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篇1

关键词 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0034―02

1 生态自然观的内涵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它以生态危机作为确立的现实根源,用生态科学奠定理论基础,主张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生态自然观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

(1)生态自然观并不是简单地回到天然自然观,它既是对人工自然观的某种扬弃,又是向天然自然观的某种复归,是这两种自然观的辩证的有机统一体。在生态自然中,人融入了自然中,成为了自然的一部分,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2)生态自然观并不是对一般环境科学的重复讨论,而是对生态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从而形成的关于自然观的一种新理论。

(3)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自然界就分化为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索也随着自然界的发展而发展,生态自然观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对自然界的一种长期的理性思考的结果。

2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由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类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的改造程度不同,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大自然的改造能力逐步增强,对自然界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生态危机正在逐步加深。尤其在近现代,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大机器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反作用于人类社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障碍。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生态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经过不断反思、探究与实践,最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3.1发展性。

是指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停止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发展是指各个民族、国家、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环境等诸多要素的全面综合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3.2公平性。

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发展。一方面,我们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必须考虑后代人的利益,应当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等的发展机会。我们对后代人生存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不能因片面追求发展、过度开发资源、从而剥夺后代人理应享有的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享受平等的发展权利的待遇,这就要求区域内部和不同区域间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公平分配和负担。

3.3持续性。

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口、经济和社会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它不仅要实现当代人自身的发展,而且也要实现未来世代人发展。

3.4共同性。

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地球是人类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家园,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得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联起手来为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

4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4.1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自然的征服者改变成自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生态自然观使人们从思想上摒弃了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方式的人是自然的主人,人要征服自然的观点。认识到了只有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维护人与自然系统的平衡,才能真正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

4.2马克思主张把自然当做实践去理解,所谓实践,就是人们能动的作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把自然界当做实践去理解就是,就是把自然界当做人能动的作用和改造的对象。

相对于人的实践活动而言,自然界是人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人们作用和改造自然,并不是为了显示人类的强大,而是为了人自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同时,人本身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发展方式。

5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实践形式

5.1可持续发展能够克服有限自然资源的困扰。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把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限制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内,才能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

5.2可持续发展能够减轻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这给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根治环境污染,恢复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成了当前我们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5.3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它包括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而且数量的增长是有限的,显然经济发展的质量的提高就成了我们的关注对象。我们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来、依靠科学发展观来推动经济、社会、生态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篇2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

一、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必需的生存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人类获得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源泉,同时也是人类劳动的对象。自然和社会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人与自然的不协调,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矛盾的表现。哲学从实践出发,阐发了人与自然界的本真关系和人对自然应该采取“实践态度”,折射出生态哲学的睿智光芒。学者们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时代背景、认识基础及现实意义等方面予以探究。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环境问题并没有作专门系统的研究,有关生态哲学的思想散见于他们的自然观、实践观、社会观和历史观之中。徐岩将其归纳为人是自然的存在物,必须尊重自然;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必须尊重和遵循自然规律;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三个方面,较为确切。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陈墀成等认为,19世纪40年代欧洲的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社会化生产所导致的环境恶化进入创始人的视野,成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产生的现实环境,为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供了现实性与可能性,成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马克思恩格斯既为工业文明带来的生产力进步而欢呼,更为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所震撼。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认知基础

陈墀成、蔡虎堂认为,生态哲学以对人类现实自然界的整体认识为基础,在联系与发展中考察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其产生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的进步与发展。19世纪的自然科学发展到理论自然科学阶段,其思想方法、研究方法、科学范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深化了人对自然的认识,为哲学把握人与自然关系奠定了深厚的认识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以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为基础,以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辩证自然观考察人类现实的自然界,逐渐形成具有前瞻性的生态哲学思想。

(四)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孙述娟、翟晓青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产生于工业革命初期的19世纪,这朵生态哲学领域的奇葩,在当代仍然散发着绚丽夺目的光彩,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指明了方向,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哲学依据,为树立生态意识、践行环保行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

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迫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对自然界的态度,从伦理层面寻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路径。于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就成了当代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内涵、建设原则及启示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

黄斌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马克思自然观揭示了自然对人的先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这就为自然界永续存在的权利和价值做了确定无疑的证明;第二,马克思自然观揭示了劳动实践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人类的实践活动确立了基本的生态伦理原则。人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但人同样具有能动性,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动地改造自然;第三,马克思的自然观所强调的“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为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指明了途径。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建设的原则

关于生态伦理建设的原则,刘胜良归纳了四条:第一,“主体是人”的处理原则:坚持主体性原则是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即“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的基本原则;第二、尊重保护自然的原则:“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第三、“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自然的原则:这一原则在生态危机的形势下其意义尤为重大。从外在尺度上看,自然美就是生态美,是地球景观、动物结构等生态平衡、繁荣和谐的状态;从内在尺度上看,只有人能够在审美的层面上体会和认同自然界美的属性,破坏生态平衡也是对人类美感的破坏。因此人类能够把对自然美的规律的认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以技术的手段建造自然的本色,恢复自然本应具有的美感,这本身就具有道德的价值;第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恩格斯说:“经过长期的、往往是痛苦的经验,经过对历史材料的比较和研究,我们也渐渐学会了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较远的社会影响,因而我们也就有可能去控制和调节这些影响。”马克思、恩格斯道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先声,发展应走可持续的道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危害。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发展,人类的行为,具有珍贵的启示作用,黄斌将其总结为三点:第一,强调正确的生存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第二,明确现代人的生态责任,树立新的生态价值观;第三,践行科学发展观,运用科学的生产方式。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篇3

有一种观点认为,的自然观是恩格斯创立的,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并把它仅仅理解为对自然界发展辩证性的一种肯定和描述(注:AntonioGramsci.SelectionsfromthePrisonNotebooksofAntonioGramsci.London:LawrenceandWishartPress.1971.372、445-446;A.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LouisAlthusser.ReadingCapital.London.1970.)。这种认识不仅否定了马克思个人的理论贡献,而且导致了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自然观丰富内涵的曲解,也妨碍了对恩格斯自然哲学探索中许多问题的科学阐释。

这种偏见的形成,除了对的自然观思想缺乏认识外,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自然观本质性内涵的片面理解,把它局限为自然界客观图景的描绘,忽视了他们站在实践的人的立场上去看待统一的自然界这一时代主题。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创立和发展,首先是研究方法的更新,从而根本改变了人们对自然观的理解,自然不再是与人对立和分离的存在,而是与人一体化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本文无意对自然观作一全面的分析,只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各自研究方式和基本观点的差异作些解释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进行考察的社会背景及理论基础

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使马克思、恩格斯注意到了对自然科学成果的熟悉和利用,但他们关注的重心和角度并不完全相同,马克思更多地强调人类自然科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而恩格斯则致力于阐发与自然科学知识对应的自然界各领域间的普遍联系和有机发展。

为了论证和深化他们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论著中提出的基本观点,从1858年以后,这两位历史巨人分别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付出了自己的劳动和心血,马克思集中于通过经济学将辩证法引入人类社会建立一种辩证的社会历史观,而恩格斯则试图通过解释各种自然科学理论将辩证法引入自然界,建立一种辩证的自然观。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是在对机械论自然观与德国自然哲学的批判和超越的基础上创立的。相对而言,由于机械论自然观在当时自然科学研究中影响较大,再加上德国自然哲学比较注重运用自然科学成果揭示自然现象间的辩证联系,因此,恩格斯比马克思对二者有着较多的继承和吸收。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研究的确有思路的差异,但却是以他们考察方式的根本性一致为前提的,这种一致并不意味着他们全部理论观点的相同,并不能否认他们在自然问题的研究中有着不同的侧重,他们的亲密合作本身就包含着合理的分工,虽然他们在性格、气质、工作方法和学术兴趣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自研究问题的重点和观察的视角,但“要想把这两位朋友的成就截然分开,即使他们自己也是办不到的”(注:曼克利姆:《恩格斯文献传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页。)。因此,对这两位密切相关的思想家不能作简单孤立的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理论的创立是通过两条途径达到的。这就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状况的现实把握和对自然科学认识的哲学概括,而这些始终是两人长期共同努力研究的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统一的基本立场,决定了他们自然观基本点的一致。从历史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自然界物质运动形成经过长期的从低级到高级、从单纯的机械运动到有机生命的存在的自然进化,才发展出能思维、从事创造活动的人,这是自然界自身的有机演变,最后达到人与自然的共存;从现实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以实践为基础实现的:人类社会形成后,自然史和人类史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逐渐达到现实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地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9页。)

马克思理解的自然

马克思对“自然界”的理解,不单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方面出发,而是从实践——工业的角度出发:“在人类历史——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而形成——尽管以一种异化的形式——的那种自然界,才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的关系。因此,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2-83、50-51页。)“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在实践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1页。)很明显,他肯定了通过工业所形成的自然界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是属人的自然界,在这种属人的对象世界中,真实地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和对象的客观性的统一。

