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治理的基本对策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6: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货膨胀治理的基本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通货膨胀宏观调控对策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由来
通货膨胀是指所有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一般价格水平或平均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在通货膨胀时期,单位货币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呈持续下降局面。因此,通货膨胀也就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根据通货膨胀的程度不同,人们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以下三种:(1).温和的通货膨胀;(2).急剧的通货膨胀;(3).恶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本世纪初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形成以后的产物。在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条件下,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可以无限发行,从而为通货膨胀的产生打开了大门。只要货币供应量超过了社会商品量,通货膨胀就发生了。通货膨胀尽管有很多诱发因素,如需求拉动、成本推动、部门结构失调带动,但产生通货膨胀最终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货币供应量过多,货币与商品的供给比例发生了变化。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得曼教授认为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发生,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他认为,一般物价或特殊物价,在短期的上涨,可能由多种原因产生。但一般物价的长期持续性上涨,无论在哪一个国家,总是由于货币量增加速度过快而产生的货币现象。他形象地指出“高通货膨胀是因为政府印刷货币太多,就是这么一回事。那就是唯一的原因,哪里都如此。”本世纪以来,通货膨胀如同一个幽灵,缠绕着社会经济。
二、当前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来,加之近年中央银行有发行过多的货币导致货币增长过快,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理论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其观点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我国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形成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从而形成了通货膨胀。温和性通货膨胀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两种原因。
近年来我国粮价不断上涨,是由于粮食产量下降造成的,是供给出了问题,属于成本推动;投资需求幅度为20%为正常,而我国现在已经达到了25%,特别是化工,冶金等行业的价格不断上涨引起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此属于需求拉动。温和性通货膨胀还有一个因素国际传导,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需求膨胀带动国内价格上升,属于需求拉动;而原油及其他国际初级产品通过进口带动国内价格上涨,则属于供给因素,是成本推动。
通货膨胀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产生,由于物价的流通,近几十年全球没有发生恶性的通货膨胀,反而是产生了不少次的通货紧缩。而我们由于汇率管制,无法与国外市场同步,客观上导致了通货膨胀。我国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生产较低的部门的工人需求向生产高的部门靠齐结果导致整个社会工资增长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
1.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在市场经济中,货币是计量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尺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正常的经济秩序,生产经营活动规则,以及个人的生活习惯,都是以货币价值的基本稳定为基础的。当出现通货膨胀以后,货币价值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呈现出不规则的变动,这造成了社会经济运行的混乱,破坏了原有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经济活动规则赖以存在的基础。通货膨胀使人们实际收人下降,极大地损害了固定收人者。
2.破坏了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
由于商品价格的高低关系到每个经济主体的切身利益,因此,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支配着经济主体生产什么,消费什么,如何生产。在物价稳定时期,经济主体根据市场物价比较容易掌握生产调节的方向。但是,在通货膨胀期间,物价水平变化较大,很难掌握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往往造成生产和经营上的失误,削弱市场机制对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物价的普遍上涨,使价格无法反映市场的真正供求关系,也无法真实地反映出生产者的经营效果,这就使价格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调节生产的作用。通货膨胀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商品价格上涨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加剧了生产中各部门利润的不均衡,从而造成一些部门的生产规模扩大,而另一些部门的生产规模缩减和下降。
3.通货膨胀会使需求发生变态
在通货膨胀中,尤其是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持有者由于害怕物价进一步上涨,就会把手中的纸币尽快变成商品,甚至不论商品是否需要。囤积居奇现象由此大量发生。在纸币不稳定的条件下,用纸币来计算经营活动已不可能,也不能衡量企业的盈亏,这时金银会重新在市场上直接成为计价的工具。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纸币甚至不能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商品所有者为了避免通货贬值可能带来的损失,甚至会采取各种方式拒绝接受纸币,物物交易现象就会普遍发生,纸币流通甚至遭到完全的破坏。
4.通货膨胀加剧了投机活动
通货膨胀会加剧对商品种类和地区的需求不平衡,此起彼伏地发展,助长了投机活动的发展。投机活动对正常的商品流通起着很大的破坏作用,使商业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正常经济联系的纽带作用遭到破坏,促使大量的社会资本从生产领域转人流通领域,助长了泡沫经济的成长。
5.通货膨胀破坏本国出口公司的竞争能力
鼓励在国外抽人商品,以较低价格在国外购买商品,然后按较高价格在国内销售。使本国资本极力流往国外,寻求更加有利可图的投资和可靠的避难所。外国资本外流,国际结算状况恶化,加重外汇危机。
6.通货膨胀破坏了银行发挥正常的作用
在通货膨胀期间,人们不愿意用货币形态保存资本和收人,所以,银行存款的来源缩小,银行账面数字虽然增加很多,但是,其实际价值往往缩小,这样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资和贷款不能不相应减少,甚至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银行提供信用实际上已无利可图,因为债权者收回来的债务是贬值了的货币,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同时,银行本身还会把大量资金用于投机,因为投机盈利比放款利息大得多。所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能成为促进生产发展的力,反而成为破坏经济的力量。
四、应对当前通货膨胀的对策
我国没有近期通货膨胀,一旦发生了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对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有破坏性作用,因此,,必须下决心及时治理。这种治理应该是多方面综合进行的。1.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深层原因对症下药。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为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人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以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强制性措施。以纳税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5.对外经济政策
一般来说,我国的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其国际收支状况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在各国都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国必须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井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1)实行浮动汇率。由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对外汇汇率的升降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2)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采取协调措施,如与各国加强协作,共同采取控制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改善国际金融制度以及其它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以制止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蔓延,等等。
6.加大宏观经济调节力度
为了继续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有关部门必须密切关注、善于发现并及时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运用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适时适度加以调节。要严格控制新涨项目出台,加大价格检查力度。此外,还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特别是针对一些行业过快增长可能造成的能源和原材料紧张等问题的协调工作力度,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稳定市场供应,确保供需基本平衡。
篇2
【关键词】通货膨胀;CPI;物价上涨;原因;对策
近年来,连续上涨的CPI指数已经预示着我过通货膨胀的压力愈来愈大。而究竟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严峻的通货膨胀现象,通货膨胀又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文将以宏观经济学的角度从中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政府应对策略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愈发严峻的“通货膨胀”现象。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
首先,什么是通货膨胀?从经济周期理论的需求管理出发,通货膨胀为实际产出超出潜在产出的缺口。所谓经济周期,就是实际产出在潜在产出的标准上下波动的过程。而中国是一个半市场经济,半社会主义经济的复杂经济体,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再加上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造成了中国经济问题错综复杂的必然性。对于中国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也是众说纷纭。而我认为,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因素共同造成的。
1.货币的过量供给。弗里德曼说过,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造成货币过量供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政府连年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由AD-AS模型我们得知,在短期内货币扩张可以使利率下降、产出增加,但是在长期内,名义货币量的增加完全反映在价格水平的成比例增加上,而对产出没有影响。(图1)所以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了几年后,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通货膨胀。
2.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我国目前的需求过度情况明显可以从投资过多表现出来。在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指导下,中央和地方政府聚集了大量资金,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大量投资,包括交通、能源、灾区重建等;与此同时,这些资金带动了大量民间投资,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而由AD=C+I+G+NX可知,投资的大量增加势必会导致总需求过度,整个方式呈现一个泡沫状,物价上涨压力巨大。
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原材料价格上升推动整个物价上
涨。传统上,拉动需求有三驾马车――消费、投资、进出口。在我国呈现投资和出口占GDP比例逐年上升。投资和出口驱动型的增长模式,一方面加剧了国内能源、燃料等资源的紧缺,资源的稀缺性促使产品物价上涨,另一方面加大了国外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力,并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
4.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近几年,人民币不断升值,国际热钱不断涌入,消费者价格指数不断上涨,这些都加大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而根据理性预期理论,通货膨胀预期最终会实现为通货膨胀,即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会等于实际通货膨胀率,这在一方面也促使了通货膨胀的恶化。
二、通货膨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通货膨胀会导致商品的原材料价格上升,从而增 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投资风险,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另外,对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不利于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加工贸易产品和劳动密集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据很大比重,其中绝大部分又是贴牌生产,导致这些产品在国际上只能低价销售。当原材料价格上涨时,这些产品的提价空间更加有限,国内企业只能更多地依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国家的优惠政策,而无法进行产业升级。(2)通货膨胀会造成居民生活水平下降。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的实际购买力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百姓生活水平的下降。另一方面,政府又会采取一些价格管制的办法来控制通货膨胀的进一步恶化,这些限制措施却降低了市场效率,削弱了经济的活力。(3)最后,通货膨胀不利于促进劳动者努力工作。工人会以物价上涨为由要求增加工资,若得不到满足,将影响生产情绪,从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三、政府应对通货膨胀采取的措施
