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5: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丰台区;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服务业;建议
1引言
丰台区是北京市六城区之一,作为北京市城市功能拓展区,是北京市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代表处聚集地,北京南部物流基地和知名的重要旅游地区。伴随着市场的好转和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丰台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也开始进入快车道,但同时也面临着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本文从丰台区知识产权行业的环境、现状等方面入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2北京市丰台区知识产权现状分析
本节试从知识产权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政策等几个方面对丰台区知识产权工作现状进行分析。
2.1知识产权创新
通过多方机构的共同努力,丰台区知识产权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建成,在促进创新、实现专利技术实施方面卓有成效。
鼓励创新方面,北京市和丰台区积极开展专利试点单位和示范单位的审定工作,专利优势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丰台2013年全年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6373件和3275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1.5%和9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2829件和755件,增长29.2%和0.5%,2009~2012年专利申请数量复合增占率约为232%,专利授权数量复合增长率为237%(表1)。
促进技术转化方面,丰台区科委下设生产力促进中心,以贷款担保、技术合同登记、科技培训等业务为重点、在区科委的直接指导下,全面开展各项工作。区内组建有丰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构建孵化器可持续发展机制,进而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2013年,丰台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479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629.5亿元,增长28.4%,居北京各县市第2位。目前,丰台区知识产权保持着持续稳定增长,技术交易市场发展活跃,丰台区科委等有关部门的相关管理举措,有利地促进了丰台区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与进步。
2.2知识产权保护
伴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得到重视,北京市及丰台区政府从多层面改善当地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为科技、文化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司法方面,北京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布局更加完善,各有关部门相继制定了《北京市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等一系列知识产权法规条例,知识产权法制建设更加系统。北京市法院知识产权庭2013年共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案件12464件,共审结一审案件12238件,受理案件数量较之2012年上升10.2%。机构设置方面,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下属单位北京市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及其工作站;丰台区人民法院设立基层知识产权庭,审理除专利、植物新品种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纠纷案件以外的各类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宣传方面,北京12330同丰台区知识产权局积极合作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工作,对于郊县地区和社区居民,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通过开展“知识产权进乡村”“身边的知识产权”等活动,增强居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3知识产权政策
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确定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经过多年的发展,除《纲要》外,我国陆续出台多项知识产权政策,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整体架构已经基本完善,框架涵盖了战略目标和近期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专项任务及其战略措施多个方面。
北京市政府积极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政策,制定了《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为北京知识产权的发展确定了基本方向和重点任务;还制定了《北京市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北京市专利商用化促进办法》等一系列具体行政法规,从鼓励发明创造、鼓励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制度体系及服务平台等多方面对北京市知识产权工作进行规范指导。
丰台区人民政府《北京市丰台区“十二五”时期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强调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加大中介服务组织培育、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了政府创新服务体系。为此,丰台区科委制定《丰台区专利支持办法》,区政府每年设立专利支持资金1200万元,对专利奖励进行了详细规定,主要用于支持专利授权、专利转化及专利服务。
总体来看,北京政府长期以来坚持鼓励并支持科技创新、文化创新,鼓励知识产权转换和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在“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各项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为北京科技文化创新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
3北京市丰台区知识产权特点
综合丰台区知识产权现状和经济发展特点,分析得出丰台区知识产权特点,包括知识产权企业集群分布、军工科技资源密集、高技术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专利技术市场活跃、知识产权持续快速发展、区内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3.1知识产权企业集群分布
丰台区的知识产权研发主体、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集聚与中关村丰台科技园等地,集群现象明显。园区拥有企业共计约40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到2900余家,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50家,拥有上市公司24家。园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丰台区进行科技创新的主体,是研发投入的主要投资者。
3.2军工科技资源密集
丰台区军工科技资源密集,促进以军民融合为特征的产学研结合,是发挥资源禀赋,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点之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兵器工业集团名下大约有近50家企业入驻丰台园区,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卫星应用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领域有着较大优势,是军民融合的重要领域。利用军工科技资源密集的特点,丰台区采用“军民融合”模式以促进本地技术创新和经济的发展,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
3.3高技术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丰台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工程服务、轨道交通和航天军工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以文化创意产业和生产业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产业,已初步形成创新活跃、要素集中、经济发达、区域和谐的总部经济区。
3.4专利技术市场活跃
2012年丰台区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仍稳居全市区县第二位位,合同成交额为490.3亿元和382.2亿元,占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的19.9%,输出现代交通技术合同成交额332.0亿元,比上年增长9.1%,占全市现代交通技术合同成交额的73.7%。
3.5知识产权持续快速发展
2013年,全年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6373件和3275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1.5%和9.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2829件和755件,增长292%和05%;商标申请9893件,获得注册5439件,累计有效商标32080件,2010年至2013年,商标注册申请数量保持稳定增长,复合增长率为21%。
3.6区内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
截止2013年,丰台区拥有商标机构149家,占北京总量的9%左右;至2014年4月,北京市共有专利服务机构291家,其中海淀机构数量约占总数45%左右,朝阳约占20%,西城约占17%,丰台区只有数家专利机构。区内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对知识产权的转化实施有一定的影响。
4北京市丰台区知识产权发展建议
结合丰台区知识产权发展现状与特点,本文试从工作重心、外部
4.1打造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
培育知识产权转化平台。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丰台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服务,提高区内企业的知识产权转化与运用能力。探索设立多层次、多领域的知识产权投资基金,吸引产业资本、风险投资采取多种商业创新模式,共同参与知识产权的运营和管理。
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企业、行业组织、产业联盟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依托专业服务资源,积极建设知识产权诉前调解机制,为企业解决知识产权争端提供高效服务。
发展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立足科技园、服务北京的跨区域知识产权交易网络。以促进知识产权交易为目的的配套服务体系,以及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核心的集成式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服务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为特色的综合服务体系。
4.2优化知识产权环境,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修改
对现有法规政策进行整理和修订完善,将工作重心转变到为国内科技文化创新服务、国民经济转型服务上来,制定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鼓励性政策。
制定有利于专利转化运用的支持政策,对搭建专利技术交易平台、专利转化实施项目、专业服务支持、金融服务等予以支持。支持专利运营机构发展,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知识产权运营领域。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相关法规,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效率和处罚力度,减低专利企业和个人通过法律等手段维护自身权利的成本。
4.3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增强社会知识产权意识
多渠道、多方式共同作用,扩大知识产权宣传工作的受众范围,利用知识产权人员培训、知识产权知识普及展示、知识产权教育等形式,对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
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制度,通过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强企业自身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开展各项宣传活动,面对社会居民进行知识产权教育活动,加强居民知识产权法律意识。使居民能够,自觉自律地提升知识产权修养,不再使用盗版软件、不购买盗版书籍和音像资料,提升社会公众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4.4推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专业化发展
拓展知识产权服务领域。积极拓展知识产权服务领域,鼓励丰台区现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更加丰富全面的服务活动。在知识产权战略咨询服务、知识产权评估服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等现有机构的薄弱环节,加强人才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
鼓励组建专业化、满足特定客户群体(如大学等)需求的专门化服务机构,丰富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服务质量。
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职业培训工作,组织好对专利人的继续教育工作;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多形式、多渠道引进人才,要着力引进服务丰台区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高级人才。
4.5以企业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
关注并重点鼓励以丰台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群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性活动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服务支持。
充分利用丰台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有利优势,鼓励其创新能力的建设,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群。
4.6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通过搭建交流平台等多种渠道,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目的;积极开展国际多层次交流合作,包括如世界五大知识产权局间的国家机构层面的交流合作,通过数据共享等方式,了解国际知识产权发展现状、促进国际知识产权实业发展。
鼓励国内外知识产权机构、企业双向发展。鼓励有实力的大型知识产权机构设立国外分支机构,参与国际知识产权服务市场的竞争;鼓励国际知名的知识产权服务机企业到过国内开展业务。
2014年7月绿色科技第7期5结语
在新形势下,只有从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增强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专业化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促进重点企业的科技创新与转化,才能使知识产权持续良性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装变、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涛,中国知识产权政策十年反思[J].知识产权,2014(3).
[2] 姚泓冰,冯晓青.我国知识产权商业机构现状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3(1).
[3] 徐棣枫.专业化与体系化结合的美国知识产权服务业[J].求索,2013(1).
[4] 何耀琴.北京市知识产权运营模式分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8(3).
[5] 王勉青.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述评[J].探索与争鸣,2010(10).
[6] 赵弘.关注北京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1).
