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污染及其治理对策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塑料污染及其治理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防治对策;辽宁大连
中图分类号 X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253-01
Status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Dalian City
LIU Wei-wei
(Dalian Municip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Dalian Liaoning 116023)
Abstract In this paper,main origin,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Dalian City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status;control countermeasure;Dalian Liaoning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加上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不易监测、控制难度大,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1]。大连市近几年农业发展较快,随着人口的增长、农用物资的投入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显现。本文就大连市农业面源污染中的化肥、农药、农膜、畜禽养殖业和近海养殖业等污染因子的现状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大连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1.1 农用化学物质污染
(1)化肥污染。自2005年以来,大连市的农药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种植业化肥使用量平均446 kg/hm2,超过发达国家防止化肥污染水体而设置的安全上限近1倍。大连市氮磷钾化肥施用比例为1.00∶0.20∶0.28,化肥施用结构仍然不合理。目前大连市农业使用的各类化肥主要有复混肥及传统化肥,其中复混肥约占1/3,尿素约占1/3,其他类化肥约占1/3。大连市每年农业复混肥使用总量大约10万t。
(2)农药污染。目前,大连市农药使用量仍在逐年增加。2000年,大连市农药使用总量为8 627 t,比1990年增加了73.5%。大连市使用农药品种老化,新农药的使用量比例仍很低。另外,大连市的高毒农药用量比例大、农药类型比例不合理。大连市农药使用以杀虫剂为主,约占60%;其次是杀菌剂,约占30%;除草剂约占10%。
(3)地膜污染。大连市农用塑料薄膜施用量较大,每年产生大量的废旧农用塑料,而只有小部分的废旧塑料薄膜被回收利用,多数仍然残留在农田或农田附近,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同时也会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
1.2 畜禽养殖业污染
大连市农村庭院养殖大多地处居民区内,而且大部分养殖点距居民水源地不足200 m,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大量畜禽粪便未经任何处理便排入溪河或城市下水道,而且产生的恶臭对城市空气环境质量造成了破坏。
1.3 近海养殖业污染
大连海域沿岸大型工业企业众多,居民人口密集,陆源污水及污染物大量入海。伴随着海水养殖业的增长、水产品加工业迅猛发展、产业规模的扩大,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
2 大连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
2.1 种植业污染治理对策
一是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做好化肥与农家肥的配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从而提高农产品品质。在不同区域、不同地块上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二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在高污染风险区优先种植需肥量低、环境效益突出的农作物。科学指导督导农业用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按照防治指标施药。三是加强塑料地膜的资源化利用。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完善塑料地膜的回收管理,推进废旧地膜的能量回收和再生回收,以焚烧废旧塑料地膜的方式将其作为燃料进行热能利用。
2.2 畜牧养殖业污染治理对策
一是对养殖场建设要进行系统规划,合理布局建议科学划定畜禽饲养区域。优化整合畜禽分散养殖点,创造条件建设养殖小区,根据《大连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新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议选择在远离村庄、饮用水源地和居民点的地方。根据粪污处理水平,控制养殖规模。管理部门从排污申报和污染限期治理等方面下功夫,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程序化轨道[2]。二是进行源头控制,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区排放的所有污染物必须达标排放。建议提高饲料利用率,推广环保型配方。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介入,根本上解决畜产品公害和环境污染问题。三是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提高畜禽养殖业的环境保护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生态养殖。把养殖业同种植、加工等行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将畜禽粪便等废渣还田、制造有机肥料、制造再生饲料等方法进行综合利用。在养殖技术上实施品种改良和推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行产业化养殖,调整畜禽结构。四是沼气利用。通过沼气利用开发新能源,为大连市农户提供优质(下转第258页)
(上接第253页)
无害化的肥料,取得综合利益。在大连市集中连片设施农业小区建设“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小区。在大连市猪1 000头、牛100头以上的养殖场和现代农园区中基本普及大型沼气工程,有选择地扶持建设大型沼气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2.3 近海养殖业污染治理对策
一是实现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同的海洋产业结构对海洋资源的依赖程度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建议提高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在实现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的过程中,使大连市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二是实施健康养殖工程,科学控制物种移植引进和药物的滥用。其方法有自然养殖法、休药期养殖法、人工生态养殖法等。减少饵料、渔药等投入品的施用量。研制适合大连市渔业养殖的低蛋白高能量的环保型人工合成饵料[3]。三是加强重点污染海区的整治与管理,抓住主要污染物质、主要污染海域的综合防治,以及主要污染源的治理等几个重要环节。如大连湾沿岸是工业企业分布集中区域,要加大对大连湾的整治和管理。四是控制陆源污染物的排放。在工业集中和人口密集区域以及大量排放污水的工矿企业,建设污水处理装置,严格按污水排放标准向海洋排放。严格审批沿岸入海排污口,严把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关。
3 大连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议
3.1 落实环境政策
各级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农业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政策,把防止和治理农业污染结合起来,切实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4]。应建立专门的实施农业污染治理规划的组织机构,负责规划的分解、执行、建成、考核、协调和调整,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
3.2 严格法律制度
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制定加强畜禽养殖环境污染治理的奖惩办法或条例[5]。同时,政府和环保部门也应该通过大连市整体环境导向在法规制定方面给予基层环保部门指导。
3.3 建立监督体系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加快监测体系的建设步伐,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建立种植、养殖及加工规程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标准及其体系,逐步建立监管制度及体系。
4 参考文献
[1] 邱友凤,王曼芮,李翠兰.连云港市郊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5):113.
[2] 崔键,马友华,赵艳萍.农业面源污染的特性及防治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335-340.
[3] 杨秀山.加强辽阳市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几点建议[J].农业经济,2008(3):40.
