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篇1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务信息资源;热点主题;发展趋势;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6)12-0133-06

〔Abstract〕Through keywords co-occurrence patterns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research,the paper found that the hot topics of domesti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are mainly in seven areas,including basic theory,govern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ode,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sharing and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investment-benefit analysis,data format and system standard,institutional polic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By analyzing keywords time seris,trends of domesti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research mainly contained dynamic adoption,cloud computing,government transition,public opinion guidance,open data,etc.

〔Key words〕e-government;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hot topics;trends;knowledge map

政务信息资源的研究由来已久,从作为的附属产物发展为独立的资源形态,从基于数量的分类组织发展到基于效益的价值拓展。在理论探讨和实践进展中形成了多维主题,主题的深化和演变显示出政务信息资源的研究趋势。

1 政务信息资源研究主题领域分析

2016年2月15日选择在中国知网(CNKI)中利用检索式:主题=“政务信息资源”or“政府信息资源”,检索时间=“2005-2014”10年数据,共检索到相关研究论文2 229篇。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通过考察与梳理最早的研究文献,发现最初的研究只是简单的介绍国外的理论与实践现状,并未有十分系统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这种情况持续了将近十年时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界才开始有系统的理论研究,经过近20年的研究,到2009年达到了一个研究的高峰。其中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和政治学5个学科领域对政务信息资源和政府信息资源研究最为关注,分别1 432篇、258篇、156篇、198篇和96篇。可以看到相关文献数量到2009年达到最高峰,政务信息资源研究以2009年为研究最,当时以政务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极大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在多年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以完成并,对此的研究构成研究热点。2009年之后,研究呈现下降趋势,研究热度有所下降,可见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经过全面研究后,研究内容进入深化阶段,这种“欲扬先抑”的态势正在酝酿新一轮研究的到来。同时可以发现核心期刊发表数量与总的期刊论文数量在分布趋势呈现出一致趋势,即研究的总体状况与高水平研究状况的趋势一致,如图1所示。将相关数据导入CiteSpaceⅡ软件进行进一步分析,并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2所示。

1.1 基础理论研究

基础理论研究是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的基础,主要是关于基本概念与研究理念的阐释,关键词的代表为电子政务、政府信息资源、政务信息化、信息分类等范畴较为宽泛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本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主流与主体概念,是基础理论研究的代表性主题。

周晓英等[1]基于情报学基本原理指出政务信息的目标导向是以公开为渠道的社会使用,要将“面向公开”转向“面向使用”,从而使政务信息的语法层次深入到语用层次。朱晓峰、王忠军[2]援引各国对政府文件与信息资源的认定与界定性阐述,分析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内涵与外延,并且引入谱系原理将基本概念分解为层次表现维度、职能发挥维度、技术接受维度和价值导向维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政务信息资源类型进行了划分。商晓帆[3]系统梳理了政府信息资源这一概念的生成与演变历程,分析了其形成的内在机理,并主张不能单独局限于信息本身,应该将与信息相关的因素也纳入资源范畴并加以管理和开发。

罗贤春等[4]从信息链信息的不同层级结合行政管理经典原理,可以将整个电子政务的发展划分为5个承前启后过渡期的阶段,认为现阶段正处在“信息-知识”阶段,并认为未来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将提供智慧-情报层次的解决方案与行动指引。在这一阶段主要着重于政务信息资源价值的实现机理,就也是政务信息资源与社会服务的融合关系与程度。

1.2 政务信息管理模式研究

政务信息资源从广义上说是信息管理学科的分支,在武汉大学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招生目录中在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设置了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方向,并且中国科学院专门以“电子政务”为刊名主办了专业期刊,而狭义上说则是从档案学科延伸而来,成为档案学科的重要研究增长点,其中云南大学在档案学科下属设置电子政务方向。

鲜明的信息资源学科价值与研究取向催生了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政务的结合,使得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成为研究重点,如何通过合理的信息资源管理使得政务信息资源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是现有研究的侧重点。宋恩梅[5]基于价值链视角,从情报空间角度以政务信息资源管理者为主体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发展阶段与分布结构,指出基于信息资源整合视角的电子政务功能与流程的集成、公共―私人合作的管理方式将成为未来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吴鹏等[6]将语义互操作引入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分析了语义互操作技术模型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结构性对应关系与应用的可行性分析,提出在现有框架内的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操作框架内进行异构信息语义解析和整合的必要性,提出政务信息资源语义互操作模型,并在国家土地资源土管理系统中进行了实证性实验。肖卫兵[7]通过对SSCI对政务信息管理模式的研究现状,总结出了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政府信息开发与利用模式,认为私营部门主导模式符合市场经济环境,具有更高的效率与可操作性,政府应作为管理者而不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政府应该通过立法推动私营部门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开发,法律应填补政策盲区,尤其是著作权方面与反垄断方面的修改与制定。

1.3 开发利用研究

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是将原有的载体分散、内容不一的信息通过组织和排列,形成有效的内容供用户获取的。

夏立新等[8]着眼于个性化推送服务的崭新的信息服务理念,通过社会学实证方法获取电子政务环境下用户需求,建立了基于需求的政务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框架体系。赖茂生等[9]从机制维度、国家维度、技术维度等方面梳理了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现状,认为市场开发、政府主导、政府垄断3种模式是主流模式,并分析了3种模式的利弊,并从宏观管理机制、中观技术体系建设和微观个体服务理念构建等3个方面讨论了以上3种模式的创新方向与发展趋势。陆颖隽[10]着眼于亚洲尤其是东北亚地区政务信息公开实践,选择与我国国情民情较为相似的践行较早的日本国的情况,着重对比了中日两国在此方面的差异,提出了可以借鉴和学习的部分措施。夏义[11]以公共图书馆纳入政务信息公开查询场所为契机,认为公共图书馆应该主动担负起信息传递者的责任,并且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进序化和开发,指出政务信息资源的加工序化、政府网站的公共进入、信息资源的增值开发、个性化服务以及用户信息素养教育是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资源管与开发的重要扩展途径。

1.4 共建共享与信息资源整合

政务信息资源的生产流程与利用过程往往涉及多个相关部门,尤其是在电子政务刚刚起步的时候,部门之间条块分割严重,政务信息资源的完整性难以保证,且由于分布不规律而导致获取较为困难,如何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为政务信息资源社会价值提升的重要着力点。

王锐等[12]认为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将颠覆现有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信息资源集中存储、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的充分有效共享,基于云计算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政务信息共享领域的“共享云”,将共享云的共享模式与现行共享模式进行了比较,设计了共享云的应用体系架构,并提出了共享云的共建共享策略。罗贤春[13]认为“数字城市”政策与理念推行下的实践建设背景下,政务信息资源对城市数字化进程的潜在推进作用,认为政务信息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广泛共享将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数字城市建设最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来源之一。杨秀平、张玉珍[14]着眼于欧美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实践,介绍了美国政府实施委托图书馆计划等多种措施推动政府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共享的实践,在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基本运作模式。

1.5 投入-效益分析研究

电子政务是国家主导的全国范围内的信息化进程,国家投入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力资源培训方面的费用十分巨大,其收益如何,是评价电子政务效果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政务信息资源价值定量化价格估算的重要指标。

何振、周伟[15]应用成本收益方法分析了我国政务信息共享过程中的效率问题,认为在特定的共同建设与共同享用的基本面维度内,共建共享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值是计算其效率的基本数值,提出在现阶段的政务资源建设中的技术创新问题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新型“下一代”智能搜索引擎技术的研制和应用,正在大大降低信息资源使用与应用者的时间成本,进而逐渐逼近信息资源共享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王芳[16]着眼于政府信息资源采集、组织、集合、等信息生命周期过程中的资金来源,并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在民众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认为在我国当前的政务信息资源承载着权力象征、政绩表现、权威保障、市场垄断等因素,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并实证了政务信息资源获取与共享的资金消耗情况,得出政府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共享的障碍在于利益博弈的结论,具体表现指标为“信息租金”。

1.6 数据格式与系统标准

这是在大数据背景下政务信息资源实现全国范围内传播与存储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标志着政务信息资源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这将大大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参与社会化公共服务[17]。曾荷[18]描述了GILS的生成、应用、完善、成熟的历程,梳理了元数据理论与技术在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转变,认为以元数据为代表的数据标准与系统规范研究是政务信息资源在信息层面的研究核心,与之相适应与配套的制度层面的框架搭建与维度设计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创造性的提出了元数据为构建线索的政务信息资源登记体系与管理规范,并做了初步的理论探讨与设计构想。王红霞、苏新宁[19]分析了现有的复杂的政务信息收集与获取环境现状,这些都对信息采集的系统与体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采集系统不但要适应动态性与高速度的处理求与抓取稍纵即逝的政务信息,还需要应用智能化的处理手段去将采集都政务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动态信息采集政务信息采集系统应有的应用模式,是建立科学政务决策系统的基础,并按照相应理念进行了理论建模。刘家真、王n璇[20]基于电子文件管理视角,通过梳理与对比以国家档案局为代表的现代档案和以中央档案馆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档案在电子化方面的实践,关于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规范,以及对已有的文件与文档元数据标准的分析,指出我国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元数据管理与应用的设计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与提升对策。

