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组织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6: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益组织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益组织现状

篇1

如今,我国的教育正经历着一场变革,面对学习型社会的到来,面对人们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以及教育的民主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教育类公益组织的发展将是满足人们不同偏好,使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发展历程

由于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一些个人和社会机构自发实施的零星的教育公益行为在民间始终存在。但作为有组织、有资源投入的社会化的教育公益实践,大致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希望工程”、中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发起的“春蕾计划”等,把中国教育的不平等状况呈现在社会和公众面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多个国际发展组织和基金会在扶贫、社区发展和儿童保护等方面涉足基础教育支持,也有个别的专门做教育支持。2000年左右,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网络上的支教和助学平台逐渐形成,最早的网络支教平台在2001年左右出现,例如希望之光、灯塔计划等。2003年以后,一批相对成形的教育类公益组织出现,在度过了早期艰难生存的阶段之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基本现状

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北京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所做的统计,目前我国以公民结社形式组成的教育类公益组织(包括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国际组织、已注册的非营利机构、未注册的非营利机构等)共约150家左右。它们大多成立于2000年后,分布在城市的高达91%,分布在县城或乡镇的仅占9%。

在这些教育类公益组织中,注册为社会团体/协会的占20.9%,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占9.3%,按工商注册的占25.6%,未注册的占34.9%。后两者绝大部分是本土教育公益组织,是在社会组织注册难的背景下,不得已的做法。

教育类公益组织规模普遍不大。专职工作人员为5人及以下的组织占40.9%,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即全部是志愿者和兼职工作人员的组织占25%,两者共计占调查样本的65.9%。工作人员为6~15人的占22.7%,工作人员16~21人的占4.5%。三分之二的教育类公益组织处于相当弱小的状态,它们主要是草根型的教育类公益组织。

教育类公益组织运作资金的来源主要来自基金会、个人和企业(见表1)。三分之一的机构运作资金的来源之一是自有经费,有9个机构能够得到来自政府的经费。有少数组织的资金来源是志愿者/义工内部捐助、筹款活动等。资金状态和机构发展比较好的主要是国际组织和非公募基金会。

不同教育类公益组织的运作经费数额高度分化。年运作经费(含项目资金和机构运行资金)在300万以上的组织为11个,100万~300万的组织为5个,10万~50万的组织为12个,10万以下的组织为9个。

关于教育类公益组织的工作领域,其中有61.4%的被调查组织最为关注义务教育教学和课外教育(支教、教师培训等)。其他主要关注:公益组织建设、终身教育、学前教育和农村综合发展等。

绝大部分教育类公益组织认为本机构的强项之一是共同的使命感,超过60%的组织认为自己拥有专业人才的优势,近50%的组织表达了对资金稳定性的迫切需要,约25%的组织与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将获得政府支持视为强项。

教育类公益组织非常广泛,介入的角度很多,呈现出很庞杂的局面。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北京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的调查统计,教育类公益组织大致分成六大类(见表2)。当然,这种分类只是依据工作内容进行的简单划分,对于遍布全国的爱心志愿者群体以及庞大的从事特殊教育的公益组织均没有包括进来。

三、发展困境

我国教育类公益组织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不成熟,加之社会处于转轨时期,因此,教育类公益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身份”尴尬

我国对非政府组织采取的是“分级登记,双重管理”的登记管理制度,即由民政部门(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共同管理,并且按照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范围由不同级别行政区域的相应机关进行登记和管理。登记管理机关是指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管理机关负责非政府组织的成立、变更和注销的登记或备案,年度检查,以及对其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业务主管单位指的是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国务院或者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它负责非政府组织的筹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前的审查,监督、指导其依法并根据章程开展活动,负责年度检查的初审,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社会团体的违法行为,会同有关机关指导社会团体的清算事宜。

这一规定对非政府组织的注册登记限制比较严格,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业务主管单位,而在实践中,各个业务主管单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它们对提交申请的非政府组织大多采取推脱的态度,使得很多非政府组织不可能通过登记为社团或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活动,往往采取工商注册的形式,这样一来,在减税免税上就很难获得合法的待遇,也难以接受相应的捐赠。因为我国的税法规定,只有向国务院、民政部门规定的少数几家全国性的非政府组织的捐赠才能享受税前扣除的税收优惠。上文中提到教育类公益组织能够正常注册为社团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仅占30%,绝大多数都采取工商注册的形式。尴尬而难以界定的法律地位问题,一直是困扰教育类公益组织的生存与良性发展的基本问题。

2.资金不足

上文中提到,教育类公益组织运作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基金会、个人和企业,三分之一的机构运作资金的来源之一是自有经费,有少数组织的资金来源是志愿者/义工内部捐助、筹款活动等。资金状态和机构发展比较好的主要是国际组织和非公募基金会,而其他的教育类公益组织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很多教育类公益组织国内资金筹措和资源动员主要依赖于精英人物的人格化的影响,直接来源于社会公众的自愿捐赠。所以,资金不足是困扰公益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3.专业性不强

教育类公益组织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相应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已有的也不成熟不系统,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的发展。资金短缺也不足以吸引优秀人才。因此,目前大多数教育类公益组织的专业性还很低,没有形成良性的工作机制和科学化的工作模式,尚处于摸索和积累经验的时期。另外,教育类公益组织的专业性不足又引发了社会公众的信任危机,因此,其权威性深受质疑。

四、对策

教育类公益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在短时间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资源短缺、资金和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教育类公益组织如同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尽管在一开始需要借助外力的扶持,摇摇摆摆、跌跌撞撞,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类公益组织充满朝气和潜力。

1.“曲线”解决身份问题

众多教育类公益组织既然不能注册成为一个民办的非企业单位,那么就进行商业注册;既然不能在市级单位注册,那就在区县级单位注册。这种折中的“曲线”策略既是对环境的无奈,又是一种灵活的变通。这种变通一方面使其获得了开展活动的合法身份,另一方面也以商业注册的形式获得了宽松的商业环境(与民间组织的管理环境相比)。虽然这种做法会衍生出“名不副实”的问题,但这种“名不副实”的生存方式并不会影响社会对其民间性和独立性的认可,只要其具备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

2.争取与政府开展有效合作

教育类公益组织的生存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态度和支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类公益组织的生存策略就是其与政府互动的策略,成功的“接触”、“公关”和“联系”往往能够疏解它们面对的困境。教育类公益组织要在专业方面花心思、想办法,力争将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进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公信力。只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成绩、产生影响力,为政府思考和解决专业问题提供思路和建议,政府没有理由限制公益组织的发展。教育类公益组织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帮助政府解决专业问题,提供决策参考。所以,教育类公益组织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以一种建设的态度帮助政府出谋划策。

3.加强自身建设

教育类公益组织要通过加强组织自身的再生产、组织产品的再生产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提高生存能力。再生产的方式主要有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外延式再生产主要是增加组织部门、增加组织功能,内涵式再生产主要是以加强组织专业化为主。教育类公益组织可通过开发新的项目、提供新的服务等加强外延式再生产。对于具体的项目或者产品而言,可采用内涵式再生产的方式,不断提高专业化的水准。外延式的增长是有边界的,每个组织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内涵式再生产。但仅有内涵式再生产也是不足的,过于专注某一方面,不利于适应更广阔的环境,有可能“长不成参天大树,而变成了一个个小蘑菇”。

篇2

[论文摘 要]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并针对在征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广西地方文献

广西地方文献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的重要反映,是为广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极其珍贵的文献信息资源。广西地方文献包括记录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域知识的各种载体信息文献。地方文献征集的范围应包括: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自然、地理、生产、科研、人物等一切自然和人文内容的地方文献。地方文献的形式多种多样,它既包括正式出版物,也包括非正式出版物。如,地方志、地方史、地方名人著述、有关本地方的文献、地方人士捐赠的私人藏书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以下简称广西图书馆)于1984年成立历史地方文献部,1989年更名为地方文献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广西图书馆目前已建成比较完整的具有广西特色的地方文献藏书体系。广西图书馆在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 地方文献征集的渠道

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是地方文献工作的主要工作之一,广西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呈缴

呈缴是地方文献较为稳定的征集渠道。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先后4次下文强调呈缴本制度,为广西图书馆顺利开展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政策保障。1960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颁发了《关于印发征集地方文献资料的通知》,规定党、政、军机关,学校、科研单位和厂、矿等单位编印的公开或内部出版的图书、资料、会议专刊、图册等,均须寄送2份给广西图书馆保存。1973年和198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分别颁发《关于做好地方文献资料征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文献资料征集工作的报告》,明确广西图书馆是自治区地方出版物呈缴的收藏中心,要求各单位不论是公开出版还是内部编印的图书、报刊等资料,均应及时缴送给广西图书馆保存。199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又颁发了《关于重申做好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意见》,扩大了呈缴物的范围。

2.2 上门征集

上门征集就是地方文献征集人员主动上门到有关单位去征集地方文献资料。广西图书馆征集人员经常到南宁市各城区的有关部门征集地方文献,每年还要到广西各市、县去进行征集工作。2001年11月至12月中旬,广西图书馆地方文献部征集人员就到柳州市、梧州市、苍梧县、岑溪市、贺州市5个市、县的党委、人大、政府、党史办、方志办、文化局、文联、群艺馆、人事局、教育局等多家单位征集。共征集文献资料合计148种、816册,一批重要的地方文献得以补缺,丰富了广西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馆藏。

2.3 赠送

赠送就是单位团体、作者、收藏者自愿把文献资料赠送给图书馆。广西图书馆收到捐赠文献资料后,就会及时回送(寄)“广西图书馆荣誉证书”,并在广西图书馆网站“捐赠名录”栏目介绍其赠书情况。2005年以前,对捐赠文献资料的作者或文献赠送者,广西图书馆只发送“收藏证书”“感谢信”“荣誉证书”。2005年1月7日起,广西图书馆网站的“捐赠名录”栏目正始开通,它记录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图书馆的关心和参与图书馆捐赠活动的热情。如江东州作者,在2006年11月20日至2009年10月12日期间,先后6次将自己撰写的著作(共9种35册)赠给广西图书馆。另外,广西图馆馆在2009年2月接收了一套精装的家谱丛书——《宾氏三修家谱(首卷—23卷)》并举办了赠书仪式。这套家谱是由宾氏松坡公系三修家族编委会编写的,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近几年来,广西图书馆还收到区济文、卢贤丰、于瑮、江东洲、梁怀兆、何海清、刘沛盛、吕梁、黄土路、秦书玉等亲笔签名的赠书,捐赠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2.4 文献采购

文献采购是地方文献征集的主要方式。广西图书馆有地方文献采购专项经费,可以多途径地采购地方文献。

2.4.1

邮局定购

地方文献的报刊有一部分是通过邮局定购的,主要是一些正式出版的地方连续出版物,如《广西文学》《广西画报》《广西日报》《南国早报》等。另外还订购了这些报纸每年的合订本。

2.4.2

旧书市场采购

工作人员定期到南宁市花鸟市场旧书摊和南宁市文化宫内的旧书市场搜集旧的地方文献资料。这几年,旧书商提供了很多广西的旧图书文献,有很多甚至是广西图书馆尚未收藏的珍贵文献。