篇2
1.外部性的含义及和其他方面的关系
1.1 外部性含义及其特征
外部性是指一个企业的生产行为或一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以市场机制之外的方式对他人造成的福利的增加或减少。外部性的概念是马歇尔首先提出的,他在分析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时提出了外部性的概念。马歇尔的学生庇古将外部性的概念发展到企业行为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外部性理论。他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指出,外部性导致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一致。与庇古不同,科斯认为产权是引起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产权不清必然导致效率损失。
外部性有三个典型特征:第一,外部性产生的成本或收益由他人承担或接受,如一个企业进行生产所导致的环境污染是由附近居住的居民承担的或者住在果园周围的人们可以免费观赏花朵。第二,存在于市场价格机制之外,即以市场价格之外的方式影响他人,外部性一般很难计入成本或收益加以计算;第三,外部性的制造者并不承担外部性引起的福利的增加或损失,例如制药厂排放有害气体损害了市民身体的健康而不做出任何补偿。
1.2 外部性与市场效率的关系
外部性可以划分为正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正的外部性指企业生产行为或居民消费行为给他人带来的福利的增加,负的外部性指生产或消费行为给他人带来的福利的较少。当外部性存在时,市场不能实现效率最优,从而导致整体福利的损失。当负外部性存在时,就会出现过量供给;当正外部性存在时,会出现过小供给。
1.3 外部性与公共资源、环境污染的关系
公共资源由于其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属于混合公共产品,因而存在负的外部性,即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消费公共资源,并且一个人的消费会导致公共资源可供消费数量总额的降低,从而使他人的福利受到损失,其结果是导致对公共资源的过渡使用。环境就可以看成是这样一种公共产品,而环境拥有一定自净能力,通常也可称为环境承载能力。环境承载能力也可看作一种公共资源,向环境排污相当于消费了环境承载能力,因此环境污染是典型的外部性问题。
2.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及其缺陷
根据环境污染产生的根源――外部性,治理环境污染的办法主要有私人对策和公共对策。私人对策主要是进行产权界定和划分,公共对策则包括行政管制、征税、补贴和排污权交易。行政管制一般是设定排污标准或限额。而产权界定,征税、补贴和排污权交易都是通过外部成本内部化,使市场产量达到最优。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治理主要是实行排污收费制度,或者政府直接进行环境污染治理。两种手段对防止环境污染、遏制环境恶化虽然有一定作用,但其缺陷是明显的,首先,征收排污费标准主要是根据污染物排放浓度来收费,而不考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并且只对超标部分收费,不利于刺激企业降低污染;其次,排污费的征收、管理、运用均不规范。排污费征收额过低,明显偏离市场最优水平;排污费的制定、征收主要由环境管理部门负责,一些地方受部门利益驱动,形成了“乱收费”,其控制污染、减小社会福利损失的目的难以实现;最后,政府直接进行环境污染治理,治理资金费用由谁承担不明确,如果是由其他纳税人来承担,则客观上鼓励了企业的排污行为。
十年来,尽管淇河治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探索治污的长效机制,仍然是一个重要任务。由于淇河流域污染治理工作具有几个特点:一是地方承担治理污染的责任,采取统一、强硬的命令方式从上至下进行贯彻,地方只能服从;二是没有核算企业独立承担污染治理成本可能性的情况下,要求企业承担污染治理成本,企业只能被动地接受;三是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实施各种治理计划,而作为污染受害者的公众并没有多少实际的、过硬的法定权利可以使用,除了申诉、抱怨,难以监督,更难以索赔,也难以得到补偿;四是采取集中动员方式,要求在某一特定时刻实现目标,缺乏制度保障。“可以看出在淇河治理过程中,政府依然偏重行政手段而缺乏经济手段的配套。”
3.环境污染治理对策在淮河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分析
3.1 环境污染治理的私人对策
产权界定,也称为科斯交易。根据科斯定理,在当事人较少、谈判成本为零或者很低、外部性来源清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产权划分的办法,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其结果是,无论谁获得产权,都将增加企业的边际成本,使之与社会边际成本曲线重合或靠近,从而实现帕累托最优。产权界定的方法曾在英国、津巴布韦等国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但是,我国河流一般较长,流域幅员较广,当事主体众多,且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划分产权可能性很小。
3.2 环境污染治理的公共对策
3.2.1 对环境污染企业征环境保护税。税收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征收环境税最早由庇古提出,因此也叫做“庇古费”。通过在效率产量水平上对排污量征收相当于边际外部成本的税收,其结果是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提高,削减产量,或者企业通过治污降低污染,社会边际成本下移,最终使产量达到社会最优。征税除了影响企业成本从而控制污染排放以外,一个最明显的优点便是由于征税行为是针对企业全部排污,如果企业降低排污量则可以减轻税收负担,因此有利于激励企业采取降污措施。此外,税收政策不仅可以运用干企业,同样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征税,从而减少消费者对重污染产品的需求。由于征税手段具有的优点,在OECD(经济与发展组织)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比如意大利政府对塑料袋课税后,全国对塑料购物袋的消费立即降低了30%,美国依阿华州通过法律对杀虫剂和氮肥在销售和制造环节征税;挪威、奥地利、芬兰等国征收化肥税费,税费占价格的10%左右。但是税收政策也存在其局限性,一是社会边际成本、企业边际收益很难得到,导致税率的确定不一定能达到市场最优;其次税率一旦确定,要更改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因此其灵活性欠佳。尽管如此,税收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对于建立长效的淮河污染治理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不可少。
3.2.2 同时增加对减少排污量企业的补贴。政府按单位减少的排污量给予补贴和对控制污染的设备费用进行补贴,目的是激励污染者减少排污量,或抵消治理污染的设备投资费用。如果企业不减少产量或者排污量,则会失去相应的政府补贴,因此补贴的实质是增加企业生
产的机会成本。补贴的缺陷在于第一,补贴将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第二,补贴有可能吸引新的企业的进入,增加污染;第三,如果企业增加产量能获得比补贴更多的收益,企业将放弃补贴,增加对环境的污染。
3.2.3 实现排污权市场化交易。排污权交易是指政府向企业拍卖排污权许可证,并允许企业之间进行交易。政府在最优排污量上拍卖排污权许可证,让排污许可证在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交易,从而让治理成本较高的企业通过多购买排污权而少治理,而成本较低的企业多治理而卖出排污权,在污染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使治理成本最小化。如果企业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则会增加产量,购买排污权许可证,通过排污权许可证的交易,许可证价格最终会等于企业边际收益减去边际成本。排污权交易可以实现对污染总量的控制,企业可以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自主决定是购买许可还是治理污染从而达到污染治理成本的最小化,但其弊端在于最优污染量如何确定以及对企业排污量是否可严密监测。排污权交易在美国等的大气污染治理中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河流治理尚未形成成熟的排污权交易市场。
3.2.4 加强政府直接管制。政府管制通常的做法是设定排污限额或产量限额,或者规定新进入企业的环境标准。政府管制在环境污染已到一定程度时会起到立即明显的效果,比如我国在淮河流域治理中对污染严重企业的关、停、并政策。但是从长期来看,政府管制有其不可克制的不足,缺乏弹性和效率。一是政府制定的排污限额并不一定反应社会最优水平,二是一旦企业达到排污标准,便失去动力继续降低污染。
尽管我国政府―再强调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并未建立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在淇河污染治理中,我们仍然看到政府(其他纳税人)承担了环境治理的很大一笔费用,企业并未成为环境污染治理的主体。地方政府出于利益驱动,甚至对超标污染的企业进行隐瞒、保护,干预环保执法部门的工作。
通过对以上环境污染治理对策的比较,环境污染治理虽然和技术、道德约束等其他因素高度相关,但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而言,鉴于淮河当前污染的严峻形势,在政府直接治理、管制以外,更应该综合运用税收、排污权交易等手段,建立淇河污染治理和防治的长效机制,避免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循环。秉承谁污染、谁纳税的原则,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以污染浓度和排污总量为计税依据征收环境税,建立和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都将对淇河流域企业排污的治理起到长久的积极作用。
篇3
关键词:土壤污染修复 铁锰氧化物 作用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环境保护不当导致我国的土壤污染逐渐严重,但是我国的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铁锰氧化物在当前的土壤污染修复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对于改善土壤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土壤污染缺少规范的治理导致污染土壤难以及时有效地恢复。在今后的土壤污染治理工作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土壤污染质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当前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当前我国的土壤污染情况逐渐严重,这对于我国的环境建设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在农村等人们依靠土地生活的地方,土壤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一些土壤污染很难进行短时间的修复,这对于环境的保护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当前土壤污染比较严重的主要是以下两种情况:
1.重金属对于土壤的污染
重金属对于土壤的污染在当期的土壤污染治理中比较难治理,由于重金属在土壤中具有难降解,毒性强和积累效应等等特征。我国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是当前一些化工企业的污染五未能及时合理的处理,将一些污染物进行掩埋等造成的土壤污染。但是重金属对于土壤的污染十分严重并且难以治理,这对于土壤污染治理部门提出了众多的挑战。当前对于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治理方法就是一方面在土壤中去除重金属另一方面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当前主要的技术就是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等等,但是并没有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土壤污染现状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改善。
2.土壤的有机污染
