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看法

篇1

1.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比如三峡水库,建在两大平原之间,这也是血吸虫病流行的两大区域,三峡水库建成后,水的面积增大,导致水的流速减缓,以至于在水库的上游或者下游向水库移动并繁殖。还有其他一些将陆地变成湿地也会带来一些流行病,而这些问题的产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要重视环境问题。

1.2对生物和文物的影响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有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古迹。三峡水库的建立对库区内的文物以及景观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及对周边地区文物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水库的建立会淹没原有的原始森林,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也会对库区及周边的植被造成破坏,新建的交通系统也会影响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衍,这些都会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直接或间接的加剧了物种的灭绝。

2对策与建议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已经变成人人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在我们的水利建设进行过程中,作为水利工作者的我们,应该牢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社会各界关于水利建设的看法,我们应该持欢迎态度,并采纳各方意见。但是对于否定的,偏激的看法我们应该予以否定。在水里建设的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和地貌的改变是不可避免。作为一名水利工程师,应遵循“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原则,进行合理的规划,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破坏生态环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水利建设进行中,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是不可预计的,但是只要没达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就会有解决的办法。水利工程带能否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能否把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是衡量水利工程建设成败的标志之一。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了建立生态环境友好型水电工程建设体系,需要重点进行以下工作:(1)在能源开发上,首先应该考虑整个生态系统,着眼于长远利益,不可只顾眼前的、片面的经济利益。要真正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筹兼顾。(2)我国现在对生态保护的相关法律还不够健全,必须加以完善。在风景名胜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区等禁止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工程,不论大小,不论带来多大的社会效益,都要对其重新评估。(3)对移民的影响,三峡水库的建成将占用大量的陆地面积,并且有大量的人口需要转移。这就需要对移民政策做了一些调整:①将三峡库区内的农村人民迁到较为发达地区。②一些在库区的企业,对其进行破产保护或关闭或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

3结束语

篇2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改进对策

引言: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人类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总结而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战略,是人类对社会和经济活动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实质是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保持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持续的,稳定的发展和动态的平衡。然而,随着现代工程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近100多年来人类对河流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兴建了一批蓄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这些水利水电工程既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也极大的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如何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为人类造福的优势的同时,减轻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已经成为摆在国家发展面前的一个必须面对的难题。

一、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1 打破自然界气候自身的平衡系统

一般情况下,地区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所控制,在正常情况下,大气环流不会出现剧烈的变化,从而保障地区气候的稳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将原来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者是湿地,这就会造成地区的气候变得较为湿润,从而增加了该地区的蒸发量,在大气循环中,增加了该区域的降水量,也导致雾霾天气的增多,也增加了该区域极端天气的出现。

2 改变地区水文特征及地质的影响

水利水电项目的修建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水库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断绝水的来源而干涸;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入海口因河水流量减少引起河口淤积,造成海水倒灌;因河流流量减少,使得河流自净能力降低;以发电为主的水库,多在电力系统中担任峰荷,下泄流量的日变化幅度较大,致使下游河道水位变化较大,对航运、灌溉引水位和养鱼等均有较大影响[1]。

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触发地震、塌岸、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如大型水库蓄水后由于水体压重引起地壳应力的增加;水渗入断层,可导致断层之间的程度增加;增加岩层中空隙水压力可诱发地震。水库蓄水后水位升高,岸坡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易发生塌方、山体滑坡及危险岩体的失稳。水库渗漏造成周围的水文条件发生变化,若水库为污水库或尾矿水库,则渗漏易造成周围地区和地下水体的污染。

3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首先,人们较为关注的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鱼类等产生的影响。一方面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切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使的其生活习性收到威胁,生活环境被打破,严重的会造成洄游性鱼类的灭绝,如长江特有的白甲鱼、岩原鲤、中华鲅在渔业产量中的比重已很少,特别是白暨豚近几年来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另一方面水库深孔下泄的水温较低,影响下游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下泄清水,影响了下游鱼类的饵料,影响鱼类的产量;高坝溢流泄洪时,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过于饱和,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

其次,水库淹没区和浸没区原有植被的死亡,以及土壤可溶盐都会增加水体中氮磷的含量,库区周围农田、森林和草原的营养物质随降雨径流进入水体,从而形成富营养化的有利条件。

此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会对陆生生物产生影响。一方面,由于库区淹没和永久性的工程建设,对于原本的陆生植物和动物以及他们的生存环境都会造成直接的破坏;另一方面由于指局部的气候和土壤的变化对于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所造成的影响。此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往往将原有的森林淹没,同事工程的施工又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新建的道路系统阻隔了原有的野生植物和动物的生存通道,这些问题必然会造成当地原始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甚至对生物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威胁[2]。

二、对策和建议

生态与环境是当前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关注生态,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后人们思想认识的升华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作为水利水电工作者,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保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社会各界关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的不同看法,我们应持欢迎态度。但同时,对偏激的、全盘否定大坝的错误观点也决不能苟同。发展是第一位的,在发展中应牢记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统领新时期水利水电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水利建设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使已经形成的平衡状态受到干扰破坏。水利工程师的职责是研究由平衡状态到不平衡状态再到平衡状态的发展规律。只要遵循"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规划,周全设计,精心施工,加强科学管理,大多负面影响都可以得到缓解。水利工程带来的环境问题千变万化,只要没达到极度恶化的程度,就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水利工程能否带来环境效益,能否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是衡量水利工程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展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研究自然与生态的平衡机制,研究人类改变自然时对生态的近期和长远的影响[1]。为了建立生态环境友好的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体系,需要重点进行以下工作:

1 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评价

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评价需要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必然的。如何趋利避害才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因此,从工程建设的情况出发,以环境科学的经济价值理论对工程建设的价值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应对工程的自然生态、环境价值、社会生态等变化情况,包括有形、无形变化两种,立足现状,但也应注重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应按照"大水利"思路制定总体规划,彻底改变"技术经济最优"的工程目标。工程项目的选择、建设和运营都要真正体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

2 研究和完善移民政策

使移民能长期共享水电开发的效益。我国水库移民经历了安置型和开发型两个阶段,国家还出台了库区后期扶持政策。为了解决好移民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专家建议研究"投资型"移民政策。其主要思路是将淹没的土地、房屋及其他有价设施进行评估,加上对生态环境的补偿作为股份,参与水电开发建设,使移民和开发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使移民能长期共享水电开发的效益。建设期安置移民的费用通过预支若干年应得的收益来解决。移民区地方政府和移民代表作为股东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管理。

三、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必然产生的。如何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如何趋利避害,发挥出水利水电工程的最大价值,是当前水电开发和利用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当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特别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做好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在造福人类的同时,还应该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促进我国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解决;科学发展

目前,人们在意识到水利工程为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深深地意识到其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它一般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生态环境不平衡。在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还促进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是自然资源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利用。因此,搞好水利工程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中,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下面就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1 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1 影响水体

一般来讲,水利工程都是修建在天然河道上,随着其修建河流长期演化而成的生态环境将会受到很大的破坏,使河流局部形态非连续化和中一化,改变了其多样性的特点,水利工程的修建也会改变河流的自然形态,导致局部河流水深等变化,使下游的水文泥沙发生变化,由于河流的水文、泥沙是影响河流生态环境的原动力,水库建成后内部水面宽、水流迟缓,当水体受太阳辐射时由于水面的反射率小于路面的反射率,水面辐射值降低,水库内将具有特殊的水温结构,而水温的变化则将会影响内部鱼类的繁殖,还将会影响内部水质,水利工程的修建将会导致局部水流降低。并会使水体的沉降作用增强,因而水体内重金属沉降加速增大污染,对水体产生了很严重的破坏。

