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经济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经济的含义

篇1

关键词:大学文化精神;学术自由;人文主义;

一、大学文化精神的内涵解析

在广义上,大学是指所有的从事高等教育的机构;在狭义上,大学是指在专科学校、学院之后的最高等级的高等教育机构。[1]“大学文化精神”是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文化概念,是在长期的教与学、工作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具有两方面的属性特征:

第一,学术自由的属性特征。学术自由的内涵则主要是指自由探索知识,满足个人的好奇心需要,从而实现人的精神完满和个性发展。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将这一精神理念被带入并践行于早期的大学学术生活中,它是中世纪早期大学区别于其他社团性组织的一种外在的“标示性”文化,同时也是“生活于大学这一社团性组织的知识分子在日常学术活动中所具有的文化品性”。[1]从大学的起源上讲,中世纪的大学起源于自发组织起来的“精神的手工业者”,他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组织所属”,可以自由的云游讲学,而且形成了一种自由探索高深知识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品性,并维护和坚守这一“社团性行会组织”的独立和自治,不愿受学术范围以外的政治、宗教和社会因素的干扰或约束;求学者没有现代意义上学籍的限定性,可以依据自己探究的兴趣和需要自由的云游求学,以发展完整人格、获得广博学识与独立思考精神。这些“精神的手工业者”在探究和学习“高深学问”中的“教”与“学”所体现出的“学术自由”精神理念和文化品性,不仅蔚然成风,而且成为当时大学的一种“文化标示”。所以,从大学的起源上讲,“学术自由”的精神理念,表征着生活于大学这一社团性组织中的知识分子或精神的手工业者在日常的学术活动中所具有的原生性的、“自在”的文化心理和精神品性,体现着中世纪早期大学人大学生活的日常状态、方式、态度、价值及精神风尚。

第二,人文主义的属性特征。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人的解放,主张“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和人的精神的自由。虽然中世纪的大学并没有明确地提出“以人文本”的教育主张,但其大学教育几乎都是人文主义取向的,其一,既倡导学者个体对“高深学问”的自由探究,同时又关注对学习者个体独立思考个性的养成以及个体的精神自由;其二,教育内容主要是人文学科,不仅把人文学科作为“自由”探究所有“高深学问”的基础,而且以人文学科来陶冶学习者的高尚情操。所以,虽然中世纪早期大学的这种人文主义取向并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以人文本”的“人文主义”,但在关注个人理智的培养、高尚情操的陶冶以及个人独立个性的完善等方面,已明显表征出“人文主义”的精神理念。

现代大学人文主义精神和品性不仅是以“自在”的文化形态渗透于近代大学人的大学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且以“自觉”的文化形态作用于大学人的生活文化中。洪堡创建柏林大学时把科学研究带入到近代大学的同时也把他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和精神渗透于柏林大学的精神文化之中,在洪堡看来,“唯有在研究活动中,每一个个体才能在获得精神自由的同时,运用理性来独立地思考,独立地面对疑惑和承担责任,才能够发现真理,并从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2]洪堡的这一新的人文主义教育观,不仅直接影响着近代大学的教育理念,而且广泛地被各国大学所接受,并逐渐成为大学人大学生活的一种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在他看来,自由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心智,以此来“形成对个体终身受益的精神品质,如自由、公正、理智、温和以及睿智等等”。[3]因此,大学自由教育的思想观念,不仅以一种教育哲学的力量不仅影响着近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而且以大学人的群体意向渗透到大学人大学生活的文化心理和精神信念中。

二、大学文化精神的现代意义

大学文化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独特气质,大学精神的独特气质是外在的“形”,而大学文化是内在的“魂”。作为具有真正现代意义大学的文化精神,它应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

第一,引领学生的品性性格培养。

从终极关怀的意义上讲,创建大学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发展与完善其健康人格,而大学文化精神是大学文化所营造的大学的“精神场域”的重要组成,[4]所以,大学文化精神所内涵的“传统”精神理念以及所表征出的大学人的文化品性,对目前在校就读的大学生来讲不仅需要,而且是大学生提升其精神境界和发展与完善其健康人格的必需。

对现代大学生来说,广泛意义上的“精神”对每个人来说并非可有可无的东西,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而且也体现着或践行某种精神,哪怕是一种虚无主义的或物质至上主义的精神,所以,从“精神”之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这一层面上讲,“精神”不仅仅从生命存在的层面上表征着一个人的精力或活力充沛,也不仅仅是从心理的层面上表征着一个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处于自觉的心理状态,更主要的是,“精神”表征着每一个人对其据以生活的终极意义和价值的信奉,是一种灵魂的“寄托”,也是每一个人的具有一定理想追求和目标指向行为的内驱力,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对生活价值的选择以及生活所持的态度、日常行为规则的遵循和方式的选择以及相应的意志品性,因此,精神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和价值,但不同的精神品性之于每一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大学文化精神内涵中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性所表征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确实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性,可以说,一个具有“无私奉献”这一“精神品性”的人,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以及个人与国家利益关系上,总是把个人利益置于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之后,具有这种精神品性的人,又被誉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所以,大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阶段应具有何种“精神”,或者说形成什么样的“精神品性”,不仅是学生提升自身“精神 境界”和发展与完善其健康人格的问题,更应是学校营造和创建大学精神文化来“引领”的职责及方法问题。