当前我国土壤污染的另一重大来源就是有机物污染,相对于重金属污染,这一污染更加严重,污染的种类比较繁多。在有机物污染中其中塑料对于土壤的污染十分严重,而且大部分的塑料污染物是难以降解的,这对于土壤污染的治理工作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并且这一污染还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伤害甚至伤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由于化学农药对于土壤的污染也是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对于土壤的危害十分严重,甚至会影响到地下用水,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但是当前我国的土壤有机污染并没有得到合理的整治,一些相关的治理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性,并且治理并不彻底。
二、铁锰氧化物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重要作用
铁锰氧化物在当前的土壤污染修复中逐渐得到应用,并发挥出一些作用,大大改善了当前的土壤质量。但是铁锰氧化物对于土壤污染的治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铁锰氧化物的应用范围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展。
1.铁锰氧化物在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
铁锰氧化物作为土壤中的主要矿物元素,在当前的土壤污染修复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当土壤被重金属污染之后,土壤吸持重金属例子时,土壤中的铁锰氧化物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土壤中Cu、Ni、Zn、Cr、Co 元素的吸附主要受铁氧化物的控制。土壤中沉积的铁锰氧化物对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吸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和富集,这对于减少重金属对于土壤的污染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铁锰氧化物及其水化物和层状硅酸盐矿物质对于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人工合成的铁锰氧化物和天然的铁锰氧化物有着不同的作用,导致我国的土壤中铁锰氧化物应用于重金属的土壤污染修复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铁锰氧化物对于吸附重金属作用的研究,尽量充分发挥铁锰氧化物在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中的重要作用。
2.铁锰氧化物在治理土壤有机物污染中的应用
铁锰氧化物对于土壤有着一定的净化作用,当前土壤的有机物污染逐渐严重,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土壤的正常应用。铁锰氧化物对于环境中的有机毒害物有一定的降解功能,可以利用于土壤污染的修复工作中。在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中利用铁锰氧化物对于土壤的修复作用和净化工作,充分提高土壤自身的治污能力和降污能力。当前土壤中含有一些天然的铁锰氧化物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规律,降解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铁锰氧化物在土壤污染治理中有着节约成本,效果明显的优势,在今后的土壤污染治理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提倡这一方法,充分利用铁锰氧化物对于土壤污染的治理,缓解当前土壤污染严重的现状。
3.土壤污染治理的其他措施
土壤污染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的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当前国家逐渐重视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土壤污染更需要进一步加强治理。在今后的土壤污染治理工作中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壤污染治理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土壤污染治理法律可以有效地规范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同时为土壤污染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一些企业的污染治理积极性,减少企业污染物的排放,督促企业加强对污染物的处理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进行严格的惩治。对于一些对土壤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需要加强治理,对于企业的污染物处理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对于一些特别严重的企业可以进行关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企业和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尤其是土壤污染的教育,对于土壤污染造成的危害进行宣传教育,使企业和工作人员认识到土壤污染的严重危害性。在土壤污染治理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和研究一些新的土壤污染修复措施和方法,尽量减少污染物对于土壤的污染,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
三、结语
随着当前工业的发展,我国的土壤污染逐渐严重,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土壤污染修复措施并不十分完善,一些方法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这导致我国的土壤污染治理工作难以进行。铁锰氧化物作为土壤中的一种丰富的物质对于环境当前的土壤污染有一定的作用,并且这一土壤污染修复的方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优势。在今后的土壤污染修复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充分利用铁锰氧化物的土壤修复作用,同时还需要积极开发一些新的土壤污染修复方法,尽量减少土壤的污染程度。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 现状 危害 管理体制
一、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所谓的面源污染,是指由于过量的使用化肥、农药等含有氮和磷等元素的污染物对农田和土壤造成危害的污染。目前我国的面源污染问题已经日发严重,使得水资源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究其根源,面源污染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一)化肥的过度使用和流失
化肥的使用使得农田产出量大大提高,极大的提高了作物产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化肥的作用呈现出了弊大于利的局面,化肥里面含有氮和磷等物质会使得土壤板结,这些物质进入土壤之后还会影响土地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危害日渐突出。
(二)农药的过度使用
作物的病虫害离不开农药的投入和使用,然而,过度的使用农药却会使得作物本身含有毒物,并且农药残留成分还会渗入地表,进入地下,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和土壤的污染,成为了最为严重的污染源之一。
(三)作物的灌溉不当引发的污染
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的灌溉,然而,灌溉方法不当则会造成农业土壤的面源污染,会引发严重的损失,在使得作物减产的同时还会引发土壤的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
(四)作物秸秆的废弃引发的污染
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作物秸秆的使用率日渐降低,目前,每年都有大量的作物秸秆被废弃不用或者被燃烧,这些都会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
(五)塑料薄膜的大量使用
覆盖在地表的薄膜由于其便利性近年来被大量使用,但是也造成了大量的残余,长期留在农田里面严重影响了农田里阳光的吸收和水分的流动,最终会造成农作物产量的减少,造成农田的污染。
二、农业污染造成的后果
(一)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
残留在农田里的大量塑料薄膜会影响作物产量,阻碍农田里水分的流动和养分的有效吸收,最终会造成土壤养分的流失以及作物的减产。
(二)危害地下水资源
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会使得大量的磷、氮和有机物等元素渗入地下,进而会参与地下水资源的循环,这会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污染。
(三)污染土壤
塑料薄膜、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会影响土壤的通气性和对养分的吸收,最终会造成土壤的板结和养分的丢失,农药里面含有的毒素还会进入土壤,最终造成土壤的污染。
(四)危害人体健康
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带来的有害物质的残留会使得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吸收有害元素,养分的吸收也得不到保障,这会使作物的生长发育严重受阻,最终会造成作物的减产和污染,一旦被人体所吸收,便会极大的伤害人体健康。
三、农业面源污染所应采取的管理体制
据资料显示,现如今我国的农业面源污染的程度已经非常严重,这不但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还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体制来管理污染,降低危害程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治理:
(一)颁布法律法规,有效制止面源污染
我国政府应该在充分了解污染程度的情况下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制止面源污染的进一步恶化,相关部门还应该制定化肥、农药生产标准以免更多有害元素进入地表危害土壤和水源。
(二)加快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在制定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农业管理部门应该督促科技人员加快研究成熟的农业种植技术来防止污染的进一步加剧,应研制新型的化肥和农药来提高效率,从而减少使用量降低污染,还应根据不同地区土质的不同研制相对应的农药等产品,唯有如此,农业的面源污染的控制才有可能。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制定相应的保障政策,来鼓励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对农业设备的投入,并且定期展开培训,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建立有效的循环体系,来促进农业的长远发展。
(四)加大宣传,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
应该不遗余力的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来对农民的环保意识进行普及,宣传科学种田的方法和环保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农业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控制农业面源的污染。
四、总结
农业的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只有合理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并且认识到造成危害的严重性,我们才能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和管理体制,只有这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进行,农业才能成为我国兴旺发达的基础,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赵本涛,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严重性与对策研究;[J]环境教育与研究;2004;(11);70-71
[2]朱兆良,孙波,杨林章,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政策和措施;[J]科学导报;2005;23(4):47-51.
