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空间设计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博物馆空间设计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博物馆空间设计特点

篇1

关键词:空间设计;平行空间;传承性;文化性

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是博物馆以及其所收藏的文物与参观者之间交流的途径。博物馆给观众的最直观的感受应该是其所收藏、陈列的诸多文物。但是在这些以文物作为主体的博物馆中,博物馆的室内空间设计也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么室内空间设计在博物馆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本文以首都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为例,进行空间整体布局、空间设计与表情设计特点分析,认为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已经超越了以往以陈列文物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空间设计不再只停留在对文物摆放,展柜款式等的研究上,而开始以参观者为中心,同时兼顾文化传承性与艺术性的设计方向发展。

一、首都博物馆建筑文化对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

首都博物馆的整体设计现代简约,体块浑厚方正,平面结构整齐,建筑表面高低凹凸错落有致。建筑上最有特色的是将传统中式出挑的木质房檐转化为现代材质的不锈钢顶棚,用现代技术将中国传统的建筑与文化形式建构在建筑中,既表达出首都博物馆传统文化的特性,又适当搭载在西方现代建筑的形式之上。首都博物馆建筑外墙一根贯穿室内外的青铜斜柱打破了传统的空间格局,使得其室内外有了直接的关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与室内布局形式。室内空间设计也保留了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心轴线对称格局,既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又不失中国传统的韵律。室内设计还运用了大量能够反映中国传统特色的符号,比如来自青铜器表面的几何纹样,展厅门上篆书印章似的把手,展示公告版侧面的篆书印章笔画等。这些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平面符号象征了首都博物馆的归属与气质,使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除了完成对文物的了解外,还能更加深刻感受到传统事物所带来的文化气息。

二、首都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的规划与布局

(一)序厅设计

序厅是观众进入博物馆后首先接触的空间区域,也是对博物馆思想与博物馆艺术的高度概括。首都博物馆作为一个综合性博物馆,各展览之间的主题乃至艺术品陈列跨度较大,所以博物的序厅设计更像是前厅一般,进门即可观博物馆空间的整体景象,承担了大厅交通枢纽并且协调连接各个空间与展厅的任务。相对于序厅,各个分展厅的空间设计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如精品佛像展、珍宝馆、民俗馆等,其室内空间设计也采用了大量符号化的元素以彰显主题所带来的情感,展陈设计形式上也相对自由。

(二)空间的整体规划

首都博物馆室内空间的规划清晰明确,是以楼层的整体分割进行划分的,即一层一个展览空间,观众可以逐层参观浏览。每一层的展厅、厕所、休息区、通道都是相同比例的排布,这样的做法虽然会显得少了些新意,但是方便了观众的参观浏览,也使观众更容易把握博物馆各个分展厅的主题。在展示空间中有大型器物或巨幅挂件时,通道和休息区面积要更大些;精致小型物件的展示空间区域,通道和休息区域面积则要小一点。而且,通道和休息区的空间布置有张有弛,可以缓解人们的疲劳。首都博物馆除了展示功能外也具有现代博物馆的休闲功能,如多媒体展示区、文化产品销售区、餐饮区等。凭借首都博物馆整体有序的室内空间规划,观众可以在参观过程中了解整个博物馆的区域划分以及规划自己在首都博物馆内的行动路线。

(三)相同与差异的平行空间设计

首都博物馆室内展示空间大体布局可分为两部分,即位于方形空间的展厅与位于圆形空间里的展厅。方形空间展厅位于建筑右侧,该展区是对北京文化的一个概括性的展示,由老北京民俗、馆藏艺术品、北京文物、历史文化以及临时展厅所构成。展厅以不同年代的展品、艺术形式等分层展示,其展示设计也根据展览内容而呈现不同的形式。由于部分艺术形式具有相关联的特性并易于分类,通常将其设置在同一个展厅进行展出,如佛像、京剧、瓷器这三个展厅位于首都博物馆方形展厅四楼,这样的布局可以使观众易于比较展品类别之间的个性,也易于统一经营管理。圆形空间展厅位于建筑左侧,即上文所提到的青铜柱状的内部空间,共分为六层,可再详细划分为两个功能分区:四层艺术精品展区和两层多媒体互动区域,内容主要包括:书房珍玩精品、玉器精品、青铜艺术精品、书法绘画艺术精品和多媒体视听室。四层艺术精品展区的设计风格、方法、用料统一,展品的区别仅仅是艺术形式的区别。展厅的空间设计也以对称的几何形态为主,各个展厅相互平行,以一条螺旋上升的通道相连接、除了高度的升降外,并没有明确的分割与遮挡,给人以连贯的感觉。首都博物馆的室内空间布局能够让观众对展示区域有一个明显的划分,同时也对展示路线以及展品类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将同类的展品进行相似的空间设计来展示,并在交通上使其相连形成等价的平行空间;将差异性较大,种类相对独立的主题性强的展品逐层展示。这两种既有相同又有差异的平行空间设计,构成了整个首都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布局特色。

三、首都博物馆室内空间的表情设计

(一)材质的原创设计

首都博物馆室内材质设计体现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碰撞,钢结构棚顶、玻璃幕墙、灰色花岗岩地面与青砖元素、北京出土西周时期青铜器纹样的搭配,使室内空间既体现出现代文明的符号,又呈现了传统文化的痕迹,同时也使空间显得整体而协调。此外,来自老北京的榆木墙面与砖石、青铜等材质,形成了明显的对比,给人以自然亲切的感觉,并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

(二)肌理的对比设计

首都博物馆在整体的建筑框架内保持布局与色调的统一,并通过对天花板、地面材料肌理的微妙变化,形成了一种大框架相同,而局部变化微妙的对比设计。序厅的地面铺装配合玻璃墙体的肌理起到了很好的空间拓展效果,但是反观各个展厅的空间则明显低矮,地面铺装与墙面机理采用亚光设计,给人以稳重收敛的视觉效果。这样的设计在加强序厅与各展厅材质肌理对比的同时,更加突出了序厅与展厅的不同功能性。此外,室内空间还充分运用了亚光与反光、横与竖、疏与密、正与斜的对比。

(三)色彩的协调设计

首都博物馆室内空间整体采用灰色调,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北京古城的灰色调相呼应。墙体的装饰、导视牌、电梯间等都是以灰色或者是重色调为主,这样不仅使整个博物馆的室内空间形成一个统一的色彩环境,又能烘托出展厅的展品。例如,在方形展区顶楼的民俗展中展出的北京四合院大门、门墩、影壁等,就很自然地融入到灰调的大环境中;而某些展厅中的牌楼场景与少量的红色饰物灯笼等色彩起到了点缀的作用,同时也不会影响整体空间的色调。

(四)动静的相融设计

首都博物馆倾斜的圆形空间打破了相对呆板的对称格局,为整体的室内空间添加了活跃的动态。地下小桥流水与竹园的设计在博物馆静雅的氛围之中开辟出具备中国元素的动态景观,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空间封闭、沉闷的感觉。青砖元素与街道牌楼作为首都博物馆的独特亮点,使观众在体会传统文化的同时,仿佛能感受到京城市井的喧嚣与热闹。正是在这动与静的相融之中,使室内设计在首都博物馆空间之中展现出最大化的作用。

四、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的规划建议

第一,以人为本的服务性。博物馆作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区域,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因为无论是精美绝伦的文物还是拥有千百年历史的艺术瑰宝,作为展品出现在博物馆当中首先需要有一个受众面,那便是观众,这是无法逃避也必须要重视的一个事实。能否合理规划室内展示空间,处理好一条明确的展线交通,以及在保护文物的同时,做到合适观众参观的灯光以及对观众的互动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设计,是现代社会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的基本出发点。第二,文化的传承性。室内空间设计作为展品与观众沟通的桥梁,在制作上的投入比例应该得到重视。博物馆室内空间经过设计者对博物馆主题的深入了解后所做出的设计,应该满足其主题所带来的文化传承性,这样不仅加强了展品的吸引力,同样也加强了与观众的沟通效果。第三,行业的艺术性。作为博物馆的室内空间设计有别于一般的设计实践活动,因为博物馆是具有文化历史积淀的公共场所。博物馆室内展示空间设计的艺术性,也直接影响了观众对于博物馆参观经验的反馈。

五、结语

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作为一段连接观众与文物的桥梁,不仅要注重艺术与功能的美与合理,同样不能忽略博物馆的内核—展品所带来的独特的生命力以及文化气质。首都博物馆的建筑、室内空间与文化内涵三者相辅相成、高度统一:建筑由外到内相互延伸映射;材料凸显了北京地区的地域特性;室内空间设计的方法手段与所展出展品高度统一,加强观者对于游览的画面感,使观者对首都博物馆产生出一种独特的记忆。这正是首都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所产生出来的标志化效应。因此,仅仅针对博物馆内容进行室内空间设计,而忽略了其背后的文化特性,是不完整的。博物馆的文化特征决定了如果不利用合适的手法进行设计,室内空间设计势必在效果与表达力度上大打折扣。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必须也只能按照其所适用的文物的特质和文化特性进行创意构思、设计建造,如此才能有效地建立起这座观众与文物之间的桥梁。

作者:杨茗 李骜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宋向光.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杨丹丹,阎宏斌.博物馆教育新视阈[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3]晋洁芳,王启照,夏林根.展览场馆空间设计[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篇2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一切事物的本质”“美是由一定数量关系造成的和谐”[1]。衡量各部分之间“数”的关系,将细节融入到整个空间中,达到和谐一致的空间表现。亚里士多德指出美是由度量和秩序所组成的,建筑物各部分间的度量关系就是比例。中世纪美学家奥古斯丁说:“数始于一,数以等同和类似而美,数与秩序不可分。”“在美里见出图形,在图形里见出尺度,在尺度里见出数”[1]。每个体现美的设计元素都是以“数”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无论是组合要素本身、各组合要素之间还是某一组合要素与整体之间,无不保持着某种确定的数的制约关系[2]。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无论是在布局规划还是陈列展示上都体现着数的精准,用精确的比例构建舒适的观展空间,做到物、人、空间三者之间的和谐比例秩序。空间的布局上,将展厅、休息区、服务区、工作区之间做到合理的划分,分清主次,布局严整。根据不同功能的展厅调整大小,如画展需要的空间相对较大,需预留出观众引发联想的空间;影音厅则需要较小且隐蔽的密闭空间进行小范围的展示。不同展品要考虑到光照角度,温度湿度的控制,观赏角度等由数值建立起来的展示效果;根据形式美法则,不同的陈列方式会有不同的观展和心理效果,维特鲁威认为美在于对称,对称的基础是比例,只有凭借比例才能获得对称,许多著名博物馆的入口处和大厅设计中都采用对称的柱式布局,给人感受庄重、整齐之美。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少就是多”的原则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应用广泛,琳琅满目的展品让观众的眼球和大脑应接不暇,在空间的设计上要减少过分的装饰,创造简洁的空间感,突出重点,缓解视觉上的疲劳感,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多体现在走廊和休息厅,让观众在琳琅满目的展品中获得眼球的修整。

美既是依照科学规则对自然所做的模仿,也是一种对超自然的完美所做的静观[2]。古希腊艺术被称为模仿性艺术,注重模仿现实事物,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应该模仿和展现事物的普遍性和理想性,而非简单地模仿事物的形象。达芬奇说之甚明,模仿是一种忠于自然的研究与发明,因为它重新创造各个单一物象与自然的统一,另一方面,模仿又是一种需要技术创新的活动[2]。艺术是在不断的模仿与改革中形成时代特点,继承与发扬在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中能够充分彰显出时空感。

