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高考改革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高考总是媒体焦点,今年,种种高考新闻中,有两条颇具意味。一是高考全国平均录取率预计将达72.3%,比去年增加近4个百分点。另一条是在“自授文凭”的南方科技大学,45位自主招收的学生此前发出公开信表示要拒绝参加高考。
30多年前,高考平均录取率还不到10%,与那个年代相比,今天的考生真应感到欣慰和庆幸。超过七成的录取率,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成果,但如何保证高校生源质量,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则成为新的课题。
另一方面,思想观念日渐多元,对学历、文凭的看法也日渐多样。从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到南科大的改革,高考体制外的选才探索,也有了强大的现实基础。同时,单一的考试方式问题渐多、积弊渐重,与时代对教育、对人才的要求有所脱节,高考制度出现“裂缝”,高校招生方式不断多元,个人成才途径不断丰富,也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高考录取率上升、南科大学生“拒考”,从正反两个方面,佐证着高考改革的必要。
虽然说高考自恢复之日起不曾停止改革的步伐,但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社会和个人在需求、心理上的变化,远远快过高考改革的步伐。而高考不仅是高等教育的“入口”,更对基础教育起着导向作用,是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和“指挥棒”。高考改革,必然要直面新的挑战、解决新的课题。
改变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高考,它不仅是为高校选拔人才,更寄托着无数学子和家长对未来的希望,是社会流动、个人上升一个必不可少的通道。
因此,保证高考的公平公正,应是高考改革的基本前提。一段时间以来,高考作弊、高考移民、高考加分等等,引起广泛质疑和诟病。在这种情况下,北京、上海、黑龙江等地取消或缩减加分项目、加分幅度,可谓必然选择,也体现着高考价值的重塑和回归。
一些人对为高考改革探路的高校自主招生、综合素质评价等,还心存芥蒂,不愿认同。在他们看来,诚信体系尚未健全的社会,除高考分数外,很难保证其他评价方式的真实性、可靠性。“一考定终身,分数论英雄”的标准,相对仍较为客观和公正。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但高考改革一定要等到社会诚信体系建立起来才进行吗?
篇2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此次高考改革可谓是中国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考试制度改革。有媒体报道称,“大家一致的看法是,跨出了半步。”对此,有人觉得欣慰,“终于走了半步”;也有人觉得失望,“只走了半步”。
其实,一步也好,半步也罢,近30年来,我国的高考改革从没有停止过,只是之前的很多改革,如3+X、文综理综,或者自主招生制度等,都是局部“手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如人民日报所言,高考的改革,一直是在公平与科学之间做艰难的平衡,是在做一道难解的改革试题。但此次高考改革,第一次从计划编制,到考试、录取、管理等全方位进行系统化设计,这正是方案的亮点所在。只有系统的考量,才可能使教育改革达到最大的科学与最大的公平。
从长期来看,这次的改革方案第一次明确了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将教育拉回到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轨道上来。
回顾这些年的中国教育,在“一考定终身”、“分数决定一切”的导向下,学校和学生为了追求考试成绩,而忽视了素质的提升,把学生变成考试工具。从小学甚至是学前时代起,孩子就已经开始为他们并不理解的目标展开了竞争,在参加各种补习班的同时,童年正变得与快乐无缘;为了进入好学校,被各种证书武装起来的孩子,还要在经济实力和人际关系方面一决高下、拼爹拼妈,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这显然不利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学生个体的全面成长。
现在,大学招生录取的模式变成了“两依据、一参考”,也就是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多元录取。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高考分数之外,诸如价值观、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的综合素质,都可以进入大学招生录取的环节。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改革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就是说,通过制度上的顶层设计,明确无误地向社会传递出一个信息: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出发,老师该教什么就教什么,学生该学什么就学什么,不能再整天围着高考分数打转。
从短期来看,此次改革突出强调了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它并没有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考试招生本身上,而是进一步强化了考试招生制度在实现代际转换、社会阶层流动、改变个人命运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并出台了一系列明确具体的政策措施予以保障,包括提高中西部地区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等,每一项措施都提出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有些甚至严格规定了具体数据指标。
篇3