[3]全为民,严力蛟.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J]生态学报,2002;22
篇5
[关键词]食品;包装安全;环境污染;治理途径
[中图分类号]F40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 (2009]05-0039零售商差04
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意识到包装对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包装对环境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包括土壤退化、水资源污染、森林等稀缺资源的锐减、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等,严重影响了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食品包装的必要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一)食品包装的必要性
包装是食品进入市场的一个重要条件。以果蔬品为例,我国的水果在流通环节损失为20%-25%,蔬菜为25%-30%,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包装的缺乏及不合理。包装将抵抗流通过程中外部环境因素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保证食品在消费活动中的营养性和安全性。
包装对食品的保护功能是极其重要的。食品尤其是农产品因其自身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其在流通过程中天然的脆弱性,外部压力或运输途中的振动都会造成表面的磨损,甚至改变其内部物理性质,从而加快食品的变质速度。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机械冲击、振动和压力载荷;②生物性因素;③气体;④光;⑤温度;⑥湿度。恰当的包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这些伤害,保持食品的原生性,从而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外部环境中各类生物性因子也会对食品质量产生一定的危害,如致病性细菌、病毒以及毒素等生物性污染很容易与的食品发生直接接触,包装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隔离保护的作用。光线对食品的影响主要是食品中的某些物质(如维生素、色索、蛋白质、脂肪和油脂等)在光线的作用下会加速氧化和分解,造成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流失,有时甚至会产生有毒性的物质,加快了食品变质①。包装还可以阻挡食品与空气的直接接触,空气中O2、N2和CO2等气体都会加速食品中蛋白质、维生素等的理化反应。很多食品特别是果蔬类农产品在湿度或温度过高的条件下,也易产生理化反应。导致变质或腐烂。
(二)食品包装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伴随消费者对微波食品、休闲食品及冷冻食品等方便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包装的需求量十分巨大。预计中国纸包装制品产量到2015年可达3,600万吨,塑料包装制品946万吨,金属包装制品491万吨,玻璃包装制品1,550万吨。包装在保护食品质量的同时,对资源与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包括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包装生产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食品包装对环境的影响流程见图1。
备注1:①表示包装食品用的销售包装与运输包装;②表示食品销售包装与运输包装;③表示食品销售包装;④表示工业污染;⑤表示工业,商业污染;⑥家庭生活污染。
包装工业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主要表现在包装原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纸木包装制品原材料主要是木材、纸张及其代用合成材料,在制备这些包装制品所需原材料时要消耗森林资源。我国每年用于木质包装的木材为450万m3,纸质包装所用纸张消耗的木材量为2000万m3。虽然森林资源属于可恢复性资源,但由于木材生长周期长,一般认为森林资源的恢复周期为10年,无限制地消耗森林资源会破坏其生长平衡,使生态环境面临水土流失、荒漠化、缺水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包装物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消耗有限的自然资源,也会产生各式废弃物。包装企业排出的废水、废气、废渣(俗称“三废”)不仅对周围环境构成污染,也威胁会人们的健康。废气造成了大气的污染,甚至引发“酸雨”;各种废水、污水造成了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带来的各类危害频频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土壤污染不断威胁种植产品的质量安全,更严重的甚至导致土壤沙化或盐碱化;生产过程中不能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以及包装工业产生的废渣与有害物质也对周围环境与卫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零售或消费环节的食品包装多属多属一次性使用,大量的包装物尤其是纸包装和塑料包装使用后即成为包装废弃物。食品消费包装由于使用的普遍性,产生的包装垃圾占据了家庭日常生活垃圾相当大的比例。而且,食品包装垃圾的多样性和分散性也给垃圾处理和回收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二、当前我国食品包装存在的问题
(一)包装材料的安全性
包装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食品安全产生影响。近年国内外发生的多起与食品包装材料有关的事件,如聚氯乙烯(PVC)塑料薄膜风波、雀巢婴儿牛奶JTX污染事件等,无不吸引了众多目光,成为舆论的焦点③。据中国包装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专家统计分析,我国大约有60%的食品包装材料存在安全隐患。在食品市场上,用来盛装食品以塑料袋、塑料瓶、塑料桶为主,纸质、金属等包装材料占少数。对食品包装材料的认识不足以及食品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不够,一些含有有毒成分的包装材料被加工成食品包装、容器具。当与食品接触时,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化学成分向食品中发生迁移,如果迁移的量超过一定界限,会影响到食品的安全性。
(二)包装废弃物处理技术的落后
目前我国的食品包装废弃物整体回收率很低,资源的二次利用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那些环境不能降解的包装废弃物得不到有效的无害化处理,加上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又缺乏有力的垃圾综合治理对策和措施,致使垃圾流失严重。据统计,我国2004年废纸回收率是30.4%,废纸利用率是51.7%,而韩国和德国在1999年废纸回收率分别高达73.8%和70.7%;塑料包装物除PET瓶的回收率约为50%以外,其它的回收率仍很低,尤其是用量巨大的塑料袋无人回收;废玻璃的回收率发达国家最高的达80%-90%,而我国2004年玻璃包装容易回收和再生利用率约为60%。
(三)食品市场存在过度包装
尽管目前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遏制过度包装、倡导适度包装,但是在茶叶、酒类、保健品等市场,仍存在包装的层次过多、包装的体积与食品严重不成比例、包装材料的高档化等多种问题,这些包装在食品消费完之后就成为垃圾,而且难以回收再利用。食品市场过度包装之所以盛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深层原因,一是过度
包装可为食品厂商带来超额利润;二是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导致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措施不到位;三是社会上存在不正确的消费思想,导致过度包装商品仍有相当的购买市场;四是食品包装缺乏统一标准要求,导致包装行为和监管工作缺乏可操作性指导。
(四)食品包装标准化进程缓慢
我国绝大部分食品包装卫生标准实在20世纪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制定的,在当今食品包装行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标准已经过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食品包装卫生标准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见表2)。
三、食品包装环境污染治理途径
(一)治理路径1:法律、法规的强制实施
发达国家在包装产业方面的立法在20世纪得到了很大发展,使食品包装产业保持了快速、健康和稳定的发展态势,不仅节约了有限的自然资源,而且也减少了包装对环境的污染,为我国立法治理食品包装环境污染提供一定的经验。
1 对包装原材料实行强制措施
对包装原材料的使用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从源头降低包装生产环节对环境的污染。节能低耗、防污染、可再生性和可再循环利用是食品包装材料使用的发展方向,也是防止食品包装尤其是塑料包装污染环境的前提。
2 对包装实行可再循环或再利用的强制规定
