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5: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货膨胀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应对经济衰退,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关于通货膨胀的担心再次出现。但也有人说,当前并无通货膨胀迹象,因为价格还没有上涨。
这两类人都在谈论通货膨胀,谈论的却是两个不同的事情。对于通货膨胀,学术界一向有两种看法,普及程度大相径庭。
不那么流行的看法是:通货膨胀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部分因此得名。一向持有这种看法,并将其贯彻到底的,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比如说哈耶克。
按照这种看法,所谓通货膨胀,就是货币太多了。由于当代各国都实行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制度,因而也可以说,通货膨胀,就是中央银行发行了太多货币,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太多了。当然,“太多”究竟以什么为标准,涉及复杂问题,暂且不论。既然人人离不开货币,事事离不开货币,一旦货币太多,就必然导致严重而广泛的问题,其中一项便是货币贬值。这很容易理解:市场上一种东西太多,其价格必然会下降,货币同样如此。它的另一个名称是―价格上涨。
这恰恰是另一种通货膨胀观的核心概念。来看看风行数十年的萨缪尔森经济学教科书给通货膨胀所下的定义:“通货膨胀意味着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今天,我们用价格指数,也即成千上万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来计量通货膨胀。”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等于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今天,从政府官员到经济专家,再到一般民众,似乎更多地接受第二种通货膨胀观。它是否正确呢?通货膨胀的英文为inflation,字面含义就是充气、膨胀。最初将其用于经济学领域的人,恐怕就是用它来描述在一个经济体内,货币(早期很可能是黄金等)的增加像充了气一样在膨胀。仅从文字学的角度看,货币主义的通货膨胀观似乎更为准确――只要货币在某个时期内不正常地增多了,就发生了通货膨胀。
流行的通货膨胀观是把通货膨胀的一个后果当成了通货膨胀现象本身,未免有点不讲修辞学。
问题远不是修辞学那样轻巧。物价主义的通货膨胀观会产生很多严重的政策性后果。
信奉物价主义通货膨胀观的人会倾向于滥用通货膨胀概念。比如,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因为石油涨价,所以出现了通货膨胀;工人的工资上涨了,所以出现了通货膨胀。或者说,对某种商品(比如房屋)人们有过度需求,从而造成了通货膨胀;投资过热,造成了通货膨胀。在这样的认识下,一种奇怪的政策被催生出来:既然成本上涨可以形成通货膨胀,那么,解决通货膨胀的办法就是控制“物价”。前几年,有人曾建议政府要抑制劳工工资的提高。
有时候,信奉物价主义通货膨胀观的人因为没有看到物价的普遍上涨,会对已经存在的通货膨胀视而不见,忽视其严重后果。这可能正是眼下很多人士犯的错误。
货币多发已构成通货膨胀,但在某种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却未必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现在中国可能正是这种情形。从去年底开始,中央银行开动货币水泵,向经济体大量注入货币。结果就有了半年来中国股市的繁荣,也有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就这些领域而言,价格的上涨是明显的。但其它经济部门,尤其是制造业、一般服务业,依然处于不景气状态,价格依然表现为低迷。拿这一部分价格与资产价格加总计算,价格总水平确实没有上涨。很多人正是据此断言,中国没有通货膨胀之虞。
价格总水平没有上涨,并不等于经济体没有遭受通货膨胀之害。在奥地利学派看来,通货膨胀真正的危害不是价格总水平上涨,而是价格相对结构遭到扰乱。多发的货币导致不同行业、不同商品的价格以不同幅度上涨,而企业家将会得到错误的价格信号。比如,当前的资产价格上涨就诱导原来实业领域的企业家将大量资源投入到股市、房市中。这对整体经济恢复和繁荣是否有利?
篇2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分类,货币政策框架主要包括三类:货币总量目标制、汇率目标制和通货膨胀目标制。目前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一种新兴的货币政策框架,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各国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货币供给在中长期是中性的,即从中长期来看,货币供给的变化只能影响价格,而对实体经济的产出和就业无实质性影响。二是通货膨胀无论是对资源配置还是对长期产出,都将产生不利影响。三是由于货币政策难以避免的存在滞后效应,使得货币总量目标制、汇率目标制容易造成实体经济的频繁波动,使得菜单成本和鞋底成本上升。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含义及理论基础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指货币当局预测通货膨胀的未来走向,并将此预测与已经确定的通货膨胀目标相比较,根据两者之间的差距决定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整和操作;如果通货膨胀预测结果高于目标或目标区上限,采取抑制性货币供给调整;如果通货膨胀预测结果低于目标或目标区下限,采取松动性货币供给调整;如果通货膨胀预测结果在目标区范围内或非常接近目标,货币政策倾向则可保持不变。
约翰・格林在《通货膨胀盯住目标:理论及政策含义》中综合运用“卢卡斯供给函数”和“新凯恩斯经济学”所提倡的复数货币政策规则,对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进行了理论阐述;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多种研究成果,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应运而生。卢卡斯供给函数可以表述为:y=y*+(?仔-?仔*)-?着,其中y代表实际经济增长率,y*代表充分就业时的经济增长率,?仔代表实际的通货膨胀水平,?仔*代表理想的通货膨胀水平,?着为随机变量,代表外来的冲击。假定?着的期望值为0,且方差为某一常数;?着的系数为-1,表示其对经济增长具有消极的影响。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等于理想通货膨胀率且?着=0,那么实际经济增长率,即产出达到理想状态,这时经济运行处于最佳状态。但若?着≠0,那么实际经济增长偏离最佳状态。因此,为了克服随即变量产生的冲击,货币当局需对之做出相应反应。根据货币主义观点,假定实际通货膨胀水平完全由货币供给量决定,即?仔=m,m为货币供给增长率。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货币当局需要对外来冲击做出反应时,货币供给量遵循这样的规则:m=?仔*+a?着,其中?仔*为理想的通货膨胀水平,或者说是货币当局认可的“基底通货膨胀率”或“目标通货膨胀率”,a为货币当局对外来冲击做出的货币政策反应性调整参数。这种货币供给规则被称为复数货币政策规则。它不同于“单一规则”,因为此时a=0,即货币政策不对外来冲击做任何反应;也不同于“相机抉择”,因为它是一种“基于既定规则的政策方式”,对外来冲击的反应模式是事前公布的,已经被公众所了解。通过建立这样的复数货币政策规则,货币当局可以使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调整到理想的通货膨胀水平,不会受货币当局为应付外来冲击而采取的反应措施所影响;而且,对货币当局而言,复数货币政策规则可以对其行为产生约束,在公众中建立良好的市场声誉,从而避免了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复数货币政策规则的确立以及它所产生的通货膨胀预期的稳定性,可以保证实际通货膨胀控制在货币当局所拟定的目标范围内,这样通货膨胀目标制就可得到成功的实行。
三、通货膨胀目标制对完善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建议
以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严重干扰了我国的舆论判断和公众预期。因此,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把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直接钉在通货膨胀率上,同时将利率、货币供应量和经济景气指数等其他主要经济变量作为监测指标,这应是一个可行的选择。有鉴于此,笔者建议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而采纳以长期性的“核心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即按较长的时间跨度,把通货膨胀的目标值限定在1%~3%这样的幅度内,重构一个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一)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可信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可信度是通货膨胀目标制成功的关键。也就是说,中央银行有相对独立的权力选择必要的政策工具来实现通货膨胀目标。这意味着中央银行不为财政赤字融资,因为持续的巨额财政赤字将加大通货膨胀压力,从而削弱货币政策在实现任何名义目标方面的有效性,并迫使中央银行采用协调性的高通胀率货币政策。
目前,我国由于政府与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并非完全一致,所以在两者的目标发生冲突时,缺乏独立性的中央银行可能会屈从于政府,从而无法完成既定的通货膨胀目标。另外,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来看,由于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是寡头结盟的市场结构,而国有商业银行又在其中居垄断地位,货币政策主要依靠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渠道传导,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这些方面会使中央银行在进行货币政策操作时受制于政府和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考虑,使相应的货币政策操作可能缺乏呼应,从而产生中央银行公布的通货膨胀率有实现不了的风险。
与此同时,增强中央银行的声誉与可信度也是至关重要的。中央银行要定期发表对于通货膨胀状况、货币政策动机以及通货膨胀前景的看法。定期撰写报告,阐述在执行通货膨胀目标方面的绩效,公开有关宏观经济形势与公众保持很好的沟通,增加公众对于影响通货膨胀前景的基本经济关系和金融关系的理解,从而减少货币政策的模糊性。一旦公众对中央银行的意愿和能力产生怀疑,其行为就会与中央银行的要求发生背离,以致影响政策实施的效果。
(二)建立一个实际可行的通货膨胀目标。目标期通胀率的预测值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操作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预测的准确与否将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由于以下两个原因,预测通胀率的准确性却往往难以保证:(1)从货币政策操作到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实际影响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滞(一般为1.5~2年),意味着对通胀率的预测至少是1年半以上。而预测期距目标期的时间越长,预测的准确性就越差。(2)现实中的经济现象错综复杂,仅用计量的手段来反映经济运行规律并模拟其未来的运行轨迹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宏观经济运行波动较大时更是如此。
当然,通货膨胀并非越低越好,因为过低的通货膨胀会阻碍经济增长,如每2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的下降对于不同国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社会福利效应。最新研究表明,通货膨胀每下降2个百分点,美国GDP下降0.68个百分点;英国下降0.21个百分点;德国下降0.85个百分点;在西班牙则下降1.47个百分点。值得强调的是,以零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目标是危险的,因为通货膨胀最后结果在零上或零下的概率是相同的。而通货紧缩可能会造成很坏的影响,需要加以防范。
篇3
现代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决策,按其所涉及内容和环节,财务决策可以分为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股利分配决策。通货膨胀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经济环境因素之一,影响着企业财务决策的各个环节。
笔者拟在阐述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决策各个环节的影响,进而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特征
通货膨胀一般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状况。它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通常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亦即货币所代表的商品价值普遍下降。因此,局部性的价格上涨不能视为通货膨胀,季节性、暂时性或偶然性的物价上升也不能视为通货膨胀。同时,并不排斥通货膨胀过程中有个别商品价格的下跌。
具体到财务领域,从理财的一般理念而言,通货膨胀的特征表现为通货膨胀期间,所持有的现金及其等价物一般会遭受货币购买力贬值的损失,而持有实物资产则一般会获得持有利益。
企业的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的金额是固定不变的,但它们所代表的实际购买力却随着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变化。与此相反,非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负债的价格一般是变化的,但它们所蕴藏的购买力却不随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变化。因此,当物价水平上涨时,实物性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也上涨,而货币性资产和负债的实际购买力要下降,出现贬值的损失。