第二,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塑造。

从哲学上讲,“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是人的“合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根本体现。价值观念是一种衡量内心活动的尺度,是个体评价事物与抉择的标准,它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念、信念、理想等,也为人们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价值观被内化为个体的行为标准时,就表现为个体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可通过个体行为被外界感知,反映的是人的大脑关于外界事物对自己、对社会的意义、重要性的认识倾向,对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支配、调节与定向作用。

从“价值”之于人的行为的选择与定向等方面来讲,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直接反映出价值主体对事物或行为所赋予的意义,价值主体作出价值判断从而作出价值观念的标准和依据:一是价值主体的信念、期望、理想追求,即合目的性;二是价值主体所处环境中的“他人”的价值观念以及价值实现的事实和引领;三是价值主体所处环境外的价值观的渗透和引领。对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学生来说,大学文化所内涵的价值观念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我们不能用主导价值观来强行取代大学生个体对自身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多元自主选择,主导价值观的确立并不等于完全消解大学生群体中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差异,而是要通过对各种现行的价值观的批判整合,确立一种为大学生所普遍认同的价值观。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学元价值观中作价值量的分析与比较,让学生懂得去确定价值等级次序,优先选择其中价值量最大、最值得选择的那一种,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等级最高的是我们一直倡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价值观,集体主义是大学生自我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反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个人享乐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P.82,99

[2]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P.234

[3]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P.16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第三产业的含义和分类,理解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能力目标: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教学难点: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员讨论相结合。

二、教学过程

教员:三大产业指的是哪三大产业?

学员:第一产业:农业(农、林、牧、副、渔);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行业。

教员:工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教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①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②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③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①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②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③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④工业是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⑤工业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导入新课:那么,什么是第三产业?它有哪些类型?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如何?发展第三产业有何意义?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

板书:第三产业的含义和类型:(1)第三产业的含义: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2)第三产业的类型:判断下列属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有哪些?①养鸡专业户;②教师;③律师;④建筑工人;⑤超市营业员;⑥国家公务员;⑦中国一汽工人;⑧出租车司机;⑨警察。

板书: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多媒体显示:世界各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及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随后由学员讨论做出结论:根据图表分析: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在从业人员中的比重越大,这个国家的经济也就越发达。由此看来,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通过第三产业体现出来。结论: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讨论: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会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学员:不会。因为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发生根本改变。

板书: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多媒体显示:世界各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及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表现出什么经济现象?说明什么?

引导讨论并做出结论:我国第三产业无论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在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2013年与2010年相比较都有大幅度提高。

结论: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正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到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无论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在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仅仅相当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从业人员还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②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落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根据刚才的分析,可知: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要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板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

(1)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多媒体显示:第三产业是怎样推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

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科技信息、金融信贷、科技开发、人才培养等必不可少的服务,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美国的农业为什么这么发达?劳动生产率为什么这么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农业提供服务的部门多而且配套。如每个农产品都有一个产业协会,协会通过科技项目、市场调查和开发等手段提供商业机会,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扩大就业领域,增加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多媒体显示:我国人口多,拥有13亿人口。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力就有1300多万,而农村闲置的还有约1.5亿劳动力,加上还有许多职工不断下岗,致使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如果这么多人没有工作可做,生活困难,这样就会带来许多不稳定的因素。

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具有门类广,行业多,劳动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并存的特点。所以,第三产业发展了,就业门路拓宽了,就业压力也就缓解了。据推测,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每提供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吸纳150多万人就业。

(3)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讨论:第三产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教员:我们了解了三大产业,那么,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多媒体显示:(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粮食和农副产品,以及剩余劳动力;(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为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3)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为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总之,三大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我们应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加快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篇3

关键词:银行业;区域经济;关系;建议

作为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核心,金融业对经济的支持和调控作用越来越明显。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国际金融强有力的冲击之下,以银行业为主体的金融活动需要积极改进服务手段,合理调整信贷机构,加强风险管理,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因此,认识银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银行业的积极作用,合理配置资金,优化产业结构,利用银行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进步的前提。

一、银行与银行业的具体含义

(一)银行的具体含义。准确来说,作为一种金融机构,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是银行的重要业务,它通过发行信用货币、调剂资金供求、管理货币流通、办理货币存贷与结算的方式,充当起信用的中介人,是国民经济的枢纽和现代金融的主体,按照不同的类型,银行可以分为:中央银行、投资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世界银行,这些不同的银行具有不同的职责。(二)银行业的具体含义。在我国,银行业是指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机构、自律组织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非金融性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在我国,银行业的产生可以追溯至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而近代的银行,则产生在中世纪的欧洲,并且首次出现在当时的世界中心意大利。

