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

篇1

一、科学规划原则

科学地规划是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基础。旨目的、无系统的开发只能导致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短期的经济利益代替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片面的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冲突。生态旅游的科学规划就是通过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并根据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提出生态旅游规划的总体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具体目标。在规划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人文环境的保护规划,因为大部分能开展生态旅游的地方都具有较为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遗产。>文秘站:

二、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日前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社会和经济全方位的发展,包括人类需要、资源限制和公平三大要家。生态旅游的开发,不仅要满足旅游者获得在旅游地享受的需要,而且也要满足旅游地的群众获得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要合理利用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更要为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维持和发展创造条件。所以生态旅游的开发不是单方向,而是双向的,是旅游者、投资主体和当地社会之间的平衡和互动,这样才能达到公平。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经济和人类生态环境成为一个整体。生态旅游开发是改善地区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系统工程的一个人口,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发促进区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更大的层丽上来看,生态旅游需要全社会积极有序的参与。

三、最大限度的社区参与与防“泄露”原则

鼓励最大限度的社区参与,让当地群众加入到生态旅游业的开发,这也是区域生态旅游开发成功的原则之一。我国人口众多,一些具有较好生态旅游资源的地方在经济上比较贫穷,生态旅游开发如果完全脱离当地社会是很难成功的。积极地获得当地政府、社区和群众的支持,是生态旅游开发成功的基础。即使自然保护区、风员名胜区这类由国家直接管理的半封闭或封闭区域,生态旅游也不应是象牙宝塔,否则也很难持续发展。只有当地居民理解、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并从中受益,才能使区域生态旅游业和自然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让当地群众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进程,从社区的初步评价,到规划过程与实施,直至不断发展中的监测,都能反映出“共享的社区设想”,从而得到当地的支持。

所谓“泄露”就是旅游的收益流到旅游区域以外。要做出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使该项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保留在受影响社区内。这也是维持当地计区和群众对生态旅游开发信心的重要保证。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对当地群众进行培训和扶助,以提高他们的技能,更多地参省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和从事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从而使新的商业机会能在地方层次上解决,使生态旅游的效益用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四、区域整体发展原则

篇2

一、引言

当今世界人类对于海洋旅游的需求逐步提升,并伴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海洋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新生命逐渐发展壮大。我国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海岸线漫长。国内学者从海洋生态旅游的概念、海洋生态旅游的开发策略、海洋生态旅游的产品与市场、海洋生态旅游的文化以及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这几大方面展开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以期为我国海洋生态旅游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海洋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

正确理解海洋生态旅游的概念是研究海洋生态旅游的关键和基础。首先,旅游是指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意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海洋生态旅游本身由生态旅游衍生而来,是生态旅游与海洋旅游的结合。目前国际上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并不统一。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到相对未受干扰的自然区域进行的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游览,目的是享受和欣赏自然(以及其他附带的文化因素――过去的和现在的),促进环境保护,旅游者的负面影响小,给当地居民提供社会经济利益。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因此我国学者对海洋生态旅游的界定大都从生态旅游角度出发,但始终未能统一乃至权威化。周映萍、朱坚真(2009)认为:滨海生态旅游是利用海洋环境开展的生态旅游活动,包括海上垂钓、漂流、探险、潜水、冲浪、品尝海鲜、观赏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参与海上作业以及海洋探秘等。张从(2009)认为:海洋生态旅游是为了了解、体验、欣赏和研究海洋生态景观(包括与自然融合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而开展的,既体现认识和享受自然,又体现环境教育的旅游。梁永国、李少云(2011)认为作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旅游除了具备生态旅游的共性特征,更包括了独特的海域文化、海洋自然资源等特性。

海洋生态旅游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导向,以社会经济条件为依托,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为前提,开发海洋旅游产业,以期实现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效益。这是学者们在对海洋生态旅游定义时所取得的共识。目前我国学者对于海洋生态旅游的定义大多是在生态旅游的定义上出发,结合海洋空间范围来界定的。对于海洋生态旅游的内涵理解,本文认为海洋环境下,一切符合生态旅游核心理念的旅游活动即可称之为的海洋生态旅游。

三、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策略的研究

我国对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中,以区域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研究比重最大。潘海颖(2007)提出在海洋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中需要贯彻的核心思想是:旅游景区开发原理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结合,注重事前预防、超前定位、动态监控、系统管理。他认为开发中要特别重视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过程,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促进海洋生态环境的整体和谐。郭晋杰、焦艳丽分析了广东省特呈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潜力,指出模红树林资源作为海岛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可以作为发展海岛生态旅游的资源凭借。提出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几大原则和取向:一是特色化原则和品牌化取向;二是市场化、产业化原则和人文化取向;三是旅游内容层次化原则和科学化取向;四是可持续化原则和绿色化取向。桂峰等(2001)对辐射沙洲沿岸地区概况以及如东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认为潮滩各区间生态特征不同,从而旅游资源价值不一。因此针对潮滩资源提出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分带开发模式以及点轴开发模式。楼筱环(2011)分析了舟山群岛生态型海洋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树立生态旅游区域发展概念,出台与实施无人岛生态旅游开发政策等发展

策略。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充分认识到开发海洋生态旅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海洋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了极大关注。但研究内容大多针对区域和海岛,缺乏对中国海洋生态旅游整体性研究。目前以理论研究成果为主,对开发海洋生态旅游提出的诸多策略缺乏实践价值,因而对实际开发所起指导作用较小。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国内海洋生态旅游研究的开发进程。

四、海洋生态旅游产品与市场的研究

(一)海洋生态旅游产品的研究

海洋生态旅游产品主要源于对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蓝宗辉(2002)等在探讨红树林对海洋生态的作用时指出,红树林是海上旅游的后备资源。因其具独特的生态旅游价值,可被开辟为生态旅游场所。庞振刚(2003)等针对象山环港区整体海洋生态旅游规划制定出了渔乡风情、海岛游乐、海上运动、滨海疗养和海塘娱乐5大海洋生态旅游区,并设计了相关旅游产品。冯锦龙(2002)凭借江苏海洋渔业资源,针对江苏沿海的海洋旅游、生态旅游或大旅游设计了5类渔业产品:观赏性旅游产品、参与性旅游产品、科普性旅游产品、购买性旅游产品和品尝性旅游产品。并为江苏沿海生态旅游设计了“10观4海”共14类产品。

我国海洋生态旅游可利用资源丰富,海洋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潜力大。国内对海岛与海滨生态旅游产品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可以初步形成一套系统的旅游产品模式,对其他众多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和旅游产品的设计起到导向作用。但总体上来说,我国海洋旅游资源利用不够充分。主要表现在:第一,各区域共性产品多,个性产品少。产品开发限于利用海水、阳光和沙滩,地域文化不够凸显,区域差异不足。第二,大众普及型产品多,高科技特色产品少。另外游客消费能力偏低,开发者销售收入少,积极性不高;第三,陆地产品多,海洋和深海产品少。

(二)海洋生态旅游市场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海洋生态旅游市场的研究较匮乏。在对区域海洋生态旅游的研究进程中也很少涉及市场的问题。从提出海洋生态旅游研究起,所能搜索得到的研究文献中只有庞振刚等(2003)在探讨象山港区域开发海洋生态旅游问题时进行的初步的市场分析。他们将其市场定位为以宁波市及周边城镇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并且根据其市场特征划分出三级客源市场。一级为宁波市及周边奉化、宁海、象山等城镇居民;二级为浙东地区;三级为利用旅游介入机会从其他景区分流的一些较远地区的游客,亦可称作机会型市场。

由此可见,国内学者较少关注我国海洋生态旅游市场,这对海洋生态旅游供需双方市场的发展不利,也会使我国海洋生态旅游的开发缺少市场导向。

五、海洋生态旅游文化的研究

对海洋生态旅游文化的研究并不多,仍以对海洋旅游文化的衍生为主。梁永国、李少云(2011)认为海洋生态旅游文化是在海洋生态旅游活动中,旅游主客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积累、凝结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的总和,是海洋文化、生态文化和旅游文化的复合体。而其文化价值源自海洋生态旅游生产与消费的互动,可分为标准生态旅游模式、准生态旅游模式和生态化大众旅游模式三种实现模式。

由于我国海洋生态旅游发展较晚,包括学者在内的旅游者没有或少有海洋生态旅游活动的体验。同时海洋空间范围大,生态旅游活动有限,而人类碍于海洋的可进入性和不安全因素,而未能对海洋生态旅游文化及其价值的研究有进一步的

突破。

六、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可持续发展是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的目标。翟庆文(2011)探究了我国滨海休闲潜水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潜水业活动可能对旅游产生致命性问题,即毁坏海洋生态的同时还会摧毁海洋传统文化。雷春、高艳利(2011)在探析海南省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时强调现实情况远非固定或静态,应对开发的项目按时间一致性和空间一致性要求进行研究,取得海洋生态系统整体的效益。徐菲菲(2003)通过多目标加权平均法,以滨海城市连云港为例,创建了滨海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提出连云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资源环境――社区参与――经济发展――管理监控型”的模式。马克美(1999)对广东海洋生态旅游进行分类分析,提出海洋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要讲求名牌效应,要创建滨海旅游的中心城市,还要加强环境保护法规。乌兰(2010)在分析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统一关系时指出,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的方向和潜力。因此要改变目前海洋旅游开发中经济利益大于环境利益的不可持续的增长

