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制度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经济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法律制度;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2-0000-01
经济的迅猛发展客观上要求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理念和发展经济的指导之下,实现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是必然选择。推进我国的环境经济法律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所以我们要认识到环境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作用,并且要积极的探究法律制度规律,不断完善环境经济制度,适应我国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进行国家建设,实心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
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法律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一)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的当下,环境法律制度用规范和强制的手段体现出法律对生态环境的价值、人类利益获得的承认,也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部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只是依靠经济杠杆来调节,法律制度的规范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尤其需要贯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环境经济制度进行经济建设的保障。可持续发展经济改变了原有的经济发展观念和生产方式,在新的生产方式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之前,需要有强有力的方法对这一经济进行保护。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概念刚刚提出,在初步发展的情况下,用环境经济制度的建设和健全,引导新型经济发展走向完善。环境经济制度可以有效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方式,使之更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需要建设,从而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和谐统一。
(二)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制度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经济是一种科学性和系统性很强的经济建设模式,因此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的推进不能只是依靠几部或者不甚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障,这样难以达到良好的建设效果。就我国目前的环境经济制度的发展而言,我国的环境经济制度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样的情况下,建立我国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制度体系是保障经济发展的是必经之路,这样我国的经济建设才会走上有法可依,有据可靠的良性发展轨道。因此满足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目标和要求,就需要有专业性和针对性的进行体制制度的建设,规范和完善法律系统设计,解决不同法律条款的矛盾和冲突。同时环境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使经济法律和环境法律之间了架起了桥梁,促进了我国法律制度体系的深层联系的加深,进而支撑起我国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改变了立法现状,实现了相关法律之间的协调统一,降低了投入,不断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支持。
(三)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推进和全球环境保护理念的深入贯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限制进口的条件和发展空间逐渐减小,各国都转而在绿色贸易壁垒上做着努力,这一全新的贸易壁垒对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加严格。国际法律也对这一贸易标准进行了严格的约束。因此,要推进我国产品的出口,使产品符合国际标准,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束缚,就需要各国进行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建设,将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有效结合,不断完善环境经济制度。这样的做法可以不断强化和提高我国的绿色产品水平,确保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同时在法律保障之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将会有质的飞跃,冲破绿色贸易壁垒的约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将不会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二、完善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法律制度的对策
(一)完善环境经济制度的税收问题。不断健全环境经济制度,更好地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服务,在税收上要加征环境污染税费。通过立法加强,实现环境税的分期和分批实施。除了对现有的环境税费进行征收外,还要对严重危害社会环境的产品进行强制税费征收。除此之外,我国的环境经济法律制度还应该积极借鉴外国的法律制度经验,完善环境税费的征收依据。要改变原有的按照污染浓度确定税费的方法,实行按照污染排放量征收税费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和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公平。其次,要加强运用间接课税。环境税收由于本身的特点,它在征收时要将不同的生产部门和课税对象区别征收。税率的确定也要根据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收回的税款要真正应用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上。
(二)加强财政刺激。推进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建设需要中央加强对地方经济和环保机关的宏观调控,并且建立合理完善的环保基金和与之相关的环保基金管理制度,用强有力的法律对环保基金的来源、使用等进行制度的确立和保证。与此同时,要注重发挥环保基金应有的作用,应用在环境标准制定和排放污染权力买卖,真正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稳定,也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公开透明。社会在发展,社会环境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要不断的将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真正发挥财政的刺激作用,可以不断提高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法律制度建设水平。
(三)扶植新型活动主体。完善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法律制度应该大力扶植环境经济制度的活动主体,实施这一对策,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贯彻和实行。一是,建立控制污染的中介机构,让这一机构代替政府的组织者和中介者的地位,履行环境资源交易市场管理的职能。二是,建立非盈利性的环境保护权益机构,并且让其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力,减少因为环境管理的政府和市场失灵造成的社会成员环境权益的损害,提高环保权利的保护率。三是,政府要鼓励和发展污染治理企业,将集约化的污染治理进行合理的分工,降低环境治理的成本,提高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效益。
三、结束语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法律制度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已经在实际贯彻中取到了良好的成效。我国的环境经济法律的立法要求不断完善环境经济制度,促进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福社会全体成员,造福人类社会。
参考文献:
[1]黄雀莺.可持续发展经济法律制度的价值探索[J].嘉应学校学报,2011(01):l11-113.
篇2
内容摘要:公司根据法律明确规定应当承担的环境保护的义务,是公司的环境责任。为构建公司环境责任,文章认为应当进行以下制度设计: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公司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境资源税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关键词:公司环境责任 生产者责任延伸 公司环境信息公开 环境资源税 生态环境补偿 环境责任保险
西北政法大学学者马燕认为:“所谓公司的环境保护责任是指公司在追求股东最大利益和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兼顾环境保护的社会需要,使公司的行为最大可能地符合环境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并自觉致力于环境保护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山西师范大学学者白平则认为,公司环境责任是指“公司在谋求自身及股东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应当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义务,应当对政府代表的环境利益负一定的责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博士吴国刚在论文《公司的绿色社会责任》中将其界定为:“公司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兼顾环境公益的要求,符合社会对公司制度的合理期望”。重庆大学教授黄锡生则认为:“企业环境责任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贯彻清洁生产的要求,合理利用资源,采取措施防治污染,在促进自身经济利益提高的同时所承担的保护环境的义务”。
笔者较赞同将公司环境责任界定为:“公司根据法律明确规定应当承担的环境保护的义务,且这种义务不因公司的终止而立即消失”。这一界定突出了公司环境责任的三大特征:第一,法定性。公司环境责任是环境法律明文规定的责任内容。第二,可实施性。道义上的环境责任很难实施,而法律层面上的环境责任就具有可操作实施性。第三,义务的延伸性。即公司终止后其环境责任并不立即免除。因为公司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并不随公司终止而立即消失,为体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遵循《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污染者治理”的原则,有必要强调公司终止后的环境责任。
制度设计一: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生产者责任延伸是指:以生产者为主导的责任主体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负责,重点是承担“绿色设计”责任、消费后环节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循环利用和最终处理的责任等,从而实现生产者责任向“上下两极”延伸,扩展以生产者为主导的责任主体的环境责任。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减少固体废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导向企业行为;利于应对绿色壁垒,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但需要注意到:公司进行污染治理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是需要技术创新和资金支撑的,单靠我国公司自身的经济能力难以实现。同时,还不能忽略公司的“经济人”身份,他们必须能够与直接利用初始资源获取经济效益的生产方式在成本上取得平衡才能生存和发展。一旦承担的责任超过其承受能力,公司就会转移生产方向,反而会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前进,也不利于环境保护。因此政府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出台一些配套的辅措施,形成鼓励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的制度体系,来支持和扶助、配合与引导公司履行延伸后的生产责任。如构建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培育公众绿色消费理念、建立和完善有关环境税费制度以及建立环境补贴制度等。