在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马克思首先强调指出,人和自然的关系实际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关系,而不是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例如,世界不同国家的自然神话所表达的对自然的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当时人类的社会状况决定的。马克思说:“这种自然宗教或对自然界的特定关系,是受社会形态制约的,反过来也是一样。这里和任何其他地方一样,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也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这正是因为自然界几乎还没有被历史的进程所改变;但是,另一方面,意识到必须和周围的人们来往,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一般地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5页。)马克思在此向人们揭示出这样一条深邃的哲理:人们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上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人们自然观的迥异,越是生活在原始的、封闭的社会关系中的人们,越容易产生狭隘的自然崇拜,即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只是从满足自己及家人的生存需要出发,对自然价值的了解当然也是肤浅的。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资本的魔力才造就了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与这个社会阶段相比,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页。)。因此,人与人的关系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补充和扩大,构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另一个方面。这两对关系是相互制约的,人与人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得以存在的必要前提;同时,人与人的关系只有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才有其现实意义,人“不仅使自然物质发生形式变化,同时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人对自然的实际关系形式的变化是:人为自然的奴仆——人与自然的对抗——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反映了人与人关系的文化进展,同时也是人的生产实践和经济活动的结果,体现了人自己的创造性。这样,马克思将人和自然的关系具体化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从而在人的现实关系的规律中寻找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好解决办法。

马克思注意从人的社会性这一根本出发点来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只有合理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最有效地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才能以最佳的组织形式和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实践,才能使人和自然长期稳定地协调发展。从这一原则出发,马克思从哲学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科学揭示,其基本点是:第一,人“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第二,人和自然存在有机联系,“尽管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自然界联系在一起,但这些仅仅意味着自然界是和它自己联系在一起,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第三,强调了实践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解释为革命的实践”。

在马克思看来,自然史不过是构成其历史观的自然科学根据,而他的历史观却把人类社会史看成是他的主要运用领域。对于自然界来说,只有在以有意识的主体所创造的人类历史为前提的时候,才能谈得上自然史。自然史是人类历史溯往的延伸,人类用一切打上社会文化烙印的范畴,去把握以往的再也不能回复的自然;人类也不得不用同一范畴去把握还没有作为为我之物所占有的自然领域。反过来,对于人类的历史来说,“全部历史都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作为人的人’的需要成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所作的准备。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2页。)。

思维的运动在马克思那里决不只是对事物的单纯的反映;进行反映的意识同时是人的“实践批判”活动的一个要素,因为思想作为现实的本质之组成部分,总是潜入被思想所反映的现实。换句话说,由于实践主体或生产者总是使认识对象或劳动对象,即自然界或物质材料与自己处于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关系中,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说物质对象或自然界是最高的存在原则;人在实践或劳动过程中,所接触的物质“本身”也从来都不是绝对的抽象,相反总是仅仅接触和处理有关物质的具体的、并从量和质、时间和空间、运动和速度等方面都给予具体规定了的存在形态;物质的普遍性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来说,只存在于具体的、特殊的东西中,所谓的本源性物质或存在物的本源根据只存在于人的社会实践和意识相互关联的关系和相对性中。

马克思对恩格斯自然科学的哲学研究是十分支持的,对他在给马克思的信中提出的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和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的内在联系等基本看法也表示理解。

马克思在1876年致威廉·李卜克内西的信中提到:“现在恩格斯正忙于写他的批判杜林的著作,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牺牲,因为他不得不为此而停写更加重要得多的著作。”这封信表明了马克思对恩格斯自然科学哲学研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他认为,恩格斯从事自然科学所体现的辩证性思想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整理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材料,对于深化具体他和恩格斯早期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具有重大的意义。但马克思的理论研究的侧重面决定了《资本论》的写作整理占用他大部分的精力,因此,他曾严肃地说:“我没有时间对此进行认真思考,并和权威们商量,所以我不敢冒昧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6-87页。)

恩格斯的自然观

恩格斯在与马克思一起完成对人与世界的主客体对象关系的认识后,达到了对自然实践唯物理解的新水平。在他看来,对自然界的理解当然离不开人类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但人类知性认识及其成果——自然科学有着直接的重要意义,它反映了一个时代人类把握自然的能力和水平。因而,当马克思从劳动实践方面对人与自然关系做出深入阐释的时候,恩格斯选择了当时已取得很大发展的自然科学,进行哲学高度上的总结。这就是说,恩格斯与马克思一样,都是在从事他们自然观的深化工作,只是力求从认识角度阐明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出版曾在西方世界引起截然不同的激烈争论,一方认为该书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渊源,另一方则认为是向哲学自然本体论的回归。

从20年代开始,西方者就喊出了“回到马克思”的口号,他们强调人的意志思想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力图恢复马克思学说中人本主义的内容,因而大都反对自然界外在的消极的描述和对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解释(注:A·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K·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这就使他们努力发掘马克思思想中主体作用的观点,甚至用某些唯心主义看法重新释读马克思的理论,同时对恩格斯、列宁的自然辩证法和反映论进行了批评,进而得出了恩格斯自然观同马克思哲学立场有根本分歧的结论(注:LouisAlghusser.ReadingCapital.London:1970,56-59.)。

应该说,西方者着眼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和理解,在反对僵死的机械的自然观这方面,确实提出了系统的和不乏新见的启示,但他们采取的把恩格斯与马克思对立的考察方式,导致了理论体系明显的疏漏与缺陷。

《自然辩证法》是一部未完成的手稿,但具有大思想家手稿的共同特点:既有不周全、不完备之处,又燃烧着长期引发人们思维烈焰的火种,而且,它还是一部内在结构完整的著作。在该著作中,恩格斯大量采用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新材料,但并不是对这些材料的百科全书式的整理,而是依据这些材料所表现的人类思想(科学知识就是人类思想的结晶)进行历史的、辩证的哲学论述。恩格斯所说的对科学材料进行“整理”,主要是从科学本身的历史发展来谈的。他把18世纪以前的自然科学称为“搜集材料的科学”,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是“整理材料的科学”。前者是关于“既成事物”的科学,后者是“过程”与“系统联系”的科学;前者研究“存在”,后者探索“发生”。(注:恩格斯:《路得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页。)

在科学新成果基础上产生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哲学,包含了自然界图景的描绘,但这不是旧的自然哲学体系。恩格斯十分明确地申述了自然辩证法“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与旧的自然哲学描绘这样一幅总的图画的原则区别。认为自然哲学只能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而当现代的自然辩证法为科学家所接受以后,“自然哲学就最终被清除了。任何使它复活的企图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一种退步”。(注:恩格斯:《路得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6页。)

恩格斯自然观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批判地吸收和继承了前人在哲学和自然科学,尤其是宇宙学、生物学方面的成果,立足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立场与方法,建立起一个有别于一切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经验方义和宗教神学的自然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但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存在;物质世界的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宇宙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中抽象出来的自然界的实在的发展规律

可见,在恩格斯那儿,自然辩证法是对自然界作为“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解,既然施密特等人也曾经多次承认过自然物质的客观性和规律性,那么,当恩格斯用自然辩证法的形式把这些规律阐述出来时,就应如实地肯定这种哲学的积极意义。

恩格斯的自然观与马克思的自然观的互文性

恩格斯在全力以赴地进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的同时,并没有抛弃他自己在早年撰写政治经济学批判“天才大纲”时对抽象唯物主义的机械的自然观所采取的批评立场。相反,在主张自然与人类实践的社会历史相统一这个理论问题上,恩格斯与马克思是一致的。他坚定不移地反对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指出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认为只是自然作用于人,只是自然界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

他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看作人与动物的一个根本的区别:动物的生产“对周围自然界的作用在自然界面前只等于零。只有人才办得到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迁移动植物,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地的面貌、气候,甚至还改变了动植物本身,以致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灭亡一起消失。”(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认识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辩证法,自然界自身的普遍联系与运动发展;二是实践辩证法,即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恩格斯那儿,二者是由自然向人类的历史生成统一起来的,并不存在对某一方面的过分重视。版权所有

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形成首先取决于人类自身活动的特点,“日耳曼人移入时期的德意志的‘自然界’,现在剩下的已经微乎其微了。地球的表面、气候、植物界、动物界以及人本身都发生了无限的变化,并且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动,而德意志的自然界在这一期间未经人的干预而发生的变化,简直微小得无法计算”(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9-330页。)。这种认识与他和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立场出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是完全一致的。恩格斯从自然的历史角度立论,正好构成与马克思的人化自然思想的相互衔接。

恩格斯热爱自然,又重视历史。他在给英国地质学家兰普卢的信中表示:历史“比起自然来甚至更加宏伟壮观”;“归根到底,自然和历史——这是我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组成部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63-64页。)。正因为自然界与人类历史的实践活动紧紧联结,所以恩格斯几次提醒人类要注意正确地对待自然界:“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209、159页。)

谈到自然界时,恩格斯并未有意地设定抽象的“物质”,因为物质这个范畴是唯物主义对外部存在的主观概括,它只有与意识在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对立时才具有相对的意义,恩格斯不认为存在着某种独立的“物质的物质”:“当我们把各种有形体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事物的质的的差异撇开了。因此,和特定的、存在着的物质不同的作为物质的物质,不是感性存在着的东西。如果自然科学企图寻找统一的作为物质的物质,企图把质的差异归结为同一的最小粒子的结合上的纯粹量上的差异,那么,这样做就等于不要求看到樱桃、梨、苹果,而要求看到作为水果的水果。”(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89页。)这当然不是否定客观存在,而是说明我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具体存在于历史变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中,人类在一定的动态实践历史运动中认识自然及其本质只能是一个“长期历史经验的产物”,“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672页。)。这种条件正是由于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人能够不断建构着人的不断转换的历史的自然世界图景。

篇4

[关键词] 生态医学模式;理论基础;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c)-01-03

Study on theoretical basis of ecological medical model

YU Xiuping,LIU Dianen,LIU Wenxiu,WANG Xiaoqin

(Weifang Medical College,Shandong Province,Weifang 261042, China)

[Abstract] “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has exposed its defect gradually with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Especially it can't reflect the importa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human health.Therefore,we are likely to need a mew medical model ecological medical model.This paper analyses ecologic view of nature,system theory,ecological ethics and so on,then find there has a soli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medical model.It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medical model.

