑料,但没有生物可降解性。将脂肪族和芳香族聚酯(或聚酰胺) 制成一定结构的共聚物,这种共聚物具有良好的性能,又有一定的生物可降解性。
2.3天然高分子型
自然界中存在的纤维素、甲壳素和木质素等均属可降解天然高分子,这些高分子可被微生物完全降解,但因纤维素等存在物理性能上的不足,由其单独制成的薄膜的耐水性、强度均达不到要求,因此,它大多与其它高分子,如由甲壳质制得的脱乙酰基多糖等共混制得。
2.4掺合型
在没有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中,掺混一定量的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使所得产品具有相当程度的生物可降解性,这就制成了掺合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但这种材料不能完全生物可降解。
3、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开发
3.1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开发的传统方法
传统开发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包括天然高分子的改造法、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等。
3.1.1天然高分子的改造法
通过化学修饰和共混等方法,对 自然 界中存在大量的多糖类高分子,如淀粉、纤维素、甲壳素等能被生物可降解的天然高分子进行改性,可以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此法虽然原料充足,但一般不易成型加工,而且产量小,限制了它们的应用。
3.1.2化学合成法
模拟天然高分子的化学结构,从简单的小分子出发制备分子链上含有酯基、酰胺基、肽基的聚合物,这些高分子化合物结构单元中含有易被生物可降解的化学结构或是在高分子链中嵌入易生物可降解的链段。化学合成法反应条件苛刻,副产品多,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3.1.3微生物发酵法
许多生物能以某些有机物为碳源,通过代谢分泌出聚酯或聚糖类高分子。但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合成产物的分离有一定困难,且仍有一些副产品。
3.2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开发的新方法——酶促合成
用酶促法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得益于非水酶学的 发展 ,酶在有机介质中表现出了与其在水溶液中不同的性质,并拥有了催化一些特殊反应的能力,从而显示出了许多水相中所没有的特点。
3.3酶促合成法与化学合成法结合使用
酶促合成法具有高的位置及立体选择性,而化学聚合则能有效的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因此,为了提高聚合效率,许多研究者已开始用酶促法与化学法联合使用来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4、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目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主要有两方面的用途:(1)利用其生物可降解性,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以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常,对高聚物材料的处理主要有填埋、焚烧和再回收利用等3种方法,但这几种方法都有其弊端。(2)利用其可降解性,用作生物医用材料。目前,我国一年约生产3000 多亿片片剂与控释胶囊剂,其中70%以上是上了包衣的表皮,其中包衣片中有80%以上是传统的糖衣片,而国际上发达国家80%以上使用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作薄膜衣片,因此,我国的片剂制造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国外片剂和薄膜衣片多采用羟丙基甲纤维素,羟丙纤维素、丙烯酸树脂、聚乙烯吡咯烷酮、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羟甲基淀粉钠等。
参考 文献 :
篇4
一、“白色污染”的危害
塑料袋、塑料盒子作为“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其制成材料是聚乙烯,这种化工原料大都来自石油。其危害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早已是显而易见:(1)塑料袋等塑料制品结构稳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不能降解参与大自然的循环,未经处理的塑料袋等塑料制品还会造成土壤结构的板结,从而导致土地的破坏和农作物减产。(2)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以及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了不良刺激。(3)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中毒或死亡。(4)进人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
二、解决塑料袋环境问题的途径
由于塑料袋、塑料盒子造成的“白色污染”已在全球范围内泛滥成灾,在众多国家都已开展了“反塑运动”。免费刺激需求,免费难免浪费,国家公布有偿使用塑料袋的法令法规,目的在于减少塑料袋的消费量和使用量,这个初衷是好的,也是通过经济杠杆控制“白色污染”的一种思路。但从西方国家已有的经验来看,一味限用禁用塑料袋只能是治标之法,而非治本之策。国际治理“白色污染”的主流思路可以概括为“4R”,即从源头控制减量(reduce)、促进回收利用(recycle)、局部实行限制(restriction)、鼓励发展替代(replace)。其中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鼓励发展替代”。然而就目前的科技水平及成本条件而言,能代替塑料袋作为购物袋的主要产品是纸袋、可循环利用的纺织品购物袋以及可降解塑料袋。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学者曾对这三种替代品进行研究对比论证,得出了以下结论:就目前现实情况来看,纺织品购物袋是最可行的方案,降解型塑料袋是长远之策,而纸袋不宜有较大发展。这是因为纸袋的制造过程会造成严重水污染,还要消耗大量木材,在原料获取和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破坏生态环境的弊端,用它顶替塑料袋得不偿失;纺织品购物袋能多次循环使用,结实美观,原料丰富,开发成本低,技术难度低,实际可操作性强,鉴于可降解塑料和纸购物袋的发展现状,当前把纺织品购物袋作为塑料购物袋的替代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尽管纺织品(主要是棉布)在材料获取及生产过程中难免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并且在使用纺织袋过程中,因为会弄脏袋子,使用者经常需要水洗,从而也耗费了水资源。不过两权其害取其轻,纺织袋与纸袋比较还是优点更多;而降解塑料袋在不降低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是购物袋“绿色化”的最优选择,但从目前国内外塑料工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对降解塑料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多数降解塑料产品在降解可控性、降解产物的生物毒性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技术难题,导致现在开发出来的降解塑料袋性能不够完善,价格较高,无法大面积推广。
