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组织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益组织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引言
我国借鉴IFRS 13相?P处理规定,于2014年1月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以下简称新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新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对公允价值做了新的定义,使公允价值的运用变得更为实际和规范,也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提供了更具体的标准。
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结构、偿债能力和财务实力,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有利于增加公司的净资产和利润,美化企业财务报表,提高外部融资能力,缓解企业融资压力;有利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与国际接轨,帮助全球投资者更准确地理解本国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
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确定的现状
新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规定,相关资产和负债不存在同类或类似可比交易市场,可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主要包括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采用估值技术计量公允价值时,应当选择与市场参与者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中所考虑的资产或负债特征相一致的输入值,分为第一层次输入值、第二层次输入值、第三层次输入值。
根据201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披露信息,2015年在上交所上市并以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的公司有31家,其中没有一家公司采用第一层次输入值确定公允价值,有8家公司对其拥有的多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了不同的估值技术和不同层次的输入值,有7家公司没有具体披露公允价值确认方法。31家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确定情况见表1。
从表1可看出:(1)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确定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没有统一的估值技术。(2)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输入值层次依据模糊,其中第二、三层次输入值在披露中缺少具体计算模型和过程。(3)相对成本法和收益法,有较多的公司(54.28%)选择收益法,且主要采用房地产评估中的租金收益法。
三、租金收益法的原理及评价
收益法是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对象在未来期间的预期收益,选择使用一定的折现率,将未来收益折成评估基准日的现值,用各期未来收益现值累加之和作为评估对象重估价值的一种方法。如果预期收益主要是租金收入,则可称为租金收益法。将租金收益法应用于投资性房地产,根据租金收入和处置净收益计算出其公允价值。在该方法下,投资性房地产价值主要受房地产租金价格、折现率、收益期、年度总费用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与房地产租金价格正相关,房地产租金价格越高,其公允价值越大。
收益法能够较真实、准确反映资产价格且其估值结果更易被交易双方接受,而传统的成本法着眼于过去,估值结果与真实价值偏差较大,市场法受限于“活跃市场”的模糊定义,主观性较大。租金收益法评估房地产价格的理论与市场基础都比较全面,在投资性房地产多为出租用途的情况下,租金收益法应该是较为恰当的评估房地产价值方法之一。但其缺少具体的计算过程,本文就其展开研究,并构建估价模型。
四、收益法下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估价模型
据统计,大多数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多为出租的房屋和建筑物,所以本文暂不考虑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一)假设
1.投资性房地产市场相对稳定。
2.在一个出租期内,出租期限(t)可确定,以开始出租时为期限起点,并能合理预测未来处置情况。
3.被评估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用货币计量。预期收益主要包括租期收入及处置净收入。
4.折现率为必要报酬率(i),在出租期间保持不变。
5.第一年租金价格(A)参考类似的同一用途、同一区域(同市优先、同省优先)的现有房地产租金价格确认。在出租期限内,年租金价格以固定增长率(g)增长,空置损失、税费、保险费等年度总费用,均已在每一年的租金中得到调整。
(二) 估价模型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A(1+g)t/(1+i)t+ C(1+g)t/(1+i)t]
上述模型中,A为估值当年的期初租金收入,g为通货膨胀率,t为出租期限,C为最初投资成本,i为必要报酬率。
(三)参数确认
在正常的经济市场变化中,年租金变化主要受通货膨胀影响,所以年租金固定增长率g为估值当年的通货膨胀率。折现率i可为出租期的同期限国债利率。在出租期结束后,以最初投资成本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的价值出售或转换用途获得报酬。由于租金收入的确认较为复杂,故下文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在非活跃的市场中,公司无法取得开始出租时的租金收入A,应参考相似公司(其投资性房地产具有同一用途并处于同一区域)的现有房地产租金价格。
在确定相似公司时,采用因素评分法能量化因素影响程度,以相对客观的标准使评价结果易于理解、接受,增强评估对象的可比性。故本文运用因素评分法,对租金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地理位置和环境、结构、交通、物业管理、基础设施)赋予分值,总分100分。
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主要为商铺和写字楼,具体评分内容如下:
1.地理位置和环境。商铺和写字楼商业性较强,地理位置和环境对租金收入的影响较大,所以赋予最高分值,30分。
2.结构。商铺和写字楼的结构对租金的影响程度不同。商铺的楼层比写字楼的楼层对租金收入有更大的影响,而不同用途的建筑物新旧程度对租金收入的影响相同。评分标准如下:
(1)商铺楼层。商铺楼层总得分为垂直系数分数与平面系数分数之和,其中:垂直系数得分根据商铺所属楼层确定,商铺租金价格随楼层增加而递减。具体计算公式为:[(总楼层数+1)-所属楼层数]/总楼层数×15。地下商城参照地上楼层进行确定(负一层与第二层相同,以此类推)。平面系数得分根据距离出入口的距离、人的视线可及范围、转角包口、面积大小等综合因素将平面分为5个区域。
(2)写字楼楼层。根据写字楼租赁市场情况得知,写字楼的中?g楼层的租金最高,高层次之,底层最低。由此分为三个级别,底区楼层(处在总楼层1/3及以下)、中区楼层(处在总楼层1/3以上2/3以下)、高区楼层。
3.交通。商铺和写字楼的交通便利程度对租金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影响写字楼租金的所有因素中,交通的便捷程度影响最大,赋予最高分值,30分。而交通对商铺的影响相较于地理位置和环境、结构次之,赋予20分。
4.物业管理、配套设施。物业管理、配套设施对租金的影响较小,各赋予10分。
具体评分内容见表2。
根据表2的因素评分,当公司与相似公司的评分结果相差在5分内时,以相似公司的租金收入作为本公司的估值当期的期初租金收入A。
篇2
现将《大连市进一步促进再就业工作和保障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有关规定》、《大连市建立劳动就业互助组织的有关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大连市进一步促进再就业工作和保障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有关规定
为进一步促进再就业工作和保障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实行减员分流的国有企业(包括集团公司),必须首先清理本企业职工以外人员所占岗位,凡本企业职工能顶岗的,要优先安排上岗。
二、有正常生产任务的企业,原则上不得安排下列人员下岗:
(1)配偶方已经下岗(失业)的;
(2)离异或丧偶抚养未成年子女者;
(3)市级以上劳动模范;
(4)烈士遗属;
(5)现役军人配偶;
(6)残疾人、工伤5-10级、因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7)归侨和侨眷;
(8)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工;
(9)持有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明的人员;
(10)就业困难的大龄职工(按大政发〔1998〕33号文规定)。
今后,除企业破产、关闭外,原则上不再实行整体分流。确需整体分流的企业,需经市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批准。
三、列入计划的国企下岗职工,可选择进再就业服务中心,也可直接办理失业。下岗职工进再就业服务中心后,选择自谋职业的,按原规定执行;自找单位(国有和市属集体企业除外)的,发给个人5000元再就业补助费(县市区自定);社会调剂的,对接收单位适当给以补贴。选择办理失业手续的,企业按规定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
四、实行提供就业岗位责任制。对社区服务、物业管理、保安管理等适合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岗位,要优先提供给下岗职工。对社会兴办的各类集贸市场,由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牵头,规划、房地产开发部门和市再就业办参与,逐一查核,下达安排下岗职工摊位数量,落实减免摊位费政策,市场主办单位必须执行。
五、用人单位招用外来劳动力必须向劳动部门申报,市内四区经批准使用外来劳动力的单位和外来劳动力全部实行劳动就业IC卡管理。凡未按规定申报、办卡的,按《大连市外来劳务工管理条例》规定处罚。