[Key words] Ecological medical model; Theoretical basis; Study

20世纪70年代,一些专家提出,当前的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即以前人类的疾病主要由生物因素引起的传染病,而今后的主要疾病则是由社会和心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引发的“慢性病”,这一理念也得到了WHO的认同[1]。但是近年来的一系列传染病,如2003年的SARS、在部分地区流行的禽流感、2009年的H1N1流感等,不仅给人类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态教育课,同时也对该医学模式进行了一次全面检验,迫使人们不得不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后SARS时代存在的合理性作些思考[2]。

虽然不少学者已经看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存在着缺陷,并在系统思维指导下提出了有别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甚至有人提出了“大生态模式”、“四元医学模式”、“人工-自然-生态医学模式”、“整体医学模式”、“大小宇宙相应模式”、“卫生生态学医学模式”等,但作为一个科学概念的医学模式,应该符合科学的要求并与已有的科学概念相融洽。“生态医学模式”就是符合这样要求的一个概念,它的产生有其广泛的理论基础。

1 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随着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发展而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也有丰富的生态思想,是生态自然观直接的理论来源[3]。生态自然观在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描述上认为,在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中,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自然界始终处于优先地位,因为科学史证明了,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类不断改造、支配自然界, 使自然界深深地打上人类的烙印,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20世纪,科学特别是生态学的发展,丰富了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使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又有了新的发展,强调人类与大自然及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主张人与自然要和谐一致。这些充满生态智慧的光辉思想,在医学上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马克思生态自然观指导下的医学认为,人类本身应与自然环境和体内环境和谐一致、共生共存、相互适应、共同发展,这也是生态医学模式的主要观点。

2 系统论思想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是以人类的疾病谱以及健康观念的变化为依据的。通过分析发现,这种医学模式的思维方式仍然是以“分析、还原”为特征的线性思维方式,它虽然考虑到了致病因素和治病方法不仅仅只有生物方面,还包括社会、心理方面,但是并没有考虑全面,忽视了生态环境等因素。显然,以“还原论”为指导思想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人类医学研究的需要,这时就需要更先进的方法论及更完善的医学模式,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的生态医学模式便进入了人们的研究领域。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系统论强调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它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论的基本方法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系统论不仅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也为解决现代社会中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系统观念正渗透到各个领域,也为医学模式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生态医学模式以系统论为指导,强调把健康和疾病放在全方位的背景下考察, 认为人是一个多层次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人的健康和疾病取决于这个复杂系统中各层次、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体与外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4]。疾病的发生除病原体这一外因外,还与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有关。

3 生态伦理思想

生态伦理又称环境伦理,是伴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到来而形成的一种全世界的伦理观念。生态伦理观以尊重和保持自然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未来人类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伦理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融。但是在社会化、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无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引发了一系列传染病,如疯牛病、SARS等,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因此,人们必须吸取教训,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泥潭,学会尊重自然、尊重其他生物,在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导下实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共生、和谐。

生态伦理思想自古有之,如“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便符合当代的生态伦理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古代医学形成了“人体阴阳五行说”、“自然诊治”等具有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和实践,这些都对当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5]。生态医学模式继承了我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把人摆在了自然界的正确位置上,认为人类应与不同层次的内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达到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使人的寿命达到理想水平。

4 学者对生态医学模式的观点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比生物医学模式更具科学内涵,赢得了国内外学者对它的认同。但是随着人类的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长足发展和进步,该医学模式已经不能正确引领、指导医学的发展,许多学者在如何消除其缺陷、建立新的医学模式方面进行了探讨。

将生态纳入现代医学模式的观点早就有人提出过。陶功定教授在17年前就提出了“大生态医学模式”的观点,其专著《大生态医学模式论-医学未来发展战略之哲学和伦理学论证》首创大生态医学模式理论。他认为医学正面临新的革命,最佳的医学研究方法就是确立一个充分体现人类理性精神而不是满足于现有有利技术手段的宏观的医学理论形态。应该建立最佳的“医学模式”,即以“大生态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卢焯明、陈诗慧等提出了“基因、生物、心理、自然、社会模式”。梁兆科认为:“目前倍受推崇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仍存在很大缺陷,能全面和深刻反映现代医学实践和认识的模式应为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他认为这一医学模式既能全面地反映人的本质,反映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也能全面概括当代实践领域,并能给健康下一个较完美的定义。在对中西医学的比较研究中,很多学者认识了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探讨了在当前医学模式下二者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又提出了人体生态医学、人工自然生态医学模式等观点。

从认识发展的逻辑上来看,树立生态理念,并适时将其纳入医学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生态医学模式将成为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基本模式。

5 传统的生态医学思想

传统的中国医学文化中有着丰厚的社会人文与医学相统一的辨证思想,也体现着生态观。

《黄帝内经》将人的生命活动放在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来考察,确立疾病的形成原因、诊断、防治原理和思路、方法,生态医学思想是贯穿全书的主线。《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在医学实践整体运动中贯穿平衡论思想,它的平衡观十分丰富,包括自然界的平衡、人体内的平衡,以及体内外环境的平衡[6]。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即从两个生态环境失调论疾病形成的原因。《黄帝内经》还有着顺应环境四时、“形与气相任则寿”、“志闲而少欲”的养生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心身健康观,“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的自然死亡观等顺应自然发展的生态医学观[7]。

同样,中医学中的生态医学思想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历史。中医理论的本质和科学内核,始终是一种生态医学适应理论,中医强调整体观、辨证施治和治未病都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8]。如中医的整体观不仅重视人体自身组成的生态体,同时也强调人和自然生态环境应和谐统一,“人与天地相参”,就指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在观察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同时,不能仅着眼于人体本身,应看到人与自然界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中医治病强调辨证施治,它认为,疾病的不同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候。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就不相同;而不同疾病如果证候相同,也可运用同一治疗方法。

6 科学发展观呼唤新的医学模式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一战略目标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各个社会层面的矛盾不断加剧,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发展理念的进步,也显示出发展战略和政策调整的方向,它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改革方向、总体模式和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上的指导意义不言自明。特别是思考医学模式变革这样重大问题,更应该自觉地遵循科学发展观指引的方向[9]。

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前提。同时,还要求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而生态医学模式也是以此为前提的。

生态医学模式持有和谐平衡观,与自然界及其他生物共生共存、相互适应。要求在对医学中关于人的健康、疾病、诊断、治疗、护理等相关学科理论的构建时,必须给包括病原体在内的自然界的其他成员以相应的存在空间;对于那些不和谐的因素、影响平衡的因素应通过相互磨合与调整的方式加以解决,对不适应问题的干预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手段,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去除或回避。生态医学模式还主张协调发展。某些科学技术成果的运用,有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冲击,破坏人类自身的协调发展。在现代医学中表现为医源性与药源性疾病、不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医疗高新技术的过度应用、医患关系的僵硬、高额的医疗费用等,而这些都有望在生态医学模式中得到缓解甚至是解决,从而使现代医学回到协调、科学发展的良性循环中来。同时,现代医学的协调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是相互依赖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为现代医学的协调发展提供外部条件;现代医学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这就使得人人都能享受同等的医疗资源,生理、心理、社会健康都有保障,也能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为人们真正做到从生态学、社会学的角度防治疾病提供了可能性,既是生态医学模式的主导方向,也是建立生态医学模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田勘,宋立新.疫病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182-184.

[2]刘典恩,杨瑞贞.生态医学模式:后SARS时代的选择[J].医学与哲学,2003,24(11):27.

[3]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

[4]谭得俅.以系统论为指导,全方位贯彻现代医学模式[J].医学与社会,1999,12(4):29.

[5]纪文静.中国古代医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柳州师专学报,2006,21(3):123.

[6]陶功定.《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溯源(待续)[J].山西中医,2005,21(2):44.

[7]陶功定.生态医学思想是贯穿《黄帝内经》的主线[J].山西中医,2004,20(3):36.

[8]马伯英.中医学是优质的生态医学[J].发明与创新,2007,1(3):29-3O.