因此,纺织品购物袋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环境问题的短期方案,同时可以把开发可降解塑料作为长远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在环保纺织品购物袋生产领域的研究上还有许多有待完善之处,急需继续完善纺织品购物袋的使用性能,弥补其在环保方面的不足,还要采取进一步降低原料成本等方式切实降低纺织品购物袋的价格,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接受。
三、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尽管人们已经深刻意识到塑料袋和塑料包装制品是“白色污染”的祸端以及“白色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但由于它们给生活带来的诸多方便,加之人们长时间使用中所养成的固有习惯,决定了塑料袋和塑料包装制品不可能在短期内被完全消除。万事开头难,要想从根本上消除“白色污染”,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让每个人都能意识到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时代先锋的大学生,面对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劣,人类生存条件的恶化,应当追问一下自己:时环保知识了解多少?又为环境保护做了什么?这样才有利于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加强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从而积极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参与环保行动。
如今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对环保知识知之甚少。例如他们分辨不出哪些废弃物是可回收废弃物,哪些废弃物为不可回收废弃物;对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程序了解不清,对很多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意识不强。其中多数人的环保意识薄弱,参与环保活动的目的模糊。还有小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在校学生,环保离自己还很遥远,那应该是政府和企业考虑的事情。毋庸置疑,保护环境有许多事情必须由政府和企业来做,但这并不代表环保就与我们学生无关。这些学生完全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其实就在自己身边,可以从小事做起,也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是社会中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人人参与方能治本治源。其实,不是只有政府公布的政令限制和律令奖罚、环保组织的积极宣传、污染企业通过更新设备改进技术来控制污染才叫环保,就餐时少吃一次盒饭,喝水时少用一次用即弃饮料杯,购物时少拿一个塑料购物袋子,这也是为环保做贡献。大多数时候环保不过是举手之劳,我们何乐不为呢?
要想让人们自觉爱护环境,做到大众环保、人人环保,还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大学生可以在全校乃至全社会不定期地开展“环保宣传周”、“环保活动日”、利用周末进行“环保一日行”及发起环保签名等活动,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和社会人士知道做哪些事情属于保护环境,做哪些事情属于破坏环境;环境污染对我们自己以及对他人对后世存在哪些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为环保做些什么。只有让每个人认识到开展环保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才有利于使更多的人树立起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从而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建立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新风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并逐渐消除环境污染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损伤和危害。
四、大学生环保倡议
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不仅只是当代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前提。消灭污染、保护环境,担负起每一个生存在地球上的人所应负起的责任,为此,大学生们应倡议:
篇5
关键词:淀粉降解农膜力学性能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塑料地膜的消费量居世界第一位。由于农用地膜能有效控制土壤温度和湿度、防止杂草生长、减少水分和营养物流失,从而为作物生长创造有利的生态环境,使农作物的产量提高20~50,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地膜覆盖技术在给农业增产增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土地严重污染。传统的农用地膜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合成高分子材料,废弃的农用地膜降解极为困难,越积越多的塑料碎片在土壤中形成阻隔层,降低土壤的透气性,劣化土壤,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淀粉是一种可再生和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在地球上储量丰富。将淀粉进行疏水改性后,与合成高分子材料直接共混生产出部分降解的塑料原料。
本研究采用改性淀粉与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直接挤出吹塑成膜,工艺简单,成本低,同时农用地膜的力学性能和降解性满足使用要求。
1.实验部分
1.1材料
低密度聚乙烯(LDPE),广东茂名石化乙烯工业公司;
可降解淀粉母料:市场购买。
1.2仪器与设备
SJ-65-1500型吹膜机及其控制箱,空气压缩机,福建省泉州市新泰机械有限公司。
ZL-300A摆锤式抗张力实验机,长春市实验机厂
厚度测试议,长春市实验机厂
UV-2100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尤尼柯仪器有限公司;
1.3实验方法
将保存在干燥、通风处的可降解母料和PE按纯PE、5、10、15、20、25、30、35、40、45、50、55、60的比例称取充分混合,经过SJ-45-600型挤出吹塑设备,设定成型温度依次为170℃、160℃、150℃、140℃、130℃,主机转速为160r/min、控制吹胀比和牵伸比,制备厚度在0.2-0.3mm的乳白色薄膜。
