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5: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思维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互联网思维特征

篇1

当然,周鸿祎的概括主要从微观层面谈的,侧重从互联网思维模式、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视角看互联网经济的特征。也就是说,周鸿祎的概括有两个特点:一是微观,二是侧重方法论层面。如何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不同之处呢?我理解互联网经济有这样几个特征:

1、低成本要素。工业经济的构成单元是原子,互联网世界构成的基本介质是比特。工业经济时代的原材料——各种资源、生产要素是有限的,总有被人类用完的一天;互联网时代所依赖的原材料——数据是无限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学是一种稀缺经济学,而互联网时代则是丰饶经济学,数据成为企业竞争的最为宝贵的资源。对于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而言,互联网经济的要素低成本化意义更为重大。

2、扁平式结构。传统社会是科层式社会,是一个层级结构的社会;互联网是网状的,是没有中心节点的,因此互联网世界是平的世界,互联网社会是网状结构社会,是扁平式社会。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了它的本质精神,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是平等,是民主。

3、开放式连接。在互联网社会,一个企业的价值,是由所在连接点的广度与厚度决定的。企业连接越广、连接越厚,掌握的数据越多,价值就越大。在互联网社会,开放是一种生存手段。

4、快捷化传输。互联网使世界发生的最根本性变化是消除时空距离,整个世界被网络连为一体,成为了“地球村”。比尔·盖茨讲,现在是十倍速时代。根据摩尔定律,电脑的运算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会翻一番。你不可能两次跳进同一条河流,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5、人本化社会。互联网商业模式是建立在平等、开放基础之上,互联网思维也必然体现着平等、开放的特征。平等、开放意味着更多的民主,互联网经济体现了更多的人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经济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经济。

6、体验式消费。在互联网上,用户选择成本很低。你的产品不好,服务不好,在传统社会,用户可以用脚投票;在互联网条件下,用户是用鼠标投票,鼠标一点就用了,鼠标再一点又不用你了。商家要想办法向用户整体让渡价值,更要让用户得到超出预期的感受,产生交易之外的感情认同。马化腾和马云两个IT界的大佬,可以用几个月时间,“烧钱”十多个亿金,就在于俘获一个亿用户,预期能取得到一年七八百亿的市场交易额。

篇2

从网络文学始兴期的女文青卫慧、棉棉,到后来的励志榜样芙蓉姐姐、凤姐,再到前些时间的话题女王董明珠、央视前主持人柴静,这些女性虽然身份背景殊异,但在传播效应最大化方面都是杰出的范例,远超很多企业、机构动用大量投入所达到的效果。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博客、微博上关注度首先破千万的都是女明星(徐静蕾、姚晨)。

这就是背后的逻辑:互联网不断去中心化的力量,首先在女性身上得以呈现,并最终以微博的衰落、微信的兴盛为证――相对于以大V为中心的新浪微博,微信的朋友圈则完全消解高度中心化、集权化的男性思考,充分体现去中心化、非集权化的女性思维。

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

1 网络世纪属于高感度的时代,女性的高感性角色更容易引发关注;

2 信息的高度碎片化,使得女性情感化、情绪化的表达更契合高度扩散的网络,理性化、逻辑化的男性话语则不适合碎片化的时代;

3 网络社区女性成为活跃的主体,她们更愿意关注与分享感性化的信息,当她们与“话题女王”叠加在一起时,更容易激发出传播风暴。

女性先天具备的网络化、扩散性思维特征,使得她们更容易适应这个移动互联的时代,进而超越男性成为网络无形新大陆上的主导者。

当话语权不断向消费者倾斜时,市场也就从“power media”(强势媒体)的年代转换为“power consumer”(强势消费者)的年代,向来将社交、消费、分享三合一的女性的力量便最大程度地得以彰显,新的商业文明便随之出现。

新的商业文明将表现出三种强烈的特征:

1 基于“社交”的粉丝经济。

未来的市场营销必然以可量化的粉丝为核心指标――女性的情感化特征决定了粉丝经济的特性,传统以大众广告为主体、品牌与用户只有交易没有交情的商业模式效力将不断衰退;未来,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和粉丝建立社交关系,用关系塑造品牌未来。

在信任缺失的时代,女性消费者更希望能从自己的“信任圈子”寻求慰籍,品牌应该努力成为女性社交圈值得信任的一员。

2 情感体验的消费需求比重不断强化。

传统的营销模式以单向传播为主,而互联网则彻底激发出了消费者深度互动的内在需求。

商家必须与消费者共同创造一种“体验”,这种体验能够与消费者建立起心灵连接。而要做到这一点,企业的营销必须由“物质”走向“精神”,以激感。

对于天生爱购物的女性而言,通过深度参与获得更强的情感体验将是十分重要的消费需求。

乔布斯深谙个中妙处,他曾经说道:“你不能谈论利润,你必须谈论情感体验”。这话颇值得细细琢磨。

3 从个体消费到群体消费。

交互性很强的社交网络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模式,在这个新的空间里,人们已经从各自独立的卧室、房间走出来,聚到一起,像一群乌儿一样,相互影响,相互引导。搜索和分享让互不相识的用户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舆论和传播力量。

女人喜欢交流购物经验的习惯在网络空间被放大,过去十分个人化的消费过程已经成为群体。

传统线下实体店,女人走进去之后更多地是依赖个人判断、销售人员的推介或者店内广告去决策,如今亚马逊、淘宝、美丽说等公司将3R-评论(Review)、评分(Rate)、评级(Rank)的权力都交到用户手里,形成了一种集体决策的机制。

网络社交时代,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女性越来越不像是一个个体了,而是一个群体了。

篇3

实践表明,个体的发展主要是靠能力、具体的知识、技能,教育过程必须逐步使学生获得这种无形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化的、人本的、个性的能力。所谓工作过程,指的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主要体现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内容的排序。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

选择的课程内容要以职业资格为标准,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学习融合为一体。高职生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要设计和一定的环境和背景联系在一起的课程内容,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过程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为辅助。

(二)课程内容的排序

课程内容的排序包括形式上和实质上的序化结构。这要求对课程内容排序时,要从“3+6+6”这三方面考虑:一是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3个维度描述工作过程;二是从“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6个要素描述;三是从“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6个步骤强调工作过程。

二、学习情境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通过分析岗位群和职业技能确定课程

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依据对岗位群和对应的职业技能的分析,培养出适应于各行业移动应用的前端开发工程师、UI设计师、网站开发工程师、交互设计工程师等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课程学习情境的挑选依据

作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移动互联网站设计》课程,立足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到第三个阶段的时代大背景,结合广东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新趋势下造成的人才缺口,认真解剖案例,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领域课程,其教学方式上有如下特点:

(1)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式;

(2)增强学生关于职业内容和工作环境的感性认识,进而获得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通过典型移动互联网页的案例来设计与制作,来掌握融合于实践行动中的新知识、新技能。

(三)面向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的能力分析

从2011年起,我们就开始通过社会需求调研、毕业生回访、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反馈信息、参加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形成和完善“移动互联网站设计”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以源于企业、经过教学改造的典型网页为载体,重构了体现移动互联网站设计的工作过程性知识与技能体系的学习领域课程,更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形成了课程的学习情境。在设计课程的学习情境时,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方面考虑:

