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纤维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纤维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纤维的特点

篇1

【关键词】中学;化学;解题思维;特点

一、化学解题思维的特点

(一)以理论为指导,以结构为根本的推理性

中学化学解题涉及的指导理论主要是: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表)、化学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街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等。结构作为主线贯穿其中,其推理的主要线索是:

1.元素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及其单质与化合物的性质的“位”、“构”、“性”三者之间的相应推导。其中包括: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同周期元宏及其单质与化合物性质递变性推测,元素及其单质与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的推断以及物质酸碱性、稳定性等推断。

2.以电离理沦为指导,以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行为及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为依据,定性推断溶液的酸碱性及其离子反应进行的可能性。

3.以化学乎衡及其移动原理为指导,推断可逆反应进行的条件和方向等。

4.以官能团为特征,推测有机化合物的典型性质与典型反应。

(二)以性质为中心的分析性

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的,但结构的宏观反映与表现也反映了物质的性质。化学解题中,分析化学问题时通常以物质的性质(反应)为出发点。例如,在分析物质的制备和合成时,就是根据物质的性质来选择制备或合成的路线,选择反应的条件,选择纯化(除杂质)的途径,选择收集气体和液体的方法等。化学应用离不开物质的性质。所以,在解题时物质的性质既是分析的出发点,又是分析的归宿。

(三)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量性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量之一,它是唯一的与物质微观粒子数目或基本单元数目相关的量,是化学的基本量。因此,化学中的计量(定量与计算)是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

(四)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科学性

化学知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

1.审题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化学审题须注意以下几点:①题型。题型不同,解答的思维与技巧有所不同。②问题。题目要求作答是什么,是推断、鉴别,还是实验操作、计算等?特别要仔细辨别问题中的关键性字词,如相反要求、顺序要求、程度范围要求、化学式要求、条件要求等。③化学事实与实验现象。④涉及的化学概念与理论。⑤可能应用的方法等。

2.攻题

这是解题的关键或突破口。破题就是找“题服”。化学题的突破口往往是:某一典型的或特殊的实验现象,某一特定的或关键性的反应,某一隐含的知识条件,某一重要的实验操作与步骤,某一给定的“新”信息与方法等。

3.解答

对解答的主要要求是:①程序合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思维灵活,富于技巧;②叙述规范:表述完整,重点突出。

4.验证

用给出的已知实验事实与现象或反应原理与数据等去验证解题结果。

例1 取0.45molNaoH、0.35mol和0.20mol溶解于水,在该混合中逐渐加入盐酸,反应明显份三个阶段进行。若加入HCL为nmol,溶液中NaCL、和分别为Xmol、Zmol,试分别计算在n值增大的过程中,

二、中学化学解题的思维品质

思维能力是认识能力的核心,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衡量一个人智能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的突破口。培养思维能力应落实和体现在思维品质上。思维品质主要表现为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精密性、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在解题中既能充分检验,又能有效训练。下面,通过具体题例子以说明。

(一)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优良思维品质的基础。它表现为对化学知识与化学问题的深入理解与思考,对化学知识的内涵、外延与规律的掌发与运用。

例U 有两瓶pH=2的酸溶液,一瓶是强酸,一瓶是弱酸。只用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和蒸馏水,简述如何用盟简便的实验方法来判别哪瓶是强酸。

(二)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思维的条理性和有序性,它是理科思维的重要品质。

例1 有A、B、C、D四种溶液,它们各为中的一种,现进行下列实验:

A+C五明显变化;A+D五明显变化;B+D生成溶液及沉淀E;B+C生成溶液F及沉淀;少量E溶于过量F中、生成溶液并放出气体。

由此可以确定A是――,B是――,C是――,D是――。

(三)思维的精密性

思维的精密性是理科思维的特殊品质。化学思维的精密性表现在从量的角度即从数学的观点来准确地理解或研究化学概念、理论、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例3 将等体积的0.4mol/溶液与0.2mol/溶液混合,混合液中离子浓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四)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表现为思维的发放能力、多解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具体表现为:起点多问、过程灵活、迁移性强、伸缩性大、结果多样。它不拘泥于常规的思路和模式,能灵活自由地分析与解决问题。在解题中常常表现为一题多解,求异性强。

(五)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反映了思维的敏锐程度与迅速程度,而这种速度应以正确性为前提。同时它又反映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应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但这种品质又必须以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精密性、灵活性为前提。

篇2

1 纤维含量及测定方法介绍

纤维含量是以成品中某种纤维含量占纤维总量的百分数表示,而不是产品织造时的原料投料比,因为产品经纺织印染等多种工艺后,不同纤维的损失量不完全相同。因此在产品标识中标注的一定是成品的纤维含量。

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不同:羊绒与羊毛、棉与麻等同性能的混纺产品,是采用投影显微镜测定含量的,其为非干重非公定回潮的实验室标准环境状态下的纤维含量,而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或化学纤维之间的混纺产品是采用化学溶解法测定纤维含量的,是采用净干质量结合公定回潮率下的含量。

2 纤维名称的使用规范

纤维名称应使用规范名称,并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天然纤维名称采用GB/T 11951-1989《纺织品天然纤维术语》中规定的名称,羽绒羽毛名称采用GB/T 17685-2003《羽绒羽毛》中的规定名称,化学纤维和其他纤维名称采用GB/T 4146-1984《纺织名词术语(化纤部分)》和ISO 2076―1999《纺织品人造纤维一般名称》中规定的名称。对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没有统一名称的纤维,可称为新型(天然,再生,合成)纤维,部分新型纤维如竹原纤维、甲壳素纤维、聚乳酸纤维(PLA)、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PTT)和复合纤维也可以进行标注;在纤维名称的前面或后面,可以加描述纤维形态特点的术语:如涤纶(九孔)、丝光棉、丝光毛、拉伸毛等;目前有许多产品的纤维含量名称很不规范;如:羊羔绒(羊毛),生态绒(羊毛),暖卡丝(腈纶),波丝纶(腈纶)会给消费者造成误导。

3 纤维含量的标识

当两种纤维及两种以上纤维混纺或交织时产品的纤维含量标识方法是不同的,FZ/T 01053-2007有比较详细的规定,这里简单举两个例子。

(1)如果所用的纤维其含量均≥5%时,要依次标明其成分名称和含量,如果某一种纤维含量≤5%或几种以上纤维含量≤15%时可只标明含量不标纤维具体名称。如:实际纤维名称和含量为:棉50%涤纶38%粘胶7%氨纶5%,可标为:棉50%,涤纶38%,其他纤维12%。

(2)有两种及以上化学性能相似且难以分别定量分析的纤维时,可列出其大类纤维名称,或在纤维名称后面注明。如:80%棉,20%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竹纤维),80%棉,20%涤纶(普通涤纶+PTT)。

4 纤维含量允差的处理方法

产品检验时除了鉴别纤维类别和含量外,还要根据允许的含量偏差来判别纤维含量是否合格。FZ/T 01053―2007中把原各个产品标准中对不同的纤维含量允差统一规定为5%,填充物纤维含量允差为10%。但对3种及以上纤维混纺、交织的产品含量测定的允差判别应该有所区别。

如:一种产品的纤维成分为羊绒50%,羊毛30%,蚕丝20%;实测含量为:羊绒46.3%,羊毛26.1%,蚕丝27.6%。如果每一种纤维含量的允差都严格按5%判定,羊绒含量应在45%~55%,羊毛25%~35%,蚕丝15%~25%,则蚕丝含量就超标了,这个产品总的纤维含量就不合格,显然这种判定是不妥的,所以3种及以上的纤维混纺或交织的产品应该只判定纤维含量较大、性能较好的两种或三种纤维,剩下一种纤维的含量不作判定依据。

篇3

关键词:纤维艺术;材料;情感

中图分类号:J31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纤维艺术是现代艺术的一种形式,诞生于20世纪上半叶。关于纤维艺术的称谓及概念的界定,目前在国内还是一个较为模糊的问题。如国内历来对纤维艺术的称谓就有“纤维艺术”“纺织艺术”“编织艺术”“挂毯艺术”“织锦艺术”“壁挂艺术”。作者比较认同的一种定义为:它是以广义的纤维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传统纺织技术为依托,以现代观念为主导,既有实用性,又有创造性,参与性,综合性和现代审美的新型艺术样式,是现代艺术观念、现代生活方式与多种传统和现代工艺相结合的视觉传达方式。随着建筑艺术的发展,纤维艺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室内装饰,用以缓解现代建筑带给人们的冷漠、单调而被称为温暖人心的艺术。

