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5: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货膨胀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通货膨胀概念

篇1

通货膨胀现象,既是金融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央银行宏观金融管理的一大现实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努力探究通货膨胀现象,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而统一的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这一状况,不仅阻碍了关于通货膨胀理论的比较研究和交流,而且不利于及时准确地揭示通货膨胀现象的本质成因,从而给治理通货膨胀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效用性造成了负面影响。

关于通货膨胀概念,在经济学文献中大多定义为: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理由是,通货膨胀概念的定义必须体现因与果关系的有机统一,通货膨胀的起因在货币供给过多,结果则表现在物价上涨,没有物价上涨的货币供给过多不属于通货膨胀,没有货币供给过多的物价上涨也不属于通货膨胀。

我们认为,这一定义欠科学。这是因为:

第一,货币贬值是一个具有多种意义解释的概念,用于概念定义之中明显失当。在经济学文献中,货币贬值含有三种意义解释。其一,货币贬值是指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众所周知,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与物价上涨属于同义语。若上述关于通货膨胀定义的“货币贬值”系指这一种意义解释,则与其后边的“物价上涨”相重复,在定义中语词重复使用显失规范性。其二,货币贬值是指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例如,原来100美元合375元人民币,今天100美元合823元人民币,这说明,人民币贬值了。如果上述关于通货膨胀定义中的“货币贬值”系指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那么,货币供给过多会否引起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呢?从历史上看,在金本位货币制度时期一个国家货币供给过多(即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降低),由该国货币对外汇价必将下降。但是,自1973年实行浮动汇率以来,货币汇价如同商品价格一样,受供求关系的制约,汇价的升降,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影响货币供求关系的因素很多。显然,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供给过多对本国货币对外汇价下降的作用很微小。因此,通货膨胀定义中的“货币贬值”系指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的意义解释,也是不适宜的。其三,货币贬值是指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若属此解,则适宜。但是,从概念的定义法则来讲,“货币贬值”这样一个在经济学上具有多种意义解释的语词用于其他概念(如通货膨胀)的定义之中,则失去了科学合理性,犯了定义用语歧义的逻辑错误。

第二,定义所反映的概念本体意义不正确。即使将上述关于通货膨胀概念定义中的货币贬值一语删去,即定义变为“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据此定义去推论,则有通货膨胀是属于物价上涨的一种类型,其概念本体所反映的意义是商品价格,而非流通中的货币。然而,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其概念本体所反映的意义是流通中的货币增大(这里并非数量增多),至于流通货币增大有否引起物价上涨,那是流通货币增大的后果,而不是流通货币增大本身。可见,误将“物价上涨”作为通货膨胀的概念,导致了定义难以反映通货膨胀概念的本体意义。

第三,忽视了货币供给过多在导致物价上涨表现上的时滞性和模糊性。首先,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果物价没有引起上涨,无论货币供给量超过实际需要量的程度如何严重,也不是通货膨胀,那么,就有以下推论,货币供给严重过多但在价格管制下物价没有引起上涨,也就不是通货膨胀。这与国内外公认的隐蔽性通货膨胀岂不矛盾?所谓隐蔽性通货膨胀,并不是说不存在通货膨胀,而是承认存在通货膨胀,将其作为通货膨胀的一种存在形式,它只不过是货币供给过多在即期没有引起物价上涨而已。其次,如果将通货膨胀定义为“货币供给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那么,度量通货膨胀严重程度,就应该度量因货币供给过多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的程度。但是,在多种因素对物价上涨共同发生作用的条件下,每一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份额是较难划分的。再次,货币供给过多对物价上涨的作用具有显著的“时滞性”。如前所述,货币供给过多对物价上涨的作用部分在当期表现出来,部分在以后时期表现出来。根据有关资料表明,货币供给过多对物价上涨的“时滞”作用一般为1-2年。[1]然而,人们所考察的是否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却都是以年为单位的。这样,如果将通货膨胀定义为货币供给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就会陷入两难选择之困境。从而,在具体实践运作中,使人们感到无所适从。

那么,应该如何对通货膨胀概念加以定义呢?笔者认为,通货膨胀概念应该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包括纸币和电子货币)流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的货币经济现象。这一定义,包含以下5层意思:

其一,通货膨胀以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为反映载体。这就是说,通货膨胀要通过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程度来反映,只有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才有可能(但不必定)产生通货膨胀;如果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没有下降,则必定没有产生通货膨胀。

其二,通货膨胀是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时所出现的一种货币经济现象。这就是说,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并且是一种在信用货币流通中所特有的货币经济现象,在金币流通(即不存在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同时,这一种货币经济现象,是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时才产生的。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市场上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是由商品价格总额(这里的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和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决定的,而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又是商品形态的变换速度的表现形式。信用货币是国家利用权力强制流通的货币名称或符号,其本身没有价值。单位信用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在其进入流通前就由国家强制规定。在信用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后,单位信用货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则随流通中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和同名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而发生变化。只有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才有可能发生通货膨胀;若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没有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则没有发生通货膨胀。

其三,通货膨胀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多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的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在现实货币经济生活中,一方面,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和同名货币流通速度都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与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之间的量比关系也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流通中货币量既可能过多也可能偏少。另一方面,单位货币名义上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是由国家强制确定的,而单位货币实际上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既受国家强制调整比例(币制改革)影响,更受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与它所代表的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之间的量比关系影响。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没有过多的情形下,因国家调整比例(币制改革)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不是通货膨胀;只有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多而使单位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才是通货膨胀。

其四,通货膨胀是导致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其本身并非物价上涨,也不必定引起物价上涨。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一语中,关键是“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正确把握其决定规律是深刻认识通货膨胀概念内涵的关键之关键。众所周知,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决定于待实现的商品和劳务价格总额、同名货币流通速度。在这里,“待实现”这三个字非常重要,它起到根本性的作用。以往人们将通货膨胀等同于物价上涨,其根本性原因则在于忽视了“待实现”。因此,“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中的“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是相对于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与由“待实现的商品和劳务价格总额、同名货币流通速度”所决定的金币需要量的量比关系而言的,它并非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多,从而使单位货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亦即货币价值下降)。因而,就会有力地推动着商品和劳务价格上涨(因为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这一经济逻辑关系也可表述为:流通中货币量过多货币价值下降(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商品和劳务价格上涨。但是,引起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单位货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变化外,还有商品价值变化、经济周期变化、原材料供求关系变化、工资水平变化、商品和劳务供求关系变化、价格政策变化、资源稀缺程度变化,等等。物价上涨是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位货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必将会推动物价水平上涨,但并不必定引起物价上涨。

其五,通货膨胀是运动变化的。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具有产生、成长、衰退、消亡的运动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上,对物价上涨所起的作用力是不一样的。

笔者之所以将通货膨胀概念作出上述定义,是因为基于下面5条理由:

首先,它符合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马克思在提示纸币流通规律时指出:“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数量。”这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纸币发行限度是能够流通的同名的金币量。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这里所讲的纸币发行,并非现行经济学文献中所讲的“货币发行是发行银行向流通界投放的货币数量超过从流通界回笼到发行库的货币数量”,而是为象征地代表能够流通的同名的金币总价值量而进行的纸币发行,其发行量既包括流通中纸币的增量,也包括原有的流通纸币量。将通货膨胀定义为“在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的货币经济现象”,是与上述马克思关于纸币流通规律理论总体上相吻合的。

其次,可以正确反映通货膨胀概念的本体意义。从词义上解释,通货膨胀中的通货为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膨胀为物体增大。因此,通货膨胀可以直解为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增大。而同一个物体膨胀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同一物体的体积增大;二是同一物体的体积增大以后其内含物质的密度下降。只有同时具备这两大特征的物体增大才是物体膨胀。从这一意义上看,“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反映了通货(即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的“体积”相对增大,而“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则反映了通货的“体积”相对增大后其内含“物质”的密度下降。显然,现在的定义,能够更正确地反映通货膨胀概念的本体意义。

第三,正确体现了通货膨胀本身与结果的逻辑关系。从现在的定义中可以看出,通货膨胀本身就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经济现象”。那么,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会产生什么结果呢?不言而喻,它会推动物价上涨。马克思在阐述了纸币超过自己的限度会引起单位纸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之后,紧接着指出;“其结果无异于金在它作为价格尺度的职能上发生了变化,同一价值,原来用1镑的价格来表现,现在要有2镑的价格来表现。”这就是说,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之间是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是物价上涨的原因,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结果。

篇2

许多人预测或断言各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必然导致全球恶性通货膨胀。事实如何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既没有像一些人乐观预期的那样,刺激经济快速复苏,也没有像另外一些人悲观预测的那样,导致全球出现恶性通货膨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事实迫使我们必须修正甚至放弃经典货币理论,从新的角度来反思和改造货币理论。我以为,新的货币理论必须着力阐释三个基本课题。

其一,经济体系为何会陷入负利率的流动性陷阱。凯恩斯《通论》首次系统阐述流动性陷阱,但他强调的是低利率水平的流动性陷阱,并不认为名义利率会降低到零水平以下,成为名义负利率。过去数年里,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深陷负利率的流动性陷阱,确实是一个完全崭新的现象,我们至今没有满意的解释。名义负利率条件下,不仅常规货币政策失效,非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亦失效。