1.2 影响气候

正常情况下,大气环流控制地区性气候状况,但区域内大、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建成后,原先的陆地面积必定改变,对局部小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气温、风等的影响。1

1.2.1 影响降雨量

水利工程的建成将会使降雨量有所增加,这是由于修建水库将会形成辽阔的水域,在阳光照射下,水的蒸发量增加,所以会导致降雨量增加。同时,也会导致降雨地区分布发生变化,降雨分布发生改变的原因是水库低温效应,一般水的蒸发量加大,空气变得湿润。有些地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而附近其他区域降雨则有所增加,一般来说,地势高的迎风面降雨增加,而背风面降雨则减少。降雨时间的分布也会受到影响,一般来说,夏季水面温度低于气温,大气对流减弱,降雨量减少;但冬季水面较暖,大气对流作用增强,降雨量增加。

1.2.2 影响气温

水利工程建成以后,工程的下垫面由陆地面变为水面,与空气间的强度和能量交换方式都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气温发生变化,年平均气温整体升高,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气温的影响不是十分明显,但也是不可忽略的。2

1.3 影响土壤

水利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是利弊参半的,区域内通过筑堤建库、疏通水道等可保护农田免受洪水等淹没及冲刷等灾害,并可通过对天然径流与地表径流间的相互调节使得土壤内水分及土壤内的营养成分得到改善。但在浸没区,因土壤中的通气条件很差,而造成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减少,肥力下降,影响作物的生长,从而形成土地浸没。还会由于水位上升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土壤出现沼泽化、潜育化,过分湿润致使植物根系衰败,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

1.4 影响水文

水利工程修建后使下游河道的流量发生改变,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水利工程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并且还将非汛期的基流截留了,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破坏了生态环境。水利工程可能会导致下游湖泊或池塘因为断绝水的来源而干涸,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当水库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断流时,势必造成水质的恶化,因河流流量减少,使得河流自净能力降低。

1.5 影响地质

水利工程修建后可能会触发地震、塌岸等不良地质灾害。大型水利工程蓄水后可诱发地震。其主要原因在于地壳应力的增加;水渗入断层,可增加断层之间的程度;使岩层中空隙水压力增加。水利工程蓄水后水位升高,岸坡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易发生塌方、山体滑坡及危险岩体的失稳,从而产生库岸滑塌。渗漏造成周围的水文条件发生变化,若水库为污水库或尾矿水库,则渗漏易造成周围地区和地下水体的污染,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十分巨大。

2 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2.1 影响人群健康

很多疾病如阿米巴痢疾、伤寒、血吸虫病、霍乱等都与水环境直接或间接地有关。水利工程建成后,原有陆地可能会变成湿地,利于蚊虫生存,就有可能导致疟疾病的流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巨大,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不然将会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为人类带来灾难,我们需要重视环境问题,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灾难的发生。

2.2 影响移民

三峡水库移民政策调整表现为:①将原计划在三峡库区就地后靠搬迁的部分农村移民,远迁到库区以外的经济发达的安全地区。②对一批原计划搬迁重建的工矿企业实行破产或关闭,只有这样做才会使人民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

2.3 影响生物和文物

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文物古迹极多。水利工程修建后可能对文物和景观带来影响,这一问题也需要我们的高度重视。水库蓄水淹没原始森林,涵洞引水使河床干涸,大规模工程建设对地表植被的破坏,都会改变原始生态系统,威胁多样生物的生存,甚至还加剧了物种的灭绝。我们必须尊重大自然,不胡乱的开发,这样才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解决对策

3.1 开发利用能源

水利工程对能源开发利用,不能仅盯着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应该从大局着想,着眼长远,对整个生态系统负责,这样不仅是为为自己造福,更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产。应彻底改变“技术经济最优”的工程目标,按照“大水利”思路制定总体规划。工程项目的选择、建设都要真正体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真阳才能够称为真正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3.2 保护自然保护区

完善有关法律,在不宜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世界遗产区等其他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内,进行特殊保护,禁止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设。应真正把地区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工作,对严重破坏和影响生态环境、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的水利建设,重新进行评估和审查,不给予它们修建的权利,从根本上保护生态环境。3

3.3 确定合适的开发项目

过去的水力资源规划,按照流域梯级开发模式,往往追求100 %的开发率。由于移民和耕地的补偿费用会越来越高,因此考虑社会稳定和保护耕地资源,在规划时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开发项目,不要盲目的进行开发,这样不但劳民伤财,还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少、生态环境问题少的河流,可以100 %地开发;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多、生态环境问题大的河流,可以适当的开发。

3.4 研究和完善移民政策

国家出台了库区后期扶持政策,为了解决好移民的生活状况并且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专家建议研究“投资型”移民政策。其主要思路是将淹没的土地、房屋及其他有价设施进行评估,加上对生态环境的补偿作为股份,参与水电开发建设,使移民能长期共享水电开发的益处。倘若这个建议能够通过,那将会对移民带来更多的好处。

总之,水利工程最终的目的在于造福人民。评价一个水利工程的成败不仅仅看它的工程技术如何合理、先进,也要看它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否得到了重视和解决。充分重视水利工程的环境保护问题,将其作为新生的环境组成与其他环境组成协调的和谐的整体环境。

参考文献

[1] 卓东.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

篇4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前言:任何事情都存在其两面性,水利工程也不例外。水利工程存在的意义是缓解在旱涝灾害方面的难题,但是与此同时存在的难题便是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何解决水利工程在生态环境方面造成的影响,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1.关于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是启蒙的比较晚的,在我国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只是一眛的注重的经济的发展,希望可以在经济方面有所作为,这样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国在发展的同时没有考虑到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没有意识到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比较大的伤害,尤其在水资源方面,为了挽救这方面的过失,我国开展了一定的水利工程,为了我们能更好的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在本质上,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水利工程的实施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比如,目前我国的工业用水的用量是比较大的,而且,他的污水一般是随意排放的,这样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无异于雪上加霜,所以,在这样严峻的条件之下,更是落实了我们正视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决心。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的战略地位,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水是生态环境的主要制约性因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促进人水和谐、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关于水利工程的施工结果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具有他的两面性,一方面他解决了旱涝灾害,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另一个方面他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首先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时就对于生态环境无形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很多的影响其实并不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但是水利工程的实施却是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的影响,一般水利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对于水,土壤,多方面的研究,在建设的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的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是在这些潜在的影响当中,最后,对于水中与土壤中的生物,以及在这片土地上与此相关的生物,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对于水的流向,水的流速,都造成了影响,这些环境虽然我们在目前的一段时间看不到明显的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片地域生活的生物的进化与发展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不仅仅是这样,就算是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植物同样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是大面积性的,破坏性的,最终使得整个生态环境都受到影响。一般而言,大自然是有自己的承受力的,只要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变化都可以恢复原状,但是水利工程的的实施,这种破坏力是比较大的,大自然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恢复,这样便造成了破坏。

2.2关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我们研究的都是水利工程结果的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但是在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却是比较少的,所以,笔者在这个方面的叙述,难免比较粗陋。水利工程是一项比较大的工程,这也就意味着在他实施的工程中,会用到比较多的机械设备与原材料,这些物品在存放的时候便会对于植被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一般水利工程会对于河流的道路进行一定改造,那么水利道路上的生存环境就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变化对于水生的生物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而且施工过程各种各样的污染也会随之而来,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更是不用言说。总得来说,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水利工程将对于整个的生态环境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所以我国在关注水利工程的本身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的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科学的方式统筹计划,来减少对于环境的伤害。

