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态系统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生态系统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JamesF.Moore在《竞争的衰亡》一书中提到,GregoryBateson一生致力于复杂系统工作的研究,对其在商业生态系统方面的思考影响巨大。Biggiero和WysockiJr.等提出复杂巨系统的理论提供了另一个视角来思考组织的管理。如果组成系统的成分数量庞大且种类众多,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还形成多种层次结构,那么我们称这类系统为复杂巨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是复杂巨系统,社会系统也是复杂巨系统。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由于人的意识作用更复杂。商业生态系统是社会系统,因此,商业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nGeneraInsight智库董事会主席、著名新经济学家TapscottDon在《Macrowikinomics:RebootingBusinessandtheWorld》一书中提到,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与消费者一起组成共同体,对公司的决策经营非常有好处。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主要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超循环理论等,吴建材利用自组织理论研究商业生态系统进化机制,认为只要条件满足,商业生态系统也可以以超循环的方式实现自组织进化。Backers认为复杂系统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分析企业与竞争者、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复杂关系非常有效。
2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所谓的商业生态系统,其实就是一个基于自然生态系统思想精心创建起来的企业网络组织。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的是,商业生态系统也是复杂巨系统,在条件满足的时候,同样能实现自组织的进化。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的是,参与系统的成员是被精心选择发展的;与普通企业网络组织不同的是,它具备生态系统的特点,通过企业生态位的分离,创造协同进化的条件。同时,它又符合复杂巨系统的特征。根据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成果看,目前针对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即自然生态系统的方向和复杂系统研究的方向。
2.1引用自然生态系统知识方向从这个方向开展研究的学者认为商业世界中的企业组织就像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一样,企业与企业之间既存在着竞争,也有合作的关系,它们之间在竞合过程中形成了类似于自然界中食物网的价值网络。每个企业是这个价值网络中的一个成员(结点),承担了这个价值网络中的一个功能,比如苹果移动生态系统中的富士康科技公司,其主要功能就是为苹果公司生产iphone手机,一旦富士康科技公司的生产出现大面积的问题,将严重影响苹果公司iphone手机品牌的声誉。因此,商业生态系统关键企业(结点)的缺失将对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造成重大的破坏。从自然生态系统方向开展研究的学者,特别重视对生物学和生态学中关键知识的延伸理解和使用。比如在商业生态系统的创建形成方面,JamesF.Moore认为,如同自然生态系统的形成主要是“集合定律”的作用一样,商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同样适用这个规律;EricSchmid相信“企业组织与自然界的生物体一样具有DNA”,这种组织DNA(即企业文化、企业行为和企业精神等方面)主要来自于组织最初的创立者或组织强有力的领导者;DanielZ.Sui研究发现,自然界中,生物间的竞争导致其生态位的分离,并最终形成自然界中生物的多样性现象,也才有了今天我们见到的如此缤纷绚丽的世界。商业世界也有相似的情况,同一条食街的酒家选择了“回避性定位”的策略,减少了彼此间的竞争,而且群集效应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消费者,实现了“协同进化”。
2.2复杂系统研究方向从复杂系统方向开展研究的学者认为,基于线性思维的理论并不适用于现实的商业世界,现实的商业世界运行错综复杂,不可预测。李志坚等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具有适应性、协同进化、自组织、涌现、反馈和有意识选择的复杂适应性特征;刘健辉认为商业生态系统通过自我组织、突发性和协同进化而得到发展,并以此获得适应性。吴建材运用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超循环理论分析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及其动力问题,指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的方式是协同进化,具体来说,是通过内部各子系统的竞争实现协同,形成系统发展的序参量,并支配着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发展。Biggiero和Lucio强调自组织过程在创建商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3存在的问题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崭新的研究领域,在体系上还没有完善,需要更多的学者和专家来补充和发展,任何一个有益的方向都是值得探索的。总的来说,自然生态系统方向的研究更注重商业生态系统在实践上的运用,尤其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等生态学理论早已深入人心,故这个方向的研究更容易让人理解。不过,该方向的研究未能很深入到商业生态系统的基础问题。复杂系统研究方向则不同,它从系统演化发展的角度,引入包括序参量、熵等概念,深入理解商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进化的条件、动力和方式,有助于整体把握商业生态系统的本质和内在机制。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组织将摆脱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迎来企业组织结构的大变革时代,管理和任务可以通过网络通信技术进行集成,自组织管理模式将会是未来组织管理的一个研究方向。
3商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研究领域
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发现,目前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3.1基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研究企业的竞争战略像美国苹果公司一样,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商业生态系统是所有渴望成功的企业梦寐以求的追求。因此,研究商业生态的开拓、领导和创新就成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研究的热点。JamesF.Moore在《竞争的衰亡》一书中写道,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经历四个阶段,依次是生态系统的开拓、生态系统的扩展、对生态系统的领导和自我更新或死亡。关键企业必须做到能开发比现有系统更有效的、新的首尾相接的价值创造系统、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并保持系统成员的多样性、处理各种内外部冲突、持续地为系统注入新的思想和创造新的机会等。
3.2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和评价体系吴建材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本质是协同进化,其演化机制是系统内成员通过功能耦合实现自组织进化,竞争和协同在进化过程中扮演着动力的关键作用。杜国柱、王娜、李爱玉等构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模型,并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壮性评价体系,认为所谓商业生态系统健康是指能高效将原材料转变为有生命的有机体,面对环境的干扰与冲击,能持久地生存下去,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功能。
3.3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研究地区经济和产业集群黄昕和潘军从商业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关键物种等角度,提出我国汽车工业缺少成熟和有力的关键企业的观点,而且汽车工作处于长期封闭和孤立的状态,导致了汽车企业竞争力不强、配套不完善、产业链断裂等一系列问题;吴建材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研究广州服装专业批发市场,提出专业批发市场已进入协同进化的时代,应从商业生态系统角度构建专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HaraldMahrer和RomanBrandtweiner运用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分析奥地利国家电子商务产业现状,认为奥地利电子商务发展正处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第二阶段。
3.4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在多领域中的应用胡岗岚等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研究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集群化现象,并给出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定义,同时认为我国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过程包括开拓、扩展、协调、进化等四个阶段。张蓓运用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我国零售业,提出建立健康零售业商业生态系统的思路,建议走协同进化的道路,建立共赢的商业社会。郭哲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提出构建无线城市的商业生态系统模型,并给出了三种发展战略,即网络核心型战略、支配主宰性战略和缝隙型战略。
4结语
篇2
【关键词】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借鉴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创新能力成为区域经济取得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性条件。因此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成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在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 2006 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我国将“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关于高新区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
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内涵及其构成
自然生态系统一般被认为是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与非生物通过物质、能量、信息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创新主体与其所处的创新环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交换和信息流动等方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开放的动态平衡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由生物和支持生物生存的非生物两部分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而无机物、有机化合物及气候因素又被统称为非生物环境,成为生物的生命支撑系统。与之类似,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也有着相似的构成要素。黄鲁成教授在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概念界定中已明确,该系统由创新复合组织和创新复合环境构成,组成结构关系如下图1:
傅羿芳、朱斌等人在“高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生态体系研究”中,将创新生态环境细化为集群内部创新生态环境和外部创新生态环境两部分,其中内部创新生态环境是指在特定地理空间内对创新活动有影响的创新生态环境,包括政府服务部门、创新基础设施和创新人文环境;而外部创新生态环境指对集群创新活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的总和,包括经济环境、外部科技环境和外部社会人文环境等[1]。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从生态系统理论角度出发,本文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如上划分(见图2)。
三、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基于以上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概念内涵及构成要素等的分析,本文提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
从以上结构模型可见,在一定区域内,由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构成的创新主体,在政府及中介机构等创新支撑服务机构的支持下,从无边界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及政策环境中获取创新资源以进行创新活动,同时在创新活动过程中或通过创新成果的产出流通和应用来促进所处创新环境的发展和优化。
【参考文献】
[1] 傅羿芳,朱斌.高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生态体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22)128-134.
[2] 胡鞍钢,熊义志.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特点、成因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0(3)5-17.
[3] 茅宁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分析框架及发展方向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5(9).
[4] 张愉,綦良群.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溢出的作用机理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0(02).
【作者简介】
张淑谦(1969-)女,汉族,博士,甘肃兰州市人,北方工业大
篇3
[关键词]企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1-0121-02
[作者简介]畅玉玺(1987-),男,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2013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XJGRI2013140);新疆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基于企业生态系统的新疆企业成长能力研究”。一、引言
进入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创新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大数据”、“大经济”时代。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所面临的的环境越来越充满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传统企业理论只高度关注竞争和企业自身利润和自身发展的狭隘思想不仅难以有效解决当今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反而会严重阻碍了企业成长和发展。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提出和流行,到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主张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彭罗斯和沃纳菲尔特的资源基础理论到后来的蒂斯和温特的动态能力理论。他们都只以单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为视角,未能从系统的角度加以阐述。随着从强调竞争转变为追求合作共赢,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理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认同,使得企业生态学出现和发展不仅有了理论基础,而且还具备了社会基础。企业生态学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随之蓬勃发展起来。
二、企业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1993年,保罗·霍肯(Paul Hawken)从自然生态系统原理出发首次提出“商业生态学”概念。在其著作《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中,指出要打破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架构,努力去利用生态学思想来系统研究商业活动与环境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指出“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才是企业发展惟一的真正出路”。随后,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弗·穆尔(James FMoor)发表《新的竞争生态》一文,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他以仿生学的角度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指出现存企业不再仅仅是一个个体,而是商业生态系统的一个成员,并认为除了竞争之外,企业之间的合作应引起关注。1996年,穆尔在著作《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中,定义了商业生态系统是“以个人和组织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并认为该系统是由消费者、市场中介(包括商、销售渠道、销售补充产品及其提供服务的人)、供应商和企业自身构成的,企业被视为是企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物种。同时,该系统不同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在商业领域的简单运用。他认为“企业发展战略应关注整个企业生态系统的共同进化,使其成为商业生态系统进化的主导力量”。为了使商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高层管理人员应经常从产品、市场、顾客、组织、过程、风险承担者和政府与社会七个方面来考虑商业生态系统和自身所处的位置。作为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每个企业成员不应以战胜竞争对手为目的,而应以促进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共同进化为目标,创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
三、企业生态学的研究类型
1企业个体生态学。其从考察单个企业为出发点,探析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和企业为应对环境因素变化所采取的相关措施。主要研究单个企业和其所生存的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内在联系。企业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市场行业环境、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等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企业成长环境系统。
2企业种群生态学。其考察对象是处于相同产业特征的企业或产品具有相似性和替代功能的企业,主要研究范围不仅是处于企业种群中的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还涉及到群体企业与之交叉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学科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对要研究的企业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特质进行分类,然后拿出其中的一类来进行深入研究。
3企业群落生态学。其考察对象主要是像原始社会的“部落”群居那样,同行业的企业或者不同行业的各种企业在某一个地理区位集聚的现象。主要研究处在企业群落中每个企业之间的相互内部关系及整个企业群落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来揭示企业群落集聚的演化规律和自适应调节机制,进而探析这种现象对每个企业绩效和成长的影响。
4商业生态系统生态学。同企业生态系统学,即把所有企业和所有消费者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由企业(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环境三大要素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揭示这种系统开发、扩展、发展和进化的规律。探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和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对商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
四、企业生态系统理论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一)打破传统的企业界限,强调用系统的眼光审视整个市场
彼得·圣吉在他的《第五项修炼》里重点强调了系统思考的意义,传统的局部分析问题的方法虽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很大便利,但其本身隐藏的局限和问题也随之日渐凸显,比如容易让人断章取义、舍本逐末、治标不治本、损人利己等。企业生态系统理论更加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指出企业不仅要充分利用与己相关的各种资源,而且还要拓展自身发展界限,把不相关的变成相关的,加强自身的外部资源整合能力。同时,企业也应意识到自身是整个企业生态系统中的一员。
(二)转变了传统的企业经营理念和目标
“产品导向型”和“企业自己创造价值”的观念一直是传统企业经营的核心理念,企业所追求的是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而企业生态系统理论强调“顾客导向型”和“企业和顾客一起创造价值”,企业追求的是与之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发展应该把追求“价值创造”放在战略的首要位置,企业只有在所处系统的整体价值不断扩大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自身的基业长青。据此可以把企业分为“生命型企业”和“利润型企业”。“生命型企业”关注的是自身创造的价值(顾客价值、企业价值、社会价值等)有多少;“利润型企业”则关注的是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未来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目标是在自身所处的“企业生态系统”中成为“价值型和生命型企业”。