(1)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居民之所以对物价上涨反应敏感,根源在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居民价格承受能力相对而言比较微弱。因此建议政府应该继续改善民生,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积极处理好基本生活必需品涨价的负面影响,确保市场价格基本稳定。(2)除了采取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以外,还可以通过汇率政策进行调控。根据国际金融学理论,汇率上涨会降低进口品的价格,从而有利于降低通胀。
参 考 文 献
[1]余斌.中国式通货膨胀-我国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因素、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M].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
篇3
【关键词】通货膨胀;成因;对策
一、现阶段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的分析,从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的几次偏高通胀的规律性可以看出这几次大的通货膨胀都出现了三件事碰头:第一就是经济过热;第二是农业特别是粮食出了问题;第三是货币和信贷的过量发放。如果三个因素碰到一起,就躲不过通货膨胀。
2010年的通货膨胀让人印象深刻,如果仅从物价指数看,2008年的通胀程度其实远远超过今年,但是民众却在今年感受到更多压力。原因在于这一轮通货膨胀小到蔬菜,大到房价,几乎无一不涨。生产资料上,涨价最突出的是铁矿石。生活资料上是小杂粮品种等价格成倍飞涨。食品和日用品的涨价外,两个最基本的原料――大米和棉花也开始涨价,并且来势迅猛。这一次通货膨胀由于调控力度大,表现得比较温和,压力宣泄较慢,每年涨幅控制在4%和5%之内。但由于通胀压力较大,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来释放这种压力。
二、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1.金融危机的影响
在08年的金融危机以后,美国为了刺激经济,大力执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先启动8千亿美元救助银行与刺激经济计划,而后又大放印钞机,大量印刷美钞。这样,不仅刺激了国内的就业,而且还使美元贬值,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转嫁了美国的债务危机。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长期顺差导致外汇储备日益增多,截至2011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1811.48亿美元,同比增长11.72%。持续的贸易顺差再加上大量的国际资本,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造成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加,从而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
2.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强迫人民币升值
目前大量的国际热钱流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引发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若人民币升值,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减少,这将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美元贬值,会导致全球大宗商品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猛涨,从而也会推动中国的通货膨胀。在2010年全球经济基本复苏的环境下,中国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量将会上升。由于世界上主要货币兑美元基本上是浮动汇率,而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相对固定,因此美元下跌必然导致其他非美货币升值,进而会导致其他非美货币兑人民币升值,所以中国会出现一般商品的输入性通货膨胀。
3.国际资本大举并购国内企业
国际资本逐渐掌控并影响国内大宗商品和基础农产品的价格:比如,2004年,华尔街的金融资本高盛资本进入中国,首先收购了猪肉下游加工厂雨润集团,2006年再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河南双汇。2008年以3亿美元价格收购了湖南福建几十个养猪场,这样高盛就成为了中国唯一掌控上、中、下三游的企业,掌控了整条产业链,就能够主导中国的猪肉价格。
4.央行货币供应过多
从2008年11月开始,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的放缓甚至衰退,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了扩大内需的4万亿刺激计划,用于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保持金融指标稳定,防止大众心里恐慌和灾后重建等,并且大幅增加货币供应和信贷投放,致使货币发行量远远大于经济增长速度。因此,中国政府的大规模投资和建设导致社会总需求的骤增,加速了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引发通货膨胀的趋势。
5.成本推动
国内成本上升推动了CPI的走高。近年来,国内各种初级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加上劳动力、土地、服务费用等成本的上升,使得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直居高不下。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经济蓝皮书》,2003-2010年农民工年均工资平均增长10.2%,近三年涨幅明显加快到17%左右。土地成本也出现趋势性上涨,特别是农业生产成本上涨明显。在国内成本上升的压力下,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剧增,通过价格机制的传导作用,进一步推动下游各种成品价格的上涨。
三、应对当前通货膨胀的对策分析
1.控制货币投放总量
央行应考虑扩大准备金的计提范围,同时将保证金存款、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等逐步纳入准备金的计提范围,从而控制金融机构规避准备金缴纳的动机和行为。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保证货币的合理供应以防御严重通货膨胀的出现。此外,对于现代化的电子货币等流通及其加快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要尽力做出估计,货币乘数产生的影响需要进行更准确的计量与统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使之与虚拟经济发展相协调,避免产生泡沫经济,从而加大通货膨胀的风险。
2.切实增强粮食生产,确保供应充足,稳定粮食价格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增加种粮积极性。例如改善农业基础措施,增加农业装备条件,农业创新科技与应用,培养高素质农民等,从根本上增加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确保市场粮食供应,坚持粮价基本稳定。同时也可以通过减免税费额度,给予农民一定补贴,加大对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减免过路过桥等各项费用等措施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一旦农产品价格下降,将会有利于整体物价水平的下降,稳定消费者信心。
3.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完善我国的外汇体制
首先要改革结售汇制度,从而减少基础货币的投放,减轻通胀压力。我国长期实行的单一汇率机制存在许多缺陷,面对此次危机,更显现出其诸多不足,因此需要尽快完善人民币汇率管理机制,以应对金融国际化对现行汇率制度的冲击。汇率升值不仅可以减少来自国外的输入型通货膨胀,还可以分担实际汇率的上行压力。此外,也可以切实减少国际资本的积累,从而对国内市场物价起到平抑的作用,减缓我国的通货膨胀。
4.加强对国际游资的管理,避免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入
由于中国现在外汇储备已居于世界第一,所以应强化对资本内流的控制,尽力堵住变相、违规资本流入的渠道,建立对国际游资的监测和预警机制。防范短期的资金流动冲击为重点,对外汇进出、外资投资于证券市场等建立多层次的防范措施。做到对资金的合理疏导和利用,将游资转化为长期的投资性资金,有选择、分步骤地放宽对条件已经成熟的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
【参考文献】
[1]金大龙.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3):15.
篇4
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
从国外学者的研究看,他们通常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情形下存在一定的非对称性。至于为什么会形成这种非对称性,国外学者的研究并不多。就我国的经济实践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方面,其作用也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在1985-1989年、1993-1995年期间,我国出现过通货膨胀,中央通过出台趋紧的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现象被有效控制。1998-2002年期间,我国出现过通货紧缩,在此期间,中央银行尽管将利率降到了很低的水平,一再下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货币政策对促进总需求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
国内很多学者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存在梗阻,应采取多种措施消除货币政策传导的梗阻现象,才会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分析货币政策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情况下出现的有效性的非对称性,关键是先搞清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看主导性成因是否皆出在货币方面。如果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皆产生在货币方面,那么,通过完善货币政策的制定方式和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作用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下应呈现出对称性;如果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不一致,产生通货膨胀的主导性成因在货币方面,而产生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不在货币方面,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作用自然会呈现出不对称性,此时即使中央银行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不对称性仍会存在,因为导致二者产生的主导性成因不一致。
从国外和我国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成因看,笔者认为,产生通货膨胀的最终成因通常在货币方面,即受多种原因影响,在社会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了社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导致物价上升、货币贬值。产生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通常多发生在经济结构失衡方面,如消费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出现较严重的失衡,导致社会的总需求严重低于社会的总供给。就货币政策的作用看,它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管用,而只是在它起作用的区间才会发生作用,一旦超出它产生作用的有效区间,其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由于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通常存在非对称性,因此,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通常也存在较明显的非对称性。面对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方面呈现的有效性的非对称性,我们应重视分析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产生的主导性成因,针对其产生的主导性成因制定对策,而不宜对货币政策给予太高的希望,因为它毕竟不是一种万能的政策,它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作用的一种经济政策。如果对它期望过高,超出它产生作用的有效区间,它不但难以有效产生作用,甚至还会对以后的物价波动奠定基础。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产生的主导性成因看,笔者认为,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通常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合理性。
货币政策的运用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分析
对货币政策的运用,应依据导致经济波动的主导性成因而定。从当今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运用看,货币政策的目标呈现出简化的倾向,即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不再呈现出多重化、复合化,而是突出币值稳定,在此基础上兼顾其他目标。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节货币供求,促进币值稳定,为居民和企业开展经济活动创造良好的交易环境。如果赋予中央银行过多的目标,容易使中央银行顾此失彼,偏离币值稳定的基本目标。在产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责无旁贷,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应以货币政策为主,以合理的货币政策促进币值稳定。在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产品大量积压的情况下,宜多运用分配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以货币政策配合以上政策的实施。
篇5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对策
一、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表现
对于通货膨胀程度的度量,主要有GDP平减指数(又称缩减指数)、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简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等指标。我国较多地采用CPI来衡量通胀水平。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二、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出现的原因
