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5: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考改革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考改革分析

篇1

【关键词】美术高考 现状 改革设想

一、当前美术高考现状

(一)高考热,考生数量一路攀升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美术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社会待遇相对其他专业要更好一些,这促使很多家长和考生把目标瞄向美术专业;在录取上,美术类专业的文化课成绩要比其他普通文化科目的学生低得多,这也促使很多在文化课成绩方面不理想的学生转向美术专业。

(二)扩招迅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

1999年高等教育改革实行全面扩招以来,众多高校纷纷开设美术类专业。在此之前,全国只有不多的美术学院和师范院校美术系科招收美术类学生。自扩招政策始,高校美术类专业开始持续的膨胀。

各高校纷纷开设美术类院系,并且招生领域逐渐拓宽、招生专业越来越细。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通高校有约至少80%的学校开设了美术类专业,并且打破传统的绘画类、史论类、艺术设计类的专业分类法,尤其是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细化,如环境艺术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演设计、装饰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化妆与形象设计专业、家居设计、文化管理、旅游产品设计、动漫插画、艺术品鉴赏与保护等等。

(三)美术高考制度及考试方式不合理

现时的统考模式,使那些思维活、点子多、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失去了进艺术大学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而艺术院校也更难培养出杰出的艺术人才。随着美术高考日益机械化、简单化,美术考试方式也越来越走向简单。为了追求升学,学校和教师们都会搜集和研究各美术高考素描、色彩、速写的评分倾向,指导学生死记硬背,忽视提高学生整体的艺术和文化素养。

二、美术高考改革的思路

(一)基于社会需求衡量美术高考的利弊

考生经由美术高考,从基础教育的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进入大学这个教育环节中接受教育,成长为成熟的、有综合素质的、具备基础知识和专业特长的社会人,这是一个活态的有机体。考生选择专业时要看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师资、要看就业前景,同样,高校配置某一专业的时候,也要看高中的生源和社会上的就业前景,这是相互影响的;站在社会的角度,社会对某一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是由高校人数或高考人数决定,而是由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人们的精神需求、物质需求决定的。

抽象的谈论美术高考的利与弊是毫无益处的。只有当考生数量、高校录取数量、社会需求量三者之间达到平衡和协调的时候,美术高考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为社会发展服务。所以,美术高考的改革要基于社会的需求,衡量其利与弊以及背后的成因,才能提出可行的方案。

(二)基于教育的整体发展调整各个环节

长期以来,基础美术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是不被重视的部分,美术教师在学校的地位低、收入微薄,美术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备,基层领导不重视,等等。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这种状况已经得到很大的好转,基础教育改革了,高等教育很快也会迎来改革的新契机,美术高考亦如此。事实上目前的美术高考热给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其中出现的或好或坏的影响会推动我们努力办好美术教育。关键的问题是为新的时代、新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在推进教育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调适其中的环节,引导这股美术热潮向好的方向发展。

(三)基于文化的视角审视考试机制

美术作为文化的子体,渗透着文化的血脉。学生学习美术,事实上是在学习美术文化,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的多样性、美术对生活、对社会的独特贡献,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接受文化的熏陶,认识社会的丰富性、人的差异性、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文化观在美术教育中的渗透,在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设置中体现的比较好,但是美术高考、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系统尚未及时地进行调整。笔者认为,对美术高考的研究一定要基于大文化的视角。只有考试机制调整了思路,将美术学习真正纳入到文化学习的范畴,与考试相关的一系列教育环节才会真正改变,最终服务于社会的美术人才的质量才会真正得以提高。

三、美术高考改革的建议

(一)国家政策的导向

要注重思想、舆论导向,制订相应的措施对媒体舆论导向进行管理,做到对高校专业情况、高校就业情况、学生报考与录取情况等的客观报道,一味地说“热”、呼吁降温是没有用的,媒体应该在社会、社区群体增加宣传,尽量让群众明白美术高考、美术专业到底是怎么回事。对高校美术相关的职业教育制订相关的政策。做好美术相关的职业教育,能够保证就业,进而保证职业领域内的服务质量和长远发展。

(二)基础教育阶段的必要准备

高考美术学习与普通中学美术学习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为培养比较专业的美术人才做准备,而后者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服务。中学普通美术教育更侧重于知识结构的基础的建立,而高考美术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求得知识结构在广度方面的拓展、深度方面的挖掘,并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必要技能。

(三)考试内容和评价的调整

美术高考要探索多元、多样的选拔录取方式,以国家统一考试为主,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由选拔性考试向选拔性与适应性综合的方式转变,由单一考试向因材施考转变,实行分层次、分类型的考试录取制度,注重个性特长评价。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高考改革;高中;政治教学;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123-01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高中政治相较于其它诸如:历史地理,数学英语之类的课程来说,更加脱离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这也就使得学生们对其十分乏味。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开动脑筋,找出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学习方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出学生们归纳总结的能力。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们积极的学习态度

在高考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共识。一般来说,高中生都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理解能力,所以高中要多的就是教师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同时加大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们喜欢上自己,喜欢上自己所教授的课程。由于学生们喜欢上了老师,他们就会认真的去接受老师所说的话和所传授的知识,这归根来说,其实就是学生们对老师的一种信任,他们相信老师的能力,也相信老师是真心为他们好,所以他们也就自然而然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努力学习。由于有了学生们的信任,老师就可以比较容易的逐渐去培养学生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学生们对老师的喜欢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说是一切教学的开始,如果他们不喜欢认可老师,也就不会认真去听老师所讲解的知识,那就更谈不上学习态度的培养了。所以在高考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政治课堂的任课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喜欢上,并且信任自己。这样接下来的所有工作就会非常容易的展开。

2、培养学生兴趣,创设情境教学

浓厚的兴趣是所有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过程持续有效进行的一个重要保障。在兴趣的趋势下,学生们就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自发主动的学习,思考,提问,并且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求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答案。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时事新闻,历史故事等,进行生动的比喻和幽默的讲解教学。通过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并且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和学习思路,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以他们自身的世界观去看待问题。比如,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涉及到的主观和客观具体的这一论述,我们就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根据自身对这句话的理解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展开小组讨论,然后老师在最后对学生所举的例子做一个统一的评述。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促使学生们更为深刻地理解这一论述,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们对问题的思考和了解,进而达到巩固学生课本知识学习的效果。