1.7 制度政策与知识产权

在最初的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中,由于政务信息资源的公共性与开放性等特点,似乎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随着政务信息资源数量的增加与内容的扩展,包含丰富信息内容与具备良好逻辑表达的政务信息资源不断涌现,加上主体的多样化,制度政策与知识产权问题开始得到关注,对宏观政策构建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是电子政务信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

刘焕成、邱均平[21]认为随着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应用的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日益凸显,其电深入分析了政务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的内涵和权利义务关系,论述了了政务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的保护的伦理基础与具体策略。蔡祖国[22]认为政务信息资源符合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描述,是与农业品与工业品具有同等地位与价值的创造性劳动产品,同时也认为政务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与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案例的特殊性,提出制定因地制宜的、充分尊重信息特性的专门法律史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马海群、宗诚[23]认为电子商务实践中的电子签名同样适用于电子政务实践,政务信息资源立法应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务办公效率为目标与宗旨,并简要介绍了现有立法中的立法流程不规范、立法层次较低下、立法效力难以实现等问题产生的原因。

2 政务信息资源研究趋势分析

为了考查研究的年度变化,将关键词按年份排列,并绘制关键词时间序列图,如图3所示。

关键词时间序列谱图显示出了关键词的年度变化趋势,从关键词的变化来看,研究主题正在发生变化,原有的重点与热点不断为新兴热点所取代,呈现出了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的最新趋势。

2.1 信息与在线政府为电子政务动态采纳过程取代 在个体信息采纳方面的研究逐步深入用户认知意识,研究着眼点可以说是不断细化与深化,研究的扩展方向逐渐明确。此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通过官方网站信息过程中如何通过合理与恰当的信息组织方式让民众更好接受政务信息资源的获取流程与内容,也就是信息技术方面软件系统与硬件装置的接受,这种范式的研究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大量技术与理论模型被引进,研究从社会学实证逐渐过渡到心理学和生物科学研究。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与设备经历了跨越式的大建设与大发展,原有的PC终端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与此用时,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崭新的信息交流平台不断发展与完善,民众与政府的实时交流得以实现。杨雅芬、李广建[24]从概念界定、研究数量分布、理论/模型使用、研究方法及内容等方面对当前电子政务公民采纳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梳理,认为未来研究应当不断发掘出不同公民群体采纳电子政务的各种潜在影响因素,构建符合电子政务特定情境的实证研究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选择最合适的样本,并在不同情境下进行实证检验,同时扩大样本量,提高研究的普适性。

2.2 资源共享为云保存与云计算取代

传统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在大数据环境中逐步为云保存与云计算所取代。徐晓林、李卫东[25]简述世界各主要国家对云计算的战略部署情况,着眼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领域,论述了的到来对云计算对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政务领域的框架与体系、发展模式和战略部署将产生的深刻影响,并结合云计算特点提出了“政府云”平台构建的相关因素与不同层级的构成。吕元智[26]则结合云计算的超强的计算力和低成本等特点,从理论深度、技术程度、实践厚度等方面论述了云计算应用于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可行性,预测了云计算对电子政务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的趋势。赵晖[27]认为以云计算促进信息资源整合、业务协同和系统集成应用是政务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并提出促进电子政务云部署的对策建议。

2.3 管理过程重塑与管理流程再造促进下的电子政府为政府转型取代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最初被认为具有提升政府工作效率的工具性意义,是对政府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塑造,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的深入,其工具性意义逐渐淡化,而成为政府改革的方向与政府管理范式革新的主导力量。杜治洲、汪玉凯[28]认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诸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人民群众民主意识与参与政府管理意识的提高,民众的需求形成对原有政府管理模式的冲击,对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形成“倒逼”机制,公共政务与公共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相对不足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在理念上率先突破原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理念,进入公共服务推进阶段。民等[29]探讨了电子政务推动下的公共服务升级与转型,深入分析了电子政务推动下的转型政府的内涵,从整体政府的视角、跨部门协同和增强公众权能的角度研究了电子政务环境下的公共服务转型,构建了转型政府的框架。

2.4 信息互动与交流为舆情引导所取代

作为政府信息的主要渠道,政府网站在网民激增的情况下,信息与在线交流等基本职能依然发挥,但是通过后数据的分析获取舆情走向趋势,进而应对网络信息危机成为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的领域。张芳源、陆和建[30]认为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兴起,政务信息资源在政府与民众间的传递方式日益便捷,为此其着眼于政府决策过程的信息行为特征,认为构建基于信息资源类型与功能分类的舆情采集、基于文献与数字资源参考咨询的舆情定题生成与分析、基于信息计量的服务过程评估的决策生成与交流、数字资源长期利用与便利提取的舆情信息保存是将舆情信息这一重要政务信息资源纳入全程管理的重要步骤。梅松[31]着眼于虚拟社会云社区管理现状,认为网络舆情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因为互联网的广泛覆盖与迅速传播而扩大,同时,社会事件通过网络转化为网络舆情危机的事件频频爆发,严重挑战了政府公信力与治理能力,根据网络突发事件的周期特点,结合相关“小世界”、“导数原理”、“对数原理”等情报学经典理论分析了负面网络舆情的危害。

2.5 政务公开与透明为开放数据所取代

政府过程利用大数据的使用大数据技术整合政府信息资源、行政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提高操作效率在部门内和跨部门。同时,大数据公开数据,数据共享和数据重塑行政决策思维的想法。通过大量基本的数据挖掘和多维度的深度分析主动识别公共需求,找到社会热点,基于顾客导向的服务创新过程,集成服务、电子政务从而提高治理能力。政务信息公开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初衷之一,相关的实践和研究一直是该领域中的热点。近年来,对于信息公开和透明政府建设渐渐从量转到质,形式上的没有信息质量的公开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反思。郑磊[32]认为开放政府数据国内外近年来之状况与电子政务和信息管理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政府收集和保存的数据与生产密切相关的社会公共生活,在大数据时代,政府保持对公众开放政府事务数据,申请增值利用和社会创新,将创建一个巨大的公共价值。陈涛、李明阳[33]认为政府数据开放对扩大信息公开、改善政府治理、促进社会创新和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武汉市正在建设中的数据开放平台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武汉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的政策环境、建设目标、内容以及面临的挑战,并从数据开放范围、数据质量、协调力度和用户需求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丁念、夏义[34]介绍了印度、巴西、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开放政府数据战略实施背景、战略实施举措和内容以及战略实施效果的多维度分析,归纳发展中国家开放政府数据战略实施特点与实施路径,总结其经验与不足,为中国开放政府数据战略的推进提供指导和借鉴。

3 结 语

可见,现有的关于政务信息资源的研究逐步呈现出系统科学趋势,多学科协同研究已经是常态,研究成果涉及广泛。通过研究热点与研究重点的的迁移分析,可以发现,政务信息资源研究对象不断泛化,载体形式多样化,传播方式多元化,利用效果多维化。无论是开放数据还是智能推送,亦或是知识管理与移动政务。总之,都是围绕政务信息资源价值实现展开的,实现政务信息资源价值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晓英,刘莎,张萍,等.情报学视角的政府信息公开――面向使用的政府信息公开[J].情报资料工作,2013,(2):5-10.

[2]朱晓峰,王忠军.政府信息资源基本理论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1):10-12,5.

[3]商晓帆.从政府信息公开的角度看政府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2006,(11):61-62,77.

[4]罗贤春,余波,姚明.信息链视角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4,(6):35-40.

[5]宋恩梅.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结构及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知识,2010,(3):45-50.

[6]吴鹏,高升,甘利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语义互操作模型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2):77-82,122.

[7]肖卫兵.论政府信息开发利用的商业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11,(7):122-125.

[8]夏立新,翟姗姗,李冠楠.面向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政务信息服务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10,(8):21-24,9.

[9]赖茂生,麦晓华,曹雨佳.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创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6):25-31.

[10]陆颖隽.日本政府信息公开与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0,(6):9-13,28.

[11]夏义.图书馆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功能的定位与实施[J].情报资料工作,2011,(1):72-75.

[12]王锐,白庆华,刘华玲.政务信息“共享云”及其建设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13,(2):78-82.

[13]罗贤春.数字化城市建设中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J].情报资料工作,2004,(6):36-39.

[14]杨秀平,张玉珍.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11,(7):55-57,61.

[15]何振,周伟.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经济特性及其效率分析[J].情报杂志,2005,(4):10-13.

[16]王芳.政府信息共享障碍及一个微观解释[J].情报科学,2006,(2):194-199,221.

[17]闰伟.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库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东华大学,2006.

[18]曾荷.基于元数据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登记管理规范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6,(2):47-50.

[19]王红霞,苏新宁.电子政务动态信息采集模型的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73-76.

[20]刘家真,王璇.我国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元数据方案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9,(5):51-58.

[21]刘焕成,邱均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情报科学,2005,(5):648-654.

[22]蔡祖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属性及其“特殊”保护[J].湖北社会科学,2010,(5):47-49.

[23]马海群,宗诚.电子政务的立法状况、法律框架及核心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2):42-45.

[24]杨雅芬,李广建.电子政务采纳研究述评:基于公民视角[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1):73-83.

[25]徐晓林,李卫东.论云计算对电子政务的革命性影响[J].电子政务,2012,(10):18-25.