1自然的模仿

自然的模仿源于人类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但艺术的模仿不是徘徊于自然的外表,而是深入真实的必然性。鲍姆加藤认为所谓模仿自然就是要表现出呈现于感性认识的完善[1]。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借鉴自然元素,如植物动物的图腾使得空间灵活且具有动感,石材木材的铺装配合色调主题和展品相呼应,融入设计与装饰,增添设计的原始性和亲和力。中国文字博物馆设计中的饕餮纹、蟠螭纹的动物图案,象征着28星宿的28片青铜甲骨片组成的碑林都是对自然元素的模仿,是博物馆设计中来自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人们对自然的不断探索与认知,合理地运用自然,把自然带到生活中,也是博物馆设计中需要珍藏的一部分。

2人文的模仿

借鉴传统元素,融合新思想再创造,设计出适合博物馆主题的现代设计元素,是对传统的尊重与发扬。如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设计中,入口大厅的棚顶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藻井”的形式,但采用了铝合金材料,并在每个“藻井”方格内采用了浅金字塔式向上升起处理,使得形式更丰富又在功能上使大厅的建筑声学方面更优化;博物馆幕墙的图案化处理,对斗拱抽象化运用的檐口、室内楼梯与平台的护栏所采用的图案装饰都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苏州博物馆的设计配色上则采用苏州江南水乡特有的黑白灰粉墙黛瓦,多处使用六边形的取景窗,营造了园林有的空间层次[3]。传统构建的抽象延续融入环境氛围设计出符合苏州地理人文的主题性博物馆。

3科技的模仿

篇3

【关键词】博物馆;互动;展示;设计;空间;传播;美学

前言

博物馆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精神文化发展水平的程度。一个文化发展程度高的国家,往往博物馆的种类和数量也非常的多。无论从博物馆的建筑和内容来看,博物馆都是一个国家对自身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

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精神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新兴的载体不断涌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方式越来越多。博物馆的设计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量的增加,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变化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博物馆设计方式由于历史等原因,主题过于严肃,各类博物馆中的展示也不再满足于过去那种单一的以作品展示为主体的方式,他们希望设计师能够充分发掘展示作品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展示信息中的潜力,用来提高信息传递的质和量。

一、互动展示空间的概念定义

在艺术设计中,三个分支为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然而博物馆中的互动空间设计在这几个设计中又都占到了特定的比例。从互动空间中的展示作品中看到,他近乎于视觉传达的部分,从空间造型中看,他又具备建筑,室内空间的特点,可见他即具有真实性又具有多维性的科学艺术性的综合特点。

建筑中的互动空间是指在建筑中给人们用来交往信息或者休闲、娱乐的大空间,它是建筑空间不可或缺的部分。“互动”作为当今时代的一种新兴的资源,深刻地影响着建筑设计师在建筑空间塑造中的思想与方法。博物馆中的互动空间设计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边缘学科,虽然起步很晚,但其发展速度非常快。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为新的互动设计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互动活动的参与者越来越多,为满足人们对新兴文化的需求,互动空间设计正向着以人为中心,交流互动的方向发展,更多设计。

在本文中,将在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设计中引入科学领域中的这个互动概念。在博物馆的展示过程中,观众与作品,观众与观众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彼此影响的现象称为互动。而博物馆中的那些有意识的互动的空间就是互动空间的设计,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这种互相作用的关系,达到信息的完美沟通。

柏林科技馆内部

柏林科技馆内部

二、传统的基于实体化的互动空间

通过制作过程展示就是指以某种物品的生产或者发展作为时间轴,随着时间的经过,从而展示各个不同时间段的主题资料材料技术的变化。例如展示相片就可以把相片是如何做出来的过程拿来进行展示。这种展示必定不能只是拿出一连串的图片或者实物。若果在制作的过程中予以观众的亲身参与,动手制作等手法则会是比较成功的做法。

德国科技博物馆的特点,是通过展品显示了科学技术从萌芽到成熟的历史过程。以动力为例,陈列了由原始的人力,畜力,风力,水力机械到蒸汽机,水轮机,发电机,内燃机和气轮机等一系列动力机械。陈列的运输工具,从原始的雪橇,独木舟,各种畜力车开始,经过机动车,机帆船,以至新式轮船和气垫船。从模仿飞鸟的风筝开始的航空工具,经过气球,滑翔机,飞艇,一直展示到进步螺旋桨飞机,最新式的喷气飞机,宇宙飞船。采炼发展史的展品,包括从模拟煤矿巷道中塑料人操作的原始撅煤方法直至当代最新式的采煤机。馆内展品再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的本来面目,使观众对科技发展历史有形象而深刻的认识。

这个博物馆的展览方式具有很大特点,鼓励观众自己动手进行各种模拟试验,从亲身实践中加强对科学技术的理解。观众可以用按钮操作的展品有4000多件,所以又有“按钮博物馆”的别称。

三、现代的基于虚拟化的互动空间

随着数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普及,数字技术将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就博物馆设计而言,互动式数字展示摆脱了传统实体展示的种种局限,它本身具有的互动开放式和多元化的展示手法,使观众充分享受到了全新的展览。事实上,互动设计是博物馆设计中多媒体之所以存在的重要理由。互动性若是使用在展示多媒体的传播上是有很大的好处的,首先,他强调了观众的优先权,互动多媒体展示可以用来收集观众感兴趣的信息,并回馈观众。互动性也可以给观众拥有自的感受。当观众面对一个交互式的传播内容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遇情况们决定他们要花多少时间参与。另外还能建立观众的联想力,当一个主题被提出来的时候,人们容易吧相关的想法或者事情作比较,互动式媒体帮助观众在主题与自身经验之间,建立一个互相联系点。最后,互动式空间还能够整合信息,我们把传播内容,采暖管一个简单刚要是的图片转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环境。这个处理方法,可以真正的处在交谈式的环境中。

格拉茨艺术博物馆(Kunsthaus Graz)就是作为一个美术馆,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互动媒体。以蓝色的塑料玻璃拼贴而成。形似海参又如外星生物的这座博物馆是Archigram理念的另一个具像化产物。

这个建筑最吸引人的部分就在他的外部空间,也就是他的立面幕墙,他的立面幕墙由1066块亚立克玻璃构成。整个博物馆透明玻璃表皮内的BIX发光装置会在夜幕降临之后将整个建筑变成发光体,且不断变幻自己的光形态,这也是基于Archigram当年“信息交流显示”的建筑理念。这个被称作为BIX的智能系统是装在墙上的一个光和媒体的装置。他使得这个幕墙像一个电脑屏幕一样去传播各种信息,就好像是这个城市的广播,把信息源源不断的发送给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独立的照明系统构成的这个系统是最为突出的概念。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处于城市环境中的互动装置。在这个建筑中的互动空间Needle,作为这个建筑中最重要的空间组成部分,承担了建筑与来访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外部环境与建筑的连接的任务,在这样一个既可以观景,又可以互相交流的平台中,一下子提高了来访者与建筑之间,建筑与外部之间的亲切感。

不论是在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互动空间中,不论是介于实体的还是数字虚拟的互动空间,他们的设计方法都是有规律可寻的。然而他们的目的都是要创造出一个适合来访者参观互动的空间。

KUNSTHAUS内部

四、总结

进入新的世纪,互动空间的设计俨然成为博物馆设计师们最为重视的方面之一,最后我归纳总结以下几点结论:

首先,随着新的博物馆设计理念的提出,“人”的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在未来的博物馆空间展示中,设计师们要尽可能的从空间造型,灯光,色彩等出发,创造出一个以人为本的空间,使来访者可以舒适的进行参观,把博物馆当成一个能够更多地进行休闲,娱乐的地方,在释放压力的同时,也能更好的汲取知识。通过博物馆的互动空间,对展示有更深刻的体会。

第二,进一步地发展和谐的展示空间,对于博物馆的展示而言,应该进一步的深入到来访者对于这个空间的心理需求上去,也就是说,我们作为设计师,必须从观众的角度出发,从色彩照明,文字到空间的情景塑造出发,构建一个让所有层次的观众能够适应的场所,这样的环境才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来访者。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营造一个互动的博物馆参观经验,传统的博物馆的互动空间的设计更多的是关注到了展示的手法,常常局限于某一要素,比如说科技方面,这就陷入了一种单方面的信息表达的境地。我们只有从全局出发,从整个互动的空间出发,设计一种多元的互动展示空间,透过多重的感官的刺激,使观众可以获得更加深刻的印象,并且反应他们的感受,得到一个反馈,从而去做出变化,并且进一步进化,成为博物馆未来展示赶紧的一种参考。

在当今的博物馆设计中,我们设计者唯有营造出一种互动的展示空间,使博物馆自身能够不断地新型更新,才可以让观众对博物馆持续的保持兴趣,从而进一步传播社会的文化和信息,使精神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童小明.《从传播模式看展示设计》《装饰》2004.11.

[2] 威廉·J·米切尔.《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吴启迪译.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3] 赖常华.《商业空间展示的数字化语言》《科技信息》,2003.

篇4

关键词:上海自然博物馆;展示空间;虚拟空间

自然博物馆是以收藏、制作和陈列天文、地质、植物、动物、古生物和人类等方面具有历史意义的标本,供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的机构。一直以来,上海自然博物馆因其拥有百年以上的收藏历史而显得弥足珍贵。因发展等方面的原因,2015年4月19日新上海自然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新自然博物馆位于静安雕塑公园地块内,其建筑形态的设计灵感于绿螺的壳体形式,秉承“以人为本,师法自然”的设计理念。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展示将以“自然・人・和谐”为主题,着重表现生命与环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保存过去、定义现在、教育未来”为价值观。本文重点分析新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展示空间和虚拟延伸空间的优点,以期能为之后的博物馆空间设计起到启示作用。

1 新上海自然博物馆展示空间分析

博物馆教育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普通大众来说,博物馆作为公共设施的社会功能在于传播知识,教育大众。为此,新自博馆重点突出科普教育功能:科普教育将是核心功能,是最终目的。新自博馆通过“演化的乐章”“生命的画卷”“文明的史诗”三大主线来展示主题和陈列展品。在此基础上,又有分为起源之谜、生命长河、演化之道、大地探珍、缤纷生命、生态万象、生存智慧、人地之缘、上海故事、未来之路等10个常设展区及临展厅、4D影院、探索中心等配套功能区域。博物馆还为不同参观者规划了不同的参观路线,如亲子家庭、小学生、中学生以及无障碍。即使在一个展区也规划出针对不同年龄段参观者适合的学习项目,最大程度上的实现与发展其科普教育职能。

然而要打造出作为一座有着优秀教育功能的现代化博物馆就不能忽略场馆内展示空间的重要性。从展示的角度来说,展示空间设计的目的并不是展示本身,而是通过设计,运用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控制、色彩配置等手段,营造一个富有艺术感染性和艺术教育性的展示空间。并且通过合理的、有创意的手段,有目的性的,有计划性的,合乎逻辑地向参观者展示内容。展示空间的设计实际上是对特定空间的规划和设计。新上海自博馆的室内展示设计在重点突出教育功能时兼顾展览的艺术性与完整性。可以说是近代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典范之作。在继承前人经验和文化遗产的同时,发展出了更适合当前现状的理念与形式,在教育宗旨、展示理念、展示主题、展示内容、展示形式等各方面进行了更多现代化的探索。