二、银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而且国内外的众多经济学论著中很早就开始探讨银行业的地位和作用,其中约瑟夫熊比特在其金融理论中明确指出“:运营良好的银行,可以通过发现最有可能成功实施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企业,为其提供资金,激励其技术创新;银行具有信用创造的能力,正是这种创造能力,推动了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自此以后,人们开始通过许多理论和实证来研究和证明该理论。而今,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业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发达的金融业可以极大地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能力,强有力地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同时,金融产业不仅可以通过扩张电子信息等先进的技术产品需求与服务的方式,带动信息、通信、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通过延伸产业链的形式,促进与金融业相关的信用评级、会计师事务咨询、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另外,银行业也极大地推动了金融投资顾问、保险、担保服务等新型产业的发展,因此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于经济,并且以其发展速度和信贷结构影响着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结构,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我国经济整体水平提高的关键。

三、利用银行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尤其是区域经济中的金融结构,其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的作用愈加明显。如果把我国看作一个经济区域,在2009年,我国银行业总的信贷投入已高达9.59万亿元,在整个社会融资中,占80%的比重,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因此,利用银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充分发挥银行业的积极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提高我国经济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一)合理调整银行业的信贷结构。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了经济机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目标,而从金融业的发展速度和信贷结构与经济发展速度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来看,银行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各个银行应积极配合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在信贷投放方面,加大对新材料和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减少或者停止对破坏环境、亏损严重、重复建设等企业的信贷支持。同时,各个银行应该及时处理支持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积极关注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求,特别关注发展生物、医药、信息等新技术产品和企业,以加强风险治理为前提,合理调整银行资金的投资方向,合理优化配置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升级。(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由于生产分工的地域性、资源空间分布的差异性、现有经济水平的不平衡性以及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等多种因素,各个区域具有资源差异、市场差异、技术差异,最终造成了明显的区域差异,使得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色,而特色经济可以作为区域发展的优势,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所以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区域特色的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区域经济的核心产业,当地的金融业能够及时地把握当地特色经济的发展方向,了解区域经济的特点,引导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其中,银行业支持和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温州地区。改革开放之初,依靠制度和机制的市场化与内地的差异,温州地区把市场化、开放性作为民营经济的特色,随后在全国形成了独具区域经济特色的温州模式,然后由此促进了温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温州银行根据当地企业以民营经济为主、经营规模小、银行信贷管理难度较大、财务制度不科学等特点,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在坚持信贷经营原则的基础上,适当的选择投资对象,在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的同时,提高业内整体信贷资产的质量,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商业银行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了银行业的巨大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三)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利用银行业优化产业结构,积极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中小企业具有资金严重不足、规模较小、发展水平较低、信用水平较低等缺陷,在融资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其中,以浙江省为例,该省约有70%左右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而作为间接融资的主体,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从西方国家的发展情况来看,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许多西方国家的银行客户也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因此通过银行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根据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独特地位,我国银监会专门出台了针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经营管理的“六项机制”,促使各个银行先后成立中小企业经营中心和经营机构,并且不断推出一系列产品。自2010年以来,工商银行积极落实中小企业信贷工作,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增加对小企业的贷款余额,使得客户数量持续增长,到2010年5月末,工商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余额已经高达3,680亿元,比年初增加了572亿元,同比增长380亿元,远远高出全行对其他行业的贷款率。而且工商银行设置的专门针对小企业的专营机构数量已多达1,200家,为众多的小企业提供了强大的信贷支持。另外,中国建设银行先后建立了120家以中小企业为经营中心的经营机构,推出信贷工厂等一系列服务,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四、总结

总而言之,银行业可以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因此重视银行业的作用,充分发挥银行业的优势,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稳定增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银行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银行业的独特优势,合理调整信贷结构,根据区域发展的特点,合理配置资金,积极进行改革创新,提高银行业的服务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以推动我国经济的繁荣稳定增长。

作者:杨吉宸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刘丽.浅析银行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0.28.

[2]李平华,晁倩.商业银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相关分析[J].金融论坛,2011.7.

篇4

(一)知识网络

(二)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识记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理解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人民币外汇牌价。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的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的作用。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等信用工具的使用,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感受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和便利,增强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意识。

(三)学法指导

(1)展示介绍法。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向大家展示、介绍信用卡办理的程序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这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对相关信用卡知识的理解。

(2)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弄清信用卡、支票以及外币与外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准确掌握知识。

(3)理论联系实际。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亲自上银行办张银行卡,并初步运用银行卡消费、理财,在实践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知识点拨

(一)信用工具

学习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等基础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运用,因此,了解和掌握信用卡、支票等信用工具的知识既是理论的落脚点,也是现实经济生活的需要。随着科技和现代经济的发展,使用信用工具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普遍,掌握理解有关信用工具这一知识,将有助于今后顺利参与经济生活。这部分教材编写的逻辑顺序是:现代经济往来结算常用的信用工具有信用卡、支票等──银行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信用凭证──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包括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要准确理解信用工具这一知识,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信用卡

