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6: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节约粮食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节约粮食介绍: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粮食的现象。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你仍然以为我们祖国地大物博……由于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里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其后果是很严重的!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元,一年全国就浪费了4745亿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78万吨粮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156亿吨水!积沙成堆,积水成河,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节约一点的话,就不会浪费这么多水和食物了。
2、现实:事实摆在眼前: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每年的净增长是120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人均值1/4;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减少;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在1981-1995年间,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因此减少粮食500亿斤。而且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快。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现实绝对不容乐观!
3、必要性: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 多少盛多少,不扔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记住: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1)德育形式的多样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这就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渠道。教师既可以立足本土,以当地具有特色的活动资源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使综合实践课程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可以通过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组织各类拓展学科德育点的活动。教师既可以从学生生活以及身边的人和事中挑选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又可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从正面宣传中树立典型,弘扬社会正气,以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影响学生,激励学生。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组织形式来看,教师既可以通过教室内、校园里的总结交流、汇报表演、展示与答辩等形式进行,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进行实验探索、劳动实践、社会宣传等,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无疑迎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2)德育过程的实践性
针对小学生的德育活动不能以传统的课堂说教的方式进行,学生在凝滞的课堂中无法对知识形成有效关注和系统习得,那样的知识学习过程是表面的,是无效的,是违背小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的。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单调的课堂走向丰富的课外,走向美丽的校园,融入真实的社会。开展与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生动可感的活动中接受道德陶冶,生成了真切的道德感悟,道德体验也由“被动型”变为“主动型”,德育效应更明显。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渗透方法
1.精选德育课题,营造德育环境
一方面,要收到好的德育效果必须有好的德育课题。好的德育课题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与要求:其一,要有思想性和启发性,即所选课题要反映时代精神,具有较大的教育意义,这是德育课程的基本属性和要求;其二,要具有贴合性,即所选课题不能离学生生活太远,这样无法获得学生的情感共鸣,也就达不到好的德育效果。比如,在教育学生珍惜粮食时,如果仅仅用书本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的材料,显然是无法让物质条件优越的学生感同身受的。在组织学生开展“粮食的研究”时,可以让学生深入农村,向农民伯伯调查和体验劳动,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通过新闻,关注非洲贫困国家和地区的孩子们仍然在饱受饥寒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切地体验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而且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收到好的德育效果离不开良好的德育环境。环境所具有的育人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如马克思所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而,作为学校,应该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开展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因此,我在本学期实施了以“爱我校园,净我校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打扫学校公共卫生,修缮花坛,张贴名人画像和宣传标语,随时随地提醒孩子们要爱护花草、保护公物、珍惜时间、节约粮食、团结同学学校走廊、橱窗、板报、墙壁都充分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学校环境的德育渗透作用。