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主要有四种类型: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混合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另外,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通货膨胀的国际间传递也是一国(地区)出现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一)粮食、猪肉、能源等商品价格上涨过快,产生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本轮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粮食、猪肉、能源等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这些商品既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工业生产的上游产品,当其价格上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传导到下游产品。由于这些产品的产业关联度强,其价格上涨会导致诸多产品价格(包括工资)的上涨。
(二)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
由于去年美国次贷风暴爆发,造成全球流动性紧缩,美国为了挽救其金融机构及经济增长,向市场大量注资,同时连续多次减息,造成美元贬值,全球流动性泛滥,食品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但创历史新高,直接导致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三)经济快速增长,固定投资过热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3月份增长17.8%),比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分企业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2.9%;集体企业增长11.6%;股份制企业增长18.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4.3%。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7.3%,轻工业增长14.7%。分产品看,发电量和原煤产量分别增长14.0%和14.6%;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增长8.6%和12.2%;汽车增长15.8%,其中轿车增长14.7%。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一季度,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7%,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三、政策建议
经济学中存在所谓“有多少目标就应该有多少手段”的说法,即在面临多重目标的情况下,为实现目标,必须使用多重政策手段,而且要掌握好“度”。鉴于我国既要防止通胀,又要预防经济通胀转入通缩的双重目标,以及当前通货膨胀是由诸多因素所导致的现实,笔者认为缓和当前通胀局面应采取“一揽子”措施,赞同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与稳健的财政政策配合的“组合拳”出击。
(1)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国际收支顺差导致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增加,减少贸易顺差自然成为解决货币供给过度的强有力手段,也即要控制出口,扩大进口,并适时适度地促进人民币升值。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对症下药。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人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加强金融特别是特定经济部门的监管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的不稳定性因素在全球就有很强的传染性。虽然在目前的金融自由化大趋势下,各国提倡金融以及经济自由化,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中不稳定性因素多而复杂,并且我国刚刚彻底的实现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因此,我国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在取消一些不合理的金融、经济管制的同时,也应该通过不断完善的法律以及通过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强监管,最重要的是做好目前分业监管体制下各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避免金融监管真空以及重叠区域,从而避免由于金融的不稳定性推动货币进而经济尤其是通货膨胀问题的出现。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创新理财产品,加强银行流动性管理。促进银行资产结构多元化,优化信贷投向结构;加强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信贷管理,严格控制房地产投资贷款需求;进一步引导资金向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流动;加快银行资产证券化;推动商业银行采取主动的流动性管理措施;建立规模适当的多层次流动性储备,实现流动性与效益性相协调;进行积极负债管理,减轻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部分学者倡导通过人民币快速升值来“釜底抽薪”,减少国际游资流入,虽然有利于降低生产资料进口成本,阻断国际通胀因素的输入,但由于人民币汇率很可能存在“棘轮”效应,短期内不可能恢复到原来较低的水平,当人民币升值带来出口剧减之后,如果宏观经济出现不景气甚至衰退的局面,那么政策当局很可能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资本项目的增加会导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但是只要这些资金不进入流通环节,就不会加剧通货膨胀程度。因此,如何化解因国际资本流入而出现的流动性过剩及其伴随的信贷扩张就成为货币当局直接面对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由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经过屡次上调,考虑到国际利差因素,已经没有太大的自由操作空间,如果央行进一步强化执行银行信用控制的政策,这与流动性过剩因素结合在一起,将进一步压缩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从而加剧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博弈的目标冲突,构成了反通胀政策力度选择与执行效果的强扰动因素。
总之,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就业、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商业银行改革、资本市场改革等,以及货币政策尺度的当前位置,约束了反通胀政策力度的选择范围。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存在多种目标,而这些目标之间并非完全一致,目前的其他经济政策目标牵制着为实现反通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中国整体的宏观调控应当全面考虑各种经济政策目标的成本和收益,在综合排序的基础上权衡利弊。由于通货膨胀会导致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紊乱,并产生巨大的再分配效应,其中利益受损最严重的是中低收入阶层。因此,应坚持反通胀的目标。货币当局需要在充分考虑这些牵制力量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妥善决定反通胀政策措施的力度,精确制导。
参考文献:
[1]樊彩跃,中长期保持“高增长、低通胀”面临的主要问题[J]1宏观经济管理,2008
[2]陈国辉,段鹏,我国的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J]1经济管理,2007
[3]尚金峰,开放条件下的金融监管.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
[4]祁敬宇.金融协调运行机制论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5]LounganiP.,SheetsN.CentralBankIndependence,Inflationand
篇6
摘 要: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它的发生会引起物价上涨。自2009年以来,我国CPI和PPI指数一路走高,国内一些商品物价上涨速度之快之高,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强,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本文就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通货膨胀;现状;成因;对策
一、通货膨胀理论综述
通货膨胀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话题,我国北宋期间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后来到元朝时实行典型的纸币流通,米价在69年间上涨了60多倍,纸币迅速贬值。通货膨胀是货币失衡中一种常见的问题。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各国经济学家所持观点各有不同。例如,萨姆尔森认为“通货膨胀的意思是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现象”,莱德勒和帕金认为“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也等于说是一个货币价值持续贬值的过程。”弗利德里奇・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一词的原因和真意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这种增长合乎规律地导致物价上涨。”罗宾逊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对同样经济活动的工资报酬率的日益增长而引起的物价直升变动”等等。
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各学派有着不同的看法。最具代表性并普遍被人们接受的货币主义学派以弗里德曼为代表,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他们总结出通货膨胀有几种成本―“皮鞋成本”和“菜单成本”。“皮鞋成本”是人们为了减少货币持有量所付出的成本。“菜单成本”是企业调整价格所付出的成本。货币学派还认为:通货膨胀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失灵;会造成税收的扭曲,增加人们的纳税负担;会增加企业预测前景的不确定性,企业会因此放慢投资,从而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
新凯恩斯主义则把通货膨胀归结为三种主要形式: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及固有型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GDP所产生的高需求与低失业,也即菲利普斯曲线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发生于油价突然上涨时;固有型通货膨胀一般与物价薪金有关,工人希望提高薪金,这必然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推动物价上涨,形成恶性循环。
二、中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现状
自 2010 年以来,我国煤炭、铁矿石、钢材、铜和锌等价格上涨非常明显,电、水、天然气价格也都上涨,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发生;我国农用生产资料化肥、农药、种子等价格上涨明显,部分国家2010 年遭遇干旱和洪灾造成粮食减产,中国农产品价格也因此受到了很大影响;房地产市场出现异常热潮,房价越炒越高,尽管政府出台了相关抑制政策,但却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明显效果,反而很多游资在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从楼市退出转向对农产品进行严重炒作。在当前流动性过大的情况下,资本的保值增值投资性需求造成了通货膨胀;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上涨,导致原材料成本的增长和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材料的上涨,成本因素导致物价上涨推动通货膨胀;2010年 11 月初,美国宣布采取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后,释放的流动性使得国际农产品、大宗商品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并传到我国国内,这进一步推高了CPI指数。
评价一国通货膨胀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包括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以及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自2009年以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由负转正,一路走高,2011年5月,CPI同比增长达到5.5%,此后一直到12月,CPI价格指数始终在5.5%之上徘徊,创下09年以来最高值。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自2011年1月至9月,同比增长均在6.5%以上,10月份之后有所下降,2012年前三个月的PPI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其中三月下降了0.32%。从数据的结构来看,当前仍是以食品和原材料类涨幅最大,2011年以来粮食价格、肉禽类、鲜果蔬菜等价格同比上涨均超过10%,有的甚至超过30%,与此同时,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中,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色金属材料类、燃料动力类、化工原料类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以上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三、中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需求拉动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同时也构成社会的总需求。
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同比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同比增长14.9%,收入增加必然导致消费支出增加。此外,政府支出增加也会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但是我国消费对需求的拉动作用相比投资和出口而言仍然较小,约占全国GDP的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居民消费倾向较低引起的。
投资是拉动我国总需求上涨的最关键因素。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投资对GDP的贡献率甚至达到90%以上,这不得不引起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我国实行的低利率政策,使得企业资金成本低,于是不断扩张投资规模,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78139.8亿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23.8%,过度投资会引起社会总需求增长,并且总需求要远远大于总供给,供不应求,自然引起通货膨胀发生,物价上涨。