1.1 合理的叙事空间设计,形成完整的“故事讲述”形式

英语“叙事”一词源于拉丁文ratio,本意是指行为和具有连续性的体验,人们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可以通过叙事“讲诉”世界。在展示空间的运用中,即通过“故事”引导参观者进行体现。在叙事性的空间中,空间作为人们可以接受和感知的信息源,同时也作为叙事者向受述者传递信息的媒介,展示空间的空间形态和结构,都直接影响着叙事情节的构建与效果。利用叙事空间展示的优势在于避免了大百科式的呈现方式,而选择各种重点和素材构成综合的背景,形成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强度层面,使观众沉浸其中,从而获得整体和深层次的感受和记忆。在新馆地下二层的生态万象展区走进非洲主题区,展区模拟展示了非洲旱季白天的六个场景,并且选取了非洲的代表性动物与背景画相结合,弱肉强食的自然野性与生命孕育的脉脉温情同时上演,成功营造了生态环境的真实感。定时的多媒体魔幻秀,通过长约30m、高约6m的LED背景墙和八台投影仪配合播出。在媒体秀的配合,静态的动物仿佛“动”了起来,共同讲述了“非洲的一天”。设计通过营造与主题相应的叙事语境将参观者带入生动的叙事场景中,由不同场景所构筑的意向来渲染非洲的场景氛围,将非洲的生态环境与动物带入博物馆的物质空间中,有效地传递给参观者并且使参观者无意识地改变自己接受信息的被动行为,转变为有兴趣的主动接受,在不断被刺激到的感受和想象中对展示物和展示空间环境产生属于自己的理解和解读,从而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在观众获得愉悦观感与体验的同时获取相关知识,达到科学教育的效果。

1.2 空间美感的设计,形成适宜传递信息的展示空间

“美学高度”是新馆设计者倾情追求的一个目标。自博馆的根本目的在于向大众展示出自然的雄伟、华美与深邃,激发起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主义自然观,力求由“美”生“爱”由“爱”而“护”。为此,设计者在展示空间与展示成列上充分利用美的形式,将广泛的信息和内容展示在参观者面前。新馆的“缤纷生命”展区的“犄角争锋”利用垂直12m高的的一整木纹地板墙体空间,挂着鹿、牛、羊等各种动物犄角。有秩序的直线排列给参观者秩序感,并且有效的统一整个展示面。同时,设计者注重不同大小犄角的排列组合,中间主要以大犄角为主,边缘由数量多的小犄角呈现包围之势,体现出节奏与韵律。在原本庄重大方稳定的感觉中增加活泼感,表现出特殊的律动美。整体不规则的排列方式,增加了原始粗狂之感,符合狩猎和时代背景风格。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犄角都来自于老馆,但当时展品分散在墙面或展示柜中,并没有引起参观者的注意。此次,新馆的重新展示,利用合理的空间美感设计和艺术化的手段呈现,使展品重新散发出生命力。可见,形式美的规律是人类审美的积淀,符合人们普遍的审美感受。充满美感的展示空间可以引发参观者的兴趣有效地传递科普知识。

1.3 注重空间色彩的运用,形成具有色彩冲击力的展示空间

色彩是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元素,是营造展示环境氛围不可缺少的重要表现手段。与传统博物馆强调雅致和淡雅的整体色彩环境不同的是新自博馆在对应不同的展区主题时采用不同色调、色相和色阶的色彩,强调色彩的感染力,利用不同的色彩唤起参观者不同的情感和愉悦感。作为整个自博馆的开篇“起源之谜”概要地回溯了人类探索宇宙和生命起源的过程。整个展区运用了高纯度的蓝色系,无论是背景墙面还是灯光色都采用蓝色。蓝色主要表现出沉稳、理智与神秘的情感趋向,也容易让人联想到海洋、天空、宇宙等形象。这与展区的主题高度吻合,参观者能自然感受到宇宙的神秘与浩瀚。在统一的背景色下的简短白色解说语更能吸引参观者的目光。在内容相对枯燥,没有海量展品的展示空间中,合理运用主题色能达到独特的展示效果,使原本枯燥的纯科学展示内容,散发出吸引力,激起参观者的观展热情。此外,新馆也将色彩大胆运用到了展品本身。位于“缤纷生命”展区的“动物之家”中有一副利用1200只来自世界各地蝴蝶翅膀拼贴而成的蝶翅画。在色彩上,如同万花筒般的大胆使用冷暖色调的对比,有机的协调了暖色调的橙色与冷色调的蓝色,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作品生动自然,富有活力。同时,也呼应了展区整体的橙色系背景,成功呈现出展区想要表达的主题――大自然是一个缤纷多彩的生命世界,领悟到生命的珍贵与生命的百态。新馆通过各展区的色彩运用,大胆协调的色彩搭配,展品与展示空间更加协调一致,引导着参观者去思考“自然・人・和谐”,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 新自然博物馆虚拟空间分析

众所周知,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同时现代化的进程也深刻影响到博物馆业的发展。然而,发展至今,博物馆对于现代化科技的运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物数据的管理上和资料搜索的便利上,更是延伸到了展示空间的数字化以及网络上,甚至出现了与实体博物馆相对应的网络博物馆。技术的进步为博物馆带来了虚拟的延伸空间,使博物馆不再只局限于现实的物质空间中。现实社会中的实体空间与技术所创造出的虚拟空间相互补充,相互呼应,使得博物馆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坐标和枯燥的教育场所,而是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一部分和获取知识的简便途径,更加发挥出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事实上,相比于世界知名的自然博物馆,上海自博馆藏品的规模和数量上存在着较大的不足。馆藏现状使博物馆无法通过铺陈出大量出色的标本,“用实物说话”的传播手段依旧遭受着限制。所以,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形式,新馆正在探索在有限的场馆空间内如何向大众传播无限的科学内容,大胆尝试多元的展示形式,融合各种新兴互联网技术来更好地诠释科学的内涵。

2.1 运用新媒介技术,增强真实性

新自博馆利用虚拟实境技术使参观者体验更加真实,在有限的范围引起参观者的观展兴奋。新自博馆在展示内容上试图构建全新的展示教育体系,这就意味着传统、单一、简单的文物陈列已经不能满足新馆的需求。所以,新媒介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了现代化的展示中,延伸出了虚拟的展示空间,为展示带来新意。甚至成为了博物馆吸引参观者有效的手段。在上海新自然博物馆中,有5个沉浸式剧场――“宇宙大爆炸”“寒武纪生命大爆发”“逃出白垩纪”“沧海桑田”“地球的力量”。这些剧场利用先进的投影和虚拟实景技术,把参观者带进绚丽多姿,虚拟与真实相互交融的三维世界中,得到了参观者的热烈追捧。新馆的虚拟实景技术广受欢迎,根本原因在于,今天人类正处于视像时代,人们的视像认知更加广泛与普遍,这不仅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延续与深化,同时更是人类认知的本能需要。虚拟实景技术正是符合现代人认知世界的方式。参观者通过荧幕可以跨越物理空间限制,再现当时的情景,从而真正增强了参观者的临场感,更加直观的了解自然的演化过程和自然史上的大事件。例如,在以球状建造的“宇宙大爆炸剧场”,观看者以仰视姿态观赏,随着影片的进程仿佛穿越宇宙,置身在无垠的宇宙中,宇宙诞生的大爆炸就在眼前发生还能静静观赏整个太阳系的形成过程、了解自身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虚拟实景技术在博物馆领域的重要性在于,其比空洞抽象的说教形式更具有说服力,能大幅提高博物馆教育的效率性,达到优化参观过程,提高观展质量的目的,是符合大众需求的展示新模式。

2.2 拉近公众与博物馆的距离,创造出新的科学知识传播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博物馆的传播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社交媒体等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接受知识的方式开始倾向于碎片化、直观化,传统的博物馆的传播方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如同2014年美国博物馆联盟年会的主题“The Innovation Edge”,当下的博物馆需要走出传统的界限,学习“互联网+”表达方式。无疑,自博馆作为以收藏、研究和教育为根本职能的机构,依旧秉承“内容为王”的准则。但是,其价值更在于科学知识是否传递给了大众。如何用信息化的手段去诠释科学,让科学更被大众接受,是自博馆首先思考的问题。所以,新馆在开放的同时,推出了网络官网,官方APP和官方微信,旨在以开放的姿态建设出与公众沟通的桥梁,更好地在虚拟延伸空间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传统博物馆只是通过设在展示空间的图文来传播知识,而通过网络传播的知识却有着倍数级的传播特点。以官方微信为例,使用者不仅能直接通过微信预约门票和馆内相关活动,并且能了解到场馆中各种展览信息,互动分享内容,甚至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进行讨论。对于博物馆自身来说,每天都可以通过微信以有趣的形式,向关注者传递正确的科学知识,避免伪科学的传播,博物馆成为了科学的媒介中心。同时,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新馆的官网提供了虚拟导览服务,只要轻轻按动鼠标,就能“走进”新馆的大门,大大拉近了公众与博物馆的距离。此外,官方APP具有“增强现实”技术,当参观者在展馆现场靠近陈列标本时,即可使用自己的智能手机观赏马门溪龙、风神翼龙的“复活”,领略在移动终端上“动”起来的奇特画面。新媒体技术使得博物馆的空间和时间都得以延伸,虚拟空间的有效使用使公众与博物馆不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博物馆的职能被更好的呈现。

3 结语

如今,新上海自然博物馆因其成功的空间设计,成为了上海热门的旅游场所。但是,作为以科学教育为己任的自然博物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当下,而是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思考如何进一步自我发展,充分利用现有的展示空间和如何有效利用日新月异的新技术,进一步拓展虚拟空间,让科学知识教育真正走进公众的日常生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公众交流,成为一座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现代博物馆。

参考文献:

[1] 马继贤.博物馆学通论[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2] 韩斌.展示设计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

[3] 潘政,梁兆正.继承与发展――上海自然博物馆建馆理念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2007(04):33-38.

[4] 宋娴,顾洁燕.上海自然博物馆:促进公众与藏品互动[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5(Z1):65-69.

[5] 汪铮,陈剑秋.师法自然 回馈自然――上海自然博物馆绿色设计简析[J].新建筑,2010(02):98-102.

[6] 左华.叙事性设计在展示空间中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6(03):27.

[7] 魏丽诗.上海自然博物馆陈列艺术的应用与思考[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5(06):441-445.

[8] 钟梅.解析博物馆展览中的多媒体设计[J].首都博物馆论丛,2015(00):76-84.

[9] 阚玉德.展示空间设计理论及其探讨[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04):24-27+58.

[10] 邹一了.展示设计中新媒介内容的应用探索[J].新媒体研究,2015(16):34-35.

[11] 夏青,陆嘉.浅谈后信息时代下博物馆展陈策划和虚拟空间运用[A].区域博物馆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江苏省博物馆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C].江苏省博物馆学会,2013:4.

[12] 樊丽萍,沈湫莎.行家荐馆,在自然博物馆“享受”科普[N].文汇报,2015-04-18(006).

[13] 樊丽萍.新馆新高度:科学与美学完美结合[N].文汇报,2015-04-18(006).