2.分工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性很强,经常需要学生进行调查、访问、考察、总结等,这些活动对于实践能力相对欠缺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往往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开展方式。在进行某个主题的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以4~6人为一个兴趣小组,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实践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工合作,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如在《保护环境,关爱我们的家园》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将本班学生分成八个学习小组。让其中一组的五名学生分别调查自己所在社区的居民生活垃圾的种类、数量以及处理方式,学生通过采访、调查,将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交由组长写出调查报告。其他组的学生有的调查水污染,有的调查废气污染,有的调查绿化情况,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关心他人品质
篇3
【关键词】 分餐制;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01
SARS虽已过去多年,但至今还未让大众彻底摆脱阴影;‘甲流’仍使人心有余悸。传染病之所以从国外迅速蔓延到我国,一个深层的社会原因是中国已从相对封闭的状态变得越来越具开放性,这无疑为传染病的流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我们通过关闭国门来控制疾病传播是不明智的;而每年几亿的民工流、学生流、旅游热和商业政务往来,使人与人进行的社会交往、应酬的几率也随之大大提高,这必然为呼吸道传染病和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流行起到了铺路搭桥的作用,同样我们通过控制社会流动来控制疾病传播是不现实的。‘非典’和‘甲流’的肆虐再次暴露出中国社会公共卫生系统的“软肋”和个人卫生不良习惯等诸多问题,尤其引发我对中国传统就餐方式的思考。改变有利于疾病传播方式的合餐制才是利国利民的好办法。
1、推行分餐制的社会学思考
1.1合餐制的弊端
合餐制的最大弊端是极易导致疾病传染。聚餐时,常常大家挨得紧紧的,甚至唾沫星子有时还会溅到别人的脸上或盘子里。对于那些通过唾液、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的疾病,只要在座的人有一个患有此传染性疾病,其他人就有可能成为受害者。加之一些地方的风俗,主人经常给客人的盘中夹菜以表示好客。然而,这种“热情”却有传播病毒和细菌的危险。一项研究表明,全世界有3.6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就占了1/3;家庭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是合餐,其感染率高达42%。
今天,在许多人看来,既然能坐到一起,就不必在乎彼此,不必在乎共吃一盘菜,共喝一碗汤。孰不知,就在你来我往的觥筹交错之中,病菌悄然地交叉感染了。
合餐制的再一个弊端就是造成巨大的剩餐浪费,这是合餐者的心理因素造成的:传统风俗中请客吃饭,客人不能将盘中的菜肴吃光。否则,一是显得客人不礼貌,二是显得主人招待不周,所以盘中的菜肴不多时,大家就不再动筷将最后一勺菜吃光。即使大家都有节约的意识,但合餐时因“责任”不明确,浪费是大家“共同”的责任,谁也不会觉得个人面上无光。
1.2分餐制的益处
首先,从分餐制施行的必要性而言,分餐制比国人现行的就餐方式更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因为分餐制不分仅节俭高效,而且更快捷卫生,并能有效减少各种疾病的交叉感染。有数据表明,实行分餐制后,能使疾病的传染率由合餐制的42%下降到17%。无疑,这对于时时面临多种传染病袭击的的中国而言,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其次,分餐制减少餐饮浪费现象的效果同样明显,它可使全国餐饮业每年节约粮食和农副产品价值约100亿元,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与中央提出的建节约性社会和推行“低碳”生活是一致的。
第三,在家庭中实行分餐还可以防止小孩子偏食。有关调查表明,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中,一半多的家长都认为孩子有偏食的毛病。在合餐制下,家长很难发现小孩的饮食是否均衡,而等到孩子因偏食造成营养不良时已经很难纠正其饮食习惯了。
故而,不论是从国家利益还是从个人健康来看,分餐制较之国人现行的合餐制进餐方式更为上策。
2、推行分餐制的困难
既然分餐在我国古已有之,而且分餐比合餐的益处又显而易见,可在国人抗击传染病时期,分餐制在我国并未推而广之的原因何在?
原因一:餐饮业实行分餐制的饭店不足百分之几,即使这可怜的百分之几,也高度集中于四星和五星级大酒店和少数度假村,提供分餐的点有限是分餐制遭遇冷落的原因之一。
原因二;时下推广分餐制,最大的阻力是来自于合餐制中饱含的国人功利性的就餐观念。这是因为国人传统的进餐方式的背后,潜伏着太多的传统文化积淀和处世哲学累积的因素。比如逢年过节,家家户户的团圆气氛大多要靠共同进餐的合餐制方式进行烘托,合餐文化追求的是“人合”欲通过“群享”方式来促协调人际关系,分餐制会使就餐的热闹场面大大降低;而国人在饭店宴请宾客,同样也是靠共进餐的合餐制方式来彰显自己的热情,并达到自己功利性的宴请目标。
原因三:中国筵席是与8―10人一桌的生产工艺配套的,尤其是国人传统菜系中的那一道道高档菜肴,从外形设计到具体制作,大都是整条鱼、整只鸡地烹炸上盘,所有这些也都与同餐共饮的传统进餐方式存在着某种默契和暗合。故而分餐制强制标准的推广,必须完成一个最大的前提,就是国人固守千年的功利性就餐理念和与之浑然一体的烹饪文化。
原因四:商家也有他们的利益考虑。就商家来说,分餐制会大大增加厨房和服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而且有的原料不易分割,如鱼等,如要平等分割,势必要造成原料上很大的浪费。同时还要增大桌面,还必须增加服务员人数,大概要比现在多1倍,还要重新添置一批盘子、碗、筷子,尤其是碗和筷子,数量要达到目前的数倍,物品的损耗势必也将增加,这些都会增加筵席成本,加大承办者的负担。
原因五:推行分餐制还有一个阻力就是群体规范的压力。在全社会观念没有转变的情况下,即使少数人有分餐的想法,也无法得到满足。因为提出分餐的人往往被他人视为对别人不信任的表现。这种群体规范导致的心理压力使有意者敢想而不敢言,使分餐制只能停留在抽象的层面。
3、为推行分餐制出谋划策
分餐面临的困难与减少疾病和节约收益相比,孰轻孰重,这些显然不是拒绝分餐的理由。面对现时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从以下方面入手解决:
3.1政府通过立法,在公共就餐场所和各类会议用餐实行分餐制。形式可选择服务员在餐桌分餐、上菜前分餐、自助餐、摆放公筷、公勺和一人一份额的用餐方式等,消费者有权投诉未提供分餐的饭店违法。
3.2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分餐制的好处,张贴分餐制的宣传标识,树立分餐制代表文明饮食方式的公共舆论。推广分餐制度应该作为我国“爱国卫生运动”和传染病预防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卫生部门的督促下,长期坚持下去。
3.3商业联合会、餐饮协会等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培训服务人员,主动向顾客介绍和推荐分餐方式。
3.4税收部门可以利用经济奖励手段来配合推行分餐制度。
3.5从娃娃抓起,从我做起,在幼儿园实行分餐,在家庭使用公筷和公勺,从新一代培养起分餐的良好习惯。
4、分餐离我们不远了
短短几年暴发的全球性传染病是坏事,但它给我们带来的许多思考又是好事。它引发人们审视各种危害健康的因素,反思陈旧餐饮习俗对疾病蔓延所带来的危害。看来,随着现代人类对新生活、新时尚的追求,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分餐制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谁不希望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谁不希望大家都快快乐乐。但也要看到,这终归是改变国人几千年来形成的习惯,推行分餐不时一蹴而就的,要作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变革旧习俗的关键还在于从我做起,以自身高素质的行动去积极推广科学的就餐方式。我们坚信,利国利民的好方式有一天人们会接受的,我们毕竟走在前了。
篇4
从实行分餐制的必要性而言。提出分餐制这样一种要求,从健康卫生科学的角度出发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比起国人传统的就餐方式,不仅节俭高效,而且更快捷卫生,并能有效减少疾病的交叉传染。有数据表明,实行分餐制可使疾病的感染率由合餐制的42 %降为17 %,而且分餐制减少餐饮浪费现象的效果同样明显,它可使全国餐饮业每年节约粮食和农副产品价值约为100亿元人民币。所以不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分餐制较之国人传统的合餐制进餐方式,都具有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有人把去年“非典”的原因与我国传统的合餐制进餐方式联系起来,认为合餐制是导致“非典”的直接原因。我对此是持否定态度。据报道,以分餐为主的美国在当地也发现了非典疑似病例,可见是否分餐与“非典”无直接关系。我们要以科学的眼光去审视“非典”,不能把合餐制一巴掌拍死,更不能走另一极端全面倒向分餐制。只能把这次“非典”作为推行分餐制的一个契机,不要急于一时,一两次灾难性的打击改变不了传统性很强的中国人。
现在有一种怪现象,就是有些人很愿意从古代去搜寻一些分餐制的影子,试图说明老祖宗都是分餐,我们为什么不按照祖先遗训做呢难道也要现代人像“鸿门宴”中那样,每人一个食案,席地而坐,分案而食,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周秦汉晋时代实行“分餐制”是因为当时采用食案进餐。自从公元5世纪至6世纪,新式的高足坐具和大桌出现后,人们已基本上抛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从而也直接影响了进食方式的变化。到了唐代随着高桌大椅的出现,人们很快就由“分餐制”演变为“合餐制”。一家人围坐在一张桌子上共同进食,其乐融融,使得朋友之间的友情更深,亲人之间的亲情更近。合餐制其独特的优势也就在于此。
从分餐制与合餐制优势的对比可见,为什么中国烹饪协会早在1993年就正式向全国饭店餐饮业发出了推行分餐制的号召,但一直遭到冷遇。其原因与时下推广分餐制的道路艰难是同样道理。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合餐制中包含着的国人就餐观念。这是因为国人传统的进餐方式背后,潜伏着太多的传统文化积淀和处世哲学累积的因素。比如逢年过节,家家户户的团圆气氛大多要靠共同进餐的合餐制方式进行烘托,而国人在饭店宴请宾客,同样也是靠共同进餐的合餐制方式来彰显自己的热情,并达到自己某些功利性的宴请目的。尤其是国人传统菜系中的那一道道高档菜肴,从外形设计到具体制作,大都是整鱼、整鸡、整鸭地烹炸上盘,所有这些也都与同餐共饮的传统进餐方式存在着某种默契和暗合。然而,分餐制却弱化了中餐的这种特色,上桌的菜肴,鱼不像鱼、鸡不像鸡、鸭不像鸭,都是碎块,你吃你的,我吃我的。这不仅挑战了中国人长期形成的饮食习惯,也挑战中国人的交往方式、传统心理、经营方式等等诸多方面。
合餐制在现代人心中的地位已是根深蒂固、不可改变,只可改进。下面就我对进餐方式的改进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餐方式的相互融合。我认为没有“绝对的合餐”也没有“彻底的分餐”。可以在合餐制中套用分餐制,以合餐的形式为主,分餐制巧妙穿插于其中。如今已被采用在餐桌上摆放公筷、公勺就是很好的方式。此方法简便易行,只要用餐者留心拿起桌上的公筷、公勺来夹菜、盛汤就可达到分餐目的。
二、通过厨师和服务员来达到分餐效果。有些菜肴可在成形时,做成各客的形式,一客一份这样可以减少交叉接触。服务员中通过培训,在菜肴上桌后,由服务员负责分菜到人。这样不但卫生而且体现出了饭店的服务水平之高。
三、大力推广自助餐形式。如今已出现的自助火锅,其形式就是模仿西方的自助餐,有助于防止疾病传染。
篇5
一、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我国国情决定我们必须推行农业循环经济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同时,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将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强力推行循环经济。
2、农业生产现状迫使我们必须推行农业循环经济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与现代工业的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上述问题如不尽快予以解决,将严重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步伐。因此,必须尽快强力推行农业循环经济。
3、国际经济发展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推行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的国际化要求我们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们的农业只有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发展循环经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为追赶国际经济发展领先水平,我们必须在推行循环经济上下大功夫、苦功夫。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更应强力推行循环经济。