六、建立健全以街道为主的服务机构,对失业人员、下岗自谋职业人员实行属地化管理。各街道要建立劳动就业互助组织,负责本辖区失业人员、下岗自谋职业人员以劳务形式上岗就业。街道主办的劳动就业互助组织由市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发证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直接办理注册登记,享受国税发〔1999〕43号文件规定的免征税费待遇。
七、接收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占60%以上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组织以劳务形式上岗的,2年内免征营业税。
八、加强再就业培训。要动员社会各种培训力量,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对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及下岗自谋职业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再就业培训专项资金,资金来源:再就业资金列支;失业保险基金中的转业训练费;社会赞助。
九、对就业困难的大龄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企业可按国家规定实行内部退养。
十、再就业服务中心要按时足额向下岗职工发放生活费并代缴各种社会保险费。符合领取失业救济金条件的失业人员,失业保险经办部门要按规定发放失业救济金。凡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民政部门按规定实施保障。
十一、帮助下岗职工转变择业观念,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定向就业培训或两次不接受介绍就业的国企下岗职工,不列为基本生活保障对象。
十二、加大再就业政策落实力度。市劳动、工商行政管理、税务部门要对再就业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市委督查室、市政府查办处,要定期督查,促进再就业政策落实。
大连市建立劳动就业互助组织的有关规定
为广开再就业渠道,鼓励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下岗自谋职业人员(以下简称下岗人员,下同)积极从事社区服务业,根据国家、省有关再就业政策规定,制定本规定。
一、劳动就业互助组织,是指由街道办事处主办的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劳动就业组织。
二、从业范围
按国税发〔1999〕43号、辽地税发〔1999〕39号文件界定的就业范围执行(具体范围附后)。
三、认定条件
(一)下岗职工占该组织从业人数的60%以上;
(二)从业人员全部签订劳务协议;
(三)主办单位为街道办事处。
四、审批程序
拟成立劳动就业互助组织的街道,由其代表人填写《下岗职工劳动就业互助组织申报表》(一式三份)。地处市内四区的,由所在区再就业办(劳动部门)审核,报市再就业办(劳动部门)批准并发给《下岗职工劳动就业互助组织证书》;地处其他县(市)、区的,报所在地区再就业办(劳动部门)审批并发给《下岗职工劳动就业互助组织证书》,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直接办理注册登记、并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手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办理有关许可的,还需到行业主管部门办理许可手续。
五、享受的优惠政策
自2000年5月1日起,凡领取《下岗职工劳动就业互助组织证书》并在工商、税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的,执行中发〔1998〕10号文件和国税发〔1999〕43号文件规定的减免税收和免征行政性收费的优惠政策。
六、对劳动互助组织的管理
市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有关政策的拟定和协调工作,市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认定、发证和年度检查工作。各县(市)、区再就业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对本地区劳动就业互助组织的管理、指导、服务、协调工作。各级劳动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等部门,对本地区劳动就业互助组织进行检查,不符合认定条件的,收回证书,停止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附:劳动就业互助组织的从业范围
(一)初级卫生保健服务;
(二)便民服务,包括:小图书室的书、报借阅、代邮物品,代购、代送生活日用(食)品(不包括家用电器、家具),流动摊点的早餐、便餐、快餐、饮水服务,为中、小学生热饭,从事家庭送配餐服务,自行车寄存,打夹克油,擦皮鞋,擦洗排油烟机;
(三)家政服务,包括:为居民家庭清洗家具、用具,整理居室,修理门窗、上玻璃、修墙搭灶,粉刷、油刷,疏通下水道;
(四)看护、托教服务,包括:小学生、婴幼儿寄托、接送、辅导、教育,看护老、弱、病、残、孕人员;
(五)小区内专项服务:看车,治安巡逻,驾驶电梯,居民楼道、小区内卫生清洁、绿化;
(六)在居民区或文化广场传授音、体、舞、美;
(七)到居民家庭出诊、医治病人;
(八)避孕节育咨询;
篇3
【关键词】网络语境 非政府组织 危机公关
一 非政府组织及其公共关系
1.非政府组织的内涵
尽管非政府组织这一术语已约定俗成,广泛流传,但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对非政府组织的定义都不尽相同。在各种不同的定义中,一些基本的属性是类似的,即指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一般说来,非政府组织是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无需经过政府许可组成的社会组织,并通过组织化的形式表达个人意愿、维护权利,以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社会参与形式。
非政府组织具备以下几个特性:(1)是组织性。这意味着非政府组织内部有一套规章制度,规范了明确的角色与任务的分配;有职权等级体系,以保证使每个成员的行为与组织目标相符合;有目标准则,用于评估和检查组织的成果以及组织中个体的活动成果;(2)民间性,或称为私有性。这是指在体制上独立于政府,既不是政府体制的组成部分,又不受制于政府;(3)独立性,或称为自主性。非政府组织不是政府的一部分,也不隶属于任何私营企业。“从更本质的意义上讲,非政府组织通常被认为是与国家和营利性企业相对立的”;(4)公益性。许多非政府组织具有公益性目标,或是建立在人道主义的慈善理念之上,其成员是由具有服务于公众利益的共同理想的人所组成的;(5)志愿性。这主要是指非政府组织的成员不是由法律要求组成的,而是以利他主义和奉献精神等价值为导向的,组织也接受一定程度的时间和资金的自愿捐献。
2.非政府组织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的定义甚至比非政府组织的定义更多,各种定义的基本相同点都在于认为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目的的一系列公共活动。积极的公共关系活动有利于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运用各种手段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促进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对于非政府组织来说,从组织的建立到组织核心理念的推广以及资源的供给,都需要获得社会、企业、公民的支持。从这个视角观察,非政府组织的公共关系活动甚至显得比一般企业和政府更为重要。但具体到中国,由于非政府组织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经验相对匮乏,可供支配的资源也比较有限,大部分非政府组织对于自身的“非政府”性质以及公众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甚至根本不进行公共关系的推广和有效的公共关系管理,严重影响了组织理念的推广和组织形象的塑造,难以实现组织的公益目标。这样“脆弱”的公益性组织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尚且难以为续,再遇到网络时代的到来,其不利处境可想而知。
二 网络语境下非政府组织公关危机的特点
传统的不利信息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报道或人际传播进行传递,其危机公关也主要通过这些媒介进行。当下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的渠道、方式和速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媒体的实时性和海量性使得信息的捕捉越来越容易,传播范围成几何式扩大。为此,如何驾驭网络媒体、如何正确地应对网络舆论尤其是负面舆论,已经成为当代各类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
1.危机防范尤为困难
由于传播方式的改变,原来的信息壁垒已不复存在。互联网和搜索引擎的存在使得各种组织和个人几乎没有秘密可言,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廉价而快捷地各种信息。许多网站只需要随时注意门户网站和热点问题,就可以保证自己的信息更新,吸引网民的注意,进而维持网站的运行,因此大量消息被无限地复制和传递。对于媒体来说,“注意力”是最重要的资源,各种新闻媒介竞相报道、转载各种负面新闻以吸引眼球,使得各类危机隐患被触发的概率大大增加,原有的危机预防几乎难以起到作用。
2.危机对非政府组织所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
在网络平台上,任何网民都可以隐匿身份,毫无顾忌地发表意见、交流思想。非政府组织作为依托社会资源运作的公益性、公共性组织,本来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度就比较高。
一旦出现负面新闻,如果没有尽快妥善处理,负面影响会迅速扩大,严重影响组织的社会公众形象,甚至会影响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最近几年的“希望工程调查报告”被封杀事件、红十字会因郭美美身陷信任危机事件,诸如此类关于非政府组织的负面传闻沸沸扬扬,都是很明显的例证。
3.传统的危机公关手段难以奏效
传统媒体环境下,非政府组织在面临负危机时,可以利用资源优势,通过在各新闻媒体上声明态度、表达歉意、宣布改进措施等方式进行单向的信息传播,由于公众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手段有限,即便有不同的声音也很难引起什么反响。但在网络媒体环境下,由于任何组织都不可能拥有网络的“话语垄断权”,传统的危机处理手段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
三 网络语境下非政府组织危机公关路径选择
1.积极置身公益活动,塑造组织良好的公众形象
