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修复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修复的含义

篇1

关键词:污染土壤;危害;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是利用某些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超量吸收挥发以及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降解等特殊功能,并与根际微生物协同作用,进行原位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这种方法费用低,效果显著,不影响环境,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绿色产业”。植物修复的对象是重金属、有机物或放射性元素污染的土壤及水体的一项绿色技术。

一、土壤污染的含义以及危害

土壤污染是指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容纳能力和净化速度,而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造成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组成及性状等发生变化,使土壤的自然动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土壤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品的质量,从而产生一定的环境效应,并可通过食物链对生物和人类构成危害。土壤污染的危害包括隐蔽性和滞后性、累积性和不可逆性、不易治理性和后果严重性。

二、植物修复技术的含义

植物修复技术包括利用植物超积累或积累的植物吸取修复,利用植物代谢功能的植物降解修复、利用植物根系控制污染扩散和恢复生态功能的植物稳定修复、利用植物转化功能的植物挥发修复、利用植物根系吸附的植物过滤修复等技术;重金属、农药、石油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炸药、放射性核素等是被植物修复的污染物。这种技术的应用关键在于筛选具有高产和高去污能力的植物,摸清植物对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三、植物修复的研究和机理

1.植物修复的研究。植物修复是一项绿色技术,它是利用植物修复有毒重金属、有机物、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沉积物、地表水和地下水,是一项利用太阳能动力的处理系统。作为早期有机污染植物修复的研究对象是石油烃类,其修复机理已有较清楚的认识。

2.植物修复机理。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绿色的修复技术,已经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和关注,植物修复技术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当前进行的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复机理包括植物提取作用、根际降解作用、植物挥发等作用。

3.植物修复技术的局限性。植物修复既是一种符合公众心理需求的新技术,是一条绿色的,生态的净化途径,而且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净化的方案。该技术对环境扰动少,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修复技术”。但是植物修复技术也具有其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目前发现的超富集植物所能累积的元素大多较单一,而土壤污染通常是多元素的复合污染。(2)超富集植物生产比较缓慢,生物量低,而且生长周期比较长,因此从土壤中提取的污染物的总量有限。(3)目前发现的超富集植物几乎都是野生植物,人们对其农艺性状、病虫害防治、育种潜力以及生理学等方面的了解还不够深刻,所以难以优化栽培和培育。(4)犹豫超富集植物的根系比较浅,只能吸收浅层土壤中的污染物,对较深层土壤中的污染物则无能为力。(5)异地引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6)植物器官往往会通过腐烂、落叶等途径使重金属污染物重返土壤,因此要将富集重金属的超富集植物进行收割并作为废弃物妥善处理。

4.植物修复技术发展前景

(1)植物修复涉及一系列技术,包括不同的植被类型,其作用对象、修复机理和能力都是不相同的。(2)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加强研究植物体内各种生理生化代谢途径对污染物胁迫下的适应性反应,如光合反应、呼吸代谢、激素应激对污染物胁迫是如何做出适应性改变的,还要加强研究污染物胁迫下植物次生代谢途径反应以及逆境信号传导途径。(3)从分子生物水平加强对植物解毒机理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应重点围绕根系来探索解毒机制和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机制,植物吸收污染物首先要经过根系,因此,要了解植物、土壤、微生物整个体系下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4)植物一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可以成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生物修复技术,需进一步完善其理论体系、修复机制和修复技术。

篇2

关键词:水电开发;进化博弈;开发者;生态环境;环境恶化;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环境补偿;水电开发管理;清洁能源

中图分类号:F062.1;X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3)05007207

一、引言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源。目前,我国的能源短缺日益明显,2011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为317 987万吨标准煤,而能源消费总量为348 002万吨标准煤,供给缺口为30 015万吨标准煤(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表明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能源短缺的制约。在能源短缺的同时,能源消费还会受到碳排放目标的影响。“十”明确提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大力开发水电这一清洁能源既可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也顺应了能源消费须降低碳排放与可持续发展这一时代要求。

在水电项目开发过程中,有可能引发流域沉淀物特性的改变、水质的恶化、下游环境用水量的缺乏以及水文特征的改变、鱼类迁徙途径受阻、威胁稀缺和濒危物种、发电蓄水库中有害物种增加、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而可能会给环境带来破坏,惩罚子孙后代。这在水电项目中开发者与生态环境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博弈关系,开发者总是希望获得更多收益而不愿对生态环境给予较多的补偿;而生态环境就根据水电项目对其的破坏性补偿程度作出反应。当生态环境得到补偿以后,就会发挥其正效应,这样开发者与生态环境之间就会在某一个稳定点达到均衡,使社会、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因此,谋求水电开发项目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于水电项目开发者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博弈竞争分析,国内外研究文献较少。李镜等(2008)以政府、农民为主体建立“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分析岷江上游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问题;彭扬(2008)和徐健等(2009)以上、中下游为主体构建“囚徒困境”模型,探讨对生态环境进行补偿问题,认为双方的理性选择是考虑合作;(2009)针对华电集团、华能集团开发金沙江带来生态环境问题而暂停开发,评述了水电项目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博弈;王俊能等(2010)以流域中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实施者为主体进行了进化博弈分析;接玉梅等(2012)对水源地与下游生态环境之间进行了进化博弈分析。然而,也有不同的观点,水博(2008)认为大力开发水电是当前能源短缺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水电项目开发与河流生态环境之间不存在博弈之说。此外,刘建华(2013)在对国外公共品博弈实验问题进行综述后认为,在公共产品博弈问题上应非货币性惩罚与货币性惩罚相结合。

从已有研究文献看,众多研究者集中在上、中下游之间的生态环境补偿博弈分析,而忽视了水电项目开发者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博弈关系。虽然水博否认水电项目与流域环境之间的博弈,但水电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拟对水电开放项目中开发者与生态环境之间进行进化博弈分析,探求开发者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均衡稳定点,以期能为环境约束下的水电开发项目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模型描述

水电项目能否成功开发,可以被假定是水电开发项目中开发者与生态环境之间博弈竞争的结果。由于信息的不完全与有限理性,在作出决策时水电开发者难以确认自身选择是否会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为此,本文对有关经济主体作如下假定:

第一,参与主体。本文研究的博弈主体为水电开发者和生态环境。水电开发者是指水电项目开发商或政府,它在博弈竞争中具有优势地位。将生态环境作为博弈的另一方,是基于金纬亘(2008)提出的“与自然博弈”的概念,即“对弈的自然”金纬亘(2008)从生态伦理学角度认为,人们如果把自然当作主体看待,能更好地体现自然与人类和谐的核心伦理诉求,人们也由此可以规范自己的行为。 。生态环境虽然不具有主动意识,但它会对另一主体(水电开发者)的决策或行为以一种客观现实发生的方式进行回应生态环境作出的影响可能会有一个时滞,但本研究暂不考虑时滞问题。 ,比如水文条件与气候的改变、自然灾害等,从而影响开发者的决策,迫使开发者作出相应的补偿或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会影响开发进程,甚至暂停开发。因此,完全可以把生态环境作为博弈主体来进行博弈分析。同时假定,作为博弈主体的生态环境的决策为惩罚和不惩罚两种,其中惩罚表示生态环境恶化,不惩罚表示生态环境良好(不受影响或还有所改善)。

第二,主体行为。每个主体在博弈过程中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策略的选择,在本文博弈模型的策略选择中,开发者可以选择的策略是开发和不开放,生态环境可以采取的策略是惩罚和不惩罚。

第三,作为水电项目开发者,无论是实施开发还是放弃开发都要承担调研成本。在进行水电资源开发前,都要进行前期调研分析工作,这种调研工作不但带不来收益,而且会产生一定的调研分析成本。因此,本文对开发者进行假定:当开发者能从水电开发项目中获得收益时,才会选择开发,所获得的收益越大,进行开发的动力也越大;如果开发者选择放弃开发,其调研成本仍然存在。

根据以上假定,在借鉴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水电开发项目中开发者与生态环境两个博弈主体不同策略下的收益、成本作以下设定:

设开发者的调研工作成本为S(c),无论选择开发还是不开发,S(c)都是存在的。当开发者选择开发时,获得的收益为ρ;同时,如果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时,将会对开发者产生负效应-μ该负效应包括生态环境恶化对人们所处环境的消极影响以及开发者遭受到的负面谴责等,它表示开发带来环境恶化的负效用因素函数与获得的正效用因素函数之差。 ;如果当生态环境表现“环境良好”时,则会产生一个额外的正效应δ(比如由水电资源开发产生的正社会效益)。如果在水电项目开发中,稀有濒危物种适宜生存,人文景观完好无损,森林植被良性循环,等等,则生态环境主体收益为θ。当开发者选择不开发时,表明通过调研发现开发不会带来正的效益,这样开发者会节省时间成本投资于其它项目,产生的收益就相当于节省的时间价值r;此时若生态环境显示“环境良好”,则有一个正的收益θ(包括生态环境带给人们的一些积极影响或效应等),若生态环境显示“环境恶化”,则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同时还会损失水电开发所带来的正效应Δ(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给予的补偿),最终会导致生态环境损失Δ。水电项目开发者与生态环境主体之间博弈的支付收益矩阵如表1所示(吴祥佑,2010;靳景玉 等,2012)。