二、知识的归纳总结和迁移能力的培养

1、知识的归纳总结

高中政治的知识点非常之多,如果老师不对其加以归纳和总结就会导致学生们感觉自己所学的知识混论,且难以得到升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课本上在形式和结构上类似的知识点加以适当的分类和整理,然后让学生在老师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找到自己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也是为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政治学科的经济学常识理论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之谷草乏味的,老师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纳和总结,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们将课本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通过这样反复几次的类似教学,学生们也就会逐渐学习和掌握到将自身所学习的孤立的知识构建成一个体系来学习和理解。

2、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之重要的。随着高考的改革,我国文科的高考综合考试开始以对学生们的能力考查为思路进行,这样不但可以考查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内容,还可以考查学生们的探究性思维。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破学科的局限,教导学生们学会跨学科的知识迁移,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我们以下面这道题目为例进行讲解:

在秦汉时期,我国的北方地区是以长城为界,形成了农耕文化区和游牧文化区,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区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差异

B.不同统治者政策的差异

C.各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程度不同

D.各地民族的生活习惯不同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在这一题中,学生要想做出正确的选择就需要学会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知识的迁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这样他们才能作出一个正确选择。同时,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也要不断的鼓励学生们采用新的解题方法,进行各种创新性学习,这样才可以帮助他们打破惯进行发散思维,从而实现学习能力的突破。

三、结束语

通过文章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应结合我国高考改革的实际情况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在高考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和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保险市场;保费收入;保险人才;保险学教学

一、前言

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迅速,保费收入不断增加,据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保险市场原保费收入达38016.62亿元,同比增长3.92%,其中产险业务原保费收入10770.08亿元,同比增长9.51%,健康险原保费收入5448.13亿元,同比增长24.12%。与此同时,我国保险市场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2016年我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安心互联网保险成立,2017年健康险中首份百万医疗保险开始问世,近几年重疾险不断升级,分组赔付、轻症、中症、多次赔付开始出现;产险中,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不断升级,保险责任不断扩大,责任保险品种不断丰富。服务方面,车险线上小额直赔,年检代办、线上报价;寿险中线上保全,线上保单查询等陆续出现。当前保险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对我国应用型高校保险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目前应用型高校保险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这对于进一步提高保险学的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保险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前应用型高校保险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保险学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对学生保险理念的培养不足当前虽然我国保险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长期以来由于保险行业整体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强,素质不高,导致一直以来保险销售误导情况较为严重,人们对保险仍存在着一定的偏见。我国保险行业当前存在的问题使得在高校中学生普遍对保险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部分高校教师对保险行业也存在着一些看法,使其在教学过程当中没有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没有让学生认识到保险在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注意对学生保险理念的培养。学生对课程重视程度不高,学习兴趣不浓,这大大影响了保险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课堂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实践性、应用性不强当前应用型高校保险学教学普遍以课堂教学为主,实验实践教学开展的较少;同时在教学内容上普遍过于理论化,课堂教学过多地集中在概念、原则、原理、保险种类的阐述上,对保险实务知识的介绍不够,教学中很少涉及展业、承保、核保、保全、理赔、组训、客户服务等方面[1]。究其原因来说,一方面是由于当前相关保险学教材的实用性不强,教材更新速度跟不上保险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另一方面也因为高校教师大部分没有企业工作经验,使得实验实践教学的开展较为困难。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考核方法不够科学合理目前,在应用型高校保险学课堂教学中多是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以教材为主体,带领学生学习相关保险概念、原理及种类,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对于相关保险概念原理能做出很好的解释[2]。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无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此外,当前保险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较为单一,仍然以传统的考试为主,这种考核方式无法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提高高校保险学教学水平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对学生保险理念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高校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保险观念;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保险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了解到保险行业的职业类别及职业前景;培养学生正确的保险理念,为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1.增加保险教学案例,丰富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多教材的融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利用当前保险公司的产品信息、条款内容、核保核赔政策等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同时增加保险教学案例以提升教学效果。此外还应让学生及时了解保险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学科前沿知识,通过以上方法增加课堂教学的实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2.开设实验课程,利用保险相关教学软件,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开设相应实验课程,利用相关保险模拟实训软件、互联网保险平台,让学生了解保险公司的组织构架,熟悉相关职能部门及岗位设置和职责,让学生系统学习人寿保险及财产保险公司承保核保保全及理赔等核心业务;利用保险师等相关保险经纪公司平台以及保险计划书制作软件,让学生熟悉当前寿险公司的最新产品,学会通过条款解析、产品对比分析,进行保险计划书的制作,进而学会根据不同客户需求进行个人保险保障以及家庭保险保障规划的设计。3.增强校企合作,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加强与保险主体公司以及经纪公司之间的联系,进行信息互通,及时了解市场人才需求;同时通过校企合作,邀请行业专家和保险讲师开展专题讲座和保险技能培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3];建立实训基地,开展学生的见习实习工作,让学生了解到公司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部门及岗位职责以及具体的业务流程;接受专业的岗位职能及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注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形成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改进教学方法,利用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教学手段,通过激发、鼓励以及讨论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在考核方式上要灵活多样,一方面通过考试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综合项目设计、保险计划书制作、产品解析报告等方法考核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篇4

    关键词: 旅游管理 实验课程 考核 改革

    1概论

    实验教学是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实验教学质量如何,考核方式是否科学,不仅影响到对课程实验效果的准确评价,也关系到是否有利于推动课程实验内容的创新和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这是课程实验教学中必须认真研究和对待的一个重大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有很多实验课程,像《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导游业务》、《旅游规划》等,其教学目标是积累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意识,使学生熟练掌握服务流程、服务技能、服务活动的组织和督导,尤其是高等院校,由于是培养企业未来的管理者,便对学生基本的督导能力、培训能力和组织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科学的考核方法,将激励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准确考察学生对技能核心要素的掌握程度,建立学生的初步专业能力。

