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危害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5: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体工程学危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体工程学危害

篇1

关键词: 人机工程学;夹具设计;人机环境;以人为本

0 引言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人机工程学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及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1],研究人和机器以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在工作、生活中怎样才能够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体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是把人-机-环境系统工程运用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工程方法,正确处理人、机、环境三大要素的关系,探讨人机环境系统最优组合的一门科学,如何实现人-机-环境系统的最优组合是我们研究的核心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在设计、生产中应用人机工程学是必要和有效的[2]。本文利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对机床夹具设计过程中的有关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人机环境匹配等几方面进行探讨。

1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内容

将人机工程学应用于机床夹具设计过程应当包含两个方面:1)应用是全过程的;2)应用是全方位的。全过程、全方位地应用人机工程学进行夹具设计,不仅体现其功能的科学性、使用的合理性,还要考虑到舒适、安全、省力和高效等功能[3]。人机工程学在夹具设计中的应用要体现在夹具设计的每个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按照这个要求,机床夹具设计从工作效率、人体健康、安全和人机匹配几个方面来进行。

1.1 工作效率

机床夹具设计的总体目标就是“优质、高效、低成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高效率是我们追求的一直追求的重要方面,所谓“高效”是指夹具的工作效率最高,使用价值最大,这是对夹具设计提出的最根本要求之一。在夹具设计中,除了按照生产纲领合理配置夹具的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对刀或导向装置、分度装置等夹具各个组成部分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外,装、夹动作应准确、迅速、操作方便,安全省力[5];各个部分的操作手柄、杠杆、开关、显示装置或其它辅助工具应放在操作者的最大工作范围之内,并且要尽可能靠近操作者,但应避免放在操作者的正前方且按动作顺序进行排列与布置;应使操作者手移动的距离和移动次数越少越好;夹具上的各种操作机构的位置应尽量使操作者在使用时不改变或极少改变身置;尽可能采用联动夹紧机构。从而缩短辅助时间,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1.2 人体健康、安全

所谓“安全”是指在系统中不出现人体的生理危害或伤害。在夹具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指导思想,夹具设计应安全可靠,确保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对于存在离心力的夹具,需采取的平衡措施,方法有两种,一是在较轻的一侧加平衡块,平衡块的位置最好可以调节。二是在较重的一侧加减重孔[5]。设计夹紧装置时,为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因振动而松动,夹紧装置要有足够的夹紧力和自锁性能;夹紧装置的自锁装置性能应可靠,以防止产生松动,致使工件有飞出的危险;对于存在冲击载荷的夹具设计时,夹紧力大小要求保证工件夹紧可靠,施力方向和作用点要恰当,必要时可采用辅助支承和浮动夹紧装置,以提高夹紧刚度,因此夹具各元件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设计和布置定位元件时,应尽量使主要支承面大些,定位元件的支承之间要尽量远些;还要注意防止夹具上的元件与机床的回转件相碰,引发安全事故。夹具上尽可能避免有尖角或突出夹具体(或机床)轮廓之外的元件,必要时应加防护罩。

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为保证安全设置在机床上的防护装置设计和个人防护用品设计。防护装置设计的结构和布局应设计合理,防止人体各部位均不能直接进入危险区,主要包括防止人的误操作而引发的事故,要有防误撞装置,比如可以增大操作阻力或按钮保护盖板;防止操作者误入危险区而设置的安全防护装置,比如设置防护网或防护挡板;为防止切屑、切削液飞溅而危害操作者的健康和安全,可设置防护罩或防护挡板。安全防护装置与夹具的配套设计,防护装置设计要保证操作者容易对加工区进行观察。最好有通过对系统进行自动监测与诊断的方式去避免或排除故障、避免事故发生的装置。个人防护用品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包括防尘、防潮、隔声用品的设计,为操作者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减少不必要的危害。 转贴于

1.3 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

人-机-环境系统强调“机宜人”、“人宜机”,将人、机、环境这三个要素看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系统,并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使系统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要使人、机、环境三大要素相互之间达到最佳匹配,就要使人-机关系、人-环关系、人-机-环境关系的总体设计要合理。夹具的设计要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工作环境要符合人的特性。

在机的总体布局时,夹具的高度应使操作者可以变换操作姿势,可以坐、站交替,具有舒适感;夹具的操作手柄、杠杆、开关、显示装置或其它辅助工具应与人体尺寸相适应(人体平均身高大约1700mm),绝大多数人习惯用右手操作工具和做各种用力的动作,这一事实在人机系统设计时应该予以考虑。夹具设计要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双手和身体的动作应该尽量以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为准则,过度消耗体力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夹具的结构工艺性要好,便于制造、装配、调整、检测和维修。维护作业应满足人的要求,维护时间要短、维护费用低,满足与维护有关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的要求;夹具的检查点、点以及液压气压系统的维护点都要布局在便于接近的位置;显示器应尽可能安排在视野中心范围之内,使人的视觉效果最优,避免产生视觉疲劳。

夹具使用过程中的噪声、粉尘、切削液对人体、环境的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切削过程中的噪声、粉尘、切削液往往会对操作者造成身体伤害、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夹具设计时,就要考虑对噪声、粉尘、切削液等污染物进行防治。

2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工作条件、生活品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产品的人机工程特性也越来越重视。提高采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设计的机床夹具,使人机环境的关系更加协调,对提高企业生产率、降低综合成本,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Abrahamson L.Production economics analysis of investment initiated to improve working environment[J].Appl.Ergon.2000,31(1):1-7.

[3]吴强等,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实践[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6):45-47.

篇2

人因工程学顾名思义,是一项力求通过对人类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以达到人与机器以及工作条件等实现和谐统一的科学。人因工程学彻底改变了以往将人和机器分离的观点,指出应当从整体角度出发,将人与机器视作一个完整的整体,并对最符合人体条件的机械设计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人因工程学涉及众多学科知识,包括生理学、心理学、工程学等等,而通过深入研究人因工程学并积极将其运用在机械设计当中,对于实现人与机器的和谐统一,保障和提升人机系统的安全性高效性与经济性[1]。

2人因工程学在起重机械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2.1爬梯设计

在进行起重机械中爬梯的设计当中,需要充分利用人因工程学完成对包括爬梯角度、宽度、间距,两侧扶手直径以及材料等方面实现优化设计,从而使得爬梯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进行灵活使用。在起重机械当中主要有直立梯以及斜梯这两种爬梯。其中设置角度在75°以内的爬梯为斜梯,而角度超过这一数值的爬梯则为直立梯。而根据我国国人的平均人体尺寸我们可以得知,当爬梯的角度处于65°到75°之间,使用者的攀爬不便感最为强烈。在这一角度之间,使用者在攀爬过程当中其膝盖以及小腿部位经常容易与梯级发生碰撞,因此设计爬梯时应当注意避开这一角度设计范围。另外,结合实际情况也可以对爬梯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设计,譬如说对于大型起重机械而言,鉴于其体积庞大往往会有充足的空间,因此在爬梯设计时可以适当调小角度并将其设计成类似于楼房楼梯的样式,从而有效减轻使用者的攀爬疲劳感。而在梯级间距的设计过程当中,需要充分与人抬腿高度相结合,因此一般情况下梯级间距在270mm到300mm之间最符合人体情况。但对于小型起重机械等而言,因其空间比较狭小,因此可以在这一基础之上适当缩小楼体间距,但应当保持在150mm以上,否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使用者攀爬的疲劳感[2]。