(三)强调共同进化的发展模式
传统成员企业间的关系多是个零和博弈,即许多企业为了争夺生产资源和抢占更大的市场而进行着“一山不容二虎”的恶性竞争。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伤害其他企业利益为代价。然而,企业生态系统的内在核心理念强调企业在获取自身生存和发展权利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其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整体利益和整个生态系统的进化、升级,最终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繁荣。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处于生态系统中的每个成员企业都必须改变原来那种水火不容的竞争关系,更多地采取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这种共同进化的理念不仅包含竞争与合作,而且还超越了价值链、供应链和协同效应的内涵,是一种新的企业成长、发展模式。
(四)有助于分散和降低创新风险,缩小交易成本
由于企业的发展受到历史条件和自身能力的局限,再加上资源本身的稀缺性,某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不仅不可能满足当前消费者的众多需求,更难以保持其经营效益持续的增长;同时也很难应对创新所需的成本和带来的风险问题。企业生态系统强调自身是一个开放的、与社会的各种资源有着全方位交换的、不断在进行内、外部调整的动态系统,而且能够把整个系统内的资源进行有机的结合和重组。因此具有单个企业或多个企业简单联盟所无法具有的新的特性和功能。正是这种特质不仅有助于分散和降低单个企业创新风险,而且还有助于缩小企业间的交易成本。企业个体可以没有完整的附加价值链,但要看清生态形势,顺势而为,通过适时调整战略,清楚知道这些能力来源并加以利用。学会在生态系统中与其他企业结成一种基于竞争-合作的自适应和自调节的机制,以发挥整体效力,以此来赢得最大的生存和发展主动权,并为生态的健康、繁荣作出贡献。
(五)有助于改善企业决策者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人们心中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和习惯,是人们头脑中“简化了的假设”。 人们脑子里装的并不是活生生完整事物的图像、景影,而是概念化了的假设、成见、印象,人们正是通过自己特定的心智模式去观察事物、采取行动的。因此,不同行为主体的“心智模式”对其行动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生态系统的理念将有助于企业领导者摆脱过分分工和一味竞争的思维束缚,改善其“心智模式”,使其完成将思想和机会转变成顾客使用价值和投资者利润这一基本任务。这同时也更能使企业决策者以“主人翁”的心态和更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精神去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当企业生态系统学的管理思想变得越来越普及,当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共同进化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时,经济的发展将会呈现出指数般的速度;社会资源也将会得到更加合理的优化配置,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将更加和谐友善。
五、结语
企业生态系统不仅是一种微观的经营策略,更是一种宏观的经营理念。它不但能够使企业经营者要注意企业自身成长与发展的生命力,更能够使他们深谋远虑,洞察到企业生态的变化,以此来不断调整自身能力来应对环境。企业也是一个生命体,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坐等死亡。出生不仅仅是为了活下去,以什么状态活着、用什么方式去活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生存、成长、健康、长寿不仅是人类生命的追求,也应是企业的最终追求。
[参考文献]
[1]胡斌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及运作研究[D]河海大学,2006
篇4
【关键词】生态县;规划;理论研究
1996年,我国启动了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生态示范区是生态县的初级阶段,生态县建设则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延续和深化。为把生态示范区建设推向深入,2003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全国开展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1],其总体目标是推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2]。创建生态县作为我国县级行政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已逐渐在全国铺开。编制生态县建设规划是建设生态县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目前对生态县建设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还很少,严重滞后于生态县建设规划实践,这种滞后的状况使生态县建设规划缺乏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为确保生态县建设下一阶段工作的顺利进行,深入开展生态县建设规划理论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
1.生态县建设规划的性质和特点
1.1 生态县建设规划的性质和任务
生态县建设的目的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通过实施各种生态建设和保护措施来实现区域生态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县建设规划的实质就是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循环经济原理,在对规划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切合实际的生态建设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规划措施。从本质上讲,生态县建设规划属于生态规划的范畴。其基本任务是:①使可再生资源和能源不断恢复并扩大再生产,使不可再生资源节约利用,保持生态的多样性,保护一切自然资源和生命支持系统,不断提高环境质量;②改变现代城市高耗能、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的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③满足人们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建立起生态经济比较发达、人居环境舒适优美、自然资源持续利用、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区域。
1.2 生态县建设规划的理论基础
为巩固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成果,2003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决定在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基础上开展生态县建设工作,把生态示范区建设推向更高的层次[3]。
可持续发展理论[4-9]、复合生态系统理论[9-12]、生态经济学理论[4]等成为生县建设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县建设的最终目标,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①维护生态功能的完整性, 保持人与自然的共同协调进化达到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②协调当代与后展要求的关系,既符合局部人口利益又符合全球人口复兴的发展;③在资源和环境得到合理的持续利用和保护的条件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这三条已经成为生态县建设的基本原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在不断实现现代化的各个目标的同时,各类城市发展问题突出。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各类城市与区域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一些学者将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应用于城市或农村等区域发展中,县级区域作为一类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系统中各组分之间存在着竞争、共生、自生的互动作用[13]。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必须正确认识对自然界的改造、创造和协调的关系,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从人类长远的发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与自然协调发展,共同进化[14]。因此,无论从研究尺度上看,还是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看,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都应当成为生态县建设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
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是生态县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矛盾,很多地区在建设生态县的过程中都遇到这方面的问题,包括处理好眼前经济利益与长远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经济手段控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何对那些由于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而遭受暂时经济损失的地区和城乡居民进行合理的经济补偿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生态县建设的成败。因此,在生态县建设规划中,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制定合理的生态经济政策已成为生态县建设的内在要求。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就要树立新的资源观、价值观和效益观,全面变革劳动过程,实现对自然界的开发和自然界的补偿的同步增长,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生态县建设,就是在一个县的区域范围内建立健全循环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统一[15]。
1.3 生态县建设规划与一般区域规划的关系
生态县建设规划既不是单一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也不是单一的环境规划,更不是城市规划,项目规划,不是代替而是引导、促进、补充、协调县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及其他项目规划,为这些规划的制定和修编提供战略指导和生态协同方法,其功能在于指明方向、孕育机制、推荐方法、控制过程,在区域发展的各项规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县建设规划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到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注重区域上的综合协调,还要强调部门行业间的协作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按照县域是“社会—经济一环境”复合系统的概念,生态县建设规划应该包含生态社会建设规划、生态经济建设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以及三者之间的协调性规划。生态县建设规划要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协调优化,同时又是全面和系统的规划,涵盖全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诸方面,是促进全县“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协调高效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控制性规划。因此,其指令性虽然较其他规划要弱一些,但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参考性,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其他部门规划的编写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2.生态县建设规划的基本流程和内容
生态县建设规划是一个从生态调查一直到制定生态建设和保护方案的完整流程,基本流程主要包括区域自然资源、社会条件、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价与预测,查明优势、潜力和问题,与其它规划衔接和协调,提供系统功能目标和编制规划的可靠基础。确定总体规划目标、主要建设领域和重点任务及实施的保障措施,完成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对总体规划进行分析、论证,对规划方案的调整优化等(图1)。流程中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前一个步骤是后一个步骤的基础。同时,前一步骤也要根据后一步骤的实施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2.1 生态背景调查
生态背景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多渠道、多方式获取土地、林业、水利、环境、规划、旅游等部门文本式、电子版等资料配以必要的现场勘探。其目的是了解规划区域的景观结构、自然过程、生态潜力及社会文化状况,从而获得对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认识,为下一步的生态功能区划奠定基础。
2.2 生态功能区的划分
生态功能区划是在生态背景调查的基础上,从保护和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出发,依据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特征的空间分异规律,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生态功能区的过程。生态功能区划是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划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区划反映的是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屏障和生态资源支持两大功能。
生态功能区划分的主要步骤包括:
①明确规划区域在省级生态功能区划中的定位,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县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区域发展优势度等具体评价因子;
②对具体项目多目标分析评价,借助 GIS 空间数据存储、分析和空间数据计算功能,可视化评价结果,并将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主要评价结果进行数据融合,生成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背景图;
③根据区域生态敏感性特征、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提出生态功能区划方案。生态功能区划分,首先从宏观上以自然气候、地貌单元分异情况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功能地带和生态功能区;然后根据生态系统类型与过程的完整性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等类型的一致性划分出生态亚区,最后根据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环境问题划分生态功能小区,并结合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对区划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和完善;区划边界以评价结果为基础,兼顾水系、乡镇行政边界及各项专项规划(区划)。对同一块土地,划分的结果可能有几种不同的适宜用途,经过综合分析确定其最佳利用方式。
④根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恢复基本要求以及生态建设的主导方向对各生态区进行特性描述,并制定相应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方向和保护措施。
2.3生态建设与保护方案的制定
生态建设与保护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3.1 产业结构与布局的调整。根据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和生态功能区划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区域发展的战略方针,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着力实现3个转变,即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的转变,乡镇企业向生态工业园区方向发展和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精作农业、高效农业的转变,从而实现生态经营、集约经营、规模经营、效益经营的统一。
2.3.2 生态工程的建设与规划。生态工程建设是生态县建设规划得以落实和实施的重要途径。通过生态工程的规划和实施,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通过工程的建设,可以探索人工(或半人工)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为建设生态可持续性并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提供依据。
2.3.3 生态法制和管理体系的建设。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立法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为了保证生态县建设的顺利实施,各级政府和部门首先要加强法制保障,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效果,使健全法制、强化生态管理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特别是要加强有关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起相应的区域开发建设生态影响评价制度,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全过程监控;运用有效的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按照资源有偿使用原则,开征各种生态补偿费,从而降低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3.讨论
3.1生态县建设指标方面
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态环境问题复杂多变,但目前全国各县采用的是统一的生态县建设标准,用同一数据标准来衡量生态县建设情况很难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的规划原则。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如西部干旱缺水地区,要实现生态县的创建工作,达到目前的建设指标难度较大。同时,一些指标还存在缺乏适用性的问题。如“森林覆盖率”这一指标与水热条件密切相关。要求山区森林覆盖率>75%的目标更适合南方地区,而不太适合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因此森林覆盖率这一指标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区域的生态本底才更为合理。
另外,各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往往距离生态县建设标准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完成,而目前的建设标准只给出了最终目标,因此各县级行政区域在具体进行生态县建设规划过程中要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级,明确所处的建设阶段,循序渐进地推进生态县建设并最终完成生态县建设目标。
3.2生态功能区划方面
生态县建设规划的对象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强调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来推动整个区域的全面、健康和稳定发展。在生态功能区划过程中,既要考虑规划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的分异规律,还应关注经济功能特征,特别要考虑经济分区情况,指出各分区的生态经济优势、关键性的限制因素和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为整个区域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生态产业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3.3建设规划内容方面
生态县建设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等多个方面,时间跨度长,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因此不可避免地要与各个部门编制的各项规划相衔接。在编制生态县建设规划过程中,对于已有的经验要合理应用于具体规划中,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领域,应提出发展方向和原则,在经验成熟时再编制子(专题)规划,补充完善生态县建设规划,切不可贪大求全,造成规划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在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4编制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广泛、深入地开展生态县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现阶段,并不是每一个县都适合搞生态县建设。生态县建设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但更是一个具体的过程。有些县为了追求政绩,跟随生态县建设潮流,在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大喊口号,并且对生态县建设缺乏正确认识,认为生态县建设就是生态环境的建设甚至等同于一般的城市建设,大搞绿化工程,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与生态县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
目前,我国针对生态省、生态市的理论研究很多,但关于生态县建设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应该积极促进生态县建设的理论研究,逐步建立起生态县规划理论体系、方法体系,为科学编制生态县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指导与促进生态县建设。
参考文献:
[1]卞有生.生态示范区、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规划编制导则,环境保护,2003,(10):32-46.
[2]崔铁宁.循环型社会及其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88.
[3]刘康,李团胜编著.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翁士增.温州市生态城市建设评价与对策研究[J].学位论文,2005.
[5]何艺.重庆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J].学位论文,2005.