1.专业能力

全面了解移动互联网站建设与管理等相关知识,掌握移动互联网站方案策划、设计、实现,根据产品需求和设计图完成网站前端页面制作,保证页面的浏览器兼容性,优化前端页面体验和页面响应速度,维护网站整体结构。

2.方法能力

掌握网站页面的JS等交互原型的制作,CSS、模板的维护,策划、设计各种网站专题页面,设计合适的网页风格设计;掌握静态HTML页面制作,网站皮肤整体设计,界面设计、CSS高级使用、动态网站的简单应用,能够做出独出心裁的页面设计及实用性高的作品。

3.社会能力

具备不断探索新技术发展方向,结合实际不断创新的能力,工作主动热情,有恒心和责任心,逻辑性强,注重细节,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能够胜任移动互联网站及移动互联应用界面的各类工作。

(四)课程学习情境的设置思路

经过在原有课程的几年探索和积累,依据当前移动互联网站设计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的6个要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

1.从就业岗位的趋势需要出发

按照以技能为核心、市场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选择教学内容。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以网页设计、网站前端开发,网站建设的综合技能为主线,使学生掌握一个基础,培养学生五大关键能力并按教学内容划分五大模块的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

2.以培养岗位综合技能为主线

这种基层岗位综合技能,是为了适应企事业单位在构建网站平台时对具有实践性人才的复合能力的要求。既区别于单独的网站建设的战略规划能力,又区别于以单独使用网站从事生产、营销、财务等职业技能。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这种综合技能为主线进行设计。

3.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变化的能力

包括够用的网页美术设计基础、网页语言基础、交互设计基础,以及网站规划、管理、基础维护等,且知识贯穿在实际应用中讲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原理,并具备适应不断变化的网页设计趋势的能力。

4.培养学生五大关键能力

本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五大关键能力,即网页设计能力、网站建设、创新能力、与客户沟通能力、项目组内成员的合作能力。这五大能力是一个网站开发人员的获得成功的必备能力。在本课程中,在介绍基本知识、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放在围绕网站设计工作过程所需的实用技能上,并把这五种能力的培养贯穿本课程的始终。

5.符合形象思维特点的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出题法、项目模拟法、合作法、问调法、冲浪法、岗位法这6种与高职学生形象思维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掌握与运用知识的背景和环境。

(1)项目出题法。

请企业人士或社区人员按照实际需求出题,或者教师从现存的实际网站或APP中挑选,根据当时讲授的内容对题目进行加工后提供给学生,这样学生所做的作业与企业相适应,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2)项目模拟法。

建立模拟网站、网页,开发实际软件项目。学生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让学生在网上个人主页,学生全员参与评估;与此同时,把网上PC版的网页(网站)改为移动版本,传送到智能终端以检查效果。部分同学参与实际计算机软件项目的开发。

(3)合作法。

要求学生在课上课下以组为单位组成项目组,进行讨论、研究、设计本组的项目,形成本组的方案。这种方式既挖掘了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又能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

(4)问调法。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社区、社会调查。有条件时,直接访问企业一线人员,组织学生与企业人员的对话活动。

(5)网络冲浪法。

根据教学进度需要,引导学生登陆有关网站,收集并整理素材资料,了解行业企业状况,学习最新知识,思考与分析现实问题。

(6)岗位法。

以就业岗位为导向,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的情景教学。

(五)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情境

根据移动互联网站设计的主要应用和当前设计趋势,在课程内容上设计了如下的学习情境。

三、结语

篇4

论文关键词:读图时代;阅读方式变迁;内涵特征及意义 

 

人类阅读和传播信息方式变迁的脚步从未停止过。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迅速发展,使得网络阅读成为了一种时尚,网络阅读的兴起,引起了众多的讨论,甚至是担忧。这种由于阅读方式转变而引发的思考和讨论,在人类阅读史中出现过不止一次。往回追溯,距离本次阅读大讨论最近的一次大规模讨论要算兴起于20世纪并延续至今的关于“读图时代”的论争。 

一、“读图时代”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20世纪初,电影理论家巴拉兹预言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20世纪30年代初,海德格尔提出传播形式将由文到图转变,预言“世界图像时代”的到来。1994年,美国学者米歇尔和瑞士学者博姆同时提出了“图像转向”的观点。“读图时代”的概念则是中国钟洁玲1998年在《红风车经典漫画丛书》中第一次提出的。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的传播形态扩展了以往的“读图”内容和范围,“后读图时代”正式来临。 

李培林给读图时代下的定义是:“读图时代乃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科学不断进步,传播环境较为完善的背景下,使用图片在信息传播中实现的量的提高与质的飞跃,与文字共同促进信息传播优化的一种状态。” 姚展雄认为“读图时代”是在现代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加速背景下,图像在传播中被大量运用的一种状态。 

葛连升、张春晓认为读图时代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改变了由时间宰制的线性传播方式,引入空间关系,和时间共同作用于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从而使“读”的行为具有了多维特征和发展趋势。第二,使形式与内容同时成为传播的重要存在力量,并赋予形式独立于内容的特殊价值。第三,降低了文化传播的门槛,“读”不再是少数训练有素者的行为,带动了文化普及和社会交往。第四,“读”开始以视觉优位为特征,阅读行为更加趋于表层化,带有更多的形象思维的特点。第五,由于形象思维以及图像在形式美表达上天然地优于文字,表层化的“浅阅读”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促进了绘画、设计、电子影像制作与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视觉景观无处不在。 

二、对“读图时代”的不同看法 

读图时代的来临有可能使得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发生根本性的逆转。这一点,大多数研究者的意见较为一致,但是在它如何影响人们以及在怎样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上,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观点。 

北大王岳川教授认为,“读图时代”信息传播不可能高于文字所传达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文字所能传达的深刻意义仍可以一当十,以文字为主要形式的传播媒介仍将占主导地位,在短期之内新兴媒介对人们的影响难以超越文字。人大金元蒲教授认为,“读图时代”的到来将使传播方式变成以数字电子媒介为主,会产生诸多跟图像有关的传播现象,以文字为主的获取知识方式也将发生巨大变化,最终将使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这种变革没有好与坏的倾向。 

然而,有部分观点对读图时代抱有较为极端的认识倾向。 

《读书的挽歌》作者斯文·伯克茨对读图时代的到来持消极的看法。他认为经验很难和多维文本以及多媒体一致起来,质疑这种转变能否留给后代积极的影响。周小平也认为读图时代的人们疏远了对经典的阅读,他们不可能进行文字时代的深度思考、进行细腻体悟。章熙则提出了更加系统的否定,认为读图时代的到来首先会让人们逐渐失去应有的冷静和耐心,从而失去许多美好的东西。他发现,随着语言文字认识论日益衰退,图像文化认识论将不断壮大,人们把握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发生了质变,关于真理的看法也将发生改变,人们将变得毫无原则。 

另一部分人则对“读图时代”抱有积极的看法。他们认为图像传播信息、传达思想的历史并不短于文字的历史,是传承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工具之一,也是人类语言的载体,能承载人类的思想。图像或者影像亦可创造经典和传达深刻的意义,甚至可以传达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书法绘画、彩陶纹绘以及雕塑壁画、传世名品中所诠释出的“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是文字所难以企及的。作为人类文化的经典,它们构建着人们的精神家园。 