其二,名义负利率条件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通常情形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显然不同。一旦经济堕入名义负利率的流动性陷阱,货币传导机制究竟如何?有许多理论模型试图回答此问题,不过满意的答案还没有浮出水面。

有一点可以肯定,一旦经济体系堕入名义负利率的流动性陷阱,中央银行所创造的货币洪水,就无法流入到实体经济里,或者主要部分流不到实体经济体系。原则上,中央银行创造的流动性或基础货币,至少可以流到四个池子里:第一个池子是货币市场(包括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第二个池子是股票和房地产等金融资产市场;第三个池子是银行体系,形成银行体系的超额储备;第四个池子才是实体经济。

一旦经济体系堕入名义负利率的流动性陷阱,银行、公司、家庭和个人都处于漫长而艰苦的去杠杆化过程,信贷供给和需求必然受到严重遏制。基础货币难以形成信用创造,货币就流不到第四个池子里,反而主要流到另外三个池子里去了。

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银行体系超额储备急剧增加,资产价格持续上涨,资产通货膨胀日益严峻,债券市场持续火爆,外汇交易与日俱增,衍生金融交易恢复天量,股票指数连创新高。这一切皆说明新的货币传导机制完全取代了传统的货币传导机制。

既然央行创造的货币洪水没有流到实体经济里,通常意义上的恶性通货膨胀就不会发生。当然,资产价格通胀,虚拟经济暴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亦是另外一种意义的通货膨胀,亦可能最终导致实体经济的恶性通胀。它们之间的传导机制亦是货币理论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篇3

关键词:通胀;市场需求;供给;货币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给过多,超过经济发展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理解通货膨胀的概念,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一)通货膨胀是在纸质货币流通下所特有的经济现象。纸质货币流通条件下,由于纸质货币本身没有价值,不能退出流通,缺乏自动调节货币供给 量的功能;

(二)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紧密相关,但不等同。通货膨胀的必然结果是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并不一定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取决于诸多因素,非货币性因 素引起的物价上涨,不能看作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是持续的、普遍的物价上涨过程。如果出现普遍的,而且是持续的物价上涨,可以断定是向流通中投放了过多的货币,这就反证了通货膨胀是一个持续的、普遍的物价上涨过程。

(四)通货膨胀的不同时期,对物价影响的程度不一样。通货膨胀初期,由于市场对货币具有一定的容纳能力,物价上涨现象并不明显。随着通货膨胀的发 展,社会公众意识到通货膨胀的来临,便会将多余的货币尽可能地转换成商品,社会购买力急剧增加,物价呈上升趋势。

二、通货膨胀的指标

衡量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主要有生产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和零售物价指数三个指标 。

(一)生产者价格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是衡量制造商和农场主向商店出售商品的价格指数。它主要反映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化状况,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成本价格变化情况。

(二)消费者价格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

(三)零售物价指数。

零售物价指数,是指以现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商品的价格指数。

三、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一)流动性过剩引起。

高资本回报率推动下的外资涌入以及贸易顺差的持续攀升,使得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

(二)资产重估推动信贷扩张,信贷扩张放大总需求。

在我国这一轮通货膨胀中,银行信贷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

资产价格重估和上涨使得企业进行抵押融资的能力大为增强,促使银行信贷扩张,而银行信贷 的扩张又将进一步加剧投机需求,推动股票、房地产等价格的上升,形成资产价格上涨和银行信贷扩张的相互推动格局,并且形成了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之间的共生 关系。

(三)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与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导致的通胀压力。

首先,存在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压力。自进入 21世纪以来,我国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下游产品价格涨幅。由于各种原因,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产品价格的传导一直受到阻碍。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 时,特别是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这种传导必然会发生,从而形成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压力。

其次,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也形成了通胀压力。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某些经济结构问题更加突出,而且愈趋严重。在这样的状态下,过高经济增长和过快投资增长成为了通货膨胀的动因。

四、防范和化解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对策

从以上的成因分析中可以看出,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产生是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防范和化解输入型通货膨胀, 并要从这几个因素入手,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

(一)控制商品需求膨胀。控制商品需求膨胀包括控制对外商品出口需求膨胀和对内商品消费膨胀两个方面。就控制对外商品出口需求膨胀而言,其主要措施 是:运用货币手段,通过提高利率和调整出口信贷政策等紧缩性措施,保持对外商品出口的适度增长。就控制国内商品消费膨胀而言,其主要措施是:运用紧缩性货币手段,通过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等措施来降低国内商品需求;通过“有保有压”,从供应方面来控制商品消费水平和规模等。

(二)控制货币供给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所导致的货币供给膨胀主要源于对外贸易中的大量顺差和当前出于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而短期积聚的大量国际游资,控制货币供给膨胀的实质就是控制外汇占款中的对外贸易顺差和积聚的国际游资。其中,就货币政策而言,主要是: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证币值稳定的基础上,适度从紧,控制整个社会 的货币供应总量。就外贸政策而言,其主要措施是在保持出 口适度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国外高科技产品和基础产业产品的进口力度,努力提高和改善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和效益等。

(三)控制产品成本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国外商品价格的上涨而传递到国内从而导致该国国内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就我国而言, 引发我国产生输入型通货膨胀的这些国外商品通常是石油、钢铁等基础产业商品,因此,控制产品成本膨胀以防范和化解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实质就是如何来防止国外 的石油、钢铁等这些基础产品价格的上涨对我国整个国内价格总水平的影响。

(四)消除国内经济中隐患。具体来讲主要是:大力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证粮食的稳产和增产,切实防范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再次发生;对固定资产 和房地产行业进行适度调控,以防止泡沫经济的产生;大力加强煤电油运等基础产业的建设,进一步缓解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加快各类要素市场、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完善;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全面促进经济增长等。

参考文献

【1】查尔斯?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

【2】陈舜英、吴国平、袁兴昌:《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拉丁美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财经出版社1990年。

篇4

关键词:调节成本;总量均衡区间;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放大”效应

标准宏观经济分析认为,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总供给与总需求对比的波动最终将推动社会经济总量趋向于一个均衡点,该点给出的即既定总供求背景下的均衡社会总产出或均衡国民收入。这一分析,构成了现代各国政府实施短期需求管理、通过宏观调控保持总量平衡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在这一分析中,有个隐含着的假定前提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忽略,这一前提即供给方调节生产规模、改变供给量、进而推动总供给达到与总需求相均衡状态的过程本身是无成本的。然而,现实经济运行中,供给量的调整显然不可能是无成本的。如果确认并引进调节成本概念,则现实经济运行中的均衡供求总量便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点”,而将扩展成一个“区间”。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对宏观经济运行将产生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其中,特别是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将产生一种特殊的“放大”效应。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本文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首先阐明总量均衡区间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就总量均衡区间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放大”效应进行考察;最后归纳出若干有益的结论与启示。

一、调节成本与总量均衡区间的形成

阐明总量均衡区间的形成机理,须以确认调节成本的存在为前提。因此,我们从调节成本问题人手开始进行分析。

众所周知,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需求与供给是两个十分活跃的变量。厂商要获得满意的生产经营效益,就必须在价格信号指引下经常调整生产规模,使供给量尽量适应需求量的变动。显然,这种对生产规模从而对供给量的经常性调节,如同其他经济行为一样,不可能是无代价的,亦即调节本身是需要耗费成本的。笔者认为,这种特殊的成本可称为微观调节成本,并可一般地定义为,厂商将其供给量调整到合意水平所需的费用。微观调节成本通常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摩擦耗费。主要包括调整生产规模和产量引起的各种技术性、经济性摩擦所造成的损失。二是时间延滞。微观调节通常均需花费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才能完成。在这段时间里,厂商的生产经营效益会与目标状态下理应产生的效益存在一定差距,这种损失无疑应视为微观调节成本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三是操作费用。厂商要有效地调节自身的生产规模,需完成一系列复杂的实际操作,从而相应地需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这部分费用显然是最直接意义上的微观调节成本。

以上说明的是单个厂商的微观调节成本及其构成。应当指出的是,这一分析还可进一步扩展到宏观范围之内。因为从理论上说,正如各单个厂商的供给量可以加总成社会总供给量一样,各单个厂商的微观调节成本也是可以加总成全体厂商的总的供给量调节成本――总量调节成本的。这一总量调节成本,实际上是微观领域内无数单个厂商的微观调节成本在宏观层面上的综合反映。显然,总量调节成本在构成上也必然与单个厂商的微观调节成本一致,即也主要由摩擦耗费、时间延滞和操作费用三部分所构成。