(1)信用卡的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信用卡的功能和优势。信用卡的使用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查询、理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节省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极大的便利。

2.支票

(1)支票的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2)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转账支票是付款单位开出转账支票后,收款单位凭借此票到银行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账户;现金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支票一般用于同城结算。

例题:下列有关信用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信用卡、支票、外汇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②信用卡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③支票一般用于同城结算④支票不能够被直接用于购物消费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信用工具的理解和比较能力。如果准确理解了每种信用工具的特点,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工具,不属于信用工具,排除①选项;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支票,这样也就排除了②选项。正确答案为B。

(二)外汇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国际交往越来越密切。同外国人做生意,出国旅游、购物等,都需要使用外汇。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今天,了解和掌握外汇的相关知识,有利于我们融入世界经济大潮,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要准确理解外汇这一知识,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外汇

(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工具。1996年2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三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息票等;特别提款权(SDR);欧洲货币单位(欧元现已取代欧洲货币单位);其他外汇资产。”

(2)外汇的特征。一是以外国货币表示,二是可自由兑换。

(3)外币与外汇。外币与外汇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首先,外汇包括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就是外币,外汇中还包括其他内容。其次,外汇包括外币,但外币并非都是外汇。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

(4)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5)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对货币升值的具体分析。货币升值后,出口商品价格随之提高,进口商品价格相应降低,这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对国际收支产生不利影响。货币升值,使一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恶化,造成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国内矛盾加剧。本国货币的升值,使这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或从外国调回的资金,折成本国的货币计算,也相应减少。

对货币贬值的具体分析。货币贬值后,有利于本国的出口,减少进口;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扩大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主要工业国的货币贬值,会影响其他国家的贸易收支,由此可能引起贸易战和汇率战。主要工业国的汇率变化,还会引起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

例题: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即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至2008年6月25日,1美元可兑换6.86元人民币。下列对汇率的认识,正确的是()

A.汇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B.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C.汇率是指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

D.外汇汇率是一成不变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外汇和汇率的理解。A选项混淆了汇率和外汇的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是外汇;外汇汇率根据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是不断变化的,因此,D选项错误;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是影响汇率的因素之一,C选项错误。正确答案为B。

三、学习自评

(一)单项选择题

1.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信用凭证是()

A.汇票B.支票C.信用卡D.存折

2.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信用卡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信用卡的迅速发展表明()

A.信用卡是银行发给有稳定收入的个人、以便利其购物的信用凭证

B.使用信用卡已日渐成为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支付手段

C.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于一体

D.持卡人可以到那些和银行签有合约的商店、饭店等消费场所购物、就餐

3.现代生活中,使用信用卡的优点有()

①简化收款手续②节省交易费用③任何人都可以申请④方便购物消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下列关于外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外汇能够在我国直接消费B.外币就是外汇

C.外汇可用来偿还对外债务D.外汇就是外币

5.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8.12人民币元/1美元;2008年6月2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86人民币元/1美元。这表明()

A.外汇汇率下降,人民币升值B.外汇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

C.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D.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6.我国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后,人民币对美元有所升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会使()

A.出口商品的获益增加B.同样数量人民币可兑换的美元更少

C.来华购物的外国游客增多D.同样数量人民币能进口的商品更多

(二)非选择题

1.截至2007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53万亿美元。请简述外汇的含义及外汇储备的作用。

2.有人认为,外汇就是外币。请简要评述这一观点。

四、能力拓展

1.截至2007年底,我国银行卡发卡总量为15亿张,较上年同期增长32.6%。2007年,银行卡消费额占同期社会商品零售总

额的比重达21.9%,比2006年提高4.9个百分点。银行卡给持卡人带来了诸多便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请回答:(1)简述银行卡及其种类、功能和优点。

(2)结合实际,谈谈银行卡的申请程序和注意事项。

2.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三位同学展开了如下辩论:

第一位同学笑着说:“如果现在人民币升值,咱口袋里的人民币就值钱了,出国也神气多了。”

第二位同学反对:“如果现在升值,恐怕你还没出国,就失业了。”

第三位同学总结:“如果人民币汇率稳定,随着经济发展,咱口袋里的人民币还会多起来,出国时还能神气起来。”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五、相关信息

(一)信用

信用(Credit)是与市场经济和货币流通紧密联系的经济范畴,它是商品生产、货币流通、市场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信用关系是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基础上产生的,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因而也为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所共有。

一般而言,“信用”一词包含三层含义:其一,信用作为一种基本道德准则,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诚实无欺、遵守诺言的行为准则。“无信不立”是我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一个人失去信用就意味着与之交往的相对人将面临不可预测的道德风险。其二,信用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是指一种建立在授信人对受信人偿付承诺的信任的基础上,使后者无须付现金即可获取商品、服务或货币的能力。由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交易都是以信用为中介进行的交易,因此,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的一个必须具备的要素。其三,信用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即依法可以实现的利益期待,当事人违反诚信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合同债权、担保、保险、票据等均以信用为基础,同时,诚信也是民商事活动的基本原则。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生命和灵魂,西方人将诚信看作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诚信为本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