关键词:广东省 高考 英语口语测试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高考英语考试作为中国高考的三大科目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为了更好地把握好不断加深的经济贸易全球化给广东省带来的外贸机遇,提高国人与外商交际的语用能力,努力打造外向型经济强省,广东省多年以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推行高考英语口语考试改革,早至2001年率先开始正式把口语考试纳入普通高考英语考试范围,尝试以考促学,通过一系列的口语考试改革促进英语教学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模式向语用能力教学模式的转变,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把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和交际能力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目标。本文回顾广东省英语口语考试改革历程,对其利弊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等进行研究探讨,对大规模高风险英语口语考试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广东省高考英语考试改革政策的历史回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教育部门为了顺应国际上英语测试的改革步伐,决定从1985年开始在广东省搞试点,试行高考英语标准化考试(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4年试点工作之后,在1989年把高考英语标准化考试推广到全国各地。在总结多年试行经验的基础上,国家教育部门推出了NMET(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这一更为成熟的高考英语模式。1997年,广东省率先于其他省市在高考英语中增加了听力测试部分,听力成绩不纳入总分。1999年起,广东省采用了全国卷高考英语试题(包括听力),听力成绩计入总分,共30分(2001年全国卷2听力部分的分数有小调整)。1999年2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广东省也随即开启了以“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为主的新一轮横刀阔斧的改革,之前在广东省试行多年的、包括口语考试的“英语复试”作为“X”科选考科目,报考外语类专业或者与外语相关专业的学生需要选考英语复试。自此,广东省英语高考设置了两个考试科目:NMET和英语复试。2002年,英语复试更名为“英语2”,在此考试中,考试时间由60分钟增加至90分钟,包括笔试、听力和口语。2004年起,广东省高考英语科目实行了分省独立命题,并推行普通高中范围内的新课程标准。2007年,广东省高考科目组方案改为“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科”,其中“X”科选考科目不再包括“英语2”,从此,同时设置两个高考英语考试科目成为了历史。
2012年,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颁发了《2012年广东省普通高考英语科听说考试部分考试大纲》,高考英语笔试与听力以及口语考试分开考,所有高考考生都需要参加高考英语科听说考试,卷面满分60分,考试分数折算25%后取整数计入总成绩。2014年,国家关于高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9月4日正式,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仍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其中英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广东省的高考改革方案目前还未公布,2015年广东省高考不改革,仍按现行的《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实施。
二、广东省高考口语英语考试题型改革的历史回顾
广东省包括英语口语考试的英语复试早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已存在,作为四个教改实验区之一,广东省英语口语考试形式的改革以2004年为分水岭。2004年之前的口语考试采用“人人对话”的形式,即考生与英语口语考官之间面对面的交谈或角色扮演来进行口语考试,题型是角色扮演,分值为30分,考试时间为6分钟。在此模式中,导考员提前两分钟把口试试题交给即将进入试室的考生,考生有两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口试开始,考生首先来到甲主考官面前,和甲主考交谈两分钟,向甲主考问五个问题。接着,导考员把考生带到第二个试室,考生来到乙考官面前,乙主考问考生9个问题,其中的8个问题是考生与甲主考交谈时提到的内容,另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没有提到的,考生英回答“不知道”,与乙主考交谈的时间也是两分钟。两位主考分别给同一个考生打分,两位主考的打分相加即是考生的口语成绩,考试用时由倒时器控制。
2004年之后,广东省在口语考试的形式、题型等考试模式上进行了大改革,开发并实行了“人机对话”的计算机辅助英语口语考试,即以计算机为中介进行考试,考生根据他们所听到的录音和所看到的文字画面做出反应。评卷员采用计算机远程网上评卷的方式进行匿名评卷,同一份口语录音有电脑随机派给至少两个评卷员评分,然后电脑自动取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为该考生的得分,如果两位评卷员的打分相差超过一定比例,则该份口语录音实行三评。
2004年至2011年,广东省英语高考口语考试的时间由原来的6分钟延长至30分钟,考试形式改为计算机辅助口语考试,题型包括模仿朗读、角色扮演和口头作文/复述三部分,分值为30分,计入英语2总分。在A节模仿朗读部分,考生首先观看一段一分钟左右的视频片段,然后开始模仿训练:(1)阅读文字稿;(2)对照文字稿听录音。模仿训练完成后,考生开始对照视频片段的字幕进行朗读,要求语音、语调和语速尽量与视频片段播速保持一致。在B节角色扮演部分,考生先看一段两分钟左右的视频片段,了解自己将要扮演的角色和将要完成的交际任务。看完视频片段之后,考生进入问答环节:(1)考生根据中文提示,准备20秒钟以后用英语提三个问题,计算机回答考生的提问;(2)计算机根据视频内容向考生提出五个问题,考生需要根据自己刚才所听到的视频片段和计算机回答的内容来回答这五个问题,回答每个问题之前考生有10秒钟的准备时间。在C节口头作文部分,考生首先观看一段无声视频片段或者图片,然后根据提示进行一分钟左右的、诸如描述故事和表述个人看法之类的口头作文,在进行口头作文之前,考生有一分钟的准备时间。2012年起,C节题型改为故事复述,考生首先听一段两分钟左右的录音,录音播放两遍。然后,考生准备一分钟之后,需要复述自己刚才所听到的内容,要求尽可能多的涵盖原文信息点。
三、关于广东省高考口语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
回顾广东省高考英语口语考试改革历程,不难看出,随着改革的成熟和深入,高考口语考试这一考试模式也日益成熟完善,充分发挥以考促学的指导作用,现行的计算机辅助口语考试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1)采用计算机辅助方式,从考生报名、参考、评卷以及最后的成绩统计,整个考试过程中都极大节省了考务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了考务效率;(2)在考试过程及成绩的准确度、可信度和客观度指数方面,计算机辅助模式比之前的人人对话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让考生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看到具体画面场景,提高了口语考试中交际情景的真实性,此外,还减少了人为出错或者考官主观原因导致的分数误差等的问题,极大减轻了考生面对考官时容易出现的怯场等人人对话口语考试的不良副作用, 使这一考试模式得到了广大教师考生的认可;(3)计算机辅助匿名评分系统比之前的两位主考现场打分也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极大提升了口试评卷的准确性、可信性和客观性,口试录音可以随时复听,在线即时控制打分的有效度,及时复评。其缺点主要在于:(1)虽然电脑能提供具体的交际场景和考生需要的信息,但和真实对话交际相比,还是缺乏人人对话交际的一些典型社会文化因素,反应更为机械化,因此也难以完全反映出考生百分百真实的语用交际能力;(2)由于目前电脑技术的限制,一旦电脑硬件或者考试软件系统出现故障或人为破坏等问题,有可能会导致录音资料丢失或者试题泄露;(3)计算机辅助口语考试对电脑硬件设备要求高,需要相关部门投入相当多的资金,因为对于经济落后的农村乡镇地区考生来说,如果由于电脑设备跟不上而影响了备考训练以及考试结果,则会影响了成绩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刘建达. 语用能力测试研究:现状、问题与启示[J]. 外语研究.2008(4): 52-58.