循环经济是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坏,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了促进包装物的再循环、再利用,很多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1996年,英国通过《包装废弃物条例》,在全国推行包装废弃物收集与再利用处理系统,由居民和地方政府共同负责分类收集。2008年,中国包装联合会起草了《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包装可再循环和再利用强制实施前进了一步。
3 对过度包装的强制规定
建立健全针对过度包装的法律法规可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为了防止过度包装,日本制定了《包装新指引》,规定尽量缩小包装容器的体积,容器内的空位不得超过容器体积的20%,包装成本不应超过售价的15%,包装应正确显示产品的价值。以免对消费者产生误导;2007年11月30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国家标准。规定了部分商品销售包装的限量要求和计算方法。
(二)治理路径2:对市场实行经济干预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是指为了达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目标。利用生态规律和经济利益的关系。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因此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是环境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押金退还制度
押金退还制度是指食品被购买时,消费者就必须向出售者支付一定的包装物押金;当食品被使用完将包装物退回出售者或者再生利用部门时,押金再被退回。如德国1989年制定《瓶子法》规定强制支付塑料瓶保证金和强制退还塑料瓶。押金退还制度带来额外的处理包装废弃物的私人成本,即没有拿回押金的机会成本。当扔掉包装废弃物的成本较高时,个人会减少处理,增加再生利用。直到达到最优社会处理水平。这样,押金退还制度对消费者产生了一种理想的刺激与制约作用,促使家庭与厂商之间再生利用更多的食品包装废弃物,矫正了包装废弃物处理中的市场失灵。
2 包装生态税
生态包装税是对那些使用了对环境有害的包装生产使用材料和消耗了不可再生资源的产品而增加的一个税种。包装生态税的引入有利于政府从宏观上控制市场导向,促使生产商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通过经济措施引导生产者的行为。进而达到改进消费模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2002年,比利时生态税法规定牛奶使用利乐包包装可免生态税;用一次性饮料容器和可重复使用的容器的包装生态税明显不同,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比如1/3升瓶装啤酒,平均售价是24比利时法朗,用一次性瓶子的售价将是26.6比利时法朗,而用可重复使用的瓶盛装的同种啤酒。售价为23.6比利时法朗。
3 包装废弃物处置费制度
包装废弃物处置费制度本着排污者付费的基本原则,对排放包装废弃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一定处理费用的政策。采取征收废弃物的方法来鼓励再循环和可循环包装。美国国家环保局对其中109个城市调查分析表明,大多数城市征收了固定的垃圾处理费用。其研究结果证明,如果每袋32加仑的垃圾收取1.5美元处理费,城市垃圾可减少18%。美国的一些州和部分欧州国家还实行预交饮料瓶罐回收处理费的制度,美国总审计局一项研究表明,此项制度可使废弃饮料包装减少重量10%-20%,减少体积40%-60%。预交金一部分用于废弃物回收处理,一部分用于回收处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三)环保意识的增强
环保意识对促进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作用不容小觑。当前,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已经走出非理性的消费误区,77%的美国人表示包装是否环保会影响购买商品的决定;67%的荷兰人和88%的德国人在购买商品时会考虑产品的包装是否会对环境产生污染㈣。有关部门需要加大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树立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和消费观,自愿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生产领域,对包装生产厂家进行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的宣传,使之认识到可再生食品包装材料、可循环利用的绿色无污染食品包装的重要性,并杜绝过度包装。在消费领域,大力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要大力倡导节约风尚;要把减少使用一次性包装用品作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节约消费模式,配合相关法律,清除过度包装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篇6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从内容上看,主要考查我国和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且侧重于考查环境污染的成因、危害以及治理措施;从形式上看,多以新材料为依托考查考生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考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并掌握当今世界和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成因、危害、对策,明确环境问题的实质;掌握工业、农业、交通和资源开发等生产环节造成的污染,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了解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生态保护行动中国际合作与公共参与的重要意义。
【复习策略】
1.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污染类型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如下表所示。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中“三废”的排放关键是减少“三废”的排放量和对废弃物实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主要措施有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等
农业污染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等造成土壤、水体污染,还有使用塑料薄膜产生的“白色污染”等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发展有机农业等
城市垃圾污染 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抛弃各种废弃物分类回收可再次利用的垃圾,并将剩余垃圾填埋、焚烧,或制作堆肥;用城市垃圾颗粒物矿物燃料燃烧、汽车尾气、采矿,以及冶金等工业生产和人类的农耕活动被人类吸入,可引发多种疾病 [HJ2mm]
(3)大气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有植树造林、调整能源战略、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等。能源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因此在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中,最主要的是调整能源战略,其包括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控制机动车污染等措施。
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四大重点领域包括烟气脱硫、烟尘治理、汽车尾气污染防治和有毒有害气体处理,其中洁净煤技术是使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减少污染和提高利用效率,以实现煤的高效、洁净利用。
【考生易混知识】
5.(1)噪声污染。理由:该声波的波幅和频率均不规则,属于物理学上的噪声。
(2)生理、心理。
(3)影响儿童智力发展。
(4)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受者的防护。
6.(1)噪声值:120分贝。污染源可能是车站或码头。
(2)不能。因为噪声过大会影响奶牛生长和产奶量,效益低。
7.(1)由高到低依次为:废气―废水―固体废物。
(2)西部城市和工业多建设在山间盆地或谷地中,废气不易扩散;政府对废气处理高度重视。
篇7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research in our countries is a rather hot topic. In a broad range of data collection, based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the pape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ideas.