2.2司机室设计

在进行司机室的设计当中,对于使用者而言最为舒适的操作姿势便是坐姿。因此在司机室当中通常会设计司机座椅、操控与安全装置以及相关附属设施等,但起重机械操作者在司机室当中的坐姿不同于普通情况下的人体坐姿,由于司机室的安装位置比较高,方便司机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吊重情况,因此通常情况下司机前方鲜少会有装置设置,操作者主要通过身体左右两侧的操控杆完成起重机械作业,因此在进行司机室设计过程当中不必对膝盖、脚步的容纳空间给予过多考虑,只需对司机座椅以及布置操控装置进行着重考量即可。以设计布置操纵杆为例,在人因工程学的运用之下,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对人体手伸范围给予充分考虑。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司机工作区域一般是以其肩部为圆心以手臂为半径的扇形区域,因此在这一区域内司机在进行起重机械作业时必须施加一定的力,才能保障操作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因此建议在设置操纵杆时,保障半径在394mm左右最为合适。

2.3便携式操控装置设计

以遥控器为例,在便携式操控装置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使用者一般习惯使用四指握持拇指的方式操控装置,因此在设计便携式操控装置外形的过程当中,可将其大致设计成长方体的外形,并将遥控器设计成前端适当宽于后端的梯形外形,方便使用者,人手握持,而由于设计遥控器的前方略宽,因此可以将各种功能按键设置在遥控器前方处,而为进一步方便使用者使用,并有效降低其对人体的危害度,在尖角部分可以选择使用圆弧的方式进行过渡。通过该种设计能够在保障遥控器能够拥有各项基本功能以及操作功能的同时,更加方便使用者持握遥控器同时使用圆弧设计完成尖角部分的过渡也能够有效提升遥控器的视觉美感。而根据国人的平均人体尺寸数据,便携式操控装置在150mm到200mm之间其长度最符合人体尺寸,其宽度和厚度分别在500mm到600mm以及400mm到500mm之间最为适宜[2]。

2.4起重机械走台设计

对于拥有走台的起重机械而言,在这一方面的设计当中同样需要充分运用人因工程学。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会使用站、蹲和跪姿进行起重机械的动态操作,因此在空间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对蹲和跪姿这两种对于空间尺寸要求较高的姿势进行充分考量。而通常情况下,人体在蹲坐时需要的空间明显要多于跪姿所需空间,因此在空间设计时应当在保证不超过走台宽度不得大于1000mm的限制条件下,尽可能扩大空间尺寸,方便操作人员身着较厚的御寒衣物以及携带工具仪器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灵活作业。

总而言之,在我国实现“制造强国”重要目标的过程当中,起重机械设计也需要积极同时展需要相结合。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便是需要将人因工程学的知识内容运用在起重机械当中,使得人与机械能够达到完美统一的境界。在对爬梯、司机室以及便携式操控装置和起重机械走台等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还需要积极与使用者的身体尺寸等进行充分结合,从而有效使得起重机械能够更加方便好用,真正达到缓解使用者疲劳感使得工作效率能够切实得到大幅提升。

作者:崔靖涛 单位:荆楚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人机系统;环境条件;人因工学

0 概述

人机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都是近数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兴综合性学科。过去人们研究探讨问题,经常会把人和物、人和环境割裂开来,孤立地对待,认为人就是人,物就是物,环境也就是环境,或者是单纯地以人去适应物和环境对人们提出要求。而现代室内环境设计日益重视人与物和环境间以人为主体的具有科学依据的协调。因此,室内环境设计除了依然十分重视视觉环境的设计外,对物理环境、生理环境以及心理环境的研究和设计也已予以高度重视,并开始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的特性及工作环境与机器相匹配的科学。在室内环境中,它把人和室内视为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指出室内环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使人付出适宜的代价后可获得整个系统的最佳效益。人机工程学不仅涉及室内工程技术理论,还涉及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以及劳动卫生学等。认真研究这门科学,可以创造出最佳设计和最适宜的条件,使人机实现高度协调统一,形成高效、经济、安全的有机系统。

如何让机器及室内工作环境的设计,能更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让人在作业当中,能够感受到舒适和便捷,以至融洽和满足?这些问题,由于会让您觉得新奇而又全无头绪,或者说天真而又脱离实际,或者过于简单和平易近人,因而觉得是无须专门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但是就这个问题在发达国家已发展出了一个影响巨大的现代学科――人机工程学,我国也已在近20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1 什么是人机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因工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其为一门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不同的作业中人、机器及环境三者间的协调,研究方法和评价手段涉及心理学、生理学、医学、人体测量学、美学和工程技术的多个领域,研究的目的则是通过各学科知识的应用,来指导工作器具、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设计和改造,使得作业在效率、安全、健康、舒适等几个方面的特性得以提高。

人机工程学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发源,又面向更广泛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是因为人机环境问题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普遍性的问题。联系到室内设计,其含义是: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人体工程学与有关学科以及人体工程学中人、室内环境和设施的相互关系。

2 人机工程学与室内环境研究的迅速发展

人机工程学的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性质。所有这些思想和方法经过长期和零散的酝酿,在二战时期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此也奠定了人机工程学被视为成熟的现代学科的地位,在世界范围受到重视并被视为工业的推动力之一。这种情形的发生,是因为战争中复杂武器的发展,使得人机协调问题的突然激化。例如,空战和歼击机提出对飞行员的体能和智能要求,使得人员的选拔和培训难度不断增大,促使在飞机的仪表显示、操纵工具和飞行员座椅及周围环境等部件的设计中,不得不加大对人的因素的考虑,进而带动了有关的技术和方法的迅速发展。

人机工程学作为一个工程学科,其研究常常是围绕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展开。例如,由于航空航天活动对人类生理适应性和工作能力的挑战,促进了航空航天医学的发展,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也较早设立了人机环境专业的教学和科研;由于工业生产中职业病的广泛危害,在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也开展了包括坐姿作业导致的肌肉骨骼劳损、粉尘污染致癌等职业病学的研究,同时也就涉及作业姿势、作业环境评价等方面的人机工程学的研究。

人体工程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目前已开展有如下方面的应用:

(1)确定人和人际交往在室内活动中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根据人体工程学中的有关计测数据,从人的尺度、动作域、心理空间以及人际交往的空间等,以确定空间范围。