3.关于我国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影响的看法。关于水利工程,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他,首先,水利工程的存在是有他的意义的,他在我们生活中是发挥着比较大的作用,所以这项工程我们没有办法取缔他的,他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旱涝灾害,解决很多的能源方面的问题,但是在另一个方面,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水利工程中不管是结果还是过程都会对生态环境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而目前我们存在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可以应用在水利工程当中。首先在我们在水利工程进行的时候,必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然后水利工程施工与设计的时候多加注意,尽量做到不对环境造成伤害。同时,我们也要在进行水利施工的设计之前将对于环境长期的影响进行考虑,在施工的设计的时候,注意这方面的问题,目前水利施工还没有比较明确的评价体系,我们应该实施怎样的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各项指标达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之内,以及,如果在水利施工实施的过程中,或者实施以后会发生怎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对他进行保护,这些都是我们在设计之初应该考虑的问题。总得来说,在水利工程方面,我们还是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加大在这方面的教育与宣传,让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那么在水利工程进行的时候,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注意这个方面的问题。

结语:总而言之,通过本研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如果,我们能够合理的设计水利工程,那么对于生态环境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相反的话,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救的破坏,使得环境不能够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方面,我们首先应该对他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意识到他的优缺点,然后确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在这个基础之上再进行水利工程的设计。我们在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应该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设计,将眼光放长远,不要放在当下,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凌云.解读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政策研究[J].环境与经济,2009,10.

[2]陈绍军.以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J].

篇5

关键词:美丽中国;大学生生态观;生态观教育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报告明确指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前提。

一、“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奠基

”美丽中国”代表着绿色的、生态的生活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和重要生活保障。对于广大人民来说,”更优美的环境”如同丰衣足食、人身自由、知书达理、公平公道、安居乐业、和平和谐一样,不需要什么高深莫测的说教,当山川秀美、山清水秀离人们渐行渐远,甚至连呼吸安全都成为一种奢求的时候,每一个正常的人都不难理解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极端重要性、不难理解无人能置身于美丽中国建设之外的道理。美丽中国建设是新时代的声音,在当今人与自然关系如此紧张的大背景之下,呼吁”建设美丽中国”是国家长治久安、国富民强的重中之重。转变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模式,应首先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福于民。

在伦理学领域,道德是改善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人际关系建立和改善的重要标杆。建设”美丽中国”将道德关系延伸至人与自然的关系范畴,认为当下的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相对立的后果,应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的道德关系,坚决反对以自然为手段的不合理开发和使用,改变不合理的唯利论观念,注重以促进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在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平等共赢、和谐共生的道德关系,在和谐关系中逐渐改善生态危机的现状。因此,应做到关怀自然,理解自然,明晰自然的收获就是人类的收获。建设”美丽中国”即建立美丽生态,更是为人们建立美丽人生的舞台。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观现状

每个中华儿女都有为建设美丽中国尽心尽力的责任,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是责无旁贷。大学生有着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积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其言行代表着国家发展的整体后备力量的文明程度,并且在现实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标榜作用。观念决定行动,在生态建设的进程中,不容忽视大学生的基本生态观念,掌握大学生对生态建设的基本看法,明晰大学生存在的不合理生态文明观念,从而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转变生态理念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修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取向所在。

(1)生态知识相对匮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的一部分,也认识到了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明白了进行生态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但是缺乏相关的生态理论知识。生态理论主要指的是区别于专业生态学知识、更为普通非专业人群所接受的常识性生态学知识。尽管是常识性知识,很多大学生依然了解的不清楚,比如有关生态保护的节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卫生日”等的日期和节日要求均不详,以及关于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也不清楚,还有类似废电池、白色垃圾的处理及消化也不甚解等,诸多现象表明,大学生虽然属于高等教育的接收者,却对基本生态保护知识却是一知半解,对生态系统也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2)生态责任感薄弱。当代大学生虽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言语上充分表明进行生态保护的决心,但同时,又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小瑕疵不会影响生态全局,无形之中造成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践踏草坪等现象,对他人违反环境保护的做法也无心去劝阻,或避免与他人不必要的矛盾选择无视和逃避。由此看出,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缺乏较强的责任感,以人为主的思想观念指导着其日常行为,面对环境污染,只想到自我所受伤害,忽略了自我作为环境问题的制造者,这就导致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淡薄,进行日常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较弱,缺乏生态保护的自觉意识。

(3)知行转化能力较弱。绿色生态梦的实现需要人们脚踏实地去实践,将具有的生态保护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态实践行动,切实做好生态保护的各项工作。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中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无法很好的进行实践活动。为了省事,随手丢弃垃圾;看到校园内的废弃物,绕开代替了捡起;出于方便,大量使用一次性碗筷等。虽然只是生活中的小事情,但显示出当代大学生在将理论付诸实践的环节是断裂的状态,没有很好的运用生态理论知识约束自我,没有真正的将所学只是转化为实践。这种仅仅停留在思想上的生态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应逐渐改善较弱的知行转化能力。

三、“美丽中国”建设下大学生生态观教育路径

美丽中国的创建离不开生态建设,生态建设则需要依靠生态文明教育。正如前文所述,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在生态建设方面,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活动至关重要。因此,应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修养,倡导大学生生态保护的自觉性,引导其积极投身于生态建设中来,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1)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课、基础课有机融合。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期赋予高校德育的历史重任。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实现开设生态文明公共必修课,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也不可能短时间实现,但将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加强其与专业课知识的联系,是较为可取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观教育,使学生了解在与自然环境的摩擦中的是非善恶,正确调整个人言行。

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考虑,进行大学生生态观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内容。第一,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思想的学习。儒家”天人合一”思想、道家”回归自然”思想,都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典思想,提倡崇尚自然,反对恶意征服自然和破坏自然本性,应以一颗关怀的心对待自然环境,使自然生态永续发展。第二,大学生生态观教育应与当下生态现状紧密结合。教育不可脱离生活实际,否则就是凌驾与实践上的空洞理论。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生态问题,深入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劣现状,才能深刻意识到生态环境中的严峻危机,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保护观念,也才能自觉地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主动关心生态问题,切实参与到生态建设中去。第三,加强大学生在法律层面的生态观知识。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发相关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旨在制止恶意破坏环境的违反分子。使大学生对生态方面的法律知识有所了解,有助于大学生自觉遵守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做合格公民。

篇6

关键词:生态林业 可持续发展 问题 困境 策略

【分类号】:X831

1、 引言

长期以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给南方大部分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林业资源。多年来,南方人们开采林木,建立林木加工制造业,不仅为其他省市提供充分的林木资源,也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外商投入;同时在本地发展起来的家具制造业、建材业等各种加工工业也成为南方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极大的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却一直忽视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安全与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隐患。

2、 林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和困境

2.1土地沙化严重

毋庸置疑的是,我国的土地沙化问题相当严重,长年以来,我们都深受土地沙化问题的困扰和威胁。为了发展经济,人们罔顾生态效益,乱砍滥挖、乱采滥伐等恶劣的“以环境换经济”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得我国的土地沙化问题日益严重。短期内取得的经济效益都由于对林业的无节制开发而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土地沙化、沙尘暴等自然危害带来的越来越多的直接经济损失。

2.2水土流失严重

从全国的范围来看,水土流失的总面积已然达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土壤中丰富的养料和养分都以不可测算的速度在流失。九十年代的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面积就已经超过5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不仅导致上游地区土壤养分的流失、鱼游生物的减少,还促成了下游河口地区泥沙的大量淤积、水循环系统整体性和流畅性大大减弱。

2.3旱涝灾害严重

一方面,我国的森林资源与其他林业大国相比,底子较薄;另一方面,为了发展经济对林业的无节制开采,导致森林资源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渐减弱,直接造成了林木径流和蓄水功能的下降,加上乱砍滥伐导致的水土流失与泥沙淤积,导致我国旱涝灾害频发,人们深受其害,生命财产都遭受巨大的损失。