2.5 交换

通过与其他图书馆采取文献交换的形式获得许多有价值的缺藏文献资料,其中也有不少广西地方文献资料。通过图书交换的形式来弥补馆藏的不足,是地方文献征集的一种有效渠道。

转贴于

2.6

文献复印

文献复印主要是面向专题文献和旧文献。由于种种原因,某些文献现在已经很难搜集到,只能通过复印来补充馆藏。比如说广西图书馆进行的地方报纸缩微项目。广西地方报纸有很多种,如广西图书馆收藏的《柳州日报》并不齐全,要拍摄成缩微资料,就必须要从报纸创刊号开始搜集。广西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人员前往广西柳州市,到柳州日报社进行文献补缺工作,采取复印的方式补缺广西图书馆缺藏的《柳州日报》。缺藏的报纸最好能补缺到原版报纸,如果做不到则采取复印的方法来解决。

2.7 协作征集

2000年,由广西图书馆牵头,全区自治区、市、县图书馆成立了“广西地方文献征集协作网”,联合开展全区范围内地方文献的征集、协调及开发工作。这些年来通过市、县图书馆征集的地方文献数目可观,如由乐业县图书馆征集的地方文献有3种5册:《广西乐业县文史资料丛书:旅游资料集》《广西乐业县文史资料丛书:调研报告集》《广西乐业县文史资料丛书:地方文史集》。龙州县图书馆征集了即《龙舟文史资料》合订本(1—6卷),苍梧县图书馆征集了《苍梧梁姓通书》。随着全区协作征集活动的顺利开展,广西图书馆征集到了许多有价值的地方文献。

2.8 项目征集

项目征集是指借助地方文献开发项目而开展的地方文献专题采集。2002年10月至2002年11月,为了配合广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的开展,广西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组到自治区文化系统各单位征集文献,只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征集到自治区文化系统共17个单位的17份简介概况、40盒VCD影视资料、1盒录音带以及各专业剧团的彩色、黑白剧照84张,节目单、演员介绍、获奖资料23份,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西分中心的节目制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3 地方文献征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3.1 存在的问题

3.1.1 地方文献数量增速过快

地方文献数量增速过快,而图书馆掌握的信息有限,导致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都难以搜集齐全。

3.1.2人手不足

广西图书馆地方文献部原设有地方文献征集组,2005年9月由采编中心全面负责广西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但工作人员只有1名。人手不足的现状明显不利于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全面开展。

3.1.3难以掌握地方文献出版发行规律

地方文献的出版与发行具有不确定性,出版发行的数量、编辑出版的标准不统一,而且印刷的数量很少,很多是内部出版的非正式出版物,这给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增加了难度。

3.2采取的措施

3.2.1加强与出版单位的沟通

广西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组要加强与广西区内多家出版单位的联系。对在南宁市区的出版单位,采取上门征集的方法;对不在南宁市区的出版单位,可以通过打电话、发征集函等方式进行沟通,广西的出版单位都尽量与之联系,其出版的地方文献不管是公开发行还是内部发行的,都尽量想方设法征集到。

3.2.2建立地方文献征集网络,委托征集

“广西地方文献征集协作网”是地区性的地方文献征集网络,这项工作得到了同行们的大力支持,充分调动了地方文献征集人员的积极性。

3.2.3掌握地方文献出版发行规律

要掌握地方文献的出版发行规律,主动征集。2004年12月18日至12月25日,广西图书馆征集人员兵分三路前往河池地区、百色地区和南宁地区的部分市、县征集广西地方文献,先后走访了河池地区的河池市区、南丹县、天峨县、凤山县、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兰县,百色地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南宁地区的邕宁县、武鸣县、上林县、宾阳县等12个市、县。经过努力,在短短的8天时间里共征集地方文献资料93种206册。

3.2.4重视特种文献的征集

特种文献是广西地方文献的收藏重点,广西图书馆每年从购书经费中拿出一定的经费用于特种文献的征集。广西图书馆的特种文献包括资料、新旧桂系资料、地方名人史料、广西少数民族资料和地方人士著述等。

地方文献征集是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地方文献的藏书质量。

[参考文献]

[1] 郑玉颜. 与时俱进做好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J].图书馆论坛,2006(3):16—162.

篇3

关键词:公益性;非盈利组织;可持续发展;探究

中图分类号:C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02

引言

民间公益性非盈利助残组织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之外的,以非营利为目的、从事公共事业的志愿民间助残组织[1]。随着公民意识的兴起,民间公益组织在残障服务的特殊性下营运而生,成为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它弥补了政府在承担残障群体收养、救济等各种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不足,更加灵活、敏锐的应对如今残疾人的多样化的现实需求,维护着社会的发展。然而享受它们为社会带来的进步的同时,人们也不得不去思考如何实现民间公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这将对于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我国民间公益性非盈利助残组织的现状入手,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总结,就如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究。

一、我国民间公益性非盈利助残组织的发展基础

我国民间公益组织相对于其他组织,呈现出效率高、行动力强的特点。相比于其他的组织,在人们面对困难急需解决的时候,民间公益组织能够更快的根据社会需求提供帮助,人们将自己的能力不断注入到微公益的团队之中,能量的汇聚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也是其他组织所很难满足的。随着大学生范围的扩大、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投身于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过程当中,年轻化、专业化也成为了民间公益组织发展的一个必备趋势。其主要有以下几点发展基础。

1.大众媒介的推动。在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媒体等传播媒介一直起着推进作用,媒体对民间公益组织的报道不仅有助于社会对民间公益组织的认知,而且也有助于民间公益组织社会合法性和社会资本的增强,对于民间公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媒体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2.社会体制及法律的支持。政府在制定民间公益组织管理条例的思路方面有很大的变化。此外,新的《慈善法》则可能以促进慈善事业为目的,明确了以募捐机构的主体资格、规范劝募行为为主要内容。未来中国将会逐步完善有关民间公益组织的法律法规,对民间组织依法培育与依法管理,也就是说,民间公益组织发展的法律环境将会更加宽松。

3.专业学术界的认可。近年来学术界对社会公益的关注程度也是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已成常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会将亲身经历写于自己的论文之中,并发表于社会。实际上不仅仅是大学生,社会上其他学术组织也会做类似的调查。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公益组织也为人所知,学术界可以起到媒介传播的作用;另学术界提供的管理办法,也可为公益组织使用。在这两个方面,将会促其发展。

二、我国民间公益性非盈利助残组织的现状及发展优势

1.资金来源多元化。维持运转的资金可以来自社会人士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政府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贴。对于这种非盈利性组织,其维持运转的收入是免税收的,可以用来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

2.组织的活动将更加灵活。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民间公益组织组织活动将没有繁琐的申请过程,机动性强,可以根据残疾人的需要及时调整。

3.公民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好心人参与民间公益活动,将给此类非盈利性组织给予一定得人力物力财力资助,促进非盈利组织的工作,同时促进其发展。无数好心人善意的馈赠,涓涓细流却也滋润万千心田。

4.名人效应。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活动让我们将目光聚集在慈善上,从李连杰发起的壹基金,王菲、李亚鹏倡导的嫣然天使基金会,到众多明星、成功人士为保护环境、关爱失独老人的公益广告,很多民间公益组织的成功离不开名人效应的推动。在这些名人参加的活动中,我们将目光聚集在名人身上,也将关注到某些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会和这些名人一样,关爱社会公益,投身社会公益。

5.创意公益。近年来,公益为人所知的来源除了名人效应之外,还有创意公益。“冰桶挑战”让大家记住了渐冻人之一群体;“光头行动”,我们一同体会白血病患者的心理…这些非传统的公益让慈善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上,很多商家亦在自己的商品下行善公益,现在很多计步app推行每走1000,由某企业捐赠某公益组织一元钱。社会上的创意公益让人们觉得,公益活动,实际就在自己身边。

6.自力更生。每一区域都有主要的经济来源,而民间非盈利性公益组织可以自我采购原料,教予残疾人以技术,来创造商品。产生的利润可言供这些人的衣食住行,也可以用来维持组织的资金运转。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给残疾人提供自信,让他们坚定“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日后或步入社会,也可凭一技迈入。

三、我国民间公益类非盈利助残组织的发展路径

1.提高自身影响力。地方要加大对本地救助组织的宣传,唤起市民的爱心,并吸引更多的人热衷投身公益,扩大民间公益的覆盖范围,实现全民投身公益的目标,如此而来本地救助组织的压力也大为减轻。

2.加强与政府的合作。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合作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这将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中国自古都有官商合作的传统,而这一次刚放与非官方的合作也可为彼此带来好处,实现双赢。对于助残组织,可以在政府得到一些救助物品以及政府的官方宣传,而政府得到的是一方土地的威信。

3.信息化管理。对于这些公益性组织,需要构建一张强大的网联系起来,这样既方便了与官方的合作,也方便了助残机构的合作。将机构帮扶对象的基本数据记录下来建立数据库,也可方便机构本身的管理。故而引入信息化管理,将更好的提高服务意识,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4.强化自身组织建设。各组具体办事人员构成执行层,分工明确合理,执行力强。我国民间公益组织在不断完善的管理组织架构的基础之上,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制度,加强组织文化建设,都为实现民间公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5.明确法律地位。法律法规体系,为我国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准入制度,健全和完善相应保障和监管制度,实现民间公益组织的良好和谐发展。

四、总结

至此,我们对民间非盈利性组织的研究就结束了。

自民间非盈利性公益组织成立以来,对民间非盈利性公益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探索就从未停过。规范公益事业的管理,提高其公益事业的公信力,不断增加其公益事业事业的透明度,增大宣传力度,提高法律保障,都将是实现我国民间非赢利性公益组织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方法。当然,实现民间非盈利性组织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其他必备条件,这都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所在。我们立足于我国民间公益性非盈利助残组织的发展基础,分析该组织的优势,经过小组讨论,提出一套近似合理的发展路径。在讨论中,我们或争执不休,或埋头沉思,或引经据典,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队民间非盈利性公益组织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此次研究过程,我们也暴露出来许多缺点。对于很多信息的获取,我们参考于网上,而网上的介绍或略有不同或大相近庭,需要我们进一步考证,造成,数据引用不准确,对路径的提出,亦可能造成影响。我们也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也以更加严谨的作风参与研究,锻炼自己的研究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丽君.残疾人社会保障中政府与营利组织的合作模式探究[M].法制与社会.2012,07(中).

[2]吴丽纯.中国民间公益组织现状和发展探究[M].青年文学家・文化论坛.2013.

[3]包鑫,刘志强.浅谈信息技术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劳动保障世界.2013.

[4]孙雅慧.我国民间公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经营管理者.2015,6(中).