    2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验课程考核改革的意义

    2.1完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需要

    旅游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包括教学和考核两大基本部分,一方面,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质量的好坏和教学方式的手段决定考核的内容和手段,另一方面,实验课程考核改革反过来又推动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另外,还要考虑到旅游管理系列实验课程考核方式之间的关系,使旅游管理系列实验课程考核之间不再是孤立的,而是把各门实验课程考核纳入到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中去进行考核。这样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得到完善,整个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就得到完善了。

    2.2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应用型行业,企业迫切需要既通晓服务知识技能,又能解决工作中所发生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人才仅仅依靠知识的死记硬背是无法达到的。虽然目前在普通高校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考核局限于“教材所述”和“课堂所授”,存在着明显的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考核内容侧重于基本知识的再现水平而忽视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忘笔记”的局面。学生只是成绩达标,而从事旅游行业所应具有的能力则没有。

    2.3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需要

    现行的旅游管理专业实验课程教学评价方法,大多采用统一内容、统一形式和统一标准答案的固定化形式进行,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在禀赋、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学习要求上的差异,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作为长期从事旅游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的老师,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发现大部分的学生认为现在的考核模式不能够体现出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实验课程考核改革势在必行。

    3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验课程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1对实验考核重视不够

    虽然地方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但传统的“精英式”教育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在教学计划编制中,仍然存在重课堂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现象,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体系学分数比重为75%,学生大多数时间用在了课堂理论教学上。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那对实验考核同样如此。一般情况下,实验教学环节考核在学生课程综合评定成绩中所占比重较轻,理论笔试成绩一般占综合评定的70%左右。

    3.2考核内容不合理

    实验考核的内容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趋势,实现层次化、模块化。但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验项目简单孤立,一般与理论教学同步,显得过于集中和呆板,这样使得实验考核也就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旅游专业很多课程联系比较紧密,而以往的实验课设置较为分散割裂,一般是在某门课程中设置一些课内实验,如旅行社经营管理这门课程,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安排上理论课,少部分的时间用来操作,而旅行社的导游服务等环节完全没有涉及,将完整的旅行社服务人为分割,不利于学生系统性的学习掌握旅行社管理和服务程序,这无法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旅行社情境。

    3.3缺乏严格的考核标准

    现有实验课程的考核标准大多模糊、笼统,没有量化,这样对操作带来难度。旅游专业实验具有特殊性,如模拟导游、服务礼仪等课程,难以制定较为明确的打分细则,带有主观性,教师往往是根据平时印象评判学生的考核成绩。还有没有考虑整个课程体系的考核标准,存在课程体系内部课程之间相互借鉴甚至是相互重复的情况。

    3.4 考核方式单一

    现有的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存在单一的情况,有的只注重技能,有的只注重期末,有的只需要交一份调查报告。比如,在野外考察的调查报告撰写上,教师的参与程度低,不少学生东拼西凑,应付了事,达不到考察的目的。没有严格的实验教学考核,也就形不成对学生认真上好实验课的激励。不少学生将上实验课当成了休闲放松课,走走过场,实验课变成了学生的课余休息时间。

    3.5其他问题

    除了上面的一些主要问题外,还存在课程实验与现实脱节,跟不上实际发展;缺少具有丰富专业技能的教师,对学生就无从说起;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以学生为本;不注重考核反馈,没有针对问题进行下一步的改善和提高等。

    4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验课程考核的改革策略

    4.1认清实验考核改革的重要性

    普通高校应认识到实验考核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改变实验考核过分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走出将实验考核等同于理论考核的误区,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验考核体系。不仅要增加实验教学和考核环节的比重,而且要针对旅游行业的发展变化,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完善实验教学和考核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严格要求、强化管理、保证质量,真正发挥实验教学和考核在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同时要严格实验教学考核制度,加强对老师和学生的宣传,杜绝一切偷工减料、蒙混过关的行为。

    4.2 改革实验考核内容

    这里的考核内容一定要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为标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实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加大考核的信息量。这里要把实验系列课程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各门实验课程的考核内容避免重复。因为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课教学存在知识交叉的情况,实验课同样如此。另外现代社会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学生应该具有获取信息、把握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所以在进行考核改革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托,丰富考试内容,加大试卷信息量,从而有利于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发挥思维的能动性和展现自身的学习个性。第二,注重考核内容的合理化比例。一般来说,实验课程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笔试、操作、实验报告三部分。实验考核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实际能力,那么操作部分的成绩应该占较大的比例,笔者建议三者的比例为2:5:3。第三,把实验考核成绩纳入综合成绩。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实验课程考核中不仅要考核学生技能掌握的程度,也要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包括组织、应变、创新、观察、判断、交际等能力的灵活运用,融入学生课余的综合成绩。可以以实验课程为依托和载体,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将专业学习融人到文化活动之中,锻炼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完善其综合素质。

    4.3 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

    前面说过,没有考核标准,就无法测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真正促进专业操作能力的形成,实验课程会流于形式,学生的实验学习也变得盲目,从而会失去学习专业课程的热情。所以,制定细化、清楚的考核标准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以《前厅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为例,该课的实验主要包括四大板块内容,一是预订业务,二是接待服务,三是结帐服务,四是礼宾服务。对每一个板块的考察,包括掌握服务流程、语言表达、服务礼仪、服务创新、快捷高效、业务督导六个要素。以前厅电话预定的服务流程为例,可以把服务流程分为七个环节,依次是:接听电话并向客人问候、聆听客人需求查看房态、向客人推荐客房、接受预定并记录客人资料、确定付款方式并处理、复述客人要求并道谢、存储客人资料,依据每个环节在服务中的作用和影响来设定权重分值。 (转72页)(接74页)向客人推荐房间是客房销售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客房销售;接受预订并记录客人资料的过程是建立客人档案的基础环节,要求准确无误,需要服务人员认真、细致、耐心;储存客人资料是形成客史档案的关键环节,将会影响到整个饭店对客人信息的掌握。因此,在七项环节中,此三项的分值要大于其他四项。如果每一部分都是细化清楚的标准,那么就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然后再传达给被测试者。