[26]吕元智.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4):106-109.

[27]赵晖.云计算环境下电子政务发展问题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4,(1):65-68.

[28]杜治洲,汪玉凯.电子政务与中国公共服务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7,(6):47-50.

[29]民,刘密霞,丁艺.电子政务推动下的转型政府研究[J].电子政务,2015,(3):62-69.

[30]张芳源,陆和建.基于政府决策信息行为的网络舆情政务工作平台功能设计[J].图书馆学研究,2014,21:22-28,46.

[31]靳晓婷.基于电子政务视阈的负面网络舆情导控研究[J].情报杂志,2014,(5):161-164,142.

[32]郑磊.开放政府数据研究:概念辨析、关键因素及其互动关系[J].中国行政管理,2015,(11):13-18.

篇2

关键词:人防;档案信息化建设;措施

加强人防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有利地推动着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人防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信息和素材资源,在较为和平的年代大力发展人防档案工程建设能够促进科研生产需求和管理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人防档案作为人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时代能够保证人防工作科学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当前阶段档案信息没有足够统一的标准和规划,因此在加强人防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当前的国际形势进行充分的认知,对现阶段的人防档案建设任务进行了解,在人民防空的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应该完善发展思路,把握人防档案信息的内容和特征,坚持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人防档案信息化的基本概况

1.1人防档案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当前的信息化是指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应用到社会发展的程度,数字化、自动化和职能化是信息化的主要特征,现阶段,信息化主要运用到工农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国防与社会建设上来。人防信息化主要着眼于人防档案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国家人民防空组织的领导和协调下,将信息网络作为基础,一体化和智能化的核心体系能够使各种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整合和利用。人防档案信息的实质是对现有的人民防空档案系统的信息化变革,全面系统的信息化人防为提高人民防空建设提供必要和坚实的重要基础,在人防的档案管理中,实现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人才的引进十分有利于全面改造人防档案信息的体系。在充分地开发和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实现人防档案信息的知识化和高效化与数字化。

1.2人防档案信息化的基本特点

在我国人防档案建设的过程中,总结出人防档案的信息化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具有共享性,作为信息化的重要指标,资源的共享程度决定着人防档案信息管理水平的高低。人防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信息的安全高效的传输与共通,实时性的信息传递和任意环境的资源共享才能保证人防档案的高度信息化。第二,人防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其对象的广泛性是指人防的信息化不仅涉及了指挥和调控环节,而且还包括信息的接受与处理,办公与训练的方面仍然具有可行性,整体的人防档案信息化水平是与开展全局的推进工作密切相关的。第三,在人防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中,技术应用具有一定的渗透性,高水平的科技渗透和高质量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强了人防档案信息化的建设。

1.3人防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在信息化社会中,要想提升档案信息的管理水平,一定要将信息技术与人防档案材料相结合,推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我国的综合防护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大大提升。但是在目前的阶段,我国的人防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在人防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保密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档案资料容易泄露,档案资料的分配与存储不够详细,相应的保险柜和防盗器等设施并不完善,尤其绝密的档案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而且人防档案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责任心不够高,缺乏较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保密工作意识。另一方面,人防档案工作的日常管理缺乏必要的制度建设,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单位的相关制度不能够为档案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制度基础,人防档案的保管期限和保密期限没有详细的规定与区分,对人防档案内容的鉴别具有一定的困难,不利于全面和统一地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对国家的公共利益和安全利益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威胁。

2人防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方法

2.1建立健全人防档案信息管理机制

坚持对人防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的建设需要总体方案的制定,既不能盲目冒进,又不能迟疑不决,坐失良机。根据当前人防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使得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就当前的人防档案管理信息的现状来说,处理混乱闲杂的档案管理问题,需要从封闭的各部门相互合作,避免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人员的闲置与消极怠工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出现。信息贮存和处理的整合有利于整体效用的发挥。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使各单位的人防档案信息得到有序的传送。可以说建立健全人防档案信息管理与运行机制是充分发挥人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步骤。

2.2促进人防档案信息资源的观念转变

作为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防决定着其档案信息的重要作用,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注重转变思想观念,严守人防档案信息,其信息化建设同样需要坚持保密的原则和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和准则。在人防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中,应该反对因循守旧的观念,避免出现全面封闭的情况,注意档案信息的开放程度,使得人防档案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促进人防档案信息的管理思维的转变,加大信息资源的整体联系,注重发挥各个系统和单位的整体效能,积极发掘档案信息的资源存在的潜在能力,提高服务增值的同时,拓宽档案信息的范围与渠道,全方位的信息收集需要注意档案信息的科学分析。在此加工的档案信息同样具有一定的生产力价值,主动地将资源信息转化为生产效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3加大人防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完善力度

完善人防档案信息化的管理需要确保各个基础工作的相关环节均得到过程控制,自觉遵循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抓档案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实施较为标准化的工作程序,结构合理和系统有序的具体环节需要人防档案工作人员科学管理和业务能力水平的提升。在完善人防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与国际社会相互融合,特有的服务功能与档案信息的管理水平能够使得社会各界对人防档案进行较为充分的理解,提高档案信息化的水平和利用率。

3结论

事实上,人防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离不开加大对观念的开放程度的,在人防档案不断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服务职能发生了转变,行政化向社会化方式的转变表现出了人防档案管理的理念的更新,合理约束与开放人防档案信息的利用是人防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人防档案信息的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相关的研究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作者:何青 单位:哈尔滨市人防办应急指挥站

参考文献

篇3

首先把整个图书馆中的知识进行扩充,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组合,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把不同类型的数字信息资源很好地组合起来,以利于向读者最大限度的提供服务。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建设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各界人士需要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

一、当前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概念

(一)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资源信息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主要包括文献资源、数字信息资源和相关网络资源这三个部分。我们把在科研、经营活动、文化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成果和各种原始记录合并起来称之为信息资源。从信息资源的类型上来看,可以把它分为现实类型馆藏和虚拟类型馆藏两个部分。在借书时,陈列在书架上的一排排书叫做实体馆藏,而报刊、杂志和文献也是实体馆藏中的一部分。虚拟馆藏是指的罗列在计算机内部的可以进行共享的馆外的信息资源。

(二)图书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是对整体的信息资源进行设计和完善。把由于各个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叫做信息资源体系。而依据信息资源体系的相关功能要求来对整个体系中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进行调整的过程叫做信息资源体系规划。从微观的角度上来说,每个图书馆根据自己本身的性质和读者相应的需求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再建立一个富有特色的信息资源体系,里面包含学科收藏、学科内容、信息种类、语言类型和其他种种形式。从大的角度上来说,就是从系统、地区甚至更大的范围出发,对整个信息资源的建设进行布局和规划,让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和各种类型的信息机构能够合理协作。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已存的信息资源体系。

二是图书馆藏的数字化模式和数据库建设过程。在网络环境下,数字化的馆藏资源在信息资源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网络还没有进入我们国家之前,传统的文献只有通过人工整理才能为我们所享用。而自从网络普及以后,这些资源都能够通过网络给更多的人带来益处,也因此我们懂得数据库的建设在数字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每一个图书馆的数据库都包含基本的书目数据库和特色数据库。前者主要提供了图书馆中藏书的一些基本信息,后者则主要反应了图书馆中的极具特色的数据资源,是图书馆个性的体现。个性数据库也为提高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选择相关的信息资源并进行组织管理。在对信息资源组织管理的过程中,主要的类型有印刷型文献的选择、电子刊物的选择、网络数据的选择和多种方面。在选择完毕之后,我们要对刊物中的重点信息进行采集,对管内的相关信息进行排序、加工、布局和排列等措施,并较好地对各种数字化的资源进行整合,最终把自己建立的数据库和购买的数据库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建立图书馆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必要性

图书馆要想取得好的发展就一定要建立可靠的信息资源,这样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广大用户的相关需求。在网络和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每个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类型和馆藏的结构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图书馆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的发展要求,正逐步地向数字图书馆转变。所以我们必须尽力加强图书馆本身的信息资源建设。

(一)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未来网络会普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要想让图书馆取得更好的发展,我们就一定要实现信息的共建和共享。而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知识信息量正在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单个图书馆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而且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现下图书馆的藏书量变得很低,仅仅依靠有限的藏书是不能够囊括时时处处都在增长的信息量的。每个图书馆都无法为用户提供尽善尽美的信息服务。所以,建立一个多方位、立体化和能够尽可能地容纳更多信息量的图书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图书馆中文献的利用率

现阶段,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图书出版数量正在逐步上升。而图书馆的扩建已经不能够容纳下不断增多的信息。除此之外,书籍的价格涨幅巨大,在物价飞涨的今天,人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购买文献和书籍。而且仅仅凭借书籍上面的知识是不能够很好地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的。所以,由于我??的通信技术还没有完全被普及,所以各地尤其要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各地的图书馆要进行藏书的交换和协调,以达到文献共享的目的。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工程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减少各图书馆收入书籍的成本,另外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满足广大借书者对于文献的查阅需要。