制度设计二:公司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环境信息公开又称环境信息披露,是一种全新的环境管理手段。它承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批评权,通过公布相关信息,借用公众舆论和公众监督,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制造者施加压力。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既可以满足消费者、投资者、管理者等利益关系人对环境信息的需求,从而使得自己获得竞争优势;又可以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结合起来,从而降低公司经济活动中对环境所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为环境信息公开的推进提供了基本保障,尤其是《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都对环境信息公开提出了一些要求。特别是2003年9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专门就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进行了规定,例如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方式、法律责任等。但现有环境信息公开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向公众公开的环境信息量少、信息公开手段单一、缺乏科学和系统的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制度,以及企业环境形象还没有在市场竞争中真正发挥作用等。由于公司环境信息公开受到当地环境质量状况、公司排污情况、环境管理要求和公众环境意识水平等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各地应该建立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公司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制度设计三:环境资源税制度
环境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宏观调控履行环境保护职能,凭借税收法律规定,对单位和个人无偿地、强制地取得财政收入所发生的一种特殊调控手段,充分体现了国家以环境保护为主体的宏观税收调控职能,是一种既重经济效益又兼顾公平的环境经济政策手段。从广义上说,环境税收是税收体系中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各种税种和税目的总称。它不仅包括污染排放税、自然资源税等生态税费,凡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税收调节手段都应包括在其中。
环境税收在国际上是一种通行的经济手段。其目的是为实现特定的环保目标,通过强化纳税人的环保行为,引导公司与个人放弃或收敛破坏环境的生产活动和消费行为同时筹集环保资金,用于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我国的环境政策和税收体制需要进行“绿色化”改革,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建立独立的资源环境税税种,使环境税成为现行国家税收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引入环境税将环境污染的社会成本内化到公司成本与市场价格中去,通过市场机制自动调节公司的经济行为,从而更有效、更低成本地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制度设计四: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补偿是指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或不良影响的生产者、开发者、经营者应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进行补偿,对环境资源由于现在的使用而放弃的未来价值进行补偿。生态环境补偿的手段包括:要求生产者、开发者、经营者支付信用基金,缴纳意外收益、生态资源、排污等费税,由政府出面实施环境项目支持、生态保护工程、发展新兴替代产业等。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有助于从生产源头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相协调,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该机制可以改变公司无偿使用生态资源的习惯,迫使公司在进行商品生产时就计划到生态环境的损耗。为减少生态成本,公司必须采取措施减少环境资源的破坏、污染和占用。这样就可以达到促使公司自觉提高技术水平、改善管理模式、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目的,从而确保生态系统对当代人和后代人的支持能力不会由于现在的经济发展受到削弱和破坏,这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和基础。
制度设计五: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环境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因环境污染而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或治理责任为标的的责任保险。可见,环境责任保险实质上是指被保险人依法将应当承担的环境赔偿或治理责任风险转移给保险人的一类保险。其属于消极保险,消极保险之保险契约所保护者为被保险人之消极利益,所谓消极保险利益为特定人对于某一“不利”之关系,因为此“不利”之发生而使特定人产生财产上之损失。
环境责任保险是以责任保险作为防范环境污染风险的法律技术手段,是经济制度与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特别法高度结合的产物。该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维护受害者的合法利益,有助于市场经济自身的发育和完善,并能强化保险公司对公司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损害的监督,最终促使公司自觉加强环境保护,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我建议应当从三个方面完善现有的责任保险制度:
第一,基于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可借鉴美国和瑞典的立法模式,实行以强制性环境责任保险为主,任意性责任保险为辅的保险制度。在产生环境污染和危害最严重的行业实行强制责任保险,如石油、化工、采矿、水泥、造纸、核燃料生产、有毒危险废弃物的处理等行业。而在城建、公用事业、商业等污染较轻的行业可以实行任意环境责任保险。
第二,扩大责任保险范围。借鉴外国经验,除了将突发性污染事故纳入责任保险范围内,还应将我国责任保险范围扩大到经常性排污造成的第三人受害的民事赔偿责任。投保范围不仅应包括违反环境法的经济社会活动、意外事故以及不可抗力导致环境污染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还应包括排污企业正常、累积排污行为所致损害以及污染所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损害。同时,为了促进保险公司承包,政府应当作出财政支持和政策优惠,如减免税措施、注入保险基金、由政府出面促使各保险公司联合起来承保以进一步分散风险或进行再保险等。
第三,实行环境侵权责任保险赔偿限额制。一方面,环境侵权行为造成的损耗后果是逐步显现和扩大的,实行限额赔偿,处于减少自己损失的考虑,投保人和受害人将会积极的防止和减少损害的发生及扩大,从而有利于减少环境侵权的危害性。另一方面,与普通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相比,环境侵权责任险的保险利益则要复杂得多。由于环境侵权责任保险的保险事故之发生既有突发性的,也有累积性的,还有转化性的,从而使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发生在保险单有效期内的污染所造成的损害难以把握其未来的赔偿责任。针对环境侵权的这一特征,实行限额赔偿将有利于维持保险机构的清偿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燕.公司的环境保护责任[J].现代法学,2003(5)
2.白平则.论公司的环境责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吴国刚.公司的绿色社会责任[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黄锡生,宋海鸥.论企业环境责任的立法完善[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3)
篇3
1制度约束是环境资源问题产生的根源
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总是在特定的制度框架下进行。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属性和“外部效应”,市场机制无法在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所谓“市场失灵”,从而为政府干预即通过制度创设和供给降低交易费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市场机制不能有效提供良好环境这一公共物品,政府应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由负外部效应引起的环境污染、资源耗损等,由政府运用法律、经济手段加以矫正,以控制经济运行轨迹趋于正常状态,同时也为市场机制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良好的平台。因此,要实现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共生必须具备明晰的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健全的市场交易制度、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有效地基本控制制度。然而,我国在上述制度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或不足。
1.1环境资源产权制度虚设
我国宪法规定,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在经济管理体制中却没有明确指出谁代表国家统一行使所有权,这样的产权设置致使所有权的责权利无人监督落实,所有权事实上已被使用权所替代,由此不可避免地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严重浪费,环境污染也因此得不到有效控制;同时由于环境资源产权不明确,还使环境资源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因为当各方面利益发生冲突时,所有权往往从属于经济管理和行政职能,产权所有者利益不能实现,难以调动积极性,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破坏。所以,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境资源管理体制,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和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相适应的产权制度。
1.2环境资源市场交易制度不健全
在环境资源保护中,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正确反映环境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消除环境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合理和企业内部效率低下引起的社会成本问题。市场机制上述作用的有效性以市场完善、产权明晰为前提,以交易收益大于交易成本为原则。但事实上,我国不仅环境资源产权不明晰,而且市场交易制度不完善。首先,许多环境资源(如大气资源)不存在市场,这些资源的价格为零,无偿使用这些资源己成为一种社会习惯。资源无价,使得资源耗竭速度和稀缺程度也就不能用价格信号准确地反映出来,政府难以用经济手段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助长了资源开发的无责任化倾向,资源日益稀缺也就成为必然结果。其次,有些资源(如水资源)虽然存在市场,但价格偏低,只反映了劳动成本,资源成本在开发总成本中往往被忽略,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的正常积累被削弱,使资源与开发者利益不是一种相容的关系,从而强化了经济主体的个人利益,助长了短期行为。最后,有些资源(如能源)市场存在垄断。由于规模经济、法律政治因素导致的进入障碍、高信息成本等原因,使一些资源产业的市场形成垄断,垄断定价不是按边际成本制定价格,因此帕累托最优条件遭到破坏,不可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1.3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透明度低
由于环境资源领域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各种经济行为主体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就可能出现一些经济主体拥有其他经济主体所不拥有的信息的情况,即信息不对称。这样,在现实中污染者就可以利用人们环保知识的匮乏排放污染物或转嫁污染,并且出于各种原因特别是效益方面的考虑封锁污染信息。另外,地方政府出于对当地政治、经济影响的考虑采取弱化的态度,导致对环境信息掌握和披露的局限性以及对污染现象发现的事后性和解决的滞后性。
1.4基本控制制度的监控不力
在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企业环保考核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监测和环境统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排污收费制度虽然在控制污染和筹集环保资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排污收费政策的效应来看,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首先,收费制度不能保证收入来源的稳定性、可靠性。环保收入的主要来源——排污费属于预算外资金,没有纳入预算内统一管理。在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时常发生挤占、挪用、拖欠、积压排污费的现象。其次,由于收费面不全,收费标准偏低,致使企业宁愿交排污费也不愿治理污染。最后,污染治理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现行政策规定排污费只能用于工业污染的末端治理,不能用于清洁生产和集中控制设施,治标不治本,从而影响排污费资金的投资效果。
(2)缺乏企业环保考核制度。长期以来,GDP是衡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GDP数值越大,综合国力越强,人民生活水平就越高。因此,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就表现为对GDP增长速度的片面追求。但这一原理是建立在环境资源无限的前提条件之下,而未考虑把环境污染带来的负影响作为成本之一计算到GDP中去,这种收入与成本的不对称核算方式必将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在现实中,人们逐渐发现生活质量并不是与GDP增长同步提高的,其原因在于恶劣环境、生态失衡减少了社会福利。
(3)环境主体在环护方面的有限理性。从本质上看,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的经济活动。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受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无偿使用等传统观念左右,采取各种手段无节制地开发自然,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出现了许多不可逆转的环境变异。又因为环境是公共物品,经济主体只愿享受环保所带来的社会福利,却不愿为治理污染付出任何代价,甚至形成了“治理环境污染是政府的行为”的观点和习惯。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之下,包括法人和自然人在内的环境主体不管在决策还是行为方面,都将环境保护排除在经济、社会发展之外,长此以往,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不和谐便形成了。所以,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直接或间接的后果,环境问题的治理和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省悟和良知。因此,进一步加强环境文化教育,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己成为当务之急。