篇5

关键词:展览建筑;展示空间;设计理论

前言

近年来,在科学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经济取得飞快进步,我国在积极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建筑业迎来广阔发展空间,然而,其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面对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以及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展览建筑的出现,是对建筑设计及建筑技术的又一次考验,此类建筑在设计和应用过程中,对空间的要求较高,因此,设计者只有在充分掌握并了解展览建筑的功能及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够提高设计质量,为人们带来更好的服务,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建筑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 展览建筑相关简介

(一)展览建筑含义。促使展览活动得以实施的建筑即展览建筑。在人类文明及建筑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设计师在进行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展览已经成为一种技术形似,其有效应用能够促使建筑的功能得以提升,同时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物之间更好的交流。在进行展览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应当注重将建筑的特点及展览的特色传递给观众。

展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有四个主要因素进行构建,即提供、接收信息的人,信息传递媒介及场地[1]。由此可见,信息交流是展览实施的主要特点,同时也是展览建筑展示空间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二)现阶段展览建筑的新形势。近年来,展览建筑发展速度较快,西方国家的展览建筑数量更多,其在应用过程中,对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例如,美国展览建筑在应用过程中,国民总人数都没有每年参加展览的人数多。而在科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现阶段展览建筑在建设和设计过程中,都体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功能。传统展览建筑以美术艺术馆和博物馆为主,然而新时期的展览建筑在应用过程中,更多的是对新科技的展示,同时水族馆、动物园等也成为新时期展览建筑的主要特色。现阶段,社会文化不断丰富和多元化,促使展览建筑的功能呈现出更多变化,例如现阶段拥有专门针对玻璃器皿进行展览的建筑,也拥有专门针对邮政进行展览的建筑。

二、 展览建筑展示空间设计

(一)不确定的空间功能。人类历史发展中,曾经有人提出了确定论,而不确定是与确定论相对的一种理论,在应用过程中,传统的确定伦指出,人类及事物运行的轨迹及发展是顺应自然规律的,因此具有较高的确定性[2]。而在科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开始出现,这一观点同建筑业的有效结合就出现了不确定的空间功能。现阶段,建筑空间功能能够进行驱散和动摇,能够被很多因素所影响。

现阶段,展览建筑在应用过程中,能够为多种文化活动提供服务功能,促使参观展览的工作人员能够在生活中积极获取相关信息,同时该建筑还能够积极为城市的公共活动提供空间,因此在进行展览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中,不确定性较高。这一特点导致人们对展览建筑进行观察的过程中,视觉被扰乱,消除了一定形态的限制。这充分说明,现阶段不可控和不完整性成为展览空间的主要特点,其拥有一定程度的液态介质因素[3]。例如,曼哈顿的技术文化博物馆在进行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应用了渐近线,促使整个建筑在应用过程中综合了多种功能和特点,如技术、艺术和商业文化等。

(二)无效空间。建筑在射进过程中,存在部分无法发挥功能的空间,被称之为无效空间。该空间是建筑空间充分发挥功能以后的剩余空间,然而这并不说明该空间位置毫无用处[4]。这是因为在对这部分空间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可以完全忽略功能的制约,促使建筑使用功能的活力得以提升,同时提升整体建筑的趣味性。

新时期,展览建筑空间设计中的不确定性是无效空间产生的关键。展览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人们习惯性的对该建筑中的空间功能进行挖掘和发现,而那些毫无功能的空间便可以积极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升这部分无效空间的应用可能性,将更加轻松和自由的因素融入其中。

例如,现代典型的无效空间展览建筑设计是辛辛那提现代艺术中心,设计师哈迪的设计过程中,将传统的无效空间融入其中,将建筑后一个毫无用处的交通井进行了充分设计和应用,应用锯齿将无效空间进行紧密连接,将大顶的采光进行充分的利用,这样一来,参观者可以利用这一空间更快的进行艺术品的浏览。

三、 展览建筑设计

(一)高技手法。建筑空间设计中的高技手法源于七十年代,由法国设计师发明并应用,而近年来,该手法得到创新和应用,能够将更多的技术美应用于建筑当中。同时,还可以促使建筑有效的同周边环境进行融合,提高了建筑的环保功能[5]。也能够促使建筑在应用过程中,给观众带来更好地方情感享受,软化了高技术。

例如,休斯顿曼妮尔博物馆有伦佐皮亚诺进行设计,空间设计过程中对高技手法进行了充分的应用,在住宅区之内对博物馆进行了设计,促使当地整体的田园风光更加和谐统一,建筑主色调应用了灰色和白色,最具特色的设计是屋顶,以叶片的形式出现,不仅有效满足当地太阳轨迹的运行,还能够促使该建筑在应用过程中能够进行均匀的散光。

(二)智能化。同高技手法的展览建筑相比,智能化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属于高科技产品。其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代表,能够促使展览建筑在应用过程中,将空间结构及工艺最大程度的展示出来,将更美的艺术展现出来的同时,提升建筑功能。现阶段,设计师在进行展览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广泛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并将艺术、科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进行融合。

H2展览馆坐落于奥地利,由美国设计师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对智能化进行了充分的应用,将现阶段世界最先进的节能和太阳能技术应用于展览馆当中,同时将该展览馆的科普教育功能进行了充分的发挥,其内部成半透明状态,并将整个空间分割成两个部分,一部分进行能源的实验,而另一部分空间用于展览[6]。中间半透明的墙体作为无效空间,能够在展览实施过程中,为人们播放动态或静态的画面。

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期,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功能要求越来越高的基础上,我国建筑设计师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必须对不同建筑的使用功能进行充分的掌握,从而有针对性的展开建筑设计。针对展览建筑而言,对展示空间的设计至关重要,在现阶段信息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展览建筑空间设计过程中,必须融入高技手法及智能化理念,提升空间功能,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享受,促使我国建筑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王雅雅. 当代博物馆建筑艺术性展示空间尺度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

[2]何英杰. 世界园艺博览会展览建筑外环境设计及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3]钟梦婷. 旧工业建筑基于共生模式的展示类建筑改造研究[D].湖南大学,2013.

[4]沙重龙. 基于环境行为学对会展建筑文化传达功能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篇6

关键词:博物馆;现状;设计;趋势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博物馆室内设计的现状

中国博物馆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针对博物馆的室内设计则是一个新的课题。而且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博物馆已衍生很多分支出来:比如现在的企业博物馆设计,工业旅游博物馆设计等。在国外,新家坡在规划馆和展览性的博物馆方面尤为擅长,而且已开始更注重专项的博物馆设计:比如新加坡的GREG企业博物馆设计。所以在这方面他们已领先我们很多。

博物馆的室内设计是一个系统的概念设计,不但包括立体空间的设计,还包括展览展示设计、照明设计和标识设计等。大量的地方博物馆,企业博物馆等遵循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博物馆进行设计分化,这样的设计结果是展示内容和知识量也相当丰富,比较注重空间的打造和材料色彩等运用,对于形式美的追求多于文化意识内涵的追求。

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研究,可归结为三大问题:

第一,设计师对博物馆的整体把握不够,空间之间联系不强,对建筑主体空间的理解也有分歧等。

第二,博物馆偏爱循规蹈矩地参照过去式,没有适应科技时代的发展趋势,采用更具吸引力的表现手段和创意。因此展览内容未能发挥理想的文化教育效果。

第三,博物馆室内设计往往与当地文化不协调,风格不一致。

第四,尤其新生的企业博物馆设计,在结合文化,历史的层面更多要考虑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历史发展过程。如何通过工业旅游项目来教育社会,来扩大企业影响力?

面对种种问题,设计者们应该逐步思索,将各方面统筹兼顾,以求获得更完美的效果

2、博物馆的室内环境设计特点

2.1流线空间的趣味性

博物馆室内设计,是一个信息传达系统,作为创作主体的设计师需要从观众的欣赏考虑观众的角度来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并且把这些信息处理为观众都能接受的形式,结构,视觉符号。而空间序列链接和参观流线的顺畅清晰的合理设计是衡量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博物馆并不只是展示的场所,在所有的博物馆中,其种种的功能都是连动着的。因此,博物馆建筑物的造型和空间的分配必须充分考虑与功能的适当平衡。新型博物馆的空间分配基准为:接待观众设施为 25%,藏品收藏为 25%,展示为 25%,服务支援系统为25%。而中小规模的博物馆则必须以展示空间为主而兼顾其他需求和功能,或是利用种种方法和手段对藏品进行定期更换,从而在有限的空间中求得一定的理想效果。人们参观时,不愿意迂回和逆行,如果流线发生流线交叉,会造成人流拥挤和碰撞。此外,博物馆的流线和空间设计与中国古典园林营造有异曲同工之处。表现在步移景异、疏密有致的陈设方式。人们游览博物馆就像欣赏园林,享受一步一景带来的新鲜感,感受起承转合营造的趣味性。空间早已告别了过去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变得非规则化,传统的横平竖直被奇怪的形状打破,观众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游览方式进入场所。近期建成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流线设计中,一方面参观者可拾级而上、循序连续参观,另外还设计了一条由序厅直接通往任意展厅的路线。各展厅有单独出口,又相互连通,为展厅的单独开放提供了可能。

2.2展示媒介的科技化

设计的目的在于营造激活展品的氛围和语境,同时帮助参观者与展览产生关联,拉近展览和观众这两者之间的距离,结束观众在展览中的消极被动状态,让观众参与是博物馆信息传播从被动到主动的表现,也应当成为设计师最关心的话题。博物馆所采用的展示表现方法也应适应科技的发展,除了声、光、电手段的普遍应用外,还出现了一些高新技术的应用,比如“界面设计”,“互动模式设计”,“感官设计”等这些传播信息新技术。在博物馆中游览,不再只是眼睛一个器官的事了,人们置身精心营造的环境中,视觉、听觉、触觉和身体的许多器官都被调动起来。将来的博物馆中,人们能更直观地了解展品,可以触摸,可以对话,可以参与,甚至展品本身已经不再重要,它可以因为参观者的设计而呈现不同的面貌等。

2.3主题、形式与文化的协调性

面对一个展览的主题,需要选择最优的展示手法来表达。传统设计过程中。在历史类博物馆内,有时铺开展品来依次陈列,有时制作模型来重现场景,有时图文并茂来重读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型博物馆的出现,“讲述”展品的手段多样化了,导致设计者有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而忽略了展览初衷。比如明明是展现厚重历史、激发观众内心的主题,却不小心被安排在轻薄的材质、明快的色彩中,不免显得尴尬。 博物馆的展厅在不同的主题节日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囊括了展览、文化交流和休闲娱乐等内容,它使博物馆成为了城市中吸引游客的一处旅游景点,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尤其现在的新生的企业博物馆设计更需要注重这些细节。

2.4博物馆室内设计中的灯光

展品不是聚光灯下等待人们的朝拜公主,空间不再严肃拘谨,室内灯光设计应让博物馆更具亲和力。在博物馆室内设计中,灯光设计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区域,因为它反应了两种不同的设计理念。设计是希望在公共空间是自然光线,这样可以使参观者感到舒适,而展览的管理人却希望保护脆弱的展品,并且能控制人们欣赏他的方式在最好的展示中,自然光线和人工光线的结合使用的。自然光线的运用展现出空间的宏大,人工光线则把参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单个的展品上来,借助于一系列的先进的科学技术,自然光线和人工光线能够得到很好的平衡。这些先进的技术包括把自然光线和戏剧性的灯光效果结合起来,在保护展品的同时营造出令人兴奋的氛围。利用灯光的色温可以控制以人群为基础飞展示气氛。而且经过改造后的灯光对展品有更好的保护作用,LED和光纤技术的运用能有效减轻紫外线和热度的影响。