(三)突破现代图书馆的发展的瓶颈

虽然网络的存在能够让人们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但是仍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第一,图书馆内部多数还是采用多元化的管理制度,这使得图书馆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够协调一致,容易出现管理效率低下和管理混乱等问题。第二,目前全国各地图书馆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这使得各地图书馆的自动化发展普遍存在不均衡的情况。据调查的情况来看,很多图书馆的管理甚至都没有采用最普遍的计算机管理模式。而即便很多图书馆已经采用了计算机管理的方法,但是电脑的机型和软件并不统一,导致管理模式混乱。公用的网络平台的缺失也使得各个图书馆中的资源不能够互相分享,从而图书馆的资源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第三,整个信息资源的保障体系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很多图书馆的工作规定和流程非常复杂,收藏的文献重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很多人在进行文献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全局观念和精神。而要解决这些细节上面的问题,全社会都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同时进一步加强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建设。

三、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措施

(一)制定相关的宏观政策全力支持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一是统一规划,完善相关机制。要进行图书馆信息资源库的相关建设,需要有强大的科学技术作为其后盾。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有大量的信息对其进行支撑,更加需要各种高新技术进行支持。要实现这些都需要强大的财力对整个计划进行支持。所以最可靠的方法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信息资源管理的机构,对全国的资源建设、信息布局和信息共享优势进行具体的规划,并集中全国各地区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对其内部的信息进行合理的配置。此外,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各省都要学会对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开发利用,加强彼此间的信息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和投资的情况。从纵向的角度看,各个系统都要对上一级加强相应的领导,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各个部门和地区的组织、部门和单位进行改革,集合各部门的力量共同进行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

二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图书馆信息济源工程的建立并不是单一的组织或者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的参与和合作。为了协调不同行业人员之间的利益和明确他们各自的职责,我们一定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固定的政策,用以规范图书馆内部各个部门和各个人员的行为,尽最大可能?f调各方利益。国家的权威部门应该出台与之适应的法律法规,优化整合图书馆信息的相关资源,同时协调经费,让各个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最大化的得以保障。此外,我们应该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预测可能会产生的各种问题,并随机应变地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三是从微观层面的角度进行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相关建设。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原始文献的信息资料建设,第二个是数据库的建设。网络的普及使得图书馆馆藏中的资源很大程度上被信息资源所占据,但是现实情况中还需要有一定量的印刷书籍来满足读者的需求。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对一个图书馆内部的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是现代数据库建设的核心,广大图书馆应该根据各自运作的特点对不同的文献信息进行整理,然后让其实现数字化,建立起综合性的三位一体的数据库,让每个图书馆的数据库在互联网上都能够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

篇4

(一)企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企业战略包括了企业的宗旨、企业的目标、企业的战略和企业的政策。从狭义来说,企业战略则单纯指企业实现其宗旨和长期目标的一种比较宽泛和基本的计划及方法。就其特点来说,企业发展战略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企业发展战略不是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中短中短期和非根本性变化的消极反应,而是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中长期的根本性变化的积极反应。二是企业发展战略不是一组未来要达到的经济指标或以企业财务数据为基础的逻辑的推理的产物。三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不仅要借助理性的思维和逻辑的推理而且也要借助想象和直觉等思维。四是企业发展战略并不只是企业高层者的美好愿望。五是企业发展战略必须靠企业高层管理者和专业管理人员的努力才能形成。

(二)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逐步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从战略的角度对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一般而言,企业信息化,是指秉持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等系统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市场和需求做出迅速反应,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此定义上看,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其一,在目标上,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二,在内容上,包括生产控制信息化系统、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化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其三,在所涉及的部门上,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职能部门;其四,在功能上,主要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其五,在载体上,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等。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辅助发展战略的高效性。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而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计算机网络技术仅仅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作为一项集成技术,企业建设信息化的关键点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实现将关键准确的数据及时传输到相应的决策人,为企业的运作决策提供数据和高效服务。二是实践运用的广泛性。企业信息化广泛用勇于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三个层面,在产品设计、工艺过程控制与零件加工、事务处理、供应链管理与辅助决策等领域都需要广泛开展计算机应用,实现设计自动化、生产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决策辅助自动化以及电子商务等企业运行的全面自动化。三是自身发展的动态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是发展的,它随着管理理念、实现手段等因素的发展而发展。企业信息化从初级、中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特征是从计算机单机应用、综合应用、网络应用的逐步提升;从基层班组级计算机联网、部门联网、企业联网、产业链联网的不断融合,具有连续不断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现状,确定阶段性的目标,分步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吸纳信息化建设的最新成果,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方案设计、设备采购、网络建设、软件选型、应用培训、二次开发等,使信息资源有效地运用管理实践过程,提高信息技术利用率。四是经济效益的潜在性。在企业中推进信息化不同于以往对产品的技术改造。后者是通过对产品生产线的技术改造,提高质量,增加产量,效益容易显现;而前者则是应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其效益是多方面、巨大的而又是隐性的,很难以定量方式给以准确评估。

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深入,信息化的战略价值越来越显著,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的信息化规划、实施、应用、维护进行有效管理可显著提高企业竞争力,并使企业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信息技术的战略价值表现在它不仅可用于提高企业的业务运作效率,还可在整合组织和社会资源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通过信息技术将组织、人员及其工作整合为一种网络化的组织形式,以创造更高的生产率,并与其他企业实现协同,促进整个价值链的增值。

(三)企业发展战略与信息化的关系

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主要阶段:战略的制定;战略的实施;战略的评价和控制。从其制定、实施、管理的全过程来看,须臾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 哈佛商学院教授小詹姆斯•卡什等人曾指出:“现在任何组织几乎都有购买任何IT的能力,但IT本身并不能够促成企业的任何优势,它只是企业运行的必要条件,关键是IT的应用如何与企业的战略、组织、流程和管理控制系统等结合起来。”这实际上也就指出了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之间的密切关系。企业为适应激烈的环境变化,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通过集成聚合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应用信息资源,并能够聚合组织制度,以期获取未来竞争优势。信息化决策和信息化规划是否上升到战略高度,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战略导向。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制定一个好的信息化战略,推动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关的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和计划,构建包括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组织、信息文化等的信息化战略体系,是引导本企业向着要效益见成效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二、信息化对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影响

深入分析行业的竞争过程从而挖掘竞争压力的源泉和确定各个竞争力量的强大程度,是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发展战略是指企业为了谋求长期的生存和稳定发展,在调查、预测和把握企业内外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所作的总体谋划。企业要谋求持续竞争优势,必须实施战略管理,做好战略决策、战略实施、战略评估等工作。而企业信息化由于信息技术的大量采用,改进和强化了企业物资流、资金流、人员流及信息流的集成管理,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发展融合,有助于企业战略管理不断创新,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一) 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

如前所述,企业信息化作为一项集成技术,将关键准确的数据及时传输到相应的决策人,为企业的运作决策提供数据和高效服务,使企业能够灵活、快捷、广域性地获取、传递、分析、利用信息资源,构建信息----决策----行为集成化的信息决策体系,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评价选择能力,拓展了决策者的思维空间,延伸了决策者的智力,有效规避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时效性,提高了决策的效益和效率。

(二) 对企业战略实施的影响

企业信息化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与企业原有的产权结构、经营机制、组织形式、业务流程、运作方式、利益格局等桌多方面的根本性变革互为基础和条件,渗透和作用于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全过程。如黑龙江斯达造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达公司)的前身——黑龙江造纸厂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机制僵化等诸多原因,企业一度举步维艰。自1997年成立以来,斯达公司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结合大中型企业特点,采用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和ERP(企业资源计划)哲理,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斯达模式,建立了两个中心(数据管理中心、文件管理中心)、三个网络(局部工控计算机网、监控计算机网、管理计算机网),从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生产管理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在管理信息上下功夫,通过制度化与信息化结合,用信息流引导资金流、优化物流,使三者良性循环,达到产、供、销在内部网络全透明运行,使企业在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益上产生了倍增效应,经济效益大幅提升。斯达经验对企业战略实施有以下启示:

一是企业信息化有助于组织结构优化。传统的组织结构存在多等级、多层次、机构臃肿、横向沟通困难、信息传递失真、缺乏活力、对外界变化反应迟缓等弊端。信息化有利于企业立足于机构扁平化和运营过程化,变职能式管理为过程式管理,用计算机程序替代臃肿的中间职能层,大幅减少中层干部和管理人员,推动业务流程再造(BPR)乃至组织结构的重构。特别是这种组织形式通过水平、对等的信息传递来协调企业内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活动,消除企业内部信息孤岛,实现了系统的集成,促进企业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事后管理想超前管理的转变,不断追求高效益。

二是信息化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还以斯达公司为例,信息化的实施,解决了原来供应部门集采购、验收、保管于一身所产生的弊端,堵塞了原材料供应中的黑洞,实现了采购全过程的透明,特别是借助物资在采购数量、质量、价格等方面的网络监控体系,使采购价格平均下降7.5%,按年采购1.2亿元物资计算,能降低采购成本1000多万元。从此范例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涉及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直接影响企业价值链任何一环的成本,降低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成本、现有产品修改或增加新性能的成本、库存管理成本、企业的交易成本,从而形成成本优势。更具有实践价值的是,信息化企业能以低信息成本实现共享管理成本,并随着管理规模的扩大形成规模管理效应,从而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方式,给企业提供了新的竞争空间,促进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是信息化有助于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是企业增强竞争力、保持差异性的重要要求。而全球信息的流动极大地改变了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的方式和途径。通过将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及时反映到决策层,不仅能促进企业针对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研究与开发活动,而且使企业能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最终赢得不易模仿的独特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CAPP)、柔性制造系统(FMS)、敏捷制造(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使企业生产经营趋于并行、敏捷、智能和虚拟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使之更为精良、灵活、高效。