篇5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改革;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033-01

高中政治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引导思想的多重职能。广大教师一定要重视高中政治教学的创新与改革,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提出破解的路径,以扎实有效的措施推动政治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一、当前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简析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进较长一段时间。在这场改革的洪流中,绝大多数政治教师能够正视不足,提高教学改革的力度,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一是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搭建了合作学习的平台,要求学生自主开展预习活动,课堂上相互交流分析,学习活动中能够全面体现独立思维、自主思维。二是增加了教材信息容量。相对于过去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许多教师的政治教学有了显著改进,最大的特点是信息化增多了,能够旁征博引、联系学生生活补充大量的素材信息,提高了教学的吸引力。三是营造了浓厚教学氛围。改变了过去淡漠生冷的教学状态,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这对提高高中生政治学习兴趣具有一定作用。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也有部分教师没有深刻领悟课程改革的精髓,没有抓牢抓实抓细教学的重点环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师生互动流于形式。虽然有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开展了互动教学,但是并没有真正体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没有扎实推动教学的有效开展。有的在课堂上所出示的思考题内容简单,有的设置题型过少,也有的思考题和重点难点相脱节,没有融会贯通,与教学目标的实现不能同步。二是信息来源较为单一。虽然许多教师的教学信息量较之以往有所提高,但是他们所搜集的信息大多属于书面形式,还是要以口头讲解方式展示出来,生动性和形象性不足,演示方式不够灵活,对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方面作用不明显。三是过于强调学生感受。良好的情境显著特征是学生学得更有兴趣、更有激情、更有动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以和蔼可亲的形象出现,要注重对学生的激励促进,但并非迁就学生,并非对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不和谐现象熟视无睹,对教学秩序的混乱束手无策,有些教师在这一方面的理念上出现了误差。

二、坚持科学原则,准确把握尺度,扎实有效推进高中政治教学

高中生大多处于16岁到20岁的年龄阶段,他们有自己的思维观点,情感也更加丰富细腻,教师在政治教学中既要尊重学生又要科学引导学生,同时要重视教学方法与教学氛围的优化,为政治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帮助。

(1)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高中政治教材和学生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教育教学能够有效影响学生价值理念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既要避免生硬灌输的模式,也要避免放任自流的现象发生,要准确定位师生的角色。首先,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掌控整个教学节奏,始终坚持正能量、主旋律的引导,坚持突破重点难点。在思考题的设计中要与教学目标任务吻合,要与教学重点难点连贯,要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在思考题的设计上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难点,还要体现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要逐层深入有序推进。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要抓住重点,注重思维方式的启发。其次,在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上,要重视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放手教给他们自学的线索,让思考题成为整节课的内在线索。可以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组长组织大家一起分析,对照教材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体现点拨帮助的作用,掌控整个教学节奏的有序推进,确保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2)体现信息“来源广泛、演示形象”要求。高中政治教材蕴含信息量明显低于教学实际需要,因此,教师要重视发掘更多容量、更加形象的教学信息。在教学信息来源上要广辟途径,既要从教学刊物中寻找,又要从各类书籍报刊中搜集,还要利用网络进行发掘等等。教师要重视资料的形式表现多样化,不能简单局限于文字资料,还要通过影视片段演示、图像演示、对比图表揭示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各种延伸信息,通过丰富视听感受、增强对比感悟等路径,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这有助于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只有广拓渠道搜索到大量的信息,并且以更加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才能够有效增强对政治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3)积极打造“因人而异、正面激励”氛围。高中政治教师要深入研究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要充分发挥激励手段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以良好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学中对学生要多加鼓励,要以自身的良好形象为整个课堂氛围奠定基调。在与学生互动交流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结论,更不得讽刺挖苦。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引导,让学生在和谐氛围中感受学习活动的快乐。另外,对于学生在政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思维创新和各种进步要大加表扬,体现激励促进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高中政治教学改革面临的现状,广大教师要认真分析、深入思考,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予以全面突破。

参考文献:

[1]谢以洪.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 .

篇6

关键词:环境专业 化学分析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168

环境专业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目前高职教育绝大多数都是在高职院校进行,以江苏为例,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近二十所院校都开设有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适应教育新形势的要求及人才培养目标,许多院校都在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对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化学分析》是高职院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这是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在化工、石化、轻工、园艺及政府环保部门从事环境监测、从事污染治理及环境管理等工作,能对常见污染物进行处理、环保设备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看,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的学生首先要能够对环境污染状况进行检测,以判断是否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然后才能针对污染原因进行治理。所以学生首先要具备对环境质量指标进行监测判断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首先是从《化学分析》课程中获取的。《化学分析》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化学分析的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学会环境监测中常见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它是环境专业开设的其他课程如《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等的基础,《化学分析》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体现职业性、发展性、过程性、行动性及反思性的德国职业教育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强调“从做中学”,边动手实践边学习理论,可以将所学知识轻易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原动力[1]。《化学分析》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有必要进行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以任务为载体进行项目化教学

在教学改革前的课程往往都是学科系统化课程,如《化学分析》一般是以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和重量分析等相关章节展开教学,这种体系的设置与学生的专业联系不太紧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我们在教学时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整,将酸碱滴定的相关知识分布在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测定中,同样以任务水中总硬度的测定介绍配位滴定的知识、以任务水中氯离子的测定讲解沉淀滴定的相关知识等等。由于提出了具体任务,而且该任务与环境专业相关,很多都是学生今后从事环保专业有可能接触的分析项目,所以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同时任务的实施是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展开,即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分析方案、样品采集与处理、试剂配制、试样分析、数据处理、形成报告,为学生将来的身份转变即顺利成为企业员工奠定了基础。

2 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2]。比如在讲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测定的时候,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一般水体养殖要求控制水体的pH为多少,怎样将水体的酸碱度测定出来?然后与学生展开讨论,从而将酸碱滴定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