[2]曾用强. 计算机化考试研究[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3]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篇4
关键词: 高考英语科改革 基础英语教育 语言运用能力
近日,有关高考英语科改革的两则新闻引人注目:一则是从2016年开始北京市高考英语试卷分值由目前的150分降低到100分,这一消息引起全社会对基础英语教育的大讨论。另一则是关于高考试题改革的消息。《中小学外语教学》2013年11期在首篇刊发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刘庆思、程蒙蒙研究员撰写的文章《关于高考英语科启用语篇型语法填空题的研究》,文章称2014年高考英语试卷结构的调整“主要以语篇型语法填空题替代几十年之久的单句型语言知识题”。短短几周内,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语篇型语法填空题……这么多专业术语进入普通教师的视野。广大基础英语教师不禁自问:“我准备好了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英语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师资、语言学习环境、学生语言能力上都比三十年前有了质的提高。现在的基础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短期内难以克服的问题,如重语法、轻语感,重考试、轻听说的现象。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填鸭式教学和标准化训练相结合的模式还广泛存在。英语高考分值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给耗时低效的英语教学敲起了警钟,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题海中解脱出来,是改变基础英语教学现状的有效途径。
一是要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国外有学者指出,在日常生活中,30%的时间用于说,45%的时间用于听。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最缺乏训练的语言能力就是听说。英语教师是有能力改变“聋哑英语”现状的。课堂教学中,英语作为目的语,要成为师生之间交流的基本语言。在当今较好的外部语言学习环境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听、多看适合他们水平的英语节目,如CCTV News频道的News Hour,China 24,国外的VOA慢速英语等。英语教师要重新思考在大班制学生进行有效英语口语训练的策略,重视课前几分钟预备时间内学生英语口语的训练和展示,如值日生口语报告、课本剧演出等活动。这些模式为学生喜闻乐见,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使学生在口语活动中易于培养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是提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认识。大部分英语学习者缺少与英美人士直接交流的机会,英语水平主要体现为他们的阅读水平。语文课改专家温儒敏认为:没有课外阅读,语文教学就是半截子。《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除课本外,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课外阅读量应达到18~30万字。对于大部分高中生而言,他们不知道英语学科的课外阅读为何物。《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外阅读时间为几百份的英语试卷所占据。高中生在反复的试题训练中固化了“无题不读,读考结合”的阅读思维。当我们回顾自己在中小学语文学习时,母语的阅读水平是不是在题海中提高的呢?高考需要做题,适当做题可以提高题感,但海量做题却让阅读训练走向极端。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来源于良好语感的培养。英语教师要反思阅读教学理念,改变标准化阅读训练的单一模式,努力改善学生的阅读心理,引导他们读一些语言地道,蕴含消息丰富的英语简易读物。学生在英语读物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能品味到文字之美,体验到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绚丽的异域文化。在大量的真实语言文本的阅读中,学生的思维缜密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批判性、创新思维能力自然会增强。如果在阅读中看到同学眼里噙着泪花,看到一本本英语读物在学生间竞相传阅,看到学生读书报告中辩证性、创新性的观点,这就是阅读教学的成功之时。
三是加强对书面语言输出的训练。语言教育专家Swain研究发现,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二语习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而可理解语言输出能促进外语学习者流利准确地运用语言。这一发现充分表明外语教育中写作训练的重要性。一线英语教师对学生的阅读高度重视,而往往忽视对语言输出的训练——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目前在基础英语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两难”的看法:学生认为作文难写,老师认为作文难教,使写作训练长期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写作在文本信息和字数上的限制束缚了学生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在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前提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书面表达上不囿形式,不限字数,改变传统的作文评阅方式,培养学生作文表达中的思维创新意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诚然,基础英语教学改革的再定位还需要同高考试题改革、招生制度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改革形成合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如果广大的基层一线英语教师淡化分数GDP的理念,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深化对学生英语教育核心价值的再认识,那么我国的基础英语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篇5