纤维离不开纺织。前者指的是材料,后者指的是加工手段。纤维艺术是从材料的角度进行命名的,虽然它离不开纺织,也是纺织品的一种形式,但因其使用目的、加工手法、所用材料等方面都与纺织品有所不同,特别是材料的使用更宽泛、手法更灵活,所以它又不等同于纺织品。从纤维艺术的命名上可以看出,其展现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美丽的图形、绚丽的色彩,更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纤维材料之美以及加工时的工艺之美,这也是这种艺术形式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最突出之处。纤维艺术所选用的纤维许多是“纺织纤维”,而可用于纺织的纤维一般都有一定的要求:

1、可纺性方面的要求,如纤维的长度、粗细、强度等。

2、舒适性方面的要求,如弹性、吸湿、透气、抗静电等。

也正因为纺织纤维的诸多要求,所以加工出的纺织品才给人以一定的温暖感觉、舒适感及亲和感,这是由可纺性纤维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古往今来人们穿的、用的都是在利用纺织品的这种特性,日久天长在人们思想中形成积淀、产生意象。当然纤维艺术的取材远不只纺织纤维,但由于那些细长的材料在外观上与纤维的相似性,所以人们头脑中纺织品的意象仍挥之不去,因此纤维艺术品也是温暖的、舒适的、亲和的,而这不正是缓解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冷漠单调感所需要的么?至于作品中使用的点缀材料(如金属等)更是对纺织纤维材料在感观上的一种反衬,是寻求形式美的一种手法。

目前纺织纤维有:1、天然纤维。如:棉、麻、毛、丝(可直接用于纺织)棕、藤、秸秆、竹木等(用于造纸和间接用于纺织等方面),另外石棉也是天然纤维,它和矿物一同埋藏于地下,属矿物纤维。2、化学纤维。从1846年德国人肖拜(Schonbein)制成硝酸纤维素用于火药至今,人们已制成了品种繁多的化学纤维,这些化学纤维各有特性,它们不仅在数量上为天然纤维做了补充,而且许多化纤品种在性能和感观上都有天然纤维所不及的品质。如:粘胶纤维于感柔软,光泽明亮,易染色,防蛀等;涤纶抗皱、耐热、光滑等等。化学纤维包括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再生纤维是用植物中的纤维素制成或用大豆等蛋自质制成,如粘胶纤维、醋醋纤维等。合成纤维的材料主要来源于石油、煤、天然气,经分离、聚合等化学过程制成,如涤纶、锦纶、晴纶等。另外随着现代利一技的进步人类制出许多新型种合成纤维,如:耐高温的芳纶1313、耐辐射的聚酰亚胺纤维等。诸多的纺织纤维对不同功用的纺织品是必需的,但纤维艺术创作注重的是作品的外观(如形、色、质)及制作工艺上的需要(比如:太硬编结起来不易弯曲缠绕,太软滑则编结难以成形),除非特殊要求,对是否耐高温与辐射并不关心。

纤维材料的选择只是艺术创作的一个方面,对纤维材料的加工工艺和手法是另一个方面。西汉时期,编织的工艺与技巧就已经相当先进,因为从马土堆一号墓中已发现绢、锦、罗、绮、刺绣品甚至还有提花织物。到了唐代已可以用八种色线在一起织成多种纹样,例如“华文锦”就是当时广为流行的一种纺织品。经纬交织的技艺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直至今天我们走过了从手工编织、机器编织到电脑编织这样一个过程。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因编织加工工艺带来的特殊的形式往往会衍生特殊的文化内涵,如中国结。不同的编织技法会获得不同的肌理和图形,不同的肌理效果会导致触觉、视觉与心理反映的不同,肌理、图案与材质形成综合审美意象。纤维艺术的民族性不仅仅指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技法、形式、图形,也指其中的文化积淀,而这此也同样是现代建筑装饰所需要的。

因为纤维材料的纤细,完成作品必需一定数量的纤维交集,这种交集即是经过各种手法(如纺成纱、捻成线、织成带、编成花)联片成形,所以纤维艺术有比其它艺术形式更强的秩序之美,在这种秩序中你可以见到节奏、韵律、重复、渐变等多种形式美。大凡看画,远观其势,近看其质,许多美术作品为了近看其质,不惜工夫地创造肌理以达到画面丰富的效果。这一点纤维艺术可以说是与得天独厚,它可以远看其图、形、色,近看其线绳的阴阳交替、纹路肌理。编织尽管只有一经一纬,但是这种以数的不同排列方式交织却可织出不同的图案,这一点古人早已谙熟于心。例如:18 ,19世纪欧洲流行的壁挂图案都以模仿写实油画效果的形式早现。今天科技的发展(如电脑编织机)可以任意织出图形,这使得图形的实现更为容易。早在1938年,让•吕尔萨就已宣称与传统的精密复制绘画作品的壁挂决裂。这就意味着人们已不再将逼真作为纤维艺术的重要评判标准,而是将现代设计观念用于纤维艺术,强调创新。由于纤维材料的可塑性,纤维艺术刁有无尽的表现形式,这也为现代建筑的装饰增加了选择的余地。在建筑的整体设计中,纤维艺术可以提供从色彩到造型、从平内到立体、从题材到文化十分广泛的表现空间,从而实现建筑设计的整体意图和目标。

不仅如此,由于对光感材料、透明材料、激光印染等高科技、新材料的应用,现代纤维艺术给人的视觉感官带来了全新的刺激,甚至可以将观众带入梦幻般的新奇意境。这不仅符合现代建筑艺术装饰的要求,而且为建筑空间的塑造拓宽思路。

当钢筋混凝土建筑出现时,就己注定“居住机器”理论会随之诞生。然而,人毕竟是情感动物,而不是机器。时隔不久人们开始意识到这居住的机器过于冷漠、单调,缺乏人情味。于是,纤维艺术因其外观的柔软而被用于“居住机器”中的装饰,以解决机器与人情感之间的不和谐。

参考文献

1、崔唯 、肖彬.纺织品艺术设计[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 12

篇4

介绍了WTO非农产品市场准入(NAMA)谈判进展,系统地对比了主要贸易国家/地区的纺织品服装标签的差异性,揭示了纺织品服装标签全球统一化进程中存在的障碍。

关键词:NAMA;纺织品服装;标签

欧盟和美国在WTO NAMA谈判中,倡导各国寻求纺织品服装标签的全球统一。值得注意的是,要完全统一标签,不能只关注标签内容和标签形式,还应注意到相关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差异,换言之,这些差异对贸易便利化也会造成一定影响[1]。

1 欧美联合提案

2007年10月26日,欧盟和美国共同向WTO提交了一份《关于纺织品、服装、鞋类和旅游用品标签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说明的谅解》的提案,建议减少或酌情取消非农产品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从而促进这些产品的贸易。对于纺织品服装,欧美认为如果要求标签上标注纤维成分、原产国、维护说明3项内容,则是符合《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必要的贸易障碍。同时,倡导各国应尽量“积极考虑”允许所要求的信息包含在非永久性标签(如吊牌)上而不是永久性标签上。

2 欧美对联合提案的说明

2009年到2010年间,各国针对这份提案,以向WTO提交提案的方式进行了交流(文件编号见表1),斯里兰卡、毛里求斯和乌克兰陆续签署了该提案。

欧美对各国提出的与纺织品服装相关的问题做出了解释说明:(1)标签内容的选择原则,即列出的“纤维成分”、“维护说明”和“原产国”是给各成员国的参考,鼓励将标签信息限制为此3项内容,各成员国可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讨论;(2)标签形式应积极考虑使用非永久性标签,在某些情况下,使用非永久性标签将会节约企业贸易时间和成本;(3)提案中并没有提到具体的国际标准,如果要求标注的信息存在相关的国际标准(如维护标签),根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规定,应在相关国际标准基础上制定标准,并且各国仍保留使用任何相关国际标准作为技术法规基础的权利。

3 各国纺织品服装标签比较

欧美提案主要是纺织品服装标签内容统一,并未对具体采用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进行说明,这可能会带来潜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使标签内容统一的意义大打折扣。因此,本文主要对纺织品服装标签相关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进行了比较,旨在阐明统一纺织品服装标签进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