2制度创新是实现环境资源与经济共生的必然选择
要真正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促使外部成本内在化,就必须以改变现有制度的缺陷或不足为切入点。目前,我国各项改革己经进入突破性进展的阶段,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努力进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
2.1产权制度创新
按照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改造传统产权制度,进行产权制度的创新。
(1)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创新。其实质是明确产权主体并使其利益得到实现,即保证国家的资源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以实现。要加强环境资源有效性评估,完善环境资源产权的交易转让市场,建立健全环境资源市场化机制。具体来说,包括资源核算制度、资源产权管理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有偿转让制度、资源补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创新。
(2)企业产权制度创新。其实质是强化财产内在约束,按照权利和责任义务对等原则来构造产权主体。企业是经济运行的基本单位,只有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产权主体、投资主体和法人实体,企业才可能真正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承担环境损失费用,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压力和利润最大化目标动力下重视环境问题,把环境损失纳入成本核算,促进技术创新大幅度提高环境资源要素效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
2.2建全市场交易制度
(1)逐步完善和培育环境资源市场,为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配置创造条件。市场通过引进规范、有序的竞争机制和健全、高效的价格机制保证了资源配置的高效率性,从而有助于环境资源资产化,以及共享资源的产权转化。
(2)建立有效的价格机制,控制环境污染。取消不合理的财政补贴,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价格机制,使环境资源价格反映真实的全部社会成本。环境成本内化能够有效地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刺激企业改进技术,达标排放污染物,有助于消除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因素。目前急需对环境资源的自然价格进行合理的评估,为实现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和资产化管理提供基础条件,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
2.3完善环境信息公告制度
为了弥补环境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应建立起环境信息公告制度、环境听证会制度并及时向公众提供各种环境信息,让公众在知情的情况下,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监督企业排污情况,促进企业改革生产工艺,积极防治污染,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2.4基本制度创新
在继续贯彻执行“三同时”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环境监测制度的基础上,当前急需进行以下几方面制度创新:
(1)建立规范、高效的排污收费制度。在没有征收环境保护税之前,改革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提高收费标准,收费标准要等于或略高于污染治理费用,变超标收费制度为达标收费制;超标排污加倍收费并予以处罚。同时,各级财政应加强对排污收费制度的管理,改变环保收费机构坐收坐支的财政状况,实行收支两条线,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综合管理,并保证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避免所收取的环保资金无效使用或挪作他用。与此相应,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在可实施情况下,各环境主体应有偿使用或购买环境公共物品或服务设施。
(2)构建完整的环境税制体系,矫正负外部效应。首先,将排污费改为环境保护税,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设计税收制度。其次,完善资源税。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将森林、草原、淡水、海洋等资源纳入征收范围,把各类资源性收费并入资源税。鉴于土地也是一种资源,应将与土地相关的一些税种如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并入资源税中。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只要是采伐、垦荒、兴建工程、生活设施建设用地等,都应根据土地的地理位置、开发用途、使用期限等征收资源税。再次,运用税收支出,诱导社会资金投入环保,促进环境产业的发展。最后,应将“可持续发展”贯彻于中国21世纪税制改革。其他对资源、环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税种,均应通过税收减免的方式有效保护绿色产业的建立与发展,鼓励企业引进环保技术进行清洁生产、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
(3)实施许可证制度,对环境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巨额的收益、财富,因此不管是国有还是非国有的环境资源均属于资产,均应作为资产来管理。在实行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应对环境资源实行有偿开发利用、有偿使用制度。目前我国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实行许可证制度,它包括开采或使用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对于前者,必须根据环境资源的再生性和不可再生性确定其开采或使用的最高限额和利用方式,而且从环境资源的经济特性看,这些限额必须是可以转让的,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对于后者,环境监测部门制定排污总量上限,按此上限发放排污许可证,许可证可以在市场上交易。排污许可证侧重于总量控制,美国等国的实践证明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手段。它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实现了环境的目标管理。同时,环境资源管理部门应该有效地代表国家行使管理国有资源资产的权利,有权对环境资源的经营者征收环境保护税和资源税,以体现资源的价值和实现资源所有者的经济效益。
篇4
关键词有机磷酸酯;毒理性;残留
作为一个性能良好的阻燃剂,有机磷酸酯化合物(OPEs)还有很好的和增塑效果,生产上又表现出成本小、制作简单等工艺优点,很好地代替了多溴联苯(PBDEs)的性能,因此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家装产品、纺织制品和建筑材料的制作中。相关实验数据显示,西欧国家对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使用,在近些年中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全球对于OPEs的使用情况。但是,根据OPEs自身的化学性质,其在生产制作中采用直接被添进材料的方式,因而增加了OPEs暴露在周围环境的风险。
1室内的有机磷酸酯
OPEs被大量应用于室内的家装饰品、建筑材料或电子产品中,因此在家中的房间、办公室或是汽车等密闭空间,都曾被多次检测出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
为此,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曾对不同室内环境中的OPEs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地区,不同使用空间内检测出的OPEs浓度水平不同。一般来说,利用微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法等常规方法对OPEs进行检测时,可以检测出十余种有机磷系的阻燃剂。例如,其中一个在对比利时家庭室内和商店中的灰尘进行物质检测的研究中发现,房间内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平均浓度达到2μg/g,而商场内磷酸三丁氧乙酯(TBEP)的浓度更是高达3.61μg/g,这些浓度至少达到了多溴联苯的20~30倍。在另一个研究中,研究者在波士顿某室内连续收集了5年的灰尘样品,检测后发现室内OPEs的浓度相当高,其中,磷酸三苯酯的最高浓度甚至达到了1798μg/g。
根据对比分析以上各研究中的OPEs浓度情况,显然可以看出其浓度与室内相关使用材料的质量有直接密切的相关性。因此,研究者又把关注点转向了何种生活用品中会含有大量有机磷脂酸类化合物。2008年,一个关于市场上多种多样的消费品中含有有机磷酸酯的物品检测在日本进行,检测了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电源插座、壁纸等多种生活用品,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另一个研究中,主要检测了顶棚涂料、聚氨酯泡沫、玻璃纤维壁纸、木材防腐涂料等用品的有机磷酸酯含量,其数值从0.15mg/g~180mg/g不等,浓度值远远高于其他生活用品。可以看出,不论何种消费品,相同物品种类不同个体的OPEs浓度也存在很大差异。
2相关室内环境中有机磷酸酯的测量
本研究为表明我国某些室内环境中的OPEs含量现状,分别在车辆、电影院、家具城、办公室以及电子城这5处地点进行OPEs的测量。实验采用气象色谱法对OPEs进行定量检测,检测结果如表2。
由表2可见,本次实验中在这5处样品位置均检测出了不同浓度的OPEs,其中,电影院中的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多,TBP和TCEP的含量分别达到30ng/m3以上,而电子城里的OPEs总浓度最低。对于不同类别的有机化合物,TPP的含量相对较低,其中小轿车的TPP含量最低,电子城内的TPP含量最高。由此可见,本研究证明在国内某些公共室内空间中,OPEs的含量也存在较高的情况,尤其是在电影院中,总浓度高达66.1ng/m3左右。因此,在这些公共区域进行装修或材料选择时需要进行OPEs含量的控制,以保证室内空气的安全。
3有机磷酸酯的毒理性质
关于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毒理性质研究,一直伴随着OPEs在生产生活上的逐渐大量使用的过程。现在已有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证明,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具有破坏生物生殖功能并且有致癌作用;而TPP能够抑制单核细胞羧酸酯酶发挥作用,且还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TCEP会影响动物体内性激素的平衡等等。
但实际上,对于OPEs的毒理性机理目前了解的还比较少,目前了解较多的是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对OPEs的毒性反应。在人体上的毒理反应也一般表现在暴露在灰尘中的OPEs会抑制人体的荷尔蒙分泌,还会降低男性的质量。此外,人体的尿液中也发现了不同种类的OPEs,主要以TnBP和TEP为主,而且研究还发现,尿液中OPEs的含量多少与年龄有关,一般年龄越小,其浓度就越高。同样,有研究在瑞典湖泊里的鱼中也检测出了有C磷酸酯的存在,其中,含量最高的是TCPP和TPP。
4OPEs的风险评价方法
鉴于OPEs物质对于人体的毒性较大,准确检测其含量的方法,也是近些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讨论的热点。一般来说,计算出OPEs在环境中的容许浓度,要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TC=(TDI*MlVI*AI*AR)/(RV/VI)
式中TDI是每日允许摄入量,MM为人体平均体重(70kg),AI为通过路线的计量,AR是暴露于OPEs的时间,Rv是一个成年人每天的呼吸量,VI则为OPEs被吸入的可能性。
因此,暴露于OPEs的风险系数(RI)=实验检测出的物质浓度/Tc。针对这样的一个暴露风险性,不少国家已经规定了OPEs在环境中的浓度上限,例如芬兰针对相关职业,规定TBP的含量不能高于5mg/m3。而欧盟也根据评估风险将每人每天的摄取量控制在0.2mg/m3,人体皮肤每天通过周围空气环境接触OPEs的水平要小于2mg。
篇5
关键词:环境会计制度 煤炭企业 绿色经济
国煤炭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等省及,其次是贵州、安徽等省及宁夏自治区,使当地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但与此同时,鉴于煤炭作为能源资源的特殊性,它的开采销售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地下水污染、矿区污染以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而传统的会计制度由于其自身局限性,并不能很好地反映煤炭企业的环境事项,因此有必要强化对煤炭企业的监管力度,完善煤炭企业环境制度体系建设。
一、环境会计制度的涵义与职能
环境会计制度是为环境会计事项提供依据的一种规范,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宏观方面环境会计制度更多以分析提供国民经济(GNP)所需的各种环境经济事项为目标,为国家经济决策以及制度调整提供参照;而微观层面环境会计制度则仅从环境会计核算角度出发,它指的是环境会计需要进行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致力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输入或输出来保护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环境会计制度的职能简单概括为其在丰富传统会计职能的基础上发挥企业货币与非货币经济活动的监督约束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职能也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完善,环境会计职能与传统的会计职能原则上并无太大的区别,它的职能本质上可概括为核算与监督。具体包括企业内部经济活动核算职能与外部信息重要性和可比性披露职能两方面,内部决策核算职能是环境会计制度职能的内在要求,针对企业日常涉及影响环境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及信息决策管理,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环境决策依据;外部信息重要性与可比性披露职能指企业对外所披露的环境信息必须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作用以及与同行业在横向纵向方面具有可对比的意义,以突出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投资以及决策要求。