(2)确定家具、设施的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围的主要依据家具设施为人所使用,因而它们的形体、尺度必须以人体尺度为主要依据;同时,人们为了使用这些家具和设施,其周围必须留有活动和使用的最小余地,这些要求都由人体工程科学地予以解决。室内空间大小,停留时间长短,对这方面内容测试的要求也越高,如车厢、船舱、机舱等交通工具内部空间的设计。

(3)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室内物理环境主要有室内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重力环境、辐射环境等,室内设计时有了上述要求的科学参数后,在设计时就有可能有正确的决策。

(4)对视觉要素的计测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人眼的视力、视野、光觉、色觉是视觉的要素,人体工程学通过计测得到的数据,对室内光照设计、室内色彩设计、视觉最佳区域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3 人机工程学与室内设计的情感和审美体验――环境心理学①与室内设计

在阐述环境心理学之前,我们先对“环境”和“心理学”的概念简要地了解一下。环境即为“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既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的人产生影响。

关于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的关系,《环境心理学》一书中译文前言内的话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不少建筑师很自信,以为建筑将决定人的行为”,但他们“往往忽视人工环境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损害,也很少考虑到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以往的心理学“其注意力仅仅放在解释人类的行为上,对于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未加重视。环境心理学则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探讨”,即是在人与环境之间是“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特征来考虑研究问题,从而使我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对怎样创造室内人工环境,都应具有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心理学与多门学科,如医学、心理学、环境保护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学、生态学以及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室内环境学等学科关系密不可分。环境心理学非常重视生活于人工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倾向,把选择环境与创建环境相结合,着重研究下列问题:第一,环境和行为的关系。第二,怎样进行环境的认知。第三,环境和空间的利用。第四,怎样感知和评价环境。第五,在已有环境中人的行为和感觉。

对室内设计来说,上述各项问题的基本点即是如何组织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彩和光照,处理好室内环境,使之符合人们的心愿。

设计必须是服务于人的,否则它便不能被称作设计。人机工程学以人为本、从人的特点出发展开研究,这正符合了设计的诉求。现在设计师呼吁“人情味”的设计,其实这便是在产品的功能之外寻求最舒适宜人的产品表现方法,人机工程学为此提供了必要而日益充分的条件。我们可以从椅子靠背形状的变化上看到人机工程学在设计“人情化”中的作用。椅背一度是笔直垂直于凳面的,无论靠背是高还是矮,人稍坐久了便会感到腰背部疲劳酸痛,常坐这种椅子还会影响骨骼的生长。随后出现了斜背椅,椅背由外向内收,坐者可有依后而靠的动作,疲劳不适有所减轻,但坐久了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今天的设计师们依照人机工程学提供的人体数据和生理力学数据将靠背设计成适合大多数人背部形状和无能无力态势的曲线形,使人的背部有了充裕的活动空间而不乏承靠感,而椅背下半截的斜直线又对腰部起了随托作用,可避免坐者久坐驼背的现象。在满足椅子的结构与功能巧妙结合的前提下,设计师们又依据人机工程学中对审美的适应部分的内容,发挥聪明才智,用不同材质为椅子创造了千姿百态的美妙外观,使椅子更大程度地满足大众的“幸福”要求。

再看看设计者们通过对人机工程学的掌握而作的色彩设计的成功范例。民用客机多因载客量大而体积庞大,巨型的客机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有较高的安全系数,但其外观上的笨重总给人不够轻巧、安全的感觉。设计师们用巧妙的色彩搭配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白色和银白色是看起来最轻的颜色,人们由它们可以联想矫捷的海鸥、轻盈的云朵等,而且白色和银白色都能很好地反向阳光,抵御强光的侵蚀。依据这样的色彩特征,设计师们把客机设计成白色或银白色,使巨大的机体瞬间轻盈起来。而飞机的起落架相对于巨大的机体显得过于弱小,设计师们用厚重的黑色包裹它,让它显得坚硬而富支撑力。通过这样的色彩设置,再大机型的飞机都如灵巧的鸟儿,让人能够放心乘坐。

3.1 室内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

人在室内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管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特点,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础。下面我们列举几项室内环境中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面的情况:

(1)领域性与人际距离。领域性原是动物在环境中为取得食物、繁衍生息等的一种适应生存的行为方式。人与动物毕竟在语言表达、理性思考、意志决策与社会性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但人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也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不同的活动有其必需的生理和心理范围与领域,人们不希望轻易地被外来的人与物所打破。室内环境中个人空间常需与人际交流、接触时所需的距离通盘考虑。人际接触实际上根据不同的接触对象和在不同的场合,在距离上各有差异。赫尔以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人际距离的概念,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确定人际距离,即分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

(2)私密性与尽端趋向。如果说领域性主要在于空间范围,则私密性更涉及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私密性在居住类室内空间中要求更为突出。日常生活中人们还会非常明显地观察到,集体宿舍里先进入宿舍的人,如果允许自己挑选床位,他们总愿意挑选在房间尽端的床铺,可能是由于生活、就寝时相对地较少受干扰。同样情况也见之于就餐人对餐厅中餐桌座位的挑选,相对地人们最不愿意选择近门处及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餐厅中靠墙卡座的设置,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要求。

(3)依托的安全感。生活活动在室内空间的人们,从心理感受来说,并不是越开阔、越宽广越好,人们通常在大型室内空间中更愿意有所“依托”物体。在火车站和地铁车站的候车厅或站台上,人们并不较多地停留在最容易上车的地方,而是愿意待在柱子边,人群相对散落地汇集在厅内、站台上的柱子附近,适当地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在柱边人们感到有了“依托”,更具安全感。

(4)从众与趋光心理。从一些公共场所内发生的非常事故中观察到,紧急情况时人们往往会盲目跟从人群中领头几个急速跑动的人的去向,不管其去向是否是安全疏散口。当火警或烟雾开始弥漫时,人们无心注视标志及文字的内容,甚至对此缺乏信赖,往往是更为直觉地跟着领头的几个人跑动,以致成为整个人群的流向。上述情况即属从众心理。同时,人们在室内空间中流动时,具有从暗处往较明亮处流动的趋向,紧急情况时语言引导会优于文字的引导。上述心理和行为现象提示设计者在创造公共场所室内环境时,首先应注意空间与照明等的导向,标志与文字的引导固然也很重要,但从紧急情况时的心理与行为来看,对空间、照明、音响等,须予以高度重视。

(5)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由各个界面围合而成的室内空间,其形状特征常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曾对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间的华盛顿艺术馆新馆有很好的论述,他认为三角形、多灭点的斜向空间常给人以动态和富有变化的心理感受。

3.2 环境心理学在室内中的应用

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面极广,其应用应注意:室内环境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认知环境和心理行为模式对组织室内空间的提示;室内环境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个性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4 人机工程学对室内设计发展的作用