篇5

摘要“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和根本的命题,几千年来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美学的各种审美范畴,影响着中国古代艺术家们的各种创作,影响着中国古典美学中自然观的形成。

关键词:“天人合一” 古典美学 自然观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中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一个哲学命题,“天人合一”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基本处事观念,深深影响着中国美学的各种审美范畴,它包含着丰富深刻的哲学、伦理、社会和美学的内涵,代表了中国人超凡的智慧,并在传统文学作品中表现出一种注重生命本体、交感、整体直观、意境追求的美学精神。尤其把中国艺术家引向无限广阔的山水自然,使他们从中汲取永不枯竭的生命饮料,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典美学中自然观的形成。

一 “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

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先秦、西汉初年和宋明时期。它是在周秦之际的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中发端的,而在西汉董仲舒时形成系统的理论,到宋明时期发展到顶峰。它立足于伦理本位的基调,同时又吸收了道家“天道”观与阴阳家的“五行”说。这一思想是一种以完善人的道德心性为立足点,以解释社会兴衰为目的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将“天”和“人”的关系视为一息息相通、密不可分之整体。

1 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初期。当时的原始人栖息于自然,受到自然的影响和威胁,但却无法解决,于是原始人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去推测自然,认为自然跟人一样具有思想,这样就产生了原始的自然崇拜,这是最早的天人合一思想。

西周时期的天命观赋予周人的“天”以“敬德保民”的道德属性。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明确表达,从这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就开始和遇到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春秋时期,出现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天人合一”观。儒家所讲的“天”一直保存了西周时期“天”的道德含义,“天”具有道德属性;道家所讲的“天”则指自然,不具有道德含义。

从远古到先秦,中国的天人合一观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敬畏天神的神秘主义到先秦理性主义的变迁。而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长期封建社会中的一种统治思想,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其维护者所信奉,人与自然的现实物质关系在相当的范围内和程度上为天国所支配。

2 西汉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汉代,则演变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在他看来,“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认为皇帝之所以是皇帝,完全是上承天意的,这正是把“君权神授”思想进一步神圣化。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明显地给儒家伦理道德学说打上了人天生不平等的烙印,把孔孟的伦理道德思想变成了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学说。

3 宋明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

两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发展成为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理论。

哲学家张载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在他看来,世界的一切乃是元气的暂时存在的状态,人也不能例外。张载反对割裂天人,他提出的“民胞物与”之爱,不是从血缘亲情推出来的,而是以万物一体为其本体论根源。张载的这种伦理道德思想,既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有渊源关系,而且还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不过,张载的“民胞物与”之爱,其重点不在于强调爱之差等,而在于强调爱及他人以至爱及于物。显然,在这里,“天人合一”已具有了社会价值和道德规范的意义。

宋代道学家程颢第一个明确提出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论断。即人之至善的本性“仁”源于“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一体”。而与程颢不同的是,程颐认为,万物的本根为“理”,而理在事先,人禀受形而上的理以为性,所以理与人相通。这样,“天人合一”思想就具体地表现为“与理为一”。这就在张载的基础上,把天人合一的价值意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理学家朱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天人合一”观点,指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也。既生此人,则天又在人也。”可见,人道与天道是合一的,这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发展阶段。

与程朱理学不同的是,陆王心学强调理不在心外,心即是理。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程颢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成了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说之集大成者。他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一气流通,“原是一体”,天地万物的“发窍之最精处”即是“人心一点灵明”(《传习录》下),人心即是天地万物之心,是人心使天地万物“发窍”而具有意义,离开了人心,天地万物虽然存在,却没有开窍,没有意义。王阳明的“天人合一”思想使人与天地万物之间达到更加融合无间的地步。

总之,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人类对自身和客观世界认识的一个飞跃,是人类对自身创造力的肯定,它表现了对旧的天命神灵观念逐渐否定的趋势。在这里,天与人都已经不是纯粹的天和人,所谓的“天”,既是自然的天,又是被创造的“天”;这里所谓的“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创造的人。“天”既带有人的色彩,“人”也带有自然的色彩。人们不仅从自然中发现了自身,而且也在人的身上看到了自然。人既把自己的属性赋予自然,体现着人对自然的精神改造,自然也对人发生影响,表现为自然对人性、人情的渗透。自然不但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着人的生活,而且还影响着人的心胸,更影响着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观,从而影响着中国文人的创作。

二 “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的自然观

中华文化的主要观点“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天、地、人三者既自成一体,又相互交错融合,是一种人与自然通畅、和谐、完满的契合状态,是一种整体的自然观。不仅是哲学上不断探讨并为古人持之以恒坚持的观念,而且是中国古代文人审美的基本理念,影响着中国古典美学中自然观的形成。

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历朝历代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处于农业社会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靠天”吃饭的,因而对天(大自然)有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生活方式养成他们顺应自然,不求人为的和谐心理,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的审美情趣,所以,中国古代特殊的自然观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审美境界有关。

同时,人又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在这一审美体系中,人同样发挥了能动的作用。例如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既肯定了山、水这些自然美的客观存在,又说明不同的审美主体可以有不同的审美对象和审美选择,充分说明了人对于自然审美的能动的选择。

再者,中国古代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是人与自然的融合。中国古代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相对于人有限的生命而言,自然是无限的;相对于短暂的人生而言,大自然是永恒的。中国古代文人思想家心目中人生的终极理想,不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超越物我,在人与自然合一中实现能与自然同样永恒的精神不朽。这种境界是人生的最高真理,人生的真正价值,真善美的统一。

三 “天人合一”思想自然观的具体文学艺术表现

中国艺术一个最显著的美学特征,是通过自然的美表现意蕴的美。天人合一的自然论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核心,不仅影响了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方法,也决定了艺术风格的审美取向。中国艺术家所热衷的“缘物起情”、“意境高远”等,都离不开自然的参与和介入,艺术家的主观之意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而在艺术风格的审美追求上,中国大多数的艺术家都崇尚“行云流水”、“天然浑成”的自然之美,而且成为中国艺术长期追求的最高、最理想的境界。中国的艺术家和批评家历来推崇自然、不饰雕琢而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并将其推向极致,成为许多艺术家苦心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可以这样说,只有了解了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论,才能认清中国的艺术精神,才能理解中国艺术的审美追求,也才能把握中国艺术的底蕴。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总是与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合一的。艺术家总是通过某种自然属性来突出其所要表达事物的个性气质或完美趣味。在绘画中,画兰,表露高雅和圣洁;画梅,象征高傲和不屈;画松,意味着人格力量和青春不老竹,暗喻气节和虚心。在书法中,则追求一种行云流水,万物与我唯一的畅快与一泻千里的气势。在建筑中,总要表达天与人的合二为一,朝殿宫阙则要表达尊天命而为之的皇家气派;商贾豪宅则要融入天时地利,以求祖业旺盛;平民家苑仍然要四平八稳,世代平安。

在中国古代的各类文体中,自然也几乎成为必不可少的语境。《诗经》写景最引人注目的贡献在于把对自然和人事的简约描写融成一体,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与诗中可望而不可及的恋人、宜室宜家的媳妇互为映照。同时,一些民歌作者在写实基础上,把山水景物从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迷雾中解放出来,使其脱去神奇光环,恢复了本来的丰华瑰秀,如河流流淌,禽鸟鸣飞,秋冬之萧瑟种种物色,以简笔致勾画出来,流露了诗人们对大自然的敏锐感知和朴素的不自觉的审美意识。

楚辞中,自然景物代替了人物的审美描述,“余处幽篁兮不见天”,“风飒飒兮木萧萧”,更为山中女神增添了神秘凄艳。这些描写虽然还只是抒情的附丽,但为后来发达的自然抒写奠定了基础。

魏晋到唐宋,山水文学和田园文学及游仙诗由兴起到繁盛成为中国别具特色的文体,自然也成为大多诗文的必要语境。魏晋诗人陶渊明,厌倦于违心应对世事,“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即开始自觉地摆脱非自然的束缚,渴望回到大自然中寻找和感受生命的价值存在。他的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大自然当中寻找到的那种心灵与自然的和谐共鸣。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同样善于表现山水,被视为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等,都展示了自然的生命与活力,同样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表现。唐宋时期,诗歌艺术创作巅峰的到来,使得讴歌自然也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自然物象的频繁描绘,赋予了一般的景物以特定的意义,并在相隔久远的今天,仍然在人们的心灵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如清风、山林、大河、杨柳、猿啼、明月等,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情感意义。明月的思乡,“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松柏的刚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梅花的顽强,“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等,不仅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更给人以丰富的想象,深刻的启示。诗人在吟咏自我的同时,还向世人传达着大自然的讯息。

叙事文体中,如戏剧、小说,往往把人物性格及遭遇置于特有的自然环境中。如《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在姹紫嫣红、赏心悦目的春日花园中得到鲜亮展示。《红楼梦》中林黛玉清雅灵透的性格,也与“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潇湘馆互相映照。此时,自然环境成为人物性格和命运的象征,可以说环境影响了人性格的形成,人的性情契合着自然环境。

总之,“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获得的独特特征,影响着中国古典美学中自然观的形成,潜移默化着中国古代文人文学作品的创作及中国其它艺术门类的形成、发展、表现。“天人合一”的自然论,对于中国美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并将继续成为中国的一种艺术精神和民族文化影响下去。

参考文献:

[1] 高晨阳:《论“天人合一”观的基本意蕴及价值――兼评两种对立的学术观点》,《哲学研究》,1995年第6期。

[2] 张俊峰:《从“天人合一”观的不同解读看中国古代哲学的特质》,《兰州学刊》,2004年第2期。

[3] 汤一介:《论“天人合一”》,《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

[4] 彭彦琴:《论自然美在中国美学中的特殊地位》,《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3期。

[5]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篇6

关键词:学生;文明生态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096-0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资源能源短缺和环境持续恶化局势的日益严峻,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当代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能否树立文明的生态观,对于我国切实推进低碳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低碳”视域下学生树立文明生态观的重要意义

(一)学生树立文明生态观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既消耗大量的资源,又排放大量污染物,致使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能否拥有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生态观念,能否把生态文明作为自觉的理念,能否提高自己的生态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习惯、生成高尚生态道德人格等,将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但是,调查显示,63.30%的学生不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53.71%的学生不了解有关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这说明,生态文明教育还没有引起高校应有的重视。特别是传统德育对生态环境的忽视或关注不够,使得学生的生态知识缺乏,生态责任感淡漠,生态习惯难以养成。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生态观,这不仅是他们个人成长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学生树立文明生态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是关键,科学决策是保障。约占中国人口5%的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知识层次、知识结构、创新意识、政治地位等,决定了他们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实现生产技术创新、推动生产方式转型的主力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促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的骨干力量。因此,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文明的生态观,对于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学生树立文明生态观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是解决当前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其核心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生态观属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范畴,它们决定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成功与失败,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当今社会,之所以出现生态环境危机,根源在于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责任、生态义务、生态道德等的缺乏,在于人类滥用科学技术,从而导致科学技术的异化发展。要化解生态危机,归根结底只能靠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正在于培养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的生态观,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共同要求。