方式。

我国学者在研究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但大多是理论成果,鲜有学者能够提出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再者由于我国海洋生态旅游发展处于初步阶段,已进行的少量海洋生态旅游活动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不明显,学者们对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也存在信息落后的现象,因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在时间上相对滞后。

七、结束语

篇3

1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1.1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体系建立目前伊春已建成景区点100 多处,其中国家4A级3 处,2A 级以上景区19 处;省S 级以上滑雪场4处;省级漂流经营达标场所8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2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级地质公园2个,3S、2S、S 级滑雪场各 1 处,国家级狩猎场 1 处,省级狩猎场 3 处。2008年伊春市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试点单位。从景区的构成和数量上看,伊春市目前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体系。

1.2旅游发展整体规划完成

伊春市先后编制了《伊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年)》和铁力、嘉荫、五营、汤旺河等20个旅游区发展规划及旅游专项规划,形成了市、区(县)两级规划体系。2008年聘请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院编制了《伊春市旅游发展提升策划》。在一系列的规划设计下,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基本形成了“林海观光、森林避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一体化的开发思路,提出根据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特色,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建设东、南、北、中四大旅游区。提出北部旅游区突出“原始生态”特色,重点开发森林观光和休闲度假产品;东部旅游区突出“运动康体”特色,重点开发森林避暑养生产品;南部旅游区突出“冬季冰雪”特色,重点开发冰上、雪上旅游产品;中部旅游区突出“城市观光特色,发挥集散和综合服务功能。

1.3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知名度上升

伊春市立足于“中国森林之都”,采取节事宣传、新闻宣传、广告宣传等多种方式,宣传伊春森林生态旅游。一是综合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宣传。如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和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栏目投放广告等。二是以重点客源市场为中心开发市场,加大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市场开发力度。三是举办各类节事活动。伊春市连续举办了六届中国(伊春)冬季摄影节暨首届小兴安岭雾凇节、十届森林生态旅游节、杜鹃花文化节和五花山观赏节。伊春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避暑胜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等称号,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知名度上升明显。

1.4旅游者结构改善

以伊春为目的地的游客的结构近几年变化明显,一是旅游团队数量比例增加。据统计,2008年度伊春市接待50人以上的旅游大巴车队130多个,大型会议团队160多个。二是自费旅游者比例增加。据统计,伊春市2008年主要旅游区的旅游者中,自费旅游者的数量超过了70%,免费接待者比例正逐步下降。三是非假日旅游者比例增加。游客来伊春旅游时间在总量分布上逐渐趋于均衡,非假日旅游者明显增多。四是远程和高端游客比例增加,来自于北京、天津、上海、广东以及吉林、辽宁等的游客比例逐年增加,游客停留时间也明显增加,游客停留时间由早期的平均1.5天增长到目前的3.5天,一日游游客由原来占游客总数的80%降至不足30%。

1.5旅游产业经济规模壮大

几年来接待人数连续越过100万、200万、300万人次关口,达到2009 年的382万人次。旅游收入由1991 年的19 万元,猛增到2009 年的191160 万元,旅游产业规模快速扩张,成为伊春市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牵动力最强的优势特色产业。2009 年伊春实现旅游增加值 95580 万元,占 GDP 的 5.5%,比2001 年的 0.9%提高 4.6 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的17.4%,比 2001 年的 1.3%提高了 16.1 个百分点。2001 ~2009 年,伊春市实现旅游总收入714889 万元,年均增长41.9%;旅游接待人数1923万人次,年均增长91%。

2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问题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强烈环保意识高品位旅游活动,具有丰富的外延与内涵。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内具有原生态的景区植被、动物、土壤、水等,以及恰当的生态旅游设施设备与旅游服务构成森林生态旅游的外延。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管理中,生态保护价值观的体现、当地居民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生态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的启迪与教育构成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既是一种用于指导现实操作的思想方法, 又可以是旅游产业运行追求的某种目标所在。内涵表现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态度,一种价值观;外延是以物质或活动为特征的存在。内涵通常需要借助外延来实现,外延在实践中却可以独立存在。以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为形式,以追逐短期经济利益为目的,忽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旅游活动的开展甚至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可称之为外延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以生态保护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注重对旅游者和居民进行环境教育,以旅游促进经济的发展,以经济发展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因此得以不断的改善,可称之为内涵型旅游开发模式。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虽然从历史角度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森林生态旅游外延开发管理和内涵的体现存在多种问题,概括起来讲,就是外延开发管理失当,内涵表现不足,从某种程度上看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可以归为外延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2.1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管理失当

(1)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问题。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结构失调,虽然景区数量众多,但景区建设缺乏整合,大多数景区规模较小,品位不高,同质化严重,在景区建设过程中只开发不保护。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2008年伊春市在旅游景区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总计只有 6.3 亿元(涵盖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由于伊春市旅游资源分属不同的产权单位,有限投入被分散到100多处景区(点),因景区建设和改造决策不慎重,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另有部分缺乏经济实力的投资者以很少的投资占用资源,制约了高品质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成为空谈。

(2)森林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设备问题。首先是旅游交通服务,伊春市内主要交通工具皆为传统汽车,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递增,汽车尾气和噪音已成为城市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据中国伊春政务公开网的信息,伊春2007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天数314天,2008年数据缺乏,2009年为224天,2010年为252天,空气质量下降明显。其次是旅游住宿设施,伊春市现有19 家星级宾馆,其中多为传统的2星级宾馆,接待能力有限,且缺乏森林生态旅游概念在住宿服务中的延伸。再次是餐饮业,档次低且缺乏规模,缺乏原生态特色,缺乏以伊春森林食品为主材的特色餐饮。最后旅游区配套设施不健全,如给排水、公厕、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缺乏对森林生态景区内生活污染有效的管理。

2.2森林生态旅游内涵表现不足

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表现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中生态保护理念淡薄。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区(点)内建筑物过多、体量过大,造型、色彩、用材、功能等与生态旅游理念相悖,存在许多人造景观,在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使自然森林生态景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2)森林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度不足。根据2010年伊春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伊春常住人口114.8万,而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只有2万余人(李景才,2011),大多数城市居民和景区附近居民并不能直接分享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因而缺乏参与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动力。

(3)本地导游普遍对森林生态知识不够丰富,缺乏生态文化素养。据统计伊春市现有的24 家旅行社,多数规模在3到5人,旅游旺季做接地服务,旅游淡季关门歇业,聘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普遍缺乏森林生态旅游文化素养。

(4)对游客缺乏有效的生态文化教育和行为引导,对景区的森林生态景观缺乏有效管理,游客破坏森林生态景观的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品质。

3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3.1旅游资源建设强化生态保护

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保证促进生态平衡,在生态旅游开发前期,因经济条件而制约生态环境建设,但至少不应破坏生态环境,同时,应使当地居民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经济利益。从具体操作看,伊春市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必须以环境保护为重,避免破坏当地森林生态系统,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森林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对景区游客进行容量控制,对景区进行分区功能规划,旅游区(点)内不建生活区,景区内建筑物尽可能少、小,必要的设施在造型、色彩、用材等方面要体现生态理念,景区附近可建立“农家乐”型的餐饮、住宿区,促使当地居民因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获得经济利益,因经济利益的刺激而强化环保意识,同时又能避免集中的、大型的生活功能型建筑物对当地自然景观的破坏。

3.2旅游基础设施注重生态理念体现

旅游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道路建设上要注意避免干扰自然界生物栖息区、阻断生物迁徙路线,交通工具尽可能使用电力、天然气等环保型动力车,尽量采用非机动的、自然的交通工具,在伊春市区内也应大力推动环保型交通工具的使用。客房从建筑设计到最终的使用全过程都必须符合生态要求,选址应避免建在生态脆弱的地带,建材和家具都应采用无污染的“绿色材料”,不提供一次性用具。餐饮业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清洁环保能源,推出优质绿色食品,围绕伊春盛产的食用菌、山野果、山野菜、野生保健食品以及以鹿、野猪等生态畜牧产品,推出有地方特色的森林食品。让游客全方位体验到伊春浓郁的生态人文氛围。

3.3建立森林生态文化教育设施

为对居民和游客进行生态理念宣传和教育,在伊春市应规划建设一座高度现代化的生态展览馆。生态展览馆内以森林生态环境科学为中心设置教育区和产品展示区等区域,介绍森林生态系统机理、生态环境案例、生态环境保护等,对居民和游客进行森林生态科普教育。生态展览馆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游客在森林旅游过程中的行为,使游客自觉自愿维护景区(点)的环境及卫生,降低管理部门对景区的管理难度和成本,而且可以对游客实施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强化游客对森林生态旅游特殊利益的感知。

3.4建设高素质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队伍

伊春可招聘一批形象好、素质佳的旅游服务人员,聘请旅游专家或者将旅游服务人员送国内知名学府进行森林生态旅游专项培训,建立一支有着良好社交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队伍。

篇4

本文从生态旅游与民间传统文化各自的特点出发,探讨磐安生态旅游开发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的可行性。试图探索建立一种在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能积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有效模式。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和当地民俗文化,遵循文化兴旅战略,探索民俗生态文化旅游新模式。

