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恢复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恢复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恢复措施

篇1

关键词:砾幕层;生态恢复;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P3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2001102

1项目区概况

项目位于残丘台地区,残丘山体低而散乱,山顶浑圆,相对高差不大,干谷宽阔,台地台面较平坦,地表被残积、坡积的岩屑层所覆盖,通称戈壁(南湖戈壁)。该区域降雨很少,蒸发量大,地表无植被覆盖,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2生态环境现状

本文在生态环境现状调研分析基础上,结合SPOT6遥感影像,取得土地利用现状、地貌地形、土壤地质等第一手资料,利用GIS处理软件分析生态功能区的定位、主要生态问题、土地利用方式和资源开况等,并提出生态治理的措施

2.1地形地貌调查

项目区内海拔高度413.79~569.50 m,最低点位于南中部,最高点位于西北部。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中部及东南部低,地形高差最大155.71 m,坡度15‰~30‰ ,属低山丘陵区。地形地貌见图1。

2.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根据实地调查和遥感卫星影像,将评价区土地利用情况划分为3个一级类型和8个二级类型。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图见图2。

2.3砾幕层空间分布

从图2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的分析可以看出,戈壁、裸岩石砾地为评价区内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评价区位于南湖戈壁,由于特殊的区位因素形成了恶劣的水、热及土壤条件,致使评价区内地表植物无法自然生长,经过长期的吹蚀作用,大部分地面表层布满了砾石或碎石,形成砾幕层。在无植物覆盖的砾石荒漠地区,砾幕层对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保护下部沙土不被吹蚀,从而减少风沙物质来源和保护土壤资源。评价区内戈壁、裸岩石砾地均发育有砾幕覆盖,面积合计90.19 km2,占评价区面积的86.85%,对评价区内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砾幕层空间分布见图3。

2.4土壤侵蚀现状调查

评价区内土地大部分为戈壁(砾质荒漠),仅存小面积沙地,并未形成大片流动沙丘,侵蚀强度为极强烈侵蚀。而矿田所在的南湖戈壁风沙活动频繁,且风大多沙,在个别大风日,直径小于1 cm的石砾也会被吹起,因此区域内的戈壁、裸岩石砾地、裸土地等都会在风力作用下发生中强度的侵蚀。

3生态整治措施

生态整治规划主要结合项目区生态特点和项目施工布局,施工影响强度进行综合布控,根据以往露天矿的防治经验和周边露天矿生产调研。参考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认为生态整治的目的就是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主要应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水土保持、地貌(土壤)重构、植被营造、生态保护[1~3]。

3.1砾石剥离收集及利用

施工前,在采掘场占地范围内,自拉沟位置起沿着采掘推进方向对地表砾石剥离收集,剥离厚度15 cm,剥离砾石存放于外排土场南侧排土未占压空地,使用彩钢板圈围,对表面拍实并洒水抑尘。待外排土场达到设计标高后,对到界平台顶部铺压砾石。根据相关研究文献及参考自然形成砾幕层覆盖度,要求砾石覆盖度不得低于60%。覆盖后利用矿田高矿化度疏干水对覆盖面洒水。砾石堆放区域周边布置挡板防护,表面覆盖密目网。堆放过程中,堆体表面洒水抑尘。多余砾石量根据排、覆计划临时堆存在排土场推进工作面后方已恢复区域,用于后续即将到界平台的治理恢复。

项目运行期间,当内排土场部分区域到达设计标高后,将挖掘区剥离收集的砾石直接运送至内排土场压盖到界平台。

3.2场地内洒水降尘

在采掘场开采及内排土场排弃过程中,利用采区高矿化度疏干水对工作面持续洒水降尘,形成保护沙土,降低风蚀强度。

3.3边坡防护

待内排土场最终帮边坡形成并稳定后,利用采掘场剥离产生的大型块石破碎后铺压边坡,厚度30 cm。压盖用石块选用采掘场剥离的不规则块石,经破碎后形成粒径大小相近的块石后可供外排土场护坡使用。

3.4场内绿化

场内主要道路两侧,工业场地南部的行政区、生活区,工业场地中部的生产系统预留空地,工业场地仓库区周边空地等人员活动频繁的区域是场内绿化的主要区域。绿化选择乔、灌、草相结合,绿化树种主要选择当地适生的耐旱、耐盐物种,如乔木有新疆杨、榆树、沙枣树等;灌木有梭梭、骆驼刺、红柳、沙拐枣等;草种有芨芨草、三叶草、披碱草、早熟禾等。对绿化区域使用灌溉系统以保证植物成活。

2016年1月绿色科技第2期

3.5生态监测计划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和消除不利的环境影响,生产期实行生态环境监测,以保证生态整治和水土保持设施的落实及运行,并验证生态整治措施的效果,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见表1。表1生产期环境监测方案

序号监测内容主要技术要求1

景观变化情况

土壤侵蚀(水土流失)

地表砾幕变化情况

土壤

参考文献:

[1]赵鑫.基于RS、GIS的哈密三道岭矿区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3.

篇2

关键词:煤矿;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生态恢复

长期以来,煤炭都占据我国能源结构最主要的部分。虽然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但在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压力下,我国对煤炭的需求仍居高不下。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亟待解决。比如煤矿在生产营运期间对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开采作业对地形地貌的破坏、采空区的地表沉陷、水土流失的加剧和矸石等废弃物的持续生态破坏等方面的影响[1]。因此,科学合理的对煤矿及相关作业区域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恢复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1 煤矿的生态影响评价

一般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破坏,主要包括三个过程[2]:(1)煤矿的开采活动会对土壤造成直接的破坏,如破坏地表土层和自然植被等;(2)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矸石、表土等)堆弃需要占用大量的堆置场地,从而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3)煤矿废弃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持续逸散,对周围的土地、河流和大气造成二次污染。

另外,开采废弃物矸石的堆放等对生态环境还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影响,如局部的地表岩移和沉陷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地表岩土的侵蚀速度,并增加边坡泻溜、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1.1 煤矿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的影响

煤矿的开采将使井田范围内的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发生一定的改变。在地表坡度较大的山坡、沟谷一带,受沉陷影响出现裂缝、滑塌造成基岩、表土松动,可能导致土壤流失,植被立地条件丧失,造成植被死亡,主要对深根系植物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由于沉陷造成的地表裂缝、台阶状下沉等使得表层土壤松动,地表径流系数增大,从而加剧水土流失。