二、通货膨胀对财务决策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企业投资是指以收回现金并取得收益为目的而发生的现金流出。企业的投资,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以投资时间的长短为依据,可以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以投资的对象为依据,可分为项目投资和证券投资。本文以长期投资中的项目投资(资本投资)为例来说明通货膨胀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在做项目投资决策时,对投资项目的评价常用折现指标(如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等)和非折现指标(如投资回收期、会计收益率等)两类。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通常以折现指标作为投资决策方案评价的主要依据,而非折现的方法是把不同时间的货币收支看成是等效的,所以在决策方案评价时,其指标只起辅助作用。
在用折现指标做项目投资决策分析时,预测不同时期的现金流量则成了关键。在不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项目的现金流量比较容易估算,但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由于物价水平的上升及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将对项目的现金流量产生如下重大影响:
1 造成虚假的税后经营利润
在不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通常以历史成本的损益表为依据来预测未来的税后经营利润,该利润仅仅是企业正常盈利的收益;而在通货膨胀时期,则大相径庭。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项目的税后经营利润是历史成本和现行收入相配比的计量结果。在其盈利中,不仅包括了企业正常盈利的营业收益,而且还包含着企业已实现的资产存置收益。后者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企业资产增值而获得的,它实际上并非真实的收益,而是虚增的收益。因通货膨胀而高估的会计收益,也使企业承担了不应承担的所得税。
2 造成折旧与摊销的不真实
由于计提折旧的依据是历史成本而非重置成本,在通货膨胀时,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就会歪曲企业的折旧与摊销的真实情况。
3 影响企业经营营运资本和资本支出
通货膨胀下,由于原料价格上升,保持存货所需的现金将增加,人工和其他费用的现金支付也将增加,售价提高使应收账款占用的现金也将增加。企业为了应付越来越多的应收账款及坏账损失,不得不增加流动资金的投入,这势必影响企业的经营营运资本。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资本支出。
上述影响将对项目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变化,会使企业遭遇现金短缺的困难。而这一切,都可归因于通货膨胀对现金购买力的“蚕食”作用。
(二)通货膨胀对筹资决策的影响
筹资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等活动对资金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行为。筹资决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包括向谁筹集,在什么时候筹集、筹集多少资金等等。筹资决策的关键是决定各种资金来源在总资金中所占的比重,即确定资本结构,以使筹资风险和筹资成本相配合。通货膨胀的发生,将对企业的筹资环境、筹资风险及筹资成本产生影响。
1 通货膨胀对企业筹资环境的影响
通货膨胀期间,将会出现资金供给不足和企业资金需求增大的现象。国家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对其进行宏观调控,势必紧缩银根,减少货币的供给总量。同时,由于物价持续上涨,随着企业经营风险的进一步加大,银行贷款风险也随之上升,这使得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变得更加谨慎,进一步严格银行贷款的条件。在资本市场上,随着市场利率的上升,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暴跌,也增加了企业从资金市场上筹资的难度。对筹资方而言,如前文所述,虚假利润的出现、折旧与摊销的不真实,最终的结果是使企业遭遇现金短缺的困难,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不断膨胀。这种供需不平衡的异常现象,改变了企业筹资的环境。
2 通货膨胀对企业筹资风险及筹资成本的影响
随着筹资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筹资风险也将加大,风险对应着报酬,这意味着筹资成本的上升,用公式表示如下:
I=i+p
其中:l-投资者要求的名义报酬率;i-投资者要求的实际报酬率;p-预期通货膨胀率。
(三)通货膨胀对股利分配决策的影响
股利分配是指公司制企业向股东分派的股利,是企业利润分配的一部分。股利分配涉及的方面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确定股利的支付比率,即用多少盈余发放股利、多少盈余为公司所留用。因此,股利决策也被称为内部筹资决策。支付给股东的盈余与留在企业的保留盈余,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减少股利分配,会增加保留盈余,从而减少外部筹资需求。
通货膨胀期间,随着筹资环境的恶化和资金成本的上升,外部融资将变得更加艰难。此外,企业利润中还包含着资产的持有收益。因此,企业利润分还是不分、多分还是少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股利分配决策。
三、消除通货膨胀对财务决策不利影响的对策
(一)对历史成本计价方法作适当的修正,对现金流量相关指标加以调整
由于我国迄今为止尚未制定出针对通货膨胀的具体会计准则,在现有的条件下,为使投资决策使用的现金流量相关指标更加真实、可靠、更具相关性,可以在现有的计量模式下,对该指标适当地加以修正,从最大程度上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
1 根据企业收入,成本费用以及营运资本的构成实际,结合通货膨胀率,对其作适当的调整。
2 改变折旧和摊销的计算方法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如果企业采用直线法进行折旧或摊销,将造成按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提取折旧仍无法实现固定资产的重置,难以维持企业的简单再生产。为此,在预测现金流量时,可采用加速折旧法,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通货膨胀对固定资产更新的影响。
3 按照物价上涨的程度重估存货和固定资产的价值,适当调整营运资本和资本支出的金额
按存货和固定资产的重估价计算确定其被耗用后转化费用的金额,适当调整营运资本和资本支出的金额,用各期实现的收入对所耗用的成本费用予以补偿,将保证投入资本的完整性,增强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充分考虑通货膨胀附加率因素,调整收益率评价标准
企业筹资的目的是投资,在做资本投资项目评价时,预期项目收益率也应加入通货膨胀附加率因素,进而在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与资本成本之间作出比较:当投资项目的收益率超过资本成本时,企业的价值将增加,为可选的投资方案;而当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小于资本成本时,将有损企业的价值。
篇4
【关键词】农产品相对价格;通货膨胀;价格超调
一、引言
农产品价格和通货膨胀的关系是学术界和决策者们一直关注的问题。人们关心的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是否必然导致未来通货膨胀?从2007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通货膨胀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CPI同比增长率从2007年6月的4.4%最高上升到2008年2月的8.7%。在这轮通货膨胀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特点是食品价格的上涨远远超过了其它各类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幅度。例如,2008年4月CPI同比上涨8.1%,其中食品分类价格指数上涨率高达22.1%。有很多学者依据这一现象认为,这轮通货膨胀主要是由食品价格的上涨推动,而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外生因素导致的农产品供给的减少(如蓝耳病引起猪肉供给减少)。所以,这种观点又被称为“农产品价格推动型通货膨胀”。持反对观点的学者认为,农产品价格波动和总体物价水平波动同时受到另外一种因素的影响(普遍认为是由于货币供给过度),只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比总体价格的波动幅度要大,从而体现为农产品通胀率高于其他消费品的总体通胀率。以上两种观点都可以解释通货膨胀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动态关系,但两者背后的政策含义却截然不同。坚持第一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不应过分关注农产品价格波动。面对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央行不应当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因为这样将导致经济衰退,并且无益于降低通货膨胀。而坚持第二种观点的经济学家则认为,货币政策只需要关注总体通货膨胀,而把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仅作为通货膨胀的一个信号。因此理清农产品价格与通货膨胀,以及农产品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含义。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背景下,既对货币政策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又对农业产业政策有指导意义。
本文的后续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回顾了国内外研究货币供给与农产品价格变动的相关文献;第三部分描述了我国农产品价格相关的一些基本事实;第四部分实证研究了中国货币供给与农产品相对价格变动,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本文结论放在第五部分。
二、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综述
实证上,国外已经有很多学者对货币供给与农产品价格和农产品相对价格变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Devadoss(1987)估计了一个包含M1和农产品相对价格的双变量自回归模型,而Chambers等(1984)估计了一个包含了M1、名义农产品出口净值、农产品相对价格以及农民名义收入的四变量模型,两个研究结果都发现货币供给冲击对农产品相对价格有重要影响。
针对中国的货币供给与农产品相对价格以及农产品价格和通胀之间关系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相关研究中,卢锋、彭凯翔(2002)采用均衡修正模型对中国1987~1999年粮价变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粮价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同时实证表明通货膨胀是粮价上涨的原因,而不是相反的结论。
三、基本事实及解释
首先我们比较了1985~2007年中国总体CPI、食品CPI以及农产品PPI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在我国历次通货膨胀时期,农产品相对价格都大幅上涨。因此在我国通胀时期农产品相对价格上涨不仅仅是上轮通货膨胀(2007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特有的现象。与中国的情况类似,研究外国通货膨胀事实后也发现,各国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都要大于其他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针对这一普遍现象,外国也有许多学者给出了各自的解释。为了确认货币因素是否是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变动的原因,我们考察了我国货币增长率与农产品价格通胀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货币供给增长率领先于农产品PPI的增长率。因此可以认为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变动是影响农产品通胀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一)变量选择及描述
不同于卢锋、彭凯翔(2002)和赵留彦(2007)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货币增长与农产品相对价格的关系。因此没有选择粮食价格作为变量,而采用了农产品价格指数(AGPPI)作为研究变量。此外选择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和货币供给(M2)变量。选择PPI而不选择CPI的原因在于,CPI中食品的权重较高。因此CPI中包含农产品价格,而PPI为中不包含农产品价格。因此用PPI作为农产品相对价格比较的基数较为合理。
我们需要实证检验货币供给、农产品价格与工业品价格之间的关系。样本选择1984~2007年的年度数据,所有的数据都首先取自然对数。实证分析前,首先需要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稳定性检验,我们同时采用ADF和PP检定方法检验了三个变量的时间序列特性。我们采用Jonhanthan协整检验方法,两种判别方法都表明,三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协整关系为:LNGPI=0.36LNPPI+0.16LNM2 (1)
结果说明从长期来看,农产品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以及货币供给同方向变动。
(二)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第一,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由于变量之间存在一个长期均衡关系,因此模型中需要引入一个误差修正项,即考虑采用VEC模型进行回归。
回归模型表示为: (2)
其中Yt=(agppi,ppi,m2)t,采用AIC等滞后阶判别标准,回归中滞后阶选择为2阶滞后。表明如果农产品价格偏离长期均衡值,那么短期农产品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和M2都将会逐步向均衡值回调。第二,格兰杰检验。时间序列变量之间的一个重要关系是因果关系,即哪个变量是导致其他变量变动的因素。为了得出货币供给、工业品出厂价格以及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采用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三个变量两两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货币供给并不格兰杰因果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假设被拒绝,同时货币供给并不格兰杰因果导致农产品价格的假设也被拒绝,说明货币供给是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原因。