非政府组织在其章程中一般都会强调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因此开展公益性活动是非政府组织成员的共识。只有持续投入公益性活动中,才能在不断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同时赢得社会、公众和政府的支持,组织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非政府组织应该与政府保持着长期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非政府组织开展的公益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的缺位,替政府分了忧、解了难,政府反过来也会拿出一定资金资助非政府组织增强其服务社会和开展公益性活动的能力。政府的资助仅仅是非政府组织获得资源的一个方面,只有积极地向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社会公众才会自愿向非政府组织捐赠。企业进行公关推广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资助各类公益性活动,只要非政府组织通过公益性活动赢得了公众的注意力和好评,自然就会吸引企业的参与,获得企业的资源支持。
良好的组织形象也会增强组织抵御风险的能力,民族饮料品牌王老吉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卫生部2009年5月11日在新闻会上表示,知名凉茶品牌王老吉涉嫌乱添加中药材,其部分成分和原料(夏枯草)不包括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的中药材名单之列。换个其他企业或品牌,这次危机事件可能就能够决定其生死。但是由于王老吉比较正面的企业形象(突出表现为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捐款1亿元人民币)具备了抵抗负面消息的能力,所以这次事件并没有给加多宝集团带来太多的麻烦。
2.规范组织内部成员管理,提升组织凝聚力
非政府组织由于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任何一个组织内部成员的问题都有可能对组织造成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为确保组织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非政府组织对发展成员必须持审慎态度,严格审核把关,成员发展必须强调质量胜于数量,避免由别人员素质不高而影响整个组织的社会诚信度。非政府组织还应尽可能地为组织内部成员提供更为全面、更为优质的服务,自觉接受组织成员的监督,尤其是财务和税收情况,增强成员对非政府组织的信任以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3.树立网络危机防范意识,建立网络危机预警监控机制
许多非政府组织网络公关意识不强,缺乏网络危机防范意识,只有在负面新闻出现之后才会采取被动措施应对危机,整天忙于做“救火队员”的工作。实际上危机发生前一般会有一些先兆,如能及时发现这些可能导致危机的先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则可能防止危机的发生。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危机预警机制,将对危机的事前预测、控制纳入日常管理中。为使公共预警系统作用充分发挥,组织需建立健全预警组织机构,预警机构成员要与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做好组织各个层面的监督和控制,时刻警惕破坏性因素的侵入,使组织远离危机事件。
4.建立网络危机管理部门和危机处理制度
为应对无所不在的公关危机,非政府组织需要建立网络危机管理部门,为处理网络公关危机制定有关的策略和步骤,指导与监督各部门公共关系危机预防管理的实施,对全员进行公共关系危机教育培训,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负责对危机事件处理进行指导和咨询。另外,还需要建立网络危机管理制度,确定危机发生时共同遵守的准则,约束组织成员的公关行为,保证组织危机管理方针、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
5.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网络沟通
首先,加强网站建设。构建以网站为主体的公关系统,要整合网站资源,提高网站的服务质量和知名度,增强吸引力,培育庞大的受众群体。为此需要设计一个易记网址,同时网站设计要有个性化,网站要能够体现本组织文化特色和宗旨,在技术上要保证浏览的便利性。网站的首页一定要精心装扮、易于下载,规划好网页之间的超链接并设置网站地图或全文搜索引擎,以方便网众随时查阅,当然也可以在网页的显著位置设置全文搜索引擎以节约网众查找信息的时间。
其次,网站推广策略。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站应该逐渐成为组织公关的主阵地,这是危机信息、危机化解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网站在形象塑造与传播、关系维护与危机处理方面的作用,就要努力提高网站的访问量,做好网站的宣传推广工作。一般的推广策略是通过媒体和其他信息载体推介,更重要的途径应该是利用网络本身。可以采取通过各大搜索引擎推广、在门户网站上做广告、利用论坛和新闻组、友情链接、电子邮件传播、参加网络活动,等互联网时代的新兴推广方式,广泛吸引网民注意力。
最后,随时进行网络沟通。非政府组织要想保持与公众的沟通首先要确保沟通渠道的畅通,同时通过及时披露组织财务信息与工作信息,展示自己的工作内容,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6.建立系统科学的网络公关策略
在制定网络危机公关策略时,必须考虑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搜集完整的最新外部信息,重视网民的负面情绪,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尤其是网络传播的各项技术,公布组织的应对措施,将组织的正面信息、整改措施等等尽可能地广泛宣传。
四 结论
在网络媒体环境下,随时可能爆发的负面新闻使得非政府组织面临前所未有的公信危机,也使得传统公关策略手段的效能大大降低。非政府组织需要提高网络危机公关意识,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加强网络公共关系建设,在危机降临的时候选用新型网络公关策略,及时化解危机,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姚凯.网络公关及其传播方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1)
篇4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集散;知识序化;公益组织
中图分类号:G25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7013
Abstract The classical definition of library reflects library's knowledge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it does not abstract its essence in depth. Knowledge collecting, knowledge distributing and knowledge ordering are the basic functions of library; meanwhile, library must stick to its character of public welfare. In a word, library is a kind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 which undertakes the task of knowledge collecting, distributing and ordering.
Key words library; knowledge collecting and distributing; knowledge ordering;non-profit organization
在现代信息技术强势碾压下,图书馆界不时响起诸如“消亡论”“萎缩论”等声音。因而,重新定位新时期图书馆的概念、价值、形态与功能,无论对事业发展还是对学科建设都显得十分迫切。早在世纪之交,台湾图书馆学家胡述兆[1]先生就在海峡两岸发起了关于图书馆定义的大讨论,认为“传统图书馆的定义,已经失去时宜,不符资讯社会需要”,并提出“图书馆是为资讯建立检索点并为使用者提供服务的机构”。此后,图书馆概念似乎成为了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诸多学者为揭示图书馆的概念本质及其核心价值作出了必要的探索。显然,我们探讨图书馆的新形态与新功能,不妨首先进行图书馆的概念界定。
1 图书馆经典定义的知识属性
在传统的图书馆概念中,图书馆是一个集文献收集、加工、整理、典藏与借阅为一体的机构。《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2],而《图书馆学情报学大辞典》则将其阐述为“通过文献收集、整理、存储与利用,为一定社会读者服务的文化科学教育机构。”[3]从这两个经典定义不难得出传统图书馆定义的三大要点:(1)文献集散――收集、利用与服务;(2)文献序化――加工、整理与保存(存储);(3)主体定性――文化、科学与教育机构。但在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乃至知识社会的变革时期,传统图书馆概念逐渐显现诸多不合时宜之处。首先,传统定义强调基于文献流的业务工作流程,而新形态图书馆正在进行基于知识流的业务流程重组;其次,传统定义强调实体文献的管理,而新形态图书馆的虚拟文献急剧增多;再次,传统定义强调实体文献的服务,而新形态图书馆的隐形知识服务倍受重视;最后,传统定义强调图书馆是一个实体机构,而新形态图书馆既可是一座大厦又可是一个界面。
任何概念都具有基于内在实质的传承性,尽管传统图书馆的经典定义亟待改进,但其充分体现了图书馆本原性的知识属性。我国的GB3792.1-83文献著录标准明确指出: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读者的文献需求实际上就是知识需求,图书馆的文献供给实际上就是知识供给。令人回味的是,古代文献概念往往集“典籍”与“宿贤”于一体,近现代文献概念常常专指“典籍”,而真人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既脱离了实体“典籍”的羁绊又实现了“宿贤”的回归。当然,图书馆知识管理既包含实体文献等显性知识的管理,又涉及馆员、用户、专家、学者等隐性知识的管理。馆藏资源的表象是实体文献、数字文献乃至“真人”馆藏等,但其实质是人类公有共享的知识资源。无论馆藏文献的内涵如何变化,都改变不了其本质就是“知识”。由此可见,图书馆的经典定义真实地体现了其知识属性,文献集散实际上就是知识集散,文献序化实际上就是知识序化。
2 图书馆是一个知识集散组织