1.2 煤矿开采对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影响

煤矿的开采会对土地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造成破坏,地表扰动形成的面会增加土壤侵蚀量。矸石的运输、卸载、推平、压实等过程中可能扰动地表,引起水土流失;煤矿开采、工业场地建设及道路修筑等会造成区域内植被的破坏,从而改变土壤的结构,加剧水土流失。矿井采用的黄泥灌浆取土过程也会扰动地表、破坏地表植被,加剧矿区水土流失及土壤侵蚀。

1.3 煤矿开采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

煤矿开采会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矸石及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粉尘等污染物都会对周围的植被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会造成植物群落发生变化,甚至某一物种的消失。煤矿开采对于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貌和植被的破坏使野生动物失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人类的生产活动也会将野生动物驱逐出原有区域,引发野生动物的局部迁移,进而对群落组成和种群数量产生一定影响。

1.4 煤矿开采对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的影响

煤矿开采改变了地表原有地貌和自然景观,破坏了土地的完整性和原有动植物结构,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进而影响该区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在煤矿建设、营运期间,自然生态系统将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该区域原有生物的生产力下降,加之人类活动大幅度增加,自然生态功能受到人为扰动、生物多样性也在一定程度遭到破坏。

2 矿区生态恢复的探讨

煤矿的开采、人类活动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和生态功能。因此,加强矿区土地复垦、保护和恢复该区域原有的自然景观的工作十分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将保护和恢复措施相结合,以植被恢复为主,综合各项防护措施,才能更好实现矿区生态恢复的目标。

2.1 加强矿井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煤矿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生态保护的管理,尽量少占、少破坏林木和土地,并对矿区周边的植被做出一定的防护措施。施工营地、料场临时占地及弃渣等的堆放场地也会破坏地表植被,在临时占地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另外,施工区域要及时进行洒水抑尘,防止扬尘对周围动植物和工作人员健康产生危害。

2.2 地表沉陷防治措施

煤矿井工开采将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并引发地表沉陷,增设安全煤柱是确保安全生产和防止地表沉陷的有效手段。应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原则和设计规范要求在井田开采范围内留设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边界煤柱、工业场地煤柱和大巷煤柱。在采空区范围内和将来出现的沉陷区范围内设置地表移动观测柱,定期记录各沉陷敏感点的沉陷现状,便于确定沉陷出现的具置、强度和时间,作为沉陷治理的重要参考依据。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将项目采矿沉陷危害降至最低,减小沉陷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

2.3 加强固体废弃物的重点治理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矸石。矸石山不仅占用大量土地,破坏地表植被,在其长期堆存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无组织扬尘及有害气体的产生,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治理。煤矿开采产生的煤矸石应尽量综合利用,或采取土地复垦、绿化等生态恢复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继续恶化。

2.4 加大工业场地的绿化美化工程

由于矿井工业场地既是开采作业基地,又是工作人员的生活场所,所以更要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绿化美化工程,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根据工业场地布局特点,可以按功能分区进行绿化。生活区域可以栽植观赏性较强的树木、花卉等并辅以绿地,在场区围墙内外两侧种植防护林带,树种宜选择耐贫瘠、抗污染、吸尘、抗逆性强、生长快的当地适生树种。

2.5 积极开展植被和生态恢复工程

由于煤矿开采而形成的大面积采空区,使得该区域水源和土壤发生变化,地表植被也会因此衰退或死亡,面对这种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恢复。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耐旱、耐贫瘠且生长速度快的作物或牧草,以便获得持久的植被。在土地得到改善后,可以采用混播混种的方法使植被迅速覆盖废弃地,或以轮作、套作的方式使“种地、养地相结合”[3]。生态恢复工作还可以按原有乔、灌木的种类和疏密程度重新种植并进行封育,使植被数量和种类接近原有水平。煤矿的生态恢复工作应提早进行,不要等到矿井服务期满才进行,进行生态恢复后的植被覆盖率要接近开采前的水平,且植被的搭配合理协调,要保证物种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煤矿在制定开采计划时应同时制定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及恢复计划。煤矿在服务期满后,必须落实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计划,采取复垦土地、植被恢复及水土保持措施,以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采取合理、可行、有效的措施,将矿井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实现环境、社会及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丽华.煤矿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J].科技资讯,2013(14).

篇3

关键词:矿产资源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环境恢复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084-01

查清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状况,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积极推进矿产土地复垦,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在不断加强,而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力度却没有跟上,甚至远远落后于环境破坏的速度[1]。必须根据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以及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1 深入开展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调查评价

1.1 实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并实行政府主导、矿产企业配合、社会参与的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制度,对矿产资源开发区域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地质环境背景、开发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工矿废弃地状况、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情况等调查评价工作,查清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其变化趋势,合理评价和划分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影响区域,提出改善环境的对策建议,为因地制宜地开展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矿产企业要依法加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与综合治理方案。

1.2 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特别是基层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建设,建立重点区域和重点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重点矿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及时预报信息,开发应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形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及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报告制度。

2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把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开发矿产资源的必要条件之一。新建、改建、扩建矿产企业必须执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提交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应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制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目标、措施和资金预算,经有关部门参与的规划论证后作为申办矿产企业许可证的依据。制定和完善矿产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切实加强矿产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禁止新建对地质环境产生不可恢复的、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制定完善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引导并强制矿产企业边开发,边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年度检查制度和不定期抽查制度,生产企业应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送反映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的年度报告,并接受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法律和政策要求,造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破坏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限产或者关闭。

2.1 新建矿产企业

必须符合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准入条件,即必须具备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矿山环境影响报告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报告,并依法缴存矿山环境治理与恢复保证金。经审查,若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影响和破坏较大或遭破坏后难以恢复治理,则实行环境一票否决制。严格实施“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落实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责任制。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不允许在禁止开采区内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

2.2 改扩建矿产企业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落实矿产企业环境保护和恢复责任制,按有关规定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保证金。在改扩建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三废”排放总量应有效控制并达标排放。

2.3 生产企业

矿产企业应编制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落实保护和恢复责任制。矿产固体废弃物、废水及废气应按相关标准和规定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引发的地质灾害应积极治理。生产中必须做到边生产、边恢复(治理),对治理不力、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直至吊销采矿许可证。

3 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

3.1 因地制宜地进行环境恢复治理

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必须依法明确责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按期完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造成地质环境破坏或引发地质灾害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处理。针对矿产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依据其诱发原因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采用恢复治理措施和方法。

3.2 多渠道投资进行环境治理恢复

按照不同类型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区别对待,充分调动多元经济成分投入环境恢复治理之中,加快环境恢复治理的进程。对于新建和生产企业,全面实施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对已关闭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通过竞争出让复垦土地和整治工程使用权等方式,鼓励多元化投资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3.3 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土地复垦