五、结论和不足
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的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内生于货币供给冲击,货币过度扩张是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直接因素。同时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波动也内生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扩张引起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要大于其它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本文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货币政策对中国农产品价格和农产品相对价格变动的重要影响。这一结果有非常重要的政策含义:在通货膨胀时期,即使我们观察到剔除了农产品通货膨胀的核心通胀率并不高,但这只是通货膨胀的结构性表现,而不能误认为通货膨胀率还不高。由于货币的过度扩张是导致通胀的主要因素,因此央行应该通过观察总体通货膨胀率来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而不应当仅仅关注核心通胀率。
参 考 文 献
[1]赵留彦.通货膨胀预期与粮食价格动态[J].经济科学.2007(6)
[2]卢锋,彭凯翔.中国粮价与通货膨胀关系(1987~1999)[J].经济学季刊.2002:1(4)
[3]Chambers,R.G.,“Agricultural and Financial Market Interdependence in the Short Run”,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84,66:12~24
[4]Devadoss,S.,and W.H. Meyers,“Relative Prices and Money:Further
篇5
关键词: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原因
以前去小饭馆吃顿饭,大蒜可以不要钱,免费吃,因为它不值钱,可后来有一段时间都涨到一元钱一个了,于是大蒜就有了"蒜你狠"绰号。还有"豆你玩",当然这背后有炒作的原因,但也有通货膨胀的影子。假如2年前,10元钱能买1斤牛肉,可是现在却需要20元才能买1斤牛肉。而且这种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这就断定通货膨胀确实发生了。
在经历了连续两年CPI持续上涨之后,2012年一季度通货膨胀似乎有所控制,但是随着国际上石油价格的上涨,引发了诸多关于我国于CPI指数回涨的猜测。如果说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它们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债务危机以及持续疲软的消费市场,那么对于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来说,它们面临的一个重大困境则是严重的通胀。那么什么是通货膨胀?回顾历史我们仍然不能忘记和期间,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值。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明显地上涨的经济现象。在把握通货膨胀的含义时,应注意:第一,物价的上涨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涨,而是指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即物价总水平的上涨。第二,不是指物价水平一时的上涨,而是指持续一定时期的物价上涨。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
经济学界按成因将通货膨胀划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根据传统的凯思斯理论,通货膨胀源于总需求超过充分就业情况。现代货币主义对于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着重是从货币因素的角度来进行说明的。他们认为,当货币供给量增加,引起社会总需求扩大,这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就是货币因素引起的。其道理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必然会扩大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但一旦达到充分就业以后,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就达到了极限,只能通过提高价格的办法来抑制总需求。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从产品和劳务的供给和成本方面来解释物价水平的变动,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足由于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人们通常把引起通货膨胀的成本方面的原因归为:第一,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第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第三,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第四,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混合型的通货膨胀。
3. 结构型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而引起的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的持续上涨。
二、通货膨胀的测定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衡量通货膨胀则主要利常用的物价指数有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数三种。
消费物价指数,又称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它是衡量各个时期居民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化的指标。它既可作为通货膨胀率的测定指标,又可作为工资、津贴调整的依据。
批发物价指数,它是反映不同时期商品批发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它通过对比基期计算出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持成本性的通货膨胀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批发物价指数最适合于衡量通货膨胀率。
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数,它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对按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三、通货膨胀的后果
通货膨胀意味着用一定数量的钱,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居民存在银行里的钱在缩水;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利润在缩水,所以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企业投资的风险加大,这样的情况下投机的活动会增多。
通货膨胀到了一定程度,会影响百姓对国家的信心,所以也就是说现代社会,要攻击一个国家,首先要攻击的是这个国家的货币。当恶性通货膨胀发生时,任何金融资产都不能要了,甚至实物资产(如房产、企业)也不能要,因为这里的经济必将陷入长期的萧条,甚至出现动乱。
造成实际收入和实际财富的再分配。如果名义工资率的增长小于通货膨胀率的增长幅度,消费者和企业因货币贬值,所获得的货币收入购买力下降,即实际收入减少。通货膨胀不利于大多数工薪阶层、退休者、失业和贫困者接受政府救济者、债权人;在通货膨胀中,那些价格上涨超过成本上升的行业将得到扩张,而价格上涨小于成本上升的行业将收缩。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在一定条件下,能促使厂商扩大生产规模,增雇工人,导致国民收入上升;而通货膨胀使得银行的实际利率下降,这又会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总供给的增加。
四、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原因
粮食、能源大幅度价格上涨过快,在成本推动下,相关联的产品价格上涨。近几年了,由于城镇化的速度过快,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土地和农产品产量的减少,未来这一局面还将持续,所以农产品的供应将越来越紧张。例如:2011年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5个百分点,涨幅比4月份上涨0.1个百分点,1到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2个百分点。期中,食品价格上涨11.7%,非食品价格上涨2.9%。
由于贸易顺差过大、国际热钱的不断涌入、房地产规模过快扩大、信贷规模扩大等因素,使得货币流动性过剩。国际贸易顺差大,国内外汇储备过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外汇储备越多,人民币的供应量必然增多,所以就会出现流通中货币量过多的局面,也就是超过了实际市场所需要的货币量,必然带来价格水平的上涨。以2010年为例,我国当年的GDP是397983亿元,而货币供应量(M2)则为725851.79亿元,将近GDP的两倍。信贷规模扩大,导致有部分投资过旺,造成需求增加,所以价格上扬。
另外民间经济学家,刘伯坚的嫡孙--刘军洛的观点,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是被美国绑架了的。"我们知道大萧条之后中国央行行定会救助我们。因此,又是一种新的"火情"。中国储蓄必然火速进行对冲通货膨胀的"有效配置"。几十万亿元人民币储蓄去哪儿?看看我们最最壮观的楼市,这是它们的必然宿命,华佗再世也只能摇头离去了……。我们看到了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超过50%诱人的涨幅。如果现在谁还坚定"中国楼市还涨论"的话,那在未来两年难免只有破产的份儿了。"刘军洛认为--美国推进全球化的必然允决条件是:不择手段地推高中国房价,再推高中国房价。楼市的上涨,带动了其他的上涨。对于刘军洛的言论,笔者认为他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研究经济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能说唯一因素促成了通胀的结果,既然存在通货膨胀这样的事实,它就必然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在全球多数国家(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例如:普京:2012年俄罗斯通货膨胀率或略高于6%,韩国在2012年是控制通货膨胀在3%左右……也就是意味着,大家都在通货膨胀,谁控制通货膨胀,谁将受伤害,因为全球经济是一体的,以一国之力,来改变全世界是困难的。当下要做的不是防止通货膨胀问题,而是怎样通货膨胀的问题。
也许咱们老百姓,关注的是油盐酱醋的价格,但是对于处于国际环境中的经济,是不以某人、某国的意志为转移的。通货膨胀下,最重要的是保护本国的财富和资源不被掠夺。
参考文献:
[1] 罗光华. 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危害、原因及对策的实证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11(01)
篇6
关键词:财政主导型制度;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自主性货币政策;货币主导型的李嘉图制度
中图分类号:F015;F8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60(2008)06-0008-06
一、引言
1995年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和实施,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一次货币制度改革。其改革动力源于对中国通货膨胀周期的深刻反思和向国外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当时,研究中国通货膨胀和产出增长周期的经济学家一致认为,货币创造的变动是通货膨胀周期的直接原因,而货币创造的变动是源于弥补财政赤字的需要(Deng,1994;Leroy,1994;Shahid,1994;World bank,1995)。因此,根据上述理论逻辑,似乎必有如下政策建议:若要保持价格水平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必须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我们认为,尽管理论逻辑没错,但是综观对制度变革前通货膨胀周期的经验研究,我们发现,他们并不是以一个充分体现该逻辑并有着丰富内涵的跨期理论框架――财政主导型制度为基础的。
二、经过修正的财政主导型制度及其检验框架
(一) Brandt等的基本逻辑及局限
Brandt等(2000)认为,非充分的经济分权和中央政府对国有企业就业增长的承诺之间的矛盾是导致通货膨胀周期的制度根源。他们的理由是:一方面,市场化改革允许非国有企业进入。但由于没有承诺的硬预算约束下的非国有企业相比有承诺的软预算约束下的国有企业有着明显的效率优势,因此,享有金融分权的国有银行就有激励把贷款贷给非国有企业,从而放大了非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的产出增长率缺口。这样,为了维持对国有企业就业增长的承诺,中央政府就必须给予国有企业转移支付。但是,由于财政分权导致中央政府财政收入下降,而金融分权又剥夺了中央政府分配信贷资金给国有企业的权力,因此,中央政府不得不求助于货币创造。正是货币创造直接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增加。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之所以下降而出现通货膨胀周期,是因为对货币创造存在最大值的考虑和出于对恶性通货膨胀的担忧,中央政府不得不重新收回控制信贷资金配置的权力。货币创造减少,通货膨胀下降。我们认为:这个解释框架的最大局限在于没有意识到中央政府发行国债也是弥补转移支付的一种有效方式,因而也就忽视了中央政府在国债、信贷、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货币创造之间进行跨期选择的可能以及这种选择对通货膨胀周期的含义。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局限在于,没有对引起货币创造的因素进行彻底的分析就不能充分地解释通货膨胀周期。因为,除了给国有企业的转移支付会导致财政赤字外,还存在其它导致财政赤字的因素,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货币创造。综合以上考虑,我们认为,政府跨期预算方程才是解释通货膨胀周期的最有效工具。