图书馆是一个知识聚集与扩散组织,即通过馆藏文献集散来实现知识集散。人类能够超脱动物界而踏上文明之旅,显然离不开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利用。知识创新(生产)与知识积淀(利用)互为因果,并通过所谓的“社会遗传”不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图书馆作为知识集散组织是人类选择的社会制度安排,它在人类知识生产、传播、积淀与利用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缺失的重要作用。图书馆相当于文献知识仓库,一方面文献生产之后源源不断地在图书馆累积,另一方面馆藏文献通过借阅之后持续不断地传播知识。正如《图书馆学概论》所说,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中介性,即“文献通过图书馆与读者见面,读者通过图书馆与文献建立联系”[4]。显然,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文献交流的中介物,其文献集散的表象之下隐藏着知识集散的实质。因此,许多专家学者明确主张图书馆具有知识集合与知识传播的基本任务。如王子舟教授深入阐释了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并提出“图书馆的实质就是知识集合”[5]和知识集合具有三个基本功能――“知识存贮、知识检索、知识优控”[6],顾敏认为图书馆是一个运输知识的通道、供应知识的单位、分享知识的场所[7];于鸣镝[8]主张图书馆是资讯集合场、知力(即知识力)供应站、知识贮存库、文化有机体。显而易见,这些观点尽管表述各异,但都隐含了图书馆进行知识集散的基本事实。
知识交流学派从社会视角考察图书馆,究其根源乃是D书馆一直担当保障社会发展的知识集散重任。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认为“图书馆是这样一个社会机关,它用书面记录的形式积累知识,并通过馆员将知识传递给团体和个人,进行书面交流。”[9]1983年,宓浩[10]指出:“图书馆和情报中心不单是作为社会知识的搜集者而存在,更重要的是它们负有开发知识资源、促进知识交流的职责。”知识交流论将图书馆活动视为人类社会的知识交流,因而反映了图书馆的知识集散功能。当前,知识交流论认为图书馆不仅从事“文献”等显性知识集散业务,而且开展“人”等隐性知识集散活动。譬如,图书馆既可以通过诸如讲座、研讨会、主题活动等形式促进读者之间的知识交流,又可以通过为活动提供文献线索来连接知识与读者[11]。
3 图书馆是一个知识序化组织
文献知识无序生产、流动与分布,必然造成文献知识供给的不确定性。这就是说,人们特定知识需求的确定性与社会海量知识供给的不确定性之间必然存在矛盾。正如奈斯比特所说,“没有经过整理的信息不是我们的朋友,甚至是我们的敌人――当然更不是财富和资源。”[12]同样,大量而无序的知识,只不过是人们无法利用的垃圾。因此,图书馆作为知识集散组织,必然承担知识序化的职能。馆藏知识资源只有经过序化,图书馆才能有针对性地采集知识,并为用户合理地提供知识。图书馆传统文献组织实际上是知识组织,即通过对文献的登记、分类、标引、著录、典藏、排架等工作流程来实现文献知识的序化。分类法和主题法是知识组织的两大工具[13],当然也是图书馆知识序化的两大法宝。图书馆内部活动的实质是知识组织,而知识组织的主旨则是知识序化。国外图书馆学家早就研究图书馆的知识组织问题,如1929年布利斯(H.E.Bliss)率先出版了《知识组织和科学系统》和《图书馆的知识组织》,1965年与 1966年谢拉分别出版了《图书馆与知识组织》和《文献与知识组织》。20世纪末期,国内图书馆知识组织论继知识交流论之后兴起。刘洪波先生提出:“知识组织论的研究作为知识交流论的补充……知识组织一方面以知识交流为目的,另一方面又是知识交流的必要前提”[14],“通过目录、索引、文摘、题录等手段,现代图书馆和情报事业达到控制文献、组织信息、提供服务的目的”[15]。图书馆文献整序的本质就是知识整序,即将文献整序从而转化为序化知识集合。
在复合型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时代,图书馆知识序化组织的功能与职责更加重要。蒋永福教授指出:“对文献流―知识流进行整序性组织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知识组织是指为促进或实现主观知识客观化和客观知识主观化而对知识客体所进行的诸如整理、加工、引导、揭示、控制等一系列组织化过程及其方法”[16]。图书馆如果失去知识整序职能,那么其知识集散职能就无从谈起,进而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就会发生根本动摇。恰如刘炜所言,“图书馆职业在历史上一直承担人类知识有序化的工作,只是由于知识生产的批量化和工业化,缺乏必要的工具,在速度和深度上无法根据知识的内容进行整序,而只能根据载体形态进行组织加工。数字图书馆技术的发展将有可能借助语义技术和许多新的工具,使图书馆行业数千年来积累起来的知识组织经验,在万维网时扬光大。”[17]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知识资源自动分类、聚类、标引、挖掘等整序方法得到了长足发展,其知识导航、知识推送、智能检索等个性化、人性化的知识服务也大有发展。显然,图书馆通过知识集散发挥社会价值,并依靠知识序化实现自我增值。
4 图书馆是一个公益性组织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知识生产、收集、整理、保管与利用等工作必然存在,于是就孕育了原始形态图书馆生存的土壤。最初的图书馆馆员是依附部落首领或统治集团的史官,这些亦神亦巫的史官从事着亦私亦公的文献知识记录、保管与利用等职责,既为特定个体的“私人”服务又为特定群体的“集体”服务。随后出现的官府图书馆、寺观图书馆、书院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群体”“局部”的公益性,只不过由于当时读者群体少、知识传播慢、交通极其不便等原因而掩饰了图书馆的“公益性”。即使是私人图书馆也表现出家族共享的“公益性”,那种纯粹的“只藏不用”的视藏书为珍贵收藏品的私人图书馆并非主流。近现代公共图书馆坚持面向所有公众实施无差别服务的崇高理念,高度体现了图书馆“公益性”服务的基本原则。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是指其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追求社会效益、服务于社会大众的特点,即针对社会文化与科学需求进行文献的采集、加工与收藏,面向公众提供服务,所提供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可以由人们共同占有和享用,具有明显的利益公共性、社会性[18]。高校图书馆、科学与专业图书馆等各种类型图书馆作为准公共物品,无疑在单位或组织内部也具有高度的公益性。显然,古代藏书楼(藏书机构)实质就是古代图书馆,未来的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仍然是图书馆。不管图书馆的具体形态如何改变,图书馆“公益性”的知识序化与集散功能总是一脉相承。2003年,笔者提出“图书馆只不过是人类公共知识中心在某一特定发展阶段的表现形态”,而“公共知识中心是专门从事公共知识管理(为社会公众进行知识搜集、整序、存储、提供和交流服务)的社会公益组织,它构成了社会最基础的知识共享与保障体系(制度)”[19]。公共知识是人类公有、共享的知识资源,它从根本上决定了图书馆(公共知识中心)的“公益性”。
公益性是图书馆的灵魂,没有公益性图书馆就失去价值。公益性是图书馆的生命,没有公益性图书馆就可以宣告死亡。从知识业务处理角度来看,现代信息技术模糊了图书馆与数据库企业的差别。其实,判断知识库组织是否为图书馆的试金石,就是依据它是否坚守了公益性的行业原则。如超星数字图书馆不是真正的图书馆,而是地地道道的数据供给商产品,一旦图书馆停止付费就不能开通数据服务;谷歌数字图书馆尽管承诺免费提供部分数据服务,但究其实质只不过是为了打开市场的“倾销性”让利营销而已。谷歌一旦完成原始的知识积累而形成知识垄断,就会展现追求超额利润的商业性。因此,公益性是图书馆的基本属性,一切脱离公益性原则的图书馆,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尽管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知识聚集、存储、整序、传递与服务的方式,但新形态图书馆的本质跟人类社会既往的图书馆并无异样。这就是说,无论图书馆知识处理的业务流程与具体职责怎样改头换面,其公益性主导的知识序化与集散功能永远不能也不会改变。只要人类社会不消亡,“公益性”的知识集散与知识序化就必然存在,图书馆就一定而且必须永世长存。信息技术持续改变图书馆形态及其业务,但绝对不会改变图书馆作为公益性主导的知识集散与知识序化的社会价值。
5 结语
近三十余年来,我国有关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知识管理的研究成果极其丰硕,并形成了一些颇受关注的图书馆知识管理流派。葛园园[20]总结了图书馆学界的“知识说”“客观知识说”“知识集合说”“知识资源说”“公共知识管理说”“知识传播说”“知识可获得性论”“知识交流论”;傅秀兰与曾湘琼[21]则评析了图书馆学界的“知识交流论”“知识组织论”“知识集合论”“可获得性论”“公共知识管理论”“其它知识管理论”。毋庸置疑,这些学术成果充分地探讨了图书馆知识收集、整序、组织、交流、利用与服务等业务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升华到揭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本质的理论高度。此外,专家学者从各个角度考察图书馆的公益性,并促使我国公共图书馆从2011年开始迈入基本服务免费时代。当然,对于图书馆本质及其定义,学术界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并提出了许多颇有见解的阐述。我们通过分解图书馆的基本特质发现,不管图书馆的形态与功能如何变化,其知识集散、知识序化与公益性的根本性质永不改变。综上所述,图书馆是一种公益性主导的知识序化与集散组织。
参考文献:
[1] 胡述兆.为图书馆建构一个新的定义[J].中国图书馆学会会报,2001(66):1-4.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420.
[3] 丘东江.图书馆学情报学大辞典[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820-821.
[4] 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修订二版)[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76.
[5] 王子舟.知识集合初论――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探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26(4):7-12.
[6] 王子舟.知识集合再论――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阐释[J].图书情报工作,2000,44(8):5-11.
[7] 顾敏.图书馆学探讨[M].新竹:枫城出版社,1981:277.
[8] 于鸣镝.重新认识图书馆[J].图书与情报,2001(3):6-8.
[9] 董隽,宋戈,张毅宏.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简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3:31.