当然也有一些学者持折衷观点,认为图像和文字都是传承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媒介,图文互补、相得益彰。同为思想的载体,不仅没有高下优劣之分,而且存在着密切关系。在以文字为主的文化里,图像主要用来解释文字,作为文字的补充;在以图像或图像生产为主的时代里,文字则成为图像的补充说明,更好阐释图像的内涵和意蕴。新闻媒体加入解说图像、照片甚至活动影像,能够以更生动形象的方式传递信息,有利于阐释文字要表达的内容;书籍中加入插图,能够抓住读者注意力,更好地吸引读者、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文本。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一些传统经典名著经由现代艺术家融入独具匠心的设计和诠释,当它们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呈现在受众的面前时,经典文化也就深入人心了,并且拥有了更多的读者。由此,在某种意义上读图时代使得精英文化走向大众,使经典得以普及,从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三、“读图时代”阅读方式变迁的意义 

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会改变人们的生活,读图时代的来临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现代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以多媒体技术为承载的图像语言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或许用哲学家萨特“存在即是合理”的观点认识和评价读图时代的来临才是正确的态度。 

篇5

一、基于新媒体环境的“O2O”闭环模式的概念

“O2O”即Online To Offline,“O2O”闭环就指要实现两个O之间的对接和循环,是在新媒体环境中产生的新概念。一次“O2O”模式的交易是指线上的营销、宣传和推广最终将客流引到线下去消费体验,实现交易,但是这样还没有做到闭环,要做到闭环,就要从线下再返回线上去。线下的用户消费体验的反馈、线下用户引到线上交流、线上体验等行为这才是实现了闭环,就是说从线上到线下,然后又回到线上。

“O2O”模式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我们创造了更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当然,随着互联网环境的不断变化,也对我们利用“O2O”模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比如传统教育方式的转变、海量互联网信息的选取、线上线下的互联、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等。

二、新媒体环境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具有信息容量大、信息传输快捷、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化等优势,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信任度大为增强,极大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互动性有助于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性,具有不同水平和基础的受教育者,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自主选择浏览不同层次图文并茂的资料,在主动探索和感受视听内容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在新媒体环境下,校园信息传播的“时间”、“空间”、“资讯”处于一种无障碍状态,信息的和使用空间更加自由,信息获取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一些糟粕文化借机利用新媒体途径大肆传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大学生深受新媒体环境影响,重视虚拟空间沟通,容易引发部分学生心理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巨大冲击,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新媒体环境下交互平台的拓展以及学生意见的“碎片化”表达,使网络监控舆情和预测面临空前挑战。

三、基于“O2O”闭环模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1、on line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1)on line环境下(就是计算机在线、联机、在网上、互联网上的意思)建立专门的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责任。高校、政府等有关机构应建立相应的专家队伍,经常性的关注网络热点事件,掌握网络舆论导向,并积极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中去,传播积极的思想。

(2)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基于互联网环境,建立遵循生动活泼、喜闻乐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原则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吸引大学生网民参与思想交流互动,使主题网站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据地”。

(3)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战线。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只依赖传统的说教和课堂教学模式,也不能只依赖高校自己的教育阵地。而要在此基础上动员全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不仅仅是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教师参与到一线工作中。在热点事件、主题教育等活动中要积极拓展工作阵地,例如天涯、知乎、微信、微博等。要确保在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上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占线。

(4)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进行配合,齐抓共管,不可一蹴而就。传统的方式方法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必要性,但是我们要在结合互联网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开展“O2O”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通过线下与传统思政教育活动如开展班会、演讲、寻找身边的榜样为基础,以线上微信微博、头条号、QQ公众号等为主要媒介,寓教于乐为主要形式构建“O2O”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为教育目标,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

2、off line 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off line ,即离线)在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结合教育主题开展线下宣传。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同时,还应该结合教育主题和工作实际开展好线下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要结合时事热点、突然事件、网络舆情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做好线上讨论交流的同时,在线下实际工作当中采取宣讲活动、报告会、交流学习会、思政论坛等多种形式进行主流思想的宣传教育和传播,从而达到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篇6

关键词:主体性纬度;人类学思维范式;网络社会

随着网络使用人口的增加,网络社会俨然已经形成一种新型态的社会或文化,当传统遇上网络,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好像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包含着传播、社会、心理、文化研究等学科纷纷投入新兴媒介的探讨,跨领域研究也成为常态,因此,对这样一个场域的研究方法也就更加重要。

一、目前学界研究的现状与困境

世纪之交,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群的策动下,人类社会开始跨入网络社会引人注目的Internet呈现爆炸性增长,并已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面对这一问题不得不予以解释,所以。许多学者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予以解释。

事实上在国外,对于互联网这一新技术所产生的革命性意义的关注自70年代以来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学理上的探讨,例如贝尔的“后工业社会”对西方社会形态转型的认识(贝尔,1997),未来学者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托夫勒,1983),以及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奈斯比特,1984)等理论概念。如果说以上研究为网络空间提供了理论背景的话,那么真正把研究者的目光投向互联网建构的数字空间的人则是美国网络专家尼葛洛庞帝,他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揭示了数字化存在(或称虚拟存在)的原理(尼葛洛庞帝,1997),将人们的视线带到了虚空间这一网络空间(cyber society)存在的环境之中。而美国的纽曼・卡斯特出版的信息时代三部曲:《网络社会的兴起》(1996)、《身份的力量》(1997)和《千年之末》(1998)可以算作是互联网理论研究的开始,因为他已注意到了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社会空间的存在。他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论述了网络空间同物理社会的关系,揭示了许多由互联网带给现实社会的影响和变化,但他从未认真探讨虚拟社会本身的内在逻辑和生活方式。未能深入到互联网社会中去揭示那里的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群体行为、权力分配、地位和影响力等方面的特点。其后的美国学者M・波斯特试图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他认为:20世纪电子设备作为交流传播的手段已经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由此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主体和客体在电子交流过程中也被重新构建,同时指出:马克思的理论是一种“总体化诡计”(《信息方式》中)其理论已不足以解释网络空间中的问题(所以他提出了“信息方式理论”)。

在国内较早进行网络空间研究的学者是成功。他认为网络空间的“虚拟组织”不同于现实的组织体系,因而会对经典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理论发出挑战黄少华论述了网络对人际沟通模式的改变,认为它重塑了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关系童星、罗军则系统地指出了互联网的发展对某些概念和理论的影响。他们认为,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个体之间的相互学习取代了向比自己年长的人学习的过程,从而使得“概化他人”、“角色理论”需要被重新思考;网络社会中个人对组织的依赖几乎完全消失,从而使个人和组织同样有力,甚至更为有力,这样,个人和社会至少是同等重要的,这就对“社会优先于个人”的命题提出了挑战。另外,网络空间也不再呈现出等级般的宏观社会结构,“阶级”和“垂直流动”等概念可能会不再适用。魏晨的分析则表明,网络给出了一个新的视角:个体拥有权力,其自主性和与意义构建是同一过程。理性化的构建与自我的意义追寻结果是网络世界的图象和价值理性的一致,从而也为理解“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命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郭茂灿的《学术综述互联网研究述评》指出:目前主要关注于网络社会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那么,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工具,究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现有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对互联网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所占据的比重的描述。