二、“低碳”视域下学生文明生态观的内涵

广义的生态观是人们对于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生态系统运动及其运动规律的基本认识和基本观点。文明生态观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根据的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观点的总和,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理论体系。适应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学生文明生态观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内涵:

(一)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生态自然观

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因此,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活在

自然界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之外或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类与其他一切动物的不同,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的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类可以创造环境,但这种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生态自然观,是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文明生态观。

(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

生态作为包括人在内的生命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物质性是客观存在的。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生态的认识经历了从“敬畏”到“征服”,再从“征服”到“和谐”的曲折过程。长期以来,不能科学认识生态价值,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间的利益关系,是造成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的症结所在。特别是工业文明的到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经济生产活动空前活跃,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由于生态价值的缺失,人与自然关系的错位,导致人们对自然资源“涸泽而渔”式的过度开采,对于生态环境无休止的肆意破坏,造成生态严重失衡。人类在饱尝恶果之后,终于认识到,要化解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

(三)生态主体平等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伦理是把伦理关系从人际间扩展到种际间,它既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也包括人与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人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伦理关系。长期以来,受“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的影响,人们把自然视为工具,充当自然的征服者和改造者的角色,从而使自然无条件地为人类幸福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生产与生活资料和资源。生态伦理观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看成是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自然界中的生物、非生物和人类是平等的生态主体,彼此之间是共存共生的。它赋予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以道德地位和道德权利,就像人际伦理要求人对他人、对社会要有道德情感、要承担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一样,它要求人对其他的生物和非生物、对整个生态环境同样要有道德情感、要承担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其目的在于以此引导人们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道德情操和价值理念,从而在行为层面确立和制定促使人与自然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伦理规范。

篇7

答:研究对象:第一,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与字眼的关系,即自然界的辩证法。第二,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研究的辩证法和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第三,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即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P14

答:基本内容:全篇共四束,辩证法和自然科学,自然研究和辩证法,自然界的辩证法,数学和自然科学,恩格斯不仅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同时还论述了科学技术的本质,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科学认识论的有关问题,从而确定了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总体框架。

意义: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发展中的划时代变革。

3.古代朴素自然观有什么特点?P38-39

答:古代的朴素自然观表现为对自然的本性、特质、运动、联系与演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究,甚至有些思想已经进入到相当精深的层次。然而,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它缺乏对自然从细节上进行精确描述,最终体现为以整体概观代替局部解析,以思辨玄代替真实过程,以神化人性代替自然规律。总的来说是具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特点。

4.

为什么把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发表看作是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革命性标志?P40

答:《天体运行论》的主要观点有: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各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身在自转的同时也绕日公转,从而形成昼夜和四季;月亮绕地球公转,是地球的卫星;这些理论从根本上动摇了维护基督教神学的创世理论的“地心说”。“日心说”的创立实现了天文学上的革命,给宗教神学以沉重打击。

谓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其实也就意味着自然科学打破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从基督教神学中脱离出来,拥有了它独立的发展体系.

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问世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提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当然这个结论也是错的,当时限于技术水平没办法),不是太阳围着地球转,而是地球围着太阳转,这就打破了以前基督教神学中地球中心论的固有理论,是首次打破基督教神学的行为,因此其就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在哥白尼发表了“日心说”(就是《天体运行论》)之前,自然科学一直是宗教所掌控的,完全没有研究出自然科学的本质,反而愈发的将种种自然现象与宗教信仰、神权统治结合,成为教会控制人们思想的一种工具.

《天体运行论》否定了宗教对于自然科学的解说,开创了根于严谨思考和周密演算的真正的科学研究,发出了推翻神学统治,走自然科学工作者自己的路的呼声.

5.近代机械论自然观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P44

答:在16世纪至18世纪前期这一时期,不仅实现了天文学上的革命,并且在力学、数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也取得相当的研究成果,从而引起了自然观上的革命。人们开始从以往对自然界的整体、直观考察和认识转变到对自然界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者们把系统的天文观察和精确的数学计算结合起来,把物理实验和数学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于是,人类对自然界万物的认识便开始从古代以直观和思辨为主的自然哲学及认识论、方法论,发展到近代前期以观察、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相结合为主的认识论及方法论,并形成与这一历史时期自然科学计算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机械自然观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6.康德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理论的哲学意义?P49-50

答:康德认为:“宇宙是物质的,星云物质是宇宙的原始状态。”他这种人为地球和太阳系是在时间进程中逐渐生成的观点即是对宗教神学的创世论的批判,同时也是对机械论的宇宙观和牛顿的“神的第一推动力”的思想做了有力地批驳。在科学发展历史上,康德的“星云假说”是第一个科学的天体起源学说,这不仅为现代天体演化奠定了基础,也有里地推动了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因为在康德的发现中包含着一切继续进步的起点。

康德关于所有现在的天体都从旋转的星云团产生的学说,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认为自然界在时间上没有任何历史的那种观念,第一次被动摇了。…康德在这个完全适合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观念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7.黑格尔自然哲学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答:黑格尔的自然哲学是先验主义怪想或粗鄙的理论。这一点对其他自然哲学也适用。自然辩证法给马克思以前的旧哲学一个致命的打击,以使得任何自然哲学都成了无用的和不可能存在的了。黑格尔不自觉地指示了一条走出体系迷宫而达到真正切实认识世界的途径,那就是循着实证科学和用辩证思维方法概括科学成果的途径,这条途径对我们来说是可达到的。自然哲学包罗万象,顽固地不承认自然科学从自然哲学当中分化出去,坚持用自然科学的充作自己的内容;自然辩证法则不是也不应该是这样。的自然辩证法是对黑格尔的自然哲学的否定。不仅如此,它还是对一切自然哲学的否定

8.简述人类社会四次科技革命及其意义?P49+

答: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又称工业革命,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其历史意为,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它的主要技术标志是电气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其历史意义为,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其历史意义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科学技术大幅度提高,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并使得全球的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现代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学术上,出现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参透的新特点,新的学术与科技思潮不断涌现。当今的国际竞争主要是以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出现了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新潮。

第四次科技革命(20世纪后期),以系统科学的兴起到系统生物科学的形成为标志,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纳米科学与生命科学的理论与技术整合,形成系统生物科学与技术体系,包括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系统医学与系统生物技术等学科体系,将导致的是转化医学、生物工业的产业革命。发展新能源被看成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任务。

9.分析列宁哲学物质定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P77

答:历史背景:到了机械自然时代,物质被认为是按力学规律运动的微粒。20世纪对于物质结构探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是人们认识到物质本身的概念只具有先对的意义,从前认为是绝对的、不变的、基本的物质特性正在消失,无知的唯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与我们的意识之外。在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期间,在反对形形的唯心主义,特别是在反对马赫主义的斗争中,列宁提出了科学的物质定义。

意义: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对一切物质属性的最广泛的哲学概括,它舍弃了各种物质形态所特有的个性,仅仅保留了“客观实在性”这一为一切物质形态所具有的共性,揭示了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使“物质”的概念不仅适用于已发现的各种具有实体形态的物质,而且适用于一切尚未被发现的物质形态,也包括不以人的感觉而存在的自然界各种现实的关系、过程等非实体形态的物质。

10.论述系统的特征及其哲学意义?P81

P87

答:所谓系统,是有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并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特征:第一,物质系统的整体性特征。第二,物质系统的层次性特征。第三,物质系统的动态性特征。第四,物质系统的开放性特征。第五,物质系统的功能性特征。第六,物质系统的结构性特征。第七,物质系统的稳定性特征。

哲学意义: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功能性、结构性、稳定性是它的基本特征。第一,物质系统首先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第二,系统的各部分是一个具有层次的整体;第三,物质系统又是一个运动变化着的有层次的整体;第四,系统与环境的关联性,相对于系统之外的环境而言又表现了物质系统的外部功能;第六,物质系统是一个有层次的系统结构;最后,这个系统又是一个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有机结构系统。

11.如何理解恩格斯“劳动创造人”的命题?P109-110

答:从生物学上看,“劳动创造人”的命题包括: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和通过获得性遗传形成新的物种。显然,这种观点正是拉马克学说的基本内容。但是现代生物学已经否定了拉马克学说。因此,“劳动创造人”的命题失去了其生物学根据。但是,这个命题的意义不在生物学中,而在社会学中。人不仅具有生物学属性,也具有社会学属性,由于人的本质不在其自然属性和生物特征而在其社会性,“劳动创造人”的命题就必须从社会写的角度加以理解,即不是从进化论的角度去理解,而是从唯物历史观的角度去理解。我们今天研究恩格斯的文章时,如果忽略了从“政治经济学家~~~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这段长长的定语,而只抓住了最后那几个字不放,仍然拘泥于恩格斯的那些具体论据而忽略了恩格斯写作这篇文章的主旨,我们就是在犯一个十分可笑且更加严重的错误。“劳动创造人”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在于它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正确地说明了劳动在这一过渡时期的巨大作用,在这一过渡时期,从猿到人的生物学进化已经基本完成,这时的“人”,脑容量不断增加,直立行走方式已经确立,手足明显分化。虽然这时的“人”只有人的形体,而无“人”的实质,但生物学的性状却为劳动准备好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在其后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们偶然利用石块、木棒等自然物作为工具的行为,随着经验的积累,最终演变了制造工具的劳动,实现了从猿到人的飞跃,所以,“劳动创造人”,并不是说劳动创造了人所特有的生物性状,而是说劳动创造了所特有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最终将人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12.如何用实践的观点来理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P143-144?