微观调节成本及其加总――总量调节成本的存在,使宏观范围内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化的过程复杂化了。原先,在不考虑调节成本时,总供给与总需求对比的波动将引导社会总产量或国民收入达到一均衡点。为便于展开分析起见,我们将该点称为“总量均衡中心点”。但如果引进调节成本概念,问题便不再如此简单了。我们首先考虑初始社会总产量低于总量均衡中心点的情况。这时,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因而价格将上涨,于是厂商们可获得一定的额外收益,因而他们有扩大生产规模的倾向。我们将这时厂商们调整生产规模、改变供给量所能获得的额外收益称为“总量调节收益”。显然,随着生产规模渐次扩大,厂商们所能获得的总量调节收益将逐渐减少。道理很简单,因为总需求价格高于总供给价格的差额会随着实际社会总产量向总量均衡中心点逼近而逐渐减少。因此,如果我们将每变动一单位社会总产量所增加的总量调节收益定义为边际调节收益的话,那么边际调节收益是递减的。

再看总量调节成本的情况。在厂商们调整生产规模、改变供给量的过程中,一方面,摩擦耗费与时间延滞因其与生产过程的特定联系,通常便与供给量本身的规模和水平存在大体同步变化的关系。而另一方面,操作费用显然也与供给量的规模密切相关。因为一般而言,生产规模越大,调整供给过程中的各种调控操作便将越复杂,从而使得操作费用也越高。因此总体上看,在厂商们调整生产规模、扩大供给量的过程中,总量调节成本将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相应地增加;而且,为使分析简便起见,可以认为,总量调节成本的水平与社会总供给量的规模之间存在某种线性关系。于是,如果我们将每变动一单位社会总产量所增加的总量调节成本定义为边际调节成本的话,那么边际调节成本通常就是一个常数。

这样,在厂商们调整生产规模、扩大供给量的过程中,一方面存在递减着的边际调节收益;另一方面存在大致恒定不变的边际调节成本,因而厂商们调节生产规模、扩大供给量的行为客观上便存在一个合理界限的问题。根据边际分析的一般原理不难理解,这一界限应在边际调节收益与边际调节成本相等的临界点上。因此,该点便成为厂商们改变生产规模、调节供给量的一个重要关节点:当生产规模小于该点时,边际调节收益大于边际调节成本,意味着厂商们调节生产规模、增加供给量的行为所带来的调节收益高于其为此付出的调节成本,因而这时扩大生产规模是合理的;当生产规模超过该点后,边际调节收益小于边际调节成本,意味着这时即便实际产量可能尚未到达总量均衡中心点,但现在扩大生产规模所耗费的调节成本已高于由此所能得到的调节收益,因而这种调节已是不经济的,应当停止。我们称该点为供给量调节的“低位临界点”,它位于总量均衡中心点的左侧。显然,“低位临界点”决定了厂商们主动中止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供给量的合理上限。

以上讨论的是初始社会总产量低于总量均衡中心点的情况。在初始社会总产量高于总量均衡中心点时,问题依然如此。厂商们调整生产规模、压缩供给量的努力,一方面会减少因市场供过于求而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同样须付出调节成本。因此,与前述分析相类似,在这一过程中,厂商们也会在压缩生产规模所减少的损失同为此所需付出的调节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以确定一个损失最小的调节界限。于是,类似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在总量均衡中心点的右侧相应地找到供给量调节的“高位临界点”。该点给出的是厂商们主动中止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供给量的合理下限。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由于调节成本的存在,在总量均衡中

心点的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在这两点之间,厂商们不会再对其生产规模进行主动调节。也就是说,从市场运行角度看,社会总产量一旦进入该区间,市场机制便不会再对其发生作用,因而这时就应视社会总供求已经达成均衡状态。所以,“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便界定了一个特殊的区间,我们将其称为“总量均衡区间”。这样,传统分析中的均衡社会总产量或均衡国民收入,便由原先的“点”概念被修正为“区间”概念。

二、总量均衡区间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放大”效应

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对宏观经济运行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其中,由其产生的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特殊“放大”效应,便是一个应当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

为阐明总量均衡区间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放大”效应,有必要首先指出如下规律性现象:总量均衡区间产生后,无论在总量扩张还是总量收缩过程中,实际的总供给通常总是位于总量均衡区间的“低位临界点”或“高位临界点”处。具体说,即在宏观经济运行处于总量扩张阶段时,总需求快速增长,拉动总供给相应迅速攀升,使社会经济总量向更高的总量均衡水平推进;但由于存在总量均衡区间,总供给扩张的浪潮在到达新的更高水平的“总量均衡中心点”之前,便会为“低位临界点”所阻滞,而止息于新的总量均衡区间的下限处;在宏观经济运行处于总量收缩阶段时,总需求滑落,总供给随之迅速下降,使社会经济总量向较低的总量均衡水平收缩;但同样地,由于存在总量均衡区间,总供给收缩的势头在实际减少至新的较低水平的“总量均衡中心点”之前,便会为“高位临界点”所阻遏,而停步于新的总量均衡区间的上限处。简言之,总量扩张时,实际总供给将位于总量均衡区间的下限处;总量收缩时,实际总供给将位于总量均衡区间的上限处。

明确了这一规律便不难证明,现实经济运行中,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将产生一种特殊的“放大”效应。

我们先看总量扩张、存在通货膨胀时的情况。这时的总量对比态势与价格总水平变动可借助下图予以说明:

图中,横轴OY代表社会经济总量或国民收入,纵轴OP代表价格总水平,AD、As分别为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YLYH分别为总量均衡区间的下限与上限。假定现在总需求正处于扩张过程之中,于是总需求曲线AD正在向右移动。按照传统分析,当AD右移至AD1位置时,总需求与总供给将在E1点达成均衡,此时均衡社会总产出或均衡国民收入为YE1均衡价格总水平为PE1;尔后,总需求继续扩张,AD进一步右移至AD2位置,从而在E2点与总供给达成新的均衡,新的均衡社会总产出为YE2,均衡价格总水平为PE2。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总需求扩张一方面带动社会总产出由YE1增加至YE2,另一方面则拉动社会价格总水平由PE1上升至E2。这种由总需求扩张而导致的社会价格总水平上升,宏观经济学称之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但总量均衡区间出现后,问题便复杂化了。根据存在总量均衡区间条件下社会经济总量扩张时实际总供给将位于总量均衡区间下限处的一般规律,重新审视上述总量扩张过程便会发现,当总需求右移至AD1位置、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相交于E1点时,实际总供给其实并不会如传统分析所认定的那样将达到E1点所对应的总产出水平E1,而是将只达到此时总量均衡区间的下限所对应的总产出水平,即YE1;相应地,在社会总产出为YL1时,社会价格总水平也将不会是E1所对应的PE1而将是YL1所对应的价格总水平PL1;十分明显的是,PL1高于PE1当总需求曲线进一步右移至AD2位置时,类似于刚才的情况。虽然这时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相交于E2点,但由于存在总量均衡区间,实际总供给也不会如传统分析所认定的那样将达到E2点所对应的总产出水平YE2,而是将只达到现在总量均衡区间的下限所对应的总产出水平,即YL2;相应地,此时的社会价格总水平也不会是E2点所对应的PE2,而将是YL2所对应的价格总水平PL2;同样明显的是,PL2高于PE2。

概括以上分析可见,在总需求扩张、价格总水平渐次攀升的过程中,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使得实际社会总价格将总是高于既有总供求对比所本应确定的水平。也就是说,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将在原有通货膨胀的基础上进一步拉升社会价格总水平,从而对通货膨胀最终起到了一种特殊的“放大”作用。

再看总量收缩、存在通货紧缩时的情况。与前述分析相类似,我们不难推知一种相反的情形,即当宏观经济运行处于萧条阶段、总需求滑落带动社会经济总量收缩从而出现通货紧缩时,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将使得实际总供给位于随总需求曲线左移着的总量均衡区间的上限处,从而使得实际社会总价格将总是低于既有总供求对比所本应确定的水平。换言之。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将在原有通货紧缩的基础上进一步压低社会价格总水平,从而最终对通货紧缩同样起到一种特殊的“放大”作用。

应当指出的是,上述总量均衡区间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放大”作用,是一种源自总量均衡区间本身特性的效应,同总供求的实际对比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中经总量均衡区间“放大”的部分,在生成机制上与一般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完全不同。这种“放大”效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总量均衡区间本身的大小,而不取决于当时总供求间的实际对比态势。从上图不难看出,一般而言,总量均衡区间越大。它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放大”作用便越大;反之。其“放大”作用就越小。因此,从宏观调控角度说,对于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中因总量均衡区间而“放大”的部分,便无法借助通常主要作用于总量变动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而加以消除。要减小总量均衡区间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放大”效应,必须从压缩总量均衡区间的大小人手,而这主要应通过微观层面上改善市场环境、健全企业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等等来降低调节成本才能奏效。本文限于篇幅,对此不再展

开分析。

上述总量均衡区间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放大”效应,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将导致诸多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第一,将加剧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危害。众所周知。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对实际经济运行会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通货膨胀通过其特有的“再分配效应”会扰乱以致破坏正常的社会利益格局,通过扭曲价格信号将降低经济效率,长期内将影响和抑制经济增长;此外,恶性通货膨胀还将引发社会动荡与危机等等。而通货紧缩则将侵蚀企业效益、影响生产正常运行与发展,加剧失业、增大社会就业压力,抑制居民收入增长、制约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诱发市场混乱、扰乱正常竞争秩序,加剧金融领域矛盾、增加货币政策操作难度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实践证明,无论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其负面效应的大小通常均与其剧烈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既然放大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也就必然将放大其负面影响,从而加剧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现实危害。