篇4

【关键词】校园公益;社会公益;模式结合;发展趋势

0 引言

近年来,一方面,随着大学校园里日渐增多的暴力事件、轻生事件,大学生追求物质、精神空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现象频发,以及大学生对社会公益的认识加深,各类校园公益互助组织应运而生。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的强盛发展,国人对公益慈善的了解不断深入、需求不断增强,不少社会公益组织、慈善基金会纷纷成立。校园公益互助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在各自的平台上发挥其职能,鲜有交集。

然而,经过对高校的公益组织的调查发现,大部分校园公益由于面临资金匮乏,学校对公益组织的引导不够,组织公益社团的学生本身经验的不足等这些问题,公益活动开展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都局限于给山区孩子的捐款捐物,而且校园公益的成果往往没有凸显,结果没能及时公开,没能满足公益活动本身要求的透明,这些都对校园公益的成长不利,更有甚者打着公益的名字却做些与公益互助无关的事,浪费资源的同时也给校园公益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解决出现的种种问题,让校园公益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社会公益的引入不失为一种良策。社会公益的系统性、组织性可以为校园公益所借鉴,使得校园公益的发展更加持久;同时,校园公益可以从社会公益组织获取资金、物品的支持,以及人员的组织、培训经验。为此,探寻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相结合的运行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即是基于将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结合的想法,寻找适合的途径让校园公益借助社会公益的力量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1 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现状

目前,校园公益互助组织大多由学生自发组织成立,虽然校方对其给予一定的物资支持,但由于审批程序复杂、支持力度有限,学生需要以自己的力量解决组织实际运作中存在的大量问题,这给学生组织的发展形成极大的障碍。一些学生组织由于资金缺乏、学生经验的不足、管理的不当,无法可持续发展,公益活动依然停留在“凭着满腔热血和一颗红心”的初级阶段[1],往往成立之初干劲十足,这些一段时间,之后就鲜少有活动举行。校园公益组织汇聚了一批想法各异、敢于天马行空的学生,充满激情、活力。

相反地,社会公益组织面向社会大众,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受社会各界的捐赠,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有专业的管理体系,利于组织活动;组织参加过较多公益活动,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同时,社会公益组织由于由专业人士运作管理,有固定的整套模式,组织活动较为中规中矩,创新性、活力明显不足。

由此,校园公益组织、社会公益组织的不足在二者结合之后可以得到弥补,社会公益组织给校园公益组织提供充足的资金、物品,相应的技术支持,校园公益组织将富有创新性的可行的公益想法提供给社会公益组织,加强双方的交流,为社会公益活动注入新鲜血液;二者的优势也可以在共同合作中充分发挥,实现扬长避短,相辅相成的效果。

校园公益活动的社会性、学习性、公益性,只有通过与社会公益组织的合作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校园公益活动不仅要使学生受益,使学生得到锻炼、提高素质,同时还应考虑社会的需要和现实的需求,使广大需要帮助的人接收到大学生的援手,达到双赢的效果。只有实现学生―学校―社会的互利共赢,校园公益活动才能持续开展下去。

然而,当前国内校园公益组织与社会公益组织结合处于起步状态,即使存在,在二者结合的方式上仍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我们对于将二者模式结合的方法还需更深层次的探究。

2 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的关系

2.1 校园公益、社会公益具有同质性

二者都具有自愿性与公益性。表现为它们是群众自愿参与的一种慈善的举动,以个人的自愿自觉为前提,并不是出于政府或学校的规定。它们具有利他性,不以私利为目的,而是以更多人的公共利益目标,从公益实践项目的设计初始便确立“公益”这个核心价值,具有社会关怀和服务取向。参与者普遍具有热心公益、胸怀理想、有所作为的心理特点,理想、激情与公益的结合,将激发出参与者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强大动力,使得参与者成为推动社会福利发展的生力军,并最终达到提升自我、助益他人、有利社会等目标。

2.2 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具有差异性

从活动组织主体来看,校园公益的主要实施者是在校大学生,其公益活动是一种非职业化的行为,它不是参与者的本职工作。社会公益的主要实施者有一部分是志愿者,但更大一部分是相关专业人士,他们以走上了公益职业化的道路,把社会公益当作终生事业来追求。

从活动形式看,校园公益主要采取志愿服务、慈善募捐、公益宣传等较为分散的活动方式,没有形成系统化管理。而社会公益活动则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包括战略规划、项目管理、志愿服务、志愿者管理、财务管理、反馈评估的完整体系。

2.3 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相辅相成,互利共赢

校园公益实质是广义社会公益的一部分,因此社会公益是校园公益等公益活动的基础,发展社会公益也即为发展校园公益提供了基础,社会公益的发展壮大为校园公益的发展提供了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保障,为校园公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校园公益的茁壮成长。当前,我国许多社会公益组织、慈善基金会纷纷成立运作,社会公益活动如火如荼进行,一些高校的公益组织借助社会力量举办了有意义有价值的公益活动,比如“麦田计划”、“诚明国学计划”、“两地一心活动”[2]。这些活动由于社会力量的加入,获得更加广泛的影响和良好的公益效果。

同时,校园公益是社会公益在校园的延伸,发展校园公益也即是发展了社会公益。校园公益作为一种社会公益行为,首先就要服从社会公益的实施目的,达到社会公益的发展要求。校园公益的实践目的一定是与社会公益相一致的、相互统一的,在此基础上,校园公益又体现出其特性的一面。其活动在符合社会公益的同时,又要侧重于大学生的互助、大学生对社会的使命感,体现出大学生公益互助的特点。在进行公益活动的同时,达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大学生完成自我实现的目的。很多大学生因为在校期间参加了公益活动,在公益活动中找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最终选择社会公益作为职业或事业,亲力亲为支持社会公益发展,为社会公益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3 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结合的案例分析――以云南士恒教育基金会“诚明国学计划”为例

3.1 士恒教育基金会的基本情况

云南士恒教育基金会成立于2009年10月,是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杨立华教授、昆明银海地产范雁佳董事长发起成立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士恒教育基金会为非公募性质,原始基金200万元来自于银海地产捐赠。士恒基金会以弘扬国学、发展国学教育事业、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使命。士恒基金会希望通过整合社会各界的资源,共同努力营造更加良好的国学教育环境,推动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和实践。

3.2 士恒基金会的主要工作

云南士恒教育基金会主要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改善教学条件,进行校舍改扩建;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建盖图书馆、捐赠国学书藉;组织北京大学儒行社师资,对所捐助学校的教师进行国学知识培训;组织北京大学儒行社、云南各界志愿者在所捐助的学校进行国学推广和普及教育活动,增加学校办学特色和亮点;对所捐助学校内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提供资助;对所捐助学校内在国学知识学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对所捐助学校内在国学教研究和推广中表现出色的教师提供专项课题研修经费。

3.3 士恒基金会与高校公益组织的结合的实例

士恒基金会与北京大学儒行社、云南大学的儒行社联合举办“诚明国学计划”,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去大理、楚雄、广南等地进行国学支教活动,主要活动集中在大学的寒假和暑假,为期一周。下以2012年寒假国学支教活动为例说明。

3.3.1 招募志愿者

通过北京大学儒行社和云南大学儒行社在他们自己的公益组织中宣传,然后有意向的学生在网上报名

3.3.2 活动流程

整体流程:

3.3.3 活动的效果及意义

对大山深处的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讲,使得这些孩子系统地接受了儒家思想的教育熏陶,汲取圣贤智慧能量,收获幸福喜乐;而这些大学生带来的外界的信息,也使得这些孩子坚定了一定要走出去上大学的理想,进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梦想,埋下了未来。从此他们的眼界不再是连绵起伏的山,而是用每天的积累为那边的生活积聚力量。

对参与支教的大学生来讲,首先,给山区的孩子上课锻炼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前期的备课准备,上课时的临场发挥也是关键,为了保证了上课的质量,大家互相听课学习,借鉴经验,这既锻炼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又锻炼了大学生传授知识的能力。其次,大学生在校园里习惯了大城市的优越方便,在山区贫瘠的土地上生活,使得大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的不易,知道感恩生活的美好,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很大,同时,在克服生活中一个个困境的过程了,他们也收获了坚韧的品质。最后,增加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有益于了他们树立为社会服务的价值观念,对于他们以后的成功成才,甚至以后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都是大有脾益[3]。

3.4 对“诚明国学计划”模式的分析

对该模式的组织形式及活动的成效与单纯做校园公益的组织、单纯做社会公益的组织做横向比较、分析,分析这两者结合的优点及不足。

3.4.1 组织模式

与校园其他公益组织相比:第一,该模式弥补了一般的校园公益组织资金不足的问题,该模式的运行资金全部由士恒基金会提供,据统计,80%的校园公益组织都因经费问题,无法保证公益活动的开展,或者开展的活动覆盖的范围很小。所以经费不足仍是目前影响校园公益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二,该模式大大扩大了公益活动的影响范围和活动内容。传统的很多支教活动,一般是在学校周围,对支教的需求不大;再者,支教的大多是培养小孩子的文娱爱好,学习画画、音乐、手工等,而该模式开展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小植入孩童的内心深处。

与社会其他公益组织相比:第一,该模式充分利用了大学生作为有知识、有涵养的人力资源,既解决了在社会上招募志愿者的难题,又提升了公益人员的素质。尤其是这种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工作,对志愿者有一定的知识要求,大学生参与这些活动,能很好体现大学生的独特优势。

3.4.2 结果分析

与校园其他公益组织相比:校园公益的规模一般比较小,开展的活动内容有限,受益面较小。而且据奥森的调查,63.6%的学生认为校园的公益组织对其生活的影响度很低,未能在校园形成公益的凝聚力及深刻的影响力,其次为绩效运行效果不佳[4]。而该模式对招募的志愿者进行了筛选,并对选出的志愿者进行了系统的培训,提升了他们作为一名合格的支教志愿者的能力,而且活动开展范围扩大,使得受益人群不仅是是乡村的学校学生,而且包括了大学生自愿者本人,增强了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责任感,丰富了校园公益社团活动,扩大了公益活动的影响力。

与社会其他公益组织相比:该模式有助于增强社会公益组织的影响力,有利于与校园公益组织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使得参加支教的志愿者有了稳定的来源,同时也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服务社会的机会,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

4 结合其他模式的探讨及校园公益未来的发展趋势

4.1 其他的成功案例

4.1.1 香港“两地一心”

香港“两地一心”是由香港一群充满理想及热心的义工组成,成员大部份为在职或退休专业人士、工程人员、公务员、教育界及商界人士。彼此致力于改善中国偏远山区学童的学习环境,除建校、助学外,亦透过筹办山区生活体验的交流活动,让本地青少年有所成长及培养贡献的精神。“两地一心”曾经与云南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一起,在青年志愿者协会内部招募志愿者,赴云南省楚雄市支教,并取得很好的成效。这种合作是短期性的。

4.1.2 云南省携手困难群体创业服务中心

云南省携手困难群体创业服务中心,是在云南省民政厅注册成立的非营利组织。主要服务城市弱势流动儿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服务,改善他们及其家庭在教育、健康、生计方面的现状,促进流动儿童的全面发展。

该中心与云南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合作,每个周末,由云南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在云南大学招募志愿支教者,支教的人数和人员相对固定,主要是辅导流动儿童写作业以及开展特色兴趣班,比如画画班、书法班之类的。该模式是长期性的。