表1 水电项目开发者与生态环境主体之间

博弈的支付收益矩阵

博弈主体 生态环境

不惩罚 惩罚

开发者 开发

不开发

三、模型分析

对水电项目中开发者与生态环境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进行适应度与稳定性分析。

1.博弈模型的适应度分析

在双方博弈过程中,我们假定开发者选择“开发”策略的概率为x,选择“不开放”策略的概率为(1-x);生态环境主体表现为“环境良好”的概率为y,出现“环境恶化”的概率为(1-y)。

由以上可得开发者选择“开发”策略的适应度为:

(1)

开发者选择“不开发”策略的适应度为:

(2)

则开发者的期望适应度为:

(3)

由此可以得到开发者选取策略的复制动态微分方程:

(4)

同理,生态环境表现“环境良好”策略的适应度为:

Ψ1=x(θ+δ)+(1-x)θ=xδ+θ

(5)

生态环境显示“环境恶化”策略的适应度为:

(6)

则生态环境的期望适应度为:

(7)

可得到生态环境采用策略的复制动态微分方程:

(8)

根据复制动态微分方程(4),令F(x)=Φ′t=0,则可得到三个可能的平衡点:x=0,x=1和y*=(μ+r-ρ)/μ。但这三个点并非都是进化稳定策略(ESS)。在进化博弈中,进化稳定策略(ESS)是指必须具有抗扰动功能的一个稳定状态。换言之,y*作为进化稳定策略点,除了自身必须处于稳定均衡状态以外,如果y偏离了y*,复制动态仍然会使y回复到y*。其数学含义就是,当y0;当y>y*时,dx(t)dt

由F′(x)=(1-2x)(yμ+ρ-μ-r),可以分析开发者的进化稳定策略(ESS)。

如果y*=(μ+r-ρ)/μ,F′(x)=0,这表明所有x轴上的点都是稳定状态。

如果y*≠(μ+r-ρ)/μ,得到二个可能的平衡点,即x=0和x=1,此时有两种情况:

y>y*时,F′(0)>0,F′(1)

y0,则x=0是进化稳定策略(ESS)。

同理,根据复制动态微分方程(8),令F(y)=Ψ′t=0,则可得到三个可能的平衡点:y=0,y=1及x*=(Δ+θ)/(μ+δ-2Δ)。

由F′(y)=(1-2y)[x(μ+δ-2Δ)+θ+Δ],可以分析生态环境的进化稳定策略(ESS)。

如果x*=(Δ+θ)/(μ+δ-2Δ),F′(y)=0,这表明所有y轴上的点都是稳定状态。

如果x*≠(Δ+θ)/(μ+δ-2Δ),得到两个可能的平衡点,即y=0和y=1,此时有两种情况:

x*>(Δ+θ)/(μ+δ-2Δ)时,F′(0)>0,F′(1)

x*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开发者与生态环境两博弈主体的博弈策略情形是对等的,用相位图(图1~图3)可以表示二者的复制动态:

图1 当y*=(μ+r-ρ)/μ 或 x*=(Δ+θ)/(μ+δ-2Δ)时的复制动态相位图

图2 当y*>(μ+r-ρ)/μ 或 x*>(Δ+θ)/(μ+δ-2Δ)时的复制动态相位图

图3 当y*

2.博弈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由雅克比行列式局部稳定性分析可得到系统均衡点的稳定性。水电开发项目中开发者与生态环境主体之间博弈演化过程的复制动态微分方程如(9)式。 Φ′t=x(1-x)

(10)

矩阵J的迹为:

(11)

基于水电开发项目中开发者本位利益界定的假定,我们由此可以引申出双方博弈存在的四种博弈情形,下面就四种博弈情形下开发者的策略行为取向与稳定点进行讨论。

(1) 水电项目开发中开发者低成本与生态环境修复低成本的情形

由(9)式可知,当ρ>μ+r且Δ

表2 水电项目开发中开发者低成本与生态环境修复低成本的情形

由表2可知,水电项目开发中开发者低成本与生态环境修复低成本情形的稳定点为(1,1),即开发中选择开发,生态环境表现为“环境良好”。其现实含义在于:开发者通过调研分析,发现这片区域的水电资源开发成本较低,同时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或破坏力度,如果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或破坏程度较低,修复或补偿的费用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并且可通过对生态环境的修复而使其显示“环境良好”,开发者就选择“开发”这一进化稳定策略(ESS)。如果一旦对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项目就会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干涉,以避免出现外部不经济性。这种情形一般会出现在水电资源比较丰富,周围植被较好的河流区域。

(2)水电项目开发中开发者高成本与生态环境修复高成本的情形

由(9)式可知,当ρμ+δ+θ时,微分复制动态方程有4个平衡点:(0,0)、(1,0)、(1,1)、(0,1)。其中(0,0)和(1,0)两点行列式的值detJ0,迹trJ

(3)水电项目开发中开发者低成本与生态环境修复高成本的情形

由(9)式可知,当ρ>μ+r且Δ>μ+δ+θ时,微分复制动态方程有4个平衡点:(0,0)、(1,0)、(1,1)、(0,1),每个平衡点行列式的值与迹如表3所示。

鞍点

由表3可知,水电项目开发中开发者低成本与生态环境修复高成本情形的稳定点为(1,0),即开发者选择开发,并不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其现实含义在于:如果水电开发本身成本低,但生态环境修复成本很高时,开发者在选择开发的同时会选择对生态环境不修复;此时政府对开发者不修复行为会加以干预,导致开发项目的落空。这种情况一般会出现在水电资源比较丰富但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河流区域。

(4)水电项目开发中开发者高成本与生态环境修复低成本的情形

由(9)式可知,当ρ0,迹trJ

从以上对水电开发项目中开发者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进化博弈分析可知,双方竞争博弈的稳定点或者最佳策略是开发者开发低成本与生态环境修复低成本,这样才能促成水电项目的成功开发,但在实际水电开发项目中也可能有其它几种情况存在。进行水电资源项目开发,对生态环境修复无论是低成本还是高成本,都应安排其相应的费用,维持生态环境的良好状况,以谋求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水电开发项目保护或维持、改进生态环境方面投入的费用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导致水电资源开发成本倍增已是公认的事实。因此,水电开发项目中开发者应事先做好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并在实施过程中对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补偿或修复,以避免被中途叫停的事件发生。

四、结论

本文构建水电开发项目中开发者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博弈支付矩阵,对博弈双方进行了适应度与稳定性的进化博弈分析,得出可使水电项目成功开发的均衡稳定性策略,即开发者低成本与生态环境修复低成本。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完善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实现清洁能源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水电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在进行水电资源开发时,首先要做好对生态环境的补偿或修复工作。环保、水利、地质、国土等作为社会公共利益代表的相关政府部门,应代为行使生态环境主体权利的职能,获取对生态环境有利的补偿或修复,进而促进水电资源的顺利开发,谋求人与自然以及环境、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应建立动态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科学的生态补偿评价体系,并实现生态补偿法制化;实施“先补偿后建设、后期不断修复”的长期政策措施,把水电资源开发带给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可控之内,避免开工后停工以及的发生。

第二,拓宽水电资源开发项目资金融通渠道,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按照“谁开发,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水电资源开发项目中开发者应该承担相应的水电项目建设资金和生态补偿资金等,但是水电资源开发项目也应该有着公用事业的性质。因此,为了水电资源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给予水电开发者更多资金融通渠道。比如减税、提供低息贷款、发行企业债券以及提供一定的环保资金和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等措施。

第三,加强水电开发管理,推进水电项目有序开发。水电是可再生能源,具有发电成本低、清洁、电网输送灵活等优点。而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未来水电开发还具有很大的潜力。根据开发者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进化博弈稳定点,我们可以在水能资源丰富、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区域进行大力开发,而在一些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慎重开发。换言之,在大力提倡水电开发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水电开发项目的管理,避免无序开发,进而避免因水电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移民以及利益纠纷等问题。

针对水电资源开发项目,本文只考虑了开发者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实影响水电开发项目的主体还包括政府(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政府机构、移民等,这有待下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接玉梅,葛颜祥,徐光丽.2012.基于进化博弈视角的水源地与下游生态补偿合作演化分析[J].运筹与管理,21(3):137143.