人机工程学使设计更多地获得经济效益。人机工程学步入兴盛阶段的标志之一是环境(包括当下环境和未来动作环境)被纳入了“人―机”系统。与此相适应,设计把环境也纳入了自己的内容。人机工程学提出了适宜于人的种种环境参数,包括温度的、湿度的、噪声的、色彩的、光线的等,为宜人环境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生产操作者处于宜人环境中的生产效率比往有大幅度提高,这直接指向经济效益。根据有关资料,工厂车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对原来不适宜的门窗做些改进,使自然光线照明比较合适并加以变化,涂上悦目而适当的色彩,就能提高生产效率2%~4%,同时工作者的疲劳程度相应降低。另外,人机工程学在人体测量学和人的生理、心理学适应方面为艺术设计者对工业产品结构外形的合理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生产者和使用者在操纵机器时不会遇到太多的困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

人机工程学致力于人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协调,分开来讲,则有室内设计的人性化和人的技术化两个方面。

随着工业生产智能化的发展,人机工程学在这基本意义上有了更贴近人的要求的变化。现在的人机工程学的目标是建立最安全适宜的外部条件,使人在工作过程中达到高效的同时,获得舒适和精神上的愉悦。简言之,就是做到舒适+有效+美。

最近,国际上工艺先进国家的室内设计正在向高技术、高情感方向发展,这两者相结合,既重视科技,又强调人情味。在艺术风格上追求频繁变化,新手法、新理论层出不穷,呈现五彩缤纷,不断探索创新的局面。

归根结底,人机工程学的在室内设计最终目的是“一切以人为本”,使“物”的功能与形式更好地实现统一,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最大的情感效益和审美效益,强调“人”这个主体,让消费者满意,方便为目的。

注释:①环境心理学现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由于与“人”相关,本人觉得其也应纳入人机工学研究范畴。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理工院校;解剖生理学

作者简介:李小慧(1980-),女,黑龙江铁力人,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副研究员;吴建盛(1979-),男,江西抚州人,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00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161-02

生物医学工程(Biology Medical Engineering,简称BMI)是综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与方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其主要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在多层次上研究生物体特别是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和系统的工程原理的学科。[1]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内许多综合或理工科大学、医学院校及相关科研机构都设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涵盖了生物信息、医疗仪器、生物材料、生物工程等多个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工程类课程和医学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各方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作为一门为生物学和医学服务的交叉学科,生物学和医学知识的学习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大多数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都开设了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础生物学等必修基础生物学或医学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生物体的基本构造及生命现象的本质,掌握一定的医疗常识,为学习如何把工程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打下基础。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部分正常形态、结构及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或生理功能的科学。[3]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包含了解剖学和生理学两门学科的内容,并且涉及到组织学、胚胎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内容广泛并且复杂抽象,对于缺乏生物学相关知识基础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南京邮电大学是以工科为主,信息科学为特色的理工科院校,生物和医学知识的教学相对薄弱。如何扬长避短,使解剖生理学知识与学生工程类的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教学基础薄弱

南京邮电大学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南京邮电大学起步较晚,工程类课程依托南京邮电大学理工教学和科研的工作积累,具有良好的基础。然而,生物和医学类课程基础较为薄弱,教学基础和实验条件与医学或者综合院校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2.课时有限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属于前沿的交叉学科,专业囊括的知识面广,专业所学课程较多,数学、电学、计算机科学相关课程占了很大比例的学时,给生物和医学理论知识分配的学时有限,例如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只有48个学时,但这门课程包含了解剖和生理两门学科,教学内容丰富,学时相对不足。学生的生物和医学类知识薄弱,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3.学生兴趣缺乏

信息科学是南京邮电大学的特色和优势,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正是依托于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基础而创建的,学校通信、电子和计算机等信息领域的学习与研究氛围浓厚,加之上述专业找工作容易,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会自觉将兴趣转移到通信、电子和计算机等方向,无法建立对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学习兴趣。另外,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多、复杂抽象的学科特点,也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和厌学的情绪。

二、教学体会和思考

在学时有限和学生兴趣缺乏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讲授时间,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剖生理学知识,是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笔者针对在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南京邮电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引导和培养学生兴趣

解剖生理学是专讲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课程,向学生强化学习解剖生理学就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观念。但是如果单纯讲解课本上解剖和生理学的知识,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缺乏兴趣。因为解剖生理学的一些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穿插讲授一些卫生保健的知识或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知道课堂知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自然而然会产生兴趣,主动去学习。例如,在讲到呼吸系统时,就结合生活现状,介绍吸烟的危害、雾霾天气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等;在讲到循环系统时,可以介绍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对于女生感兴趣的减肥和护肤的话题,在讲授消化系统和皮肤章节时,适时介绍节食减肥的危害和正确保养皮肤的方法。此外,身体是解剖生理学最好、最直接的“教具”,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增加互动,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授解剖学知识和常用方位术语时,可以请学生到讲台上来做示范,使学生轻松掌握这些知识。

2.课程教学与专业结合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目的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的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在讲解解剖生理学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目标和意义贯穿其中,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而且有助于对解剖生理学知识的巩固。例如,在讲解运动系统的关节内容时,介绍完关节结构和功能后,可以向学生系统介绍人工关节的相关知识,包括人工关节的发展历史、使用的材料及应用疾病等。在讲解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时,可以介绍人工心肺装置的构造以及在外科手术中的重要意义。总之,在解剖学教学中,应结合知识点介绍相应的器官是如何人工制备,如何实现相应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等内容。通过将解剖学知识与工程学知识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专业方向的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简化课程内容

解剖生理学课程存在学时少、实验少、内容多等问题,在课时的安排上要符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需求。基于上述考虑,将课程重点放在解剖学上,有选择地介绍生理学内容,对于未介绍的知识,建议学生自学。对于解剖学部分,对运动系统、内脏学和心血管系统重点讲授,对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和内分泌腺部分有所删减,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人体结构的掌握和了解。此外,我们精心钻研教材并设计教学大纲,了解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在课前对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设计好教学方法和模式,力争用简练、易懂的语言讲解课程内容,消除学生畏难、厌学的情绪。

4.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解剖生理学教学需要向学生展示很多人体结构,涉及名词非常多,很多学生反映较难记忆。制作集合声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课件来辅助教学,可将人体结构直观化,人体功能原理图像化和动态化。从视听的角度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另外,使用多媒体课件也能弥补理工科院校实验条件的缺乏和教学标本的不足。但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不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方式,因为多媒体教学资料虽然直观易于理解,但知识零散且容量大,会影响学生的系统理解和记忆。教师应适时进行必要的讲解, 对于重点、难点应在课堂上充分讨论,并征求学生意见,控制好教学的节奏。

参考文献:

[1]邓玉林,李勤.生物医学工程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可移动机构;脑卒中;康复治疗;人机工程