篇2
关键词 著作权保护;版权登记;侵权盗版;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 D9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9)05-0183-04
基金项目 国家软科学项目“中部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批准号:2006GXQ3D138);江西店社科规划项目“江西省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批准号:06FX18)
作者简介 王新华,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法学理论、知识产权法;
胡卫萍,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江西南昌330013)
虽然我国的《著作权法》1990年才颁布,但在日益加强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大背景下,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已经逐于完善。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支专业的著作权管理、保护队伍,基本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规则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著作权保护体系,这对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繁荣文化娱乐市场、实现著作权人和消费群体的共同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加之著作权法律制度的保护起步较晚,对于著作权的保护仍然面临着包括意识、习惯、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压力。江西在中部地区各省处于中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具有典型性。通过对江西省著作权保护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著作权战略,将为中部地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著作权保护提供参考,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社会的知识产权战略,从而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科学的发展。
一、江西省著作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江西省著作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组织实施全省性打击侵权盗版专项行动,查缴了大批非法出版物;开展打击非法预装计算机软件等专项行动,加大了版权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全面地清理并取缔了销售盗版书刊、音像和计算机软件的无照经营者;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使用正版、拒绝盗版的意识,实现各设区市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同时启动了大型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宣传著作权法律相关知识,提高公民的版权维权意识,依法审核设立著作权机构、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和著作权保护社会组织,等等。但同全国发达地区的著作权保护相比,江西省无论是著作权人权利意识,还是著作权保护的范围、力度都有一定差距,存在着一些问题。
1、著作权人权利意识淡薄。首先,版权合同登记、作品自愿登记数量偏少。据国家版权局统计,2005年江西省版权合同登记、作品自愿登记数量在中部地区只处于中游地位,与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江苏等相距甚远。而且,在作品自愿登记中,口述、曲艺、舞蹈、杂技、摄影、建筑作品等方面的登记为空白。
其次,版权登记的范围较窄。根据江西省版权局的登记公告,2003―2005年江西省版权登记的著作权内容,主要限于文字作品(如闵细健的长篇小说《三峡情》、应宗强的《滕王阁序揭秘》、江西美术出版社的《百变小樱》卡通电视漫画丛书等)、音乐作品(如林志勇作词、查建敏作曲的《戒心》、《让我再爱你一回》等)、美术作品(如任瑞华的“陶艺花插A/B”、唐自强的12寸瓷雕“春讯”、景德镇市翼龙陶瓷有限公司的“树纹梅花满版图案”等)、摄影作品(如朱庚朝的“筑卫城遗址系列摄影作品”、“中华药都樟树帮”等)、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如金建刚“中国书法音乐电视”、江西协同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中文之旅光盘”等)、图形作品(如张火秀的“《千年瓷韵》图案”、周彦如的“钙力加口服液产品包装版面设计”、江西乔家栅食品有限公司的“乔家栅美术字体”等)、模型作品(如江西省玉风瓷厂的“《玉洁杯》、《公仆杯》”、周小平的(崛毫四人象棋等)、计算机软件(如江西盛安城市安全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的”城市消防设施远程监控网基层/高层中心系统”、美胜数码科技(江西)有限公司的“商业用数码影像快速自动刻录机视频抠像软件”等)。这些信息显示,江西省不仅著作权的保护类型相对较少,而且每一类型的具体内容也相对单调、贫乏。
2、盗版活动屡禁不止,对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亟待加强。尽管江西省有关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打击侵权盗版,但盗版活动依然猖獗。据国家版权局统计,2005年全国版权行政机关收缴盗版作品江西在全国居第10位。
据有关部门估计,全省盗版从业人员至少有数万人,盗版也都是有组织、有密谋的行为。而全省版权执法人员总共才100多人,不仅数量少,而且机构也不健全。目前,只有省、市二级有出版行政部门,县一级没有相应执法机构和人员。与著作权人权利意识淡薄相对应的,江西省著作权纠纷数目较少,处理方式也主要采用行政手段,比较单一。如2005年全国版权行政机关共查处案件9644件,结案9380件,其中江西省只查处了28件,居全国第21位,结案28件,这其中2l件为行政调解解决,7件为行政处罚解决。这些数据再次表明,江西省著作权的维权意识还需着力加强,并未真正树立起“使用盗版可耻、抵制盗版光荣”的维权理念。而著作权维权执法工作体系分散零乱,执法队伍建设相对滞后,行政执法能力较弱,执法手段和力度尚欠缺,愈发使得打击盗版活动任重道远。
3、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保护仍处于空白。根据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被不同社区和群体在适应周围环境和自然的过程中和与其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再创造,为他们提供持续的认同感,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千年的文化孕育出大量的民间艺术作品,全国各地都有一些独特的民间艺术,其中不少成为“华夏一绝”,如“变脸”、京剧等各类戏剧。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在该《意见》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的基本依据,它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体现。随着经济、文化生活的繁荣,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涵着的经济利益也越来越可观。由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
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他们不仅得不到合法在先权利的法律保护,而且被国内外一些文化娱乐业随意滥用、过度开发。更有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正在不断消失,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物质正在遭遇无情的掠夺或被毁弃或流失境外,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刻不容缓。为此,国家专门建立了一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江西省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项目有:(1)民间音乐类:兴国山歌;(2)民间舞蹈类:傩舞(南丰傩舞、婺源傩舞、乐安傩舞)、永新盾牌舞;(3)传统戏剧类:弋阳腔、青阳腔、广昌孟戏、徽剧、宜黄戏、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桂南采茶戏);(4)民间美术类:徽州三雕(婺源三雕)、萍乡湘东傩面具;(5)传统手工工艺类: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歙砚制作技艺、金星砚制作技艺;(6)民俗类:全丰花灯。2006年,江西省人民政府也专门了《关于公布江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赣府字(2006)53号],确定了江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62项),内容涉及民间文学(2项)、民间音乐(3项)、民间舞蹈(8项)、传统戏剧(7项)、曲艺(6项)、杂技与竞技(1项)、民间美术(4项)、传统手工技艺(19项)、民俗(12项)。而在江西省版权局的登记公告中,并没有涉及到对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也是江西省加强著作权保护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对软件产品版权保护尚待加强。2002年以来,我国开始进入信息化产业市场。《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公布,更是改变了过去将信息产业定位于信息和通讯技术(1cT)以及相关设备的生产(即信息技术产业)的做法,将信息产业扩展到信息内容产业,并将“建设先进网络文化”、“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信息化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同其他地区一样,江西省也面临着发展信息产业的极好机遇。而据江西省版权局统计,虽然江西省目前也取得了出版网络图书1556部、网络音像制品20种2000分种、制作网络动漫作品近600种、各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站的注册用户达到1.27万人、日平均访问量达到5200人次的骄人成绩,但2003年全省软件作品自愿登记数量仅为10项,2004年为4项,2005年为11项。与兄弟省份相比,登记数量相对较少。这说明江西的出版、印刷、发行单位对高新技术发展的反应比较迟缓,有可能在数字出版中被边缘化。
二、加强和完善江西省著作权保护工作的建议
我国于2008年6月出台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江西省也正在着手制定本省知识产权战略。作为知识产权战略重要内容的著作权战略,理应纳入江西省知识产权总体战略之中。我们应结合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指引下,参照兄弟省份知识产权战略内容,深入开展调研活动,针对江西省的著作权保护现状,制定江西省著作权战略,把著作权保护工作放在全面振兴老区经济、促进江西在中部崛起的全局角度来考虑,以适应国际、国内和江西省发展知识产权事业的需要。为此,应做好如下工作:
1、从战略高度重视著作权保护。加强工作体系和队伍建设
(1)江西省著作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江西全面振兴发展,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社会,优化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方面,美国的经验很值得深思。美国是把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国家,早在上个世纪开始就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着重发展朝阳产业。其中,最成功的是以版权保护为后盾,以软件、音像、图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据统计,2002年美国文化产业生产制作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电影票房占全球电影总票房的85%;2005年,美国的全部版权产业产值为13.9万亿美元,占GDP的11.12%。以电影产业为例,围绕着版权衍生出剧本创意、音像出版、图书出版、特许营销、主题游乐园甚至是主题宾馆等庞大的产业群。江西省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江西省著作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把著作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扎扎实实推进著作权保护工作进程。
(2)加强著作权工作体系与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著作权的行政管理、执法、司法、企事业单位和中介服务等工作体系。加强著作权执法队伍建设,将著作权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延伸到县级,在县级政府单设或在有关部门附设著作权管理和保护机构。增加著作权执法人员编制,形成省、市、县各级机构并存的工作结构。加强著作权行政管理与司法机构的沟通协作,完善著作权统筹协调机制,切实保障著作权战略和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
2、加大著作权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省人民的著作权法律意识
(1)设立著作权宣传及保护专项资金,通过“4.26”世界知识产权日、“6.1著作权法实施日”,开展著作权宣传活动,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辟著作权专栏栏目,宣传著作权保护取得的成绩,通过查办的大案要案震慑不法分子,加大著作权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
(2)开展著作权法律知识进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课堂、进社区等活动;分层分类举办与著作权关系密切的单位和领导干部、专业人士的培训班,提高著作权的管理、运用、保护能力;通过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有感染力的、生动的著作权保护正反案例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尤其是领导干部著作权法律意识,营造出保护著作权光荣,侵犯著作权可耻的氛围。
(3)成立江西省高校著作权保护教育基地。大学生是未来知识社会的生力军,其将来工作、生活都与著作权息息相关。但目前江西省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著作权法知识缺乏、版权保护意识不强的现象,这不仅会影响未来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而且更重要地会影响我国知识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江西省版权局应与各高校合作,在省内建立著作权保护教育基地,通过开展著作权宣传教育活动,尽早培养大学生的著作权保护意识,这将对江西省著作权保护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3、加强对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从根源上禁止盗版活动
(1)强化新闻出版、版权行政管理和“扫黄打非”工作;加强印刷、复制、发行业的管理,依法组织对印刷复制业的专项督查、检查,建立违规印刷复制单位档案制度;加强版权社会中介组织建设。
(2)对侵权盗版重点的领域、环节、问题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办违法违规案件;继续开展对盗版音像制品、盗版教材、盗版软件、网络侵权盗版的专项治理,严厉打击计算机生产、销售等领域未经授权预装软件的非法行为以及网络非法传播、复制行为。
(3)完善联合办案机制,建立健全跨部门的联合执法制度,形成跨地区案件移送、信息通报、配合调查等的工作机制,实现版权行政执法机关和公安、司法机关工作的有
机衔接。
(4)大力推动软件正版化工作。巩固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成果,积极推进企事业单位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强软件预装领域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管理。同时,合理定价正版软件,使盗版软件失去消费市场。
4、尽快建立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保护制度
(1)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版权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尽快对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乡村和社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论证和认定工作,获取更多的有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的珍贵著作权资源。
(2)借助国家最近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好时机,尽快出台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保护的地方法规和规章,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权保护机制,将著作权法中的一切经济权利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版权保护,尤其是要重视与其中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常见使用方式相关的出版权、发行权、复制权、发行权、传播权、翻译权、改编权、表演权等,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著作权运用、保护过程中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3)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保护意识,并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营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版权保护的良好氛围。
5、加大软件著作权保护力度,促进江西省软件产业健康发展
目前,软件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江西省应该积极实现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国内外软件产业发展经验表明,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著作权的保护,通过版权保护是软件作品权益保护的最佳方式。因此,江西省要发展软件产业,必须加大软件著作权保护力度,不断完善江西省软件版权保护方面的地方性立法,加强对软件产品开发者的权益保护,通过严格的执法来保护软件开发人的合法利益。同时,为使广大社会公众有能力支付软件的使用费,政府应当通过税收减免、价格调节等手段来降低软件产品的销售价格,采取扶持措施鼓励企业以较低的价格使用国产化软件及源代码开放的软件,从著作权角度,切实维护软件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提高软件产品的版权保护力度。
注:
①以上数据包括表1、表2、表3均来自http://ncac.省略/GalaxyPortal(国家版权局网站).