第二,将强化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预期。总量均衡区间“放大”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后,整个社会无疑将感受到比实际情况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压力,而这必然会强烈影响到人们对宏观经济运行趋势的判断,从而将强化整个社会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预期;而预期本身作为影响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强化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加剧现实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对之起到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作用,从而便使得其负面影响更为严重。

第三,将增加反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难度。实际经济运行中,既有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对比决定了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真实程度,但总量均衡区间对之进行了“放大”,这就增加了准确估计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真实压力进而予以有效应对的难度。因为,在现实经济运行中人们直接感受和观测到的,只能是经总量均衡区间放大后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从认识角度说,在现象层面上要区分清楚其中多大程度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体现了其真实水平,多大程度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则系总量均衡区间“放大”的结果,是相当困难的。因而,这就对科学地判断形势,从而采取正确的反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措施,恰当把握宏观调控力度以尽快消除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危害,设置了新的障碍。

三、结论与启示

根据以上分析,可归纳出几点有益的结论与启示。

1 总量均衡区间是现实宏观经济运行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应给予必要的关注。由于厂商调节供给量须耗费调节成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的普遍现象,因而由此导致宏观层面上形成一个特殊的总量均衡区间便具有了外在于人们主观意志的客观必然性。所以从根本上说,总量均衡区间并非纯粹理论演绎的结果,而是现实经济运行中一种鲜活的客观存在。既然确认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是对传统理论的一种超越,是理性认识对客观现实的又一次逼近,那么,对总量均衡区间问题就有必要备加关注,对其基本性质及多方面的影响就应当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使我们在更为准确地认识和把握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真实性状方面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一步。

篇5

关键词:会计视角;通货膨胀;中小企业;财务互动

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目前国内外的经济学者很难统一其标准定义,但通货膨胀的表现则是比较直观的,例如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等。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会给市场和企业带来不稳定因素,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于资金紧张、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而言。会计视角下的通货膨胀对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不管是在货币幻觉的虚利实分,还是资金的瓶颈的加剧方面。因此,讨论在会计视角下应对通货膨胀的方法对于中小企业的财务稳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维持中小企业发展稳定的重要举措。

一、通货膨胀与会计

(一)通货膨胀概述

通货膨胀指的是在货币制度下流通货币数量超过实体经济所需而引起的货币贬值以及物价水平全面上涨的情况,用通俗的语言来讲,通货膨胀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经济体中物价水平持续普遍上涨从而造成货币购买力显著下降的情况。在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中,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于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导致物价水平的波动,在货币主义的经济学中,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上货币流量显著增加,人民所持货币普遍增加而导致人民的购买力上升,物价随之上涨,从而造成通货膨胀[1]。此理论有一个总结性的方程式:MV=PT。目前认定通货膨胀的概念依然难以达成有效统一,对于这一分歧,最著名的当属萨缪尔森、哈耶克以及弗里德曼等人的相关理论。萨缪尔森认为通胀就意味着物价水平的整体上涨,而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并不单一,过量发行货币只是诱发物价全面上涨的因素之一,需求的增加及成本的提高同样会造成物价水平的上涨,但这样的因素并不能被归结为通货膨胀。

(二)会计视角下的通货膨胀

会计的计算是依据国家的货币,对经济的各项活动进行控制、记录、计算、分析以及报告,同时提供财务管理的相关信息工作。会计工作需要遵循客观原则和一贯性,此外还有历史成本等各原则,这样就会导致稳定的财务工作必须以稳定的货币价值为支撑。通货膨胀通通常意味着物价整体水平的上涨,从而造成货币价值降低,进而导致购买力不如以往的情况,这样就破坏了基于货币比值的稳定计算方式[2]。会计工作人员应时刻重视通货膨胀的具体趋势,以便在早期就能够对物价的动向和改变幅度作出准确预计。在会计的具体工作情况中,财务报表是调整物价涨幅的具体方式,财务报表会使财务数据具有更加真实的意义,并且客观价值足以达到企业领导制定未来方针的要求。在具体的实际会计事务中,通货膨胀同样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从而挑战历史原则。例如,根据历史成本计算现有原材料及库存产品的市价,但此价格和现有价格所对应的现有库存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二、通货膨胀对中小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

(一)信息失真

信息失真会导致货币幻觉,而对于货币环节这一概念,最早在20世纪初由美国的经济学家提出,它是由于通货膨胀而造成效应,具体是指人们只注重货币的名义价值,却对货币在当前情况下的实际购买能力产生错误理解的一种错觉现象[3]。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仅是对企业目前运营状况的真实反映和记录,更是对企业未来能否切实有效地合理运行与发展而作出准确预计的重要基础,因此真实的企业财务信息是企业必须具备的。在目前的会计实体中,中小企业的财务活动经常会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在主观上,会计人员弄虚作假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而在客观上,主要是受制于经济环境,通货膨胀是罪魁祸首,其次是通货紧缩。

(二)资金瓶颈

资金从来都是限制中小企业稳定发展的主要瓶颈,以目前的政策环境而言,国家的经济重点暂时还不会向中小企业倾斜,因此国家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依然不足。但中小企业自身不具有像大型企业那样广阔而丰富的融资渠道,因此在没有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获取进一步发展的资金手段显然有限,这样就造成了中小企业的资金不足问题,资金也就成为中小企业迈向未来的主要瓶颈之一[4]。据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在数量上超过了全国所有企业数量的99%,但我国中小企业的产值在我国全部企业的产值中却只占据一半多一点的份额,比例严重失调。

(三)压缩实际产值

税收是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虽说按规定缴税是所有企业无可厚非的义务,但税收的水涨船高也会压缩企业的实际产值,对中小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正常的经济环境中,税收是不会对企业的运行造成负面影响的,一旦通货膨胀的速率突然增大时,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幅度提高,并且税收也会随着通货膨胀而持续增高,这样就会对中小企业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第一,就税收本身的固定性来说,因缺少必要的灵活性,中小企业在通货膨胀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就显得有苦难言;第二,以税收的强制性来看,在通货膨胀压力下,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将受到严重挑战。

三、中小企业财务应对通货膨胀的方法

(一)确保会计信息准确性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准确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它们实现平稳运行,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中小企业财务工作者在进行会计计算时,不仅要严格遵守会计惯例中的各基本原则,还应根据市场变动的实际情况,做具体地调整,研究当前通货膨胀率对物价的影响情况[5]。首先,企业财务人员应充分研究以往信息是否准确,其参考价值有多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积累,折旧会依照历史成本的准则计提,而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其次,对存货信息的准确、客观描述也是非常重要的,存货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的成本,而这也是核算企业在一定时期利润及税收的重要依据。

(二)调整企业财务报表

根据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及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过去传统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依旧是目前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但主要问题在于,通货膨胀会对企业的运行带来实实在在的不利影响,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影响,不能对这一问题视而不见。因此,就目前来看,保护企业财产不受通货膨胀影响的最好方法就是确保企业的财务工作是基于目前的市场通胀率及企业自身财务状况而调整报表。不久调整和造假是两回事,会计准则还是必须要遵守的,应在会计准则的合理范围内调整企业的财务报表,同时在编制报表时要附注相应信息,从而做到再通胀情况下企业的各项财务明细更准确。

(三)建立财务活动的规范

通货膨胀的出现是市场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出现通货膨胀并不意味着经济出现了严重问题,而通胀也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当然,通胀必然会对市场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政府一直试图采用各种手段抑制通货膨胀情况,尽量减轻其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6]。但政府部门的努力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企业自身也应加强警惕,提高通胀防范意识,重视通货膨胀情况下的会计实务规范体系的建设,保证企业能够有效应对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并使之成为。中小企业在计算存货价格的时候,除了采用先进后出的计算方法避免通货膨胀的风险外,还应按照存货即时重购价格提取适当的物价准备金。

四、结语

篇6

1、资源股。在通货膨胀下,黄金、有色、石油勘探、煤炭等行业会受青睐,大宗商品价格不断走高将提升股票的投资价值,形成资源股。

2、消费股。在通胀时期,钱不值钱,所以人们会选择大量消费,消费股也会从中受益,包括商业零售、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等,在通胀环境下,对其消费需求会大增。

3、商业股。包括银行、保险、房地产、券商类股票,房产、股票等行业受通货膨胀影响一般较小,这一类资产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4、抗通胀概念股在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公司所处产业不会受到通货膨胀因素的负面影响,反而具有增值保值的潜在价值,入手大都会受益。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关键词:通货膨胀 财产保险 措施

经济发展推动了国内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手中的资金、资产也越来越多。一方面标志着国内社会正在积极步入小康社会。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居民财产的增加,相应的财产保险也成为了保险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式复杂多变,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国内经济正处于改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财产保险是公民财产安全的有效保障措施。在近几年,国内的财产保险业务不断攀升,创造了非常好的保险业绩。但同时,由于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状况并不乐观。重视通货膨胀下财产保险公司盈利问题的研究对保障财产保险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通货膨胀概述