3 合理安排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有效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I.M.Kolthoff曾有“理论指导,实验决定”的名言。实验课是使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课理解,以达到“熟练基本操作、掌握基本方法、尝试科学研究” 的目的[3],由此可见实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我们在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后,本课程的课时为:理论课时60,实验课时95。虽然有这样的划分,但如果将理论课与实验课完全隔离开来,理论课还是采取在课堂上只讲理论,抽象的理论讲起来学生容易觉得枯燥乏味且生涩难懂,最后做实验的时候又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只是机械性地完成实验操作,对所学知识也不能很好掌握。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手段,将教室与实验室结合起来,通过多媒体实例投影等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的综合处理,创造出生动详尽、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环境,一边用多媒体教学一边动手做实验,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创设具有激励效应的评价体系

成绩评定在教学中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客观公正地评定学生成绩是对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4]。《化学分析》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在考核时重视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能力与知识相结合。理论知识考核采用课堂提问、课堂练习、作业、讨论题,辅以学习态度考核、阶段性考核、期末综合性考核等多种形式。操作技能考核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又注重学生实验结果。这种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能全面反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情况及情感态度,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起到反馈指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地理高考 改革 命题变化 趋势

普通高考是我国举国上下最为关注的一件大事,它是一种以书面形式,具有统一性、有组织的和带有竞争性的社会考试。其目的是为考查、确定考生是否具备升入更高一级学校所应有的知识、能力等,更着重测量考生具有的潜在的学习能力。考试的结果被用来选拔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青年进入大学继续学习。因而高考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前途与命运。我国的高考带有规模大,选择性强,竞争激烈和备受社会关注等特色。正由于此,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学校入学考试被赋予了超过考试本身意义的多种职能,它集选拔与评价于一体,与中学基础教育形成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既对中学教学有“不由自主”的导向作用,又在考试的内容、形式诸方面受基础教育的制约。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科学修养、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基础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宏伟工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中学地理教育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地理教育的改革必然推动我国高考地理考试的改革,从而影响地理高考命题的变化。

笔者对建国后我国历年的地理高考试卷进行分析,以1950、1959、1980、1990、2000年(大致每隔10年提取1份试卷,1960―1976年没有进行地理高考,因此,1960、1970年地理试卷缺失)和2003年高考地理试卷作为重点分析对象,从各年高考地理试卷的试题容量、试题题型结构、试题知识结构和试题智能结构四个方面进行试卷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建国后我国地理高考命题具有以下四大方面的变化趋势。

1.试题容量的变化趋势

建国后,随着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变化,中学地理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知识结构上都有较大的调整,高考地理命题也随之发生变化,高考试题的容量不断增加。从表1可以看出,首先是试题数量不断增加。1950年的高考试卷,大小试题总数仅有5个试题;80年代以后试题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90年代以后,各年地理高考试卷的大小试题数量都在30个以上;其次是试卷页数、试卷文字数量(以电脑统计为准)不断增加。建国初期的地理试卷页数很少超过3页,1950年仅1页,90年代以后每份试卷的页数都在10页以上。试卷字数1950年仅有175个字,2000年广东试卷达到3856个字,从中可以看出,90年代以后,试题的容量大大增加;第三是图表数量的变化。80年代以前我国高考地理试卷的图表数量较少,而且基本上是直接引用书本上的原图;80年代以后,地理高考图表使用量增多,尤其是1985年以后,地理高考试卷中出现的图表数量明显增多,1990年达到18幅。近年来的地理高考试卷不仅图表数量多,而且图表形式也变化多样,很少直接引用书本上的现成图表,大部分是出题者经过加工或者创新而成,反映出地理高考对图表运用能力的考察不断加强,也体现出了近年来我国课程改革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精神。

2.试题题型结构的变化趋势

地理高考试题类型有填充题、名词解释题、判断是非题、改错题、读图填图题、简答题、论述题、选择题、读图分析题、综合题等。建国后,我国地理高考试题的类型变化较大。建国初期,主要是填充题、填图题和简答题,试题的形式简单,以考查书本知识为主;80年代以后,试题类型丰富多样,有填充题、读图填图题、判断是非题、名词解释、改错题、选择题、简述题、综合题,但仍然以传统题型为主,纯知识题型的考查仍然是当时考试的重点;80年代中后期,选择题的比例不断上升,选择题因其考查的知识面广,便于学生作答,利于考查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在各类考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选择题作为高考地理试题,最早出现于1982年,以后其比重不断增加,到目前为止,已成为地理高考中的一种最主要题型,从表2中可以看出,90年代至今选择题的分数比例一直在50%左右;90年代以后,另一个高考地理主要题型就是综合题,它集读图、填图、析图、简答、论述、分析应用于一体,能很好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知识和综合技能,已成为现在地理高考的又一重要题型。

综上可以看出,我国高考地理试卷的题型结构在80年代以前,地理试题类型多样,以传统的知识题型为主。1985年以后开始出现能力型题型,尤其是1990年至今,随着我国中学地理课改的变化,中学地理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高考地理题型也从重知识题型的考查转变为重能力题型的考查。从表2中可以看出,1990年至今,地理高考基本上以选择题和综合题两大能力题型为主。

3.试题知识结构的变化趋势

高考地理命题所考查的地理知识结构,因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地理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变化,当然也随着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对学生培养目标要求的不同而变化。我国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地理考试所考查的知识内容主要包括区域地理中的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系统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由于1982年之前,高中没有开设系统地理知识,高、初中地理教学都是以讲述区域地理为主,因此,1984年以前的地理高考命题主要是考查以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为主的区域地理,而系统地理的内容考查很少,这一点从表3中可以看出。尤其是1959年以前的地理试卷,基本上没有涉及到系统地理的内容。1984年之后,由于高中专门开设了以系统地理为主的高中地理教材,因此高考地理命题中考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内容不断增加,至1990年其比例已接近70%。由于系统地理讲述的是地理学科内的基本地理理论知识与原理,偏重于理解与应用,因此,随着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变化,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高考地理命题中考查以理解、应用为主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的比重不断上升,从表3中可以看出,2003年高考地理试卷中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二者的比例为28:122。近年来的地理试卷中,纯粹单一的区域地理试题比例很少,初中地理在高考地理考试中仅作为一种地理知识素质来要求,在高考试卷中起着知识载体的作用。