靳景玉,谭德庆,蔡继荣.2012.基于利益分配的城市联盟进化博弈研究[J].软科学,26(6):3842.

金纬亘.2008.探寻生态伦理的核心概念[J].社会科学家(4):1619.

李镜,张丹丹,陈秀兰,等.2008.岷江上游生态补偿的博弈论[J].生态学报,26(6):27922798.

.金沙江流域:水电与生态的博弈[N].北京科技报,20090629.

刘建华.2013.社会合作与利益协调:国外公共品博弈实验综述[J].西部论坛,23(1):5969.

彭扬.2008.“流域心态”探微――基于岷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博弈分析视角[J].读与写,5(7):199200.

水博.2008.水电开发与河流生态存在博弈之说吗[J].中国三峡建设(5):1013.

王俊能,许振成,彭晓春,等.2010.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进化博弈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36(1):3741.

篇3

生态文明的呼唤:生态修复良法之治

生态文明社会的“善治”要求呼唤生态修复的良法之治。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生态环境善治及其影响下社会治理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需要管理方法和政策体系的创新,而“环境善治”理念的引入恰恰为此提供了优良的制度建构土壤。“环境善治﹙Goodenvironmentalgovernance﹚”是近十多年来国际上倡导的改革环境管理方法的理论和政策体系。环境善治理论的主要思想是要在环境保护中充分发挥相关各方的作用,并充分利用法律、行政、经济和社会手段,改变环境保护仅由政府﹙特别是由环境保护部门﹚独力举办并过分依赖行政手段的局面。环境善治倡导的手段主要有:有效的法律、有权威和有效率的政府、政府与企业的伙伴关系、政府问责制、下放权力、发挥社会机构的作用、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环境信息公开化等[7]。环境善治是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一种较为新颖的管理理论创新,这种理论也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所需要的。善治强调了有效的法律这一主要手段,法律也确是制度建构的前提和保障,生态修复法制化就成为相关制度建构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要求的善治是一种良法治理的状态,而良法是一种法制的理想状态,这种状态不仅仅在于理论的创设更在于实践的检验。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就给良法定立了三个标准,即良法为公益;良法体现自由的道德标准;良法创设的机制使政权持久[8]。我国古代传统思想里对良法也有相应的标准,儒家主张明德慎罚,强调法应具有的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教化以明德,二才是罚。与当代立法中多强调强制性处罚的立法理念相比这种思想竟更能反映法的本质。注重法的教化激励作用给我们当前生态文明良法之治目的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启发。此外,我国法家更是明确了良法另外两个标准,一是“当时而立法”[9]即法应顺应时代变化;二是“毋强不能”[10]即法要考虑实际情况以及当时的民力。由此可以看出,东西方法治思想中关于良法的标准是鲜明的,并且我们当今的社会立法也都正在或需要遵循这些标准。藉此,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要求下的生态修复良法应当具备三个最主要标准:一是应全面发挥教化与惩戒的双重立法作用,并体现其最本质的公益;二是应当顺应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需要建构生态修复法制体系;三是应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应当允许不同标准的存在。当然,关于生态修复良法的标准还有程序正义、形式正义等等,但上述三个标准更能够反映生态修复法制建设的最鲜明特征。良法是生态文明社会中生态修复法制化的方向。良法给法制建设提供了标准,生态修复良法也为生态修复法制化指明了方向。正因为这种方向性指引作用,使得生态修复良法的三个最主要标准能够决定生态修复法制化建设的最主要内容。首先,全面发挥法的教化与惩戒双重作用,是生态修复法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所具体要求的。强制性是法的一个根本特性,但是并不表示惩戒就是法的唯一作用形式。特别是当法以协调人类自身行为,达到维护自然目的,进而促进人类社会自身可持续发展面貌出现的情况下,法就不能够仅仅以强制性惩戒手段来彰显其权威了。没有教化作用的充分发挥,法律将失去一半的功效。而教化有多重形态,其中一定程度的惩戒也能算是一种教化,但是教化更多程度上是以较为温和的形态出现的。并且,许多情况下,惩戒所取得教化功能也是极其有限的。因为人总是在利与害中有所倾向,并想法躲避惩戒,找机会去逃避义务,很多情况下使法制难以有效实施。对此,现代制度经济学总结了一个重要概念———“机会主义行为”,其最根本的表现形态就是人或企业会趋利避害[11]。这是企业或人的一种本能,这种趋利避害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人或企业会不停地查找成本降低的路径,甚至通过违法来换取利益的最大化。而经济学研究认为,约束机会主义行为的最好方式就是激励,这里的激励恰恰就是教化的温和形态。通过激励措施甚至形成激励法制以此补充法教化作用的表现形式,最大限度发挥法的教化与惩戒双重功能。因此,良法对激励法制的要求决定了生态修复法制化的一种倾向,即由惩戒到惩戒与激励并重,甚至更加强调激励。其次,生态修复良法要体现最本质的公益。本文认为最本质的公益应当是建立在个体利益充分实现基础上的更加正义的社会集体利益①。最本质的公益需要发挥法的双重作用,体现法的正义价值。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正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矫正正义,主体间自愿以及非自愿的交往中所得与所失的中间,交往以前和交往以后所得相等;二是分配正义,即依据人们各自价值对于共有物的分配[12]。此后,比利时法学家达班则进一步解释了分配正义,他认为分配正义确定集体成员应从集体得到什么,它从立法上对权利、权力、荣誉和报酬等方面进行分配[13]。分配正义根据人的出身、才德以及对国家的贡献把荣誉财富以及合法公民人人有份的公共物品按比例分配给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14]。并且就民众的朴素正义观而言,只有最小限度破坏原有秩序和尽最大可能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人情、面子、权利义务分配等诸多方面,达到博弈后的均衡,这才是人们心目中最大的正义,而非在国家法的条条框框之下的开庭、审理、判决和执行[15]。分配正义关注更多的正是这种民众要求的实质正义,只有个人能够有效地从集体那里通过分配或再分配相应的权利、权力、荣誉以及报酬等方面的利益时,个人的利己主义动因才能获得充分满足。而在法律控制中,个人主义就应与集体主义相综合、相和谐。并且利己主义也能够刺激人们的积极性、激励人们做不断的努力,如果法律制度试图根除或反对利己主义,那么它便是愚蠢的②。就生态修复而言,生态修复在实践中多是对某一区域内受损的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行恢复或重建,这一区域相对于全国利益而言必然是个体利益。过去我们常常夸大整体利益忽视个体利益的满足,这并不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生态修复的社会化修复目的就是为了使得个体利益在社会整体利益实现基础上实现最大程度的满足。使得生态系统受损地区能够获得修养生息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能力。这是对生态受损地区及其人群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正义对待,是对此地区或人群最起码的尊重。由此,可以彰显其基于个体利益尊重基础上的社会正义的本质———分配正义。而建立在对个体利益尊重基础上的分配正义,更能够通过法制化形态激励人们在努力实现个体利益基础上,更多地创造并实现社会整体利益,这也充分体现了法制除了强制作用之外的激励作用。因此,从分配正义意义上说,生态修复法制化及其良法形态充分彰显了在个体平等享有权利基础上社会公益,是对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整体利益的准确阐释。再次,法应时而立,科勒曾经说过,每一种文明的形态都必须去发现最合适其意图和目的的法律。永恒的法律是不存在的,因为适合于一个时期的法律并不适合于另一个时期。法律必须与日益变化的文明状况相适应,而社会的义务就是不断地制定出与新的情势相适应的法律[16]。因此,良法应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做出应有的补充或更正,使其不断完善。同样如此,生态文明社会下的生态系统平衡的维护对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已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原有的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类法律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对于生态系统整体维护的社会实际要求。的确,我国现有立法中有环境恢复或土地复垦的规定,但不论是环境恢复原状还是土地复垦都仅仅是生态修复的初始手段或相应技术的某个方面,是工业文明时代生态环境末端治理的典型立法形态。例如,在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中有矿山恢复保证金的相关立法,有《土地复垦条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等单行立法,但是这些立法多是从土地复垦这一目的着眼。然而土地复垦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其立法理念上都仅仅是对一种环境要素的综合治理,根本不是生态系统整体的校正,将生态修复停留在以土地复垦为表现形态的立法最初阶段是不适应当前生态文明社会法制建设需要的。此外,就环境保护立法而言,同样也仅仅是对于环境要素的维护,而且这种维护仅仅停留在对于受损环境要素的保护以及对环境利益的赔偿上。对于生态系统整体平衡的恢复与重建却大多予以忽视,或者仅仅满足于环境意义上的小修小补,更难以适应生态文明对于生态系统整体维护的要求。同时,当前我国环境立法还大多以社会利益的损失与弥补为调整对象,并没有形成从根本上恢复与重建受损生态系统的法律治理概念。因此,生态修复良法要求生态修复法制化过程中必须更新原有的仅仅强调某种环境元素或生态要素的恢复治理、土地复垦治理等阶段性治理理念,从生态系统整体着眼,探索适应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要求并体现对自然和社会“全面关爱”的生态修复法制途径。最后,法应势而立,即法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良法应当体现分配正义,这种分配正义往往是针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我国的基本国情依然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且在一段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如果一刀切似地制定统一的生态修复标准,将难以体现对受损生态系统区域内公众权益的分配正义。这就需要在生态法制化过程中,使生态修复的标准更加因地制宜;同时,生态修复的主体应当多元化,主体的义务也应当有多种承担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许多情况下,资源开发引发的生态系统失衡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状态,而这种资源开发的受益方是多方面的,不仅有资源开发方本身也有未开发地区一方,甚至在这些资源开发中国家才是最大受益者,因此,让某一方承担生态修复义务是不公平也是不正义的。分配正义就是要使受损生态系统所在区域内的人群,获得与发达地区相似或者相同的社会的以及经济的发展机遇或状态。这也是生态修复的社会属性所要求的,更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本质性要求。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要求下生态修复法制的作用