薄膜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采用ZL-300A摆锤式抗张力实验机测试。薄膜的透光率UV-2100型分光光度计测定;降解性实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微生物在薄膜上的生长情况和半年农膜的失重率。
2.结果与讨论
2.1力学性能分析
按照实验步骤将所准备的膜在测试仪上测定,并根据国家检验标准,分横向和纵向分别进行测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图1从可以看出:所有不同加量的淀粉-PE膜的抗张拉力(横向)都大于1.80N,比中华人民共和国GB13022号检验标准(≥1.60N)还要好。淀粉-PE膜的横向抗张强度基本上都在4.500-6.500Mpa之间,当淀粉含量为25时表现出最大值,达到6.823Mpa;最小值出现在淀粉含量为50时,也达到了4.547Mpa。所以可知,当淀粉含量从0-55变化时,所吹制的膜具有较好的抗张强度(横向),而且变化也比较均匀,基本上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与纯PE膜基本一致。
通过表3及图2可以看出当淀粉含量从0-55变化时,单从抗张拉力(纵向)来看,其值也都在国家标准规定范围之内(GB13022)。抗张强度的变化幅度的6.500-13.000Mpa不等。其中最大值达到了12.916Mpa(淀粉含量为20时),最小值也能达到6.612Mpa(淀粉含量为30时)。可以看出,所吹制的膜的纵向的抗张强度也表现良好,但是相比横向而言,它的变化幅度较大,不是很均匀。总体上来看,仍然和纯PE膜的表现基本一致。
2.2透光率的测量
按照实验方法将所制的膜在UV-2100型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测量,测得的结果如下所示:
本实验采用UV-2100型分光光度计测定薄膜的透光率,由于每次取样的厚度不可能都一样,而且,薄膜的厚度是影响其透光率的因素之一。所以本实验先将各样测其厚度和透光率,再以5的淀粉含量的淀粉-PE膜为标准,其它的以此进行换算后得到。
图3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淀粉含量从0-55变化时,淀粉-PE膜的透光率逐渐降低。当淀粉含量为5时,透光率达到96,和纯PE膜的透光率基本一致。然而当淀粉含量为55时,透光率只有9.96,其透光效果已经很不好,这与淀粉的性质是有关的。
2.3淀粉薄膜的降解性能测试
农用淀粉薄膜样品经过半年的野外自然降解实验,样品薄膜取出清洗干净并烘干到两次称量没有重量的减少,测量降解后的重量并计算失重率,测定样品降解前后的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由图4及图5对比可知,降解前共混薄膜中淀粉颗粒清晰,经过半年的使用,淀粉颗粒与聚乙烯界面变得模糊,薄膜的表面生长了许多细菌和霉菌。经过半年的野外降解实验,失重率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可知,未添加淀粉母料的聚乙烯的薄膜不降解,在低含量淀粉母料的降解性也较差,随淀粉母料含量的增加,共混物膜的降解性明显增加。
3.结论
通过实验,当淀粉含量从0-55变化时,均能吹出外观上较光滑呈乳白色的膜。当淀粉含量在25-30时,各种性能基本能和纯PE膜的性能一致,能够用作农用地膜用。随淀粉含量的增加,薄膜的力学性能有所降低。当可降解淀粉-PE膜中淀粉含量超过55时,膜的横向的抗张强度已经很差。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淀粉薄膜整体易于受到微生物的侵袭,能在规定的时间降解。
参考文献
[1]Tokiwa,Yutaka;Iwamoto,Akira;Koyama,Masatoshi,Developmentofbiodegradableplasticscontainingpolycaprolactoneand/orstarch,Polymeric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1990(63):p742-746
[2]vanSoest,JeroenJ.G.;Vliegenthart,JohannesF.G.,Crystallinityinstarchplastics:consequencesformaterialproperties,TrendsinBiotechnology,1997,15(6):208-213
[3]吴春华,安鑫南,刘应隆.可生物降解的耐水性塑料薄膜的研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__,26(2):49~51
篇6
摘要:论述了固体废物的性质和危害,对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的现状做了较详细的分析。针对污染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广州市;固体废物;二次污染
1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现状
1.1广州市工业废物污染现状
近年来,广州市工业生产产生的固体废物急剧增加,组成成份日趋复杂。2005年全市固体废物产生总量达2334万吨,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就占有1400万吨,该市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总量虽接近1000万吨,但现有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废物处置需求,设施建设普遍简陋,达不到“无害化”的标准,二次污染严重。
1.2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目前广州市平均日产垃圾6300吨。生活垃圾,主要在位于黄埔区的大田山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生活垃圾在处理过程中又给当地的居民群众造成了较为突出的二次污染。尤为令人吃惊的是,已开场10多年、并计划将于年内关闭的大田山垃圾填埋场,其污水处理系统至今还处于调试阶段,大量未经任何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涌里。
1.3广州市有毒化学固体废物污染现状
目前广州市每年的危险固体废物产量约为2万吨,废旧电子电器12万吨,废塑料包装物和农用薄膜32万吨。其中医疗废物进行集中处理处置的只有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等3家,医疗废物集中安全处置达标率只有40%;大量的危险废物被不规范焚烧或倾入没有采取防渗措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甚至直接排入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1.4广州市白色污染现状
广州市目前使用的是EPS(俗称白色)泡沫塑料快餐具,其年消耗量在20亿~30亿只,大量弃掷的泡沫塑料快餐具形成“白色污染”。21世纪广州市的白色垃圾有300多万吨。由于EPS泡沫塑料消耗的是无法再生的石油资源,用作发泡剂的氟利昂是对地球大气臭氧层造成不可逆转破坏的“元凶”,它埋在地里会使土壤劣化,焚烧处理又会产生10余种有毒气体污染空气,故而成为灾难性的“白色污染”。它已同汽车尾气、有磷洗涤剂一起被列为我国环保治理的三大重点。因为白色垃圾需要百年以上时间才可以在自然界自然降解,所以解决它的污染问题被称做百年难题。
2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对策
2.1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的治理对策
(1)冶金废渣的治理对策。