3、未来博物馆设计的发展趋势

纵观现代博物馆一百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博物馆作为展示城市自然与城市文化、历史的载体,要注重博物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尊重历史,保护历史文化环境的思想备受关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方法和 技术上,涉及藏品保护的成果层出不穷。然而,随着专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博物馆的功能体系已远远超出单纯的收藏和研究,而传播和教育的职能日益显现。对公共交流的关注成为当代博物馆的重要特征,重视参与性与互动性,观众将成为组成展示的一个重要部分。

博物馆的设计是所有展示设计中艺术效果和技术含量要求最高的。它秉承了“科技+文化”的设计理念。不仅结合了美术、视觉传达和造型艺术,而且广泛涉及到制造、IT、电气等现代科技行业,并以静态的、动态和互动的手段使参观者主动地参与到展示活动中。也是遵守出图流程标准化,最缜密、严谨的设计思路。

4、结束语

现代博物馆也好,企业博物馆也好,都应改变过去集中于专家和历史,应离现实生活更近,关注社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如果只定位于收藏,就成了一个单纯的文物,失去现实意义。打破以往的收藏、展示、研究机构,成为面向社会、服务于公众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信息资料咨询机构,传播社会文明和普及科学知识,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与现代社会更紧密结合也是博物馆本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一个好的博物馆设计是以展品为元素的连接,展示超越时空的人文生态。观众留连在展厅,那些默默无语的文物,仿佛在讲述一个日渐远去的生动故事。这个故事有起始、有过程、有结尾,这就要求展陈设计的路线等系列的构思与建筑设计有一个完美的对接和整合。 用现代的视角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来营造这样一个展示平台是每一个设计师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郑曙. 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王其钧.编著室内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黄铁成编著.展示空间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 尚慧芳.展示光效设计,陈新业中国青年出版社.

[5]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6]吴爱莉.展示设计,安徽美术出版社.2006-10

篇7

美术馆大多数情况下被理解为一种建筑类型,在近两个世纪的发展演变中,美术馆走下圣坛,从精英阶级走向公众,以对话互动的姿态引发思考、提出问题。与之相对应,美术馆的空间观念也在传承和转变,从前的美术馆被形容为模仿神庙或者寺院,之后是被称为中性的庇护空间的“容器”和仪式性场所的观点,美术馆的空间功能逐渐从单纯的陈列地载体转化为知识生产的场所,场所本身也成为美术馆文化展示的一部分。美术馆走向多元,实际上也是美术馆的价值取向的博弈。美术馆的场所精神和建筑的空间语境,既给其知识生产文化展示提供了实体环境,也为其展示策略、美术馆运营机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近些年来新型艺术博物馆理念的发展,引发了我们对美术馆空间与展览模式关系的重新思考。

1.2.2美术馆建筑

吉百??豪森的“建筑即博物馆”观点认为,博物馆建筑是定义了社会制度的具有高度象征性的建筑类型。它不仅神圣而且现代,又富有教育意义,同时昭示其外部形象和内部功能。它从观念和物质形态上限定了参观展览的条件。它从基地选择,建筑风格、语言、体量上影响并定义了美术馆,也在结构、空间秩序上限定其展览模式,从而塑造观者的经验。

1.2.3艺术展览与空间语境

博物馆理论家解释道,“展览是有特权的舞台,展示着自我与“他者”的意象。”展览通过“他者”的构建,使自我显得合理化。这种合理化使得原本和艺术品不在同一?r间空间上的美术馆形成文化,并构建起自己的价值观。艺术展览作为媒介是对文化和价值观的构建,是构筑展品呈现的语境。语境通过展品与空间、环境的关系来呈现,观众则通过视觉体验、感官经验获得。美术馆展品与空间、空间与观众的双向交织,指明展览与其他媒介的区别在于,它所特有的空间属性。艺术家布莱恩?奥多尔提出“现代主义的历史被那个空间(展示空间)塑造着;或者说现代艺术的历史和那个空间(展示空间)与我们看它的方式的转变互为因果。我们现在看到的不是艺术,而是空间。”

空间是构建展览的基础,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架上绘画,雕塑,还是装置、行为、新媒体艺术都需要依托于一定的空间条件。传统借助于墙面来展示的方式已经渐渐让位,从而引发了从空间设计者到艺术品创作者,再到观者不同层面上的重新思考。当代的美术馆的发展,其展览模式及展览策划除了跟美术馆的收藏及研究体系相关外,也与美术馆的空间语境紧密相关。空间语境的特殊性对美术馆自身的定位至关重要。要在“容器”建筑空间和“内容”艺术品、艺术观念及理论等之间取得平衡。

2.美术馆的展览模式

2.1展览模式的概述

展览模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围绕艺术品的选择与排列,以艺术史为依据构建的策展活动,它指示了展览模式的非物质性层面。另一种是流线组织、视觉传达、场景布置等物质化层面。展览模式即展览的思路和框架的构建,是建立展品与观众、展品与空间之间关系的纽带,承载着将艺术品、观念等展示内容阐述给观众的使命。展品的选择,包括展品的数量,规格,材质是展览物质化、空间化的重要依据。展品的排列分类等空间关系的组织则依据一定思想观念的构建,指示展览的概念阐释和学术搭建,依赖视觉传达、流线组织和布置呈现出来。同时空间尺度,展线长度,空间结构序列,光线及色彩因素等则是展览模式的最终环节。

2.2展览模式的演变

“只有在非理性的文明中,毫无审美趣味的人,才会建造这么一个混乱的场所。将这些已经死亡的视觉图像并置陈列,使它们发狂,因为每一件物品都唯恐被人们的目光错过,而人们的一撇似乎就是它们生命的全部。”这段描述了传统艺术博物馆的展出方式。古典的艺术品被描述为“已经死亡”的视觉图像。的确,传统的艺术博物馆展示的是“过去的”经典艺术,在展墙上简单并置、堆积,造成的视觉混乱削减了作品的力量。类似于《蒙拉丽莎》之类的镇馆之作被单独陈列在重要位置,室内的雕花柱头、拱梁装饰营造出一种与艺术品年代相似的“真实原境”。

从20世纪开始,随着现代艺术、博物馆学理论的发展,艺术品门类的增加,展览组织方式、布展等方面在不断革新和发展。当代艺术使展品的形式从二维逐渐向三维、多维转变,展品的体量挑战着美术馆空间和展览布置。艺术知识体系的建立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展品组织方式的格局,按照作品的等级制度简单并置组织作品被以风格流派划分作品的方式代替。同时又出现了不以展品为核心,而是以概念解释组织起展品的展览模式。

2.2.1展品的变化

20世纪开始,随着艺术史的推进,古典绘画和雕塑在美术馆收藏和展示领域的垄断地位被现代艺术作品打破;20世纪下半叶,以暂时性、在场性为特点的装置作品、观念艺术、大地艺术相继出现,对抗着艺术博物馆的收藏和以墙面为载体的展出方式;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生物艺术、赛博艺术、数码艺术等新媒体艺术,用电子数码产品的物质形态呈接艺术观念,其互动、参与的现场特性给美术馆的展示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直到20世纪下半叶,埃及、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的艺术才进入欧美美术馆的视野。中国画就是完全不同于西方架上绘画的独立艺术门类,其产生方式等与架上绘画截然不同。传统中国画卷轴,长卷的作品,扇面、册页等形式的展示陈列与属于西方语境的美术馆的矛盾从博物馆传入中国伊始便存在了。

2.2.2展品组织方式

1、线性历史观到“主义式”图表再到主题性构建。

传统的艺术展览在空间环境极力还原“历史的”环境,并在力图在展览框架的安排上再现历史语境。具体表现在把同一时期的绘画、雕塑、装饰艺术集中成列,依次分布,体现一种艺术的演变。很长一段时间内“风格”“主义”成为作品划分展厅的依据,其中交织着对“民族”“地域”“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考量,被普遍认可和广泛运用。现代主义作品的展示以MOMA的“现代主义图表”为依据,延续了以“风格”“主义”挑选艺术品并分类展示的传统,引证了传统直线性思维方式的展览模式和历史观。

20世纪末,Tate Modern用革命性的方式展示现代艺术作品,不再以“主义”划分,展览亦不体现出任何艺术史的时空顺序,过去和现代的作品可以并置,现代主义与当代艺术作品可以对峙。在Tate Modern,马蒂斯的青铜雕塑《珍妮特》系列旁的是非洲裔当代艺术家存在感极强的表现躯体的水彩画。至今,TateModern 以主题对展品进行分类,各种流派受到平等对待。这体现了博物馆从科学的历史观向着视觉形式和??美原则的回归。

2、以展品为导向到以概念为导向。20世纪下半叶,欧洲出现了对博物馆展览模式的研究。按展览呈现的侧重点将展览模式分为以展品为导向(object-oriented)和以概念为导向(concept-oriented)的展览。第一种更倾向于艺术品的直观呈现,对艺术品进行收集并直接呈现或分类展示,不对或者少对作品做阐释;第二种则倾向于阐释概念、传播信息,关注信息的传递和知识的转化的模式。他们的研究甚至就展品和概念信息的导向在展览中的比率绘制了图表[8]。极端的方式是纯粹依靠文本和图片来阐述概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献展。然而,大多数展览的呈现则是艺术品和概念构建的相辅相成。Peter van Mensch在《展览的特性》中归纳了四种展览模式[9],以此来描述和定义博物馆的展示方式。

以上可以论证博物馆展示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从完全依靠藏品或完全依靠收藏者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转向时间性编年式的历史学线性结构,之后又转向故事性主题性的阐述性构建,到参观者以自己的喜好经历构成展览。

2.2.3展览的空间方案

1、依靠展墙的布展到空间的多维呈现。二维的架上绘画的展示依赖于展墙,展线是考察作品数量和大小最主要的依据,展墙只承担挂画的功能。如今,文献展的大量出现,使得展墙上出现了说明性文字,展台,三维立体的雕塑、装置作品不再依赖于展墙,出现在了展厅中间,展览的空间设计从二维转向多维呈现。

2、展览空间的计算:关于空间的计算,即展览空间占据整个美术馆空间的比例。一般来说展厅占据整个建筑空间的40%到60%。保障典藏作品的画库和展览的支持区域有足够的空间,也能保证参观者的体验能进行扩展深度广度,维持观众的兴趣。

3、展品密度的计算:在传统的美术馆学中,展品的陈列布置依据画作尺寸和整体对称平衡关系。为了保证展品能有足够的空间,根据展览模式、展品风格种类的不同,空间中能够容纳的每个不同种类的展品数量也有巨大差别。既要考虑不同展览模式下展品的物质性、视觉上的需求,又要考虑观众流量、观看距离。有时一个很大的雕塑或者装置作品可能需要一整个展厅的空间,并且要留出空间给很多人同时围观。《博物馆展览手册》(The Manual of Museum)一书中对二维、三维展示的空间比例做了研究。见画廊的空间比例图:显示了一种较为和谐的展厅空间密度,此空间模型是65%-75%的线性展墙空间来挂二维平面艺术品。少于25%的空间来展示雕塑和装置等三维展品。文中还依据美学准则,提出了一种二维展品的密度计算方式,运动到悬挂的展览上。每一副画的范围不小于1.4?O,平均的水平是4、6?O到9.3?O之间,尺寸大的作品可能需要更多。如果是当代的艺术展品则需要的空间则需要特殊考虑。比如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馆就为每件展品提供了4.2?O的展示空间作为基准。