3.1 纤维成分标签

3.1.1 纤维名称

对于天然纤维名称,各成员国均以来源命名,差异不大,化学纤维名称多以发达国家命名为主,欧盟、澳大利亚、中国的化学纤维名称大部分与ISO标准规定相同,即使存在差异也并不显著。

美国的化学纤维名称存在较大差异,是因为各国制造商研发的新型纤维想要进入美国市场,通常根据美国联邦法典16 CFR 303.7《化学纤维通用名称和定义》中的申请程序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提交申请,要求建立新的纤维名称,不承认ISO标准中的化学纤维名称。直到1998年,美国对法规进行了修订,才承认并允许使用ISO 2076:1989 《纺织品 化学纤维 通用名称标准》,但仍保留了FTC化学纤维名称的申请程序。

3.1.2 纤维含量标识

比较中国、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的纤维含量标识规定,或多或少存在差异。

(1)标注整体要求,大部分国家的要求一致;

(2)5%原则,即含量低于5%的纤维标注规定,美国和澳大利亚都要求羊毛含量即使低于5%也须标注,欧盟要求含有动物毛原材料的纺织品服装须标明“含有源自动物非纺织部分”,我国对此没有规定;

(3)“All”、“Pure”或“100%”的标注规定;

(4)纤维含量允差规定;

(5)组合式纺织产品要求,例如2种或2种以上不同织物的产品、含有里料的产品、含有填充物的产品等的标注规定。

回收再利用纤维制品成分要求,我国对回收再利用纺织品服装标签要求基本处于空白,只有絮用纤维制品标识有强制性标准进行规定,而国外一些法规中对此有要求。

3.1.3 纤维成分测试方法

纤维成分标签还涉及到相关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纤维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检测。纤维定性分析以鉴别纤维类型为目的,不同方法对结果的影响不大;纤维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拆分法、化学溶解法和显微镜法,不同方法可能得到不同结果。

对比ISO、中国、日本和美国的化学溶解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差异:(1)检测条件:ISO标准分析方法普遍具有试验温度偏高、试剂量大、时间长的特点,日本、美国和我国行业标准等根据自身情况存在一些改进的试验方法,如降低试验温度、减少试验试剂使用量、简化操作程序、缩短试验时间等;(2)检测试剂:各国标准中还存在一些ISO标准中未包括的化学方法,例如日本标准中的氢氧化钠法、混酸法、四氢呋喃法、间甲苯酚法,在美国标准中的γ-丁内酯法。

3.2 维护标签

3.2.1 维护说明标识

ISO 3758纺织品 维护标签图形符号中的符号来源于国际纺织品维护标签协会(GINETEX),其维护符号已注册为国际商标,在GINETEX的18个成员国中使用。美国ASTM D 5489纺织产品维护说明的符号指南中的符号与ISO符号十分相似,但表示的内容却有本质区别。ISO标准提供的是在维护过程中不会对产品造成不可回复损伤的最剧烈的维护程序,美国技术法规和标准只是提品维护信息,并没有说明是否会对织物造成损伤。

对比分析ISO、中国、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维护说明标识,虽然存在本质差异以及明显的文字或符号要求的差异,但基本都按照产品在维护过程中可能需要的维护程序:水洗、漂白、干燥、熨烫、专业维护(干洗、湿洗)5个程序,这表明其统一仍存在良好的基础。

3.2.2 维护说明测试方法

各国维护说明对应的测试项目主要包括色牢度、尺寸变化、外观变化和性能变化等4个方面,选择ISO、中国、日本和美国纺织品服装色牢度测试标准进行比较分析。

(1) 色牢度测试标准差异

① 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差异

ISO与中国、日本测试方法基本一致,与美国AATCC测试方法的差别较大。

洗涤剂选择

ISO 3758中对应的测试方法是ISO 105-C06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或ISO 105-C08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使用含有低温漂白活化剂的无磷洗涤剂,其中ISO 105-C06包含AATCC系列标准洗涤剂和ECE系列标准洗涤剂的测试;而JIS L 0844耐洗色牢度试验方法中的A法包含皂洗色牢度的检测,B法、C法、D法分别与ISO 105-C06中的其他试剂一致;AATCC 61耐洗色牢度中只包含AATCC系列标准洗涤剂。

操作程序

ISO 105-C06中包括模拟一次单个(S)试验和一次复合(M)试验(接近5次以上温度不超过70℃的家庭和商业洗涤),AATCC标准中不包含一次单个模拟试验,测试温度范围也有很大差别。

样品制作

ISO、中国和日本标准都将测试样品分为织物、纱线和散纤维三类,日本在贴衬织物的使用上较节省,大小为ISO标准的一半或折叠使用;AATCC标准将测试样品分为织物和纱线,未包括散纤维,且提供了单纤维条宽0.8cm或1.5cm两种多纤维贴衬。

② 耐熨烫色牢度测试标准

各国的耐熨烫色牢度测试方法与ISO标准无显著的技术性差异。

③ 耐干洗色牢度测试标准

ISO 105-D01:2010耐干洗色牢度吸收了美国和日本标准中采用标准贴衬织物来评估样品耐干洗色牢度的沾色,摒弃了之前评估干洗后洗涤剂的沾色等级做法。

④ 耐湿洗色牢度

美国和日本未提供检测方法,耐湿洗色牢度与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试验方法一致。

⑤ 耐氯漂色牢度

ISO 105-N01耐次氯酸盐漂白色牢度是对商业漂白中纺织品耐次氯酸盐色牢度进行检测,JIS L 0856耐次氯酸盐漂白色牢度中针对家庭漂白的考核增加了弱试验,AATCC 188耐家庭洗涤耐次氯酸钠漂白色牢度主要模拟家庭洗涤耐次氯酸钠漂白色牢度的测试。

⑥ 耐氧漂/非氯漂色牢度

ISO 3758中对应的测试标准是 ISO 105-C09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使用含低温漂白活化剂的无磷洗涤剂的氧化漂白反应,由于日本JIS L 0217纺织品洗涤标签中未包含“仅允许氧漂/非氯漂”符号,因此也未提供相应的检测方法。

3.3 原产国标签

“原产国”是货物的来源国,是货物的“经济国籍”,《原产地规则》则决定货物的原产国。全世界约有62个国家对原产地有强制性要求,然而至今却未有统一的原产地规则。作为在国际贸易中涉及到各项政策和措施的重要工具,透明、公开、公正等原则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种技术性贸易措施,如果原产地规则被不正当利用,将成为保护本国产业的工具。

3.4 服装号型标签

各国执行的服装号型标准由于所处的地理区域、经济区域、政治区域、人体素质等不同,相互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2],例如各国制定服装号型标准的关注点不同(如日本男子体型划分十分细致;一些国家不同体型首先按年龄进行划分;女子号型多以胸围和臀围差值作为体型划分依据,我国则使用胸腰差),同时存在本质差异(如体型差异)。

3.5 火灾危险标签

纺织品服装属于易燃品,发达国家对纺织品服装,特别是儿童睡衣的燃烧性能进行了明确规定,将美国、加拿大、英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儿童睡衣的火灾危险标签要求进行对比,将标签要求差异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标签内容:美国要求标明产品未经阻燃整理的产品信息;加拿大要求产品标明经过阻燃整理信息。英国要求产品标明是否满足燃烧性能要求;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将产品分为四种类型,如低火灾危险、高火灾危险产品,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提供不同的信息。

(2)标签样式:美国对标签的大小、字体大小和背景颜色都有详细的规定;英国规定了标签使用的文字字体、大小和颜色;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对标签的文字字体和大小、背景颜色也有细致的规定,对标签大小没有具体要求。

(3)燃烧性能测试方法:按燃烧性能的测试原理可分为从测试样品的燃烧速率、测试样品的极限氧指数(LOI)两个方面来评判;按测试样品放置不同可分为垂直法、45°倾斜法、水平法等;按点燃火源不同,有丙烷或丁烷气体火焰点燃、香烟点燃、片剂点燃等。

3.6 产品的执行标准、名称、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及质量等级标签

在国际贸易中,纺织品服装的质量检测多为商业自愿行为,其产品标准多是以满足客户需求和贸易便利化为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我国现行产品质量监管制度主要采取了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综合监管的基本模式,以政府监管为主,带有强制的含义[3]。

根据我国现行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纺织品服装标签必须标注产品名称、产品执行标准、产品质量等级、产品检验合格证明4项内容。不同于发达国家,现阶段我国国内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不高,如果按照完全自由竞争模式,以客户标准约束产品质量,消费者人身健康和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也难以提升我国纺织行业产品质量整体水平。

4 结语

NAMA谈判中有关纺织服装标签统一的提案为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我们应密切关注NAMA谈判进展并积极参与讨论协商。但从本文所阐述的全球纺织品服装标签的现存差异来看,作为纺织服装出口的大国,不应仅关心标签统一所带来的贸易便利化,还需要关注存在的差异性可能带来的纺织品服装产品全球自由贸易障碍。

参考文献

[1] 徐小方.WTO NAMA谈判中纺织品服装标签全球统一性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3.3.