二、环境会计制度现状分析
(一)环境核算体系尚不健全
据实地调研,全国93%的煤炭企业没有设置环境会计相关科目,设置相关科目的企业也因环保成本而予以取消。究其原因,国内环境会计核算制度在规范性以及完整性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所以企业环境事项要素的确认、计量、账户的设置以及财务项目处理等方面没有可依靠的制度保障。
鉴于目前状况,煤炭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结合环境会计前期执行情况,对企业涉及到的环境会计要素对象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对待不同要素进行确认;在要素的计量方面,要充分运用可靠性与合理估计相结合的原则;环境会计科目设置要在传统会计科目基础上结合国外经验进行设置,可以对环境会计科目设置到二级科目,甚至三级明细科目。笔者对85家煤炭企业的核算体系进行了整理分析,发现设置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企业22家,占比26%;没有设置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企业63家,占比74%。
(二)环境会计相关法律及披露制度不完善
首先,笔者认为环境会计制度单从哲学角度来讲,是一个循序渐进、从表象到本质的曲折前进的发展过程,考虑到我国国情,政策法规的制定及其实施相对其他国家则有难度。其次,到目前为止,由于国内对于环境理论研究起步晚且国内众多学者对于可实践于煤炭企业的措施少之又少,即可操作性较弱。第三,国内没有针对环境信息披露的项目、形式做出统一的规定,造成企业内部及利益相关者在考虑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及其措施方面仍带有一定的滞后性,使得各企业更多考虑自身社会影响而选择性地进行环境信息披露,这导致各企业间的环境信息披露无一定的可比性与完整性。
(三)负担高额环境成本
环境会计制度起步晚且体系不完善是当前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一大缺陷,而与此同时,企业作为环境会计的计量主体,也因环境成本的居高不下而本能地对环境制度视而不见、疏忽懈怠,煤炭企业对于环境会计制度的执行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现象。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经济组织,为了片面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考虑到企业的市场价值以及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市值,意图通过删减环境会计核算账户、不披露环境问题信息、核算中回避环境费用等来虚构财务报表,将执行中的环境成本最终转嫁给社会群体。
三、构建煤炭企业环境会计制度的可行性
(一)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总是奉行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这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必须加强政府对企业的监管。颁布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则显得尤为重要,到目前为止国家已将破坏环境、浪费环境资源的严重违法行为纳入《刑法》,对现有会计准则的丰富以及新会计准则的颁布都有利于各类煤炭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生产经营以及环境信息披露。
(二)现阶段国内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早期,有关国外环境会计理论性文章才开始陆续传入我国,进入21世纪,袁红(2009)提出了中国政府通过环境会计进行环境审计的对策,霍爱霞(2013)从环境会计在我国实施的现状做了全面分析,探究了环境会计在我国实施的诸方面问题。综上所述,环境会计理论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发展,必定会为环境会计制度的构建提供依据。
(三)国际环境会计理论的借鉴
环境问题已日益成为国际性问题,大多西方国家早在若干年前就将环境会计归入到会计体系中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互联网的发展将世界经济与社会环境信息紧密相连,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和吸收国外的经验来建立国内环境会计制度。在会计处理层面,明确核算环境费用和收入,制定的处理标准能够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企业会计期末报告中增加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当然,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也要随之变动。
(四)政府部门及利益相关者的推动
政府职能在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运用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等一系列宏观措施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引导,维持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近年来,我国境内80%的煤炭企业很大程度上属于粗放型发展模式,高耗能、高污染的煤炭企业长期被环境问题所困扰,因此,政府对企业的监管要在政企分离的同时给予企业转型发展的机遇。可持续发展经济战略的实施要求利益相关者协调好市场驱动因素间的纽带作用,把环境事项及要素内容考虑到经济发展当中,为环境会计制度的构建实施营造一个具有政府扶持、企业落实、国民监督的和谐空间。
四、煤炭企业环境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
煤炭企业环境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可结合煤炭企业的日常生产运作模式,考虑环境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账户设置、信息披露模式及披露内容的界定、财务报表的补充完善等方面。
(一)煤炭企业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笔者经过相关调研分析后认为,环境会计要素设定前提需明确环境会计事项,要素是依据环境事项而产生,在特定会计事项理顺其关系后,方可结合传统会计核算方法,运用独立的会计报表附注再将一些非货币性环境事项加以披露说明。为此得到了图1中环境会计事项的流程图。
1.煤炭企业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作为煤炭资产要素的确认,重点考虑未来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可能性、可靠性等,这一点在实践需求中不难看出,社会经济对煤炭的深加工及使用日益迫切。煤炭企业环境负债的确认按照偿还金额及偿还时间的确定性分为两种:环境负债金额能够可靠确定;当负债的金额不确定时,要按照估价来入账。环境收益的确认要依据环境收益的现实性与可靠性来判断,人类对环境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在形成资源产品的同时,也使环境收益流入到会计主体内,人类得到的满足就是环境带来的现实效用。环境费用的确认,首先考虑未来效用的不可能性,并不是所有的企业活动都会带来经济效益,或该支出与可预见将来经济效益无直接关联,由此不能将其资本化,而是确认为环境资产;其次是计量的可靠性,环境会计因其自身特殊复杂,从而环境费用的认定,更多情况需要参照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使这种估计更加接近可靠计量标准。
2.煤炭企业环境会计要素的计量。环境资产的计量从显性方面是以货币为单位对环境交易事项进行计量;从稳健性角度出发计量煤炭企业环境活动有关的矿藏、土地开发资源,以及矿区基础设施与治理设备。由于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及其复杂性,笔者认为它的计量需要加入劳动力因素,采用合理估计方法可靠计量,这同时也体现了其计量的模糊性。
环境负债这类负债应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并选择合适的贴现率,与此同时,根据国际认定标准,煤炭企业当环境负债的估计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时,应按最低金额确认。
煤炭企业环境费用的计量应该根据发生费用的不同情形分类、采用具体原则进行确认,如企业发生的确定金额费用、发生的与政府环境保护有关的费用等。另外,对于法律法规、环保制度以及相应费用的支出应按照合理区间估计金额确定。
煤炭企业环境权益的计量指国家以基金形式为促进企业治理矿区污染的积极性而拨入的财政性资金以及煤炭企业从本身的发展模式考虑,从可利用的盈余公积或企业税后利润中提取专门用于治理经济发展遗留问题的环保基金。对于环保资金的提取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历年财务状况或按照核算结果确定。
(二)煤炭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构建
1.明确核算方法。环境会计核算方法是环境会计制度中用于核算环境会计要素的方法,在制度中有着重要地位。表1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到各种核算方法的优劣性。
2.构建核算体系。
环境资产类账户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资产折耗、累计折旧、培育资产以及累计摊销。
环境负债类账户包括: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交环境补偿费、应交环保费、应交环保税以及预计环境负债。
环境权益类账户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及本年利润。
环境成本类账户包括:本账户的设置可以借鉴传统会计成本账户,针对煤炭企业发生的具体环境事项来对象化确认。
环境收入类账户包括:企业对废弃物回收利用得到的相关收入以及国家对其环境绩效的奖励资金。
环境资产:是指企业通过前期环境支出费用取得效益而后资本化的资产,以货币可靠计量并实际控制,未来很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环境负债:借鉴传统会计中负债定义,环境负债是因其特定会计主体过去的交易事项对环境所产生的破坏所支付的现有义务。
环境权益:企业的盈余公积、用于治理的专项资金及政府财政拨入的用于煤炭开采开发污染的资金。
环境费用:煤炭企业发生的有关环境费用是指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所必须承担的因破坏环境而偿付的代价。
环境收益:环境收益可根据传统会计定义并根据煤炭企业现状做适当调整。
(三)煤炭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设计
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笔者认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可以采用结构化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形式,重点反映煤炭企业非货币量化内容,一方面因为其在理论性方面尚不健全,另一方面是基于与企业相关的各个层次的信息使用者更加关注它所侧面表现出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及运营模式的优劣性。第一,非独立性可以有针对性地将煤炭企业这个主要核算主体的日常环境经济活动得到很好的约束监管。第二,煤炭企业环境事项也可以在传统会计报表中加以补充,例如:将环境成本、环境资产累计摊销等补充在内,不能使企业发生的费用不加区别的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培育资产可以通过在建形式转入到环境资产,这当中就涉及到传统会计中的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1)煤炭企业环境会计要素信息。煤炭企业的要素信息主要反映其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具体包括生产前期、中期以及后期治理等。前期包括矿区占有土地的破坏以及周围居民区空气的污染;中期包括企业煤炭开采“三废”的污染;后期涵盖企业在环境会计制度体系规范约束下制定计划修复、治理环境破坏的措施等。
(2)煤炭企业环境绩效信息。煤炭企业的环境绩效信息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环境财务绩效,二是环境质量绩效。西方相关机构认为把它分为四个层次更为合理,即利用环境资源方面的绩效、控制污染等方面的绩效、环境保护方面的绩效、环境报告方面的绩效。
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煤炭企业的环境问题从产生就一直伴随,同时也正因为它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可行性,应采用实地考察方式实事求是地解决环境问题。笔者认为,补充的财务报告模式更加符合煤炭企业现状,补充报告模式是指在现有财务报表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更加准确形象地披露煤炭企业的环境问题。
补充了环境项目的资产负债表,在原有的会计报表中增添环境信息项目。具体做法是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并且在附注中阐述环境资产、负债、权益的要素确认条件及其计量方法,见表2。
补充了环境项目的现金流量表,增添环境耗费而产生的现金流量内容,包括环境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入项目和现金流出项目,如表3所示。
补充的损益表与会计报表附注。损益表突出反映煤炭企业为保护环境所做的努力,包括企业发生的环境保护、预防、治理费用以及政府的环境奖励等;会计报表附注作为企业环境经济业务文字说明性重要的一个环节,对环境信息的披露说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弥补了传统会计中对环境要素核算的空白。
五、结束语
当前,我国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追根溯源,在拥有巨大煤炭资源的地区,由于大规模、无节制地开采开发煤炭,对环境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围绕煤炭企业在符合国家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构建环境会计制度体系,必将推动我国煤炭企业在经济前行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X
参考文献:
[1]李军.构建我国环境会计制度体系的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09,(11).