通货膨胀是非常常见的经济学现象。通货膨胀的存在是合理的,但同时需要严格控制。通货膨胀一旦超出控制范围则会对经济产生毁灭性的影响。目前国内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通货膨胀控制预警机制,保障国内经济安全运行。但从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现状来看,通货膨胀将是财产保险公司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财产管理任务。正确理解通货膨胀对做好相关工作有重要意义。

1、通货膨胀的定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对通货膨胀的定义为: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出现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从通货膨胀的定义可以看出流通纸币、铸币、信用货币的过度发现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2、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居民财产缩水,对社会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但为什么还有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流通货币的过量发行,其间接原因则是控制纸币发现的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刺激经济增长或平衡汇率而发现的。例如:2008年,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在国内实施了四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通过财政刺激拉动内需对保障经济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温和性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因此,通货膨胀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将不可避免。

3、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根据通货膨胀的定义,可以看成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首先,通货膨胀造成物价整体上涨,间接导致流通货币贬值。近几年,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指数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国内物价普遍上涨,人工工资也普遍上涨。其次,通货膨胀导致流通货币购买力下降。当前国内的经济现状已经让人们意识到通货膨胀对居民存款的影响。财富缩水已经迫使人们开始关注财产保值方面的投资。最后,通货膨胀一旦超出了政府的控制范围,极有可能发展为激烈性通货膨胀。如果一旦出现则会严重破坏整个经济体系。例如: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08年的美国次贷金融危机,都对国内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二、通货膨胀环境下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现状

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时通货膨胀也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通货膨胀,最终都会呈现一个结果。即:流通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因此,通货膨胀是居民财产安全的潜在风险因素。同时,通货膨胀也是财产保险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有很大影响。

1、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来源分析。国内财险公司的盈利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所谓承保利润是保费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差值部分。投资收益则是财险公司利用保费对外投资所取得利润。国内所有保险公司的盈利都来自于这两个部分。其中任何一项收益发生变化都将影响到财产保险公司的整体收益。

2、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公司承保利润的影响分析。通胀对保费收入影响主要基于:价格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等。首先,通货膨胀造成国内物价普遍上涨,其中财产保险公司的保费也会在非常上涨的范围内。受保费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必然会造成一部分放弃投保或改投其他保险或其他投资方式。价格上涨带来的需求下跌是必然的。因此,通货膨胀造成了保费收入的降低。其次,通货膨胀对人们的收入造成了巨大压力。就以国内近两年的经济情况来看,通货膨胀的物价水平不断上涨,但同比的工资水平上涨的比较慢。收入没有很大的增长,但居民用于生活的开支却在不断上涨。这样受生活成本压力的影响,一些居民会选择放弃财产保险的选择。最后,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国内的金融市场越来越繁荣。居民投资理财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例如:股票、期货、黄金等等。在通货膨胀综合压力下,居民选择其他替资方式成为威胁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重要因素。另外,通货膨胀也增加了财产保险理赔的概率和风险,提高了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理赔成本。

3、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影响分析。投资收益是财产保险公司盈利的重要来源,而且财产保险公司在投资方面有加大的灵活性。为了实现投资较高的收益回报,一些财产保险公司会将投资锁定在流动性较高的投资项目上。目前财产保险公司主要以投资银行存款和债券为主。一般情况下通胀会提高债券投资的收益率。另一方面,由于通胀率升高时,银行存款率也会随之上调,因此通货膨胀下投资银行的收益率也会提高。因此,一般情况下,财产保险的投资收益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会有所增加。可见,财产保险的是应对通货膨胀比较有效的投资方式。

三、通货膨胀下财产保险公司提升盈利水平的措施

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例如:据统计2006年,财产保险公司利润总额1.78亿,2008年则损伤83.47亿,到了2010年财产保险公司利润总额225.59亿元,实现了财产保险公司盈利水平的大幅度改善。而在2006年到2010年这段时间周期内,国内的通货膨胀指数变化明显,是影响财产保险收入的重要观测因素。在国内财产保险发展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积极研究通货膨胀下的企业的盈利保障措施是非常必要。

1、财产保险公司要正确认识通货膨胀对企业盈利的影响。从前面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企业盈利影响的分析来看,有坏的一方面也有好的一方面。因此,正确认识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企业盈利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正视通货膨胀下财产保险企业盈利面临的问题是关键。首先,在当前一些财产保险公司过于追求投资收益,以“现金流承保”的方式换取更多利润。该方式的操作在增加了财产保险投资收益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财产保险投资的风险。其次,国内现有财产保险体系和制度还不完善。通常财产保险是以承保人财产损失为赔付条件的。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承保人的财产损失发生概率增加,而现有财产保险制度对财产保险的赔付条件、赔付率等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财产保险管理方面对财产赔付准备金的管理也不科学。这些漏洞都有可能增加财产保险的成本。最后,国内可用于投资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投资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现代社会的经济现状越来越复杂,通货膨胀发生概率和指数也越来越高。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任何一项投资其风险都在增加。理性看待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盈利的影响,充分认识到财产保险公司存在的影响盈利的问题,是做好改善工作的前提。

2、财产保险公司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通货膨胀的财务应急预案。首先,在公司内部建立一套科学的体系用于检测通货膨胀指数。通货膨胀对企业造成严重影响一般是由于企业的反应滞后造成的。建立一套完善的通货膨胀监控系统,可以帮助财产保险企业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获得及时的通货膨胀指数,及时做出正确的财务处理,降低损伤。其次,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该系统一方面用于评估承保人的财产风险,相抵理赔风险。另一方面,用于评估财产保险企业内部投资风险,有效降低和控制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最后,重视财产保险产品的创新。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可替代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受通货膨胀价格因素的影响,难免会降低财产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做好财产保险产品的创新,定制更加合理和让消费者放心的财产保险产品,可以大大提高财产保险的市场销售情况,保障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有效应对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的影响。

四、结束语

财产保险已经被现代社会所接纳和认可,但在新环境下财产保险事业的发展也面临了新的问题。通货膨胀的持续存在成为影响财产保险企业盈利的隐患之一。重视通货膨胀对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盈利状况影响的研究是非常及时和有价值的。对保障财产保险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雅琴.论CPI对我国产险保费增长的影响[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1(04).

[2]周苏玉.我国财险公司经营管理效率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01).

篇8

关键词:通货膨胀 投资困境 理性选择

在2007-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下,我国的CPI指数呈明显的上升的趋势,伴随而来的是物价水平的不断飞速上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在投资者个人的投资理财中,如何才能在愈演愈热的通货膨胀的环境下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已经成为了个人投资理财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纵观中国近几年来以蔬果、肉蛋、粮油、蒜、绿豆等为首的农副产品呈现疯涨之势。涨幅之快令人咋舌。甚至还有学者将大蒜一类与黄金这类投资理财产品进行比较,他们认为炒大蒜都要比投资黄金回报更高。姑且不论这样的比较是否恰当,但是却也从侧面体现了如今物价飞涨的事实。如果说物价飞涨困扰我们的是温饱问题,房地产泡沫则是让老百姓难寻安身之所,而这一切似乎都在遵循着历史的足迹走向相同的结果——通货膨胀。自从2008年以来,中国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我国食品的价格不断上涨,使我国的CPI指数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据统计2011年1月我国的CPI指数已经一路飞升到了5.5%,2、3、4月更是一直持续在5.4%-5.6%的涨幅居高不下,同比去年增长了4.9%。众多的经济学家们认为,CPI数据预示着中国经济开始出现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定义

想要了解通货膨胀对我们造成的危害,以及我们应该利用怎样的方式来规避和化解它对我们不利的影响,那么我们必须先清楚它的概念,纵观经济学界,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有多种解释,相比较而言笔者更倾向于这种解释: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三、通货膨胀下居民投资的困境

温总理以前曾对通货膨胀做出了一个合理而形象的比喻:“它就好似一只猛虎,一旦将它放了出来,就再难把它关回去。”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严重的问题,如今的通货膨胀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手中的钱越发变得不再值钱了,这样,他们就迫切需要找寻一个理性的方式至少来达到保值的目的。

然后在当今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的危机下,居民在追寻合理的投资保值的方式中会面临许许多多的困难,同时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收入与物价不成比例增长

通货膨胀直接导致纸币贬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没有变化,生活水平质量就会下降,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在通货膨胀下,人们为了规避通货膨胀,都在不停的炒作实物,一些日常基本必须的农副食品已经被炒得很离谱,完全违背价值规律的作用,导致居民的消费支出日益增加,但是工资的增长速度却十分缓慢。然而按照目前来看,若将钱存进银行,只能造成负利率的现象。