4.2 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云南省部分高校的校园公益组织及活动的调查,校园公益有自身的人力资源及正能量,也举办了很多传统活动。比如,在校园里组织的清洁校园,不要乱扔垃圾;食堂的“光盘行动”,倡导节约粮食;废旧物品的回收,呼吁对身边朋友的关心等。但是一直没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还是摆脱不了大学社团的性质,对成员没有约束,缺乏奖励和激励,活动的策划往往也是几个学生之间的随性而为,需要固定的规章制度以形成一种“法制”。校园公益也在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并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现在的高校大多都是积聚在大学城,所以在周边兄弟学校的某些性质相投的公益组织可以联合成一个联盟,彼此之间互相学习交流,有助于把公益活动辐射到更多的学生。这一弊端是,容易形成官僚作风,学校之间的攀比之风。而且依然存在校园社团的一些问题。

我们也在积极寻求一种更好的方式让校园公益更加透明和发展壮大。在很多案列中,我们认为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的结合是目前解决两者在公益活动实施中所遇困境的有效方式。

政府应该形成对社会公益的有效管理,对社会公益组织的建立的审核条件要更严苛一些。社会公益组织也应该面向社会招聘,形成优胜劣汰,建立有效的管理团队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应该渗透公益思想,并在社会上形成影响,以权威、科学、人性、关爱的思想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同时积极在校园里面吸纳公益人才,可以在大学校园里引导公益活动,培养公益人才,使有意向投身公益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在这些社会公益组织中长期任职,解决了志愿者的断层,实现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的“双赢”,同时可以在全部各个高校中形成磁场,使更多大学生及社会成员受益。

4.3 有助于校园公益组织的发展壮大

校园公益组织依托了社会公益组织提供的资金支持,社会公益组织的文化引领,社会公益组织对志愿者的培育,可以提高校园公益组织举办各类公益活动的能力和影响力。

4.4 有助于进一步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大学生是文化知识全面、专用知识丰富、综合能力较高的高素质人群,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促进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推动社会公益事业持续向前发展的强大主力军和生力军。通过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的结合,学生不仅能学到相关的公益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在相关系统的培训下参与或组织一些大型的公益活动,进行相关的公益实践培训,这就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公益理论知识,培育学生的公益情感,增强学生的公益实践能力,从而为他们走入社会继续开展公益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就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持续发展。

5 结论

本文从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二者的关系出发,从理论方面探究了将二者结合的模式的客观可行性;并叙述将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结合的实践经验:诚明国学计划,通过分析该实践的成果,得出结合模式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构建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协调发展的创新模式,是目前国内校园公益发展的可行之路。近年,国内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结合运作的案例也不断涌现,比如“两地一心”、云南省携手困难群体创业服务中心,都取得一定的成果,二者结合的优势也逐步显现。基于对二者结合现状的分析研究,得出将社会公益引入校园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寻找合适的途径,将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结合,校园公益的作用才能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惠泽更多的大众,校园公益才能长足发展,永葆青春。

【参考文献】

[1]钟一彪.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导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5-30.

[2]钟一彪.大学生公益活动实务[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204-225.

[3]喻晓.高校学生社团隐研究:以J校为例[J].2009(12).

篇5

【关键词】NGO组织;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营销

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近年来,社会化媒体对民众的影响力也在逐步增强,且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中社交网站的发展极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的交往距离,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概念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一、社会媒体营销及其对NGO组织的影响

社会化媒体营销是利用社会化网络,在线社区,博客,百科或者其他互联网协助平台和媒体通过传播、资讯的方式处理公共关系和维护开拓客户服务。一般社会化媒体包括工具包括论坛、微博、豆瓣、人人这样的社交平台,还包括土豆、优酷等视频网站。社会化媒体的高度数字化信息,使得人们能通过数据分析较快且准确定位于目标群体集中的传媒平台。

通过转发日志、分享图片或上传视频音频,使网民对公益事业的关注、大众对公益事业的参与监督都变得简单可行。这一方面将加剧NGO组织财务、项目透明化的压力,但同时这也是一个绝佳的宣传机会。NGO组织在媒体平台上将财务的透明度提高,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其公信力将得到极大地提高。NGO组织如果合理和创造性的运用社会化媒体营销对组织本身的发展将大有裨益。

二、NGO组织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发展现状

(一)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NGO组织对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认识和利用较早,且已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体系。一般情况下,国外的NGO组织在网络上都有自己较为完备的主页,且有专人负责网站的维护与更新。定期活动资讯,更新活动介绍。开拓自己的公益社交渠道,促进有公益心的人群线上线下互动。同时他们还有效的利用twieer、facebook等社交平台推广宣传自己的公益理念和公益活动活动、进行志愿者招募。同时提高财务透明度,在网站将其公益项目账务公开,接受大众监督,获得公众对其公信力的支持。这种低成本、高收益的营销模式,在全球化背景下使得许多国际性NGO组织得到高速发展。

(二)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的NGO组织发展属于晚发外生型,受国情的限制,其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国都与国外有较大的不同。由于资源的匮乏、规模的有限,专业人才、专业教育不足的问题,使得整体质量良莠不齐。近年来频发的公益资金挪用,空壳公益项目,与商业相勾结的公益活动,更使得公益机构的公信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重建社会信任,发挥NGO组织的社会功能对国家、机构、工作者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有部分组织意识到了传播营销的重要性,但传统传媒领域中的传播方式、传播手段和资源使用上等多方面都与NGO存在不兼容状况。

目前我国的NGO组织已开始广泛使用这种方式去运营,然而除了一部分时效性特点较强的受到广泛关注的微博活动外,众多NGO组织的社会化媒体营销仍处于起步阶段。这种低成本、全球化以及潜在的巨大影响力使得社会化媒体成为NGO组织达到并实现较高目标的理想渠道。如何使理想渠道成为现实成为目前NGO组织研究发展的重点。

三、社会化媒体营销在我国草根NGO组织组织发展中的运用

(一)我国草根NGO组织组织的发展困境

我国的草根NGO组织在汶川地震后日趋活跃,发展迅速,在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反映公众利益诉求、提供和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舒缓就业压力和推进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整体而言,我国草根NGO组织的发展仍十分脆弱,存在着普遍规模小,能力弱,社会公信度不足等问题。而制约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则是受外部环境的挑战与草根NGO组织自身的挑战两方面共同影响的。

从外部环境上来看,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对NGO的了解与认知程度还非常有限,且公众对于NGO的认识和了解一般都是通过媒体、网络的渠道所实现,而新闻媒体则是一种时效性强,更新率非常高的传播方式,因此公众通过这一渠道来认识了解NGO在很大程度上都会随着新闻热点的迅速转移而缺乏持续的关注。

从其草根NGO组织自身上来看,由于其本身存在规模有限,资源匮乏,管理水平低等问题,使得这些组织也无暇顾及到营销传播的问题,而即使其意识到了营销传播的重要性,它们也会在传播方式、传播手段和资源使用上依赖于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而与这些传统的媒体合作则具有比较高的难度和不可控性。

这体现在一方面大众传媒对于新闻的曝光与支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那些不具有独特新闻性的信息很难获得媒体的关注,而一般草根NGO组织参与的事件的新闻很难获得媒体的青睐。另一方面,大众传媒虽然也提供了广告这类形式的信息传播渠道,但是面对高额的广告费用,也使得草根NGO组织们望而却步,且NGO本身作为一个公益性机构采用这种高额广告投放的形式进行传播也很容易受到公众的质疑与诟病。

(二)社会化媒体营销运用可以带来的优势

社会化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传播形式,本身具有参与性、公开性、交流性、社区性和低成本等特征,这些特征能够为这些草根NGO组织提供一个较低门槛的传播基地,以及一个相对便利的沟通渠道、和更精准的目标人群。这主要体现在首先参与性方面,与传统媒介由其自身掌握话语权不同的是,社会化媒体能够使更多的用户通过自己的方式参与到传播当中,能够自己创造内容,既是自己的受众也是内容制造者。

因此草根NGO组织可以利用这一优势通过这个渠道来宣传组织的宗旨,树立组织的品牌同时还能招募和吸纳更多的志愿者或是组织成员。目前,已有许多的NGO组织在社会化媒体上建立了站点。它们利用这些站点传播组织信息、更新项目进展、开展网络活动。一些先行者,如中国扶贫基金会、绿色和平、世界自然基金会,已经在社会化媒体上获得了为数不少的拥戴者。

其次在公开性方面,一方面为公众们自由的使用参与社会化媒体提供了自由的环境,另一方面,这种自由与公开也恰恰成为公众监督NGO组织的一种手段和方式,NGO组织也可以有效的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及时的信息、分享、反馈等与公众在社会化媒体上展开深度的交流与互动,以此来建立自己的公信力。

再次社会化媒体实质上为NGO组织与公众之间提供了一个长期沟通与互动的平台。相较于传统媒介方式,去掉了广告包装背后的那种隔阂感。通过这种直接和长期的交流互动,双方之间也会逐步由陌生走向熟悉,同时也拉近了与受众间的距离,更易获得支持。

最后社会化媒体的社区性和低成本,又能帮助NGO组织找到网络中的公益“圈子”,从而找到合适的目标受众。并且即使是在NGO组织运营费用缺乏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数字网络等形式进行社会化媒体的营销,一方面这减少了营销所涉及到的实体费用,如广告等;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与大众在网络上的互动反馈,帮助NGO组织进行评估改善。

四、策略探讨和建议

NGO组织的营销传播与企业不同,但是二者都是为其自身宗旨的传播而服务的。在营销方面,NGO组织可以借鉴企业的传播与管理方法,去推动自身品牌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效发挥社会化媒体的营销手段的作用,一个好的营销策略的建立能偶帮助NGO组织更加有效率的实现自身的组织使命,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需要把握受众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特点,有针对性有价值的内容。以往传统程式化的新闻语言或是口号在当下不易获得受众们的关注,我们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新闻形式来向受众宣传NGO组织的理念,如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言之有理的观点;幽默搞笑的段子、图片或视频;具有艺术性的视听文件;测试、游戏等有趣的应用等,通过这些形式来使受众产生共鸣或认同感。

其次也要注重对于线上网络形式的管理与宣传,这表现为可以通过微博、人人网、微信等消息,并及时的回复用户的反馈、提问等,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同时可以设置一些便于参与的线上网络活动,如“随手拍公益”、或是有趣的小测试等,让用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参与公益活动,同时也达到了再传播的目的。

最后要注重打通线上线下的渠道,整合营销,借助企业、或是大众媒体、网络媒体的资源优势,通过以电子商务、自主创办SNS 社区和客户端与应用软件的形式,进一步建立组织的品牌形象,推动组织的价值使命传播。

参考文献

[1] 纪丕霞.我国草根NGO发展的难题分析[J].科技信息,2006(01).