要建立土地复垦监管和监测制度。新建企业没有土地复垦方案不予受理开采矿产资源申请。加强生产企业对损毁土地的复垦,实行并完善损毁土地复垦的鼓励政策,引导和鼓励各方力量从事土地复垦,扩大投资主体范围,加快废弃地的复垦。明晰复垦土地的产权,在优先安排农业利用的前提下,鼓励多用途使用。

3.4 学习开采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经验[1]

2010年全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场会在太原召开,会议旨在探索强化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制度与政策,学习和推广山西在煤炭矿山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先进经验,推进建立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保证金制度,全面加强我国煤炭矿山和其他类型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如平朔公司在资源开发的同时,不断加大绿化复垦和环境保护力度,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设高标准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多专家联手攻关的方式,不断拓展和深化生态建设内容、层次,促进了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先后与多所院所院校共同承担生态重建与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致力研制与应用新技术、新方法,通过采取综合开发利用复垦土地、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等措施,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篇4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1 关于“生态恢复、生态修复”的理解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我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环境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目前学术上用的比较多的是“生态恢复”和“生态修复”,生态恢复的称谓主要应用在欧美国家,在我国也有应用。而生态修复的叫法主要应用在日本和我国。关于“生态修复”一词,近年来也不时见诸文献报道,它和“生态恢复”一词十分相近,有时互相通用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修复”一词,带有修理、整治、补偿使之回归原来状态的意思,带有更强的人为措施促进的含义。为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水利部提出治水新思路,把“生态修复”概念引进水土流失治理领域,表明了人们对水土流失的治理的认识逐渐从保水保土的层次提高到了生态学层次。

在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中,涉及的相关概念有生态恢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生态重建(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生态改建(Ecological Renewal)、生态改良(Ecological Reclamation)等。虽然在涵义上有所区别,但是都具有“恢复和发展”的内涵,即使原来受到干扰或者损害的系统恢复后使其可持续发展,并为人类持续利用。

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以生态恢复为目标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指在特定的土壤侵蚀地区,通过解除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根据生态学原理,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的单独作用,或辅以人工调控能力的作用,使部分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概念,标志着中国治理水土流失的理念有了重大突破。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概念的界定应符合中国的土壤侵蚀面积广、类型多、强度大,经济落后,人口众多等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和丧失很严重的地区,土地荒漠化、沙尘暴、洪水灾害、水资源短缺等,已严重威胁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为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工程措施,如植树造林、自然保护区建设、退耕还林等,但总体上我国的生态环境还是相当严峻。水土流失治理的对象是水土流失区,也就是生态系统的退化区。依据恢复生态学原理,应该从满足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恢复和改善并使之能自我维持的三方面要求上来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通过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结构的改善、土地可持续利用;创造条件促进群落进展演替;采取措施加快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等,才能使部分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

3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3.1 退化坡面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丘陵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3,耕地面积1.33 亿hm2,其中有坡耕地4667 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35%。在山区丘陵区,坡耕地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场所。

退化坡耕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少施化肥,增施农家肥料;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种;轮作、套作,间种、混种;减少化学防治,增加生物防治;植等高植物篱等。退化林地、草地、荒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在封禁的基础上,补种乡土树种、草种。封禁时间的长短因生态系统类型、受损程度、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生态系统可分别为8a 以上、5~8a、3~5a。一般坡度小于20°的坡地可修建成水平梯田;坡度小于10°的也可通过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达到控制土壤侵蚀的目的。另外,对于坡度更大的坡地(>20°),就需建立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

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就是在同一地块上相间种植农作物和林木(含经济林木和草),包括配置在缓坡耕地上的水流调节林带、生物地埂(生物坝、生物篱),配置在梯田地埂的梯田地坎防护林及坡地农林(草)复合工程。水流调节林带能够分散、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增加渗透,变地表径流为土内径流,阻截从坡地上部带来的降雨径流。多条林带可以做到层层拦蓄径流,达到减流沉沙,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

3.2 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在土壤侵蚀地区,导致河流退化的驱动力主要有修路、开矿、河岸放牧、化肥与农药的面源污染、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过度捕鱼等,对由于这些驱动力所导致的退化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最重要的是要减轻或解除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让河流休养生息。此外,还可采取如下两种方法:①减少河流人工直线化的程度,增加河流弯曲度,以增加河流生境的多样性,进而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②在河流两岸种植生物隔离带(种类和宽度应因地制宜),一方面防治面源污染,另一方面为河流水生生物增加营养源。

同时,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施生态应急补水工程,至少要满足天然绿洲生态系统最小生态需水量;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适当减少人工绿洲面积,使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面积比例调整到1:1 左右。

3.3 退化矿山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该生态系统的土壤、植物等组分完全受损,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对这种严重退化的生态进行生态修复,可采取的方法有:覆盖土壤,对土壤进行物理处理,添加营养物质,去除有害物质,种植适应性强的先锋树种或草种、间种乡土树种或草种。植被恢复对于矿山生态恢复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但这种生物措施必须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才能早日见效。开采前严格规划弃土场、尾矿坝。根据矿场范围内地形特点以及矿种、蕴藏量、开采方式等规划弃土场。弃土场必须先设置拦沙坝(挡土墙),以控制植被恢复前水土流失。拦砂坝应根据弃土场地形以及每年弃土量而逐年加固加高。同时弃土场周围要修防洪沟。尾矿坝必须纳入整个工程预算之内,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以减少对下游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危害。护坡护岸工程。矿区采场台阶、边坡以及公路等附属工程的边坡,应全部规划护坡工程,以防止采场及公路等出现滑坡、崩塌。同时矿区下游河道也要对河坝、河堤等加固、加高,经常清理河床淤积的泥沙石,以防洪水冲毁堤坝、农田、公路、桥梁、房屋等。

4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途径

4.1 “封禁”法―――生态自然修复该方法适用于受损程度较轻的生态系统。如封山禁牧、舍饲养畜、退耕还林还草、调整用地结构,以电代燃料、发展沼气、生态移民等,这是生态系统恢复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

4.2 “封禁+补种”法―――自然和人工共同修复

通常选择植物群落演替中的先锋物种,它有较强的抗逆性、较强的生命力和再生能力,如南方的马尾松、杨梅、沿海风沙区的木麻黄等,以此迅速形成利于植被进展演替的小气候和生物环境。该方法适用于受损程度较重的生态系统。

4.3 “果―牧―沼、草―牧―沼”法―――人工强化促进

篇5

【关键词】 高速公路;生态补偿;对策

近年来,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止2007年底河南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556公里,跃升为全国第一。然而高速公路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进行高速公路设计和施工中树立生态路、环保路的理念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当务之急。