通过上文对于生态修复良法以及生态修复法制化方向的讨论可以看出,生态修复法制化对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法治是社会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而法制又是法治的前提。生态修复良法标准下的生态修复法制化发展趋势更是生态文明社会有序建设的保障。首先,生态修复法制化是实现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自然方面内容的保证。生态修复本身就是一种自然修复的手段和技术形态,只不过这种技术形态以人为主要动力和执行力。没有人类社会有序的研究和开发并实施这些生态修复技术,自然的修复将是缓慢和无法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因此,通过一定的法制化标准使相应的技术指标能够有序、合理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建设服务,这是一种良法之治的表现。换句话说就是生态修复有了较为合理的标准和制度运行规制体系,生态修复相应的实施步骤和程序才能有所保证;也正是这些相应制度的运行,才能够使得生态修复工程正常有序运行;生态修复的主体、生态修复的管理者和监督者才能明确,生态修复工程所需要的各种资金才能有所保障。以此为基础,在生态修复工程广泛开展的前提下,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才能够有序和有效开展,其自然修复的目标才能够尽快实现。其次,生态修复法制化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文明”的体现。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之外的另一种更高层次的文明,也是人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状态下,对于外在自然的一种新的享受。而法制则是文明的保障,也正是法制的存在文明才具有了不断发展的可能。因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措施的生态修复的法制化进程,将为这一文明状态下的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生态修复法制是生态文明的强心剂,正是生态修复法制对于激励的强调与运用,才使得生态文明有了另一番动力。与原有的强制性惩罚措施相比,生态修复法的激励更彰显一种人性的引导和经济文明的刺激,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更高阶段的产物。这种更高层次的文明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人们也更愿意接受这种引导。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才有主动性的因素。再次,生态修复法制化的目的就是通过制度的运行,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社会的善治。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实质也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利益的均衡。而善治的要求也就是使人与自然关系在法律的作用下更加能够达到利益博弈的共通点,实现双方利益最大程度上的均衡。法律产生的因素之一就是利益的博弈,这种博弈一会带来社会关系以及各种利益的有效分配,二则带来人性文明抉择的最基本展示。生态文明就是人性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博弈中最新的体现,维护和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社会本身,而以人类社会本身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促进自然利益更好地维护,则是生态文明社会善治的本意。因此,生态修复法制化通过修复自然与修复社会双重目标的实现,体现了人类利益最大化与自然利益维护之间的最均衡状态,是法律中利益博弈均衡形态的最基本体现。因此,生态修复法制化能够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善治要求提供最需要的法律制度。最后,也是最实际的是,生态修复法制化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提供了实践的可能性。一方面法制建设能够为社会建设提供最具实际操作意义的制度建构方式,生态修复法制建设能够从制度建设上量化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各项要求,例如权利要求和义务承担要求等;另一方面,生态修复法制化将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最基本要求一一设定为最基本的社会道德标准,并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取得了由理论到社会实践的强制力保障;再一方面,生态修复法制是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创新,是其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要求下的新发展。生态修复法制理念弥补了原有的环境保护法治建设中只注重惩罚不注重激励,只注重保护不注重修复的弊端,实现了环境保护法治向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要求靠拢的现实要求。这将使得生态文明社会法治建设更加完整和更符合社会经济建设的实际。四、关于生态修复法制的几点建议基于上文对于生态修复法制化的若干理论解读,本文认为建构生态文明社会要求下的生态修复法制应当从以下几个制度的建立进行考虑。首先,应建立专门的生态修复管理制度。明确生态修复的义务主体和生态修复的对象是建立管理制度的前提。关于义务主体,本文认为,国家应当是生态修复义务的主导者,是最重要的义务主体之一。不仅因为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更是因为在我国国家是各种资源的管理者和所有者,因此负有不可推卸的主导责任。但是其他所有因生态系统受损而获益的利益体都应当对生态修复负有应尽的义务,只不过这种义务可以通过国家进行“代执行”。关于生态修复的对象,本文认为,不仅是受损的生态系统,那些没有受损但是遭到一定程度破坏的生态系统也应成为生态修复的对象。基于此,生态修复的管理者应当是国家及其各级政府,各项生态修复活动的管理都应当由政府代表国家统一行使管理权。为此,应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建立专项财政,成立监管部门等等。其次,应建立生态修复规划与评价制度。这一制度与现有的环境规划与评价制度可以互鉴。但是在生态修复的评价制度建立上,生态修复的标准制度应当更为因地制宜,允许不同地区设立符合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生态修复标准。生态修复规划制度应当更加民主化,为此应当允许公众参与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生态修复工程的规划与实施过程,扩大公众参与生态修复的范围;设立更加便民的生态修复信息公开制度保证公众的知情权;构建公众否决制度,将生态修复工程切实与民生民意结合在一起,实现最大程度的文明开化。在评价制度建设上也应当更加能够体现文明的要求,不仅要专业化评价队伍,设立专家评价机制,还要使得评价更透明,更具有决定功效,将评价结果直接与各种工程验收以及个人利益挂钩,提高生态修复评价机制的权威性。再次,应建立生态修复的专项资金机制。除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生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外,还应当鼓励民间生态融资和投资;制定政策,激励公众从事生态修复产业,促进新型生态修复产业的发展;设立专项财政,保障生态修复资金源的稳定;建立生态修复保证金制度;最重要还是要建立生态修复基金,从根本上改变资金链的问题,也同时为建立生态修复激励机制奠定资金基础。再有就是应建立生态修复激励制度。在政策上要给予生态修复个人或企业以优惠,鼓励他们研发技术和投资生态修复产业;在资金上建立的生态修复基金应当有专门的鼓励经费,专门用于“有功则赏”;在业绩评定上要直接与个人工作相挂钩,把生态修复的业绩作为管理者考核、奖励或升迁的依据;在保证金制度上要有返还机制,对有功者要返还奖励;在污染费以及资源税费制度上也要有返还奖励制度;同时还应当建立起专门的激励标准和激励权益救济制度以及监督制度等。最后就是要建立起相应的辅助制度,例如生态修复权益救济制度,生态移民的搬迁安置制度,生态修复功能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生态修复补偿和赔偿制度等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生态修复的补偿制度不同于生态补偿制度。生态修复补偿是对特定主体而言的具有实际可算损失的补偿,或者是对其在生态系统受损状态下可实际获得利益的补偿。这种补偿往往是通过资源开发成本使受益者直接给付。

本文作者:吴鹏工作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篇4

18至19世纪的工业革命,在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的北美洲地区造就了一批矿业城镇。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出现了大量矿业废弃地,从而导致了这些资源枯竭型矿区城镇区域环境的污染和自然景观的干扰、矿山地质灾害和安全隐患以及矿区地下含水层破坏和土地资源的浪费,乃至引发其他社会矛盾。因此,如何通过生态恢复和重建,促进废弃地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再生,尤其是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对矿业废弃城镇的环境恢复与经济重建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世界上最发达地区之一的北美地区,其矿业废弃地旅游开发中的生态重建理论研究与实践走在中国前面,对中国有诸多启示。