*本栏目资料来源:“2003年高考文综试卷分析・地理部分”。北京:《中国考试》,2003年7、8合期。

4.试题智能结构的变化趋势

地理考试的题型根据考查的侧重点不同,大致可分为以考查知识记忆为主的知识型题型和以考查理解、应用、分析、思维为主的能力型题型。我国的高考地理命题,1985年以前,主要是以考查知识记忆为主的知识型题型,能力题型很少见,1985年以来,以考查知识的理解、应用、分析、思维为主的能力题型开始出现,随后其比例不断上升,至1990年前后,能力题型的比重已超过知识题型的比重,成为一种最主要的地理高考题型。2000年,我国地理高考大纲中明确列出了地理学习的十大能力要求,体现近年来我国的地理高考的命题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要求,我国地理高考试题中能力型题型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单一的以记忆知识为主的题型已越来越少,如2000年广东高考地理单科试卷能力题型的比例占86%,2003年全国高考地理单科试卷能力题型的比例占89.7%。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地理高考改革对高考地理命题变化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地理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知识结构上都有较大的变化,地理高考命题也在试题容量、试题题型结构和试题知识结构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命题考查能力题型的比重不断上升。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要求,我国地理高考试题中能力型题型所占的比例很大,而单一的以记忆知识为主的题目已越来越少。

高考作为国家向高一级的学校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长期性。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地去面对高考,正确地理解课程改革与高考命题变化的关系,从高考命题变化中体会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从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指导高考备考的复习,把握高考的改革、变化的动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考制度;异化;消解;串联化;百分比制

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63-03

我国教育事业自恢复高考以来稳步前进,但当前以科举制为雏形的应试教育弊端渐出,高考教育异化现象显现,其制度不合理现象增多。实行高中教育串联化,高考评分百分比制,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异化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深入挖掘学生潜能,便于有效识别千里马。

一、历来高考制度研究及现状

由于我国高考制度尚未完善,历来有不少研究者探讨高考制度改革问题,其中有关于高考制度历史发展的陈述,如陈彬莉《高考制度历史演变轨迹探析》;有关于高考制度改革的原则问题的阐述,如王静的《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以江苏高考改革制度为例》;还有关于中国与他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比较,如杨继龙、但昭彬的《中韩两国高考制度改革之比较》。

1.历来高考制度研究。对于高考制度改革问题,众说纷纭。在李雪岩和龙耀的《中国高考制度改革新思维》中主张分专业高考制度,取消公共科目,这是依据学生发展特点的不平衡性和独特性而采用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满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鉴于高考竞争的激烈性,部分人主张通过增加高考次数来弥补其残酷的实质,即分两次高考。不言而喻,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发展的机会,这主要便于高考选拔的公平性,减少高考机制的竞争性,体现了高考公平性的原则。杨继龙和但昭彬的《中韩两国高考制度改革之比较》中指出较韩而言,我国高考制度要走的是组织形式多样化、录取标准多元化、高考招生自主化的道路。这一方法恰好做到了国家和地方二者的统筹兼顾,有效地考虑了城乡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这符合高考制度制定中的本土性的原则。上述三种建议都有其合理性,但似乎治标未治本,未从本质上解决高考忽视学生兴趣和专业特长的弊端。不少学生因科目中拐角马而无力驰骋,更有甚者,为占领一席之地而品德低劣。他们都是从单个角度或从某一方面来改善高考制度,并未对高考教育和高考制度实行整体性和全面性的改革,缺乏系统性,这将不利于高考机制有效优化。对此,高考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

2.高考改革现状。据新华社消息,2016年,北京将出台新高考策略,即调整高考中英语和语文分值的比重,语文分值由原来的150分提升至180分,英语分值则由原来的150分将至100分。这是高考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即一年两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考带来的竞争压力,这表明中国高考在进一步迈向公平公正。但正如北京即将调整专业科目分数的比重一样,高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上述研究皆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我国高考制度中的不足及其改善措施,为我国高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打下了基石。但历来研究多以教育历史或中外对比角度来探寻高考制度改革,而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高考制度改革的则较少。目前各省对英语的态度不一,对英语听力的看法也不一致,浙江省高考政策不变,山东省将在2014年取消英语听力。然而,北京高考改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高中教育异化现象

高等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专业潜质的人才,而高中教育是介于培养学生各方面兴趣爱好的初等教育和发展学生专业技能的大学教育的过渡阶段,其在选拔栋梁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应试教育带来的竞争机制致使高中教育在某种层面上违背了新课程标准中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初衷,而走上了异化道路。所谓“异化”,即人的物质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1.题海战术,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高中教育原则上是致力于使学生向专业爱好方向靠拢,为大学教育培养有专业潜质的学生,但高考往往使学生为学习而学习。学生每日接受题海战术,寒窗苦读,只为越过高考这座以智取胜的独木桥。不少学生熬夜奋战,素日缺少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急剧下降。高考倒计时来临时,试卷和练习堆积如山,学生们更是身心兼惫。

2.公共课程,忽视个体的兴趣学习。如今我们的高考模式,狭义上语文+数学+英语是高考的公共课程,除此以外,广义上说文科的历史+地理+政治以及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实则也是公共课,这使得学生难以施展拳脚,高考中我们常见的则是“拐角马”,这使得不少学生失去了展现自我的舞台而不得不踏上社会的征途。除此之外,高考中,各专业分配比例不均衡,语文作为中国的母语,却与外语所占的比例相同,这是否不利于母语的学习,这是否会使得学生对母语产生排斥心理,也是引起社会关注的问题。然而,不难发现,许多学生英语偏科,但英语和语文的所占比例相同,皆为150分。不少学生虽有较好的专业潜质,但因偏科严重而达不到高考筛选标准。然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专业型人才,在某种程度上,高考模式是与大学教育相脱节的,有待于改进。

