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制度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制度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律制度的特征

篇1

从广义上来说,信用卡风险指的是信用卡在使用、信用卡相关的交易的过程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的会给发卡机构、信用卡特约单位、信用卡持卡人等所造成的资金损失所面临的危险程度。狭义上来说,信用卡风险指在信用卡业务特殊性决定的,由于持卡人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行为共存而导致的银行损失的可能性。

综合考察我国信用卡法律体系,尤其是在与其他国家信用卡法律体系对比之后可以发现,我国的信用卡法律体系尚处于不完善阶段,还存在着很多缺陷。这些缺陷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我国信用卡法律制度立法层级偏低

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信用卡法。综观我国现有赖以调整信用卡交易的法律法规,既没有一个较高层次的法律作为核心,也没有形成系统的信用卡法律体系。除了《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外,信用卡的相关法律规制仅见诸于民法、刑法、金融法律法规中零星的条款,且在这些已经较为稀缺的信用卡法律规范中,有些仅仅是调整普遍民事法律关系的原则性规定,对信用卡业务本身的针对性不强,这导致了使用上述法规调整信用卡法律关系时,其操作性很难体现。

(二) 个人信用制度有待完善

个人信用制度是指根据居民的家庭收入与资产、己发生的借贷与偿还、信用透支、发生不良信用时所受处罚与诉讼情况等,对个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并随时记录、存档,以便信用的供给方决定是否对其提供信用和提供多少信用的制度。在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这将给信用卡风险控制中持卡人风险控制环节树立极大障碍。

(三) 信用卡担保制度不完善

消费信用担保缺乏法律明文规定,同时缺乏完善的信用评估机构。由于我国没有相应的信用评估机构,对持卡人及其保证人还无法进行有效的综合分析评估。

鉴于我国信用卡风险管理法律制度供给不足的现状,结合美国信用卡风险管理立法及制度的先进经验,特提出完善我国信用卡风险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对策 :

(一) 健全和完善我国信用卡风险防范和管理的法律制度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效果除了依赖商业银行自身的努力外,还离不开外部法律制度的供给。针对目前我国在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法律制度和征信体系不完善的现状,必须进行完善,为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面对日益庞大的信用卡交易与层出不穷的信用卡违法违规案件,只依赖于中国人民银行于 1999 年出台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相关通知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应提高信用卡的立法层级,将信用卡所涉及的法律关系集中规定于一部法律文件中已迫在眉睫。

(二) 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我国的个人信用市场起步较晚,许多方面还很不成熟,国家要尽快颁布实施个人信用制度法规及其配套措施,以尽快从单位信用保证和道德约束逐步过渡到以个人信用保证为主和法律制约的信用中来,用法律的形式对个人账户体系、个人信用的记录和移交、个人信用档案的管理,个人信用级别的评定、披露和使用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明确个人信用制度的主管部门和各部门所负的职责,合理分工,严格奖罚措施,以国家的强制方式来推行个人信用制度,以使个人信用制度在法律的框架范围内合理运行,规范发展,从而真正建立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

(三) 完善信用卡担保制度

由于持卡人用信用卡进行消费并透支的目的为了购买超过自身即期收入限度限度的,同时要在较长的期限内还款的如高档家具等等消费品。也就是说,银行在发放消费贷款给消费者时,要求用抵押、质押、担保作为还款的保证,有利于保证贷款的安全收回,是发放高额信贷必不可少的形式。针对我国信用卡发放与消费的特殊性,在采取担保制度方面,措施主要包括:

1. 设立存入保证金制度

此保证金制度不但要求持卡人向银行提供有效担保,还需要持卡人存入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以此降低风险。而保证金的数额则由发卡行依据其核实的由申请人向发卡行申请领用信用卡时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评级。信用等级高则保证金可以少些,反之则较多。保证金必须由申请人在进行信用卡申领的时候需要将其事先存入,同时在保证的期间内,申请人不能动用保证金。当持卡人的信用卡账户有透支情况发生时,发卡行会立即催收。经发卡人多次催收没有结果的,就可以直接将持卡人所缴纳的保证金余额转让到持卡人的信用卡存款账户同时扣收。发卡行能够通过持卡人在事先所存入保证金的途经将信用卡所带来的风险转移到持卡人身上。

篇2

>> 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保障的思考 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完善之思考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思考 试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现状与改革 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 以科学的理念完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法律制度特征探析 食品安全法律求变 试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保障之探析 河南省食品安全法律保障途径探析 农村食品安全法律体制建设与完善建议探析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对策探析 美国学校安全法律制度概览 食品安全法律监管机制研究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完善路径探索 关于食品安全法律问题思考 食品安全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中国食品安全法律责任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04-10.

[4]周婷玉,王茜.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解读.攀枝花日报,2009,03-02(07).

[5]周婷玉,王茜.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解读.攀枝花日报,2009,03-02(07).

[6]刘政峰.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食品安全法》中的适用.

/art/489746.htm,2009-06-24.

[7]惠氏.新《食品安全法》的七大隐忧.聚焦,2009,(4):22-24.

[8]管淞凝.美国、欧盟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探析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当代社科视野,2009,(1):42.

[9]管淞凝.美国、欧盟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探析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当代社科视野,2009,(1):43.

[10]唐齐鲁.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体系的思考.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5,(9):13-15.

[11]夏如菡.论我国食品质量法律规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3-24.

篇3

商号是指生产经营厂商的字号,是企业名称的组成部分,它与商标都是受法律保护的一种产权,同属知识产权的范畴。厂商可用商号向商标管理部门申请核准注册商标。如我国的“张小泉”、“全聚德”、“盛锡福”等文字商标都来自于商号。同样,企业将自己的商标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亦可成为自己的商号,如我国的“健力宝”、“万宝”等商号均来自于企业知名度较高的商标。国外的“可口可乐”、“丰田”、“松下”、“波音”等也是商号与商标统一的典型范例。可见,实行商号与商标一体化,对商号权与商标权统一保护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有效保护自己的名称权和商标权的一项重要策略。

一、实行商号与商标一体化的必要性

商号是商事主体为表明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特征而在商事交易中为法律行为时所使用的专有名称。我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7条规定:“企业名称应当由以下部分依次组成:字号(或者商号)、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企业名称应当冠以企业所在地行政区划的名称。可见,商号是企业名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区别不同的商事主体。商号是商誉的重要载体,其识别价值不仅在于能促使商事主体不断提高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改善经营作风,增加商号中的商誉含量,而且在于方便公众的消费选择,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商号权应该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