(三) 对企业战略评估的影响

企业战略评估涉及经营宗旨确定、外部环境估定、内部环境估定和战略分析与选择等。评估科学与否、质量高低,影响和决定企业新的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和管理。而企业信息化通过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能够帮助企业高层进一步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明确为了实现企业的总目标各个关键部门已经做的和应当做好的工作,分析企业发展战略运行的质量和成效,分析企业所处的国内外宏观环境、行业环境,把脉企业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威胁,揭示现状与企业远景之间的差距,由此进一步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核心竞争力、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市场、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定位。以信息化对经营决策的影响为例,企业通过信息技术收集市场信息,可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停止销路不畅的产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主攻产销适路产品,既能使产皮质量满足客户要求,又不使功能“过剩”。

三、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信息化不仅是技术变革,也是管理变革。企业无论采用怎样的技术与管理手段,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没有明确清晰的战略.即使有,也是模糊地存在于最高管理者的脑海中,信息化规划的制定者要想运用企业战略指导信息化建设。当前,从传统以职能为核心的管理,转向信息化以流程为核心的企业再造,以信息化为基础,进行技术、管理和制度的创新,逐渐成为多数大企业的共识。有效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必须跟进企业信息化。

(一) 变革企业管理思想

企业信息化必然导致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进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领域,结果促使了大量新的管理思想的涌现,如“虚拟企业”、“学习型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等。所以,为了顺应企业信息化的潮流,企业的管理思想应进行如下的变革:从功能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从利润管理向赢利性管理转变、从产品管理向顾客管理转变、从交易管理向关系管理转变、从库存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等。当然,最根本的转变是信息化战略意识的转变,企业管理者应充分、准确认识到企业管理的方法已由制度化和程式化转向了模块化。简明、精确、快速的模块化电子管理程序使得传统的职能计划和信息处理变得异常简单。信息化在企业生产与管理中的起着重大作用,因此,应努力创造良好的企业氛围,有效实施企业信息化战略。

(二) 加强企业信息技术的运用

跟随“中国的信息化”应当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这一原则,在企业进行信息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国产技术和装备,减少对外技术依存度。这样做将大大降低信息化的成本,从而实现低成本信息化,使绝大多数的企业有能力实现企业信息化;同时,也将大大促进本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达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在应用的同时,要加强思想上的引导。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国产软硬件大多已能实用,即使存在某些问题,只要通过应用都是可以解决的。因此,现阶段建立的诸如信息化方面的考核指标,企业采用国外技术的得益远大于国内技术,那么企业就要负担昂贵的支出,这给了企业很大的经营压力,因此,应基于成本较低的国产技术来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以此来鼓励企业通过信息管理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推行企业信息化战略。

(三) 加强企业信息化战略管理的指导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由于过于偏重信息化的技术本身,到目前为止,真正获得很大成效的企业并不多。信息技术仅仅是一种工具,它并不能解决企业经营管理本身存在的问题,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并不在于信息技术的实施,而在于建立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组织模式。这样的组织模式会把企业信息化作为企业的重要经营战略和工作重点。因为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计企业的大多数部门和业务流程.投资大。如果企业信息化不作为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工作重点,很难得到企业上下的支持和参与,很难取得成功。所以企业要实行信息化战略,从企业战略、管理机制、业务流程和绩效考核以及员工素质和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切实地转变和整理。在具体的信息资源管理中,为减少资源丢失,将以往的产品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有计划地将原有的信息进行转化,实现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另外还须完善信息化项目评估系统,通过财务、顾客和公司等角度采取有效的指标,对信息化带来的效益及收益进行评估,以提高投资效益和效果,且有利于发现信息化实施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同时需要对广义的信息化战略投资进行管理,通过实施各种变革、对业务流程进行管理和优化,把信息化战略的价值潜力发挥出来,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企业信息化实质上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技术改造企业管理模式的过程,在信息经济时代,信息化为企业提供了新的竞争战略选择空间,具有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潜力。通过把新型竞争战略变为现实,让新战略发挥巨大威力,以帮助企业获取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竞争优势。

篇5

关键词:信息系统;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方法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供、产、销各个环节及各个部门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应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手段,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高效和安全的改造,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刻开发和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来提高企业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工作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

(二)信息化条件下的成本控制方法

企业在信息化主要解决的是企业由于信息传递滞后,反馈不灵敏问题,所使用的手段主要是通讯技术和网络,传递的是数据化的信息。信息是具有时间性,而且易失真,信息源的信息经过一定的传递环节和路径极可能变得面目全非。另外,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难免出现人为因素造成的信息传递滞后和失真等情况,因而,企业信息化条件下要降低“牛鞭效应”产生的成本,使成本波动幅度减小,就需要从信息可能失真的环节着手,系统的解决信息失真问题。

二、石油企业成本管理长期存在的问题

安塞油田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阶段,稳产基础十分脆弱,总体表现为“二高一低”已经进入油田开发后期,油田开发技术越来越复杂,油田生产现场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采油厂来说,即要用有限的操作成本,又要完成原油生产任务,这要求采油厂要加强内部成本控制。

1、成本管理意识缺乏全面性和先进性,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就能较好的做到事前有效的控制成本;2、成本预算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3、成本核算信息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ERP的上限运行就能保证各个核算模块信息的准确及时性;4、成本监控系统缺乏动态性和有效性,通过信息系统的平台对单井效益进行曲线评价,掌握油汽操作成本的全程动态变化。

三、运用信息系统管理成本的必要性

(一)石油企业的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石油企业涉及到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地面建设、石油化工、原油储运与销售、物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石油企业的信息化就是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建立起不同信息管理系统和专业软件应用系统,实现全企业所有业务的计算机化、自动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

(二)信息管理系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在没有有关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中,以手工方式计算生产成本面临着各种困难,首先必须创建出一套正确的成本项目搜集、成本计算制度,才能反映出真实的成本结构,再者,在搜集计算生产成本的过程中,所牵扯的信息项目繁多,而计算公式与步骤又非常复杂,要耗费众多人力及时间,而且准确性较差,尤其产品阶层数多时,这些工作是人力所无法胜任的。

(三)信息系统的运用,提高了成本核算精确度

成本计算的目的即在提供一套十分精确合理的生产成本计算制度,同时以最简单的使用程序来自动计算每一张工单的成本,并能逐渐算出每一项产品的生产成本来。

(四)实现了企业生产全过程的动态监测

油田生产环节的各项关键指标,可以通过信息化终端设备收集到信息管理中心的数据后,可以及时采取应急的预警措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有效调整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因素,可以达到企业最佳的良性生产循环,使企业效益最大化。

四、ERP系统上线运行,有效控制成本的实际案例

应油田公司财务处的统一要求,ERP在采油一厂于2010年8月份上线运行。

ERP是英文Enterprises Resources Planning的简写,翻译成汉语是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顾名思义,ERP管理系统是对企业信息进行整合、共享的一种信息管理系统。

(一)ERP概括起来讲,该系统有四大特点:

1、实现了企业资金流、物资流和计划流的统一。2、系统重要性的体现,企业的信息资源有许多种,但重要的能决定企业命运的可能就几种,抓住了主要的,企业就能够发展壮大,反之就可能面临危机。3、减少了核算层次,实现了会计核算信息的快速传递。4、提高了采购成本价格的透明度增强了会计核算的同时,在信息录入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或所有)供应商、当前物料输入最高限价,那么在新增订单时,如果输入的物料采购价格高于最高限价,系统就会报警提示,就不可能按此价格实施采购。

(二)严格计划管理,确保了合理库存

运用ERP之后,如若没有采购计划,任何部门不可能实施采购,使计划、采购、管理职责清晰,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人为干预,体现了物资采购计划的严肃性,形成了从计划采购到采购入库全过程的计算机监控,真正实现了计划与采购职能的彻底剥离。

1、地面信息系统管理优化调整,节约成本的同时让资源更优化。(1)基本的运行模式;(2)降低员工劳动强度;(3)有效规避安全风险。

2、采油一厂数字化信息管理改造的工作规划试点及经济效益节能评价。(1)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试点改造规划;(2)通过对集输系统的节能改造,缩短经济效益周期。

只有建立科学的信息系统平台,才能使成本控制系统有效运行,这也是强化成本控制的关键。为进一步强化成本控制,油田企业及其内部各管理层均已建立了各自的成本控制系统,财务核算体系才会日益完善。这是多年来控制成本理念在油田企业得以实施的结果。

五、如何做好成本控制系统及其准备工作

企业成本控制系统构建有一个前期准备工作。下面将从6个方面说明:

(一)构建良好的企业成本控制系统

一个良好企业成本控制系统不仅要全面的反映企业成本的全面构成,避免由于成本考虑不周全而造成的成本异常波动,而且对输入数据库的数据的真实性有较高的要求。

(二)加快信息传递速度

要对各个油田区块责任成本中心单元的员工进行信息系统的培训学习,这样有利于对新生成的信息和变化了的信息做出迅速反应。

(三)统一信息内容

这也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成本控制系统最终目标,但究竟什么样范围内的成本波动是合理的还需要成本控制的相应评价标准。

(四)加强信息精细化管理

为满足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对现有的软件系统信息实行精细化管理,健全各项辅助台帐的设置,从而加快信息的归集,提高其工作效率,降低其人工成本,有效达到成本控制,提高其经济效益。

(五)提高信息化管理的信息共享程度

加快单井核算系统的研制开发工作,推进ERP管理,改善目前企业内部信息及资源过度分散,各种资料及数据过于凌乱和复杂,查找周期过长,单井信息无法集中,生产计划不能及时下达,生产成本无法有效控制的现象,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管理。

(六)信息化条件下的成本控制系统评价标准

企业成本控制系统是一个不断的改进的动态开放系统。对于信息化条件下的成本控制系统,我们可订立对石油企业可行的标准,并适时的改进生产系统工艺流程,从而使整个系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结论

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对于目前经济形势带来的挑战而言,减少成本是一种重要的应对方式。信息管理系统进入企业管理能从根本上解决多数企业在运行中的成本过高、回报效益低的问题,能切实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为企业的更好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征时.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研究[J].科研管理,2009(3)

[2]张凯,信息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涂莉文.对油田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思考〔J〕.企业管理,2008(7).