1.教学内容
《新课标》以分级描述的方式把中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但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赖以呈现的载体———教材则多数仅从实用和功利角度出发,工具性特征明显而人文性特征缺失。韩宝成在2009年5月通过对北京市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师对其所使用教材的评价和对学生进行的以“我眼中的英语课文”为题目的调查中得到大同小异的答案:“现实中的英语教材枯燥乏味、程式化、不鲜活。”[2]
2.教师教学
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首先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自己的教学观念会起到关键作用。《新课标》也要求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入地理解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性质;鼓励教师大胆尝试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英语的人文性;要求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语言素质、文化修养和语言运用能力,营造激发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1]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英语教师一般只看到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的工具属性,忽视了语言的认知、社会文化和生物属性”[2],“仅从工具的意义来看语言及其教育是十分狭隘的观念”[2]。
3.教学评价
韩宝成通过调查老师们对现实中英语考试的看法发现,考试“这个指挥棒对老师来说是一种折磨,对学生来说更是如此”[2],由此可见考试是枷锁,老师和学生在考试的枷锁里适者生存。于是,老师借助于课本、习题把挖空心思总结来的应试技巧传授给学生而忽略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学生积极地把这些技巧应用到如潮水般涌来的习题上也无暇顾及那些对语言学习至关重要的学习材料本身。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蜕变成分数生产线上的技术工人,学生蜕变成产生分数的机器。这种类似于工业化的育人方式培育出来的人才能有多少人文个性呢?学生学习的过程蜕变成单一应对考试的过程后,语言的魅力荡然无存,语言学习的乐趣也就无从谈起。
二、关于英语考试改革
1.英语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是因问题倒逼而进行的政策调整。政久则弊生,这是规律,过一个时期就该动一动。因时而起,因势而变,不断试错,经常调适”。[7]通过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在当下提出英语考试改革,是顺应时展的。
2.改革指向
英语考试改革只是高考改革的一个方面,但英语高考改革的宗旨是和整个高考改革的宗旨相契合的。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2014)强调“:高考改革要有助于高等教育选拔人才,要有助于中学培养学生,要有助于社会的公平和稳定。”[8]三个有助于中,基础教育学生的培养是高等教育选拔人才的前提,高等教育选拔和继续培养的人才需要具备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基础教育就要在引导学生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能力和素质培养同步跟上。具体到英语基础教育,就是从一开始利用语言使用的需求来拉动语言能力的提升,借助语言本身的魅力来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能力和素养。
三、小结
篇6
数学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对学生逻辑、空间等思维的训练,而且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具有条理和规律,但是很多学校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人文素养的培养,认为这是文科的主要任务,在高中数学中怎能体现出人文精神呢?
二、存在的问题
(一)高考的压力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桎梏
在国内,我们存在着高考制度,我们需要通过高考取得更好教育资源的资格,因此,在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三的时候,很多学生的学习压力都很大,主要原因就是要应付高考.高中的数学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数学教育很多时候都是被高考牵着鼻子走,很多地方都是针对高考中数学试题的特点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于高考不考查的内容基本上没有涉及,因此对于人文素养方面存在严重的缺失.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考上一个名牌大学就意味着自己向着社会的上层迈进了一大步,很多同龄人就被自己甩在身后了,因此高考对于学生的影响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
(二)一些教师在人文教育方面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多
新出版的高中数学标准提出了更加全面的教学内容,其中人文教育也成为了现在高中数学的一部分,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才能有效适应这种变化,因为需要讲授的知识更多了,涉及面也更广了,然而现在的高中数学教师对于人文精神这种文科内容涉及的都不是很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拓展这个方面知识结构,同时在这个方面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需要不断加大观摩和学习的时间,增强自己在这个方面的认识.只有教师在数学与人文教育结合方面的知识能力有所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提升,数学与人文素养的结合才能更加紧密.