3、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上分析,我国的林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难以协调的矛盾与阻碍。不可否认的是,对生态林业的投入不足,林业改革落后、体制僵化等人为因素也是导致我国林业当前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推动经济与林业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对推动生态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充分的认识。

3.1经济角度――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一方面,经济与环境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环境、尤其是林业环境的发展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而长久的意义;另一方面,生态林业建立在持久性与生态绿化的基础上,本身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因而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具有战略性意义和价值。更重要的是,坚持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转变公众对“先发展再治理”这一做法的态度和看法,从源头开始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3.2建设角度――加速文明城市的发展,推动林业生态文化的构建

生态林业的发展建立在生态绿化的基础上,而生态绿化是推动文明城市的重要方面。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是标识城市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因为绿化水平的高低程度不仅影响城市景观的构建,也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因此,对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对文明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另一方面,生态、林业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系统,推动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构建林业生态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3.3生态角度――减少水土流失与旱涝灾害,缓解土地沙化,提高林业资源自我修复能力

一方面,由上述分析可知,林业系统的破坏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与之相对应的,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却能最大限度地缓解这一威胁――不仅能减少水土流失与旱涝灾害,还能够缓解土地沙漠化,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生态效益;另一方面,林业资源的自我修复能力在人们的无节制开采过程中逐渐减弱,森林资源的可再生能力日益降低。而加强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困扰,使得林业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断增强自身的修复能力和再生能力。

3.4个人角度――提高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改善人们生活环境

对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能调高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充分调动人们保护环境、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人们投身于林业建设的事业当中;同时,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也能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

4、 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由上分析,我国林业发展陷入了困境和僵局,为了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我们下面对推动生态林业发展进程的策略和措施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

4.1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森林环境保护的工程建设

资金投入是一切事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生态林业建设也是如此。而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林业的持久性,因此,在森林环境保护的工程建设和天然林自然保护系统的构建过程中,离不开政府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因此,政府要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坚持正确的生态环境观和政策指引,在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作用。

4.2加强林业相关法律政策建设,保障生态环境发展效益

归根究底,经济利益是人们无节制开采林业的关键,而带有制度性缺陷的法律系统也给人们乱砍滥伐以牟取暴利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为了推动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加强与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同时加强制度性监督与监管,成立林业资源保护和监管小组,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行强有力的监管。

4.3加强营林技术的科研建设,发展林业产品的多样化生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加强营林技术的科研建设,为生态林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基础,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另一方面,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与林业多样性密切相关,在林业建设中,发展林业产品的多样化生产对整个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

4.4加强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生态保护意识

在资金、制度、技术的多方支持下,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事业也离不开群众的力量。在生态林业建设过程当中,我们要加强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人们积极投入到可持续发展建设的事业当中,从而加快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进程。

5、 结语

总而言之,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对解决当前林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意义重大。但是,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需要经过一个长久的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在资金、法律、技术层面加大投资和建设,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们不可忽略的一点。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方法、新的措施,对推动生态林业建设事业的发展与飞跃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 郑景明,罗菊春,曾德慧.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24(3):103---109

【2】 杨冬生,凌林.社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及应用研究.【M】.成都:四川科学出版社,2012:1---52

篇7

【关键词】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城市 水土保持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加,城市的开发和改建的项目逐渐增多,在建设过程破坏的土地结构,减少了地表植被。汽车和工厂的尾气及居民用的天燃气大的增加导致了酸雨增多,污染了城市水源,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阻碍生态城市的建设。为此,通过笔者对城市水土流失的现状,对生态的危害以及原因的分析,对城市水土的保持和生态城市的建设提出几点看法。

2.生态城市建设与水土保持的概念综述

2.1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

生态型城市的科学技术和自然能够充分融合,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保护高度和谐。人们的居住环境清洁,舒适,优美,人们可以自己的发挥创造力、生产力,不断的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生态城市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是一个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1]。

2.2水土保持的内涵

城市水土保持是要预防和治理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水土流失,对已经被破坏的水土生态景观进行管理和修复。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新的建筑项目、城市水利河道工程、道路等建设,都需要进行水土保持,预防治理地面,洪水淤泥造成的水土损失。另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形象所采取的措施也是水土保持的内涵。

2.3水土保持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关系

城市水土保持的过程中,通过减少水土流失,节约水资源,保护土壤不受到污染等等措施,同时减少了城市的风沙危害,从而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水和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地。相应的,生态城市的建设为城市提供了绿色植被,改善了当地的小气候。众所周知,植物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促进城市的水土保持。

通过对水土保持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城市水土的保持能够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包括水土流失的控制。生态城市的建设贯穿社会的各个角落,其中,城市水土保持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和基础,因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水土,就没有现在的一切人类文明。城市的水土保持与建设生态城市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水土保持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是水土保持的目标。

3.我国城市水土流失的现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市水土流失的含义是指在城市中这个特定的地点,因为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资源的流失和破坏。

3.1目前造成我国城市水土流失的原因

一是由于大量建筑物的建设,使城市地表出现较大面积的,而弃土弃渣的松散堆积,容易被雨水冲走或被风刮走,造成水土流失。二是城市垃圾乱任意堆置城乡结合部,或者河道两侧,减少了城市绿化用地也可能堵塞河道,造成行洪能力减弱。三是建设规划不合理。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绿化考虑的较少,天然的流域被改变,植被被破坏,地形地貌改变。城市街道不透水的地面使用增加,使城市的水循环状况发生变化,再加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地下水位下降,造成了水土的流失和灾害。四是相关法律监管不完善。人们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有关城市水土保持的法律还很不完善,没有形成完整监督执法的体系[2]。

3.2城市水土流失对城市城市建设的影响

笔者通过分析总结城市水土流失的现状,认为城市水土流失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影响城市气候。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植被覆盖面积减少,温度骤升骤降,的土地遇到大风会让城市尘土飞扬,大量不透水地面也会增加径流效应和加热效应。二是大多数城市靠大量抽取地下水,或者水库水供应,而天然降水资源却被排出城外,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陷,给城市的生态造成了麻烦和损失。三是泥沙淤积,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淤积、河道狭窄,遇到暴雨可能发生洪水淹浸城市的现象,造成生态失衡。四是在城市建筑建设中,天然的河道,湿地,植被被破坏,干扰了城市生态系统,使得城市对于自然灾害抵御能力下降。

4.加强城市水土保持,促进生态城市建设

4.1结合城市实际,制定科学的城市水土保持规划

想要预防和治理城市水土生态,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基础。生态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所以在进行水土保持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协调。首先要根据城市不同地区的情况划分出生态保护区,生态治理区,生态监督区,然后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改进方案。其次,要认识到整个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局部生态环境之间是会相互影响的,所以要注意水土保持的连续性。比如在城郊建立的绿色林区要和城市里的绿化相连,提高林区防治水土流失的能力。在城市中建立立体绿化,设立绿色走廊等等。另一方面要注意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很多城市雨水丰富,但是城市的供水设计都是给排水系统,对城市水源的补给却想的很少,主要依靠地下水和水库水,雨水资源却被浪费掉,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所以在以后的城市水土保持规划中,要充分利用雨水资源,设立收集,下渗的系统,完善水土保持规划。

4.2提高人员素质,增加科技含量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实际上在于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提高了水土保持工作领导、科研人员、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强广大群众的对水土保持的意识,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自觉自发的保持水土,建设和美化城市环境。只有提高了城市水土保科研的水平,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做好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城市建设。另外,还要总结经验,对水土流失规律进行探索,汲取成功失败的经验,找到最合理的治理方案。