Key Words: heavy metal; pollution; soil;
中图分类号:[TE99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项由原国家环保总局进行的土壤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遭重金属污染,其中10%属严重超标。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不可逆性和持久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深远,所以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土壤质量的涵义与土壤重金属污染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相关专家对土壤质量的定义,结合国内外尤其是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一些国家学者对土壤质量的普遍看法,所谓土壤的质量,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是决不可能画上等号的。我们不能认为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低就认定土壤的质量高,反之亦然。根据对土壤质量的比较权威的定义,土壤的质量并不就是指土壤的质地,也不是指土壤为植物提供P、N、K等一些营养成分的能力,而是指能够支撑农产品的生产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动物以及人类的健康与保护食品的安全等综合能力。FAO对土壤质量的定义主要是从测定土壤的生物、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大概100多种指标而来。其中生物参数的指标是比较重要的。也就是说,代表土壤的生命活力主要是土壤中生物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其中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就是土壤质量的核心组成,也就是土壤质量的内涵。
土壤具有同化和代谢外界环境进入土体的物质的能力,也就是常说的自净能力。当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或者明显高于土壤环境基准或土壤环境标准,并引起土壤环境质量的恶化,这就是土壤重金属污染。
二、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的物质循环联系紧密,土壤的污染物会随着土层的迁移与地表径流,从而污染地下水、地表水,也会污染其他新的土壤,甚至会通过挥发产生大气污染。
(2)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让紧张的耕地越来越短缺。由重金属污染造成土壤质量下降而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更加剧了对我国耕地红线的冲击。目前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减缓的趋势。
(3)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影响土壤中某些微生物的数量与活性,从而影响土壤的活性。另外,重金属污染物大多对生物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因此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对农作物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农作物的减产,所以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大多数重金属污染物难以降解,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富集现象显著,将直接或间接危害到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的身体健康。
(5)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物在迁移和转化的过程中,除了浓度的累积,毒性也可能会增加,例如汞的生物甲基化,这更加剧了土壤污染带来的危害。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1)污灌。在缺水地区,污水灌溉解决了农用供水不足的问题,起着保证农作物产量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土壤污染及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2)化肥、农药以及塑料薄膜的大量使用。不合理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会使土壤被重金属所污染,某些化肥含有过量的重金属Zn、Cd、Pb等。农用塑料薄膜释出的Cd、Pb也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3)大气的沉降。工厂排放的烟气、粉尘等气体污染物经大气环流扩散,以干、湿的沉降方式进入到水体与土壤中。
(4)含重金属固体废弃物。工业废弃物、矿产的开采与冶炼产生的废渣、涉重金属企业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等含重金属危险废物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
(5)交通运输的污染。交通运输中重金属的污染来源于汽车排放的尾气及轮胎磨损产生粉尘。
四、政府对防治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采取的措施
(1)提高涉重金属建设项目的准入门槛,有效控制新增污染源。对不符合产业布局、行业发展规划、环保规划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上马。符合产业政策的涉重金属项目实行入园建设、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管理。
(2)摸清管理辖区地域,特别是农作物产地土壤质量状况,强化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跟踪监测,划分种植功能区,对超标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落实环保目标责任考核、行政问责制度,对超标区域实行挂牌督办、区域限批。
(3)推行清洁生产,加快涉重金属行业转型升级。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上削减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末端治理的压力。
(4)加密对涉重金属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的监督性监测,对国控、省控重点企业至少每两月监测一次。强化企业自行监测,适时推行涉重金属污染源、重点流域在线监测监控。
(5)加强环境监管,严格环境执法。严厉打击涉重金属行业违法排污行为,对环保设施运行不正常、偷排、超标超总量排放等环保违法行为从严处罚,严格执行含重金属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五、治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
(1)生物修复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一些特殊的微生物与植物把土壤中的重金属利用新陈代谢的作用去除或者转化其形态,降低重金属的毒性,使土壤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
(2)热处理方法。热修复处理法的原理其实就是运用了污染物的热挥发性,利用高频电压所产生出来的电磁波,把土壤进行加热,使土壤中的污染物能够解吸出来,由此达到修复的目的。该方法对重金属汞的治理效果显著。
(3)排土、客土和水洗法。排土就是剥去表层受污染的土壤,客土就是在被污染的土壤上覆盖未受污染的土壤。水洗法是通过清水灌溉稀释或洗去重金属离子从而降低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
(4)化学修复方法。这个方法是利用某些化合物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反应所形成的络合物,很容易和酸根离子发生反应产生沉淀的特点,通过投加一些改良剂到土壤里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性,减少其含量,从而达到修复以及治理土壤的目的。
六、结束语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问题隐蔽、危害大,难以治理。国土资源部曾公开表示,中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遭到重金属污染,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经济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着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随着产业转移,一些东部地区的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开始往中西部省份转移,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土壤环境也面临着重金属污染的威胁。近年来频繁见报的重金属污染事故,时刻警醒着人们要重视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泽琴 程温莹 罗丽.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12)
[2]陈志良 仇荣亮 张景书.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J].环境保护,2002(06)
[3]华珞 陈世宝 白玲玉.有机肥对重金属锌污染土壤改良效应[J].农业环境保
护,1998(11)
[4]王凯荣.我国农业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利用对策[J].农业环境保护,1997(02)
[5]夏星辉 陈静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1997(05)
篇8
关键词 环境污染;农村;现状;原因;治理对策;宁夏盐池
中图分类号 X50;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86-02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优惠政策向广大农村倾斜,数以万计的农村人口获得了巨大的社会红利,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在获得红利的背后却是农村环境的逐步恶化。农村不再是人们向往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而是垃圾满地、污水乱排、畜禽飞走、粪土堆砌、柴火焚烧等。室内室外截然不同是农村最真实的写照[1-3]。通过总结盐池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以实现“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双丰收。
1 盐池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盐池县地处西北内陆,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土地沙化、盐碱化严重,煤炭企业众多,农药、化肥大量投入,养殖业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4]。为了促进当地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大量资源被开采利用。据统计,盐池县境内的大小煤炭企业高达数百家,煤炭开采不严格、不规范,同时还有数家重污染企业,这些造成了境内许多河流污染断流。不科学地使用农药、化肥、薄膜,随意丢弃垃圾,动物粪便随意堆放,造成土壤盐渍化严重,耕地面积逐年较少。许多重污染企业随意排放污水废气,尤其座落在工厂周围的村庄,环境污染更是触目惊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多是采用焚烧的方式,极易产生二次污染,给农村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2 盐池县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2.1 环保意识淡薄
由于民族生活习惯和的不同,据统计调查,盐池县6岁及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在6~7年,受教育水平极低,保护环境意识极其淡薄,对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认识严重不足。在农村,垃圾随意堆放是常态,房前屋后、街道、院落、沟渠、田地到处都是垃圾。农村一般没有分散的垃圾箱和垃圾集中处理设施,进一步增加了人们随意丢弃垃圾的可能性。往往会形成由于教育水平低下的无意识发展成一种病态的生活习惯,从而难以改变,这些都加剧了盐池县农村环境的污染。
2.2 乡镇企业的污染
由于城市环境不断的恶化,政府对企业进行重新布局,城镇化进一步推进,大量的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企业搬离城区,落地在乡镇农村,给农村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和危害。据盐池县相关部门统计,盐池县境内大大小小的煤炭企业高达数百家,大多数不具有_采资质,运输车不遮盖篷布,严重破坏环境,同时对地下水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河流断流。煤炭企业衍生出许多焦化厂,大量排放废气、废水,对空气和水资源污染严重,对农村人口健康的危害显著。
2.3 农牧业面源污染
农牧业是盐池县的主要产业,尤其以养殖业更为突出。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在农业方面盐池县每年投入大量的农药、化肥、薄膜等,过度和不科学使用造成了土地污染,养分随着水分流失富集,再次造成污染。种植业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多直接焚烧,造成空气污染。养殖业是盐池县的主打产业,由于牛羊有舔食食盐的习惯,所以粪便中会含有许多盐离子。农业中往往将这些粪便腐熟后直接作为农家肥使用,土壤中残留的盐离子浓度升高,进一步加剧了本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污染环境,耕地面积减少。因此,影响了人们对土地的需求,土地供需矛盾急剧恶化,对农村生存环境带来极大的挑战。
3 盐池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3.1 政府加强投入
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政府要根据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加强政府监控、执法、问责力度,合理制订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要有针对性地取舍转移到农村的企业,不能盲目引入,对已经引入的企业要加大监管力度,对存在污染问题的企业要责令整改。减少农牧业面源污染,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政府要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通过新技术、新方法、新措施促进农牧业发展。政府政策的制订要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加强环境保护的舆论宣传,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村环境。
3.2 产业合理布局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方面,政府要全局规划和监督,引入的企业要有能力解决自身产生的污染问题,重污染企业要远离人口、水源、季风上风口地区。对产生污染的企业要依法依规给予严肃处理,强制企业优化自身的结构特征,政府要拿出专项资金鼓励节能减排的优秀企业。另一方面,企业要做良心企业,鼓励创新、促进发展、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对产生的污染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
3.3 发展生态农业
农业污染产生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以农药、化肥、塑料薄膜污染为主。政府要科学引导,鼓励发展生态循环农牧业,改变传统大水、大肥的农业观念,科学施肥、精准灌溉。引进耐盐碱的种苗、土壤改良剂、节水灌溉等技术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种植经济林,大力防沙治沙,保护生态环境。畜牧业的发展实行规模化,产生的粪土要集中脱盐腐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大力发展种植业―林业―畜牧业―草业―畜牧业等产业相结合的循环农业生态模式,尽可能地降低环境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4 参考文献
[1] 张雪绸.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农村经济,2004(9):86-88.