(二)盲目跟风投资房地产

通过我们小组的问卷调查,在当前通货膨胀的影响下,27.2%的人选择投资房产,从长远来看,房地产是最适合对抗通货膨胀的资产之一,笔者所说的房地产是最适合对抗通货膨胀的资产之一是在通货膨胀还处在初期比较温和的阶段,而如今中国的通货膨胀已经超过5%达到恶性通货膨胀的阶段,并且由于中国的特殊性,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目前的经济隐患正是房地产行业。不仅因为我们是人口大国,在很大程度上对房产有着刚性的需求,更因为富商和财团的投机行为的严重,加上一直以来被所谓的专家和学者叫板了一年的楼市的拐点非但没有出现,反而房价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面对国务院空前绝后的控楼压制政策,在短期内却收效甚微,这些都在无形中给了对房价期望较高的人民更多的底气,而正是由于这种对于房地产而言过高的预期势必会形成一种失去理性的偏执。

(三)投资证券领域的困惑

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21.65%的居民选择投资证券领域,而我国居民在证券投资领域多数是选择投资股票和债券。曾有一种经济学观点曾阐述到:良性的通货膨胀对股市是利好的,而恶性通货膨胀对股市则是起抑制作用。面对央行不断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抵挡通货膨胀的影响,加大社会上闲散资金的回收力度,那么流入股市的资金必定在不断的减少,银行在预期上所承受的风险更大,但是收益却更小。大盘的银行权重股会损失惨重,估价下跌,这就导致股市在很大程度上会趋于萎靡的状态。

(四)盲目跟风投资黄金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黄金作为一种投资产品越来越得到重视,据统计发现2.70%的居民选择投资黄金。笔者认为黄金有三大好处,第一就是它的可分割性,这一点是很多实物商品所不具备的,第二是黄金的体积小,第三是黄金的可即时兑换性,在任何国家任何地方,黄金都是可随时兑现的。但是目前黄金的情况是从250美元一路飞升到1400多美元,但目前国内的黄金投资途径有:实物金、Au(T+D)以及“纸黄金”,国内的Au(T+D)尚未对个人开放;而纸黄金手续费高出国际标准1美元多,并且不允许实物交割,加上银行的纸黄金交易平台不是国际标准盘,在“纸黄金”交易中,银行是永远的赢家。所以,适合个人投资者的黄金投资渠道就只有实物黄金。实物黄金在理论上是可以持有,但是面对目前的现况及价格因素的考虑,笔者认为实物黄金是不太适合大量持有的。

(五)理财顾问的非专业性

通过笔者所在小组的调查可以发现,23.68%的居民认为制约投资的因素是缺乏专业的投资分析意见。在这一点上主要表现为:居民以及投资者的投资理财能力明显不足,各个理财机构在开发各类理财产品时过多地看重了营销手段,从而忽视了对理财产品本身业务的多样化和专业的需求化。这种目光短浅的行为与理财业务“量身定做”的业务内涵相去甚远,从本质上扭曲了理财业务是以人为本的精髓。更何况还有一些机构受法律法规的限制,投资渠道相对较狭窄,很多领域无法涉足,所以很难为客户提供最佳的投资理财建议以及投资理财的产品。

四、居民投资的理性投资选择

通过笔者所在小组的讨论以及收集的数据,我们认为对于居民消费者而言,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自身的投资保值方法,而不应该盲目跟风或者眼高手低,要充分衡量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才能做出属于自己的投资理财的理性选择。为此,针对以上居民的投资面临的困境,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

(一)适当采用保险方式规避风险

在当今高通货膨胀的预期下,任何形式下的投资都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当人们面临生病,养老意外等各种突况之时,能及时到来一笔现金,确保人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危机干扰的影响,确保生活的有序稳步前进。总而言之,保险虽然不能向某些理财产品那样带给我们丰富的收益,但是它本身所具备的保障功能是其他投资理财产品所无法比拟的。

(二)理性对待房地产的投资

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知道,真实的住房的价值应该是他的使用价值而非投资价值。这种偏执的观念是极度危险的。中国独有的社会体制决定了国家政策的直接性,迅速性,如果通货膨胀进一步的恶化,物价水平超过了经济发展水平,必定还会推动房价的不断上涨,面对日益增长的泡沫房地产,会使市场逐步失去理性,房地产泡沫终将破灭,至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合理规划。

(三)合理投资实物,减少手持现金

当今最大的实物投资无疑是玉器和黄金。如今玉器收藏目前正上演着疯狂的石头,据调查显示,1980年,一级和田玉山料的价格为每公斤80元,到2009年已突破每公斤100万元,今年更爆出一块20克特等的带枣红皮小籽料以200万元成交,平均每克达到了10万元的天价。与此同时,钻石也在迅速升温,从去年5月至今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全国的钻石销售量突破10亿元,其中2克拉到5克拉的钻石的钻石同比增长已经超过了40%,裸钻价格的涨幅更是超过了黄金。面对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玉石和钻石无疑也是首选的保值品,但是饰物比裸钻和裸玉石也许会更好,因为饰物可以佩戴,美观大方,不用占用其他储存空间,节约储存的成本,而且当前随着人们的观念的上涨,比如结婚的人更加迫切追求钻石等,玉石从某个侧面来说也是收藏家和喜欢装饰的人的爱好之一。对于黄金来说,虽然当期黄金价格过高,但是从保值的目的出发,我们建议每年固定的时刻买入50克左右的黄金,每一年买一次,不用担心未来的涨和跌。比如居民从40岁开始购买,每一年买买到60岁,那差不多是20个50克黄金单位,那么从60岁退休的时候,笔者建议他每年卖出50克,这样就可以补充他的退休的那部分收益,从一辈子来看,其实是最保值的。

(四)投资不再流通的人民币和纪念币

老版人民币的和国家限量发行的纪念币的保值。纪念币是国家在某一特定时期限量发行的,具有很高的价值,且数量极其有限,而老版的人民币,也随着新版人民币的发行,而逐渐退出流通领域进入的投资领域。据悉,现在市场上普遍已经没有2元钱的纸币的流通,但是在2年前左右,2元钱的纸币还是随处可见,如今据我们调查,一张2元钱的纸币(未翻新)的已经炒作到了50元钱,相对于它本身的价值来说整整2年期间翻涨了25倍。所以说老版的人民币的升值和保值的空间是非常大了。

五、结束语

总之,在通货膨胀环境下,无论任何投资都应该从投资者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仅看潜在回报率的高低,同时还要考虑流动性需求、投资期限、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工具的选择等因素,这是个人投资理财的基本原则之一。这样既能保持较好的流动性,又可以增加收益,更重要的是它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黄钰淇.用历史的眼光透析今天的通货膨胀[C].经济论坛.2011

篇9

【关键词】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不确定性 GARCH模型

一、引言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严重的通货膨胀不仅阻碍经济的发展,在某些国家甚至还引起了社会政治危机。自从1976年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Milton.Friedman在领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说中提出:“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将导致更大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以及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这一非正式观点以来,学术界涌现了大量针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Ball(1992)从博弈论观点出发,研究认为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意味着较低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而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意味着较高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简称Friedman-Ball假说)。针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一些学者采用货币政策方面的政治经济学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例如:Cukierman和Meltzer采用Baaro-Gordon模型,针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这一理论模型假定,政策制定者厌恶通货膨胀,但是非常重视通过惊人的通货膨胀率来实现较高的就业率。[1]在该理论模型中,货币供给过程中存在随机因素,普通消费者并不知道政策制定者的目标函数,当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增加时,政策制定者为了获得产出收益会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从而导致更高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即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通货膨胀存在正面影响(简称Cukierman-Meltzer假说)。但是,Holland却基于货币当局偏好稳定的内在动机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理论观点,认为当存在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时,如果较高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损害了经济增长,那么货币当局将会有积极性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进而降低通货膨胀水平,[2]因此,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通货膨胀有负面影响(简称Holland假说)。

我国目前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仍然停留在一个粗浅的阶段,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研究。李拉亚(1995)提出黏性预期理论,指出黏性预期对通货膨胀不仅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还会阻碍通货膨胀的治理,他应用卢卡斯滤波分析了这种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指出中国信息不完备较不发达国家更为严重,经济行为主体形成正确预期的能力更弱,通货膨胀的变动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叶阿忠和李子奈(2000)从实证上说明了我国通货膨胀存在GARCH现象,并建立了一个GARCH(1,1)模型,将估计的GARRH(1,1)模型与回归模型比较,得出通货膨胀的GARCH(1,1)模型优于回归模型的结论。赵留彦等(2005)基于马尔可夫域变模型(Markov regimes switching model),将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细分为未来通货膨胀冲击的不确定性和未来通货膨胀均值在不同域之间转变的不确定性,考察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水平较高时段这两类不确定性都会增大,[3]也就是,通货膨胀水平较高时通货膨胀率围绕该水平值波动更剧烈,同时该水平值的本身也更加不稳定。

近年来,受次贷危机和要素价格波动的影响,使得全球许多国家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威胁,通货膨胀产生社会福利损失,而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导致市场价格预期变化,降低全球经济活动的效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平均年通货膨胀率不到10%,较之其他发展中国家、独联体诸国和东欧国家,通货膨胀率不算高,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率变化很大,既经历过年通货膨胀率达到20%以上的严重通货膨胀,也经历过轻微的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动态路径转换频繁,不确定性程度很强,对经济的危害并不低。当前我国决策层已把管理通胀预期与保增长、调结构一同纳入宏观调控范围的背景下,如何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进行量化与评估,如何降低通胀预期的不确定性,避免其向不利于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方向发展,对于中国宏观政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通胀不确定性测度的技术路线