我国经济对外部依存度较高,一旦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必然会对国内经济发展造成影响,我国是贸易大国,从统计数据上来看,在对外贸易中,我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这一顺差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外部经济体增加了我国原材料、商品、产品的需求,从而引起社会总需求的进一步增加,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发生。
(二)成本推动
由第二部分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结构性通货膨胀矛盾特别突出,以食品价格为中心,带动其他商品价格上涨。
我国工业占整个经济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石油、铁矿石等原材料,而这些原材料都以美元为结算货币,美元不断贬值引起此类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因此我国从国外进口的原材料成本不断增加,进而引起企业成本增加,商品价格自然会上涨,从而引起输入型通货膨胀。
此外,由于工资增长机制,当工资增长率超过产出增长率时,就会引起固有型通货膨胀。工资是企业成本的一部分,工资增加必然会引起企业成本上涨,因此企业不得不通过提高商品价格来保证原先的利润不受损失,而商品价格提高,居民生活成本上升,必然会导致另一轮加薪的开始,如此反复,会进一步推高价格,形成一个工资价格不断上升的循环。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
自1994年以来,由于我国贸易一直是出口大于进口,同时鼓励外商来华投资,所以我国国际收支一直是顺差,外汇储备持续膨胀,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越居世界第一位,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我国政府大量购进美元,成为美国第一大债主,大量外汇占款增加了基础货币量,又通过货币乘数效益对其进行放大,引起了国内的通货膨胀。此外,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大量热钱流入国内,也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发生。
(四)货币供应量不断增长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一直实行扩张性经济政策,不断扩大货币供给,截止到2012年3月,货币和准货币(M2)达到895565.37亿元人民币,与2008年相比,增加了417846.17亿元,达到114.33%的涨幅。通货膨胀实际上就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此之多的货币供给,必然导致经济过热,国内需求旺盛,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又反过来引起货币需求增加,为了保证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国家不得不继续发行更多货币,这样就必然进一步引起通货膨胀发生。再看国际环境,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释放出大量货币,这些货币通过国际收支进入中国,又增加了我国货币供应量,而这些超过经济发展速度的货币,造成了流动性过剩,引起了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
四、政策建议
鉴于目前我国通货膨胀非单一因素引起,而是由成本、需求、国际收支不平衡等因素综合影响,因此要控制通货膨胀,并保证经济发展水平,需要正确平衡这两个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有时候我们必须停下脚步,给经济转型一个机会,利用本轮控制通货膨胀的机遇,调整我国产业结构,为经济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控制通货膨胀: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增加商品供给,解决供需矛盾;提高借贷利率,遏制企业过度投资;调节存款准备金率,防止经济过热;平衡国际收支,缓解外部输入型通货膨胀。(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丽欣,王营.浅析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现状、成因及治理[J].东北师大学报,2012 (2)
篇7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时,普遍的物价上涨问题日益显现。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全面的通货膨胀,其成因主要是投资和出口需求过旺、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和国际市场上某些主要商品价格上涨。这种通货膨胀问题将扩大居民的收入差距、引发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降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效率等,需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2007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攀升。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成了政府重点关注和调控的对象。在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文中尝试着对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的程度进行判断,分析了其成因和影响,并提出了多管齐下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一、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指“货币总量“相对“物品总量“不断增大而导致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即CPI指标长期的、持续的超过3%的警戒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07年我国的CPI上涨4.8%,这样的数据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目前中国已全面进入通货膨胀呢?目前学术界占主流派别的观点认为:这种结构性的物价上涨,是经济效率急剧提升的后工业化时代的必然产物;在中国目前投资与消费同步增长、消费增幅大于投资增幅的背景下,食品价格上涨有利于缩小日益扩大的城乡利益格局;目前较高的CPI指数对于中国目前经济形势是有利的。但是笔者不认同这种观点,而是认为目前通货膨胀率已经很高、全面通货膨胀苗头已经显现,而不是有人所说的中国物价的结构性上涨。
1.从已的CPI指数的变化趋势来看,这种持续的普遍的物价上涨已经形成。从2007年9月以来我国CPI指数已经连续几个月达6%以上。无论是从国内的情况来说,还是从全球市场的情况来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6%以上都是很高的。而且,2007年全年的CPI指数也达到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这都说明以物价的持续普遍上涨为特征的通货膨胀已经出现。
2.这一轮中国式的价格上涨是从房价开始的,也就是说从政府完全垄断的产品开始的。但是我国住房投资不计入CPI体系,所以在开始阶段这种价格上涨并未反映在CPI上。当这类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最后传到食品类消费品时,这种市场最为弱势的产品的价格上涨就意味着我国的全面通货膨胀已经开始了。因为消费价格上涨刚性较强,在价格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各行业要求加价的氛围将越来越浓,这将推动各类商品价格陆续上涨,将会形成全面通货膨胀。
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表面上是种货币现象,其实际上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通货膨胀是实体经济中实际总需求大于潜在产出在货币层面的表现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GDP=C+I+C+NX,其中政府采购G比例较小可以忽略,那么影响总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消费C投资V和贸易顺差NX。首先,从消费角度看,随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消费需求也逐步增长。2007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8%。而且从消费结构看,高档化妆品、金银珠宝和汽车等奢侈品称为消费增长的主力军,表明我国消费已经进入了结构升级阶段。其次,从投资角度看,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同时受2008年奥运会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稳定态势?熏且远高于以前年度的水平。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最后,从对外贸易的角度看?熏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使得我国出口制造业具有价格优势,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2007年我国贸易顺差为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847亿美元。从2004年开始我国宏观经济就进入正产出缺口阶段,即实际总需求大于潜在产出,随着去年我国实际总需求的大幅增加,这种缺口逐步变大,导致了总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的流动性过剩
货币的过剩在宏观经济层面表现为货币供给超过经济增长,具体表现为货币发行过多,供应量过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外需和投资,使得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顺差在我国现行外汇政策下最终以人民币的形式进入国内流通领域,不断加剧的对外贸易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当前我国货币供应过剩。二是货币供给超常增长,2001年以来,我国M2增速一直远远高于GDP增长速度,2005年、2006年M2分别达到17.6%和16.9%,2007年增长16.7%,达到40.3万亿元。三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更多热钱流入中国市场。在这种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当大量资金流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时,就会产生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资产的现象?熏必然形成资产价格的迅速上涨,从而价格上涨由上游产品传到下游产品,形成全面通货膨胀。
3.社会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通货膨胀的全面形成
在货币存量已过量累积的背景下,由外生性冲击造成的轻微通胀是否会一发不可收,这关键取决于人们对物价前景的预期。人们对于未来物价将上涨的预期将增加人们的当期需求,从而成为不断推动实际物价水平螺旋式攀升的内在动力。
4.通货膨胀的形成受国际市场上某些主要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影响最大的就是国际原油价格,国际原油价格不仅由供求关系决定,很大程度上高油价是一个金融问题。因为原油交易以美元结算,这几年美元持续贬值,油价中虚胖的成分很大。对中国而言,本来可以通过本币升值来对冲损失,比如油价从60美元一桶涨到90美元一桶,涨幅50%,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如果从8∶1升值到6∶1,那对中国而言油价就只涨了12.5%。问题在于,中国经济要靠出口拉动,本币弱势有利于出口,因此人民币不能升值过快,升值不到位,就得承担美元贬值所带来的损失,比如高油价。高油价向下游传导,农机柴油、化肥、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随之上涨,增加了粮食的生产成本。
三、通货膨胀的潜在危害
1.通货膨胀“劫贫济富“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比较明显,低收入家庭是通货膨胀的最大受害者。一方面是因为食品类价格上涨是本轮通货膨胀的主力军,而收入越低的家庭恩格尔系数越高,食品价格上涨对其福利损害程度就越深。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低收入者的消费在收入中占据较大比重,边际消费倾向较大?熏消费品以必需品为主?穴这部分消费品往往缺乏价格弹性?雪,低收入者往往不能像高收入者那样通过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来抵御通货膨胀。
2.此轮通货膨胀伴随的资产价格大幅上涨(例如股市和楼市)迅速扩大了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进而扩大收入分配差距,加剧了低收入群体的不公平感;同时也刺激了居民对各类资产追逐的热情,这种投资热情进一步推动着资产价格的上涨,使得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正在聚集,如果任由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发展成为系统性风险,必将危及社会稳定。
3.通货膨胀导致价格系统紊乱。打乱了市场机制的一切有效秩序,干扰了市场信号的传递并使信号失真,造成资源配置失调,降低经济效率并使经济陷于不稳定状态。
四、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要从体制、机制入手,综合运用财政、货币、产业和贸易等政策,标本兼治。
1.调整我国的需求结构,将以投资和出口为主转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
从优化产业结构出发,抑制那些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盲目扩张,把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和速度控制在合理区间;进一步调整出口导向政策,优化出口结构、有效管理出口增长,坚决限制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低成本出口;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减弱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
2.切实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应,稳定粮食价格
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鼓励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确保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价格管理、农业税减免等政策措施真正到位。加强防汛抗旱和农作物田间管理,在做好夏粮秋粮的收购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粮源组织和调运,确保市场粮食供应,保持粮价基本稳定。
3.解决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
首先,要对结售汇制度进行改革,抑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其次,要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调整,并稳定汇率预期;最后,要改革利率形成机制,逐步放松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管理。
4.维护物价稳定的预期
政府首先应该在舆论上引导人们形成物价稳定的预期,使人们对未来物价环境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政府应动用储备予以遏制,并协调相关物资的生产和进口计划,缩小未来的供求缺口,特别是对于粮价等牵涉城乡平衡发展大计、应该合理回升的因素,应通过库存储备和产量计划的调节,使其价格保持每年稳中略升的态势,避免因供求缺口过大以致价格突然暴涨的现象,进而对物价预期造成冲击。
5.对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动用各种金融与税收手段抑制房地产市场过度投机行为,扩大普通住房及保障性住房的供给;规范和发展证券市场,积极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卜永祥.流动性过剩的特征、成因及调控[J].经济学动态,2007,(5).