(二)经过修正的财政主导型制度及其检验框架
财政主导型制度首先由Sargent等(1981)提出,他们展示该制度的工具是政府跨期预算方程。经过简单推导,就有了如下有用的等式:政府上期期末的负债实际值等于基本盈余的现值和铸币税的现值之和。 其含义是,给定政府上期期末的负债实际值,跨期预算方程展示了如果基本盈余的现值减少,那么,铸币税的现值就必须增加以保证跨期预算方程成立。或者说,给定基本盈余的现值,如果货币当局试图降低今天的通货膨胀和铸币税,那么未来的通货膨胀和铸币税肯定要上升。但是,在解释中国通货膨胀周期时,为什么还需要对跨期预算方程进行修正呢?理由是前面所讨论的制度背景赋予了银行信贷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方式的合理性。经过变换,我们容易得出如下的经过修正的跨期预算方程:政府上期期末的负债实际值等于基本盈余加银行信贷的现值和铸币税的现值之和。 其含义是,给定政府上期期末的负债实际值,如果基本盈余和银行信贷的现值减少,那么,铸币税的现值就必须增加以保证跨期预算方程成立。或者说,给定基本盈余和银行信贷的现值,如果货币当局试图降低今天的通货膨胀和铸币税,那么未来的通货膨胀和铸币税肯定要上升。
从历史上看,通货膨胀是否是赤字的后果?既有文献专注于对赤字对货币增长的影响做经验估计。但是否存在财政主导性,正反两方面的证据都有(沃升,2004)。有一种反对此类实证文献的观点认为,将货币增长对赤字做简单回归,或者使用不加限制的VAR分析来评估格兰杰因果关系(即赤字是否含有对未来货币增长的预测信息),这都忽视了跨期预算平衡所蕴涵的关于税收、债务和铸币税长期行为的信息。跨期预算平衡表明,基本赤字和债务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赤字成分和债务存量之间的这种联系限制了开支、税收和铸币税的时间序列行为,而这表明对这些变量行为的实证建模应当采用向量误差纠正模型(VECM)。一个可借鉴的文献有Bohn(1991)。不过该文献考虑的是政府支出、政府收入(政府税收和铸币税之和)和上期期末实际债务之间而非赤字、铸币税和上期期末实际债务之间的协整关系,因此,就不能直接显示政府赤字和铸币税或通货膨胀的关系。考虑到实际需要,我们认为,只要构造经过银行信贷修正的赤字、铸币税和上期期末实际债务三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即VECM,并在此基础上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就可以检验经过修正的财政主导型制度对中国1981―1994年期间通货膨胀周期的解释力。需要指出的是,之所以选择1981年作为考察期的始点,是因为这一年是中央政府恢复发行国债年。
三、FTPL的经验合意性、检验策略及其制度变革的方向
(一)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FTPL)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种:Leeper意义上的FTPL
Leeper(1991,1993)认为,通货膨胀永远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只在特定的条件下才成立,这个条件就是积极型货币政策与被动型财政政策的组合(简称为AM/PF)。在近期,Davig等(2006a)对Leeper中的政策性质作出了如下具体的定义:积极型货币政策(active monetary policy)是指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反应系数超过1,否则是被动型货币政策(passive monetary policy);[JP]积极型财政政策(active fiscal policy)是指税收对债务的反应力度不足以支付实际利息成本,否则为被动型财政政策(passive fiscal policy)。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定义取决于Leeper的模型结构,对于不同的模型,政策性质的具体定义将会有所区别。在上述组合下,财政政策只是起到平衡政府现值预算约束的作用,对价格水平的决定不起任何作用;但是若是被动型货币政策与积极型财政政策的组合(简称为PM/AF),则通货膨胀不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其中财政政策在价格水平的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货币政策以非传统理论所预期的结果在起作用指紧缩性\扩张性货币政策所导致的未来高\低通货膨胀现象。这是一种传统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价格之迷”(Price Puzzle)(Davig ,et al,2006b)。,这就是Leeper意义上的FTPL。以上两个组合是在可使一个模型经济获得局部惟一理性预期稳定均衡的意义上定义的,又常被称为“政策诱导性均衡”(policyinduced equilibria)(Favero,et al,2005)。或许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一定义比下面的第二定义更加适用于政策分析。值得一提的是,还存在一种更为激进的观点,Creel等(2006)认为即使货币政策是积极的,积极型财政政策依然影响着价格水平,只不过是以爆炸性的方式在起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获得一个经过扩展的Leeper意义上的FTPL:只要财政政策是积极的,它都将在价格水平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种:基于政府现值预算约束的定义
若认为政府现值预算约束不是约束,而是均衡条件常被表示成政府债务或政府负债(政府债务加基础货币存量)期初的名义值与价格水平的比值等于政府实际基本盈余加铸币税的现值。,则该理论就是FTPL或被称为非李嘉图制度(Woodford,1995;Canzoneri,et al,2001)。需要指出的是,FTPL成立的一个隐含前提是货币政策必须是自主的。Woodford(1996)认为,所谓自主的货币政策就是不直接对财量作出反应,而是直接对非财量作出反应。否则,货币政策就从属于财政政策,这样,现值预算约束完全可以通过当前或未来的铸币税来平衡,这就意味着通货膨胀依旧是一种货币现象Sargent 等(1981)曾对此情形加以探讨。。因此,沃升(2004)依然把它归为李嘉图制度的范畴即上文中的财政主导型制度和下文中的货币主导型的李嘉图制度都属于李嘉图制度。。基于以上考虑,FTPL所探讨的正是自主性货币政策下的财政政策决定价格水平的机制(Woodford,1996, 2001)。当实际基本盈余外生变动时,政府现值预算约束得以实现的机制有三(Woodford,1996; Davig,et al,2006a)必须指出的是,他们仅在上述Leeper被动型货币政策的意义上给出FTPL的三个机制。我们给出的机制更具一般性。即也可在积极型货币政策意义上来探讨FTPL的三个机制。或许,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第二定义比第一定义更具一般性。更详细的比较参见Woodford (1995)的注脚12和30。:其一,货币政策内生变动货币存量―创造铸币税,以使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尽管在自主性货币政策的隐含假定下,Woodford(1996)量化了每个机制的相对重要性,并发现了第一机制不重要的证据。然而,我们不应试图以比较三个机制的相对重要性来怀疑财政政策在价格水平决定中的重要性,因为第一机制只是内生于由财政扰动所影响的价格水平,而不是相反,这一点受启发于Woodford(1995,2001)。;其二,财政冲击导致的不可预期性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可以减少(或增加)未清偿的政府负债的实际值;其三,政府债务应付实际利息成本的变动。
若认为政府现值预算约束是个必须满足的约束,则价格水平由自主性货币政策决定,而财政政策只是被动地满足这个约束,这种情形常被称为货币主导型的李嘉图制度(Woodford,1995;Canzoneri,et al,2001)。
若从Leeper(1991,1993)政策搭配的角度理解,则上述的FTPL或非李嘉图制度可由两类搭配构成,第一类是被动型货币政策与积极型财政政策的搭配,第二类是积极型货币政策与积极型财政政策的搭配。它们将分别实现惟一理性预期稳定均衡解和爆炸性理性预期均衡解。同样,货币主导型的李嘉图制度也可由两类搭配构成,第一类是积极型货币政策与被动型财政政策的搭配,第二类是被动型货币政策与被动型财政政策的搭配。它们将分别实现惟一理性预期稳定均衡解和不可决定性理性预期均衡解(Leeper,1991,1993)。
经验上,只要真实世界中出现被动型货币政策与积极型财政政策的搭配和积极型货币政策与积极型财政政策的搭配中的一种,则FTPL将被证实,否则被证伪,此时货币主导型的李嘉图制度将被证实。
(二)FTPL的经验合意性
之所以认为FTPL而不是货币主导型的李嘉图制度具有经验合意性,是基于如下事实的逻辑推理:第一,1995―2006年是中央银行实行自主性货币政策时期,而FTPL所探讨的正是自主性货币政策下的财政政策决定价格水平的机制。这是FTPL成立的基本前提(Woodford,1996)。第二,1995―2006年是中央银行执行被动型货币政策时期,而使具有惟一理性预期稳定均衡解的FTPL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中央银行执行被动型货币政策(Leeper,1993;Woodford,1996)。1995―2006年是中央银行执行被动型货币政策时期的正式依据为:谢平等(2002)和蔡辉明(2005)认为在1992―2001年间中央银行执行的是被动型货币政策;樊明太(2004)给出了1992―2003年间以三大利率工具(银行间拆借利率、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估计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为被动型货币政策。第三,张茵等(2005)通过1985―2000年真实工业产出增长率和通货膨胀两变量的SVAR发现,总需求的一个正向冲击也生成了通货紧缩现象。这与Kim(2003)识别FTPL的条件完全一致。下面将给出Kim的识别条件。第四,与制度成熟的美国相比,用FTPL解释中国宏观经济现象风险最小。Woodford(2001)、Cochrane(2006)和Davig等(2006a)认为,美国1979年之前的不稳定性通货膨胀,可以不用太阳黑子均衡来解释,建议用FTPL来解释。因为在积极型财政政策和被动型货币政策搭配下,可以实现惟一理性预期均衡解,而不必通过太阳黑子均衡去获取一个自我实现性预期均衡。其中用太阳黑子均衡(被动型货币政策与被动型财政政策搭配的结果)解释那段历史的典型学者是Clarida等(2000)、Lubik等 (2004)。就中国而言,在主要以经济增长速度指标作为考核地方官员业绩的政治激励模式下,中国地方政府行为自然更多地表现为扩张冲动,进而倾向于选择积极型财政政策,而这正好满足Cochrane(2006)、Davig等(2006a)所期望FTPL成立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必要条件。再结合被动型货币政策,可以实现惟一理性预期均衡解,借以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宏观经济现象。但遗憾的是,中国学术界至今还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努力。
若以上基于事实的逻辑推理还不足以令人信服的话,下面基于正式检验策略所给出的正式经验证据,将强化我们的信念。
(三)检验策略与正式经验证据
方红生(2008b)认为局部制度模拟的视角是现有检验策略中最好的一种,这方面的代表性论文还有Sala(2004)和Kim(2003)。Sala(2004)的识别条件是,若在一个系统中一单位正向税收冲击造成了实际利率的显著正向反应,则该系统所依赖的政策搭配是积极型财政政策和被动型货币政策的搭配, FTPL从而被证实;若为显著负向反应或不显著反应,则该系统所依赖的的政策搭配是积极型货币政策与被动型财政政策的搭配,货币主导型的李嘉图制度从而被证实。他所采用的实证方法是五变量VAR,其变量分别是实际GDP、实际财政收入、实际政府支出、实际联邦基金利率和实际政府债务;所用样本为美国1960年第1季度―2003年第2季度的季度数据。实证发现FTPL在1960―1979年具有适用性,而货币主导型的李嘉图制度在1990―2003年具有适用性。Kim(2003)的识别条件是,若一单位总需求的正向冲击或一单位总供给的负向冲击造成通货膨胀的逆转现象(reversal)(指先高于稳态然后低于稳态的现象),即先为通货膨胀时期后为通货紧缩时期。则该系统所依赖的政策搭配是积极型财政政策和被动型货币政策的搭配, FTPL从而被证实,否则为以积极型货币政策与被动型财政政策搭配为基础的货币主导型的李嘉图制度。他所采用的实证方法是两变量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其变量分别是产出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所用样本是美国1947年第1季度―2000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实证发现是,FTPL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最具有适用性,而货币主导型的李嘉图制度在1960―1982年和1983―2000年两个样本期间最具有适用性。虽然上述两位学者在他们共同的考察期内的发现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他们基本肯定了20世纪90年代是货币主导型的李嘉图制度最可能存在的时期。因此,同时采用以上两种方法是锁定制度类型所在时期最稳健的方法。
基于上述Sala(2004)的五变量VAR和Kim(2003)的两变量SVAR方法,方红生(2008a)发现了以下从不同角度支持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在中国适用的正式经验证据:(1)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实际利率对于一单位的实际税收正向冲击的反应为正;(2)不仅显著存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交替脉冲反应过程,而且还显著存在产出扩张和衰退的交替脉冲反应过程。由于数据限制,我们的考察期间仅为1996年1月至2006年10月。
(四)第二次制度变革的方向
基于以下三点理由,我们认为,中国第二次制度变革方向是基于积极型货币政策与被动型财政政策搭配的货币主导型李嘉图制度:第一,根据Kim(2003)的研究,在生成惟一理性预期稳定均衡解的政策搭配中,只有被动型货币政策与积极型财政政策的搭配才生成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并存的现象;第二,Woodford(2003)通过严密论证后发现,只有货币主导型李嘉图制度指积极型货币政策与被动型财政政策的搭配。才可实现价格水平稳定;第三,我们在经验上证实,中国现有的政策搭配模式是被动型货币政策与积极型财政政策的搭配。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认为,经过修正的财政主导型制度和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可以分别对1981―1994年和1995―2006年两个时期的通货膨胀史进行解释,其中前者源于对既有经济学文献的综合分析,后者源于以事实为基础的逻辑推理和最新正式经验研究。本文的一个重要现实政策含义是,要实现价格稳定和可持续经济增长,中国务必要进行第二次制度变革,其方向是以积极型货币政策与被动型财政政策搭配为基础的货币主导型的李嘉图制度。
参考文献:
方红生. 2008a. 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J]. 管理世界(3):49-57.