4.3综合使用城市水土防治措施

治理城市水土流失问题主要有三种技术手段,一是物理化学技术,一是生物技术,一是工程技术。在防治过程中以生物措施用的最多,其他两种方法辅助。不同的技术下面有不同的实施方法,可以带来不同的效果。面对不同的城市水土流失情况,我们要选择不同的治理方法,以求取得最好的治理成果[3]。

在城市进行道路管道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将土壤开挖回填,所以会把大量的土壤露天放置。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土壤的水分渐渐降低,会发生风蚀现象,所以可以定期的洒水,减少风蚀得出发生,也可以在挖除的土体表面使用化学粘结剂,让表面固化,减少水分的流水,从而减少风蚀的程度。在绿化过程中要选择正确的绿化植物,合理的安排绿化方案,在保持水土的同时美化了城市生态环境。这方面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比如美国的软硬结合覆盖,主要使用绿化草坪,让城市的生态良性发展起来。不过城市绿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设备,需要政府协调领导各方部门,共同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出力。

当遇到城市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时,可以采用工程技术进行水土保持,比如修建挡土墙不进行护坡,不过这种方法不利于植被的恢复和生长,也不利于地下水和地表述的交换,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选择时要慎重。

5.结语

城市水土保持的目的是保护城市的水土资源,美化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生态城市的建设不谋而合。城市水土保持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它为城市提供了最基本的能源,也减少了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的破坏,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我们要加强生态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水土保持意识,同步城市水土保持与生态城市建设,让未来的城市生态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庚.浅谈城市水土保持与生态城市建设[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1,(05):24.

篇8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物权 合理限制 生态补偿

一 、自然资源物权和生态补偿机制的意义

(一)自然资源物权的意义

自然资源,从最广泛意义上说,包括在改造自然与征服自然过程中自然界中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切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物权是指以自然资源为客体的物权,即权利人为满足其权益需要,对自然资源依法或依合同所享有的直接支配与排除妨碍的权利。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没有分清对土地本身的使用与开采埋藏于地下的矿藏以及采伐生长于土地之上的林木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土地是承载其他自然资源的载体,其他自然资源均依赖于土地而存在。但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资源是可以与土地分离或相对分离的,或者具有独立于土地的自身价值,同时由于资源本身具有稀缺性、价值性与可支配性,因此,从法律的角度尤其是从民法的角度来说,资源可以成为物权的客体。而学界也一般将自然资源划分为两大部分即土地与除土地以外的其它资源(也有简称资源的)。相应地,自然资源物权亦可分为土地资源物权和与其他自然资源物权。

与一般物权不同的是,自然资源物权属于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基础物权。原因在于对自然资源的控制和支配,意味着对人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自然要素的垄断或专有。在此基础上,学界认为,自然资源物权体系是指由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基本的物权权利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自然资源他项权利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由于自然资源可分为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因此,自然资源物权体系又可分为土地资源物权体系和其他自然资源物权体系。

(二)生态补偿的意义

对于生态补偿的意义,国内外有不少定义。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对由于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所起的缓冲和补偿作用。另一种则是将生态补偿理解为一种资源保护的经济手段,通过对损害(或保护)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受益),从而激励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外部经济性),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

我们认为,生态补偿不单是为了控制生态破坏,而应该包括因自然资源的使用所造成的生态功能丧失的恢复和补偿,具体包括对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及其功能而付出代价、做出牺牲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补偿,对因开发利用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水、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而损害生态功能,或导致生态价值丧失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经济补偿。

(三)生态补偿机制的意义

生态补偿机制是社会生产不断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有限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它以“资源价值论”的观念重新评价生态环境资源的现实价值,运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让开发、利用、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人们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

生态补偿机制调整的对象和政策制定的方向是,矫正生态环境保护或破坏行为产生的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以经济激励为主要特征的环境经济政策和其他相关的制度安排。这里的环境利益是保护活动产生的生态服务功能的提高,或破坏行为造成的生态服务功能的损失。经济利益是生态服务功能的市场价值或效益。纠正后的利益关系应该是,享受因劳动付出而带来的生态服务的主体要支付费用,生产生态服务的主体应得到经济回报;相反,造成生态服务功能损失的主体支付费用,生态服务功能的产权人或恢复生态服务功能的主体(如政府)应得到经济赔偿。

生态补偿机制涉及生态补偿的法律规范的形成、实施到产生调整社会关系效果的整个运行过程的综合原理,有系统和过程的意义。作为一种法律机制,它是从法律的各个方面的系统性联系和从法律的动态上来考察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功能的运行过程。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不同主体之间利益的相互联系,即结构;二是事物在有规律的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效应,即功能;三是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因此,生态补偿机制可以理解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它是指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 促使环境、资源、生态的受益方给予施益方以合理的补偿, 实现索取与禀赋的相对平衡, 以达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度和法规。由此可见, 建立公平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不仅能直接受益于每个人, 也是我们最终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

二、我国在自然资源物权受限下生态补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生态补偿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研究薄弱

自然资源物权人在物权受到合理限制之下,遭受的损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难以用货币来进行衡量,而且补偿对象有时很难准确确定。如何科学准确地界定生态补偿标准和对象,成为制约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在全面实施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

1、补偿强度难以货币化。要对物权受限者进行合理科学的补偿,就必须对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建的投入成本及效益进行科学的计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保护和重建行为的科学性。由于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特性,很难计算出间接成本或收益,从而难以科学确定补偿强度的量化。

2、补偿者和补偿接受者问题。产权的界定是生态环境补偿的前提,只有生态环境的产权明晰了,才能确定谁补偿谁的问题。但在资源和环境领域,产权界定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许多生态环境的产权往往是模糊和虚化的,甚至是不可能清楚界定的,这样在实践中往往使生态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失去主体,导致无法清楚地确定补偿承担者和接受者。在对自然资源物权人进行补偿时,补偿承担者难以确定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3、生态补偿的内容不明确。生态补偿的内容很多,涉及面极广,而且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深入,需要补偿的范围还要增多。由于国家和政府对在重点保护区农民的自然资源物权有更多的限制,导致当地居民的生活问题日益显现。

(二)补偿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建立良性投融资机制

补偿资金渠道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补偿的重点为西部部分地区,而且以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及其配套措施为主要形式;投入主要以国家为主,地方投入较少;有限的资金主要以毛毛雨的形式,分散用于各个地区,造成资金的低效使用和浪费。

(三)征收和使用方式不合理

由于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补偿不能完全依法进行,基本上是采取“搭车收费”的方式,收费和使用主要以部门或行业为界,部门间各自为政,行业、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不能形成合力,也没有真正实现收支两条线。部门行政色彩浓,导致生态补偿不到位,补偿受益者与需要补偿者相脱节。

(四)全国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

缺乏有效的监督,资金的收取和利用存在很大的漏洞。目前许多证据已经证明国家用于生态建设项目而投入的巨额资金,被广泛用于部分地方和政府部门的私自渔利行为上,“暗箱操作”现象层出不穷,这就导致了权利受限者无法得到充分的补偿,并产生了高额的管理成本,从而危及到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五)观念上存在障碍

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还比较低,“资源无价”的错误观念还未根除,广大民众对生态补偿知之甚少,许多人甚至认为征收生态补偿金是“乱收费”,这些错误观念的存在是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的很大障碍,也为生态补偿工作的展开带来了巨大阻力。

(六)资金筹集问题

资金积累和筹措不足,是建立补偿机制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没有充分的资金来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七)补偿强度问题