篇6
而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与制度有直接的相关性。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是 规范人们行为的系列准则,它的基本功能是在一定的框架下鼓励人们积极地、放心地去 干什么,约束人们不能去干什么。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制度也有优劣之分,那些能够促 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系列行为准则属于好的制度,否则就是属于坏的制度。好的经 济制度能够减少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人们对未来的预期,降低 交易成本,保护产权,促进生产性活动。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系列环境条件,往往是与坏 的制度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更直接地说,是由坏的制度直接造成的。例如,坑、蒙、拐 、骗的市场交易环境,要么是相关制度不健全造成的,要么是制度执行不力导致的,更 有可能是坏的制度激励的结果。因此,优化经济发展的环境,首先得优化制度,从一定 程度上,两者是等价的,优化了制度也就等于是优化了环境。
能够起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制度无外乎来源于三条途径:一是相关制度的继承,即 对历史上形成的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制度安排让其进一步发扬光大;二是制度移 植,将别的国家或地区形成的相关制度安排移植进来;三是制度创新,就是制度发明。 从维系市场经济发展的系列制度来说,能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制度, 主要是创新了的制度。这主要是因为,各国、各地区在不同的阶段经济发展所处的经济 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不同,对历史遗留下来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的安排需要在 创新中继承;对于外来的制度安排,也要在改造的基础上借鉴,而不是简单地全盘照抄 照搬。
那么,如何通过制度规范和制度创新来优化相关的经济发展环境呢?
第一,规范政策制定和实施程序,优化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府政策是决定和影响 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政策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 有的政策与经济发展相抵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二是政府政策朝令夕改, 缺乏基本的稳定性;三是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在各个环节被曲解或任意塞进人为意志;四 是激励经济发展的政策难以制定和落实;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规范 政策的制定程序、强化政策的实施程序、监督政策的落实程序。
第二,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 由多方面的内容构成。首先是管理服务,它是由政府提供的,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取决于行政管理体制的制度安排;其次是商业,它是由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性组 织提供的;第三是社会服务,它是由社会非政府性、非商业性的公益性组织提供的,取 决于社会公益性组织的发展状况。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发展所面对的服务环境。服务环境 的优劣关键在于管理服务的水平。优化管理服务,就必须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管理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府和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的改善,提高 办事效率和办事水平。
第三,强化立法、执法、守法的制度体系,优化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各种法律是属 于正规制度安排的主体部分,是经济发展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只有通过立法、执法、 守法的系列制度创新,才能够营造出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在营造法制环境 过程中,立法是前提,执法是关键,守法是保证。这三个环节都需要系列的相关制度创 新来实现。
第四,推进市场制度创新,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环境。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原则是 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维护这一原则,保障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作保证。因此,需要通过系列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 系。
篇7
【关键词】市场机制 环境有偿使用
“十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的环境目标没有完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企业违法排污现象屡禁不止,影响群众健康的污染事件时有发生。除受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的影响外,也与我国现行的环保经济政策的局限性有很大关系。要完成“十五”提出的环保目标,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必须改变目前环境的无偿使用或廉价使用制度,引进市场机制,推进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构建环境经济新机制。
一、我国现行的一些环保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内外社会、经济、政治和环保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现行的一些环保经济政策已难以适应时代和环保工作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排污权无偿取得的方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保护的需要
在我国现行的管理模式下,企业获取向外部公共环境排污权,主要是通过向各地环保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排污许可证的方式实现的。由于是以行政授予的方式向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企业就以零成本或低成本拿到了排污权,环境资源就被无偿占有。现行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在实践中几乎转变成注册制度,这样企业超标排污成为必然,污染物总量实际上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2、排污费征收范围的局限性,使得资金远远满足不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需要
现行排污费的征收范围受主体的约束,没有包括所有的环境行为,如:车辆排放的废气、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水,还有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如森林的乱砍滥伐、一些水土破坏行为等)。应该征收排污费的行为没有征收,造成治污经费严重不足。
3、较低的排污费征收标准,使“排污”问题合理化
我国现行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大大低于治理设备运行费用,远离价值规律,其激励作用有限。据环保部门综合测算,目前的排污费征收标准仅相当于治污成本的20%左右,这在客观上使一些企业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治理污染。另外,现行的排污收费是一种事后行为,即“企业污染在先,排污费征收在后,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使政府处于被动地位,如在排污收费条件下,企业治理污染程度直接关系到环保部门的收入,每年征收排污费的多少是各级环保部门的各项重要经济指标,这就不能排除某些环保部门一面纵容污染者污染环境、一面收取排污费的可能性,无法对所有污染企业实施有效的监督。
同时这种收费方式还将环保责任过多地转嫁给政府。政府为了征收排污费,需要维持一支庞大的征收队伍,设立监督机构;现行的排污收费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已演变成“付费即可排污”的后果,企业缴纳排污费后实际上大多数企业就不再承担治理污染责任,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向公共环境排污转嫁成本,这一责任最终落实到政府头上,这使得政府不得不额外增加支出来治理企业排污所造成的污染。如近年福建省政府在治理闽江流域、九龙江流域水污染投入了上亿元资金,形成了一个“企业污染,政府治理”的恶性循环。
4、环境违法处罚标准过低
就超标排污处罚而言,我国仅在《水污染防治法》第48条及其《实施细则》第41条和《大气污染防治法》中有规定,不管企业超排、偷排污染物的量有多少,原则上企业受到的经济罚款不能超过10万元,而根据《行政处罚法》第24条“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能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规定。按照这种环保政策,只要缴纳排污费,就可获得事实上的排污权。据环保部门测算,污染企业每吨废水的治理成本一般在1.2~1.8元,尤其是日排污水千吨以上的电镀、印染业或排放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废水的企业,每日偷排的净收益往往能达到数千元以上,从而在污染行业中造成了“谁治污谁亏本,不治污就发财”的局面。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与其花钱买设备治污,不如装暗管偷排或闲置治污设备,就算被环保部门查处,原则上最高也就接受几万元的处罚,违法成本太低使得一些企业宁可认罚也不治理污染的环境违法事件在各地时有发生,屡禁不止。
由此可见,我国现行的这种无偿或廉价的环境使用机制,实际上导致了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成本被“社会化”或“外部化”,即外部不经济性,企业缺乏珍惜环境的内在压力和动力。尽管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企业造成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因此,要从根本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重视利用市场经济理论,引入市场机制,进行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改变过去无偿或廉价使用环境资源、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做法。实践证明,环境政策中的经济手段,尤其是环境有偿使用制度的实行,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的排污行为,有效减少污染负荷,改善环境质量。
二、引入市场机制,推进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在目前我国排污收费改税条件尚未成熟的条件下,需要将建立排污权有偿取得和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工作重点之一,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将资源和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所有权,充分发挥其价值规律,督促企业将环境成本加入企业生产成本,纳入产品或服务价格,尽可能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 社会成本“企业化”。
1、进一步通过立法明确污染物总量控制原则,使之成为我国目前所有污染物排放管理的基本原则
污染物总量控制不仅是遏制环境质量进一步下降的有力手段,也是推进排污权有偿取得和排污权交易的重要前提,是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作用的制度保障。为此,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排放原则应当写进即将修改的环保法中,要在现行法律中对排污总量控制的目标、总量设计、调查和检测、总量分布、适用程序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当前我们要以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为政策依据,认真总结淮河等重点流域和电力行业“总量控制”实施情况的经验,要根据环境容量和区域环境功能,有效核定污染物最大排放量,科学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并下达给各级政府,也就说,要尽快出台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办法及配套政策。
2、改变排污许可证无偿分配或行政授予方式,用市场机制办法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逐步有偿且限额发放排污许可证