(二)我国的浮动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注重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答案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

【学习自评】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C4.C5.A6.D

(二)非选择题

1.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工具。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等,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

2.外币与外汇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首先,外汇包括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就是外币。外汇中还包括其他内容,外汇的主要内容是外币支付凭证。其次,外汇包括外币,但外币并非都是外汇。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因为外汇的实质是国际支付手段,如果某种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它就不能成为国际支付手段。

【能力拓展】

1.(1)①银行卡是指由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银行卡包括信用卡和借记卡。信用卡是银行签发给那些资信状况良好的人士,用于在指定的商家购物和消费,或在指定银行机构存取现金的特制卡片,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凭证。借记卡是指先存款后消费(或取现)、没有透支功能的信用卡。借记卡按功能不同分为转账卡(含储蓄卡)、专用卡、储值卡。②信用卡集存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③使用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节省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极大的方便。

(2)略

2.(1)汇率是一个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杆杠。一个国家的汇率制度和政策,应当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通盘考虑,慎重决策。

篇5

1.1知识经济的含义

知识经济的首要基础是经济,换而言之,就是说真正的生产资料不再是传统的设备资金和生产原材料,取而代之的是人的知识。以往的学者曾经对于知识经济有着这样的定义: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知识将扮演重要角色。在概念上,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在这里,知识要素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在于知识和信息、高素质人才以及高智能化的机器。

1.2知识经济的特征

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发展基础,符合当代社会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知识和信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资本。

知识经济依靠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使用和分配,在经济活动中,知识和信息成为第一生产要素,知识和信息在加快经济增长中起到主导和核心作用。

(2)科学和技术的研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当人类知识,尤其是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使得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使得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无形资产比例不断增加。

知识经济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包括专利、商标等在内的无形资产比例在大大增加。

(4)科技人员占据生产主体。知识经济注重科技人员的主体地位,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将会占据较大比例。

(5)知识经济是"低耗高效"型经济。

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经济,其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资源来取代已经耗尽的稀缺自然资源。

(6)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化。

知识经济重视发展高新技术,集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将高新技术的研究成果落实到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开发上。

2我国企业管理所面临的现状和挑战

2.1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企业管理正处于从传统的管理阶段向知识经济下企业现代化管理转变的阶段,距离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管理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所面临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体制改革力度普遍不够。

(2)企业管理手段普遍落后,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差距较大。

(3)管理规范程度普遍不够。

(4)专业管理人才比较缺乏。

2.2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带来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挑战。

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经济资源,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取而代之的是知识资源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在传统企业管理中,人的主动性受到压制。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使得管理理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注重强调人性化管理,企业管理的重点是知识,以人为本,才能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竞争。

(2)对企业经营方式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下,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应用的广泛性和信息传送快捷性,给企业经营带来了深刻变化。在互联网平台上如何开展强企业经营活动,是企业亟需解决的课题。互联网打破了原有市场界限,企业营销方式变得更加互动。顾客的角色不仅仅是消费者,而是参与者、企业合作者。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只有改变传统企业经营方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营销。

(3)对企业生产方式的挑战。

在以往的工业经济时代下,企业追求大批量、相同化产品生产或服务方案,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不再一味追求产品的生产速度、生产数量,而是注重考虑人的独立性、创造性,追求产品差异化和个性化。

(4)对企业组织和运行形式的挑战。

传统企业组织形式主要以金字塔结构为主,这种组织形式造成信息的封闭、传播的滞后,无法让全体管理者充分了解企业状况,必然影响企业的决策管理和经营。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组织形式以扁平化网络式为主,这有利于企业加快信息传递,降低管理费用,提高竞争力。同时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和劣势,借助外部力量,将企业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整合在一起进行虚拟运行,突破了传统企业运行模式。

3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的应对措施

企业在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时,如果只是一味地固守陈规,那么必将对企业今后的持续性发展带来极大甚至是毁灭性的的打击。因此,企业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革新:

(1)转变企业管理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重视创新。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和动力,创新型企业的建立必须依靠员工的创新能力。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必须做到革新。首先是树立服务型管理理念,将企业员工看作企业真正的主人,为员工提供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提供工作所需的资源,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其次是树立学习型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同时管理者自身也要加强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和理念,以便自身能够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2)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方式。

知识经济的主要标志就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虚拟企业、网上经营等经营方式已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主要方式。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掌握计算机、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知识,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3)创新企业经营方式。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给企业的经营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企业依托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这一平台开展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可以大大节约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构建,建立顾客和企业的信息通道,将顾客的需求和建议及时充分反映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上;一方面,建立全球化的经营战略,企业的市场经营战略必须面向国际市场,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来经营管理企业;再一方面,开展虚拟经营如人员虚拟、企业虚拟等,借助外部优势和自身资源结合,同外部企业竞争合作,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竞争力。