一般来说,对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建的直接投入成本进行计算相对比较容易,可等同为将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到正常或预期的状况所需支付的费用。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特性,它的保护和改善对社会提供的服务以及它的破坏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比较容易感受,但是很难评价到底得到多少利益或受到多少损失,并且在不同地区及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评价值和需求是不同的,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认识水平也是不同的,因而很难计算出间接成本或收益,从而无法科学确定补偿的强度。

(八)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就目前我国对该方面的立法,还存在不小的缺陷,主要有:

1、立法体系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中资源有偿使用原则未体现资源生态效益价值;有些资源保护法未将维护生态平衡作为其立法目的以及资源保护法律的有些规定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刑法》对破坏自然资源罪的规定欠缺生态效益考虑。

2、技术上的困难。征收生态补偿税需要准确确定税率,补贴需要确定补贴率,而税率和补贴率的确定都面临技术难题,政府为获取这些信息会支付较高的成本。生态补偿数额的确定应以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量和生态建设或恢复的效益量为标准,而生态影响的定量评估技术尚未充分开发、建立和普及。

我国的《防沙治沙法》、《土地承包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对植树造林、草地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并未对自然资源物权人的权利受到合理限制的情况下,国家给予受损利益的补偿加以规定,即使有体现,约束力也不强,而法律条款之间本身存在着矛盾,更加影响了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

三、自然资源物权受到合理限制下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对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当自然资源物权受到合理限制时,生态补偿机制的运作应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一)明晰界定自然资源产权

环境产权界定应该是对环境归属、环境质量及环境侵权程度,从质和量、近期和长期、局部和整体上的权威性、可操作性的行为规定和使用约束。我国现行《宪法》第9条规定“矿床、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这意味着在我国生态环境是整个社会的财富,它在本质上不属于单一的个人或某个团体,是公共财产。但在实践中,往往因这种复杂的关系使生态环境的权利和义务主体缺失。生态环境所有权的虚化现象在我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所有权的虚化直接导致产权的模糊。建议在国家和集体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分散自然资源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将因生态治理过程中发生的补偿直接分配给自然资源经营者和管理者,并且强化社会经济主体的环境产权意识,把环境资源视为环境资源资产,逐步将其划入资产领域进行有效调整,给予自然资源物权的享有者相应的产权的确定与保护。只有这样,才能赋予权利人以制度上的保障。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建立环境产权的作用和流转机制。

(二)明确补偿主体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体是参与生态活动的各关系人(自然人和法人) , 它包括两类:公共主体和市场主体。[ ]生态补偿机制的公共主体就是政府及各类相应的机构和组织。由于生态经济的公共性,而且本文讨论的是自然资源物权受到合理限制时的补偿主体,这就决定了政府作为公共主体参与生态活动补偿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由此,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在该生态补偿机制中的主导作用,即主张补偿主体行政化。具体表现为对生态治理中的受损权利人的补偿需要政府实施。从而权利人的权利将得到政府稳定而有力的保障,充分体现了补偿机制的有效性。

(三)补偿制度法制化

生态补偿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协调,也是一种矛盾协调。利益协调可以通过经济途径、观念途径、制度途径等多条途径予以实现。利益冲突的制度协调是指针对利益关系直接进行协调,是通过对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重新定位和对人的利益行为范围的限制来实现利益协调的。从人类社会利益协调的历史来看,利益冲突的利益协调通常是以国家协调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利益协调是国家的重要职能。在对社会利益冲突的制度协调中,法律制度是其中核心的内容之一。通过法律机制的协调,可以有效降低政策协调、经济协调和观念协调的主观随意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利益制度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强调法律制度在生态补偿中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对于整个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 “补偿政策法律化”使补偿制度名副其实地成为使受损权益得到恢复和弥补的一种法律手段。

1、确立生态补偿的宪法地位。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而生态补偿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所以只有明确生态补偿的宪法地位才能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确立生态补偿的宪法地位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的产权进行严格的界定。

2、制定与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修改现有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为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并以此为指导,把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和生态补偿制度确立为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在此基础上,修改环境保护单行法,对《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已确立的生态补偿制度要进一步具体化、完善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对其它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法增加生态补偿制度,尤其是生态补偿要融入《环境影响评价法》中。通过这些立法措施,对自然资源物权受到合理限制的权利人的权利加以具体规定,并且给予权利受限后的有效补偿。

(四)确定补偿标准

补偿标准的确立是生态补偿机制中的一大难点。很多人将其归结为生态环境的功能价值的难以计量。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生态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是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权的限制性征收的行政法律行为,生态补偿是基于这一行政行为对法人或个人生态资源财产的收益权限制的行政补偿制度。补偿标准应该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其对生态效益的需求间寻求平衡点。

对于建设项目生态补偿金的确定,可以考虑与环境影响评价相结合,充分利用环评的各项数据资料,使环境影响的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同时进行,在环评阶段确定生态补偿金的数额,同时也可提高环评的准确性、科学性,还可以节省环境管理 机关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赔偿与补偿只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做到完全的公平。尽管如此,生态补偿机制也要在力求在公平公开的层面上运行,必须有科学核算生态补偿的标准体系。对补偿标准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依靠对资源环境的价值进行评估。

(五)确定多样化的补偿方式

生态补偿机制应建立国家、地方、区域、行业多层次的补偿系统,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多样化生态补偿方式。

1、政策补偿与技术补偿相结合。政策补偿,即上一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的权利和机会补偿。受补偿者在授权的权限内,利用制定政策的优先权和优惠待遇,制定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促进发展并筹集资金。技术补偿,是指中央和当地政府以技术扶持的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综合防治给予支持。具体内容有:补偿主体开展技术服务,提供无偿技术咨询和指导,培训因自然资源受到合理限制的权利人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使他们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财富。

2、连续补偿与一次性补偿相结合。以目前的生态补偿政策来看,例如国家实行的退耕还林与退牧还草工程,生态环境的恢复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对于农牧民来说,退还之后失去了部分或全部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为了保障农牧民的利益,使其能维持基本的生计,在项目实施的初期阶段,至少在5~8 年内,国家和地方政府要连续对项目实施主体进行补偿,以推动其生产经营方式的逐步转型。而对于一些生态环境特别恶劣,退还后失去了生存条件的农牧户,应实行“生态移民”安置,其具体办法可以是一次性发给移民搬家费,再给予工作就业机会或分给承包地。

3、政府补偿和民间补偿相结合。政府补偿是由政府提供财政资金或实物进行的补偿。这是由政府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的职责所决定的。政府补偿的实质是建立公共支付体系,其受付方为土地使用者、自然资源的经营者等,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资金来源广泛而稳定,包括税收、发行债券和对生态环境受益方收费,但事实上,由于政府的财力有限,有必要把政府补偿与民间补偿结合起来。民间补偿通常是指在私人之间即受益人与利益受限人之间相互商议的基础上订立的补偿方法。

(六)规范生态补偿管理

1、生态补偿必须坚持“保护者受益、损害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的基本原则,即环境保护者有权利得到投资回报;环境开发者要为其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行为支付代价;环境损害者要对其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损失做出赔偿;环境受益者有责任和义务向提供优良生态环境的地区和人们进行适当的补偿。这里应当特别强调,对于生态治理过程中,其权利受到合理且必要限制的权利人的补偿。

2、建立统一管理机构。建立起清理、核查、勘测、统计受限权利人的自然资源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的存量,并跟踪、统计自然资源产权变动情况,加速建立对该类自然资源价值的核算体系,完成生态环境资源实物及价值形态的核算,逐步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账户管理制度。同时,建立国家环境督察制度,加强对跨地区、流域经济区以及产业间环境问题的管理,协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上游区域”和“下游区域”之间的补偿。