2.3当代美术馆的展览运作模式

当代美术馆作为已经成为集展览策划、学术研究、收藏、公共教育、出版与推广等于一体的综合知识生产机构。展览构思和策划则是知识生产的其中一个环节,逐渐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组织形式,它不仅仅包括单个艺术展览的构思与策划,还包括美术馆整体的展览运作,周期性的展厅规划。涉及到展品选择与分类、艺术史观构建、展厅空间规划、视觉传达等方面。展览模式构建了艺术展览,艺术展览又构成了美术馆的现实语境,现代美术馆以此形成一定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树立其文化定位和自身形象。

2.3.1长期固定陈列展、半永久性展与临时展结合的模式

传统的艺术博物馆通常是依靠馆藏作品,并将其固定并长期成列在美术馆的特定展厅中。临时性展览最初是最为固定展览的补充和丰富出现的,20世纪60年代展览的模式有了根本的转变,从美国兴盛起来的博物馆临时展览热在博物馆的竞争下日益成为重要策略。临时性展览被视为美术馆活力的象征,在今天艺术博物馆如果没有临时性的展览反而是奇怪的事。当今主流的美术馆结合临时性展览与长期陈列展,立体化的安排展厅,以充分利用空间。国内的美术馆也顺应国际趋势,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将其二层作为固定陈列厅,按楼层划分展览的类型为展览策划适应美术馆空间提供了有效方案。

2.3.2超文本展示网络的复合模式

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得博物馆的由传统的线性、平面化的叙事向网络化、交流模式场景模式转换。“超文本展示网络”不再单纯地以“风格流派”、画种、时间序列来静态地划分展厅,而是以动态的陈列体系布置展览和空间。即展陈体系主干依主题划分,分支内容按年代或题材划分,两者的节点形成展示路线中的快速浏览节点,这些节点又与展示空间节点重合。网络化、多维化展陈空间使观者可以快速回到节点,并进入其他展示区域。这种展览模式的设计给参观提供了广泛的自由度,与之相适应的的空间模式通常是带状的展厅一个接一个的串联起来,围绕着中庭,不相邻展厅之间又通过桥梁、架空廊道联系起来,使交通流线立体化。

2.3.3中国画展览的模式

欧美不少美术馆都有东方艺术作品的收藏,然而对东方艺术作品的展出却显得缺乏激情。Tate Modern的馆长曾表示,由于找不到适合的空间及风格流派的划分,中国画等东方艺术作品常被挂于过道等公共空间中。相对于厚重,视觉冲击力强的油画作品和当代艺术,中国画的视觉冲击力在美术馆空间下更显弱势。国画以其独特的美学特质和传统的观看方式被置入美术馆空间,则需要以特殊的方式,对布展的空间组织提出不同于其他架上绘画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对中国画的观看及展出方式做了一些尝试,比如“黄盒子”的展览模式,还原古人中国画观看方式,空间上的表达即还原中国画的真实场所,用近距离的观看方式挑战着以墙面为基准的美术馆展示体制。

3、空间与美术馆展览模式的关系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欧美主流的美术馆完成了大规模的空间改造和扩建,空间改造和扩建当然是为了适应展览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显示着展览模式新一轮的调整更新。美术馆空间改造与展览适应性的有以下几种趋势:

一种是集大成的艺术博物馆群,各种门类的艺术有专门的分馆或展厅来陈列,以Tate modern及周边展馆,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群为例。第二种是超大型的艺术综合体,艺术博物馆和音乐演出场地、剧场、图书馆等共同构成文化艺术中心,以蓬皮杜艺术中心为例。第三种是专门收藏和展示某一门类艺术的小型美术馆,从基地选址到建筑规模到内部空间设计都力求为特定的艺术类别服务,以专门研究大地艺术的越后妻有里山当代美术馆为例。第四种是新兴前卫的美术馆。第五种是对其地域文化艺术研究的美术馆。

3.1老建筑的重生(以Tate Modern 为例)

2000年建成的Tate Modern 美术馆成为老Tate美术馆最为骄傲的分身,专门展出20世纪以来的现代艺术。来自老牌发电厂的改造从一开始就显得酷劲十足,和现代艺术的观念风格十分吻合。不但在风格上满足了现代美术馆的功能定位,也在空间上充分贴合现代艺术作品的展示,成为空间改造的绝佳案例。建筑的外形轮廓和表皮得以保留,砖墙立面,带型长窗,横向与竖向交叠的十字形立面,强化了建筑的威严气势。内部空间的改造却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策略,涡轮发电车间向下挖至基础,成为巨大的涡轮大厅,承担巨型装置的临时性展事。从西面入口进入涡轮大厅后迎来的是下沉的坡道,这个看似不经意的设计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被视为美术馆权威象征及仪式性巡礼的“高耸台阶”消失了,取而代之长达百米的平缓坡道,模糊了室内外空间界限,观众在不经意间走进庞大室内空间的包围中,如同美术馆平易亲和的示好,游客来到的大厅像是城市中央大街的广场。屋顶结构是一溜工业感极强的钢衍架,贯穿东西的天窗洒下漫射的朦胧光线。4层楼的展示空间,常设展厅在2-4层,主要展示其对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的收藏,按主题划分“历史/记忆/社会”“/动作/身体”“景观/物质/环境”“静物/对象/现实生活”。地下一层的涡轮厅和一楼的展厅则是专门开辟的临时性特展展厅,面积1300?O。特展每隔一段时间就换一次,并对空间进行重新规划。交通空间集中在平面的正中,围绕交通空间放射性的参观流线,使得观者对每一区域的参观都能最快的回到参观节点。2-4层的东西两侧的展厅面积相似,靠西侧的展厅又一个个小的展室依次串联起来,东侧则是较为开敞的大开间,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展品。6、7层为展?[的服务空间,地下一层设有商店,一层有240座的礼堂和咖啡吧。

从2012年开始的TATE MODERN的扩建工程,则预示着一种新的变化。泰晤士河畔天际线的改写,必将开辟一片新的艺术领地。

3.2现代神殿的终结(以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FMOMA)为例)

1995年问世的后现代派建筑像是打着现代立体派的幌子大玩古典主义情调,它的中庸朴素的造型没有引发太多舆论的躁动,甚至一度评为难看建筑。马里奥?博塔的第一个作品不像当时的美术馆新建筑普遍追求的形态乖张,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代建筑经典。对称的建筑立面,红色砖墙的拼接工艺,圆形和巨型几何形态的穿插关系,使整个建筑犹如一架端坐的钢琴。白色圆柱体黑白相间的条形窗棂如同钢琴的琴键。古典主义沉稳典雅的情调从建筑立面一直延续到高耸的圆柱形大厅,自然光线从天窗斜切入白色的弧形墙面,投射出变化的几何图案。中庭大厅中间是垂直交通空间的核心,楼梯,同时是平面中心,组织起展厅空间。三层高的漂浮花岗岩台阶在在白色圆柱和头顶圆窗白色聚光的框架上迎来送往,让人联想起赖特设计的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旋转楼梯。围绕中庭展开的圈形空间组织符合了标准的美术馆空间模型,即古典博物馆神庙形制的展示空间。倾泻下来的光线流淌在缓步上升的阶梯上,确实有种传统博物馆仪式性巡礼的氛围。Sfmoma因其空间形制的古典取向,室内装饰、建筑细部却的简洁明亮,被称为现代意义的神殿。

SFMOMA的展览和收藏并不像建筑那样中庸平淡,5000?O展厅的空间展览种类繁多,不仅有专门为绘画雕塑、建筑和设计、照片纸质印刷品开辟的展厅,还有为美国本土艺术开辟的展厅。展览空间共为3层。第二层展示空间是20个相互链接的小型展室,长期陈列永久收藏品,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和设计作品。第三层是密集,尺度小的空间,适于展出照片等纸质印刷品。第四层围绕中庭设置由几个小展室串联成左右两个展厅,用于展出临时性的特展,还为多媒体艺术开辟专门的展室。SFMOMA的展览不仅有欧洲大师的经典杰作展,先锋派的当代艺术展,美国本土艺术和拉丁艺术的展览,还有对伊斯、朝鲜、日本等东方艺术的关照。这种展览模式实际上为SFMOMA树立了一种包容开放的姿态。

如今,博塔标志性的纪念碑式的台阶被拆除,为美术馆扩建工程的设计让路。初衷是使新建的轻薄台阶能与扩建的新馆连接起来,以简化扩建楼体循环系统。可是博塔内部设计的连贯性则遭到洗劫,现代风格神庙就此终结。新的建筑位于博塔建筑的后方,如果说博塔的现代主义神庙指向男性存在,那么新建筑飘逸、灵动的造型则彰显出女性特征,扩建在空间手段上力图以一种更亲民的接触,消除所有神圣的幻觉。SFMoma在展览策略上则更加亲民,它长期设有艺术家扶持计划,鼓励当代青年艺术群体的创作。

3.3建筑与装置的结合(以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丹麦阿罗斯?奥胡斯美术馆为例)

篇8

关键词:北京 私人博物馆 特征

中图分类号:TU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37(2007)12-0140-05

在北京,民间收藏自古有之,开始于金元,发展于明清,民国时为盛,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如今的北京在中国的收藏领域具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1980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提高 收藏成为大众的共同爱好,所谓“盛世话收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收藏者希望将私藏公之于众。让更多的人了解收藏文化,并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认可。于是在北京个人开办博物馆,收藏馆孕育而生,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

博物馆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是指“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赢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并且“博物馆之上述定义应不受任何主管机构、地方特征、职能结构或有关机构收藏方针等性质的限制而予以适用”(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狭义是指“是指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相关行政部门批准许可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博物馆管理办法》)。本文研究范围为后者,因此,许多收藏家因为受到馆址,管理和经费的制约,目前只能开辟家庭式的收藏馆,这些收藏馆由于在开馆时间、展陈方面,管理水平等方面还没有达到博物馆注册的要求,还不具备博物馆主体资格,不计入文中“私人博物馆”定义范围。

本文所指的私人博物馆,是指由个人或者私人企业在政府部门登记创办的博物馆。1996年,北京市文物局批准了四家私人博物馆的筹建资格,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01年,北京颁布了《北京市博物馆条例》,这一条例是中国首次以法规形式鼓励和提倡社会,公民个人开办博物馆。京城更是掀起了私人兴办博物馆的热潮。2002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获得通过,明确了民间收藏文物的合法地位。为私人博物馆的创立提供了法律保障,2006年1月1日,文化部颁布《博物馆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国家扶持和发展博物馆事业,鼓励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博物馆”。

目前,设立博物馆需要在北京文物局进行免费的《博物馆核准登记》。其对象范围是享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任何单位,个人,同时文物局规定了设立博物馆的办理条件,这也就为私人博物馆的创办敞开了大门。据统计,从1996年第一座私人博物馆开办至今,北京正式注册的博物馆已有10座左右,其中正式注册并对外开放的私人博物馆数目达到了16座,这16座注册开放的私人博物馆可以看成是北京众多私人藏馆的代表。是北京民间收藏文化的缩影(图1,表1)。尽管北京私人博物馆目前在规模数量上仍然不能与国有博物馆相比,仍然处于新生和起步阶段,但是私人博物馆具有鲜明的特色,它的发展代表了未来北京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有关于北京私人博物馆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从新闻和纪实角度,散见于各种报纸和杂志,而从城市建筑空间角度研究则几乎没有,随着人文奥运和建设新北京的时代要求,私人博物馆这一文化现象及其规律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力图从城市与空间角度入手,对北京私人博物馆进行初步的探索研究。