要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由政府机构评估出一定区域内满足环境容量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并将允许排放量分成若干规定的排放份额,由政府通过招标、拍卖、或政府定价等其他市场化方式,将若干排污权有偿出让给排污者,使排污许可证从一开始就内含价值。获取排污许可证的单位应付出相应的代价,从而改变目前企业随意排污不顾成本的做法。
3、认真总结国家环保局选择在七省市开展“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污交易试点经验”,加速推行排污权交易
排污权交易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市场手段配置、保护环境资源的重要经济政策之一,在满足环境要求的前提下,设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即排污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卖、有偿转让。企业通过治理大幅度地减少排污所节约下来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将成为一种交易地“有价资源”即可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也可“储存”起来以备自身扩大发展需要或出售。产生排污权的出售者,而那些无力或忽视使用减少排污手段导致手中缺乏排污指标地将不得不按市场价格向市场或其他企业购买排污指标成为排污权交易的需求者,从而使污染企业自觉采用循环经济方式或科技创新和技术来减少污染物质地排放总量。与此同时,政府通过每年回购市场上多余的指标,使得排污总量逐步递减。因此政府应在借鉴国外排污权交易制度成功经验地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环境污染特点、污染能力、社会经济实力、经济发展状况等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排污权交易制度。
为推动排污权交易制度尽早在我国推行,促进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政府要科学设计排污权交易制度,要加快制定有关配套方法和政策等适应排污权交易的法律体系和调控体系。要有一套公正的分配方法,确保每个污染企业都取得合理的总量配额。
(2)政府应通过立法手段,建立完善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有效制止滥用和非法转让排污权,杜绝蓄意囤积居奇等扰乱市场的买卖行为,确保排污权在二级市场能够正常交易。
(3)严格的环境执法,应该使每个排污企业严格按照核定的总量排放污染,对超标排污企业要进行严厉处罚,限制其排污总量。
(4)强化政府对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监控能力,不仅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环境监测标准和处罚办法,还要建设先进的监测设施和有效的监测队伍等一套完善的监控系统来监控企业的排污行为。
(5)政府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积极减少排污、积极出售排污权的企业从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扶持。
4、按照公共财政原则,加强环境监测、环境标准、环境执法能力建设,为推行环境有偿使用机制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措施和制度环境
(1)健全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要通过认真评估1987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状况及在环境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尽快出台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要建立完善的环境技术标准体系,科学确立环境基准,努力使环境标准和环境目标相衔接。
(2)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3)提高环境监管和执法能力。
综上所述,引入市场机制,推进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重视利用经济手段来解决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强有效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涉及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调整,所有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是该项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加大财政政策的改革力度,尽早出台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加快推进环境保护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卢宁:论排污权交易在中国实施的可能性[D].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2002.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 生态环境 制度创新
[作者简介]梁伟东(1968- ),男,广东湛江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及教育史。(广东 珠海 51909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009-03
一、引言
1976年,美国教育家克雷明(L.A.Cremin)提出了教育生态学(Ecological Education)的概念。依据教育生态学原理,高职教育系统的运行规律符合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平衡机理。从生态学角度来探索高职教育规律,能够为优化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内在结构及外在功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进而为高职院校培养专业化的实用高技能人才提供契机。
高职教育生态系统是高职教育系统的核心,是人类教育生态系统的有机构件。高职教育系统具有生态系统普遍具备的特点。第一,高职教育生态系统与普通生态系统同样具有开放的特点。第二,高职教育系统具有多元的复杂生态环境。高职教育是以高职院校为主体,并包括高职院校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多元生态环境系统,系统内部的非线性关系决定了该系统管理的繁复性。第三,高职院校的教育功能具有显著的演进性特点。高职院校的教育活动与其周边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处于动态平衡中。高职教育生态系统通过与周边生态环境进行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换,不断获取动力,推动其从不成熟走向成熟。高职教育制度的生态环境是由多元生态环境因子构成的生态系统,由高职教育制度的行政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及经济生态环境等部分构成。高职教育制度环境是影响高职教育行为、资源配置与办学效益的最重要环境变量,对高职教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高职教育制度的功能及其价值实现,是在高职教育制度的各生态环境因子的相互激励和遏制下自然生成的。一定的高职教育制度是在一定的社会人文背景下,在特定的政治法律环境和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形成高职教育制度的行政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及经济生态环境,对高职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高职教育制度对制度权威的依赖,也对高职教育产生长远的影响。
二、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的缺陷分析
(一)高职教育制度体系下的行政生态环境问题
1.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主导下的行政生态环境僵化,制约了高职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的结合。以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现行管理体系,不适应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对高职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高职教育水平,宏观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特征决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和实施方式。但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制度体系是以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为核心来构建的,高职教育的决策方法及其重大决策内容由职业教育主管部门来主导。作为重要的决策实施者,高职院校主要遵从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指令。针对这一情况,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应立足人才需求方的立场,思考高职教育管理体系的改革问题,从体制变革和制度革新层面来探索有效化解高职教育与生产实践结合困难的职业教育难题。
2.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的功能缺失,破坏了高职教育行政生态环境体系的完整性。现行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督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将制约现代高职教育制度体系功能的实现。虽然多数高职院校都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但该制度的执行过程仍存在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一,高职教学质量监督制度体系的监督对象范围局限于教师的日常教务活动,忽视对教师的教学成果的监督制度体系设计。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是高职教师及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且受到高职院校的校内管理水平和校外社会人文环境水平的深刻影响。教学质量监督制度设计者将高职教学督导的工作中心放在对高职教师日常教务活动的管理上,以对高职教师教务行为的点评来代替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系统评价,这使得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监督制度体系难以有效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亦难以有效挖掘影响教学质量的根本原因。第二,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监督制度体系趋于形式化。高职教学质量监督制度的治理对象集中于高职教师,其监督制度的绩效考评更多依据教师的课堂常规表现,这使得部分高职教师为遵守学校制定的教学制度和控制课堂教学纪律,没有运用创新型教育方法来有效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员与教师之间的同事关系,易影响督导员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做出客观与理性的判断,使得高职教学质量监督制度体系的实体被校内人际关系网所架空。
(二)高职教育制度体系下的文化生态环境问题
1.高职院校崇尚淡泊治学的象牙塔式校园文化与实业界功利化导向的企业文化之间存在冲突。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高职院校,面对多元文化之间的复杂冲突,需要深刻反省自身文化在应对市场经济下的强势企业文化时所表现出来的弱质性。在校园文化与企业强势文化碰撞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通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部分高职院校盲目排斥外部文化,这固然有助于帮助高职学生排斥市场经济中的唯利是图、功利主义等思想,但也导致学生缺乏在职场中的竞争能力;部分高职院校本着怀德修远与有容乃大的理念,坦然接受外部文化的冲击,并根据本校实情和学生的特质来有选择地吸收与消化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文化,但容易导致学生难以甄别外部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从而出现价值观的迷失。
2.高职院校的文化生态环境建设难以充分满足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基本利益诉求。从社会责任角度来说,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活动,是其作为社会系统的有机构件应担负的责任。但从经济人的理性选择角度而言,在当前高职教育制度体系的现实约束下,高职教育的文化氛围仍然忽视对功利化企业文化的必要尊重;受高职教育文化的淡泊属性所规制的高职教育利益分配机制,难以充分保障那些参与高职教育活动的行业企业获取应有的收益。部分高职院校在遴选合作方企业时,事先没有做好充分的调研,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又偏重于对合作方企业的技术学习和硬件资源利用,忽视积极学习并吸收合作方企业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从而诱发校企之间的多元文化冲突,进而降低校企双方的合作效率。
(三)高职教育制度体系下的经济生态环境问题