(三)高中数学教材中的人文知识还是偏少
将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通读一遍之后,发现教材中关于数学历史、人物等方面的知识还是偏少,2001年出版的高中数学教材第一册只有两个内容.而且很多教师和学生反映教材中的人文知识可能过于专业化,教师讲起来没有十分枯燥,学生听起来没有什么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贯穿十分专业的知识,一方面是教材中缺少相应的人文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也不是很重视,造成了现在这种数学人文知识的缺乏.
三、建议
(一)教师人文知识的提升
教师的水平高低是现在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的主要因素,有了一桶水,才能讲出一碗水的东西,要想加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有效拓展自己的人文知识储备,只有具备了这些人文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其实这种人文知识的加入使得整个高中数学的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是整个数学教学的调味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教学参与程度不断提高.例如: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的第三章关于函数的应用中,需要教师将函数与之前学习的方程进行对比,这种对比有利于学生对函数的概念更好的理解,在讲述方程的时候,可以引用历史上的一些例子,像《九章算术》中关于方程的描述,需要教师在数学的人文素养上不断提升自己知识的广度.
(二)教学思想的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拓展人文思想的比重,其实现在教材中已经出现了一些人文内容,但是由于教师认为数学考试中不可能出现对这些人文知识的考查,进而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出现了厚此薄彼的情况,这种思想需要进一步扭转.需要对教师的思想进行再教育,使得教师明白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高考,而是对人的整体素养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拓展人文精神在教师心中的份量.例如:必修2第三章关于直线与方程的内容中,课本就有关于笛卡尔与解析几何关系的描述,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提高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才能拓展对这段历史的知识面,对笛卡尔这个数学家进行深入地了解,同时对他与解析几何的关系进行重点研究.
(三)教学方法的调整
人文知识教学过程要注意教学方法,只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终的教学效果,人文知识的教学不能像讲授数学知识那么注重逻辑性,更多需要的是运用幻灯片来烘托教学氛围,可以在教学之前让学生上网查一下资料,课堂上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由于人文知识不具备标准答案,因此可以有一种发散式的探讨,这都是针对人文知识的教学方法,与数学知识点更加注重逻辑性有着本质的区别.例如:教材关于函数介绍的顺序是一次、二次、反比例函数,对于函数的单调性只是针对这几种函数,学生只能通过相应的函数图形对单调性进行一种感性认识,严格的数学证明也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因此,在介绍函数单调性的时候需要进行相应的引导.教师可以利用一到两分钟的时间,列举具有人文气息的一些例子,一个人走在公园里的台阶从上到下是依次降低的.这种例子更加具有亲和力,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这些例子引出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
(四)生活化教学的引入
很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都可以轻易地构建出数学模型,数学的作用就在针对这些数学模型进行解答出最优的结果,其中在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就是需要将数学知识生活化,从生活中抽象出模型,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这是抽象数学模型的知识条件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人文素养的提升与生活化抽象出数学模型联系起来,实现数学教育与人文精神提升的完美结合.
四、结束语
篇7
高中语文 高考 接轨
一、引言
高中语文新课改在目标设计和课程结构设置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给人的信号是:不能仅以一次考试和一次考试的分数衡量学生,而是要与过程性评价要挂钩,以引导学生健康和谐地学习和发展。这也与当代高考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标统一起来。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与高考接轨,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着重阐述了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与高考之间如何接轨,旨在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以使其更好地与高考接轨。
二、高中语文新课改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培养
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学生得以终身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同时它也是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学生便有了一定的素质,而学生所具备的这种素质是经得起高考考验的。具体而言,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学生对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1)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了解自己在学什么以及学习到何种程度,使其有意识地主动参与至各种学习活动之中;(2)注重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现成的语文知识的习惯,并使其养成动笔、动手以及动脑的好习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学习;(3)积极培养学生反思与总结的好习惯,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4)要让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从从容容,有条不紊;(5)要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其学习过程总是伴随着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毅力和个性等心理因素。
三、依据新高考命题走势采用科学的复习方法
1.突出课改亮点,变“镣铐”为“鲜花”,举着鲜花跳舞,让新课改为高考添彩
比如,“综合性学习”就是新课改的亮点,但是许多学校都称师资不足,班级太大太多,无法开展,综合性学习名存实亡,以至于高考一遇到综合性的试题就头疼。认为考试的难度太大,要求降低难度。这是理解的误区,仿佛认为综合性学习就是上大课,要语文与音乐体育美术等各科目综合,其实新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贯穿与整个教学活动中。比如,课程中的的梳理与探究,就是很好的训练材料,教师没有充分运用;每篇课文的综合性能力的培养也没有认真完成;学校许多的综合能力培养活动(演讲,研究性学习,比赛等)只是少数同学参与。如果把综合性学习寓于课堂教学当中,循序渐进稳步提高,将来的高考还是“镣铐”吗?