[2] 于建嵘.当前农村环境污染冲突的主要特征及对策[J].世界环境,2008(1):58-59.
篇9
关健词:农业面源污染;环境影响;危害分析;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DF4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
我们可以把农业面源污染定义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和过度禽畜水产养殖等行为以及农业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等对农业生态环境导致的大面积污染。
具体的特点分为:
1.1分散性和模糊性
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特点与点源污染的集中性相反,其涉及污染者也较多,时空分布广,涉及范围大。土地利用状况、水文特征、地形地貌等的不同,导致面源污染在空间上具有不均匀性,排放的分散性造成其面积及空间位置不易识别。
1.2滞后性和不易监测性
一般在降雨时农药和化肥才会对水环境产生影响,若施用农药和化肥时遇到降雨,造成的面源污染将会更加严重。面源污染形成的滞后性的长短取决于农药、化肥在农田里存在的时间长短。一般情况下,一次农药或化肥的使用所造成的面源污染将是长期的。由于面源污染涉及面广,在给定的区域内它们的排放是交叉相错的,同时不同条件下污染物会进行迁移转化,从而很难对某一种污染物进行识别和监测。
1.3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面源污染排放时间和方式不确定,使其难以监测和量化,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子众多,污染物具有不确定性。大多数农田面源污染涉及随机变量和随机影响。譬如,农作物的生产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因为降雨量的大小和密度、空气湿度、空气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农药、化肥等对水体的污染程度。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的随机性也会引起的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不确定。
2.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及污染现状
2.1化学肥料大量使用污染严重
我国人口多、土地少,而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当前大多通过加大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来促进粮食产量的增长。未被利用的氮、磷和钾等养分通过径流、吸附淋溶、反硝化和侵蚀等方式来污染土壤、大气和水体,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农药没有得到合理施用造成的浪费,生态环境恶化。喷洒过程浪费的农药通过径流、淋洗作用进入地表和地下水环境,导致江河湖泊等水体污染。
2.2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污染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2010年产生7亿吨秸秆,近2/3被焚烧或变成有机污染物。现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采用焚烧处理秸秆,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火灾和交通事故。秸秆的处理与利用是我国农村面临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之一。
2.3养殖场污染严重
近几年,畜禽养殖业发展较快,畜禽粪便产生量也快速增大。合理利用和处置畜禽粪便对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欠缺考虑畜禽生产和环境保护长远规划。畜禽粪尿的资源化缺乏政策的鼓励及支持。由于资源化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成本相当高,违法排污的成本又很低,因而经营者缺乏进行畜禽粪尿资源化利用的积极性,导致其处理率低和随意排放。因此,畜禽养殖排放污染物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2.4农用塑料薄膜污染严重
由于地膜增产效益显著,农膜用量非常大。施用的化肥通过薄膜覆盖实现“肥与水隔离”,可以减少化肥流失量,只需施用常规施肥量的70%即可达到高产。2010年中国农膜年产量已居世界首位,并且每年以10%的速率增长,我国农膜产量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农膜不易分解,妨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抑制作物根系的生长,对作物生长有毒害作用的塑料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会导致作物产量降低。这是农用塑料薄膜带来的“白色污染”。
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3.1科学施肥和施药农业
生产过程中,化肥和农药施用不当是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其通过淋溶、渗漏作用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合理施肥可以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来源。氮磷钾肥混施可以降低营养元素的渗漏损失量,有机肥料经过氧化分解处理后能降低营养元素的淋失,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并随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呈上升趋势。因而,科学施肥提倡有机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
3.2人工湿地净化
人工湿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前景很好的一种处理废水的新技术。利用模拟天然湿地的结构与功能,选用适宜的地理位置与地形,通过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生物和化学的协同作用达到对污水净化的作用。与传统的二级生化处理相比,人工湿地技术有对氮和磷的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去除能力强及维护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人工湿地对硝态氮的吸收能力高达96%,对磷的吸收为256%~98%。我国很多地区具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和植物生长的良好温度光照条件,因此,开展湿地技术的优势很大。中国在“八五”攻关课题“滇池防护带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首次引进人工湿地技术来净化农田径流废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为我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了不错的治理方法。
3.3缓冲带防治
缓冲带是用永久性植被拦截污染物和有害物的条带状、受保护的土地。对污染物质的降解具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缓冲带中的植被有效降低了径流速度,并使缓冲带土壤的水力渗透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我国的人工多水塘系统在截留农村面源污染方面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除此之外,水陆交错带中的芦苇群落和群落间的小沟都能有效截留来自上游流域的污染物。通过恢复水生植物,可以加强植物对河流中氮的去除,从而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利用农田—沟渠—水塘独特的景观结构使营养元素的运移形态及途径发生改变,从而减少面源污染物的输出。水塘沉积物对磷吸附容量较强,自然水塘湿地系统对减轻进入地表水体中的氮源负荷效果明显。缓冲带对氮、磷拦截率高达91%、92%。研究表明,草带对颗粒态氮、磷拦截效果要好于对水溶性氮、磷的拦截效果。拥有树、草和湿地植物的缓冲带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最有效的方法。
3.4面源污染监控
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隐蔽性、不确定性、不易监测性等特点,所以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有必要依赖于遥感(remote sense,RS)等先进技术。RS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可应用于土地分类和找出主要的污染物种类、污染源、污染途径。
4.发展生态农业,树立科学发展观