1.当前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不利于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的集约利用,增加了高职教育的制度运作成本。高职教育成本主要包括高职教育服务成本和高职教育制度成本两部分,其中,高职教育服务成本是高职院校为确保高职教育活动的有效运行而支付的必要的土地资源、资本资源与人力资源等,表现为显性成本;高职教育制度成本则隐匿在高职教育活动的显性成本之下,主要表现为隐性的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制度环境的管理重心放置在高职教育主管部门,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在做决策时,需要通过多个管理阶层来从基层获取必要的决策信息,再通过层层通知的方式传递给基层来加以执行。决策信息在收集和下达在金字塔式多阶管理层级时,容易被损耗和扭曲,进而抬升高职教育的决策成本。为此,高职教育需审慎考虑对现行金字塔式管理模式的变革,通过降低高职教育管理重心的方式来降低高职教育体系的决策成本,从而提升有限教育资金的利用效率。
2.当前我国政府财政资金的审批与使用过程,存在严重的预算软约束问题。政府财政资金投放的决策部门在预算软约束条件下,对高职教育资金的使用方向及方式缺乏有效监控,这使得政府投放在高职教育领域的财政资金利用效率低下,制约了高职教育有限资金的高效利用。
3.当前高职教育制度体系下的办学经费匮乏,是制约高职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经济障碍。现行高职教育的办学经费来源以学生缴费为主,高职院校通过财政体系来列支办学经费。这种集权度较高的统收统支式办学经费管理体系,固然有利于维护高职院校预算收支平衡及确保基本办学经费稳定,但不利于调动高职院校的积极性,弱化高职院校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来制定办学目标的意愿。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不足,将导致必要的教学设施与设备更新速度慢,难以满足现代化高职教育的教学要求。当前各高职院校的生均教学仪器设备不足2000元,低于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规定的财经文史类专业生均教学仪器设备4000元的底线。此外,高职院校有限的教学设施与设备也存在老化、过时等问题,导致培养的高职毕业生不适应日益提升的社会生产力的需要,降低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
三、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的优化创新路径探析
(一)优化行政生态环境,激发高职教育制度体系的活力
高职教育行政生态环境的优化有助于增强高职教育制度体系的活力,提升高职院校适应市场经济这一办学新环境的能力。
1.推动市场化主导型高职教育行政生态环境变革,是重塑高职教育制度体系的应有之义。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使命是为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应与高职院校共同推动高职教育行政生态环境的变革,使得高职教育的市场导向型行政管理模式归位。服务于社会现实生产力,促进区域社会的安宁稳定与经济的平稳增长,是高职教育行业的立身之本和组织目标。在规范高职教育制度体系时,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充分考虑高职人才需求方的利益关注点,并力邀现实社会中的企事业单位等经济实体参与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模等教育管理诸要素的决策。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应本着服务于高职人才需求方的理念,来应对企事业单位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变革要求,为企事业单位参与高职教育决策活动创造良好的行政生态环境。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从对高职教育进行全面管理转变为协调高职教育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这种身份转变可以确保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在行使教育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保持公正与公平的中立地位,推动高职教育行业运行的市场化进程,提升高职教育的吸引力,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和体制环境。
2.高职院校应重视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的建设,完善高职教育行政生态环境系统的功能。首先,高职院校应当建立在组织形式和人员配置上都相对独立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并确保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在财务经费上的独立性,以有效消除该监督体系与教务体系之间的强利益关联。相对独立的高职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有助于排除外部各干扰力量对教学质量监督活动的影响,确保教学质量监督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高职教学质量监督系统应当杜绝传统的形式化监督弊病,建立敢于真抓实干和乐于深入基层的监督队伍,有效确保监督活动接地气、见实效。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督部门应当放弃以惩戒手段来规避教师的违规教务行为这一传统思维,建立帮助高职教师切实提升其教学质量的监督系统,利用惩前毖后与治病救人的方式,保障教学质量监督系统的有效运作与教学质量目标提升之间的良性循环。在建设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督系统时,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应当与一线教师进行深入交流,使一线教师充分认识到监督工作对发现问题和改善教学质量的益处,从而在思想层面消除对外部监督系统的敌视,主动加入教学质量监督系统。
(二)优化文化生态环境,巩固高职教育制度体系的基础
高职教育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的各项教学活动精华的积淀,是被高职院校全体师生所遵循和认可的共同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高职教育制度是一定的高职教育制度文化生态环境的产物。优化高职教育制度的文化生态环境,有助于重塑高职教育运行模式,从文化变革的深层次来提升高职教育体系的运行效果。
1.高职院校应当建立职业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交汇式文化生态环境。对待文化交融问题,高职院校应当实行文化开放与对话的原则,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渐进式开放策略,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高职院校文化生态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文化建设的基点定位问题。高职教育文化基点定位的原则是基于高职教育活动的社会责任,在充分考虑高职教育的各利益相关方的切身利益和成本负担的基础上,提出高职教育文化建设定位。高职院校应当将社会各界对于高职教育事业的利益诉求纳入高职教育文化体系建设范围,通过建立服务地方经济的职业教育新文化,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这一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上。适应于安逸祥和的象牙塔式高职校园文化与适应于市场竞争的狼性企业文化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这要求高职院校勇于割舍校园文化系统中不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部分文化特征,并以积极的心态来吸纳竞争性企业文化中的有益部分。高职院校应当为具有不同特质的校企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提供适宜的具有包容性的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以有效增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2.高职院校应建设适合行动导向型教育模式的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行动导向型高职教育模式是以培养高职学生的行为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从业技能为内容而展开的新型职业教育教学活动。行动导向型高职教育模式通过制定契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学习任务,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技巧和习惯。与传统大班授课制下以教师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行动导向型高职教育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文化和教学理念的变革。首先,行动导向型高职教育模式应塑造以主体间性思想为主导的新教育文化生态环境。这要求高职教育变革以教师为单一主体的教师主导型教育文化,转而确立学生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高职教育活动需要知识传递者和知识接受者之间的互动,一旦剥夺教师或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将导致教学效能的弱化。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助于高职教师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进程和知识、能力掌握水平,并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方式来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优化经济生态环境,增强高职教育制度体系的机能
优化高职教育的经济生态环境,有助于增强高职院校的经济实力,推动高职院校教学设施的现代化水平,提升其教学效果,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制度体系的整体机能。
1.深化高职教育财政投资体制变革,优化高职教育的经济生态环境,有效增强高职教育制度体系的机能。高职教育事业急需充裕的教育资金投入。传统的高职教育机构主要以政府主办的事业单位为主,其外源性教育资金的主渠道来自政府财政资金投入。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实施针对社会资本的高职教育资金投入体制改革,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热心高职教育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通过制度创新的方式深入开拓社会资本投入高职教育事业的渠道。政府可以利用财政资金杠杆来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通过为支持高职教育的社会资金按比例提供配套财政资金的方式,实现对有限的高职教育专项财政资金的高效利用。学校与企业在合作办学中,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将优势资源进行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
2.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改革高职教育领域的经济生态环境,建立面向高职教育领域的零基预算管理新模式。高职教育的财务活动可以分为日常财务活动和突发性财务活动两类。通过实施符合高职院校财务活动特点的零基预算管理模式,政府以其实际经费开支为依据来向高职院校拨付款项,从而提升有限经费的利用效率。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实施零基预算的具体规章制度,避免高职教育财政资金审批与使用时的各式违规行为,从而对高职教育资金的使用方式与方法进行有效监督,有效克服制约高职教育资金使用效率提升的预算软约束问题,提升高职教育资金的利用效率。
3.高职院校应当通过规范学校产权的方式来健全高职院校的治理制度。明晰产权,厘清产权投资人的权利与责任,是高职教育社会化办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动,为积极鼓励各类社会力量参与投资高职教育事业,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投资办学的积极性,高职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通过明晰学校产权的方式来为社会化的高职教育投资人提供稳定的投资回报预期。产权明晰的高职院校,可以积极创新高职教育决策模式,通过建立高职院校董事会的方式,确保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有效提升高职教育的决策质量。此外,高职院校应建立家长委员会与监事会等校务监督机构,强化对校务工作的日常监督,适当对校务管理者施加压力,确保教育经费的高效与节约使用。
[参考文献]
[1]贺祖斌.以制度创新促进高等教育制度生态环境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5).
[2]李新德.从企业角度看待高职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困惑[J].科技资讯,2010(33).
[3]王永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8).
[4]杨国良.系统视角下高职校企合作办学耦合度的结构和效应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2).
[5]赵红深.高职院校多元文化冲突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5).