答:是具体地吧人与自然作为统一的整体,在时间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然化和自然地人化的辩证统一。一是,人与自然的对象关系。这种对象关系应当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对象关系表明人对自然既具有受动性又具有能动性,通过人的活动即实践使这种受动与能动的关系得到统一。二是,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人通过实践活动,发挥出人的本质力量;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中介和纽带,实践既使“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又使“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成为可能。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在。在认识自然界的时候不能把人和人的作用排除掉,只有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角度,自然界才是可以理解的。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要把世界作为实践去理解的含义。反过来,现实的社会不能脱离自然去理解。它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界。按照这种历史观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必然会得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在的结论。

13.

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P152)‚与人类活动有什么关系?(论述)

答:‚生态危机主要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破坏,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个世纪以来,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加上战争和社会**,人类干预自然界的规模和强度不断地扩大和深化,全球多处出现森林覆盖面积缩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沙漠扩大、水源枯竭、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气候异常、生态平衡失调等等现象。例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西部由于滥垦滥牧,植被遭到破坏,导致三次“黑色风暴”的发生。1934年5月9~11日的“黑色风暴”以每小时100多公里的速度,从美国西海岸一直刮到东海岸,带走3亿多吨表土,毁坏数千万亩农田。50年代苏联盲目开荒,也先后出现过几次“黑色风暴”,使3亿亩农田受害。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在1968~1974年期间,每年向南延伸50公里,使萨赫勒地区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威胁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发展。

中国当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情况也已相当严重。从东北的第二松花江到南方的珠江,许多河流、湖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因为不合理地围湖造田,使湖泊的面积缩小。由于森林或草原破坏,中国历史上形成的沙漠化土地达12万平方公里,近数十年来又有所增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9亿亩。这些都说明生态平衡已遭到严重破坏,如不及时采取对策,将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生态危机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这种危机在潜伏时期往往不易被察觉,但危机一旦形成,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难以恢复。因此,当它还处在潜伏状态时就应该提醒人们警觉起来。生态平衡的破坏主要是人为造成的,也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被克服和消除。

14.如何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P168-170

答: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们在对生态环境危机的反思过程中,针对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状况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概念一是“需要”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二是“限制”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是假的限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就其社会观而言,主张公平分配;就其经济观而言,主张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发展;究其自然观而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1.持续性原则,2.共同性原则,3.公正性原则。

15.科学的含义及特征?P178-184

答:科学是一种人类活动,是人类运用特有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思维方法去认识、研究并通过人类实践活动探索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奥秘,从而获得关于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并在此指导之下去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活动。基本含义:第一,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物事实和规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第二,科学又是一种形成和创造知识的特殊认识活动。第三,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特征:1.科学的客观性与实践性2.科学的理性特征3.科学具有可检验性4.科学的系统性5.科学的探索性和创造性6.科学的共享性和通用性7科学的生产力特征。

16.技术的含义及特征?P192-194

答:技术定义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人的生产与生活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特征:基本特征,第一,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技术是人类社会需要与自然物质运动规律结合的产物。技术还具有省会特征,人类的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社会属性的特征。技术的发展过程和技术的同时也会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技术具有协作性和传承性,技术活动只有在人们之间的共同协作下才得以产生和实现。第二,技术是人的主体要素和自然界客体要素的统一过程。第三,技术的发展有一个潜能到现实形态的转化发展过程。第四,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是社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17.如何理解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P196-199

答:科学与技术反映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关系与能力。科学与技术相随相伴,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科学与技术之间尽管有着极其密切的辩证统一关系,但是科学与技术却有着本质性的区别。第一,科学与技术的目的和任务不同。第二,科学与技术的过程及从事工作的主体各有其特点和不同。第三,从科学与技术表现的形态上看也有所不同。第四,科学与技术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不一样。第五,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表现不同。第六,科学与技术同社会的相关复杂程度不同。

科学与技术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共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首先,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科学研究提出课题并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和条件。其次,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更加依赖于技术的推动和支持。再次,科学研究和科学成果又指导和促进了技术的发展,科学策划能够为技术的先导并不断转化为技术。

18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外在条件是什么?P201-210

答:内在机制: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1.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的矛盾。2.科学发展中科学继承与科学创新的矛盾。3.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1.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2.技术实践与技术规范的矛盾。3.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外在条件:1.社会经济基础2.社会政治环境3.社会教育条件4.社会文化氛围。

19.如何理解科学认识的系统结构?P232-234

答:科学认识首先是精神生产活动,这就要求在科学的人事活动和过程中充分发挥科学认识系统中的各种要素的作用,这其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人事主体、认识客体和实现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互联系的认识中介。科学认识是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理论认识。科学人事既是认识活动,又是认识成果。作为认识活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科学认识是信息获取和信息转换的过程。二是科学认识所需要的信息是科学认识的原始资料,作为科学认识对象的物质世界是这种信息的最初源泉。科学认识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认识的主体、认识客体和实现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互联系的认识中介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构成的。科学认识的过程是科学认识主体、科学认识客体和科学认识中介这三大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认识成果的科学认识不同于非科学认识,具有真理性、系统性、精确性的特点,三者缺一不可。

20.如何理解科学发展中主体批评性精神和思维品质?P242-248

245?

答:科学方法推动科学认识主体的形成。人的认识和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理论为科学认识中发挥主体性思维原则提供哲学基础和认识论原则。批判精神是人类科学发展中最宝贵的精神。现代自然科学革命表明,科学的精神是批判,也即是不断扬弃旧的学说和理论,从而做出新的发明创造。主体性批判精神使创新人才很重要的个性特征。也是当代优秀人才实现知识和科技常新的极其珍贵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迅速发展并加快科技产业化过程中,是以人才知识的主体性投入和创造性生产的知识增值和重新整合为明显特征的,知识创意已成为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事实上,人和真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结论都具有它的相对性。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在科协批判思维指导下,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主题批判性思维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叛逆思维。在科学探索中,它要求以科学精神从不同视角和逆向思维研究事物。科学的批判精神和辩证的否定精神是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21.科研选题的含义和基本原则?P256-259

答:科研选题,就是要结合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形成、选择和确定研究的问题。

基本原则:1.需要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

22.如何理解科学研究中客观事实、经验事实和科学事实及其相互关系?262-264

答:科学事实是科学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科学认识论角度看,科学事实既不同于客观事实,又不同于经验事实,是科学理论中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和经验事实的辩证统一。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现象、过程及关系的真实描述或判读。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的最初成果,属于认识的范畴,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与主观的辩证统一。科学事实是人们将经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经过科学整理和理论思维的事实。客观事实是指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实际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客观事实同科学事实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科学事实作为客观事实的反映,同客观事实具有统一性。客观事实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属于本体论范畴,它仅与客体的本性有关而与人所设置的认识条件无关。科学事实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属于认识范畴,它即与客体的本性有关,也与人们所设置的认识条件有关。因此,对于同一客观事实的认识对象,在不同的认识条件下,可以获得清晰度、准确度不同的科学事实。客观事实无所谓正确与错误。科学事实是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反映。经验事实是指人们用某种语言、图像、文字对观察到的客观事实所作出的陈述或判断。经验事实存在着可错性,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经验事实比较起来有着个别性、科学性、客观性和重复性、能动反映性等特点。

23.如何看待科学观察科学实验在科研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267-275

篇8

关键词: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自然观 发展路径

1 生态旅游与自然观

生态旅游是较传统旅游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观。人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承担着保护自然的主要责任。生态旅游这一概念首次提出1983年,1990年被重新定义为:在旅游的过程中,保护一定自然区域的环境,并提高当地居民福利的旅游行为。一般地,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人类如果在自然开发的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对自然和环境的保护及治理,就终有一天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态旅游不是人类创造财富的一种手段,而是平衡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它在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同样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应该予以高度重视。生态旅游讲求公平性原则,不仅倡导人类珍惜自然环境、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还提出了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原则,要求合理分配,平等共享,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过量消费,保持资源的多样性,另外还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研究,支持和鼓励当地社区和人民的参与,更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忽略旅游者的环境教育。生态旅游的目的是在保护生态系统完整的前提下,满足旅游观光者的精神需求,引导他们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旅游观。提倡人地和谐的自然观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和保证,它通过这种独特的环境教育方式引导人们构建生态伦理新道德。

2 中西生态旅游开发

2.1 西方:发源地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的,因此西方国家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上既有理论优势,又有技术和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究其原因,除了国民环保意识较强外还与西方国家在工业进程中得到的环境教训有着很大联系,最初环境恶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召来了民众的一致抗议,针对这种情况,政府不得不出面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一些环保组织也陆续成立,提出了“绿色意识”,生态中心主义形成,追求以精神享受为主的生态旅游,人与自然真正实现了和谐统一。

2.2 中国:引进地 中国在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充分借鉴西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自身特点,寻求自主模式,但受技术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实际经验,难以实现真正的生态旅游。目前针对这种形势,我国正在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开展相关专业研究,提出对策,运用可续发展的基本观点进行分析,以尽快取得生态旅游的实质性突破