[2]徐传谌,刘凌波.对当前价格变动与通货膨胀压力增加的几点认识[J].财贸研究,2007,(5).
篇8
在近现代世界经济史上,金融泡沫曾经多次出现过,比较著名的有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狂热(DutchTulipMania)、1720年英国的南海公司泡沫(SouthSeaBubble)、1929-1933年的全球经济大萧条(TheGreatDepression)等。尽管这些事件前后相差几百年,发生的地点也不同,但它们的成因、演变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在20世纪末期,世界经济又经历了另一个巨大的金融泡沫。这个泡沫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日本的股票与房地产泡沫,它在1989年达到了顶点,日经指数曾达到38740点,到2002年年底则跌落至8579点,而现在的房地产价格只有高峰时的三分之一;另一部分是美欧的股票泡沫,美国道琼斯与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从2000年初最高峰的11722.98点和5048.62点跌落到2002年底的8341点和1335点,7.5万亿美元的“财富”被蒸发了,而彭博欧洲50种蓝筹股票指数由最高峰的5405点跌到2002年底的2500点左右。
经济学家对历次金融泡沫有过详尽的研究,并总结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纵观历次金融泡沫的演变过程,难免让人们得出历史在不断地重复自我的结论:
1、大多数人包括经济学家、中央银行官员均无法准确地预测股市暴跌。例如,作为20世纪美国最为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的欧文.费雪,在1929年股市暴跌之前14天还在预测股票会继续上涨。格林斯潘也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中央银行行长之一,当道琼斯指数在1996年达到6000点的时候,他曾经泼过冷水,认为投资者存在着“非理性的过分乐观”情绪,但在此后他改弦易辙,再也没有提出类似的警告,听任股票攀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在暴跌之前往往弥漫着过于乐观的情绪,投机盛行。市盈率是衡量股市是否偏离均衡价值的基本指标之一。从美国历史上看,市盈率一般在8-20之间,平均为15,而到了2000年初,美国标准普尔500股票的市盈率超过了40,即便在股市下跌40%的现在,市盈率仍然超过了20。此外,有人认为一个国家股票市场的市值不应超过GDP的70%,而美国股市在最的时期达到了140%。这些传统的经验指标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警示作用。投资者变成了投机行家,尽管他知道股票价格已经过高,但仍然决定买进,因为他相信股价会继续上升,能够把股票卖给下手。经济学家把此时的投资者行为形象地比喻为“更大的傻瓜理论”(greaterfooltheory)。
3、股市暴跌发生时的私人部门(个人与企业)债务比率往往很高。举债意味着信心,而不切实际的信心意味着过度消费与不明智的投资。据经济学家统计,美国私人部门净储蓄额占GDP的比重在1960-1995年期间平均为1.4%,而2000年却降到-6%左右。
4、股市暴跌往往发生在宏观经济状况看起来很好的时候,这往往会让大多数投资者猝不及防。在2000年初股票开始下跌的时候,世界经济状况很好,而美国正在进行着其历史上最长的一次经济增长期,看不出任何走下坡路的迹象。谁也不会想到泡沫破灭就在眼前。统计表明,在被深度套牢的投资者之中,大多数是在1998年之后入市的。
二、中央银行的崭新使命:防范与治理通货紧缩
历史告诉我们,股市暴跌之后往往伴随着长期的经济萧条。道理很简单:泡沫状态是实体经济不均衡发展的集中体现,它的爆破,必将以极具破坏力的形式,对经济过程予以强制性的纠正,由此对宏观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据历史统计,在1720年南海泡沫过后的20年里,英国工业产量年增长率不到0.5%,在随后的40年里,年增长率不到1%。1929年股市暴跌引发了20世纪最大的经济萧条,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人类历史上极其惨烈的灾难埋下了祸根。日本股市泡沫的破灭导致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3年的经济停滞与巨额银行坏账,即便到现在仍然看不到复苏的前景。
面对这一严峻的宏观形势,世界各国政府应该审时度势,果断地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行长们可能没有想到:他们在过去20年间治理与防止通货膨胀取得巨大成功之后,面对通货紧缩却显得有些束手无策。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除了服务品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之外,其他物价水平呈整体下降趋势。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均是如此,而作为世界经济主要亮点的中国,物价水平也是连续下跌。面对这种情况,有些经济学家开始怀念那种以温和通货膨胀为特征的经济运行状态。
在通货紧缩期间,生产过剩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消费者持币待购心理严重,生产厂家失去了定价主动权,利润空间受到很大的挤压,进而影响其对未来投资的信心,裁员成为经常发生的事情。此外,物价下跌变相增加了借款的实际成本,加大了借款人的偿债负担。这一趋势如果得不到扭转的话,经济衰退将是必然的结果。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通货紧缩尽管表现为整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但人们不能只从货币供给量乃至货币政策上寻找答案,也不能仅以放松银根为基本对策,这需要财政政策的配合与其他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但同样不容回避的是,货币政策在防止与治理通货紧缩上负有巨大的责任。而且从日本的经历来看,治理通货紧缩要比防止通货膨胀困难得多——这一教训对决策者尤其重要。
2002年11月6日,美国联储第12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达到了1.25%这个41年来的最低水平。这次大幅降息行动并没有在市场引起积极的反映,反而引发了人们的担忧——美国是否在重蹈日本的老路?美国经济现在的状态与10年前的日本有很多的相像之处。日本银行在2000年3月已把利率降到零的水平,而整体物价水平还是连年下降,经济萎靡不振,货币政策似乎失去了调控经济的作用,成为了凯恩斯“流动性陷阱”的典型案例——由于借款人对经济前景失去了信心,无论利率降到什么水平,都不愿意借款与投资。
人们难免要问:如果利率降到了无法再降的地步,中央银行还有什么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为了打消人们的担心,美联储高层人士不断表示:即便是联邦基金利率降至零,它仍然有充足的工具来刺激经济。格林斯潘最近表示:中央银行可以购买政府债券,以此降低政府的融资成本及长期利率水平(在西方,中央银行所能够控制的只是短期利率,长期利率仍然由市场决定)。联储理事会理事BenBernanke走得更远,他在2002年11月下旬的一次公开谈话中,明确指出在1942至1951年期间,美国中央银行购买了大量债券,促使政府债券收益率水平保持在2.5%的水平(相当于现在的5%)。如果这一手段仍不奏效,中央银行可以接受商业票据为抵押,通过贴现窗口向银行贷款,以此降低借贷成本。Bernanke先生还提出了第二个备选方案,就是由联储购买外国政府债券,迫使美元贬值。但他同时注意到美元政策是财政部的职责范围,而且鉴于美国对外贸易占GDP的比例不是很高,美元贬值不能有效地解除通货紧缩压力。Bernanke先生提出的第三个方案更为极端,即联邦政府推行减税政策,以刺激经济,同时,联储购买联邦政府发行的债券,所筹集资金用来弥补减税造成的亏空。这一方案的实质是中央银行开动印钞机,发票子。
上述政策建议出于联储高层口里,多少有些让人震惊。在过去20年里,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一直把防止与治理通货膨胀当作自己最重要的职责之一,货币主义成为了它们的基本理论信条。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与利率水平,把物价控制在认可的范围之内。但到了现在,世界经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短期利率处于历史低位,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失去了正常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表现了应有的胆量与勇气,探索非正统的政策工具,驶向了这段没有航标的里程。
日本银行已经率先这样做了。为了刺激经济,维持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日本银行从2000年3月开始在市场上大量买进政府债券,并于2002年11月20日决定把其银行体系往来账户余额的上限提高到20万亿日元(相当于1200亿美元),这意味着每月需要在市场上买入1.2-1.5万亿日元的债券,等于日本政府净融资额的三分之一。日本银行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地把长短期利率控制在历史最低位上,由此减轻私人借款人及日本政府的融资成本(尽管日本政府债务余额达到了其GDP的140%,而其30年债券的收益率只有2%左右)。此外,日本银行在9月18日宣布:它准备从商业银行手中购买它们所持有的股票,并于12月初付诸实施,以此帮助商业银行清理包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11月份的日本年度报告中肯定了上述做法,并督促日本银行“在没有标尺的地方坚定地走下去”。
日本国内现在正酝酿着一个更具争议的货币政策——要求日本银行明确确定一个通货膨胀目标,比如说是3%,然后想方设法达到它。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进一步增发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同时引导公众及企业的价格预期,以此解决通货紧缩问题。对于盯住具体通货膨胀率的货币目标,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也有这样做的,如英格兰银行,但它们的出发点是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既定目标之内,而不是像日本银行那样,设法把负通货膨胀率抬升到既定的目标。
篇9
关键词:通货膨胀;马克思;凯恩斯;哈耶克;启示
中图分类号:F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4-0022-05
一、马克思的通货膨胀理论
(一)马克思通货膨胀理论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及其演绎的货币理论和价格理论
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建立货币理论,并以此为依据演绎出价格理论。在货币的演进过程中,交换从最原始的多对多的物物交换模式进化到单对多的交换模式,最后这种经常被人们拿来交换其他商品的物品的职能被固定下来。②所以,货币的本质是一种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马克思的价格理论就建立在其对货币与商品的特殊理解上。第一,商品的内在价格由商品和货币中包含的价值量共同决定。对于什么决定商品和货币的价值量,马克思的回答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括生产该商品的直接劳动、该商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器与原材料所包含的劳动以及在生产过程中转移到该商品上的价值。而商品的价格形式⑧是用货币的数量来衡量商品的价值量。因此,商品内在的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就被表现为商品的价值量同货币价值量的交换比例关系,即某商品的价格等于该商品价值量与货币价值量的比值。第二,商品的价格总水平或市场价格同样由商品和货币中包含的价值量共同决定。由于在市场中存在着多种商品,考虑到市场的波动因素,单个商品的价格也会发生浮动。①但在整个市场中,只要投入到商品和货币生产中的劳动总量不变或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那么商品的价格总水平就不会发生波动。总之,马克思认为,不论是单个商品的内在价格还是总体商品的平均价格,货币之所以能够作为价值尺度来衡量商品的内在价格,原因在于货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量,而价格是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的货币名称。
(二)货币的绝对贬值和相对贬值导致通货膨胀