篇6

(一)国际档案界共同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

国际档案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可以从分析以下一些信息得出: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档案工作者协会2(X刃、2001、2002、2003年已经举办或将要举办的档案学术年会议题;欧洲国家2002年5月在西班牙召开的“电子信息的保护与利用:最优化管理的实践和解决办法”国际会议的议题;20(X〕年已经举办的第十四界国际档案大会的主要议题及与会者发言;20(抖年8月23一29日将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办的第十五界国际档案大会的主题“档案、记忆与知识”;代表性档案国际学术刊物1999年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主题。分析表明,近年来国际档案界对档案管理的研究涉及面很广,几乎包括了档案管理的方方面面以及各种门类的档案,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1.数字档案的保护:研究数字环境下档案的形成、维护及利用,数字档案保护的程序,实践经验,安全与质量保证,长久可获取性,数字档案保护的档案观,数字签字的使用及问题等;

2.电子文件的管理:研究电子文件的捕获、鉴定、保管、保护与利用,档案化电子文件系统的建立,真实性电子文件长久保存的方案,电子文件管理的教育与培训,电子文件管理的责任,元数据标准、模式及要求的使用和实施等;

3.档案的著录:研究档案著录的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与电子著录信息标准和图书著录标准的关系,档案著录的数据结构标准如MARC和EAD,XML,档案著录的数据内容标准如国际档案理事会的《档案著录通用标准ISAD(G)》和《机构、个人和家庭档案规范文件的著录ISAAR(CPF)》,美国的《档案、个人信件和手稿的著录APPM》,英国的《档案著录指南MAD》,加拿大的《档案著录规程RAD》等:

4.档案的鉴定:研究档案鉴定的方法、准则和技术,目前被国际档案界公认的档案鉴定方法有美国的档案记录战略,加拿大的宏观鉴定方法、欧洲国家的职能鉴定方法、国际项目InterPARES针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鉴定方法等;

5.档案的利用:研究公共档案信息利用的内容,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智能控制,档案信息内容的管理及服务,建立和维护易于检索的档案利用系统,自动标引技术,档案的数字编目及数字化检索工具,档案利用的法律、版权、隐私、保密、自由利用与平等利用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等。

(二)、档案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档案管理的国际学术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揭示,世界各国的档案管理正朝着以下3个方向发展。

1.文件与档案信息管理的国际化与标准化

随着电子、数字和通讯技术的全球化普及,国家与国家间的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活动日益频繁,文件与档案的国际间合作与交流越来越多,文件与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国际化与标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重要。目前在文件和档案的管理与利用方面已经出版了两个方面的国际标准:档案著录:为了促进档案的国际化交流和信息资源共享,目前在档案著录方面国际档案理事会已于1999年出版了((档案著录通用标准IsAD(G)》,并于2《XX)年出版了《机构、个人和家庭档案规范文件的著录ISAAR(CPF)》,在档案内容著录的原则、要求、方法和著录的基本元素等方面形成了国际规范;文件管理:2001年10月150国际标准化组织出版了世上第一个文件管理国际标准150154893,对真实、可靠、完整和长久可利用活动记录的规范化形成、管理、保管与利用提出了最优化管理的要求、方法与技术指南。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都在为真实性电子文件的长久利用、元数据标准、电子文件的法律认可、档案资源的共享等问题开展国际间的合作研究,并致力于形成通用的文件与档案管理国际规范。文件与档案信息管理的国际标准为文件与档案管理的质量检验与国际认可提供了最优化评估的准则,是机构文件和档案是否采用国际先进经验及其机构业务是否管理高效、机构服务是否用户满意和具有诚信的重要标志。

2.文件、档案、信息、知识管理的集成化与合作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与文件管理、图书管理、信息管理和博物管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知识管理强调用户至上,强调知识的积累、共享和交流,强调知识产品的输出,作为知识管理有机组成的各类信息资源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的社会服务功能、管理过程与管理方法及管理技术等方面都存在许多相似之处,知识管理思想和数字技术手段使得各种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与集成化服务成为了可能。为此档案工作者需要采用合作与伙伴关系,与政府机构、信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合作共同挖掘档案在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服务,在社会化教育与信息化服务,在休闲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共同关注档案管理与其形成者、主要用户、投资者、未来可能的受益者及与机构、社区、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关系,共同维护真实性证据、信息和记忆的完整和长久可用。

3.档案管理的职业化与社会化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法制化社会的不断健全和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完善,个人、机构和社会记忆的恰当保存和永久利用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必需,人类社会活动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证据和信息的长久维护和利用已成为各种业务活动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法律和质量保障,成为各种社会管理活动高效率、高效益、公平竞争的必然要求,档案管理成功的国际经验表明,档案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是职业化和社会化。这一发展趋势明显地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档案管理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档案管理的专业管理理念与管理知识不仅在国家信息资源的管理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在维护人类历史记忆的长河中更有其独特的地位;*档案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学科方法不仅对本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其他相关学科和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也越来越被社会广泛认可;*各国档案管理的法规体系逐渐建全,公民的档案保护和档案利用意识不断加强,档案保护已成为许多国家公民必尽的社会义务,而公民利用公共档案的权益也已得到了国家法律的保障;*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门化的知识管理工作,只有接受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教育或培训,获得档案管理职业证书或培训证书的档案工作者才能胜任该项工作,这已在国际档案界达成共识;在欧美国家档案研究生证书已成为档案工作上岗的最低学历要求,档案博士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档案职业协会在档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档案的职业化教育与培训指导,档案管理的规范与标准制定,档案管理的最优化实践经验总结、推荐与推广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与协调作用;在档案职业协会的引导下,国家政府机构、公私企业、组织和个人的档案管理行为将朝着对社会负责,为社会服务的方向发展。

二、电子文件管理的国际学术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档案工作者针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在电子文件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概念,电子文件管理的思想与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与管理技术,管理标准及其应用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国际档案理事会出版的电子文件管理指南,欧洲国家的电子文件管理教育与培训共同框架,澳大利亚的电子文件管理的战略及元数据标准,英国国家档案馆的电子政府文件管理指南及政策框架,美国匹兹堡大学的文件管理功能要求,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电子信息系统中文件真实性的永久保护的模式、原则与要求。目前的研究重点是电子文件管理理论和标准的应用研究和检验,各种不同类型电子文件管理方法的最优化方案评估和选择等。以下就我国档案工作者最为关注的三个问题分析其国际学术研究现状及成果。这三个问题分别是:电子文件保管与保护的方法、电子文件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电子文件管理和利用的思路与对策。

(一)电子文件保管与保护的方法

电子和数字信息技术给所有信息管理人员带来了种种挑战,文件管理人员和档案工作者也不例外,应对数字化信息挑战最为关键的保管与保护要素有三个:1.载体保护:保护电子文件的物理载体;2.技术保护:不断更新技术从旧到新;3.智能保护:确保原始记录下来的信息在各种有意无意或偶然的变化中能完整和真实。

其中智能保护最为困难,有五个因素决定着信息的完整性:1.信息内容;2.信息内容的固定性;3.信息长久和可靠查询的参照;4.信息的来源;5.信息的背景。

电子文件的保管与保护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7种:

1.模拟存储:即将电子文件打印到纸上或缩微胶片上,将其纳人现存文件管理系统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在打印过程中有可能会丢失上述关键保护要素,如不加以设置或预先处理,一些元数据会丢失,电子文件的完整性会受到影响。

2.政策规定:它包括使用外部规章体系或内部政策和程序建立电子文件保管的要求。政策的制定是数字文件保护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保证电子文件得以保护的充分条件,它只是提供了人们行为和承诺的准则但并不等于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全部办法,另外政策还需监督落实和开展常规性评估和不断更新。

3.标准格式:标准格式的目标是为了避免人们受控于个别兜售商的专用格式,减少面临风险的可能,使用标准格式必须保护所有关键数据要素及其属性,但它的问题是标准格式较少具备数字世界最新出台的时尚功能和组成。

4.计算机博物馆:计算机博物馆虽然也是保管的一种方法,却是最后才可采用的,不得以的方法。在这一方案中,一个或多个机构要长久的收集和维护各种不同版本的计算机软硬件。机构需为不定的未来维护大量的备件、手册和记录。计算机博物馆的保护方法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机器是否就能运行?有多少人会用这些资源?需要多少博物馆?数字技术检索的主要优势还能再现等?