笔者有幸参与河南省至山西省某高速公路建设的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发现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生态补偿实施存在若干问题,现就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

1、生态影响

1.1占地面积大:该高速公路总里程59.461km,该公路计划占地面积9506.9亩,其中永久占地7081.83亩,临时占地2425.07亩。公路建设占地一方面将造成土地和耕地资源的减少,使当地农业生态农业生态系统的失衡,加剧当地农业用地的紧张矛盾;另一方面,将导致当地生态系统物种减少和失衡。

1.2生境破碎化:公路建设将动物栖息地分割为破碎的斑块状,导致动物生存环境减少、种流困难、食物匮乏、捕食及饮水环境发生改变,也直接导致了物种的迁移,严重时可能会使部分生物物种退化甚至灭绝。

1.3生态系统的扰动及破坏: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破坏植被,影响附近动物的正常活动,如果经扰动或破坏后影响较大,影响时间较长,会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难以恢复到原有水平。

2、现有生态补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不论从管理者还是从建设者,不论从政府还是从普通百姓,对生态恢复认识都不到位,生态补偿不能有效实施;部分进行生态补偿的单位对补偿工作采取不正确的方法,不按设计规范进行操作,甚至投机取巧、偷工减料,在进行生态补偿过程中不具备植物种植及生态保护的专业知识;生态补偿工作存在“付出大、回报小”的现象,甚至毫无回报,导致资金出现不应有的浪费,甚至存在大量资金复出后原有生态系统更加恶化的现象。

2.1生态补偿认识不到位:目前,部分人不了解生态补偿,即使知道生态补偿,也未必对生态补偿的作用和重要性有深刻认识,缺乏生态补偿的意识和有利于生态补偿的社会氛围;一方面,公路建设者的最终目标是追求投资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试图最大限度的逃避生态补偿,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减少自身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周边群众片面考虑短期利益,在临时占地恢复时,要求建设单位平整用于农作物耕种,忽视原有生态恢复不到位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导致生境破碎化。

2.2生态补偿实施缺乏约束:我国现行的生态保护相关法律和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建设过程中的监督制约机制,缺乏建设后的约束办法和手段,难以在建设过程中约束项目建设者的行为。因此在公里建设过程中,建设者往往以工程竣工为目的,较少考虑建设过程中生态保护工作。对突出生态问题通常以通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为最终目的和标准,在施工结束前对突出的生态破坏问题不能进行有效地补偿性建设,导致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生态破坏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2.3现有生态管理存在部门重叠: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中,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对于公路建设过程中农、林生态系统利用及恢复,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等生态问题负有监督及管理责任,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生态保护监管职能存在重叠,有利的事情抢着干,补偿的事情推诿扯皮,最终会导致谁都管,谁都管不好。

2.4工程施工中监管难以落实到位:由于对公路建设过程中生态补偿的实施缺乏约束机制,生态管理存在多头领导,导致公路建设过程中相关生态保护工作存在以下问题:①公路建设单位不注重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相关主管部门要求情况下才设置、不要求的不设置;②环境管理机构缺乏相应职权,往往存在“有职无权”现象,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长期无法解决;③存在多头管理现象,以该高速公路为例,建设过程中存在工程环境监理及工程水保监理两个监理机构,水土流失问题两者均负有监管责任,导致监管过程中对同一个问题出现不协调解决方案,不便于施工单位具体落实。

2.5生态补偿措施与工程实际脱节

2.5.1为追求利润,忽视生态恢复长期效果:建设单位为满足公路环境保护验收,在施工过程中瞒报或私自新建弃渣场、弃土场等。更多注意公路路域视野内临时占地的复耕和植被恢复。对于视野外占地的生态恢复较少考虑,甚至种植小麦、油菜等季节性速生农作物应付绿化,仅能保证验收当时的绿化效果。

2.5.2施工设计不到位,工程建设缺乏全局意识:目前高速公路弃土场设置时,其表层覆盖腐殖土不进行剥离集中堆放,施工挖掘过程中表层的大量腐殖土随弃渣弃于弃渣场,等到生态恢复时缺乏足量腐殖土,覆土厚度太薄,无法保证种植的植物根系发育,影响生态系统恢复。

3.生态补偿实施方法的建议

目前,针对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生态补偿实施矛盾,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现有生态总量,对需要占用的生态系统应加强生态补偿机制,尽量保证生态总量不降低,生态系统不恶化,生物多样性不减少,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4.结语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是目前高速公路建设中生态保护实施的主要障碍,本文从行政干预和生态补偿具体措施两个方面对生态补偿的实施进行探讨;一方面,政府应对生物总量提出要求,并采取环评指导、验收控制等行政干预手段,切实保证生态补偿措施得以实施;另一方面,公路建设单位应协调工程监理机构,切实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监理单位对生态补偿施工期间资金、质量、进度三大要素进行控制,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生态系统正常恢复。

行政干预和生态补偿具体措施应互为补充,互相协调,保证宏观指导和微观控制的有效结合,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切实保证生态补偿机制落到实处,为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王丰年.论生态补偿的原则和机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31-35.

[3]邓家荣,洪尚群.生态补偿应融入环境影响评价中,云南环境科学,2001.6(1):1-3

作者简介:

朱翔,男,(1982.08-),河南济源人,工作单位:济源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本科,工作方向:环境影响评价和工程环境监理

篇6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建设速度越来越快,以及工业发展取得空前进步,对我国生态环境水土保持造成一定影响,使得我国生态自然修复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进而影响我国工业和城市建设的长远发展。为此,我们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来将水土保持的重要理念推入落实到人们心中,进而做好生态文明建设,以加强我国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

1生态自然修复的基本意义

生态自然修复就是当某区域的生态环境在经过破坏或者退化后,进行自主恢复的过程,其主要作用就是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进而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生态环境。通常情况下来说,生态修复是指相关部门采取各种生态工程技术等,针对生态环境中所出现的问题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生态环境的破坏,其目的是对生态环境或生态系统进行重新调整、优化,使其与外部信息和能量进行相互融合,进而促进生态环境恢复到原始状态。此外。随着各国专业人士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发现,生态环境修复主要是从生态恢复、生态重建、生态修复以及生态改良等方面来实现的,这几方面虽然是针对不同问题来对生态环境进行改良的,但是其含义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围绕着对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发展”来进行的,使得已受到损坏的生态环境能够进行系统的修复,并且达到持续利用和发展。