2 变废弃地为自然与文化景观遗产的理念

2.1 废弃地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原则与准则

美国生态重建学会(Society of EcologicalRestoration International,SER)定义生态恢复(restoration)为将人类所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成具有生物多样性和动态平衡的本地生态系统(indigenous ecosystem),包含修复(rehabilitation)、复植(revegetation)、复垦(reclamation)、重建(reconstruction)等含义。矿业城镇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核心在于恢复被破坏了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

美国当今推崇一种在新理念下的模拟自然生态的修复模式,即在应用现代3S技术对被扰动区域和周边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气候等条件进行详细了解和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理论、应用数学、应用计算模拟等先进技术,设计出近似自然地理形态和过程的人工生态修复模型,并按照设计的模拟自然模型施工和修复生态。这种基于自然生态系统恢复的现念强调修复后的生态系统在整体上必须能够自我维护、自我保持,并逐渐增强系统的生态功能。

2.2 恢复废弃地良性生态功能与保护文化遗产并举

在北美地区,政府高度重视把资源枯竭型城镇中的废弃矿区划作生态恢复区和后工业景观带。一方面修复和治理废弃地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废弃土地开辟新型的旅游和休闲场所,将原有的废弃环境逐渐改造成与当地人文与历史景观相匹配,适宜人们娱乐、休闲,并具有生态良性发展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综合的动态系统。这种综合考虑自然与人文景观的重建规划强调了根据废弃设施和结构的自然特性,对废弃地环境进行适应性地修复改造、循环和再利用,使工业遗址景观在衰败和更新的动态过程中,与自然环境一起得以保护,从而实现重建废弃地的良性生态系统功能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相辅相成。位于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布查特花园(The Butchart Gardens)和加拿大北方育空地区道森市镇(Dawson City)就是加拿大资源枯竭型矿区城镇转型发展旅游的成功典范。

1904年,布查特夫人以丈夫罗伯特・布查特(Robea Pim Butchart)的因采掘殆尽而废弃的石灰石采矿场为基础,规划建设了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供游人欣赏的占地55英亩的庄园式植物园。从最初栽种豌豆花和玫瑰开始,经过布查特家族近百年的投入和不懈努力,今天的布查德花园已成为代表加拿大园艺水平,反映历史和现代庭院花卉特色的世界最著名的花园之一,每年吸引逾百万游客前来参观。对于这个“化废墟变神奇”的私家花园,加拿大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2004年,该花园被列为“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National Historic Site ofCanada)。

道森市镇是加拿大北方育空地区的一个在资源枯竭的淘金矿区废弃后保留下来的北方小镇,这个位于北纬64度亚寒带气候地区,仅有1300人常住人口的小城镇,每年竟然接待60000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多年来,当地政府、矿业主、地方非营利性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和国家旅游规划部门合作,保护和重建了这个加拿大最重要的国家历史遗址之一。他们再现了100多年前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包括铺设在土路街道上的木板人行道,沿街两侧修复了具有19世纪建筑风格的教堂、法院和房屋。观光游客可以沿着参观栈道漫步在蜿蜒曲折的淘金河谷中,了解当年采矿技术的发展和如何发现这里的金矿,以及曾经兴盛一时的“淘金热”对育空地区的土地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旅游业的发展使道森市镇成为加拿大西北地区最吸引人的旅游胜地。

3 矿业城镇废弃地生态恢复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机制

3.1 完善健全的法律保障制度

由于国家法律的强制作用及其科研工作的进展,美国的矿区环境保护和治理成绩显著。美国的土地复垦工作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先后在全国26个州制定了露天采矿有关土地复垦方面的法规,并于1977年8月3日正式颁布了《露天开采控制和复垦法令》。据美国矿务局调查,美国平均每年采矿占用土地4500公顷,被占用土地已有47%的废弃地恢复了生态环境,1970年以来生态恢复率为70%左右。加拿大的联邦和地方省政府部门都依法建立了一系列完善和严格的矿产资源开发的审批程序。矿区开采后期的收尾和封闭工作的规划和环境监测验收方案亦非常严格。

3.2 官方与地方民间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与监督

在矿业废弃地再开发项目的立项和审批过程中,建立官方与地方民间利益相关者等多方协商与合作的平台是城镇废弃地再开发及城市复兴的决定因素。北美地区通常把这种政府和民间的合作称为“公私合营”(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部门牵头制定政策标准,民间的组织或机构提出意见和方案,通过理事会的专业评估,经由政府发展为城市规划的正式内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协作贯穿着从规划制定到规划实施的整个过程,以保证地方政府部门、开发商、管理者和社区居民之间各环节的自然与和谐。在管理层面上,所有利益相关者相互监督,确保在开发过程中不破坏自然环境,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彰显地方文化。

4 城镇废弃地旅游开发中的生态重建措施

4.1 废弃地高强度生态重建与旅游规划

北美地区通过严格的《复垦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对废弃矿区的生态环境进行高强度的重建提出严格要求,不仅要使受到破坏的土地达到可供利用的状态,而且坚持植被恢复要经过一定的恢复期(一般地区5年,干旱地区10年)以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开发。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地方议会委托设计单位对已完成生态恢复的矿业城镇废弃地进行旅游规划。

4.2 从生境、生态系统至景观多层次的生态重建

北美地区的实践证明,矿业城镇废弃地生态重建过程就是维持该地区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且与周围景观价值相协调,最终达到生态整体性的健康发展目标。通过植被修复与重植,来维系该地区生态平衡;当植被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应适度增加植物的种类,保护生物多样性,争取植被能恢复到原貌,通过某些动物和微生物品种的引入,最终形成改造区域生态环境的能力,以期恢复到开采前的原貌,并重建符合用地特点的景观类型,如森林、湖泊、湿地等。因此,恢复、保护废弃地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多样性、维护自然及景观的独特性和完整性,满足物种生存空间或共栖关系的产生和恢复,可以为废弃地再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5 对中国的启示

5.1 在旅游开发规划设计中应该注重提供生态服务与管理功能

我国在矿业城镇废弃地的旅游规划中,应根据项目用地的生态恢复现状进行分类,如生态保护区、生态保育区、生态恢复区等,并在与废弃地利益相关者充分协商和对话的基础上,尽可能考虑和顾及各方对生态服务的利益要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以求达到对旅游景区进行统一的综合管理,对建立在废弃地之上的旅游景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的生态功能恢复能进行有效地规划、设计和实施生态复垦和重建。

5.2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资源枯竭废弃地区生态重建与恢复成功的标准

我国在矿业城镇废弃地的生态重建上,应吸取北美地区复垦法案及矿山恢复保证金制度等政策管理的经验。在制定资源保护和生态恢复标准时,从矿业生产的源头对将来矿产用地恢复提前布局,并将未来的旅游开发规划作为保护地方资源和资源枯竭后地区发展的目标之一,为废矿区城镇的生态重建规划布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5.3 提高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复合型的旅游规划技术水平

篇5

关键词: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审计方法

人类带来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前所未有的丰富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资源破坏,危及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保护资源环境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然而,经济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资源环境保护作为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单靠市场机制是解决不了的,不仅需要环境资源保护关系主体诸如财政、环境、卫生、水保等主管部门的严格管理和资源开发利用企业的意识觉醒和有效配合,也需要具有独立于资源环境保护关系主体之外的审计部门的监督、鉴证和评价。因此,作为国家综合经济监督部门的审计机关,被赋予了对资源环境再监督的重要任务。出于监督资源环境保护有效实施并实现预期目标的需要,就产生了资源环境审计。

资源环境审计是审计组织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对被审计单位资源环境会计披露的信息进行真实性、合法性的验证,是披露其资源环境状况及环境经济责任鉴证的特殊审计,是环境科学与审计实务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审计工作实际应用学科。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资源环境采取什么样的审计方法,我们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来探讨在审计过程中采用的方法。

一、传统的资源环境审计方法

随着审计技术的发展,新审计准则对审计方法进行了新的归纳,分别列举了类方法: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在资源环境审计中传统的审计方法对资源审计来说是必须和有效的。然而,最主要的是其审计创新方法。

二、资源环境审计的创新方法

(一)机会成本法

机会成本就是为了获得某样东西而必须放弃其他另外的东西。资源有限性和稀缺性决定了选择一种方案形式就必须得放弃其他的方案形式.在你所放弃方案中可能获得的最大经济利益就是你所选方案的机会成本。

在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方法,它从资源的稀缺性和多用性出发,帮助决策者建立配置资源时的比较观念,全面地考虑各种备选方案的收益.该方法既可用于估算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又可为资源最佳利用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最重要的是机会成本法简单易行且有效,可为环境与资源不同利用方式的选择、为环境与经济的权衡提供决策依据.特别适用于因水资源短缺、废弃物占地等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计量。