②江西省新闻出版局.http://jxcbf.gov.c(版权局网站).
参考文献:
[1]李明德,许超.著作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吴汉东.中国知识产权蓝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 银杏产业;发展现状;对策;辽宁丹东
中图分类号 S792.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2-0141-01
银杏不仅有景观功能,还有较高的保健价值、医药价值。银杏叶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内酯类化合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另外,银杏叶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可以用于生产动物饲料。因此,银杏成为当代开发的热点植物之一,叶用银杏栽培及利用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1]。
1 银杏产业发展现状
银杏树是丹东的市树,遍布丹东市40多条街区。据统计,亚洲共有6条由百年银杏树组成的景观大道,丹东市区内就有3条,已成为丹东的重要标志。另外,丹东地区最古老的2株银杏树位于丹东市大孤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分别有1 300余年和800余年树龄,是著名的“祖孙银杏”,其不仅是丹东历史的见证,也是丹东地区的标志性古树,是丹东地区活的文物。此外,在丹东市内100年以上的银杏树共有700余株,已成为丹东旅游资源中的重要标志,是江城旅游的招牌。
据不完全统计,丹东市目前共有银杏逾666.67 hm2、3 010万株,仅次于郯城、邳州、宋店、韶关、泰兴我国五大银杏种植基地。目前。全市共有银杏叶回收企业5家,2016年回收银杏干青叶6 000 t,产值2 400万元。如果全市银杏青叶全部回收,还将产生5 000万元产值,发展潜力巨大。
2 发展对策
2.1 科学制定银杏产业发展规划
丹东地区位于辽宁东部山区,区域内山地较多,全市零散的超坡地约1 666.67 hm2,都属于低产农业用地,但这些地块大多适合银杏生长,可极大提高土地附加值。基于丹东优越的地理条件,将银杏发展与村屯绿化、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在零散的超坡地上种植银杏,按照“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农户跟进、科技支撑”的总体思路,本着打造“全国最大的银杏生产基地”的建设目标,将着手制订丹东市银杏产业发展规划,着重组织资金和研发人员在新品种选育、引进、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加工、销售等方面开展工作,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2]。
2.2 招商引资,推动发展
丹东银杏干青叶加工产业还处于外地企业来丹东收购阶段,没有银杏干青叶加工企业。因此,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银杏加工企业是丹东市发展银杏干青叶产业的重点。建议到国内叶用银杏最大的加工基地――邳州进行招商,邳州拥有贝斯康药业、鑫源生物、天力生物、银杏源生物科技、伟楼生物等30余家重点银杏深加工企业。丹东市可与邳州深加工企业接洽,采取合作或招商建厂的方式,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品,开拓市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推动企业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
2.3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
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如c丹东市林业科学研究院、辽东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对叶用银杏采摘时间和方法、银杏黄酮的提取方法以及银杏食品、银杏制药等诸多领域进行科研攻关,大力发展银杏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2.4 多元发展,综合开发
银杏产业在主攻精深加工发展的同时,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致力于综合开发。建立大规模银杏圃地,形成“苗、果、叶、树”四位一体的银杏综合生产示范园;开发单树种森林公园、行道树旅游观光。可围绕“银杏时光隧道”“银杏金光林海”等休闲观光主题,打造独具特色的银杏旅游观光带,积极塑造特色银杏旅游品牌。大孤山国家森林公园内1 300余年和800余年的“祖孙银杏”、丹东市区七经街、六纬路和九纬路的“银杏金光大道”等景点已颇负盛名。此外,也可开发银杏木制品、工艺品开发、银杏盆景、景观树种植等。
2.5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合理利用空间
丹东市农村住宅多以分散居住为主,可以充分利用居民的宅前屋后、村路两侧以及河旁等大力发展银杏,既美化环境,又可为农民增加收入。
2.6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培养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丹东银杏品种,开展“丹东银杏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注重培育丹东银杏产品品牌,及时完成注册“丹东银杏”商标。
2.7 加强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建设
通过软枣行业协会整合现有资源,打造全省统一的地域品牌。要按照“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方式组建销售服务集团,与农户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生产经营服务合同,实行品牌统一包装(贴牌)推介、统一营销宣传、统一定价,防止以次充好、随意低价,真正掌握话语权和定价权[3-4]。
3 参考文献
[1] 张文达,刁秋实,张妍妍.丹东银杏播种育苗技术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15(2):74-76.
[2] 郑俊杰.浅析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7):270.
篇4
供给侧要通过产业的调整,通过创新,来提高生产率,来适应市场需求的结构变化。通过结构性改革调整,应该对2016年经济的增长有一个乐观的预期。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传统的先增长后治理、追求增长忽视公平等发展方式失去了可持续性,必然走到尽头。
一、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现状
新常态下,结构调整是一种大逻辑、大格局、大趋势,是中国无法回避、必须进行的一场变革。结构性改革是改革的重头戏,也是考验中国经济能不能转型升级的关键。
竞争性、适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是中小企业所具备的天然特质,这样的特质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创造经济活力,更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扩大就业渠道。为了更好迎接大众创业、创新时代,我们对中小企业的观念和态度亟待转变和提升,重新审视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中小企业的创新意识,努力推进供应侧结构改革。
(一)发展规模小。中小企业在生产、人员、资产规模以及影响力都小于大企业,因此薪资和福利方面,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都不具备以吸引人才。更何况,中小企业的稳定性比大企业差,无论是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将受到的影响都远大于大型企业,对于人才的发展,中小企业劣势明显。
(二)行业分布广,但地域性强。分布于各行各业的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和复杂。中小企业的排外企业氛围往往因为其活动范围不小和很强人员构成的地域性,不利于新进人才的吸引和融入。更严重的是,中小企业往往坐落于中小城市、城镇甚至是偏远乡村,人才难以引进和保留。
(三)个体影响企业。中小企业中,企业生产和运行的稳定性多受经营者和职工的行为的影响。相较于制度在大企业中维持稳定性的作用,中小企业往往更依赖个人的力量。
(四)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不仅仅体现在资金不足与融资困难方面,更多的体现在产业、税收、投资等各方面受到的政策歧视与制度限制。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一项调查,中小企业拥有中国一半以上的发明专利,但其有效专利数和企业业绩之间的正向关系却非常微弱。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同时维权意识不足和维权成本过高也在无形中降低了侵权行为的违法成本;知识产权交易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创新成果实现资本化的动力不足;国家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的不完善,使得中小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缓慢。
二、加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以及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据2015中小企业统计年报显示:全国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占全部企业营业收入的40%;全国中小企业服务和产品的价值创造约相当于GDP的60%;全国中小企业纳税额占50%;全国中小企业在增加的就业、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全国中小企业提供40%就业机会。
通过分析世界各国类似的成功经验,通过选择专业化经营细分市场,使企业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专补缺、以小补大,走向专业化的发展路径,这是一个在激烈的竞争中多数中小型企业获得的生存和发展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此外,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协同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了“大而满”、“小而全”的组织形式。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与大型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不仅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大企业的发展,也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现代科学技术在工业技术装备和产品发展方向上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朝着规模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向着更小、分散的方向发展。中小企业的分散生产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在新技术革命的条件下,许多中小企业的创始人往往是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或者是一个大学教授,他们经常集管理、业主和发明家于一体,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可以立即付诸实践。正因为如此,自第二十世纪70年代,中小企业的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他们的信息系统在微型计算机,半导体元件,印刷电子和新材料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只有在短短的几年或十年,许多中小企业,在世界上著名的快速增长的大型公司如休利特帕卡德、微软、雅虎、索尼和施乐。
三、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措施
中小企业是大企业成长的摇篮,也是促进我省经济增长的新形势下,扩大就业,增加财政资源,保证社会稳定的主导力量,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
第一,中小企业作为融资需求的主体,其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提高信用意识,形成信用文化,并将信用建设贯穿到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以规范的信用评价体系为标准,对企业自身的信用资源进行实时量化和提高,不断提升信用等级。
第二,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体系,应以政府部门为龙头,各类民间商会为桥梁,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为依托,尤其是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在人才、技术服务、信息等方面的服务。
第三,未来中小型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浩大,也是服务其长期发展的中心任务。充分提高各级各部门对此结构调整的重视度,理解其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抓好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市场化指数;经济自由化;地区差异
基金项目:本文受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课题资助(课题编号:985TNC20060102)。
作者简介:阎大颖(1974-),女,天津人,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应用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4-0028-04 收稿日期:2007-05-16
本文根据经济自由化的国际公认标准,并综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研究的主要观点,将“市场化”的本质定义为通过一系列经济、社会以法律制度的渐进变革实现的经济资源配置及个人经济权利的自由化。
2000年以来国内主要是国民经济研究所樊纲等(2003)和北师大(2005)建立的市场化指数。前者系统测算了地区性市场化进程,但结果只截止本世纪中期,且未考虑正式入市进行指标更新。后者对解决中国“非市场经济问题”很有意义,但仅用于全国性分析。然而,目前对于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实证研究十分重要。一方面,中国在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条款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美国和欧盟等主要西方国家至今尚未明确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藉此频频对华施加反倾销制裁。另一方面,我国不同省区的市场经济环境仍存在很大差距。亟待更新既能使国际社会正确评价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也有助于各地区有针对性地制定新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的市场化评估。
一、指数说明
(一)指标构成
本文以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和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的两个国际权威性经济自由度指数,及樊纲等(2003)和北师大(2005)的“市场化”指数为范本,经过筛选和改进,更新设计了一套包括五个一级指标及下属18个二级因素指标的综合市场化指数体系(见下表)。