(4)创新现代企业组织结构。

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应搭建扁平网络化式组织结构,加快纵向和横向信息传递,使得各管理部门和员工能够快速便捷获取信息,从而制定出相应解决方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以及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满足用户的能力。

4结束语

篇6

前言

竞技体育是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最大限度地发展和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生理及运动能力方面的潜力,以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经济是一个多义词,它通常有以下四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第二种含义是指社会经济关系,即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指社会经济制度。第三种含义是指社会生产方式,即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及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统一。第四种含义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等。本文主要以第四种含义来分析竞技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1经济决定社会对竞技体育的需要

竞技体育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的其他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一样,都是人的社会性需要的产物。马克思指出:“根据效用原则来评价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每个时代历史变化的人的一般本性。”所以,竞技体育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取决于人的生理、心理等自然属性,更取决于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和生活条件,取决于人们在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即取决于人的社会性需要,而人类社会对竞技体育的需要和创造,并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和意志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2经济制约竞技体育的性质

竞技体育的社会性质,主要由一个国家的生产力状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力关系的性质所制约。通过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实现的目的以及承担的任务反映出社会的竞技体育本质。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由生产力水平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由资本家占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依附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竞技体育的目的、任务,必然为资本主义服务,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竞技体育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一个基本成份,成为满足人民需要和为人民服务的一项社会主义事业。

3经济制约竞技体育的规模与水平

3.1经济为竞技体育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质条件国民经济发展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竞技体育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这是为竞技体育发展所证明了的一般原理。在过去的历史上,欧洲之所以能够成为现代竞技体育的主要发源地,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经济较发达决定的。

3.2经济发展制约用于竞技体育的自由空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的收入与物质生活状况必然随之改善,消费时间结构也随之变化,即用于生产劳动、工作和家务劳动时间将逐步缩短,用于劳动者自由支配的时间将逐步增加,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和时间必将增加,所以参加竞技体育的人也随之质量有所提高。

3.3经济制约竞技体育的水平从世界各国横向比较看,国家盛则体育强,国家衰则体育败。这是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竞技体育水平的生动写照。翻开国际经济史和国际体育史,自有奥运会以来,经济发展制约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问题,虽然没有系统的理论总结,但就奥运会奖牌的分布状况,对照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就不难看出两者的内在联系。仅以近几届奥运会奖牌分布情况就可见一斑。参加23届洛杉机奥运会的140个国家和地区,在获得奖牌的47个国家和地区中,其中发展中国家为21家,而26个发达国家则获得奖牌总数的87%。第24届汉城奥运会,在金牌总数名次排列的前26个国家和地区共获得奖牌数的90%,其中绝大部分为发达国家。在第25届悉尼奥运会中,有17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比赛,有85%的奖牌被发达国家获得。当然,影响竞技体育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文化教育水平、民族身体素质、体育运动训练规模以及体育科研水平,而这些因素最终还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特别是在当今条件下,体育运动的竞技水平,除了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外,越来越依靠运动训练的规模和水平,尤其是体育科技水平的影响。进入八、九十年代,特别是二十一世纪初,竞技体育水平之所以日新月异,原因之一就是现代科学技术渗透和应用到经济领域。在奥运会比赛中,选手夺得奖牌,不仅凝结着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心血和努力,其中许多科学技术知识,新的检测手段以及生物学、生物力学、遗传学、运动医学等现代科技,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科学的研究、开发和利用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奥运会不仅是世界体坛精英竞逐最高荣誉的场地,也是科学技术较量的擂台,同时也是各国在体育领域投入财力的竞争,而一个国家在提高运动竞技水平方面投入多大的财力,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

4竞技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1竞技体育可以提高劳动力和人口素质劳动力是人们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人的劳动力只有在他活着的时候才存在,因此,要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就要提高人口的素质。人口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竞技体育在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人的身体素质上,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要能够正常坚持生产和工作,就必须有坚强的体质,而经常参加锻炼者,就可以改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同时,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劳动者大脑反应的速度,从而达到开发劳动者智力的目的,也能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

4.2竞技体育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经常参加锻炼,可以增强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使他们的体力和精力更加充沛,在单位时间内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前苏联的体育科学家曾得出这样的结论,经常从事系统体育训练和运动的工人,要比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工人的生产效率提高6%到15%,可见参加体育训练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极大的帮助。

4.3竞技体育可以促进建筑业和市政建设及其行业的发展竞技体育不仅能够促进建筑业和市政建设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交通、通讯、电视、广告和邮电业的发展。因为,发展竞技运动,组织各种大型体育比赛,不仅需要建设规模巨大的体育场馆,而且需要各种各样的生活服务设施、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品供应的保证,这样就需要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机场、宾馆、饭店以及旅游、休息、娱乐场所,这就必然促进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邮电业及整个市政建设的发展。日本在筹备1964年东京奥运会期间,不仅新建和改建了大量体育场馆,而且建成了高速公路和地铁,并新增了许多豪华的旅馆、饭店,促进了日本六十年代的经济腾飞。韩国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和亚运会期间,同样也修建了大量的高档的体育场馆和娱乐设施,给韩国经济注入了极大的活力。