5.转换和迁移:这一方法一定程度与计算机博物馆概念正好相反。其目标是随软硬件的变化保证数字文件的可读性。转换即是把旧的数据文件重新写人新的计算机环境。迁移即是把数字信息从不能再工作的非现行遗留系统中移出的方法。迁移总是要有特殊的软件作支持,会对文件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带来一定问题。

6.仿真:仿真是当前电子文件保管与保护研究的热点主题。仿真意味着一个计算机系统会向另一个一样工作,仿真方法包括研制用于特定仿真器的技术,用于未来未知的计算机,它将以人类可读的形式保存描述性数据以再形成数字文件,并将把描述性数据、软件和仿真说明等文件一起包装封存。

7.永久性数字档案馆:永久性数字档案馆方法是美国档案与文件管理署资助的一个研究项目的名称。该项目与圣地亚哥超级计算机中心合作,旨在研制一个操作系统能够捕获、维护和提供电子文件的利用,不受计算机环境的变化。其目标是将文件的内容连同其描述性数据和背景信息一道包装起来,以保证文件能在未来的计算机系统阅读。

(二)电子文件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就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来说,电子文件的管理功能正向以下3个方向发展:

1.文档管理与业务工作流集成实现文件和档案与其它数据的积累、共享和交流。这将成为具有知识管理工具的软件产品的重要功能。

2.文档管理与业务系统集成,这已成为业务系统软件产品功能不断完善的重要标识,文档管理是业务管理必不可少的一种管理工具,它的管理对象是由业务系统生成的,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

3.文档管理与其他信息资源系统集成,最大限度地实现机构内信息资源的共享。

随着信息化的逐步深人,在保障了所捕获的信息的完整、准确的前提下,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便是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化管理与集成化服务。就档案管理的决策选择来说,电子文件的管理决策正向以下3个方向发展:

1.电子文件的研究方法决策:从前端到末端(toP一down)或末端到前端伽彻m一uP),前者采用的是演绎的方法建立起通用的规程,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InterPARES项目便是典型;后者采用归纳的方法从已有案例总结经验再应用于其他案例,这一方法已被印地纳大学验证。

2.电子文件保管决策:将文件管理功能建人信息管理系统或将文件移交到专门的文件保管系统。匹兹堡大学的“文件管理的功能要求”项目强调的便是前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倾向于后者,研究表明后者更易操作。

3.电子文件的保管与保护决策:自己保管或外包,前者愿意自己建立保管与保护设施,后者愿意与其它服务机构签定合同由外部服务机构提供保管与保护服务。决策不仅涉及经济问题,还涉及机构机制和机构的优先权考虑等因素。

(三)电子文件管理和利用的思路与对策

就电子文件管理和利用的主要问题而言,其思路与对策可以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1.电子文件保管的目标: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可靠、可利用、可存取和可理解。

2.电子文件的鉴定:可采用职能鉴定和宏观鉴定的方法,根据文件形成机构的职能及活动过程来判断电子文件的价值,并将鉴定方案嵌人文件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及业务活动流程,鉴定工作应当是全过程的从文件形成前端的系统设计就开始并贯穿与文件运动的全过程。

3.电子文件的保护:电子文件保护的观念应从保护载体转向保护内容,从保护文件的次序转向保护文件的完整性、可存取性和可理解性。

篇7

关键词:电子政务 评价 标准化

随着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的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政府的电子化和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而电子政务的标准化问题也随之凸现出来。一些学者已就这方面,如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意义、策略、方法、体系架构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国家也组织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制定并颁布了一些电子政务的标准,这些都为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本文所探讨的是电子政务评价活动中的标准化问题。

一、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进展

⒈电子政务标准化方面的研究

总体来看,电子政务标准化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已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基本概念、体系架构、技术策略等方面的内容。例如,赵国俊曾对电子政务标准的类型、级别和形式等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强调我国在电子政务标准建设过程中应以“推荐性标准、用户型标准为主,强制性标准、生产型标准为辅”、“以国家标准为主,以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辅”,并注重“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建设[1]。胡涵景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中存在的“建立统一代码标准”、“电子政务安全标准”和“电子政务术语标准”等问题,提出了“开展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研究”、“研制电子政务业务与服务标准”和“研制电子政务安全标准”等建议[2]。钟国文和陈艳红的研究则主要针对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模型,提出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可分为技术类标准和管理类标准:技术类标准可分为基础设施标准、应用基础标准、应用支撑技术标准和信息安全标准;而管理类标准则包括管理标准和评价标准[3]。此外,在电子政务标准化策略方面,赵国俊提出根据电子政务标准化发展阶段确定不同类型标准的优先策略,先是制定基础性关键标准,然后再制定重要标准和指南性技术标准等[4]。

⒉我国电子政务的标准化工作

在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方面,2002年1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成立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全面启动。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基本确立了“两个层面、六类标准”的结构(见图1)。这六类标准各自的具体内容如下:

①总体标准包括了电子政务总体性、框架性、基础性的标准和规范;②应用标准包括了数据元素、代码、电子公文格式和流程控制等各种电子政务应用方面的标准;③应用支撑标准包括信息交换平台、电子公文交换、电子记录管理、日志管理和数据库等为各种电子政务应用提供支撑和服务的标准;④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包括基础通信平台工程建设、网络互联互通等方面的标准;⑤信息安全标准包括为电子政务提供安全服务所需的各类标准,主要有安全级别管理、身份鉴别、访问控制管理、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和公钥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标准;⑥管理标准包括为确保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质量所需的有关标准,主要有电子政务工程验收和信息化工程监理等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标准[5]。

在具体工作成果方面,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不仅完成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等9份研究报告,还正式了《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编制规则》等8项国家标准,形成了《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等25项国家标准草案,完成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共6个部分),以及《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等4个标准的辅助应用工具。

就今后的发展而言,《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重点:一是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二是逐步完善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统一协调机制;三是加大电子政务标准宣贯和培训力度,有步骤地开展电子政务标准试点示范工作等。

二、电子政务的评价

⒈电子政务评价活动的类型

电子政务的评价活动是电子政务工作的一部分,因此,电子政务的标准化也包含了电子政务评价的标准化问题。目前,我国电子政务评价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其一是对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水平的评价,其二是对电子政务的业务运行情况的评价,其三是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况的评价。

对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水平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对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政府网站建设等方面的评价。例如,联合国公共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和美国公共管理协会共同构建了以政府网站、信息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三方面要素为主要指标的电子政务成熟度评价体系。而专门针对政府网站的评价活动则更多,例如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于2002年开始的“中国优秀政府门户网站评选”活动;北京时代计世资讯有限公司于2002年对36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政府网站进行质量测评和比较;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于2003年对全国257个地级市的政府网站进行了评价;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赛迪顾问公司、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举办每年一度的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价等。

对电子政务业务运行情况的评价,主要体现在电子政务系统应用情况、电子政务服务水平、公众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例如埃森哲(Accenture)公司从信息公开、业务互动和互动交易三个方面设立电子政务评估指标体系;Gartener公司从电子政务服务水平、电子政府运行效益(包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政治回报(诸如社会政治民主化推进等)等方面设立评价体系;国内也有学者提出以业务重组、流程再造、资源共享、组织虚拟为评价电子政务发展成熟度的四个基本维度[6]。此外,还有把电子作为产品来看待而进行质量评估的[7]。

上述两类评价活动都体现了对电子政务绩效的要求,前者侧重于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效益进行评价,后者侧重于对电子政务运行的效率进行评价。当然,也有一些将二者结合的综合性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例如从产出、结果、影响等三个层次分析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8];以集中、安全、管理、服务、决策作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五大板块[9]等。

第三类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况的评价是微观层面的评价,主要依据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和运营的质量、有效性、规范化等方面进行。评价的内容通常涉及项目立项决策、项目设计、工程招投标、项目实施,以及最后的项目运营管理等全过程,形成电子政务项目的前评价、中评价和后评价等,以保障项目建设的成效,避免在建设过程中或建设后的应用中出现问题。

⒉电子政务评价中的问题分析

当前电子政务评价的研究和实践都有不少,但总的来看,还处于“各自为战”的阶段,无论是思路还是方法或是指标都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一致性。虽然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已经启动几年了,但从实际情况看,电子政务评价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尚处于落后阶段。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⑴对电子政务评价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并不能充分认识电子政务评价的作用,往往只是被作为排名、工作考核的手段,但实际上,评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评价具有导向作用,评价体系的设计可以引导被评价方按照所设指标的要求进行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避免方向性的错误或重大失误。其次,通过评价可以控制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避免严重后果的出现,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纠错机制。再次,评价也是一把度量工具,可以让我们了解电子政务发展的水平和效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找差距、树标杆,从而更有效地发展电子政务。