本文将对通货膨胀进行预测时产生的偏差的发散性定义为通货膨胀预期不确定性,简称为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也可理解为经济人通货膨胀预期值的离散程度。目前大致有四种测度方法在实证研究中得到了应用:

(一)以通货膨胀观测值的方差或标准差作为不确定性的测度

早期的实证研究往往简单地将通货膨胀观测值的方差或标准差作为不确定性的衡量方式。但是这种不确定性测度方式无法区分波动率中的可预测部分和不可预测部分,因为经济行为主体即使能用可得信息预测到部分波动率,预测到的部分也会在方差中反映出来。实际上,只有不可预测的波动率才是不确定性的有效衡量方式,因此通货膨胀方差或标准差不是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有效衡量方式。

(二)以通货膨胀预测调查的预测方差或标准差作为不确定性的测度

这种衡量方式主要用来研究美国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但是这种不确定性的衡量方式会受到个人预测者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不可避免地会碰到预测者是否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同时该方法还存在另一个缺点:有可能所有受访者对未来都极不确定,但他们却给出了对通货膨胀相同的估计,使得预测结果的标准差很低。

(三)利用GARCH(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族测度不确定性

在给定的经济结构下,GARCH族模型能明确估计通货膨胀在不可预测冲击下时变的条件方差,而且条件方差是事前的方差而不是像移动标准差那样的事后方差,能够更好地反映通货膨胀不确定性这一概念原本的定义,因此它比前面两种衡量方式更能准确地测度不确定性,也逐渐取代前面两种方式成为目前测度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标准模型。

(四)其他测度方式

除了上述三种测度方法外,计量模型中的各种创新也被不断地应用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测度。为了能够体现宏观经济中控制通货膨胀变化的内在“体制”的演变以及货币政策体制的转换,很多研究在GARCH模型的均值方程和方差方程中引入了“马尔可夫转换机制(Markov regime switching)”和“时变参数(Time-varying Parameters)”。但是这种测度方式也并非十全十美,因为它必须以计量模型能很好地拟合通货膨胀演变路径为基础,否则以计量经济模型产生的条件方差作为不确定性测度方式会产生很大的偏差,甚至得出不同的结论。

考虑到通货膨胀观测值的方差和基于调查的预期通货膨胀方差都不是理想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测度方式,各种不断应用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测度的创新计量模型还有待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进一步检验,而GARCH模型族的条件方差反映了变量非预期冲击的变动,能较好反映不确定性,是目前测度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标准模型,所以作者遵循“中规中矩”的学术要求,在实证研究中采用了该类模型来进行中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测度分析。

三、中国月度数据的计量分析

(一)样本数据说明

目前国内对通货膨胀率的衡量主要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商品零售物价指数(RPI),由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计算剔除了第三产业的变化,而剔除了服务价格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不足以反映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另一方面,消费者价格指数包含了服务因素,从而能够全面反映中国物价变化的程度,并可以反映商品经过流通环节形成的最终价格。此外,考虑到消费者物价指数和GDP平减指数的可获取性和可靠性,本文选取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变化的百分比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率的指标。样本区间为1983年1月至2011年6月,共342个样本,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经济统计数据库和中国统计局官方网站()。

图1 中国通货膨胀率(左图)及其一阶差分序列(右图)(1983.1-2011.6)

从图1来看,中国通货膨胀动态过程的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多次通胀、紧缩以及两者的相互转换,通货膨胀过程在不同阶段的行为特征差别明显,其动态经历了高涨——温和膨胀——紧缩——再度温和膨胀的过程。从1983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中国经济运行中曾出现了六次显著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分别在1985年底、1989年初、1994年底、2004年底以及2008年初达到峰值,目前正在经历第六次通货膨胀过程,2011年6月CPI同比上涨6.4%,创下35个月以来新高。其中1989年底以及1994年底形成了两次较为严重的高通货膨胀态势。此外中国经济自1996年成功实现“软着陆”以后,曾出现了轻微的通货紧缩情形,而价格紧缩态势直到2003年下半年才有所缓解,随后通货膨胀率变化又逐渐出现了攀升势头。自步入2007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和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急剧扩散,最终出现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受本轮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也随之相应呈现出相对剧烈的波动态势。2010年下半年,美国第二次启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带来全球的流动性泛滥,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首当其冲,面临着美国持续量化宽松带来的通胀和资本流入难题,自2010年7月份以来,中国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表1 中国通货膨胀率序列的描述性统计量

图1(右图)是1983年1月至2011年6月中国通货膨胀率的一阶差分序列,可以从该图时间路径中直观地观察到在整个样本期间,中国通货膨胀的波动性很大。表1给出了描述性统计量。偏度统计量和峰度统计量结果说明,中国通货膨胀率序列具有明显的“尖峰厚尾”分布特征,同时Jarque-Bera统计量的结果说明,中国通货膨胀序列及其平方序列具有显著的序列相关性特征,而LM检验统计量则进一步证明中国通货膨胀率具有显著的ARCH效应。因此,本文基于GARCH(1,1)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序列的不确性进行分析与测度是可靠且必要的。

(二)测度模型的构建

本文使用GARCH模型的条件标准差来衡量通货膨胀不确定性。GARCH模型的思想如下:对于平稳的时间序列πi,建立ARMA(M,N)模型:

则称(a)、(b)与(c)为ARMA(M,N)-GARCH(p,q)模型,这里(a)与(b)也成为均值方程,(c)成为条件方差方程,从(c)式可以看出某一特定时期的随机误差的方程σ■■不仅取决于以前的误差,还取决于早期的方差(GARCH项)。

经过不断建模试验,最终建立了ARIMA(12,1,0)-GARCH(1,1)-M模型。表2是使用EViews6.0软件构建中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最终测度模型,图2是利用该模型进行样本内静态预测后所描绘的历史值和预测值折线,最终测度模型的各项参数良好,模型整体预测精度很高。同时对测度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了LM检验,不能拒绝“残差中不存在条件异方差”的原假设,表明测度模型的残差中不存在条件异方差,于是完全可以使用测度模型残差的条件方差与条件标准差来反映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

图3和图4分别是通货膨胀与其条件方差及根据指数平滑方法计算的条件方差的趋势成分、通货膨胀与其条件标准差及根据指数平滑方法计算的条件标准差的趋势成分。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到:首先1983年1月至2011年6月中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趋势成分表现出持续下降的特点,其次1999年之前出现过三次较高的通货膨胀,而同期较高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也多次出现,而1999年之后出现过两次轻度的通货膨胀,较高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也只出现两次,最近的一次较高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出现在2009年。直观上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有正的相关性,但仍需要做出严格的统计学意义上的检验。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的关系检验

1.广义脉冲响应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不确定之间的影响,本文利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GIRFs)具体分析通货膨胀率和通货膨胀率条件方差、条件标准差的动态响应。与传统脉冲响应函数相比,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具有两个优势,首先它允许多变量模型中的复合相关性,其次它可应用于非线性多变量模型中,因为它不考虑冲击的范围、符号和历史。图5和图6给出了具体的脉冲响应轨迹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月度),纵坐标表示冲击响应程度(百分数),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的置信带。

由图5可知,对于本期1%的通货膨胀率条件方差(左图)、条件标准差(右图)的增长冲击,通货膨胀率当期迅速响应,并分别在第9期达到最大值14.44%、第10期达到最大值7.91%,之后几期分别有所下降,但并没有趋于收敛,而是分别保持在10%、7%的一种发散水平。由图6可以看出,对于本期1%的通货膨胀率增长冲击,通货膨胀率条件方差(左图)从第2期开始迅速响应,并于第3期达到2.13%的峰值,然后逐期下降,第5期开始演变为负向水平,第25期迫近于0值水平,最终趋于收敛。而对于本期1%的通货膨胀率增长冲击,通货膨胀率条件标准差(右图)在第2期达到-3.33%的最低值,然后逐期上升,第8期达到最大值2.43%以后期下降,第16期迫近于0值水平,最终趋于收敛。总体上讲,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冲击响应趋于发散,而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通货膨胀的冲击响应趋于收敛。

2.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本文分别对通货膨胀率与其条件方差、通货膨胀率与其条件标准差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为确保检验的有效性,滞后阶数分别选取1至5。从表3的检验结果来看,对应原假设“通货膨胀率不是引起通货膨胀率条件方差变化的格兰杰原因”,概率值在1至5阶的情况下全部小于0.05,因此可以得出在Granger意义上,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在5个月之内将引起通货膨胀率条件方差的变化;对应原假设“通货膨胀率的条件方差不是通货膨胀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概率值在1至5阶的情况下全部大于0.10,说明在Granger意义上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不引起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对于通货膨胀率与通货膨胀率条件标准差的检验也得到大致相同的结论,唯一区别的滞后期是4个月而不是5个月。Granger检验的结果表明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在4-5个月的短期内引起较高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验证了Friedman-Ball的观点而不支持Cukieman-Meltzer的观点。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中国1983年1月至2011年6月的CPI月度数据,通过构建测度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ARIMA-GARCH-M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水平的关系。由此产生的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有:

第一,中国的数据实证支持了Freidman-Ball假设,即通货膨胀是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原因,而不支持Cukierman-Meltzer假说,也不支持Holland假说。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之间呈现显著的动态单向的正相关关系,即在中国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引发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且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这意味着货币当局在通货膨胀水平较高时,应比处于低通货膨胀水平时更加注意通货膨胀水平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影响效果,在面对通货膨胀时应比面对通货紧缩时更加注重引导公众的预期。

第二,在现实的通货膨胀环境下,控制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的不确定性是至关重要的。当通货膨胀处于高位时,根据常识判断,政府都会采取措施将过高的通货膨胀率降低下来,但经济行为人很难判断政府控制通货膨胀措施的有效性和力度大小,结果造成通货膨胀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因此在当通货膨胀率尚处于低位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就应给予关注,防止其向高位发展,这是政策制定者最明智的反通货膨胀政策选择。

第三,宏观调控政策应保持平稳性和连续性。稳定的经济政策能够降低公众和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避免政策反复引起预期的偏差,减少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微观行为的影响。同时扩大政策透明度稳定市场供求,较高的政策透明度和较强的政策连续性,有助于消费者获取更多的信息,稳定通货膨胀预期,降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参考文献

[1]Cukierman,A. and A. Meltzer. A Theory of Ambiguity,Credibility,and Inflation under Discretion and Asymmetric Information [J]. Econometric,1986,(54):1099-1128.

[2]Holland,S. Inflation and Uncertainty:Tests for Temporal Ordering[J]. 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1995,(27):827-837.

[3]赵留彦,王一鸣.中国通胀水平与通胀不确定性:马尔可夫域变分析〔J〕.经济研究,2005,(8):60-72.

篇10

关键词:通货膨胀 美国次贷危机 全球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044-02

通货膨胀是判断一个经济体是否健康、能否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是一个经济体的决策者选择宏观政策的依据,对它的不同认识导致决策者采用不同的经济调控政策,将直接影响经济体实际的产出、消费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对宏观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2007年爆发并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美联储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然而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对通货膨胀有个准确的认识。

一、通货膨胀的本质

在现代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指因货币供应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了能够购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增加速度,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过多;通货膨胀的本质是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即如果没有发生物价上涨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通常把通货膨胀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划上等号。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上述这种对通货膨胀的认识是否正确呢?通货膨胀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追逐商品的货币量、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对通货膨胀进行重新认识,进而揭示出通货膨胀的本质。

1.货币供应量与追逐商品的货币量。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政府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利率及汇率政策等来调节货币供应的数量,各国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金融体系对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进行统计监测。追逐商品的货币量是指货币供应量中实际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数量,它受到通货膨胀预期、消费习惯、商品的供应量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难以统计的指标。

2.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上涨。各国中央银行通过对狭义货币量M1、广义货币量M2等指标的统计来监测货币供应量的大小。物价上涨是指所有商品和劳务价格在内的总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主要通过消费者的消费物价指数(CPI)来反映。是否货币数量增加的速度超过能够购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增加速度就必定引起物价上涨呢?笔者收集了从1970年金汇兑本位制崩溃后至2009年止的美国广义货币M2的历年增长率、消费物价指数CPI的历年增长率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历年增长率的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广义货币M2的历年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历年增长率之差,与消费物价指数CPI的历年增长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尤其是2005年至2009年美国广义货币M2的增长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而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然而消费物价指数CPI却基本保持不变。有学者对我国1991年至2002年的通货膨胀的变动与货币供应量变动进行分析,也同样得出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没有长期稳定关系的结论。同样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发生在美国比发生在中国对物价的影响要大,因为中国的储蓄率比美国大的多。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上涨的决定因素是商品的供求关系,也就是当商品的有效需求大于商品的有效供给时物价就会上涨,即决定物价上涨的因素是追逐商品的货币量,而不是货币供应量。

3.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根据传统的认识,通货膨胀的本质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是一个价格总水平持续、普遍上升的过程,即如果没有出现物价上涨,就不存在通货膨胀,然而,物价上涨只是通货膨胀的后果之一。首先,通货膨胀的发生不一定必将导致物价上涨的结果,也可能导致资产泡沫、经济过热或消费过热等,过多的货币流入资产品市场将导致资产泡沫,流入生产领域将导致经济过热,流入消费领域将导致消费过热。其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不仅受到本国的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来自其他国家经济因素的影响,2010年4月到海南省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就曾说:“美国从中国的进口有助于美方保持低通胀率、扩大消费者选择,对美国也十分有利。”再次,我们把台风定义为热带、亚热带海区发生的热带气旋,而不能把台风定义热带、亚热带海区发生的大风、暴雨和巨大财产损失,同理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通货膨胀定义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而要从通货膨胀的本质出发来给通货膨胀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还通货膨胀的本来面目。

在现代经济学中,当CPI

二、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全称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次贷危机的开始;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倒闭,2008年9月“两房”被国有化,美林证券被收购,雷曼兄弟破产;2009年6月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至此,次贷危机已经演化成为金融风暴,如同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席卷了整个世界,而且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使得美联储和各国的央行纷纷采取措施,以应对前所未有的危机。那么,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危机能否避免呢?

次级按揭贷款是指面向那些信用低、没有固定收入证明的客户发放的一种贷款,比标准抵押贷款的贷款利率相应要高很多。那么,贷款机构为什么会向这些信用记录不好或没有偿还能力的人发放抵押贷款呢?首先,是因为贷款机构能收取比良好信用等级按揭更高的按揭利息。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房价的高速增长,虽然按揭人的实际收入不足于支付房价和按揭利息,但可以用抵押的房屋的增值来补足。次级按揭贷款平衡公式为:

房屋买价+按揭利息=按揭人的实际收入+房屋的增值

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在房价不断高速增涨的状态下是可以保持收支平衡的,但是一个经济体就似一个有机体,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同步发展。如果某一组成部分脱离整体而单独快速发展,若是发生在动物体内那就是癌症,若是发生在经济体内那就是泡沫,显然是不可持续的。美国2000年至2005年平均GDP增长率为2.5%、CPI为2.7%、全国房价指数增长率为11.4%,房价指数增长率是GDP增长率的4.6倍、是CPI的4.2倍,可见美国2000年至2005年房价的高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2006年美国房价开始下跌,次级按揭贷款公式失去了平衡,因此,美国次贷危机在2007年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既然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房价的高速增长,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美国2000年至2005年的房价高速增长呢?

三、美国次贷危机与通货膨胀

2000年美国因网络泡沫破裂而出现经济衰退,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美联储选择了连续降低利率,2001年―2003年连续13次降息,使利率从6.5%降至1%,,同时美国的货币供应量也迅速膨胀,美国2001年至2003年广义货币M2平均增长率为10.7%。但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刺激投资,经济随后繁荣起来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人更多地贷款买房和负债消费。由于房地产市场上的优质按揭贷款已经饱和,所以次级按揭贷款开始逐渐扩张,2001年美国次级按揭贷款总规模占抵押贷款市场总规模的比率为5.6%,到2006年该比率上升到20%。正是由于美国长期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美国长期养成的超前消费的习惯,创造了追逐房屋的货币量的不断增长,进而导致了美国2000年至2005年的房价高速增长,从而引发了美国次贷危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公开撰文批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他认为美国次贷危机与格林斯潘在任时推行的政策有关。《福布斯》杂志总裁就直截了当地说,“美联储是制造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被媒体业界看作是“经济学家中的经济学家”的格林斯潘为何会采取如此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呢?

首先,美联储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为了挽救美国经济和促进就业,然而由于传统的对通货膨胀的错误认识也是造成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能够及时退出的原因之一。1987年8月,61岁的格林斯潘成为第13任联储主席,继续高举前任沃尔克的反通货膨胀大旗,致力于为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一个没有通货膨胀的良好环境。普遍认为格林斯潘真的是做到了,除了1990―1991年和2000―2001年两次轻微的经济衰退外,美国经济近20年来享受了稳定而持续地增长和低通货膨胀。格林斯潘从1987年至2006年长达19年的任期内,美国消费物价指数(CPI)只有1990年超过5%,CPI增长率从其接任时的4%降至3%,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增长率更是下降了一半。从2001年至2006年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期间,美国平均GDP增长率为2.4%、CPI为2.7% ,按照传统的观念CPI

就像我们不能把现代的马路定义为供马驰行的大路一样,通货膨胀也同样存在重新认识的问题,传统的对通货膨胀的错误认识是造成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之一。通货膨胀应该是指用于追逐商品的货币量不断增长的现象。我们只有对通货膨胀的本质有了与时俱进的客观真实的认识,建立起合理的通货膨胀监控体系,才能及时准确地调整有关经济政策,才能及时制止下一个经济泡沫的产生,才能让全球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G・阿克利.宏观经济理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庞皓,黎实.社会资金总量分析[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4.巴曙松.次贷危机暴露美经济结构性问题[N].上海:第一财经日报,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