[6]李春梅.铜川新区生态城市发展模式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学位论文,2003.
[7]张文信.洛阳市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研究[J].学位论文,2004.
[8]李秉荣.包头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博士学位论文,2005.
[9]陈清春,冯前林.“天人合一”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理论探索,2006,1:26-28.
[10]卢云峰,李宝平.人与自然的伦理因缘[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30-32.
[11]张炯.生态城市-创造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生态系统[J].中国环境管理,1999(5):10-11.
[12]密云县统计局.密云县统计年鉴2000年.
[13]王如松.循环经济建设的产业生态学方法[J].产业与环境,2003,49(spl)∶48-52.
篇5
要害词:战略治理;发展;趋势
战略治理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层层深化的过程,存在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几个清楚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研究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战略治理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姚小涛,200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持续。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如何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许多战略治理学家在思考,从而促使了战略治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治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明显。战略治理研究转向于重视在动荡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识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治理理论,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新的环境下,企业逐渐熟悉到,竞争是为了生存和健康发展,必须超越这种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战略逻辑。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SurPPetition,德-博诺,1996)开始成为企业战略治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围绕这个新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理论。
1.顾客价值中心理论。菲利普·科特勒(1999)把顾客价值(CV)称为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DemisableValue)。彼得·杜拉克在40年前就观察到,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顾客”。博诺(E.de-Bono,1996)认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逻辑是一场零和博弈(Sum-zero),这样的竞争“是一个危险的概念”。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战略逻辑扩展和超越了传统战略理论的内容,这时的顾客价值就成了企业间的竞争规则,制定规则者比遵守规则者知道的信息和拥有的相关资源要多得多,战略逻辑起点决定了胜败。企业可从培育产业先见、转移战略的核心(顾客)、超越资产和能力进行战略决策、为顾客打破惯例等方面围绕顾客价值重组自己的战略逻辑框架(石军伟,2002)。
但这种顾客导向的战略理论主要适用于已结构化的产业市场之中,要准确、全面了解顾客需求并非易事,顾客导向战略实质上是一种追赶、防御策略,所以要想取得未来产业的领先地位,企业就必须超越顾客导向,而非仅把目光聚焦于顾客需求,变被动、追随为主动、创造(孙晓岭,2004)。
2.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美国学者穆尔(JamesF.Moore)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标志着战略理论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突破。作者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视角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但又不同于将生物学的原理运用于商业研究的狭隘观念,后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似乎仅仅表现为最合适的公司或产品才能生存,经济运行的过程就是驱逐弱者。
穆尔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全新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力求“共同进化”。穆尔站在企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上,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导和更新四个阶段。商业生态系统在作者理论中的组成部分是非常丰富的,他建议高层经理人员经常从顾客、市场、产品、过程、组织、风险承担者、政府与社会等七个方面来考虑商业生态系统和自身所处的位置;系统内的公司通过竞争可以将毫不相关的贡献者联系起来,创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作者认为制定战略应着眼于创造新的微观经济和财富,即以发展新的循环以代替狭隘的以行业为基础的战略设计(汪涛,万健坚,2002)。
3.应用组织生态学、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企业战略的理论。当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思路被引入到组织演进与进化的研究中时,组织生态学(OrganizationalEconogy)便产生了,其代表人物是Hannan和Freeman,主要研究组织进化过程、组织种群的变化与环境选择的结果。Nelson和Winter主要是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对组织的演进进行分析。随着近年来理论界对组织成长的非凡关注,在战略治理领域应用组织生态学展开研究将成为一个日益成长的方向。
与社会学相交融的研究思路带动了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分析方法的兴起。这派研究认为组织镶嵌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网络关系,企业的内部结构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企业集团以及其他一些被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是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组织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网络形式。社会关系(SocialRelationship)是网络分析的的基本概念,目前有两种研究思路,分别是以Coleman为代表的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理论和以Burt为代表的社会空洞(staucturalhole)理论。社会资本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社会关系数,而结构空洞则代表了网络内社会关系密集与稀疏地带之间的需要开发的区域。简单说,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地拓展与积累其社会资本,而结构空洞理论则认为企业发展倚赖于对其所处网络中的社会关系空白地带的开发(姚小涛,2003)。
二、西方企业战略治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从西方战略治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变遵循着如下的规律:从战略理论的关注点来看,存在如此的发展轨迹,即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战略是一个计划、分析的过程)———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产业结构的分析)———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核心能力的构建、维护与产业环境的分析相结合)———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企业间的合作,创建优势互补的企业有机群体);从竞争的性质来看,竞争的程度遵循着由弱到强,直至对抗,然后到合作乃至共生的发展脉络;从竞争的持续性来看,从追求有形(产品)、外在、短期的竞争优势逐渐朝着对无形(未来)、内在、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追求;从战略治理的范式来看,战略治理的均衡与可猜测范式开始被非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把握在企业面临新的经营环境的条件下,战略治理理论将会呈现如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1.制定企业战略的竞争空间在扩展。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角度、从跨行业的角度、从无边界的范围内来考虑配置自身的资源,以获得最佳的治理整合效果。
2.企业战略具有高度的弹性。战略弹性是基于企业自身的知识系统对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情况的应变能力,员工的知识结构及其组合的方式和机制是战略弹性的核心部分。因其具有难以模拟性,战略弹性一旦建立,就确立了企业的战略优势。
3.不过多考虑战略目标是否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相匹配。企业不能简单地平均分配资源,而是要创造性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整合资源,通过与知识的组合来克服资源的限制,从而为顾客多创造价值。
4.由企业或企业联盟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成为参与竞争的主要形式。未来的竞争是不同商业群落之间的竞争。对于一个单独的企业个体来讲,竞争更体现在加入或营造有影响力的、能为自己带来实际价值的企业生态系统,在竞争与合作的和谐环境中,寻求一个更为有利的地位。
5.制定战略的主体趋于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决定了每一个个体在整个网络系统中都是信息传播的一个节点,高层主管不再居于信息传播的中心,普通员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他们具有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执行者双重身份的特征。
6.战略的制定从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竞争,演变为在此基础上的标准与规则的竞争。企业会有意识地制造变革、与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对手或企业联盟共同合作,创造和制定指导行业的技术标准或者是竞争规则。以此来获取高额利润,确定优势地位。
7.战略理论研究的视角趋于多元化。由于战略治理中的复杂性,使得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去研究战略治理理论。但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寻找一种普遍适用的战略治理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系统思考是应对复杂性和变化的最有效的手段(Iackson,2002)。
三、国内企业战略治理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战略治理的。国内目前在战略治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从理论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多元化、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知识理论、高度重视环境因素、战略柔性、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关系网络系统理论、和谐治理理论等开始受到高度的重视。
朱江(1999)、尹义省(1998)等人对我国企业的多元化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实证研究;(2002)、陈劲、许庆瑞(1999)、刘冀生(2002)等人对于目前企业战略发展所强调的归核化(Refocusing)问题展开了一定研究,例如将核心能力具体化,设计了相应的测量指标,并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实证分析,虽然这种研究指标以及样品的选取还有待于进一步精确,但已开辟了国内相关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法;由于数据易获取、资料较齐全,上市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战略治理实证研究的重要对象;徐二明、许可(2002)、王开明、万君康(2001)、陈劲(1999)等研究了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顾乃康(1997)等对战略理论中的知识理论进行了研究;边燕杰、丘海雄(2002)、姚小涛、席酉民(2003)等人从社会网络这一新视角对社会网络与企业发展、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沈艺峰(2003)、贾生华(2003)、王凌云(2003)等人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影响;简汗权、李恒(1998)、单汨源(2000)、徐飞、徐立敏(2003)等对战略联盟理论进行了研究;史占中(2001)、董川远(2003)、王光庆(2003)等对虚拟企业战略进行了研究;黄江圳,谭力文(2002)等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了研究;席酉民1989年提出了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和谐治理理论,在其后的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中,他及其带领的研究群体形成了和谐治理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该理论下的战略分析框架即和谐机制的要义是:“和则”用于在不确定环境下的人的不确定性的削减,“谐则”用于确定性环境下物化要素的优化;赵国杰、于海洋、冯石岗(2000~2002)等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发展战略是由企业的整体进步和企业中人的全面发展体系构成;姜振寰、刘艳梅(2002)、徐全军(2003)、刘洪(2003)、蓝海林(2001)、宋学锋(2000)等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从系统论角度研究企业战略治理。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在理论上基本朝着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与国际研究接轨的方向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已开始注重一定的规范性,从理论推导、命题建立、方法选择、数据分析以及命题验证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技术路线。
战略治理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领域,其主流理论基本上发端于西方尤其是美国,而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与背景还有其一定的非凡性,因此使得问题的选择与研究结果的解释方面不完全类同于西方。不存在所谓的普适通用理论,因此在战略实践中必须注重理论的适用性问题(钟映弘、杨建梅,2003)。展望国内战略治理研究未来的趋势,应是在借鉴国际上规范的研究方法基础上,突出战略治理的环境依靠与问题导向性,在测量变量尤其是控制变量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即战略研究在中国环境背景(ChineseContext)下如何较好地实现本土化。可以强调背景与问题的中国特色,但不能强调研究方法的中国特色。
在重视战略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问题的同时,还要突出强调战略主体在理论运用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民,刘鸿渭,2003)。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研究更加有效地聚焦于国内具体的企业战略问题,并最终获得较理想的研究效果。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乔晓东等译.竞争战略[N].中国财经出版社,1989.
[2]徐二明.企业战略治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陈晓红.战略型资本运营[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6.
[4]王方华.企业战略治理[M].复旦大学版,1997.
[5]赵国杰,冯石岗.建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体系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
[6]席酉民,姚小涛.复杂多变环境下和谐治理理论与企业战略分析框架[J].治理科学,2003,4.
[7]姜振寰,刘艳梅.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治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1.
[8]姚小涛,席酉民.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3.
[9]严建援,颜承捷,秦凡1企业战略联盟的动机、形态及其绩效的研究综述[J].南开学报,2003,6.
[10]李梅,金照林.顾客价值创新: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新逻辑[J].经济治理·新治理,2003,12.
[11]孙晓岭.企业竞争新思维:超越“顾客导向”[J].经济治理·新治理,2004,1.
[12]徐全军.企业理论新探:企业自组织理论[J].南开治理评论,2003,3.
[13]武亚军.90年代企业战略治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南开治理评论,19991
[14]姚小涛.战略治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猜测,2003,6
[15]王磊,刘洪涛,李垣1当代企业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J].经济学动态,1999.
[16]石军伟.企业战略理论的逻辑比较[J].经济治理·新治理,2002,8.
[17]蒋峦,蓝海林,谢卫红.企业战略理论研究[J].科技与进步,2002,3.
[18]倪义芳,吴晓波.论企业战略治理思想的演变[J].经济治理·新治理,2001,6.