3 中西生态旅游开发比较研究

3.1 资源属性比较 ①西方:自然基础。在西方生态旅游产生自环境运动,追求旅游方式自由化,不但引领人们从城市走向荒野,摆脱机器的禁锢,而且力求降低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试图将大自然作为环境教育的一个大课堂。这样,自然景观就成了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西方的自然旅游在很大意义上成了生态旅游的代名词。相形而论,西方社会尽管也提出生态旅游是“由一个地区的自然历史,包括当地文化所引发的旅游形式”,要“促进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和保护”,虽然原住民文化在这里也成了生态旅游中的主要保护对象,但它们却多处于次要地位,或仅是为在市场营销中增加旅游产品的多样性而将其考虑进来。这主要是因为,在西方主客二分的自然观的影响下,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常常被分离开来,自然旅游与文化旅游构成了一组二律背反的旅游形式。要么是纯粹的原始自然,要么是奇异的原住民文化,二者很少能够兼得。况且,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的变异性很大,而土著社区的文化遗存由于偏于一隅、长期封闭,也十分脆弱,很容易遭受游客所带来的强势文化的渗透和倾轧。②中国:人文自然。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生态学研究者就生态旅游这一命题,进行专项研究和讨论,在综合国外相关理论研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补充并丰富了生态旅游的科学内涵,更加重视生态旅游的保护。生态保护的意义从根本上来说,在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对原有动植物的保护,自然环境条件的保护。人文自然是生态旅游的又一重要方面,它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精神文化。人文自然的核心就是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资源,承认自然的价值,在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和合理的利用,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早在古代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是一种科学的环境观,在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中均有体现,表现在儒家的“万物一体”和道家的“道法自然”理论。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进程的逐步加快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要正确解决这一问题,对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重树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文明关系。我国在未来改造自然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时,提高公民的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要增强对自然万物的关爱之情,这对保护自然环境、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可持续发展观比较 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要求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为后代的发展留有余地。因此,不少人将生态旅游列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①西方:以保护为前提,适度发展。在西方,旅游发展有其完整的法律法规,对规范旅游发展做出了详细规定,既包括旅游服务的具体规定,也包括旅游服务的相关要求。另外,西方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也相当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从小就得到了很好的环保教育,从一点一滴做起,小到不乱扔垃圾,大到发展为环境让步。在西方人的观念中,环境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经济发展只能排在第二。但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却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无视环境保护,过度开发旅游资源,以致超出了正常的环境容量,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不偿失。而在发达国家来看,很多时候旅游业的发展并不是为了追求高额的经济利润,带动经济增长,而是把发展生态旅游作为目标,培养公民的环保理念,引导他们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②中国:发展至上,代内不公。可持续发展最早提出于1972年,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它是在世界保护联盟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重在发展上,要求资源和环境的充分利用,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环境和社会发展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要发展生态旅游就要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而不是片面的以牺牲一方利益为代价,换取另一方的发展。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上,我国的政策层面仍有很大不足,一些地方官员为追求GDP增长,无视环境的承受能力,过度开发旅游资源,造成一些生态保护区水资源污染、垃圾成堆、植被破坏严重,不仅造成了生态系统的极大破坏,也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4 反思与对策

中国应从本国国情出发,引导生态旅游沿着专业生态旅游的轨迹发展,中国生态旅游的本土化改造必须明确以下几点:①发展生态旅游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②适当吸收西方的现代生态伦理思想,并结合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发展中实现整体系统的平衡。③在生态旅游中保持多元化的文化格局。④加快发展旅游学。

参考文献:

[1]刘德谦.中国生态旅游的面临选择[J].旅游学刊,2003(2).

[2]刘家明,杨新军.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J].自然资源学报,1999(1).

[3]刘继生,孔强,陈娟.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刍议[J].人文地理,1997(04).

[4]刘宇.中西生态旅游差异化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J].江苏商论,2008(05).

篇9

【关键词】解说系统;功能;意义

一、解说系统的内涵与功能

吴必虎(1999)认为解说系统的含义就是运用某种媒体和表达方式,使特定信息传播并达到信息接受者中间,帮助信息接受者了解相关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并达到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台湾吴忠宏博士(1997)认为解说是一种信息传递服务,目的在于告知及取悦游客并阐释现象背后所代表之意义,提供相关咨询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与好奇,同时又不偏离中心主题,以激励游客对所描述事物产生新见解与热诚。唐鸣镝(2006)认为构建景区旅游解说系统,其内涵框架有3个基本要素:认识对象(信息源)、使用者(接受者)、旅游解说(沟通媒介)。认识对象和使用者通过旅游解说相互沟通,以达到景区在使用、教育、保护等功能上提升互动的目的。

吴必虎(1999)提出一个完整的解说系统通常具有以下6方面功能:基本信息和导向服务、帮助旅游者了解并欣赏旅游区的资源及价值、加强旅游资源和设施的保护、鼓励游客参与旅游区管理和提高与旅游区有关的游憩技能、提供一种对话途径,使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及旅游管理者相互交流、教育的功能。吴忠宏(1987)研究了解说在动物保育中的重要性。

世界旅游组织认为,解说系统是旅游目的地诸要素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旅游目的地教育功能、服务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是管理者管理游客的手段之一。通过解说系统可以加强景区旅游资源和设施的保护,增进游客与管理机构的交流,鼓励游客参与旅游景区管理与发展,同时也是景区的品位和管理水平的体现。旅游景区解说系统就是景区利用不同媒体和表达方式,使与旅游相关的特定信息得到传播并为受众所接受,帮助受众了解相关事务的性质和特点,从而达到服务、教育和管理等目的的系统。景区解说系统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游客的游赏质量,关系到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解说系统是国外自然保护地的保护与管理手段。解说系统就是运用某种媒体和表达方式,向游客传播特定的旅游信息,帮助游客了解相关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并达到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

二、建立科学的解说系统的必要性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存在差异,区域发展水平自然地不尽相同,解说水平自然参差不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精神需求自然会增长。

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强,游客自然也会增长。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信息传播的速度自然在加快、自然加大信息传播的广度、深度、渠道,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和对话的广度、深度和速度自然也在加强。

解说可以恰如其分的、原汁原味的艺术,如实展现旅游地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诸方面的区域特色与成果,营造宜人的旅游环境和保持良好的旅游形象。

三、解说系统的重要意义

笔者查阅的文献中,学者们认同:解说系统的教育、服务、管理功能,并指出了实现解说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途径。

如:泰德(Tilden,1977)提出解说的核心要素包括:是揭示意义和关系的教育活动,是艺术,是对信息的进一步揭示,是鼓励而不是说明,同时强调解说必须将地方或主题与旅游者体验相结合。苏珊(Susan,2004)提出解说是为了让人们理解一个地方的重要性及意义,使观众与资源之间形成智力和情感等方面的关联,从而鼓励人们对当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进行保护。

解说系统就是客观存在-旅游地和客人-游客之间,产生共鸣的桥梁;是游客与旅游地之间富有成效的互动下的相互包容和文化认同过程。符合场所依赖理论内涵,并在研究中发现旅游者的投入与解说服务质量的感知正相关,也与场所依赖正相关,因此,场所依赖与解说服务质量正相关。重游多次后,游客逐步认同旅游地,此时的旅游地对游客可以说是由衷向往的可以与惯常环境相比美的、精心选中的、理想环境。

相关研究中,指出:科学的解说系统应该使游客产生温馨如家的感觉和深深依恋。不应该让游客对解说一知半解,更不应该产生互不尊重的效果。互不尊重的结果只能形成负面的口碑效应,可能对潜在游客产生心理阴影,继而影响旅游决策。在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系统动态模型的研究中,发现出游游客的变化趋势与受口碑影响的出游游客的变化趋势一致。

当然,面对不同群体游客,解说的角度和深度,应有所区别,不致产生不可理解的误会。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基于尊重区域文化的解说,自然会使游客接受并理解的。

解说得以成功实施,须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支持。科学地设计出一套系统尤为重要。可以说,科学的解说系统是为区域形象或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和谐的人地关系与科学的解说系统是相辅相成的

实际上,解说系统的建设需基于和谐的人地关系。如丽江古城。

细细品味丽江之旅,您就会慢慢发现:丽江厚重历史文化积淀、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安详热情而得体的生活气息氛围、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一直在延续,接受玉龙雪山不间断地滋补并相得益彰。游客到此旅游每一处、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激动、新的感悟,不断推高游客的由衷的感叹、心理共鸣,不断地、自觉地激励并推动游客的探索与发现过程。游客好像在如梦如幻的古人的生产生活场景之中;同时,又有浓厚的现代(商业、旅游)气息,仿佛置身在人间仙境的。实可谓:人杰地灵、怡然自得、浑然天成。自然、历史、文化、区位、经济的完美结合,造就了经典的意境实体。

丽江古城本身就是一幅完整的具有地方浓郁风情的天、地、人系统、一幅完美的中国山水画。它是古人的自然观、世界观的完美体现和相邻区域文化不断交融的智慧结晶。

丽江的成功是基于历史的积淀,形成了和谐的人地系统,并且延续了几百年,有着鲜明的区域特色和和谐的人地关系,这正是其独特魅力的根本所在,同时是科学的解说系统的稳定基石。