⑵缺乏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尽管我国现在有很多电子政务方面的评价活动,但总的来说,这些评价活动还没有比较完善的电子政务评价理论作为基础,其实践中的经验积累也不够。这一问题直接表现在很多评价活动的目标定位不明确,对于“评什么”、“如何评”等问题都回答不清,盲目性很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把网站评价等同于电子政务评价,直接基于政府网站建设情况来对电子政务的水平进行打分和排序,把政府网站建设水平或绩效简单等同于电子政务的水平或绩效。还有一些评价体系因追求理论上的逻辑性而在实践中产生误导,或因缺乏可操作性而流于形式,或因各地具体情况不同而导致评价指标的不适用。

电子政务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政府管理和服务,提高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但现实中的一些电子政务评价,很多人把目光放在那些“名次”上,而不是放在通过评价所找出来的问题上,尤其对于一些评价结果较差的对象,缺乏必要的措施来激励和督促他们改进。这种过度重视评价结果而相应的激励制度又不合理的评价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⑶现有的电子政务评价机制较为单一。目前有很多电子政务评价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的绩效评价,带有比较浓的行政管理色彩和任务检查的性质。事实上,电子政务的评价需要建立多重评价机制,不仅需要来自上级管理部门的评价,还需要部门内部的自我检查式的评价,更需要来自外部第三方机构的评价,以及来自社会公众的评价。部门内部的评价,可以保证电子政务的建设与运营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来自外部第三方机构的评价主要是起到外部监督的作用,虽然现在有一些来自外部第三方的评价,但由于其缺乏权威性而往往不被政府机关重视,自然也就起不到监督的作用。而来自社会公众的评价,也是有效衡量电子政务绩效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⑷评价活动的秩序缺乏法规和制度保障。电子政务评价活动很多处于自发状态,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普遍存在无章可循、无责可言的情况,缺乏相应的法规、制度作为保障。这样的评价活动导致评价结果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甚至完全流于形式。比如对政府网站的评价,政府、企业、协会都在进行,但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过程,乃至评价结果都不尽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管理部门和公众对政府网站水平的认识。再比如,很多地方把电子政务的有关评价列为信息化主管单位的一项常规工作,但绝大多数又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甚至被用作创造政绩和“抓权”的手段。因此,需要建立与完善电子政务评价的法规与制度,通过立法途径使这项活动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轨道;赋予电子政务评价明确的法律依据,使电子政务评价从一种零散的活动上升为一种科学的机制。如此通过科学、正确的评价促进政府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电子政务绩效的提高以及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高。

三、电子政务评价的标准化

⒈标准化的需求

从根本上讲,电子政务评价的标准化建设是电子政务发展本身的需要。从上文的分析来看,一方面是电子政务评价活动正在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有关电子政务评价的标准化进程还相对滞后。因此,电子政务的评价活动需要有标准化的支持,通过标准化的导向、规范、约束等作用,保障电子政务发展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使电子政务建设少走弯路。

首先,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信息化浪潮推动下的电子政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各国都要面对并顺应这一趋势。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自然不会完全一样,但全球化的趋势又要求各国间的交流日趋加强,发展电子政务也不能例外,这就要求在电子政务评价的标准化方面也应符合这一需要。

其次,是与技术标准互补的需要。有人认为,评价活动通常是事后的,但实际上评价可以在电子政务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电子政务的评价标准建设是不能滞后的。虽然电子政务的建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制定有效的电子政务技术标准是必需的,尤其是基础性技术标准在电子政务发展的初级阶段更为重要,但是技术标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发展进程的推动,体现为电子政务发展的驱动力。而评价标准的作用是保证对电子政务发展的有效引导,体现为电子政务发展的牵引力。因此,电子政务技术标准和评价标准可以形成良好的互补机制。

此外,也是提高政府电子化服务水平的需要。电子政务的根本目标在于对社会与公众的服务,要规范和约束电子政务,因此,电子政务评价标准化还是为了保证和提高政府的电子化服务水平。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使政府在大规模电子政务的实施与应用中做到政令畅通、业务联通、资源共享、提高绩效、减少重复、避免混乱等。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子政务评价标准化也是提高政府的电子化服务水平的根本需要。

⒉标准化的目标

电子政务评价标准化的目标在于:将电子政务评价活动作为一种长期的制度安排确定下来,以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形式对电子政务评价过程中的各要素进行规范和约束,明确评价各方的责任;以制度机制来规范和引导电子政务建设,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和决策支持性。

⒊标准化的原则

对电子政务的评价活动进行标准化,应遵循以下原则:

⑴依法原则。电子政务评价的标准化,可以保证评价活动能得以有效而持续地开展下去。对于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有法可依,即以立法推动电子政务评价的标准化,而且标准本身就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规范性文件。

⑵目标适应原则。电子政务评价的标准化要与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标准化本身不是目的,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才是目的,因此评价的标准化要与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而且要体现一定的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⑶绩效导向原则。开展电子政务评价工作的目的不应是建立竞争机制,尽管这种机制的存在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更为主要的目的应该是促成各级各地区政府部门政务电子化的绩效提高和协同发展。

⑷可比性原则。我国地域广阔,发展不均衡,发展电子政务的基础差异很大,因此对电子政务评价的标准化,要在评价体系、指标和数据等方面设定统一的解释,使得评价结果在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具有可比性,且应体现明显差异,这样有利于通过比较分析找出问题,促进发展。

⒋标准化的内容

⑴对评价术语的规范。术语是传播知识、技能,进行社会文化、经济交流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但由于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人类知识呈爆炸性的增长,由此出现相关词语概念的多态性。电子政务评价活动同样存在这种问题:不仅是电子政务方面的术语,还包括评价方法术语,都存在不统一、不规范的情况。因此,有必要首先对有关的名词术语给予规范化,这是电子政务评价活动规范化的基础和保证。只有很好地对术语进行规范化,才能提高电子政务评价活动的质量与效率。当然,术语规范化的目的,不是统一思想,而是统一表达。

⑵对评价模型的规范。评价模型是对评价过程中涉及到要素和指标及其之间的关系而采用图形或数学方式进行的描述,它所反映的是评价活动的机理,是一项评价活动的本质特征,也是评价活动的基础。评价模型应具备科学性和经济性,既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又能够保证评价过程的效率。对电子政务评价模型进行一定的规范,就是为了很好地保证同类评价活动的一致性。

⑶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指标是用于评价的具体数据项,它是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因此,要对电子政务评价进行标准化,必然要对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的设定进行规范化。由于评价指标的选择、权重的确定,以及评价方法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评价主体的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因此通过对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这种影响和制约。电子政务评价体系的规范应能体现“效益”、“公平”、“法治”等符合普遍利益要求的基本价值取向。

⑷对评价主体的规范。评价主体是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即评价者。其在评价活动中起着确认评价范围和内容、选择评价方法、制定评价准则、配置评价活动的资源、组合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等作用。可以说,评价主体在评价活动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规定和影响着评价活动的方向。因此我们需要对评价主体的选择机制,以及评价主体的行为进行一定的规范化约束。就电子政务评价主体来看,其可以是来自多方面:有来自上级管理部门的,有来自政府部门内部的,有来自商业机构,也有来自非盈利的公共机构的,还有是一些高校或科研单位。由于这些机构的性质不同,其参与电子政务评价的目的也不同。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需要对评价主体有相应的行为规范,以避免出现因缺乏严格的工作规范而导致评价过程混乱、评价结果失真,甚至是评价诚信危机等问题。

⑸对评价程序的规范。评价程序是对评价活动各个阶段的实施步骤的详细规定,是开展评价工作基本路径的具体描述。对评价程序进行规范化,是减少评价活动中程序变动的随意性,避免评价活动出现混乱的有效措施。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很注重评价程序的规范性,例如美国国会在1993年通过了《政府绩效与成果法》,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政府绩效的评价。我国目前在电子政务评价程序方面还没有严格的规范,需要尽快制定评价程序的标准或规范,包括电子政务评价组织体系的建立、评价主体的认定或遴选机制的确定、评价标准的公示机制、评价过程的控制机制、评价结果的反馈机制等,以便让电子政务评价活动的所有参与者都有章可循,这也是评价活动公正性的必要体现。

四、结束语

“如何评价电子政务”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而其标准化问题更具有较大难度。但电子政务的发展又迫切需要评价活动的规范化,可以说电子政务评价的相关标准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笔者在进行“电子政务主要基础性技术标准的制定”项目研究时发现,基础性技术标准固然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石,但电子政务的评价标准同样也是属于关键性的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将有利于引导电子政务的发展,及时发现问题,保证电子政务建设与运营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国俊.电子政务标准的类型、级别与形式[J].情报资料工作,2005(6):27-29

2 胡涵景.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浅析[J].中国标准化,2002(6):15-16

3 钟国文,陈艳红.论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模型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9):40-43

4 赵国俊.中国电子政务标准化的策略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5(7):41-44

5 怀进鹏,林宁,吴志刚.我国的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6(9):7-10

6 徐晓林,李卫东.电子政务成熟度评价的四个基本维度[J].电子政务,2007(8):39-44

7 朱正威,冯波.电子政务产品质量评估初探[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3):43-46

8 张成福,唐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比较与实质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4(5):21-23

9 杨云飞,白庆华.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8):61-65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