[19]项保华,李庆华.企业战略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0,7.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商业生态文明;信息社会;系统分析
一、电子商务的基本内涵及发展概况
现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产生于美国,后在全球信息技术浪潮的推动下席卷全球,我国的电子商务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完善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所谓“电子商务”是以飞速发展的遍及全球的Internet网络为架构;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库为依托的全新商业运作模式。涵盖的领域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Internet电子商务的出现,实现了电子商务内涵的进一步扩展:
1.从单纯的网上信息到构建完善的网络商务信息中心。
2.从功能单一的电子交易市场转变为产、供、销一体化的虚拟商务市场。
3.从封闭的银行电子金融系统到开放式的“3A”式网络银行。
4.真正实现了技术和商务的高度融合。其中技术是手段,商务是归宿。这里所指的技术应该涵盖了一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而商务是指契约型或非契约型的一切商务性质的关系所引起的种种事项。可以通过以下这个框架来论证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及概念的界定
“商业生态系统”这一概念首先是由詹姆斯.弗.穆尔在他的著作《The death of Competition:Leadership and 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 Ecosystem》中提出的。在这篇文章里,他从生物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并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模拟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诸多机制。众多的商家、企业作为有生命的经济实体,同时还作为经济细胞,组成和推动着整个国民经济乃至整个国际经济的发展,形成一种功能协调、优势互补、和谐增长的共生共荣的生态环境。
商业生态系统是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生态特征的社会系统。所谓商业生态系统,就是指由组织和个人所组成的经济联合体。系统主题包括:各类经济个体和组织—供应商、生产者、流通者。消费者、竞争对手、风险承担者。其他相关行业和企业、政府机构、行业和社会组织等。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相区别的是,商业生态系统价值链上各环节之间不是我存你亡的关系,而是价值或利益交换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处在价值链的一个环节两端的单位彼此之间更像是共生关系,多个共生关系则形成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价值网。
三、电子商务中商业生态系统形成的动因分析
1.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发展依旧稳定
根据《2012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的数据,截止到2012年6月,国内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达38780家,同比增长8%。其中B2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达10950家,同比增长7%,增速趋缓;B2C、C2C与其它电商模式企业数已达24620家,较去年增幅达20.1%。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90万人。
2.需求拉动的电子商务交易额迅猛增长
根据《2012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的数据,截止到2012年6月,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3.5万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2.95万亿,同比增长13%;网络零售(B2C和C2C)市场交易规模为5119亿元,同比增长46.6%。
3.电子商务的运营配套体系日益完善
电子商务的运营配套体系包括支付体系、物流配送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网络安全体系,行业标准体系、人才保障体系等。这些保障条件,在我国政府的支持和大力推动下日趋完善。
4.风险投资大量涌入
风险投资看好电子商务的短周期回报,导致大量资本金涌入电子商务领域。,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融资事件共有25起,其中风险投资24起,总额逾59.6亿人民币;IPO 1起,募资总额7.6亿元。
5.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法规、政策文件逐步完善
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极大的推动和规范了电子商务的发展。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通过实施,从法律层面解决了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电子签名、电子合同及电子认证服务等一系列长期困扰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2007年,我国首次出台了指导电子商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2008年商务部出台《电子商务模式规范》和《网络购物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2013年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网络发票管理办法》并于今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
四、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分析
1.共同进化
共同进化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处在同一价值链的企业,在任何成员核心能力下降时,都可能弱化系统整体的竞争力。每个成员在积极地自我完善的同时,应当通过投资、赞助等方式来促进供应商、配套厂商、顾客及相关参与主体的共同进化。另一种情况是竞争对手之间的系统同发展,即各自通过自身优势的增强而超越竞争对手。
2.集成化
商业生态系统的出现,让企业内部价值链的的增值和管理流程的重组更加有合力。另一方面企业利用供应链将各个参与主体整合到统一、高效的互利合作系统,从而完善企业的价值网络,将企业间的竞争转化为生态系统的竞争。
3.生态位
生态位的理论是由罗伯特·索洛最先提出的。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生物单位对资源利用和对环境适应性的总和。商业生态系统内的各个参与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环境等元素都有相应的规则和模式。
4.自组织
推动商业生态系统产生、演化和发展的关键是内部的自我适应,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商业生态系统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实时的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策略和结构,从而保证了发展的源动力。
5.周期性和演化性
商业生态系统和其它生物系统一样都有产生、成长、成熟、死亡的周期过程。它的发展遵循继承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扬长避短,去粗取精,以更高的起点向前发展。
6.开放性
商业生态系统的形成为商务活动的参与主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共享交流平台。系统越开放,企业对信息的共享程度越高,企业间的合作机会也就越多。由此带动的资源配置效率就越高。最终促进商业系统类企业的良性发展。
五、完善商业生态系统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意义
1.商业生态系统的形成是电子商务走向规范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商业生态系统内配套资源完善、企业间的合作规范有序,企业参与电子商务活动所需要的一系列条件和资源都能在系统内得到满足。过去电子商务活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现象在新的模式下整合为统一的整体。这都标志着我国的电子商务活动在走向成熟。
2.完善商业生态系统将会推动我国的电子商务产业走向更高的层次
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壮大除了具备高度发达的商业环境和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等基本条件外。更重要的应该是在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形成完善的产业环境。而商业生态环境就是产业环境的典型代表。要让电子商务活动的所有参与主体都能自觉遵循商务交易的游戏规则。使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真正成为持续、健康电子商务产业的孵化地。
3.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根本目地是优化系统资源,让所有的参与主体都能“有利可图”,从而推动电子商务产业的协调发展。
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各种主体之间是一种竞争和合作共存的关系,构成具有特定经济功能且相互依存的价值链整体。各个参与主体按照资源共享和整合的基本原则,实现经营活动中“各取所需、有利可图”的共赢增值模式。推动整个产业的协调发展。
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由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复杂性,商业生态系统不仅是一种实施电子商务的途径,更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企业战略的制定应考虑如何建立新的商业生态系统。并与系统中的各成员构建共享的、创新的、集成化的技术标准,并根据商业生态系统发展阶段(开拓商业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的扩展、对商业生态系统的领导、商业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的特征和自己在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培养自身的核心能力。最终完善整个商业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蔡晓明,尚玉昌.普通生态学(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李琪.电子商务图解[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徐华飞,吕廷杰.从这到那—直通电子商务[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企业信息生态系统 信息性 生态性 系统性
[分类号]F270.7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蓬勃发展,世界经济正朝着知识化和生态化发生巨大的转变。其一,智力资源逐步替代物质资源参与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其二,企业也遵循生态规律,按照自然资源和市场容量的情况而发生经济活动,即企业的成长空间由环境资源容量来决定,二者同时发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此背景下,诞生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不仅帮助企业扩大了可利用的生态空间,提升企业竞争力,更加展现了发展企业信息生态化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近年来新生的一种企业运作系统,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对信息生态学、企业信息化及生态系统理论进行了系统性和全面性的阐述,但关于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成果仍然非常稀缺。本文站在信息生态角度对企业信息生态系统进行解析,究其本质是由信息、生态、系统这三大基础元素构成。信息是主体,是生态系统传递的客观内容;生态是尺度,是系统运行的潜在规则;系统是基础,是一切元素构成的整体集合。三大元素的结合构成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为未来研究系统内在机理、运行机制、运行模式等相关理论与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对于挖掘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内在潜力、探讨其演化特性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可见,对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信息、生态、系统三元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为今后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推波助澜。
1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解构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由企业中的人、信息、技术、实践构成的一个系统,它以企业为个体元素进行各种商业活动与信息交流。它是围绕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在企业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能量、物质、信息交换和转移的过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动态系统,系统中的人、信息和技术等组成要素在持续变化的环境中协同发展。传统形式下,企业为了争夺资源和市场而进行破坏性的竞争,以牺牲他人为代价而生存。如今,站在信息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企业之间达成合作、共生,形成一种基于产品、技术之上的增值服务,是信息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结果。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一种新生的企业运作系统,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稀缺,其系统构建也是基于逻辑模型进行研究。从系统运作角度,可将其细化为生态信息管理子系统、生态资源调度子系统、生态因子自我调节子系统、生态决策评价子系统。而从整体、全面归纳来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实际上就是由系统、信息、生态三大要素构成。系统即为管理子系统、调节子系统、决策评价子系统;信息即为企业需求信息、企业传播信息、外界生态环境信息;生态即为生态资源、生态因子、生态平衡、企业生态决策。因此,系统、信息、生态便是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具体化、缩影,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便是通过这三者的集合进行着相互作用,如图1所示:
由此可见,系统、信息、生态是构成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三大重要基本要素。信息在整个系统中无处不在,根据不同的信息类别与不同的信息需求者进行信息交流,它是系统运行的粘合剂;生态是企业个体之间、企业与外界环境之间共进、衍生的生存状态,它们相互辅助、协调,最终达到生态平衡、长久发展的目标,是系统的灵魂支柱;系统,即为企业运行的整体、集合,是企业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界面,同时是信息和生态运作的基础、展现的平台。
所以,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是需要系统、信息、生态三者相互促进、和谐统一,才能实现企业长久发展、环境绿色健康。同时,为了更好地挖掘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潜力,对系统性、信息性、生态性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2 系统性
“系统”一词来自拉丁语“Systema”,即“群”或“集合”的意思。它早在古希腊就已出现,原意是复杂事物的总体,不过在当时尚未成为一个具有确定科学含义的概念。英文一词具有体系、系统、体制、秩序、机构、组织等含义。中国学者钱学森认为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同时,任何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环境之中,系统的环境是指存在于系统之外的并且与系统发生作用的所有外界事物的总称。系统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实际上,环境就是为系统提供输入或系统输出的场所,即环境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即指企业内部信息环境,包括许多影响信息的创建、分布和使用的、相互依赖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由人、惯例、价值及技术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其强调企业、人类与信息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考察人在信息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企业发展与信息环境的关系,使人类社会与信息环境的发展能够协调一致。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为:①共享命运。即整体上企业间“相互适应、共享资源”,由传统形式下你死我活的竞争转变为“双赢”式的竞争合作,虽然企业在资源和利益分配方面存在竞争,但因为有着共同做大市场的愿望,而能在竞争的排斥力下共处,达成信息协同,实现长远持续发展。②创新性和演化性。一个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是动态发展、自主创新、处于不断演化当中,具有适应和进化能力。基于企业生态链的合作既可以使企业实现资源互补,又可以发挥自身的核心专长,挖掘较强的创新潜力,加强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内部机制创新,发挥成员的创造性和潜力,达到协作创新、共同进化的目标。③地域性和情境性。信息生态系统与不同的信息环境相对应,信息环境作为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其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从而体现着不同特色的地域性特征。而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人或技术在不同的情境会发挥不同的作用,也可以对自己所在区域的生态施加影响,这也是生态区域之外的人无法办到的。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强大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性,一个生态要素所发生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个系统,一个企业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整个行业、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变。因此,企业之间只有通过不断的“适应、利用、改善”的过程实现生存、成长、回报、获取继而再发展,才能实现企业个体系统的通畅运行、企业种群系统的持续开拓、整个信息生态环境资源均衡,这不仅创造了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战略,同时回
报给社会一个协调、稳定、共生的企业发展最佳方案。
3 信息性
近阶段,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革命正在引发企业生产、管理、决策的重大变化,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社会变革息息相关,以致企业信息化是跨越信息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企业信息化通过充分开发和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建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模式以及综合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了信息资源利用率、扩大了企业竞争领域,最终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在进行企业信息化改造时,企业管理信息化和企业流程重组之间具有互动的作用。但是,企业往往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不是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角度来思考。而信息生态系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信息管理的新范式。其主张顺应空前积累的竞争形势,把握市场机遇,由不同企业围绕某一特定任务组成灵活的企业联盟。各企业间形成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演进的信息生态系统。