首先,指标1考察的是政府职能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协调。为判断这一方面的市场化程度,本文设立了两个准则:一是减少政府规模和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自由调节配置的灵活性;二是在市场失灵面前,政府应有适度的规模和及时有效的干预。相应地,该方面包括四个子因素指标,其中1.1和1.2度量政府的财政负担,1.3和1.4度量政府对经济干预。其一,1.1包括政府为了维持机构运行和履行各种政治法律职能而消耗的经济资源,以及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国防和教科文卫等)的支出或以较低价格向住户提供的用于消费的货物和服务净支出。由于这些消费并非由市场激励机制产生,IEF指数、EFW指数及北师大(2005)都将其规模视为经济自由化程度的负面影响因素。其二,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党政机关机构膨胀、人员臃肿的现象十分普遍,不仅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也降低了正当市场经济活动的效率。1998年起的精简政府机构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的原具体措施。因此1.2的变化可以阶段性地反映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其三,选择1.3是因为政府干预经济的突出表现是出于自身意志直接参与经济领域竞争性投资。这种支出体现了政府对生产资料的控制,支出过多必然削弱市场分配生产资料的效能。随着经济自由度提高,政府投资应逐步降低,而转由市场完成。最后,政府转移支付和政策性补贴是中国与西方国家不断发生贸易摩擦的争执焦点。转移支付是指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支付,政策性补贴主要有价格补贴和国有企业补贴。针对地方性研究,本文只考察了指标1.4(政策性补贴)。
第二,指标2体现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非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经济活动中享有的权利(指标2.1和2.2),及企业运营的经济贡献(指标2.3和2.4)。2.1的变化直接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发展速度,并从宏观上体现推动经济增长的主体转换,因此可作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指标。2.2体现了非公经济吸纳社会就业的能力。由于我国城镇就业压力是当前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因此该指标对分析市场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3可用于量化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最后,本文选择各地区统计口径一直的非国有企业上缴增值税作为非国有经济贡献的另一度量指标。
第三,西方发达国家对市场化程度的另一关注是市场能否决定投入要素(主要包括原材料、资本及劳动力等)的价格,这直接决定企业产品成本的真实性。本文借鉴国内研究,考察了劳动力、资本(外资和金融资本)、技术等要素指标。其一,本文根据现有数据,创新设计了3.1城乡劳动力择业自主性综合指标反映劳动力流动自由度这一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最基本特征。该指标不仅剔除了各地环境差异造成的计算劳动力空间流动性指标的统计误差,而且农村劳动力自由择业的程度还能反映市场化在加速非农经济发展、缩小中国二元经济差异方面的作用。具体方法是先计算个体就业人数(除去各类性质单位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比例和非农业就业人数占乡村就业人数比例,分别表示城镇劳动力灵活就业程度和农村劳动力自主择业程度,再将原始值进行地区排序求得的评分分别以各地区城乡居民人口数为权重加权平均,以求得该指数综合得分。其二,外商投资的运作不仅是完全市场导向的,而且市场环境越完善,越有助于吸收外资,从而说明一定时期内资本要素市场的进程。本文选择的指标3.2不仅数据易得,还能客观反映外资的实际使用率和投资倾向。其三,考察信贷资金的市场化主要有信贷机构竞争和信贷资金分配两个角度。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信贷分配的市场化程度还体现在非国有金融机构的资金配置能力,为此构造了3.3这一创新指标。3.4则是反映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效率常用指标。
第四,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通常从产品定价市场化程度和区际贸易壁垒程度两个角度分析。由于后者在国内区际研究中尚缺乏准确规范的统计数据,本文只考察了社会消费品总额、农副产品收购和生产资料三种代表性产品市场化定价程度。
第五,如前所述,“市场化”进程也是制度和法律环境不断完善的过程,体现为法制化、规范化(契约)、信誉化(诚信)
等基本特征。本文利用可得数据,从中介组织发展规模,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市场保障机制三个角度考察了市场制度环境发育程度。其一,5.1以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这一数据口径统一、经济职能也最突出的中介行业为考察对象,作为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局部和阶段性的指标。其二,为反映市场制度对保护生产者和私有产权合法权益的完善程度,包括等。为此,本文选择了5.2,以反映知识产权和公平交易水平及技术市场的活跃程度。其三,北师大(2005)针对西方国家的市场化标准,从7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发展状况,其中包括对劳动者人身健康和安全的法律和社会保障保障。为此本市场化体系增加了5.3指标,其原因有:一是失业保障程度对劳动力择业的自主性有重要影响,因此与劳动力市场自由化问题相互补充;二是根据自身条件灵活就业个体劳动者是最基本的权利,其能否充分保障,很大程度决定于与就业相关的服务和保障体系;三是Romer和Lucas等新经济增长学派都认为经济自由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是通过加大人力资本积累,提高劳动力的边际产出,而只有当市场经济能给予个人权利充分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使其对持续就业有稳定预期时,劳动者才更愿意增加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四是当前就业保障问题直接关系社会的安定和谐及和经济运行的安全和效率,但尚未得到学术界的充分关注,而5.3恰好可以对此进行针对性考察。
(二)测度方法
1、单一指数。首先,以各指标1995―1999年的平均值为评分的基期值,以避免单一年份特定因素对基值可靠性的干扰。其次,各单项指标值根据在基期地区排序位次,由高到低在0~10的区间得出其指数得分。第三,按指标类型,用两种计算公式将原始指标值转化为相对指数得分。如当第i个指
2、综合指数。由于同一层次上的各测度指标和子因素的选择既具有相对独立性,相互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对各自经济意义的重要性难以进行量化区分。因而采用简均的方法分别合成一级指数和总指数。目前国际两大权威自由化指数也采用该方法(EFW从2002年转用该方法),可见只要各级指标的重要性基本对称,简均法已被普遍接受。
各省区市场化单项指数得分都是与基期最大、最小值比较得出的,由此计算出的基期以后各级总市场化指数的得分理论上会超过10分或小于0分。这一指数得分结果不仅能反映同期不同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相对地位,还能从各地区指数得分的时序变化中揭示出该地自身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因此本市场化指数既可用于同期不同地区的截面比较,又可作为单一省份时序比较,以及跨期多省份面板数据综合比较的有效工具。
三、实证结果
(一)市场化总水平
2000~2005年市场化总指数得分、排序的结果显示(见下图),本世纪以来各省区市场化的总体进程很不平衡,突出表现以下几点。第一,考察期内前3名均为广东、浙江、上海,近两年北京和山东等环渤海省市后来居上,进入前5名。第二,最后5位始终为宁夏、云南、贵州、新疆和青海西部内陆省区,与前5位的平均分相差也达3分以上,说明我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两极分化的格局尚未改观。第三,中间档次位次起伏不定,2005与2000相比,涨幅最大的是湖南、吉林、宁夏、广西、山西,跌幅最大的是黑龙江、陕西、安徽、河南、青海;第四,从得分变化幅度看,近4年升幅最大的是宁夏(+5.6)、山西(+5.2)、广西(+2.4)、湖南(+2.4)和吉林(+2.4),降幅最大的是陕西(-2.8)、安徽(-3.0)、贵州(-3.2)、河南(-6.2)和青海(-6.8),表明湖南、吉林、宁夏、广西、山西在推进市场化方面成效最显著,而黑龙江、安徽、河南、青海等省份则应加大市场化建设力度。
(二)市场化各方面
为揭示各省份5个分项指数变动特征的主导因素,本文还对18个二级因素指数的排序及得分的格局和变动进行了深入的地区比较,得出如下突出结果。
1、政府行为市场化。其一,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指数值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2002年以来前5名始终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北京之间交替,云南、新疆、贵州、吉林、宁夏和青海一直居于末次。其二,动态比较,近3年来变动值和位次上升最突出的是新疆和,上海、宁夏和海南明显下跌(上海最持久),这主要是地区政府投资和消费比重相对提高所至。不可否认,地方政府加大对于缩小东西部地区收入差距或加强龙头地区的经济地位有一定的意义,但仍需要对财政支出的使用方向和效率给予密切关注和监督,以免造成资金浪费或投资过热。
2、经济主体自由化。其一,该方面排序格局较稳定,2002年以来前5名稳定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和福建5省,贵州、陕西、黑龙江、青海、甘肃和新疆维吾尔最落后。其二,改善幅度位居前列的也始终是上述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大西北及东北省份进展缓慢。其三,从结构特征看,非国有经济主体固定资产投资和吸收城镇就业人员两项指数的全国平均值最高,说明非国有经济体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运行中的作用日趋重要,非国有经济的发育程度对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要素资源市场化。其一,前列格局的变动,2002年前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居于前列,但此后浙江、广东、福建南部沿海省份被辽宁、山东和天津等环渤海地区超出。其二,甘肃和广西位次增幅最突出,分别从2000年的第32和26位一跃至2005年的第9和第12位,说明一些中西部地区在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其三,各要素比较而言,内蒙古、云南等内陆省份在发挥城镇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方面具有优势,沿海地带在引进外资方面始终领先,山东和辽宁的信贷分配多元化方面成就最突出,技术要素市场化指数的得分普遍较低,并且地区差距也最大:教育科研基础较好的省市,如上海、北京、山东、江苏及天津等的水平(均高于9分)和增幅都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而贵州、青海、山西和海南等该指数值始终不足1分,可见缩小技术要素市场化的地区差异是要素市场发展最紧迫的任务。
4、产品贸易公平化。其一,广东、浙江、福建、吉林、江西和上海保持前列,陕西、青海、广西和云南始终落后。其二,位次变动剧烈主要有湖南、湖北、重庆,分别从2000年的25、21、27升至2005年的第1、8和10,北京、青海和黑龙江则从2000
年的6、7和17大幅下跌至2005年的27、28和23。其三,三种产品比较,生产资料价格虽然最高分与其他两项基本持平,但低于8分的有近20个左右,与社会消费品和农副产品各年指数值得分低于9的分别仅有10个和5个左右形成鲜明反差,这主要是因为,受要素秉赋、市场供求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我国各地区价格政策还有相当大的差异。
5、制度环境完善化。总体上,该项位次格局在五个方面中最稳定,但地区差异也最突出:其一,2000年来前9位都是广东、上海、浙江、北京、福建、天津、辽宁、江苏、山东,吉林和黑龙江紧随其后,而海南、陕西、河南、四川、安徽、江西、甘肃、青海、广西、云南和贵州始终处于最后10位;其二,除上海和广州该项指标高于10分、北京和浙江在8~9分左右波动外,其他省份基本低于6分,其中10~20名的各省区得分不足4分,最后10名更仅有不足2分。可见,市场制度的完善程度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从结构特征看,在金融和房地产中介机构方面,三大直辖市稳定位居前三列,此外东北三省也仍较靠前,这说明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金融中介机构的发育也更完备;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及上海不仅始终领先,得分增幅也最高。这方面的地区差异同样巨大,如处于领先地位的广东省得分一直高于20,而中西部省区大多不足2分,成为第五项落后的主导因素,也说明经济开放度和发展水平与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失业保障方面,全国整体都未获得长足进展,自2003~2005除北部沿海省份略有提高外,其他地区均有下降,特别是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降幅更大,意味着经济处于高增长的沿海地区近年来与市场经济发展配套的就业保障机制并未同步改善,这必然对经济与社会保持和谐发展构成潜在威胁,因此是当前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重点。
四、结论
总体而言,本文的实证研究与樊纲和王小鲁(2005)在相同考察期内(2000~2002)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本文中国市场化测度指标体系的实践有效性与同类可比性。
从近6年来中国市场化发展的结构特征看,产品贸易市场化、政府行为规范化和经济主体自由化方面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是提升市场化总指数水平的主动因,说明我国在价格开放、政府在经济运行中转换职能及发展多种经济主体方面相对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成就显著。要素资源市场化水平随仍相对较低,但正处于加速发展的时期。而涉及市场经济更深层结构性和制度性变革的市场制度完善化方面无论绝对水平还是发展进程都明显滞后,是今后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
篇6
关键词:蓬莱市;旅游产业;问题;对策
一、蓬莱葡萄酒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旅游基础设施是指为适应旅游者在旅行游览中的需要而建设的各项物质设施的总称。它是发展旅游业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旅游饭店(宾馆)、旅游交通以及各种文化娱乐、体育、疗养等物质设备。该地区在发展葡萄酒旅游的基础设施,包括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设施条件相对落后,特备是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方面的基础设施。据统计,蓬莱目前住宿、餐饮、娱乐等接待设施数量少、档次低。全市目前仅有星级宾馆十余个座,床位1000余张,缺乏四星级以上高档次宾馆,而且多数星级宾馆处于市内,距离葡萄酒旅游景点相对较远,餐饮、娱乐等其他项目也难以适应客人的需要;市内公交、城郊公交、旅游线路巴士等公共交通相对落后;KTV、影院、大型旅游购物广场较少;部分渔家乐等家庭宾馆不规范等。这些都将成为蓬莱葡萄酒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
综合来看,粗放型低层次的开发使得该地区葡萄酒旅游缺少影响力,缺乏旅游市场化运作,产业运作水平低。尽管每年来该市接待大量以葡萄酒旅游为主的游客,但由于旅游资源转化为产品的能力有限,旅游商品规模小,附加值低,再加上游客人均消费水平低,旅游盈利并不好。
(二)标准化程度不高,业内整合度有待提升