脑卒中是一种危及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据WHO统计中国脑卒中的年发病数将由目前的180万上升到2030年的540万。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脑卒中的死亡者3/4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借助外部支撑来减轻双腿所受的重荷,是帮助老年人进行康复站立训练的有效方式之一。

此外,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病发后,因长期被动卧床,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行走、读书、说话和与人沟通交流等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并且使患者心理压力增大。临床表现为言语减少、情绪抑郁、睡眠障碍、兴趣缺乏、食欲缺乏、精力减退、主动性差、不配合康复治疗等抑郁症状。护理人员要尽早干预不良的心理状态,为患者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站立作为人类生活的最基本能力之一,在早期对患者进行康复站立训练能有效的树立患者的自信心,加上护理人员的亲切态度、热情面容,激发正向情绪,使患者能配合康复治疗工作。日常生活中,能有效的帮助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的方法一直没有找到解决方法。面对如此急切的社会需要,国内外对康复站立训练机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成熟,当今市场上也缺少有效帮助脑卒中患者解决问题的大规模生产的产品,所以开展新型的康复站训练机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一、国内站立训练的研究

国内对于站立训练产品的研究起步比较国外晚的多,大部分研究都集中注意力于独自站立的学术研究,当今中国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发康复站立训练的综合性机构研究相当于没有,传统站立方式站立床以及不可移动的站立架还是目前市场上的主力军。六关节平面运动型双足步行器 “先行者”是国内第一台仿人机器人,紧接着各单位都开展了老年人助力机器人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另外,汉库科技企业成功推出一款双足行走机器人,称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双足行走机器人。上海大学研制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可以起到平衡缓冲作用使得忠者在训练时相对于跑步机而固定,还保证了人在行走时上、下振动的自由度不被限制。然而针对站立训练系统的器械还十分少见。

二、技术支持

在人机工程学原理的指导下,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丧失自主行动的特点,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站立行为、变化姿势、人际距离、生活习惯等的观察、分析与研究,发现现有站立机构在形态、功能、色彩、材质、可移动性等问题,发现脑卒中患者在空间内活动时对站立机构产生的各种需求,并以此为指导,从形态、功能、尺寸、材料、色彩、空间布局及分布数量等方面提出设计要求。

图1

图2

面板1、前保护垫2、上伸缩杆3、机械手臂4、挂钩总成5、上体支撑带6、主干7、护膝8、轮子9、脚踏板10、基座总成11和刹车系统12。

图3

如(图4)所示,挂钩总成5包括连接架5-1和挂钩主体5-2,连接架5-1上设置有挂钩调节锯齿槽5-1-1,挂钩主体5-2通过销钉连接在挂钩调节锯齿槽5-1-1的内部。

图4

前保护垫2连接在桌子面板1上,桌子面板1连接在主干7的顶端,上伸缩杆3连接在桌子面板1的底端,机械手臂4连接在主干7上,主干7与挂钩总成5的连接架5-1铰接连接,上体支撑带6挂放在挂钩总成5的挂钩主体5-2上,护膝8连接在主干7上,轮子9安装在主干7的底端,基座总成11连接在主干7的底端,刹车系统12安装在基座总成11的后端,两个脚踏板10连接在基座总成11的左右两侧。

患者脚站在脚踏板10上,调节好护膝8在主干7上的相对位置,使得护膝8与患者的膝盖相接触,屁股靠在上体支撑带6上,上体部与前保护垫2相接触,符合人机工程学指标的脑卒中患者康复站立训练机构设计机械模型,提高患者的康复训练舒适度,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图5

上伸缩杆3包括伸缩套筒3-1、连接座3-2、伸缩杆3-3、活动连接杆3-4和靠垫3-5,连接座3-2连接在伸缩套筒3-1上,伸缩杆3-3套装在伸缩套筒3-1的内部,伸缩杆3-3与伸缩套筒3-1的配合使得上伸缩杆3整体的长度能够调节,使得康复站立训练机能够适合于不同体型的使用者。活动连接杆3-4的两端与两个伸缩杆3-3的末端铰接连接,靠垫3-5连接在活动连接杆3-4上;上伸缩杆3通过连接座3-2连接在桌子面板1的底端。

基座总成11的末端设置有小轮,刹车系统12安装在小轮上。下压刹车系统12的刹车片,刹车系统12将于小轮接触,使得小轮被锁紧,从而使得康复站立训练机保持停止。护膝8在主干7上的位置能够调节,根据患者的身高进行调节。

本课题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待和研究特殊人群问题,并希望能通过设计的手段为改善我国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尽上一份绵薄之力。本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出一个真正符合人机工程学指标的康复张立训练机构机械模型,提高患者的康复训练舒适度。

首先,发掘可运用到康复站立训练机构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方法和理论;其次,分析人体大腿骨骼的特点及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再次,进行人体立姿腿部的运动分析及助力形式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果进行立姿人机工程学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

通过对现有康复站立训练机构的人机工程学性能的分析,以及自然状态下人站姿活动状况的分析,结合已经确定的脑卒中患者人机工程学指标,提出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康复训练站立机构的设计方案。并验证其运动情况符合人机工程学。

三、总结

本课题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待和和研究特殊人群问题,并希望能通过设计的方法和手段为改善我国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尽上一份绵薄之力。

本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出一个真正符合人机工程学指标的康复站立训练机构机械模型,提高老年人的坐姿质量及起身便捷性。

参考文献:

[1]徐本华,胡永华.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5(01).

[2]许改玲,罗凤琴.脑卒中后抑郁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探究[J].临床实践,2010(10).

篇6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无处不有油漆的身影,而恰恰是太过于常见,它对环境与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很容易被轻视。”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副会长刘善江说。在他看来,作为当前最为广泛使用的涂料,油漆对环境、民生乃至能源安全带来的危害,远未被社会公众认知和重视。

晾不干净的PM2.5

对于油漆的危害,人们其实已经有着一定的认知。比如,新装修的房屋要通风晾置一段时间,涂刷油漆时要做好呼吸防护等。但是,这仅仅只是油漆危害中最基本的一面。从另一方面看,在影响环境保护和国民整体健康的雾霾问题上,油漆可有着不小的“戏份”。

“传统油漆涂刷后挥发出来的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英文简称),会形成PM2.5污染。”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金涌表示。

VOC其包括的物质超过100种,VOC刚排放出来时候,主要呈气体状。进入空气后,VOC及其在大气中形成的半挥发性有机物,将会发生光化学污染,最终形成PM2.5。统计显示,当前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中,汽车尾气排放占30%,日常发电、工业生产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占49%,而VOC则独占21%。

“人们不能只看到电厂、钢铁厂等形成雾霾的一次源。相当一部分PM2.5,是VOC等二次源在大气中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之后形成的。”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段宁说。

那么,油漆与VOC之间又存在什么关系呢?