例如,鄱阳湖的水资源有A、B、C、D四种使用方案,其中A、B、C三种使用方案所获得的效益分别是10万、20万、30万,而D方案的效益难于计算,如果按D方案进行使用就失去了按照A、B、C方案使用鄱阳湖水资源的机会,A、B、C方案中获得的最大经济效益的是C方案—30万,那么,30万就是水资源按D方案使用时的机会成本。

(二)资产价值法

资产价值法是指把环境质量看作是影响资产价值的一个因素,当影响资产价值的其他因素不变时,以环境质量恶化引起资产价值的变化额来估计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方法,称为资产价值法。

例如,用房屋资产价值变化来估计大气质量变化造成的经济损失或收益:房屋的价格受房屋特性(如大小、新旧、结构类型等)、四邻条件(交通便利程度、周围学校、商店等情况)和环境质量的影响,通过调查并使用多变量分析建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计算出大气质量变化引起的房屋价值的变化,说明大气质量变化造成的经济损失或收益。

根据此方法来推算环境资源的价值时常用回归分析法计算、测定环境条件对地价的贡献度,该贡献度可视为环境资源价值,该种方法适用于宅地周边的森林、草坪等绿色效益的计量。

(三)人力资本法

人力资本法是指用收入的损失去估价由于污染引起的过早死亡的成本。

该方法专门用于评估计量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的经济损失,将环境污染引起的人体健康损失分为医疗费、丧葬费等直接经济损失以及护理费等间接经济损失,适用于对人身危害重大的重污染企业环境污染的计量。

鄱阳湖周边有很多的工业区,一定要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所有工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要求做到持证排污和达标排放,防止产业承接中的污染转移。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生产能力,污染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加强对高污染、高危险物品和放射源安全监管和应急体系建设。这样才能保障鄱阳湖周边290多万人和71万头牲畜的饮水安全。

(四)恢复费用法

修复费用法是利用恢复资产功能所支出的费用金额来直接估算资产实体性贬值的一种方法,所谓修复费用包括资产主要零部件的更换或者修复、改造、停工损失等费用支出。如果资产可以通过修复恢复到其全新状念,可以认为资产的实体性损耗等于其修复费用。

环境资源被破坏,其改善的效益较难评价.可以估计恢复或防护一种资源不受污染所需的最低费用,就是恢复费用法,该方法适用于鄱阳湖周边消烟除尘以及湖水污染后的处理等治理费用的计量。

(五)防护费用法

篇6

关键词:历史文化村落;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历史文化村落的景观规划设计,项目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基础相对优越,历史和人文脉络相对纯粹。从景观设计师的视角出发,历史文化村落可极大地依托山体、水系、林地、生物物种等自然生态资源,并将生态与自然景观的保护和修复作为先决条件进行规划设计。总的思路,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以自然景观和生态格局打底,将建筑、道路、地形看作景观元素,将历史、文化痕迹和生活印迹作为时间轴线,将新型的人居体验和生活方式的引领作为发展和示范方向,进行细致和可实施的规划设计。

景观规划目标与原则

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反映村落历史,能满足人们休闲、旅游和教育需求,景观规划设计强调以下几条原则:

1.场所性原则:设计体现场地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及特色。为体现农耕时代的普遍性的含义,设计中高度提炼一些农业化生产的符号表现时代特点;设计上充分提取村落中仍然保留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形式符号,如标语、口号、宣传画等,以记录一种历史的氛围。

2.功能性原则:满足生态环保、景观营造、休闲游憩、文化传承、科普教育、防灾避险等多种功能。

3.生态原则:强调生态适应性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与完善,利用乡土树种进行配植,形成可持续的生态群落。

4.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减少工程量,挖掘场地的经济效益。保留和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建筑和植物(大树),力图在最少改造的前提下,创造富有特色的景观;减少维护成本,大面积播种野花、野草和乡土植物群落;通过功能性餐饮及茶座的经营,获得经济利益。

设计理念:

对于历史文化村落的景观规划设计,我们充分尊重场地的原有条件,其间的道路、池塘、丛林、古树及古院落,都维持场地原有的状态,本地建材或老旧砖瓦也被尽可能的利用。这种对场地的尊重,不但可为现代社会留下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也可为工程建设缩减投资和周期。当然,对一些与场地和主景观不协调的原有树木,设计也会对其进行移栽。景观规划设计会在充分护留原生景观的基础上,从材料、色彩、植物种类、环保和生态等方面入手,谨慎的加入一些新的设计元素,力求既能直观的反映原生的生态和人文背景,又能贴近现代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规划设计一般会以村落的本土文化为核心,以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等为主题,力求将村落打造成为融文化科普、旅游休闲及农耕体验为一体的参与性景观园区和可持续发展示范园区。

景观分区:

历史文化村落的景观规划设计,一般可按照功能及景观特色设置景观分区,常规分区可至少包括:入口景观区、草堂与茶轩、古村落文化体验区、生态养殖区、宗氏祠堂景观区、景观绿化区、休闲游憩区等等。其中:

入口景观区,构成村落与世外的动静交融之所。作为游客与造访者的集散和休憩功能区,入口景观区宜营造浓厚而独特的山村气息和集市氛围。

草堂与茶轩是村落必不可少的景观节点,其不但是为游客提供品茗或小憩的场所,也是展示村落诗书文化的所在。

村落一般会整饬若干个古旧院落,也可建造部分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民房。古村落的房屋、院落通常会依地形地势而错落有致,加上水井、沟渠等历史遗存,与之交相呼应,构成灵动的景观元素。院落一般由灰砖或毛石垒砌围合,并辅以条石或砖瓦铺地,斑驳中彰显着历史积淀。每个院落会以不同的格局,和含蓄而精致的植物配植,展示主人或朴实或雅致的气质。

村落一般可将原来凌乱的养殖集中规划,整洁环境,规范管理。规模化的养殖,也可为游客的参与和互动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宗氏祠堂作为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使得族人传承着宗氏的脉络,寻到他们的根。祖训与祖宗排位,使得族人的向心力和归属感在此凝聚。景观设计一般采用稳重、典雅的景观铺装形式和配植风格,以及经历时光雕琢的历史印迹,记录和讲述村落的沧桑与坚忍。

村落所依托的山林,多是夏荫烈日,冬障风寒,春华秋实,季相万千。景观设计会在林间贯穿小路,并在一些高大树木的下方开辟休息和活动的小场地,为游览增加舒适性和趣味性。路的两侧和亲近游人的景观节点,则按区段配植不同的野花组合,以丰富景观层次和植物群落构成。

休闲游憩区会建造素雅的砖木建筑,以满足商业、餐饮、住宿等需求,建筑布局较为紧凑,为游客休憩驻足及其他日常需求提供便利。休闲游憩区人流纷杂且活动频繁,此处景观以毛石类硬质铺装为主,以花箱、花架形式配置花卉,以便必要时为满足人员活动而腾空场地。

文化发掘:

历史文化村落一般都具有清晰的历史印迹和厚重的文化底蕴,隐约于村落的建筑、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村落的文化符号可从传统服饰、家居器具、笔墨纸砚、书画案桌等具象事物中提炼,也可在庭前屋后、花境农田的诗情画意中品味。中国历代都是富有才情的时代,当代的古村落,清幽澹雅的园林氛围仍可以展示古时文人的隐逸情韵。即使是现代的人们,在这里仍可体会到那种精神领域的平衡,产生和谐宁静的心境。

生态与可持续:

历史文化村落的景观规划设计,不应采用极端的生态保护与环境主义的方式,而应借助生态恢复和更新的思路,强调对原始场地条件的尊重和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强调文化内涵的挖掘和通过设计来体现自然与普通的美。

对于场地的生态环境,设计强调了生态适应性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完善与维护,强调可持续性。在充分护留原生植物的前提下,配植注重多样性,形成可持续的生态群落。注重水体的自我净化与保持。乡土野花野草的使用,在丰富景观层次和植物群落,保持村落原貌的同时,更多的是向人们传达着新时代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希望以此唤起人们对自然、对生态环境乃至对平凡事物的尊重。

总结:

历史文化村落的景观规划设计,既不是对现有景观做彻底的清理,也不是恪守原来的风格和走极端的生态恢复道路,而是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适度保留现有条件,并通过新的设计,表现场地精神,同时赋予场地新的功能和形式。实施途径概括起来就是,保留,重塑,创新。

所谓保留,首先是阅读场地,保留和尊重“无设计” 和原设计的场所精神。因为那是时间的作品,是历史的积淀,更是故事的载体。场地的原生植物群落(恢复),现有地形和高大植物,使用者的日常体验和活动印迹,都是保留的对象。

所谓重塑 ,就是对现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复,通过增与减的处理,在现状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劳动情景,揭示场所精神。并更充分地满足最现代的审美需求。