①高炉渣:高炉渣的产量随冶炼技术及矿石的品位不同而变化。高炉渣属于硅酸盐材料。它化学性质稳定,并具有抗磨、吸水等特点,可供广泛应有,国内对高炉渣的应用都很重视,美、英、法、日本等国高炉渣的利用率已达100%,甚至出现了很多专营高炉渣商品的公司和工厂。我国高炉渣的利用率已达85%以上。为了适应不同的用途,高炉渣可分别被加工成水渣、矿渣碎石和膨胀矿渣等几类主要产品。
②钢渣:钢渣是炼钢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物,包括转炉渣、电炉渣等。炼钢过程中的排渣工艺,不仅影响到炼钢技术的发展,也与钢渣的综合利用密切相关。目前,炼钢过程的排渣处理工艺大体可分为如下四种:冷弃法;热泼碎石工艺;钢渣水淬工艺;风淬法。
(2)化工固体废物的治理对策。
①对硫铁矿烧渣,应根据其含铁量的不同确定其用途,铁含量高的应回炉炼铁;低铁、高硅酸盐的硫铁矿烧渣宜做水泥配料。
②铬渣可代替石灰石作炼铁熔剂。在冶炼过程中铬成为金属进入铁组分中,可彻底消除六价铬浸出的危害;根据铬渣在高温下能还原成低价态无毒铬的原理,可将铬渣掺入煤中用于发电、用铬渣作玻璃着色剂或钙镁磷肥和铸石。还可利用碳对铬渣进行干法还原除毒;用电解法处理铬酸、生产铬盐精、回收原理含铬硫酸氢钠等。
③烧碱盐泥可采用抽滤、沉淀过滤法进行处理,或用于制氧化镁等;含汞盐泥可用次氯酸钠氧化法、氯化-硫化-熔烧法进行处理,并回收金属汞。
④电石渣可制水泥或代替石灰作各种建筑材料、筑路材料等,还可用来生产氯酸钾等化工产品。
⑤其它化工废物,如,磷渣可烧制磷酸;甲醇废触媒可生产锌-铜复合微肥;溶剂厂母液可生产二甲基甲酰胺等;染料废渣制硫酸铜等产品;胶片厂的废胶片和废液可回收银。
2.2生活垃圾污染的治理对策
(1)填埋法。
①垃圾填埋场的选址。选址时遵循的原则是:远离生活区和水源地;避开上风口和水源地上游;自然地理条件不适宜飘浮扩散和渗漏。
②对填埋场需要进行严格的防渗漏处理,以免垃圾中的有害物在雨水或地表径流的冲刷下随水渗漏,污染地下水和相邻土壤。
③垃圾场表面覆土和排气管网设置。
(2)堆肥法.
堆肥生产的主要工艺过程是:生活垃圾-分类-破碎-发酵-烘干-磨粉-配料-造粒-干燥-包装-出厂。如果是生产一般堆肥,则在发酵工艺完成后,即可直接使用;如果生产有机复合肥,则在配料工艺需要添加一定配比的化肥。有机复合肥的有效肥力是一般堆肥的4~5倍。目前广州市的固体污染只有少量是用的堆肥法处理。
(3)焚烧法。
广州市现在有1座大型垃圾焚烧厂——李坑垃圾焚烧厂。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是广州市重点工程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7.25亿元。投入运行的一期工程设计日处理垃圾1040吨,占目前广州市日产生活垃圾量的约1/7;该厂年发电1.3亿度,能满足10万户家庭生活所需,是符合广州特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利用垃圾发电、“变废为宝”是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有别于垃圾填埋场的一大亮点。该项目还是国内第一个采用中温次高压参数的焚烧发电厂,通过提高蒸汽温度和压力有效提高蒸汽回收效率,使发电量增加20%以上。此外,与垃圾填埋场需大量占用土地不同,该厂在设计原则上尽可能节约用地,目前一期用地仅为3.2万平方米,是兴丰垃圾填埋场的1/10。
2.3白色污染处理方法
①实行垃圾分类,以利回收利用。清洁的废塑料制品可重复使用、造粒、炼油、制漆、作建材等。而从垃圾场重新分拣废塑料制品,则费时费力,且塑料的利用价值也很低。所以一定要在废塑料制品进入垃圾流之前将其分类回收上来。目前,发达国家大都走回收利用的路子。我国城镇尽快推行垃圾分类弃置已势在必行。
②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可降解塑料。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研制成功以植物淀粉为主要原料的可降解塑料,大大缩短了其可降解周期。广州市新型塑料的研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经和正在开发出以淀粉、秸秆纤维、天然草浆等材料制成的“绿色”替代品。
③加强立法,强化管理,尽量减少或控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的生活用品。以法规的形式明确生产者、各级销售者和消费者回收利用的义务。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快餐餐具。广州市也为此专门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扼制“白色污染”的污染源。
2.4广州市垃圾二次污染的防治措施
(1)填埋场场底防渗。
为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必须在填埋场底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以前垃圾填埋场底部都铺放一层防渗材料,主要有黏土、沥青、塑料膜等合成橡胶等。近几年国外开始采用人工合成防渗层,有的采用双防渗层,效果明显好于前者。垂直防渗可采用帷幕灌浆、不透水布等。各填埋场可根据具体工程和水文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
(2)渗滤液的收集处理。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生物、物化及土地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和厌氧-好氧处理。物化法主要有化学混凝沉淀、电解氧化、活性炭吸附、密度分离、化学氧化、化学还原、膜渗析、汽提、湿式氧化等多种方法。和生物法相比,物化法受水质水量影响小,出水水质稳定,尤其对BOD/COD较低而难以生物处理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由于物化法处理费用较高,一般用于渗滤液预处理或深度处理。渗滤液的土地处理包括慢速渗滤系统(SR)、快速渗滤系统(RI)、表面漫流快速渗滤处理系统(ARI)等多种土地处理系统。土地处理主要通过土壤颗粒的过滤,离子交换吸附和沉淀等作用去除渗滤液中悬浮颗粒和溶解成分。通过土壤中微生物作用使渗滤液中有机物和氮发生转化,通过蒸发作用减少渗滤液量。
(3)填埋气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①填埋气的收集。由于大部分沼气在填埋场填埋过程中就已形成,所以沼气采集应在填埋过程中就开始实施。在荷兰,对正在使用的垃圾场,主要采用立式或水平式收集技术。立式采气系统是在垃圾场的填埋过程逐步建造成的,其方法是在填埋场内均匀分布竖立大口径钢管,在每个钢管外砌筑竖井,当填埋厚度达到2~5米时,将钢管向上抽一部分,并继续砌筑,直到填埋场达到设计高度,然后将钢管移走。
②填埋气的净化。溶剂吸收法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沼气净化方法,如采用双塔式溶剂吸收法提纯垃圾沼气,设备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净化效果好。
2.5广州市固体废物优化方法
篇7
关键词:污泥;处理;减量化;资源化;
中图分类号:U664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城市水环境的保护比以往显得更加重要,大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现,有效缓解了水环境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污水处理厂污泥如何处理的问题。污泥由多种微生物形成的菌胶团及有机物、重金属和盐类及寄生虫卵等组成,处理不好,易造成二次污染。不妥善解决污泥的出路问题,会影响到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因此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综合利用污泥处理技术,找出适合的处理方式,就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2、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2.1处理现状