藏品类型

由于个人收藏的能力和渠道有限,兴趣爱好不同等多方面因素,私人博物馆收藏主要侧重于个性化的专题收藏,往往是国有博物馆缺少关注的角落,其中专题文化类博物馆占有很大比重,从名称中就可以看出其文化特色,例如:古陶文明博物馆,北京科举牌博物馆,北京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等等,还有些是艺术家展出个人画作的博物馆,例如北京金台艺术馆,老甲艺术馆等。个别博物馆收集类型相对齐全、规模较大,如中国紫檀博物馆、中华民族博物院等。这些私人博物馆通常是由馆长自己出资、自己收藏,自己建馆,他们多为业余收藏爱好者,在从事正式工作的同时兼顾收藏,如睦明堂古瓷标本博物馆馆长白明是某出版社副主编,古陶文明博物馆馆长路东之是作家。总体来说,私人博物馆的出现对于国有博物馆是一种重要的补充,填补了一些艺术领域的空白,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分布特征

北京私人博物馆从空间分布中表现为随机性,自发性(图2),具体表现为三种特征:

1 与收藏者经济实力相关

不少私人博物馆因为经济实力的约束,只能选择租金较低的场所作为博物馆馆址,如胡同张老北京民俗博物馆原计划在内城选址,后因内城租金过高,只好转向郊区。而少数私人博物馆由于经济实力雄厚,位于城市较重要位置,如中国紫檀博物馆位于长安街东段,中华民族博物馆位于北京中轴线北段。从面积上来看,私人博物馆差异很大,其中最大的是中华民族博物院,占地面积为50ha,最小的是崔永平皮影艺术馆。面积只有250m2。这一特点反映了收藏者的经济水平差异直接影响到馆址的区位和面积。

2 以文化区域为依托

收藏者往往会考虑在具有 定文化景观特色的区域兴建博物馆,使得博物馆获得较好的外部环境。如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位于朝阳区大山子艺术区;科举牌匾博物馆位于高碑店古典文化区,古陶文明博物馆位于大观园,胡同张老北京民俗博物馆位于宛平旧城古街: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位子琉璃厂文化街;金台艺术馆位于朝阳公园等等。

3 靠近收藏者工作或居住地

为便于博物馆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收藏者往往将博物馆设在自己的居住地或办公地点附近。如何扬,吴茜艺术馆,老甲艺术馆,金台艺术馆与收藏者工作室比邻而建,崔永平则在住家隔壁设立皮影博物馆等等。

空间形态

从空间形态上可以将私人博物馆分为独立型和附属型两种类型

独立型:独立型私人博物馆具有单独的建筑意象并且直接面向城市公共空间,具备良好的公共性,具体又可分为独幢型和独院型两种。独幢型是由街道直接进入建筑内部,如胡同张老北京民俗博物馆。独院型则是通过街道进入前院或内部广场,既而进入建筑,具有一定的群体组合序列,如中国紫檀博物馆、科举牌匾博物馆等。

附属型:附属型博物馆在空间上隶属于其它单位,具体分为外部附属型和内部附属型。外部附属型往往依附于某建筑内,但其有独立的出入口

面向城市空间,公共性较强。如睦明堂古瓷标本博物馆和古陶文明博物馆等。内部附属型则在空间上位于单位或住区的内部,须先进入单位或住区的入口,才能到达博物馆,因此公共性较弱,如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位于金桥花园小区内,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位于王府公寓小区内等(图3)。

功能构成

博物馆作为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文化场所,是非营利的公益机构,而对于私人博物馆来说,国家目前并没有提供经济支持,博物馆的生存处于较为严峻的形势,单纯依靠博物馆门票收入,很难维持下去,个别私人博物馆甚至因此关门歇业,正如北京市文物局局长舒晓峰所说的那样:“北京市博物馆没有一家盈利,即使是观众人数较多的故博物院,如果把藏品维护和文物修缮所需资金计算在内的话,最终也要由国家来投入大笔资金,更不用说缺少政府财政拨款的民办博物馆,它们有的已经朝不保夕。”

面对这样的形势,许多私人博物馆想出各种办法来拓展经营。因此可以看到私人博物馆除了传统的展示空间外,往往具备了其它附加功能空间,体现了较为鲜明的功能特色,在功能构成上可以将私人博物馆分为三类,

1 展示空间+工作室

此类博物馆往往是收藏者将自己的工作室与展示功能结合,博物馆既是收藏者创作的平台,也是展示的窗口,如老甲艺术馆在功能上分为画家贾绍义的画室和展厅两个区域,贾绍义的画作可以放到展厅展出,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则包括了皮影艺术品的展示和皮影小剧场,崔永平夫妇在此可定期举办皮影戏创作表演,在弘扬传统皮影文化的同时,也可依靠收费弥补开销的不足(图4)。

2 展示空间+商业服务空间

此类博物馆较为普遍,但是其中的商业模式又各有不同,可以划分为两种模式。

和相关商业服务空间相结合的博物馆。例如睦明堂古瓷标本博物馆在陈列区旁开辟了品茶空间和售茶空间,使得人们既可以品茶又可以参观(图5);中华民族博物院则利用沿街空间的修建综合建筑设施,出租给商场和饭店经营(图6)。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在博物馆楼上2、3层空间设计了中医养生馆用于有偿服务,紫檀博物馆在其后院修建了紫檀家具加工区和紫檀文化交流区: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则实行会员制度,在博物馆一侧特地为会员开辟了专属区域用于座谈、休闲,入会者每年每人缴纳一定会费,可定期举办沙龙和鉴定会等,此外还为家具馆陈列空间的冠名权有偿给予了外资公司。

和私人的相关公司开办在一起的博物馆。这类博物馆一般紧邻公司办公空间,公司经营内容与博物馆收藏主题相关,两者相得益彰,如北京百年老电话博物馆(图7)和某通讯公司两者合用在一办公楼中,通讯公司主要经营销售电话业务,同时通过博物馆提升了自己的企业知名度,同时靠回收各类老电话获得了博物馆藏品;

3,展示空间+非固定空间(网站、报刊、巡展等)

在当今信息社会里,私人博物馆不满足于实体的物质展示,逐渐开始利用网络来宣传介绍自己,扩大自身的影响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私人博物馆的收藏内容。在目前的私人博物馆中,有11家设立了网站进行对外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紫檀博物馆在网站上推出了虚拟博物馆――“360度三维全景虚拟游览”等。

各博物馆还积极利用报刊新闻,电视采访等多媒体空间的作用,广泛进行宣传,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此外,部分私人博物馆还定期举行巡展,如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在杭州和厦门设有分馆,藏品定期举行巡展;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的馆长夫妇则亲自到国外举办过多场皮影艺术展示及表演,深受国外参观者好评,起到了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建筑造型

北京的国有博物馆往往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城市的形象。因此在建筑造型上往往追求一种夸张的艺术表现,设计师经常是国内外知名的设计师担纲设计,与此对比的是,北京私人博物馆在建筑设计中往往缺少建筑师的参与,基本由收藏者本人设计,因此收藏者的艺术审美水准直接反映到建筑形象上来。在16座博物馆中,明清式仿古建筑风格成为了建筑审美的主流,运用了垂花门、花窗、彩绘、天井等古典元素,包括紫檀博物馆、胡同张老北京民俗博物馆、科举牌博物馆、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古陶文明博物馆等,现代简洁风格的博物馆有老甲艺术馆、金台艺术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其余的博物馆受选址或审美的限制、建筑造型相对较弱,风格含混。总之、目前的北京私人博物馆在设计审美上特征显得相对落后、还处于萌芽阶段,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篇9

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把“家庭学习”作为自己办馆的核心价值理念,用以指导展览、教育、收藏,甚至营销等工作。TCM认为家庭学习行为是可观察的,他们总结了45种家庭成员间的互动行为,并将其归纳到“家庭学习”的三个范畴――参与、合作和提高,从而在展陈与教育活动等方面进行统筹和评估,使得“家庭学习”这一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得以在全馆贯彻。比如,参与类的行为就包括用手指向展品、使用互动装置、遵循讲解员指示等;合作与解决问题类的行为包括家庭成员提供线索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等;提高类的行为包括描述家庭记忆或传统、家庭成员间的对话等。TCM在“家庭学习”实践上,也有明确的方向,即通过展品实物、虚拟环境和生动的讲解与阐释等手段,提供给儿童及家长科学、艺术和人文等领域的卓越学习体验;满足孩子和家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满足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阶段学习需要,为教师及教师培训机构提供学习资源;发展并扩大博物馆影响力,巩固并培育潜在的博物馆观众。在实际的陈展工作中,从规划阶段提出创意,到完善内容和形式,再到评估阶段衡量效果,“家庭学习”理念及实践都贯穿其中。TCM以“家庭学习”理念和儿童需求为核心贯穿陈展策划与设计,其工作模式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展览主旨确定、陈展空间设计、展品组织与实现、阐释与延展,而评估则贯穿于每一个阶段。

在进行陈展策划与设计之前,TCM通常有相当长时间的筹备工作,包括可行性分析和筹款等。以TCM 2016年暑假将要开馆的新天文馆为例,该展览总预算逾67万美元,老展已开放25年,8年前TCM有意做新展,历经多次讨论和可行性分析后,新展立项被董事会批准,并与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达成合作意向,获得NASA教育项目的资金支持和展品实物支持。在该展展品和预算资金达到10%左右时,筹展工作正式开始。分管陈展和教育工作的副馆长为策展人,科学教育员、陈展部设计师、发展部主任以及讲解部和评估部等部门负责人为主创成员。展览预算资金主要来自博物馆基金、门票收入、项目拨款和捐赠等。对这个新展来说,争取到NASA和学区的拨款是“新钱”,也是博物馆教育部门、发展部门等筹款工作努力的方向,主创团队在讨论陈展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NASA理事会科普指导意见和联邦、印第安纳州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课程标准,并在展品和教育活动中呈现出来,以满足NASA教育宗旨和学校教学要求,从而获得NASA和学区拨款,吸引学校组织学生前来TCM参观,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一、展览主旨确定

无论是基本陈列还是临时展览,陈展策划的第一步都是要确定展览的主旨,即Big Idea,这是整个展览要传达给观众的核心思想。一旦确定了主旨,展品的选择和组织、说明牌的内容与线索、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展等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个主旨展开。主旨在宏观上应该具有普遍的认可度,它不受参观者国籍、民族、种族或性别等的影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被广泛接受的一种观点。比如《恐龙星球》展厅的主旨就是“化石是帮助我们了解恐龙的线索”;《带我去中国》展厅的主旨是“当我们认识了不同的文化,我们就能接受不同的信仰和价值观,这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不同而已”。

二、陈展空间设计

确定了展览主旨后,主创团队就要为展览搭建框架。儿童博物馆收集藏品不在于藏品的稀缺性,而在于它们是否能够在阐释或教育中发挥作用。因此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的展厅中,很多展品都是可以触摸和操作的。与国内很多博物馆根据藏品制作展览不同,TCM是有了新展的意向后再根据主旨选择展品,或租借,或制作,或购买,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和家长在“家庭学习”这一框架下充分动手动脑,沉浸式学习,通过参与、合作和讨论等方式获得有益的博物馆体验。