篇10

A.N.怀特海(A.N.Whitehead1861-1974)是环境哲学的先驱之一,也是对东方智慧豁然贯通的先驱者之一,1925年他完成了著名的《科学与近代世界》,1929年又完成了划时代的巨著《过程与实在》。怀特海把西方近代科学评定为以机械哲学为基础的研究模式和信念系统。这种模式运用的是主客二分、物理还原、静态分析、孤立实证的方法。根据20世纪初相对论、量子力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新动向,怀特海敏锐地宣告:机械论哲学和其研究模式已经陈旧过时,代之而来的将是有机论哲学时代,因此需要有意识地重建有机的自然观。有机自然观更多地考虑生物学、生命、生成过程、自然过程的模式而不是近代物理学模式,它将复现自然的真正有意义和有价值的魅力所在。怀特海指出:“认为单纯的物质没有价值的假定,使人们对待自然和艺术的美缺乏尊敬。当西方世界都市化的过程迅速发展,需要对新的物质环境的美学性进行最精微和最迫切的研究时,认为这类观念没有考虑价值的说法达到最……由此产生的两个恶果是:(1)不顾每一个机体和环境的真正关系,(2)不顾环境的内在价值,而在考虑终极目的时,环境的内在价值是必须充分估计进去的”[1](P187-188)。怀特海对自已的哲学有独特的评价,据访问过他的贺麟先生回忆说:“他谈到了他的哲学著作,说是东方意味特别浓厚,也许中国人反而容易了解,容易欣赏些。他说,他的著作里面就含蕴有中国哲学里极其美妙的天道(Heavenlyorder)观念”,贺先生则认为“他的天道观大抵介于儒道之间,而稍偏向于道家”;另外在《过程与实在》中,怀氏写下了“我的有机体哲学的总的立场,似乎多少更接近于印度人或中国人的某些思想线索。”[2](P103)于此可见东方道家哲学独特内涵之所在。(持生态有机整体论的著名的人物还有W.惠勒、L.摩根、W.阿利、A.爱默森、K.施米特、J.克鲁奇等。)有机论者旨在否定牛顿模式和笛卡尔、康德等的人与自然分离的哲学前提,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科学范型。1952年冯·贝塔朗菲(L.von.Bertallanffy1901-1972)发表《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从生物学研究出发得出整体、动态、主动的系统有机体观,并进而上升到世界观的普遍原理──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旨在取代老式的哲学本体论、范畴论,克服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和旧的机械哲学,它标志着怀特海以来有机哲学的深化进步。[3](P3,205,22,206-207)

著名科学史家、生物化学家李约瑟(J.Needham1900-1995)热爱道家(笔者案:西方学人用Taoism一般既表示道家也表示道教),自称皈依中国人的世界观,又自号“十宿道人”,他把中国道家价值排列于中国思想的价值序列之首位,他认为与印度和古希腊特定的机械原子论世界观不同,中国很早就发展出有机宇宙观。汤川秀树(1907-1970)说他一开始欣赏老、庄,因为老、庄的思考以自然界为中心,老、庄认为脱离自然界的人不可能幸福。后来他学了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时开始反感一味地顺从自然的教导,可是由于原子弹事件,他最终又发现“老子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个人类的最终命运”。[4](P56)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A.Toynbee1889-1975)认为英国资产级革命以后的工业文明让人类对生命层获得了史无前例的统治权力,使得农业文明时代人类与生物圈相对平衡的力量被打破,全面征服自然界的战争已经造成了生态退化的后果,而事实上人只是大地母亲的孩子。他认为科学的后果仅由科学本身单一的行动得不到根治,而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持的都是人类中心主义,故担当不起拯救自然的使命,相比较而言佛教、道教、古代万物有灵论敬畏自然,才有可能担当得起拯救地球的使命。

著名学者F.卡普拉(F.Capra1938——)对道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无论是印度教、佛教还是道教,“他们的信徒的最高目标是认知所有事物的统一和相互联系…”;东方宇宙观中,“宇宙被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实在,它永远运动,是有生命的、有机的,是精神的,同时又是物质的”;[5](P10)“东方哲学有机的‘生态学’的宇宙观无疑是它在西方,尤其是年轻人中广泛流传的主要原因之一”。[5](P11)目前,全世界正经历着一场价值观、思想和文明范式深绿色化变革的时期,卡普拉强调我们对自然的态度应从主宰和控制而改变为合作和非暴力的态度,即回到老子的“同于道”即顺从自然的原则。[5](P322)F.卡普拉揭发说佛教、道家、儒家、禅宗等学术中深蕴有各种生态智慧,他曾说了一个广为流传的评价“在诸伟大传统中,据我看来,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4](P63)美国著名环境哲学家、环境伦理学家R.F.纳什(R.F.Nash)评价说:“卡普拉深受正在兴起的生态学的鼓舞,把它视为道家的万物一体意识的西方对等物。”[6](P141)实际地讲,卡普拉的确是把握住了二者的深刻会通之处。现代科学中出现了“错综论”,这是把秩序与混纯统一起来的科学,按这种理论:自然永远处于秩序与混沌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有人指出“错综论的发现重新恢复了像中国的道家学说这样古老哲学中的智慧,道家学说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7](P475)

R.F.纳什在其《大自然的权利》当中,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西方对其基督教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二分的二元论哲学传统、近代机械主义自然观念、狭隘的人类主义道德和权利观、单纯分析和实证的科学方法论、对自然事物的功利主义、无节制的消费主义、征服自然的自由观念等一系列特殊教条的反思批判要况,他多次提到东方宗教,特别是道家与佛教。他认为:道教、佛教等的核心“是拒斥那种在传统基督教中是如此突出的二元论和人类中心论。东方宗教认为,大自然的所有构成部分在本源上是同一的。通过把自我融合进一个更大的有机整体中,这些宗教排除了通向环境伦理学的思想障碍。东方的古老思想与生态学的新观念颇相契合。在这两种思想体系中,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生物学鸿沟和道德鸿沟都荡然无存。正如道家所指出的那样,‘万物与我为一’”。[6](P136)他指出,东方思想持内在价值论,“在道家思想中,万物中的每一物都拥有某种目的、某种潜能,都对宇宙拥有某种意义”。[6](P136)环境和生态哲学中的新自然观、新哲学观与东方道家的通一性或相容性目前越来越受到广泛认同。I.普里高津(I.Prigogine1917——)反对把人类和自然分离开,他解释说,他的自组织宇宙是自发宇宙,这种理论突破了西方主客二元论传统,并且这种“整体自然观”相通于“注重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他相信“我们正愈益接近两种文化传统的交汇点。”[8]

上述诸人关于道家的说法更多地停留在观念和形上层次,还嫌抽象玄远,客易使人对西方心理与道家本质精神的可沟通性将信将疑。有一个例子可以打消这个疑问。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晚年更致力于开创所谓“超越心理学”。他把他的心理学跟“行为主义的、实证论的、客观主义的、机械论的集团”[9](P8)的心理学,也跟精神分析心理学明确区别开来。他的最著名理论是“需要层次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成多层次的,而最高满足叫“高峰体验”。高峰体验的理论环节要之有:①整体论的态度和思想方法,这是“倾向终极整体的状态,即倾向整个宇宙,倾向全部实在,以一种统一方式看的实在;每一事物也都是每一别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和每一事物有联系;全部实在不过是一个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的事物”。[9](P132)他把这个当成对他人和事物的“存在认知”的核心原则。所谓“存在认知”是与“太极端地分析性的”、“太理性”、“太数量化”、“太原子论”、“太概念化”等近智认知相对而言的。②超越。他说:“超越指的是人类意识最高而又最广泛或整体的水平,超越是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手段发挥作用并和一个人自己、和有重要关系的他人、和一般人、和大自然、以及和宇宙发生关系”。[9](P271)超越是专一入神、是忘我、是回归自然,达到这个就是高峰体验。这是听任自然、与自然高度和谐,所以马斯洛把它叫“道家的态度”、“道家的方式”,在他的著作中这个意义上的“道家的”和“生态学的”几乎作为等义词并列使用,马氏理论说明,西方心灵和东方的一样,可以通过体验证悟道家的精髓。

事实上,对道家的环境哲学或生态哲学特质与启示有所认识的远不止上文所罗列的几位人物。不过我相信这些评价对我们已有足够的启示力,因为这些评价代表着西方人士对“道家是什么性质的哲学”这一重大问题的鉴别回答,又标志着人类历史理性在20世纪对“道家是一种基本的生态或环境哲学原理体系”的学术归趋及范畴属性上的认同。道家哲学自然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加以把握,比如道家含有或可以被撤解为伦理思想、政治思想、生命思想、养生思想、美学思想等等,但是从其最根本的内容、方法和原理的属性看,从道家把“自然”作为学术目的和逻辑一致性所在看,她是统一于自然中心论体系的,自然中心论囊括了当代国外形形的环境和生态意识,而且是在21世纪里人类环境意识可能达到的最高统一性表述形式。从上述解释来看,道家、尤其老庄是当之无愧的当今之生态与环境哲学天才的祖先。西方对道家作为一种环境哲学之评价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环境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上一场真正的“哥白尼革命”,它了人在宇宙中自居的权威中心地位,标志着人类对大自然理解的根本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出现的道家视域与环境哲学视域的融合给中国哲学的新开展指明了一个历史性的方向定位——如果我们沿着这个方向对道家作出重大创新发展,那将远远超过四大发明曾对世界作出的贡献,因为四大发明是技术性的,而这一次是给全人类思想性的影响!如果我们裹足不前,让西方人捷足先登,坐失中国哲学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一次可能良机,那将是耻辱!

{注释]

[1][英]A.N.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何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贺麟.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3][奥]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转引自董光壁.当代新道家.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

[5][美]F.卡普拉.物理学之道.朱润生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6][美]纳什.大自然的权利.杨通进译.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7][美]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