2.新课改要求与高考的要求一致
关于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指出,高中语文学习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能力,不断地拓展其观察事物的视野。而对于高考语文的要求也如此,也是在拓展学生视野以及加强学生的社会洞察力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对于传统的教学与备考模式而言,已经不适应新高考的根本要求和考试目的。因此,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就提出了应该创新传统的教学与备考模式,注重与高考接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出,应该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务必让学生走出语文学习仅限于教学课堂以及语文复习的怪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对当代文艺给予高度地关注与重视,关注时代的发展以及人生,尤其是重要的社会主流媒体报道或者探讨相关问题,努力做到语文课堂内外的有机整合以及导学与自学之间相结合,这样就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语文的基本素养。
三、注重课堂上教学方法的变化
有人曾经说过,一堂课“像不像样”,主要是看“一课”有没有“一得”,即是该堂课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预习课最后就是要学生把课文读通顺,不结巴,不错,不漏,明白文章大致意思;教读课就是要学生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写作课就是要学生会使用一种文体完成800字左右的文章;等等。现在,新课改赋予了语文教学新的内涵,但是我们教师仍然不能忽视课堂以及应该得到的最基本的课堂效果。新课改后,我们仍然要改变对灌输知识这一词的看法,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现实中,直接灌输不仅少不得,而且还要加强,不然,鉴于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完全自学达不到预期效果。语文新课程的重心是回归课堂。所以说,我们既然强调“回归”,就必须要考虑“课堂”定位:只有将教读课、自习课、写作课、语文活动课的课堂定位准了,才能考虑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比如,有老师认为,作文就是将文章提供的材料抄在开头,中间加上平时背诵积累的文章片段,结尾再将文章材料稍作改造,使之形成“照应”,就算完整;也有老师说,改高考作文卷,凡卷面不整洁或者字体不工整的一律“不及格”。而我认为,就作文指导而言,应该是平常或总复习的某节课怎么上,如先确定写什么文体,具体安排训练某种文体结构以及掌握某种写作技巧,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有可能会提高。
四、新课改的教学内容能够与高考考点相融合
对于新课改而言,紧紧地抓住了高考考点,在高考考点进行深入地分析的基础上,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内容进行改革。例如,高考语文中有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这一项,语文新课改内容中对这一项也有所反映,并以专题的形式对这个考点加以练习与训练。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高考要考好只靠解题能力和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根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必将使应试能力得到增强。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与高考没有突出的矛盾。那种认为只要高考不变就谈不上课改的认识是不正确的。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有其独特的一面,所谓的解题技巧等是与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分不开的。
五、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的要求与高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由此可以看出,高中语文新课改与高考的接轨程度日益增强,排除了以往高考语文中所出现的一些与语文教育目的不相符等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体现高考语文的根本价值。
参考文献:
[1]冉启红.小议新课改与高考的关系[J].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2010,(7).
[2]袁菊.高中语文新课改如何接轨新高考[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0,(1).