在实践中,商号侵权纠纷不断发生,商事主体的商号权不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商号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我国的商号法律制度由《民法通则》、《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中有关企业名称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构成。这些法律法规多数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前制定的,其中很多内容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对企业名称实行分级管理制,企业对其核准登记的名称只在登记机关辖区内享有专用权。这使得不同商事主体的商号权不能得到平等的法律保护,其中有的是在全国范围内享有专用权,有的是在省级行政区范围内享有专用权,还有的是在市级或县级行政区范围内享有专用权。这种企业名称权的保护范围完全由批准设立该企业的行政机关的级别决定的制度不利于企业间的平等竞争。另一方面,对企业名称的相同或相似在我国法律法规中是明令禁止的,而对企业名称中商号的相同或相似却无禁止规定,这就使商号权作为一项知识产权无法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为某些企业利用商号进行不正当竞争提供了可乘之机。正是由于我国商号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所以我国很多企业的商号知识产权意识淡薄,至今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商号,而一些老字号又因自己的商号权屡受侵犯而一筹莫展。

与商号法律制度相比较,我国的商标法律制度比较健全,尤其是修改后的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基本上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行之有效,在制止商标侵权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商标法律制度仍有其不尽完美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商标侵权纠纷时,我国的法律法规更多地强调被侵权人的举证责任,而对侵权方举证责任的要求过低,导致实践中商标侵权纠纷日增、而投诉反而下降的异常现象。二是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罚偏轻,不能充分发挥商标法律制度应有的惩戒作用。

鉴于我国的商号法律制度和商标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企业实行商号与商标一体化,对商号权与商标权统一保护就显得特别必要。一方面,商号与商标一体化,企业将自己的商号注册为商标,可以利用我国相对完善的商标法律制度去弥补商号法律制度的缺陷,保护商标权的同时又在保护商号权。另一方面,企业实行商号与商标一体化,把自己的名牌商标登记注册为商号,会使商标受到双重法律保护,更好地发挥商标、商号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再一方面,商号与商标一体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商标和商号的宣传效果,增加其中的商誉含量,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可见,商号与商标一体化策略是目前企业充分运用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保护其商号权和商标权的良好选择。

二、商号与商标一体化的可行性

在目前我国的商号法律制度、商标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实行商号与商标一体化策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行得通的。其可行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商号与商标在特征上有许多相同之处

商号与商标都是一种标志,其特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商号与商标具有与其他社会标志共同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在识别性、简洁性、宣传性、认同性等方面。另一方面,商号与商标也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标志的特殊性,并且这些特性在商号与商标上的表现类同,即使用者的独立性、标记内容的合法性和使用目的的经济性。所谓使用者的独立性是指商号、商标只有为特定的一个生产经营者独占使用才能实现它们的区别功能。商号依附于特定的商事主体,要求由一个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独占使用,并且是这个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在商事交易中独占使用,惟其如此,商号才能用以区别不同的商事主体。商标是用以区别不同生产经营者所提供的同类商品或服务的,也要求使用主体是特定的。各国商标法对注册商标一般都规定,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具有排他性使用权。所谓标记内容的合法性,指商号所使用的文字和商标所使用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等要素都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在我国的商标法律制度中,专门有商标禁用条款的规定。事实上,商号也具有使用文字合法的特征。所谓使用目的的经济性,指商号和商标都是企业商誉的载体,它们的使用会给使用者带来丰厚的利润。

(二)商号与商标在功能上也有很多雷同

商号与商标在功能上的雷同体现在四个方面:(1)主体区别功能。商号用以区别不同的商事主体,商标用以区别不同商事主体所提供的同类商品或者服务,在这点上二者的区别功能不完全相同,但都具有区别不同商事主体的功能。(2)质量表示功能。商号与商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信誉,进而令广大消费者不由自主地把质量与商号、商标紧紧联系在一起。尤其当今市场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同一种商品有众多厂家生产或经销,并且各以精美的包装、缤纷的装潢乔装打扮,消费者往往不能单靠直觉识别其质量好坏,于是认厂购货、认牌子购货成为一种趋势。此时,商号与商标起着关键的作用。(3)商品促销功能。由于商号、商标代表着不同生产经营者提供的不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因此,商号与商标的使用有利于生产经营者的自我推销和竞争,有利于公众进行消费选择,这样就促进了市场上的商品购销和服务项目的提供等活动。(4)广告宣传功能。商号与商标的质量表示功能决定了用商号、商标进行广告宣传可以令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项目深入人心。用户及消费者彼此间对厂家、品牌的介绍推荐就使商号和商标本身的广告宣传功能发挥出来。

(三)商号与商标在构成要素上有重合

实行商号与商标一体化策略,旨在将企业知名度较高的商号特别是“老字号”注册为商标,或者将知名度较高的商标核准登记为商号,因此,商号与商标在构成要素上相同是实施该策略的前提。我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10条规定:“商号应当由两个以上的字组成。”可见,商号作为一种名称标志只能由文字组成,所以又称字号。根据我国《商标法》第8条的有关规定,商标的构成要素可以是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这些要素的组合。可见,商号与商标在构成要素上既有完全重合的方面,也有不完全重合的方面。前者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商号和商标的构成要素都可以是文字,即商号与文字商标在构成要素上完全重合;后者是指商号与组合商标中的文字、图形要素的交叉,即商号与组合商标在构成要素上不完全重合。这样,单从构成要素上来看,文字商标与商号的统一是可行的。另外,对于文字图形组合商标,单将其中的文字部分核准登记为商号,或者将商号作为组合商标的文字要素进行注册,也是能起到商号与商标一体化作用的。

三、商号与商标一体化策略的实施

目前,世界各国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商号与商标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尤其是一些名牌企业在商号与商标统一方面早已捷足先登,如著名的耐克国际有限公司原来的名称叫比阿埃斯公司,由于本公司用在服装鞋子上的“耐克”商标家喻户晓,为各地消费者所认同,所以公司就将“耐克”用作了公司的商号。这样,无论是企业本身的广告宣传,还是广大消费者相互推荐传扬,在介绍“耐克”这个品牌的同时也宣传了公司。在我国,除了一些老字号,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一些新企业也创出了自己的牌子,并且它们较早地认识到了商号与商标一体化策略的重要性,在市场竞争中实行了商号与商标的统一,如广东省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集团、杭州华日电冰箱厂、山东孔府宴酒厂、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等。商号与商标一体化是一种趋势,该策略的实施有将商号注册为商标和将商标注册为商号两个方面的内容,企业在实践中须周密考虑、慎重行事。

(一)把商号注册为商标

企业将自己的商号作为商标注册,可以用我国较为健全的商标法律制度保护商标专用权的同时也有效地保护商号权,以弥补我国商号法律制度之不足。尤其在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将他人的商号作为自己的商标使用是否算作侵权还是一个空白,企业特别是一些老字号企业要想有效保护自己的商号权,将商号作为商标注册可谓最佳选择。