2采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相关措施

2.1注重利用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能力。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主要以自然恢复为主,即我们应该利用大自然的力量,遵循自然的循环规律等,使生态环境能够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自我修复。此外,相关人员还应该注意掌握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界的演替规律、物种之间的竞争与存亡等问题,这些都属于自然所拥有的基本属性,我们只有尽可能将其掌握到位,并对其加以运用,才能使生态环境得到很好地恢复。2.2注重因地制宜式的生态修复。我国是一个土地面积非常辽阔的大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地区特征,并且不同的地区还有着不同的气候、环境等,如降水量、森林面积等特征,这些因素对我国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并且各种地区生态环境的修复过程也是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因此,我们不能从单一地区生态环境成功恢复的案例来对其他方面进行控制和治理,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生态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而保证生态环境能够最大程度上进行自我修复。2.3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在我国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存在着植被面积小、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但由于这些农村大多是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等一些偏远地区,所以常常缺乏一些有效的治理,影响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我们必须认真重视起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尤其针对农村的水土流失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考察和研究,进而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因地制定一些生态移民或者生态修复方案,从而更加科学地治理、恢复和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此外,还要注意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格局进行科学严谨的划分,建立系统的生态治理格局,以防止后期生态修复工作产生在在破坏现象,从而促进我国生态修复的长远发展。

3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和完善人们的生态保护理念。通常情况下,我国水土流失主要是受到人为和自然两方面影响而产生的。自然因素一般不可避免,我们只能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但是人为方面却是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变的,这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究其原因,近年来产生一系列的人为破坏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们心中缺乏加强生态保护的意识,他们认识不到生态环境被破坏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其后果的严重性没有深刻的认识,因此,常常在监督较为宽松的地区,由于各种利益等因素,而对生态环境造成大量的破坏,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大力度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以此来促进生态保护观念深入落实到人们心中,让人们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能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进行监督和管理,不做那些伤害环境、破坏环境的事情,进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3.2加强先进科学技术的引用。为使得我国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更好地保护和恢复,我们除了采取相关措施来促进生态环境进行自我恢复外,还要注意引进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由于近年来我国科技的发展非常迅猛,并且取得优异的成就,尤其是那些比较高端的科学技术,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恢复将是十分重要的。相关研究人员在对水土流失的治理中,要注意将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来,同时也要注意以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关的技术,进而保证生态环境建设能够更加绿色化。此外,相关部门之间也要注意加强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建立全面系统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从而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4结语

总之,加强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前我国在生态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阻碍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当前实际情况,从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加强技术引进等各方面,来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进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苏江 宁何 单位:昆明龙慧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崔腾娴.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方式与运用实践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6):33-34.

篇7

神东矿区主要生态修复技术包括,①人工辅助修复技术研究。在黄土硬梁区,以封育自然恢复为主,结合种植苜蓿、沙打旺等。在植被长势较弱的沉陷区补设沙障、撒播草籽,、稳定沙面,保持植被覆盖率。流动沙丘以人工治理为主,结合封育;半流动沙丘以封育为主,结合人工补种,促进油蒿群落的发育;②封育修复技术研究。在原有植被较好的沉陷区采用封育修复技术,利用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使其自然恢复[4]。在矿区植被恢复和建设中运用机械方式固定沙地,快速建成植被,形成植被演替的基础;同时人工撒播籽蒿与油蒿,人工调控植被演替方向,加快演替速度,使地表在开采前尽快形成油蒿群落;③沉陷区生态功能优化技术研究。通过因地制宜,提高乡土植物植被覆盖率,增强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产业,研发沙棘造林技术,建立沙棘林基地,发展沙棘食品与保健品产业。研发沙柳造林技术,建立沙柳林基地,发展沙柳造纸、建材产业,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功能。

2抗逆生态系统技术研究

神东矿区抗逆生态系统技术研究克服逆性环境因子的负影响,使生态工程建设顺利开展。①抚育管护技术研究。林木抚育管护是巩固生态建设后期成果的关键技术。完善的抚育管护技术,使矿区林木保存率通常保持90%以上,并且长势良好,主要包括日灼诊断与防治技术、快速培肥、覆膜抗旱造林等;②平衡培肥技术研究。树木施肥与农作物不同,树木氮肥的施用量应在每株500g以上。对比肥料种类及施肥方法,采用施有机肥成本小而肥效长。施肥措施与当年的气候条件相结合,更能提高肥效,对树木的正常生长更有保证;③生态防火技术研究。神东矿区越冬时间长,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林木在休眠期大量枯枝落叶极易引发林草火灾。通过设置阔叶林防火隔离带、开设清除林草防火带与生土防火带等技术措施,有效防止林火蔓延,在生态林防火建设中合理设计林带设置与树种、布局、林分结构的配比关系;④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通过对测报对象长期系统观察,结合林木病虫害的生长发育状况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掌握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正确地推测林木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做出及时预报和防治措施。

3生态功能圈建设技术

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提出荒漠区“大范围生态环境防治,控制采矿沉陷造成的局部沙化”的主动型生态环境防治模式,形成荒漠化大型矿区生态环境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和三大生态功能圈,1985年建矿至今生态功能圈实施情况统计见表1。中心美化圈建设技术:中心美化圈治理面积2km2。设计规划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宗旨,突出“人、健康、环保”三大主题,营造出一幅宁静、舒适、幽雅、柔美的“天人合一”的现代花园式矿区。①生活区景观构建。重点构建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人文景观,创造优美的生产生活空间,其景观风格必须精致、实用,特别要重视和谐、清幽景观空间的打造,打造成全国首批矿山绿色社区;②生产区园林化建设。搞好生产区的绿化建设,不仅能提升厂容,吸收有害气体,改善环境条件而且能为职工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产环境,可有效地提高劳动效率。同时也可反映出企业的文明程度。周边常绿圈建设技术:营造“两山一湾”周边常绿林,关键选择适宜本功能圈的植物种类、种植方法、水保整地措施,并在重点区域进行科学特殊处理,治理面积达到5km2,主要采取,①水土保持整地技术。即鱼鳞坑与水平沟整地措施,使径流量减少74.1%,土壤流失量减少83.7%;②针叶树与灌木混置造林技术。林木混置选用根系较浅、对土壤具有明显改良作用的乡土树种,如樟子松、油松、桧柏、侧柏、榆树、沙棘、杨柴、柠条等,进行优化配置,实施管网灌溉;③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沿乌兰木伦河各分支沟渠进行治理,沟口筑坝拦洪,沟沿植树,坡面修挖水平沟、鱼鳞坑、坑内植树种草。防护圈建设技术:以植物措施为主,机械措施为辅,运用多方式、多速度、大范围人工降雨、飞机播草与人工种植相结合,对占矿区大面积的风沙区进行采前、采中、采后控制性治理,治理面积达到50km2,其集成技术包括,①流动沙丘治理技术。先铺设沙柳、沙蒿沙障,规格为5m×2.5m,沙障条长60cm,埋深1/2,为疏透结构。垂直于主害风方向作为主障,副障垂直于主障,控制侧向风的干忧与危害。再在沙障中进行撒播草籽、栽植树种以适生的沙蒿、杨柴、花棒、紫穗槐、沙柳等灌木为主;②半固定沙丘植被恢复技术。主要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植物恢复的措施,形成稳定的群落结构的植物种配置,在不设沙障的情况下保证人工植被成活率。对面积较大的裸地进行人工补植,以加快植被恢复的速度,树种以柠条、沙柳等到乡土树种为主,形成人工植被与天然植被相结合的防护体系;③道路沙丘防治技术。采取因地制宜、因害防治、草灌乔结合、机械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构筑沙害防治体系。路基两侧先设固沙带,再设阴沙带,再向外设封育带。固沙带设格状沙障,沙障中栽植乔灌木;阻沙带设高立式带状沙障,带间种植乔灌木;封育带以自然恢复为主。