在劳动价值论及其演绎的货币理论和价格理论基础上,马克思建立了自己的通货膨胀理论。在马克思看来,通货膨胀具体表现为价格总水平的不断上升,而讨论通货膨胀的原因也就是讨论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原因。第一,货币的绝对贬值导致价格总水平不断上升。由于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取决于商品或货币所含价值量的变化,因此,当货币生产效率提高时,单位货币所包含的价值量减少,货币绝对贬值,并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第二,货币的相对贬值导致价格总水平不断上升。当商品的生产效率下降时,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增加,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相对贬值,并导致价格总水平的上升。此外,马克思认为,总体商品和货币量之间存在着供求关系。当生产总体商品的劳动时间投入量和劳动生产效率不变时,如果货币供给大于需求,即投入到货币生产中的劳动量大于投入到商品生产中的劳动量,则总体商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货币发生实际贬值。这种由于劳动量投入增加而导致的货币贬值与由于货币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导致的货币贬值,其内在驱动力不同:前者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政府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后者是一种自发性贬值,从本质上来看是技术原因导致的贬值,是任何一个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可见,马克思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并不一定就是货币问题,需要区分货币绝对贬值和相对贬值。而针对不同的货币贬值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如果是货币绝对贬值,可以通过减少市场中流通的货币量来稳定物价;如果是货币相对贬值,可以通过发展生产力来提高商品的生产效率。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金银不仅是货币更是商品,即金银不仅具有价值而且具有使用价值。所以当货币出现绝对贬值或相对贬值时,充当货币的金银会自动退出流通领域,而以其他商品形式存在。②因此,马克思认为,在金属货币条件下,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货币能够在交换媒介和储藏手段之间自动转换,通货膨胀不会发生。而这一规律不会因为纸币对金属货币的代替而改变。但是由于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缺乏最基本的使用价值或使用价值极低,即纸币本身只能作为货币而不能作为一种商品出现,所以纸币缺乏储藏手段这一职能,市场机制对市场中货币流通量的自发调节就会出现失灵,如果政府发行的纸币量超过其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需求量,就会发生纸币贬值,产生通货膨胀。然而,马克思并未对非金本位制下通货膨胀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而这也是马克思经济学通货膨胀理论有待发展的部分。
二、凯恩斯的通货膨胀理论
从研究视角的选择来看,西方经济学的通货膨胀理论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宏观视角研究通货膨胀,侧重分析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一类是从微观角度研究通货膨胀,试图探索通货膨胀的微观成因及对策。迄今为止,在经济理论中居主流地位且对政府的经济政策影响较大的仍旧是英美两国经济学家从宏观角度对通货膨胀进行的研究。凯恩斯的通货膨胀理论就是从总需求人手展开分析。这是一种宏观的视角,其对各国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有效需求理论是凯恩斯通货膨胀理论的基础
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对古典经济理论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并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这一理论也是凯恩斯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根据有效需求理论,凯恩斯提出通货膨胀是由过度需求导致的,①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写到:“一般来说,增加的有效需求一部分被消耗于增加就业量;另一部分被消耗于提高价格水平。所以,有效需求增加的实际后果既不是失业状态下不变的价格水平,也不是充分就业状态下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保持相同比例的上升,而是价格水平随着就业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如就业效应的滞后性,即从失业到就业的转变需要时间;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失调,即新生产出的产品无法立刻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如果增发货币能够激发有效需求,那么货币的每一次增加量将被消耗于两个方面:一是产品价格水平的上升,即产品成本的增加。二是就业劳动力的增加,即产品产量的提高。至于增发货币导致的哪种效应更为明显,经济学家并没有找到衡量依据。由此可见,凯恩斯以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理论。
(二)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主要内容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导致的。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经济体没有潜在的生产能力,需求的增加使得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在传统的经济分析中,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就是均衡点。在该点,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假设总供给不变,随着有效需求的扩张,②总需求曲线将向右上方移动,并达到一个新的均衡。在新的均衡点,商品的价格和产量均有所提高。这就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整个过程。但是由于价格粘性的存在,价格的变化并不与生产同步,即存在滞后性。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过程分为连续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产量大大增加而价格未发生变动。该阶段主要是对经济体潜在生产能力的消耗,即消耗生产者在现有生产条件下最多能够生产出的产品,所以该阶段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并不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交替关系。第二阶段:产量继续增加而价格开始上升。价格开始上升是因为在现有生产条件下,产量不可能提高,必须增加劳动力、资本等相关要素的投入,而这就激发了对相关生产要素的需求,导致许多市场出现需求超过供给的情况,进而导致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因此,该阶段可以直接观察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即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与较低的失业率并存。第三阶段:产量下降而价格继续上升,即所谓滞胀阶段,低经济增长率、高失业率和高物价并存。这也是凯恩斯理论无法做出合理的经济解释,更不能提出可行政策建议的阶段。
三、哈耶克的通货膨胀理论
针对二战后20年的经济繁荣为何会演变成为滞胀问题,西方经济学界给出了两个主要的分析方法——凯恩斯主义分析方法和货币主义分析方法。但是这两种分析方法存在一个共同的错误:它们无视经济的真实面,从而无视干扰经济协调的货币政策所造成的真正的失调。两种分析方法都假定经济的真实面总是处于某种长期均衡状态,其中货币仅仅影响价格水平或货币收入,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或实际产出结构。哈耶克及其所代表的奥地利学派则对滞胀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并发展了通货膨胀理论。哈耶克关于货币变化对价格和产出结构的影响的分析透过了货币的表面,深入到了现象的真实层面,即导致经济不协调的货币体系如何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奥地利学派对货币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货币在定价过程中的作用,即货币对相对价格的影响。二是货币导致的相对价格变动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哈耶克在门格尔、庞巴维克、维塞尔和米塞斯等的理论成果基础上,发展了奥地利学派的货币理论,提出了资本和商业周期理论,对通货膨胀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
(一)货币扩张破坏了相对价格和资源配置的正常变动
凯恩斯主义者和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是中性的,即货币的变化均匀地影响着所有价格,只改变它们的名义水平而不影响相对价格。然而,在现实中,增发的货币并非以这种假定的方式进入实体经济。新创造的货币总是选择在某个特殊点进入经济,被首先用来购买某种特定商品,然后才逐渐扩散到整个经济系统。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货币市场化过程,不可能在某一时间同时完成。因此,在这一市场过程中,有些商品的价格和支出先被改变,其他商品则之后被改变。而且只要货币变化不停止,那么货币对价格的“拉动”作用就不会结束。因此,增发货币不仅导致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化,而且对资源配置、产出结构产生影响,破坏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阻止了本应出现的价格下降。因为本来应该亏损的商业活动由于增发货币而有了“利润”,从而使一些劳动力在本来不该存在岗位找到了工作,最终导致本来应该进行产业转移的资源并未移动。此外,货币扩张导致银行信贷增加,而银行信贷扩张使利率降低到应有的水平之下,使总体支出结构发生变化:相对于消费和储蓄来说,投资支出增加。人们将更多的货币投资于土地、房屋等固定资产,而不是用于消费,这对有效需求量又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二)货币扩张改变了社会正常的生产结构
在总量分析中,货币扩张导致利率下降到应有的水平之下。资金成本的降低使投资活动频繁,投资支出相对于消费支出明显提升,从而导致资本品的价格上升,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根据奥地利学派的观点,资本不是同质的存货,而是相互联系的资本品结构。通过破坏价格信号,货币扩张使资本结构失调。而资本结构是以微观经济为基础的产品结构,所刻画的是产品市场的总量及其结构。因此,货币扩张最终导致产品生产结构的改变。哈耶克认为,生产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过程组成,其中不同质的资本品按照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并与土地和劳动相互结合。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不同类的资本品不能相互替代。它们是互补的,只能以特定的方式相互结合起来才会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新增投资资本必须与其他资本结合才能带来更多产出,它们必须适应于一个一体化的、能够到达最终消费阶段的生产结构。
而增加的银行信贷流入经济系统后,人为压低了利率,改变了投入到不同生产阶段的资本的相对获利能力。在低利率水平上,原来元利可图的投资也有了“利润”。但是增加银行信贷并不增加劳动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所以新增投资只能利用到较少的劳动。而在要素市场上,要素租用价格会相对上升,即实际要素成本增加。面对这种经济环境,企业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激励下,将会改变自己的经济行为,即企业家将会放弃劳动密集度较高的生产方式,转而选择劳动密集度较低的生产方式。由于消费品的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度高的生产阶段,所以货币扩张会导致该阶段生产利润相对减少,这就改变了资本品的生产结构,即距离消费品生产较近的生产阶段利润率下降,而距离消费品生产较远的生产阶段利润率上升,非专用资源会从前者转移到后者。这就导致消费品产出的减少,最终产生了一个有更多“生产阶段”的生产结构。
(三)货币扩张对经济秩序的影响存在不可逆性
增发货币或银行信贷的增加使得生产要素所有者的货币收入增加,而要素所有者收入的增加使消费需求增加。在储蓄率不变的前提下,当新增收入被用于支出时,新增消费支出遭遇的将是消费品供给的减少。因此,消费品的价格开始上升,即接近消费品生产的生产阶段的利润率上升,而远离消费品生产的生产阶段的利润率下降。非专用资源被更多地吸引到消费品生产之中,而资本专用性较高的资源即仅仅适用于较高资本密集度生产结构的资源则无法转移,亏损和失业不可避免。有些资本品的生产只有在较低的利率下才有利可图,这些资本品的过度生产源于扭曲的价格信号的错误引导。由于这些资本品组合无法进行产业转移,结果只能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三种通货膨胀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马克思的通货膨胀理论以劳动价值论及其演绎的价格理论为基础,侧重对货币问题进行微观视角的解读。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通货膨胀理论的核心,这一点明显区别于其他两种通货膨胀理论。马克思认为,不能简单地将通货膨胀归于货币问题,需要区别对待。结合马克思提出的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存在货币绝对贬值和相对贬值两种情形,而这两种情形的致因并不相同。因此,区分货币币值变动的真正原因对研究通货膨胀及其治理措施非常重要。这是马克思通货膨胀理论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篇10