由于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商号的构成要素与商标的构成要素不完全相同,所以将商号注册为商标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具体说来就是商号是由两个以上的文字构成,将它注册为商标,可以注册为与商号完全相同的文字商标,也可以将商号作为一个组合商标的文字部分加以注册,而不可能将商号注册成图形商标。将商号直接注册为文字商标,商号与商标在构成要素上完全相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商号对商标的信誉辐射作用以及商标对商号在宣传效果上的影响,发生被侵权现象也能直接运用法律武器加以保护。当然,由商号注册成的文字商标在形象上不如图形商标生动活泼和具有直观效果,在国际贸易中也会受各国语言文字差异的限制。将商号作为一个组合商标的文字要素注册,可以令商标同时具有文字商标和图形商标的优点,但由于商号与商标不完全相同,所以商号和商标在宣传效果上的相互影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企业至今尚无商号,那么又如何实施把商号注册为商标的策略呢?最直接的方法是在企业名称中增设商号,但这一方面要更改企业的名称,不仅手续繁杂,而且更主要的是涉及到原有企业名称信誉的损失问题;另一方面这样也起不到把商号注册为商标的应有作用。因此,这种方法可行性不大。实践中有一种做法颇为巧妙,即将企业名称的缩写形式作为商标注册,如天津磁化杯厂的“天磁”商标。这种做法对于至今尚无商号的企业实施商标和商号一体化策略不无启发。

(二)把商标登记注册为商号

将商标登记注册为商号,一方面对于那些至今还没有商号的企业来讲,这无疑是在企业名称中增设商号的极佳途径,因为自己使用多年的商标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将其注册为商号可以进一步扩大对商标的宣传效果,取得更好的效益;另一方面,这也能达到对商标特别是名牌商标进行双重法律保护、弥补我国商标法律制度之不足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与将商号注册为商标一样将商标注册为商号也受它们构成要素不完全相同的局限,即企业不可能将图形商标、立体商标、颜色组合商标等注册为商号,只能将文字商标或组合商标中的文字部分当作商号去登记注册。

把商标登记注册为商号策略的具体运用要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作具体分析。对于只有一个并且知名度较高商标的企业,如果本企业名称中至今没有商号,可以考虑将商标用作商号。对于有若干个商标的企业则宜慎重选择,若几个商标均系新创,并且企业名称中没有商号,则可以考虑选择其中一个能够与厂商风格和消费者习惯相适应的商标用作商号;若几个商标均已使用多年,各自都有了一定的消费群体,那么最好放弃把商标注册为商号的策略,以免出现负效应。总之,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可以有多个商标而只能有一个商号,将商标注册为商号的策略自然不是对每一个企业都适用,只能因企业而宜,不可一刀切。

参考文献:

[1]南振兴.工业产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

[2]王永亮.晋商创办票号的非生物环境简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4).

篇4

【关键词】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法律保障制度

一、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背景

(一)、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私人向海外投资会遇到各种风险,这些风险既包括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也包括决策失误、经营不善、货币贬值等商业风险,但最令投资者忧虑的是与东道国政治、社会、法律有关的非商业风险,即政治风险。为使本国私人投资免受东道国政治风险的影响,美国针对欧洲国家的货币汇兑风险在1948 年就建立了配合“马歇尔计划”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其后转变为对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政治风险提供担保。此后,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本国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保护本国的海外私人投资。日本在1956 年实行“海外投资原本保险”,1957 年又增加“海外投资利润保险”,1970 年把两种制度融为一体,建立了统一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联邦德国于1959 年,法国于1960 年,丹麦、澳大利亚于1966 年,荷兰、加拿大于1969年,瑞士于1970 年,比利时于1971 年,英国于1972 年分别建立了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已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投资保证制度。

(二)、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的现状

我国没有制定专门的《海外投资保险法》,存在着立法空白,不能适应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但是现阶段也存在一些调整海外投资关系的国内法律规范,主要是某些法律,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外投资事业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的海外投资企业遍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欧洲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设立在非洲一些国家,这些国家政局动荡,经济困难,且法制不健全,存在对外国投资国有化或征收的可能,使得我国的海外投资面临巨大的风险。为切实有效的维护我国海外投资的安全与利益,促进我国海外投资的健康发展,我们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制定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在保护我国投资者的同时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二、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的特征及作用

(一)、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

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是资本输出国政府对本国海外投资者在东道国可能遇到的商业风险,提供相应的保险,投资者向本国投资保险机构申请保险后,若承保的非商业风险发生后,致使投资者遭受损害,则由保险机构赔偿其损害的制度。

(二)、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的特征

1.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是一种政府保证、国家保证,它是由政府公司、政府机构或政府与国营公司承保的,具有明显的国家性质。

2.海外投资保险只承保政治风险,商业风险不予承包。政治风险包括征收险、外汇险,战争与内乱险。

3.海外投资保险只承保本国私人海外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不予承保。

4.海外投资保险的主要目的不是盈利和事后补偿,而是保护和鼓励本国私人海外投资和预防海外投资遇到的政治风险。

(三)、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的作用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对于推动资源向发展中国家流动,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一制度的宗旨是通过对海外投资提供保险,消除本国投资者对海外投资政治风险的担忧,鼓励本国的资本输出和对外经济关系的扩张,推动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但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也有局限性。它是一种单边制度,其基本机制是投资者缴纳费用,发生风险时有关机构给予赔偿,并不能直接起到防止东道国风险发生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否给予承保要由保险机构决定,这势必导致本国政府对私人海外投资活动的干预,据统计,西方17国保险机构承保的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总额,约等于这些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累计投资额的10%,也说明了这一制度的固有缺陷。虽然如此,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仍然是资本输出国保护本国海外投资者利益与安全的一项重要的国内保险制度。因此,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本国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而且随着国家间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跻身国际投资市场,国际投资领域日趋多元化。发展中国家也逐渐认识到了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开始建立本国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对此问题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研究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意义

国际投资对于各个国家来说犹如新鲜的血液,献过血的人都知道,对于献血的一方来说,献完血后其实有众多好处,如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甚至延年益寿等等,最重要的一点是献完血后我们便有了献血证,凭着献血证献血的一方在自己或是自己的亲人需要血的时候可以无偿享受到血库赠予的血。对于接受献血的一方来说那可说是“久旱逢甘霖”了。相比之下,国际投资也是这样,接受投资的一国即东道国自然可以补本国之需,还可以增加其国家的就业机会等等进而拉动东道国经济的发展。而对于投资的一方即输出国企业来说,通过国际投资,它们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挣到钱,达到其经济目的。可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尤其在我国,如果投资者在东道国遇到一些非商业风险,尤其是政治风险时,其危害是巨大的,常常使投资者的损失惨重甚至血本无归,这就好比是“献完血的人献完血后造福了他人却得不到任何回馈”一样……

如在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中,中国企业在利比亚的投资损失非常惨重,大量滞留的财产难以得到保全,损失也无法获得赔偿。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企业在利比亚承包的工程项目涉及合同金额高达188亿美元,但后来获得的保险赔偿不足4亿元人民币,这就好比献了血的一方在自己需要用血的时候却无法得到血库的供血,对其的影响可见一斑……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现在还未真正建立起有利于投资者的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使一些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护,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希望我国的有关组织及部门尽快建立起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为我国的海外投资者扫除后顾之忧,为我国经济的腾飞保驾护航!这便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之所在了。

【参考文献】

[1]余劲松,吴志攀.国际经济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陈安.美国对海外投资的法律保护及典型案例分析[M].鹭江出版社,1985.