5竞技体育能促进旅游业等服务行业的发展

竞技体育能促进旅游业、服务业、饮食业、娱乐行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各种大型的体育赛会,其规模庞大、人数众多,影响特别广大,各种运动员、裁判员、官员、新闻记者、工作人员、观众、游客多达上百万人,要解决这么多人的吃、住、行、消费、游玩,就必须有相应的设施与之配套,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就必须开发旅游景点供旅客们参观游览,从而促进了旅游业、服务业和其它各种商业的发展。

6竞技体育可以促进劳务市场的发展

竞技体育从属于体育范畴,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与其它一切文化形成一样,在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中,只要它自身想发展,就不得不打上商品的烙印。当今世界的体育大国,无一不是体育劳务商品大国。1987年,美国体育商品销售额达到178亿美元,前苏联体委系统当年体育劳务收入也达10亿卢布,而到了1999年,美国体育劳务收入已达到两千亿美元。竞技体育劳务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体育部门劳动的产业资源是体育知识和技术,具有资源的单一性。它对体育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要求高,对人的素质要求也高。2)竞技体育服务对象是高层次的体育赛事,它主要满足高层次的服务质量竞技水平和不同的运动项目。3)竞技体育越发达,体育社会化越发展,社会对体育的要求也越普遍,体育组织、体育俱乐部、健身房、练习馆都有合理的设置与布局。

篇7

一、现代财务会计理论主要内容

(一)会计目标。会计目前主要明确了会计工作方向,明确了会计信息的原因以及向谁提供会计服务等问题,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理论内容,它是一些理论的前提。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已经将会计信息看做是一个整体,并且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把它们分享给其他人。

(二)会计基本前提。会计前提又可以称之为会计核算前提,现代财务会计要想正常进行,就需要有一定的假设条件,来保证会计环境,目前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会计主体、货币计量、会计分期、持续经营。

(三)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基本对象,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现代财务会计理论主要将会计要素划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要素两大类,这两大类是针对会计对象的经济性质所作的最基本的分类。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又将会计要素细分为六大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四)会计主体。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这一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结合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应用,企业会计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财务会计工作,加强了会计的流动性,会计主体的内容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

二、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变化

(一)会计分期概念发生了变化。会计分期原本是指将企业的一个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连续并且时间长短相同的区间,并且基于会计信息并且采用相应的应对措施。但是在当今的新形势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许多企业的会计信息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实现交流和共享。在这种背景下会计分期的含义也相应发生了转变,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和专业性。

(二)货币含义发生了转变。在传统的会计理论中,货币的计量是以货币价值的恒定为前提的,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货币的价值就一直处在不断变动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货币量的含义必然也要相应的发生转变。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要求恒定不变的计量方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经济形势,货币计量需要走向灵活多变。

(三)在持续经营概念上的变化。在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中,持续经营概念都是依据企业的持续经营时间为基础而制定的,但是当前时代,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各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的寿命相应的就会短很多。基于这种经济形势,企业的经营时间就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适应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这一大的背景,现代财务会计理论需要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进行重新定义。

三、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通过上面两章的分析,不难发现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理论也一定会有所发展变动,那些原有的理论框架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对会计的需要,所以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讨未来现代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大致掌握它的发展方向。

(一)会计从行人员知识结构呈现多元化。会计从业人员本身是会计理论的重要学习和应用者,他们的会计理论知识需要随着会计理论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不断丰富,要根据未来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不断转变自己,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得自己成为一位多元化的会计人才,能够完成领导交代的所有会计任务。

(二)理财观念得到强化。在现代经济条件的驱动下,会计的理财理念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知识经济的趋势下,人还要善于利用理论知识进行理财,人作为经济和知识的载体,决定了会计理论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面对当今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人们需要强化风险理财观念,增强自身的风险意识。

(三)会计基表假设的创新。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致使会计基表的假设朝着持续创新的方向进行转变,会计的主体的假设也同样因为一些概念原则问题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为了保证企业能够持续盈利,会计人员需要对会计基表进行不断完善和创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及时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让自己的竞争力更强大。

(四)网络会计的产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会计人员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进行会计工作提供了可能,通过网络会计不仅节省了很多的时间,还提高了整个会计工作环节的准确性。网络会计使得会计工作更为丰富多彩,促进企业经济体制的不断加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网络会计可以使每一笔经济业务在最短时间内转化成为会计信息,使得企业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新的会计信息,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提升了企业经济的发展速度。

篇8

[关键词]测绘工程 现代测绘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P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24-01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轻管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测绘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码城市的建立、中国成功加入WTO、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对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现代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上,正从过去的技术型向市场技术应用管理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高技术的综合运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三大意识的形成(市场经济主体意识、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国际竞争合作意识)。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在线

1.测绘学科研究的方向

测绘学科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间对象的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将所获得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使之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学科。测绘科学既是地球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她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种民用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