所谓创新,就是用创新的设计语言和可持续思维,适应现代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创新。 这包括:

材料的创新:乡土草花的种植,废旧建材(制品)的使用。

形式的创新:建筑主体的线角、图案、材质在场地空间中的呼应和延续。

空间的创新:为现代人的日常活动和心理减压开辟新的参与性景观空间。

篇7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效应评价;PSR评价体系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大型工程项目,对经济、社会、生态的影响巨大。一直以来,对于水利水电项目利弊的讨论从未停止,从不同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在经济领域内,水利水电工程拉动了内需,刺激了经济增长,并且带来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但从生态角度分析,水利水电改变了河流、湖泊的天然属性,对工程区域的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产生的连带效应甚至扩散至相当远的区域。怎样建立起科学的可操作的水利水电生态效应评价体系是综合评价工程项目利弊的有效依据,根据目前最为流行的联合国环境署“压力―状态―响应(PSR)” 模型,本文试图构建新的评价指标框架。

一、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效应的含义

我国的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目前正处于生态制约的阶段,现阶段工程的设计规划都要考虑生态效应的制约。所谓生态效应,就是由于人为的因素造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进而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生态破坏和生态修复。一般而言的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效应是指两者复合作用的结果。国家进行这种大型项目的目的是实现水能的有效利用,均衡水资源的分配,但通过长期观察与研究就会发现,水利水电工程所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于生态环境。对生态的破坏显而易见,水利水电工程直接改变了河流流域内的原生态系统,打破了局部的生态平衡。生态修复主要是指有目的地改变水流规律,在遭受破坏的区域重新建立起相对适宜的生态系统,恢复自然环境的生机。

二、生态效应的特点

水利水电生态效应是多方面的,影响较为广泛,特点比较明显:

(一)生态效应的双重性

如前所述,水利水电工程既可以满足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实现运输、渔业、灌溉、旅游等收益,为人类社会服务,但同时也造成了工程区域和相关地域的环境破坏,生态条件改变等消极影响。

(二)生态效应的系统性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自然、社会、工程、生态的多元一体化系统,资源及信息在这个系统中相互流通,系统要素之间具有极大的依赖性。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会给其他要素造成影响,它们共同组成一个综合协调的运行系统。

(三)生态效应时间上的动态化

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之时及建成之后都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并且这个影响是持续性的作用。在不同阶段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响效果,例如在建设之初当地生态呈现出断层式的巨变,在随后的阶段,生态系统自有的修复功能可能会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长期来看,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营仍将大幅度地改变当地生态系统。

(四)生态效应空间上的广延性

我国河流湖泊密布,水域较广,水资源相对丰富,适于建造水利水电工程的河流段情况各异,又由于各地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差别,使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效应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地域差异。

(五)生态效应的累积性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时间跨度上生态破坏慢慢积累。由于现代生活生产方式对用电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很多适宜建造梯级式水电站的河流段都被开发成了梯级式的水利水电工程,一般来说,这种梯级式的工程对生态的破坏更为显著,越是到下游地区,生态破坏的累积性就越明显。在空间上表现出生态效应的累计性。

三、水利水电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水利水电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分析生态效应各要素的影响程度对工程相关区域的生态结构和生态功能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该体系能够对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所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描述,并且具有能够预测未来该地域生态结构功能发展趋势的作用,通过对当前的反映和对未来趋势的预测,使相关利益者能够很明了地理解工程建设对生态施加的影响。

(一)选取生态效应评价指标的原则

本文的目标旨在建立一个科学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除此之外,在评价生态效应时还应遵循整体性的原则,水利水电工程是综合性的项目,具有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自然的多重要素,在制定指标的选取时一定要全面囊括,整体系统;前瞻性原则,水利水电工程是“百年之计”,其决策要面向未来。同样的,对于生态效应的评价也应注意到时间跨度和效应累积性的特点,能够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的评价体系;针对性原则,大多数工程项目都可能产生不要同程度的生态破坏,各种行业的生态效应不尽相同,因此,要针对性地构建适于水利水电工程特点和性质的评价指标,以保证与实际的对接和可操作性;空间特异性,我国地理幅员辽阔,涵盖了不同的地质特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为满足辐射区内的供水供电等要求,因此,只要有此需求并且有条件建立工程的地方都有可能成为建设地点。指标的确定也应该因地制宜,充分显现出不同地域的生态效应指标特征。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指标体系是“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式,这种模式所体现的思维逻辑表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与环境的作用关系。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消耗资源,产生污染及其他产出物,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改变了自然环境的能源储备和生态质量。反向来讲,这些人类施加的影响终将以其他方式重新影响人类自身的活动。在不断地相互影响进程中,逐步构建成了“压力―状态―响应”关系。该模型有三大类指标,也就是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每类指标指代在一个相对的循环期内不同时期要素的状态。其中压力指标指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消耗自然资源、排出废弃物等;状态指标指特定时期环境和人类生活的状态特征,包括环境的破坏度、人类生活质量等;响应指标指人类的反思和行为,即人类怎样修复被破坏的自然环境,怎样避免自身行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基于对PSR模型的思想,可以构建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图(如图1)。

根据以上对生态系统PSR模型及其指标的选取标准,可以构建如下包含三个层次的指标评价体系:第一层既是目标层,以水利水电工程区域生态效应综合指数为总目标层;第二层是准则层:是指对生态效应起限至作用的因素;第三层是指标层,是区域内生态效应综合指数的基本层面,有可量化的指数构成(见表1)。

建立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效应的PSR指标体系,能够明了地表现出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修复的双重功效。在这种指标评价体系中,包含了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工程对自然的影响和对人类自身的反作用。比起以往的评价体系更具有科学性、适应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侯锐,刘恒,钟话平,耿雷华. 基于PSR模型的水电工程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想[J].云南水力发电,2006(02)

篇8

关键词:景观;设计策略;生态恢复

中图分类号:S75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生态设计的含义

随着景观生态设计概念的发展延伸,当下的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是以景观生态学理论甚至更广泛的生态学理论(包括生物生态学、系统生态学以及人类生态学知识等)为基础,通过景观设计手法以及工程技术对某一尺度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创造生态功能良好、美学价值高以及满足人休闲游憩活动的景观格局。 从地区绿色廊道规划到公园场地设计都属于生态规划设计的范畴。生态设计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完整生态系统,而不是强调“人类中心论”或“自然决定论”。 从而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最根本目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2.生态设计的原则及目标

景观生态学旨在使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相互达到平衡。景观生态学将各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有机整体, 作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的效益要大于所有子系统之和,各生态系统以自我稳定与自我组织为运行原则。生态景观设计遵循三个目标:维持整体景观的统一性,提高景观的可持续性,突出地域的自然与文化特点。

①自然优先原则。 自然有其演变和更新规律,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生态设计要尊重自然过程并充分利用自然的能动性来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

②最小干预、最大促进原则。设计最大限度借助自然力,尽可能减小对场地的干扰,并努力通过设计的手段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利用和能量循环, 维护场地的自然过程与原有生态格局,保证生物多样性。

③“4R”原则。“4R”即 Reduce、Reuse、Recycle 和 Renewable。“Reduce(降低 )”减少对各种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谨慎使用可再生资源;“Reuse(再利用)”在符合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对基地原有的景观构件进行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建立回收系统,循环利用回收材料和资源;“Renewable(可更新)”利用可回收材料与保留下的资源,创造新的景观,服务于新功能。

3.生态设计的手法

①生态优先、模拟自然。 设计师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就是要保护自然环境以及在人造景观中通过简单模型模拟复杂的自然过程,做到保护原有场地的生态环境。 这在湿地和河流景观的生态设计别重要。一直以来很多针对河流生态驳岸的研究反对河岸固化,破坏湿地与河流与陆地交接处的生态多样性以及阻断水陆的物质和能量交流。 生态驳岸除具有护堤、防洪基本功能外还具有补枯、调节水位,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对河流的生物过程也有重要作用, 是人工景观简单化模拟自然过程的良好运用。

②利用自然、植物造景。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健康,有其自身演变和更新规律,自我维持和恢复能力强。 利用自然来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再生更有效率,很多设计师利用植物造景特别是乡土植物种植来实现场地生态框架的构建。 自然界的每一种植物都有其生态功能,可以有效处理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进行生态修复,且易于维护管理,同时提供绿色的、宜人的自然风景。 例如在成都府南河治理工程的活水公园中,就运用水生植物来净化被污染的河水,生态价值高,生态效益好。