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是在满足当代社会高产出、高效益的基础上,强化复合生态系统的内循环,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出后向环境的排放。由于生态农业能减少环境污染,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其相关措施。如秸秆编织草绳网覆盖在土壤表层或收割时碎断后覆盖还田,从而能够控制水土流失。我国学者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对综合开发复合型、生物物种共生型等多种生态农业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桑—蚕—鱼、稻—鱼—萍、猪—沼—果、猪—沼—有机茶等具有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双赢”模式,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在生产系统内部最大限度地得到转化和消化,降低对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广大农民对科学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认识。以“循环经济”为理念指导农村创建农村生态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试点,要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系统的投入,加强培训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以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使农民自觉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结语: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对其进行控制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环境问题研究的重点。由于面源污染控制涉及环境学、生态学、管理科学等多个领域,各领域之间良性互动,彼此融合,相互促进,是有效控制面源污染的必经之路。但由于自身的特点导致监控困难,所以当务之急是寻找经济实用并能准确反映污染规律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小山,刘建成,林奇英.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根源及其控制对策[J].福建论坛.2008(3)
篇10
关键词:废弃农资包装物;清洁田园;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5)01-0081- 03
南宁市“清洁田园”活动2013年实施至今已两年,取得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废弃农资包装物的回收处理问题难以突破的瓶颈。全市清洁田园活动即将进入巩固提升阶段,废弃农资包装物的回收处理问题亟需解决。笔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南宁市农资使用及其包装物处理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农资及其包装物的现状
南宁市是农业大市,种植业主要栽培水稻、玉米、甘蔗、香蕉、柑桔、龙眼、蔬菜等多种农作物,常年大量使用肥料、农药、农膜和秧盘等农资。据统计,2013年全市农业生产肥料使用量为1495356t,其中氮肥428135t,磷肥305756t,钾肥200689t和复合肥560776t;农药使用量为14168t;农业地膜使用量为9066t;秧盘使用量为4473t,其中在水稻上使用的秧盘量为4266t,在玉米上使用的秧盘量为207t。由于农资的使用,2013年全市产生的农资包装物共计18173t,其中肥料包装物、农药包装物、农膜和秧盘的产生量分别为:4194t、440t、9066t和4473t。南宁市在纵深推进“清洁田园”专项活动中,做好废弃农资包装物分类处理及清运是降低废弃农资包装物对土壤、水体污染风险,减少废弃农资包装物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确保农业环境安全和产业安全,进一步强化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废弃农资包装物回收现状
开展清洁田园活动之前,南宁市农业生产中的废弃农资包装物在田间地头、沟河渠边随地可见,农膜、秧盘、农药包装塑料袋和农药包装瓶等废弃物或于田埂上,或半埋于土壤中,或漂浮于渠沟、河道里。在“清洁田园”活动中,市政府组织工作队,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开展农业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及田间地头垃圾“顺手捡”活动,在田间设置垃圾桶、垃圾屋和垃圾池等设施,成立村屯保洁队伍,定期回收处理农业生产垃圾。南宁市开展清洁田园活动以来,全市累计发动群众参与清洁田同活动385万人次,清捡田园面积808738hm2,清洁技术推广859498hm2,清捡农药瓶(袋)352.33万个,秧盘、地膜等垃圾4298.5t,在废弃农资包装物的回收工作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资料数据表明:南宁市在内以至全国范围内,废弃农资包装物回收处理工作均出现重视程度不够、政策支撑不足、财政投入欠缺,回收处置体系没有建立,回收处置工作明显滞后的现象。
废弃农资包装物处理难点及存在问题
废弃农资包装物清捡难
农药包装袋及农药瓶因体积较小,色泽暗淡,在清捡过程中不易发现。如一般单个包装规格的农药容量多为l0-700g。据对调查中收集到的农药包装物统计分析,单件商品农药以50g以下的包装容量为主,占总量的62.070,其中l0-15g,平面大小为6-lOcmx9-16cm包装袋的占总量的41.38%。由于农药包装袋体积小,清捡难;使用在田地中的农膜太薄,老化之后,分散在地表或地下,清捡难;而容量在lOOg以上的农药袋(农药瓶)、秧盘等,目标大,清捡收集相对较容易。
废弃农资包装物处理难
田间配套设施不完善农药包装物属有毒有害物质,需要专业的环保设施设备进行处置,技术要求较高,操作不当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南宁市农业部门开展在田间地头设立垃圾回收池或垃圾回收箱等试点工作,但农药包装物回收设施目前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因此,这些垃圾回收池或垃圾回收箱的环保能力也没有相应的技术去验证。
缺乏专业的处置能力南宁市除隆安县建立一个废旧农膜处置工厂外,其它县区均没有专业的废弃农资回收处理点。有毒有害废弃农资包装物回收之后,一般均作为生活垃圾填埋或焚烧。由于废弃的农药包装物有毒,且不易降解,因此填埋时极易对填埋点及其附近的环境造成严重的长期性污染。不少村屯将废弃农资包装物放置在露天焚烧炉中焚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相关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废弃农药化肥包装物及农膜、秧盘的管理涉及回收、运输、仓储、无害化处理等多个环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而目前南宁市废弃农资包装物的回收处置缺乏有效的财政支持。
专业清洁人员配备不足南宁市耕地面积约60万hm2,范围广,农业垃圾分散,需要建立一支足够力量的农业生产清洁队伍,才能及时回收清运农业生产垃圾。但由于农业生产清洁队伍的薪酬支付问题难解决,因而南宁市目前还没有专业的农业生产清洁队伍。
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关于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和处置办法,南宁市和自治区层面均实施由相应的“美丽办”印发的《废弃农资及包装物回收处理方案》,还没有法律法规层面的规定。农药包装物收集、贮存和处置是一项复杂工作,无害化处理难度大,涉及范围广(生产、销售、使用),管理部门包括工商、公安、安监、环保、农委、物价、交通、供销社等多部门,需要更具有可操作性、更具有效力的法规来强制管理。关于农药肥料包装物、农膜、秧盘等废弃物的管理处置,国家、广西和南宁市人大还没有出台相关法规或制度,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效力去推动工作的开展,部门间出现相互推诿。
对策措施
强化思想认识,形成治理共识
废弃农资包装物包括塑料瓶、塑料袋、玻璃瓶、化纤袋、铝箔袋等,经过长期积累,分布广、数量多,不易降解,造成严重的污染。在土壤中形成阻隔层,影响植物对土壤的养分水分吸收,影响农机具机耕作业质量,破碎的玻璃瓶还可能对人畜造成直接伤害。包装物中残留农药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等造成直接污染,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长期和潜在的危害。当前,环境治理、废弃农资包装物综合治理应该作为清洁田园活动纵深推进的重要内容,与农村生活垃圾、医疗卫生垃圾治理同等重视,作为政府民生工程来抓。动员农药生产企业、经营者、使用者共同参与,形成“清洁阳同、爱护家园”的治理共识。
加大资金投入,健全设施队伍
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参照城市的环卫系统,健全农业生产清洁队伍,完善田间配套设施及配齐垃圾运输车辆,对有害废弃包装物的回收、储存、运输和处置安排相应的财政资金。
加大科研投入,攻克技术难题
鼓励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以及企业组织的科研人员开展科技攻关,研发出一些可以降解的新型农资包装物和处理废弃农资包装物的科学方法,将处理方法推广应用于回收企业上,将废弃农资包装物重复利用,力争变废为宝,从源头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环保意识
注重从“人”、从“思想”这一源头抓起,深入农村宣传培训,进一步加大“清洁阳同”的宣传力度,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科学合理使用农资产品,努力减少废弃农资包装物的产生,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促进农民积极主动清捡收集农业生产垃圾,确保责任阳整洁干净。
加快立法步伐,完善相关法规
鉴于目前农资包装物处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仍是空白,建议政府法律部门尽快出台法规性文件,完善相关的有毒有害农资包装物回收处理规定,按照相关法律程序进行操作。要明确农资生产企业是废弃农资及包装物的主要回收利用主体;农资经营者有义务协助农资生产企业回收包装废弃物;供销部门要加强对农资经营者义务回收废弃农资包装物的监管指导,特别是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农资经营者的进货台账、销售台账和回收废弃农资包装物的情况,督促其履行义务回收废弃农资及包装物职责。另外,农药包装袋的运输由公安部门和运输部门负责监管,处置由环保部门和公安部门负责监管。违反规定的当事人应受到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