旅游标准化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强化行业监督管理,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旅游产业总体素质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旅游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蓬莱葡萄酒旅游的标准化应参照国家旅游局《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的相关精神指导,打造葡萄酒旅游。当然,萄酒旅游的标准化并不是否认旅游的特色性,而是强调在蓬莱整个葡萄酒旅游行业中,制定相应的规范,进一步加强整合,从而进一步提升旅游竞争力。然而,该地区的葡萄酒旅游却经常性的各自为战,以各个酒庄为单位进行。同时,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导致旅游、接待等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蓬莱地区整个葡萄酒旅游产业整合度较低,致使该地区葡萄酒旅游缺乏竞争力。
(三)旅游创新力不足,产品特色化有待塑造
旅游业是个创新型的产业,改革开放和观念创新催生了中国现代旅游业,政府引导和体制改革创造了国内旅游辉煌 。然而,作为一个地级市蓬莱市的葡萄酒旅游创新能力依然不足,主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创造能力较差,理论创新滞后于实践创新,主要表现在旅游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知识型专利拥有量明显不足,葡萄酒旅游企业品牌意识薄弱,全国知名的强势品牌较少,知识产权保护能力较弱,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旅游资源创新供给能力与创新需求不匹配,难以形成扩大效应,在创新资源的配置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仍然主要以项目模式为主,难以适应创新需求。三是缺乏创新型人才高等院校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科研互动水平较低,直接制约着区域旅游的创新效率。
任何一个葡萄酒旅游景点(如:烟台张裕卡斯特酒庄)都会是蓬莱葡萄酒旅游的竞争对象。同质旅游产品的竞争,使蓬莱葡萄酒旅游难以吸引长途游客,阻碍了该地区葡萄酒旅游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景区的趋同化现象也越来越重,很多景区基本上都是酒窖,采摘各景区之间的风格雷同,从而使部分游客产生了“游一当十”的心理,影响了本地红色旅游市场的良性发展。特色是旅游之魂,文化是特色之基。旅游的发展离不开特色的打造。然而,以传统的酒庄、葡萄园观赏、葡萄酒鉴赏为主的蓬莱地区的葡萄酒旅游,其产品的特色化有待塑造。
(四)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方法有待挖掘和创新
如何打通融资渠道把相对分散的旅游优势资源进行整合,进入到资本的视线范围,然后再实现证券化进入资本市场实现融资。如何把还不具备进入资本市场但极具发展潜力的旅游资源进行重组整合,吸引包括私募股权基金在内的资本进入旅游业。如何积极探索组建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创业和风险投资基金,帮助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发挥小额担保贷款的积极作用,探索以旅游创业带动社会就业的新途径。一直是蓬莱葡萄酒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
目前蓬莱葡萄酒旅游开发的资金主要来自个别公司和集团,以及少量的外国企业。未能充分调动包括集体资金、个体资金、私人资金等,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方法也相对较保守,未能充分发挥包括网络营销、银行借贷等新方式来进行融资。
(五)产业营销宣传不够,品牌效应有待提升
尽管目前,蓬莱市在旅游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特别是在CCTV1的某些黄金时段的广告起到了极好的宣传作用,蓬莱的知名度有了极大的提高,这给蓬莱市带了很多游客。但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广告宣传大多强调的是蓬莱仙境,譬如“到蓬莱,过神闲日子”等,而专门针对蓬莱葡萄酒旅游的营销做得并不多。提起蓬莱,人们可能会想到蓬莱,但很难将葡萄酒旅游与蓬莱联系起来,这就需要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品牌效应,打造葡萄酒旅游新的增长点。
二、蓬莱葡萄酒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相关旅游设施和产品配套,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首先,加快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壮大来蓬客源。蓬莱地处胶东半岛最北边,过去一直是陆地交通的边角地带,来蓬游客大都需要转车,交通不便。因此,要想发展葡萄酒旅游必须打造四通八达、进出有序的大交通格局,不断壮大来蓬客源。要充分借助蓬莱国际机场、德龙烟铁路和蓬栖高速公路建设契机,有效利用跨渤海海底隧道设计方案提交中央审议的绝好机会,提前谋划,争取建成环渤海新交通枢纽,有效提升地区区位优势,同时,要加快市内各旅游景点之间的道路畅通建设,以高效、便捷的交通进一步壮大来蓬游客队伍。
其次,加快吃、住、娱乐等服务设施建设。加强酒庄、酒堡建设管理工作。依据建设内容和营销定位,将现有和在建酒庄划分成生产型、度假型、综合型三类,分类指导各酒庄进行相关设施建设和完善,不断提升接待能力和接待档次;对于新引进酒庄,从酒庄选址、布局规划、建筑建设、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严格布局管控,为今后酒庄文化聚集旅游奠定良好的基础。增加葡萄酒名城氛围建设。可以在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两侧、海滨等旅游显著位置,设立葡萄酒主题雕塑、景观小品、酒庄位置指示路标等,以艺术的形式,营造酒城氛围;也可以在市区内修建一座以葡萄酒为主题的公园,作为学习认知葡萄酒的教育基地和主题休闲场所,不断提升蓬莱葡萄酒文化内涵。
最后,加强旅游队伍人才建设。一是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素养。一方面,积极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学习了解全国特别是本省、市的旅游概况和规划,熟悉蓬莱市旅游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发展趋势和下一步发展思路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主动聘请有关旅游方面的专家、学者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给他们创造继续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并考发岗位资格证书,持证上岗,从而达到外在形象,内在素质的统一。二是建立旅游教育培训基地。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我市的教育资源,以蓬莱市高级职业学校为中心,开设旅游专业,定向招生,培养旅游人;另一方面,可以与专业旅游学院签订定向委培协议,进行专业教学和培训。三是制定优惠措施,多方吸引人才。旅游学院签订定向委培协议,进行专业教学和培训。旅游发展人才为基础,蓬莱市葡萄酒旅游产业尚属起步阶段,各类人才都相对奇缺,只有制定出相关的优惠政策,以政策吸引人,以待遇留住人的方法,才能将各类旅游人才引进来,为我所用,从而促进地方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强调综合开发,加强游客参与性与体验性
充分借鉴国内外葡萄酒旅游的成功范例,更加注重葡萄、葡萄酒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更加强调游客的参与度,使游客在游玩中收获,在收获中带动周围的人消费。在葡萄酒旅游发展过程中,可以与烟台各旅行社建立联系,将君顶、国宾、苏格兰、文成和金山罗斯兰等酒庄纳入常规旅游线路中,以酒庄和美丽乡村作为体验阵地,通过推出周末party、葡萄采摘、亲手酿酒、品鉴葡萄酒和乡村体验等活动,使消费者在体验乐趣、感受欧洲庄园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各酒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好地带动周围人群前来参观、消费。
(三)加大对葡萄酒产业及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业内整合度
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各葡萄酒酒庄联合建立葡萄酒专业管理机构,参考借鉴波尔多葡萄酒行业协会(CIVB)的组织原则,研究制定蓬莱葡萄酒旅游整体发展战略,统一调整基地建设、品牌栽培、葡萄酒企业区域布局、旅游线路安排等,避免各葡萄酒企业恶性竞争,实现资源互补,抱团发展,推进全市葡萄酒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同时,建议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葡萄酒旅游业予以必要的扶持,尤其是在税收、融资、基地建设、品牌培育等方面,为保障葡萄酒旅游业打开市场,赢得消费者青睐争取时间。
(四)强化创新意识,深度挖掘文化内涵,进行全方位创新和发展
一方面,充分借助蓬莱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而生动的海洋文化和神仙文化,不断推出一批反映中西文化交融的酒庄、酒堡,更好地满足国内外诸多葡萄酒爱好者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发挥“仙境蓬莱”的品牌优势,通过“和平颂”、“葡萄酒周”等娱乐活动,进一步推进葡萄酒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蓬莱葡萄酒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与此同时,将葡萄酒旅游与农家乐、渔家乐、乡村生态旅游等活动相结合,创新发展形势,如:将蓬莱市美丽乡村马家沟村的金山罗斯兰酒庄旅游采取与鲜食葡萄、苹果、樱桃园采摘结合的方式、还将现代儿童游乐设施、木屋住宿群等与传统的碗饮食文化相结合,将传统文化与现念,本土历史与西方现状融合发展,打造蓬莱葡萄酒旅游的新形象。
(五)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法
首先,为葡萄酒行业创造良好投资环境。通过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各种投资主体投资葡萄酒产业。在为葡萄酒企业办理注册登记、变更登记时,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便捷服务。对确定的葡萄酒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招商引资企业实行挂钩联系帮扶制度,特事特办,全程跟踪服务。鼓励支持葡萄酒企业做优做强。
其次,允许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与葡萄酒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引导和鼓励现有葡萄酒加工企业开展相互合作和横向联合,形成有竞争力的大型葡萄酒企业集团和经济联合体;重点扶持国宾、苏格兰、文成等具有规模、品牌和市场优势的酒庄,形成产业集群。
最后,支持葡萄酒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与金融部门沟通协调,引导其利用股权质押、动产抵押、商标专用权质押等融资方式,拓宽葡萄酒企业信贷渠道,丰富融资形式。帮助葡萄酒企业量身打造融资产品,促进金融部门与葡萄酒行业的合作,推进葡萄酒旅游的快速发展。
篇7
一、充分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引导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稳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生态也正在发生变化,我市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各类物质文化遗产遭受人为和自然破坏的现象仍然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加速消亡和失传的趋势。因此,加强对我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
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政府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新体制,不断开创我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新局面。
二、扎实推进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强化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保护规划编制和实施。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做好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推荐工作,依法按时完成已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保护规划,划定重点保护区和传统风貌协调区,明确具体的保护规定和控制指标。严格依据已批准的保护规划开展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保护整治工作,注重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的真实信息,延续传统风貌、格局和空间形态。市、县区编制和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乡镇建设规划时,应与当地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相衔接。
(二)加强对文保单位的保护管理。做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推荐、公布工作,按时完成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的文物保护单位应由所在地政府组织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并按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确保保护、管理、利用的强制性内容。有关职能部门要定期组织巡查各级文保单位保护情况,加强对野外古建筑、古遗址等文物的安全防范管理,提高防盗、防火能力。
(三)加大对濒危文物的抢救保护力度。分阶段实施文物维修计划,严格按照《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和《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规定实施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坚决禁止借保护文物之名行造假古董之实,严格限制文物“复建”,确保把有限的人力、财力用于重要文物的保护项目。
(四)树立文物保护优先原则。县区政府要妥善处理本行政区域内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依法履行文物前置审批权。凡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的建设活动,必须依法报经相应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规划部门批准。凡涉及地下文物埋藏区和占地3万平方米以上的基本建设项目,在项目划定勘察设计红线前,要由文物部门进行必要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并落实文物保护措施和经费。投资渠道多元化的重大建设工程,在建设项目申报阶段就要明确和落实文物保护责任主体。文物利用要坚持合理、适度的原则,未经依法批准不得擅自改变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体制和隶属关系。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做好优秀乡土建筑和历史文化环境的调查和保护,要把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五)大力推进博物馆建设。加快市、县国有博物馆的馆舍建设工程步伐。积极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和民办专题博物馆的创办,努力形成多元化的博物馆网络体系。坚持“三贴近”和社会效益为首的原则,强化精品意识,以拓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服务功能为目的,全力打造市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并以此带动全市文物展览展示水平的整体提升。全市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在实行向未成年人、现役军人、任教满30年教师、70岁以上老人等特定群体免费开放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向所有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加强馆藏文物管理,从改善文物保护环境入手,依靠科技进步,切实解决馆藏文物保存中的突出问题,文物保存和展示环境都要达到国家规定风险等级标准的要求。开展馆藏文物数据库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