4、农业的自身特点推动我们必须推行循环经济第一,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二,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第三,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如此,我们更应强力推行农业循环经济。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明确两个基本思路
循环经济作为生态保护型经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明确两个基本思路:
1、要用循环经济的运作规律来防治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农药及化肥施用、畜禽粪便排放、农田废弃物处置等,造成农业系统中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立体交叉污染。
2、要以农业循环经济引导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
三、推行农业循环经济应坚持并灵活运用“4R”原则
1、减量化(Reduce)原则农业上应用减量化原则最科学、灵活的方法就是“九节一减”:(一)节地。选用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生产同样重量的农产品,土地可大大减少;推行间(套)立体栽培先进技术等,提高复种指数。(二)节水。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先进实用节水技术。(三)节种。种子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种子,农民科学用种如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抛秧技术和农作物营养土(钵)育苗小苗移栽等先进技术。(四)节肥。科学施肥,推介生态有机肥,递减化肥用量。(五)节药。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严禁生产与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过量用药,大力推广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办法,大力发展沼气,用沼液代替农药,运用生态良性循环办法来吸引和繁殖各种鸟类,防治病虫害,采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六)节电。大力推广各种先进的节电技术、设备、产品、工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节约广大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用电。(七)节油。农业机械和农用运输设备中推行节油技术。(八)节柴(煤)。推广先进实用的省柴灶和用农作物秸秆、稻壳、木屑。竹屑废料加工的清洁碳;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节煤技术。(九)节粮。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畜牧提高养殖业的肉料比,节约粮食。(十)减人。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
2、再利用(Reuse)原则坚持并灵活运用再利用原则,就必须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根据再利用原则的要求,对各类农产品、山区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进行成分分析,开发新的产品,延伸产业链,反复加工、深度加工,不断增值。
3、再循环(RecyCle)原则运用再循环原则,大力发展“白色农业”—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开发微生物资源,可以缓解能源与环保的矛盾。
4、再思考(Rethink)原则运用再思考原则,就是要着力经营生态环境,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
四、面向循环经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1、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食品为目的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合生态农业是困地制宜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应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自主)”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对中低产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对高产地区进行生态功能强化,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文化)三大效益的统一。它既是农、林、牧、副、渔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食品为目的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实践意义,应大力提倡。
2、以有机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有机食品(产品)为目的、发展有机产业为手段的跨越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开发有机农业、发展有机产业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稀缺资源、发展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的需要,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效防治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生态省、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建筑新的经济增长点、变生态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打破国际“绿色壁垒”的重要举措。有机农业在环境保护和农业污染防治上较彻底,发展有机产业与循环经济理念基本一致,可跨越式地发展循环经济。因此,应全力推动以有机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有机食品(产品)为目的、发展有机产业为手段的跨越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
五、保障措施