方红生. 2008b. 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一个实证综述[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5):146-154.
蔡辉明. 2005. 金融加速器与中国经济波动[M]//易纲. 预防通货紧缩和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32-51.
樊明太. 2004. 金融结构及其对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J]. 经济研究(7):27-37.
沃升. 2004. 货币理论与政策[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99-122.
谢平,罗雄. 2002. 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 经济研究(3):3-12.
张茵,万广华. 2005. 中国的经济周期:一个AD-AS模型的视角[J]. 世界经济文汇(2):25-41.
BOHN H. 1991. Budget balance through revenue or spending adjustments? some historical evidence for the United States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7(3):333-359.
BRANDT L,ZHU X. 2000. Redistribution in a decentralized economy: growth and inflation [J]. 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108(2):422-439.
CANZONERI M B,CUMBY R E, DIBAB T. 2001. Is the price level determined by the needs of fiscal solvency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1:1221-1238.
CLARIDA R, GALí J, GERTLER M. 2000. Monetary policy rules and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evidence and some Theory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5(1):147-180.
COCHRANE J H. 2006. Identification and price determination with taylor rules: a critical review [R].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CREEL J, BIHAN H. 2006. Using structural balance data to test the fiscal theory of the price level: 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 [J].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8(2):338-360.
DAVIG T,LEEPER E M. 2006a. Fluctuating macro policies and the fiscal theory [R]. Manuscript , Indiana University.
DAVIG T,LEEPER E M,CHUNG H. 2006b.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switching [R]. Manuscript , Indiana University.
DENG L P. 1994. Inflationary process in reformed socialism: the case of China [D]. Ph.D. dissertation, Dalhousie Univ.
FAVERO C A,MONACELLI T. 2005. Fiscal policy rules and regime(In) stability: evidence from the U.S. [R]. Manuscript, IGIER.
LEROY J. 1994.Monetary policy and the desig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China,1978-1990 [M]. New York: St.Martin's Press.
KIM S. 2003. Structural shocks and the fiscal theory of the price level in the sticky price model [J]. Macroeconomic Dynamics,7:759-782.
LEEPER E M. 1991. Equilibria under “active”and “passive”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ies [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7(1):129-147.
LEEPER E M. 1993.The policy tango: toward a holistic view of monetary and fiscal effects [J].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 Economic Review, 78(4):1-27.
LUBIK T A, SCHORFHEIDE F. 2004. Testing for indeterminacy :an application to U.S. monetary policy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4:190-217.
SALA L. 2004. The fiscal theory of the price level: identifying restric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R]. IGIER, Working Paper, NO.257.
SARGENT T J,WALLACE N. 1981. Some unpleasant monetarist arithmetic [J].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Quarterly Review, 5:1-17.
WOODFORD M. 1995. Price-level determinacywithout control of a monetary aggregate [J]. Carneig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 ,43:1-46.
WOODFORD M. 1996. Control of the public debt: a requirement for priced stability [R].NBER Working Paper, NO.5684.
WOODFORD M. 2001. Fiscal requirements for price stability [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33(3):669-728.
WOODFORD M. 2003. Interest and prices: foundations of a theory of monetary policy [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ORLD BANK. 1995. China: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in a decentralized economy [R]. Washington: World Bank.
SHAHID Y. 1994.China′s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management during transition [J]. J. Econ. Perspectives ,8:71-92.
A Feasible Framework to Explain Inflation in China: 1981-2006
FANG Hongsheng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Schoo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8)
篇7
关键词: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惯性;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1.012
1引言
1.1通膨胀惯性研究的意义
维持物价稳定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始终是宏观经济研究的热点。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历史上的通货膨胀,可以发现大多都曾经历过恶性通货膨胀,同时为此付出过沉重的代价。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下,通货膨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1.2中国通货膨胀惯性的研究背景及新变化
通货膨胀率最高值出现在2008年2月,达到了87%。虽然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通货膨胀的动态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一是通货膨胀率整体虽然不高,但是物价总水平运行并不稳定,而是表现出在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来回频繁转换。为了稳定该段时期总的物价水平,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日益频繁。二是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幅度逐步增大。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理论,随着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不断完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应该是逐步增强的。
2通货膨胀形成理论
目前人们在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方面达成共识的包括三类:一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二是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三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2.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式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如图1所示,横轴Y表示总产量(国民收入),纵轴P表示一般价格水平,AD为总需求曲线,AS为总供给曲线。
2.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的过程用图形可以表示如下,如图2所示,假设经济起始于总需求曲线AD与总供给曲线AS1的交点A点,对应的价格为P1,产出为Y1,这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
2.3结构性通货膨胀
除了需求拉上型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以外,由于结构性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他们将这种价格水平的上涨称为结构性通货膨胀。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包括需求结构的变动、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变动、各部门开放程度的差异等。
3通胀惯性的研究方法
3.1通胀惯性的基本特征
根据弗赫尔(Fuhrer)的结论之一是,通货膨胀惯性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即通货膨胀水平越高,通货膨胀惯性越大,反之则越小,这一结论隐含着,不同时期,或不同特征的通胀或紧缩,对应的通胀惯性不同,通货膨胀的惯性随着经济人对货币政策变化的适应性而改变。而对于通胀惯性的形成原因,理论界普遍的共识是:工资或价格的刚性及通胀预期的变化是造成通胀惯性的主要因素,它包括工资或价格契约中存在的刚性以及缓慢的市场预期调整等。我国学术界和央行对我国的通货膨胀惯性也做出了相应的研究。易纲(1995)较早地对中国的供求与通货膨胀问题做出了研究,虽然他讨论了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并注意到了货币政策的滞后性,但并没有应用通胀惯性的概念,也没有对通胀惯性的成因进行阐述。在国内最早研究通胀惯性的是戴园晨(1998),其对我国通货膨胀惯性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定性分析,得出的结论也与国外专家所得出的结论相似。
3.2通胀惯性的测度模型
通胀惯性的研究通常采用自回归模型,又称AR模型。用AR模型的滞后项系数和来度量通货膨胀惯性,其一般形式可表示为:
πt=a0+a(L)πt-1+μt
CIRF=∞i=0πt+iμt=
11-a(1)
我们可以看到,a(1)的值越高,越接近于1,则累积脉冲反应函数的值越高,通胀率受到冲击后的累进效应越强,即通胀率波动后返回均值的时间就越长。因此,AR模型中滞后项系数的算术和一般被用来衡量通胀惯性水平。
4通货膨胀惯性的实证分析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GDP平减指数等都可以用来衡量通货膨胀。一般来说,GDP平减指数是最为合理的通货膨胀衡量指标,这是因为它涵盖了整个社会所有的产品的价格变动信息。但由于目前我国的月度GDP平减指数无法取得,所以这里用月度CPI、RPI和PPI数据,对中国的通胀情况进行衡量。选取数据时间范围为2000年1月至2015年3月。
从图3中可以看出,2000年至2011年中下旬,CPI与RPI的波动情况非常相似,RPI略小一些;而PPI的波动明显大于前两者。三个通胀指标在2004年中旬和2007年年末分别出现了一个十分明显的峰值。而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2008年第一季度末,三个指标都有所下降。
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将这十五年来的通胀指标的变化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0年1月至2003年4月。
这一阶段通胀指数都比较平缓,都在(-05%,05%)的区间内低位运行,而且RPI基本上都是负值。由于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影响,我国在90年代末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度出现了物价持续下跌的情况,经济较为低迷。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政府从1999年起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拉动内需。从2003年开始,由于政府一系列有效政策出现效果,经济形势发生好转。