4结语

篇8

关键词:生态环境; 生态景观

【文章编号】1627-6868(2017)03-0072-0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精神和文化需求日益提高,生产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建设在满足预期功能或效益要求的同时,也逐步向“工程与人和谐相处”方向发展,建设生态友好型和生态景观型的工程已成为今后我国工程设计坚持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水土保持必须坚持“生态优先、景观协调”的原则,措施配置应与周边的景观相协调,在不影响主体工程安全和运行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植物措施,必要时还可对主体工程规划布局及设计提出水土保持建议或要求。水土保持既要达到控制和治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目的,同时,要充分用植物措施这一水土流失防治的重要手段,营造具有良好生态景观的工程,起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目的。

1.充分利用植被措施重建生态景观

植物措施设计是生态景观建设的灵魂,没有植物生存就难有动物的存在,没生命的景观是死寂的景观。如何将使各类地复绿,并与主体工程设计及周边生态景观相协调,使工程景观与植物景观协调,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设计必须坚持以下的理念。

(1) 植物措施设计应坚持生态效应与景观效应相结合。植物生长本身需要一个过程,生产建设项目应最大程度地发挥植物的长期景观效应和水土操持作用,同时根据项目建设进度的需要,植物措施既要尽快达到绿化效果,又要满足全过程防治水土流失的需要。因此,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工程与生态和谐理念,充分利用植物的生态景观效应,统筹考虑主体建(构)筑物的造型、色调、景观(包括周边河湖水体、植物、土壤)等,使植物景观与主体建筑景观相协调。应充分考虑植物的外部形态、色彩、季相、意境等合理选择和配置植物种类及其结构,辅以布置园林小品,形成富有内涵的生态景观,并着重突出不同项目和环境条件下的景观特色(见图1-1、图1-2)。

(2) 工程和植物整体设计,提升景观效果。工程措施一般是圬工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物,其视觉效果较差,但可通材质、造型和色彩及表层质感优先处理加以改善,也可预留实施植物措施的接口,通过植物措施进行间接改良,实施的渐缩式(阶梯式)空心砖护面墙绿化技术、上挡墙L形种植槽绿化技术和路基外侧悬墙式植槽绿化技术。较常见的还有干砌石挡墙和铅丝网石笼挡墙(在保证安全需求的情况下采用),干砌石挡墙可以在块石间缝隙内墙土绿化,铅丝网石笼挡墙视觉效果好于浆砌石挡墙,也可培土绿化,虽覆盖率较低但也有一定的景观效果(见图1-3、图1-4)。

(3)综合应用景观设计方法,提升水土保持措施景观效果。除微观尺度上提升水土保持措施自身的美观度和中观尺度上加强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和融合;还可综合应用“清”、“露”、“封”、“诱”、“秀”等多种景观手法,从宏观上综合优化提升整体景观效果。

“清”就是清理危体及种类废弃物;通信电缆、输电线及电杆等辅助设施尽量“隐形”布设,使项目区尽量整洁。

“露”就是在景色优美的地段,应注意植物措施的高度,避免遮挡大众视线,或将有碍的建筑物拆除(应综合考虑其景观和经济代价),将美景尽量显露,以便于欣赏。

“封”就是通过植物的高密度种植,或通过构造物造景等对不良景观进行视线封挡,屏蔽不良景观的视觉影响(见图1-5)。

“诱”就是在不良景观无法改造,也“封”不住的情况下,通过人工绿化、造景等手段转移受众视线焦点,降低不良景观的视觉冲击(见图1-6)。

“秀”就是展示水土保持措施的自身美化效果,或通过设置观景台及标志物等展示项目周边的优良景观,提高景观愉悦程度(见图1-7)。

(4)乔灌草合理配置,多种植物相结合,注重乡土植被,降低养护成本。乔灌植物搭配,多种植物相结合,营造生物多样且结构稳定的群落,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最大程度的防治水土流失,同时也能够丰富生态景观,还可降低养护成本。

乡土植物种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且管护容易,应优先选择,当观赏性或者景观要求方面不符合要求时,应根据当地需要适度引进外来种,同时,也要防止侵入性植物给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乔木树种虽然在树型、根系固土、寿命、经济效益等方面有较大优势,但生产建设形成的扰动坡面,特别是在劣质坡面成林难度大,且乔木林下水土流失难以控制,需要草本植物覆盖地面方能奏效,如南方强风化花岗岩取土场按树林下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采用乔灌树种混播效果更好,如多数公路采用印度木豆、山毛豆、猪屎豆等十多种乔灌树种混播后,群落稳定、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好,养护成本低。

灌木树种具有更强的抗逆能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结构稳定的群落,在弃渣场、取料场、边坡的防护方面有独特优势。市场上商业化草种多为杂交品种,仅生长而不结籽,不能实现自我繁殖更换,4~5年死亡后被当地草种侵占。因此,灌草结合,草种应尽可能选择当地草种,以实现自我繁殖更新,降低养护成本。

(5) 根据工程运行管理要求,优化植物措施配置。不同类型的工程运行管理对植物种有不同的要求,应十分注重树种生物学特性,优化植物配置,满足安全环保的要求。如供水明渠两侧最好种植常绿树种,落叶应不对水质产生较大影响;精密仪器设备厂区不能采用有飞絮的植物;公路两侧有弯道的地方不能种植高大乔木防止遮挡视线;冶炼化工厂应选择种植抗污性强的植物;埋设输油输气管的上方不能选择根系发达的乔灌木等(见图1-8)。