篇5

32学时 2学分

《网络法概论》课程属于法学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该课程主要适用于法学本科专业,也可适用于非法学专业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将系统地讲述网络法的基本范畴、基本制度和基本原理,网络法的概念、特征、体系、渊源,国外电子签名法,中国电子签名法,电子商务主体制度,电子商务合同制度,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制度,电子政务法律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国外的网络安全法律制度,我国的网络安全法律制度,网络金融安全保护制度,网络人格权保护制度,网络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网络虚拟财产保护制度,网络犯罪制度,网络管辖权制度,网络证据法律制度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学科性质,熟悉学科的基本框架,准确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灵活运用学科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的法律问题。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力求以课程内容体系为纲,结合国内外网络法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和前沿观点,及时反映中国网络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实践探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方法和发展动态;在传递知识和思想的同时,引导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网络法实践中的问题,对当代中国进行的法治建设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判断;结合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相关的话题、案例和讨论,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1.主要教学内容

序号

章节

内容及要求

学时

备注

1

第1章

网络法导论

理解网络法的基本概念

了解网络法的法律体系、法律渊源和基本原则

掌握网络法的调整对象和内容体系

2

2

第2章

电子签名法

掌握电子签名和电子签名法的基本概念

了解国外的电子签名法

掌握我国的电子签名法律制度

4

3

第3章

电子商务法

掌握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法的基本概念

掌握电子商务主体制度

掌握电子商务合同制度

掌握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制度

4

4

第4章

电子政务法

掌握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务法的基本概念

掌握信息公开法法律制度

了解电子政务法的立法趋势

4

5

第5章

网络安全法

熟悉网络安全与网络安全立法的基本概况

了解国外网络安全法的立法和发展

掌握我国网络安全法律制度

4

6

第6章

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法

掌握网络环境隐私权保护制度

掌握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

4

7

第7章

网络财产法律制度

掌握网络中的知识产权:版权、商标、域名等等

掌握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6

8

第8章

网络犯罪与网络法律纠纷的解决

掌握网络犯罪法律制度

掌握网络管辖制度

掌握网络证据制度

4

合 计

32

2.实验安排内容

序号

实验名称

内容及要求

学时

合 计

三、师资队伍

本课程负责人应具备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原则上必须毕业于法学专业,多年从事法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具备五年以上相关课程的教学经验。

本课程的教学队伍可由2~4名教师组成。主讲教师师资队伍应该年龄层次合理,学历层次为研究生,并且系统具备法学的基础理论及良好的研究能力。

四、教材及教学参考

1.建议教材

刘品新.网络法学(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教学参考资料

1)李艳.网络法(第2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

2)马克·A.莱姆利.软件与互联网法(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罗胜华.网络法法案例评析.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2

3.其他教学资源

1)网络教学资源:亚太网络法研究中心、最高人民法院网、中国裁判文书网等

2)微信公众号:审判研究、法学学术前沿、法律读库、首席法务等

3)研论文资料(由任课教师指定)

五、教学组织

总体而言,本课程将以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落脚点,以问题引导教学,以互动启发思考,以讲解释疑解惑。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最新的立法和司法动态做必要的调整和更新。

本课程将突出参与、对话和分享的理念,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更加关注教学过程。课上讲授和课下学习相结合,主讲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认真备课,学生根据教学日历提前预习所学内容、阅读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在对基础知识、概念和理论进行讲授的基础上,突出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如分组讨论、辩论、案例教学、专题教学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积极挖掘课堂教学中的隐性知识和潜在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和反思式教学,既可以举一反三,又能够为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课堂讲授面向所有学生,梳理课程内容的基本体系和轮廓,突出课程内容的思路和方法,强调重点和难点问题。结合网络法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征,及时选取最新的话题、案例和立法政策等,同时鼓励学生自行寻找相关素材,尤其是发生在现实身边的物权法问题,进行研究型学习。

本课程安排至少两次次正式的集中答疑,时间拟为课程中期和课程结课。根据实际教学进程开展至少2次课程作业,作业可以是针对讲授期间的需求安排课上进行,也可以是受时间所限课上没有展开的内容。作业形式,可以是问答式、是非判断、小论文、个人读书报告等。教师的批阅反馈,可以是作业本批阅、PPT课堂展示、个人速递反馈等形式。

六、课程考核

本课程采取开卷考试或考查的方式,成绩由平时成绩(30%)和期末成绩(70%)构成。

其中,平时成绩可以由考勤、平时作业、讨论、课堂表现等组成。

七、说明

1)本课程标准从法学类2016级开始使用,课程标准的变更应由课程负责人提出,专业负责人审批并报学院和教务部备案。

2)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应及时了解网络法理论或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熟悉网络法的立法和司法的最新进展,观察和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网络法律问题,并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参与相关司法活动。

制定者:×××

篇6

属性系事物本身所固有之性质。社会权作为社会法的基石性范畴,其内在地决定了对社会法的起源、本质、本体、本位、理念、目的、价值等一切有关社会法学和社会法律现象的基础与核心问题的解答。因此,从社会权入手,应能够较好的把握社会法的基本属性。社会权系公民个人在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历史条件下,为维持其社会性生存而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其是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应然权利。从性质上看,社会权是为促进社会的实质性平等而形成的新型人权,是一项满足与促进公民个人最低限度生存需要的基本权利。社会权以确保每一个社会成员获得最大限度的生存与发展为核心,为此,其关注并侧重保障社会弱势群体之权益,体现了人作为自然生命物种及社会成员最基本的价值和尊严。

社会权对社会法的缘起、发展、嬗变及其内在机理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社会权这种应然权利的法律化推动了社会法的产生,社会权的制度化正是社会权价值和理念逐渐注入社会法规范的过程。社会权作为应然人权,其必然要向法定权利进而最终向现实权利转化,而社会法的主要功能便在于实现应然权利向法定权利的转化。社会法以保障社会权为其本质追求,其核心在于保障公民所应享有的基本生存权利并以为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提供适当的基本生活条件以维系其人格尊严为目的。社会法的实施和实现就是社会权的展开与制度化,社会权的固有机理内生的决定了社会法的本质属性。首先,社会法具有保障人权之功能属性。社会法最基本的功能在于保障公民的社会权,而社会权本身便是维持社会成员社会性生存的基本人权,此内在的决定了社会法保障人权的功能属性。