[2] 戴鸿,任军.中德女装号型标准之比较[J].纺织标准与质量,2003(4):34-36.

篇5

关键词:纤维 检验 鉴别 生产

化学纤维经过百年的发展,已趋成熟。目前具有各种不同性能的化学纤维已成为当今国际纺织业的重要原料。21世纪的新型纤维克服了20世纪化学纤维的三个致命弱点:一是依赖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二是污染环境;三是化纤制品舒适性不如天然纤维。新型纤维充分体现了信息工程、材料工程、生物工程等各种新型学科和传统学科综合研究的成果,一是取材于价廉量大的农、林、牧业自然资源而不过度依赖石油;二是生产过程必须是清洁、符合环保要求的;三是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穿着有良好的舒适性,完全克服了目前化学纤维的弱点。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必须紧紧盯住世界纤维市场的发展动向,调整检测手段,抓住机遇,及时开拓纤维检验市场。

一、纤维检验技术的历史发展

1、仪器化检测体系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国的纤维检验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仪器化检测体系初步形成。据统计,2011年,全国各级专业纤检机构共完成桑蚕干茧公证检验 2.86万吨,山羊绒公证检验 0.99 万吨,生丝公证检验 0.12 万吨,麻类纤维公证检验 2.71 万吨。非棉纤维公证检验制度日臻完善,工作质量日趋提高,公证检验控制质量、规范流通、服务调控的作用日益突出。30 年来,中国纤检已建立了包括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审查认定、棉检师执业资格管理、棉花收购加工质量监督检查、棉花质量公证检验和棉花专项打假的棉花质量监督工作模式。同时,各级专业纤检机构还对毛绒、蚕茧、苎麻收购和加工企业进行质量监督检查,保证了良好的收购和加工秩序,毛绒、茧丝、麻类质量监督工作也不断推进。

每年新棉上市,中纤局会组织专业纤检机构,通过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检查和对重点问题和违法行为的专项治理和打击,有效遏制了棉花加工企业混等级加工的势头。近几年,全国专业纤检机构平均每年检查棉花收购加工企业 9295 家(次),抽查籽棉和成包皮棉 86.43 万吨,办理棉花质量案件 1526 件,棉花掺杂使假违法行为基本得到遏制,一般性的质量违法案件逐年下降,棉花质量和市场秩序持续稳定,棉花加工企业治理异性纤维的主动性明显提高,棉花加工质量明显提升。在纤维质量监督的基础上,专业纤检机构开创了絮用纤维及其制品和纺织纤维制品质量监督和“黑心棉”打假工作,有效地规范了絮用纤维制品市场秩序,保护了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2、开创了棉花公证检验的先河

近年来我国的棉花公证检验,已拓展到山羊绒、生丝、麻类纤维和桑蚕干茧,形成种类齐全、形式多样、技术先进、程序规范的纤维检验制度,公证检验数量逐年增多。特别是从 2007~2008 棉花年度起,中纤局对每年的棉花公证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正式形成中国棉花质量年度公告,并由国家质检总局对外。经过多年的努力,仪器化检验实验室建设、设备仪器购置安装调试、各类人员培训等能力建设显著增强,检验规程、校准规范、各项工作制度初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仪器化检测体系初步形成。仪器化公证检验证书效力继续提高,很多企业已开始使用公证检验结果作为配棉参考。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新体制棉花公证检验覆盖面将不断扩大,并最终取代经营性棉花公证检验,棉花质量公证检验由人工感观检验转变为仪器化客观检验,由比例抽检转变为包包检验,检验的公信力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纤维检验技术的新发展

1、加强功能牲纤维检验的市场基础

由于纺织纤维的功能性测试技术目前并不十分成熟,由此引起的质量纠纷给检验机构带来又一个十分诱人的市场机会,早进人者将占据主动。纺织纤维的功能性是近年来纤维开发的新领域。目前在我国检测市场上,对此项检测业务投人少,且人才短缺,技术落后,无检测标准,是一项鱼待规范且极具潜力的项目。总而言之,功能性纤维检验将成为纤维检验市场的新亮点,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应抓住时机,发挥行业优势,适当增加收人,迅速占领功能性纤维检验市场。

2、拉受光谱法

拉曼光谱分析是基于利用激光来照射被检物质时发生散射现象而产生与人射光频率不同的散射光谱所进行的分析方法。拉曼光谱以高强度的激光测量非极性键的振动状态。当用红外检测样品时,如果纤维中的非极性键的振动是非红外活性的,那么获得的信息很少甚至没有。这就意味着两种技术是互为补充,同时使用可以提供更多关于纤维结构(极性键)和染料(非极性键)的信息。拉曼光谱法优于其它分析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样品制备和分析简单,并能够揭示着色纤维表面染料的信息111一气但它同时也存在着固有的缺点,如荧光是拉曼光谱的主要问题。但随着研究的深人,拉曼光谱应该可以解决更多的纤维检测问题。

1998年,Keen等阁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法有效的区分人造丝、聚丙烯纤维、羊毛、聚醋纤维和尼龙纤维。对于结构不同的尼龙,拉曼也能区分,如尼龙一6,12、尼龙一6,11、尼龙一6,6和尼龙一6。并指出,当使用780nm的激光器时,检测有色纤维表面所得的谱图同时反映了纤维本身和染料的信息。有可能弥补红外光谱在检测纤维染料的不足。2001年,Jason等凹研究了拉曼对单根纤维的检测。2008年,玩potll切等报道了拉曼光谱在纤维检验中的5个实际案例。

结语:

总之,加速纤维性质测定的要求正成为全球棉花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在不久的将来气目前付诸实际的探索将提供许多此类试验方法。在全球纺织界,关键是完善此类实验方法皿扔使其应用范围更加扩大,此类基础应用将有助于全球纺织界对其每种产品发展的特殊研究,无箕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地区。

参考文献:

[1]刘海霞,权养科. 纤维物证检验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 刑事技术,2011

[2]高亚兰. 我国纤维检验技术不断提升[N]. 国际商报,2009

[3]闫勇. 2000年之棉花纤维检验技术[J]. 纤维标准与检验,1995

篇6

3月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联合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东华大学、国家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了“2013/2014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在其的十大流行纤维品种中“无染纤维”和“易染、深染纤维”的上榜给纺织品的绿色印染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模式。

从纤维入手 实现“无水”+“常温常压”

印染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纺织行业内的高能耗、高水耗和高污染大户。其中印染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是最受诟病的污染大户。据介绍,印染废水水量较大,印染加工每1吨纺织品耗水100~200吨,其中80%~90%为废水。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色度深、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I生大等特点,属于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且随着纺织印染工业的迅速发展,印染废水排水量和污染程度呈现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如果能实现“无水印染”岂不是解决了一大难题?无染纤维的出现即是宣告这一命题的成立。无染纤维是指使用原液着色技术生产的有色纤维。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技术总监陈宝建告诉记者:“‘原液着色’是指聚酯熔体(或切片)在进入纺丝箱体之前,注入经过干燥、熔融、过滤、计量后的色料(色母粒),与聚酯熔体一起经过高效静态混合器充分均匀混合后,共同进入纺丝箱体进行纺丝。”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负责人表示,使用原液着色技术生产,将色母粒直接作用在纤维,在熔融纺丝过程中,不会产生废水,是一种无水染色工艺。因此无染纤维的生产意味着大幅节省用水与化学品,大量减少二氧化碳与COD的排放,实现丰富色彩与清洁生产的高度融合,不仅减少了印染过程,节约能源减少排放,而且在纤维产品的消费和使用中,织物颜色鲜艳、色泽均匀、经久耐用、不易褪色,对人体亲和友好,其整个生产流程符合当今世界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但是“无染纤维”的问世也并不能完全取代常规印染环节,毕竟纺织品终端产品多种多样,单从纤维入手不能满足所有需求,常规印染环节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而对于在纺织品加工中使用较多的聚酯涤纶来说,一直以来的染色都需要在高温(120℃~135℃)高压下进行,而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其化学分子结构紧密,结晶度和取向度高,缺乏极性基团。