1、制定相关法律加快制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着手制定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把农业循环经济法制化。同时要制订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上采取经济激励措施。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大科技创新,研究多种具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特别是体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市场化之路的循环模式。对现已开发出来的优良循环经济模式进一步加以改进、推广,尽快摸索出农产品反复加工、深加工的模式与技术;还要加大对白色农业的研究开发力度,进一步开发微生物资源。
篇6
关键词:《综合文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249-03
幼师学校的学生通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不断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从历史更替中领悟社会发展的规律,从人类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感悟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懂得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社会[1] 。基于这样的考虑,需要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综合文科》这一必修课程,以提高毕业生的人文素养,为其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优化《综合文科》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和充实人文精神。”[2] 可见,对幼师学校的学生而言,人文素质是她们专业素质的底蕴和基础。长期以来,中国幼师学校的文化必修课的设置存在着课程目标模糊、课程内容杂乱等问题。学生即使学习了历史、地理、文化与民俗等人文课程,也是疲于应付考试,她们认为只要将弹、唱、跳、画等技能课学好了,在幼儿园就会大有用武之地。另外,一些学生在入校时的人文素质起点就较低,因为很多选择幼师的学生是出于对文化课的畏惧,而非真正对学前教育的喜爱。于是,在学习人文课程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作业常抄袭,考试靠划题,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尴尬情景。
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非常值得我们思考,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课程设置、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否与学生的就业实际相结合了?是否以先进教育理念为引领进行了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培养方向明晰化了吗?事实上,将艺术与人文融合这一理念作为引领,探索人文社会领域、 艺术领域、学前教育领域相互衔接的策略,对于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有着很强的针对性。以《综合文科》的课程设置方式替代传统的“拼盘式”的文科课程,用融合的人文领域的内容取代过于宽泛分科内容,按照专题形式重新组合学科内容,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使学生获得整体性的感悟 [3] 。例如,在“潮汐”这一专题的学习中,可以从矛盾的一般性与特殊性来说明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哲学原理;可以从天文、地形、气候等因素分析其壮观的科学成因;可以从历史传说的角度讲“潮神”伍子胥的故事;还可以介绍《水浒传》中的鲁智深错把钱塘江潮声当成战鼓后,突然大彻大悟,说出了“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的偈语,然后坦然圆寂的文学故事,以表达人对个体生存价值和蕴藏于心灵深处意识的一种认定,启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审视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做到“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无缝对接,幼儿园的工作需要与在校的职前学习一体化”的学习效果,学生才有可能重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体会到学习这门课程的乐趣。
二、《综合文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把历史与地理作为人文课程的两个支架学科,如德国的巴伐利亚州中学将地理、历史、公民合并为一门新课“社会课”[4],幼师学校的综合文科课程的设置更要偏重于呈现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念和方法,探讨当今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热点的问题,使学生掌握认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关系[5] 。由于任何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内容改革都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教育工程,以下笔者结合我校的课程改革实践,对《综合文科》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
1.分析面临形势,确定课程改革的方向。目前,幼师学校在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于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削弱了实践教学的比例;过于强化学生的艺术技能的练习,轻视对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依据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教学内容的组织亦应按此来进行,这需要打破传统的、过于重视理论的分科课程体系,从新的要求出发进行学科交叉、内容重组,不过分强调课程中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要体现并加强学科教学方法及研究方法的教育,特别要与幼儿园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课程接轨。正如学前教育专家朱家雄教授曾提出,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内容应涉及到社会学(社会变迁、社会制度等)、伦理学(基本伦理关系、伦理道德规范等)、地理学(行政区划、国家等)、文化学(风俗习惯、民间文艺等)、历史学(人类生活的演进、民族的发展等)。