篇6

【关键词】公益组织;慈善组织;非政府组织;NGO;监管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009-02

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成为了政府改革的一大重点。民政部随之下达了“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四类社会组织可直接登记,不必要审批将被取消”的政策,再度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公益慈善类非政府组织(NGO)在中国大量涌现,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在社会治理和政府监督方面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与其他类型非政府组织相比,公益慈善类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更显弱势,仍存在着缺乏法律和政策的支持、规模较小、独立性不强、活力度不足等问题,在部分慈善机构遭受质疑的大环境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政府、公众以及NGO自身在相关问题上的监管存在着或严或松,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益慈善类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发展。依托对上海地区相关调查,本文旨在探讨对公益慈善类NGO的监管过程中还存在的几个不足与缺陷,分析并提出有一定价值的建议与见解。

一、公开透明的边界参差不齐

公益慈善类的NGO一般被称为公共组织。所谓公共组织,就是指一些机构使用了公众的资源而需要向一般公众负责(问责)的组织。

公开透明是公益组织的生命线,是赢得公众、捐赠人信任的基础。公益组织可以接受社会捐赠或向社会募集资金,享受减免税等待遇,因此有必要披露相关信息。这一般是在与捐赠人的约定中的,当然也是行业惯例,或者职业道德。同理,公益机构享受了税收优惠,则意味着使用了公众的资源,因此应当向公众披露。公益组织披露信息的对象包括内部向理事会披露,外部向政府部门、捐赠人和公众等不同对象进行披露。对不同对象,信息披露的内容与边界是不一样的。

由于公众是分散的个体,不便统一的意见,因此他们的委托人政府,就可以代表公众对公益机构的信息披露提出要求。这一般都体现在政府的各种规章之中,也是公益机构信息披露的底线。而这些要求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是否能够较好的代表公众,在另一层面上,即是表达和捍卫公众利益的能力。目前政府开展“群众路线”运动,实际上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基金会中心网的FTI指数的局限性:1.只用于评价基金会,而不涉及未注册登记的民间NGO。2.评价标准只是披露规定的信息,且是由基金会自主申报为主,缺乏第三方特别是普通民众的参与评分。申报内容是否合理、准确,没有判断依据。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总结出理想的透明披露,需要公益组织能够回答下面的问题:

1.组织成立的背景以及你们的使命是什么?

2.基于组织的使命,贵组织计划或已经启动了哪些项目?

3.每个项目,是否我能够查到所有的受益方?且每个受益方的背景信息已公开,同时包括了受益方接受资助的内容和时间?

不容忽视的是,公益组织的公开透明是有界限的。其原因在于:首先,信息披露是有成本的;其次,还需要保护捐赠人的隐私;最后,一些公益组织认为,涉及组织核心竞争力的信息也不宜对外披露。因此,公益组织在向不同对象披露信息时,需要把握不同的边界,掌握不同的度。对于一些小的公益组织而言,由于需要披露的信息有限,因此,披露的内容更细,而对于一些大的公益组织而言,如果需要披露到每一分钱的使用,甚至买了多少包打印纸都需要披露,那么披露的成本无疑非常巨大,其实这也是浪费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慈善资源。通常,公益组织披露的底线是根据各国的法律法规,向公众披露年度报告、财务报告、项目活动等基本信息。例如,根据《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基金会需要向社会公布的信息包括:年度工作报告、公募基金会组织募捐活动的信息、基金会开展公益资助项目的信息。

二、公益组织和公益从业者的收入水平偏低

由于国内多年来公益慈善类NGO发展程度较低,人民群众对于公益从业者的理解也失之偏颇。在一系列慈善组织失信案件与媒体舆论环境的影响下,公民对于公益从业者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解。

(一)公益组织应当盈利

如大众所知,公益组织不同于工商企业,一般不从其进行的相关公益业务中获得利润。一般认为,捐赠方无偿提供公益组织日常运营的开支,捐款也是公益组织收入的首要来源。随着公益组织运营的专业化、规模化,公益组织在逐渐进行商业化“营利”的尝试,试图通过一些商业行为满足自身运营需求,并将商业运作中产生的利润,反哺到公益活动之中。此处需要明确一点,商业活动是为了可以不依靠、少依靠捐赠款,维持公益组织的正常运营为目的,而该组织本身进行的公益活动,依旧不产生经济利润。

(二)公益从业者的收入水平应该如何度量

在社会普遍观念中,选择了公益事业,就等于选择了一条清贫的道路,一条必须尽可能“无私”的道路。但这种陈腐的观念显然是错误的。

在对公益组织财务报表的审计之中,管理费用(这个管理费用是会计科目,不是机构收取的管理费)中列支了多少员工工资是很敏感的区域。在我国,NGO从业者的收入差距很大,从没有固定收入到年薪百万以上的都有。

公益事业从业者获得的收入,不是社会救济,而是正常的劳动报酬。公益活动虽然不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但是具有不可否认的社会价值。而公益事业从业者领取的薪水,就是对其劳动活动所创造的社会价值的报偿。这个工资高低的标准,应该根据其活动创造的社会价值的高低量化。若该组织有较好的社会反馈,则应当被支付更多的报酬。若该组织效率低下,则应获得较少的报酬。

但问题出在,现行的会计体系中,很难将公益活动创造的社会价值准确入账,纳入财务报表之中,“即使在那些有计算权力和审计能力的非政府组织里,员工并不一定能足够好的应用这些条件”。二十一世纪以来,会计学界在此领域进行着不断的探索。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内容,一方面与企业社会责任(CSR)的计量相关,另一方面是NGO财务核算的命脉。这一方面的研究,如果在今后可以取得进展,建立一套科学、公允的社会价值核算体系,将会是现行会计制度的重要补充,也会让社会各界提供一个更好的评判NGO的价值标准。也正是因为标准不成熟,所以造成了合理性(从业者可以挣到工资)和不合理性(工资标准不统一,收入差距大)并存的现状。如上所述,NGO从业者的收入标准,应该从其创造的社会价值多少出发,而不是从其创造的经济价值出发。这一套工资收入体系,会在未来逐渐完善,当然,也许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现今中国公益事业从业者的收入现状

当前中国大部分从业者的普遍收入水平,虽然还不到饥寒交迫的程度,也足可以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一方面,商业化经营思路可以带来收入,但并不适合所有NGO。因为大多数从业者们不具有出色的商业思维,难免弄巧成拙,越办越糟。另一方面,基金会对拨付资金的监管严格,因为没有可靠的评价标准,只好一碗水端平的低收入。再一方面,即便NGO从业者的收入已经低到如今的情况,社会公众依然对做公益的人领工资保持怀疑态度。简而言之,按办公地点,国内的挣钱没有国外多。按组织性质,国内组织挣钱没有国际组织多,排除物价因素,国际组织在国内的分支机构工资也偏低。

基金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程度极高。其中不乏职业律师、投资银行、医生、广告公关行业转行而来的,他们有着一流的专业素质,放弃过去的高收入,以创造社会价值为目标工作,理应得到一定水平的报酬。

三、限制NGO发展的“限额”政策

中国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4年6月开始实施。它首次按是否面向公众筹款,将基金会分成了公募和非公募两种,“非公募基金会”这种民间组织形式因此得以正式落户中国。

根据规定,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以政策的形式对规模、性质和运作方式不同的各个机构一刀切,这明显是有违常理的。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这项政策,限制了慈善公益类NGO对于工资发放、项目开展、员工招募、资源运用等正常日常开销。以至于部分NGO对员工的工资以项目为单位,工资涵盖在公益项目之内。即使如此,员工的多数福利依然难以保障。

四、捐赠方面科学性偏低

捐赠,即捐钱、捐东西、捐服务,而科学捐赠的关键就是怎么把东西以正确的方式,捐到正确的地方去。

个人捐赠者能力有限,可以选择的捐赠方式很灵活。对于一般人而言,小额的现金捐助是一种最方便的捐赠模式。捐助对象可以选择自己信任的基金会或者公益组织,不推荐直接将现金给予受助人,也就是所谓的“捐机构,不捐个人”基本原则。如果是在一些募捐平台上,看到一些重病患者的募捐需求,有能力的话也可以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尽量通过中介机构,不要与受助人建立直接的私人联系。

个人捐赠者如果想提供物资捐赠,无论是捐给个人还是组织,都最好可以事先与对方取得联系,以确定自己捐赠的物资是对方确实需要的。

五、税收优惠制度不完善

在税收优惠制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免税资格没有规范的认定标准与确认程序。与政府关系往来密切,或者带有官方色彩事业编制的有关NGO更容易得到政府青睐,因此更容易办理和获得免税资格;而那些由公民自发组成的NGO或者是部分海外华人华侨创办的相关基金会,由于跟政府关系不紧密,所以在程序上更难以获得免税资格,从而也限制了其获得免税资格的比率,通常难以通过。

总之,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社会尚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公益慈善类NGO的发展无论在外部法律政策的环境下,还是内在的制度构造和能力建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来自社会体系的支持也不够有力。然而从发展上看,随着国家政策对公民社会建设的倾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个较为完备的监管体系下,在法治化的中国建设起来之时,公益慈善类非政府组织将能够调动更多社会资源,提供相关社会服务,实现公民社会自治,并通过政策倡导积极有效地影响社会的公共决策过程。

参考文献:

[1]黄姣.美国慈善从业人员薪酬制度启示[J].决策探索月刊,2011(12).

篇7

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中国篮球职业联赛;公益形象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8-0050-03

The Study of CBA’s Public Image-building under the Integrated M arketing Communication Theory

BI Xianwei1,LIU Xiangbin2

(1.Hebei Financial College, Baoding 071051,Hebei China ;2.Anti-doping Center,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Beijing 100089,China)

Abstract: Sports operation is one of the typical cases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 on. The CBA (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 league matches have great influen ce in China.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theory, this repor t analyzes the methods of how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 opment of CBA, focusing on the usage of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y, building publ ic image via organizing public competitions and gaining social benefit.

Key words: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CBA; public image

整合营销传播(即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缩写为IMC)是上个世纪90 年代市场营销界最为重要的发现,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也得到了企业界和营销理论界的广泛认 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作为一种实战性极强的操作性理论,兴起于商品经济最发达的美国。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近几年来,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也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一度 出现“整合营销热”。

体育赛事营销源于1978年美国的《广告时代》杂志,但成功的营销模式始于1984年的 洛杉矶奥运会。著名的金融家尤伯罗斯尝试了全新的运作模式,出售电视转播权、收取广告 费、出售纪念币和门票,首次对奥运会进行商业化操作,不但逆转奥运会一度亏损的局面, 还使奥运会由纯粹的体育运动会转变为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大型社会经济活动。

体育赛事营销理念进入中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80年代后期,中国体育赛事组织 者也开始尝试营销活动。我国的体育赛事运作经历了一个从政府包办运作赛事到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赛事到政府参与,市场运作赛事的渐进过程。而现阶段不同性质、不同级别的体育 赛事在市场化和营销手段方面相差也比较大。国际性的、知名的体育赛事市场运作成熟,而 一些国家计划内的体育赛事对营销手段和策略的应用还在尝试阶段。

中国篮球职业联赛(以下简称CBA)作为国内较为活跃的周期赛事,在注重市场开发的 同时,应注重树立本身的公益形象,将更有助于品牌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2]

1 整合营销传播是社会大营销,通过扩大社会效益来营造品牌形象是CBA的未来成 长之路 1.1 整合营销理论及其优势整合营销理念(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IMC)是由舒尔茨教授(Don E.Schultz)提出的,简单说就是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传播方式,传递本质上一致的信息,以 达到宣传目的的一种营销手段。美国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学院研究组的定义是:IMC是把品牌 等与企业所有的接触点作为信息传达渠道,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为目标,从消费者 出发运用所有手段进行有力传播的传播过程。美国广告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Advertising Agencies, 4A)对整合营销传播所做的定义是:营销传播计划就是确认评估各 种传播方法战略作用的一个增加价值的综合计划(例如,一般的广告、直接反应、促销和公 关),并且组合这些方法,通过对分散信息的无缝结合,以提供明确的、连续一致的和最大 的传播影响力。