以南京为例,城区目前已投入运行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共有4座,污水处理能力约100万吨,每天产生的含水率80%的脱水后污泥达数百吨,目前的方式为脱水后外运掺烧发电、填埋、堆肥等。
其中焚烧发电约占50%,污泥脱水后运送至电厂与煤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后进入焚烧炉燃烧产生热量用于发电;其它的用于填埋和堆肥,污泥脱水后利用废矿坑进行填埋,或经过堆肥工艺制成肥料。
2.2面临问题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相关要求,污泥处理技术总的目标是实现“四化”,既“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前南京在污泥处理方面还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2.1处理方式比较单一,缺乏深度处理工艺
现各厂污泥处理工艺基本为机械脱水工艺,既将剩余污泥加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后直接脱水后,脱水后污泥含水率达80%左右,运输的大部分是水,造成运力浪费;且运输途中,撒漏在所难免,对沿途环境影响很大,不符合减量化的要求。其次是污泥中有机物含量高,易分解有恶臭,黏性大,不符合稳定化的要求。
2.2.2污泥处理处理运营单位缺乏有效的监管
根据水染污防治法,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也应当被有效处理,参与脱水后污泥的焚烧、堆肥、运输等相关处理的单位,均被定义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应有相关资质和执行标准,与目前的实际情况相比,各相关处理单位大多处于起步阶段,有的还不是主营业务,与要求比有一定差距的。另外对这些污泥处理运营单位的监管方面,相关制度和政策还不是很明了。
2.2.3污泥处理处理经费和政策的支持
污泥的性质决定了污泥的处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要真正实现污泥处理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单独依靠污水处理厂自身是完成不了的,必须实现污泥深度处理的产业化工作。
要实现产业化首先要保证有充足的污泥处理资金,污泥处理费用应当在污水处理费中占一定的比例。其次是要有相应的推行污泥资源化的政策,才能有效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3 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3.1 污泥堆肥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所需的养分,其含量高于农家肥,但是污泥中也含有有害成分,重金属离子易在土壤和植物体内积累,因此在土地利用之前,必须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堆肥化处理是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堆肥化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不稳定的有机质降解和转化成稳定的有机质,并使挥发性有机质含量降低,减少臭气;通过堆肥化,污泥的物理性状明显改善(如含水率降低,呈疏松、分散、粒状),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高温堆肥还可以杀灭病原菌、虫卵和草籽,使产物更适合作为土壤改良剂和植物营养源。
3.2 污泥燃料化
污泥燃料化方法目前有两种,一种是污泥能量回收系统(HERS法,Hyperion Energy Recovery System),另一种是污泥燃料化法(SF法,Sludge Fue1)。HERS法即利用污泥消化制沼气,将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其中的有机物经厌氧细菌分解产生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性气体,经脱硫后即可用作发电燃料。SF法即污泥低温热解制燃料油,是将未消化的混合污泥经机械脱水后,加入重油,调制成流动性浆液进行多效蒸发,污泥有机质在加热条件下部分热裂解,产生衍生燃料。污泥燃料燃烧产生蒸汽还可作污泥干燥的热源和发电,回收能量。
污泥燃料化技术是一种适合处理所有污泥,又能利用污泥中有效成分,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的污泥处理技术,是当前污泥处理技术研究开发的方向。
3.3 剩余污泥制可降解塑料
1974年有人从活性污泥中提取到一类可完成生物降解、具有良好加工性能和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热塑材料PHA,为利用活性污泥生产PHA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活性污泥经过相关的培养后,可大幅度增加其中含有的可降解塑料。因此,利用剩余污泥制备可降解塑料可有效地解决化学合成塑料所造成的“白色污染”, 既让废物得到了利用又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对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4 污泥的建材利用
污泥中的无机物主要由硅、铁、铝和钙等构成,含量约为20%-30%。因此即使采用传统的污泥焚烧工艺大幅度地实现污泥减量,但仍有较多以焚烧灰形式存在的无机物需做填埋处置。而污泥的建材利用可充分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实现污泥资源化。
污泥的建材利用主要有:制轻质陶粒、生产水泥、制熔融材料及熔融微晶玻璃等。污泥制轻质陶粒,是直接以脱水污泥为原料,将粉末状物料加热到熔点以上,使一部分物料变成液相,冷却后成为有相当强度的固体,烧结后物料相互之间往往产生化学结合,但大多是形成新的玻璃体或晶体。污泥中含有较多的灰分,其中的铝、铁成份是混凝法处理废水时形成的,可作为建筑材料添加剂。将污泥烘干研磨后,按照一定的质量比添加石灰并混合均匀,控制好温度条件和焚烧时间可制得水泥[9]。
污泥制轻质陶粒可用作混凝土的骨料、路基材料或花卉覆盖材料,也可作为污水厂生物滤池的滤料,微生物挂膜在陶粒上可有效降低污水中的BOD、COD及氨氮含量,效果良好;污泥制熔融材料也可用于路基路面、混凝土的骨料或地下管道的衬垫材料;污泥制微晶玻璃的外观、强度、耐热性优良,可应用于建筑内外的装饰材料;污泥生产水泥可用于素混凝土,地基的增强固化材料,以及用作道路铺装混凝土,大坝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水泥竹纤维板等。
4、污泥处理方法的选用
一种有效的污泥处理方法,应当兼顾到环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污泥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选用什么样的方法不但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关外,还与污水处理工艺、污水来源等有很大关系。应根据污水处理厂的具体情况进行区别对待,统筹安排。