2.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材的内容结构。幼师学校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材体系还不够成熟,教材版本较少。现行教材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理论知识灌输有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足;继承传统经典知识有余,体现学生动手操作的部分不足。如陆地环境中提到的“地壳、矿物、岩石”等概念,还涉及了地形地貌形成与地域差异的地质背景,教材过于强调微观的成份,显然很不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应以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为引领,在现有的教材体系的基础上,优化精简原有教材的微观内容,在新教材中适当增加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实训活动。要保证教材的高质量,除精选各单元知识外,核心问题就是要设计好教材的体系结构,以便进行章、节的逐级划分与归并,使其成为一个联系紧密、功能高效的知识传授和论证体系[6]。由于在有限的文字中难以对教材整体结构详加阐述,下面仅选取“人类的生存环境”这个角度,来说明《综合文科》教材的体系结构。教材结合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增加了“实训活动”、“幼儿活动”等“亮点”,并有“思想游牧”、“思辨之窗”、“历史回眸”等栏目(如表1所示):
3.转变教育理念,有效地进行实践教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和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如果仅仅使用新的教材,而教师还是固守传统的教育理念,那么将会出现“新瓶装旧酒”的情景。教师亟待改变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满堂灌”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也不要把课程学习的最终目标定位在仅仅获得一个好的分数。师生要针对教材的内容开展讨论,围绕教材的“实训活动”和“幼儿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特别要重视如何使学生引导幼儿进行相应的活动,以体现新型幼儿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每年的“世界水日”到来之际,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对各自的“家庭用水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出每天我们究竟白白浪费了多少干净的水,以采取有效的节水方法;借助“世界粮食日”的绘画展板、黑板报等宣传形式,使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使学生既理解了“光盘行动”,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笔者还组织学生模拟了“幼儿园教室环境的创设”,设计了主题为“古老的河南”和“现代的郑州”两个活动区角,将人文课程的精神、幼儿园的社会领域活动、幼儿园手工制作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以泡沫板为原材料,通过裁剪、拼接,将河南省的政区以拼图形式呈现。以交通干线为纽带,将全省各地市的主要的文物古迹串联起来,将人文知识浓缩其中,儿童可以直接在拼图上进行游戏,旨在让孩子们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了解家乡河南的风俗、名胜古迹、特产及建设成就,激发爱家乡的情感,对传承河南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郑州市的现代建筑则可以通过简单、质朴的手撕画形式呈现出来,极富有情趣。
(2)进行师生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精心选择实践性的问题,请学生课后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最终达到共同解决问题建构知识的目的[7]。例如,学生通常会选择“历史上女性名人的故事、风土人情、风景名胜、各地生活习俗等”作为人文知识的专题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如一位学生讲到“民族风情”专题时,介绍了中国几个少数民族的民歌、服饰、舞蹈,还详细说明了他们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同学们在感受这些民俗知识的同时,自然就学习了社会人文知识。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收集的资料十分丰富,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也相当热烈。当然,学生演讲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带有个人感彩的观点代替了严谨的学术观点,课件制作的技术问题等,针对暴露出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引导,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师范生基本教学技能训练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转变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渗透人文精神,才能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实现学生专业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幼教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海燕.社会科学基础知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
[2] 王彩凤.关于以人为本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2,(5):168.
[3] 蔡京玉,袁孝亭.基于科学与人文融合理念的高师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6):51-53.
[4] 王民.地理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5] 阳光宁.综合文科课程价值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6,(7):48-49.
- 上一篇:生态旅游业的特点
- 下一篇:简述人体工程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