第二阶段:2003年5月至2006年8月。
2001年末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全面加速,商品的贸易流量和对外贸易盈余急剧增大,在资本流出逐年扩大的情况下,资本流入更是空前增长,外资在国内全面开花,中国经济的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内的工业化、城镇化得以实现加速。但这一阶段也为以后产业转型的困难埋下伏笔,由于盲目的引进外资,挤占了民族企业的空间,国内产业升级停滞。房地产的急速发展,对外出口的大规模增长,庞大的外汇储备和越来越充裕的财政收入掩盖了我国产业过于低端、经济增长过于粗放且难以持续的弊端。
第三阶段:2006年9月至2009年7月。
这一时期的通胀情况可以用大起大落来形容。由于加快增长的愿望十分强烈,加之前一段时期扩张性政策的滞后效应,中国再次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物价增长过快的老问题。这一时期物价的上涨主要表现为粮食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2007年猪肉价格的疯长让人印象深刻。同时,这一时期中国股市也迎来了创市以来最强劲的牛市,大量国际热钱的涌入使得流动性过剩,反映在物价上就是物价急剧上涨。
第四阶段:2009年8月至2012年1月。
为了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2008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以拉动内需,增加投资。尤其是4万亿计划令人瞩目。同时央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从2009年末开始,经济出现回暖,反映在通胀率上,从2009年11月开始,CPI、RPI、PPI由负转正,并且一路开始缓慢增长。同时在国际方面,美联储的两次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和欧洲一系列的刺激经济政策,使得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增加,这些都影响到中国的货币市场。人民币的快速升值也导致外国资本的大量流入。
第五阶段: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
随着一系列拉动内需经济政策的实施,在实现经济复苏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后果,产能过剩的问题十分严重。国际上欧洲债务危机以及希腊,冰岛等国家的信用危机影响不断扩散,为世界经济形势再一次蒙上了阴影。各项经济指标明显上升发力,同时政府也在积极进行产业调整,逐步摒弃之前过于粗放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由此进入新常态。
5货币政策启示
根据我国通胀惯性的变化特征,结合最优货币政策目标的含义,可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给出一些启示。我们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央行必须具备改变利率及其他货币政策相关变量的权利,以使其能够实现预定的政策目标。中国人民银行经过长期发展,现在已经具备了独立制定调控政策的能力。但是很多时候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仍会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影响,其独立性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2)中央银行应该实施通胀目标制。欧元区国家、美国和加拿大在实施通胀目标制以后,通胀惯性都显著减小。这为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毕竟越小的通胀惯性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滞后期越短,也就是调控的难度更小,效率更高。中央银行应当公开宣布在以后一定时期内的一个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同时它还必须准确描述由于Q易条件、利率水平和间接税等的变化而导致偏离通货膨胀目标的环境。
(3)中央银行需要对通货膨胀进行目标预测,即央行必须对未来的通胀走势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稳定产出和通胀的操作。在此,对通胀惯性的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通胀惯性高,央行调控的侧重点就在控制通胀的扰动因素上,并且要考虑高通胀惯性带来的政策效果的高滞后性。
参考文献
[1]张成思.中国通货膨胀特征与货币启示[J].经济研究,2008,(2).
[2]郭凯,艾洪德,郑重.通胀惯性、混合菲利普斯曲线与中国通胀动态特征[J].国际金融研究,2013,(2).
篇8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供应;国际传导
中图分类号:F822.5
一、货币供应量对通胀解释力的变化
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率直接影响近期变弱。图1给出2000年以来的货币供应量(M2A)和通货膨胀率变化情况(M2A=M2+其他存款性公司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未计入M2部分+存款型公司债券),蓝线表示货币供应量月同比增长率,红线表示CPI的月同比增长率。2008年6月以前,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影响显著,2000年1月到2008年6月,按交叉相关系数的最大值算,货币同比领先通胀7个月,解释力达到70%~80%。然而,2009年货币同比增长率最高水平发生在1季度,到2010年4季度的高通胀有7个季度的时间差,关系显著异于前期。
总需求和通货膨胀率对货币弹性近年显著减小。在20世纪90年代,名义总需求对M2的弹性估计为1.7,特别在1994年的高通胀转变为1999年的通缩过程中,甚至通货膨胀率对M2增长率的弹性也大于1。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对以货币数量变化为结果的宏观调控非常敏感,可谓宏观调控“四两拨千斤”。2011年以来宏观调控似乎变成了“千斤拨四两”。货币猛烈紧缩,总需求和通胀率变化相对比较小。1996年以来M2同比增长率最大值为2009年11月份的29.6%,2008年下半年以来CPI同比增长率最大值为2011年7月份的6.5%,即使认为这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通货膨胀率对货币增长率的弹性也显著小于历史水平。
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的调整也无助于提高货币供应量对本轮通胀的解释力。2007年由于部分进入了股市的资金没有计入M2统计范围,所以直接用M2解释通胀效果不佳,但调整之后的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率解释力有显著提升。而今年以来,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未计入M2部分其实增长率更高,导致经调整的M2增长率甚至略高于M2,所以调整货币供应量口径对于解释本轮通胀率作用微弱。
二、通货膨胀率表现出国际传导
国内通货膨胀率和进口价格涨幅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图2给出了2000年以来的工业品生产价格和进口价格月度同比增长率变化情况,蓝色表示进口价格同比增长率,红色表示工业品生产价格同比增长率。图中可以看出两者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变化趋势一致。举例来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也上涨,铁矿石价格也如是。图3将消费者、生产者价格取均值,与进口价格同比增长率情况比较,结论和图2无区别。这两个物价指数与GDP平减指数的区别在于服务的计算,而服务在进口中占的比例很小,所以此处没有用GDP平减指数。
对这个相关性可能的一个解释是大国效应,即国内货币供给和名义投资增加,引起国内价格上升,同时导致进口需求和进口量增加,再引起进口价格上升。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国内通胀和进口价格通胀都是由国内货币供给决定的。但这不能说明国内通胀和国际通胀之间有因果关系或者传导关系。甚至于即使进口价格变化领先于国内价格变化,也不能说明两者的传导或因果关系,只能说明“出口转内销”比“国内直销”的速度快。
从更多的数据分析来看,中国货币供给是决定大宗商品国际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主要因素。但世界其他经济的影响也很重要,不能说国内通胀与进口价格通胀的关系完全是通胀的出口转内销,即现象上的通胀国际传导是存在的。国际传导会使本国央行货币政策失去很大的独立性。
通胀国际传导的一个简单逻辑是,按一价定律,可贸易商品的国内外价格变化是接近一致的。在固定汇率情况下,国内外通货膨胀应当接近一致。而在浮动汇率情况下,有部分研究证实,大的通胀传导可以被屏蔽掉。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通胀率较低,而拉美国家由于发行了过量货币承受恶性通货膨胀,但拉美通胀不会传导到美国去。这是因为拉美通胀厉害后货币就贬值了。不过,对于比较小的通胀,浮动汇率也还是难以完全屏蔽的。
三、通货膨胀同时受货币供应量和国际传导影响
通货膨胀国际传导受本国货币供给影响。假设货币决定总需求,那么给定总供给和货币,即给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口价格的相对上升必然导致不可贸易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相对下降。就是说给定企业和家庭的总支出,一部分商品的价格上升了,在价格弹性小的情况下,这部分支出增加了,购买其他商品的支出必然减小,导致其他商品的价格下降,即国际传导对通胀无影响,通胀由当前货币量决定。例外的是,对家庭而言,如果进口商品的价格弹性很小,可能导致支出的变化,但这是由储蓄率变化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即使给定总供给,当前的货币不能决定当前的通胀。但在较长时期,储蓄相对变化的空间小,平均而言通货膨胀率还是由货币决定或者在很大程度上由货币决定。
通胀由货币供给和国际传导同时决定。考虑一个小国开放经济,有两种产品,一是国际交易成本为零的可贸易品,二是国际交易成本为无穷大的不可贸易商品。该国汇率固定在低估本币的水平上,同时关闭民间资本市场,政府无限量收购外汇。假如国外通货膨胀率上升,国内货币供给不变甚至减小,由于国外的商品价高,于是国内可贸易产品全部出口,没有进口,净出口增加,国内产品供给减小。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政府实行紧缩政策,但由于国内供给减小,仍然可能产生通胀,至少通胀对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弹性小于1。通过这个渠道,产生了通胀的国际传导,但这传导是通过固定汇率和供给量的变化实现的。反之,货币供给较大幅度增加,伴随国外通货膨胀率降低,也可以通过净出口减小带来国内供给量上升,从而只导致较小幅度的通胀。
以我国为例来看货币供给和国际传导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我国汇率固定,可以预期在国内通胀低于国际时,顺差增大,国内供给减少;国内通胀高于国际时,顺差减小,甚至产生逆差,国内供给增加。图4给出了2000年以来货币供应量M3与国内供给量同比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其中国内供给等于GDP减去货物出口加上货物进口,三者都按不变价计算,货物进出口为海关口径贸易量。其中,2000-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2006-2011年按2005年价格计算。
图4显示,2004年下半年以前货币供应量对国内供给影响不大,但之后的影响越来越强。可能是因为中国进出口占世界其他经济GDP 比例近年来持续大幅度上升,因此国际传导作用越来越强。具体来看,2009年国内货币供给增加,但由于外需严重下滑,企业出口转内销,增加了国内供给,所以即使2009年货币量大幅增加,也没有通胀显现。2011年,国内货币政策紧缩,即内需减少,但外需走强,贸易顺差导致国内商品供给大幅减少。图5中,2011年2季度出口正常,进口减小,这个缺口就形成了国内供给的减少。因而虽然国内货币紧缩,但依然出现了通货膨胀。
四、对经济形势分析和宏观政策的含义
通货膨胀受到货币供给和国际传导双重影响这一事实对我国当前经济分析和政策制定有重要意义。如果接下来外部经济相当疲软但不发生短期的猛烈衰退,那么目前情况对中国非常有利,甚至可能出现一波持续时间比较长的高增长。
外部经济的疲软首先有利于抑制商品价格,改善或相对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增加国内供给,为内需的较快增长提供资源条件。2010年3季度从实行紧缩转向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很快就引起了通胀上升,被迫再次紧缩。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时的外部经济还比较强,美国还寄希望利用财政赤字迅速改变内需疲软的困难。而在全球经济较高增长的同时,商品价格也随之迅速上升。当前情况和那时不同,眼下外部经济比较弱,如果中国实行和2010年3季度相当的政策,并根据外部经济情况适时调整,结果会大有不同。另外也由于农产品价格上升,农业生产投入有所增加,目前农产品价格已经开始趋于平稳。
如果外部经济发生了近似2008年那样的猛烈衰退,中国可能出现一段时间的通货紧缩。这主要是由于现在对2009年的扩张政策有很多负面评价,因此难以再像之前那样在短期内猛烈扩张银行信贷。对2009年政策比较负面的评价主要来自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量贷款可能产生较多坏账的担心,另外也有观点认为目前的通货膨胀在相当大程度上与当时的信贷扩张有关。不过后一点相对并不重要。因为,如果出现了通货紧缩,对通胀的担心很快就会减弱。
即使发生了一段时间的低增长和通货紧缩,在总体上和从稍长时间来看对中国其实是好事情。2008年以来进口额与GDP的比例平均为23.3%,进口价格跌10%意味着相当于GDP 2.3个百分点的净财富收入。2009年2季度的进口价格同比下跌了18.7%,3季度出口价格同比下跌8.5%,净得益是贸易条件改善约10%,财富增加了相当于2.3个百分点的GDP。2009年GDP同比增长率最低为1季度的6.5%,相对潜在增长损失约为2.5个百分点。但因为之前两年经济显著过热,本就该减慢增长速度。按年度数据算,2009年比上年贸易条件改善近10%,由此带来的国民收入增加超过GDP2个百分点,而GDP增长率减慢最多1个百分点。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是,GDP增长速度很快恢复而贸易条件恢复慢。从财富的角度看,全球经济衰退对中国的好处更大。不过这是就社会总体而论的,不同社会群体的得益损失并不一样,而利润工资受到的影响差别就更大。
篇9