(六)加强文物行政执法。结合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各级文物行政执法主体及其职责。文化综合执法机构除依法承担文化市场执法职能外,同时承担不可移动文物和馆藏文物等文物执法职责,并增挂文物监察支队的牌子,明确内设机构和专职人员。因增加执法职能所需的人员编制,各地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实际需要予以支持,或从现有文物保护机构中调剂解决。严厉打击破坏文物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各级公安、工商及海关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共同维护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法律秩序。
三、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在我市民族民间艺术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组织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系统、全面的记录。3年内基本完成全市普查工作,建立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必须建有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对本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全面的掌握。充分发挥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实物的征集和保管制度。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县级以上政府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期分批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从2006年开始,市政府每两年公布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国家级名录的项目从列入省级名录的项目中选择,省级名录从市级名录的项目中选择,市级名录从县区名录的项目中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研究,做好保护规划。各级政府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科学论证,加强对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运用。认真制定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提出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任务,落实保护措施。对列入名录的项目及其代表性传人,要专门制定保护计划,采取保护措施。
(四)加强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结合本地实际,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咨询制度、公众和舆论监督制度。
(五)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通过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团体)的传习活动。重点抓好《湖笔制作技艺》、《百叶龙》、《扫蚕花地》等项目保护工作的同时,通过开展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开展创建民间艺术之乡活动,在社区、乡村广泛进行民间艺术传习,使我市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得以延续。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造就一支懂业务、会管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四、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应依据法律赋予的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五纳入”,明确部门责任,加强工作协调,实行目标管理,切实把本行政府区域内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管理好。市政府已成立**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县区政府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进一步理顺市辖区的文物管理体制,继南浔区的文物事权下放后按法定程序下放吴兴区的文物事权。
(二)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投入。市、县区政府要继续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投入和对公益性文物事业单位的扶持,要安排专项资金,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递增,主要用于文物保护、藏品征集、文物库房、安全技防补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论证研究、开发利用、传承培育、项目保护补助等。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在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市政府《关于古桥保护协调会议纪要》(湖政专纪〔2002〕67号)已明确的古桥修复经费,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到位。鼓励文博单位拓展经营,完善服务,增加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篇8
关键词:新时期;互联网经济;发展环境;发展策略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计算机及其它信息化时代产物的普及促使着整个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不得不说的是,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之下,人们生活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而互联网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正在焕发着强烈的生命活力。并且在不断的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因此,我们对互联网经济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所以,对新时期如何营造更好的互联网经济发展环境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将会从政府、企业两个方面对现阶段互联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总结,并且将会从沿海各个发达省份的成功案例中总结经验,以发现发展过程中的不足。经过研究、分析、比对将互联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政府监管
首先我们将从政府调控机制、财政税收和电子政务三个方面对互联网经济发展情况做出总结。其主要发展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因为我国的人口众多,各个企业众多,行业类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就使得互联网经济协调机制的建立、面临着众多的困难,机制建立进程缓慢,机制建立不够完善。因此在这一方面,政府应该通过宏观调控以及具体政策的制定建立政府主导地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分析现阶段的互联网经济建设现状可以发现,现阶段的互联网经济建设存在着发展明显不均衡的问题,尤其在我国西部地区。这一部分的互联网经济建设相比于沿海互联网经济发的展,用“空白”形容也不为过。因此对于这一部分的互联网经济发展更需要统筹协调、推进发展。由于互联网经济对于不同行业所产生的作用也不相同,因此需要进行分类发展、协调推进。现阶段,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已经完成了一批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但截止目前,这一批公共平台并没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而,对于这类公共平台的建设应该主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在市场有相应的需求之后才对市场提供相应的服务,而并不是由政府全盘包办。总而言之,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建设互联网经济。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互联网经济发展中的审批项目较多,政府在这一方面的工作程序和效率还有待革新。一方面,整体的互联网经济发展中的财税政策激励创新效果还需要不断的检验。不仅要为行业中发展较好的企业锦上添花,更要为中小型企业及互联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企业“雪中送炭”。国家和各个地方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为中小型企业的互联网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同时政府还应该积极的面向大学生和社区,宣传已经出台的创业扶持政策。让更多的青年才俊可以加入到创业当中,并最大程度的享受政府支持。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在相关政策的支撑下,便可以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电子政务网站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好很好的满足政府网站的办公。但是针对企业和公民个人的电子政务并没有真正实现“一站式”业务的在线受理办理。民众仍然感觉办事效率低不方便。
2.产业集聚
一方面,我国的互联网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互联网产业缺乏国际领军企业,并且互联网经济的国际领军企业大多集中北京等一线城市。虽然我们有了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概念,有了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产业。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互联网经济产业链。也没有结合传统工业发展出具有传统工业个性、优势的互联网经济。另一方面,我国的传统工业正在由线下逐渐转变为线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工业正在进行着两极化的融合。但是却缺乏有鲜明时代意义、社会意义、代表价值的商品及在线品牌。在全国范围中小微电商众多,而中小企业与农村电子商务意识不强。
二、新时期如何营造更好的互联网经济发展环境
1.营造环境的总体思路
我们将会按照一带一部的战略定位和两极化融合的总体要求,来提升网络宽带化及应用智能化水平。并且将会以此为基础,加强政府的政务公开、政务完善、市场监控等工作。保证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加强互联网经济发展环境下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在电子政务、互联网产业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之下,大力推进全国的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让社会大众共享互联网经济发展成果。
(1)智慧中国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首先应该树立数字化中国的发展目标,以此为基础为企业的互联网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那么我们需要做到信息基础设施完备升级,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推进三网融合,建设云计算服务平台等工作。实现智慧中国下的智慧城市信息共享及应用普及,政府服务民生和社会事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大幅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动乡村信息化建设。加强政府企业公民大数据信息共享应用,推进物联网应用与智慧城市建设。
(2)产业聚集
为营造更好的互联网经济发展环境,我们需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经济产业链。打造一个新的千亿互联网集群,建立国际化的数字制造与服务产业。要在电子信息行业、汽车生产等行业寻求发展机遇。并且大力的发展卫星定位与直播等集成芯片产业、机器人制造新产业。积极培育智能硬件、物联网制造与服务业,鼓励创业创新。
(3)国商在线
鼓励中小企业积极的进行转型升级,增强国有商品的在线传播与销售,建设全国性质的专业型性商品批发市场。并且在发展中要不断的推进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为实体经济拓展销售渠道。鼓励农民进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培育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2.战略重点
(1)智慧城市公民服务工程
加快发展新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大力提高互联网的网速,推动三网融合,提高网络间的信息交互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利用率。促进第三方移动支付在公共交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广泛。保证政府数据在风险可控原则下最大限度公开人口、地理信息、交通、环境、医疗等城市的各项数据,明确公开数据的条件、规范和保障。
(2)移动互联文化产业跨融建设工程
推动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文化的融合发展,鼓励数字出版、数字教育、数字视听、数字游戏、数字动漫等数字内容的原始创新,积极培育数字内容产业骨干企业。加快培育网络传媒内容和手机传媒内容新业态,加快培育数字内容品牌,重点建设数字出版基地。
三、结论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已经让我们告别“旧时代”走向新时代。而无论我们处于哪一个时代,我们都不能忽略了经济建设。经济是发展的命脉,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一个时代拥有着一个时展的特色。我们应该结合时代特征进行经济的发展,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并且可以在复杂的经济市场中长期保持有高强的行业竞争力。虽然现阶段的互联网经济建设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发展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互联网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政府和企业应从不同角度发挥本职优势,在此基础上积极沟通配合,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共建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影强.“十三五”时期我国由互联网大国~向强国的战略选择[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5~2016)[C].2016:6.