随着空间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智能化;测量数据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广泛化。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及其集成是测绘学科的前沿领域,也是未来数字地球的基础。

2.注重课程设置

篇9

关键词: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影响力

一、经济发展的内容与含义

经济发展指的是一个国家利用社会经济的现代化来改变贫困落后的局面,不断提高与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一个过程。经济发展需要大力推进社会经济的现代化,以优化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率为基础,将人民从贫困中解脱出来。所以,经济发展所涵盖的意义已经超出了简单的经济增长,涉及的范围已经延伸到社会与经济的各个领域。

当代经济发展与诸多因素有关,不但要实现经济的工业化与现代化,提高经济产能,同时还要看国家经济增长的活力。由此可见,当代经济发展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经济总量的增长,指的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销售情况与劳务情况反映出总体经济水平,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保障。(2)优化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率。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结构方面的调整,已达到经济效率不断提高的目标。经济结构包含有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技术层次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结构等。(3)经济活力与经济质量的提升,能够表现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的状况、经济效益的水平、公共卫生事业的改善、自然与生态的平衡以及社会环境与人们生活的现代化进程。总而言之,经济发展不能简单的视为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所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

二、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的作用力

经济发展能够明显促进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两者呈正比趋势,即社会保障水平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地区财政更加富足,将有更多的资金流入到社会保障性支出当中,进而积极带动地区社会保障水平的提升;同时,社会保障这种再分配制度,是国家对市场分配的合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贫富差距,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保障,使社会的公平性得以体现。地区社会保障水平要依托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在社会保障水平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立足经济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与策略

(一)保证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相协调

虽然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支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社会保障性支出方面要进行合理的控制,这一方面能够使保持经济发展水平的增加,另一方面对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也有保护作用。目前社会保障性支出主要是社会公共保险方面,其主要有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在这些社会保障支出中,医疗保险的支出过高,要对这些社会保障支出进行合理优化,避免由于过高的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到经济增长,因而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对社会保障支出合理优化要对诸如医疗保障支出等项目支出进行限制,协调社会保障各项支出中的比例,控制社会保障支出增长速度,进而在结构上实现社会保障内部的合理优化。

(二)提高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水平要循序渐进

在优化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当中,政府需要根据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增加财政支出,重点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养老及医疗保险的支出,实现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注意避免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转,对发放和到账资金及时核对。同时,政府中政策分割与利益分割的现象严重,财政部门、民政部门、社会保障部门、卫生部门等政府机构由于利益分配问题容易产生矛盾,使得收入与支出的分配不合理,只有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才能保证社会保障资金更好的落实到位。总之,增加社会保障资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政府通力协作,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运行效率与所占比重,进而更好的为社会保障服务。

(三)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保证养老保障资金落实到位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使社会保障支出形成很大的压力。因此,要拓展募集资金的渠道,尽量降低社会保障支出,尤其是养老保险支出的风险性。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仍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其主要从现金流量缺口与制度转换成本两个方面有所体现。社会保障资金可以通过政府、基金、雇主、雇员等渠道获得,因而在社会保障资金方面需要拓宽渠道,多方面的募集资金用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主要可以包括:(1)在盘活国有资产的大趋势下,可以对相对落伍的资产进行减持与转让,用以弥补养老资金的缺口。(2)国家可以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通过发放社会保障基金福利彩票的方式进行募资。(3)适当放宽养老基金在证券市场的准入门槛,使养老基金能够保值与增值。

在募资后需要对社会保障资金进行严格的监管,以此保障基金的具体落实,严禁挪用养老保障资金。对此,可以委托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进行养老保障资金的运作,在经济市场中保值并增值,形成劳保保障资金的良性运行机制。

四、结束语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社会保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政府拥有更多的财力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科学化与系统化。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只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才能使两者形成良性的发展,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两者的关系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化,利用经济发展的有利契机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参考文献:

[1] 李静.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分析[J].经济与科技,2007 (12):4950.

[2]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词: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1 四大经济的来源以及含义

1.1 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1.2 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经济学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使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题。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1.3 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成为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最早倡导者。

毫无疑问,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生态经济为研究对象的。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第一,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使生产系统自持,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理想化阶段,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1.4 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

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几十年的国际竞争力和低碳技术产品市场,目标是低碳高增长。低碳发展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20世纪后半期产生的新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因此它们有许多相同之处,当然也各具特色。

2 四者共同的理念和追求

2.1 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2.2 追求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实现,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并且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

3 四者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3.1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鼓励创造,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3.2 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都是以人为本,解决人类生存危机,但是它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各异。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来体现的;绿色经济实施绿色分配,如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消费和费用支出;生态经济则将人类看成是具有最高级智慧的生物,通过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创造、依存和协同进化的关系达到人类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减少碳排放量,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CO2)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3.3 核心不同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绿色经济以人为本,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核心,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系统的最大公平目标得以实现。生态经济学研究现状,以农业生态经济学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为核心。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市场机制的建立,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地对待,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也就是说,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育德,步秀君,贾东水.绿色经济论[J].经济论坛,2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