关键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通货膨胀目标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可计量性、可控性、可预测的对政策目的的影响。[1](437)从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实践来看,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货币供应量、信贷总量、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等。究竟选择何者作为中介目标,除了上述的三个选择标准之外,还要受到某一时期主导性的货币金融理论、一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面临的现实经济问题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也从信贷规模转向货币供应量。然而,近年来不少国家相继放弃了货币供应量目标,转向了利率、通货膨胀等目标,进而在我国引发了货币供应量能否继续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争论。本文旨在对这些争鸣文章进行系统梳理,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
(一)货币供应量仍可充当中介目标
我国1996年正式将M1的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同时以M0、M2作为观测目标。目前在赞成以货币供应量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学者中,主要有两种观点:
1.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货币供应量仍可充当中介目标
王松奇(2000)认为,从我国目前情况说,从货币政策到社会总支出的变动控制,其中可供选择的中间指标只有两个:一是货币供给量;二是利率。利率是否可以选作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关键还要看它与社会总支出关系的密切程度。从实证数据看,投资的利率弹性过低,而利率对消费支出也不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它与社会总支出中间关系不够密切,因此,就不能把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在目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货币供给量都是我国货币政策最合适的中间指标。[2](475)
蒋瑛琨等人(2005)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围绕国内外学者争议较多的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对中国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轨的1992年一季度至2OO4年二季度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90年代以后,从对物价和产出最终目标的影响显著性来看,贷款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M2,M1的影响最不显著,这表明,90年代以来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对物价和产出最终目标的影响稳定性来看,M1比较持久和稳定,其次是M2,最后是贷款。由于对最终目标影响稳定的中介变量更易于调控,因此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而言,M1优于M2,M2优于贷款。现阶段以及未来一定时期内,中国仍应当以M1为中介目标,将M2作为观测目标。M1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而取消贷款规模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合理的。[3]
2.当前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是适合的,但需调整与完善
范从来(2004)认为,现阶段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这种局限性的克服不应该是简单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而应该根据我国经济市场化和货币化的程度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内涵,通过汇率制度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创造一种有利于货币供应量发挥中间目标功能的货币控制机制,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4]
刘明志(2006)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中央银行利率调整是中央银行对物价变化所做的政策反应,但尚无实证分析结果支持中央银行利率调整或银行间市场利率变动可明显地影响物价变化或经济景气变化的结论。因此。在利率市场化尚未彻底完成、利率形成机制尚不灵活、利率变动与经济景气变化之间的直接互动关系尚未建立之前,不宜遽然放弃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改采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考虑到银行间市场利率对于市场信号变化的敏感性以及日常可观测性,利率市场化彻底完成以后,利率形成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利率变动与经济景气变化之间的互动增强,利率在调节经济景气变化方面的作用将更加明显,可以考虑使用银行间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5]
封思贤(2006)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IRF)、方差分解分析等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不断降低,实际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实施效果好于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难以控制、货币乘数不稳定、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完善等因素是产生上述实证结论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现行的经济金融条件下,针对中介目标选择的一个可行思路是,近期宜在完善货币供应量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的基础上,继续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同时,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和配套的金融改革,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再由货币供应量转为利率。[6]
(二)以利率为中介目标
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先后经历过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适逢凯恩斯主义盛行,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采用凯恩斯主义的主张——盯住名义利率。第二个时期是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泰勒规则”的指导下,以实际利率为中介目标,如美国。“泰勒规则”认为,实际联邦基金利率与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下的通货膨胀率和潜在产出增长率都对应着一个实际均衡的联邦基金利率。若货币当局以实际均衡联邦基金利率作为中介目标,便可以获得通过改变名义均衡联邦基金利率来稳定或影响产出、价格水平的最优路径。[7](70)我国学者在对利率中介目标进行讨论的时候,并没有明确地区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李燕等人(2000)认为,由于货币总量控制有效性的基本条件不能得到满足,央行对基础货币控制能力有限,货币乘数也不稳定,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调整:即从货币总量控制向利率调节转变。[8]
周诚君(2002)认为,在内生货币分析框架中,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利率则是外生变量。由此,一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该是利息率而不是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而言,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内生性,而利率则具有几乎完全的外生性。因此,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转向利率调控为主的间接型货币调控模式。以正因为此,我国目前利率改革的方向不能是追求单纯的利率市场化,而应是一个多元的间接利率调控体系。[9]
张强等人(2003)通过考察货币运行效果,发现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的影响有减弱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不力。随着金融开放度的加深,货币供给越来越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在反映经济动态的敏感性方面更具有优势,中央银行应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程度渐进地调整中介目标。过渡期内中央银行考察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时,逐步将中介目标由数量型过渡到以利率为主的价格型指标,同时将汇率、金融资产价格作为辅助指标纳入中介目标体系。[10]
(三)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
以通货膨胀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缘起于20世纪90年代。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新西兰储备银行率先进行了通货膨胀目标的实践,其后又有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等7国宣布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甚至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如波兰、巴西、泰国、秘鲁、菲律宾等也开始相继采用该货币政策规则。Svensson(1999)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可以被解释为一种目标规则,以实现损失函数最小化。目标规则可以被解释为中介目标规则,在操作程序上,以一定区间的通货膨胀预测作为中介目标变量。[11](607-654)从其表述来看,通货膨胀目标制既可以被理解为关注最终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也可以是中介目标规则。正因如此,国内主张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学者主要有两种观点:
1.货币政策目标直接盯住通货膨胀率,以利率、货币供应量和经济景气指数等作为监测目标
夏斌等人(2001)通过对我国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实践进行考察,认为从1996年我国正式确定M1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M0和M2为观测目标开始,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值就几乎没有实现过。他们从货币传导机制角度分析了近年来货币供应量目标无效的深层原因:货币供应量本身不好控制导致我国货币供应量可控性差,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导致我国货币供应量目标效果不佳。因此,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客观上已经不合时宜,应尽快废止。尽管我国的银行拆借利率等短期利率已经基本市场化,可以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但从短期同业利率到市场利率的生成机制还付诸阙如,利率目前显然不能作为新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不仅如此,以利率、汇率或货币供应量等工具变量作为中介目标都存在一个共同缺陷,即此时货币政策的灵活性较差。一个可行的选择是放弃采用任何中介目标,直接盯住通货膨胀率,同时将货币供应量、利率、经济景气指数等其他重要经济变量作为监测指标,即采取通货膨胀目标。事实上,这也正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后的共同选择。当前我国比较适宜的措施是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后,暂不宣布新的中介目标,在实际操作中模拟通货膨胀目标,努力使物价恢复并稳定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按照一般理解,指核心物价指数上涨率在1-3%内),建立一个通货膨胀目标下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12]