同时,此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社会法是以权利为本位法,其追求对基本人权的保障,弘扬人的主体性和权利意识,凸显了人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主体性地位。其次,社会法具有追求社会正义的价值属性。社会正义是一种矫正的正义,其关注对弱势群体利益的侧重、优先保护,是一种促进实质平等的价值评判标准。由于社会权本身便是保障社会成员尤其是弱势群体社会性生存的权利,其内在需要倾斜保护,以促进社会实质的公平、正义。鉴于此,以保障社会权为其根本性追求的社会法自然也应以追求社会正义为其价值属性。唯有如此,方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社会的不公正,确保各阶层权益尽可能公平的分配和实现。再次,社会法具有强弱共生、多元合作的机制属性。由于社会权本身涉及到人作为自然生命物种及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存权利,此决定了以之为基础的社会法必然需要广泛的采用非等级性的强弱共生、多元合作的运作模式。社会法应为社会的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搭建一套共生的法律制度,社会法目的的实现有赖于此类社会多元合作的支撑。根源于福利国家思想的社会法的实现虽应主要依靠国家的积极作为,但也离不开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力量的支撑,即其有赖于各方主体力量的有效分工、配合。

最后,社会法具有追求社会和谐的目的属性。社会法与和谐社会具有本质上的统一性,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性权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对社会正义的追求是构建和谐社会核心,侧重对弱势群体的保障是构建和谐的关键,而强弱多元合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路径。由此可见,社会法是从整体上以维护社会和谐为直接目的而构建起来的制度体系,其具有追求社会和谐的目的属性。

二、环境利益视野下的环境法律制度

利益对法律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是一个比法律权利、法律权力以及法律义务等都更为本源性的范畴。将利益概念引入法学领域并以之作为研究视角是法律观念的革命与进一步觉醒。目前,在环境法学界,有关环境权利、环境权力以及环境义务的理论存在诸多的模糊和争议,因此以更为本源性的环境利益为视角,应能够较好的剖析环境法律制度的内在机理,以为后文分析其社会法的基本属性奠定基础。

(一)环境利益的法律意蕴

目前法学界对利益的界定并不统一,但学者普遍认可对特定利益的把握应从主体特定的需要以及客体所客观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属性两个方面着手。对环境利益的界定也不例外。人的生态需要是人类环境利益产生的根源。生态需要是于20世纪中后期在环境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理论范畴,具体是指人为了维持其作为自然生命物种的正常的生存、繁衍而对外部环境系统所具有的生态功能的摄取状态。环境所客观具有的生态功能是环境利益形成的客观基础。长期以来,人们只关注各类环境要素所对应的物质实体的使用价值(经济价值)以及各类环境要素及其组合在特定的状态下给人类所带来精神享受价值。而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各类环境要素按照特定的客观规律所组成的环境系统更为关键的效用在于对地球整个生命系统的维持、演变和进化并保持其动态平衡的支持功能,即环境生态功能。

环境生态功能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保证环境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才能确保整个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转,实现人与环境系统的物流、能流、信息流的良性循环,从而使人类的生态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并最终促成环境利益的实现。基于此,可以将环境利益界定为各环境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的环境系统所客观具有的环境生态功能对人的生态需要的满足,探究此种需要与满足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方为在法学视域中研究环境利益的根本价值所在。环境利益的主体是以生命的延续为本质追求的人;其客体系环境生态功能。环境利益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独立的利益类型,具有自然性、根本性、独立性、公益性之特征。具体看来,首先,人类自产生伊始便天然的具有生态需要,环境各要素所构成的环境系统也天然的具有满足人们生态需要的功能、属性,即人的环境利益自始便客观存在,其具有很强的自然性。其次,环境利益根源于人为了延续其生命而最为根本的生态需要,其是马克思哲学所指之必不可少的需要,此种需要关系到人作为独立生命物种的生存、繁衍及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最为根本性的需要,这决定了环境利益的根本性特征。

再次,生态需要是人类独立的需要,环境所客观具有的生态功能也系环境所具有的独立的功能、属性,此使得环境利益具有独立性,环境利益既不同于与人环境有关的物质利益、经济利益,也有别于人与环境有关的精神利益。最后,环境是人类共同生存之空间,能满足人的生态需要的环境生态功能为人与身俱来所平等共享,任何人都不能也无法将之据为己有,每一主体都同等程度地享受环境利益且任何主体对环境利益的享有并不会造成其他个体享受环境利益的满足程度的减损,可见环境利益具有公益性之特征。

(二)环境法律制度以保障环境利益为其本质追求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环境利益是独立于传统利益的利益类型,其关系到人作为独立生命物种的生存与发展,是人之所以为人所必须要享有的利益。将环境利益纳入法律保障范围是环境危机时代的迫切要求。人的环境利益的实现有赖于环境生态功能的正常的发挥。然而自人类产生以来,人们基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各类的进步都影响着环境生态功能,甚至以侵害、牺牲环境生态功能为代价。虽然环境生态功能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自我恢复能力,即其具有在一定范围内容纳来自外界的侵害(污染和破坏)的容量,并具有可在一定程度内将之无害化的能力。但此种环境容量是有阈值的,当外界所造成的侵度高于此阈值时,环境生态功能就会急剧地受到损害,甚至被彻底破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及发展。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后,科技及生产力飞跃式的发展助燃了人类对物质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极端不合理的盲目追求;加上长期以来,人类环境利益的实现长期处于无竞争的状态,人们把环境生态功能视为可以随意享用公共物品、非稀缺性的资源,成为经济利益追逐过程中的牺牲品。

很大程度上看,工业文明社会产生环境危机的根源便在于人们对人类正常的生态需要的忽视、对环境生态功能独立价值的蔑视以及对不合理的物质性(经济性)需求的放纵,并基于此而做出了超出环境生态功能阈值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最终导致环境生态功能的不可逆转的减损甚至丧失,从而致使人类的生态需要得不到正常、充分的满足。而此又使得原本具有共同性、公益性的环境生态功能成了稀缺性资源,并导致围绕着环境利益的实现出现诸多利益冲突。从法理学角度看,特定利益从一般社会利益转化为法律利益以通过特定法律制度保障的根本性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及经济基础的相应变化引发特定社会利益出现了原有社会制度无法调和的分化、冲突,而法律及相应的法律制度正是为了应对社会发展、调节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而设置的。法律起源于利益的分化、竞争,也规范着利益斗争,法律制度实质上便是一种利益制度。法律运行的整个过程都是在为利益服务,离开利益关系,法律无从产生和存在,法律对社会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对利益的调整控制而实现的。