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为抵御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纷纷实行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开始显现,应对通货膨胀成为各国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历来都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中价格总水平大幅度持续上升的货币现象,并指出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其扩张率将全部转化为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说货币供给增加是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根源。那么,我国的情况如何呢?货币供给量是否直接导致了通货膨胀?本文通过实证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价格变动与货币供应密切相关。弗里德曼利用美国 1867-1960 年间货币供给(M2)与通货膨胀 (GDP 缩减因子)的数据分析,发现高的货币供给导致高的货币膨胀,但两者没有短期相关性。朱慧明、张钰(2005)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次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都存在协整关系 我国的通货膨胀仍然是一种货币现象。姚远(2007)的实证研究发现,货币供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长期内货币非中性。张成思(2009)实证研究了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影响,发现在短期内流动性指标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着显著影响。马宇(2013)认为通货膨胀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从而影响货币供给量。赵留彦、王一鸣(2005)认为中国货币需求增长速度高于收入增长速度从而引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使得实际与理论相背离。McCandless和Weber考察了110个国家,得出通货膨胀率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具有非常强的相关关系, 其相关系数在0.92-0.96之间,并从长期来看,货币供给量增加将最终导致相同程度的通货膨胀率上升。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货币供给量过快增长是通货膨胀爆发的根源。因此,本文将针对我国近年来的具体情况,在加入企业家信心指数、进口价格指数等控制变量之后,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货币供给量M1和M2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二、模型与数据
通货膨胀的成因可以分为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在现阶段我国的通货膨胀中这两种原因都现实地存在,即既有需求方面的原因,又有成本上涨方面的原因。从需求方面来看,人们对消费品的大量购买和囤积主要是在通胀出现以后,而企业家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则决定了企业家投资的多少。如果信心强,就会增加投资,从而增加对投资品的购买,拉动需求上升,因此,企业家信心是决定需求的重要因素。从成本方面来看,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而这些商品多数也是我国需要进口的,这直接推动了我国生产成本上升,带来了成本推进的通胀。因此,企业家信心和进口原材料价格都是影响通货膨胀率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设定如下模型:
CPI代表通货膨胀率; XINXIN代表信心指数; M代表货币供给量; JINKOU代表进口原材料价格; β1β2β3代表回归系数; α代表常数项; εt代表扰动项。变量含义如表1所示。
数据方面,我们采用中国2001年第一季度到2008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通货膨胀率用消费者物价指数增长率表示,信心指数用企业家信心指数变化率表示,货币供给量分别用狭义货币供给量M1和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增长率来表示。进口原材料价格指数通过选择我国进口数量较大的几大类原材料商品价格编制成指数,并计算出指数增长率。数据统计描述如表2所示。
表1 变量含义
表2 变量统计描述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由于企业家信心发生变化以后,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做出增加投资或者减少投资的决策,因此,采用企业家信心指数滞后一期的数据作为控制变量。进口原材料价格需要通过生产商品之后才能推动成本上升,从原材料进口到生产,再到将产品销售出去,存在较长时滞,因此,我们采用进口原材料价格滞后2期的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对于货币供给量的指标分别采用M1和M2。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以后,需要一个时滞才能对价格水平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分别对M1的滞后1期、2期、3期和4期的数据进行回归,对M2的滞后1期、2期、3期、4期和5期的数据进行回归,考察货币供给量的在滞后多少期会带动物价上涨。回归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 M1与CPI关系的回归结果
***表示在1%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0%的水平下显著。
表3是对M1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模型1到模型4中,滞后1期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对当期的消费者价格指数都在1%显著产生影响,且符号为正,说明上一期消费者价格将对下一期消费者价格产生显著影响。即上一期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幅度越大,本期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越大。滞后2期的进口原材料价格指数对当期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在1%水平下产生显著影响,且符号为正,说明进口原材料价格指数的增长将在两期之后反应到消费者物价指数中。滞后1期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对本期的消费者价格在1%水平下产生显著影响,符号为正,说明上一期的企业家信心指数越高,投资热情越高,在下一期将带动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
滞后1期和2期的M1都在1%水平下显著地对CPI产生影响,而且符号为正,说明狭义货币供给量大幅增加之后的第1期和第2期,物价水平将被显著地推升,即M1的变化在1到2季度之内就反应在消费者价格水平上。滞后3期的M1在10%水平下对消费者物价水平产生影响,滞后4期的M1对消费者价格水平影响不显著,说明从M1变动之后的第3期开始,其对物价的影响越来越弱。
表4 M2与CPI关系的回归结果
表4是M2与消费者价格指数之间关系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模型5到模型9中,与模型1到模型4的回归结果一致,即滞后1期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对当期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在1%显著产生影响,滞后2期的进口原材料价格指数对当期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在1%水平下产生显著影响,滞后1期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对本期的消费者价格在1%水平下产生显著影响。
滞后1期、2期和3期的M2都在1%水平下显著地对CPI产生影响,而且符号为正。说明广义货币供给量大幅增加之后的第1期到第3期,物价水平将被显著地推升,即M2的变化在1到3季度之内就反应在消费者价格水平上。滞后4期的M1在5%水平下对消费者物价水平产生影响,滞后5期的M1对消费者价格水平影响不显著,说明从M2变动之后的第4期开始,其对物价的影响越来越弱。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货币供给量对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影响在短期内是显著的,其中狭义货币供给量在2期内对物价产生显著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在4期之内对物价水平产生显著影响。货币供给量M2比M1的影响持续时间要长。因此,要有效控制通货膨胀率,就应该控制货币供给量M1和M2的增长速度。
四、结论及启示
通过对M1和M2对消费者价格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M1和M2在滞后1期和2期都会对价格带来显著影响,但是M2的影响能够持续到滞后4期,而M1只能持续到滞后2期,因此,M2对价格的影响更持久。这样的结论可以带来一定的启示:控制通货膨胀必须同时对M1和M2进行控制,但是需要注意M2对通胀率的影响更持久。
篇10
关键词: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中央银行
中图分类号:F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1-0018-04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随着金融创新的推进和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浪潮的兴起,金融市场的扩展和大量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货币政策框架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在货币供应量逐步失去作为中介目标的意义和以稳定汇率作为中介目标遭到失败的背景下,一些国家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替代目标,通货膨胀目标制应运而生了。[1]自1989年新西兰率先倡导并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来,已经有加拿大、英国、瑞典、芬兰等工业国家和以色列、捷克共和国、波兰等新兴市场国家的中央银行宣布并实质性地采纳了通货膨胀目标制。[2]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一个货币政策框架,其基本含义是:中央银行、政府机构或者两者联合宣布一个通货膨胀目标,确定在未来某段或几段时期内取得并保持较低的、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并明确宣布实现通货膨胀目标是货币政策唯一的、压倒一切的目标。[3]
一、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我国当前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失效以及长期以来宏观经济在通胀与紧缩之间的交替循环对传统的货币政策框架提出挑战。利率和汇率都不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应该是一个较优的选择。
(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前提
国际经验表明,全面和成功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建立在良好的财政状况、稳定的宏观经济、发达的金融体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维持物价稳定的责任、货币政策工具与通货膨胀之间具有明白易懂的传导机制、有可靠的通货膨胀预测方法、建立责任制和信誉所需要的货币政策透明度这些基础之上。[4]结合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笔者将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条件分为体制条件和经济条件。其中体制条件主要包括:具有独立性的中央银行;透明度、可信度与责任追究制;央行没有维持其他变量尤其是汇率目标的义务。经济条件主要包括:良好的财政状况;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发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二)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有利条件
1.经济快速增长,财政状况良好,金融稳定发展。在1992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周期中,我国GDP增长率除个别年份有所下降以外,一路回升,2004年达到了10.1%。2005年有所回落,但仍处于9.8%的高水平。财政状况方面,我国自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后,彻底遏制了以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下跌的不利局面,基本实现了“两个比重”(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同时提高。此外,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也可圈可点。银行主导的支付结算体系的稳定是金融体系稳定最重要的支柱。
2.中国人民银行具备较强的经济独立性。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在我国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确立了我国的中央银行体制,标志着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以法律形式得到确认。200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也因此进行了修正,在增强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方面又有实质性的进步。结合国际上普遍接受的中央银行独立性GMT法对中国人民银行进行测度发现,我国中央银行政治独立性为1分,经济独立性为5分,总分为6分,虽然政治独立性较低,但是经济独立性较高。