奚君羊等人(2002)认为,从1996年我国正式确定M1为货币中介目标、M0和M2为观测目标起,实际货币供应量与目标值之间始终存在很大的离差。由此可知,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在可控性上存在严重缺陷。从稳定价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来看,货币供应量目标也不能令人满意。从1998年起,M2与价格出现了明显的背离趋势,价格在M2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继续呈现持续性负增长,出现通货膨胀紧缩的迹象,经济增速也是逐年下降。货币供应量目标缺乏有效性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货币供应量的计量口径可能失真;二是基础货币投放常因外汇干预或所谓的“倒逼机制”等原因而难以控制,且货币乘数不稳定;三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尤其是1996年后M1和M2的流通速度出现了急剧下降的现象(郑超愚、陈景耀,2000);四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了“肠梗阻”。以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严重干扰了我国的舆论判断和公众预期。因此,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把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直接钉在通货膨胀率上,同时将利率、货币供应量和经济景气指数等其他主要经济变量作为监测指标,这应是一个可行的选择。[13]
2.将通货膨胀作为中介目标,以产出和就业缺口、货币供求、利率和汇率等作为监测指标
李扬(2002)认为,从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三个方面来看,货币供应量M1和M2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不太合适,继续按照现有模式使用它们作中介目标将有损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通过统计回归分析验证了我国实际存贷款利率对投资和通货膨胀率的作用,这说明,即便在现今我国对名义存贷款利率实行一定程度的管制的情况下,实际存贷款利率的变动对经济仍具有显著的作用。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特别是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利率——信用的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就如同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一样,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理论和各国经验显示,如果采用利率充当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还不如索性直接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度”,在这种货币政策框架中,通货膨胀是中介目标,而被称为“货币状况”的一系列指标,如产出和就业缺口、货币供求、利率和汇率等将成为中央银行日常监测的指标。[14]
(四)以产成品库存总额占消费总额的比率为中介目标
曹家和(2004)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出发,认为货币政策的效应存在非对称性,即货币供给量在通货膨胀时期能够灵敏地反映出社会总需求的宽松度,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但在紧缩时期则对社会总需求的宽松度缺乏灵敏性,因而并不适合继续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于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客观上要求央行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领先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对目前国内学者提出的中介目标的利弊进行分析之后提出,在紧缩时期,央行可以使用产成品库存总额占消费总额的比率作为执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供大于求的经济中,当社会总需求增加时,产成品库存总额呈下降的趋势,而当社会总需求减少时,产成品库存总额则出现上升的趋势。既然治理紧缩的关键是增加内需,使社会供求趋于均衡,那么,能够准确反映内需变动状况的产成品库存总额占消费总额的比率,因其能够灵敏地指示货币供给量对总需求的实际影响,因而可以作为央行执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首选指标。[15]
(五)同时采用多个金融变量作为中介目标
张俊伟(2003)认为,货币量指标的有效性下降,“盯住通货膨胀”应当是好的选择。但“盯住通货膨胀”要以央行具有高超的经济运行预测能力和高度的政策独立性,以及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乃至产业政策之间密切配合为前提。所以,“盯住通货膨胀”在目前的中国还不具备现实性,它只能是远期目标和努力方向。当前,可行的选择应当是在进一步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强化央行独立性(如自主调节利率等)的同时,淡化对货币量指标的关注,转向综合利用多种金融变量所提供的信息来指导货币政策的操作,而不是像一些学者所宣称的那样,考虑用利率取代货币供应量充当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16]
方齐云等人(2002)认为,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是货币当局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基础。在区分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框架下,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角度对我国货币供给的性质进行了实证分析,论证了现阶段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特征,为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控制实践所表现出的无效性提供了一个解释,并为我国现阶段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提供了一种思路:面对我国现阶段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特征下货币供应量指标已无法实现中介目标的功能的现状,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应该在逐步弱化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同时,积极引进利率等监测目标,并提高对价格指数(CPI)的关注程度,直至最终盯住通货膨胀率目标。[17]
二、一个评论性总结
目前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研究远没有形成一致性的意见,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学界研究的热点。综观既有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从理论上说,可计量性、可控性、可预测的对政策目的的影响这三个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十分明确,且易于理解。然而不幸的是,我们依据这三个标准却很难判断某个金融变量是否比另一变量更适合充当中介目标。如FredericS.Mishkin曾考察过货币总量与利率,发现作为中间目标,是利率优于货币总量还是正好相反,我们在每一个标准上都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因此,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更多地是受到某一时期主导性的货币金融理论、一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面临的现实经济问题等因素的影响。
2.大多数研究均已表明,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不断降低,然而,从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发展情况来看,要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选择利率或通货膨胀目标还缺乏可行性。因此,我国面临的现实选择只能是继续以货币供应量为目标,同时稳步推进金融体系、金融制度的改革,以为中介目标的转变奠定基础。
3.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复杂性,与其设定中介目标作为最终目标的名义锚,通过调控中介目标来引导货币政策指向它所要达到的政策目的,倒不如直接盯住最终目标,这就是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逻辑。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体系,在这种框架体系中,用于决定货币政策工具的是一系列信息变量,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及汇率等(Mishkin,1997;Bernanke&Gertler,1999),因此货币当局能够在政策工具的运用上保持较大的灵活性。这对我国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1][美]米什金著,李扬等译.货币金融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
[2]王松奇编.金融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1.
[3]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5(5).
[4]范从来.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4(6).
[5]刘明志.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J].金融研究,2006(1).
[6]封思贤.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5).
[7]陈雨露,汪昌云主笔.金融学文献通论•宏观金融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李燕,凌亢,吴九红.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思考[J].改革,2000(6).
[9]周诚君.外生利率下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兼析马克思的货币利息理论[J].经济评论,2002(5).
[10]张强,毛丽娜.入世过渡期内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整[J].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3(10).
[11]LarsE.O.Svensson,“InflationTargetingasaMonetaryPolicyRule”,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43(1999).
[12]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8).
[13]奚君羊.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思考: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新界定[J].财经研究,2002(4).
[14]李扬.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银行家,2002(7).
[15]曹家和.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与紧缩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