而“易染、深染纤维”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易染、深染纤维是阳离子可染纤维的升级版,即采用共聚、接枝等方法,在PET大分子链上加入第三单体组份。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负责人对此向记者做了详细解释:“易染、深染纤维由于在大分子链上增加了新的基团,破坏了纤维的原有结构,使纤维的熔点、玻璃化温度、结晶度有所降低。纤维的无定形区增加,有利于染料分子渗透到纤维内部,使其在常压下进行阳离子染料染色,或在PET大分子链上加入第四单体组份,如引入聚乙二醇柔性链段,使分子结构更为疏松,无定形区增大,有利于染料分子渗透到纤维内部,并与纤维中的阴离子基团结合,可常温常压染色。”

因此,易染、深染纤维实现了易染、深染、低温染色,克服常规涤纶染色困难,以及高温高压条件下染色的缺点,染色成本大大降低,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以上两种纤维都是在纤维喷丝之前就对纤维进行了染色加工,改变了常规染整的作用对象——纱线或者坯布,从纤维入手,将作用对象改变使得许多印染环节中的问题迎刃而解。

应用顺畅 前景广阔

目前,无染纤维和易染、深染涤纶的生产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无染纤维已经从无染涤纶拓展到锦纶、粘胶、维纶领域。这为传统的染整工艺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途径,互为补充。

在纤维的制备中,无染涤纶、锦纶是采用熔体在纺丝之前直接着色的工艺方法所生产的有色纤维。按其纺丝工艺流程不同可分为切片纺丝法和熔体直接纺丝法;按着色原料形态不同可分为母粒法和母液法。粘胶和维纶纤维纺前着色,是指将着色剂在喷丝板前均匀混合、分散到纺丝原液中。这些工艺方法不仅染色均匀,而且避免了常规染色易产生色差、色斑、色花等染色缺陷。无染纤维的品种丰富、实现了功能化、差别化与高色牢度、高鲜艳度,发展趋势还将功能性、弹性、生态亲和、舒适性有效结合。广泛应用于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服饰纺织品。

随着市场对于绿色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这种从纤维直接入手的原液着色纤维的市场潜力越来越被看好。浙江华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霞客环保色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是第一批看准市场进行研发的企业,目前已开始进行市场推广工作。

古纤道技术中心主任高琳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公司2008年就开始对有色涤纶工业丝生产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目前单个纺位头数已达到12头,年产能已增至7000吨左右。“全球有色涤纶工业丝的总产能不超过3万吨,国内产能约1.2万吨,而全球市场需求量不低于5万吨,因此,有色涤纶工业丝还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与国外相比,目前国内所生产的有色涤纶工业丝的断裂强度普遍偏低,限制了其在一些特殊领域的应用,如汽车安全带、工业吊装带,国内企业还需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以期在这些领域占据一席之地。”高琳说。

海利得在高强有色涤纶工业长丝的研发方面也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和进步,主导制定了FZ/T54022-2009《有色涤纶工业长丝》行业标准。浙江华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的涤纶色纱产品表面看上去较普通染色纱线贵,但是整体算下来还是有成本优势。”他算了一比账,假设华欣的产品13000元/吨,常规纱线11000元/吨,他们的产品已经上色,而常规纱线还需染色与产品周转等费用,加起来也会高于多出的2000元。

篇7

怎样才能解决棉布供应紧张的问题呢?曰:开源节流。从农业上说,开源就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扩大棉田的面积。但是,棉田单位面积产量不可能一下子提高很多。棉田也不能无限制扩大,否则就会影响粮食生产。所以,应多从节流上想办法:尽量节约用布,多多利用旧衣,少添新衣,对每一寸残次零布也不糟蹋。这在目前情况下更为需要。

在工业上,大力生产人造织维(人造丝、人造毛、人造棉),则又是解决穿衣问题的一个重要办法。

第一个用人工方法制造织维的,是法国人奥捷马尔。1855年,他试着仿效蚕的办法用桑叶做丝。他发现,蚕吃桑叶,桑叶在蚕的器官里化成一种特别的白色液体,从嘴里吐出来,见空气就凝结成丝。他又发现,丝中含有碳、氢、氧、氮,而桑叶里只有碳、氢、氧,没有氮。于是,他把含有氮的硝酸加到桑叶里去,结果得到一种叫硝化纤维素的物质。但是他无法从硝化纤维素中挑出丝来。他失败了。

不过,奥捷马尔给人们提出了一个制造人造纤维的方向。到了上世纪末,人造纤维的实验终于成功了。观在,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发展人造纤维。在1930年以前,世界纺织工业原料中的人造纤维,其产量仅次于棉、毛,占第三位。到1956年,它跃进到第二位,占纺织原料总产量约百分之二十。日本的产量尤其多,去年日本人造棉的产量占世界第一位,人造丝占第二位;全国人民消费的人造纤维占全部纺织纤维的百分之四十二。

人造纤维的原料,主要是木材。在人造纤维工厂,进去的是一段段的木头,出来的是一捆捆的人造丝、毛和棉纱。木材怎么能变成纺织品呢?原来木材是由木质素和木纤维素构成的。把木质素去掉,剩下来的是像丝一样的木纤维素,经过化学处理,就可以用来纺纱织布了。当然,要把木质素和纤维素分开,也不怎么容易。生产人造纤维的工厂,与其说是一个纺织厂,不如说是一个化学工厂。放在厂房里的不是普通的纺纱机,而是许多弯弯曲曲的管道、矗立着的罐塔和各种各样的化学品。木头进入工厂,先削成碎片,放在密封的锅里,加上能腐蚀木材的重硫酸钙溶液,在高温高压下加热几小时,结果木材溶解了,纤维素也就变成一种绒毛状的东西。把这种绒毛状的东西晒干,切成薄片,就是纯洁的纤维素。这种纤维素再用其他化学溶液混和起来,变成半流动的粘胶,就可以用管道送到纺丝机去纺丝了。

在纺丝机上,有一个个贵重合金制成的喷丝头,每个喷丝头不及普通手表那么大,上面却有上千个微细的小孔。粘胶通过小孔,喷成像藕丝似的人造丝。一都纺丝机有几千上百个喷丝头,所以可以同时喷出好几万根丝。

制造人造毛和人造棉的情况跟制造人造丝差不多。

各种人造纤维有其共同的特点:不霉不蛀,因为细菌和虫子都不能消化它们。它们既柔软,又坚韧。有一种人造纤维做的绳子,截面只需一平方厘米,就经得起十吨重的拖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用人造丝作飞机和汽草轮胎中的帘线,非常牢固,拉力比棉纤物强二十五倍。用人造纤维做衣服,很耐穿,有的穿上几十年也不会破。还有一种人造丝,只有蜘蛛丝的三分之一那么细,天然丝比它粗五倍,棉花纤维比它粗七倍。用它织出的纺织品,看起来像是透明的。一立方公尺的木材可以织出这样细薄的长统丝袜四千双。

棉花只能一年一收,还常常受到天时的影响。在羊身上剪毛,一年剪不到几两。蚕一生下来就要周到细心的照顾,而所吐的丝,一条蚕只有几分,还不到一钱。可是一立方公尺的木材,却可以制成二百公斤木纤维素,等于七亩半棉田一年所收获的棉花,四百四十头羊身上一年内剪下来的毛,或者三十二万条蚕吐出来的丝。而且人造纤维一年到头都可以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所以,人造纤维的成本要比天然纤维便宜得多。

制造人造纤维不一定要用整块的木材,木屑、锯木都可以。此外,科学家发现,许多别的材料也可以。如塑料,经过适当处理以后,就能供给我们良好的纤维。有一种人造纤维,是用糠皮、棉子壳作为原料制成的。其他一些富有纤维的植物或农业中的废品,如芦苇、竹、麦草、甘蔗渣,也可以用来做人造纤维。从工业副产品煤焦油中,以至从煤和石油中,也可提炼出做人造纤维的原料。