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近自然生态景观恢复

通过景观规划及植物措施合理配置设计使生态景观施暴以重建。近年来,又进一步向近自然恢复发展,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统的工程追求整齐、光滑、美观、壮观,突出人造奇迹。如河道整治、引水渠等工程边坡修得三面光,呈直线型,既不利于地表和地下水分交换和动植物繁衍,陡滑的坡面也不利于乔木、灌木生长和人、水、草相近相亲。在稳定的前提下,开挖面凸凹不平,便于土壤和水分的保持,有利于植物生长,恢复后的景观自然和谐。排水沟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的植被恢复方式、生态水沟代替浆砌石水沟及坡顶(脚)折线的弧化处理等,更贴近自然(见图1-9、图1-10)。

从今后发展趋势看,应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工程与生态和谐理念,充分利用植物的生态景观效应,统筹考虑主体工程各景观要素,使植物景^、主体建筑景观与周边环境景观相协调并有机融合,实现近自然恢复生态景观恢复。该理念应在工程总体规划与设计中充分考虑,要利用原植物景观,植物种配置和景观设计应与周边自然生态景观相协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京平、田光明.生态设计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

篇9

关键词:矿山绿化;植被恢复;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D7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4017003

1 引言

在矿山开发中,矿区植被恢复历来是一个薄弱环节,大量废弃矿石的产生及堆放,既改变了原有地形地貌,又破坏了原有植被,所带来的生态破坏是显而易见的。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给植被恢复造成了极大的难度。经过实地考察研究,应因地制宜,运用科学实用的绿化技术措施,在矿山排弃的废石边坡上进行植树、种草,净化空气,从而达到有效地恢复生态环境的目的。

2 矿山自然状况及地利条件

2.1 矿山自然状况

紫金山金矿地处福建省上杭县旧县乡和才溪镇交界处,位于闽西西部,海拔310~1 050m 中山地形,地形切割强烈,地势陡峭,山高谷深,基岩,风化程度高。矿区地处南方,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达1 678.7mm,上半年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70%;年平均气温19.9℃,最高气温39.3℃,最低气温-4.8℃。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夏秋多飓风和暴雨,集中降雨量大,极易引发山洪,给水土流失带来强大的水动力。

2.2 地利条件分折

紫金山矿区剥离废石场粉尘大,每遇刮风整个排土场采矿区尘土飞扬,粉尘翻滚;矿渣堆场边坡度大,易流动,稳定性较差,到雨季时节极易造成滑坡,个别地方还会出现塌陷;采矿区边坡台阶因爆破开采而松动,易产生崩塌。影响矿区植被恢复,矿区的安全和生产,随着矿区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利于植被生长的地表腐殖质、土壤层消失贻尽,土壤非常贫脊,保水能力极差。

迄今,露采的大规模采剥,尚未到达最终边界,排土场连续排土没有形成固定边坡,无法考虑绿化恢复植被;入选矿石为砾石、碎石、沙粒、粘土,经选矿后的废矿石含泥量极少,呈碱性(pH值为8.0左右),土壤板结,有机质为零,不利于植物生长。

3 植被恢复绿化技术措施

3.1 立地条件的改善

无论是剥离矿岩,还是堆浸后的废石,含泥量很低,必须外加客土(腐殖质土、黄壤土、垃圾土、池塘淤泥等)、化肥来增加肥力。对废石边坡以挖穴填客土为主,辅以过磷酸钙、复合肥、尿素、畜粪肥为基肥,路肩和基岩边坡表面上覆盖了10cm的客土,人工夯实,以求达到植被正常生长所需的地利条件。

3.2 生物措施

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应筛选耐瘠薄、深根的植物种类;边坡绿化不应选择中、大乔木;叶、冠生长旺、绿化和覆盖地表快者为优选植物种类。本试验在生物的选取上主要以草本和灌木为主,并适当引入乔木。

草本层主要选取南美蟛蜞菊、狗牙根、类芦、斑茅。灌木层主要选取合欢。藤本选取爬山虎。草本层主要是起一个过渡作用,为灌木层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最终为了恢复植被,形成枝蔓上攀下挂的立体垂直模式,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其生物措施的配置模式具体如下:

(1)低草配置模式,狗牙根+南美蟛蜞菊。

(2)高草配置模式,类芦+斑茅。

(3)高低草配置模式,类芦+狗牙根;类芦+南美蟛蜞菊。

(4)灌――高草配置模式,合欢+类芦。

(5)藤――灌――低草配置模式,爬山虎+合欢+南美蟛蜞菊。

3.3 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是生物措施的辅助措施。工程措施是为了稳定边坡,避免其因降雨而产生水力侵蚀,有助于植被恢复而采取的一种重要措施。而边坡的相对稳定是植被恢复、水土保持规划实施的前提条件,具体作法如下。

(1)削坡开级,截短坡长,坡度控制在30°以内,斜坡长40m。

(2)坡脚砌挡墙。易产生碎石滑塌或崩塌的坡脚采取石砌挡墙,阻挡边坡溜方,在挡墙回填土种植藤类植物,提高坡面种植密度。

(3)截水引水及排水。防止坡面水对边坡面的冲刷,减少边坡冲刷造成苗木移位而死亡,关键是将坡面水集中引入排水沟渠,减小坡面水的流失。

(4)边坡采用坡面覆盖客土,改善边坡地利条件,坡面较陡时,可采取木板5m间隔横向嵌入坡面,起到稳定客土的作用。

(5)打滑桩。桩的长度不一,但不应短于50cm,滑层厚,桩要长;下滑力大,桩要粗。桩密度为3根/m2,桩间距离为10cm,起到护坡作用。

3.4 种植及管理

植被恢复试验项目场主要规划在废石边坡,含泥量极少,不利于植物生长,选择草类为主,各种藤类和灌木,乔木等类型组合进行种植。

3.4.1 种植方法

人工挖穴加入一层客土,草穴规格为30cm×30cm×30cm。藤、灌、乔穴规格为60cm×60cm×60cm。株间距为30cm,穴内填客土,均匀洒入一层薄薄的过磷酸钙或钙镁磷及畜类肥或复合肥作基肥,再加入一层客土。陡坡、易滑坡的地带,可采用竹篓装土的种植方法。为了减少水份蒸腾,种植时,类芦、斑茅、合欢应将尾梢剪除,并将根兜沾上预先准备好的黄泥浆。容器育苗种植时,应除去容器袋,放置穴内回填客土压实,浇足定根水。