例如对于污水收集范围内无工业污染源以生活污水为主,污泥量较少的厂,完全可以考虑采取土地利用的方式,制成复合肥料后作为再生资源有效利用。
进厂污水既有工业污水又有生活污水的,如果污泥中有机物含量较高的,仍可以考虑采取土地利用的方式,作为再生林地和市政绿化的肥料利用,不易造成食物链的污染,也可成为污泥土地利用的有效方式。
如果污泥中重金属等污染较重,不符合农用污泥标准的污泥,需考虑采取焚烧的方法处理,以彻底消除二次污染。
对于城市有垃圾发电项目的,可考虑将污泥加入稳定剂后采用新技术脱水机将今水率降低至60%以下,作为覆盖土填埋入垃圾场,可有效利用其中含有的有机成份,产生沼气后用于发电,可低成本实现资源化目标。
5、结语
“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的标准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工作得到重视,做好污泥的深度处理工作十分重要,需要创新思路,充分参考国内外情况,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出一条适合的技术路线,实现污泥处理的 “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教学理念;绿色化学;初中化学
在人类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人们开始倡导绿色化学。新形势下,绿色化学已经成为了当前的潮流趋势。
一、绿色化学教育
绿色化学教育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化学与人、化学与自然、化学与社会的科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绿色化学倡导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绿色环境保护意识为宗旨。绿色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环保知识和意识。
当今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越来越严重,这些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共同瞩目的紧迫难题。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对绿色化学教学提出了要求。绿色是生命之色,所以,绿色化学代表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的愿望。所以,开展绿色化学教育实际上就是宣传、渗透绿色化学的思想和理念,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思想,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初中绿色化学教育策略
1.依据初中化学课本进行绿色化学教育
其实,在初中课本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绿色化学词汇,比如废物的循环利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等,这些都是很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不过,在普通的初中化学课本中,我们并不能够看到很多绿色化学的理念,这些理念是在新课标课本中才有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好手中的普通课本,并且努力引导学生树立起绿色化学的理念,并把它作为初中化学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2.结合课本基础知识,挖掘潜在的绿色化学理念
课本上的内容并不都是明明白白地用字标注在书上的,很有很多需要教师深入挖掘的课本内容。比如:在讲到塑料的时候,就要讲到可降解的塑料和不可降解的塑料,并且让学生能够意识到不可降解塑料对环境的危害;讲到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时候,就要讲到对废物的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等。这些都是深入挖掘课本中绿色化学理念的体现。
除此之外,在讲有害化学物质或者是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的时候,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探讨合理使用化学物品及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的宣传。这些能很好地挖掘课本中潜在的绿色化学的理念,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的引导。
3.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贯穿到整个绿色化学教学过程
由于化学物品的成本并不相同,危险性和污染程度也各不相同,加上各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也各有差异,就造成了绿色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多的差异。但是贯彻环境保护思想的原则,不论是在哪个地区或者是哪一所初中,都是相同的。
在做一些成本比较高、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化学实验时,教师就不能仅以完成课本教学为目的。教师更要看到实验的可操作性和污染性,比如像爆炸试验等,就需要用到多媒体器材或还原实验现象,避免实验本身带来的危害。这样的教学方法就会给学生灌输一种绿色环保的意识,让他们能够意识到哪些实验是有害的,哪些化学物品是不能随便使用的。在实验的过程中,有许多实验需要的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比如化学物品的特性等,对这些化学物品进行化学性质的辨别,使其转化为能够使用的绿色化学物品。另外,可以运用封闭的装置进行绿色改进,从而降低化学物品的毒性和危害性,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
4.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绿色化学的实用性
初中化学课本会把化学分成很多的种类,分类的根据就是化学和人们的关系,有的是化学和人类生产的关系,有的是化学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比如:干净的衣服在晾晒的过程中遇到铁质物品生锈,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绿色化学知识进行解答,由于盐酸和铁锈反应能够生成氯化铁,这样衣服上的铁锈就能够去除。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宽眼界,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另外,教师还要经常带学生到学校周围的化工厂进行参观,让学生在具体的实例中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带学生到自来水厂参观,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养金鱼的自来水要在太阳底下晒一下,把氯气晒走。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化学的神奇,理解绿色化学的深刻含义。
参考文献:
[1]赵代容.在化学课堂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J].考试周刊,2010(19).