篇8

关键词:天然竹纤维;竹浆纤维;发展;问题

1竹纤维分类

1.1天然竹纤维――竹原纤维

竹原纤维是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取的天然竹纤维。制取过程:竹材制竹片蒸竹片压碎分解生物酶脱胶梳理纤维纺织用纤维。

竹原纤维是一种全新的天然纤维,是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取的天然竹纤维,天然竹原纤维与竹浆纤维有着本质的区别,竹原纤维属于天然纤维,竹浆纤维属于化学纤维。竹原纤维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又一天然纤维的诞生,其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天然竹原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抗菌抑菌、除臭、防紫外线等良好的性能。

1.2化学竹纤维

化学竹纤维包括竹浆纤维和竹炭纤维。竹浆纤维是一种将竹片做成浆,然后将浆做成浆粕再湿法纺丝制成纤维,其制作加工过程基本与粘胶相似。但在加工过程中竹子的天然特性遭到破坏,纤维的除臭、抗菌、防紫外线功能明显下降。

竹炭纤维是选用纳米级竹香炭微粉,经过特殊工艺加入粘胶纺丝液中,再经近似常规纺丝工艺纺制出的纤维产品[1]。

2竹纤维的优点

竹纤维具有抗菌、抑菌、除臭、防紫外线等功能,是天然功能性纤维,特别是它的除臭功能是最强的,因此被人们称作“会呼吸的纤维”。科学家们发现竹子里具有一种独特物质,该物质被命名为“竹琨”,具有天然的防螨、防臭、防虫功能。同样数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在棉、木纤维制品中能够大量繁衍,而竹纤维制品上的细菌不但不能长时间生存,而且短时间内还能消失或减少。竹纤维织物的天然抗菌、抑菌、抗紫外线作用在经多次反复洗涤、日晒后,仍能保证其原有的特点,对人体皮肤无任何过敏性不良反应,并对人体皮肤具有保健作用。

3竹纤维的运用和发展前景

竹纤维产品以其高科技含量,及其柔滑软暖、凉爽舒适、抑菌抗菌、绿色环保、天然保健的独特品质牢握市场脉搏,独树一帜。竹纤维织物的天然抗菌、抑菌、抗紫外线作用在经多次反复洗涤、日晒后,仍能保证其原有的特点,这是因为竹纤维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采用高科技生产技术,使得形成这些特征的成分不被破坏。所以其抗菌作用明显优于其他产品,更不同于其他在后处理中加入抗菌剂、抗紫外线剂等整理剂的织物,所以它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任何过敏性不良反应,反而对人体皮肤具有保健作用和杀菌效果,是真正的亲肤保健产品,应用领域宽广。竹纤维面料在床上用品的应用,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一个健康、舒适、凉爽的夏季。竹纤维面料也被业内人士誉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健康面料”竹纤维的到来,对整个纺织业而言,具有深远的意义。竹纤维的产品价值塑造了消费者的品位与档次,它是一个空白市场,具有巨大的商机。现已大量应用于口罩、绷带、手术服、护士服等医用防护品和毛巾、袜子、内衣、床上用品、针织T恤等生产生活用品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将会对竹纤维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对于生活品质提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绿色这个概念逐渐映入到消费者的心理,再高档的产品在绿色面前也只能降低档次。因此绿色将是一个长久不衰的流行趋势!竹纤维家纺也必将成为纺织品行业的领军者[2]!

我国家纺市场是目前应用竹纤维的主力军,而我国家纺市场在世界所占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1997年到2007年,中国家纺市场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0.67%。今后中国的家纺市场同样会以很高的速度向前发展,它的高速发展必然会拉动我国竹纤维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在这样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将会出现更多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4竹纤维发展遇到的问题

4.1在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竹纤维虽然有诸多优点,但也有它的弱点。例如,在加工工艺上,再生竹纤维存在生产工艺过程过长,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环保问题成了发展再生竹纤维的最大弊端,且其加工过程对竹材原料特性的破坏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再生竹纤维的工艺有待完善。对于天然竹纤维的制取主要有两个难点:一是竹子单纤维太短,无法纺纱;二是纤维中的木质素含量很高,难以除去。常规的化学脱胶方法工艺流程长,周期长,需消耗大量的能量,且设备腐蚀较严重,对环境污染极为严重,加工出的纤维质量不够稳定。而生物脱胶法也有相当大的难度,因竹材自身结构紧密,密度很大,而且细胞组织中又有大量空气存在,浸渍液很难浸透,势必延长脱胶时间,且竹子本身具有多种抑菌物质,菌种的选择也较困难。成衣制造中100%的竹纤维还没有很好地解决缩水性问题,手感与悬垂性也有待改善。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4.2在检测过程中的问题

竹纤维鉴别和检测技术相对滞后,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制定出检测竹纤维含量的标准。造成这一现象也与竹纤维独特的纤维性质有关。

一是竹纤维与其他纤维的区分,竹纤维是一种纤维素纤维,它与棉、麻、蚕丝、粘胶等纤维素纤维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遇到硫酸都会溶解。因此在遇到标识上标的纤维成分是竹纤维与棉、麻等纤维素纤维的话,我们不能检测其各自的成分含量。而且由于这几种纤维的成本差别很大,就导致一些商家在生产过程中以其他纤维代替竹纤维从而牟取利益。

二是天然竹纤维与竹浆纤维的区分,前者是天然纤维;后者是化学纤维,它的一些特性在加工过程遭到破坏,使其功能大大降低,但它的产量大,易于制作,因此价格是天然竹纤维的一半左右。由于它们各方面性质十分相似,很难鉴别,这就造成一些产品用竹浆纤维代替天然竹纤维。在销售过程中用天然竹纤维的优点宣传自己的产品,而在产品的纤维成分中标示为竹纤维。很多消费者对二者的不同缺乏了解以致蒙受损失。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要多加小心。

5结论

竹纤维在纺织品领域的运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在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大对它的研发,需了解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检验技术机构必须加紧标准的制定以使整个产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静芳.纤维素纤维的新宠――竹纤维[J].针织工业,2003(6):4-5.

篇9

一、人造纤维面料

(一)人纤织物的特点

人造纤维织物基本上是指粘胶纤维长丝和短纤维织物,即人们所熟知的人造棉、人造丝等。此外,也包含部分富纤织物和介与长丝与短纤维间的中长纤维织物。因此,人纤织物的性能主要由粘胶纤维特性决定。

1、人造棉、人造丝织物具有手感柔软、穿着透气舒适、染色鲜艳等特点。

2、人造纤维织物具有很好的吸湿性能,其吸湿性在化纤中最佳。但其湿强很低,仅为干强的50%左右,且织物缩水率较大,因此在裁剪前应预先缩水为好。

3、普通粘胶织物具有悬垂性好,刚度、回弹性及抗皱性差的特点,因此其服装保形性差,容易产生折皱。

4、粘胶纤维织品的耐酸碱性、耐日光性及耐其它药品性能均较好。

(二)人纤织物的品种

人造纤维织物的品种很多,除自身的纯纺外,还有许多品种属于粘胶纤维与其它纤维的混纺织物或交织物。

1、人造棉织物

以100%棉型或中长型普通粘胶纤维或富纤为原料织成的织物。如:人棉布、富纤布等。其中,人棉布是由100%粘纤织造而成的平纹组织织物,具有布身薄而柔软、纱支细、密度小、透气性好、染色鲜艳等特点,适宜做夏服与被面,价格便宜。富纤布是用棉型富纤为原料织成的平纹、斜纹等织物,即富纤细布、富纤斜纹布或富纤华达呢等,具有许多与粘纤织物相似的特点,所不同的是其染色不够鲜艳,手感挺爽且坚牢耐用,适宜做夏装或童装面料。

2、人造丝织物

以粘胶长丝或富纤长丝为原料织成的丝绸织物。如:无光纺、有光纺、美丽绸、利亚绒、人丝绡等。这些品种已在“丝型织物”一节中有所叙述,这里不再赘述。

3、粘胶纤维混纺、交织物

这里主要描述粘胶纤维与合成纤维间或粘纤长丝与短纤维间的混纺、交织产品。如:涤粘混纺织品、高卷曲粘胶纺毛织物、中空粘胶针织物等。它们均以高比例的粘纤混合低比例的涤纶纤维而制得,或各占50%的比例制成。象高卷曲粘胶仿毛织物是用67%的细旦高卷曲粘胶与33%涤纶混纺高支纱加工而成,具有手感丰润、毛感强、类似于凡立丁的外观风格,适合制作女用衣裙、便衣等。羽纱、富春纺则属人丝与人纤纱或棉纱的交织产品,具有质地坚牢,布面柔滑挺实,价格便宜等特点,常可用做服装里料。