3.4.2 管理措施

第1年措施包括施基肥,每株施复合肥50g,过磷酸钙5g,屎素5g。追肥,2次/年,施屎素、复合肥各50g/穴,苗木成活后15d左右第1次施肥,2个月后进行第2次追肥。第2年措施包括补植,凡发现苗木死亡的,应及时补植;追肥,第1次在4月份,第2次在7月份,施屎素、复合肥各50g/穴。培土,发现苗木所带的土体被冲走,应及时在基部进行培土。

4 调察分折

根据实地观测,各试验区项目场随机选择50株,计算其平均值,各类植物长势情况见表1,表2。各试验区配置模式如下:

(1)试验区一。低草配置(狗牙根+南美蟛蜞菊),灌――高草配置(合欢+类芦),藤――灌――低草配置模式(爬山虎+合欢+南美蟛蜞菊)。

(2)试验区二。高草配置(类芦+斑茅),高低草配置(类芦+狗牙根;类芦+南美蟛蜞菊)。

种植时间为2002年3月14日,调查时间为2003年5月15日。

从长势上看,南美蟛蜞菊、斑茅、类芦生长良好,狗牙根、爬山虎、合欢生长较差;从成活率上看,狗牙根、南美蟛蜞菊,斑茅、类芦较好,合欢、爬山虎较差。因此,废石边坡上适宜种植的有:草类的类芦、斑茅、狗牙根,藤类的南美蟛蜞菊。通过试验可采用高草配置模式:类芦+斑茅;高低草配置模式:类芦+狗牙根,类芦+南美蟛蜞菊;低草配置模式:狗牙根+南美蟛蜞菊。其中类芦+斑茅是最佳的配置模式,可短期内起到固土护坡减轻水土流失强度的作用,并通过逐年的努力,最终达到稳定边坡,保持水土的目的。

5 结语

在废石边坡种植时,必须先采取相对稳定的措施处理坡面,外调客土,以挖穴播种的方式种植耐干旱、耐瘠薄、深根性的草、藤、灌类植物。选用以本地河滩草皮(狗芽根)、类芦、斑茅、南美蟛蜞菊为主栽物种,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特别是利用类芦、斑茅生长量大的特点,可快速改变堆场的恶劣生态环境。类芦、斑茅可广泛推广至矿山植被恢复中,可作为水土保持的先锋草种;可作为乔、灌、草立体配置中首选的草本植物,可迅速覆盖的地表,防止土壤侵蚀,为乔、灌木人工多品种的群落创造和迅速恢复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植被环境。在斜坡较长时,可采用木板间隔一定距离作为拦挡墙,或间隔一定距离打下木桩来加固护土,防止滑坡及土层流失,以利植物生长。

在企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矿山开发与植被保护、水土保持同步显得非常重要,早起步可减轻今后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在生产规划时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来取得单纯的经济效益,应该把企业的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1] 焦居仁.开以建设项目水土保持[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篇10

生态修复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1.生态修复的概念

所谓生态修复指在损害或者退化的生态系统基础上进行修复和重建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恢复生态系统良性运行、循环和生态系统功能。详细来讲,生态修复是指通过现代各种各样的技术,生物、工程、生态技术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阻断和改变生态系统退化的各种因素,以实现重新配置、调整、优化生态系统内部以及生态系统与外界的环境、信息和能量的相互接触,使退化的生态系统在其结构、功能以及生态学的潜力等各个方面重新恢复到原始的或者更好的状态。

20世纪80年代,生态修复受到重视并成为生态学的一个研究分支,如今,生态修复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并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得以实践。在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中,围绕着这一概念形成了生态恢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生态重建(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生态改建(Ecological Renewal)、生态改良(Ecological Reclamation)等多种表述,如欧盟就使用生态恢复的概念,而日本则运用生态修复的概念。这些表述虽然在涵义上有所区别,但是都具有“恢复和发展”的内涵,即借助于外部力量特别是人力使原来受到干扰或者损害的系统恢复后使其可持续发展,并为人类持续利用。生态修复的多种概念表述进入我国之后,我国学者将其统称为生态修复。

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

2.1环保意识薄弱

在我国,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存在者普遍性的薄弱问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过度开发自然环境,过度放牧、过度浪费、乱砍乱伐树木等想象十分严重。这些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的行为已经给我们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尤其是水土流失现象。随着水土流失现象的日益加重,出现了生态系统的退化、河水污染、河道淤积等等,这些后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2.2过度开发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20世纪末到21实际初期,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各个地方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发展,到处大兴土木,修建各种现代化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修建严重的破坏了原有地貌,损坏了植被和土地,地表植被的破坏使得水土流失现象加重,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不断地被冲刷,土壤的理化性质也不断地被破坏。

2.3技术水平较低

所谓生态修复并不是简单地保护植被简单,它是一项长久的工程,虽然我国在生态修复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但是相比世界发达国家,我国关于生态修复的技术水平发展和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就现有研究而言,研究中仅仅注重关于恢复植被群落模式的实验,过多地关注与小气候的变化研究,从而忽视了对土壤、植被、动物等因素的研究,缺乏对生态功能和结构的综合性研究和评价。

3.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对策分析

3.1加强社会宣传

关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基本措施要做到对水土保持政策的宣传和教育,充分利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媒体和网络,不断提高全社会关于生态文明意识和法制观念,使水土保持的基本含义、影响以及保护措施等相关内容进行宣传,使每一个公民都能够了解如何做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减少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盲目性,增强活动行为的科学性,能够用专业的知识进行提倡生态环境保护。

3.2加强监督执法

关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措施,应做到监督到位,严厉打击各种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不积极落实的行为。生态环境的破坏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林业保护以及畜牧业的发展等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相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对社会发展发展过程中的建筑建造、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其它部门关于生态修复措施的落实等等,从而建立起统一高效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管理制度。

3.3加强技术研究

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中,依据不同的自然条件而进行的修复保护技术和措施有所不同,所以应该坚持做到生态修复措施的因地制宜。各地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技术,现有技术有过度垦、殖樵采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沿河生态修复技术;经济林过度开发生态修复技术;开发建设生态退化修复技术等等, 同时相关研究人员应做到深入实际,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后,进行技术研究和建议。

结束语: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因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地貌不断的被破坏,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现象日益加重,这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针对水土流失现象的加重,我们应不断加强关于生态修复知识的宣传、加强在执法过程中的监督以及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等等,使得我们生活的生态环境能够不断恢复。

参考文献:

[1] 杨爱民,刘孝盈. 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 有效防治耕地土壤侵蚀[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0(06)

[2] 陈善沐,林文莲.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与福建生态省建设——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作调查与思考[J]. 水土保持学报. 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