整合营销理论认为企业需要把重点放在客户以及他们的要求和需求方面,采取由外而内 (Outside-in Oriented)的战略规划,以整体客户体验为重点,集中协调营销传播活动,强 化与顾客的关系(Don E. Schultz, Heidi Schultz, 2001)。IMC不仅是影响目标群体行为 的说服性传播活动,更是以回应(Responsiveness)、相关性(Relevance)、感受(Recognitio n)和关系(Relationships)为框架与顾客进行双向互动的交流(DonE. Schultz 2000)。

和传统营销模式相比,整合营销的独特优势在于打破了传统营销狭隘的观念:营销只 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功能,舒尔茨教授甚至认为整合营销的观点应该上升到企业 的战略层。整合营销战略摒弃了以往从静态的角度分析市场、研究市场,然后再想方设法去 迎合市场的做法,开始引入动态观。[3]

1.2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阐释中的CBA品牌形象建设整合营销传播是从更加宏观、系统和务实的视角分析品牌形象建设,因此,CBA品牌建设是 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舒尔茨教授的观点是“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业务战略过程,它是指制定、优化、执行 并评价协调的、可测度的、有说服力的品牌传播计划,这些活动的受众包括消费者、顾客、 潜在顾客、内部和外部受众及其他目标。”

体育赛事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看待赛事整体的新方式,它是通过一定的主体重新编排 的信息传播,使各类利益相关者在赛事参与过程中充分体验,并运用赛事管理的独特工具, 如公共关系、赞助权利、关系营销等,来实现提升对赛事、品牌、理念和组织的感知和认同 。

CBA品牌建设从1995年开始创办主客场制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经过13个赛季运营,逐步 成为中国著名的职业体育联赛。但未来的发展中,应从整合营销的角度,全方面关注自身品 牌的成长,特别是对未来消费者的培养将是一项赛事长期繁荣的关键环节。

1.3 体育赛事是典型的整合营销案例,CBA品牌建设可以在其理论指导下重新调整建设战 略从整合营销理论出发,在经历了市场竞争的种种考验后,企业应认识到对社会应担负一 定的责任。于是,一些企业率先积极主动地调整经营理念,从企业、顾客、环境三方的共同 利益出发,在谋求企业发展、寻求顾客满意的同时,更没忘记对社会公益尽上一份力。

由此,在确定营销政策时,将企业的利益、消费者利益和公共利益三者结合起来加以平 衡,试图追求一种三方效益都有保证的营销方案。这种企业认为,“组织的任务是确定目标 市场的需求、欲望和兴趣,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提供满足顾客的商品,提供商品的方式应对消 费者和社会福利双重有益。”正因为他们注重社会效益,因而他们也更关注企业自身的社会 形象与整体理念。这些企业通过采取和实践以企业、顾客、社会三方共同利益为导向的营销 理念而获利颇丰。

体育赛事运作是典型的整合营销案例,在具体操作中,公共关系理念和方法的介入是有 效的整合营销方式。一方面,公共关系以促销的力式支持营销活动,为营销创造更为有利的 环境;另一方面,这也是向全部目标公众传播非促销信息的工具,对于体育赛事而言,公共 关系扮演了一个比营销促进支持作用更加有效的角色。

例如,NBA每年举行“篮球无疆界”的活动,鼓励球迷参与。NBA还会经常举办公益活动 , 组织球星宣传艾滋病预防,对教育事业进行捐款等,在公众和球迷面前树立一个有社会责任 心的体育赛事主办方形象,使球迷更加热爱自己的偶像球队,也增加了和球迷沟通的机会, 并为培养下一代消费者服务。[4]

CBA作为国内具有开发潜力的体育赛事品牌,应跟进利用公共关系促进品牌提升的营销 方略。

2 CBA公益形象塑造过程的核心环节

2.1 在社会中举办各类公益比赛,特别是举办针对青少年群体的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

首先,需要明确公益比赛的类型,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各类比赛,需要带有公益属性, 不仅会对现有球迷产生良好影响,还有可能培养下一代球迷成为忠实消费者。

其次,对于赛事组织方、公益组织方、赞助商、观众、志愿者来说,CBA所推出的公益 赛季的收入和支出是透明的、公开的。

赞助商和观众最希望知道他们的支出中有多少能交给公益组织,有多少用于了赛事运作 。因此,组织方需要在宣传广告中明确标出这些数字,如“您购买门票所花费的30元钱将有 20元捐赠给公益组织”。此外,在赛季结束后,赛事组织者还应该与公益组织、赞助商共同 召开新闻会,向社会公布整个赛季的收支情况,举行仪式将收益赠与公益组织等。只有 使公益赛季透明化,赛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在社会上就会产生积极影响。[5]

2.2 与各类公益组织合作是举办公益比赛的主要渠道公益组织包括正式的、有一定声誉的公益组织,或是能令赛事的参与者和观众感兴趣的 公益组织。要寻找正式的和有一定声誉的公益组织相对容易,如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 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全国体育基金会 等。而要找到能令赛事的参与者和观众感兴趣的公益组织或公益事业则较为困难,需要对CB A消费者进行相关的调查,并与当前的社会热点相结合,力争所合作的公益组织或公益事业 是当时的社会热点,也是舆论和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

选定合作的公益组织和主题后,就开始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召开筹划会议与公益组织 商谈合作。一般来说,筹划会议需要进行以下议程:1)介绍赛事和公益组织的历史与现状; 2)介绍赛事组织和公益组织双方的组织目标;3)商讨如何通过举办公益赛事帮助双方实现组 织目标; 4)商讨公共关系、宣传推广和广告策略;5)商讨希望实现的财务目标和分配方式 ;6)商讨双方的权力和责任;7)商讨赛事举办的时间和地点等。[6]

2.3 公益组织与职业联赛的关系公益组织能为赛事组织方提供多种资源,为赛事的成功举办贡献力量。如公益组织可以 组织志愿者,帮助赛事组委会促销门票,在比赛现场担任检票员和领位员,帮助销售纪念品 和特许经营商品,为观众看护交通工具,邀请与公益组织有合作关系的名人、明星出席赛事 ,提供有可能捐献的单位和个人列表,允许赛事使用公益组织的名称或标志等等。

2.4 CBA公益形象塑造案例 2005年“CBA与我共成长公益计划”就已启动,易建联成为这次公益计划的形象大使 。这一由中国篮协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实施的公益项目,将依托男篮职业联赛 ,通过社会动员和系列专项活动募集资金,设立的公益基金将用来改善中西部贫困地区体育 运动现状,传播公益理念和篮球文化。时任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代表中国篮协捐赠了131万 元人民币[7],并计划在未来3年内以CBA为载体募集资金1 000万元,用于援建CBA 希望小学 、希望图书馆、希望体育室和希望篮球场。在赛季结束前,中国篮协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 会将对积极实施公益计划的俱乐部授予“爱心俱乐部”或者“CBA公益企业”等称号[8 ]。作为此次公益计划的启动基金,安踏公司捐赠300万元钱物成为该计划首个响应者[9]。

3 CBA公益形象塑造成功后的品牌收益

3.1 获得社会大众对CBA品牌认同感一些关于人类需求的心理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析社会大众对CBA联赛感兴趣的根源, 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类需求的理论研究中指出,人们的需求行为不单单是因为机械的或本 能的控制,而且人们的需求也会受到他们所渴望达到而又力所能及的最高层次的那一些愿望 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分析球迷对CBA联赛的品牌认同感,当CBA联赛球 迷的基本需求――CBA所提供的比赛服务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从CBA联赛中找寻一种简单需 求之上的,具有归属感、亲情、自尊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需求,也就是CBA联赛所提供 的比赛之外的,一种CBA品牌的感性价值。我们在推动联赛发展不仅仅要提高比赛的质量, 还要注重CBA品牌形象的提高,随着球迷对CBA品牌形象关注的提高,单纯的比赛已经不能满 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开始更关心CBA球员的道德水平、为社会承担的责任,这些已经是球迷 仅仅追随CBA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切促使CBA管理者们必须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提高CBA品 牌形象,抓比赛质量和抓联赛形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2 增强对利益相关者的吸引力大力塑造和提升CBA形象,不仅仅能吸引社会大众对CBA的关注度,还能让一些投资CBA 事业的相关者们敢于对CBA进行投资,良好形象是良好投资环境的基础之一,是吸引投资者 关注的一个重要条件。而CBA的发展离不开CBA投资者们,这些CBA利益相关者是CBA赖以生存 的重要基础。

3.3 增强CBA与各方面的关系

3.3.1 CBA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CBA作为一个体育组织在其运营过程中难免会与政府职能部门发生或多或少的关系,而 作为职能部门的政府机构在行使其行政职能的时候,掌握着政策的主动权,而这些行政职权 可以制约和影响CBA的一些活动正常执行,对CBA顺利开展各项活动产生影响。当前CBA许多 体制还不完善的现状下,需要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提供相关帮助。而良好的CBA形象是 政府部门支持的重要基础,是政府愿意提供支持的重要保障。

3.3.2 CBA与传播媒介的关系CBA联赛的产品比赛要想传送到不能现场观看的球迷,要想让更多的人喜欢观看CBA联赛 ,就必须要有媒体的参与,媒体可以快速的把联赛通过各种方式传达到观众面前。而媒体要 想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收视率也需要借助CBA联赛的新闻价值,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合作, 共同发展。良好的联赛形象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从而吸引媒体参与报道CBA联赛,让媒体 更加愿意参与CBA联赛的报道。

3.3.3 CBA与企事业单位的关系CBA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获取大量的资金等的支持,而一些企业需要CBA联赛这个平台提 高企业的知名度,这样就构成了CBA和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前提条件。如果CBA形象良好 ,能够吸引众多关注,这些投资者就能从中获取更大的商机,更加愿意投资CBA联赛,而CBA 联赛就可以利用这些投资需求更好的发展。因此良好的形象也是促进CBA与企事业单位的关 系重要方式。

3.3.4 CBA与球迷等消费者的关系球迷是CBA联赛存在的先决条件,是CBA联赛服务的对象,是联赛运行的物质基础,离开 球迷,赞助商就失去了赞助CBA的根本意义,而媒体的报道也就没有人关注,也就失去了报 道CBA的价值。所以CBA要妥善处理与球迷之间的关系,而良好的形象是吸引球迷的一种重要 方式。

4 结 论

1)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下的 CBA公益形象塑造是其品牌塑造和推广的重要手段和环节,体育 赛事营销赢在长期对市场的培养,以及与消费者更加有效地互动方面,因此,依据整合营销 理论,就可以提出商业化的赛事与公益形象塑造的双赢操作方法。

2) CBA公益形象塑造通过在社会中举办各类公益比赛,特别是举办针对青少年群体的丰富 多彩的各类活动来完成,其中选择合适的公益组织是关键步骤。

3) CBA公益形象塑造成功后的品牌收益包括:获得社会大众对CBA品牌认同感;增强对利益 相关者的吸引力;增强CBA与各方面的关系等。

参考文献:

[1] 毕研嵩. CBA联赛市场的营销策略及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学位毕 业论文,2006.