总之,人造纤维面料以其优良的吸湿性取胜于其它化纤面料,但由于其织物下水后会变硬、强力变差,因此洗涤时须注意不要用力揉搓。此外,在裁剪时要将折边留的宽一些,并需码边,以免纱线滑脱,出现“扒丝”现象。

二、涤纶面料

(一)涤纶纤维面料的特点

涤纶面料是日常生活中用的非常多的一种化纤服装面料。其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因此,适合做外套服装。一般,涤纶面料具有以下特点:

1、涤纶织物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因此,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

2、涤纶织物吸湿性较差,穿着有闷热感,同时易带静电、沾污灰尘,影响美观和舒适性。不过洗后极易干燥,且湿强几乎不下降,不变形,有良好的洗可穿性能。

3、涤纶是合纤织物中耐热性最好的面料,具有热塑性,可制做百褶裙。褶裥持久。同时,涤纶织物的抗熔性较差,遇着烟灰、火星等易形成孔洞。因此,穿着时应尽量避免烟头、火花等的接触。

4、涤纶织物的耐光性较好,除比腈纶差外,其耐晒能力胜过天然纤维织物。尤其是在玻璃后面的耐晒能力很好,几乎与腈纶不相上下。

5、涤纶织物耐各种化学品性能良好。酸、碱对其破坏程度都不大,同时不怕霉菌,不怕虫蛀。

(二)涤纶纤维面料的品种

涤纶纤维面料的种类较多,除织制纯涤纶织品外,还有许多和各种纺织纤维混纺或交织的产品,弥补了纯涤纶织物的不足,发挥出更好的服用性能。目前,涤纶织物正向着仿毛、仿丝、仿麻、仿鹿皮等合成纤维天然化的方向发展。

1、涤纶仿真丝织物

由圆形、异形截面的涤纶长丝或短纤维纱线织成的具有真丝外观风格的涤纶面料,具有价格低廉、抗皱免烫等优点,颇受消费者欢迎。常见品种有:涤丝绸、涤丝绉、涤丝缎、涤纶乔其纱、涤纶交织绸等。这些品种具有丝绸织物的飘逸悬垂、滑爽、柔软、赏心悦目,同时,又兼具涤纶面料的挺括、耐磨、易洗、免烫,美中不足的是这类织物吸湿透气性差,穿着不太凉爽,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现已有更多的新型涤纶面料问世,如高吸湿涤纶面料便是其中的一种。

2、涤纶仿毛织物

由涤纶长丝如涤纶加弹丝、涤纶网络丝或各种异形截面涤纶丝为原料,或用中长型涤纶短纤维与中长型粘胶或中长型腈纶混纺成纱后织成的具有昵绒风格的织物,分别称为精纺仿毛织物和中长仿毛织物,其价格低于同类毛织物产品。既具有呢绒的手感丰满膨松、弹性好的特性,又具备涤纶坚牢耐用、易洗快干、平整挺括、不易变形、不易起毛、起球等特点。常见品种有:涤弹哔叽、涤弹华达呢、涤弹条花呢、涤纶网络丝纺毛织物、涤粘中长花呢、涤腈隐条呢等。

3、涤纶仿麻织物

是目前国际服装市场受欢迎的衣料之一,采用涤纶或涤/粘强捻纱织成平纹或凸条组织织物,具有麻织物的干爽手感和外观风格。如薄型的仿麻摩力克,不仅外观粗犷、手感干爽,且穿着舒适、凉爽,因此,很适宜夏季衬衫、裙衣的制作。

4、涤纶仿鹿皮织物

是新型涤纶面料之一,以细旦或超细旦涤纶纤维为原料,经特殊整理加工在织物基布上形成细密短绒毛的涤纶绒面织物,称为仿鹿皮织物,一般以非织造布、机织布、针织布为基布。具有质地柔软、绒毛细密丰满有弹性、手感丰润、坚牢耐用的风格特征。常见的有人造高级鹿皮、人造优质鹿皮和人造普通鹿皮三种。适合做女衣、高级礼服、茄克衫、西服上装等。

三、锦纶面料

(一)锦纶纤维面料的特点

锦纶面料以其优异的耐磨性著称,它不仅是羽绒服、登山服衣料的最佳选择,而且常与其它纤维混纺或交织,以提高织物的强度和坚牢度。锦纶纤维面料的特点可归纳如下:

1、锦纶织物的耐磨性能居各类织物之首,比同类产品其它纤维织物高许多倍,因此,其耐用性极佳。

2、锦纶织物的吸湿性在合成纤维织物中属较好品种,因此用锦纶制作的服装比涤纶服装穿着舒适些。

3、锦纶织物属轻型织物,在合成纤维织物中仅列于丙纶、腈纶织物之后,因此,适合制作登山服、冬季服装等。

4、锦纶织物的弹性及弹性恢复性极好,但小外力下易变形,故其织物在穿用过程中易变皱折。

5、锦纶织物的耐热性和耐光性均差,在穿着使用过程中须注意洗涤、保养的条件,以免损伤织物。

(二)锦纶纤维面料的品种

锦纶纤维面料可分为纯纺、混纺和交织物三大类,每一大类中包含许多品种,下面简要作以下介绍。

1、锦纶纯纺织物

以锦纶丝为原料织成的各种织物,如锦纶塔夫绸、锦纶绉等。因用锦纶长丝织成,故有手感滑爽、坚牢耐用、价格适中的特点,也存在织物易皱且不易恢复的缺点。锦纶塔夫绸多用于做轻便服装、羽绒服或雨衣布,而锦纶绉则适合做夏季衣裙、春秋两用衫等。

2、锦纶混纺及交织物

采用锦纶长丝或短纤维与其它纤维进行混纺或交织而获得的织物,兼具每种纤维的特点和长处。如粘/锦华达呢,采用15%的锦纶与85%的粘胶混纺成纱制得,具有经密比纬密大一倍,昵身质地厚实,坚韧耐穿的特点,缺点是弹性差,易折皱,湿强下降,穿时易下垂。此外,还有粘/锦凡立丁、粘/锦/毛花呢等品种,都是一些常用面料。

四、腈纶面料

(一)腈纶纤维面料的特点

腈纶面料,俗称人造毛,因此其织物具有类似羊毛织物的柔软、蓬松手感,且色泽鲜艳。深受消费者喜爱。腈纶纤维面料的特点是:

1、腈纶有合成羊毛之美称,其弹性及蓬松度类似天然羊毛。因此,其织物保暖性也不在羊毛织物之下,甚至比同类羊毛织物高15%左右。

2、腈纶织物染色鲜艳,耐光性属各种纤维织物之首。但其耐磨性却是各种合成纤维织物中最差的。因此,腈纶织物适合做户外服装、泳装及儿童服装。

3、腈纶织物吸湿性较差,容易沾污,穿着有闷气感,但其尺寸稳定性能较好。

4、腈纶织物有较好耐热性,居合纤第二位,且耐酸、氧化剂和有机溶剂,对碱的作用相对较敏感。

5、腈纶织物在台纤织物中属较轻的织物,仅次于丙纶,因此它是好的轻便服装衣料,如登山服、冬季保暖服装等。

(二)腈纶纤维面料的品种

腈纶面料的种类很多,有腈纶纯纺织物,也有腈纶混纺和交织织物,主要品种如下:

1、腈纶纯纺织物

采用100%的腈纶纤维制成。如用100%毛型腈纶纤维加工的精纺腈纶女式呢,具有松结构特征,其色泽艳丽,手感柔软有弹性,质地不松不烂,适合制作中低档女用服装。而采用100%的腈纶膨体纱为原料,可制得平纹或斜纹组织的腈纶膨体大衣呢,具有手感丰满,保暖轻松的毛型织物特征,适合制作春秋冬季大衣、便服等。

2、腈纶混纺织物

指以毛型或中长型腈纶与粘胶或涤纶混纺的织物。包括腈/粘华达呢、腈/粘女式呢、腈/涤花呢等。腈/粘华达呢,又称东方呢,以腈、粘各占50%的比例混纺而成,具有呢身厚实紧密,结实耐用,呢面光滑、柔软、似毛华达呢的风格,但弹性较差,易起皱,适合制作低廉的裤子。腈/粘女式呢是以85%的腈纶和15%的粘胶混纺而成,多以绉组织织造,呢面微起毛,色泽鲜艳,呢身轻薄,耐用性好,回弹力差,适宜做外衣。腈/涤花呢是以腈、涤各占40%和60%混纺而成,因多以平纹、斜纹组织加工,故具有外观平挺,坚牢免烫的特点,其缺点是舒适性较差,因此多用作外衣、西服套装等中档服装的制作。

篇10

莲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莲纤维在莲秆内呈螺旋状排列,单纤维长度很长,是天然纤维素长丝。探索莲纤维的制取方法,将为新型纤维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可能。

关键词:莲纤维;纤维素;长丝;形态结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

Abstract: Cellulose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lotus fiber. In the lotus,the fiber is spirally arranged. The single lotus fiber is very long, and it is a natural cellulose filament. It will provide possibility for lotus fiber’s industrial production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preparation lotus fiber.