[10] 宓浩.知识、知识材料和知识交流――图书馆情报学引论(纲要)之一[J].图书馆学研究,1983(6):28-35.
[11] 梁灿兴.新知识交流论(下):图书馆是私域交流与公共交流连接的枢纽[J].图书馆,2014(2):1-3.
[12] 邱均平,沙勇忠.信息资源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5.
[13] 蒋永福,付小红.知识组织论: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基础[J].图书馆建设,2000(4):14-17.
[14] 刘洪波.论“知识交流论”[J].图书情报工作,1991,35(5):7-12.
[15] 刘洪波.图书馆知识组织的新思路[J].图书与情报,1992(1):1-7.
[16] 蒋永福.图书馆与知识组织――从知识组织的角度理解图书馆学[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25(5):19-23.
[17] 刘炜.知识组织:图书馆职业的核心能力[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2):32-37.
[18] 崔萌.公益性――公共图书馆的本|属性[J].图书馆学刊,2010(6):15-17.
[19] 龚蛟腾,侯经川,文庭孝.公共知识中心与公共知识管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9(6):14-18.
[20] 葛园园.国内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知识流派”评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1):123-127.
篇5
(一)非营利组织内涵及其在我国当前的发展状况。非营利组织最早出现于17世纪,它的出现主要和资本主义的民主、自治、慈善等价值取向及社会精神有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不平等的现实。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市场化、民主化、民营化和全球化浪潮,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都出现了更加蓬勃发展的局面。然而对于非营利组织这一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尚无统一明确的规定。不过总的来说,非营利组织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志愿性。正因为有着这些属性,因而也常常被称为“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公益性组织”、“非企业单位”、“独立部门”、“公民社会”等等。在我国,非营利组织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性的非营利组织约有1900多个,地方性非营利组织近20万个。它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其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这三类实体构成了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主体,它们在我国发展迅速并且在经济、环保、公共卫生、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扶贫、法律援助、社会福利等广泛领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弥补了政府和市场的功能欠缺,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我国现行非营利组织相关税收法律法规。
当前,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问题,我国并没有专门为其设立一部税收法律制度。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规范问题,都由各个税种的税法来规定。也就是说,在每一个税种中,如无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特殊的规定,非营利组织将和其他纳税主体一样,无论其性质如何,从不从事经营活动,都要交纳税收。目前,根据非营利组织所从事的活动和我国的税法规定,非营利组织可能涉及的税种有:增值税、营业税、关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车辆购置税、印花税等13个税种,而其中前五个又是对非营利组织影响最大的税种。为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我国在上述各税种的税法规定中,都给予了非营利组织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总的来说,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以三种方式呈现:1.针对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税收优惠政策;2.针对企业对非营利组织捐赠时的税收优惠政策;3.针对个人对非营利组织捐赠时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在第二种方式上,土地增值税的有关规定为: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是指以出售或者其他方式有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不包括以继承、赠与方式无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也就是说,房产所有人、土地使用权人将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赠与非营利组织可以享受免税待遇。再比如在第三种方式上,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为:个人向教育、社会公益事业、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捐赠的,可以在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得到扣除。而在减免的程度上,有的税种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扣除一定的税额,有的则予以完全的免除。二我国非营利组织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由上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对于给予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的条款和规定比较多但也比较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非营利组织的需求日益增加,非营利组织在更广泛领域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凸现。为能给予非营利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有必要分析挖掘出非营利组织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统
一、完善的非营利组织税收体系。我国目前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税收政策规定比较多也比较乱,这些规定都散见于各税种的税法规定中,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体系。也就是说,我国没有专门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特定税收条款来规范它的运行。这对于快速发展的非营利组织显然是一大制约。
(二)没有从税法的角度来定义非营利组织,没有把公益组织和其他非营利组织区别开来。对于非营利组织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国内外一直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根据各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政策和管理来看,大多数国家一般都把非营利组织中的公益性组织单独划分出来,给予公益性的非营利组织特殊的税收待遇。因为公益性组织和其他的非营利组织不同,公益性组织活动的目的具有公益性,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大多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而其他非营利组织的活动虽然也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其性质不一定具有公益性,它往往具有互益性。因而区分两者并给予不同的税收优惠待遇是必要的。但在我国当前,还尚未从税法的角度去定义非营利组织,更没有区分公益性和其他的非营利组织。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便出现了许多非营利组织打着“非营利”的旗号,名义上是非营利组织,但其大多数活动却从事着经营性活动,有的甚至以营利为目的,违背了活动的宗旨目的,这不但使得国家税收流失而且对于其他组织来说也有失公平。
(三)有些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有失税收的公平性。按照税收的公平性原则,相同性质的行为应当受到同等的税收待遇。但在我国,却存在着违反税收公平性原则的税收规定。如同样对一家非营利组织进行捐款,但实施这样一项行为的主体分别是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则税法允许二者从所得额中扣除的比例便不同。外资企业允许从所得额中全部扣除,而内资企业却有扣除比例的限制。另外,对只有被列举的非营利组织的捐赠才能获得一定比例的扣除,这同样有失公平性,不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三完善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的思考
针对非营利组织还存在上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完善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一)应从税法的角度来界定非营利组织,应规定非营利组织的宗旨必须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其主要的活动应是非经营性活动。当然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不是不允许其从事经营性活动获取利润,只是经营性活动不应构成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活动,其从中获取的经营性利润禁止向个人分配而只能用于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的目的。因而对于非营利组织有必要区分经营性活动和非经营性活动所获取的收入,对于其从事的经营性活动所获取的收入如投资所得、贸易活动等应当征收税收,而对于来源于非经营性活动的收入如捐赠、会员的会费和财政的拨款则应予以减免。
(二)学习其他国家,应把公益性非营利组织和其他非营利组织区分开来,并给予不同的税收待遇。对于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所有与公益目的有关的活动所获取的收入应当免征所有的税收,而其他一般的非营利组织则仅对其来源于非经营性活动的收入予以免证。这是因为从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活动中获益的是公众,而其他非营利组织的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社会,但其受益的主要是会员,因而应给予它们不同的税收待遇。