3.央行货币政策具备一定的透明度。我国近年来在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建设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不断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从1996年开始,每月中旬人民银行公布上月M0、M1和M2的实际增长率、金融机构短期和中长期贷款、企业贷款、储蓄存款和外汇储备情况等月度金融统计数据。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货币政策委员会,对有关货币政策的重要措施、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并于当年6月开始每个季度召开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会后公布会议决议。自2001年第一季度起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开始在每一季度结束后对外公布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2年2月27日起人民银行首次对外公布了货币政策司撰写的稳健货币政策有关问题的分析报告,报告说明了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由来、内涵、实施效果,并对2002年以来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和所要采取的措施等问题进行分析。为提高中国金融统计的透明度,方便公众获取金融统计数据,2004年人民银行进一步公布了《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公布金融统计数据时间表》,并在以后各年如实履行。这些都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4.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1994年以前,我国先后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防止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轮番贬值使危机深化,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减弱,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外汇市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创造了条件。因此,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说明了我国已经摆脱了单一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为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三)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面临的困难
1.通货膨胀预测能力不强。通货膨胀目标制是高度前瞻的货币政策,能否精确预测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成为决定货币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然而,迄今为止,对通货膨胀的预测仍然不够精确,即使在最早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新西兰也是如此,更何况我国在经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面还很不成熟。
2.通货膨胀目标区间难以选择。我国虽然每年也制定出通货膨胀目标,但这些目标在1998年以前基本上是一种行政性的指令目标,而在1998年以后是一种预测目标,但这些目标是否反映社会福利的目标,并没有作深入定量分析。
3.货币政策传导不够通畅。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传递的主要工具,在我国还远未实现市场化。利率不是通过市场力量形成的,而是中央银行制定的。因此,利率的高低既不反映资金需求,也不利于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
(四)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评判
总之,不管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什么,上面提到的不少因素,尤其是良好的财政状况,是任何稳健的货币政策都需要的。与此同时,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并非要满足上述的所有条件,实际上只要具备两个核心前提,一国就可以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第一个是中央银行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第二个是中央银行不能再同时钉住其他目标。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第一,中央银行独立性、透明度和责任约束并不构成中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障碍。第二,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且在不断扩大浮动区间,已经摆脱了单一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因此,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两个核心前提,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是可行的。
二、我国通货膨胀目标制模式的选择
(一)通货膨胀目标制模式的类型
按照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承诺的清晰度和公信力的差异,通货膨胀目标制可以分为“完全通货膨胀目标制”(FFIT)、“折衷通货膨胀目标制”(EIT)和“宽松通货膨胀目标制”(ITL)三种模式。[5]完全通货膨胀目标制是指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目标做出了清晰的承诺并执行透明的制度框架以确保央行对该目标负责。折衷通胀目标制是指中央银行除了某一通货膨胀目标之外,国家掌握着较大的政策弹性以实现多重目标。宽松通胀目标制是指中央银行公布了一个通货膨胀目标,但是因公信力低,所以没有对目标做出明确的承诺。相对而言,这些国家在货币政策目标和操作上也是种类繁多的。
(二)国外通货膨胀目标制模式的比较及选择
为了借鉴国外如何选择合适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模式的经验,笔者选择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8个采取浮动汇率制并对通货膨胀目标做出承诺的国家,按其承诺的清晰度和公信力进行划分(见表1)。
表1 国外通货膨胀目标制模式分类
资料来源: http://省略/external/data.htm.
从上表可以看出:实行完全通胀目标制的有16个国家,他们的清晰度和公信力都较高,这些国家或者是中小型工业化国家,或者大中型中等收入的新兴市场国家;实行折衷通胀目标制有3个国家,这类国家公信力高但是并未就某一通货膨胀目标做出明确承诺,所有的EIT都是工业化国家;实行宽松通胀目标制有19个国家,这些国家的清晰度和公信力都相对较低,所有的ITL都是新兴市场国家。
(三)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具体模式及其演进
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清晰度和可信度还相对较低,最适宜首先采取宽松通货膨胀目标制模式,并逐步向完全通货膨胀目标制模式过渡。因为只要实施完全模式是可信的,并且财政基础和结构性政策是合乎时宜的,实施完全模式可以在良性循环中促进货币政策公信力的提高,通过成功转型,还可以反映出央行政策行为的变化。
新兴市场国家从ITL转型为FFIT的理论和实践为我国未来实现由宽松的通货膨胀目标模式向完全的通货膨胀目标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究竟什么时候向FFIT转型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才是适合的?最简单的办法是看其是否达到了最低GDP和人均GDP水平这道门槛。正式采纳FFIT,最低GDP水平已经从1989年新西兰的420亿美元稳步下降到2001年冰岛的75亿美元。同样,人均GDP的门槛也从1989年新西兰的12800美元下降到1999年巴西的3200美元和泰国的1950美元。[6]大约有90个新兴市场国家低于这些水平,而且这些界限水平还在继续下降,说明更多的国家具有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潜在资格。当然,将来的某一时点上,相对完善的FFIT制度框架的某一个界点也最终会被实现。
另外,FFIT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为达到其所需的公信力,在实施该制度之前几乎都需要结构性和政策性调整。为了满足FFIT所需要的基础条件,我国还需不断从宏观经济的稳定、财政政策中性、货币政策的透明与责任、实施货币政策所应具备的完善金融体系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三、我国通货膨胀目标区间的选择
通货膨胀目标制实施的核心就是中央银行、政府机构或者两者联合宣布一个通货膨胀目标。因此,通货膨胀目标区间的选择是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首要任务。
(一)国外通货膨胀目标区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考察
为了明确地引导通货膨胀预期,多数中央银行制定了点目标或2个百分点以内的窄幅区间目标(见表2)。相对于点目标来说,目标区间赋予中央银行更大的相机抉择权。至于目标区间选择是宽还是窄取决于冲击出现的频率、冲击的严重性以及中央银行的可信度。一般来说,目标区间越大,表明中央银行对实现目标的承诺越模糊。[7]
表2 通货膨胀目标区间(点)
资料来源:http://省略.mx/,http://mnb.hu/,http://ecb.int.
(二)我国经济增长率、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博弈
一般而言,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作为对经济增长的扰动因素,与经济增长相伴而生。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失业与经济增长负相关,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失业与通货膨胀负相关。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尚不完善。无论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扩张冲动,还是我国现行体制下企业与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都可能导致经济过热。另一方面,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性矛盾一直比较突出,基础资源如能源、交通的供给不足极易形成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而一旦控制投资增速过度,又极易引起明显的经济增长幅度下滑,失业人数增长,市场价格总水平下降等经济萧条的现象。更为重要的是,庞大的就业压力要求中国经济必须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因而适度的通货膨胀很难避免。因此,保持较快经济增长,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当前一个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保证一定的就业率必须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而经济的较快增长又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通货膨胀。但如果经济增长过快,明显超过资源许可的范围,就会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宏观调控力度过大,使实际经济增长率明显低于潜在增长率,又会引起通货紧缩,进而导致就业萎缩,影响社会安定。因此,要切实处理好就业、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既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促进就业增长,又要使通货膨胀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三)我国通货膨胀目标区间的估算
在估算我国通货膨胀合理区间方面,陈东琪将1978-1997年的物价上涨率作一个平均化,所得值为“标准值”,计算结果是7.125%;假定每10年平均下降1个百分点,今后第一个10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估计在6%左右,再将6%上下浮动3个百分点的区间即3%-9%,以此作为今后10年控制通货膨胀的“容忍空间”。[8]显然,这种计算方法过于粗糙。
根据马柯维茨的均值方差理论,笔者利用微观经济分析工具对我国合理的通货膨胀区间进行估算。采用的数据是1978-2005年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以及由其测算的历年通货膨胀率。
首先,计算1978-2005年的通货膨胀率的几何平均数:
其次,由于1988、1989、1993、1994、1995年发生了严重通货膨胀,这五年的数据会加大数据波动幅度从而使目标区间过宽。因此有必要剔除这五年的数据。
调整后1978-2005年的通货膨胀率的几何平均数:
接着,重新计算经过调整后的通货膨胀率波动的标准差,以此确定目标区间的上下限。
调整后的标准差为:
(i=1978,1979,…1987,1990,1991,1992,1996,1997,…,2005)
鉴于国外通货膨胀目标区间一般都取整数,因此,在确定我国通货膨胀目标区间时,就几何平均数取值3%,标准差取值2%,即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区间宜为3%±2%。因此,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当通货膨胀率处于1%-5%的区间内,国民经济能够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增长。我国若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将通货膨胀目标区间确定在1%-5%是合理的。当然这个区间是动态的,需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进行不断地调整。
参考文献:
[1][美]卡尔・E・瓦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安德烈・沙赫特,马克・斯通,马克・策尔默.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3] 郭万山.通货膨胀钉住制度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5,(2).
[4] Bernanke Frederic S. Mishkin. Inflation Targeting A New Framework for Monetary PolicyR.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7,11(2).
[5] Frederic S. Mishkin. Can Inflation Targeting Work in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R.Conference at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n Washington,DC.,2004.
[6] Lars E. O. Svensson. The First Year of the Euro System Inflation Targeting or Not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