(二)互联网对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的影响,尤其是青少年群体。

(三)对中国“数字区隔”(digital divide)的研究。

毛勤勇在《近年来网络热点问题研究综述》中指出:网络问题是近些年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八个方面:虚拟问题、网络主体、网络文化、网络伦理、网络政治、青少年网络问题、网络教育与学习和网络文明,其中网络主体问题的研究:第一,网络对主体发展的正效应:首先是增强人的主体性。实践手段的智能化带来的劳动方式的分散化、小型化和多样化。实践的超地域性带来的自由交往和虚拟性带来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的提高等。知识化、信息化的实践客体提高了人的学习兴趣和自觉能动性。创新性的实践结果激发了人们的挑战性、竞争性、创造性。网络使生活越来越审美化,使每个人都能从事艺术。其次是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改善人的主体状况。人与人之间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将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各种环境。人与自然在工业社会中损坏的关系得以修复。人与自身的反思关系得以加强。第二,网络对主体发展的负效应:突出表现为对人的主体性的侵蚀。首先,在主观性膨胀、多元化价值之下,主体批判性缺失。其次,信息基础造成非人化倾向导致的人丧失主体性的负效应,抽象化导致的人与人关系的疏远和淡薄,非线性思维造成对客体无力把握。再次,导致网络人格的双重性和人格分裂,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增强世界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着重全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规范网络伦理。并加强网络技术的人性化要求。万林艳在《网络时代的主体状况》一文中指出:计算机和网络自诞生以来。其迅速发展全方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一方面,在实践、认识和审美活动中人将表现出更多的主体性,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自身的关系中,主体状况也将大大改善;另一方面,网络作为非人的存在物,也必然会在某些方面危及人的主体地位,但通过努力。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善的。郭湛在《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主体》一文中指出:信息与网络系统是人类创造的工具、手段系统,是当代社会生产和交往的中介系统。作为新的生产和交往方式标志的信息网络,将改变原有的社会关系和人的观念。因而也在改变人本身。人作为主体与信息和网络的关系,信息与网络时代人的主体性的特点,是一个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问题。

总之。我们通过对1997年至今公开发表的各类关于互

联网研究的论文的检索发现,按照研究主题来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归类为以下11个方面:网络与青少年、网络交往与人际互动、网络社会问题及其控制、“网络社会”本质、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综述、网络伦理与道德、网络语言、网络与性别、网络婚恋、网络调查、其它。而通过一项简单的计算结果表明在这11类研究主题当中,以“网络与青少年”作为研究主题的论文数是最多的,达到了同期关于互联网研究的论文数目的34.2%4;其次为“网络交往与人际互动”、“网络社会问题及其控制”、“‘网络社会’本质”和“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综述”,其中每个研究领域发表的论文数基本相当,加总起来有145篇,占到同期同主题论文总数的一半左右。这一组资料向我们展示了国内学术界对于“互联网的研究”的基本状况,透过这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关于“互联网的研究”所呈现出的五大特点:

1,网络的出现重塑了“主体”同时对人的主体性问题提出了疑问。

2,网络的出现使主体具有了“去中心化”等特征消解了建立在现代性基础之上的主体性。马克思对于人作为主体的探讨已经过时。

3,是多从社会学层面人手,多为实证研究。除了少量翻译的国外文献外著作外,对网络空间的研究从哲学层面探讨的不多。

4,无论是从社会学层面还是从哲学层面的探讨都只是从积极与消极方面关注于网络对人的影响。而很少关注人作为社会主体对网络的影响,且对“人作为主体”理解不够。

5,很少有学者把网络实践人作为主体三者结合在一起探讨。

那么对网络社会的探讨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呢?

目前学界对于科学(当然包括网络)的研究方法上,大多是承袭自西方文化十七世纪的科学革命,以及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而来,西方于十七世纪发展神速的自然科学,基本上意图以简驭烦,追求普遍性的知识(universal knowl-edge)就是没有时空限制,放之四海接准的知识。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把牛顿物理学当作知识或理性的典范。接受了自然科学的标准,承认真正的知识或真理是普遍性的,而且是演绎说明性的。这种启蒙知识观在当代受到很大的挑战。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至今,到底发现了多少类似自然科学的定律呢?至今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到底包含了多少类似自然科学的定律?再者,知识是否只包括事实性、说明性的东西。像自然科学一样而不包括道德价值批判或判断呢?…是否仍然可以忽视主体性纬度呢?依据之前的研究趋势,研究者正是沿袭了17、18世纪的研究传统,强调了网络空间的自身特性这一本体论路向以及处于网络空间中的人又是如何为网络这种技术所塑造的这一知识论的路向。所谓本体论路向和知识论路向指的是两种不同的思维范式。维特根斯坦曾言:“我们不能研究一切事物,因此我们被迫满足于假设。如果我们要转动,必须装上合页。”历史上的思维范式的演进经历了三个时期:古希腊哲学为代表本体论思维范式,近代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知识论思维范式和的人类学思维范式。本体论路向即古希腊哲学为代表本体论思维范式,又名世界论的思维范式,这是哲学史上最先出现的范式,它相关于人类传统的实践方式,即农业生产条件下对于自然的依赖。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那种客观的理性是如何给予有限的人的,也即人类是如何通达于绝对实在的。这种范式的困难在于否定人类的现实生活,否定了任何感性直接性,把知识完全看成是天赋的与人类的直觉相去甚远。知识论路向即近代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知识论思维范式,它是针对本体论思维范式的困难而得出的。这种范式相关于人类现代化的实践方式,即工业生产方式下人对自然的基本的积极支配状态。此思维范式根源于自我与外部世界对立的明确化。这一范式的困难恰与前一范式相反,其根本问题是如何缺证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知识的客观有效性。从其出发点走下去,就会或者导向唯我论,或者导向折中的二元论,或导向怀疑论。显然这两种研究传统很难全面的正确诠释网络这一文化形态,其根源在于没有在人的类本质意义上(自由自觉的活动)把握网络空间中人的问题,缺乏主体性的纬度。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很多学者片面的断言网络消解了主体性了,因为他们本身的研究方法,看待网络的眼光本身就缺乏主体性纬度。所以,要克服这些问题就应该合理的回归主体性,而人类学思维范式恰恰是科学的关怀到主体性纬度的研究路向。

二、“人类学的思维范式”网络社会研究中一种可能的研究路向

古希腊哲学为代表本体论思维范式,近代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知识论思维范式两种范式的根本问题是,若从客观世界出发,便无以合理地通达于自我,而若从自我出发。则又无以合理地通达于客观存在。人类学思维范式的一个基本方法论原则,那就是把理论问题还原于实践,还原于人类生活本身,从人类生活本身引申出那些抽象的理论问题,从而说明之。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出发真正解决了主体性纬度的缺乏问题,并构建了主体性纬度、客体性纬度和历史性纬度三位一体的研究体系。