在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中,首先,信息是系统构建的主要内容,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无限性、依附性的特点。信息生态系统则沿袭了信息性的基本特点,又结合生态性和系统性开创了自己的相关特性。其次,信息人即一切需要信息并参与信息活动的单个人或多个人组成的社会组织,主要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分解者、信息消费者。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构成了系统的信息循环链,在不同的阶段和场合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第三,信息环境是信息生态的背景和场所,是企业竞相争夺信息与物质能源的平台。在一个复杂的信息生态中,信息、信息人、信息环境被称为信息生态因子,三者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且互动设计是信息性的特征体现。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对企业间的信息资源有效配置和开发利用,以适应多变的竞争环境,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信息化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相结合的思维方式,拓宽了信息的流通空间,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利用效率,建立各类企业共生的信息生态圈,从而达到企业间共生的战略目标。
4 生态性
所谓生态就是生物的生存状态,它包括有机生物的生存条件、相互关系以及有机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它原本运用于生物学中,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同一物种内部或不同物种之间)及生物个体或群体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接着,由于人类面临的环境、资源等问题的解决方式与生态学所研究的内容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和共通性,生态学便运用于多个领域,促进了相关的分支学科诞生,信息生态学即是其中之一。
国外学者T.H.Davenport和L.Prusak在1997年出版的《信息生态学》一书中,对信息生态学给出了如下的表述:信息生态学是指对组织内部信息利用方式产生影响的各个复杂问题采取整体的观点,显示在许多不同现象的相互作用时必须利用系统观(System Ap-proach)来分析问题。通常可以将信息生态学与生态系统中知识的获取、管理及决策支持系统联系在一起。
4.1 企业生态性
纵观企业发展历史,像自然界的生物体一样,历经由盛而衰、由小变大的生物演变过程。企业作为生命有机体,具有生存与发展的欲望,经历成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过程,同时在遗传与变异、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种内和种间斗争也受着环境的选择。“企业生态链”类似于生物界的食物链,按它们的营养级可顺序分为上、中、下等多级,下级为上级产品的消费者。同样,在一个行业内也存在生态链关系,按顺序分为供应商、企业、中间商和顾客,后者为前者的消费者。然而,企业与生物不同的是并非每个地区都存在着特定完整的生态链,它要求充分利用企业生态资源进行区域分工,促使企业与生态环境相互推动与制约,形成自觉目的性,使企业与资源能够合理匹配、有效运用。图2是一个企业生态链模型。
由于社会的技术进步和社会分工的深化,导致企业环境时空的变化,企业依存的空间缩小。结合一般生态系统的物种与种群,企业生态体按照其特性划分为企业种群和企业群落。企业种群是指进行类似活动的企业集合,它们在经营中利用资源的方式类似,其经营结果也类似。同一种群内的组织为了类似的资源或相近的顾客展开竞争。企业种群生态致力于探讨企业种群的创造、成长及消亡的过程及其与环境转变的关系。企业群落是指由若干企业或企业种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企业群体。在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中,企业与企业、企业种群、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着相互作用,其摒弃传统的企业为了争夺资源和市场而采取的破坏性的竞争方式,而是达成合作、共生,形成一种基于产品、技术之上的增值服务,这也是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结果。
4.2 信息生态平衡
篇8
关键词 :综合绩效评价;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灰色层次分析;可持续发展
产业生态系统(Industrial Ecosystems, IES)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不仅包含自然生态系统, 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以人类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系统[1]。产业生态系统概念最早由Hall等提出[2],随后伴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加剧,该领域得到各国众多学者的关注[3]。
目前,产业生态系统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区域产业群落发展起来的生态产业园区[4]。全世界现在已经有超过12 000 个工业园[5],其中只有很少的工业园正在向着生态产业园区的方向发展。国际上, 丹麦的卡伦堡产业聚合体作为产业生态学的经典案例已被学术界和工业界所熟知[6]。我国现有工业园超过6 000个,自2000 年以来开始推进工业园的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园建设。目前,国家环保总局确定的国家级生态工业园示范园区已有30个[7]。
然而,产业生态系统不应仅仅局限于企业与工业园层次。一个城市拥有多种产业,并通过各种物质流或能量流的联系构成了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城市作为产业生态系统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比工业园面积更大、产业门类更加复杂和人口更多的特点。目前,对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主要还是用模糊数学的方法[8-12]。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某指标确定不同类的隶属函数,然后根据最大隶属度法确定指标分类。例如,周文华、王如松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选取了48个指标对北京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度做了综合评价[13];颜文涛运用属性数学理论建立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属性综合评价模型,对城市自然与环境系统、经济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做了综合评价,以判断城市属于哪一个评价类[14]。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根据最大隶属度分类的问题是隶属函数的确定比较困难。若就一种标准来确定隶属函数往往主观性较大,若考虑多方面因素或征求多个专家意见,则同一指标的多个隶属函数之间不能很好地复合。而灰色层次分析法在评价时不需要对每个评价指标的每种分类都确定相应的隶属函数,只需给出一个评价等级,而且这个评价等级的划分是咨询多位专家得到的结果。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隶属函数确定的困难以及客观性不强这两个问题。为此,本文采用层次灰色分析的方法,在指标分类时取9个专家的打分,然后在评价阶段应用灰数和白化权数等方法综合体现9个专家的打分对综合评价值的影响。这样不仅体现了评价的客观性原则,而且不用再针对每个指标的各个级别确定相应的隶属函数,简化了评价过程。
1 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在针对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选取上,本文主要遵从两个原则。一是全面性,所选指标要能全面反映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的整体状况。二是简化性,要使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简单,以利于操作。根据以上两个原则,本文把相关指标体系分为3类,即:产业经济状况指标;社会状况指标和生态环境状况指标。
其中,产业经济状况的指标有8个,即:GDP(亿元)、人均GDP(万元/人)、GDP增长率(%)、第一产业产值(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亿元)、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GDP水耗(m3)。
社会状况的指标有5个,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文教娱乐服务类支出占居民总支出比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失业率(%)。
耿?涌等: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1期生态环境状况的指标有7个,即:SO2年均值(mg/m3)、CO2年均值(mg/m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交通干线噪声均值(分贝)、污水处理率(%)、城市绿地面积(hm2) 、绿化覆盖率(%)。
2 层次灰色评价分析
2.1 层次灰色评价法指标层次
按照层次灰色评价分析法,我们把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如图1。
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15],对多个评价目标按属性不同分组,每组作为一个层次,按目标层(W),准则层(Ui,i=1,2,3)和指标层(Vij, i=1,2,3 j=1,2,…,ni)的形式排列形成一个三层评价指标体系。其中n1=8,n2=5,n3=7。
S代表受评对象的综合评价值;U代表准则层指标Ui所组成的集合,记为U={U1,U2,U3};Vi(i=1,2,3)代表指标层指标Vij所组成的集合,记为Vi={Vi1 ,Vi2 , … ,Vin}。
2.2 层次灰色评价法步骤
1)确定评价指标Ui和Vij的权重
按上述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指标赋权步骤对各指标赋权。
设Ui(i=1,2,3)的权重分配为ai(i=1,2,3),各指标权重集为A=(a1,a2,a3),且满足ai≥0,∑3i=1ai=1;指标层Vij(i=1,2,3;j=1,2,…,ni)的权重分配为aij(i=1,2,3;j=1,2,…,ni),各指标权重集Ai=(ai1,ai2,…,aini),且满足aij≥0,∑nij=1aij=1。
2)组织评价专家评分
设评价专家的序号为m,m=1,2,…,p,即有p个打分专家。组织p个打分专家根据各指标实测值和专业经验对个评价指标按评价等级进行打分,并填写专家评分表。
3) 求评价样本矩阵
根据评价专家评价结果,即根据第m个评价专家对受评对象某指标Vij给出的评分dijm,求得受评对象的评价样本矩阵D:
视实际评价问题分析确定。分析上述评价指标的评分等级标准,决定采用四个评价灰类,灰类序号为e,e=1,2,3,4,分别表示“优”、“良”、“中”、“差”。其相应的灰数和白化权函数如下。
第四灰类“差”(e=4),设定灰数4∈[0,1,2],白化权函数为f3(如图2(d)),表达式为f4(dijm)=1,dijm∈[0,1]
2-dijm,dijm∈[1,2]
0,dijm[0,2]5)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对评价指标Vij,Vij属于第e个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系数,记为xije;Vij属于各个评价灰类的总灰色评价数,记为xij。则有
6)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及权矩阵
所有评价专家就评价指标Vij,对受评对象主张第e个灰类的灰色评价权,记为rije,则有:xije=xijexij
考虑到评价灰类有4个:e=1,2,3,4,便有受评对象的评价指标Vij对于各灰类的灰色评价权向量rij:
rij=(rij1,rrj2,rrj3,rrj4)
从而得到受评对象的Vi所属指标Vij对于各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权矩阵Ri:
若rij中第q个权数最大,即rijq=max(rij1,rij2,rij3,rij4),则评价指标Vij属于第q个评估灰类。
7)对指标层Vi作综合评价
对指标层Vi作综合评价,其综合评价结果可记为Bi,则有:
Bi=Ai•Ri=(bi1,bi2,bi3,bi4)
8)对准则层U作综合评价
由指标层Vi的综合评价结果Bi,得准则层U对于各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权矩阵R:
于是,对准则层U作综合评价,其综合评价结果记为B,则有:
B=A•R=(b1,b2,b3,b4)
9)计算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综合评价结果B,可以按取最大原则确定受评对象所属灰度等级,也可先求出综合评价值
S=B•CT
其中,C为各灰等级按“灰水平”赋值形成的向量,本文中设为C=(4,3,2,1)。
然后根据综合评价值S,参考灰类等级对受评对象进行综合评价。
10)对受评的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作综合评价
本文将评价结果划分为四级。一级对应的评价结果介于3.319 1与3.60;评价结果为3.110 8到3.319 1之间为二级;三级为2.943 4到3.110 8之间;2.7693到2.943 4之间为四级。
3 案例研究――大连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根据上文提出的评价方法,按照上述10个步骤,现在以大连市为例进行城市 复合产业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
1)取得各个指标的实测值,然后选取9位评价专家进行评分。评分结果如表2所示。
2)用层次分析法(AHP)中的指标赋权方法确定评价指标Ui和Vij的权重:
3)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对评价指标V11,受评指标属于第e个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系数x11e:
e=1 x111=f1(1.5)+f1(2)+f1(3)+…+f1(2)=0.375+0.5+0.75+…+0.5=5.125
e=2 x112=f2(1.5)+f2(2)+f2(3)+…+f2(2)=0.5+0.666 7+1+…+0.666 7=6.8333
同理,e=3 x113=7.25;e=4 x114=0.5。
受评指标V11属于各个评价灰类的总灰色评价数x11=5.125+6.833 3+7.25+0.5=19.708 3。同理,可以得到其他指标的灰色评价系数和总灰色评价数。
4)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及权矩阵:
e=1 r111=5.125/19.708 3=0.2600 e=2 r112=6.833 3/19.708 3=0.346 7
e=3 r113=7.25/19.708 3=0.3679 e=4 r114=0.5/19.708 3=0.025 4
所以受评指标V11对于各灰类的灰色评价权向量r11=(0.2591,0.3467,0.3679,0.0254)。
同理可得到其他指标的灰色评价权向量(见表1),由向量可组成V1,V2,V3,V4对应的权矩阵R1,R2,R3,R4。
表1 指标评分及灰色权向量表
8)结果分析
从最终评价结果来看,大连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为二级。相当于其各项指标值均介于3到3.5之间。
分别分析各个子系统,根据其灰色评价权系数,每个子系统都评价为二级,表明大连市整体发展水平较高,社会、经济及环境子系统发展比较均衡。下面分别分析各子系统:
产业经济系统中的总体指标和分产业指标的评价结果较好,基本都为一级,这说明大连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较好。然而,经济效率状况中的两个指标,“万元GDP能耗”和“万元GDP水耗”的灰色评价权系数基本相当,大约处于优与良之间,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要求大连市在资源、能源利用发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循环经济的大力推广是解决经济效率问题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社会状况中的多项指标的评价权系数确定的评价等级都为良。然而反映社会公平与文化娱乐发展的两项指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和“文教娱乐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的评价等级为中。反映了大连市在社会发展方面的两项重要的问题。对政府来说,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以及文教方面的投入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途径。
生态环境状况中的指标中,除了城市绿化方面评价为优外,其他的指标大部分评价都为良,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目前,大连市在建设生态市方针的指导下已经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的投入,但是与发达国家生态环境费用占GDP2%-3%相比,大连市还应该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的投资,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以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从以上评价结果来看,大连市经济总量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绩,而如何让经济效率、社会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状况与经济总量的发展保持同步是大连市目前应该考虑的问题。在保持快速发展GDP等相关经济总量指标的同时,大连市政府应该将工作的重点更多地转移到如何促进社会和谐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上来。从而使产业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三个系统保持和谐发展,这也是大连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的最终目的。
4 结 论
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对它的综合评价有助于城市管理者制定合理的发展政策,以实现所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基于层次灰色分析法的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并以大连市为例开展了案例研究。相比目前通用的模糊数学等评价方法,层次灰色分析法主要有两个优点:1.层次灰色分析法不需要对每个评价指标的每种分类都确定相应的隶属函数,相对简便可行;2.层次灰色分析法在分析中综合考虑了多位专家对某指标分类的意见,客观性较强,避免了模糊数学中隶属度的确定相对主观性较强的问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董经纬,蒋菊生,阚丽艳. 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J]. 现代农业科技,2007,(23):218-219. [Dong Jingwei, Jiang Jusheng and Kan Yanli. A Primary Study on the Assessment of Industrial Ecosystem's Health[J].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23):218-219.]
[2]Hall C A S, Cleveland C J, and Kaufmann, R Energy and Resource Quality: The Ecology of the Economic Process [M]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986.
[3]邓华.中国产业生态系统(IES)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Deng Hua. A Study on the Impact Factors of Chinese Industrial Ecosystem's Stability [D]. Dalia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6.]