此前一份雾霾成分分析的研究报告或许可以作为答案。报告显示,北京地区雾霾成因中,除了燃煤、机动车、工业用燃料以及扬尘外,来源于有机溶剂挥发所形成的PM2.5对于雾霾的贡献率达到了17%。而油漆进行稀释处理(俗称稀料)环节时必不可少的原料,就是有机溶剂。

“传统油漆的溶剂都是从石油和煤炭中提炼的有机溶剂,基本是汽油和芳烃化合物,比如苯、二甲苯、醚剂等。”金涌说。刘善江则指出,这些严重威胁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要挥发近50%,剩余的挥发期则长达十几年。

因而可以说,生活在油漆包围的环境中,人们遭受的危害绝非“晾一晾”就可以摆脱。

以水漆替代油漆

针对有机溶剂的危害,国务院此前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明确提出治理举措,比如在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完善涂料、胶黏剂等产品挥发性有机物限值标准等。

然而,大到地产、装修,小到木器、玩具,油漆的使用目前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再严格的限制似乎只能做到治标不治本。

这一疑问在专家们看来,其实早已有答案:油漆并非生活的必须,而方法就是以水漆替代油漆,以无害的“水”取代有害的“油”。

所谓水漆即水性漆,它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为稀释剂,避免了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等油漆含有的有毒物质。虽然目前在硬度和耐高温等某些方面,水漆与油性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技术的更新,其主要性能也在逐渐接近甚至超越油漆。

在国外,水漆的使用在法律法规的促动下,已经成为常态。资料显示,欧盟自2004年1月1日起,就全面禁止在欧盟国家内生产、销售溶剂型漆,改用水性漆;从2007年1月1日起,欧盟又开始实施新的漆类标准《欧盟装饰涂料指导方针(2007―2010)》,溶剂型油漆被完全禁止在室内装饰中使用;美国在2004年,便开始限制中国油漆家具进入美国市场。

“水在挥发过程中不构成危害。水漆节能环保,其最终要代替油漆,这是全球行业的共识。”金涌说。

油漆终将告别历史舞台

以水性漆替代油漆,已经是全球涂料行业的大势所趋。然而在国内,水漆不仅作为一个行业尚未发展起来,在大部分消费者那里更几乎是闻所未闻。据统计,2013年我国将近1500万吨左右的涂装总量中,有1000万吨是油漆。水漆在市场中的占比仅有6%。

“水漆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是价钱依然很贵,其次是技术研发上还需要突破。”金涌表示,研发水漆看似简单,实则包含抗紫外线、抗腐蚀、多色彩等多种技术要求,都需要科技的支撑。段宁也认为,发达国家在环保材料方面有很深的认识和积累,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相比还很不够。

除了技术层面的问题,专家们还指出,行业的起步,需要以广泛的社会认知为基础。“要实现水漆大幅度代替油漆,就必须让更多的公众了解水性漆,使用水性漆。这需要政府、企业家、科学家乃至媒体的共同努力。”刘善江说。

可喜的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已经明确提出推广、使用水性涂料。环保部、税务总局和财政部也正在联合研究对特定溶剂型涂料增收消费税,以拉近水漆与油漆的价格,促进行业发展。可以预见,油漆终将告别历史舞台。

相关链接

受PM2.5影响的人体基因被列“清单”

南京医科大学张正东教授课题组在人类全部基因中进行比对筛查,列出了一份受到PM2.5影响的人体基因的“清单”。这是国内首次从全基因组水平上揭示PM2.5对细胞毒性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

课题组成员介绍,该研究揭示出PM2.5为什么会对细胞有毒性,以及是怎样产生毒性的。通过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在三组不同浓度的PM2.5培养液中培养,再分别将它们的基因提取出来,检测发现:受PM2.5影响,基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某些基因的表达增高,有些则表达降低。

基因参与人体的生物学过程,基因表达的变化有的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力,有的会影响DNA损伤修复,从而引发各种症状,影响人体健康。

篇7

关键词:环境污染;污染防治;电磁辐射;电磁环境监测

中图分类号: X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ollu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ollution and present status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ollution,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ollution and damage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t points out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urgency,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

1 电磁辐射污染及其特点

1.1 电磁辐射污染及其危害性

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泄漏的现象,过量的电磁辐射会造成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电磁辐射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又称电子雾污染,电台、电视台、高压线、变电站、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等大型设备;电子仪器、医疗器械设备、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甚至包括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电视机、手机等在工作时,都会产生各种不同电磁波,这些频率不同的各种电磁波充斥着我们得生活空间,这些无形的电磁波不但无色无味,还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任何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

随着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生活空间中人为的电磁能量增长十分迅速,电磁辐射污染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主要污染源之一。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公布数据显示:电磁辐射已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最大危害之一。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危害主要表现有三个效应: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长期科学实验研究表明,人类若长期处于强电磁辐射环境下,有可能造成儿童白血病,人体癌细胞加速繁殖,诱发癌症,生殖系统受到影响,使得儿童的智力受到损害;强电磁辐射还会影响人的视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研究还表明,儿童、孕妇等人群对电磁辐射比一般人群敏感[1]。

1.2 电磁辐射污染的特点

电磁环境是存在于给定场所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包括了自然的和人为的,有源的(直射波) 和无源的(反射波),静态和动态,它是由不同频率的电场和磁场组成[2] 。电磁辐射污染作为一种新型污染,其主要特点有:

(1)隐蔽性强

(2)损害后果的长期性和潜伏性

(3)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的影响还存在科学上不确定的因素

2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现状

2.1电磁辐射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污染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电磁辐射设备被应用到我们的生活空间中,这些设备数量不断增加,分布也越来越广、设备的功率也不断变大。与此同时,随着城市人口和建筑的密度不断增大,电磁辐射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城市污染源。同时在农村,居民家用电器不断增加,电力、通信及交通事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可见电磁辐射污染已由大城市迅速向中小城市及农村扩散。1999年5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公告:电磁辐射危害人体健康。2000年3月28日,国家经贸委下发安全第189 号文件:电磁辐射需加以防护。2001年8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第9号消费警示:日常生活需防电磁辐射。

2.2我国电磁辐射污染纠纷不断增加,矛盾不断激化[3]

近年来,我国的电磁辐射污染纠纷日益增多,电磁辐射污染投诉率居高不下,因电磁辐射污染纠纷提起的诉讼也越来越多。我国电磁辐射污染的纠纷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因在居民区建设电磁辐射设施、设备引起的排除妨碍纠纷

由于电磁辐射设施、设备建在居民区,居民以造成电磁辐射污染, 影响正常生活和人体健康为由,要求电磁辐射设施、设备的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排除妨碍,另行择址建设或搬迁受影响的居民。全国城乡各地因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而起的纷争越来越多,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发生了多起小区送变电工程建设纠纷。