③借助科技、运用生态材料。 利用高科技技术和材料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也是当今生态设计的重要手法之一。 例如,现在一些公园运用太阳能灯具等等。在材料的运用上,设计师应该力求寻找一种耐久性长,本地生产的、低维护性、低能耗的材料。近来,生态材料得到广泛运用。生态透水材料的使用就是生态优先的体现。 城市中大量的硬化材料不透水、吸收和储存热量能力强,造成城市地下水源得不到补充,下雨时城市的雨水系统的压力巨大,热岛效益增强等,生态透水材料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两大难题。

④再利用场地材料。 充分尊重场地历史,保留场地的原有材料再次利用。这种处理手法让人们怀念场地历史的同时也节省了材料,避免了对场地原有生态环境再次人工化。1972 年,设计师理查德・哈格在主持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的景观设计时, 就注重保持原本地貌,选择性保留了基地中的旧工业设备。 工业设施和厂房被改建成餐饮、休息、儿童游戏等公园设施,重新获得了景观价值,同时营造了场地的记忆感,能够通过景观唤起人们的共鸣。

三、我国景观生态设计实践

1.成都活水公园

活水公园是我国景观生态设计的重要实践代表。活水公园是以水为主题的生态保护公园。公园在景观设计立意上就着眼于生态保护的教育和宣传。公园取府河河水,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向人们展示被污染的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过程。景观化污水处理系统,工程技术与植物种植相结合,水过滤的机理主要是:①基质的过滤,物理过程净水;②植物的吸收,生物的过程净水,利用自然做功;③微生物对有机物污染物的降解。 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水体循环利用过程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公园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还满足了美学价值和游憩功能,是景观设计作为生态修复途径的典范之作。

温州杨府山垃圾处理场封场处置与生态恢复工程方案

近年温州杨府山垃圾处理场封场处置与生态恢复工程方案也成为生态与艺术相结合的工程典范之一。在处理温州杨府山垃圾处理场的污染问题中, 风景园林师参与到环境保护的传统领域,与环境工程师进行了跨学科合作的探索。 合作中设计师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 不仅将垃圾处理场作为环境工程的改造对象,也依托垃圾场作为生态恢复的物质基础,同时利用大地艺术的形式把环境工程设施和园林景观设施作为整体统一规划布局,统筹安排经营。 并在此项目的基础上提出工程技术、生态恢复与艺术效果相综合的理念。完成了从垃圾处理场地到城市公园景观的转变,形成了尊重场地精神、体现生态伦理的后工业景观。从场地现状出发,通过对垃圾的填埋体进行整形,在填埋物上构筑最终覆盖层,设置地表排水系统,建造地下周边收集系统收集垃圾渗沥液,并在场地周围设置深入隔水层的垂直截断墙作为垂直防渗系统,把堆放场改造为卫生填埋场。 并通过大地艺术的手法适当进行地形改造和表层改造,加上环境设施和景观设施的一体化设计取得了生态修复和景观美化的双重价值,将一处废置的城市垃圾用地转变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四、总结与问题

景观规划设计作为生态恢复和保护的一种重要途径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实践。 通过生态设计,是以可持续的方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关系。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通过生态设计来修复已经污染的城市地区以及以生态设计面对待开发的地区,这样才能营造与自然友好、与未来友好的人居环境。但同时,我们在强调生态设计时也存在一定问题。生态景观设计的完善和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态效应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监督和评估以及专业技术指导。 而我国目前普遍缺少这种长效的保护和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都市生态农业;林下经济;前景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温室气体增加、生态环境恶化,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随着以上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生态危机等发展障碍。面对新形势,我国现代农业最根本措施是利用发展方式与技术将农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进行实现,并将农业发展层次与实力进行提升。因此,改变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而都市生态农业的重要形式之一为林下经济。

1都市生态农业发展

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而言,由于现在都市经济的增长方式为挤压式,因此未来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成本均会不断地升高。有许多实践证明,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只能是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发展都市生态农业能够加快我国各地都市的生态农业的发展速度,并能够同时获得生态、社会以及经济等多重效益,还能为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2林下经济的含义与作用

2.1什么是林下经济我国的林下经济兴起于21世纪初,目前,林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都市生态农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下经济能够将林业生态资源与林下空间进行充分地利用,并对农林牧产品的综合开发、观光旅游、养殖、林下种植等进行大力地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等综合效益。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都市生态区与近郊区能够将林业产业生态的优势进行充分地发挥,并加速林下经济开发的发展。近年来,林下经济不断地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在国外,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相对较早的国家如德国,该国高度重视都市农业的生态发展,并以“森林城市”作为发展目标;国内如天津、上海以及北京等大城市也加入了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行列中,如今,北京已将林下经济作为能够使农民增收、促进首都生态发展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

2.2林下经济的作用

林下经济能够将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多重效益进行同步实现。近几年,国务院出台了将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加快的相关意见,以便能够更好地加快林下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使其多重效益得到充分地发挥。林下经济不仅能够使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多重效益得到发挥,而且还能够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地保护,并使农民的收入得到增加。

3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的选择与对策

3.1发展模式的选择

由于都市林下经济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与发展空间等客观环境因素,因此,在选择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时,应对以上特殊的客观因素进行充分地考虑。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对城市需求必须进行服从,发展模式必须服务于都市的现代化发展,并将都市林业的空间地位进行突显;同时将服务业、工业、林业、农业等多个产业进行联动,将林下经济的都市服务功能进行最大限度地开拓。第二,由于林下经济能够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相关服务、技术的领先发展等进行维持,并具有修复保护环境、防止城市污染等功能,因此,在选择发展模式时,应将城市旅游休息市场的优势进行充分地发挥,并将林下旅游、休闲体验等林下经济项目进行重点地发展。

3.2对策

第一,加大投资力度。能够将我国现代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得到实现的重要决策是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由于林业经济是产出与投入均相对较高的产业之一,若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相应的效益与规模则难以产生。因此应加大对林下经济的投资力度,并对农民发展林下经济进行鼓励与支持,同时将生产水平进行提高,并对农民保护林业的生态环境以及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的态度进行充分地调动,从而使林下经济的产业集群得以形成。第二,因地制宜,注重个性化培育。发展林下经济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使林下经济的特色发展得以实现。第三,建设林下经济技术体系。林下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技进行突破,只有将技术进行创新,才能使林木与其他生物的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并使林下经济高产出的现象得到维持。

4结语

篇10

生态旅游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并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式确认,并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以保护资源,特别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促进环境保护及宣传教育,提高资源和环境的管理水平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旅游。

可以说,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最值得推广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的重要意义在于游览地区的生态环境、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能得以完整保存。对于游客而言,参与生态旅游不仅可以领略各地的原始风光和原汁原味的民族风俗和民族文化,而且还能使当地的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的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生态旅游,年增长率达25%~30%。据世界旅游组织估算,全球用于生态旅游的花费每年增长20%,相当于整个旅游业平均增长率的5倍左右,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就我国而言,生态旅游在旅游业中的比重也在迅速增加。衡量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首先要看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情况,因为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发展的主体。自然保护区代表着地球上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和自然遗迹等,有着尽可能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生态旅游价值大,是开展生态旅游的最理想地段。截至2001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1551个,总面积1.3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2.9%。其中50%以上的保护区从旅游中获取收入,保护区中的旅游收入已占所有创收总额的大多数。但是,我国的生态旅游起步较晚,管理上尚无系统成型的体系,与世界上通行的生态旅游标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1.规划滞后。生态旅游不同于其他旅游产品或旅游方式,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多重目标的统一。因此,生态旅游的规划设计十分重要。只有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才能使多重目标协调统一起来。当前,我国生态旅游规划工作还比较滞后,特别是规划理念、专业化水平和规划深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借鉴和运用国际上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理念和方法。

2.投入不足。发展生态旅游,需要相应的保护性投入,需要有科研、管理队伍的跟进,需要建设相应的交通、通信和装备等保障设施,对环境整治也有特殊的要求。这些方面都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在一些地域偏远、经济欠发展的地区,支撑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匮乏更为突出,更需要政府大力的支持。

3.产品同质性突出、精品少。不少地方由于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到位,开发指导不够,技术标准欠缺,市场定位不明确,造成同质性开发比较普遍,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比较粗放,像九寨沟这样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生态旅游精品还不多。

4.环境恶化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比较晚,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力度还有待提高。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引导不够、盲目开发,仍然在少数地区存在对资源和环境损害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

1.做好生态旅游规划,实行有序开发。应组织一支多学科、多层次、业务精的科技人员到现场调研、实地考察。尤其要对旅游业主体、客体、介体进行科学分析,即游客及未来市场前景,旅游风景资源是否具有吸引游客的物质基础,交通及服务设施是否方便、完备等,都应进行科学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规划。在对旅游区进行开发时,要在开发原则指导下,遵循适度有序地分层开发,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情况下,从生态角度去开发富有潜力的生态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