[4]宋涛,郑挺国,韩良,佟连军,赵妍. 两类典型产业生态系统的建模与比较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6,24:444-447. [Song Tao, Zheng Tingguo, Han Liang, Tong Lianjun, Zhao Yan. A Comparison Study on Modeling Two Typical Industrial Ecosystems [J].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2006(24):444-447.]
[5]R Cote. Designing Ecoindustrial Parks: a Synthesis of Some Experience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998,6:181-188.
[6]Graedel T E, Allenby B R. 施涵译. 产业生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Graedel T.E, Allenby B.R. Industrial Ecology [M], translated by Shi Han.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4.]
[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 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规划汇编[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Department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standards,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PRC. A Collec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Ecoindustrial Planning[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4.]
[8]顾江. 生态系统稳定性统计模型分析运用[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98-100. [Gu Jiang. Statistical Mode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Ecosystem Stability[J]. The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and Technical Economics,2001,1:98-100.]
[9]AnjarKatrin Fleig. Ecoindustrial Parks A Strategy Towards Industri al Ecology in Developing and Newly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Z]. Eschborn, Germany : 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Technische Zusammenarbeit (GTZ) GmbH ,2000.
[10]Sumita Majumdar. Developing an Ecoindustrial Park in the Lloydminster Area [D]. Ottawa, CA: Dissertation for Master of Science in Civil Engineering , University of Calgary ,2001.
[11]武春友,邓华,段宁. 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述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15(5):20-25. [Wu Chunyou, Deng Hua, Duan Ning. A Review on the Study of the Stability of Industrial Ecosystem[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5, 15(5):20-25.]
[12]董经纬,蒋菊生,蒋利军. 海南农垦天然橡胶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 2008, 39(3):401-405. [Dong Jingwei, Jiang Jusheng and Jiang Lijun. Health Assessment of Natural Rubber Industry Ecosystem in Hainan [J]. 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2008, 39(3):401-405.]
[13]周文华,王如松. 基于熵权的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模糊综合评价[J]生态学报, 2005, 25(12):3244-3251. [Zhou Wenhua and Wang Rusong. An Entropy Weight Approach on Evaluating Bejing Urban Ecosystem Health through Fuzzy Synthetic Assessment [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05,25(12):3244-3251.]
[14]颜文涛.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属性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7,(8):137-145. [Yan Wentao. A model on Evaluating the Urban Ecosystem Health Attribute and its Application[J]. Systems Engineering Theory and Practice,2007,(8):137-145.]
[15]赵焕臣等. 层次分析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 [Zhao Huanchen, et a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 Bejing: Science Press,1986.]
[16]邓聚龙. 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2. [Deng Julong. The Grey System Theory [M]. Wuha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2.]
[17]胡笙煌. 主观指标的多层次灰色评价[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6, 16(1):12-20. [Hu Shenghuang. A Multilevel Grey Evaluation Method on Subjective Indicators [J]. Systems Engineering Theory and Practice,1996,16(1):12-20.]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Ecosystem of Cities,Integrative Industries
Based on Gray Hierarchy Analysis
GENG Yong1 WANG Jun2
(1.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Shenyang Liaoning 110016,China;
2.Institute for Eco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023, China)
篇9
近年来,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连年增长,2012年超过170亿元,21部国产片取得过亿元的票房收入,《人再囧途之泰囧》(下文简称《泰囧》)甚至超过10亿元。市场繁荣也推动着影院建设不断增加,2012年全年新增银幕数3832块,平均每天新增银幕10.5块,而且均为数字影厅,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银幕数从2002年的1845块增加到了现有的13118块,其中2K数字银幕超过1.2万块,主流院线影院基本全面实现数字化放映。与前几年银幕数量的增长主要由一线大城市贡献不同,目前的银幕增长数量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二三线城市。
毋庸讳言,中国电影产业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也隐藏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国产电影相较于国外影片尤其是好莱坞影片的市场竞争力堪忧。尽管仍旧受到相关政策的保护,但还是缺乏与好莱坞相抗衡的实力,没有发挥出本土化的竞争优势。2012年国产影片票房收入占全国票房总收入的48.5%,这是近十年来首次落后于进口影片。从票房收入前十名的国产片和进口片相比较可以看出,引进片第十名的票房收入都远远超过了国产片第五名的票房收入。从影片类型上看,国外影片的类型更加多样化,类型组合也更为丰富,以往作为中国影片走向国际化的主要类型动作片已然成为了好莱坞拥有的新类型元素。从影片名称上看,引进片前十名中有八部都是续集片,国产片仅有三部,由此可见国外影片对于品牌的培养以及持续经营十分重视。然而,如何在重复与创新之间建立平衡,也是国内外续集影片品牌经营面临的共同挑战。
其次,在各大院线、影视公司纷纷斥资兴建影院的背后,整个院线行业却潜伏着高速发展的隐忧。2010—2012年三年间,银幕数分别为6223块、9200块和13118块,而全年观影人次分别为2.9亿、3.7亿和4.6亿,通过计算可以发现,2010、2011和2012年的单块银幕平均观影人次分别为46601、40217、35066。由此可见,平均单家影院的票房收入从2011年开始连续三年不断下降,其中既有银幕扩张速度太快的原因,也有影片数量与质量以及定价和营销等方面的综合问题,还有影院自身的定位问题等等。
第三,国产电影在国际市场开发以及电影后产品开发方面仍旧存在严重不足。一方面,海外市场票房连年下滑。2012年全年共有75部国产片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仅为10.63亿元人民币,相比于2011年的20.46亿元下滑了近一半,与2010年的35.17亿元相比更是下降显著。①另一方面,在电影综合收入中,票房仍旧占据主要地位,其他后产品的收入仅占很少一部分。相较而言,好莱坞影片的票房收入仅占其综合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他更多地来自于影院放映之外的衍生产品领域,如VCD、唱片、主题公园、游戏产业以及其他消费品的特许经营等;同样,其国内票房收入也仅占总票房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他更多地来自于海外市场。国产影片之所以存在以上差距,很大程度上由于在内容创意、融资、技术、营销和知识产权交易等方面都明显不足,从而制约着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以及综合实力的提高。
中国电影目前发展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跟电影品牌建设滞后关系密切。中国电影的品牌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品牌缺乏精准而灵活的定位,呈现同质化和模糊性特征;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较低,呈现高风险性特征;品牌建设缺乏计划性和持续性,呈现随意性和离散性特征;品牌之间缺乏协同性和整合性,呈现孤立性和过度竞争性特征。本文从中国电影品牌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入品牌生态理论的视野,借鉴好莱坞及其他国家电影品牌生态系统的构建战略,提出适合中国电影品牌发展的生态系统发展战略。
二、品牌生态理论与电影品牌生态系统框架
(一)品牌生态理论基础
所谓品牌(brand)是指“一个名称、术语、标志、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结合体,以识别某个销售商或某一群销售商的产品或服务,使其与它们的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品牌之间的差异可以来源于其功能性价值,也可以来源于其象征价值。②品牌理论的研究也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品牌形象论”、80年代的“品牌定位论”、90年代初期的“品牌资产论”、90年代末期的“品牌关系理论”以及20世纪初期以来的“品牌生态理论”等发展阶段。
品牌生态理论作为商业生态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品牌学与生态学交叉研究的产物。1996年美国战略管理学者詹姆斯·弗·穆尔(James F. Moore)把生态学理论与现代企业竞争战略结合起来,最先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的概念。他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指“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组织和个人是商业世界的有机体。这种经济联合体生产出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成员。有机体成员还包括供应商、主要的生产者、竞争者和其他风险承担者”。③
在此基础上,生态学与品牌管理的交叉研究成果也不断出现。美国著名品牌营销专家林恩·阿普绍(Lynn B. Upshaw,1999)认为消费者的个性化导致其购买决策的个性化,而购买决策的个性化又促使了品牌的个性化。不同的消费者需要不同的口味、风格的品牌,在利润的驱动下,企业不得不努力塑造迎合消费者个性化的品牌。他将品牌描述成“复杂的生物”,认为品牌系统具有极其复杂的生态运动行为。④A.温科勒(A. Winkler,1999)首次提出了“品牌生态环境”的概念,标志着品牌生态研究的开始。所谓品牌生态系统,是指存在于某个产品或某项服务之中的所有相关的参与者或品牌之间的复杂关系,涉及顾客及其他相关利益团体、品牌接触点、售后服务、公司信誉、顾客依赖度、品牌形象代言人以及其他影响利害关系的因素共同组成。⑤
国内学者对品牌生态学的研究也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王兴元教授首次提出了名牌生态系统理论,并对品牌生态学的产生、基本研究框架及其重要研究意义进行了详细论述,他认为品牌生态系统是指“由品牌及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相关环境复合而成的商业生态系统。品牌生态系统描述了以某一个或某一些特定品牌为龙头的商业共同体。它是以品牌为龙头的商业生态系统,由品牌产品、品牌拥有企业、股东 (或投资人)、员工、经理人、供应商、最终顾客、金融机构、大众传媒、社会公众、中间商、政府、竞争者、其它相关组织以及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成员通过一些内在规则联结而成”。⑥
实质上,品牌生态理论的发展正是品牌市场实践的产物。目前,市场竞争已经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例如地方集群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等多种形式。看似两家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它们各自拥有的复杂网络关系之间力量的抗衡。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够拥有巨大的赢利潜力和广泛的市场影响力,主要来自于其强大的品牌竞争力。其品牌竞争力不是依靠一个个电影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单打独斗来实现的,而是好莱坞作为一个整体所构建的强大的品牌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协同作战的结果。因此,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的提升,不能仅靠企业自身来实现,而需要整合其股东、供应商、顾客、竞争者、政府、社区等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力量来完成。可以说,企业自身的品牌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品牌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品牌生态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两家企业的品牌之争,也就是两个品牌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