[2]杨广斌,贺宏.剖析师生对绿色化学的认知偏差[J].化学教育,2009(4).
篇9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保护环境金点子”。大家都知道,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地球是非常美丽的,可是现在地球的环境却不断地被破坏。世界范围内的滥伐森林,破坏草原,无节制地占用农田和抽取地下水,对矿产资源的乱采滥用等造成全球性的气候恶化:土地沙化、地面下沉、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缺乏等等,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不加任何处理和限制就排入到环境中,造成大气、土壤、水体、生物的严重污染。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在品尝环境日益恶化的苦果。
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我要告诉大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今天我就告诉大家几个保护环境的金点子:
1、节约用纸金点子
木材是造纸的主要原料,浪费纸张就等于砍伐森林。珍惜纸张就是在珍惜我们的森林资源。我们可以将旧练习本中未用完的纸张装订起来,做草稿本;把草稿纸写满,不要只写几个数字就扔掉。过期的挂历可以包书皮;废报纸可以用来练习写毛笔字和画国画;有些包装纸,可以做成手工艺品,美化生活。无论是手纸还是餐巾纸,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
2、节约用水金点子
可以把用过的但相对比较干净的水冲马桶、擦地板或者浇花。用水间歇可以把水龙头关上,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少量的衣服可以用手洗,避免洗衣机洗时使用大量的水。洗澡时,将开头空放的冷水积蓄起来,可以洗衣服或别的用场。家中安装节水水龙头,使用节水马桶。
3、节约用电金点子
在家或在教室,没人或没必要的时候,不开灯、不使用空调;离开房间后随手关灯。同一个房间,在采光良好的情况下,不用开两盏灯。上体育课或不在教室上课时,要关好教室电灯、风扇、电脑等;
4、节约其他能源金点子
少用塑料袋塑料是石油产品,不易分解,埋入土壤中十几年不腐烂。任意处置会造成土壤、河流污染,世界各国正在开展“使用纸口袋”和“可降解塑料袋”的运动。以环保为重,商场少供应塑料袋,顾客自带购物袋,就可以减少塑料垃圾。超市里的塑料袋可以当垃圾袋二度使用。
能坐公交车上下学的,就不用专车接送。去很近的地方办事,就步行或骑自行车去。既环保又锻炼身体。同学们,这些环保金点子,你们喜欢吗?我建议:在班级中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不践踏草坪,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活动。我们可以从身边环保小事做起,从校园做起,以环保公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当你扔出瓜皮果壳的时候,请你多走几步路,把它放入垃圾桶;当你走路看见地上纸张的时候,请你弯弯腰,将它捡起来;当你正想随地吐痰时,请你想一想他人的健康,用纸将痰包起扔到垃圾桶……
篇10
(天津市东丽区环境保护局,中国 天津 300300)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日益增多,可回收再生的资源潜力很大。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充分利用这些我们身边的“垃圾”呢?坚持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原则,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是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生活垃圾出路问题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垃圾;循环;经济
世界发达国家就提出了将垃圾处理纳入到城市循环经济管理体系之中,通过发挥循环经济管理的调控作用,将现行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开放式经济链转化为“资源-产品-废物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循环链,从而最终实现垃圾的“零排放”的观点。
1 生活垃圾的污染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1.1 生活垃圾的污染现状
垃圾围城可以说是生活垃圾污染现状的形象描述。由于垃圾管理的混乱,垃圾乱堆乱放现象非常严重。许多城市的周围,特别是城郊结合地带和近郊农村,到处可以看到未经处理的垃圾随意堆放在路边。从我区的具体情况来看:我区坐落在市区边缘,地处城郊结合处。市区的垃圾经常被偷偷运到我区境内,堆放在外环线及附近农村 。因此,我区受垃圾的污染严重,特别是刮风季节,部分地区的垃圾飘得到处都是,路边的树梢、灌木丛上挂满了各色塑料袋,严重影响了我区的环境质量。
1.2 垃圾围城现象产生的原因
垃圾围城情况已经困扰我们多年,这个问题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大方面讲,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2.1 垃圾清运的管理方式比较落后
现在我国许多地方、许多部门的垃圾都是由近郊农民承担清理和运输,这种模式出现的社会背景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而环卫部门由于人员和经费有限,无法承受全面的城市垃圾清理。环卫部门有其相对固定的垃圾堆积及填埋地;而许多部门在自己所管辖的地区随意划出一块地方,只需交纳少量的费用便可任意倾倒;而人数众多的以清理垃圾为业的农民为了省钱、省力、省时干脆就随意的将垃圾倒在城市周围的自己的家旁、村旁和公路上,这就是我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垃圾包围城市的真正根源。
1.2.2 城市垃圾产生量增加,填埋地点有限