[2] 朱强.体育慈善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学位毕业论文,2008.

[3] 伊吹英子.企业公益活动的变革.智力资源创造,2001(10):23-25.

[4] 姚增强,李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观众忠诚度的调查及其培养策略的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51-53.

[5] 侯明廷,蔡放.公益活动策划新战例[J].市场观察,2003(3):35-36.

篇8

时间:2021年4月

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国公益社会组织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救援队队伍的发展也很迅速,因其参与社会应急的热情高,活动范围广,抢险服务领域宽等特点,成为社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队伍不仅弘扬社会正能量,而且已成为应急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救援队主要性质就是纯公益救援和参加举办各种公益活动,发扬志愿服务和无私奉献精神,是辅助政府抢险救灾的一支重要的社会救援力量。但队伍管理松散,装备低下,资金缺乏,专业欠缺,保障缺失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对社会救援力量高度重视,培育力度逐渐加大,但大部分公益组织连对口的主管部门都没有,所以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维持队伍的发展基本上靠队员的情怀,因为需要用自己的收入补贴公益活动,这些实际问题已经阻碍了社会组织队伍的健康成长。

介休市目前有天龙救援队、蓝天救援队、斑马救援队等三支相对比较专业的民间救援队伍,几年以来从应急救援、应急保障、公益讲座、培训、防震减灾科学普及以及抗疫方面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蓝天救援队、天龙救援队先后获得介休好人奖,但从长远发展来看,结合在工作中碰到的各种情况,要更好地辅助政府、为人民群众服务,弘扬社会正能量,发挥公益救援力量,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短板。

目前社会组织存在的困难具体表现在 :

1、缺乏必要的救援器材和装备 ,比如常见的急救包、担架、除颤仪、救生衣,以及救援车辆等救援装备,还有用于运输救生艇的专用拖车,这些专业装备价格高,以救援队目前的经济现状,无力承担。

2.缺少装备安置仓库。随着添置的基本装备数量不断扩大,加之有些救援组织一直就没有办公场所和装备库房,救援队的救援装备无地存放。

3.缺失实施救援活动的保障机制。一是救援时间的保障,当灾害发生时,需要随时出动、立即救援,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职工身份的救援队员面临着出队与单位考勤之间的矛盾。二是队员生命安全的保障,应急救援本身存在安全风险,当意外发生时,对队员家属与整支队伍都将带来很大的风险。由于公益救援性质,目前没有足够的资金承担救援队员的商业意外保险费用。

具体的建议:

篇9

关键词:民间组织;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2-0001-02

民间组织泛指那些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各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公民自发成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社会性特征的各种组织形式及其网络形态。这些组织中通常包括各种冠以“学会”、“研究会”、“协会”、“商会”、“促进会”、“联合会”等名称的会员制组织, 以及包括基金会和各种民办学校、民办医院、民办社会福利设施等各类公益服务实体在内的非会员制组织。本文从民间组织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市民间组织所做的工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方面作一阐述。

一、我市民间组织的发展现状

民间组织具有天然的对社会各群体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对于有效整合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多种力量良性互动,逐渐消除公共权力与个体利益的对立以达到和谐状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民间组织“自然之友”在1996年向中央政府紧急反映云南滇金丝猴因森林砍伐而濒临灭绝的情况得到重视,使这一物种得以保存下来。此外,目前在中国各公共场所广泛推行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就是由自然之友、地球村、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等6家民间组织发起的。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政府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市民间组织也迅速成长并日益壮大起来。他们在调动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扶助弱势群体和开展各种公益性的社会福利服务方面,发挥着政府与市场所难以取代的积极作用。

比如2006年9月,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在我省兰州、天水两市启动。该项目以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为重点,预防新一轮艾滋病病毒在中国感染。甘肃花雨工作组将原有热线电话延伸,开通24小时服务,并开展了兰州市男性接触者预防艾滋病经性传播活动;兰州庄严心理研究中心对特殊人群防艾心理、行为进行了调研;兰州大学红丝带爱心社深入兰州部分建筑工地,对农民工进行防艾宣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关爱互助小组发起精神支持与生产自救活动。

2007年由七里河社区志愿者协会组织实施的“四点半工程”,每天下午四点半义务接送小学生,组织放学的孩子们开展有益的校外活动,请社区志愿者为孩子们讲革命传统,作报告,辅导功课,成为校外最佳辅导员,同时也使他们找到了发挥余热、施展才艺、奉献爱心的多彩舞台。

我市各类民间组织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发挥社会功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在参与我市社会福利建设,推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向党和政府提出了不少建议,调解社会矛盾、促进人际和谐、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和灵活的机制,利用社会资源,扩大社会服务领域,拓展了就业和再就业渠道,适应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的物质文化需求,成为我市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我市经济发展,在繁荣文化、发展教育、保护生态、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体育卫生事业等方面奉献聪明才智,建功立业,促进了我市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我市民间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间组织不仅是联系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而且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可以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提供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市民间组织直接代表各公众阶层,向政府表达意愿,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协调公共政策和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冲突。但是,在其发育和成长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着我市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

(一)民间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民间组织的登记制度和管理制度是采取双重管理制,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审核、双重负责、双重监管的原则。这要求发起人要先找一个愿意当“婆婆”的业务主管单位,才可成立社团,增加了登记注册的困难。

2002年成立的兰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隶属市民政局,是全市民间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全市民间组织的登记和年度检查,监督民间组织活动,依法查处民间组织的违法活动和非法组织。对民间组织进行监督管理和开展执法活动是登记管理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但是登记管理机关没有执法权,缺乏行政执法的基本职能,难以做到依法行政,外出执法必须协同政策法规处一起行动,管理力量薄弱,监管不到位,矛盾突出。

比如,一些业务主管单位没有认识到民间组织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殊的作用,要么认为民间组织可有可无,就是从事交流、研究等之类务虚的事,对之疏于管理,仅仅对民间组织登记、年检出具审查意见,出了问题,大多不愿承担责任;要么认为民间组织乱收费,干扰政府部门正常工作,没有从发展观点,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认识到民间组织潜在的作用。

目前,我市各级管理人员中仅有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的人是专职的,县区没有配备专职的登记管理人员和专项工作经费。随着民间组织发展管理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管理任务重与管理人员少的矛盾将十分突出。民间组织参加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非法结社现象时有出现,有关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民间组织的发展缺乏政策支持和引导

近年来,我市对民间组织的管理和培育工作日益重视,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民间组织培育与管理的意见,专门就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给予政策、资金等扶持。但总体来看,目前民间组织在登记门槛、税收、财务、人事、工资、福利和劳动用工等方面还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引导。较多的民间组织感觉缺乏国家政策支持,而且,不少民办非企业单位特别是教育类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都认为它们与同类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待遇上存在不平等,有些政府部门在有关政策上存在不公平现象,如表现在“资金”、“评奖”、“项目立项”等方面。

(三)民间组织的发展缺乏社会关注

社会对民间组织普遍缺乏一定高度的认识。由于鼓励和维系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的社会机制尚未完善,缺乏鼓励社会支持和参与的引导性制度与政策,社会公众对这种新生的组织形式及它们的活动方式仍然存有一定的偏见和疑虑。同时,由于社会在组织文化方面的培养比较欠缺,广大公众的结社意识、公益意识还比较弱,在包括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民意识、自治观念、法制观念、公益精神等社会文化方面的支持比较薄弱,从而导致对民间组织的认识比较淡薄。另外,政府自身对民间组织的认可存在问题。即使是在各级党政机关,也有不少人不明确民间组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民间组织充分培育和发展,真正成为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介、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成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力量,成为和政府、企业相并列的第三部门。由于认识不到位,就不可能对民间组织的发展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民间组织自身发展能力不足

由于不少民间组织是依赖各类基金会、海外资助机构的资源,许多组织只能按资助者的意愿做项目,而无法制定自身的长远策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观念以及民间组织自身等方面的影响,许多民间组织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在经费维持上比较困难。多数民间组织由于社会影响力不强,社会公信度不高,还难以吸引社会捐赠。

部分组织内部管理不规范,自律不够,能力不强。一些民间组织在运作中采取因循守旧的工作方式,依附于某个政府部门,行政化倾向较明显,民间性特点不突出。有些民间组织在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没有规章制度,有些即使制定了一些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也多流于形式,应付检查;有的社团理事会、常务理事会长期不开会,不讨论民间组织事务,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民间组织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不明,发展思路不清,发展动力不足,服务能力、服务意识不强;有的承担政府转移职能履行不到位,开展各种公益性活动困难多、难度大;有的政治与法律素质不高,自律和诚信意识差。部分民间组织受到社会普遍追求利益风气的影响,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将营利作为首要目标,成为某些组织、某些个人致富的工具,严重偏离民间组织宗旨。

三、加强我市民间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有关民间组织的管理体制

改革现行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许可的管理体制,建立民间组织综合监管体制,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部门及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地拓宽民间组织的准人范围,以零门槛的设定解决民间组织合法性问题;对所有的民间组织搭建一个进行普遍备案的注册平台,通过备案注册获取民间组织的基本信息,关注其发展;对于满足条件的民间组织实行具有强制性的登记许可制度;特别要积极培育各种与政府合作、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基层民主和公民自治的民间组织。要为公益性民间组织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对于从事特定公共服务或政策鼓励的社会公益活动的民间组织,实行公益法人认定制度;对于经认定成为公益法人的民间组织,一方面给予财政和税收等方面最大限度的优惠待遇,而另一方面要进行更为严格和规范的行政监管及社会监督;坚决取缔那些从事非法活动的民间组织。要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凡规定应当披露的信息,应要求民间组织真实、及时、完整地披露,以接受社会的监督,提高公信力。对于从事特定公共服务或政策鼓励的社会公益活动的民间组织,实行公益法人认定制度;对于经认定成为公益法人的民间组织,一方面给予财政和税收等方面最大限度的优惠待遇,而另一方面要进行更为严格和规范的行政监管及社会监督;坚决取缔那些从事非法活动的民间组织。

(二)加大民间组织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民间组织的发展要求政府的工作能够整合不同利益,民间组织的发展又为整合不同群体利益提供了组织化的渠道。政府要主动地顺应这种潮流,扶持民间组织发展。政府应在购买服务、项目扶持等方面对民间组织进行支持,同时支持民间组织获得合法的服务性收入,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要制定一套系统、可行的民间组织税收激励机制,落实个人和企业捐赠社会公益事业免税政策,通过减免税政策对民间组织进行扶持,从根本上解决民间组织资金不足问题;要放手向民间组织让渡权力,将那些市场不愿管、政府无力管的社会职能尽快让渡给逐渐发展起来的民间组织,并给予充分的信任,达成良好的沟通,形成合理而有效的社会管理架构;要主动与各种合法的、健康的民间组织建立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它们在社会管理、公民参与中的作用;在改革过程中,在公共政策制订过程中,多引人民间组织参与。比如,可以使一些民间组织的代表参与人大,政协的活动,从正式的政治渠道纳入民间组织参加政策互动,引导民间组织与政府加强合作,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提高社会对民间组织的关注程度