[2]黄志军,曹东坡,刘丹鹭.互联网经济、制度与创新价值链--基于人力资本与制度发展指数的测度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09:26-39.
[3]孙晓.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5.
[4]周柱.互联网Web2.0时期区域媒体网站的运营策略思考[D].湘潭大学,2008.
[5]罗文.互联网产业创新系统及其效率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6]孙中伟,张兵,王杨,牛建强.互联网资源与我国省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03:44-48.
篇9
一、专项建设有序推进,基层设施更趋完善
属于市政府“十件实事”的66个乡镇文化综合站已下拨每个点24万元共计1584万元工程建设资金,其中中央专项资金1320万元、省匹配资金264万元,现有33个点主体工程已建成,余33个点主体工程在建;80套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完成所有工程选址、场地硬化,投入90万场地补助资金,安装45套,加上省体育局新增项目,另仍有80套建设指标,并已经省体育局器材招标,即将安装,160万场地补助资金也将下拨。新建28条全民健身路径工程,800个农家书屋工程处于申报阶段。
二、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非物、体质监测取得新成效
以“红色·魅力名城”为主题,举办了市直机关万人登山(高)比赛、“天翼杯”川渝黔第一届领导干部乒乓球比赛、纪念会议召开75周年二炮文工团赴遵文艺表演活动、“三·八”妇女节全市妇女健身秧歌比赛、山清明祭先烈活动,航美中国拳击联赛申黔拳击俱乐部、仁怀主场比赛和第一场总决赛,与市委宣传部联合承办了“红色中国行·魅力”革命老区红歌会,“六·一”期间举办了全市少儿舞蹈比赛暨颁奖晚会等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仅元旦春节期间,就开展文化体育活动40余次,达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活动“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年年创精品”和体育活动“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年年有锦标”要求。编制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二·五”规划;积极申报年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和第二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下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补助经费56万。成立了民营昊圆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正在红花岗区、汇川区和湄潭县开展国民体质抽样调查;通过层层筛选选出田径、游泳、举重、乒乓球、羽毛球、飞镖、射击7个大项154名运动员准备参加全省四届残疾人运动会。
三、新闻印刷出版行业监管力度增强,人才培养迈出新步伐
认真贯彻省新闻出版局《关于开展全省印刷企业年度核验工作的通知》(黔新出印刷〔〕5号)和《关于报刊核验工作的通知》(黔新出报刊〔〕6号),认真开展印刷行业核验工作,对全市34家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单位进行了年检审核。开展了“4·26”知识产权保护日宣传活动,当天集中销毁各种侵权盗版书刊、音像制品近万册(盘)。加强我市印刷高技能人才培养,组织行业能手参加了全省首届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了良好成绩。
四、积极备战省二青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3月31日召开了市参加贵州省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集训动员大会,成立了以局长、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备战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备战工作检查督导激励机制。共选拔出300余运动员准备参加18个大项、342个小项中的15个大项、336个小项比赛。经一月集训,拳击、水上项目、举重被评定为第一阶段优秀训练队伍。命名20家单位为“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涉及项目篮球、拳击、游泳、举重等27个项目。
五、文物保护和利用迈上新台阶,免费开放工作不断完善
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顺利推进。文化遗产日组织市文物收藏协会和赤水市文物收藏协会开展互动活动。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保护规划已进入论证、报批程序;汇川区海龙囤飞虎关,正安县市坪申佑祠、石笋峰寺,道真县万天宫,桐梓县周西成祠、务川龙潭古建筑群和罗峰书院等文物修缮工作进入扫尾阶段;县山盆李梓铁索桥、赤水市太极楼修缮工程即将完工、等待验收。认真贯彻《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会议纪念馆、市博物馆、娄山关战斗遗址陈列室、习水四渡赤水纪念馆、黎庶昌故居陈列室、仁怀市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不断完善提升,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六、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健康和谐的娱乐环境氛围良好
文化市场经营管理更加有效规范。全市网吧和游艺年审换证工作,严格网吧变更地址均进行了实地勘察,部分县(市、区)还举行了听证会。落实了市委慕德贵书记签批的《关于红花岗区风行网吧搬迁地址纠纷一事》。认真贯彻《贵州省文化厅关于转发〈文化部关于加大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的通知〉的通知》(黔文发〔〕34号),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限制发展、逐渐减少”的总体原则,加大了对网吧的监管力度,实行了网吧 实名制身份证上网登记制度。组织开展文化市场各类经营户法律法规培训和安全检查,上半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工作。
七、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文化体育产业成绩斐然
制定了《市文工团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经市委常委会批准,市文工团实施整体转企改制。拟出了《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实施方案(送审稿)》、《市杂技团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报市文改领导小组审定。
配合市文改办修改完善了《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20)》。总投资4000万的市政府重点工程市民体育健身中心已到位建设资金1200万(其中,中央新增投资200万、市政府财政拨款1000万),完成投资1170万,基础工程基本建设完毕,进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市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建设项目快速推进,《引资组建市文化艺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方案》经市委、市政府批准下发,目前正在进行建设方案深度设计、公司注册、房屋拆迁评估等工作。建立了全市文化体育重点建设项目库并积极申报,其中市群众艺术馆和贵州酒文化博物馆已列入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库,目前正在编制项目可研报告。1-5月,全市体育彩票销售7615.5万(其中电脑体育彩票销售6105万,即开型体育彩票销售1510.5万),完成全年销售任务的41.6%。
上半年,我局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影响全市文化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问题依然存在:一是现有文化体育设施尤其是体(文秘站:)育设施难以满足群众实际需求;二是社会文化体育活动仍以政府办为主,协会组织活动的能力和空间有待提升和拓展;三是新闻印刷出版业“零、杂”现象依然存在;四是备战省二青会力度亟需加强,教练员、运动员危机意识不够;五是文物保护资金欠缺,部分文物难以及时修缮;六是文化市场监管方式单一,缺少技术革新和长效机制;七是文化体育产业缺乏行业带头人,市场竞争优势不强。
下半年,我局将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团结的面貌、更加紧迫的节奏开展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各项任务和局年度工作目标,为实现文化体育事业历史性跨越做出新的贡献。
一、加快专项建设,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
全力完成属于市政府“十件实事”的66个乡镇文化综合站和80套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追加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5套,建设完成800个农家书屋,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举办建党89周年红色经典音乐会、“我的书屋·我的家”阅读演讲活动、“魅力·欢乐乡村”农村乡土歌手大奖赛暨“家乡美”演唱会、双拥军民联欢慰问活动、“祝福祖国”暨中秋民乐演奏会、重阳节敬老文化展演活动、“百姓剧场”舞台艺术精品免费展演活动、市第四届农民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周、市直机关第四届运动会、第三届娄山关海龙囤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创吉尼斯纪录千人垂钓湘江河比赛、第四届龙舟赛暨独竹漂表演赛、全民健身日活动、全国青少年航天航空模型锦标赛等一系列活动。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完成红花岗区、汇川区、务川县县级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的安装调试和运行,迎接省文化厅的检查验收;开展市第二轮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第三次督促检查。完成省下达的国民体质监测任务;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组织参加省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检查验收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申报创建全省、全国体育先进社区。
二、创新工作方式,推动新闻印刷出版行业健康发展
积极申报800个农家书屋工程,加强农家书屋建设过程的督导,完成工程验收,迎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检查。继续做好全市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审核报批、管理和全市印刷企业申报、检查、核验和管理。完成年度音像制品、出版物发行单位年检换证工作。在国有企业推行正版化管理软件。加强全市图书、报刊、音像等出版物市场管理工作,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维护出版物市场经营秩序,保护国家文化安全。按照全国、省、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加强对各类印刷企业、出版物经销商的检查,严防非法出版物流入我市。严禁印刷复制各类非法出版物、取缔各类非法报刊,加大对重点地区、部位、场所的监管强度和执法力度,确保我市出版物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三、以备战省二青会为重点,扎实做好竞技体育工作
加大备战省二青会工作宣传,切实增强教练员、运动员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加大训练力度,承办省二青会田径、拳击比赛,力争在田径、拳击、跆拳道、举重、摔跤、赛艇、皮划艇7个项目上取得突破,完成在省二青会“保二争一”目标。举办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市成年人篮球锦标赛,羽毛球二、三裁判员培训班和全省钓鱼一级裁判员培训班。组队报名参加20__年全国城市运动会。对20家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进行复评。
四、继续开展文物保护修缮,提升博物馆纪念馆展陈水平
继续宣传贯彻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好文物保护的基础工作,清理完成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继续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阶段性工作;继续申报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保护规划;完成汇川区海龙囤飞虎关,正安县市坪申佑祠、石笋峰寺,道真县万天宫,桐梓县周西成祠,务川龙潭古建筑群、罗峰书院,县山盆李梓铁索桥,赤水市太极楼等建筑修缮工作。开展文物专业人员学习培训,鼓励会议纪念馆、市博物馆、娄山关战斗遗址陈列室、习水四渡赤水纪念馆等市级重点博物馆立足现状,寻求科技创新,提升馆藏展陈水平。
五、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严格执行文化部、公安部、信息产业部等14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不办理网吧新增业务;加强对已建网吧、游艺 场所监管,重点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现象;继续开展网吧整合;督促完成网吧监管平台设备安装,建立完善网吧远程电视监控系统;召开全市网吧行业自律大会暨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大会,集全体智慧建立网吧管理长效机制;在全市网吧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评比活动;配合有关部门取缔“黑网吧”。督促落实国务院《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强化制度管理,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对演出市场的监管能力。进一步实施娱乐场所阳光工程,引导娱乐场所健康发展。开展文化市场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应急预案。
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深入开展文化市场专项和日常执法行动,重点开展校园周边专项治理,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及低俗文化产品进入校园周边文化经营场所行为。
篇10