我们借助的研究路向即“人类学的思维范式”:以现实的个人或者说现实的个体的活动为出发点来看待世界看待社会,其核心是以实践为钥匙来解读世界,解读社会。

在这种人类学的思维范式的指引下我们解读网络空间,必然要以处于网络空间中的人的活动为出发点来探讨问题。那么,网络也就自然被看作是网络空间中的人的对象化活动的结果,通过主体客体化(人把自己的意志力量作用于网络,塑造网络结构)和客体主体化(人在塑造网络结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本质力量),这样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人的活动过程,突显了人的主体性。

篇7

一、提出问题

互联网时代,是不是网民已经成为中学生是否现代的重要标志。在一次学校调查中,和互联网息息相关的信息技术课程却被不少学生认为“乏味”,究其原因是城乡学生信息素养差异大,学校课程的设置从难度上讲,有的学生感到适中,有的感到较为困难,有的则感到太容易。这样,学有余力的学生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压抑;而基础差的学生则信心受挫,学习兴趣逐渐降低。

如何解决学习和学校教育之间存在断裂?“适应性教学”是一个法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中“适应性教学”一说认为“适应性教学通常指恒定地监控着学生的进步,并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变换教学内容的材料和管理系统”,这种教学策略,强调教学起点要建立在深入了解学生差异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教学活动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尽力去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学组织也要有助于学生个体认知结构的优化,要积极关注生成资源并加以智慧运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就可能唤起学生已有的沉睡的知识和学习动机,激活最近发展区,使新知更好地嫁接于旧知上,让学生对要学习讨论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二、研究问题

1.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渗透德育,适应当前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调查表明:互联网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把双刃剑,既有利于中学生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也会造成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与失范;既有利于他们社会化的进程,也会弱化其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意识;既能激发其创造潜力,也导致了一些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

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需贯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教学理念,注重信息技术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网络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简单的说教根本无法起到很好的效果,为了适应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需设计富有趣味性、新颖性、艺术性的课堂环境,使德育教育成为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然后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如趣味游戏、网络交流以及社会调查等,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目的。

2.善用评价,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

适应性教学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那么,以适应性教学为指导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改变以往的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方式。教育教学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得到提高,在这一过程中,评价则是“瓶颈”!

适应性教学承认学生的多种智能,承认人的智能是以多种方式存在的,每个人的智能组合方式不同,那么就不能用单一的尺度来评价学生。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应该只是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为依据,更不能以考试成绩为指标,而应该采取动态的方式,强调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今,课堂教学与评价机制同步进行并一体化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所以我们不仅重视对学习过程和知识达成度的评价,同时重视对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课堂参与度和实践能力的多角度评价,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个性化的理解、表达和应用并转化为相应的能力。

3.关注学生信息素养差异,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者自身条件和学习兴趣的不同,知识经验、智力水平、家庭背景等因素,导致学生的信息素养存在客观的差异。所以,课堂教学还要适应的便是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要根据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学习偏好等来组织有效教学。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差异,合理利用差异,将个体差异转化为教学资源,实施有效指导如:

⑴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互动,引导学生相互质疑答疑,反思借鉴,实现多向交流与教学互动。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评价合作的过程,追寻学习的真实意义。

⑵捕捉生成资源: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预设目标的达成,更要安排好充分的弹性空间和留白空间,及时捕捉动态生成的各种资源,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进程。

⑶实施分层教学:针对班级授课制下不同学生信息素养的差异,将学习目标分为A、B、C三层,代表不同的学习水平和深度,学生可从教师提供的多层学习任务中自主选择。当然,这样的“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目标层,以适应个体发展的需要。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只要我们关注个体差异,实施有效指导,每个学生的潜能必将得到释放,信息技术课堂也将因此变得更加灵动有效和富有智慧。

4.以学定教,适应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它倡导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在这种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思想就必须发生一种根本性的变化,由“教师主体,以教定学”,向“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转变。

篇8

【关键词】微博营销;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分析法

随着web2.0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化媒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微博作为一种通过关注来分享、传播和获取信息的社交平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2015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使用新浪微博的网民占69.4%。微博与其他社交网络的不同之处在于,既可以和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家人、同学进行互动,还可以和自己崇拜的明星、名人等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扩大自己的社交网络空间。微博凭借自身用户数量多、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和范围广等优势迅猛发展,企业看到了这一平台的营销价值,纷纷开展各种微博营销活动,微博营销应运而生。社会网络分析法是专门研究社会网络关系的方法,而微博营销正是基于社会关系而展开的营销方式。因此,本文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角度来对微博营销进行分析,从而为企业提供一个值得借鉴的新思路。

一、相关理论综述

1、微博营销的相关概述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的社交网络平台,它传播的信息内容有图片、视频、音频、以及文字等,其中文字的字数必须控制在140以内。它具有信息便捷、操作简单、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这样用户可以及时获取信息、对同一件事情发表自己看法,长期以来,会形成一个以兴趣爱好组合在一起的群体,这就为以后微博营销顺利进行打下了群众基础。随着微博的火热,出现了微博营销商业模式。微博营销是指通过微博这一社交网络平台将企业与用户联系起来,企业在该平台上一系列营销活动来吸引用户关注,向关注用户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同时,用户可以将自己的建议反馈给企业,使得企业深度了解用户的需求,来达到其营销的目的。微博营销不仅具有微博便利性、及时性、传播性和互动性的特点,还具有影响范围广的特点,企业可找明星代言自己的产品,利用其名人效应,既可以节省成本又可以使营销效果翻倍。

2、社会网络分析法

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社会学分析方法,主要是分析社会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结构及其属性。社会网络研究中经常用到“社群图”这个概念,社群图主要是由点和线构成的,图中每个节点代表社会个体或者群体成员,每条连线代表个体或群体之间存在的关系,用简单的点和线就可以表示个体或群体成员之间的社会结构。如图1所示:本文根据微博营销的特征,从中心度分析、小团体分析和小世界效应三方面来分析社会网络在微博营销中的应用。

二、社会网络分析法在微博营销中的应用

1、微博用户的网络中心度分析

企业进行微博营销时,可通过中心度的分析找到正确的营销对象,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营销成本还可以提高营销的效果。在微博中,通过“点度中心度”的分析找到拥有高度数的博主,这种人是博主网络中领导者。这类人在群体中威望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因此,只要找到微博用户网络中的高度数受欢迎的博主,对其进行重点营销,使其成为该企业的代言人或者fans,这样由他发表以及分享和转发的信息会得到大量的微博用户关注,可使营销效果达到最佳。通过“中介中心度”的分析找到拥有高介度中心的博主,该博主充当的是中间人的角色,如果不通过他,与他相连接的两个博主就无法取得联系。因此,企业要进行微博营销,必须处理好与高介度中心的博主的关系,加强该博主的满意度,使得信息传递可以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营销效果。通过“接近中心度”的分析找到接近中心度的博主,接近中心度越高,表明该博主与其他博主的间的联系越紧密。因此,企业进行营销活动时,还应关注高中心度的博主,努力提升该博主的忠诚度,促进信息的广泛传播。