(三)应统一内外资企业允许捐赠额从所得额中扣除的比例,这样一方面体现税收的公平性原则,另一方面也会提高企业捐赠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壮大。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公益旅游;认知度;公益旅游联盟
[中图分类号] F592.3 [文献标识码]A
“公益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非大众旅游形式,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而言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即使是在号称“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书——百度百科”上,也只有关于“公益旅行”的概念:“公益旅行”也叫“义工旅行”,主张旅行者在旅游中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如参与保护野生动植物,或者帮助目的地改善卫生、教育、文化状况。即以旅行之名,行义工之职。再以义工之职,助需要之人。在“公益旅游网”上将公益旅游定义为“公益旅游是一种对当地小区能够产生直接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并且对旅游者及对益游目的地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负责任的旅游形式。”
最早对公益旅游进行明确定义的学者是Stephen Wearing(2001), 他认为“旅游者为了各种原因,以一种被组织的方式作志愿者活动来度假,它包括援助和减轻社会中某些群体的物质贫穷,某些环境的恢复,对社会或环境问题的研究。” 这也是公益旅游近年来被国外学者广泛引用的概念。
随着公益旅游的发展和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其必将成为新一代大学生一种较为重要的旅游方式。因此深入了解和认真研究大学生的公益旅游,并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大学生公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非常必要。
本文主要立足于提高大学生公益旅游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公益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大学生对公益旅游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一)设立专项经费,制定激励政策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父母每个月提供的生活费,而生活费只能解决大学生的基本生活问题,并不能余出太多供其它开销,因此缺乏旅游经费成了制约大学生参加公益旅游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政府、学校或社会团体设立公益旅游专项经费,如公益旅游基金等,解决大学生参加公益旅游的资金问题。同时应制订一系列的公益旅游激励政策,例如学校以公益旅游实践换学分、政府为公益旅游提供优惠政策等。以公益旅游专项经费作后盾,并结合一定的激励政策和鼓励措施,不仅能使广大的大学生对公益旅游“心动”,并且能采取相应的“行动”。
(二)利用名人效应,形成影响和带动
当今大学生在选择公益旅游组织时,具有明显的就近性和倾向性,例如大学生大多对学校组织的或优秀的学长学姐推荐的旅游组织更为信赖,因此,可充分利用名人效应,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可选择在社会上有正面影响力的明星作为公益旅游大使,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旅游中来。同时,学校、社会公益团体或是旅行社可以进行公益旅游统计,以年度为单位,设立公益旅游“雷锋奖”,评选出“公益旅游达人”等,并且举办经验交流会或者讲座,请获奖者为大学生介绍经验、宣传公益旅游,为参加公益旅游的大学生提供沟通交流和经验分享的平台,无形中会吸引更多的潜在旅游者参与到公益旅游者行列中。
(三)利用各种媒介,加大宣传力度
1.积极与公益组织合作宣传。目前,我国志愿者和公益组织十分活跃,旅游企业可以充当桥梁和纽带,把城市里的志愿者资源和贫困、偏远地区的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和这些组织进行合作,利用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来扩大影响力。在公益组织利用电视综艺节目、大型表演进行推广时,也可以在表演节目中切入相关主题的宣传活动来宣传公益旅游,这种生动的宣传形式更易于被公众接受。
2.加强网络宣传。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的影响力不可低估,但目前公益旅游的网络宣传力度还不够大、影响面不广,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所以,应建立专门的公益旅游网站,或是在潜在旅游者比较集中和较为关注的网站,如:校园网站、小区网站、团购网站内设立公益旅游专栏,以此来扩大公益旅游的社会影响力。
3.充分利用高校资源进行有效宣传。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各种大型活动进行宣传。还可在学校成立专门的社团,加强与学生组织的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校报期刊等资源,进行多渠道的宣传和推广。
(四)加强对公益旅游人员的教育培训
随着公益和旅游外延扩大以及内涵加深, 对公益的理解已经不再停留在简单的爱心互助, 而是提升为更专业化、科学化的综合行为,并且公益旅游是将公益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公益旅游者的专业技能以及纪律要求很高。因此,加强对公益旅游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其素质,提高公益旅游的效能。
二、开发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公益旅游产品
(一)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公益旅游产品
传统旅游产品中,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遗产通常被开发为观光旅游产品,革命老区也通常被开发为红色观光旅游产品,而忽略了对公益旅游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各地政府、景区景点管理部门及旅行社,应着重研究景区景点存在的公益价值,实施开发符合本地旅游特色的公益旅游产品,并向旅游者加以推广。很多大学生愿意参与保护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珍稀动植物的公益活动。公益旅游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同时也可吸引大量游客,增加旅游收入。
篇7
通过查阅中国文献数据库可知,自2010年至今有关我国社会组织的文献已多达24293篇,学者们多从我国社会组织建设、我国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困境、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及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等几个方面研究。随着治理理论的应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不再是政府的“一言堂”,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1社会组织的定义
社会组织这一概念是针对我国具体国情产生的,是相对于国外的非营利组织(NPO)、非政府组织(NGO)、第三部门、志愿者组织、独立组织、免税组织等概念来说的。我国的社会组织主要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基金会。社会组织指的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不同阶层的公民自发行成的、具有社会性、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的各组织形式及网络形态(王名,2009)。莱斯特?萨拉蒙认为社会组织是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组织性、自愿性、自治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的社会团体。黄振海(2011)把社会组织定义为以互惠或服务大众为主要宗旨,区别于政府组织和营利性组织的非政府、非营利的自治的志愿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李俊群(2011)认为社会组织是由单位或者公民自愿成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介于政府组织与社会个体之间,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志愿性、公益性组织。
从上述各学者对社会组织的定义可以看出,社会组织是区别于政府与营利性组织的“第三部门”,它具有非营利性、志愿性、自治性、民间性等特性,是服务于公民与社会的公益性组织。
2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
说到我国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双重管理体制”,即社会组织的成立与运行要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双重管理。“双重管理体制”是国务院于1989年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规定的。该体制存在着诸多弊端,使得我国的社会组织不能实现真正的独立化、民主化;于是自2002年以来有些地区开始试行社会组织民政部门直接登记、备案制度,取消业务主管部门,进行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试点。2008年深圳市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我市社会组织的意见》中将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三类社会组织列入“直接登记”的试点,于2010年正式实行社会组织的直接登记制度。2011年北京市推出了更为彻底的改革: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公益慈善类、工商经济类社会组织不再需要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实行民政部门直接登记制度;要求公务员逐步退出社会组织,使社会组织与行政部门脱钩,实现社会组织的真正社会化。
玉苗在《完善我国社会组织分类管理体系的思考》中指出应按照我国对社会组织的分类:中性组织、潜在正功能组织、潜在负功能组织,并与组织规模的大小(小型、中型、大型)相结合来进行管理。社会组织的安全性主要是以社会组织的成立与运行与政府部门的紧密程度来划分的。相对安全的社会组织,政府就实施较少的限制,予以免于登记;对有潜在正功能的组织政府实行直接登记的管理办法,并加大扶持力度予以鼓励;对具有潜在负功能的社会组织,政府实行双重管理体制,实行严格的控制,并加以积极的引导,规范其健康发展。
康晓光也认为政府要根据社会组织的挑战能力来对不同的社会组织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对具有较强潜在挑战能力的社会组织,政府应将其作为准政府组织或限制其发展;对具有较弱的潜在挑战能力的社会组织,政府应该鼓励支持其发展,或者做到不干预其发展。