3.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的内涵培养。学生成日埋怨,激烈的竞争、接连不断的应试训练使学生麻木厌烦而难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舞台。不仅如此,不少学生因压力过大、方法错误而死读书,尤其是文科生多以记背为主,有些甚至成为所谓的书呆子。暂且不论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压力,其使得学生一味地专注于应试的内容,求高分,求过。学生除学习考试内容外,课外书籍的阅读则难以有时间保证。由于城乡差距,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图书馆,类似于《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真正读懂读透的学生寥寥无几。

这些都是高中教育使人异化的具体表现。如何使学生远离畸形发展道路,缓解高中教育偏离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轨道,这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三、基于北京高考改革的思考

北京高考政策的制定体现了高考制度的一方面,高中教育仍有不少违背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宗旨的现象,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分析高中教育的问题以不断改善高考制度和教育机制。

1.高考评分百分比制。针对高考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我们可将评判标准改为百分比制,即德与体的基本素质、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及跨学科的驾驭水平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整体素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而好的身体是从事一切的保证,德与体二者综合占20%,因本专业基础知识是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重点,故占60%,跨学科的水平即对其他课程的兴趣爱好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其他能力的重要途径,故占20%。高考制度是高中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高中机制达到优化,还需将高考制度和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配套式改革,为高考制度的实践提供切实的保证。从目前教育问题来看,高中教育改革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2.高中教育串联化。对于高中教育改革问题,前人实行高中学习专业化,即按专业划分为文史、理工、医农、体育等是有一定科学性的,我们要取其精华,但更需完善其局限。其改革主要是从高中阶段入手,是横向的改革,然而教育的不同阶段具有其联系性,我们也应关注其纵向的发展特点,实行高中教育串联化。高中教育串联化这一方法主要考虑高中处于初中和大学的过渡阶段,着眼于“初中培养综合性人才+高中培养专业兴趣+大学培养专业性能力”这一主线,将高中的部分知识移至初中,增加初中年制,由三年制改为四年制,这则更利于基础和应用性知识的传递。而高中则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大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大学则在前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挖掘专业知识中的精髓,提升学生整体专业知识技能。从纵向思维改革高中教育和实行高考评分百分比制将更加灵活和人性化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兼顾学生基本素养和学习能力,将德智体美有效合理的结合。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准确有效地挑选有专业潜质的人才,便于消解教育制度带来的异化问题,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王一川.文学理论[M].第1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2]杨继龙,但昭彬.中韩两国高考制度之比较[J].滁州学院学报,2007,(1).

[3]陈彬莉.高考制度历史演变轨迹探析[J].山西师大学报,2007,(1).

[4]赵长林.社会分层、文化传统与高考制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

[5]付嫦娥贺良.基于考生诉求的高考制度改革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2013,(2).

[6]李木洲.高考模式改革趋向探究――基于多元智能理论[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4).

[7]王静.我国高考制度应遵循的原则――以江苏高考改革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08,(6).

[8]闫建平.构建新世纪高考模式的思考――“311”高考模式再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9]龙耀,罗柳宁.中国高考制度改革新思维――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3).

篇9

1科学化

科学的价值在于揭示事物的变化、发展趋势。科学不但要定性地阐述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且要定量地分析事物的发展规律。近些年来,高考地理命题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最新发展和高考改革的最新要求,在试题形式、试题内容、试题容量、试题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试题难易程度等方面都越来越科学化。

2综合化

近些年来,高考地理命题也越来越综合化,具体表现在试题内容设置上将人文地理知识和自然地理知识相融合、将世界地理知识和中国地理知识相融合、将初中地理知识和高中地理知识相融合,甚至将其他学科知识和地理学科知识相融合。

3以能力立意为主

能力立意是高考地理命题的核心。近些年来,高考地理命题越来越重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已由原来的以知识立意为主转为以能力立意为主。高考地理命题突出考查考生的比较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推理能力、表达能力、识记能力。总之,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主要有识记重要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描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解释地理概念、理解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分布的原因、比较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等。

4多元化

这里所说的多元化是指试卷类型的多样化。由于各省市区的教育质量不相同,高考地理试卷没有采取统一的形式,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就分为三种试卷。另外,还有部分省市区采取自主命题的形式,如江苏省、北京市、上海市等都采用自主命题的形式。

5以主干知识为命题重点

高中地理中主干知识主要有地图与地球、气候、水循环、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人口的变化、城市和城市化、农业地域、工业地域、交通运输布局、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自然灾害、旅游地理、环境保护等。高考地理命题一向以主干知识为命题重点,不出偏}和怪题。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1~3题考查工业区位和产业转移、第4~6题考查城市与城市规划、第7~9题考查堆积地貌形成的条件和过程、第10~11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36题考查工农业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第37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第42题考查区域旅游发展条件(旅游地理)、第43题考查泥石流(自然灾害)、第44题考查修建高位虾池养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

6突出考查图表分析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作为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是同学们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地图与地理学是分不开的,它既是构成地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对地理文字内容最好的补充和说明。地图能准确再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地图还可以将零散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条理化。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可以说无图不成题,几乎每道题都有地图,因此掌握图表分析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地理学习或者复习中,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读图的习惯,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

7以热点作为命题的切入点

篇10

关键词:江苏;高考方案;实施效应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00-00

紧随着2005年秋季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江苏省2000年以来的第四次高考方案改革拉开了帷幕,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正式批准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在2008~2011年4年的实施过程中,社会各界对高考改革方案都有强烈的反响,新高考方案也历经了几次微调。课题组于2011年6月对江苏省新高考方案实施效应进行了调研,主要方式为调查问卷和访谈。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包括来自苏南、苏北、苏中15所学校的即将参加2011年、2012年高考的高中学生,以及已经参加过2010年高考的南京师范大学一年级学生,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459份。调查结果显示,高考改革方案体现出许多亮点,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认同,但遗憾的是,新方案的诸多亮点在实施中未能充分体现,相反却出现了不少疏漏和缺陷。江苏高考改革方案对基础教育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与效应,如何科学实施新方案、应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江苏高考改革方案概述

江苏省高考改革方案力求有利于中学推进课程改革、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扩大高校招生自,其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3”为语文、数学、外语,是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满分为480分,实行分数制。“学业水平测试”包括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七门,分为选修测试科目和必修测试科目。招生时则按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成绩划定省最低控制分数线,并按照不同录取批次高校对生源质量的基本要求,分别对考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提出相应的等级要求。