一、准确把握形势,践行科学发展,增强做好体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体育作为一项以人为本、积极进取、公平正义、规则至上、团结友爱、健康自然的事业,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有着天然而深刻的联系,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性转变中定会承担起更加重要的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我们要让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成为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成为促进小康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推动力,成为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缓冲剂、减压阀,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一)科学发展观廓清了体育发展的新路径
第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要求,要进一步明确体育工作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定位,着力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上迈出新步伐,在强健民族体魄、促进社会和谐上做出新成绩。第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要求,要进一步调动和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增强群众的健身意识,培养群众的健身习惯。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加强场地建设,健全体育组织,开展健身活动,完善服务体系,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让群众共享体育发展成果。第三,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着力解决和处理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体育发展与体育改革等诸多关系,不断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力量。第四,按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要求,要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规模与效益的关系,挖掘潜力,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推动体育内部各门类均衡发展。
(二)奥运会成功举办提出了体育发展的新要求
北京奥运会作为世界体育盛会和全球文化盛典,既实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空前规模的传播和普及,更极大地激发了大众的体育意识和健身热情。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继承和发扬这笔宝贵遗产,放大“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效应,并使之长效化、制度化、生活化;要进一步优化项目布局,加强后备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的综合竞争力;要把北京奥运会培育和彰显的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转化为打造体育强市的强大精神动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让北京奥运会的历史遗产和崇高精神真正惠及群众。
(三)“三年大变样”拓展了体育发展的新空间
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推进城市化进程、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百姓幸福指数的重大战略举措。“五城同创”是市委、市政府扮靓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福祉工程和民心工程。布局合理、质量精良、功能完备的体育设施,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元素和城市功能的重要体现。体育系统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主动参与,借力发展,谋划建设一批大批量、高水准的体育设施,并在新的城镇规划中预留体育用地,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和新农村大众健身设施建设。
(四)应对金融危机创造了体育发展的新契机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家和省市在相继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的同时,也安排建设了一批体育项目,突出杂技武术主题。文体产业一定要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特别是要通过强化“两跑四争”,抓好项目带动,在新一轮调整中提升体育综合实力。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面推进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去年9月,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作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我们要以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针,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以推动全民健身、举办市八青会、筹备国字头武术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全力打造体育强市,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创造全市体育事业的新辉煌。
(一)深化“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扎实搞好群众体育工作
一要加快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要继续支持和引导在城市社区和乡村兴建“小型、多样、实用”的公共体育设施,加强各类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站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二要培育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加强对全社会健身意识的培养,有效增加体育人口,是体育战线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要通过创建品牌性体育活动、开展“双十佳”评选等手段,广泛普及体育健身知识,让体育进入百姓生活,发挥好体育倡导科学文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三要抓好学校体育工作。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标志。体育系统要从关心重视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认真落实好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培养良好健身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四要发挥各类体育组织的作用,以不同群体、不同载体、有效有力为方针,以学生靠学校、职工靠工会、老人靠社区、项目兴趣者靠体育协会和俱乐部为原则,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向纵深发展。
(二)强化后备才人培养,努力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和强大基石,人才辈出、明星云集是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一要以积极备战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和成功举办*市第八届青少年运动会为目标,发挥好重大赛会的杠杆和引领作用。一方面要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唯旗是夺意识,客观分析区域竞训现状,明确参赛目标,落实保障举措,合力攻坚、力求突破,扎实稳健地向体育强市目标迈进。一方面要与省运会赛制完全对接,将八青会办成全市竞技人才的练兵场、竞技实力的检阅台和竞技水平的助推器。二要坚持和完善“举市体制”。举国体制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为特征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我们要从中获得启发,寻求借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市一盘棋,强化举市体制的凝聚力、动员力、协调力,充分发挥运动学校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龙头带动作用,以挖掘、统筹和盘活竞训资源为核心,以推行“211工程和建设项目基地为抓手,促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集约化、科学化。
(三)细化节庆筹备工作,强力打造*武术品牌
武术是*体育的特色和优势,于2010年10月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武术节已经进入倒计时的攻坚阶段。全市体育系统要勇于担当,将扎实做好筹备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武术节奠定坚实基础。一要以武术进学校为重点,实施武术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军(警)营、进农村的“武术六进工程”,抓好武术普及提高工作。二要加大武术资源挖整、申遗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施武术文化精品工程和武术拔尖人才建设工程,推动形成著名拳师宝刀不老、中青年精英实力雄强、少年才俊屡创佳绩的武术人才团队,提升和巩固*传统武术的领军地位。三要以创建中国·*武术学院、建设中国·*武术文化城为依托,加快发展以武术教育和武术旅游为重点的武术产业体系。
(四)量化指标体系,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步伐
体育基础设施是开展大众健身、竞技训练和产业运营的载体和平台。要选准突破口,找准切入点,量化指标,加快推进,大力改善体育硬件设施条件。一要按照“设计、施工、监理、管理、质量、运营”“六个一流”标准,高质量完成*体育馆后续建设任务,确保2009年7月竣工投用,为举办“两节”和高水平赛事提供场馆保障。二要加快谋划新的体育中心项目,努力建设精品工程,创传世之作,大力提高中心城区体育设施水平。三要学习借鉴河间市体育中心、南皮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县开放式体育广场的建设和运营经验,加快县市体育场地特别是体育中心的谋划和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农民健身工程、雪炭工程和全民健身重点工程等民康工程建设,提高区域体育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四要加强政策引导,放宽市场准入,动员、扶持、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投资、开辟和兴建各类体育设施,促进体育场馆开放,增强多元化的体育供给能力,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体育需求。
(五)优化体制机制,不断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步伐
体育产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健康产业和环保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基层体育的生命线,要用大体育、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战略和品牌眼光,紧紧抓住扩内需、保增长的历史性机遇,优化体制机制,发展壮大体育产业。一要创新体育产业发展机制。体育事业特别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活力在于改革创新。要以激发和引导体育消费为先导,以全民健身与奥运争光为主线,以武术和重大赛事为重点,以“环京津健身休闲圈”为依托,抓紧制定全市体育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体育产业发展机制。二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围绕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体育需求,分类指导、政策倾斜、突出特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三要结合实际,构建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体系,要重点培育、扩大和提升健身休闲服务和体育竞赛表演等核心产业,延伸拉动体育用品、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体育广告、体育传媒、体育建筑等相关产业发展,要通过产业政策和市场化运作,培育骨干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壮大我市体育产业规模和整体实力;四要规范体育彩票销售和体彩公益金管理,强化防范意识,消除安全隐患,扩大发行总量,提高实用效益。
三、加强组织领导,推动作风转变,为开创全市体育工作新局面提供有力保证
(一)强化政府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责任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一要把体育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政府财政预算,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任期考核目标。二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体,确保体育设施不被侵占和群众体育权益不被侵犯。三要争取主动,积极作为。实践证明,做好体育工作必须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心,必须努力争取相关部门的协调支持与配合,多干实事、干中求助是争取领导的最好办法,沟通宣传,互惠双赢是获得社会支持的根本途径,要努力营造有利于体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解放思想,转变作风
要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振奋精神,转变作风。要始终保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永不言弃的信心决心,始终保持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以勇于超常发展、勇于争先晋位的豪气,以位居第一不止步、不居第一不罢休的锐气,用高目标激励斗志,用高压力增强信心,用高追求凝心聚力,创造性地贯彻上级精神,在不断拼搏进取中开拓新局面。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行能力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乡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