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学界至今仍没有统一的表述。本文引用生态旅游学会对其作出的定义。1992年,生态旅游学会把生态旅游限定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的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1]。目前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已基本上达成了以下共识[2]:生态旅游的主旨是“回归大自然”,旅游对象是原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系统。其核心思想之一是保护,保护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保护当地文化生态环境,尊重并维护当地民间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保护当地居民的利益,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均应受到我们的重视和保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认识的不断深化,先民们遗留下来的活动遗址、居室建筑、风俗习惯、服饰礼仪、饮食文化、习俗禁忌、节庆活动、婚丧嫁娶以及民族工艺、神话传说、戏曲文艺、宗教仪式等都已经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在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生态环境教育与宣传上,保持地区的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追求。生态旅游开发应注重保护当地资源的原始性、自然性和民族特色,注重对资源的永续利用,注重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3]

一、生态旅游开发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研究的新视野

生态旅游研究是受到持续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它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 、新的旅游产品,或者说一种新型的旅游消费方式或行为方式,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民俗文化的保护是近年来相关学术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话题。2003年10月,文化部召开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制订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纲要》并提交讨论,明确提出要对本土的优秀民间民俗传统文化实行有效保护。但目前学术界对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基本仍局限于本学科的范围之内,较少涉及到与其相关学科的渗透和联合。在具体保护措施的制定上,还不能完全打破消极保护的局限。因此,从生态旅游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各自的特点出发,开展生态旅游开发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整合性研究,探讨生态旅游开发与民俗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的可行性,并最终建立一种在开发利用生态资源的同时积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有效模式。同时激活两个学科领域,为生态旅游开发注入文化内涵,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韵味,也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注入生态保护理念,不断推动理论研究的进展,并通过有效的开发使其合理发展。

二、整合生态旅游开发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意义

①对民间生产与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特色文化进行梳理,弥补当前生态旅游研究方面的缺陷,为旅游地开发规划和增加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提供实际指导。旅游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热衷于旅游活动不过是寻找一个持续感受真实自我的过程,如诗如画的山水美景固然可以陶冶自我在日常的生活中被蒙蔽的心灵,先民遗留下来的灿烂文化同样可以让旅游者感受到人类自身的伟大。人总是在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中长大成人的,文化是人的社会属性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感受人类创造的文化其实就是以一种更为深刻的方式感受自我以及自我成长的历史。人文生态旅游则以一种可行的现实方式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

②充分借鉴生态旅游开发的成熟经验,把生态旅游意识融入民间文化的保护之中,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创造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模式,实现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也可提升景点的文化内涵饱满度和旅游吸引力。把对民间文化的保护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让那些已经失去生命力的文化遗产成为改变当地居民生活的必要因素,并借助生态旅游开发实现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丰富现有旅游景观的人文生态环境的文化内涵,提升景点的饱满度和旅游吸引力,提升当地整体社会形象。

③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民俗文化,培养民间传统文化继承人。生态旅游开发强调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使居民了解生态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成本等好处,以得到他们的支持。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生态旅游开发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直接目的,而将当地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改造成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基础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必然会给当地居民带来相当程度的经济条件的改善。因此,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既是通过重新包装激活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的过程,又是培养当地传统文化继承人的过程。

④有利于建立主流文化与民间传统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民间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被抛离了主流文化的发展道路,生态旅游开发依照当代人类学的视野,将其还原到“如何形成知识的具体的情境条件”之中去观照它,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在承认并尊重彼此之间差异的基础上互相借鉴与学习。这就涉及到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建设/破坏”地方性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的问题。保持民间特色与引进现代意识之间的冲突永远也不可能以一种和谐的形式出现,当地居民需要更好的生存条件,民间文化也需要得到不断发展,而发展必然意味着某种文化变异。发展是硬道理,固步自封才是民间文化最大的敌人。

三、磐安生态旅游开发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的可行性

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境内地形复杂,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从全省统一的旅游资源普查成果来看,磐安县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达299个,类型63种,无论在数量和类型上在金华各县市中都属上乘。299个资源单体中优良级单体(三级以上)39个。目前,已拥有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溪、夹溪省级风景名胜区、高姥山省级旅游区、百杖潭景区、水下孔景区、舞龙峡等景区以及玉山古茶场、榉溪孔氏家庙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磐安的龙虎大旗、炼火、大纸马、大凉伞、叠罗汉、赶茶场、舞龙等民间艺术颇有影响力。手工清明年糕等小吃也独具地方特色。此外磐安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药材集散中心――新渥药市。香菇、茶叶、香榧等绿色农副产品深受城市居民青睐。优秀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为开发磐安民俗生态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旅游资源情况看,磐安生态旅游以自然山水主体,以生态休闲为核心,以民俗民风为灵魂,以美丽乡村为依归,契合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同时根据资源特色和差异性原则,磐安旅游产业发展必须突破“山水”优势,充分利用“中国药材之乡”的美誉,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民俗民风”深化发展磐安旅游产业独有的内涵。

四、磐安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课题组经过调查发现磐安生态旅游存在二大困难。一是磐安周边多为旅游大县,东阳、武义、缙云、天台已先后成为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而且各地开发的旅游产品近距离重复,存在旅游产品同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问题。尽管我县的旅游投入大幅提升,但周边各县市力度更大,差距明显。由于旅游资源同质,上海游客在周边地区都占较大市场份额,客源市场趋同,使得各地开发的旅游产品近距离重复。缙云仙都、仙居神仙居、永康方岩都是山水观光类型,农家乐旅游已经成为各地争相效仿的拳头产品,休闲养生成为共同的新目标,武义已经召开全国养生旅游大会,兄弟县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二是旅游产品单一,难以适应游客需求。面对日趋多元化且不断深入细分的旅游市场,我县旅游产品难以充分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继上海市场之后,温州、台州等地将成为主要的客源市场,游客类型、层次将发生重大变化。山水休闲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住宿餐饮娱乐配套设施的品质提升,旅游线路设计的个性化创新都将面临新的考验。

基于以上问题,课题组认为可以在磐安独特的生态资源基础上,发展民俗特色游。磐安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玉山的茶文化和舞龙文化,新渥的中药文化,隐居文化与姓氏祖根文化,以及炼火、龙虎大旗、大纸马、大凉伞等民俗文化,都极具特色,展现磐安纯朴民风、美丽乡村。对此课题组提出三种开发思路:一是开发高端旅游产品。以满足高端商务、政务游客、休闲养生游客、银发养老游客旅游需求为着眼点,开发高端旅游产品,是磐安做强旅游业的有效手段。依托磐安核心旅游资源,开发药文化、茶文化、菇文化、榧文化、隐居文化,发展会议、养生、康体、异地养老等旅游产品,形成具有磐安特色的高端旅游精品,提高磐安旅游业效益,以差异化竞争实现从周边旅游强势区域突破。二是发展专项旅游产品,以满足特种旅游需求为着眼点。依托磐安山地气候、森林环境、中药材资源和民俗文化,开发康体疗养、森林养生、山地运动、中药养生保健、节庆旅游、特产购物等,形成“人无我有”的磐安专项旅游产品,使磐安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有自己的独特地位。也就是说应充分融合当地民俗文化,形成磐安“独有”的生态旅游特色。三是以民俗为主题,培育民俗旅游产品,发展民俗特色旅游。包括体验民俗风情,乡村过节过年,过农家田园生活,欣赏民俗表演等。

五、整合磐安生态旅游资源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实现文化兴旅

磐安县政府提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破解制约我县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凝聚旅游大发展合力,整合旅游资源,挖掘特色文化,提升景区品位,完善旅游要素配套,提升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磐安县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4]中提出以国家级文保单位玉山古茶场、榉溪孔氏家庙,国家和省级非物质遗产赶茶场、龙虎大旗、炼火、大纸马、大凉伞、叠罗汉等民间艺术,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药材之乡、香菇之乡、生态龙井茶之乡为基础,整合药文化、菇文化、茶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精心编排一批特色文化演艺节目,建设民俗文化广场和演艺中心,成立专业演出公司,培育一批文化专业队伍,提升磐安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品质,通过旅游开发促进文物保护、文化挖掘和文化产业发展。可见,整合磐安生态旅游资源与民间民俗文化实现文化兴旅是磐安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举措也是必要战略。