2、微博用户的小团体分析

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MarkGranovetter)认为个人际关系网络可以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两种。一般来说小团体是强关系。在微博中,强关系是指博主之间有着直接链接关系。据调查表明,强关系代表信任、合作、稳定,因此,微博博主之间的相互影响很深。同时,强关系对个体的影响也很大,它会影响个体的想法,甚至行动。因此,企业进行微博营销时要找到小团体内部的领导者,他们的言论和行为会对其他内部成员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这样企业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提升他们的忠诚度,这样就可以使营销目的达到最大效果。小团体内部是由强关系组合起来的,而不同的小团体之间的联系通常是弱联系。在微博社会网络中,弱关系虽不像强关系那样联系紧密,但是它可以形成一张大的关系网,使得不同小团体之间的信息可以相互传递,不像强关系那样的小团体,信息只能在自身的内部成员间传递,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可以得出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时,信息比较封闭,不利于信息的传递。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时可促进不同团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3、微博用户网络的小世界效应

微博作为一个网络营销平台,每一个微博用户都是潜在营销对象,企业通过更新微博的方式来传播信息。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可知微博的传播是符合小世界特性的,其传播模式面对面的。在小世界理论中,微博用户作为一个节点,通过转发、评论、互相关注等方式来获取和传递信息,这种方式大大的提高了传播的效率。因此,企业进行微博营销时,其粉丝对微博进行转发、评论,这种重复的次数越多,企业微博产生的影响力就越大,由此获得事半功倍的营销效果。

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微博营销策略

1、通过找到小团体的领军人物提高微博用户对企业品牌的认可

小团体是强关系组合而形成的。小团体中的每个成员都代表不同的节点,处于被不同的完位置、拥有不同的能力。前文中提到,我们可以通过点度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找到小团体中的核心人物或者说领导者,这种人往往很有威望。领导者引领人们的思维,尤其在具有相同兴趣的团体当中,他的建议对其他成员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在社会规范下,人们往往会同威望较高的领导者意见一致。因此,企业进行微博营销时,要重点关注这种核心人物,加强与他们的合作,努力提升他们对该企业的忠诚度和信任度,使得企业获取该团体的成员的认可和信任。

2、利用弱关系加强微博用户对企业信息的传播

篇9

关键词:区域非遗;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学生;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2-109 -03

自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开展,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积极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工作。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有浓郁的地方特征,是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高职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办学基础,在培养技术性人才之外,理应担负起传承地方文化、以文化育人的职能。

六安地处安徽西部,现保存973项“非遗”项目,涵盖15个“非遗”资源类别,其中庐剧、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大别山民歌、抬阁肘w、舒席制作技艺、柳编制作技艺和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7个项目已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借助地域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高职院校,既有利于建设校园特色文化,又有助于唤醒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爱国热情。鉴于此,笔者以六安市某高职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并辅以访谈调查法,就高职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38份,其中有效问卷325份,回收率为96.15%。参与问卷调查者女生人数为182名,男生人数为143名。其中本地人群305人,在城市生活33名,在县城生活42名,在乡镇生活109名,在农村生活121名,样本选择及比例基本符合现实,确保所得数据真实有效。

一、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情况

(一)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知晓程度与了解渠道

表1显示了14个入选国家、安徽省及六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其中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和霍山石斛炮制技艺选择最多,分别占全部选择的18.4%和17.76%,民间竞技“显杨冲叉”和民俗“邀大岭”选择较少,分别只占到1.42%和2.96%,可见地方特征鲜明且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项目最被人熟知。

表2展现了受访者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信息的主要渠道,结果呈现多元化。通过电视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主要渠道,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获取也占据了一定比例,可见受访者大多通过间接方式来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亲身参与皖西非遗活动比例较低。

(二)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

结合表3、4、5数据来看,87%的受访者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好感,超过半数受访者认为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有用。49%受访者认为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30%受访者认为了解皖西非遗能够帮助自己“融入地方文化,认同感加强”,14%受访者认为了解皖西非遗可以“增强地方自豪感”。可见,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喜爱的,虽然对皖西非遗总体认知度不高,但对大部分学生对其价值是认同的。

(三)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认知

统计显示,93%的受访者认为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重要,86%的受访者愿意参加皖西非遗文化保护活动。可见高职学生对当前皖西非遗传文化承状况比较关注,参与愿望较强。

表6显示,高职学生对亲身体验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通过直接方式了解非遗。观看宣传片、听讲座、主动向他人宣传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说明高职学生有主动了解皖西非遗的愿望,对参与非遗保护的积极性较高。

表7显示了高职生对当前皖西非遗保护面临阻力的看法。受访者群体认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强是普遍现象,在宣传上政府主导作用缺失,没有很好带动公民保护意识。“年轻人不喜欢老旧的事物”“外来文化冲击”“传承人少”三个观点的选择表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与表现形式缺乏生命活力,覆盖范围小,影响力弱,不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成长需求。

受访者群体普遍认为在学校设立非遗课程与政府宣传同等重要;21%的受访者认为须加强政策立法保护,严惩破坏行为;16.6%的受访者认为开展公益活动、增强校园参与度也是非遗保护工作改进的需要;15.2%的受访者认为须充实校园科研,培养传承人。

二、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特点

第一,普遍关注皖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及保护意识强。高职学生对皖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持肯定态度,认同非遗价值,愿意亲身参与宣传保护,积极关注地方非遗文化保护及传承状况,重视非遗文化传播中学校和政府的教育宣传作用,展现出主动参加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良好愿望。

第二,缺乏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认识。如在最熟悉的皖西非遗项目调查中,虽然有36.16%的受访者选择了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和霍山石斛炮制技艺,但在访谈中发现,部分受访者只知晓商品化的六安瓜片和霍山石斛,对其背后的列入遗产名录的制作技艺知之甚少。受访者大部分只听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名称,对其具体内容、表现形式、文化特色缺乏细致了解,理解流于表面。受传播力度和本身知识结构限制,高职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限于感性认知,缺乏深层次的知识理解和学习。

第三,地方文化认同感较高,彰显文化自觉精神。从高职生回答问题的态度来看,均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持赞赏态度,体现出对当地文化的热爱与认同。主动参与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自觉精神觉醒的一种体现,只有充分发挥主体性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能焕发生命力。

三、皖西非遗融入地方高职校园文化路径分析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核心与灵魂,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打造高职品牌、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把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当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能建构特色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又有利于扩大区域非遗文化影响,加强保护与传承。

(一)开发课程,构建非遗教育课程体系

利用高校人才优势,组织专家学者开发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把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引入课堂,建立具有地方民间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并根据专业特色设置非遗课程。如皖西文化类课程可纳入旅游管理课程体系,六安瓜片、霍山石斛的种植与炮制可与农学类专业挂钩,翁墩剪纸、长集皮影戏可与美术动漫类专业共同开发课程,皖西非遗嵌入高职课程教学,不仅有助于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还有利于其本身的传承创新,扩大影响力。

(二)发挥社团功能,培养文化自觉

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之一。通过参观非遗传承基地、举办学术讲座、民间艺术家作品展、非遗知识讲座、民间艺术家授艺传艺、家乡非遗文化展示与民俗文艺表演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悟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激发对家乡文化传统的深层情感。

(三)善用互联网,增强非遗传播力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获取信息的首要来源,与传统信息传播渠道相比,互联网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与个性化优势更受年轻人推崇,用互联网渠道传播非遗效果更佳。但从网络传播的实际情况看,点击率高的信息更易引起关注,因此增加非遗信息重复率是增强非遗吸引力的有效途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利用图片、文字、视频、声音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宣传非遗文化,增强信息重复率,培育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在传播工具的选择上,可借助官方网站、校园BBS、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大学生常用的媒介进行宣传,善于使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传播方式来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参与热情。

(四)创新载体,提升非遗吸引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显性表现。由于非遗文化传承以人为本的特性,大多数非遗项目以家庭式、作坊式形态显现,传承人年龄偏大、内容和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缺乏当今社会生产、生活基础,难以被年轻人所接受。因此把非遗引入校园,既要保留原始内容,也要在形式上进行适当地加工,把古老的文化在现实中变得鲜活起来,让其符合青年人的思维特点,更富有时代感,从而提升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陈连锦.“非遗”教育与高职特色校园文化活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2]乔海燕.高职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z产教育传承的有效路径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5,(02).