3、实行统一监督办法。建立财政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绩效考核评估制度,对各项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的使用绩效进行严格的检查考核,使财政生态补偿资金更好地发挥激励和引导作用。同时,要建立健全实施生态补偿的审计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七)补偿资金的融资方式多样化

生态补偿资金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筹集:

1、生态补偿费与生态补偿税。生态利益补偿资金,首先来源于生态环境税收;其次是依生态环境法所得的罚款、没收所得;其三是国际组织、社会各界为生态环保的捐助资金;其四是设定生态环保彩票,建立环保基金,由统一的基金组织管理,以及其他形式的各种生态环保基金。

2、各级财政生态专项补偿。目前进行得较多的是国家财政专项补偿,国家作为生态效益补偿的主要提供者,即作为生态补偿基金的主要来源,由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补偿生态环境利益外溢问题。但这种单一的补偿渠道离实际需要相差甚远。今后要逐步建立起起国家财政补偿与区域内财政补偿及部门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机制。建立不同层级的利益补偿系统、中央补偿系统和地方补偿系统,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央补偿资金和地方补偿资金,中央资金主要针对全局性的补偿问题,而各省、市等地方政府可以就本地区生态环境项目设立地方补偿资金,并可在补偿计划上单列出对物权受限人的补偿,设立这种多层次的补偿资金可以对地方环境保护起到刺激作用,同时形成上下多层的互动机制。同时,建议设立专家组,对各省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估,提出资金分配方案。同时,地方设立专家组,对项目实施进度、效果进行评估。专家组还要对项目结果进行检验验收,确定资金的发放。

3、建立生态建设补偿基金。可以由国家涉农部门和环保部门牵头建立“生态环境建设补偿基金”,首先由国家财政拨款作为垫底资金,在此基础上,号召有关企业、组织和个人捐赠,这既可为社会环保人士提供表达心愿的途径,又开辟了环保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4、优惠信贷[ ]。优惠信贷是以低息贷款的形式向有利生态环境的行为和活动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解决资金缺乏问题,鼓励当地人从事有利生态环境的行为和活动,同时贷款还可以刺激借贷人有效地使用贷款,提高行为的生态效率。

5、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将部分生态环境价值市场化,采取生态环境产权交易补偿,例如在旅游收入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补偿基金。

(八)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考核制度

1、重新审视现有的GDP指标核算体系,建立绿色GDP指标体系或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2、在规划时既要考虑经济增长,又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为此需建立相应科学的考核指标,明确经济主体的权利和责任,有效约束不顾环境后果,不顾他人利益的掠夺性、破坏性的开发。

3、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包括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恢复之间的环境补偿,资源输出与资源受惠地区之间的环境补偿等。

(九)建立生态保护价值增值的评估机制和评估机构

一方面,要加强研究和开发适用于生态资源价值的数量化技术,建立评估机制和评估机构,培训评估人员,使评估尽快掌握生态资源数量化技术,为生态补偿顺利展开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提供数量化技术保障。另一方面,建立生态资源存量的年度调查与统计制度,掌握区域生态资源存量的历史变迁和现状变化,根据人们普遍认可的生态环境状况条件和生态资源存量的合理值,为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提供依据。

(十)开展生态保护补偿的 试点工程

从目前的情况看,对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补偿的原则为大多数人尤其是被补偿地区所赞同。但具体的补偿形式、补偿方法和补偿力度,有些人还有不同的看法,具体操作有难度。可以先逐步在若干地区、若干领域先进行试点。

篇9

施工阶段及营运期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对农业土壤和农作物的影响,临时施工用地在机械碾压、人员踩踏下,土壤结构发生了变化,一定时期内土壤的肥沃程度难以恢复。对水文、地质的影响,高速公路施工时,由于填方和挖方对地表扰动较大,改变了原有的地貌。尤其是隧道的进出口及仰面坡的开挖,对局部山体稳定不利,可能会引发塌方、滑坡、软土层滑移等不良地质病害。又因土表、土质松软,增加了水土流失量,造成河流、沟渠淤积、积水淹漫农田。

公路建成后,由于公路阻隔原有水分地循环,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通路径,又因汽车排出的某些污染物和施工废渣进入当地水源,造成水质变差。另外,由于桥梁的修建减少了河床的过水断面,造成桥前局部壅水,水流速度减慢,泥砂下沉淤泥,阻塞河道,从而容易引发洪涝灾害。高速公路建设对水环境、环境大气、环境噪音的影响对水环境的影响,包括施工、生活服务区污水和洗车污水对公路沿线自然水系的影响。对环境大气的影响,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排放物成为我国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这些排放物包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悬浮颗粒物、铅微粒等,在公路附近地区上空,往往形成以浓度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污染物区域,这一污染区域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危害,同时会对附近动植物、水、土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对环境噪声污染,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带来噪声污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施工期间施工车辆和施工机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二是在公路运营过程交通噪声对公路沿线造成的污染。这些噪声对附近的人群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影响,降低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尤其对公路两侧人口密度较大的敏感区域干扰较为突出,影响周围人群的正常生活。

对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几点看法为了减少公路建设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应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即在充分考虑工程与环境相互影响,工程实施与环境资源开发,以及环境与经济相统一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建设,首先要完善环保法规及政策,提高全民尤其是公路建设者的环保意识,通过对公路建设各个阶段的环境问题的监测分析和处理,达到减少甚至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系统的目标。以下对环境保护措施,提一下自己的看法。完善环保法规及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每一个公路建设者乃至全民的环保意识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制定了较为完备的环保法规。我国在这方面虽然已制订了一些相关的法规政策,但内容上很不完整,加之有些部门只顾眼前的利益,使这些仅有的法规实施很不规范,导致环境保护对于从事公路建设的人来说,只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针对这种现况,首先,我们应该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制订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并使之操作具体化、规范化,把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高到应有的地位。其次,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每一个公路建设者乃至全民的环保意识,要从公路建设员工们掌握环保的基本知识入手,把环境保护很好地结合到建设路线的具体情况当中去,详细讲解相关规以及公路建设中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方法和落实,使大家有一个直观、总体的了解。使公路建设员工对各项措施予以自觉执行,为达到环境保护的各项要求奠定坚实的基础。

针对不同的阶段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1)规划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在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考虑好工程环保方案和措施至关重要,在认真做好沿线自然环境资料收集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以科学态度进行工程环境影响评估,做好环保设计工作。2)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对项目的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等环节提出环保措施?3)施工阶段:进行施工期全程环境管理,即依据相关法规、政策、设计文件及合同文件等的规定,工程承包商、监理、业主、政府共同参与的基于施工全过程的全方位、持续、完整而科学的环境管理,充分保护施工区域及沿线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使环境不受或少受影响,使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减小到最低程度。4)营运期:加强交通管理,加强公路管养工作,加强公路绿化及其养护工作,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处理环境问题投诉等。加强环境监测,为有效治理环境和环境法规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环境监测主要是检验和判断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定期提出环境质量报告书;判断污染源造成的污染影响,为环境法规实施提供数据,并评价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确定污染物的浓度分布状况、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掌握污染物的污染途径,预报环境状况,确定防治对策;研究污染物扩散模式。环境监测一方面用于新污染源的环境影响评价,给决策部门提供数据;另一方面为环境污染的预测预报提供资料,积累本区域内的长期监测数据,为保护人们健康,以及制订和修改环境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环境检测组织、计划管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环境监测方法和程序。