课题组重点考查了玉山区十八涡、水下孔、舞龙峡、乌石村农家乐、横店村农家乐,发现当地生态资源优异,民俗文化多样化,民风淳朴,是旅居圣地。本课题重点针对水下孔景区生态资源和当地民俗文化整合进行了研究。课题组经过考察研究认为水下孔景区建设应在水下孔现有天然生态资源基础上,充分结合当地农业资源和民俗风情,以田园风光和别有生趣的农家生活为特色,让游客感受到“有料有趣有意义”值得回味的乡村文化生态游。1、建立农耕生活体验基地。利用水下孔景区所在地横路村农家乐土地资源建立农耕基地、采摘场。根据季节不同,建立农耕体验基地,举行农耕比赛,采摘比赛等。比如当地拥有很多梨园、桃园、李园,在水果成熟季可以设置自采自摘游。2、利用当地高山生态龙井特色,建立龙井园,发扬台地茶文化。横店村村民家家户户都有种植高山龙井,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举行茶叶采摘比赛,设置相应奖品,体验茶叶炒制过程,让游客了解高山龙井文化,感受天然龙井的美妙。3、品味当地特色小吃。水下孔景区内部还有很大的竹林,同时当地还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制作糯米年糕、清明年糕的习俗,整个制作过程都是纯手工完成,这个也是当地独有的特色。可以在景区内大片的竹林里设置一个区域,专门放置制作年糕的道具,开放制作过程,同时也可以让游客体验辛苦的制作过程,品尝特色年糕,感受糯米年糕特有的味道和意境,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节日文化,也起到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作用。4、形成专项旅游产品。开发中药食材、高山龙井、高山小京生、农家香菇等当地特产,将其多样化发展。5、在横店村定时开展龙虎大旗、舞龙等民间艺术表演,增强游客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6、融合利国寺和水下孔景区,扩大景区范围,充实景区内涵,将生态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寺庙佛教文化和当地纯朴的民俗民风相结合,提升游客游览体验。

六、结束语

本课题运用区域经济学、景观生态学、旅游资源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知识研究生态旅游开发和民间传统文化整合的有效模式。提出生态旅游开发应注入一种文化内涵,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品位,也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注入生态保护理念。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走访调研等途径了解磐安县生态旅游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整合磐安生态旅游资源和民间传统文化的可行性分析及文化兴旅战略和措施,希望能为我市民俗生态旅游规划和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81

[2] 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71

[3] 黄爱莲.生态旅游开发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整合性研究. 广西社会科学.2004.12

篇5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篇6

关键词:生态思维;西部旅游开发;范式选择;应用

中图分类号:F59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6)05-0059-06

The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Thinking Model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West China

ZHAO Zong-biao

(Ji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yuan, Henan 454650, China)Abstract:The essay analyzes the concept and features of ecological thinking and the peculiarities of natural and huma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west China, and puts forward that ecological thinking should become the major thinking model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west China. It also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thinking to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west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beneficial balance, development assessment, green GDP, green technology, ecological management, culture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education.

Key words:ecological thinking;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west China; selection of the model; apply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高大奇绝的地形地貌、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色彩缤纷的民俗风情,使西部地区成为我国旅游资源的宝库。由于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使旅游生态环境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之中。旅游开发过程中,极易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和环境质量的下降。作为建构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崭新的思维方式,生态思维应成为西部旅游开发的主体思维模式,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生态思维

1、生态思维产生的背景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空前繁荣,与此同时生态危机也日益明显,如土地沙化、空气污染、水资源枯竭、气候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无法预料的地球灾害频繁发生。这些生态危机的出现为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不可否认,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的增长和人类物质欲望的延伸,是产生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追本溯源,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机制的“反生态化”[1]。因此,人类必须重新审视并改革自己的思维方式,这是谋求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种必然趋势。生态思维便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

2、生态思维的概念

纵观与发展有关的思维模式,“人类中心观”漠视自然客体,过分强调人类的价值主体地位,有悖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渐失去社会思维主体地位;“土地伦理观”价值比较对象模糊,难以成为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流于空泛;“生物中心论”淡化人类价值主体地位,过于激进,难以让人接受,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因而在现实条件下也不可能上升到主体思想意识[2]。“科学主义”把科学的原则、方法、功能普遍化和绝对化,对科学技术的作用过分夸大和盲目乐观,缺少人文精神,亦不能为人类所接受。作为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核心的新的思维模式[3],生态思维要求人们用生态化的思想意识和认识方法去观察、认识世界,并以此作为审视自己言行的准则,这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一个飞跃。生态思维将人类自身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去认识自然,注重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可作为今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思维方式[4]。

3、生态思维的特征

整体性:即不仅要把自然界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而且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认为自然界的整体功能比部分功能更为重要;平等性:自然界生命和非生命的客观实体及其关系具有平等的存在价值和真实性,均有以各自方式寻求适合存在的权利,人在自然界中与其他组成部分处于平等的地位,没有理由与资格凌驾于自然之上;共生性:人类与其它物种及其生态环境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生体系之中,任何一部分的存在和兴旺都依赖于其它方面的健康存在与兴旺,人类只有遏制对自然界的无限度的消费欲望,才能使这个共生系统得到最佳运转;适度性:自然界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加以限定和节制,以不破坏自然实体的整体特性及其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为原则;协调性:自然界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类应珍视自然存在各实体之间的和谐关系,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与自然实体发生冲突和对抗;循环性:自然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的层序生态系统,循环不仅在系统内进行,而且与系统外联系,这就要求人们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对其进行对立统一的把握,保证自然生态相对独立循环系统的顺利进行;多样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要承认自然的多样性及存在,人类要始终以一种宽阔的视野、开阔的胸怀、未来的眼光关怀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并注意保护自然的多样性存在[3];长远性:生态思维是一种大时空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它既关注人类的眼前利益,更关注人类未来的利益,从而实现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西部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

西部地区包括西南的川、滇、黔、渝、藏和西北的陕、甘、宁、青、新10省市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8%。这里充满神秘的色彩和强烈的吸引力,是中外旅游者心驰神往的旅游去处。

西部地区有世界文化遗产10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4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座,国家森林公园58座和数百个省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度假区,还有具有群体规模、属国家级或享誉全国的资源种类近30种[5],为西部旅游业的发展,确立了巨大的开发和经营优势。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西部地区已经出现一些精品旅游项目,并成为海内外旅游市场上热销的卖点。西部地区先后有万里长城、秦始皇陵、敦煌莫高窟、九寨沟、黄龙、布达拉宫、峨眉山―乐山大佛、丽江古城、大足石刻和都江堰―青城山等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其民风、民俗、民居、民族歌舞、民族服饰及民族文化孕育了特有的民族风情。数千年来西部地区众多民族和睦相处,各自保持着独特的文化习俗和民族性情,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及浓郁的民俗风情景观。

三、西部旅游开发面临的生态瓶颈

1、脆弱的生态环境

西部地区分布着我国五大生态脆弱区,分别是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区、西北半干旱区、西南山地区、西南石灰岩山地区和青藏高原区[6];加之不当的经济活动的影响,自然生态问题尤为突出,一旦破坏,难以恢复。所以,生态环境的脆弱成为西部旅游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加上人口增长对用水量的需求增加,使河流断流干涸,湖泊水位降低;西南地区虽年降雨量丰富,但山高谷深,水利设施缺乏,河水的利用率较低。水资源短缺使旅游生态环境恶化,一些以水为主的旅游景点也逐渐消失。如甘肃敦煌著名的旅游点鸣沙山月牙泉,靠地下水补给形成了独特的“沙山环泉、泉映沙山”的自然景观,成为塞外风光一绝。然而近年来由于周围地区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增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湖水面积持续萎缩,使月牙泉这一著名景观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西部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加上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与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其总面积的71%,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长江上游由于植被破坏,两岸水土流失也很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0多万平方千米,80%分布在西部地区。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许多旅游区的奇山丽景惨遭破坏,旅游资源直接受到威胁。西部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能源、原材料及化学工业比重较大,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工业“三废”、城市垃圾污染和酸雨危害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难题。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环境质量的下降使旅游区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渐渐丧失,游客追求快乐的体验消费的“美好感觉”不再存在;同时也给景区、景点的保护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由于毁林开荒、森林火灾、乱砍滥伐等违反生态规律的活动以及旅游开发不当,使原始森林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动植物有效保护范围不断缩小,资源总量和多样性锐减,许多珍贵稀有的野生动植物处于灭绝的境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减少了55%,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安全活动范围也缩小了30%;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的鸟种群数量最近10年下降了70%。[7]

2、脆弱的社会文化与传统道德观

西部地区除了生态环境脆弱外,原本得以保存下来的传统习俗、文化、宗教、艺术等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也显得不堪一击。

西部地区比较偏僻,保留了原始而神秘的地域性文化,是旅游开发中强力吸引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但越是原始的习俗、文化,就越容易为现代化的生活习惯、文化所代替,也就是说,越是原始的事物越是脆弱。旅游开发舞台上留下来的,为旅游者所观赏的这些传统的文化,为了满足旅游的需要,往往被修饰和夸大,失去了原始的、本质的内涵,展现在游客面前的只是纯粹商业化的模仿秀。[8]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虽然西部各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很大,但各民族仍有共同的价值观, 如热情好客,忠诚朴实、吃苦耐劳,重义不重利等,民风十分淳朴。但是,随着旅游的开发,一些地区民族文化价值观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甚至遗失[9]。少数居民与游客对比产生了心理不平衡,会成为旅游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社会环境因此而动荡,这些不安定因素也会制约旅游业的顺利发展。[8]

据李玉波、王向东[10]调查:西部农村地区公众对社会问题的感知程度中,环境问题为26.62%,低于贫困问题(34.10%)和人口问题(34.56%);公众环境意识平均得分为71.08分。大多数西部农村公众只看到环境保护对现在人类和其他生命生活的影响,而没有看到环境保护对未来发展的作用,环境意识处于中级水平,多属浅层意识,环境意识构成中,“知”“意”“行”间相互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