(2) 因电磁辐射污染所致人身伤害要求侵权损害赔偿

电磁辐射污染的损害后果具有长期性和潜伏性, 一般不会因电磁辐射污染立即对人体造成显而易见的损害后果。故以电磁辐射污染所致人身伤害为由要求损害赔偿的纠纷相对较少。但也有越来越多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环境中,现已出现可能与长期电磁辐射污染有关的严重损害后果的人,向电磁辐射设施、设备的所有人或使用权人提出了侵权损害赔偿的要求。

(3)因手机电磁辐射污染引发的纠纷

在使用中产生电磁辐射的产品很多,如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等,但消费者最为关注和引发大量纠纷的产品是手机。但我国至今尚无一部手机电磁辐射的国家标准,监管部门也没有作出在手机上标注辐射量的强制性要求,使得手机电磁辐射纠纷长期难以解决。

2.3关于电磁辐射污染的纠纷,大多数解决不力

电磁辐射污染直接关系到大范围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公众的敏感度很高,但电磁辐射污染纠纷的解决却往往难以获得各方都较为满意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是:

(1)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的科学宣传不够

(2)不尊重公众私权,造成对立局面

(3)法律法规不健全,环保执法力度不够

作为一种迅速出现的新污染源,我国对电磁辐射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电磁辐射污染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我国在这块还存在空白和矛盾的地方,而且环保执法“刚性”不足,有加大了解决此类污染纠纷的难度。

基于此,大多数关于电磁辐射污染的纠纷难以得到迅速解决,这种情况久拖不决,使得矛盾不断升级升级、激化,甚至导致群众采取过激手段。目前,电磁辐射污染不仅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而且已制约甚至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危害社会的安定团结。

3 我国电磁环境监测的发展概况及前景

我国对电磁环境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进入20 世纪90 年代,我国高科技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电磁环境监测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一批电磁环境实验测试中心相继建立。但是,目前我国对电磁环境方面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某一实际干扰问题的防护水平上,比较成熟的电磁环境分析和预测软件目前还没有。由于我国电磁环境近场测量设备的研制工作也开展比较晚,目前国产的近场测量仪器及设备存在屏蔽性能差、灵敏度低、频带范围窄、测量费工费时、型号少、精度差等问题。

4 结束语

迄今为止,电磁环境对人类影响的许多问题仍无定论,而随无线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磁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突出,电磁环境监测技术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因此,有关电磁环境监测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值得庆幸的是,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护、治理及监测,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

参考文献

[1] 徐鹏,张建春.电磁辐射污染对人的危害与防护[J] .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01 (5) :17 - 20.

篇8

饮水机,这个人们再熟悉不过的饮水工具近日成为了焦点话题,原因在于有媒体曝出,在山东、浙江慈溪等地,一些饮用水桶竟然是由本该淘汰的废旧水桶、废弃回收塑料、旧光盘,甚至洋垃圾来制作的,这些“黑桶”正在日渐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随着“黑桶”事件的曝光,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自己使用的饮用水桶。究竟什么样的水桶属于“黑桶”?它和正规的饮用水桶有何区别呢?

按照国家规定,合格的水桶应该用全新食品级的PC(聚碳酸酯)材料制作,叫做PC桶,俗称加仑桶。而市场上的“黑桶”一般可分为非食品级的PC桶、PET(学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桶和用废旧塑料、劣质废料等制成的“黑桶”。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工程塑料加工协会理事苑会林告诉记者,非食品级的PC桶一般是指不法违规厂家为了降低经营成本,生产的回料“黑桶”,它由一部分PC材料和一部分回收塑料制作而成。按照规定,使用到期的PC桶回收之后,是不能被再次利用在食品和饮用水包装上的,它们的真正归宿应该是纺织厂,成为化纤原料之一。

目前食品级的PC材料是制造饮用水桶最好的材料,原料几乎都是进口的,每吨在2.7万元到3万元左右,当然,这就决定了PC材料制成的水桶价格不会便宜。

“而劣质水桶产生的根源就在于水桶生产企业或水厂以利字当头,唯‘利’马首是瞻的结果!”苑会林说道。

那么,PET“黑桶”和合格的PC桶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我们不应该把PET材料一棍子打死,PET材料是无毒的,几乎所有的矿泉水、可乐之类的饮料瓶子,都是由PET材料制成的。”苑会林表示,PET材料每吨的市场价格不到2万元,比PC材料便宜。但由于工艺上的原因,它替代不了PC材料,制不成饮用水桶。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邓文礼教授解释说,作为PET材料,它能做成小一些、薄一点的饮料瓶子,但仅靠这一种原材料,是制不成饮用水桶的。一是因为材料本身的延展性决定它制不成体积大的容器。其次,即便制成饮用水桶,在厚度和硬度上,它也承担不了10升水的重压。那就意味着要在PET材料中添加各种其他物质,来增加其强度、硬度。

据了解,废旧塑料和医用垃圾的价格每吨仅为六七千元。于是,一些不法商人便在PET材料中添加或直接用废旧塑料、劣质废料生产出“黑桶”,以谋取暴利。

在北京市场上是否也有这样劣质的水桶呢?记者致电北京市消协,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至少她目前还没有遇到类似的投诉纠纷。但她也向记者表示,在城乡接合部或是一些个体小型送水站里,有没有“黑桶”流入,还真不好说。

篇9

如果不是台湾的塑化剂风波,我们不会这么关注塑化剂。塑化剂会从添加的材料中溢出而污染环境吗?专家的 研究报告表明,塑化剂普遍存在于大气飘尘、河流和土壤中,此外,化妆品及洗涤用品中含有塑化剂。

塑化剂到底是什么东西?

需要说明的是,塑化剂一直就存在,这次风波,是因为在饮料和药品中发现了残留。塑化剂是台湾的叫法,大陆称为“增塑剂”,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运用。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塑化剂规定的每日耐受摄入量为每公斤0.025毫克。也就是说,体重60公斤的人,如果终生每天摄入塑化剂1.5毫克 至8.5毫克,才可能导致明显的健康损害,但大部分的人都不会摄入这么多。根据目前的研究,塑化剂会干扰人体的内分泌,对心血管、肝脏和肾脏都有一定 程度的危害。

塑化剂的危害有多大?

有实验研究发现曾经服食塑化剂的老鼠,诞下的后代以雌性为主,并会影响其正常的排卵;即使诞下雄性,其生殖器官较正常的小三分之二,而数量亦大减,反映出塑化剂毒性属抗雄激素活性,造成内分泌失调。所以发育中的男性儿童和孕妇要特别注意。如果你怀疑自己吃过有问题的食品,需要去医院进行血液样本检测。正打算要小孩的夫妇也可以在进行婚育体检的时候增加塑化剂血液样本的检测。

塑化剂会伤害孩子吗?