可见,面对环境危机时代原有社会制度无法应对激烈的环境利益冲突的新形势,为了保障社会有序运转,必然需要将环境利益纳入法律范围予以保障。环境危机时代,通过环境法律制度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对围绕着环境利益的实现而产生的各类利益冲突进行平衡和调整的过程。生态文明时代,各国立法者都应正视环境利益入法的紧迫性、应然性,构建相应的环境法律制度。由此可见,环境法律制度产生的根源在于环境危机时代人的环境利益无法充分实现,因而需要得到法律保障的客观现状。对围绕着环境利益的实现而产生的各类利益冲突进行有效的调控以确保环境利益尽可能充分、公平、有序的实现,并进而保证社会有序运行是立法者制定和实施环境法律制度的直接诱因。环境法律制度存续之本体系确认环境利益及为实现环境利益而应为之行为模式的规范体系,由此可将环境法律制度的目的理解为通过对良好环境生态功能的保护、增益以确保主体的环境利益得到尽可能充分、公平、有序的实现并进而保障人类正常的生存、繁衍及可持续发展,以最终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环境法律制度的社会法属性分析

环境利益的固有机理以及环境法律制度以保障环境利益为其本质追求的定位,内在的决定了环境法律制度的社会法的属性。

(一)环境法律制度的功能属性:确保人类正常的生存、繁衍及可持续发展如前文所述,社会法具有保障旨在维持社会成员社会性生存的基本人权从而确保每个社会成员获得最大限度的生存与发展的功能属性。而环境法律制度是以确保人的环境利益尽可能充分、公平、有序的实现为其本质追求的法律制度体系。环境利益是环境所客观具有的生态功能对人的生态需要的满足,其中生态需要是人作为独立生命物种,为了延续其正常生存、繁衍之最根本性的追求。环境利益是人之所以为人所必须要实现的应然利益类型,否则人及其组成的人类社会将无法可持续发展下去。环境法律制度最基本的功能在于保障人类此种基础性应然利益的实现,从而确保人类正常的生存、繁衍及可持续发展,此通常是通过对主体污染、破坏环境行为的限制,并进而使环境生态功能保持在良好的状态来实现的。由此可见,环境法律制度与社会法的功能属性是相契合的。

(二)环境法律制度的价值属性:追求环境正义如上文所述,社会法具有追求社会正义的价值属性,其以社会实质的公平、正义为本质追求,侧重对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倾斜保护。环境正义是学界公认的环境法律制度的根本性的价值范畴。客观来说,环境利益较之于其他传统利益类型,特别是经济利益来说处于弱势地位,长期以来人们为了攫取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牺牲处于弱势的环境利益,此也是造成环境危机的一大根源。对环境法律制度而言,其产生及运行从根本上说是对处于弱势地位的环境利益保护的需求,平衡环境利益与其他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实现对处于弱势的环境利益的倾斜保护,是整个环境法律制度正常运行的起点,此也是环境正义的核心要义所在。

可见,当代环境法律制度所追求的环境正义并非形式的正义,而是实质的正义,其要求当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发生矛盾时,应倾斜保障环境利益,此是环境法律制度产生及运行的重要基点。事实上,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家的环境立法肯定了此环境优先的原则,目前如加拿大《环境保护法》前言部分、韩国《环境基本法》第2条、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第3条以及我国于2015年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第5条都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当然,环境正义价值理念下的环境优先的原则并非单方面牺牲经济发展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而是要求在生态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发展经济,其所强调的是尽可能的平衡、协调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等利益类型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出现严重的、不可协调的矛盾冲突时,方才优先考虑环境利益。由此可见,环境法律制度与社会法的价值属性相契合。

(三)环境法律制度的机制属性:一体两翼一支撑如前文所述,社会法关系到对人类最为根本的生存性权益的保障,这决定了社会法目的的实现、功能的发挥必然需要广泛地采用各类社会力量多元合作的运作模式。总体上看,社会法的实现虽应主要依靠国家的积极作为,但也离不开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力量的支撑,即其有赖于各方主体力量的有效分工、配合。当代,可将环境法律制度保障环境利益的模式描述为一体两翼一支撑,即环境行政权力是保障环境利益的核心手段;自然人环境权利、社会环境权力是保障环境利益的辅助手段;环境义务是环境法保障环境利益各手段的支撑。

具体来看:

1.环境利益的内在机理决定其必须主要通过环境行政权力加以保障

(1)这是由环境利益的公共利益属性决定的。国家及其政府的权力最终来源于社会成员之委托,而委托之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既是权力的逻辑起点,也是其运行的终极目标与归宿。环境利益是典型的公共利益,在当代民主社会对其进行保障理应依靠政府公共权力来完成。

(2)环境生态功能的保护、增益需主要依赖政府公共权力来完成。环境利益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环境生态功能的维持,然而环境生态功能的保护、增益是一项具有高技术含量、高成本、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绝非个人力量所能完成,而需具有强制力、权威性且能调动各方资源、力量的环境行政权力来组织完成。

2.从实证角度分析,环境行政权力是保障环境利益的核心力量。

(1)随着环境危机的不断深化,目前世界各国均无一例外的强调环境行政管理机构的独立化以及环境行政管理职能的专门化。

(2)世界各国的环境法律文件均是围绕着国家环境权力的设置而展开的,其间有关环境行政权力的法律规定的数量占到绝对多数。如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年)共26条几乎全文均是对美国联邦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环境行政职责所做出的规定;日本《环境基本法》(1993年)共46条,其中与环境行政权力相关的条文有33条(占比72%);《瑞典环境保护法》(1995年)共有69条,其中与环境行政权力相关的条文有34条(占比49%)。虽然上述数据统计并不一定精确,但却足以凸显环境行政权力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3.利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环境利益的保障需主要通过政府公共权力来完成。

(1)在经济学的视域中,环境生态功能是具有消费的无偿性、非排他性以及非竞争性特征的公共物品,此使得理性的市场主体缺乏主动提供之动力。因此,当环境危机时代环境生态功能出现减损时,将因缺乏供给动力而导致供给不足,从而影响到人的生态需要的充分满足及其环境利益的正常实现,并进一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繁衍及可持续发展。根据经济学理论,政府是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因此,环境危机时代的此种生存必需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只能通过政府来解决,政府公共权力是环境利益的主要提供者。

(2)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根据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私人生产的外部成本由社会承担的结果,内化外部成本是政府的职责。环境保护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特征,市场之外的其他人获得了环境保护的良好效果,却无需付费,这也导致市场主体对提供此种产品缺乏积极性。市场对这种结果无法自我矫正,只能由政府提供将外部成本内化。政府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弥补市场的缺陷,即在于提供公共物品以及内化外部成本,可见保障环境公共利益必然需要依靠政府环境权力加以实现。