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猛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城市的垃圾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加倍增长。据统计,全国每年垃圾的堆存量多达60亿吨,占用土地面积超过5亿多平方米。此大量的垃圾,给城市的环境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以卫生填埋为主。
1.2.3 政府管理部门对垃圾处理缺乏应有的重视
垃圾围城问题不是某个区县、某个城市的个别问题,而是遍及全国各地的普遍问题。垃圾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显得越来越严重,是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问题。造成垃圾污染的现状,与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分不开的。政府部门往往对这项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没有下决心、下力量采取有效的措施,没有相应的资金投入。垃圾处理的问题是纯粹的政府行为,垃圾处理不能各自为战,解决的最终途径还是要靠政府的科学管理和有效的处理技术。
2 解决垃圾围城的对策
2.1 政府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大治理投资、加大管理力度
解决垃圾污染问题的决策权属于当地政府,是否想真正解决垃圾污染,关键要看政府有没有决心,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我区的实际情况贯庄在2005年准备建设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能力为1000吨,这项工程有利于我区生活垃圾变废为宝,真正将垃圾处理工作落到实处。
2.2 逐步实现垃圾减量化,减少处理的压力,推行循环利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多,因为垃圾处理的费用很高,这给垃圾处理造成很大的压力。要实现垃圾的有效处理又要节省费用,就必须要逐步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就是尽量减少垃圾的处理量。其途径有两条:
2.2.1 推行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有些大城市已经实行垃圾分类制度。虽然垃圾分类给市民带来一些不便,因为首先要将垃圾分成几类、装进几个袋子、投进不同的垃圾筒,但垃圾分类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好处。垃圾主要分成三类:一类是有害物质,主要是干电池;二类是有机垃圾,即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三类是干垃圾,即废纸、塑料、金属等可回收垃圾。垃圾收集之后可分类处理,像干垃圾可以回收利用,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有机垃圾容易分解,可进行卫生填埋或处理生产肥料。
2.2.2 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及餐具
现在,我国已有法律规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超薄塑料袋和一次性发泡餐具。但由于管理不到位,使用者还是屡见不鲜。尤其是超薄塑料袋的使用量非常大,而且收集困难,在加上垃圾的随意倾倒,使塑料袋的污染遍及城市和农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白色污染”。有些地方以“谈白色变”来形容它的污染严重性。因此,对使用不可降解的超薄塑料袋和一次性发泡餐具的查禁工作还很艰巨,必须要常抓不懈,一抓到底。
2.3 采取有效的垃圾处理方法
当今世界,各国垃圾处理的方式和技术可谓层出不穷,但采用最多的无非三五种,如卫生填埋、高温堆肥、焚烧发电、生物技术制肥和制砖等。美国科技最发达,但至今仍以卫生填埋为主。当前我国城镇垃圾处理主要采取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式。资料显示:目前填埋已占70%,堆肥只占20%左右,而焚烧的只有少数几个城市采用。下面介绍几种垃圾处理的方式:
2.3.1 建立垃圾填埋场进行垃圾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方式虽然比较传统,占地较大,运输成本也较高,但这种方式技术比较成熟,操作简便,使用寿命较长,风险较小,因此建设垃圾填埋场,对垃圾进行卫生填埋的处理方式是最可行的。
2.3.2 建立垃圾发电厂
采用焚烧垃圾发电法处理城市垃圾一举两得,既可处理垃圾,又可发电产生经济效益。但必须注意焚烧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应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2.3.3 回收甲烷气体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在我国较为普遍,垃圾填埋释放的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气体,除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外,还会产生温室效应。资料显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热值平均达到4000千焦耳/公斤,为垃圾的资源化提供了可能。据专家估计,我国垃圾的70%采用卫生填埋方式处置,如果其中3%的填埋场建立气体收集利用装置,按每公斤产生0.07立方米气体计算,每年的气体回收量为2.8亿立方米,每年可减排甲烷12万吨,其作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50万吨,环境效益巨大。
2.3.4 利用垃圾铺路
这项新技术是采用氧化镁、氯化镁和其它化工材料进行科学配比,形成浆糊状混合物,定为A料,用陈旧垃圾定为B料。将两者配合在一起使用进行铺路。它的特点是:利用生活垃圾,使垃圾代替三碴(即粉煤灰、石灰、稳定碎石),填筑道路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