Key words:Lotus Fiber;Cellulose;Filaments;Morphology;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nfrared Spectroscopy

1背景

纺织纤维材料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不仅在数量上有了巨大发展,而且在纤维品种、性能或功能上突飞猛进。但是,纤维生产数量的增加,主要依赖化学纤维的生产量的增加,而化学纤维原料是来源于地球上石油、煤和天然气等有限资源[1],这些有限的矿物资源的枯竭是可以预见的,为此,人们已经尝试开发了多种天然纤维[2]。

蚕丝是中国织造业应用的优质天然原材料,其细、长、柔、爽、滑的特点为世人所称赞,受此启发,人们采用化学方法生产化学长丝。天然状态下能否获取与蚕丝相类似的优质天然纺织原料呢?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在世界上存在的天然纤维中,蜘蛛丝长期以来凭借其独特的、兼具强度和韧性的性质,被认为是一种奇特的纤维。较早的研究表明蜘蛛丝的强度高达1.75 GPa,断裂伸长达26%以上,它的韧性是芳香族纤维和工业纤维的3倍多。蜘蛛丝将会继续引起科学家们的注意[3]。但是,蜘蛛丝具有黏性,自然获取难度大,同时,蜘蛛的人工饲养难度大。

人工生产蜘蛛丝也有难度。蜘蛛丝吐丝机理的研究尚须深入,这一机理非常复杂,需要科研人员协作攻关才可能完成[4]。

我们设想利用农业生产的废弃物进行简单加工,开发可持续的新型纤维材料,在不增加环境污染的前提下,生产出可以加工和利用的纤维,这是我们的理想选择。

莲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分布很广,南起海南岛,北至黑龙江,东临上海及台湾,西至天山北麓。我国的莲藕种植面积有近千万亩,主要以收获莲藕和莲子为主。大量荷秆,不是枯萎腐烂,就是被随意扔弃,如果每亩荷秆重量按2.5吨计算,每年有上千万吨荷秆被抛弃[5]。如果能够对这种天然的农业废弃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成为一种新型纤维,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1是成片的莲藕,图2是荷塘内干枯的莲的茎秆。

图1荷塘内的成片的莲藕

图2荷塘内的干枯莲茎秆

2环境保护的要求

地球承担了太多的负担,通过光合作用生产的各种有机天然材料,为我们的生活、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类可再生的资源,减轻地球的负担。参照莲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制品发明专利[6],可以采用几种制取方法:人工方法抽取、机械制取、生物制取、化学方法制取、生物与化学方法相结合制取方法等。我尝试用人工方法制取了鲜莲茎秆的纤维,利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制取了干态莲秆中的纤维。为了避免环境污染,放弃了利用化学方法的制取工艺。

3莲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

经过红外光谱测试,鲜茎秆人工抽取的纤维得到的红外光谱图,如图3;干态机械加工制取的纤维得到的红外光谱图,如图4,可以看出莲纤维主要的组成物质是纤维素。

图3鲜态获得的莲纤维的红外光谱图

图4干态获得的莲纤维的红外光谱图

4湿态莲秆人工抽取莲纤维

将鲜莲秆折断抽取莲纤维,并将纤维并合、适当加捻、干燥,即可以制得莲纤维。这种方法制得的纤维,非常柔软,自然状态下具有天然的螺旋状。如图5是莲的鲜茎秆;图6是莲的鲜茎秆断面,从中容易看出丝状体的出现;图7是人工抽取的莲纤维,带有明显的天然的螺旋形;图8下光学显微镜下的抽出纤维。

图5莲的鲜茎秆

图6莲的鲜茎秆断面

图7从鲜莲茎秆中人工抽取的莲纤维

图8光学显微镜下抽取纤维的形态

纤维主要的组成物质是并排平行的单纤维,可以根据需要将纤维组合成不同的粗细,但是,抽取的加工全靠人工进行,劳动量大,纤维的产量低。

5干态莲秆机械方法制取莲纤维

切取干燥莲秆的长度,经过机械的挤压揉搓,将莲秆内的纤维与较粗硬的杂质分离的加工方法。这种加工方法简单,成本较低,但是纤维中的杂质较多,明显与麻类纤维相类似,纤维细度粗,杂质多,手感硬,弯曲能力差。

干态机械加工的莲纤维,是由多组纤维束依靠莲茎秆内的其他物质连接在一起的,纤维硬挺,色泽棕白。纤维内部的单纤维并未受到太多的牵伸,在纤维中往往会保持原来的螺旋状态。

6莲纤维的形态

莲纤维是由多根纤维平行并列排放在一起,具有弹簧状的圈状螺旋。色泽洁白,抽取过程的外力会将这种螺旋破坏,纤维变成由几根到十几根单纤维组成的复丝,长度很长,主要根据莲茎秆的长度决定纤维的长度,单纤维的纤维截面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实心体,单纤维的纵向粗细较一致,但有横向连接的缔合组织或微细纤维,细度为4μm左右。

图9较为松散的莲纤维扫描电镜照片

图10紧密黏结的莲纤维纵向排列扫描电镜照片[7]

图9、图10是莲纤维的扫描电镜照片,紧密黏结状态和松散状态下的扫描电镜照片,图10是莲纤维单纤维之间的黏结状态。单纤维依靠连接物质将4到10根左右的单丝连接成一排,形成平行排列的竹排状结构。图11是在莲秆中原始状态的莲纤维,图12是抽出的丝状莲纤维松弛后的纤维状态,从中可以看到部分纤维单丝恢复了在莲秆中的原始状态。

图11在莲秆中的莲纤维形态

图12松弛后的莲纤维形态

7莲纤维长度的理论计算

设定莲纤维在莲秆内的螺旋线状排列为规则的螺旋状态排列,则莲纤维长丝的单丝长度计算公式就是:

L――为莲纤维长丝的理论长度;

L0――莲秆的长度;

D――螺旋线直径;

d――螺距;

∏――圆周率;

n――莲纤维的单丝根数。

经实测:莲纤维的螺旋线螺距d为0.005mm,螺旋线的直径D为0.03mm,并排的单丝根数n为4~10根,取中间值7根,那么,L0为30cm长的莲秆中莲纤维的长度为:

莲纤维单丝的长度为861.43mm,可见莲纤维是长丝状纤维。实际的莲秆长度经常达到1m以上,可以获取莲纤维单丝的长度将会更长。

8结束语

莲纤维是天然纤维素长丝,长度长,细度细,具有纺纱需要的强韧性,是优质天然植物纤维素长丝。探索莲纤维的制取方法,如何能够高效生产莲纤维长丝,将为新型纤维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可能,将是今后莲纤维生产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于伟东. 纺织材料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2]何军,陈东生. 新型植物纤维的研究与应用[J].纺织科技进展,2006(6):17-19.

[3]F.K.Ko等. 蜘蛛丝的机械性能[J].国外纺织技术,2004(2):7-9.

[4]邵敬党. 蜘蛛丝的性能特征分析[J].棉纺织技术,2005(11):653-657.

[5]陈东生,甘应进. 莲纤维及其制取[J].闽江学院学报, 2008,29(5):101-103.

[6]陈东生,甘应进. 莲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制品:中国,200610140888.4[P] 2008-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