[3]曹茂才.高考语文走向何方——感伤高考语文所考与实际语用的背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
篇8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和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就不得不重视发挥物理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及终身学习中应有的作用。
新课改以来高考实验题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跳出了课本分组实验的范围,不仅延伸到演示实验中,而且连年出现了探究性实验。关于试验能力提出了“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在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中,更明确地把“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作为五个考试目标中的一个目标。它必将是今后高考物理实验命题的另一个热点。下面就课改区高考实验试题的变化及如何应对提出一点我自己的看法。
一、实验由纯学科内容向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向发展
新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通过物理实验拉近学生的生活与物理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在实验教材的实验中,像“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制作水火箭”等实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同时,新课程注意引导学生关心自己身边的事物,观察和探究身边的常见现象,从中发现问题、解释问题,不断增强学生对生活中物理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针对这个方面我们在平常教学中应当倡导学生多动手、多思考。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各种实践生活中来。那样既能让学生体验到各种实践的乐趣,同时也能在实践中开发他们的各项能力,更有利于它们在高考期间的发挥。
二、由“中规中矩”向实验设计方向发展
实验设计是对学生实验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综合体现。只有对实验目的、原理、器材的选择与操作、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得出实验结论等诸方面掌握得好,才能顺利完成设计性实验。由于设计性实验题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发散思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材在原来的测定性实验、验证实验基础上增加了设计性实验,这是新课程实验的另一特征。像这样的情况,在平常教学及高考复习时候应当让教导我们的学生自己主动去总结规律,探求实验的精要所在,那样才不至于在遇见设计类实验的时候无所适从,无处下手。
三、探究性实验是未来实验的方向发展
物理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将实验教学跟探究学习融合起来,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获得技能,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发展学习的兴趣,这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新课程实验教材 “实验与探究”栏目中大部分实验由原来的验证结论变为实验探究结论。所谓探究实验是在学生不知道问题答案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实验(含收集资料数据、分析思考等)找到答案的一种实验方法。它采用的一般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分析结果总结归纳结论。所以说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走进实验室,把实验真正的融入到生活总去,并倡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利用常规仪器去解决问题。
四、新课改下的实验更注重交流与互动
过去的教材中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都给出了答案,在教学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完成实验后学生都会对照教材的标准答案,并将教材的答案背下来,甚至可以不做实验。实验教材在实验设计上将现象、分析、结论等环节的内容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这样在学生完成探究实验后,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分析的思路以及得到的结论进行相互交流、展开讨论,对出现错误和偏差的实验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失败的原因,然后得出正确结论。培养了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物理知识和方法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
篇9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史;数学文化;高中数学教师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数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生活购物、房屋设计等,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是高中学生的必学课程之一,它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思辨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部实施了课程改革。在新课改中,无论是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还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都注重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这一学科。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知识的现状
就目前情况来看,高中数学教师的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知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的认识不足
在高中阶段,学生和老师的任务均比较重,再加上高考中不涉及这一方面的内容,因此,高中教师认为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并不重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将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渗透其中,而是将时间只是用在数学解题训练中,导致学生只注重结果,不在乎其来龙去脉。
2.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整体欠缺
高中教学任务重,所以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花在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的研究学习中,所以很多教师的在这两个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欠缺。教师没有过多阅读新课改中关于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的相关内容,比如目标、教学要求等。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知识的几点建议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将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渗透其中,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深深感悟到数学背后的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充分发挥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转变数学教学理念
在传统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高考成绩,导致学生学习的不全面――只知道结果,但却不清楚来龙去脉。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即只服务高考的理念,而是要站在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认真思考和对待教学中的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全面数学知识这一需求出发,加强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的讲解和学习。
2.加强教师的培训
鉴于有些高中教师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的缺乏,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这方面知识的培训,从而不断充实教师自身的数学知识。一方面,学校方面需要重视这方面的培训,根据学校数学教师的实际情况,对教师展开调查,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并且定期开展考核,不断丰富教师关于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方面的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方式(比如网络资源、学校文献资料、新课改标准中的各项内容),加强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然后结合课程内容实际,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这门学科。
3.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
要想进一步丰富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方面的知识并将其用在实际教学中,除了加强培训之外,学校还要创造条件,让教师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实现互帮互助的局面,从其他老师那里吸取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一方面,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关于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研讨会,给全校教师的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让不同的教师在会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将其中的问题提出来,所有教师一起协商解决,从而实现互相提高。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直接到有经验的教师课堂中听课,看其他教师是怎样将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渗透在实际的教学中,然后再结合自身情况,不断尝试,摸索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
4.拓展高考的命题范围
新课改中强调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在高考中,应该适当加入这两个方面内容的考核,比如“叙述函数概念的发展历史”等,或者是出一些关于数学史方面的选择题等。通过高考内容的改革,可以促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自觉地将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方面的内容纳入教学中,改变学生和教师对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方面的认识。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数学史和数学文化方面的内容,并将其渗透在实际的教学中。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数学教师对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的认识不足且整体欠缺。因此,教师自身要转变数学教学理念,学校方面要加强教师的培训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教育部门要拓展高考的命题范围,从而真正将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渗透进入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从而帮助学生全方位、深层次地学习和掌握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李保臻,孙名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知识的现状调查[J].数学教育学报,2013(02):49-53.
[2]初延波.新课改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150.
[3]韩炳泉.对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师适应性的分析[J].学周刊,2012(09):32.