(二)电影品牌生态系统框架的提出
国内外有关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都有一个共识,即几乎所有健康的生态系统都可以通过某类核心企业所发挥的特定功能来反映,生态系统中其他成员的效率性、创新性和生命力,也与该类核心企业的行为有着根本性的关联。⑦根据品牌生态系统理论,结合电影产业的现状特征,电影品牌生态系统也应该围绕核心电影品牌建立,包括制片商、发行商、放映商、投资商、编剧、导演和明星等演艺人才、媒体、游戏商、互联网、主题公园等各种利益相关团体的品牌,其中核心电影品牌,既可以是制片商、发行商或放映商品牌,也可能是其他利益相关体品牌,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电影利益共同体(见图1)。
图1.电影品牌生态系统框架
电影品牌生态系统的发展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一方面,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组成的外部环境从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影响着整个电影品牌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电影品牌生态系统也对周围环境的各要素乃至整体变迁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甚至立竿见影的影响,这可以说是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关键组成部分的电影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重要特点。电影品牌生态系统亦有层次高低之分。对于好莱坞的跨国公司而言,其品牌生态系统早已超越国界和产业边界;而对于中国电影公司而言,其商业生态系统和品牌生态系统都处于建构阶段。
好莱坞的品牌生态系统构建过程,与其影片选择以及并购战略和品牌延伸战略如影随形。Grainge对新媒体时代的好莱坞品牌塑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时代华纳公司如何通过各种兼并活动不断塑造其“全娱乐”(total entertainment)结构、如何围绕创造和保持有价值的品牌选择其制片、营销和发行战略。⑧1995年“时代华纳”收购了特纳广播公司,随即在1996年就推出了以篮球明星乔丹为主角的卡通和真人混合的科幻喜剧片《空中大灌篮》(Space Jam),以期把“时代华纳”的卡通形象与特纳电视网的体育明星结合起来,同时整合电影与电视观众资源,创造体育和娱乐产业的协同效应。2000年“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合并后,公司的整体品牌形象又发生了新的变化,2003年推出的《华纳巨星总动员》(Looney Tunes: Back in Action)则是对好莱坞制片公司文化以及电影和卡通历史的一种巡礼,同时也说明了制片厂的兴衰以及数字技术的兴起。颇有趣味的是,为了在品牌的传统资源与新型资源之间建立平衡,“时代华纳”借助收购的新线电影公司,灵活地制作以“指环王”系列为代表的国际合拍片;华纳兄弟公司则紧紧抓住公司的传统形象,推出了“哈利·波特”系列品牌。这样,“时代华纳”借助“华纳兄弟”和“新线”两家制片公司,在传统品牌与新品牌之间建立平衡,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电影业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也为其品牌的全面延伸和扩张打开了通路。
“时代华纳”构建的品牌生态系统十分庞大,品牌延伸的触角更是四通八达,在电影业中沿着产业链纵向发展,不仅在世界各地进行影片制作和发行,而且在各地进行影城布局。例如,它在英国设立的“华纳村”紧紧围绕城市娱乐综合体(UEC)进行营销,把影院放映与城市娱乐空间身份的定制化结合起来,增强其作为城市娱乐中心的能力。在其他产业,它依靠全娱乐的品牌机制推出“黑客帝国”系列一类的大片系列,通过利用风格、口味和年轻亚文化的政治学以及衍生的续集、动漫系列和游戏,创造了一种奇观体验,同时也建立起公司的重要资产。由此可见,好莱坞已经渐渐把电影改型为一种能够打开多个市场的具有多种目的的客体。
“华纳”的品牌延伸战略也许能够为中国电影企业的品牌生态系统构建提供重要启示。首先,电影公司的品牌生态系统构建需要具有品牌延伸能力的核心产品作为保障,这种核心产品品牌也还需要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推陈出新。其次,为开拓新市场并适应市场变化,企业通常采取并购和联盟战略不断形成新的品牌组合,能否在不同品牌之间建立协同效应是其品牌组合战略成功的关键。第三,电影公司在进行跨地区乃至全球化拓展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电影品牌文化与当地文化之间的关系。
三、中国电影的品牌生态系统构建
在电影品牌生态系统建构过程中,品牌核心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战略定位影响着整个品牌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同时,品牌生态系统中各种品牌关系的整合,与品牌生态系统的市场开拓和新业务发展相伴而生,整个品牌生态系统的竞争优势则来源于网络品牌价值的创新。
(一)品牌核心定位:品牌生态系统构建的基础
电影公司的品牌塑造过程是与它所创造的一部部影片的成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鉴于企业品牌与产品之间的密切关系,企业往往把品牌管理等同于产品管理,等到产品开发出来以后,再进行品牌的推广。这种滞后型的品牌管理方法往往会导致产品定位模糊、不同产品之间缺乏协同性,从而不利于企业整体品牌形象的提升。因此,在电影产品推出之前,首先需要根据目 标观众需求定位以及不同渠道消费者的需求定位,建立一个具有清晰的核心价值观的品牌概念和品牌身份,为同品牌的产品开发以及相关衍生产品开发明确身份定位。随着电影业与其他行业产业融合的加深,电影产品品牌也将获得更多新的来源,例如书籍、游戏、演出活动等等,都有可能通过品牌延伸、成为新的电影品牌。
目前,“华谊兄弟”、“博纳影业”以及“光线传媒”等大型电影公司,尽管发展重点有所不同,但都在努力构建整合电影产业内外的各种力量,构建跨产业的商业生态系统。它们的品牌生态系统构建面临的共同挑战表现在:如何实现不同产业品牌的战略协同,从而使电影品牌在不同产业间延伸,如何在娱乐整合营销中实现品牌的价值增值,而非仅仅把电影作为实现票房收入或为其他媒体创造价值的工具。电影业务不能仅以票房收入为目标,而应该考虑如何在更多的产业领域实现品牌延伸,为更多的衍生产品创造价值。同时,鉴于电影还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因此,更不能简单地以票房收入作为评价一部影片成败的唯一标准。例如,影片《一九四二》尽管在票房收入方面不如很多影片,但影片追求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呈现的历史使命感,如果能够上升到一种普世价值观层面进行更全面而深入的阐发,将发挥更为深远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义。
影片品牌定位可以根据影片类型分为两类,一是现实类型的影片,如《一九四二》、《泰囧》、《万箭穿心》和《杀生》等;二是超现实的科幻、魔幻等幻想类型影片,如《画皮2》、《太极》和《西游·降魔篇》等。就屈指可数的国产幻想类电影而言,主要还是从传统文化尤其是文学作品中寻找灵感,缺乏更有时代精神的文化创意。影片还可以根据商业化程度进一步细分,过去一般分为商业片和艺术片,但这种分类方法也存在某种“二分法”的问题。好莱坞通常把那些定位比较狭窄、艺术性较高的影片称之为“特质”(specialty)影片,而不用艺术影片的概念,因为艺术片的定位十分狭窄,让人联想起专为少数精英分子制作的乏味的影片;而特质影片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没有上述的负面含义。目前,国产电影中优质的特质片可谓凤毛麟角,幻想类影片更是少之又少,这与好莱坞各种科幻和魔幻类型片的层出不穷形成鲜明对比(见图2)。
图2.中美电影产品类型组合比较
从好莱坞电影公司的经验来看,幻想类商业大片往往具有拓展新市场的巨大品牌延伸潜力。然而,中国电影从创意、投资、技术、人才等方面与好莱坞还有较大差距,因此,不能通过少数大片来与好莱坞进行正面竞争,而需要从影片质量和数量以及类型数量上加大力度,推出更多有特色的影片,并不断增加影片类型的多样化组合。
需要强调的是,电影产品类型的多样性尽管是保证电影品牌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关键,但这种多样性必须是有意义的多样性。所谓有意义的多样性是指这种多样性必须能够创造价值,它们或者是有实质意义的创新,或者能够提供新的功能和方案,或者是运用了新的技术或构想。总之,有意义的多样性更重视与顾客消费体验多样性的匹配,它们与那些混乱的无价值的多样性截然不同。尽管有时候这种多样性并不能创造很大的商业价值,但却能够带来艺术或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实现某种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成为公司保持品牌创新的源泉。
围绕着核心电影品牌还有大量中小品牌,它们更加关注差异化,将自己独特的能力集中在特定业务上,利用其他企业提供的关键资源和平台开展经营活动,发挥着拾遗补缺的作用。尽管这些缝隙型物种作为个体对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物种并不能产生多大影响,但因其总体数量大、种类多,因而对生态系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就美国独立电影而言,其独立性并非仅指产权关系上独立于主流制片商,而是强调其精神的独立。正如美国导演和制片人悉尼·波拉克所指出的:“独立电影一般是指一切可以取代大制片厂制作的主流电影的东西。”也就是说,独立电影是与好莱坞抗衡的另一种电影。这也意味着无论是电影制片企业、电影发行企业还是电影放映企业,只要被冠之以“独立”,就须承担起某种独立的精神使命感。彼得·毕斯肯德分析了美国独立电影的兴起原因,他认为,独立电影在好莱坞的空白地带寻求生存,而独立精神是独立电影公司异军突起的原因。他指出,米拉麦克斯的温氏兄弟不仅改造了发行体制,还促成了独立电影和主流电影的联姻,结果不仅产生了一种互相交融的新型电影,还与商业电影进行了基因的互换。这是一种相似与差异、个人化与商业化、独特性与类型化相互结合的电影,与好莱坞影片没有什么不同,却保留了自己的独立精神,无论这种精神有多么模糊和难以定位。⑨
从美国很多独立制片公司的兴起与转型可以看出独立与主流影片之间的互动关系。例如,米拉麦克斯电影(Miramax Films)公司一开始专门发行特质影片,由于影片不断获得奥斯卡等多种电影奖项,逐渐从艺术影院走向主流影院。后来,米拉麦克斯公司又成立了一个专门生产商业类型片的制片公司,从而进入商业类型片市场。米拉麦克斯不仅继续保持艺术片的生产和发行地位,而且又开始探索主流商业片的生产和发行,这样,公司在影片生产上建立了特质片与商业片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特质片的运作使企业保持了进行边缘探索、追求创新能力,商业类型片的运作则使企业能够通过市场获利,为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积累。
当然,影片类型的多样性还需要进行整合,才是强化品牌力量的关键。以日韩电影在国际市场的推广策略为例,无论是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的“亚洲形象策略”,还是韩国和日本电影在英国以“极端亚洲”(Extreme Asia)⑩的品牌开展营销,都说明了整合的价值和力量。中国电影在未来的品牌建设中,也不能仅以一部部影片、一个个公司的形式实施“走出去”战略,而需要打破公司间、产业间以及国家间的界限,加强国内企业间相互合作,并不断建立与国外各类企业和组织的合作,通过品牌资源整合,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推出各种不同的品牌组合,既能够为国内电影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繁荣提供支撑,也能够为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市场提供动力。
(二)品牌关系整合:品牌生态系统发展的动力
电影品牌生态系统的发展, 是其产品与市场不断拓展的过程,也是其品牌整合战略不断制定与实施的过程。所谓品牌整合战略,是指通过品牌之间的协同效应,共同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整合中的品牌不仅包括自有品牌,还包括通过并购或联盟等形式联系起来的品牌。中国电影的品牌整合战略,既包括电影制片、发行和放映企业之间的品牌整合,也包括与其他相关产业和组织的品牌进行整合。
目前,国内各大型电影公司纷纷进入跨产业的多元化经营,其品牌整合战略也提上日程。“华谊兄弟”拥有文化经纪、影业投资、电视、音乐、广告、国际发行、时尚文化传媒等多家公司,在内容、渠道、衍生三大板块业务上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尤其是在互联网游戏以及主题公园和酒店方面加大投资力度。与“华谊兄弟”的全产业链布局相似,“博纳影业”的业务领域也十分广泛,只是以电影业的产业链整合为主,涉及影视制作、电影发行、影院投资、院线管理、广告营销、艺人经纪等多个板块。与“华谊兄弟”和“博纳影业”不同的是,“光线传媒”在电视媒体资源以及演艺活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品牌资源、内容资产和发行平台,为其电影业务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对于三家公司而言,面对电影行业内外的各种品牌,如何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建立起品牌协同效应,是品牌整合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其品牌整合能否成功,还需要对市场机会、企业组织能力以及品牌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综合考虑。
电影企业在进入新市场之前,首先需要判断其是否具备对新市场的组织能力,关键是找到市场机会与组织能力的重合区域。如果盲目进入不具备组织能力的新的市场领域,不仅无法抓住机会,反而会影响到现有业务的发展。同时,企业还需要评价与新旧市场中品牌的相关性,例如,是否具有相似的价值观,能否共享各种资源和能力。总之,只有当市场机会、组织能力与品牌相关性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才是企业品牌整合的可信区域。如果只有两个条件满足,还需要进行其他条件的弥补。例如,当进入一个新市场能够创造品牌相关性,但企业组织能力有限,这时企业就应该创建或外购新的能力;当企业具备组织能力来实现品牌整合的相关性,但缺乏市场机会,这时企业就需要创建新的市场;当存在市场机会和组织能力,但缺乏品牌之间的相关性时,企业就需要积极创建新的品牌相关性。(见图3)
图3.品牌整合的可信区(11)
电影产业的制片、发行和放映三项主要业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而增加了产业内部品牌整合的复杂性。Hagel III and Singer(1999)考察企业内部的业务时,识别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产品创新业务、顾客关系业务和基础结构业务。(12)笔者认为电影业中的制片、发行和放映业务与以上三种业务类型的特征非常相似,即制片业是产品创新业务,发行业是顾客关系业务,而放映业是基础设施业务。尽管这三类业务共同构成了电影业的主体,但是它们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使用不同类型的人员,具有不同的经济、文化和竞争特征。因此,中国电影业的品牌整合战略需要根据不同业务的特征进行协调管理。
核心电影品牌与边缘电影品牌之间建立各种合作关系,是应对市场变化、保障整个电影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关键。Lever(2010)对于好莱坞的经营模式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好莱坞大公司从纵向一体化战略转向纵向分解的灵活专业化战略,促成了大量小型和高度专业化的独立电影公司的出现,帮助好莱坞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电影的质量。他们认为效率来自于形成了“一个由创意者、金融者和商业管理者组成的高度临时性的联盟”,减少了官僚体制和管理成本,专业化的自由职业者的充足供应保证了大电影公司通过选择适当的公司和个人委以适当的任务,使他们能够创造出独特的产品,以保证影片质量的提高。但好莱坞大片厂通过产权或资金关系对小型制片公司进行控制,而独立制片公司从事的既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职能,又是一种经济的职能,它们通过创造出一种生产多样性的假象,吸引了外部的风险资本,因而减少了大型电影公司的投入。(13)