[3]陈浩.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以福建非遗文化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04).

[4]陈思琦.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校园中的传播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5,(07).

篇10

iPad问世三年多来,一直是传统纸媒向新媒体转型尝试的重要方向。虽然《The Daily》的停刊促人反思,但不可否认,iPad及其代表的移动终端正日益密切地渗透入人们的生活。iPad新闻产品的设计原理、传播规律与赢利模式问题,同样迫切需要解答。

基于技术对新闻活动的根本性支持,技术视角的研究不可缺少。本文选择南都全媒体集群的《南都Daily》(全球首批推出的中文媒体iPad应用之一)进行个案研究,旨在通过对该产品的深读,评析其iPad技术运用的特点与不足,思考传统媒体如何在新闻与技术的融合中进行新闻传播。

《南都Daily》的新特征

《南都Daily》虽然依托纸质《南方都市报》及其采编团队存在,但并非原样复制。它在新传播渠道中着意发挥了iPad的若干技术优势,形成以下突出的新特征。

1.形态:触摸式、可分享。《南都Daily》以免费App方式下载至iPad报刊亭,每天上午8:30左右当日新闻上线,自动推送。用户以手指触动阅览器,可依次显示重要页面,点击后进入阅读。在屏幕上下端点击,会出现所有页面的缩略图,方便选择阅读。通过屏幕右上角的主菜单可以进行内容管理,包括订阅、清空离线内容、离线下载视频等,也可登录新浪微博。这样的外在形态,既不同于报纸,也不同于PC终端电子报的版面图片和稿件链接形式。它以触摸为操作方式,具备初步的内容管理和分享功能,给用户带来不同体验。

2.内容:精简、动态化、公共性强,地域色彩淡化。《南都Daily》与《南方都市报》在内容的结构、数量和偏重上均有所不同。报纸采用大而全的信息模式,要闻、本地新闻、体育娱乐副刊、财经新闻、各类专刊及深度周刊一应俱全。《南都Daily》则偏重动态新闻和评论,固定板块包括封面、评论、视觉、重点、时事、深度、国际、体育、娱乐、专栏、漫画等。新闻内容精简,远较纸质版为少,时政新闻每天总数不足10条,财经、体育、娱乐通常各只有2~3条新闻。

《南都Daily》还把握住iPad用户空间分布广泛、相对高端的特征,淡化原有的地域色彩,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新闻加以突出呈现。例如报纸头版的新闻选择会综合考虑本地与全国、正面与负面、宣传与专业等多重标准的平衡,而《南都Daily》的封面更集中于新闻专业标准,头条通常是公共性强的全国新闻,全屏图片加大字标题,态度表达直接,对灾难新闻也不回避。

3.介质:图片传播效果突出,初步尝试视频。《南都Daily》发挥了iPad的视觉优势,大量运用图片。“视觉”板块的图片在每日总页数中所占比例超过1/3,大多是纸媒没有的。高清屏幕为图片提供了非常好的载体,这些图片题材广泛、形象生动、尺幅宽大、色彩绚丽,能将人物神态、场景、光影变化等细节展示得异常清晰。新闻纸印刷无论如何达不到这样的视觉效果,何况还要受到版位空间和彩印费用的制约。

“视觉”板块通常包含1~2个视频。这些视频由南都自制,可分为三类:(1)新闻专题。如《南都深呼吸》(一档记录重要新闻事件及新闻人物的周播节目,时长约20分钟),及关注平民生存状态的短专题。(2)时事评论。评论员在演播室中发表言论,时长3~5分钟。(3)“花港观娱”娱乐评论。演播室评论与现场图像穿插,时长3~5分钟。视频的运用使《南都Daily》初具多媒体特征,虽然这些影像符号带有明显的探索痕迹,还处于尝试阶段。

4.表达:视觉传达简约友好。结合iPad的界面特征,《南都Daily》建立起独特的视觉形象:文字稿排2~3屏,竖向浏览;正文分两栏,白底黑字,字号大小及字体粗细适中,栏间留空宽裕;段首顶格排版,段间适量留空,边空充分留白;整体风格大方简约,舒适易读。娱乐、体育报道常做特殊处理,如用大字标题、裁剪图片,全屏加深重底色、文字反白等,营造突出的视觉效果。每屏页角标出数字及箭头符号,提示阅读者如何翻页操作,产品末页还有使用指南,视觉传达相当友好。

《南都Daily》尚未充分运用的iPad技术

iPad承接乔布斯的“技术与人文的交互”①信条,将苹果产品一贯的极简、易用、重交互、富有艺术性等理念延续其中,且细分形成独特的技术特征,为新闻传播带来多种新可能。但从目前的《南都Daily》来看,至少在以下三方面,iPad技术尚未被充分运用。

1.多媒体介质紧密融合

中型屏幕是iPad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苹果在iPhone之后又推出iPad,决策依据就是在小屏幕的手机和大屏幕的笔记本电脑之间,应该存在中间产品,将上网、发电邮、照相、视频、音乐、游戏和电子书等多种功能良好地融为一体。苹果团队精心研发的iPad达成了这一目标,带给用户高品质的使用享受。与PC终端的超链接式新闻阅读不同,iPad的中型屏幕更适合将多媒体素材同时展现,以特定结构形成更紧密的融合。

反观《南都Daily》,沿袭纸媒以文、图符号为主的静态特征,除少量视频外,基本没有运用音频、Flash、3D、幻灯等多媒体或动态设计,融合多种符号的报道难以见到。以“越南新娘”题材(2013年1月6~7日)为例,报纸内容包括照片、图说及长篇文稿,完整讲述了“越南新娘”现象的背景成因及数名典型个体的故事。而在《南都Daily》的视觉专题中,只有个体人物的照片和简单图说,读者对该现象的了解就偏于表面。而另一天,《越南新娘》视频又被单独播出。再现同一内容的不同符号形式被零散、孤立地运用,没能真正融合起来。至于以多媒体形态进行实时、立体的现场新闻播报,还停留在设想阶段。