篇10

关键字: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城市作为人类聚居地,一直都是人口高度密集、人类活动高度集中的地方,但是近些年以来,由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人类生活的地区面临生态环境恶化、能源与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因此,我们要响应中央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地发展,满足人们向往自然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生态城市规划的含义 生态发展指的是在不过度破坏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各种现代的科技手段或者方法,来力求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二十世纪由于各个国家进行粗放式的经济发展,使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极端天气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南极臭氧层出现空洞、地球资源面临枯竭、全球性气候变暖等不断出现的问题让人们不得不反省先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反省的进一步加深,生态建设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导向。 所谓规划生态城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其中有几点是被大家所共识的:第一,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依托于生态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建设生态城市必须首先保证经济的环保模式,也就是说必须做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第二,生态城市应该从经济、社会、文化、先进科技等多方面进行规划,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就必须做到统筹兼顾,不仅要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而且还要为人民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基本原则 (一)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根本指导的。人类与自然的冲突引发的生态危机是人类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动力。生态危机日益威胁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清晰地意识到发展经济不能以损害后展其经济的能力为代价,人类需要的是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只注重眼前增长而不顾未来的自毁式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人类应以适宜的技术发展低碳经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城市,主动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生态问题,为人类后展扫除障碍,争取生态环境空间。 (二)以实现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应是以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城市是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地,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离不开城市中各种人工建成环境。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用地与空间越发紧张,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冲突日益加剧。为此,生态城市规划必须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利用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逐步优化、提升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缓解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并最终实现两者的和谐共生。 (三)以城乡有机统一体的“生态区域”为依托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必须是以城乡有机统一体的“生态区域”为依托的,生态应是基于宏观地域环境背景下的整体效益评价,而不是某地区的微观效益评价。城市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城市与其周围城市、城市与其周边乡村都存在着资金流、信息流、人口流、产业流、物质流等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态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其所依托的“生态区域”。只有建立起城乡有机统一的、社会经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区域”,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才有可能和有生命力。城乡有机统一的“生态区域”将为“生态城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赖以生存的“养分”,使其得以建立、发展和成长 (四)以物质和资源、能源的“生态化”生产与循环利用为路径 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赖于城市的各种物质生产及对各种资源、能源的利用。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过程是将物质生产、资源与能源消耗看作一个单向的过程,例如大量使用过的物质产品、能源与资源被视为“废弃物”而简单地丢弃或处理,如此造成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生态足迹”不断加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以物质和资源的“生态化”生产和循环为路径,减少物质生产、人们生活过程中的资源与能源消耗,提高清洁资源能源、可再生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力求以较小的生态环境代价来实现人类经济社会“无限”发展的追求,给人类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李问。 (五)以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生态意识为支撑 人类的思想意识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改变的内因和原动力。只有人们从思想上}人识到人类挑战生态极限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及其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与日俱增的威胁,人类才能从行动上坚定地承担起生态责任。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必须有赖于人类社会整体生态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只有每个人都树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理念,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效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四、探讨当前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正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以下就当前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探讨。 (一)大量自然绿地被替代 我国很多城市的原有自然绿地大都被替代,有的被人工绿地替代、有的则被水泥硬化,有的则被高楼大厦覆盖…… 这都导致了城市生态自然功能的退化,使得空气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净化,给人们的居住和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 (二)热岛效应不断加剧 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大量自然绿地被替代为一座座工业厂房的同时也生成了大量的CO2 ,使得城市的热岛效应不断加剧。此外,城市总体面积不变,而人口和建筑的日益增多,来自建筑物的热辐射作用和阻碍空气的流通进一步加重了城市热岛效应,甚至有的城市部分区域的气候都出现异常。 (三)污染严重化、水资源严重匮乏 随着大量绿地被替代,热岛效应的不断加剧,城市工业区和人口的大量积聚,导致大量工业废弃物、污染物以及生活垃圾的产生,一旦处理不当都会给城市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而城市又是用水最为密集的地区,导致很多城市的水资源极度匮乏,否则国家也不用花大力气开展“南水北调”工程,当然这只是主要原因之一。 (四)噪声扰民 噪声扰民是现代所有城市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这主要是城市人流量大、车辆多,而且工厂机器多等等,这些都是城市噪音的来源,给城市的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

五、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越来越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的问题。近些年来,人们在关注污染防治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的整体居住环境,针对以上分析的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所出现的问题,如何进行城市的生态规划,以维持和稳定生态系统,提高我们自身的居住环境呢?笔者做出以下几点分析: (一)从整体的角度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 在规划和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工程中,首先应注重绿地系统的规化,以建设整体性强、立体式的多层次绿地系统,并将其与城市各功能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在划分绿地系统时,可以分为公园、生产、附属和防护等多种形式的绿地。尤其是应在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同时还应着力提升城市绿地覆盖面积,以更好地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并在规划与建设过程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亲近自然的基本原则,将自然山水融入城市之中,确保制定的城市的各系统规划具有生态战略意义;二是坚持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的基本原则,建立详细的中心城区的布局与规划,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加强绿化管理;三是确定现代化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总思路和有序的建设步骤。 (二)不断完善城市交通规划,打造城市交通生态长廊 就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将进一步增加,从而加剧城市的交通压力,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交通环境问题,这也是我国城市目前面临的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虽然各地在开展限行和摇号等多种措施来缓解交通压力,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也是当前建设与规划现代化的生态宜居城市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而这就需要打造与生态城市核心或者区域发展的“心脏地带”相连接,构建“城市交通生态长廊”。这必须基于不断完善城市交通规划的前提下,用绿色环带包围城市主干道和街,形成良好的城市交通生态长廊,在提高城市交通运行能力的同时改善城市的环境,并在城市道路两旁规划宽而长的绿化带,以更好地衬托城市的生态美,达到整个城市交通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境界。 (三)营建合理的城市水体环境 在城市环境因素中,水环境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水体与绿化的有机结合就营造了优良的城市自然环境。水面的蒸发和渗透能帮助植物吸收水分,促进植物稳健生长,而水边的植物则起到阻止泥水净化雨水,从而有效降低水体的污染度。大的水体环境还能吸收和储存更多的太阳辐射能。而且水体的热容比陆地大,降温速度也比陆地慢,以给人们带来清凉而又湿润的空气,起到天然空调的作用。 (四)营造宜人的城市人文环境 根据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切入点,突出体现“山、水、城”浑然一体的城市特色,充分展示现在城市的古文化底蕴和所具有的当代文明风貌,形成独特的城市人居环境,并深入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等等,再将其融入具体的小区与街道的建设之中,张扬城市的个性特征,使城市文化底蕴与现代生活气息融为一体,提升文化内涵和品味,大力营造新的城市亮点,用文化提升城市的建设水平,营造宜人的城市人文环境。

六、城市生态规划中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保留自然景观要素 这里所指的自然景观要素(或称原生的自然景观要素)不仅仅是指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还应包括历史文物古迹经历了长期的环境演变,这些景观要素无论是对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还是对其周围环境的适应上,都已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了相对的平衡空间,具有很大的生态保留价值不仅如此,在城市生态规划中,把这些原生的自然景观元素与城市现代的景观元素结合起来,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保持这些即使很细小但是非常有趣味的自然人文景观部分,可以丰富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同时为新城的居民提供异样的城市空间去休闲、休息或者仅仅就是观赏和回忆自己过去熟悉的文化和环境" (二)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地球表面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及其他水生生物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对改善和调节人居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其生态服务包括: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为公众环境教育提供机会和场所等,所以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注意缓冲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 可持续的城市,需要一系列自然开放的城市缓冲空间,来区别独立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在目前的城市规划中,只注重对城市公共广场、城市公共绿地等进行组织安排,而对城市边缘地带,特别是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的作用和布局缺乏深入研究在城市生态规划中应对城市的边缘地带用自然的元素去创造一个清楚逻辑的城市系统,使城市和乡村这两个系统非常容易的进行快速联系和交流。

七、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