对于以内容创意为主要业务的“华谊兄弟”而言,其竞争优势建立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之上,以创意人才和快速的市场反应为核心,无疑,中小企业更适宜于培养创新所需要的敏捷性。因此,“华谊兄弟”在产品创新方面需要加强与更多中小企业的战略合作,从市场机会、组织能力与品牌相关性三个方面寻求战略方向。在电影产品选择时不能仅仅以票房收入为目标,同时需要考虑影片能否为电视节目、网络游戏、主题公园等提供可以利用的品牌资源,无论是明星、卡通人物,还是影片名称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品牌资源的共享,实现品牌的延伸,创造具有协同效应的品牌整合战略。如果不具备在新市场中的组织能力,就应该及时创建或外购新的能力,与更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如果不具备市场机会,就需要积极开拓新的产业市场或地区市场;如果不具备品牌整合的相关性,就需要从品牌重新定位入手,积极加强品牌之间的有效联系。总之,以“华谊兄弟”为核心的品牌生态系统将更加关注品牌的创新和创意,速度经济和时效性是其追求的目标。
对于以发行能力见长的“博纳影业”而言,由于发行业务属于顾客关系业务,需要在营销和服务活动方面进行投资以赢得顾客,并建立稳定的顾客联系。赢利能力建立在范围经济的基础之上,即发行业务必须尽可能地延伸这种顾客关系,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只有通过获得大量的顾客,并长期留住这些顾客,企业才能获得足够收益以抵消巨大的前期投资。由于需要取得范围经济,发行业务需要努力为顾客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这类业务具有一种服务导向的文化。“博纳影业”尽管也在向上游制片领域发展,但其进行产品整合营销的能力应该进一步得到提升。公司可以依靠其强大的组织能力,通过对市场机会的把握,对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品牌进行策划和组织,通过不断创建新的品牌相关性,推进品牌整合战略的实施。
对于作为基础设施业务的放映业而言,一般需要资本密集型的设施,需要较高的固定成本,因此,充分利用影院基础设施,实现设施利用的规模经济性,是驱动放映业务发展的动力。放映业务的文化特征是一种节约成本的经营理念,注重 使各种活动趋向于程式化和可预测性。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一些影院开始重视品牌价值的提升,以顾客为导向,通过有针对性的营销和服务,增加顾客的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然而,这些品牌策略很容易被其他影院所模仿,影院和院线必须推进其整合战略的实施,即根据市场需求,努力创造更多具有品牌相关性的影片组合,以集群的方式推向市场,满足不同档期不同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总之,中国电影的品牌整合战略是品牌生态系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既有同类产品的品牌整合,也有产业内部沿着纵向产业链的品牌整合,同时还有跨产业的品牌整合。无论是哪一种整合战略,都需要在市场机会、组织能力与品牌整合相关性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才能实现品牌间的协同效应,促进整个品牌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
(三)品牌价值创新:品牌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来源
电影品牌生态系统的发展,建立在品牌定位的基础之上,并以品牌关系整合作为拓展产业和市场拓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一个电影品牌生态系统的竞争能力大小,并非单纯依靠少数核心品牌的力量,而是由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种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品牌网络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随着电影市场对外开放以及市场化程度的逐渐深入,随着互联网与电影的日渐融合,更多处于电影生态系统边缘的中小电影企业将以长期受到忽视的市场长尾为基础,实现品牌价值的创新。
“乐视影业”就是其中一家。公司将自己定位为“新媒体时代的电影投资、制作、发行公司”,其愿景是将电影的产品、推广、营销、发行、衍生价值开发的各个产业链都实现互联网化,并在各个环节上与地面系统互动,以此将“乐视影业”打造成互联网时代的电影公司。公司在构建市场模式的过程中,逐步以实现电影品牌价值的诉求来规划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的模式。张昭指出了“乐视影业”不同于“华谊兄弟”的战略定位:“乐视跟华谊不在一个维度。首先,华谊是领头羊,我们是在另外一条跑道上,以领头羊的姿态追赶领头羊。另外我们是不同的核心商业模式,乐视影业的核心商业模式是市场服务。”(14)尽管如此,“乐视影业”并未忽视影院放映,其2012年与好莱坞合拍的《敢死队2》取得的3.5亿元票房收入就是明证。
“乐视影业”的品牌生态系统构建模式昭示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和价值创新模式。新媒体时代的价值创新模式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型,格雷戈·赫恩和卡桑德拉·佩斯(Greg Hearn and Cassandra Pace,2006)指出了新型价值生态模型的五个主要特征:(1)消费者由被动接受者转向价值的共同创造者;(2)由价值链转向价值网络;(3)由产品价值转向网络价值;(4)从单纯的合作或竞争关系转向复杂的竞合关系;(5)从单个企业战略转向整个生态网络的战略。(15)新型价值生态模型认为价值创造不是一种简单的单向的、线性的过程,而是包括反复和反馈的过程。尤其是,消费者向传统的公司创造价值的逻辑发出了挑战。C.K.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文卡特·拉马斯瓦米(Venkatram Ramaswamy)(2002)指出,受到以顾客为中心的、强调互动性、速度、个性化和开放性的互联网文化的刺激,消费者对价值创造的影响之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且扩散至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上。他们认为,共同创造的经验本身,而不是产品,成为价值的基础。(16)
在电影品牌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消费者作为一种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从内容创意、营销到消费等多个环节,都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是随着电影品牌在互联网、消费品市场以及更多娱乐市场上不断延伸,随着微电影、游戏电影等各种新媒介电影形式的不断出现,消费者不仅是品牌服务的对象和定位的基础,也是品牌传播和营销的重要媒介,更是品牌实现价值创新的重要源泉。同时,电影品牌生态系统也将面临新的战略转型,以往以大型电影公司为核心的等级制网络形态,将更多地被那些由中小电影企业组成的平等互助的生态系统所取代。这些小型电影生态系统将以广大消费者参与生产、发行和消费为特征,以机动灵活的市场反应能力占据生态系统中的缝隙市场,并最终会以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为中国电影的品牌生态创造无限生机和活力,形成无所不在的价值创新源泉。
不容忽视的是,面临全球化的挑战,中国电影的品牌价值创新更有赖于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正如弗朗西斯·阿杜—弗比瑞(Francis Adu-Febiri,2006)所言,“如果一个国家的人的要素能力达到一定高度,全球化非但不会破坏其文化多样性,反而会带来经济整合以及文化整合,从而形成真正的多元文化主义以及可持续的全球化。”(17)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电影无论是应对来自好莱坞的强劲对手还是实施“走出去”战略,都需要加强人才的全面培养,通过全面素质教育,创造一个尊重差异、欣赏多样性和鼓励整合性的社会环境,从而为中国电影品牌的价值创新提供更有创造力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同时,中国电影品牌实现价值创新与另一个利益相关者政府的关系十分密切。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被视为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有人从中国电影产业的特殊性出发主张依靠强有力的政府来推进产业发展,也有人从中国电影产业的一般性出发主张解除政府的行政力量的干预,依靠市场力量推动产业发展。对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吴敬琏指出,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因为中国的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是“错位”,既有“越位”问题,又有“不到位”的问题。例如,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对于资源在企业之间、地区和部门之间的配置参与太多,这些都是越位的表现。而在提供制度环境、法治环境、保证分配公正、向社会提供准确全面的宏观经济信息等方面,政府又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因此,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政府首先要发挥促进市场发育的作用,要致力于规范化的市场秩序和法律制度的建设以及现代化的教育,同时还要致力于对自身行为的约束。(18)
最后,由于中国电影产业承担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的使命,涉及的产业和空间复杂而多样,完全依靠政府或者市场都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因此,有必要发展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社会机构和组织,提供重要的支持作用,从项目策划到人 员培训,从提供融资到营销推广,各种形式的智库、商会和民间组织将在政府与市场中间发挥着有效的补充和协调作用。
结语
中国电影的整体品牌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所有电影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通力合作,并进行长期的创新探索。随着电影与其他产业融合的日渐加深,电影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机遇与威胁的双重考验。鉴于电影产业同时承担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重使命,其品牌定位也将呈现更加多样化的格局。值得期待的是,随着国内的产业界限和市场壁垒进一步降低,随着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顺,一个个灵活而多样的电影生态系统必将应运而生,不仅能够满足大众娱乐的需求,而且能够传承我们的文化之根,同时还能够以电影品牌的力量为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注释:
①《专访华狮CEO:中国电影海外票房差 最高仅40万》,http: // m1905. com/news/20130217/618712. shtml。
②[美]菲利普·科特勒、凯文·凯勒《营销管理(第13版)》,王永贵等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4—281页。
③[美]詹姆斯·弗·穆尔《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梁骏等译,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④[美]林恩·阿普绍《塑造品牌特征:市场竞争中通向成功的策略》,戴贤远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4页。
⑤A. Winkler Wrap, Speed Branding: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Marketing, Hoboken: Wiley, 1999.
⑥王兴元《品牌生态学产生的背景与研究框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第7期,第121—124页。
⑦[美]马尔科·扬西蒂、罗伊·莱维恩《共赢: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战略、创新和可持续性的影响》,王凤彬、王保伦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6页。
⑧Paul Grainge, Brand Hollywood: Selling Entertainment in a Global Media Age.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⑨[美]彼得·毕斯肯德《低俗电影:米拉麦克斯、圣丹斯和独立电影的兴起》,杨向荣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26页。
⑩Oliver Dew, "Asia Extreme": Japanese cinema and British hype, New Cinema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Film, 2007, 5(1): 53-73.
(11)[美]戴维·阿克《品牌组合战略》,雷丽华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12)John Hagel III and Marc Singer, Unbundling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9, March-April: 133-141.
(13)Adam Leaver, A different take: Hollywood's unresolved business model,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010, 17(3): 454-480.
(14)《访乐视影业CEO张昭:与狼共舞 做B2C的电影公司》,腾讯娱乐,http: //ent. qq. com/a/20121213/000058. htm。
(15)Greg Hearn and Cassandra Pace, Value-creating ecologies: understanding next generation business systems, Foresight, 2006, 8(1): 55-65.
(16)C. K. Prahalad and Venkatram Ramaswamy, The co-creation connection, Strategy+ Business , Second Quarter 2002, Issue 27: 50-61.
篇10
漂浮湿地工程师采用水花生圈养技术,将捞取的水花生放入用钢筋把泡沫浮球串成的圆形框架中,再用渔网水下包裹水花生,将水花生浮床放置在河道挺水植物外侧,用铁锚加以固定。
植物浮床技术与水花生围养技术不同,它主要采用毛竹和渔网形成漂浮载体,以大面积圈养水花生,加强水质净化。用毛竹做成长方形漂浮载体,捞取水花生,放入框架内,再用渔网水下包裹水花生。单体浮床连排后放入池塘,用铁锚加以固定。
4.1.3疏通河道、破除与降低圩埂
为确保河道水体流通,对河底长期淤积的沉积物采用生态疏浚法进行清理,清理出来的淤泥和淤沙等用于培筑控水土埂;对于原有的分散的小池塘,通过破除与降低圩埂,将其连成一片,移除的土用于构建滩地。
4.1.4林地管理
根据林地的现场地形勘察资料,开挖沟渠,改变地势不平的地貌,以方便浇灌和排水,避免发生旱灾和涝灾。开挖出的土用来修建林间小道,供林业管理和居民休闲娱乐。此外,将林地上的所有灌、藤、草等全部清除,并通过翻土、松土来改善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从而改善幼林成活生长的条件。
4.2恢复工程
4.2.1植物种植
河道两侧缓坡修筑结束后,河岸带具备了水生和陆生植被恢复的基质条件,随后根据等高线在新建边坡和原有浅滩上种植各类植物。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岸坡上栽种湿地植物、乔灌木,进行岸边绿化,美化河岸景观。增加堤岸的稳定性,并可以降低流速、防止水土流失,增强抗洪、保护河堤能力。水线附近(新建土质缓坡上)、深水处适当引种植物,最终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对河道斜坡进行有效护持的同时,增强水体的净化。
在低位、中位、高位滩地种植适合植物,最终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构建自然湿地系统,增强景观效果的同时,增强水体的净化。
4.2.2水生动物放养
根据生态平衡的原理,在沙河水库中适当放养食用不同浮游生物的鱼类,改善水体中的生态系统结构,完善水体中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传递,平衡和调控水域生态系统。
4.3保障措施:
4.3.1加大湿地保护的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