四、西部旅游开发中生态思维的应用

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西部各省区基本上都将旅游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而予以大力发展。但在旅游开发时,各地对民族文化特色、交通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市场等因素考虑的多,对生态环境安全问题考虑的少。从长远发展来看,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与旅游需求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生态破坏与环境退化已成为西部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伦理基础[2],生态思维以生态学原理去观察世界,认识周围客体,并以此作为审视人们行为的准则,它最重要的是考虑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的协调,考虑人类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维持人类发展所需要的质量之间的协调。西部旅游开发应以生态思维为范式选择,贯彻生态理念,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放在首位[11],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坚持“保护性开发”的指导思想

西部旅游开发要立足于“保护性开发”的指导思想[12],寻求环境负面影响程度最低的开发方式,以保证旅游长久的生命力为基本任务。优良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发展旅游的基础,但在开发中又极易遭受破坏,同时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必然削弱其自我恢复能力。所以要把旅游开发与资源和环境保护融为一体,立足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13]

2、确立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思考方式

西部旅游开发中,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经营管理单位首先考虑的是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然后才是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顺序是颠倒的。良好的环境是旅游业的命脉,是人类安居乐业和持续发展的保障。离开了这一点,任何发展都是不值得的。从生态思维角度来看,根据西部地区特殊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环境,应将环境效益放在首位;其次,也不可忽视社会效益。社会也是一种生态,即文化生态。破坏了这个生态,会引起很多的社会问题,其破坏力远比自然破坏力要强。因此,西部的旅游开发,要改变以往的思考顺序,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先后顺序转变为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保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3、建立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估体系

旅游开发是一个涉及资源、环境、效益等诸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估,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旅游区的现状资源进行评价,为合理开发提供依据;二是开发条件分析,旅游开发应具备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一定的交通条件;三是加强环境承载力研究,以确保旅游活动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从而达到旅游发展、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四是进行环境评估,可根据效益―费用分析法(a = EB/C,其中EB为旅游开发预期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C为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价值损失换算后的生态重建费用,a为效益与费用比),探讨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如果效益费用比a≥1,则开发可取;若a>1,则不可取。[5]

4、引入绿色GDP核算体系

绿色GDP是在考虑环境资源的损耗之后,对国内生产总值投入产出的一种核算方式。环境资源应该作为旅游成本来计算,环境损耗应作为旅游投入的一部分。如果在旅游开发与经营中,忽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的问题,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旅游开发与经营应该突出绿色GDP的概念。首先,将环境资源损耗作为考察GDP质量的重要因素,将维护环境所付出的成本,以及因环境破坏而造成的损失计算到旅游成本中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旅游地的绿色GDP;其次,将绿色GDP作为衡量旅游地发展的重要指标,尤其是作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指标。评价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应该将绿色GDP考虑进去,综合考察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仅仅是简单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

5、构建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西部旅游开发应遵循绿色技术思路,建立旅游绿色技术的支撑体系[14],大幅度降低旅游开发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它主要包括:提供生态服务,使旅游活动成为一个“生态旅游包”,达到全过程对环境的无污染和威胁;建立生态饭店,供应绿色健康食品;创建生态商店,专营各种天然食品、饮料、化妆品、纯棉服装、手工艺品等;开展生态交通,尽可能地使用太阳能或电能驱动的交通工具,或以步代车,不用有害于环境和干扰生物栖息的交通工具。

6、健全旅游生态管理体制

旅游开发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对旅游活动的生态化、对生态环境及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负有直接的责任。管理者的生态管理功能在于:建立生态破坏限期治理制度,制定生态恢复治理检验或验收标准,促使开发者对开发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进行恢复治理;制定合理的价格标准,建立环境修复资金的补偿机制[5]。经营者的生态管理功能表现在:不断引进世界先进的生态旅游管理技术和理念,建立起一套生态管理运作机制, 引进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改变和调整旅游消费方式,在旅游景区实行征收生态环境费用的措施,运用经济手段限制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15]

7、重视民族关系与文化保护问题

民族关系问题主要是及与之密切相关问题。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分布集中,多信奉佛教、伊斯兰教。这就要求在旅游开发时,必须顾及少数民族的民族习俗和,防止或避免因开发不当而引起的矛盾冲突。

丰富多彩的多元民族文化是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核心内容[16]。在开发过程中,民族文化受到强势外来文化冲击是一种普遍现象,有些甚至走向灭失并难以恢复,因此旅游开发要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与建设。一是有所选择、稳步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尽量减少“现代”商业气息;二是让当地居民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参与者和利益获得者,让他们重新认识民族文化的价值,培育民族文化保护意识[17];三是继承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改变其中的不利因素,特别是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吸收现代文明成果,实现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8、突出生态旅游战略

基于生态脆弱这一环境背景,突出生态旅游战略,应是西部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业发展的最佳途径[6]。生态旅游体现了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既是一种指向自然和相对古朴的社会文化的旅游活动方式,也是一种结合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的旅游发展方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是西部旅游资源开发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在资源开发建设和旅游活动中要合理规划,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资源开发要使当地社区居民参与进来,使他们也能从中受益,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和人文素质,从而保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9、加强生态意识教育

生态教育是生态旅游运作中的一个主要环节[14],它主要包括:在旅游区内设立环境教育的基础设施,如设立科学解说、提醒旅客注意环境卫生的指示牌,放置废物收集箱等;利用多媒体使游客接受多渠道的环保教育,如在门票、导游图上添加生态知识和注意事项等;采用适当的处罚手段,引导规范游客的旅游习惯和行为绿色化;在景区内为游人配发印有生态旅游口号、必须返还回收的废品收集袋。在旅游开发中,要坚持在全社会开展生态安全教育和宣传,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和 “生态道德”树立起全民生态安全意识,逐步实现旅游经济增长和生态安全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孙 丽.现代生态思维:思维方式变革的一种路径选择[J].广西社会科学,2005,125(11):21-23.

[2]李双成.生态思维――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伦理基础[J].环境科学进展1999,7(4):147-153.

[3]黄富峰,彭立威.论生态思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4(4):25-27.

[4]刘立平,肖 燕,秦耀辰.论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思维[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3):85-89.

[5]吴铮争,杨新军.论西部旅游扶贫与生态环境建设[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1):31-35.

[6]甘 露.论西部大开发中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战略[J].贵州民族研究,2005,25(1):38-42.

[7]张琼霓.对西部旅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19):123-125.

[8]雷汝林.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环境的特点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25(1):94-96.

[9]唐凡茗.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影响的预测与调控[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3):54-57.

[10]李玉波,王向东.西部农村地区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与环境教育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6):53-54.

[11]吴必虎,余 青.西部旅游发展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影响问题[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4(1):7-8.

[12]杨桂华,钟林生.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8.

[13]吴铮争,杨新军,冯小杰.西部旅游扶贫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1):106-110.

[14]邓念梅,魏 卫.试论发展旅游业循环经济[J].青海社会科学,2005,(1):37-73.

[15]黄震方,祝 晔,储少莹.关于旅游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初步探讨[J].经济地理,2003,(1):117- 120.

篇7

[关键词]高邮湖风景区 湿地资源 文化生态旅游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对维持地球表面生态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被誉为“自然之肾”。在高邮,也有一个极为难得的“自然之肾”――高邮湖。高邮湖曾享誉全国,但由于运河的渐渐没落,逐渐被人们遗忘。如今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高邮湖将以其自然而富野趣的自然资源,悠久而深厚的人文沉淀,成为游客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综合高邮湖的各种资源优势,开发文化生态旅游是其必然之选。

一、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

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学习、研究、考察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

文化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主要是存在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它的目的地指向更多地偏向于独特的社会文化区域,旅游吸引物为具有特色的文化景观。这些景观除了可作为文化载体的民居建筑、宗教寺庙外,还有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气氛、韵味、风格。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能促进生态平衡和文化完整性的保护。另外,文化生态旅游既可以看作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旅游发展的战略和旅游开发的一种理念。当前,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文化生态旅游正方兴未艾。

二、高邮湖开发文化生态旅游的必然性

文化生态旅游是以文化景观为主体吸引物的生态旅游活动,因此旅游开发地的定位对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高邮湖湿地是以湖泊为特征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系统健全、景观完善的特点,既保留了水乡湿地的完整性,又保持了野生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多样性等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是一个具有相当潜力的旅游发展区,具备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不可多得的条件,对传统的景点也有明显的互补性。高邮湖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不仅使自然人文资源得到合理开发,也会建立一座永久的湖泊湿地野生生物基因库,为高邮文化生态旅游开辟一个新的亮点。

三、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湿地这块大环境,高邮湖的水体、植物、动物构成的一个生态大网是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基础。

1.美丽富饶的自然资源;

高邮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湖面宽阔,水量丰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沟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湖区长48公里,最大宽度28公里,水域总面积为760.67平方公里,水位5.55米时,水面积648平方公里,苇滩和堤坝面积112.67平方公里。2005年6月高邮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它的建立,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丰富的水产资源将推动高邮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拉动高邮湖的经济增长,为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奠定经济基础,为增强休闲旅游的参与性提供便利。

2.悠久厚重的文化资源;

高邮湖不仅拥有美妙的自然风光,更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1)历史遗存:

古高邮八景与高邮湖直接有关的有四个,可以说是秦邮胜景,尽在湖畔。其中“甓社珠光”和“西湖雪浪”最为出名,它们是以高邮湖为轴心构成的景点,恰位于湖的中心,构成水乡文化的精华。高邮湖景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景观都是值得挖掘的旅游资源。

(2)渔家和渔船:

到高邮湖中去游玩,船是惟一的交通工具,现在常见的是泊在湖畔的小渔船。高邮湖的四周有不少渔民和养殖户,故家家户户都有船。高邮湖边的渔家用小船接游人畅游高邮湖,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北荡是高邮湖边最有名的村落,端午节还保留着明清以来赛龙舟的习俗,“龙舟胜会”曾是著名的文化景观。湖边有一批专业渔民,以船为家,停泊在河道上的水泥船便是他们的家――船屋。渔民们在船头生火做饭,烧的是砖砌的土灶,这成为高邮湖渔家独特的生活方式,更成为高邮湖独特的民俗文化。

(3)名人遗迹:

高邮湖著名的名人遗迹有耿庙、玩珠亭、还珠亭、九里亭等,不仅是风水宝地,更是文人雅士留下珍贵墨宝的地方。《高邮州志》记载有许多高人逸士在湖畔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如秦少游、曾几、杨万里、萨都剌、蒲松龄等都在此挥毫泼墨,对酒当歌。

名人遗迹无疑为高邮湖的文化加上了厚重的一笔,这些既是高邮湖历史文化知识的主要承载地,也将成为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的重要卖点。遗迹、渔舟等这些文化载体呈现出的特色文化景观都将成为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宝贵资源。

四、结论

对旅游开发而言人与生态是一对很难协调的自然关系,如何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与人文资源开发的关系是发展旅游的重要问题。高邮湖论人文古迹不如扬州瘦西湖,论自然环境也比不上杭州西湖,然而它像一个盆景将人文与自然两种景观积聚于一小片水域之中,体现出她独特的旅游优势。高邮湖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气息是相辅相成的,开发高邮湖旅游绝不能破坏两者的平衡,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发展高邮湖的内在要求,只有将文化与生态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来开发,那么高邮湖才能成为“生态区内的博物馆”,才能成为高邮旅游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1]施奠东:《湖山便览》,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2]肖笃宁:《生态旅游透视》,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2

[3]赵魁义:《地球之肾》,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篇8

关键词:城市;生态旅游;开发设想;可持续发展;绍兴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149-02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开发与旅游资源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比如旅游地的不合理的开发造成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当地的民俗文化产生负面影响。生态旅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随着生态旅游的外延从自然生态领域逐渐拓展到社会生态领域,城市生态旅游便随之出现。

一、城市生态旅游的概述

1.城市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城市生态旅游的定义是:以城市地域内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风情为基础,满足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旅游的需要,同时维护城市环境生态平衡和促进环保观念的一种旅游活动体系,包括自然生态旅游和人文生态旅游两大内容。

2.开展城市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意义。随着近几年城市旅游的不断升温,有些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导致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旅游者的大量涌入促使城市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将对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绍兴发展城市生态旅游条件分析

(一)绍兴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优势分析

1.优越的生态旅游区位条件。在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苏州、上海、杭州、绍兴等九个城市密集地分布在一个Z型带上,这个地带称为中国的Z型黄金旅游带,绍兴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在这一黄金旅游带上占有特别的地位;绍兴市还是宁苏沪杭旅游区与浙东南旅游带的重要纽带。

2.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绍兴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比如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兰亭国家森林公园、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吼山旅游观光农业园等,可以开展各类生态旅游活动;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园林城市,绍兴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比如鲁迅故里、沈园、印山越国王陵、柯岩鲁镇、安昌古镇等,游客可以感受绍兴的历史文化、名人逸事和特有的民俗风情。

3.良好的生态旅游发展环境。绍兴市第五届人代会做出了建设生态市的决定,会议认为,打造生态绍兴,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要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和环保产业,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努力把绍兴市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型生态市。

4.广阔的市场前景。绍兴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而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的称号,使绍兴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更加提升,对更多的旅游者产生了吸引力。绍兴生态市的建设对开发城市生态旅游有很大的促动作用,一些开发商也对生态旅游的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绍兴开发城市生态旅游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绍兴发展城市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分析

1.旅游产品单一,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绍兴目前的旅游产品较为单一,以文化旅游、观光旅游为主,旅游收入比重中游览、购物、娱乐等项目一直处于低水平。随着旅游者需求日趋多样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特殊需求的各种新兴旅游产品,如生态旅游、保健旅游、探险旅游、修学旅游、森林休闲旅游等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2.不合理开发造成对环境的巨大压力。某些旅游景点不合理的开发造成周围环境的破坏,一些旅游景区在旅游旺季人满为患,超过了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给景区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3.绍兴特有文化风情受到冲击,人们生态意识薄弱。现有的旅游对绍兴特有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比如绍兴安昌古镇,为了吸引游客和制造人气,把绍兴的一些传统文化,像鲁迅小说中的“祝福”,扯白糖、串腊肠等民俗风情变得过于商业化、庸俗化,失去了其原有的吸引力,这样将不利于绍兴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绍兴市民和游客的生态意识薄弱,一些旅游开发商、经营者和导游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也不足,缺乏对游客和当地居民的正确引导和环境教育,这些都会阻碍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三、绍兴城市生态旅游开发设想

绍兴城市生态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是:以绍兴江南水乡为特色,开发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相融合的城市生态旅游。可在原有景区的基础上,开展各类生态旅游活动,如会稽山百鸟乐园生态度假村、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兰亭国家森林公园、吼山旅游观光农业园区、柯岩鲁镇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区等,也可以新建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如城市生态公园、植物园、生态博物馆等。

1.会稽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国家旅游局将2009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浙江省旅游局和浙江省环保局联合发文命名绍兴会稽山风景区为浙江省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

会稽山景区以禹陵、百鸟乐园、香炉峰三大景点为主要景观。绍兴每年4月份都要在大禹陵景区举行公祭大禹的活动,如今祭禹大典已成为国家级的祭祖活动,可以开展寻根祭祖、学禹精神等文化生态旅游活动。百鸟乐园是目前国内品种最全、数量最多的百鸟乐园,可以作为科普教育基地,让游客了解各种鸟类的知识,唤醒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香炉峰是会稽山的主峰,是一处佛教寺院与风景名胜兼有的游览胜地,可以开发佛教文化生态旅游,注重对佛教文化的保护。

2.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可以合理的设置湿地景观区、鸟类观赏生态区、湿地农业示范区、湿地生态教育基地等区域,开展各类生态旅游活动。湿地公园东侧是梅山,栖息着成千上万只白鹭,可以建设白鹭等候鸟栖息地,还能开展观鸟等生态旅游,游客可以了解有关鸟类的知识,比如不同鸟类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但要注意的是必须进行生态化的管理,对游客进行生态意识教育,并可在门票、导游图、导游手册上增加鸟类生态知识和环境保护的注意事项,使他们认识到保护鸟类、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在镜湖东、西两侧可以建设生态游乐园,其开发利用可采用观赏植物园、野生动物园、湿地生态保护区、高尔夫球场等多种形式。近年来人们对于湿地生态旅游的兴趣日益增加,可开发“湿地浪漫之旅”,还能利用湿地公园一年四季不同的美景,吸引恋人、夫妻等来湿地公园拍写真、婚纱等。

3.兰亭国家森林公园。兰亭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集森林、山水自然景观和兰亭书法圣地、印山越国王陵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型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建成了水上乐园、森林浴场、山野牛车、跑马场、孔雀苑、鸵鸟园、森林茶楼、森林度假村等一批配套设施,为开展各类生态旅游活动创造了条件。来此的生态旅游者可进行森林植被的考察、划船、烧烤、垂钓等活动。森林公园还可以作为青少年的夏令营基地,青少年在这里识别各种植物,适量的采集标本,烧烤、露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接受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随着2009年11月“绍兴金秋森林休闲节”的开幕,兰亭国家森林公园将推出书法表演、野外烧烤等一系列活动,使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相融合,这必将掀起一股森林生态旅游的热潮。作为生态旅游景区,兰亭国家森林公园要推行生态化管理,注意限制游客的数量,加强景区垃圾的收集和管理,在景区周围尽量使用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如骑马、骑自行车等,对旅游从业者进行生态保护的教育。

4.吼山旅游观光农业园区。绍兴吼山旅游观光农业园区在旅游果园的基础上,新辟了蔬菜园、花卉园、稻麦区和特种水产养殖区,进一步实施生态农业的综合开发。游客可以在这里亲自采摘、品尝各类蔬果,参加种花栽树、修剪花木、除草施肥、捕鱼捞虾等农事劳作,还可以参与游乐型的生态旅游活动,比如水车灌溉、简单农具制作等,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以了解生态农业的知识。在吼山旅游观光农业园区的规划和管理中,要尽可能生态化,比如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提倡使用有机农家肥料、高效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保护生态环境。

5.环城河和鉴湖水上生态旅游区。绍兴具有江南水乡得天独厚的优势,区域内不仅河网纵横,而且有古运河、古环城河、鉴湖、东湖等在城镇、街区及建筑物内穿行。目前,绍兴的水上旅游项目已有坐游船游古环城河,坐乌蓬船游市区的主要景点等等。游古环城河,游客可以沿途欣赏新建的稽山园、鉴水苑、治水广场等园景,还有独具绍兴特色的石桥等。导游可以一边向游客介绍绍兴的水乡风光,一边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如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等。游客乘坐乌蓬船,既可以游览沿途各景点,又能领略“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6.柯岩鲁镇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区。鲁镇占地150亩,鲁氏宗祠、鲁府、赵府、钱府、水上戏台及店铺酒店,参差于湖光山色之间。在鲁镇,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生动再现,使游客能了解鲁迅笔下的人物风情;此外,景区还向游客展示绍兴传统的民俗文化,如抢亲、社戏、祝福、扯白糖、做年糕等,游客既可以品尝绍兴美食,又能亲身体验特有的民俗风情,比如戴一戴绍兴特有的乌毡帽,坐一回花轿,亲自动手做年糕等等。可以让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行业中来,一方面增加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增添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李丰生,沈鸿,朱晓媚.城市旅游与生态旅游一体化研究――以桂林市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6-30.