篇9
多年来,吉林省作为国家重点老工业基地,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导致其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这种状况不改变,势必制约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已迫在眉睫。上世纪50年代在原苏联援助下,依托资源与资源型产业结构配套,吉林省建立了以化工、石油、机电、煤炭等为主的重化工型产业结构,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经济附加值低。现实提醒我们: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有限的资源为代价,更不能吃子孙的粮,断子孙的路。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高强度地提取物质和能源,对资源的利用是一次性的,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向外排放,通过大量的资源消耗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相反,今天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循环经济倡导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式经济发展模式,使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能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把对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的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根本上消解了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实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污染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减少环境污染。这种新经济形态就是循环经济。吉林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别无选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为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吉林省在2006年不失适宜制定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和要求。
一、吉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利弊因素分析
吉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较早。早在2003年3月,省环保局已在辽河流域选择黄龙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作为清洁生产的试点单位,取得了一定成效。吉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1.生态省建设为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本世纪初开始,吉林省重新审视省情,提出了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全新发展模式,做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决策,推出了《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目前,吉林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任务基本完成,初步建立起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基本框架,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2005年全省新增绿色名牌产品50个,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10%;50%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率分别达到40%、65%;城镇清洁能源使用率每年增加3.4个百分点。
2.“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循环经济近期发展目标。为了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2006年制定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吉林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如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8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等目标。这将使循环经济在推进生态省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会推动循环经济在吉林的全面推进实施。
3.“十一五”期间循环经济优先重点建设项目总体进展顺利。按照有关规定,“十一五”期间吉林选择在农业、钢铁、电力、化工、建材、轻工等行业进行循环经济重点建设,并确定了总投资额达227亿元的76个优先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循环经济优先重点建设项目总体进展顺利,截止2007年6月末,已有60%的循环经济重点项目进行了开工建设,其中有13个项目已完成计划总投资额的一半以上。
循环经济在吉林虽已有效启动,但由于吉林省过去几十年所走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发展之路,已经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要改变这种状况,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1、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视程度不够。循环经济目前在我国和吉林省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吉林省发展循环经济虽然已经启动,但在重视程度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吉林省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规划后,各地、市也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划,但实施的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地方仅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这种情况将严重影响吉林省循环经济的全面推进。
2、未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氛围。一是宣传力度不够。循环经济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广大民众对循环经济这一词颇感陌生,只是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士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发展的重大意义有着相对深刻的了解和理解。总体上看不少人对发展循环经济尚认识不足,没有有效形成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的意识。虽然近年来在国家的宣传倡导下,人们的环保和节能减排意识有所觉醒,但远未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这说明包括认识、理念在内的非正式制度尚未形成,缺少精神上的激励和约束,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尚未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二是强化教育不够。从学校到机关部门及企业层面上看,没有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种行为要求提出来,人们的循环经济意识淡薄;从家庭和居民层面上看,人们普遍缺乏将生活“垃圾”分类捡装、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习惯,对可回收垃圾的范围也不十分清楚,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日常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不足20%,而经济发达国家的回收利用率大多在65%以上。
3、循环经济立法不够,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多部与循环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但吉林省尚未制定针对本省的具体立法和有效的实施措施,发展循环经济缺乏制度创新和制度保障。《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着重从经济、技术、环保、社会发展等4个方面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全面推进吉林省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从现实情况看,一些政策的执行缓慢。
4、资金不足是制约吉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目前,吉林省循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国家支持资金争取的难度大,地方配套资金受财政收入的制约又跟不上,企业自身积累又不足。
5、循环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吉林省“十一五”期间循环经济优先重点建设项目分地区启动情况上看发展不平衡,从各类循环经济示范区域建设情况上看,白山市认识较高、动手较快,已确定了以白山经济开发区为重点,辐射江源区、八道江区部分区域的白山循环经济示范区的范围。而有的地区虽已列入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县、示范区,但至今仍尚无启动迹象。
6、产业积淀问题造成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完善,适应市场发展变化要求的能力较差。吉林省工业增加值和国税收入构成中汽车与石化两大支柱产业所占比重大,尚未形成各个产业竞相协调发展的格局。随着汽车工业国内外竞争加剧,石化工业资源约束加大,增加了全省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在环保、节能、减排的实施上,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二是资源与环境制约加剧,支撑力不足。长期形成的资源依赖型发展路径以及由此产生的工业结构性污染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吉林省经济增长若仍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将越来越大,经济总量扩张和环境容量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吉林省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与路径选择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大势所趋。因此,应充分利用国家给予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着力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1、加强制度创新,使循环经济在吉林省全面、规范、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主要似应包括:其一,将资源和环境作为基本要素纳入国家法规制度体系;其二,着重建立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制度;其三,以法律形式敦促建立现代“绿色科技”与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其四,着眼于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制度为约束,强化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以“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此要建立强制推行包括资源产出率、废物再利用和资源优化利用率等具体指标在内的法规。建立控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调控制度。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和企业必须依据上级政府制定的本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建设用地等指标,规划和调整本区域的产业结构,不能突破本地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通过制度创新推进各级政府、企业探索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友好的均衡模式,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2、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资源节约观念,使循环经济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重点强调发展循环经济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强化“保护环境我有责”、“节能减排我行动”的宣传,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理念,使环保、节能、减排、再利用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3、借鉴国外经验,将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作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之一。把生产者的责任从单纯的生产、使用阶段延伸到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处置和再利用阶段,对生产者在产品废弃后应当承担的回收、利用、处置等责任提出明确要求。实行排污收费和重罚制度。提高企业排污成本,降低社会治理成本。彻底杜绝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名,保护那些污染、高耗、低效的小企业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强化对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筑等高耗能重点行业实行重点管制。对重点企业应当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能耗要求制定具体能耗标准,并进行严格审核。
4、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如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循环经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给予财政支持;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收费等政策措施。可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实行政府奖励政策,如美国的“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该奖支持那些具有基础性和创新性并对有实用价值的化学工艺新方法,以通过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对污染的防治;税收优惠政策,如日本对废塑料制品类再生处理设备在使用年度内,除了普通退税外还按所得收入的14%进行特别退税;收费政策,如日本规定废弃者应该支付与废旧家电收集、再商品化等有关的费用。韩国在1992年就实施“废弃物预付金制度”。
5、千方百计解决循环经济发展资金难的问题。一是各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要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金融支持;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鼓励民间资本、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循环经济发展。
6、利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促进循环经济济发展。在政策方面: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导向目录,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节水、环保装备目录,对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延长产业链循环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等给予优先立项支持;二是土地管理部门要统筹协调好全省用地调控指标,要确保循环经济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及用地计划指标。三是物价管理部门应尽快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可通过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理顺自然资源价格,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性产品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通过调整水、热、电、天然气等价格政策,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要对循环经济产品进行保护性定价,利用价格杠杆提升城乡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循环利用的观念,确保循环经济产品的顺畅流通及合理消费。
篇10
关键词:会计监督 经济环境
人类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从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就拿我们的经济体制来说,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由于为了更好的考虑到人们的生活问题,我们实行了计划型经济,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迈进了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更鼓励市场公平竞争,鼓励市场创新。但是也会有很多的问题,在很多方面的体制不够完善,有很多的问题存在,在今天会计工作就是如此,好的一方面对于市场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但是违法犯罪行为也是非常的多,监督工作在这一时期就显得非常的重要。经济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整体的综合国力,所以这一方面必须要加以重视,否则将造成极大的损失。
一、会计监督的概述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授权的特殊地位和权威,针对于不同的经营活动,遵照不同的法德条文,对于相应的单位采取全程的跟踪监督工作。会计监督机制是与其他经济管理活动相关联的、完整的监督机制,且与单位经济活动隔离,不受单位其他经济活动影响,能够适应不同的经济环境,促进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保证我国的法律得以执行,提升会计工作质量。
二、会计监督的现状
(一)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国有资产流失与会计监督不力有着重要关系。会计工作者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各种违法行为,从而危害到单位的利益,这样的事情非常多,从而造成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这里面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假账问题以及钻法律的漏洞,这样在监督会计工作的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从而导致工作开展的非常的艰难。
(二)会计信息不清、失真
会计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和不受重视,极易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这类问题非常的常见,由于会计工作的不真实,直接的导致企业的管理以及未来的规划不在合理的框架之内,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很多的企业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这些企业当中为了字面上好看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从而出现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正常运转的指挥。
三、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分析
(一)法制建设滞后,不能形成严明的执法效果
近几年来我国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在法律法规很多的方面有严重的滞后性,这方面的问题非常的严重,很多的时候出现了无法可依的状态,监督工作对于某些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这样就导致了无法进行监督权利的行使,从而导致了违法行为增多,内部执法混乱,这方面问题都亟待我们去解决,对于法律法规一定要加大宣传的力度,这样是群众真正的了解法,人人才能更好的维护法,对于监督工作才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内部会计监督缺乏约束力,不能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很多的监督部门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工作方面成为一种摆设没有实际的意义,监督工作没有任何的意义,法律的约束变成了一纸空文;另一方面,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工作的阻力,这些方面的问题导致了工作人员道德的流失,从而很难正常发挥其原有的作用。
(三)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问题
很多的会计年龄偏大,思想以及工作的方式更多的停留在以前的模式,对于现代的管理理念以及技术方面的抵触情绪比较大,正是这样的原因使得团队的能力在不断的消退。作为比较特殊的工作类型,一部分人没有道德水准,对于工作不够重视,在监督的过程中很多的时候进行主观判断,从而出现大量的人为错误。
四、强化会计监督,营造诚信会计环境的建议
(一)完善会计监督法制法规
通过在法律层面上强化会计监督机制的惩罚,对会计工作违法违规现象造成震慑力。加快建设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使会计法律法规尽可能充分完整、及时,增强可操作性。增加强度的执行,严格执法,严惩违反法律法规的会计工作人员,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使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实施责任会计。
(二)正确定位国家的监督职责
应当注重正确定位国家的监督职责。很多的人认为国家监督部门就是走走形式,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监督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发挥作用,对于相关的监督信息进行认真的检查,对于出现问题频率比较高的问题进行集体的汇总,对于解决方案组织研讨,落实方案,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从而降低此类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会计工作人员的团队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就现阶段而言,人员素质不平衡,针对于这一方面的问题,企业应该开展更多的培训工作,在很多的时候进行基础知识的培训,在员工的职业道德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了更好的提高学习热情,建立严明的考核制度,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处罚,对于优秀的进行奖励,这样在很大的程度上会激励人员的学习。人才是一切发展的根基,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才参与,那么慢慢的行业就会走下坡路,很难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加强团队建设,加强人才储备工作非常的关键与重要。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