篇10
一、如何研究高考试题
历年来的高考试题,都有着其特点和规律。通过对多年高考试题的研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规律;
2.近期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
3.相同考点的试题比较研究――找变化;
4.不同模式的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
5.各地调研的试题集中研究――找信息;
6.高中竞赛的试题选择研究――找题根。
对于真题的重温,主要进行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横向――主要研究同一年全国各地的物理试卷命题情况,寻找它们“共性”的东西或出现几率偏大的东西;纵向――主要研究了解高考命题的改革发展趋势。对试题研究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会有很多感触,能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与风格。
二、关于复习――什么是复习,怎么理解复习
关于复习,我个人的理解:复习不是学新课,不是新授课,也不是炒剩饭。复习就是找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错误。
三、复习的时间安排
第一轮的复习在2月底前完成,按“章节”复习,要求“细而全”;第二轮复习安排在3月初至4月中旬,主要进行专题复习;第三轮复习从4月中旬开始,主要进行综合练习。
四、建立物理教学的标高
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主线不变、吃透考纲教材,因材施教。对于定位在本一的学生,老师在选题上要高一些、难一点;对于定位在本二的学生,老师在选题上要低一些、容易一点,但知识内容要求不能降、不能少。在选题上应考虑: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解题的方法、技巧,培养学生读题、审题、问题转化等方面的能力。
五、打造高效的复习课堂
目标要求:课堂有气氛、有热度;内容有信度、有密度、有容量;结果有效率。尽力打造:课课精心、堂堂精品、节节精彩。
大家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教师,课前要备教材、备学生,要熟练、灵活掌握多种教学方法。
第一类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第二类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
第三类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践法、实习作业法等。
第四类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如陶冶法等。
第五类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六、重视实验教学
1.熟练掌握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
原理是灵魂,目的是方向,器材的选择、步骤的排列等要符合原理 (尤其电学实验,明白了原理,对仪器的选择、电路的控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熟练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①实验仪器的使用与读数;
②操作步骤(特别是容易遗漏和出错的重要步骤);
③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包括平均值法和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是否合理和误差分析,对实验结论做出评价;
④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a.以问题为导向,将实验变成设计型实验,强化实验原理的理解;
b.以讨论式教学为主,加深学生对实验相关问题的理解;
c.重视实验器材的展示和体验;
d.重视实验试题的讲解和示范。
七、用好教材,夯实基础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定理(推导、结论、适用范围、理解、应用)、定律的内容。
(2)挖掘教材的每一句话的“内涵”,研究每一个例题。
(3)重视例题与课后的习题例题,它具有规范性、典型性。
(4)重视课后的小实验及阅读材料。
(5)重视概念:
a.明确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和事实依据,掌握概念的定义。
b.了解概念的种类(矢量、标量、状态量、过程量、特性量、属性量,某种物理量的变化率等),注意运用比较法。
c.理解概念的定义、意义和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d.注意从定义式导出被定义的物理量的单位。
八、规范建模、规范思维、科学训练
审视物理情景构建物理模型(解题的关键)转化为数学问题还原为物理结论
物理模型(解题的关键):
1.对象模型:质点、轻杆、轻绳、弹簧振子、单摆、点电荷、理想电表、理想变压器、匀强磁场、点光源、光线、原子模型等。
2.过程模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简谐振动、简谐波、弹性碰撞、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
思维规范:
题述文字(形成)物理情景(抽象)过程模型(找出)过程特征(找出)物理规律(确定)物理公式(确定)数学解答(解方程)物理解答(物理判断)
即:①仔细审题,抓住关键。
②想象情景,建立模型。
③分析过程,画出草图,找到特征。
④寻找规律,列出方程。
⑤推导结果,讨论意义。
审题规范:
①对题目大意的把握。
②对关键词句的理解。
③对隐含条件的挖掘。
④对干扰因素的排除。
⑤对命题意图的分析。
培养良好的习惯与能力:
①记笔记的习惯。
②动笔画图的习惯:受力分析图、运动情景草图。
③审题能力的培养。
④解题思路的逐步形成与培养。
⑤分步列式的习惯。
⑥规范解题的习惯。
⑦计算能力的培养。
答题规范:
①画图(受力图、光路图、轨迹图、运动过程图、等效电
路图)。
②对非题设字母、符号的说明。
③对于物理关系的说明和判断。
④说明方程的研究对象或者所描述的过程。
⑤说明计算结果正、负的意义,说明矢量的方向、势能零点的规定。
⑥题目所问是计算结果的反作用力时,推理要严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⑦注意结果的物理单位。
九、解决好复习过程中教学的矛盾与疑惑
1.知识的记忆问题与生活常识的欠缺。
2.复习进度(时间)与练习的问题:限时练,每周练。
3.复习进度(时间)与细化的问题。
4.复习进度(时间)与课堂改革的问题。
5.复习的深度与广度问题:紧扣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只要知识点不超纲,怎么讲,怎么考都可以。
6.教材与课辅的问题:怎么扣教材,怎么用教辅。
7.作业布置与差异化教学问题。
8.解题规范与解题速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