自然人的环境权利和非公权力组织的社会环境权力是保障环境利益的辅助手段。环境行政权力天然的具有局限性,其本身不可能解决环境保护中的所有问题。环境行政权力的有限性是公权力机制失灵在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其主要表现为行政主体对环境问题认知不足、决策失误、效率低下、权力滥用等,而此种失灵主要是由于行政主体自身理性有限、中立有限、行政权力运行僵化、成本高昂所致。此外,环境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特殊性、高科技性、潜伏性、缓释性与不确定性等特征,也决定了仅依赖环境行政权力解决环境问题的不足性,其必须要有相应的机制加以补充、辅助。对此,目前各界普遍认为该补充机制非环境公众参与制度莫属。环境公众参与制度是指公众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并影响政府的环境治理、决策的各类制度。

该制度是现代民主行政的重要方式,其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合法性、正当性的渠道,对于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促进民主政治进程有着重要意义。环境行政权力的有限性,要求提倡环境民主,发挥公众参与制度的作用;环境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特殊性要求在政府的环境治理、决策中引入公众参与机制以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而支撑环境公众参与制度的内在机制可具化为自然人的环境权利及非公权力组织的社会环境权力。其中,有关自然人个人的环境公众参与制度由自然人的环境权利来支撑构建,而有关社会组织的环境公众参与制度由社会环境权力加以支撑。总的来说,该两机制都是通过对环境行政权力的限制、补充来间接实现对环境利益的保障的,但权利与权力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在机理和运行模式,分别以之为基础所构建的具体制度必然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应予以区分。由此可见,当代环境法律制度对环境利益的保障需由环境行政权力、自然人的环境权利和非公权力组织共同分工、配合,即总体看来,环境法律制度保障环境利益的运作模式也采用了强弱共生、多元合作的运作模式,此与社会法的机制属性相契合。

(四)环境法律制度的目的属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时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机理。由前文分析可知,环境法律制度产生、存续的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确切的说应是确保环境生态功能处于良好的状态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其状态,使之增益。进一步看,保护、增益环境生态功能是为了缓解环境生态功能的稀缺性状况,进而确保人的生态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以从根本上解决围绕着环境利益的实现所出现的各类利益冲突。因此,解决环境危机时代环境利益冲突问题,确保人的环境利益的充分实现是环境法律制度更深层次的目的。

篇7

基本理论转承责任基本理论问题新探

侵权责任中的转承责任,同自己责任、连带责任、补充责任一样,是民事责任的一种责任形式,也是一种独立的法律制度。在侵权行为法理论上,人们 更多地是把它放在替代责任和特殊侵权责任中进行研究,甚至将其等同于替代责任、特殊侵权责任进行研究,鲜见对它进行单独的研究;人们更多地是针对具体转承 责任形态进行研究,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律制度进行整合研究。转承责任同其他替代责任和特殊侵权责任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极大的差异,其归责原则和构 成要件也具有特殊性。审视中国现有具体形态转承责任法律制度,将转承责任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律制度进行整合研究,研究它们的共性,弄清转承责任作为一种独立 法律制度的概念、特征、范围、类型、立法理由,有助于中国现有转承责任法律制度的完善。在正在制定包括侵权责任法在内的统一民法典的今天,完善中国转承责 任法律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转承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转承责任”这一法律术语,出自于普通法系侵权法中的Vicarious Liability一语,是指责任人因与他人间的特定基础关系而对该他人的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责任形式。转承责任属于特殊侵权责任,是替代责任中 的一部分,对Vicarious Liability这一术语,有的称其为“责任”,有的称其为“使用者责任”,有的称其为“替代责任或代负责任”。根据Vicarious Liability一语存普通法系侵权法中具体法律制度上的含义——责任的转移承担,应译为“转承责任”较为合适。汉语中的“转承”,顾名思义,转移承担 电,由一个承担者转移至另一个承担者。“责任”中的“”因与民法中的“”一词相同,容易与民法上的“责任”相混淆,故不宜采用,且其内涵 也不一样;“使用者责任”不能涵盖所有的转移承担责任,因为“使用者责任”只是“转承责任”中的一类;“替代责任或代负责任”,从字面逻辑上讲,包括代人 和替物承担责任,而“转移承担”,是一个承担者转移至另一个承担者,显然只能代人,因为物不是责任的承担者,无法发生责任的转移承担问题。普通法系侵权法 中的Vicarr-ous Liability这一法律制度也只有一人为另一人承担法律责任之意,无替物承担责任之说。因此,替代责任或代负责任应是“转承责任”的上位概念或属概 念。

转承责任作为一种特殊侵权责任,有其基本特征。

第一,责任人与行为人相分离,责任人为行为人所造成的损害对受害人所承担的民事责任,不同于一般侵权责任等其他非转承责任,责任人只为自己的 行为承担责任。在一般侵权责任中,责任人与行为人是同一人,单一的行为人由他自己承担责任,共同的行为由他们共同承担责任。在转承责任中,责任人与行为人 相分离,并非同一人。这种分离不仅仅是事实上的分离,而且也是法律上的分离,即法律上将责任人和行为人视为各自独立的主体,即使是一方为了另一方的利益, 以另一方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其行为也被视为自己的行为,行为人在行为时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意志。责任人与致害事实往往无直接关系,就责任人的本意而言,并 无致害他人的意图;致害的直接原因是责任人以外的行为人的行为。因此,转承责任至少涉及三方当事人,即受害人、行为人和责任人。

第二,转承责任的发生不是任意的,是基于行为人侵权行为发生之前就业已存在的行为人与责任人间的特定基础关系,如隶属、从属、委任、选任、代 理、雇佣(含师徒)、教授受训(监督管教)和监护等身份关系。这些基础关系本身不会造成致害事文的发生,并不表现为与致害事实的直接联系,而是一种特定的 间接关系,但正是基于这种特定的间接关系,责任人才对行为人的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这种特定的间接关系,或超出这种特定的间接关系,就失去了责任人 承担转承责任的基础。

篇8

中国公司债券法律制度现状及分析浅谈

一、公司债的一般法律制度

(一)公司债的概念和种类

公司债券简称公司债,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1]。

1.按照债券上是否表明持债人姓名可以分为记名公司债和不记名公司债。

2.按照债券有无担保可划分为信用公司债(无担保公司债)及有担保公司债。

3.按持有人是否可参与公司利润分配还可以分为参加公司债与普通公司债。

其余还可划分为收益公司债、附质权信用公司债、附新股信用公司债、随时变现公司债、零息债券、混合债券、垃圾债券等。

(二)公司债的法律特征及意义

公司债的法律特征主要包括以及几方面:

1.公司债券是公司发行的一种要式有价证券;

2.公司债券是公司出于筹集生产经营资金的目的而发行的期限较长的(10年以上)债务;

篇9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替代方案 公众参与 法律制度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44601

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概况

(一)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历史回顾

环境保护一直是各国较为重视的问题之一,当然在各国的立法中也不同程度的予以规定。步入20世纪以来,环境问题愈演愈烈,针对环境保护的立法也在不断地完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是我国环境保护过程中一直坚持的原则[1]。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依据