[2]张红,刘继生.都市生态旅游的初步研究――以长春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1,(2):86-89.

[3]李艳娜,胡波.城市生态旅游初探[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2):87-89.

[4]张红.都市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长春市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05-01.

[5]吕逸新,黄细嘉.旅游生态化与生态旅游建设[J].南昌大学学报,2005,(2):57-58.

[6]杨友孝,蔡运龙.绍兴市旅游业发展的区位分析、形象设计与项目策划[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0,(6):116.

篇9

【关键词】生态旅游;观光旅游;新世纪;社区生态旅游

1.社区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

1.1社区的概念

社区(Community) 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于其概念社会学家有多种定义。“Community”一词最早见于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Tennies)所著的《社区与社会》一书。根据国内外大多数社会学家的解释和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 可以认为社区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域里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 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社会实体。社区既具有诸如地缘、友谊、亲情、认同共生互助等传统内涵;也包括磨合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处理公共事务的运作模式、确立适合本地域生活方式等现代含意。

1.2生态旅游

1.3社区生态旅游

社区生态旅游(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从构词角度看,就是建立在社区基础上的生态旅游,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从逻辑角度看,该概念将单向介入式生态旅游提升到双向互动时生态旅游。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旅游发展模式的旅游,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加入了社区的内容,以社区为中心形成生态旅游发展的新途径。在这样的生态旅游活动中,社区及其居民是旅游业发展的主体,社区居民的利益被放到较高的位置上,强调大部分的利益保留在社区内部,社区居民不再仅仅是旅游发展的相关者,更是旅游发展的主要收益者。相关者意味着具有相关性,而获益意味着社区居民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摆脱了以往的被动状态,成为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主导力量,从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社区的资源保护和环境建设中,以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种高级形式和更人文化的生态旅游,以充分展示当地的自然、人文特色为目的,以保护、发展自然环境和当地的民风民俗、传统文化,并且非常重视当地居民的参与和利益保障,强调当地社区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占据主导(包括旅游日常管理与重大决策)。

2.社区生态旅游的基本意义

社区生态旅游之前的生态旅游姑且称之为“非社区生态旅游”侧重于生态旅游资源和把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理念或特种旅游方式而研究。在理念上反对大众观光旅游,以及对旅游资源景观区超强度开发,超容量接待等造成的生态破坏,因此提倡低密度开发和“少而精”的旅游。故而在生态旅游早期并没有对旅游社区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但由于可持续理念的普及,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意识到“生态旅游是时髦的商业标签和品牌”,这在中国尤其如此。实际形成了“生态旅游意义下的新世纪观光旅游”,生态旅游已有名不符实之嫌。大众型生态旅游对社区产生了强大压力,也使社区利益保障问题更加突显出来。

3.吕梁风景区案例分析

社区生态旅游自出现以来,不断有政府和机构把社区生态旅游的理念运用于实际的旅游规划和管理之中,从而积累了许多有探索、指导意义的实践依据,为推动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实践支撑。

吕梁风景区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以目前的现状来看声势已打造出去了,吕梁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前来风景区旅游的人也络绎不绝,但因游人心态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反响。比如:爱好运动的大致会认为,吕梁风景区有山有水,绿化面积高,空气清新,水质清纯,是一个天然氧吧,是一处绝佳的运动、休闲场所,文学素养高的游人喜欢谈古论今,探究吕梁历史文化,吕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岳飞诗碑、“三绝碑”、川上书院均有着不同的历史典故,令人追寻古迹,鉴赏历史文化,趣味无穷;喜好奇石的游客,为千奇百怪、形色浑厚,质地细腻、温润可人的吕梁奇石而叹为观止;喜欢垂钓的游人首当其冲的要选择吕梁湖,湖水占地面积之广,在徐州地区首屈一指,钓完鱼再美美的享受一番大餐,乐趣无穷;一般的游人想看到更多的名胜古迹,奇观景点,对于这族游人,目前来吕梁当然会大失所望,而这部分人所占比例不下于50%。当然,要“拉拢”这类游客,从资金、资源和景点打造上要花费很高的代价,较长的时间去建造景点。

伊庄镇党委、政府根据徐州市政府和铜山区政府对吕梁生态旅游风景开发区的设立,积极行动,主动融入,理清工作思路,提出“抢抓新机遇,发挥新优势,建设新伊庄”奋斗目标。深度挖掘和整理独特的优势发展资源,四大优势资源是:生态之乡、文化之乡、奇石之乡、农业之乡。通过对伊庄优势发展资源的全面分析,在发展中知彼知己,抢抓发展机遇,彰显资源优势,凝聚关注,整合力量,使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和丰满,通过开发和创新,突出个性定位,使优势资源成为发展的动力源,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从而促进伊庄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进和谐魅力伊庄建设。

伊庄镇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优美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景观具有独特性、自然性和文化性。而且生态资源类型齐全,山岭、溶洞、河流、湖泊、森林、植物、动物、文化、历史等,资源品位高,组合条件好,形成天然的生态资源产业链,而且形成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具有挖掘和开发的先天优势和特色,生态资源别具一格,个性鲜明,是典型的生态旅游资源导向型乡镇,是名副其实的“生态之乡”。

4.结论

社区生态旅游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生态旅游模式,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加入了社区的内容,以社区为中心形成生态旅游发展的新途径。社区居民是旅游业影响的主要承担者,因为旅游业发展一方面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剧了自然环境损耗和人文信息消失。旅游的发展若要符合经济期望和环境要求,不仅需要考虑旅游者的态度和行为,更要关注旅游目的地的“主人”-社区居民的态度和参与行为。国外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指出,旅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由当地居民承担,社区居民及其社区承担了旅游发展的环境、社会、文化、机会等各种成本,却没有获得应有的补偿或利益,相反,旅游产生的大量利益从社区居民身边流走,即所谓的旅游漏损。因此,CBET认为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生态旅游是社区拥有和管理的旅游,而其中最受学术界关注的就是社区居民。中国国家旅游局于1995年开展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充分体现了我国旅游目的地建设重视社区居民参与的思想。2004年和2006年中国推出的旅游主题分别是“中国百姓生活游”和“中国乡村游”,其目的就是通过“旅客走进百姓生活,百姓参与旅游活动”来促进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居民参与行为,带动社区的全面发展。同时,关注旅游给目的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变化和居民的社区参与行为也恰恰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科]

篇10

关键词:德夯苗寨 旅游风光带 生态农业 融合开发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傍着峒河水势延绵十几公里,其开发对张家界至凤凰旅游长廊提升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生态地带德夯至古城吉首峡谷陡峭、民风纯朴,为当地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的开发与利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为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开发提供了广阔前景。

1 国内外关于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融合的文献综述

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世界自然基金(WWF)[1]以自然为基础进行研究与定义,而生态旅游协会(ETA)[2]则根据当地环境基础进行研究与定义,然而他们的研究内容归根结底都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资源为基础而进行有目的旅游活动,同时实现生态价值的旅游资源开发过程。而国内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则从多个角度进行定义,如从生态学角度(卢云亭[3]1996等)、旅游地理学角度(郭来喜、张广瑞2004等);而在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研究中,蒋艳[4](2003)提出社区参与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具体包括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决策与旅游发展的利益分配两个阶段;李琳[5](2003)着眼于人类同其周围自然的和人工环境之间的一种教育关系;王金伟[6](2008)建立了理想的生态旅游分区模式,并试用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曹瑞祺、寇明婷[7](2010)则结合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发展内涵,通过消除博弈,提出对策来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关于在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在产业替代性融合与互补性融合的运用研究,湘西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既具有民族村寨农业的生态性也具有民族村寨旅游的游玩功能,是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优势互补的产物,同时在产业融合过程研究中的技术、产品、市场三方面的融合也至关重要[8]。总之湘西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对于湘西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视角,对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即生态资源、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进行融合开发价值探索后,结合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的生态环境区间优势,通过时空规划,进行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最终实现生态农业旅游扶贫的目标。