通过不断的探索,我国社会组织管理模式也不断的创新,如北京、上海等地兴起的“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即通过政府授权或自致两种方式成立枢纽型社会组织,来对同一领域、同一性质类别的社会组织进行联系、服务和管理,把社会组织的需求和意见向政府部门反馈,同时承担业务主管职能的发挥平台作用的社会组织。叶小珍认为“枢纽型”社会组织有利于组织间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为组织间交流搭建了平台;并且加强了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更有利于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提高。
总之,有关我国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还在不停的探索与完善阶段,无论是双重管理体制、直接登记制度、分类管理模式还是“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都有其利弊,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必定会随着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
3我国社会组织的作用
3.1有利于促进就业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迅速,截止到2011年3月底,我国登记的社会组织数量达到了44.7243万个,与1988年的4446个相比增长了大约100倍,况且还存在着相当大数量的未登记社会组织。如此数量庞大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就业岗位也是不容小觑的。顾朝曦认为我国社会组织为社会就业贡献非常大,据统计,我国社会组织吸纳就业人员超过1200万人次,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大约4%,达到了事业单位从业人数的40%,是全国公务员数量的1.6倍之多。
3.2有利于应对社会风险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我国已经进入了高风险期。应对社会风险仅仅依靠政府只能是杯水车薪,社会组织的参与对应对社会风险来说至关重要。张勤和华炜认为在治理理论的指导下,社会组织对应对社会风险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社会价值的冲突所带来的风险,还是环境污染带来的风险,还是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带来的风险,还是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社会组织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3有利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
姚锐敏与易凤兰在《社会组织化视角下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民间动力研究中》提出发展社会组织对于促使政府依法行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现在政府行政主要依靠体制内部的力量推动,社会力量的推动作用发挥的很不充分。罗伯特?达尔提出独立的社会组织是民主过程本身所必需的,它的功能在于使政府的强制力量最小化,保障组织的自由、改善人们的生活。社会组织可以凝聚分散的个体力量,依靠组织的力量表达群众诉求,增强公民对政府的监督力量,进而促使政府依法行政。
3.4有利于加强对政府预算绩效监督
社会组织对政府预算绩效监督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发展的比较迅速,我国在这一方面是比较欠缺的。作为治理主体之一的社会组织参与到政府预算监督中来的话,对于政府预算规范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辛兵海和殷金朋认为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咨询机制、社团安排或者通过政治关联的优先性直接进入政治领域的方式,作为独立于审计监督与立法监督的第三方参与到政府预算的分析与监督中去,这样由于增强预算过程的合法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国外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例如:乌干达债务网络(UDN)[ZW(]UDN:乌干达非政府组织,参与预算监督分析、政策倡导和反腐败活动,其地方预算监督活动支持了国家政策的有效制定。[ZW)],该组织通过提供培训来帮助其他组织引进UND监督体系对政府的预算绩效进行监督,这样就壮大了民间监督的力量。民间社会组织对政府预算绩效的监督就是要加强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政府之间的联系,组建起一张民间社会组织与各级政府联系的网络。
篇8
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的缩写,一般译为“非政府组织”,即那些既非政府部门,又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主要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协会、社团、慈善基金会等民间机构。它们把自己定位在“第三部门”,以区别于另外两个部门――政府和企业。
中国NGO组织通常有两种诞生路径,其一是伴随政府职能转型、事业单位改革等,由政府部门主动组建甚至运作,挂靠在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组织,用于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分流人员等目的,这是“自上而下”的NGO;其二是由公民基于社会需求发起,相对独立运作的NGO,是“自下而上”的NGO,又称草根NGO。
大多数中国人对NGO的认识,始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它们踊跃奔赴灾区,积极实施救助,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近10年来,NGO成长的步伐也开始加快,每年以约10%的速度递增。从1998年到2009年,我国NGO数量增长了近100倍。截至2009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NGO组织约43.1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3.87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9.04万个,基金会1843个。此外,在各级民政部门备案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4万多个,城市社区组织有20万多个。目前,中国的NGO在扶贫、环保、维权、教育、助残等众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中国NGO的发展,以及大环境的变化,媒体对各类NGO也加强了关注,报道其公益项目的热情也逐渐高涨。这既得益于社会整体慈善氛围的提升,也归功于NGO对自身传播管理的重视。
不过,NGO的问题同样存在。很多有作为的NGO组织,公众对其并无认知,甚至有的NGO因为没有名气,而导致资金来源缺乏。事实上,NGO对自身的宣传与推广是必须认真对待的,因为这不仅是名气问题,还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因此,学会如何塑造品牌,提升公信力,增加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他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国内NGO传播:缺少专业合作
中国目前大多数的NGO组织,还停留在踏踏实实做事的层面。中国传统的NGO在公益项目活动中,往往能想到的-仅是媒体传播。珍・古道尔(北京)环境文化交流中心副总干事蒋俨说,他们有一批铁杆媒体,这些媒体人员自身对环保的热爱,使得他们积极去报道那些公益项目。
国内的NGO组织往往都能调动媒体的公益热情,不断利用各种活动让媒体对NGO产生认同。毫无疑问,媒体宣传有助于NGO塑造品牌形象,但仅仅靠媒体显然不够。
智扬公关顾问机构总裁谢骏说,很多NGO把公共关系看成是一种包装和炒作。这种看法有失偏颇,他们应该看到,一个组织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土壤,组织的“内心世界”是要通过信息来承载并向外传达的。而信息的表述存在着一些艺术和技术的方式。NGO组织要根据媒体、受众的接受心理去设计它,精准地传递组织所要表述的东西。
事实上,在发达国家,传播已经成为这些NGO组织机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中国的NGO组织能够将公共关系理念运用起来,对其品牌的塑造将是很有益的。在这方面,国内有些NGO组织,开始进行了初步尝试。比如,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了一个公共关系部,并经常聘请公共关系专家帮他们开展具体活动。
1024首席执行官童紫静说,国内NGO应该加大与公关公司的合作。公关公司专业的策划和服务,有助于NGO塑造形象,让公众了解他们,从而带领更多人参与公益事业。
国外NGO传播:创造社会议题
在国外,NGO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群体,在运作、推广方面比较完善。很多NGO都会制定传播营销的方案、战略和行动计划。
灵思传播机构副总裁钱为家告诉记者,国外NGO在传播上,通常都是通过对本身的价值理念,特别是独特的社会议题的掌握,比如贫穷、环境、家暴等,来提升其在社会和民众中的影响力。
“一个好的NGO的创立者其实就是一个好的企业家,他有自己的核心利益,即公益组织的核心价值。他们特别擅长去挖掘一些独特的社会议题以及这些议题背后的社会价值,并用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或创新的服务模式去争取舆论、媒体、企业家、政府这些重要的组织团体的关注和支持。”钱为家说,有了支持,他们就能落实方案,扩大对社会大众的传播和影响,然后进一步扩大、整合潜在的企业、政府等相关资源。他们也会总结特定年度的社会贡献,彰显价值,形成更好的整合资源的基础。
据了解,国外的NGO很多是企业家在主管,很多NGO募款的主管可能来自企业的营销部门,甚至公关公司资源整合部门的经理人。
在国外,媒体或公关公司只是公益组织合作资源的一部分,大部分整合营销的资源都掌握在公益组织自己的团队中。他们很少利用商业广告,因为这违背捐款者价值实现的承诺。
公关公司与NGO:想说爱你不容易
与国外相比,国内NGO明显带有中国特色。在国内,政府对公益慈善发挥着主导作用,真正有实力的NGO大都是有政府背景或半官方色彩的,没有官方背景的传统国际定义的NGO大部分生存是比较困难的,有些甚至连资质也没有。
钱为家说,这种现状决定了他们很少有资源会去找专业公关公司合作。公关公司的客户更少有意愿去跟这些没有资质的NGO合作。
当然,NGO与公关公司并非没有合作的契合点。万博宣伟高级顾问毛旭之告诉记者,国际公关公司为NGO提供的服务通常是战略层面的咨询和建议,比如帮助NGO指明一个大的发展方向,哪些资源可以利用,帮助他们做自我分析、社会分析和媒体分析。
公关公司作为企业客户与NGO之间的桥梁,或者直接作为公益的一份子参与NGO的公益项目,是公关公司与NGO的合作中比较常见的方式。海天网联公关顾问有限公司总裁周元晖表示,企业越来越需要通过体现社会责任的公益项目来提升品牌形象,NGO组织也需要企业对它的公益项目进行物质等各方面的资助,以及利用企业现有的传播平台,进行公益品牌的整合传播,这样就真正实现了资源整合,双方价值就能实现最大化。
“所以,与NGO合作对接的公关项目,才是真正最环保、最节能减排的绿色活动。让我们公关人一起努力,争取与NGO组织有更多的合作,这也是我们每个公关人的社会责任,让品德成就品牌。”周元晖说。
NG0传播之困:人力物力匮乏
在西方国家,政府都有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定户外广告牌有多少用于公益组织的传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NGO可以获得公益广告的支持等。而在国内,对“公益广告”没有明确的定义,对于媒体是否预留公益广告的版面,也没有进行足够的社会监督。媒体往往会把最优质的宣传资源放在最有商业价值的地方,因此公益组织在传播载体的选择方面,不能像商业机构那样,根据捐赠人的捐赠规律做非常精准传播。这就造成了国内公益组织传播的困境。