2.丰富的感官参与体验

多点触控是iPad的另一大技术特征。从iPhone到iPad,乔布斯都拒绝使用光感尖笔、鼠标、键盘等任何辅助设备,坚持让用户直接用手触摸屏幕。多点触控使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划拨、扩展、抓放等多种手势完成指令,在人手(及其背后的思维活动)和阅读终端之间实现直接便捷的交互。“愤怒的小鸟”这样简单的游戏广受欢迎,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弹射小鸟的动作让人手充分介入。国内外一些重要的出版软件已将触控手势纳入功能设计中,帮助新闻产品实现更多交互操作,如拖动文字块进行滚动阅读,弹出或隐藏某些特定内容,拨动对象成360度旋转,等等。这使产品页面形成新的空间结构方式,大大增强了使用者的选择能动性。用户与iPad之间的感官接触还不限于手,麦克风、摄像头、重力感应等设计也各自带来丰富新鲜的感官体验。而目前《南都Daily》的内容全部静态地平铺在页面上,操作手势仅限于用手指划屏,用户难有更多的感官参与。

3.移动互联情境下的传受互动

iPad不仅仅是用来展示内容的光鲜亮丽、充满吸引力的装置,也是一个能让用户在移动中接入互联网的终端。“用户的参与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之一”,过去以专业媒体为中心的“点对面”的大众传播模式,正在被以社会关系网络为渠道、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所冲击。②iPad以App方式进行信息推送,虽然带有一定封闭性,但在技术上完全可以让用户参与进来,将移动的空间特性与传受主体互动结合起来。例如电子邮件、网络问卷、设置评论、转发、与微博关联、实时上传、用户订制等功能,都能让用户更多地参与到新闻生产中。目前,《南都Daily》的用户参与仅限于登录新浪微博,这样传受主体的互动就很有限,用户的参与需求尚难以满足。

新闻与iPad技术怎样实现深度融合

《南都Daily》借助iPad技术,形成了不同于纸媒的新特征,在内容传播上展现出新的优势,为获得潜在用户打下基础。它不仅传承了南都的核心价值观,而且有所精炼、放大,有可能帮助其产生全国性的影响力。但另一方面,它对iPad技术的运用尚不充分,维持了较多静态、单向、封闭的纸媒思维,这其实是不少报纸在iPad上的普遍表现。如果一直停留在初步融合阶段,有关产品恐怕难以达到预期的影响力。

1.新闻与技术深度融合:发挥品牌影响力的必经环节

技术是现代大众传播的载体基础,在新闻传播中具有符号性的标志作用。特定技术匹配着特定的新闻再现方式,产生特定的信息内容(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建构出特定的传播主体、接受主体及新闻传受关系。③就iPad来说,其独特的技术能够带来密切融合的多媒体内容、更专业的传播者和更具能动性的受众,形成移动时空中的传受关系。但实现这些建构的前提,是新闻逻辑与技术逻辑的深度融合。在占据渠道与有效发挥品牌影响力之间,这是必经的中间环节。技术与内容呈现的匹配程度越高,越符合传播的内在规律。

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团队制作的电子书《Our Choice: A Plan to Solve the Climate Crisis》为例,该书曾获2011年度“苹果最佳应用设计奖”,是iPad产品设计的一个成功个案。该书宣传环保理念,以深入的文字描述为主轴,穿插250多张精彩图片,均可通过手势扩展至全屏,或由互动地图确定地理位置。大量动画和动态图可通过触摸、点击、滑动展现更多细节。讲至风力发电时,用户可用摩擦屏幕或从麦克风插孔吹气,使屏幕上的风车转动,能量亮点随电线输入夜色中的小屋,点亮电灯,多余能量输入地下电池表示储存。这种知识讲述方式非常直观生动,而且具有强烈的交互性。不同介质之间的配合也很适宜:音频由戈尔本人配音,视频总时长超过1小时,每段均短小生动、剪辑精当,与文字形成互补。虽然新闻与书籍有别,但是内容与技术融合的原理是相同的。

2.机制支持:以多元产品模式取代单一日报模式

《南都Daily》的原初思路中,强调针对平板的触控阅读体验设计、多媒体展现和UI设计,以及基于App Store渠道的各种内容封装方式,④对iPad的技术特长其实已有相当把握。这些思路为何没能在产品中充分实现,成因复杂,但目前的采编能力无法支持日报模式的产品,无疑是个关键因素。iPad的多重技术特征,暗示了其新闻产品应该是功能多元、类型细分的。比如,时效性和外出便携性并非iPad最突出的特长,它反而更适合于安静情境下舒缓深入的阅读。⑤符合这种需求的产品,应该内容富有深度、表达介质多样、互动操作丰富、用户参与度高及选择性强。相应地,其需要更长的生产周期,采用专题或深度报道模式,对集团资源加以优质整合,这需要产品设计者打破单一日报框架。与其坐等采编能力达成全面支持,不如即时行动,开发多元、局部和小规模的专向产品,可能更切合iPad生产的实际。

3.思维转换:养成全媒体思维方式

在个体层面,传播者还需养成全媒体思维方式。“从全媒体记者的工作状态来看,技术的熟练相对容易,思维的转型则要困难得多。”⑥这并非要求个体具备所有的符号叙事能力,而是需要其深刻理解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种介质的独特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配置原则。以此为基础,个体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擅长的叙事符号。如文字记者长期养成的思维方式是用文字表达现场,但在iPad屏幕上同时出现视频与文字时,他的文字描述既不能与视频场景重复,又需要对视频有所补充深化。编辑更需要谙熟不同介质之间的配合规律,才能对多种符号进行整合。

强调深度融合,并不等于由技术控制传播。技术往往是双刃剑,影响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负。目前的《南都Daily》中,隐约可见某些过于顺从技术逻辑的倾向。如强化图片的同时,文字却有所消退。高清屏上一幅幅绚彩逼真的画面,缺少深度文字信息的辅助,会不会让阅读者将认知世界简化为视觉欣赏?又如娱乐性特征被着意凸显,“漫画”只是一个报纸版面,在《南都Daily》中却被突出为板块;为数不多的视频中,娱乐视频占了不小的比例。传播者需要把握好主动权,“技术在形式上决定着新闻信息的呈现方式,但运用一定的技术到底要呈现什么样的具体内容,并不是技术唯一决定的”。⑦

iPad新闻生产还涉及赢利模式、苹果的商业控制等多重问题,并非内容与技术达成良好融合,新闻产品就一定能够成功。但既然是以技术为根基发生的传播变革,这种融合就应是题中之义。从当下媒介形态快速更替的态势来看,iPad未必能长久占据市场,但它所体现的技术思维——适中屏幕、交互、易用、多功能、高品质、人性化,代表着新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把握这些思维特征,积极将新闻内容与新技术深度融合,是传统媒体转型的着力点。

【本文为暨南大学教改项目“从新媒体技能到全媒体思维——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闻编辑教学观念与实践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Isaacson, W.(2011). Steve Jobs. Simon & Chuster.P527.

②彭兰:《领悟新媒体法则——从〈The Daily〉的失败中学习什么?》[J],《新闻记者》,2013年第1期

③⑦杨保军:《新闻理论研究引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3~215页,第214页

④许成均 林肇生:《“南都Daily”——用探索触摸未来》[J],《中国记者》,2012年第1期

⑤【美】罗杰·菲德勒著,辜晓进译:《美四大机构五项调查:谁在使用iPad》[J],《新闻实践》,201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