2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态势

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是一条集险、峻、幽为一体的狭长山谷,傍着峒河水势延绵十几公里。峡谷两岸物产丰富,对陡峭的峡谷与朴实的民风以及人文景观的开发与利用为当地实施旅游脱贫奠定了基础。早在1986年吉首市人民政府将这里开发成为风景名胜旅游区,1987年正式实施对外开放,2005年12月被确认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近几年来,随着湘西苗寨景区的旅游业的发展,德夯苗寨的餐饮、住宿、旅游产品服务项目迅速兴起,由原来的贫穷落后山寨,变成今天与全镇各村相比,相对较富裕的德夯新村。在2006年吉首市把德夯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2012年吉首开始走“谷韵吉首”的旅游品牌路线,因此在湘西德夯旅游风景带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根据2010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湘西旅游发展生态环境区空间划分”的划分情况来看(如表1),德夯苗寨的生态环境发展被划分为协调控制区级别,是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重点开发、规划的对象,因此吉首至德夯旅游风景带的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规划具有良好的先天资源优势与政策优势。

政府机构对于生态环境区域空间的划分是基于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而德夯苗寨、古城吉首属于生态环境协调控制区域,在实现核心自然区域保护与自然区域的引导,起到缓冲与防护作用。近几年来,湘西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展各种旅游活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也逐渐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民族村寨生态旅游项目:以农家乐为主的休闲度假型旅游项目,如凤凰县的金凤凰山庄、龙山县农夫果园休闲农庄;以古镇休闲度假型为主的旅游项目,如凤凰历史文化名城、芙蓉镇、黄丝桥古城等;以民族文化为主的体验型项目,如吉首市矮寨镇德夯苗寨民俗文化村、湘西明珠休闲度假村;以高科技生态农业为主的观光型旅游项目,如古丈背篓茶苑、花垣县湘西武陵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民族村寨生态旅游类型,这些项目极大地促进了湘西村寨经济的发展。

3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分类与价值探索

3.1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分类 湘西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甚至以牺牲部分经济体的利益为前提来发展旅游经济,这些开发活动往往会对村寨生态产生灾难性破坏,譬如民族村寨旅游开发造成的原有民风的破坏,导致古村落出现了风貌不存、民风渐易等令人堪忧的现象,因此需要对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价值进行分类,利用生态农业技术来弥补村寨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对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如表2),然后对其旅游开发价值进行是识别,才能开发出合理的产品类别,以便更好的实现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

3.2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价值探索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的生态农业资源物种丰富,品类齐全,融合开发价值潜力巨大,特别是在对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实现了资源互补作用,同时在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产品类别上,可以开发成文化体验产品系列、康体运动产品系列、休闲度假产品系列等(如表3),这些旅游产品系列刚好实现了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价值。

根据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的旅游资源状况与民族村寨生态农业产业融合的类别进行分析,利用互动性研究,在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沿岸的生态农业资源、民族村寨旅游资源、自然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开始开发出一些新的旅游项目。根据湘西自治州的发展规划与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需求,可以结合产业融合理论,将生态农业旅游、民俗文化旅游、自然/人文旅游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一款核心旅游产品,实现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的旅游价值的提升(如图1)。

融合开发互动结果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在生态农业资源、自然资源、民族村寨旅游三者之间的共同开发与互动作用之下,开发出核心旅游产品,即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如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包括野生花卉植物展、苗族原生态鼓舞晚会、野生动物科普普及活动等这些新的旅游项目;民族村寨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包括苗族原生态鼓舞晚会、苗族文化博物馆、苗寨药物展览园等。通过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旅游项目不尽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也满足了旅游消费人群多样化的需求,对于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旅游消费人群的完美追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 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时空规划

4.1 做好时间规划,循序渐进,确保旅游目的地生态安全 打造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大峡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需要以保护生态安全为准则。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做三个“三年”规划期。第一个“三年”,是为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做前期准备,主要包括政府规划,村寨旅游资源和生态农业资源的认识,地方观念的改变,政府招商引资,做好品牌宣传工作和社会公关工作以及技术人才培养等;第二个“三年”期是民族村寨旅游与生态农业旅游的产品融合期,通过在民族村寨发展生态农业项目,使传统功能也得到释放,既能增加当地居民的劳动收入,又能够缓解过度开发所带来的生态压力;第三个“三年”期是实现市场融合,是民族村寨旅游与生态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的最终体现,通过开发生态农业产品与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共同把旅游消费市场做大,并借助吉首市推出的“谷韵吉首”的城市品牌、吉首市市花“兰花”形象,最终实现生态农业旅游扶贫目的,如表4所示。

4.2 做好空间区域划分,实现德夯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合理开发 湘西德夯风景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需要通过多部门沟通、全方面的考虑、多方位的规划并经过共同作用才能实现(如图2)。因此,根据湘西德夯风景带路程与地势环境,可以将这十几公里的路程分为三段进行规划,协同发展,以便按计划进行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如表5)。

4.2.1 吉首至寨阳乡:属于城市与城郊的过渡段,既有城市经济的梯度扩散作用,如吉首市西站附近沿河房地产开发,也有城郊乡土浓郁的气息,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野民情。这一段是城乡互动的关键区间段,因此需要正确处理旅游者与地方居民之间的关系,要联合曙光村和寨阳乡之间的合作,政府机构应该发挥其协调工作的能力,可以是当地居民自己开发,由政府聘请专业科技团队进行指导;或者根据统一规划的需要,政府或者企业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将土地统筹起来,然后再无偿租赁给地方居民,并且按照规划进行种植,通过资金奖励等手段来实现此空间区域的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目标。

4.2.2 寨阳乡至矮寨镇:是一条曲径通幽的大峡谷,呈现险、幽、高耸等特点,也是一条集清澈、幽深于一体的狭长山谷河流,根据此地段的自然环境与地理环境情况,刚好可以体现“谷韵吉首”的主题。此处可以开发水路旅游项目,以体验“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河流可以分段拦坝蓄水,根据蓄水允许长度来规划拦水坝计数。峡谷两岸可以开发登山项目,以及培育和种植珍贵稀有动植物,连片开发天然植物博物馆;兰花作为吉首市“市花”,可以培育各种适合在山涧生长的野生兰花园圃,以供船上游客欣赏。此路段政府部门在资金和技术引进上需要发挥主导作用,确保整个工程的实施安全。

4.2.3 矮寨镇到德夯苗寨:是民族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核心景点区域。矮寨四面环山,中间空旷如一,前面的公路奇观――著名的矮寨盘山公路,头顶上是世界特大悬索桥――德夯特大悬索桥和德夯苗寨景区,也是利益冲突的重点防范地区,政府部门应该在征求广泛的意见以后,进行规划与开发,开发过程中可以由政府邀请专业团队进行规划与技术指导,矮寨镇的开发由矮寨居民来执行,德夯苗寨的开发由原来承包公司进行再包装,要体现生态农业主题的民族村寨旅游的主题。为了能够在悬索桥上的旅游感应到矮寨镇的视角效果,在闲置的土地上可以种植花卉等能够点缀的植物,可以开展登山运动或者极限运动,如蹦极、攀岩等项目。德夯苗寨以瀑布溪流为主线,进行野生蔬果成片种植,比如德夯至天文台的路段可以在农闲时期全部种上油菜花,既可以用来观赏,游客用来榨油,打造“油菜花之谷”;德夯苗寨至流沙瀑布可以打造成一条野生动物观赏长廊,可以让游客了解野生动物的习性,珍惜和保护野生动物;德夯苗寨至德夯瀑布群路线可以规划成野生药材大观园,增加游客对苗药的了解和体验山涧采药的乐趣,体验“只在此山中,云生不知处”的感觉。

5 结论

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在经过时间与空间的规划以后,基本实现了产业融合中的技术、产品、市场等三方面的融合,为了巩固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成果,还应该对景区旅游路线进行科学安排,如应该采取战略联盟的合作形式,基于交通便利的优势可以打造以吉首为起点的一日游和以吉首为终点的两日、三日游路线的精品路线,满足多方面的旅游市场需求,打造出民族村寨生态农业大峡谷旅游的品牌线路,迎合“谷韵吉首”的旅游品牌发展,最终凭借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生态旅游扶贫的伟大目标。另外,在这过程中参与重要角色的当地政府、居民、旅游开发企业需要发挥各自的职能,当地政府部门应该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要以全新的视角看问题,比如引入生态农业旅游观念并进行宣传,同时大力推广“谷韵吉首”的品牌概念,积极调动当地居民的生态农业旅游扶贫信念等;当地居民作为生态农业旅游扶贫的直接受益者,应该积极树立生态农业旅游观念,配合政府文件等政策的实施,同时提高自身的修养,以更好地接受全新理念;旅游开发企业可以引进一些具有科研开发实力的农业企业以及引进一些资金雄厚的投资公司、旅游管理企业,注重培养和利用地方企业的优势资源等,通过共同努力,按照空间划分区域、按照时间段逐步进行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打造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大峡谷,实现生态农业旅游扶贫的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谢花林,刘黎明.开发乡村生态旅游探索[J].生态经济,2002(12):69-71.

[2]张广瑞.生态旅游:理论辨析与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106-112.

[4]蒋艳.社区参与旅游开发具体操作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6):89.

[5]李琳.21世纪昆明国际商贸旅游城市环境教育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57.

[6]王金伟,李勇,佟连军.生态旅游:概念、历史与开发模式[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9).

[7]曹瑞祺,寇明婷.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