目前没有专项的检查手段表明性发育异常就是由塑化剂引起的。作为家 长,最该做的就是及早发现孩子的身体异常,及早求医治疗,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如果迟迟未有发育迹象就值得警惕了。此外,在孩子的食物、玩具、接触的 塑料制品上把好关,不让塑化剂伤害孩子。

无形的塑化剂是怎么危害我们的呢?

套用一句话:润物细无声。人体大规模摄入塑化剂的情况几乎不存在,而以长期少量接触为主,一般来说:在生活中有很多食物在加工、加热、包装、盛装的过程里 可能会造成塑化剂主要成分)释出且渗入食物中;而塑化剂属于塑料中的添加剂,各种塑料制品、塑料容器、保鲜膜中常能发现其身影。

即使塑化剂在塑料中合法添加,也会因为使用不当被吃进肚子。比如,直接用普通塑料容器而非微波炉专用容器装食物入微波炉加热;用不合格的一次性饭盒装着热快餐;用非食用塑料袋装滚烫的食物;戴着塑胶手套吃熟食等。根据北工大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王晓逸教授的研究,饮水机的热水、塑料水壶的水中都含有塑化剂。但其数值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规定,所以大家不用恐慌。含有塑化剂物品还有: 保鲜膜等食品包装袋;发胶、口红、指甲油、乳液等化妆品;一次性塑料水杯、塑料手套、雨衣、鞋类、皮革类仿制品、浴帘等日用品;方便面、浓汤类食品、粉末清洁用品、医疗仪器(注射针筒、血袋和医疗用塑胶软管)、儿童玩具等。

能用饮料的塑料瓶重复装水喝吗?

这当然不行!饮料瓶一般只可使用一次,大家尽量不要重复使用,更不能装入热水或热饮料,因为塑化剂不耐高温。有些家庭主妇还喜欢利用饮料瓶盛放老酒、醋、酱油等调味品,这也是一个误区。最好还是用玻璃制品来装吧。

已经吃进去了该怎么办呢?

体内过多的塑化剂会干扰人体的内分泌,除了造成生殖方面的问题外,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以及肾脏疾病患病风险。摄入少量的塑化剂,是可以随着尿液或者粪便排出体外,所以选择多 喝水是个不错的办法。其实,只要没有持续大量地摄入塑化剂的人,并且尽快中断摄入,风险可以忽略不计的。

如何让自己安全些呢?

篇10

A 相关新闻

由于在本国遭禁,日韩聚氯乙烯(PVC)食品保鲜膜大举进入中国。

据专家介绍,PVC食品保鲜膜对人体有比较大的危害,这种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容易析出,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特别是干扰人体内分泌,引起妇女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男性生殖障碍甚至精神疾病等。

目前,我国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家庭用食品保鲜膜大多采用安全的聚乙烯(PE)和聚偏二氯乙烯(PVDC)材料生产。但一些超市生鲜产品如蔬菜、水果及熟食包装却大量采用PVC保鲜膜,这些产品80%以上来自日本和韩国。

名词解释

PVC食品保鲜膜主要有两个方面对人造成危害:氯乙烯单体含量高,会挥发出来;PVC保鲜膜用的增塑剂主要成分是乙基己基胺(DEHA)。这种物质容易析出,随着食物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致癌作用,特别是造成内分泌、荷尔蒙的紊乱,所以对人体造成比较大的危害。

专家建议

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纪正昆说,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发现保鲜膜上有“PE”、“不含有PVC或“可用于微波炉加热”这样的标志,就可以放心使用。质检总局已要求,食品保鲜膜生产企业在产品外包装上必须标明产品的材质和适用范围,凡是不按要求明示的,一律禁止销售,企业必须召回已经售出的未标识保鲜膜。

识别方法

识别保鲜膜有毒没毒,方法很简单,用打火机点燃保鲜膜,如果燃烧后,保鲜膜像蜡油一样滴下来并散发一股蜡烛味,那就是无毒的聚乙烯膜。而PVC有难闻的刺激性味道。

[关键词] 橄榄油 名称混乱以次充好 生产日期虚假

B 新闻事件

炒菜时舍弃我们用了多年的花生油、豆油,代之以对健康更有利的橄榄油,已经成了很多家庭,尤其是大中城市中一些高收入家庭的选择。不过,橄榄油对于中国人来说,毕竟是个新鲜的事物,由此出现了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名称五花八门,误导消费;以包装日期代替生产日期;把“果渣油”(POMACEOLIVEOIL)叫“橄榄油”,以次充好。

专家建议

国外很少有橄榄油和其他油混合在一起的情况。在地中海沿岸橄榄油生产国,真正的初榨橄榄油生产时间只能在10月底到第二年的1月之间,这与油橄榄的成熟时间有关。以包装日期代替生产日期,无形中就将橄榄油的保质期延长了半年到1年。国际橄榄油理事会2003年颁布的《橄榄油和油橄榄果渣油贸易标准》规定,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称作“橄榄油”。消费者在购买时要学会辨别。

[关键词] 麦当劳 辣腿堡 脂肪超标

C 新闻事件

日前,麦当劳正式在全国680多家餐厅公布所有菜单的营养成分表。麦当劳公布的成分表涉及了其在中国地区出售的所有61种食品,其中包括薯条、麦辣鸡翅等油炸食品。以表辣鸡腿汉堡为例,标明脂肪为28克,还有脂肪含量较高的是双层吉士汉堡,23克。含量低的则是新地等冰淇淋食品,7克。

根据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副主任、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苏宜香教授提供的公式,麦辣鸡腿汉堡中的脂肪超过了推荐值的40%。

专家建议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营养专家范志红教授表示,麦当劳营养中另一大问题就是膳食纤维太少。“中餐中蔬菜、豆类、粗粮都可以提供丰富的纤维,膳食纤维对于预防慢性疾病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食用菌 腌腊肉

D 新闻事件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食用菌产品质量抽查结果,合格率为76%,三种不合格产品被曝光。

同时,公布了腌腊肉制品产品质量抽查结果,4种不合格产品被曝光。国家质检总局本次共抽查了重庆等8个省、市34家企业生产的40种产品,合格28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0%。此外,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食用盐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3种不合格食用盐被曝光。这次共抽查了天津等14个省、市83家企业的120种产品,合格117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7.5%。

[关键词] 死猪熬油 方便面调料包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一名叫符浩的33岁农妇花一元钱到村口的小卖部买了两包方便面。吃下了这两包方便面,当时只是觉得味道有些怪,浮在水面的那层油似乎有点涩。到了晚上,她的肚子就开始一阵阵疼痛,继而开始呕吐,痛苦了一个晚上后,第二天一早,她被送到了县人民医院。医生说符浩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引发了急性肠炎。

花1000多元治好病后,符浩向方便面的生产商提出了维权交涉。方便面的生产厂厂长很痛快地承认了产品的问题,表示死猪熬油制成方便面调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