在空间设计上,TCM通常按模块(model)来进行布局,比如《孩子的力量》展厅,就以安-弗兰克、露比・布雷吉斯和雷恩・怀特三个孩子的亲身经历为模块,讲述他们通过文字、行动和语言的力量促进世界改变的故事。《神圣的宗教之旅》展厅则通过5位青年在耶路撒冷西墙、麦加大清真寺、印度恒河、印度菩提伽耶和墨西哥城瓜达露佩圣母圣殿的见闻为模块,讲述不同人们的朝圣之旅。《带我去中国》展厅则通过中国人的住房、市场、餐馆、生态环境、艺术与文化等模块展示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中国文化。在展示用色上,不同的模块展示背景用颜色进行区分,用色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身心特点,鲜艳、活泼,充满童趣;设计风格紧扣时代和地区特点,力求烘托展品的时代背景。

TCM的展览制作通常依靠本馆力量完成,如《带我去中国》是继《带我去埃及》后的“带我去”系列的第二个展览,筹备期5年。从董事会批准立项到展览开幕的这5年间,关于展品和展览设计、筹款、教育活动的会议平均每周一次;占地约900平米的展厅,展览设计及制作费约40万美元(不包括灯光、地毯、视频内容等)。展柜、展墙、展品、说明牌和海报等通常都是该馆的木工、漆工和印刷工自己制作或旧物利用改造完成。

三、展品组织与实现

对陈展进行模块布局后,接下来主创团队就要挑选合适的展品进行陈列组合、设计展线。评估部和陈列部、教育部会联手进行若干个周期的观众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拟陈列展品的认可度、接受度和期望程度,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国内博物馆先设计陈展,再考虑教育活动不同的是,TCM的教育活动与陈列展览是密不可分的,观察、触摸、操作等动手动脑的体验活动本身就是陈展的一部分。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上,TCM也有一套符合“家庭学习”理念的技术进行支撑,比如动手活动须考虑2人以上完成的项目――以实现家庭成员间“合作与解决问题”学习的目的;展览传达的内容既要考虑观众已知的知识点,也要暗合他们渴望了解的知识层面――以实现“提高”的学习目的;展品说明牌通常都是启发式的提问,以帮助孩子和家长迅速地将展品与思考和学习关联起来等。

四、阐释与拓展

篇10

关键词:湿地博物馆 氛围 陈列方法

检 索:.cn

Abstract :Nature itself has his own potential which can easily make people impressed. Her charm lies in its pure emotion. As a comprehensive art, museum with culture and nature can greatly attract audience to participate in. Based on the uniqueness of wetland museum, this paper is trying to discuss several kinds of exhibition space build methods of atmosphere by analyz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useum exhibition space, the natural trend of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exhibition space atmosphere of theory construction.

Keywords :Wetland Museum, Atmosphere, Display Method

Internet :.cn

1905年,张骞设立南通博物苑,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所博物馆,它如早春的迎春花般,掀开了中国博物馆的新篇章。几经百年,虽随社会制度、政治的更迭而跌宕起伏,但最终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博物馆的数量和种类日渐增多,管理与运作日渐成熟。尽管如此,国内外对于博物馆内涵之探讨依然进行的如火如荼。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日渐凸显的社会问题引起人们重视,绿色、自然、生态、平衡等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字眼。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尤其城市远郊地区的湿地对人类生活的作用无可替代,湿地的保护与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湿地类博物馆应运而生。此外,“以人为本”融入博物馆内涵,成为主导思想之一,今日的博物馆一改往日单一的收藏、展示,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体验,从引导参观到产生共鸣、留下精神印象,对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氛围营造提出新的课题。

一、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构成

点、线、面是构成空间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虽不见得都能被看到,但却能够被感知。博物馆不是纯粹的建筑形式,更重要是人的参与。人在展示空间中的活动特点、心理变化、真实感受都是影响展示空间设计的重要依据。有的学者提出“五维空间”的概念,即点、线、面、时间和心理。参观者游走过程中伴随时间的流逝,心理感受随之改变,因此,展示空间中时间与心理两要素相辅相成。由此,可将博物馆展示空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点、线、面界定的原空间和人工建造的客观空间;另一类是由时间和心理界定的人在参观过程中产生的感知图像即知觉空间。

知觉空间的心理要素正是氛围营造的心理依据,充分利用参观者的感知,在特定的场所造一股“势”,既能展现此地的艺术和地域文化,又能营造场所精神,唤起参观者记忆和印象,才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功用。

二、展示空间“势”营造的内涵

何为“势”?有多种释义,本文主题选取势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势派,即气势、气派;二是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湿地博物馆的势借助湿地特色给人以特定的、强烈的、具有情景的形态,在湿地的自然风貌上融入特定的地域特点和文化,让自然氛围、文化氛围很好的给参观者留下印象并产生心理感受。简言之,湿地博物馆的势就是依托于客观环境营造的氛围,能够较容易的对参观者主体的情感和心理产生影响。

三、展示空间“势”营造的理论构建

(一)感觉和感觉特性

人进入展示空间往往对整个空间环境氛围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这一过程起始于外界环境对人的刺激而引发的感知体验。人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来完成的。通过听、看、闻、尝和接触形成对人的刺激,继而传到中枢神经,大脑给出相应的反应――对刺激的感觉。展示空间是综合利用人体感觉的复杂工程,合理利用人的各种感觉,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营造展示背后所蕴藏的文化积淀和精神诉求的氛围,用带有浓郁特色的势冲击人的心理,留下第一印象,进而传递博物馆展示的内容和理念。

(二)知觉和知觉特性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应。[1]日常生活中,在我们感觉到某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同时,脑海里也知觉到具体事物的整体。如闻到茉莉花的香味,人们不仅可以辨别花的种类,而且可以知道花的颜色、形状等一系列茉莉花的属性。知觉比感觉更为复杂、丰富,又和感觉密不可分,两者统称为感知。

博物馆传递理念和文化就是要争取把展示内容对人们形成的刺激由感觉变为知觉,促使参观者对其产生延续性。人的知觉和知觉特性有很多种类,我们阐述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几种知觉:首先参观者由博物馆外部进入内部,对展厅空间布局和展示内容的形状、大小、深度和方位的空间特性的知觉,即空间知觉;其次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都是围绕参观路线展开的,前者是按参观顺序对展品延续性的反映,后者是在游览过程中对展品参观速度的能动反映。这些知觉特性是进行展品陈列设计、参观路线设计及展厅环境设计要充分考虑的限定因素,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才能让参观者在切合主题的环境氛围中轻松的游览。在湿地博物馆的展示空间中,应营造相对稳定、舒缓的游览环境,而不是像纪念性博物馆的环境给人一种压抑、紧张之感。

四、展示空间“势”营造的表现方式

造“势”即通过对空间、布局、造型、材质、色彩、声音、光等的精心安排,结合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刺激参观者感官,以留下宝贵的体验,形成高层次的情感体验和精神满足。

(一)湿地博物馆的陈列造“势”

1.单品陈列

湿地博物馆中的展示内容多为此地的生物多样性,呈现动、植物多样共生的自然环境。从保护的原则出发,单品陈列的对象主要是动物模型、植物模型和辅助展品如图片等。单品陈列要注重陈列的密度,密度过小容易造成拥堵,给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密度过大,则让人觉得空旷、无聊。

2.模拟陈列

“以实物、模型、雕塑、绘画、音响、照明、电脑等结合或单独使用,来表现特定主题的一种博物馆陈列形式,常见的有沙盘、模型、布画、巨幕电影等。”从中可见,模拟陈列总体可分两类,一类为实物模拟,如展现湿地自然景观的油画、体现湿地某种或几种生物生活习性的场景模型等。再一类为虚拟模拟,利用多媒体技术投放帷幕模拟某一自然生态环境,配以声、光等,仿若让人置身其中。

科技的进步使博物馆展示空间更加逼真,虚拟场景与文物陈列综合使用,外加声音和灯光介质的融入,场景模拟惟妙惟肖,这种自然环境的动态再现所营造的气势,激活观众心灵,创造出令人陶醉向往的自然和谐之美,让人流连忘返。正如图1所示,布画展示的天空、远山为背景,几只形态各异的白鹭模型或卧或立在青草丛中,加以灯光的渲染,真实的让人仿若置身自然之中,仿佛只要有风轻轻吹过,青草便会摇曳生姿,便会看见白鹭展翅欲飞、听见啼鸣声声。

3.原状陈列

目前国内所设立的几所湿地博物馆,共同特征都是依托当地湿地或湿地公园而建立,并且作为博物馆展示内容的外延和最好的天然展示场景。对公众开放或半开放的湿地从保护和延续的态度出发,应基本保持原状,少做改变,稍作调整,以供游览。

(二)隐喻与象征的造“势”

象征和隐喻能够给博物馆展示空间带来趣味性。从字面上基本可以看出,隐喻与象征属于虚形再现手法,主要借助声音、色彩、灯光、水和材质等具体事物表示另一种事物的抽象化概念。

1.色彩应用

虽说有了光才有色,但色彩有其自己的属性:色相、饱和度和明度,对人的心理、情绪、行为影响甚大。湿地博物馆呈现生态、清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呈现湿地不被理解而被人类破坏时需用不同的色彩映衬。根据要传达的信息合理控制色彩,才能充分营造与之相应的氛围,烘托艺术与文化。此外,要提炼湿地博物馆的色彩基调,切忌色彩杂而乱。图2展厅的设计,以绿色为基调,色彩统一,充分体现了湿地自然、生态、环保之观念。

2.声音与水的应用

湿地博物馆中,在实物模拟场景和虚形模拟场景中,加入当地动物的鸣叫声,听着湿地丰沛而有力的水流声,仿若让人置身其中,在身心震撼的同时感受自然的美丽和力量。水在湿地上不可或缺,那么不管在博物馆内还是外引入水不仅可以为展示空间注入活力,还可与整个内外设计相呼应。

3.灯光应用

灯光给人视觉上的变化无穷,不同的灯光对人的视觉影响差异很大。展览照明除了能表达形态、颜色和质感外,更容易渲染气氛,创造特定的情调。灯光的强、弱和色彩搭配更能丰富场景,增强艺术感染力。

4.材质和机理的运用

材质和机理是博物馆内渲染气氛的常用艺术手法,不同的机理和材质给人的感觉明显不同。材质表面是粗糙还是光滑,是硬质还是软质,带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反射性材料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应用广泛,如玻璃镜、镜面不锈钢、水面、塑料等,这种材质虽不能扩大现实空间,但却可以扩大心理空间,营造特殊气氛和丰富的层次感。

结语

人的基本需求在于体验生活情境与意义,艺术作品的目的则在于“保存”并传达意义。[2]自然之势为自然类景观所特有,不矫揉造作,直击心灵。湿地博物馆建立在湿地之上,要承接这种势,从内部展示空间到博物馆建筑主体,再到周边自然景观一体化的设计和考究中,营造特定的艺术氛围,塑造场所精神,用“势”唤起参观者对此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深记忆印象和心理感受,使博物馆的信息传递上升为情感传递。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氛围营造的手法越来越多,场景越来越逼真。在参观中展品、氛围、观众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展示空间、环境融为一体的体验式过程,湿地博物馆的自然之势不再是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包容着每一位参观者,让其回味无穷。

注释