1.宪法中的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立法的角度上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纵观国内外国家在环境保护立法方面,不少国家将环境保护的理念纳入到宪法的治理范畴,更甚者已经上升到一种宪法精神和理念中[2]。我国在多年来的环境保护中,尤其是在立法层面也有着重大的突破。

2.环境保护基本法中的规定

所谓环境保护基本法,实际上即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作为专门规定环境保护的一部特别法,其吸纳了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理念,并将对建设项目在环境保护上的监督管理纳入其中[3]。

3.行政法规和单项法中的规定

在上述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回顾中就提到我国众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行政法规和单项法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虽然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方面尚未形成健全完整的行政法规体系,但是国务院、环境保护部、财政局、物价局等都分别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定了有着不同侧重点的管理办法、管理条例、若干意见等等。单项法上面诸如《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都对环境影响评价有着明文规定[4]。

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

(一)立法上的不足

虽然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法律体系上已初具规模,但是在具体的立法过程中,尤其是与实际情况的切合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立法中法律责任的缺失或不明确着手具体阐述。法律责任的规定是环境影响评价得以有效贯彻执行的重要保障手段,在执行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对法律责任的规定却很不合理,或者说处罚力度较低[5]。

(二)法律实践中的不足

1.替代方案缺失

2.公众参与制度的不足

(三)社会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认知度不够

社会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认知度不够主要表现在社会大众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将其视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与自身利益无关;部门建设单位也没能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将其看做可有可无的一项程序,大多数情况下,仅仅在领取营业执照或者进行建设项目受到阻碍时,在环保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告知下才意识到要补办环境影响评价。

三、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完善及发展

(一)立法上的完善

1.法律责任的增设

法律责任作为保障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重要的警示和震慑作用。然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当中对于法律责任的设置上存在着设置不合理与处罚力度较低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对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尤其是立法层面的完善,法律责任的方面要予以重要修缮。

2.加强生态脆弱区环评立法建设

环境保护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不同的环境保护方案,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也是如此,应当将着重点放到生态脆弱以及环境问题严重的地区。

(二)实践上的完善

1.审批程序上的完善

审批程序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一环节,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审批权限不明确、审批期限过长、审批单位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在实践中为了确保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要在审批程序上把关。

2.替代方案的完善

鉴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于替代方案尚未规定,在这一领域属于空白,因此,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健全也应当对替代方案予以健全和完善。具体来说可以在立法上借鉴瑞典、法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方面的规定。

3.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

在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方面,笔者认为各环保部门首先要加大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公众,尤其是建设单位以及建设项目周边居民的公众知情权,让公众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同时还应当健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司法审查制度。

4.提高全社会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认知度

在提高全社会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认知度方面,笔者认为各环保部门首先要加大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宣传力度,以各级领导干部为宣传主要力量,利用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将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内容予以广泛的宣传,尤其是将其与环境保护理念相联系,以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参考文献

[1] 何琴.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概念初探[J]. 法制与社会. 2011(12)

[2] 石磊. 中国战略环境评价概述[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5)

[3] 杨志恒. 国内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进展及思考[J]. 生态经济. 2010(04)

篇10

社区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当前虽发展迅速,但社区教育法律制度滞后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对我国社区教育的法治化道路开展研究与探索,对于完善我国社区教育的法律制度,推动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乃至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社区教育概念的厘清

"社区"(community)源自拉丁语,德国滕尼斯1887年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首先使用"社区"这一名词。1933年,等一批燕京大学的青年学者翻译成"社区",这一概念才为人所熟知。

社会学家对"社区"给出了众多的定义,综合起来其都具备以下基本要素: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目前,我国社区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社区居民委员会辖区。

伴随着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社区教育"也应运而生。社区教育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是对正规教育进行的延伸和补充,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的特点。社区教育的出现,填补了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满足了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我国社区教育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2.1社区教育的法律制度。

社区教育法律制度,从法学角度看,应将其界定为规范和调整社区教育行为的相关法律制度的总称。

我国社区教育起步晚,尚处于实验阶段,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充分的立法基础,因此,目前调整社区教育的专门法律尚属空白,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依据主要来自于国务院及教育部、民政部等国家机构的一些总体规划和指导性意见。如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首次提出"开展社区教育试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 2004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指导我国社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2.2社区教育法律制度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2.2.1规定社区教育的性质与作用。社区教育是各级政府利用社区各类教育资源,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开展的教育培训行为。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社区建设的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2.2.2规定社区教育的基本模式。社区教育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的,各级地方政府通过设立社区教育委员会来统筹协调社区教育工作,建立社区教育的三级网络,即:区(县)社区培训学院、街道(乡镇)的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市(村)民学校,开展各类培训活动。

2.2.3规定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方式。社区教育根据需要配备专职和兼职教师,同时鼓励相关单位人员、离退休人员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形成教育志愿者队伍。

2.2.4规定社区教育经费来源。各级政府依据国家有关要求,按一定比例在本级财政中拨付社区教育经费,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教育培训项目、接受捐助等方式依法自筹资金,弥补社区教育经费的不足。

2.2.5规定社区教育的其他相关内容。如:社区教育的制度建设、社区教育的监督与奖惩等相关内容。

3社区教育走上法制化道路的重要意义

3.1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的要求。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在社会建设逐步进入法治化轨道的大趋势下,社区教育的发展也应逐步走上法制化道路。当前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比如: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存在统筹不力、关系不顺、部门分割等问题;社区教育经费筹措,部分地区社区教育专门经费未设立;在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上,专职教师的编制、待遇、职称评定等问题未解决,导致队伍不稳定;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上,缺乏教育成本的补偿机制,社区内教育资源向社区教育开放积极性不高等。这些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建立和健全社区教育的法律制度,走法制化道路,才能保证社区教育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2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区教育在全面终身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特点,它是一种非正规教育,不受学科、专业、职业、年龄等限制,面向全体社区成员,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为社区成员的学习提供条件,呈现出"全员"、"全面"、"全程"的特征,因而较好地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适合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因此,完善社区教育的法律制度,使社区教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实现社区和谐的重要保障,也是整个社会走向和谐的需要。

4社区教育加快走上法制化轨道的基本途径

4.1加强立法工作,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社区教育走上法制化道路的前提。可用地方性法规形式明确地市发展城乡社区教育的指导思想,提出一定阶段内社区教育的具体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具体要求,以及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条件保障等各项具体措施。各级人民代表和社区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开展社区教育的调查研究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为加快立法进程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制定社区教育的相关配套政策,如:《社区教育经费筹措办法》、《社区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办法》、《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实施意见》等,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4.2各级社区教育机构要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

各社区教育机构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管理规章和工作制度,使社区教育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比如:《社区教育领导机构的办公议事制度》、《社区教育目标责任制度》等。

4.3要建立社区教育督导评估机制。

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教育督导部门要把社区教育纳入工作目标,建立完善的社区教育检查评估办法,对在社区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保障和促进社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4.4加强社区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