二、高考改革方案设计的亮点

1.与高中新课程改革一脉相承。江苏高考改革方案的显著特点就是将高考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其指导思想都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2005年秋季,江苏正式进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行列,此次课改提出高中课程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1]。从江苏高考改革方案来看,与新课改的精神是完全吻合的。

2.学业水平测试纳入高考,不再“一试定终身”。以往的高考方案,均以一次高考成绩作为唯一的录取标准,即所谓的“一试定终身”。这种“一试定终身”产生了两个明显的影响:一是社会实践中高考的作用被扭曲,导致“高考指挥棒”效应,加剧了应试教育[2]。二是增加了考生的负担,由于“一试定终身”,使得考生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背负巨大的压力,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长。

3.分数与等级相结合,不再“分分计较”。江苏高考改革方案将分数和等级相结合,语数外三门统考成绩采用分数制,学业水平测试采用等级制,综合素质评价也采用一定的等级来呈现。调查结果显示,80.1%的学生和72.2%的老师认为,学业水平测试实行等级计分“非常合理”或者“比较合理”。等级分的使用,既能较好地体现区分度,又能避免不同学科之间可能出现的分数不等值问题,同时使得考生不必“分分计较”,推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发展。

4.充分扩大高校的招生自,有利于人才选拔。江苏高考改革方案中,除3门统考科目是刚性指标外,高校在“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两部分有充分的自,高校可以对“学业水平测试”中的“选修”部分的考试等级以及“综合素质评价”中“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自行制定标准,录取的时候还可以参考“学业水平测试”中“必修”部分的考试成绩,以便于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有更加全面的评定。调查中,89.1%的学生和95.6%的老师认为现行高考方案更加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三、高考改革方案实施中出现的偏差

1.学生选科凸显功利性。学业水平测试中的选修科目,其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以提供充分的个性发展空间,但实施中却偏离了初衷,功利导向,使得学生并未能按照预期的目标实现兴趣选科,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以及高考改革的预期目标未能顺利得以实现。

2.综合素质评价偏离预期目标。高考改革方案的目标是期望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中学的素质教育。但在实际实施中,学校、教师、学生都将高考方案中刚性指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而偏软的指标则尽可能忽略,出现狠抓语数外统考科目,而忽视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59.5%的学生和77.5%的老师认为所在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不公正或者没有真正实施过,83.3%的学生和96.9%的老师认为现行高考方案中的“综合素质评价”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引导作用不大,或者根本没有作用,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中也没真正起到作用。

3.仅以统考成绩划定分数线造成中学教学组织的困难。江苏高考改革方案旨在通过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三方面全方位考虑来选拔优秀的人才,但是实施过程中,由于统考只考语数外,并以统考成绩划定分数线,导致中学教学更为重视语数外,在语数外上分配更多的时间和师资,以追求上线率。在访谈中,有些地理、生物、化学老师反映,学业水平测试前两个月超负荷工作,一旦学业水平测试结束,则陷入休假状态。

4.招生录取中存在的问题。招生录取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等级计分带来的困难,许多高校招生教师反映物理、化学等成绩以等级来测量比较模糊,不利于人才的选拔。二是录取中未能真正做到多元化评价和多样化录取。高考改革方案中,以统考科目的成绩划定投档线,同时依据不同高校对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的等级要求进行录取,而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的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的成绩仅仅作为资格线,未能真正为高校的录取提供依据和参照,发挥的作用也微乎其微。从某种程度上讲,录取还是以一次高考成绩为主。调查中,91.2%的老师仍旧认为,目前的高考方案选拔人才的依据依然是高考成绩。

四、影响高考改革方案实施效应的因素分析

1.社会各方响应的滞后。高考方案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学校、家长及社会的响应情况,对方案改革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影响。学校的本位主义观念、家长的现实主义思想,以及社会和个人利益的再分配,都是导致高考改革方案目标不能完全实现的原因。学校、教师、家长关心的并不是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是怎么样尽快地适应方案,并在其中建立比较优势。

2.高考改革目标的部分错位。高考属于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选拔性考试,有选拔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压力。学生背负沉重学习压力的根源不在于高考方案的本身,而在于社会存在的竞争。“只要存在强制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脑体分工,竞争就会存在。高考取消不了,高考的竞争也取消不了”[3]。事实上,只要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优胜劣汰,只要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考试压力就不会减轻。

3.高考功能的异化。高考最基本的功能是相对公平地选拔人才,然而,现行高考的功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渐渐偏离了考试的初衷。人们不再将高考看作是评价和反馈的手段,而是将其看成一种目的,高考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高分,现行高考结果所反映的主要不是学生的发展潜力,而是学生对于考试的准备程度;不是学生的学习水平,而是教师的辅导水平[4]。对高考功能认识的异化,也是影响新方案实施的重要原因。

4.对高考方案认识的偏差。江苏高考改革方案的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意在将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都作为高考录取的有机组成部分。方面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多方位的视角和多元化的依据。

5.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标准的缺失。将综合素质纳入高考体系,本是江苏新高考方案的亮点之一,但是实施中却出现了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标准的缺失和诚信体系的不完善。调查显示,有68.6%的学生和77.6%的老师认为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未能落到实处”或者“没有真正实施过”,并没能真正起到引导中学素质教育健康良性发展的作用。究其深层原因,还是社会诚信制度的缺失,没有诚信制度的保驾护航,综合素质评价就不能真正起到作用。因此在我国的社会实际背景下,社会各界对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否合适、不同学校给出的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是否具有可比性等问题都提出了质疑。可见,社会制度不完善、普遍缺乏诚信是高考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偏离初衷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考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它既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学校拿出“破冰”的智慧和勇气,也需要社会公众观念的转变以及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为高考改革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才能确保高考改革方案科学合理地实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2]朱宇.论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改之关系[J].湖北招生考试,2009,(4):15-19.

[3]杨学为.高考改革与国情[J].求是,1999,(5):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