篇9
本文将分析公共服务的基本特色,以及包括私人企业在内的多组织安排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重要角色。公共经济不一定是一个排他性政府垄断经济。它也可以是一个混合经济,在其中私人也参与公共服务提供。这一可能性为克服某些公共领域无效率和为纳税人的税金提供更多的回报提供了重要的前景。
然而,公共经济非常不同于市场经济。决定依靠传统市场机制来从事公共服务提供的私人企业家是注定要失败的。他必须懂得公共经济的逻辑,并学会在这些约束之内寻找其机会。公共服务的私人提供,完全不同于私益物品和服务的私人提供。
为了厘清公共经济的逻辑,我们应该首先认为公益物品的性质不同于私益物品。然后,我们探索公共领域组织的可能性,包括发展类似于市场的安排。这样的安排意味着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待公共服务,这对于公共行政来说意义非凡。
人们早就认识到物品的性质对人类的福利有所影响。比如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在最近20年里,有大量的文献关注把公益物品或者集体物品与私益物品或者个人物品区别开来。在这里的讨论中,我们将把排他性和使用或者消费的共同性当作区别私益物品和公益物品的两个定义性标准。我们也将考查选择之尺度和程度之基本差异对于公共服务组织的显著影响。最后,还将在有关公益物品经济关系组织所固有的问题方面引申出若干政策意义。
一、排他性
长期以来,排他性都被看作是在市场机制条件下提供的物品和服务的一个必要特征。当物品或者服务的潜在用户能够被排除从而满足零售的界限与条件时,就存在排他性。如果双方同意,那么物品或者服务就以一定的价格供给。这就发生了等价交换。买者获得物品,而卖者则获得特定的价值。
当排他性不可行时,只要有人供给某一物品,任何人都可以从该物品中受益。我们所呼吸的空气是由大自然供给的,因此难以进行排他。大楼的景观,无论被看作是“有益之物”或者是“有害之物”,也为其他人所提供,在通常情况下也无法实现排他。空气、噪声和水污染是“有害之物”,除非付出一定的代价,任何人都不能排除或者避免;反之,当污染水平降低时,也不可能排除某个人,不让其享受这一好处。
二、使用或者消费的共同性
物品或者服务的另外一个属性涉及使用或者消费的共同性。当一个人排除另外一个人使用或者消费时,就不存在消费的共同性。在这种情况下,消费完全是可分的。为一个人所消费的一条面包不能为另外一个人消费:一旦消费其原来的总量就减少了。不具有消费之共同性且排他是可行的物品就是纯粹的私益物品。另外一方面,消费的共同性意味着个人使用或者享用一项物品并不阻止其他人的使用或者享受;尽管它被一个人使用了,其他人依然可以使用,且量不少,质也不变。天气预报就是一个共同消费物品的例子。
任何消费性的物品其量和质几乎都不是完全不可分的。地心吸引力的运用和享受使我们的双脚站在地上,这是完全不可分的例子,但是绝大多数共同消费物品只是部分可分的。在一定的供给界限之内,一个人使用一个物品会部分地减少其他人使用和享受该物品。使用每增加一个单位,都会妨碍特定一群使用者中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比如,使用者增加会使高速公路变得拥挤,从而耽搁其他人,使其他人不方便。另外一种共同消费的物品消防在力量有限但所面临的需求却很高时也会退化。除非调整其供给以满足新的需求,否则物品就会退化或者受到侵蚀。
消费的排他性和共用性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而不存在绝对排他或者彻底共用的东西。消费特征的两个极端,即完全可分和完全不可分,在逻辑上把纯粹的私益物品与纯粹的公益物品区分开来。一个用户的使用部分地减少其他人的使用和享受,这就是部分可分性。我们也可以同样的方式来考虑排他性也是一个程度问题。有城墙的城市能够具有高度的排他性,控制希望进城、在城里居住和与城市做生意的人进入该城市。即使在没有围墙的城市里,辖区的边界也可以作为区别居民与非居民的一种方式,使某些公益物品和服务主要使本地居民共同受益。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着较弱的部分排他性。
消费的排他性和共用性是独立的属性。它们都可以分为两类。共用性可以分为高度可分的分别使用和不可分的共同使用。排他性可以分为可排他的和不可排他的。当没有实际上的技术来对一种物品进行打包或者控制潜在的使用者进入时,排他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当排他的成本太高时,排他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矩阵来安排这些定义性特质的分类,如表3.1所示,所有物品在逻辑上可分为四类。
排他性
篇10
关键词:公益组织;传播发展;误区
随着国家对公益慈善事业的逐步重视以及国民公益意识的提升,我国公益组织的种类和数目都越来越多,公益事业正在逐渐发展之中。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公益慈善事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公益组织的规模和实力、公益项目的知名度和公益活动的影响力,都存在较大的差距。笔者在随善行公益慈善传播研究中心走访公益组织的过程中了解和感受到,许多公益组织,特别是民间的“草根”公益组织,在寻求发展以及进行公益传播的过程中存在比较明显的误区,对组织自身的成长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也不利于推动整个公益慈善事业的前进。
笔者认为,这样的传播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一:热情有余,理性思考不足
许多民间公益组织的创办都是因为创始人的一腔热情和善心而起,但机构建立起来以后,随着组织事务的逐渐增加和服务范围的逐渐扩大,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四川大凉山阿依土豆公益服务中心是创办人凭着对山区贫困孩子的感情而建立起来的,但没有对自身资源和能力进行评估和权衡,按照创办人自己的话说是“十分莽撞”的,这直接导致该机构从创办之初到现在,遇到资金、资源等很多方面的问题,创办人一直纠结于是否继续坚持下去。广州微乐益公益成长中心也提到,他们曾经由于发展模式不清晰,团队力量不能汇集,从而导活动效果不佳、员工生产倦怠的问题。
所以,公益组织要寻求发展,支撑创办人自身和机构的就不能仅仅是爱心和感动,而是专业的力量。这要求民间“草根”公益组织对机构自身的方向、理念、价值观进行梳理,理性思考合适的发展模式,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此外,公益的目标虽然不同于商业,但其运作与商业市场的准则一致,它其实也是在对服务对象提供一种“产品”。好的公益是要能满足或者推动实现服务对象需求的,只顾自己想法、闷头去搞很难让自己的产品得到好评。公益组织需要从公益圈内或从自媒体等各种平台了解到服务对象的需求,从需求出发开发产品。客户需求的最大化满足以及进行多方资源整合,才能多方受益。
做公益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性思考。民间公益组织需要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草根到专业的转变。
误区二:“酒香不怕巷子深”――不注重传播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认知,许多公益组织还没有意识到有效的传播对组织发展的作用,认为只要自身踏实做、做得好,不进行传播也会有人知道、得到大家的支持和认可。它们表现出的状态是不重视传播,不会传播,不善于甚至还排斥与媒体打交道。殊不知,没有媒体的参与,不善于借助媒体的力量,不进行有效的传播,公益组织只能是事倍功半,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也很难做大做强。笔者走访的许多公益组织也表示“一开始并不想进行宣传,但随着组织发展,发觉不通过媒体,效果非常有限,影响力永远是扩展不了的。只有自身的知名度提高了,才方便做更多的工作。”凭借好的公益产品坐等公众来参与和捐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前公众每天要处理纷繁的信息,要让他们注意到公益组织的公益项目,了解并加入到公益组织的活动中来,必须对外进行传播与沟通。
现在的宣传方式也已经发生变化,不论是企业还是组织,当下的传播已不再是单向的,更多地是强调互动和沟通,已经不能仅仅依靠一个媒体的报道就使得影响力爆棚,高效的传播效果离不开好的传播策略。然而加大传播力度并不意味着要全媒体覆盖,浪费公益资源。当前购买媒体、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类型丰富,公益组织要充分了解自身信息受众的媒体接触特性、明确自身传播目标,以此制定传播策略、选择合适的媒体组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为了节省成本不传播以及没有侧重点的乱传播都是效率低下的表现。
误区三:“身正不怕影子歪”――不会塑造公信力
同样地,“身正不怕影子歪”也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一些公益组织觉得踏实做事、问心无愧就不怕老百姓质疑,所以并没有把组织信息的公开透明提到一个足够受重视的位置。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现象在公益慈善领域的表现更为突出。公益慈善领域出现任何一个机构、组织的负面消息,受害的往往是整个公益慈善事业。近年来各种公益组织的负面消息导致了民众对整个慈善机构的不信任,负能量的累计和传递对社会公益慈善意识的形成构成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虽然许多公益组织也认识到民众对公益组织的不信任主要来源于对资金来路和去向的不明确,所以组织的账目会在官网以及其他专业网站进行公开,以保证组织信息的透明。但许多组织官网的主要内容都是活动宣传以及日常新闻,只有很小的版块是关于资金流动的,更新频率也并不频繁,加上专业网站流程的繁杂、不那么通俗易懂的表述等,都在民众理解和信任的道路上设立了障碍。
所以,塑造公信力除了要有公开账目的意识,更需要采取合理的操作方式。新媒体是很好的平台,有很多方式传递信息,以塑造公信力为目标的公益传播更需要把传递信息的概念无限放大,用形式影响人的意识,再用内容传递信息,用持续的传播来对受众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公民对公益慈善的理解和信任。
误区四:关起门来做事,不与其他公益组织交流合作
按理说公益既然是为大家谋求利益,就应该抱着一种完全无私的态度,只求帮到需要帮助的人。但一些公益组织为了自身的壮大,经常是想独占资源,也不跟其他公益组织进行交流,更没有合作。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公益事业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发展缓慢,公益组织之间竞争十分严重,不合理的竞争关系经常会造成资源的重复和浪费。如青海藏地公益就提到该组织去年资助过的一个学校在一年内竟然受到了多达六次资助,这就是公益组织之间不进行交流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公益圈和企业市场不一样,本身在大环境下还只是比较非主流的,并且是相对封闭的,都是圈内人的活动。如果在相对外界已经较封闭的公益圈内还是关起门来做事,就很难发展自己,更何谈整个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公益慈善本质上就是一个聚集各种力量的平台,各方力量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慈善组织效益才能最大化。所以每个公益组织都应该有更加平和、包容的心态,公益组织之间应该处于一个比较开放的状态,保持一种健康的合作、分享关系。
误区五:没有长远眼光,忌讳商业因素
当前许多公益组织存在这样一种想法,认为自身的公益项目足够好,企业或者媒体必须为其提供支持,但如果企业有一些传播方面的需求就难以继续合作。或者是认为公益就应该是纯粹的,不应该与盈利有关的任何行为沾边,拒绝企业的赞助和与合作。但其实公益的纯粹是大家定义的纯粹,它本身并不一定是纯粹的。对于商业和公益混合在一起可能会产生的负面问题,是这件事本身所产生的风险,并不一定会发生。公益组织要做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这个风险,而不是因为这个风险就不去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