社会对民间组织的认知与认可,固然与民间组织自身发展的状况与实际社会影响力直接相关,但也与整个社会的舆论引导和社会组织文化的培育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通过舆论宣传加强对社会公众主体意识、结社意识、参与意识、自治观念、公益精神等方面的引导,加强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的普及,引导公众从社会发展的高度去理解发展民间组织的重要意义。同时,也需要民间组织通过自身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更为了解和熟悉民间组织的发展状况和社会作用,从而提高社会对民间组织的认知度,使民间组织获得更好的社会支持氛围。既要看到民间组织存在的问题,也要看到它兴起的必然性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要关注和扶持民间组织的成长。将民间组织纳入党和政府的活动视野,执政党要加强对民间组织的领导和引导,各级政府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完善保护和发展民间组织的政策规章,明确民间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培育和发展各类民间组织。

篇10

关键词:慈善组织;纽约州;检察长;监管

一、美国慈善事业现状及监管必要性

1.美国慈善事业现状

美国被称为“慈善之邦”,志愿精神及慈善捐赠是美国人的重要行为特征。美国的慈善组织大体有两种:基金会和公共慈善机构。①如今美国慈善组织的数量之多,涵盖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广受关注。2009年,其资产总量规模就已经达到了2.6万亿美元,以GDP来计已经超过英法等国,可以名列世界第5。到了2011年,美国慈善组织数量已经超过了100万,占其所有非营利组织数量的3/4以上,涵盖医疗、卫生、宗教、教育等多个方面,资产总额接近3万亿美元,且仍在不断增长。

2.监管慈善组织的必要性

公益慈善事业是国家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与社会公共利益关联重大。对慈善组织实施监管,保证其良好运营,确保其资金捐赠者的利益及组织的公益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政府对慈善组织监管效果具体体现为:(1)确保慈善组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运作,符合法律法规要求。(2)通过监管保证慈善组织的公共利益目标,防止慈善组织人员谋取非法私人利益。(3)及时发现和制止管理不当或故意滥用行为。(4)确保其独立性以及在运营过程免受不当的外部影响。(5)慈善组织具有公益性,享有免税等优惠政策,需要国家对其一定程度上的监管,确保资金正当的使用,以防止国家财产的流失。

二、纽约州检察长对慈善组织监督机制

美国政府对公益慈善组织的管理是从联邦政府、州以及地方政府三个层级来进行的,在法治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手段对慈善组织进行监督和管理。在这些综合监管机制中,州检察长通常拥有普通法和州制定法赋予的广泛权力以实现这些慈善信托执法职责。②

(一)纽约州检察长慈善管理局

美国50个州和首都华盛顿特区政府都有专门机构分管在本辖区正式登记的公益慈善类民间组织。纽约州设有检察长慈善管理局,主要负责监督慈善组织,避免慈善资产在征集和经营过程中的不良行为,以保护那些慈善机构的捐助者和受益者,确保其资金和其他财产投入到慈善用途并使用得当。慈善管理局在所含遗嘱和信托协议的慈善捐赠和遗赠中也有职责保护公众合法利益。③

(二)纽约州检察长职权

1.负责登记注册

纽约州司法检察长通过预防制来对慈善组织进行监管,除了像美国红十字会这样由国会特许成立的慈善组织外,任何慈善组织要取得公益法人资格首先要申请登记注册。根据纽约州《非营利组织法》规定,在纽约州从事慈善活动或者征集慈善捐款(包括基金会和政府补贴补助)的大多数组织都必须在总检察长的慈善局注册。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组织,还必须按照具体规则和条例的规定来进行统一的注册认定,才可以享受免税资格。此外,慈善团体经常会雇用营利性的公司(“职业募捐人”或“职业劝募者”)来代表他们筹钱,这些公司也应注册和上交财务报告。

2.信息公开披露机制

建立信息公开披露机制是纽约州检察长对慈善组织的重要监管手段。在提高公益慈善组织透明度的各种做法中,最重要的措施是从1999年起全面实行的年度报表制度。纽约州检察长要求劝募性的慈善组织上报年度报告。注册的组织需要向纽约州检察长慈善局进行年度申报,提交年度报告,由慈善局进行审查。

纽约州的法律规定司法检察长和慈善团体有义务向任何索要的人提供申报的报告。公众可以从多种渠道便捷完整的获悉年度报表的完整内容。例如,癌症研究所、美国乐施会均在其官方网站上添加990表格供公众查阅。同时,纽约州在专门的官方网页上提供了搜索功能,公众只需要进入公益慈善事业管理局网站,即可获悉任何登记备案的公益慈善组织情况,例如组织名称、活动范围、登记类别(是否为慈善)。④这种制度有助于提高信用度,保持良性竞争,并且通过民众的监督促使慈善组织健康运营,减轻政府机关的监督负担。

3.日常监督管理

首席检察官或其他职能部门负责监管和调查辖区内非营利机构的欺诈行为和董事会或负责人滥用权力的现象。慈善组织的活动开展、财务报告公开、组织解散的财产分配等问题,都要由检察长代表公众时刻加以监督。此类信息来自几个不同的渠道:①媒体报道。②公众投诉。③检查上报的财务报表。④检查劝募资料。⑤慈善组织雇员或志愿者提供的信息。

此外,慈善组织在运营过程中的重大变动需要通知检察长,应申明慈善资产的使用方式,提交真实依据,经司法检察长同意后,才可以实施。某些情况下,法律规定交易要取得检察长的同意和法庭的批准。这一要求使得检察长能够切实有效保护慈善资产是被合理使用的,防止被用来谋取私人利益。

4.调查处理,追惩处罚

(1)审查投诉信息

慈善局接受关于慈善公司、信托或者其他非营利组织的投诉。总检察长办公室从一般民众、新闻记者、慈善律师以及其他关注慈善组织行为的人接收询问和投诉。所有关于慈善机构和慈善募捐的投诉,都会由检察长慈善局的工作人员审阅及详细检查,再由总检察长决定是否有必要采取一些行动。如果发现有确切可靠的证据证明有慈善资产存在误用,或者由于管理不善造成了显著的经济损失,纽约州检察长就会启动调查程序。

(2)采取处理措施

根据从不同来源收到的信息,通过其办公室的调查,司法检察长可以决定采取法律行动,或是联络该组织,与其官员和主管人达成协议,以较为非正式的方式解决问题。⑤这些协议可能要求:①向慈善组织偿还资金;②特定雇员或理事会成员辞职;③更频繁的向司法检察长做财务报告,如每季度报告;④更改慈善团体的劝募资料;⑤向捐赠者提出返还资金;⑥自愿解散组织,并把资产转移给以相似的目的组建的其他慈善组织。

当司法检察长的调查显示该组织人员行为极端恶劣,而且不可能通过协议的方式解决问题时,他可能采取一系列补救性的法庭行动,诸如:①命令撤销理事会成员;②指令主管人向法庭和司法检察长提交财务账目;③命令向组织支付赔偿;④命令向州政府支付罚金;⑤指令理事会向慈善组织支付因他们的道德错误而造成的损失;⑥指导理事会支付司法检察长各项工作的成本,包括律师费、法庭费用和各种支出;⑦指导慈善资产接收者的指定;⑧命令解散慈善组织并指导其资产转移到其他慈善组织。

(3)提讼

当公众利益受到损害,纽约州首席检察官可以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表,对慈善组织的董事或者管理人的不法行为提讼,维护公众利益。⑥在有些案例中,司法检察长可能对窃取慈善资产的人提起刑事诉讼。但是刑事判罪并不能免除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以及被定罪的理事成员的民事责任,民事问题在刑事定罪后继续进行。无论司法检察长着手的诉讼的性质如何,他的首要职责是保护和恢复慈善资产,同时确保犯错误的人负该负的责任,受到应有的惩罚。

三、纽约州检察长监管机制对中国慈善监管的启示

中美两国社会制度、经济水平、文化传统等有所差异,但是纽约州检察长监管机制一些具体制度设计及经验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1.降低慈善组织注册登记的准入门槛

预防制管理要求纽约州慈善组织必须登记注册,准入条件宽松,侧重于对慈善组织的整个经营活动过程的监管。这种“入口松”、“过程严”的监管特点,一方面便于慈善组织取得合法身份,极大鼓励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政府能够集中资源,更针对性的监管慈善组织的经营过程。⑦我国可以逐步实行注册登记制度,适当放宽业务主管机关的限制,降低对资金和人数的要求,由社会而非由政府来选择慈善组织。

2.设置统一监管机构

借鉴纽约州经验,我国可以设置一个全国统一的独立的监管机关,将监管权集中到一个机构,负责所有公益慈善事业的监管。这样有利于明确监管责任,也有助于个人及团体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此外,美国州检察长有监督慈善组织的职权,在我国检察官负责行使检察权,依法进行法律监督工作,代表国家及公众利益进行公诉,因此,我国可以赋予检察官对慈善事业的监管职权以及公益诉讼代表的职能。

3.完善信息公开透明机制

在美国,任何公民都可以去慈善机构查阅账目,美国的慈善募捐法还要求募捐机构对外公开其记录,慈善捐赠成为“玻璃口袋”里的透明公益事业。我国公益领域的信息披露主要的问题是规则太笼统,要求太低,信息披露渠道太少。比如,对基金会年报的披露要求,仅仅强制要求公开摘要。同时,我国对信息披露渠道规定方面也太少,导致很多组织都可以逃避披露。因此才会有诸如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降低国民对慈善组织的信任。因而,建立我国公益信息透明机制迫在眉睫。可以民政部为主导,通过网络等渠道,在慈善全行业推行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制度,完善捐赠款物使用的追踪、反馈和公示制度。

通过以上方面,明确监管机构及其职责,完善对慈善组织的监督引导,可以更好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者单位:温州大学法政学院)

注解:

① 蔡磊:《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页。

② 靳婷,《美国州检察长对公益慈善事业的监管机制研究》,中国检察官,2011年第7期。

③ 希・布查尔特・艾德勒,大卫・艾维特,英格里德・米特梅尔所著的《通行规则:美国慈善法指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④ 徐彤武:《美国政府对公益慈善事业的管理及启示》,第335页。

⑤ James J.Fishman.Improving Charitable Accountability.Maryland Law Review.2012-10-22.P259

⑥ 贝奇・布查特・阿德勒:《美国慈善法指南》(NPO信息咨询中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⑦ 徐彤武:《美国政府对公益慈善事业的管理及启示》,第332页。

参考文献:

[1] 靳婷.美国州检察长对公益慈善事业的监管机制研究.[J].中国检察官,2011年第7期.

[2] 蔡磊:《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栾恺.美国慈善组织外部监管机制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5月.

[4] 陈瑜.试论美国慈善组织监管机制[J].兰州学报,2012年11月.

[5] [美]贝奇・布查特・阿德勒.美国慈善法指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

[6] Model Protection of Charitable Assets Act(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